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减法反应时

减法反应时

减法反应时
减法反应时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

梁振宇

14心本2 2014704217

摘要反应时分为三类: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本实验通过测定A反应、B反应和C反应的反应时,求出被试的辨别时间和选择时间。结果发现:(1)辨别时间显著小于选择时间;(2)被试的辨别时间标准差为0.05793,选择时间标准差为0.03812.

关键词减法反应时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

1、引言

反应时间指的是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的时距。反应并不能在给予刺激的提示就发生。刺激的呈现引起一种过程的开始,此过程在机体内部进行潜伏的,直到词过程到达肌肉这一效应器时,才产生一种外显的、对环境的效应。因而,反应时间往往也被称为“反应的潜伏期”。在反应的潜伏期中包含感觉器官、大脑加工、神经传入传出所需的时间以及肌肉效应器反应所需的时间,其中大脑加工多耗费的时间最多。

减法反应时将反应时间分解成哥各个成分,然后分析加工的过程。它是由唐德斯首先提出来的,故又称唐德斯减数法。在这种实验中,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心理过程,该过程即所要测量的心理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异即为此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他将反应时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第一类反应称为A反应,又称简单反应时,作为基本时间;

第二类反应称为B反应,又称选择反应时,是复杂反应的一种。该反应不仅需要区分信号,还要选择反应,因此它包括刺激辨认的心理过程和反应的选择;

第三类反应称为C反应,又称辨别反应时,它与B反应有共同点(两个以上刺激),又有区别,即B反应既有刺激的辨认,又有反应的选择,而C反应只有刺激的辨认。

根据减数法则分析A、B、C三种反应,C减A得出辨别时间,B减C得出选择时间,从而得出B类反应时间最长,C类次之,A类最短。唐德斯的减数法在19世纪60年代大20世纪60年代在实验心理学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他的三成分说曾广泛应用到很多领域。今天认知心理学正是这样用减法反应时实验提供的数据来推论其现象背后的信息加工过程。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反应A、B、C实验学习掌握减法反应时的测定方法。

2、实验方法

2.1 被试

被试是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4级心理学2班的34名学生,5名男生,29名女生,平均年龄是19到21岁,均为右利手,视力和智力发展正常,所有被试均为自愿参与测试。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

EP2004型心里实验台及EP202-5反应时装置。

2.3 实验程序

1、将主机与附机EPT202-5反应时连接好,打开电源,按<运行/待机>键。

2、A反应。主试根据显示屏内容设置:联机模式→简单反应时→学号→姓名→次数(20)→选择刺激光(须选颜色),向被试讲完指导语后,按<确定>键,主机背后的绿色指示灯亮,提示被试实验开始。呈现绿色指示灯后,被试手按住EPT202-5反应时上的<启始位>键,待光刺激呈现,手迅速离开(无须按相对应的颜色按键),如此反复直到黄色指示灯亮,实验结束。主试一定要查看数据并记录下来。

3、B反应,主试按<复位>键后,按<运行/待机>键,重新设置:联机模式→选择反应时→学号→姓名→次数(20),向被试讲完指导语后,按<确定>键,主机背后的绿色指示灯亮,提示被试实验开始。呈现绿色指示灯后,被试手按住EPT202-5反应时上的<启始位>键,待光刺激呈现,手迅速离开并住相对应的颜色键,如此反复,直到黄色指示灯亮,实验结束。主试一定要查看数据并记录下来。

4、C反应,主试按<复位>键后,按<运行/待机>键,重新设置:联机模式→辨别反应时→学号→姓名→次数(20)→选择刺激光(须与简单反应时颜色一致),向被试讲完指导语后,按<确定>键,主机背后的绿色指示灯亮,提示被试实验开始。呈现绿色指示灯后,被试手按住EPT202-5反应时上的<启始位>键,按指导语要求对有效刺激反应,如此反复,直到黄色指示灯亮,实验结束。主试一定要查看数据并记录下来。

2.4 数据处理

把被试的反应时数据录入SPSS,并分析被试的辨别时间标准差和选择时间标准差。3、结果与分析

共有37名被试,为了保证统计处理的数据是被试按照要求认真完成的,首先剔除了27名选择时间是负数的被试的数据,接着剔除了2名辨别时间大于选择时间的被试的数据。剩

下5名被试的数据。5名被试的反应时如下:

被试编号A反应时B反应时C反应时辨别时间选择时间

134 234 217 232 214

0.2182

0.2824

0.2326

0.321

0.3194

0.605

0.58

0.5879

0.7006

0.5592

0.5793

0.5215

0.4827

0.6476

0.5549

0.3611

0.2391

0.2501

0.3257

0.355

0.0257

0.0585

0.1052

0.0539

0.0043

表1 5名被试的各类反应时间

把5名被试的反应时数据录入SPSS,分析得出5名被试的辨别时间标准差为0.05793,

选择时间标准差为0.03812。

被试编号为217的反应时数据如下:

被试编号A反应时B反应时C反应时辨别时间选择时间

217 0.2826 0.5879 0.4827 0.2501 0.1052

表2 被试编号217的反应时数据

4、讨论

辨别反应时既包括对不同颜色光的辨别时间,又包括对有效刺激的反应时间。可见,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所包含的信息加工过程的量的多少是不同的,所以自然在反应时间上有所差异。至于辨别刺激的时间大于选择反应的时间,探究原因,本人认为辨别刺激时间是一种更偏向于内心思维的活动,在辨别中,我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分析呈现的刺激是否是有效刺激然后做出相应反应;而选择反应时间是更偏向于反射或者是更偏向于机械性的活动,我们只需要做出与刺激相应的反应即可,显然这比辨别反应时要容易得多。所以,辨别反应时间显著地大于选择反应时间是理所当然的。再者,有一被试的辨别刺激的时间略小于其选择反应的时间,这与前人实验结果是相背离的。推测其原因,可能是他在选择反应时实验时,由于其要待4种颜色光种的一种呈现时按相对应的颜色键,造成其心理紧张,于是他的选择反应时所用时间相对过大,以致引起其辨别刺激的时间略小于选择反应的时间。

