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无机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完整版)无机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完整版)无机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完整版)无机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习题参考答案

1.解:

1.00吨氨气可制取

2.47吨硝酸。

2.解: 氯气质量为 2.9 X 103g 。

3.解: 一瓶氧气可用天数

n (p pjy (13.2 103-1.01 103)kPa 32L n 2 P 2V 2 101.325kPa 400L__d^

4?解:T

M P

V

nR mR

=318 K 44.9 C

5. 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n i

p(N 2)= 7.6 104 Pa p(O 2)= 2.0 104 Pa p(Ar) =1 103 Pa 6.

解:(1) n(CO 2)

0.114mol; p(C02) 2.87 104 Pa

(2) p(N 2) p PQ 2) p(CO 2)3.79 104Pa (3) 迥以空 267 10

:Pa 0.286

n p 9.33 104Pa

7. 解:(1) p(H 2)=95.43 kPa

9. 解: U = Q P p V = 0.771 kJ 10. 解: (1) V 1 = 38.3 10-3 m 3= 38.3L

pV 2

(2) T 2 = - = 320 K

nR

(3) W =

( p V) = 502 J

(4) U = Q + W = -758 J (5)

H = Q p = -1260 J

5

3

8.解:(1)

=5.0 mol

(2)

=2.5 mol

结论:反应进度

)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

但与反应式

的与法有关。

(2) m(H 2)= pVM RT

=0.194 g

11. 解:NH3(g) + 4O2? 2标8辔NO(g) + 空山。^) 屮皿=226.2 kJ mol

12. 解:r H m= Q p = 89.5 kJ

r U m = r H m nR

T

=96.9 kJ

13. 解:(1) C (s) + O2 (g) T CO2 (g)

r H m = f H m (CO2, g) = 393.509 kJ mol 1

1 1

2 CO2(g) + 护(s) T CO(g)

r H m = :86.229 kJ mol 1

CO(g) +

1 2

1Fe2O3(s) T 2 Fe(s) + CO2(g) r H m

=:8.3 kJ mol 1

各反应r H m之和r H m= 315.6 kJ mol 1o

(2)总反应方程式为

3 1 3 2

2 C(s) + O2(g) +

3 Fe2O3(s) T CO2(g) + - Fe(s)

r H m= 315.5 kJ mol 1

由上看出:⑴与⑵计算结果基本相等。所以可得出如下结论: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始、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14. 解:r H m(3) = r H m(2)x 3- r H m(1)x 2= 1266.47 kJ mol 1

15. 解:(1) Q p = r H m== 4 f H m(Al 2O3, s) -3

f H m(Fe3O4, s) = 3347.6 kJ mol 1

(2) Q = 4141 kJ mol 1

16. 解:(1) r H m =151.1 kJ mol 1(2) 屮皿=905.47 kJ mol 1(3) 屮皿=71.7 kJ mol 1

17. 解:r H m=2 f H m(AgCI, s)+ f H m (H2O, l) f H m(Ag20, s) 2 f H m (HCl, g)

f H m (AgCl, s) = 127.3 kJ mol 1

18. 解:CH4(g) + 2O2(g) T CO2(g) + 2H 2O(l)

r H m = f H m(CO2, g) + 2 f H m (H2O, l) f H m (CH4, g)

=890.36 kJ mo 1

Q P = 3.69 104kJ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习题参考答案

1. 解: r H m = 3347.6 kJ mol 1; 「S m = 216.64 J mol 1 K 1; 「G m = 3283.0

kJ mol 1 v 0

该反应在298.15K 及标准态下可自发向右进行。 2. 解:

r G m = 113.4 kJ mol

1

> 0

该反应在常温(298.15 K)、标准态下不能自发进行。

(2) r H m = 146.0 kJ mol 1; r S m = 110.45 J mol 1 K 1; r G m = 68.7 kJ mol 1 > 0 该反应在700 K 、标准态下不能自发进行。

(2)由以上计算可知:

r G m

亡上彈空=1639 K

r S m (298.15 K)

=p (CO 2) / p

P (H 2O)/ p

3

P (H 2)/p

r G m

(298.15 K) = 233.60 kJ mol (298.15 K) = 243.03 kJ mol

5.解:设

r

S m 基本上不随温度变

化。

lgK

(298.15 K) = 40.92,故 K

(298.15 K) = 8.3 1040

3.解: r H m = 70.81 kJ mol 1 ; r S m

43.2 J mol 1 K 1; r G m = 43.9 kJ mol

1

r H m (298.15 K) =

70.81 kJ mol

1.

r S m (298.15 K)= 43.2 J mol 1 K 1

4.解:(1) K c

c(CO) C (H 2)3

c(CH 4)c(H 2O)

K p

p(CO) P (H 2)3 p(CH 4)P (H 2O)

(2) K c

(3)

K c p (CO) / p P H)/ P p(CHJ/p

p(H 2。)/ p

1

3

C (N 2)2 C (H 2)2

C (NH 3)

1

p(N 2)/p

2

P (H 2)/p

K P

1 3

P (N 2)2 p(H 2) 2

P (NH 3)

p(NH 3)/ p

= c(CO 2) K p

=p (CO 2 )

(4)

K c

3

C (H 2。)3

3

c(H 2)

K p

3 p (H 2O) 3

PE)

r G m r G m

Ig K (373.15 K) = 34.02,故 K (373.15 K) = 1.0 1034

6.

解:(1) r G m =2 f G m (NH 3, g) = 32.90 kJ mol 1 v 0

该反应在298.15 K 、标准态下能自发进行。 (2)

lg K (298.15 K) = 5.76, K (298.15 K) = 5.8 105

7.

解:(1) r G m (l) = 2 f G m (NO, g) = 173.1 kJ mol 1

-

lg K 1 =

2m 11=30.32,故

K 1 =4.8

10 31

2.303 RT

(2)

r

G m (2) = 2 f G m

(N 2O, g) =208.4 kJ mol 1

lg K 2

=

f

G m ⑵

36.50,故

K 2 =3.2 10 37

2.303 RT

(3)

r

G m (3) = 2

f

G m (NH 3, g)=

32.90 kJ mol

1 lgK 3 =5.76,故

K 3 =5.8 105

由以上计算看出:选择合成氨固氮反应最好。 8.

