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得数是6、7的加法

得数是6、7的加法

得数是6、7的加法
得数是6、7的加法

得数是6、7的加法的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

2.使学生从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的情境中知道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间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

教学重点: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一个“6,7的分与合”的对数游戏,看哪个小朋友反映的最快!准备好了吗?教师要给予适时的鼓励——一班的小朋友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真好!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学习新的知识了。

二创设情境、观察列式。

(1)谈话: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呢?我国的植树节。植树能绿化家园,改善我们的环境,你们看小朋友也去参加植树活动了。今天我们要利用这副图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师:仔细观察,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排队来的有几个小朋友?推车来的有几个小朋友?

帮助学生整理:小朋友们来植树,排队来的有5人?推工具车来的有1人。

(2)师: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都认为是6人?

生:排队的有5个小朋友,运树苗的有1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答对的表扬,请学生跟着答对的同学把题目的意思复述一遍)怎样列式?让小朋友多说说5,1,6是什么意思,6是怎么得来的!

师:小朋友说得真棒!下面有没有小朋友能够根据题意把算式列出来呢?

生:5+1=6,

根据这幅图,你还能列出另外一道加法算式吗?你是怎么想的?1+5=6 师:根据一副图,列出了两道加法算式,真了不起。那你怎么知道得数是6的呢?

学生思考讨论:结合分与合中的看到6可以分成5和1与6可以分成1和5是一样的道理来思考的。

师:根据小朋友列出了两种算式,这两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老师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想想看,然后来告诉大家?

师小结:对,小朋友说得真棒!如果一副图中告诉我们两部分各是多少,求一共有多少,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并且相加的两个数1、5虽然交换了位置,但都是表示把这两个数合起来的意思,得数都是6。所以我们在列加法算式时,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列式。

(3)应用:其实我们学过的算式中也藏着这样的规律,老师报一道算式,你还能报出另一道算式吗?准备好了吗?1+2=3,2+3=5,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两道加法算式吗?

三教学“试一试”。

师:周末的时候,老师到菜场买了一些辣椒,大家看看,老师买了几种辣椒?每一种辣椒有几个?你能向老师提个问题吗?(指名回答)老师一共买了几个辣椒?你能列出几个算式呢?(请一学生上黑板板书,其余学生把书本翻到48页在书上独立完成)生:3+4=7,4+3=7

师:3+4表示什么意思?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我请一个女孩子来说,

4+3表示什么意思?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我请一个男孩子来说,男女生进行PK,看谁厉害!

教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个辣椒,可以用左边3个加右边4个,也可以用右边4个加左边3个。

那3+4=?怎样算呢?

4+3等于几?还用算吗?为什么?

师:哦,对了,因为3+4=7,4+3交换了加数的位置,得数有没有变?还是等于7。我们一班的学生真聪明,能很快的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真棒,掌声送给自己!(棒,棒,棒,我真棒!)

(4)小结:仔细看看今天学的算式有的得数是6,有的得数是7,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

小朋友在算这样的加法算式时,可以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也可以根据两道题的联系,由一道算式想到另一道算式的得数。像这样的算式还有很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四巩固练习

1,谈话:

小动物们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出示图(小鸡)让学生说图意,说算式,在方框里填写算式,并交流算式的含义。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可是它想了半天啊还是请小朋友帮忙,谁来说,列出算式,说出含义。注:在这个环节可以让小朋友假设小动物就是一个圆片,让小朋友动手摆一摆,形象的感知到数字的概念,并加深影响,缓解疲劳,增强动手能力。

2 青蛙跳池

有一天,青蛙在练习跳伞,他们从很高很高的天空跳下来,如果跳到合适的池子里,就安全无事,并能愉快的在池子里游玩,如果跳错了池或落在地上,就会受伤,青蛙们非常担心,害怕跳错池,听说我们一班的小朋友很聪明,想请小朋友帮帮忙!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画线连接青蛙与水池)

3,开放题

铜小是个美丽的校园,小朋友在快乐地学习、生活。你们看,二年级的小朋友小队活动又开始了,看着这幅图你能列出哪些加法算式呢?不仅要列算式,还要说出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互说,看谁找到得最多。3+4=7还可以怎么想?1+6=7,2+5=7(给与适时引导,可以先举例)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能想到这么多算式,你们太厉害了!老师奖励给你们一颗大大的星!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本领啊?你们开心吗?老师也非常高兴,我们一班的学生太棒了,不仅帮助老师解决了很多问题,还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难题,一起把掌声送给自己!