造成被试的辨别时间与选择时间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

实验程序。由于选择反应时中涉及到的刺激光有4个,而辨别反应时只需对有效刺激(一种刺激光)做出反应。因此,本人认为这使得不能更好地将辨别和选择区分开来,若将刺激

光的总数改为2个或3个,则能更好对辨别时间和选择时间加以区分。

实验设备。该实验中反应时装置所呈现的颜色光过于暗淡,以致黄色光与红色光、蓝色光与绿色光的区分度较差。对此,本人建议应该改进设备色光的灵敏度,再有实验进行时要挂上窗帘,这样才能使实验得出的结果较为理想。

测量方法。反应时是指反应的延续时间,并不能在给予刺激的同时就发生。刺激的呈现引起一种过程的开始,此过程在有机体内部进行是潜伏的,直到此过程到达肌肉这一效应器时,才产生外显的反应效应为止。

但在目前现有的测量方法中,测量仪器测量的是刺激开始到被试作出反应按下按键的时间,也就是说,反应时的测量值是从刺激开始到反应结束之间的时间长短,它比真正要测量的反应时长。测量被试按反应键的动作时间,对分析这些反应时测量方法的有效性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实验中,也未将动作时间进行测量和排除。

5、结论

(1)5名被试的辨别时间显著小于选择时间;

(2)被试的辨别时间标准差为0.05793,选择时间标准差为0.03812.

6、参考文献

朱滢(2014).《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金圣才(2007).《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讲解.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减法反应时的测定

减法反应时的测定 1引言 个体对某项刺激做出反应需要经历一定的心理过程,这段反应时距通常用反应时来表示。也就是说,反应时是刺激呈现到被试做出明显反应之间的一段时距,以ms为单位。 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将反应时引入心理学领域,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时,揭示了反应时任务中的一些心理加工过程,提出了反应时的测定方法——减数法。减数法的原理假定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除此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都相同,那么这两种作业的反应时之差就是这种特定的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本次实验,将通过反应时ABC实验,学习如何使用减法反应时,推测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其中简单反应时对应的为A反应,简单反应时加辨别时间即为C反应,也叫辨别反应。简单反应、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三者只和即为B反应,也叫选择反应。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反应时ABC实验,学习使用减法反应时。 2 方法 2.1 被试 本实验的被试为大学本科生2名,女,20岁 2.2 仪器或材料 JGW-B型心理实验台反应时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手键一个,耳机一副。 2.3 实验程序 1.接上电源,将刺激呈现器的连接线插头插到“反应时输出”插口,反映时手键插入实验台被试侧面板左下方“手键”插口。 2.开启计时计数器单元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计时屏幕显示为0.000秒,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为0。“工作方式选择”为“反映时”,按起“声,光”选择键,即选择光刺激。 3.准备实验。被试坐在反映时测试单元前,双眼平视反应时观察窗口。在各类反应的正式实验前,主试将“学习,测试”键拨到“学习”一恻,按照该类反应的要求练习五次,以熟悉实验情景。练习后主试将“学习,测试”键拨到“练习”一恻。按“复位“键准备下一组验。 4.A反应。被试距刺激呈现器1米处,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红键上方。指导语:“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注视刺激呈现窗。当你看到红光刺激后,就迅速按反应键,要求又快又准。不许提前按键。如果提前按键,则会有一个声音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新开一组。若刺激呈现4秒钟你仍未反应,此组测也作废。并重开一组。主试宣布” 开始“后,按“简单反应时”键,实验开始。每个被试连续做20次,其中有两次侦察实验,主试按“打印”键,打印实验结果。若重开一组则按“复位”键,准备下一组实验。 5.B反应。被试距刺激呈现器1米处,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红键上方,右手食指放在绿键上方,右手中指放在黄键上方。指导语:“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注视刺激呈现窗。 如果看到红光,就迅速用左手食指按红键;如果看到绿光,就迅速用右手食指按绿键; 如果看到黄光,就迅速用右手中指按黄键。要求又快又准,不许提前按键,也不要按错键。如果提前按键,则会有一个声音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新开一组。若刺激呈现4秒钟你仍未反应,此组测也作废。并重开一组。主试按下“选择反应时”键,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报告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特教系——刁昕 【摘要】本实验重复Cooper等人的R字符表象旋转实验,了解表象旋转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旋转180°时,反应时最长(无论正反),而0°和360°时,反应时最短。说明样本偏离正位的度数越大,所需的心理旋转越多,用时也就越多。基本支持Cooper的研究结果。 本实验主要通过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将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的6名大二女生,1名大二男生(被试3)作为被试,采用正R和镜像R作为刺激,每种刺激形式以6种不同的旋转角度(0°、60°、120°、180°、240°、300°)呈现。结果发现:心理旋转过程确实存在,且基本支持Cooper和Shepard研究的结果;表象经过旋转的角度越大所需要的反应时就越长;不同被试反应是存在个体差异,但是男女之间的差异和正R、负R 间的差异并不显著;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大,不仅仅会增加被试的反应时,而且会减小被试的正确判断率。 【关键词】心理旋转减数反应时 1、引言 表象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表征。心理旋转(mental rotation)指单凭心理运作(不靠实际操作),将所知觉之对象予以旋转,从而获得正确知觉经验的心理历程。即当一个知觉对象不是以符合知觉经验的角度呈现时,人们可能是通过内部的心理过程把这个对象旋转到符合知觉经验的角度加以辨认。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表象的心理旋转就是表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70年代初Cooper和Shepard用减数反应时试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减数法即唐德斯反应时ABC,是一种用减数方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部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减数法的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Cooper等人用不同角度的正和反(镜像)的字母为材料,如非对称字母或数字R、J、2、5等来研究表象的心理旋转。结果表明:当图片(字母)旋转180°时,无论正反,反应时最长;而当图片(字母)旋转0°时,反应最短。这说明样本偏离正位度数越大,所需的心理旋转越多,时间也就越长;可见,人们在进行表象加工时,可能存在一种心理旋转范式。 2、方法 2.1被试: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的6名大二女生,1名大二男生(被试3) 2.2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仪器: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2.2.2材料:不同方向的正R和反R(镜像)图片,共有0°、60°、120°、180°、240°、300°正反共12种不同角度和方向的R。