解:r G m = f G m (CO 2, g) f G m (CO, g) f G m (NO, g) =343.94 kJ mol 1< 0,所以该反应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

9. 解: r H m (298.15 K) = f H m (NO, g) = 90.25 kJ mol 1

r S m (298.15 K) = 12.39 J mol 1

-K 1

r G m (1573.15K)

? 屮 m (298.15 K) 1573.15 Qm (298.15 K)

=70759 J mol 1

11.解:p (CO) = 1.01 105 Pa,

p (H 2O) = 2.02 105 Pa p (CO 2) = 1.01 105 Pa, p (H 2) = 0.34 105 Pa CO(g) + H 2O(g)

CO 2(g) + H 2(g) 起始分压/ 105 Pa 1.01

2.02

1.01

0.34

J = 0.168, K p = 1 > 0.168 = J,故反应正向进行。

12.解:(1) NH 4HS(S ) NH 3(g) + H 2S(g)

lg K (1573.15 K) = 2.349, (1573.15 K) = 4.48 10 3

10.解:

H 2(g) + I 2(g)

平衡分压/ kPa

2905.74 x 2905.74

2HI(g)

2x

(2x)2

2 (2905.74 x)2

=55.3

X = 2290.12

p (HI) = 2 x kPa = 4580.24 kPa

pV n = _

RT

=3.15 mol

3

平衡分压/kPa

K = p(NH 3) / p p (H 2S) / p

= 0.070

贝 U x = 0.26 100 kPa = 26 kPa

(2) T 不变,K 不变。

y = 17 kPa

(0.

050 z)z

= 0.62 mol L 1

0.35 z

z = 0.24 mol L 1,

(PCl 5) = 68%

比较(2)、(3)结果,说明最终浓度及转化率只与始、终态有关,与加入过程无关。

14.解: 平衡浓度/ (mol L - 1)

N 2(g) + 3H 2(g) 1.0

0.50

2NH 3(g) 0.50

K c

=

2

C (NH 3) C (N 2)C (H 2)

平衡时该气体混合物的总压为

52 kPa

NH 4HS(S )

平衡分压/kPa

NH 3(g) + H 2S(g)

25.3+ y y

(25.3 y) / p y /

p = 0.070

13.解:(1)

PCl 5(g)

PCl 3(g) + Cl 2(g)

平衡浓度/(mol L-1

)

0.70 0.50

0.50 0.50 K c

2.0

2.0

2.0

c(PCl 3)c(Cl 2) C (PCl 5)

=0.62mol L-1, (PCl 5) = 71%

平衡分压

PCl 5(g)

PCl 3(g) + Cl 2(g)

RT

RT

0.20

0.5 —

V

V

RT

p(PCl 3)/p

p(Cl 2)/p

P (PCl5”P

=27.2

(2)

PCl 5(g) 新平衡浓度/ (mol L 1

)

0.10 + y

PCl 3(g) + Cl 2(g) 0.10

0.25 y 0.25 +

y

2

K c = (0.

25 y )(030 y )

mol L =0.62mol L -1 (T 不变,K c 不变)

(3)

平衡浓度/(mol L-1)

y =0.01 mol L 1,

PCl

5(g)

0.35 z

(PCI 5)= 68% PCl 3(g) + Cl 2(g)

0.050 + z

x =0.94

15.解:(1 )a(CO ) =61.5%; (2)a(CO ) =86.5%; (3)说明增加反应物中某一物质浓度 可提高另一物质的转化率;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18.解:因 r G m (298.15 K) = r G m (1) + r G m (2) = 213.0 kJ mol 1 <0,说明该耦合反

应在上述条件可自发进行。

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习题参考答案

解:(1) pH=-lg c(H +)=12.00

(2) 0.050mol L -1HOAc 溶液中,

HOAc

-―- H + + OAc -

c 平/(mol L -1)

0.050-x

x

x

K a 住)C(OAC )

x J 1.8 10 5

a

c(HOAc )

0.050 x

c(H +) = 9.5 10^mol L -1 pH = -lg c(H +) = 3.02

2.解:(1) pH = 1.00 c(H +) = 0.10mol L

pH = 2.00 c(H +) = 0.010mol L -1 -

若使N 2的平衡浓度增加到

新平衡浓度/(mol L-1)

K c =

= 2.0(mol L 1) 2

1.2mol L 1,设需从容器中取走 x 摩尔的H 2。

N 2(g)

+

3H 2(g)— 1.2

0.50+(3 0.2) x

2NH 3(g) 0.50 2 0.20

(0.50 2 0.20)2 1.2 (0.50

3 02 x)3

1

(mol L ) 2 1 2

2

= 2.0(mol L 1) 2

16.解: 2NO(g) +

O 2(g) 2NO 2(g) 平衡分压/ kPa

101 79.2 = 21.8

286

79.2/ 2 = 246

79.2

(673K )

2

P (NO 2)/p

2

P(NO) / p p(O 2)/p

=5.36

r

G m = 2.303RTlg K

r

G m (673 K) =

9.39 kJ mol 1

17.解:

r G m (298.15 K) =

95278.54 J mol 1

r

G m (298.15 K) = r H m (298.15 K) 298.15 K “(298.15 K) r S m (298.15 K) =

9.97 J mol 1 K 1,

「G m (500 K)?97292 J mol

lg K (500 K) = 0.16 , 故 K (500K )=1.4 1010

或者 ln

K 2

r H m (298.15K) T 2 T 1

K 1

(500 K) = 1.4 1010

等体积混合后:c(H +) = (O.IOmol L ?-

1+0.010mol L -1) /2 = 0.055 mol L -1 pH = -Ig c(H +) = 1.26

(2) pH = 2.00 c(H +) = 0.010mol L -1 ?

pH = 等体积混合

后: 13.00 pOH = 14.00-13.00 = 1.00, c(OH -) = 0.10mol L -1 - c(H )

O.SOm?

L

0.0050mol

L -1

1

-、

0.10mol L

-1

c(OH )

0.050mol L

2

酸碱中和后:H + + OH - T H 2O

c(OH -) = 0.045mol L pH =12.65

6.