我的反思

一·我认为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师机智”不行,课前只注重“备教案”,没有考虑到“备学生”,而导致课堂上出现了好多意想不到的局面,没有能够随机应变。

如;开始时,可能没有把问题,“ 仔细观察,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排队来的有几个小朋友?推车来的有几个小朋友?”问清楚,小孩一下子就把算式列出来了,还有的居然说出了“1和5合成6,”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局面,我没有能够处理好,而是让学生跟着我的教案一步步的走,死背教案!后来听了很多老师的指导,其实这里完全可以给予说出算式的小朋友鼓励,并把算式写到黑板上,再让学生分别说说1,5,6是什么意思?练习学生说,理解图意的效果就可以了,而对说出“1和5合成6,”的小朋友也要适时鼓励,能够很好的掌握已学的知识,点到即可。不需要按着教案上列出算式后再讨论。

以上说明自己对突发出现的现象处理很欠缺。以后要多听听别的老师的课,积累经验。

二“摆圆片”环节处理:可以先让学生摆圆片,写算式,再可以说算式,让它们摆,而不是算式列出来了再摆。

三没有顾及到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其实对于一开始说图意列算式的那些,可以给予一些引导,带着他们说一说,并给予鼓励,提高他们的兴趣,胆量与信心,也可以运用他们说把教案引出来,避免一开始请好学生一下子就把答案说出来的现象出现了。

四表扬与鼓励过于频繁,就会失去其意义了。而是对于回答有价值的精彩的地方,给予表扬,当然应给予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只要回答问题就鼓励,增强其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五教师说的太多,有些问题说的差不多就可以了,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不需要深究。例;最后开放题说了差不多就行了,再让学生观察就是没意义的了,并避免“什么鞋子颜色不同”的现象出现了。

六板书太少,应该把所有的6,7的加法算式全部都写到上面,最后总结的时候小孩就一目了然,知道今天学习了什么。路漫漫其修远兮!

公开课――《得数是6、7的加法》

得数是 6、7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 48、4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和是 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的学习,体会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通过直观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加法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由“一图”列出“两式”,并能正确、合理的计算出“两式”结果。 教学难点: 根据一副图写两个算式。 教学准备: 课件、红圆片7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游戏导入

上课前我们来做手指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分小组、个人、男女生参与)同学们可真棒,今天我们就在学习了6.7的合成的基础上,一起来学习《得数是 6、7的加法》。(板书课题) 二、运用情境,探索交流 (一)、创设情境 1、小朋友知道吗?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看来了一群小朋友,说说你看到什么了? (原来有5个小朋友去植树,又来了1个小朋友。) 2.xx: 你观察的可真仔细。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想到什么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3.xx: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 (二)、学习5+1和1+5 1、师: 好,你怎么列式回答的?(5+1=6)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原来有5个小朋友);1表示什么意思?(后来来的一个);那6呢?(一共有6个小朋友)。 师: 我们知道了每个数字的意思,那谁能合起来说说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呢? (原来的5个小朋友和后来的1个小朋友合起来就是6个小朋友。)师: 哦,你是这样想的呀,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不看图,你会算5+1=6吗?(注意:

和为6、7的加法

《和为6、7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 2、使学生从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的情境中知道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间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 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数的分与合,谁能有顺序的说一说6的分与合?7呢? 二、导入: 我们班小朋友掌握的这么好,别的班的小朋友都想和我们一起玩,看这张小朋友植树图,你能看到几个人?(左边有1人,右边有5人) 白菜老师给我们提出了问题: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 三、新授: 1、例1 出示挂图,师:要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怎样列式?(5+1=6) 问5、1、6表示什么意思? 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是怎样算出来的 指1+5=6 问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又是怎样算出来的? 小结:小朋友们真棒,根据一幅图列出了2道不同的算式我们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比较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都是加法,都有1、5,得数都是6) (不同:1和5的位置交换了)5+1=6 1+5=6 这两道算式都表示把5和1合起来,所以我们称这两道算式为有联系的算式。 课堂小练:想想做做第二题 2、例2 师:现在我们再到菜园里去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试一试) 你能说说左边有几个辣椒,右边有几个辣椒,谁来提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辣椒)你能列出2道不同的算式吗? 找生来回答,教师板书3+4=7 4+3=7 接着问:这两个式子中的3、4、7分别是什么意思? 课堂小练:想想做做第一题 左边摆4个圆,右边摆2个圆,一共有几个 你能连起来再说一说?(学生讲) 怎样列式 4+2= 2+4=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3 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去参加小青蛙的跳伞比赛吧。 不出声,在心里先帮小青蛙跳一次,跳完做正。这只青蛙谁来帮?