反应时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实验 鄢婷婷院芬新鋆国祥 【摘要】本实验通过荷兰心理学家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了解基本反应时的概念和测定方法,测量最基本的三种反应时,即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设计阶段反应时实验,运用唐德斯减法反应时原理进行计算。结果发现:每个被试的简单反应实验的总耗时比选择和辨别反应实验是总耗时都短;个体间存在差异。【关键词】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个体差异 1引言 反应时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传统课题。自19世纪中叶以来,反应时作为一个心理指标在个体差异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在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中常被定为必测项目。反应时的测量为推测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打开了一个窗口。 反应时是指从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之间所经历的时间。一个完整的反应过程由五部分组成:(1)感受器将物理或化学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时间;(2)神经冲动由感受器到大脑皮质的时间;(3)大脑皮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时间;(4)神经冲动由大脑皮质传至效应器的时间;(5)效应器做出反应的时间。 实验者可根据测试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测量项目。例如:要了解被试的选择反应所用的时间,就要测b反应时和c反应时。b反应时和c反应时的差就是被试的选择反应所花费的时间。如想知道被试辨别刺激的时间,就要测量他的a反应时和c反应时。本实验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测选择反应时,第二部分测辨别反应时,第三部分测简单反应时。 反应时,又称反应潜伏期(response latencies),是指个体从接受刺激作

用开始到开始做出外部反应之间的这段时间。它与我们通常听说的动作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是有差别的。反应时间包括刺激引起感官的活动,神经的传递,大脑的加工活动及效应器官接受冲动做出反应等所耗费的时间,其中以大脑活动占时最多。反应时的研究并非始于心理学,其最早开始于天文学。1976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长马斯基林在使用“眼耳”法观察星体经过望远镜中的铜线时发现其助手比他观察时间慢约半分钟。1823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和天文学家阿格兰德对此现象加以认真研究,确定了人差方程式。1850年赫尔姆霍茨成功地测定了蛙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约为26米/秒。而将反应时正式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唐德斯。他意识到可以利用反应时来测量各种心理活动所需的时间,并发展了三种反应时任务,后人将它们成为唐德斯反应时ABC。 减法反应时的原理是:安排两种大致相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比另一种增加了一个认知要求,其余的则相同。那么,增加了的哪个信息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即为这两种作业的反应时之差。唐得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第一类反应称A反应,又称简单反应。A反应一般只有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如被试对一个灯亮,作一个按键的反应。A反应是最简单的反应,也是复杂反应的成分或基本因素。唐得斯把简单反应时称为基线时间。第二类反应称为B反应,又称选择反应。它是复杂反应中的一种。在这类反应中,有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刺激和相当于刺激的反应数。每一个刺激都有它相应的反应。在这样的选择反应中,不仅要区别刺激信号,而且还要选择反应。因而在这样的反应中除了基线操作外,还包括了刺激辨认和反应选择的心理操作。根据减数法的逻辑,B反应时就等于基线时间加上刺激辨别时间和反应选择时间。第三类反应称为C反应,又称为辨别反应。它是另一种形式的复杂反应。C反应也有二个

基于matlab的MMSE

基于Matlab的MMSE的语音增强算法的研究 投递人发布于2013-06-27 17:05 评论(0)有 5 人阅读 本课题隶属于学校的创新性课题研究项目。2012年就已经做完了,今天一并拿来发表。 目录: --基于谱减法的语音信号增强算法 (1) 一:语音增强技术概述 (3) 二:语音增强的目的 (3) 三:语音信号的相关特性 (3) 1 语音特性 (3) 1. 1 语音信号具有短时平稳性 (3) 1.2.语音信号可以分为浊音和清音 (3) 1.3.语音信号可以利用统计分析特征描述 (4) 2 人耳感知特性 (4) 3 噪声特性 (4) 3.1周期性噪声 (4) 3.2脉冲噪声 (5) 3.3宽带噪声 (5) 3.4同声道语音干扰 (5) 3.5传输噪声 (5) 四:国内外有关抗噪声技术的解决方案 (5) 1 语音增强算法 (5) (1) 基于谱减法的语音增强 (6) (2) 自适应滤波法的语音增强 (6) (3) 短时对数谱的MMSE语音增强 (6) 2 寻找稳健的语音特征作为特征参数 (6)