解:设解离产生的 H +浓度为x mol L -1,则

HOAc ——

=H + + OAc -

c 平/(mol L -1) 0.078-x x 0.74+x

C (H )C (OAc ) K a (HOAc)

C (HOAc)

3.解:正常状态时

pH = 7.35 c(H +) = 4.5 10^mol L -1 pH = 7.45 c(H +) = 3.5 10^mol L -1

患病时

pH = 5.90

c(H +) = 1.2 10^mol L -1

1.2

10 -6 mol L -1 27

4.5

10 -8

mol L -1

1.2 10-6 mol L -1 ?8

3.5

10 8mol

L -1

34

4. 解: 一兀弱酸 HA , pH = 2.77 c(H +)=1.7 W -3mol L -1

c 平/(mol L -1)

0.10-1.7 1 区3 1.7 X 0-3

1.7 X 0-3

K a

c(H )c(A c(HA)

3 2

(1.7 10 )

5

0.10 1.7 10 3

2.9 10

(X =

1.7 10 3

0.10

100% 1.7%

5. 解: 溶液的 pH = 9.00,

c(H +) = 1.0 1Q<9mol L -1

c(OH -) = 1.0 10<5 * * * *mol L -1

假设在 1.0 L 0.10 mol L -1氨水中加入

NH 3 H 2O x mol NH 4Cl(s)。 NH 4+

+ OH -

c 平/(mol L -1

) 0.10-1.0 10:-5

x+1.0 氷0-5 1.0 X 0-5

c (NH 4 )c (OH )

c (NH 3 H 2O)

K b (NH 3 H 2O)

5

-1.8 10 5

患此种疾病的人血液中

c(H +)为正常状态的27?34倍。

HA + A - H +

无机化学简明教程(天津大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习题参考答案 1.解:1.00吨氨气可制取2.47吨硝酸。 2.解:氯气质量为2.9×103 g 3.解:一瓶氧气可用天数 33111-1 222()(13.210-1.0110)kPa 32L 9.6d 101.325kPa 400L d n p p V n p V -???===?? 4.解:pV MpV T nR mR = = = 318 K 44.9=℃ 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i i n p p n = p (N 2) = 7.6?104 Pa p (O 2) = 2.0?104 Pa p (Ar) =1?103 Pa 6.解:(1)2(CO )n = 0.114mol; 2(CO )p = 42.87 10 Pa ? (2)222(N )(O )(CO )p p p p =--43.7910Pa =? (3)4224(O )(CO ) 2.6710Pa 0.2869.3310Pa n p n p ?===? 7.解:(1)p (H 2) =95.43 kPa (2)m (H 2) = pVM RT = 0.194 g 8.解:(1)ξ = 5.0 mol (2)ξ = 2.5 mol 结论: 反应进度(ξ)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U = Q p - p ?V = 0.771 kJ 10.解: (1)V 1 = 38.3?10-3 m 3 = 38.3L (2) T 2 = nR pV 2 = 320 K (3)-W = - (-p ?V ) = -502 J (4) ?U = Q + W = -758 J (5) ?H = Q p = -1260 J 11.解:NH 3(g) + 45O 2(g) 298.15K ????→标准态 NO(g) + 2 3H 2O(g) m r H ?= - 226.2 kJ ·mol -1 12.解:m r H ?= Q p = -89.5 kJ m r U ?= m r H ?- ?nRT = -96.9 kJ

天大无机化学第四版 思考题和习题答案要点

第八章配位化合物 思考题 1. 以下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假定它们的浓度均为0.001mol·L-1,指出溶液导电能力的顺序,并把配离子写在方括号内。 (1) Pt(NH3)6C14(2) Cr(NH3)4Cl3(3) Co(NH3)6Cl3 (4) K2PtCl6 解:溶液导电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t(NH3)6]C14>[Co(NH3)]6Cl3>K2[PtCl6]> [Cr(NH3)4Cl2]Cl 2. PtCl4和氨水反应,生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Pt(NH3)4Cl4。将1mol此化合物用AgN03处理,得到2molAgCl。试推断配合物内界和外界的组分,并写出其结构式。 解:内界为:[PtCl2(NH3)4]2+、外界为:2Cl-、 [PtCl2(NH3)4]Cl2 3.下列说法哪些不正确? 说明理由。 (1) 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不正确,有的配合物不存在外界。 (2) 只有金属离子才能作为配合物的形成体。不正确,有少数非金属的高氧化态离子也可以作形成体、中性的原子

也可以成为形成体。 (3) 配位体的数目就是形成体的配位数。不正确,在多齿配位体中配位体的数目不等于配位数。 (4) 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的电荷数。 不正确,配离子电荷是形成体和配体电荷的代数和。(5) 配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离子所采用的杂化轨道类型。正确 4.实验测得下列配合物的磁矩数据(B.M.)如下: 试判断它们的几何构型,并指出哪个属于内轨型、哪个属于外轨型配合物。 5.下列配离子中哪个磁矩最大? [Fe(CN)6]3-[Fe(CN)6]4-[Co(CN)6]3-[Ni(CN)4]2-[Mn(CN)6]3-

(完整版)无机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第1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习题参考答案 1.解:1.00吨氨气可制取2.47吨硝酸。 2.解:氯气质量为2.9×103g 。 3.解:一瓶氧气可用天数 33111-1 222()(13.210-1.0110)kPa 32L 9.6d 101.325kPa 400L d n p p V n p V -???===?? 4.解:pV MpV T nR mR = = = 318 K 44.9=℃ 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i i n p p n = p (N 2) = 7.6?104 Pa p (O 2) = 2.0?104 Pa p (Ar) =1?103 Pa 6.解:(1)2(CO )n = 0.114mol; 2(CO )p = 42.87 10 Pa ? (2)222(N )(O )(CO )p p p p =--43.7910Pa =? (3)4224(O )(CO ) 2.6710Pa 0.2869.3310Pa n p n p ?===? 7.解:(1)p (H 2) =95.43 kPa (2)m (H 2) = pVM RT = 0.194 g 8.解:(1)ξ = 5.0 mol (2)ξ = 2.5 mol 结论: 反应进度(ξ)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U = Q p - p ?V = 0.771 kJ 10.解: (1)V 1 = 38.3?10-3 m 3= 38.3L (2) T 2 = nR pV 2 = 320 K (3)-W = - (-p ?V ) = -502 J (4) ?U = Q + W = -758 J (5) ?H = Q p = -1260 J