6和7的组成及其加减法

6和7的组成及其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6、7的组成及加减法 一、6和7的组成及加减法 教师出示图片:看这张图片,小朋友们正在数金鱼。我们也来数一数啊。 教师提问:左数第四个鱼缸里有几条金鱼呢?左数第几个鱼缸里有7条金鱼呢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学生的汇报,给出答案:左数第四个鱼缸里有6条,左数第六个鱼缸里有7条金鱼。 教师提问:如果把第四个鱼缸里的6条金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呢?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分法。 可以一个小朋友分5条,一个小朋友分1条;

还可以一个小朋友分4条,一个小朋友分2条; 也可以两个小朋友一人分3条。 教师进行总结:所以6可以分解成5和1,4和2,3和3。 教师提问:因为1+5=6,2+4=6,3+3=6。那么6-1=? 6-4=? 6-3=? 学生举手发言。 教师评价并给出答案:6-1=5,6-4=2,6-3=3。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接下来我们看看拐棍7怎么分解。大家一起来,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学生的汇报,给出答案:7可以分为1和6,7还可以分为2 和5,还可以分为3和4,还可以分为4和3,这里分成的4和3我们可以想到前面分成的3和4。同样的,由前面我们想到还可以分为5和2,还可以分为6和1。 教师总结:7分解成几和几,那么几和几相加就等于7,例如5+2=7,3+4=7。7的减法我们可以利用7的加法来运算,例如7-3=几,我们可以改变为3+几=7,因为3+4=7,所以我们很容易就得到7-3=4。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大家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玩?还有几个向日葵没有摘?石榴树上还有几个石榴?花丛上空飞着几只蝴蝶?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供参考)

课题:6和7的加减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利用“一图四式”的练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 教学难点:根据一副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法 学法指导:合作学习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2+1= 4-1= 3-2= 1+3= 5-3= 4-2= 5-4= 5-1=

2.复习6和7的组成。 3.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6和7的组成,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6的加法 (1)出示主题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幅图中的两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图中的两个小朋友相对而坐,正在摆圆片写算式,圆片被分成两份,一份有5个,一份有1个。 (2)用加法算式表示 师:如果把图中圆片的摆放情况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你能做到吗? 引导学生明确:从左边观察,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几个圆片,如何列出算式。 5+1=6 师:还可以怎样列算式? 1+5=6(从右边观察,左边有1个圆片,右边有5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所以列的出算式是1+5=6) 师: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为什么不同? 从女孩的角度看: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5+1=6。从男孩的角度看:左边有1个圆片,右边有5个圆片,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1+5=6。 小结:由于两个小朋友坐的方向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写出的两道加

得数是6、7的加法

得数是6、7的加法 教学内容得数是6、7的加法(教材第48页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48-49页“想想做做”) 课时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 2、使学生从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的情境中知道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间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 教学具准备教具:、圆片(5红4黄) 学具:圆片(5红4黄)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公能绿化我们的家园,还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朋友来植树的情况吧。 2、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二、探究理解1、教学例题。 (1)观察情境图: 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排队先来的有几人?推工具车来的有几人? 帮助学生整理:图中的小朋友们来植树,5人是排队先来的,1人是推工具车来的。(板书:5 1) 白菜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 (2)引导列式: 问: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可以怎样列式呢? 学生交流列式,根据学生的列式板书:5+1= 问:6 1等于几呢?教师完整板书:5+1=6,学生齐读算式。 问: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5个先来的小朋友) 1又表示什么意思?(后来来的1个小朋友) 为什么用加法算?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就是把5个先的小朋友和1个推工具车的小朋友加起来。” 问:再想一想,求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怎样列式?或如果反过来,用这1个小朋友加上这5个小朋友,可以吗?(板书:1 5=6) (3)观察比较: 问:仔细观察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它们的得数都表示什么意思?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要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可以把推车来的1人和排队来的5人合起来,也可以把排队来的5人和推车来的1人合起来。列出的算式可以是1=5=6,也可以是5+1=6。 齐读两道算式。 2、教学“试一试”。