3 基于模型参数自适应的噪声补偿算法 (6) 五:语音增强算法的三种具体算法分析与比较 (6) 1:谱减法 (6) (1) 谱减法算法的理论分析 (6) (2) 通过语音增强技术改善语音质量的过程 (7) (3) 谱减法的流程图 (7) (4)谱减法原理图 (8) 2:自适应噪声抵消法 (9) (1) 自适应滤波器原理 (9) (2) 结构框图 (10) 3:短时对数谱的MMSE语音增强算法 (11) 六:实验环境(matlab)简介 (13) 七:算法的实现及仿真结果 (14) 八:附件 (15) 九:参考文献 (17) 一:语音增强技术概述 在通信过程中语音受到来自周围环境、传输媒介引入的噪声,使接收到的语音信号并非纯净的原始语音信号,而是受噪声污染的带噪语音信号。这里的“噪音”定义为所需语音信号以外的所有干扰信号。 干扰信号可以是窄带的或宽带的、白噪声的或有色噪声的、声学的或电学的、加性的或乘性的,甚至可以是其它无关的语音。由噪声导致的语音质量的下降会使许多语音处理系统的性能急剧恶化。采用语音增强技术进行预处理,可有效地改善系统性能。 二:语音增强的目的 对收听人而言主要是改善语音质量,提高语音可懂度,减少疲劳感;对语音处理系统(识别器、声码器、手机)而言是提高系统的识别率和抗干扰能力。 三:语音信号的相关特性

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实验报告

心理实验报告 1.题目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2.引言 R.Conrad(1964)的一项研究给被试视觉呈现字母,随后报告字母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视觉呈现的字母,我们使用听觉编码而非视觉。而Posner等人(1969)的实验结果显示,被试对于不同字母对(Aa和AA)判断是否同一字母的反应时不同,这否定了对于视觉呈现的字母,我们只用听觉编码的观点。对于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的先后问题,现在普遍的观点是视觉编码在先。 根据R.Conrad的实验,研究者们还在探讨这样一个逻辑,如果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而其它方面相同,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即是这个心理过程所用的时间,也是这个心理过程存在的证据。 本实验研究作为一个验证性研究,为存在视觉编码提供证据之外,还将探讨在不同时间间隔下反应时差的差异的内部机理。 3.方法 3.1被试:心理系大三学生 3.2仪器材料:字母对AA、BB、Aa、Bb、AB、BA、Ab、Ba 3.3实验程序: 3.3.1:实验前被试阅读指导语,清楚不同判断的按键方式,尽量正确的判断,并尽快按键反应 3.3.2:第一次实验时,每对字母对随机出现6次,前12对时间间隔是0s,中间12对间隔0.5s,最后12对间隔2s。36次完毕后,被试休息30s。继续第二次实验,但这次时间间隔按0.5s-2s-0s进行;同样休息30s进行第三次实验,这次间隔按照2s-0s-5s进行。被试看到呈现的字母后,尽快正确判断字母是否相同,并尽快按相应的键。 4.结果 表a 各水平下被试平均正确反应时(ms) 间隔(ms) 音同形 同 音同形 异 音异 形异 0 561.59 707.00 777.95 500 519.05 681.79 734.54 2000 489.62 639.46 725.00 表b 各水平下被试平均正确率(%) 间隔 (ms) 音同形 同 音同形 异 音异 形异 0 97.86 91.88 90.38 500 98.08 92.95 89.53 2000 98.08 92.74 90.60 表a显示: 音同形同比音同形异、音异形异在各个间隔时间水平下的反应时均值都要小;(多因素方差分析) 每种音形水平在时间间隔上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多因素方差分析) 表b显示: 音同形同比音同形异、音异形异在各个间隔水平下的正确率均值都要大。而同一音形水平下的各个时间间隔水平上正确率均值相差不大。