2015年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期中试卷

无机化学期中试卷 2015.11.17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 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 1. 2 分 (3778) 3778 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各组中所表示的 m r G ?, E 和K 的关系应 是…………………………………………………………………………………………… ( ) (A) m r G ?>0; E <0;K <1 (B) m r G ?>0; E >0;K >1 (C) m r G ?<0; E <0;K >1 (D) m r G ?<0; E >0;K <1 2. 2 分 (0438) 0438 关于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298K 时,纯物质的 m S = 0 (B) 一切单质的 m S = 0 (C) 对孤立体系而言, m r S ?> 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D) 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3. 2 分 (3515)

25℃,2NO 2(g)N 2O 4(g),K c 与K p ( K )的比值( p = 100 kPa )K c /K p 等于… ( ) (A) 298 0831.01 ?= 0.0404 (B) 8.31 ? 25 = 207.8 (C) 0.0831 ? 298 = 24.8 (D) 0.0821 ? 298 = 24.5 4. 2 分 (3871) 3871 HI 的生成反应的焓变为负值,HI 的分解反应的焓变为正值,则HI 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E a ……………………………………………………………………………………………( ) (A) E a <ΔH 分解 (B) E a >ΔH 分解 (C) E a = 0 (D) E a =ΔH 分解 5. 2 分 (6709) 6709 常用的三种甘汞电极,即 (1) 饱和甘汞电极 (2) 摩尔甘汞电极 (3) 0.1 mol ·dm -3 甘汞电极 其电极反应为:Hg 2Cl 2(s) + 2e - = 2Hg(l) + 2Cl - (aq),在25℃ 时三种甘汞电极的 ?的大小次序为………………………………………………………………………………… ( ) (A) 1?> 2?> 3? (B) 2?> 1?> 3? (C) 3?> 2?> 1? (D) 1?= 2?= 3? 6. 2 分 (0436)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复习全书(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第6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6.1 复习笔记 一、键参数 1.键能 (1)定义 键能是指气体分子每断裂单位物质的量的某键(6.022×1023个化学键)时的焓变。(2)特性 ①键能可作为衡量化学键牢固程度的键参数,键能越大,键越牢固; ②对双原子分子,键能在数值上等于键解离能(D); ③多原子分子中若某键不止一个,则该键键能为同种键逐级解离能的平均值; ④可通过光谱实验测定键解离能以确定键能,还可利用生成焓计算键能。 2.键长(L b) (1)定义 键长是指分子内成键两原子核间的平衡距离。一些双原子分子的键长如表6-1所示: 表6-1 一些双原子分子的键长

(2)特性 ①一个键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成键原子的本性; ②两个确定的原子之间,如果形成不同的化学键,其键长越短,键能就越大,键就越牢固。 ③键长可以用分子光谱或X射线衍射方法测得。 3.键角 (1)定义 键角是指在分子中两个相邻化学键之间的夹角。 (2)特性 ①键角可以用分子光谱或X射线衍射法测得; ②可以通过分子内全部化学键的键长和键角数据来确定这个分子的几何构型。 二、价键理论 1.共价键 (1)共价键的形成 共价键是指原子间由于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重叠而形成的化学键。 (2)价键理论要点 ①两原子接近时,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的价电子可以配对,形成共价键; ②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如能重叠越多,则所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最大重叠原理)。 (3)共价键的特征 ①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②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4)原子轨道的重叠 ①两个原子轨道以对称性相同的部分相重叠(正重叠) 图6-1所示为原子轨道几种正重叠的示意图。 (a)s-s (b)p x-s (c)p y-p y(d)d xy-p y 图6-1 原子轨道几种正重叠示意图 ②两个原子轨道以对称性不同部分相重叠(负重叠) 图6-2所示为原子轨道几种负重叠的示意图。 (a)p x-p y(b)p x-s (c)p y-p y(d)p x-d xy 图6-2 原子轨道几种负重叠示意图 (5)共价键的类型 ①按是否有极性来分类: ②按原子轨道重叠部分的对称性来分类: a.键 若原子轨道的重叠部分,对键轴(两原子的核间连线)具有圆柱形对称性,所形成的键称为键。图6-3给出了几种不同组合形成的键示意图。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第一章__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一气柜如下图所示: A 假设隔板(A)两侧N2和CO2的T, P相同。试问: (1)隔板两边气体的质量是否相等? 浓度是否相等?物质的量不等而浓度相等 (2)抽掉隔板(假设不影响气体的体积和气柜的密闭性)后,气柜内的T和P 会改变?N2、CO2物质的量和浓度是否会改变?T和P 会不变,N2、CO2物质的量不变而浓度会改变 2.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有何不同? 标准状况指气体在27.315K和101325Pa下的理想气体,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100kPa)的纯气体、纯液体或纯固体 3.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与化学计量数有何不同?对某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和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相同,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为正值,而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值,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值 4.热力学能、热量、温度三者概念是否相同? 试说明之。 5.试用实例说明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

6.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 (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2)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表明甲物体的热力学能比乙物体大。× (3)物体的温度越高,则所含热量越多。× (4)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5)同一体系: (a)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值。× (b)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值。√ 7.判断下列各过程中,那个ΔU最大: (1)体系放出了60kJ热,并对环境做了40kJ功。 (2)体系吸收了6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kJ功。√ (3)体系吸收了40kJ热,并对环境做了60kJ功。 (4)体系放出了4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60kJ功。 根据ΔU=Q+W, (1) ΔU=-60+(-40)=-100KJ (2) ΔU=+60+40=+100KJ ,(3) ΔU=+40+(-60)=-20KJ (4) ΔU=-40+60=+20KJ因此通过计算可以看出,(2)过程的ΔU最大. 8.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 (1)体系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2)体系的焓等于体系的热量。× (3)体系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