6和7的解决问题加法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要求 作业题目: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和教学实践,相信您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一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自己的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若没有拍摄设备,可用文字记录),课后根据实践情况,再次修订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反思;将修订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教学课件(终稿)和课堂实录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资源包提交至平台。 温馨提示:根据教育部对本项目的要求,切实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促 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课堂实录能真实的反映“教学实践”,请尽量提交视 频格式的课堂实录或课堂片段,坊主在批改作业时将优先考虑视频格式的作业为优秀作 业。 作业要求: 1.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资源包,至少包括三个作品:教学设计(含实践反思)、教学课件(PPT)和课堂实录。 2.作品内容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课堂实录以视频格式为主,若没有拍摄设备也可以提 交文字记录。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以附件形式统一提交成果资源包。(注:由于资源包上传需要一定时间, 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附件: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6和7解决问题(加法)》教案 姓名:肖九英工作单位:红安县永河小学 学科年级:一年级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加法)》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属于对6和7认识的一部分。本课的学习不仅仅是认识6和7的重要内容,更是为后续学习8和9,以及10的解决问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知识与技能方面: 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结合实际加强学生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 的能力。结合实际,要求学生从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到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材 用“图里有什么”或“从图中你知道什么”提示)—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 决问题(教材用“怎样解答”提示)—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回顾与反 思(教材用“解答正确吗”提示),引导学生图回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 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方面: 教会学生在自我探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予以验证的过程,培养了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有了 更深入的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应 注意的某些细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数学态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 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 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结合实际加强学生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结合实际,要求学生从理解现实的 问题情境,到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材用“图里有什么”或“从图中你知道什么” 提示)—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问题(教材用“怎样解答”提示)—对解 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回顾与反思(教材用“解答正确吗”提示),引导学生

青岛版和是67的加法设计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学习有关“0”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以及关于0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学准备】学具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谈话:同学们,花果山太美了!今天又有一群小朋友到花果山去游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图片并板书课题《走进花果山》。 2.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谈话:请同学们找一找都有哪些信息?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吗?(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图上左边树上有4只小猴,右边的树上有2只小猴;左边树上有6个桃子,右边树上没有桃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提问:根据我们找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一共有几个桃子?一共有几个同学?一共有几朵花?一共有几个小猴?……(学生提问,老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用简单语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一)共同解决问题一:一共有几只小猴? 1.提问:谁来说说有关小猴的信息?然后再列式。(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教师板书) 预设:左边树上有4只小猴,右边树上有2只小猴 4+2= 2+4=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4和2合起来是6;从4接着数,5、6……(借助学具摆一摆,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结果。) 2.进一步提问:你们发现4+2和2+4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观察) 预设:4+2和2+4 的结果一样(对学生的正确回答及时给以肯定) 小结:4+2=2+4 (二)独立解决问题二: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1.谈话: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关小朋友的信息,再用刚才讨论的方法自己列算式解决问题,并说一说自己用了哪种方法? 预设:5+2=7 2+5=7(学生回答,老师即时评价,给学生以鼓励和赞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5+1= 1+5= 3.小结: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设计意图】及时强化、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提问:请同学们先找一找,再数一数左边树上有几个桃子?右边的树上没有桃子用哪个数字表示?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然后再回答问题)预设:6+0=6 0+6=6 2.算一算:3+0= 4+0= 0+5= 提问:你发现什么? 3.小结:任何数和0相加仍得那个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思维产生碰撞,并适时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难点,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10 以内的加法的方法,并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为下一步计算和是8、9、10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谈话:下面我们就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几个问题好吗?比比谁摘的星星多? 1.基础练习: (1)自主练习第二题

6和7加减法解决问题(供参考)

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刘杰文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6---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括号和问号,能借助形象、直观的情境图正确理解题意,知道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并能完整地表达数学问题。会用6、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借助生活情境,通过学生观察、表述,尝试、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感受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6、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大括号、问号这样的数学符号的意义,能正确分析情境图的题意,并列出正确的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铅笔、橡皮擦、小棒。 课前1分钟能力训练:得数是6、7的加减法听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目标导学。 1、猜数游戏。 (1)左手放2块橡皮擦,右手放4块橡皮擦。 (2)左手放4块橡皮擦,右手放3块橡皮擦。 提问:猜猜老师手里一共有几块橡皮擦? 2、根据老师的操作读出算式。 (1)左手拿2支铅笔,右手拿4支铅笔,师操作把4支铅笔和2支铅笔合起来的手势。学生读出算式。 (2)两手合在一起一共7根小棒,拿走2根,还剩下5根。学生读出算式 3、根据算式摆小棒 5+2=7 6—2=4 教师:看来学生对加减法法掌握地很好,那么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吧。出示课题并板书:6和7加减法解决问题。 出示学习目标:所有学生认识大括号和问号,正确理解题意,知道大括号表