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雷飞心理班20131340001 1.引言 从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之间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反应时。反应时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传统课题。自19世纪中叶以来,反应时作为一个心理指标在个体差异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在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中常被定为必测项目。反应时的测量为推测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打开了一个窗口。一个完整的反应过程由五部分组成:(1)感受器将物理或化学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时间;(2)神经冲动由感受器到大脑皮质的时间;(3)大脑皮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时间;(4)神经冲动由大脑皮质传至效应器的时间;(5)效应器作出反应的时间。 本实验采用的是荷兰心理学家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测量最基本的三种反应时,即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唐德斯将它们分别命名为:a、b、c反应时。 三种反应时有如下关系: 简单反应时a简单 选择反应时b简单辨别刺激选择反应 辨别反应时c简单辨别刺激 实验者可根据测试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测量项目。例如:要了解被试的选择反应所用的时间,就要测他的b反应时和c反应时。b反应时和c反应时的差就是他选择反应所花费的时间。如想知道被试辨别刺激的时间,就要测量他的a反应时和c反应时。 2.方法 2.1被试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2013级心理班全体学生公21人,男8名,女13名,年龄19——22岁。 2.2仪器 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2.3程序 简单反应时(a反应时) 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和要求被试做出的反应都只有一个,且固定不变。本实验程序可测量视觉、听觉两种简单反应时。视觉的刺激为一绿圆,听觉的刺激为773Hz纯音。测量方式一样,被试均使用一号接口反应盒的绿键做反应。测30次,每次预备后间隔2秒呈现刺激。如果测试中被试在准备阶段有抢先现象,则该次结果无效,并由计算机剔除并警告抢码被试。另外以每5次呈现为一组,随机加入空白的探测刺激2秒,如有被试在此时抢码,则警告抢码被试,且本组实验将重新进行。最后以有效的结果均值为其简单反应时。 3.结果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完成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心理11—1班罗捷110724108 摘要: 六十年代以来,一般认为人的短时记忆信息是以听觉形式表征的,即听觉编码。Posner等人(1969)的实验却表明,它也可以有视觉编码。现在一般认为:先出现视觉编码,它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 不仅如此,Posner的实验清楚地说明了认知心理学中的减法反应时方法,其逻辑是:如果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而其它方面相同,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即是这个心理过程所用的时间,也是这个心理过程存在的证据。 关键词: 反应时视觉编码听觉编码 前言: 心理学家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做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感觉记忆的存储时间大约为0.25秒~2秒。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个成分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单位。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即输入信息经过再编码,使其容量扩大。由于与长时记忆中已经储存的信息发生了意义上的联系,编码后的信息进入了长时记忆。必要时还能将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与瞬时记忆相比,短时记忆有以下几个特点:1、对信息保持的时间稍长于瞬时记忆; 2、短时记忆的容量少于瞬时记忆; 3、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不同于瞬时记忆。 六十年代以来,一般认为人的短时记忆是以听觉形式表征的,即听觉编码,波斯纳等人的实验却表明,它也可以由视觉编码。现在一般认为,先出现视觉编码,它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康拉德通过研究语音相似性对回忆效果的影响,证实了语音听觉编码方式的存在,他的实验也表明了短时记忆的编码具有强烈的语言听觉性质,但也可能有其他方式的编码。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在脑内要经过一系列操作加工,这些操作加工有明确的先后次序,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信息处于不同的状态,而这些都是在时间上进行的,其特征必然能在反应时上表现出来。因此不同的心理操作能按时间分布上的不同加以区分,反应时技术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减数法是一种用减法方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它是由唐德斯首先提出的,故又称唐德斯减数法。 减数法的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切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本实验是根据波斯纳等人在1990年实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波斯纳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看,或者中间插进短暂的时间间隔,然后要被试指出这一对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作出反应,记下反应时。所用的字母对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方法都一样,即为同一字母(AA);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相同而写法不同(Aa)。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的反应均为“相同”。在两个字母相继呈现时,其间隔为0.5秒、1秒或2秒等。 关于短时记忆编码的问题,国内还有许多研究者做了这方面的相关研究。 在分配注意对短时记忆编码和提取影响的研究中,研究者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分配注意范式探讨了短时记忆编码和提取所需的注意资源。研究发现:与集中注意相比,编码阶段进行第二作业导致记忆成绩显著降低,而提取阶段进行第二作业则对记忆成绩没有影响。自由回忆和顺序回忆的结果一致。本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编码是需要较多注意资源的控制加工,而短时记忆提取则是相对无需注意资源的自动加工。这与当前关于长

加法反应时实验报告

加法反应时实验报告 周炜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09级心理班上海 200438) 摘要:学习使用斯腾伯格(Sternberg)的短时记忆提取的加法反应时实验,通过记忆集的大小(1-6个数字),是否反应以及反应是否正确来研究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对反应时有着怎样的影响。斯腾伯格的实验结果是这三个阶段是独立的。 关键词:反应时记忆集是否反应反应正确与否 1.前言 这种实验是减法反应时实验的延伸,最初是斯腾伯格(Sternberg)发展出来的。依照他的看法,完成一个作业所需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斯腾伯格(Sternberg)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了4个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 现在一般都将斯腾伯格(Sternberg)的上述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模型看作应用相加因素法实验的典型。但它也引起一些批评和疑问。 本实验通过实验来学习和体会斯腾伯格(Sternberg)的观点和熟悉加法反应时实验的方法。 2.实验方法 2.1.被试 选取上海体育学院运科09级心理班一位男性,被试的视力及矫正视力均正常,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年龄为20岁。 2.2.仪器、材料 JGW_B型实验台速示器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手键一个。 卡片42张,其中32张为识记卡片,上面写有黑色数码1-6个不等;另有检测卡片10张,个写着一个红色数码;数码大小均为长=2cm,宽=1.5cm。材料清单如下: 练习用识记卡片2张,每张上有四个数码。

反应时的测定实验报告

.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反应时的测量实验报告 专业工业工程 学号 1240408110 姓名志伟 指导老师吴俊 成绩 2015年06月30日

实验报告——反应时的测量 【摘要】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学习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的测定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计算,并比较三种反应时的时间差异以及探讨影响反应时的因素。经过分析实验结果数据得出的结论为:被试作出反应所需时间是由刺激的复杂程度决定的。即简单反应时所需反应时间小于选择反应时所需时间。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多项职业能力测量仪1.引言 反应时是人因工程学在研究和应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特征指标。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大部分活动是在体潜伏进行的,难以对信息接受、加工和传递各个阶段精确地进行实验测定。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利用反应时指标来近似说明人对信息处理过程的效率及影响因素。利用反应时可以分析人的感知觉、注意、识别、学习、唤醒水平、动作反应、定向运动、信号刺激量等,在此基础上,实现提高作业效率、监视水平和集中注意力等目的,合理制定作业标准,改进人机界面,改善作业条件和环境等。 反应时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明显的反应开始时所需要的时间。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官的兴奋,兴奋传到大脑,并对其加工,再通过传出通路传到运动器官,运动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反应,这个过程可用时间作为标志来测量,这就是反应时。 本实验采用的是荷兰心理学家 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测量最基本的三种反应时,即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唐德斯将它们分别命名为:a、b、c反应时。(1)简单反应时(RTA) 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和要求被试做出的反应都只有一个,且固定不变。本实验程序可测量视觉、听觉两种简单反应时。视觉的刺激为一绿圆,听觉的刺激为773Hz纯音。测量方式一样,被试均按绿键反应。测30次,每次预备后间隔2秒呈现刺激。如果测试中被试在准备阶段有抢先现象,则该次结果无效,并由计算机剔除并警告抢码被试。另外以每5次呈现为一组,随机加入空白的探测刺激2秒,如有被试在此时抢码,则警告抢码被试,且本组实验将重新进行。最后以 2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记忆的加工水平 减法反应时实验 1、目的:检验短时记忆是否存在视觉编码 2、材料:4对字母:AA Aa BB Bb,装有Psykey心理教学系统的大学版的计算机,一号反应 键盘 3、过程: 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或同时呈现,或有一定间隔,让被试判断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 本实验所用字母对是AA(6次)、BB(6次)、Aa(6次)、Bb(6次)、AB(3次)、BA(3次)、Ab(3次)、Ba(3次),共出现36次,有三种呈现间隔:0s(即同时呈现)、50ms和100ms,采用如下拉丁方设计,即:第一次36张随机呈现,前12张间隔0s,中间12张间隔50s,最后12张间隔100ms;休息30s后再做36张,间隔时间按50ms→100ms→0s的顺序;第三次的36张则采用100ms→0s→50ms的顺序。 4、设计: 自变量:字母对的类型(AA BB Aa Bb)呈现时间的长短(0s 50ms 100ms) 因变量:判断的正确率以及辨别所需的时间 5、结果: =====结果数据===== ------------------------------------------------------------ 间隔音同形同音同形异音异形异 ------------------------------------------------------------ 0ms 650(100.00%) 716(100.00%) 768( 91.67%) 50ms 489(100.00%) 621(100.00%) 760(100.00%) 100ms 476(100.00%) 708(100.00%) 696( 91.67%) ------------------------------------------------------------