无机化学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等)答案——下册

(a) ICl 4- (b)IBr 2 - (c)BrO 3- (d)ClF 7、 解: 4XeF 平面四边形 2XeF 直线形 3XeO 三角锥 XeO 直线形 13-8用 VSEPR 理论判断XeF 2 、XeF 4、XeF 6、XeOF 4及ClF 3的空间构型。 8、解: 2XeF 直线形 4XeF 平面四边形 6XeF 八面体 4XeOF 四方锥 4ClF 三角锥 13-9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下列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反应条件): (a) XeF 2 (b) XeF 6 (c) XeO 3 9、解: )()()(21.0,4002g XeF g F g Xe MPa C ????→?+? )()(3)(66,3002g XeF g F g Xe MPa C ????→?+? HF XeO O H XeF 63326+=+

13-10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 XeF 2 + H 2O → (2) XeF 4 + H 2O → (3) XeF 6 + H 2O → (4) XeF 2 + H 2 → (5) XeF 4 + Hg → (6) XeF 4 + Xe → 10、解: 2 4242242632623242222222263122 3 26322 1 2XeF Xe XeF HgF Xe XeF Hg HF Xe H XeF HF XeOF O H XeF HF XeO O H XeF HF O Xe XeO O H XeF O H F O Xe OH XeF =++=++=++=++=++++=++++=+-- 14-5 三氟化氮NF 3(沸点-129℃)不显Lewis 碱性,而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化合物NH 3 (沸点-33℃)却是个人所共知的Lewis 碱。(a )说明它们挥发性差别如此之大的原因;(b )说明它们碱性不同的原因。 5、解:(1)NH 3有较高的沸点,是因为它分子间存在氢键。 (2)NF 3分子中,F 原子半径较大,由于空间位阻作用,使它很难再配合Lewis 酸。 另外,F 原子的电负性较大,削弱了中心原子N 的负电性。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考试(天津大学第四版)归纳.doc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关系 重要概念 1.系统:客观世界是有多种物质构成的,但我们可能只研究其中一种或若干物质。人为地将一部分物质与其他物质分开,被划分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 2.相: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3.状态:是指用来描述系统的诸如压力P 、体积V 、温度T 、质量m 和组成等各种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 4.状态函数: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5.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如体积,热容,质量,熵,焓和热力学能等。 6.强度性质:不具有加和性,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性质。如温度与压力,密度等。 系统的某种广度性质除以物质的量或者质量之后就成为强度性质。强度性质不必指定物质的量就可以确定。 7.热力学可逆过程:系统经过某种过程由状态1到状态2之后,当系统沿着该过程的逆过程回到原来状态时,若原来的过程对环境产生的一切影响同时被消除(即环境也同时复原),这种理想化的过程称为热力学的可逆过程。 8.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可逆过程是一种理想过程。 9.化学计量数:0=∑B VB B表示反应中物质的化学式,VB是B 的化学计量数, 量纲为一;对反应物取负值,生成物取正值。 10.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当安计量反应式反应时各物质转化的比例数,并不是各反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世界所转化的量。 11.反应进度ξ:b b v /n ?=?ξ 对于化学反应来讲,一般选未反应时,0=ξ 引入反应进度这个量最大的优点是在反应进行到任意时刻时,可用任一反应物或产物来表示反反应进行的程度,所得的值总是相等的。 12.习惯对不注明温度和压力的反应,皆指反应是在298.15K ,100kPa 下进行的。 13.一般没有特别的注明,实测的反应热(精确)均指定容反应热,而反应热均指定压反应热。 14.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何过程中,能量不会自生自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也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15.热力学能具有状态函数的特点:状态一定,其值一定。殊途同归,值变相等。周而复始,值变为零。 16.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存在温差而交换的热量称为热。若系统吸热值为正,若系统放热值为负。 17.系统与环境之间除了热以外其他形式传递的能量都称为功。系统得功为正,系统做功为负。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系统体积的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pdV W ,除体积功以外的一切功称为非体积功如电功。 18.功和热都是过程中被传递的能量,它们都不是状态函数,其数值与途径有关。而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的热力学能的改变量只有过程的始态和终态决定,而与过程的具体途径无关。 19.化学反应热是指等温过程热,即当系统发生了变化后,使反应产物的温度回到反应前始态的温度,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思考题完整版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思考 题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一章思考题 1.一气柜如下图所示: A 假设隔板(A)两侧N2和CO2的T, P相同。试问: (1)隔板两边气体的质量是否相等浓度是否相等物质的量不等而浓度相等 (2)抽掉隔板(假设不影响气体的体积和气柜的密闭性)后,气柜内的T和P 会改变?N2、CO2物质的量和浓度是否会改变?T和P 会不变,N2、CO2物质的量不变而浓度会改变 2.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有何不同 标准状况指气体在27.315K和101325Pa下的理想气体,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100kPa)的纯气体、纯液体或纯固体 3.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与化学计量数有何不同?对某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和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相同,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为正值,而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值,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值

4.热力学能、热量、温度三者概念是否相同 试说明之。 5.试用实例说明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 6.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 (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2)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表明甲物体的热力学能比乙物体大。× (3)物体的温度越高,则所含热量越多。× (4)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5)同一体系: (a)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值。× (b)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值。√ 7.判断下列各过程中,那个ΔU最大: (1)体系放出了60kJ热,并对环境做了40kJ功。 (2)体系吸收了6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kJ功。√ (3)体系吸收了40kJ热,并对环境做了60kJ功。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下册 及 答案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下册)答案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X)(每小题1分,共10分) 1、(X)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性质相似,这称为对角线规则。 2、(X)SnS溶于Na2S2溶液中,生成硫代亚锡酸钠。 3、(X)磁矩大的配合物,其稳定性强。 4、(X)氧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低次序为H2O>H2S>H2Se>H3Te。 5、(√)已知[HgCl4]2-的K=1.0?10-16,当溶液中c(Cl)=0.10mol·L-1时,c(Hg2+)/c([HgCl4]2-) 的比值为1.0?10-12。 6、(√)如果某氢化物的水溶液为碱性,则此氢化物必为离子型氢化物。 7、(X)硼是缺电子原子,在乙硼烷中含有配位键。 8、(√)在浓碱溶液中MnO4-可以被OH-还原为MnO42-。 9、(√)配合物Na3[Ag(S2O3)2]应命名为二硫代硫酸根合银(Ⅰ)酸钠。 10、(X)Pb(OAc)2是一种常见的铅盐,是强电解质。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下列各种酸中氧化性最强的是...............(B)。 (A)HClO3;(B)HClO;(C)HClO4;(D)HCl。 2、下列浓酸中,可以用来和KI(s)反应制取较纯HI(g)的是...............(C)。 (A)浓HCl;(B)浓H2SO4;(C)浓H3PO4;(D)浓HNO3。 3、用于说明Pb(Ⅳ)具有强氧化性的是...............(D)。 (A)熵效应;(B)螯合效应;(C)屏蔽效应;(D)惰性电子对效应。 4、美国的阿波罗飞船上的天线是用钛镍合金制成的,这是因为钛镍合金................(C)。 (A)机械强度大;(B)熔点高;(C)具有记忆性能;(D)耐腐蚀。 5、在一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少量NaClO溶液,得到蓝色溶液(a),继续加入NaClO后得一无色溶液,然后加入适量Na2SO3溶液,又复原为(a),Na2SO3溶液逐渐过量时,蓝色褪去,成为一无色溶液(b)。由此可推断,(a)和(b)溶液含有...............(B)。 (A)(a)I2,(b)SO42-、IO3-;(B)(a)I2,(b)SO42-、I-; (C)(a)I-,(b)H2S、IO3-;(D)(a)I-,(b)H2S、I-。 6、下列各组离子中每种离子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时,都不生成沉淀的是...............(B)。 (A)Al3+、Sb3+、Bi3+;(B)Be2+、Al3+、Sb3+; (C)Pb2+、Mg2+、Be2+;(D)Sn2+、Pb2+、Mg2+。