得数是6和7的加减法

得数是6、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43、44页。 教学目的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图意,正确列式,理解加法、减法算式含义,会计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和7以内的减法。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7的减法。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初步知道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教学准备 卡片、小棒、数字卡片、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算式,说得数。 3+1 4+1 3+2 4+0 3-3 5-3 5-0 2+2 4-3 3-2 5-4 1+3 2.复习6和7的组成(看到一个6或7的组成,你还能想到什么?) 6 6 6 ╱╲╱╲╱╲ () 1 4 ()() 3 7 7 7 ╱╲╱╲╱╲ 6 ()()2 4 () 二、新授课 1.教学5+1和1+5。 (1)出示小朋友数小棒图。 观察: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在数小棒?他们坐的位置是怎样的?桌上有几根小棒?小棒放在什么地方? (2)指导学生摆小棒列算式。 ①每一个同学拿出6根小棒,左边摆5根小棒,右边摆1根小棒,谁能说一说这一幅图的意思?从左往右看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列式:5+1=6 为什么5+1等于6?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可以这样想:5和1组成6,所以5+1=6) ②请大家从右往左看,想一想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列式:1+5=6 为什么1+5等于6?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可以这样想:1和5组成6,所以1+5=6) ③比较:看的是同一幅图,为什么却能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呢?(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刚才同学们看的是同一幅图,由于看的方向不一样,小棒的排列顺序就是不一样。从左往右看,小棒的排列是5和1,从右往左看,小棒的排列是1和5。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就写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全班同学齐读两个算式。 问:这两个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先引导学生说相同点:两道题都是加法,相加的两个数都是5和1,得数都是6。不同点: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了位置。 小结:从看小棒图中,我们知道了一幅图可以列两个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了位置,得数不变。 2.教学4+2和2+4。 (1)让学生用小花操作:左边摆4朵小红花,右边摆2朵小黄花。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看自己摆的小花。从左往右看,先是几朵小红花?后是几朵小黄花?(先是4朵小红花,后是2朵小黄花。)一共有几朵花?怎样列算式? 算式:4+2=6 (2)比较4+2=6的2+4=6。 问:如果不看图,怎样想4+2等于几呢?(想:4和2组成6,所以2加4等于6。) 怎样想:2加4得几呢?(4加2得6,因为调换4和2 的位置,得数不变,所以2加4等于6。) 3.教学7-1和7-6。 (1)指导学生摆圆片列算式: 学生动手先摆7个圆片,然后用小棒分出6和1。 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左往右看,7分成了哪两部分?从7里面去掉被小棒分出去的部分,还剩多少个小圆片?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列式:7-1=6 提问:这幅图从右往左看,7分成了哪两部分?从7里去掉被小棒分出去的部分,还剩多少个小圆片?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列式:7-6=1 (2)提问:计算7-1时怎样想算得快?(7可以分成1和6,所以7-1=6)7-6为什么等于1?(7可以分成1和6,所以7-6=1)。 (3)讨论: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因为同一幅图观察的角度不同,顺序不同,所以可以列出不同的两个减法算式。)全班同学齐读两个算式。

得数是6、7的加法

课题二:得数是6、7的加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例5、“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 2.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分与合对口令练习。 出示植树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我们可以将图片上的小朋友分为哪两组? 小结:图中的小朋友们来植树,右边1人是推着工具车来的,左边5人是排队来的。 提出要求:你能根据图意,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么?你能根据图意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吗? 【设计说明:在学生直接提取图中的基本信息之后,要求他们根据这些信息,列 出两道加法算式,既有利于学生感知加法算式与相关实际问题的内在关联,又避免了过早要求学生列式解答实际问题,较好地把握了教学要求的分寸。】 二、探究理解 1.根据学生的列式,先板书出一道算式。 提问: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得数6是怎么算出来的? 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另一道算式,并让学生说说它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2.讨论理解。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都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根据图意,可以把推车来的1人和排成队的5人合起来得到一共有6人植树;也可以把排成队的5人和推车来的1人合起来,同样得到一共有6人植树。列出的加法算式可以是1+5=6,也可以是5+1=6. 读一读这两道算式。 【设计说明:结合具体情境,从加法的含义出发,突出对比,让学生在思考中体会两道算式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加法含义的认识和对加法计算方法的理解。】 三、指导完成“试一试” 1.让学生说说图意:左边4个红辣椒,右边3个青辣椒,一共有7个辣椒。 2.提问:根据图意,能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吗? 3.学生尝试列式。 4.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两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得数分别是怎样算出来的。教师相机板书出算式。 5.小结:根据图意,可以用左边的4个加右边的3个,求出一共有几个辣椒;也可以用右边的3个加左边的4个,求出一共有几个辣椒。因为3和4合起来是7,所以3+4和4+3都等于7. 6.让学生自由读一读算式,并想想算式表示的意思。

67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题3(供参考)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 《6和7的加减法》练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6 6 6 1( ) 2 ( ) 3 ( ) 7 7 7 3 ( ) 2 ( ) 1 ( ) 二、我会算。 5+2= 1+6= 4+2= 1+5= 4+1= 3+4= 1+6= 2+5= 3+3= 6+1= 4+3= 2+4= 7-2= 6-6= 6-2= 7-5= 6-1= 7-4= 7-6= 6-5= 7-3= 7-1= 6-3= 6-4= 7-7= 6-6= 7-0= 6+0=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7 3+()=7 1+()=7 1+()=6 5+()=7 2+()=6 3+()=6 4+()=6 1+()=6 4+()=7 7-()=3 6-()=4 7-()=2 6-()=3 7-()=6

三、看算式,接着画一画。 3+4=() 1+5=() 1+6=() 2+5=() 2+4=() 3+2=() 五、看图列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1. 2. 3.