测量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测量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实验报告——反应时的测量 一、摘要: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学习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的测定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计算,并比较三种反应时的时间差异以及探讨影响反应时的因素。通过计算比较发现,选择反应时最长,简单反应时最短。 二、关键词:简单反应时 三、引言 1、解释术语 简单反应时:一个反应仅对应于一个刺激,当一个刺激呈现时,就立即对其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时间也成为A反应时间; 2、实验目的:通过反应时实验学习使用减法反应时法。 四、方法 1、被试:吉林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 2、仪器:反应时测试仪器 3、实验过程 (1)准备工作:接通仪器电源,主试打开开关,选择简单反应时实验按钮,等到仪器左边第一个灯亮起的同时,告知被试实验开始,然后开始正式实验过程。 (2)练习操作:被试坐在仪器的正前方,用一根手指放在按压器上,当听到主试“开始”的信号时,被试集中注意,约两三秒钟后,刺激开始间隔出现。当被试看到主试要求给出反应的刺激颜色时,立即按压。当听到简单反应时完成的提示音时,按“打印”键打印数据。练习实验作2-3次。 (3)正式实验: A、简单反应时

①主试选择一种颜色,并且告诉被试,选择颜色---红色。然后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亮了就按按钮,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行系统复位,重新进行实验。 ③一直做完20次后,仪器自动提示实验完毕。 B、选择反应时 ①这次实验主试不用选择颜色。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亮了就按与显示灯相对应颜色的按钮,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行系统复位,重新进行实验。 ③一直做完20次后,仪器自动提示实验完毕。 C、辨别反应时 ①主试选择一种颜色,并且告诉被试,选择颜色---红色。然后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是红色就按按钮,其他颜色则不做操作。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行系统复位,重新进行实验。 ③一直做完20次后,仪器自动提示实验完毕。 五、实验结果 1、实验数据结果处理 被试简单反应时 (s)选择反应时 (s) 辨别反应时 (s) 1 2 3

matlab音频降噪课程设计报告.doc

燕山大学 医学软件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基于MATLAB巴特沃斯滤波器的音频去噪的GUI设计 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13级生物医学工程 2 班 学号: 130103040041 学生姓名:魏鑫 指导教师:许全盛

目录 一、设计目的意义 (1) 1.1绪论 (1) 1.2设计目的 (1) 1.3意义 (1) 二、设计内容 (2) 2.1 设计原理 (2) 2.2 设计内容 (2) 三、设计过程及结果分析 (3) 3.1 设计步骤 (3) 3.2 MATLAB程序及结果 (3) 3.3 结果分析 (8) 四、总结 (9) 五、参考文献 (10)

一、设计目的意义 1.1 绪论 语音是语言的声学表现,是人类交流信息最自然、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用现代手段研究语音处理技术,使人们能更加有效地产生、传输、存储、和获取语音信息,这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语音信号处理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广泛的研究。 1.2 设计目的 (1)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熟悉离散信号和系统的时域特性。 (3)掌握序列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 (4)学会MATLAB的使用,掌握MATLAB的程序设计方法。 (5)掌握利用MATLAB对语音信号进行频谱分析。 (6)掌握滤波器的网络结构。 (7)掌握MATLAB设计IIR、FIR数字滤波器的方法和对信号进行滤波的方法。 1.3 意义 语音信号处理是一门比较实用的电子工程的专业课程,语音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和利用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语言相互传递信息是人类最重要的基本功能之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它是创造和记载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的根本手段,没有语言就没有今天的人类文明。语音是语言的声学表现,是相互传递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最常用和最方便的交换信息的形式。 语音信号处理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同时又是综合性的多学科领域和涉及面很广的交叉学科。