无机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第1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习题参 考答案 1.解:1.00吨氨气可制取2.47吨硝酸。 2.解:氯气质量为2.9×103g。 3.解:一瓶氧气可用天数 4.解: = 318 K ℃ 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p(N2) = 7.6104 Pa p(O2) = 2.0104 Pa p(Ar) =1103 Pa 6.解:(1) 0.114mol;

(2) (3) 7.解:(1)p(H2) =95.43 kPa (2)m(H2) = = 0.194 g 8.解:(1) = 5.0 mol (2) = 2.5 mol 结论: 反应进度()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 U = Qp p V = 0.771 kJ 10.解:(1)V1 = 38.3 10-3 m3= 38.3L (2) T2 =

= 320 K (3)W = (pV) = 502 J (4) U = Q + W = -758 J (5) H = Qp = -1260 J 11.解:NH3(g) + O2(g) NO(g) + H2O(g) = 226.2 kJ·mol1 12.解: = Qp = 89.5 kJ = nRT = 96.9 kJ 13.解:(1)C (s) + O2 (g) → CO2 (g) =

(CO2, g) = 393.509 kJ·mol1 CO2(g) + C(s) → CO(g) = 86.229 kJ·mol1 CO(g) + Fe2O3(s) → Fe(s) + CO2(g) = 8.3 kJ·mol1 各反应 之和 = 315.6 kJ·mol1。 (2)总反应方程式为 C(s) + O2(g) + Fe2O3(s) → CO2(g) +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天津大学第四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关系 重要概念 1.系统:客观世界是有多种物质构成的,但我们可能只研究其中一种或若干物质。 人为地将一部分物质与其他物质分开,被划分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 2.相: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3.状态:是指用来描述系统的诸如压力P、体积 V、温度 T、质量 m 和组成等各 种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 4.状态函数: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5.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如体积,热容,质量,熵,焓和热力学能等。 6.强度性质:不具有加和性,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性质。如温度与压力,密度等。 系统的某种广度性质除以物质的量或者质量之后就成为强度性质。强度性质不必 指定物质的量就可以确定。 7.热力学可逆过程:系统经过某种过程由状态 1 到状态 2 之后,当系统沿着该过 程的逆过程回到原来状态时,若原来的过程对环境产生的一切影响同时被消除 (即环境也同时复原),这种理想化的过程称为热力学的可逆过程。 8.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可逆过程是一种理想过程。 9.化学计量数: 0= VBB表示反应中物质的化学式,VB是B的化学计量数, B 量纲为一;对反应物取负值,生成物取正值。 10.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当安计量反应式反应时各物质转化的比例数,并不是各反 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世界所转化的量。 11. 反应进度:n b / v b对于化学反应来讲,一般选未反应时,0 引 入反应进度这个量最大的优点是在反应进行到任意时刻时,可用任一反应物或产

物来表示反反应进行的程度,所得的值总是相等的。 12.习惯对不注明温度和压力的反应,皆指反应是在 298.15K ,100kPa 下进行的。 13.一般没有特别的注明,实测的反应热(精确)均指定容反应热,而反应热均 指定压反应热。 14.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何过程中,能量不会自生自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 另一种形式,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也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 U=Q+W 15.热力学能具有状态函数的特点:状态一定,其值一定。殊途同归,值变相等。 周而复始,值变为零。 16.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存在温差而交换的热量称为热。若系统吸热值为正,若系 统放热值为负。 17.系统与环境之间除了热以外其他形式传递的能量都称为功。系统得功为正, 系统做功为负。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系统体积的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 W pdV ,除体积功以外的一切功称为非体积功如电功。 18.功和热都是过程中被传递的能量,它们都不是状态函数,其数值与途径有关。而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的热力学能的改变量只有过程的始态和终态决定,而与过程的具体途径无关。 19.化学反应热是指等温过程热,即当系统发生了变化后,使反应产物的温度回 到反应前始态的温度,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0. U Q v令H U pV 定压反应热,在恒压,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 H 2H1 则Q p 是焓的增量,称为焓变。如果<0 表示系统放热,>0 表示系统吸热, 为吸热反应。 21.对于只有凝聚相的系统即液态和固态的系统, Q p Q v,对于有气态物质参与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上册) 答案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上册)答案 一、填表题(20分) 1. (g) 2CO2 (g) (?r H m<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2. 反应2CO (g) + O 3. 4. 5. 在0.1mol?L-1NH3?H2O中加入下列物质,写出NH3?H2O的解离度α和pH值变化趋势 二、填空题(20分) 1. 随着溶液的pH值增加,下列电对Cr2O72-/Cr3+、Cl2/Cl-、MnO4-/MnO42-的E值将分别减小、 不变、不变。 2. MgO晶体比金属Mg的延展性差;石墨晶体比金刚石晶体的导电性好;SiO2晶体比SiF4晶 体的硬度大;I2晶体比NaI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3. 健康人血液的pH值为7.35~7.45。患某种疾病的人的血液pH可暂时降到5.90,此时血液中c(H+)为正常状态的28~35 倍。 4. 已知B2轨道的能级顺序为σ1sσ*1sσ2sσ*2sπ2pyπ2pzσ2pxπ*2pyπ*2pzσ*2px,则B2的分子轨道分布式为