附:《6和7的加减法》练习题答案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6 6 6 1( 5 ) 2 ( 4 ) 3 ( 3 ) 7 7 7 3 ( 4 ) 2 ( 5 ) 1 ( 6 ) 二、我会算。 5+2=7 1+6=7 4+2=6 1+5=6 4+1=5 3+4=7 1+6=7 2+5=7 3+3=6 6+1=7 4+3=7 2+4=6 7-2=5 6-6=0 6-2=4 7-5=2 6-1=5 7-4=3 7-6=1 6-5=1 7-3=4 7-1=6 6-3=3 6-4=2 7-7=0 6-6=0 7-0=7 6+0=6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5 )=7 3+(4 )=7 1+( 6 )=7 1+(5 )=6 5+(2 )=7 2+( 4 )=6 3+(3 )=6 4+(2 )=6 1+( 5 )=6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2页例题及“做一做”和练习九第5、6、7、8题。【教材分析】 这部分计算,主要是结合操作和图(也就是“一图二式”“一图四式”)来教学。教材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一图二式”“一图四式”老师们有一些现实问题:经常有老师问一图到底该列几个算式?比如◎◎◎◎◎在一图二式中,列两个加法算式,列减法算式的图,有虚线。而它到了一图四式,不仅列了两个加法算式,还列了两个减法算式,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列减法算式?教师觉得不好把握。 在列减法算式时,有的学生列出了把两部分相减的算式。如:○○○○| ●●●。学生列出4-3=1。学生的算式也是有道理的,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针对这些问题,教材进行了一些调整。改变了“一图几式”的编排:压缩“一图二式”(不再作为一小段),直接由“一图二式”过渡到“一图四式”,最后由“一图四式”过渡到“一图三式”(一加两减)。对于写出把两部分相减的减法算式,教材并不要求,如果学生写出也是可以的。但为了避免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教材回避了这种问题,一般把被减数和减数都给出了,只要求学生根据图算出得数。 【教学理念】 本节课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责任意识和目标意识。以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同时在活动中顾及差异,关注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副图写出四道算式的探索过程,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四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四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出相应的算式。【教学关键】 要把数的组成练习和计算练习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准备】 小棒、小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做好铺垫 1.口算。(卡片出示) 2+1= 1+2= 3-1= 3-2= 3+1= 1+3= 4-3= 4-1=

6和7加法练习与答案

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 测试题 一、计算下列各题(要求:用6和7的组成计算,不允许用“数手指”的方法。) 1+5= 2+4= 3+3= 4+2= 5+1= 1+6= 2+5= 3+4= 4+3= 5+2= 7-1= 6-1= 6-2= 6-3= 7-4= 6-4= 6-5= 7-6= 7-2= 7-5= 二、想一想,填一填 1、 4 +2=□ 6-2=□ 2+□=□ 6-□=□ 2、 5+2=□ 7-2=□ 2+□=□ 7-□=□ 3、 3+□=□ 6-3=□ 三、看图列式计算 1、△△△△△△ 2、△△△△△△△ 3、

4、 四、看图填空 1、 2、 3、 4、

五、填上合适的数 六、比一比,填一填 七、应用题: 1、小红有2支铅笔,妈妈又给她买了5支,小红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2、树上有6只燕子,飞走了2只,树上还有几只燕子? 3、明明家里有7个苹果,晚饭后全家吃了3个,家里还有几个苹果? 4、公共汽车上坐着3名乘客,又上来了4人,现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5、小刚有7元钱,买了一个笔记本花了5元,小刚还有几元钱?