测量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反应时的测量 一、摘要: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学习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 的测定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计算,并比较三种反应时的时间差异以及探讨影响反应时的因素。通过计算比较发现,选择反应时最长,简单反应时最短。 二、关键词:简单反应时 三、引言 1、解释术语 简单反应时:一个反应仅对应于一个刺激,当一个刺激呈现时,就立即对其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时间也成为A反应时间; 2、实验目的:通过反应时实验学习使用减法反应时法。 四、方法 1、被试:吉林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11360128,秦世瑞。 2、仪器:反应时测试仪器 3、实验过程 (1)准备工作:接通仪器电源,主试打开开关,选择简单反应时实验按钮,等到仪器左边第一个灯亮起的同时,告知被试实验开始,然后开始正式实验过程。(2)练习操作:被试坐在仪器的正前方,用一根手指放在按压器上,当听到主试“开始”的信号时,被试集中注意,约两三秒钟后,刺激开始间隔出现。当被试看到主试要求给出反应的刺激颜色时,立即按压。当听到简单反应时完成的提示音时,按“打印”键打印数据。练习实验作2-3次。 (3)正式实验: A、简单反应时 ①主试选择一种颜色,并且告诉被试,选择颜色---红色。然后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亮了就按按钮,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行系统复位,重新进行实验。 ③一直做完20次后,仪器自动提示实验完毕。 B、选择反应时 ①这次实验主试不用选择颜色。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亮了就按与显示灯相对应颜色的按钮,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

基于matlab谱减法音频降噪处理

题目基于matlab谱减法音频降噪处理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 时间 景德镇陶瓷学院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设计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设计原理. . . . . . . ……………………………………………….. . . . . . . . . . . .2 3、源程序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4、设计结果和仿真波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5、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6、设计心得体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1、设计要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直接、有效和便捷的交换信息的方式。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也不满足于和计算机的信息交换方式,希望能够甩掉键盘和鼠标而实现用语言来对计算机进行控制。因此,语音信号处理技术便应运而生。语音信号处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同时也是综合多种学科和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交叉学科。现在在一些职能系统中嵌入有语音处理系统,但它们只能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使用。然而,在语音信息的采集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噪声的干扰。噪声不仅降低了语音的可懂度和语音质量,还严重的影响语音处理的准确性,甚至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本文将就对语音增强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讨论,重点介绍语音增强的一种方法——谱减法及其改进算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平稳的加性噪声,其改进算法能够有效消除普通方法产生的“音乐噪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语音信号的信噪比。 目前,语言识别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开始进入实用阶段。但语音识别系统必须在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下运行,然而,在语言信息的采集中难免会有各种噪声的干扰,在较强的噪声背景下,语音识别系统的准确性会受到较大影响,甚至没法正常工作。所以在语音识别系统对语音信息处理前,应该对语音信息进行预处理,即背景噪声消除。语音背景噪声消除技术的出现使得语音识别技术更加稳定和精确,也使得语音信息的可懂度大大提高,使人们能够从较复杂的语音信息中提取到更多的有用信息。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 (教育科学学院 105班沈茜 10153116 第6组) 摘要减法反应时是一种用减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部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是方法。实验包括简单反应A,选择反应B,辨别反应C这三种反应。通过红绿黄灯的反应时实验可以学习使用减法反应时法,计算出辨别时间和选择时间,比较辨别时间和选择时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简单反应时显小于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小于选择反应时。实验结果符合唐德斯提出的减数法法则。且被试的反应时存在个体差异。 关键词简单反应辨别反应选择反应反应时 1、引言 反应时,又称反应潜伏期(response latencies),是指个体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是时距。在这段时间内有机体的效应器并没有做出明显的反应。反应时间包括刺激作用于感受器,神经的传导,大脑的加工活动及效应器官接受冲动做出反应等所耗费的时间,其中以大脑加工耗时最长。反应时的研究并非始于心理学,其最早开始于天文学。1796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长马斯基林在使用“眼耳”法观察星体经过望远镜中的铜线时发现其助手比他观察时间慢约半分钟。1823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和天文学家阿格兰德对此现象加以认真研究,确定了人差方程式。1850年赫尔姆霍茨成功地测定了蛙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约为26米/秒。而将反应时正式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唐德斯。他意识到可以利用反应时来测量各种心理活动所需的时间,并发展了三种反应时任务,后人将它们成为唐德斯反应时ABC。 减法反应时的基本逻辑思想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种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咋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着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唐得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第一类反应称A反应,又称简单反应。A反应一般只有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如被试对一个灯亮,作一个按键的反应。A反应是最简单的反应,也是复杂反应的成分或基本因素。唐得斯把简单反应时称为基线时间。第二类反应称为B反应,又称选择反应。它是复杂反应中的一种。在这类反应中,有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刺激和相当于刺激的反应数。每一个刺激都有它相应的反应。在这样的选择反应中,不仅要区别刺激信号,而且还要选择反应。