(σ1s )2(σ*1s )2(σ2s )2(σ*2s )2(π2py )1(π2pz )1,成键数目及名称两个单电子π键,价键结构式为 。 5. 根据E θ(PbO 2/PbSO 4) >E θ(MnO 4-/Mn 2+) >E θ(Sn 4+/Sn 2+),可以判断在组成电对的六种物质中,氧化性最 强的是 PbO 2 ,还原性最强的是 Sn 2+ 。 6. 表示θm r H ?=θ m f H ?(AgBr, s)的反应式为 Ag(s) + 1/2 Br 2(l) → AgBr(s) 。 7. 用电对MnO 4-/Mn 2+,Cl 2/Cl -组成的原电池,其正极反应为 MnO 4- + 8H + + 5e → Mn 2+ + 4H 2O ,负极反 应为 2 Cl - -2 e → Cl 2 ,电池的电动势等于0.15V ,电池符号为(-)Pt,Cl 2(p θ)|Cl -‖MnO 4-,Mn 2+,H +|Pt(+)。(E θ4;E θ(Cl 2/Cl -)=1.36V ) 8. 下列各溶液浓度均为0.1 mol ?L -1,按pH 值从小到大顺序排列NH 4NO 3, NH 4F, NH 4OAc, KCN, Na 2CO 3。 KCN, NH 4F, NH 4OAc, NH 4NO 3, Na 2CO 3。 (已知K θ(NH 3?H 2O)=1.8×10-5, K θ(HF)=6.6×10-4, K θ(HCN)=6.2×10-10, K θ(HOAc)=1.8×10-5, θ1K (H 2CO 3)=4.4×10-7, θ2K (H 2CO 3)=4.8×10-11) 9. 已知V E A /θ: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E θ(Cr 2O 72- / Cr 2+)= 0.917 V ,Cr 2+能否发生歧化反应 不能 。 10. 已知氨水溶液中,c(OH -)=2.4×10-3 mol ?L -1, 则此氨水的浓度为0.32 mol ?L -1。(K θ(NH 3?H 2O)=1.8×10-5) 11. 因为SnCl 2强烈水解,在配制其溶液时应加入HCl ,水解反应式为 SnCl 2+H 2O Sn(OH)Cl+HCl 。 12. K θ、θi K 、Δχ分别用来衡量 反应限度的大小、 电解质强弱 、 键的极性 。 13. HF 的沸点比HI 高,主要是由于 HF 中存在氢键 。 14. 物质NaCl 、MgO 、Na 2O 、KCl 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KCl 、NaCl 、Na 2O 、MgO 。 15.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趋势是逐渐 减小 ,因而其金属性依次 增强 ;在同一周期中自左向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趋势是逐渐 增大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减弱 。 三、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0分) 1. 乙烷裂解生成乙烯:C 2H 6 (g) C 2H 4 (g) + H 2 (g) 。在实际生产中常在恒温恒压下采用加入过 量水蒸汽的方法来提高乙烯的产率,这是因为随着水蒸汽的加入,同时以相同倍数降低了p (C 2H 6)、 p (C 2H 4)、p (H 2),使平衡向右移动。………………………………………………………………………( √ ) 2. 波函数ψ表明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性,其数值可大于零,也可小于零,2 ψ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密度。…………………………………………………………………………………….…..(√ ) 3. 因为I - 的极化率大于Cl -,所以θsp K (AgI) <θsp K (AgCl)。 ……………………………………………( √ ) 4. 在298K 时,最稳定纯态单质的θ θθm m f m f S G H ,,??均为零。…………………………………….. ( × ) 5. Δr G m 代数值越小,K θ就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 × ) 6. 在相同温度下,纯水或0.1 mol ?L -1HCl 或0.1 mol ?L -1NaOH 溶液中,水的离子积都相同。………. ( √ ) 7.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相差越大,反应就进行得越快。…………………. ( × ) 8. 当溶液中含有多种离子均可与沉淀剂发生沉淀反应时,溶度积小的对应离子一定先沉淀。……. ( × ) 9. 溶度积规则适用于任何难溶电解质,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 √ ) 10. 偶极矩可衡量分子极性大小,极化率可衡量分子变形性大小,晶格能可衡量离子晶体的稳定性。( √ )

无机化学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等)答案下册

无机化学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等)答案下册 碳的还原性 1.与氧气反应(燃烧) 2.与石英砂高温反应(工业应用:制硅单质)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氧化铜、氧化铁(冶炼铁用焦炭,实际的还原剂主要是什么?) 4.被热的浓硫酸氧化 5.被热的浓硝酸氧化 6.高温下被二氧化碳氧化。 *高温下被水氧化生成水煤气。 碳酸盐小结 1.一些碳酸盐的存在、俗称或用途。 大理石、石灰石、白垩、方解石、蛋壳、贝壳、钟乳石—CaCO3;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 (可用于食品发泡,治疗胃酸过多症) 菱镁矿—MgCO3(制MgO);菱铁矿—FeCO3 ;碳铵—NH4HCO3;(氮肥)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钾肥) 暂时硬水的成分—Ca(HCO3)2和Mg(HCO3)2 ;锅垢的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炼铁的“熔剂”—CaCO3 (炼钢的造渣剂是生石灰)

制普通玻璃原料—石灰石、纯碱、石英;制水泥的原料—石灰石、粘土 2.碳酸的正盐和酸式盐 (1)相互转化: 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转化(实验现象; 石灰岩洞和钟乳石形成)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碳酸钠溶液跟盐酸反应不如碳酸氢钠剧 烈; 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杂质; 除去碳酸钠中碳酸氢钠杂质; 除去二 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杂质为什么不用碳酸钠溶液而用碳酸氢钠溶液等问题) (2)共同性质: 都能跟酸(比碳酸强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盐的检验) (3)稳定性比较: 正盐比酸式盐稳定[稳定性: 酸<酸式盐<正盐,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如HClOCaCO3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 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 第一章物质得结构 1-1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得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 1-2 天然氟就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与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得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得峰? 1—3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得相对原子质量与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54%,81Br 80。9163占49。46%,求溴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得天然同位素203Tl与205Tl得核素质量分别为202、97u与204、97u,已知铊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39,求铊得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得银制成氯化银与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63810:1, 又测得银与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868与35。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得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得铂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 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得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 1-8 试讨论,为什么有得元素得相对质量(原子量)得有效数字得位数多达9位,而有得元素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得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 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得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 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得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就是中国古代得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得“相生相克”深信不疑。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得错误就是什么?