【参考答案】一、6,6,6,6, 6 7,7,7,7,7 6,5,4,3, 3 2,1,1,5, 2 二、1、4+2=6 6-2=4 2+4=6 6-4=2 2、5+2=7 7-2=5 2+5=7 7-5=2 3、3+3=6 6-3=3 三、1、2+4=6 2、7-3=4 3、3+4=7 4+3=7 4、7-2=5 四、1、4+3=7 7-1=6 2、4+2=6 3、7-4=3 4、5+2=7 五、7 7 7 六、< < > = > > < > < 七、1、2+5=7(支)答:小红一共有7支铅笔。 2、6-2=4(只)答:树上还有4只燕子。 3、7-3=4(个)答:家里还有4个苹果。 4、3+4=7(人)答:现车上有7人。

用6、7的加法解决问题

《用6、7加减法的解决问题》说课稿 城关小学王桂娟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时、6、7的加减法中的用数学部分。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流程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七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6、7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材第一次出现用情景图呈现数学问题的形式,呈现了一个简单求和求差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确、知道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用有层次的三句话,"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么”对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指导,引导学生体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数学的开始,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度的桥梁。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能从图里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及列式计

算用加法计算的题目。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6、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点: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问号在不同位置的区别,通过看图能明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能根据题意正确列出算式。 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完整的叙述图意,举一反三的把加减法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 措施: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通过观察图画,分析并叙述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进而选择正确算法,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针对重难点,我打算采取情境教学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加以突破。 采取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创设学生易融入的情境,两道例题的教学,意在让学生从中感悟两点:1、问号的位置决定着列式方法。2、问号既然是要求的问题,那它必定是算式中的得数。有了例题的分析验证,对于后面中的练习题目,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从中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在全面搜集学生信息的基础上,我也要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四、说教法、说学法 1.教法

用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案

用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案 用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主题:《6-7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时:第五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学习目标的设置】: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陈述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7的加减法》中的一节解决问题课。学生已有6、7的加减运算和一图四式的知识基础,本节课则主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同时将计算学习和意义理解、思维训练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并通过观察、接触(摆一摆、画一画等)等各种手段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熟练掌握6、7的`加减法和一图四式的解法,但他们性格比较活跃,认知水平仍旧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

识结构体系。他们的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等。结合这些我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位在“理解”层面。 (二)学习目标 依据对目标的定位,对学生现实的深入思考,和学习过程的对应设计。制定学习目标如下: 1、通过对主题情境的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2、通过说、摆、画等方式,能够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3、在借助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初步感知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对学习对象的直接联系,将生活材料数学化。 (三)评价任务 任务1:交流式评价,通过学习过程中对情景图的描述: “(1)图里有什么( 找出图里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2)怎样解答?列出算式解答 (3)解答正确吗?让我们认真检查,最后不要忘记口答。” 【评价学习目标1包含目标3达到观察情境图提取、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出结果。体会步骤的同时,进一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6、7的加减法 课题:6、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3、利用“一图二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重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课前准备: 课件主题图,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0~~~5的加减法,今天我们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板书:6和7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知 1、学习1+5和5+1 出示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用加法算:5+1=6 师:你是从哪哪儿往哪儿观察的?能完整的再说说吗? 生:从左往右看,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用加法算:5+1=6 师:说的真棒!谁能像他那样说? 师:你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从右往左观察 师:那可以怎样说?又怎样列算式呢? 生:从右往左看,右边有1个圆片,左边有5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用加法算:1+5=6

师:你说的真完整。同桌之间快速的像他那样说说吧。 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能够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呢? 明确:看的是同一幅图,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圆片的排列顺序不同,所以列的算式就不一样。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明确: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相加的得数相同。 2、学习6-1和6-5 课件展示:先摆6个圆片,然后分成5和1 师:仔细观察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的过程说一说? 生:一共有6个圆片,分成两份,左边5个,右边1个。 师:如果把右边的一个去掉,左边还剩几个圆片?你能列式计算吗?生:一共有6个圆片,去掉右边的1个,右边还有5个。用减法计算:6-1=5(个) 师:如果我去掉右边的又该怎样说,怎样列算式呢? (同桌之间快速的小声的说一说。) 汇报:一共有6个圆片,去掉左边的5个,右边还剩1个圆片,用减法计算:6-5=1(个) 小结:从总数中去掉左边部分,就得到右边部分;如果去掉右边部分,就得到左边部分。 3:学习一图四式 根据这幅图你可以怎样列式?同桌相互说一说,并列式计算 从左往右:4+2=6 从右往左:2+4=6 去掉左边:6-2=4 去掉右边:6-4=2 小结:同一幅图,我们不仅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也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 4:找计算方法: 师:你瞧老师这样摆了一些小棒,可以列出哪些算式呢? (学生独立的口头列式) 师:如果没有这些小棒,这些算式你可以怎样计算呢? 生:利用分成和组成。 5和2组成7: 5+2=7