语音增强--谱减法原理及源代码实现

处理宽带噪声的最通用技术是谱减法。它利用语音信号的短时平稳特性,从带噪语音的短时谱值中减去噪声的短时谱,从而得到纯净语音的频谱,达到语音增强得目的。谱减法包括幅度谱减法和功率谱减法:幅度谱减法就是在频域中从带噪语音的幅度谱上减去噪声的幅度谱作为语音信号的幅度谱;功率谱减法则是从带噪语音的功率谱中减去噪声的功率谱,得到纯净语音的功率谱估计,通过开方运算得到幅度谱。由于人耳对语音频谱分量的相位感知不敏感,因此这些算法都是在幅度上进行的修正,相位部分则保持不变,仍然使用带噪语音的相位。 谱减法通过从带噪语音的短时谱估值中减去噪声的短时谱来达到语音增强得目的,算法简单且容易实现。但在减去噪声谱后,还会有些较大功率谱分量的剩余部分,在频谱上呈现出随机出现的尖峰,在听觉上形成残留噪声。这种噪声具有一定的节奏性起伏感,被称之为“音乐噪声”。后来,Ephraim 等人又对谱减法进行了大量改进,部分解决了“音乐噪声”问题,但在带噪语言信噪比较低时其残余噪声还是很大,尤其是当信噪比小于5dB 的时候。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谱减法中的“音乐噪声”,仍将是人们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以下为MATLAB源码的实现 %基本谱减法 clear; %[xx,fs]=wavread('E:\mywhisper\shu.wav'); %[xx,fs]=wavread('E:\speech\x\w1xun_01.wav'); %[xx,fs]=wavread('E:\speech\耳语音切割\b\w1ba_5'); [xx,fs]=wavread('MIC0.wav');% 读取音频文件yuan.wav,并返回采样数据给变量xx及采样率Fs [team,row]=size(xx);%将数组xx的行数赋给team,列数赋给row if row==2 x=(xx(:,1)+xx(:,2))/2; yy=x; %如果语音信号xx为2列,即信号为双声道,则将其转换成单声道信号,即取两列的平均值赋给x,并将x的值赋给yy else x=xx; yy=x; %若语音信号xx为单声道,则将xx的值赋给x,并将x的值赋给yy end x=x-mean(x)+0.1*rand(length(x),1); N=length(x);%将语音信号长度赋给变量N n=220;%对语音信号进行分帧,帧长为220 n1=160;%帧移为160 frame=floor((N-n)/(n-n1));%将分帧数赋给变量frame %frame=floor(N/n); for i=1:frame y1=x((i-1)*(n-n1)+1:(i-1)*(n-n1)+n).*hamming(n); %对每段分帧进行加窗处理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李璐 201021078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本次实验通过重复Posner等人的字母实验,测得三种刺激条件下不同的反应时掌握减法反应时方法,从而证实短时记忆中存在视觉编码。 关键词: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视觉编码 1 引言 短时记忆是指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一般把它看作是处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记忆阶段。近几十年来,记忆领域研究得较多的问题之一就是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短时记忆的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其中1964年Conrad对短时记忆的听觉编码对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听觉编码是记忆的一种有效方式。1969年,Posner等人对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进行了研究,并认为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视觉编码实为存在。现在一般认为:先出现视觉编码,它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 同时,Posner的实验清楚地说明了认知心理学中的减法反应时方法,其逻辑是:安排两个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如果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而其它方面相同,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即是这个心理过程所用的时间,也是这个心理过程存在的证据。 相关研究表明造成学生对不同类别材料的记忆力差异是由记忆时的编码方式与加工程度不同而引起的。短时记忆主要以听觉编码为主,长时记忆以视觉编码为

主。而本次实验主要是通过三种刺激条件下不同的反应时来证明短时记忆中存在视觉编码。 2 方法与程序 2.1 被试 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本科生一名。 2.2 仪器 装有Psy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版的计算机,一号反应键盘。 2.3 实验程序 本实验重复Posner等人的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或同时呈现,或有一定间隔,让被试判断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 本实验所用字母对是AA(6次)、BB(6次)、Aa(6次)、Bb(6次)、AB(3次)、BA(3 ,有三种呈现间隔:0s(即同时呈现)、0.5s和次)、Ab(3次)、Ba(3次),共出现36次 2s,采用如下拉丁方设计,即:第一次36张随机呈现,前12张间隔0s,中间12张间隔0.5s,最后12张间隔2s;休息30s后再做36张,间隔时间按 0.5s?2s?0s的顺序;第三次的36张则采用2s?0s?0.5s的顺序。 主试指导被试阅读指示语。 “屏幕上将出现两个字母,要求你使用一号反应盒比较两个英文字母是否相同,同时记录你的 反应时。两个英文字母可能同时呈现,也可能相继呈现。如果你觉得这两个字母的写法和发音都相

基于Matlab的谱减法语音增强的研究

基于Matlab的谱减法语音增强的研究 【摘要】在实际应用中,待分析的语音信号一般是被噪声污染的语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音处理系统的性能。为此,需要我们对带噪语音进行语音增强处理,抑制噪声,恢复纯净语音。本文就谱减法对带噪语音进行处理,并利用matlab 行仿真,验证了谱减法的语音增强的效果。 【关键词】Matlab;语音增强;谱减法 1.引言 研究语音增强技术在实际中有重要价值。目前,语音增强己在很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语音处理系统、通信、多媒体技术、数字化家电等领域。语音增强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从带噪语音信号中提取尽可能纯净的原始语音。根据与输入语音信号的关系,噪声可分为加性噪声和非加性噪声两类。对某些非加性噪声而言,可以通过一定的变换转换成加性噪声。非加性噪声主要是残响和传送网络的电路噪声等。加性噪声通常分为宽带噪声、冲激噪声、语音干扰噪声、周期噪声等[1]。 2.谱减法基本原理 谱减法的基本思想是在假定加性噪声与短时平稳的语言信号相互独立的情况下,从带噪语音的功率谱中减去噪声功率谱,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语音频谱[2]。如果设s(t)为纯净语音,n(t)为噪声信号,y(t)为带噪语音信号[3],则有: y(t)=s(t)+n(t)(2-1) 用Y()、S()、N()分别表示y(t)、s(t)、n(t)的傅里叶变换,则可得 Y()=S()+N()(2-2) 由于假定语音信号与加性噪声是相互独立的,则可以得到: (2-3) 如果用、、分别表示y(t)、s(t)和n(t)的功率谱,则有: =+ (2-4) 而由于平稳噪声的功率谱在发声前和发声期间可以认为基本没有变化,这样可以通过发声前的所谓“寂静段”来估计噪声的功率谱,从而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