无机化学(天津大学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 学习指导] 1.“物质的量”(n) 用于计量指定的微观基本单元或其特定组合的物理量,其单位名称为摩[尔],单位符号为mol 。 2. 摩尔质量(M ) M = m/n 3. 摩尔体积(V m)V m = V/n 4. 物质的量浓度(c B)c B = n B/V 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 6. 理想气体分压定律p=工p B ; P B = (n B/n)p 7. 化学计量式和化学计量数0 = 2v B B;v B B 8. 反应进度(E )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E ,单位为mol 随着反应的进行,任一化学反应各反应物及产物的改变量:△ n B = v B E 9. 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只与体系的始、终态有关,而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

10. 热和功 体系和环境之间因温差而传递的热量称为热。除热以外,其它各种形式被传递的能量称为功。 11. 热力学能(U) 体系内部所含的总能量。 12. 能量守恒定律 孤立体系中能量是不会自生自灭的,它可以变换形式,但总值不变。 13. 热力学第一定律 封闭体系热力学能的变化:△U = Q + W Q > 0, W > 0, △ U > 0 ; Q < 0, W < 0, △ U < 0。 14. 恒压反应热(Q p )和反应焓变(△ r H m )H (焓)=U + pV , Q p = △ r H m 15. 赫斯定律Q p =刀Q B , △ r H m = EA r H m(B) B B 标准(状)态:p e= 100kPa 下

气体:纯气体物质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天津大学第四版)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习题参考答案 1.解: m r H ? = -3347.6 kJ·mol -1; m r S ? = -216.64 J·mol -1·K -1; m r G ? = -3283.0 kJ·mol -1 < 0 该反应在298.15K 及标准态下可自发向右进行。 2.解: m r G ? = 11 3.4 kJ·mol -1 > 0 该反应在常温(298.15 K)、标准态下不能自发进行。 (2) m r H ? = 146.0 kJ·mol -1; m r S ? = 110.45 J·mol -1·K -1; m r G ? = 68.7 kJ·mol -1 > 0 该反应在700 K 、标准态下不能自发进行。 3.解: m r H ? = -70.81 kJ·mol -1 ; m r S ? = -43.2 J·mol -1·K -1; m r G ? = -43.9 kJ·mol -1 (2)由以上计算可知: m r H ?(298.15 K) = -70.81 kJ·mol -1; m r S ?(298.15 K) = -43.2 J·mol -1·K -1 m r G ? = m r H ? - T · m r S ? ≤ 0 T ≥ K) (298.15K) (298.15m r m r S H ?? = 1639 K 4.解:(1)c K = {}O)H ( )(CH )(H (CO) 243 2c c c c p K = {}O)H ( )(CH )(H (CO) 2 43 2p p p p K = {}{}{}{} p p p p p p p p / O)H ( /)(CH / )(H / (CO) 2 4 3 2 (2)c K = {}{} )(NH )(H )(N 32 3 2212c c c p K = {}{} )(NH )(H )(N 32 3 2212p p p K = {}{} p p p p p p / )(NH / )(H / )(N 32 3 2212 (3)c K =)(CO 2c p K =)(CO 2p K = p p /)(CO 2 (4)c K ={}{} 3 23 2 )(H O)(H c c p K = {}{} 3 23 2 )(H O)(H p p K = {}{} 3 23 2 / )(H /O)(H p p p p 5.解:设 m r H ?、 m r S ?基本上不随温度变化。 m r G ? = m r H ? - T · m r S ? m r G ?(298.15 K) = -233.60 kJ·mol -1 m r G ?(298.15 K) = -243.03 kJ·mol -1

最新无机化学(天津大学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学习指导] 1.“物质的量”(n) 用于计量指定的微观基本单元或其特定组合的物理量,其单位名称为摩[尔],单位符号为mol。 2.摩尔质量(M) M = m/n 3.摩尔体积(V m)V m = V/n 4.物质的量浓度(c B)c B = n B/V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 6.理想气体分压定律p= Σp B ;p B = (n B/n)p 7.化学计量式和化学计量数O = ΣνB B ;νB B 8.反应进度(ξ)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ξ,单位为mol。 随着反应的进行,任一化学反应各反应物及产物的改变量:Δn B = νBξ 9.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只与体系的始、终态有关,而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 10.热和功 体系和环境之间因温差而传递的热量称为热。除热以外,其它各种形式被传递的能量称为功。 11.热力学能(U) 体系内部所含的总能量。 12.能量守恒定律 孤立体系中能量是不会自生自灭的,它可以变换形式,但总值不变。 13.热力学第一定律

封闭体系热力学能的变化:ΔU = Q + W Q > 0, W > 0, ΔU > 0; Q < 0, W< 0, ΔU < 0。 14.恒压反应热(Q p)和反应焓变(Δr H m)H(焓) ≡ U + pV, Q p= Δr H m 15.赫斯定律Q p= ∑Q B, Δr H m= ∑Δr H m(B) B B 16.标准状况:p = 101.325kPa, T = 273.15 K 标准(状)态:pθ= 100kPa下 气体:纯气体物质 液体、固体:最稳定的纯液体、纯固体物质。 溶液中的溶质:摩尔浓度为1mol·L-1 标准态下 17.标准摩尔生成焓()最稳定的单质─────—→ 单位物质的量的某物质 = 18.标准摩尔反应焓变()一般反应cC + dD = yY + zZ =[y(Y) + z(Z)] - [c(C)+ d(D)] =Σνi(生成物) + Σνi(反应物)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