6和7的解决问题(加法)教学反思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巴马二小黄凤娇 解决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解决问题,对题目的题型、格式要求,理解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格式与计算方法的选择上。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本节课的关键。 下面我针对我本节课教学反思如下: 这一节课,我首先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接着出示小白兔采蘑菇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图里有什么?也就是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然后以认识新朋友的形式引出“大括号”,明确“大括号”表示的意思。接着在大括号的下面写上“?只”,让学生考虑问号表示的又是什么意思?大括号加上问号表示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通过步步追问让学生逐层理解,明确图意:“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一共有几只?”然后让学生完整的说一说图意,再加上手势边比划边说一说图意,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大括号就是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而大括号下面的问号及几只就是问“合起来有多少只?”。就要把两边的只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本环节教学,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手比划比划等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更易于学生接受。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方法的学习。本课教学中,我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写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围绕让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开展,紧紧抓住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的正确吗?这样的思路,有条理有步骤的来解决问题。特别针对解答后的检查让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解决问题就养成检查的好习惯。为将来学习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通过三道不同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内容。 本节中的不足:1、教师的引导还不能做到准确高效,提问没能达到精准,致使学生不能清楚明白提问的意思,教师语言不够精炼,不能用简洁的语句清楚的表达出要求和问题。2、有些环节没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3、时间安排不合理,出现前紧后松的现象。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案79281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图上的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正确列式计算。 2、进一步提高6、7的加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口述题意和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知识了,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刚好今天小动物们有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们愿意帮帮它们解决一下吗?我们今天来学习解决问题! 2、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师课件出示小兔子采蘑菇图。 (1)a问:图里有什么?并贴出“图里有什么?”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两位新朋友。师课件出示大括号和问号。 大括号表示什么?问号呢? 学生回答。 (3)哪位同学能用3句话来把这幅图的意思说出来? 学生回答,多请3至4名同学说说。 分小组,同桌之间说一说。 (4)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符号或图形来代替小兔子把他们画下来,并带上今天的新朋友,你能行吗? 学生画图。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画的画,并说说图意。 2、怎样解答呢?并贴出“怎样解答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指名汇报:要求先说图意,再说算式,师板书出:4+2=6 师问:(1)为什么用加法呢? (2)怎样计算? (3)4、2、6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

师讲解:解决问题列完式计算后要带单位,并教学带单位的方法。 3、解答正确吗?并贴出“解答正确吗?” 师问:我们检查哪些地方呢? 学生回答,师小结。 4、师讲解,解决问题完成后要回答问题。并且要一起口答。 5、师引导学生小结解决问题的过程。 “看图里有什么?”→“想怎样解答?”→“检查解答正确吗?” 三、巩固应用。 1、师课件出示做一做的企鹅图,学生独立完成。 (1)学生汇报,指名学生当小老师检查。 (2)说说每一个数字的意思。 2、拓展练习。 师课件出示正方体和圆柱体图,让学生看图独立解决。 学生汇报,师小结:把图分成两部分不仅可以看左右,还可以看颜色和形状。 3、游戏。 (1)师请一个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做一下游戏示范,介绍游戏规则:老师说题,同学列式计算;然后同学说题,老师列式计算。 (2)学生分组做游戏。 4、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师小结。 附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图里有什么? 怎样解答?4+2=6(只) 解答正确吗?一共有6只。

《得数是67的加减法》教案

《得数是6、7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从具体情境中理解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体会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探索法。 课前准备 课件、卡片、圆片、电脑、投影仪,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火车游戏:我们已经学习了6、7的合成,下面我们来开开小火车。(分别出示6、7卡片,生说合成) 2.谈话导入,明确目标。同学们可真棒,今天我们就在学习了6、7的合成的基础上,一起来学习《得数是6、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一)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谈话: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阳光小队的队员又出发了,你们瞧!(出示主题图)。 1.你能说一说图上的意思吗?先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然后请学生说给全班小朋友听。(原来有5个小朋友去植树,又来了1个小朋友。)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 4.引导学生列式,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及算式所表示的的意思。 5.如果不看图,你会算5+1=6吗?(注意:加法与合成有关,5和1可以合成6。)。 6.根据这幅图,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列式、计算、说算式的意思。 7.从不同角度分析:5+1=6和1+5=6两个算式的意义、计算方法和相互联系,感知一图二式。 (二)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1.出示试一试图。 同桌讨论说图意。(左边有4个红辣椒,右边有3个绿辣椒,一共有几个辣椒?) 2.同桌说一说,根据信息求“一共有几个辣椒?”能列出几个算式?先学生自己说一说,再提问。 3.学生独立列出2道算式,并说明是根据什么计算的。 4+3=7(4和3可以合成7) 3+4=7 (看到4+3=7就想到3+4=7)。 4.小结:小朋友很了不起,看到一幅图,就能写出2道加法算式了,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呢?(加号左右的数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三)6、7减几。 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1)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 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说图意:有6个人在植树,其中男同学有4人,女同学有几人?) (2)根据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4=2 (3)学生说出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 分小组讨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6-4=2是怎样算出来的?交流汇报各组的想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