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配套K122018年秋高中数学 第二章 数列 2.4 等比数列 第2课时 等比数列的性质学案 新人教

配套K122018年秋高中数学 第二章 数列 2.4 等比数列 第2课时 等比数列的性质学案 新人教

配套K122018年秋高中数学 第二章 数列 2.4 等比数列 第2课时 等比数列的性质学案 新人教
配套K122018年秋高中数学 第二章 数列 2.4 等比数列 第2课时 等比数列的性质学案 新人教

第2课时 等比数列的性质

学习目标:1.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其应用(重点).2.熟练掌握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难点、易错点).3.能用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难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1.推广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是等比数列,首项为a 1,公比为q ,则a n =a 1q n -1

,a n =a m ·q

n -m

(m ,n ∈N *

).

2.“子数列”性质

对于无穷等比数列{a n },若将其前k 项去掉,剩余各项仍为等比数列,首项为a k +1,公比为q ;若取出所有的k 的倍数项,组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首项为a k ,公比为q k

.

思考:如何推导a n =a m q

n -m?

[提示] 由a n a m =a ·q n -1a ·q m -1

=q n -m ,

∴a n =a m ·q

n -m

.

3.等比数列项的运算性质

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m +n =p +q (m ,n ,p ,q ∈N *

),则a m ·a n =a p ·a q . ①特别地,当m +n =2k (m ,n ,k ∈N *

)时,a m ·a n =a 2k .

②对有穷等比数列,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积等于首末两项的积,即a 1·a n =a 2·a n

-1

=…=a k ·a n -k +1=….

4.两等比数列合成数列的性质

若数列{a n },{b n }均为等比数列,c 为不等于0的常数,则数列{ca n },{a 2

n }{a n ·b n },????

??a n b n 也

为等比数列.

思考:等比数列{a n }的前4项为1,2,4,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3a n }是等比数列; (2){3+a n }是等比数列;

(3)????

??

1a n 是等比数列; (4){a 2n }是等比数列.

[提示]由定义可判断出(1),(3),(4)正确.

[基础自测]

1.思考辨析

(1)有穷等比数列中,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积等于首末两项的积.( ) (2)当q >1时,{a n }为递增数列.( ) (3)当q =1时,{a n }为常数列.( ) [答案] (1) √ (2)× (3)√

提示:(2)当a 1>0且q >1时{a n }为递增数列,故(2)错.

2.等比数列{a n }中,a 1=3,q =2,则a 4=________,a n =________. 24 3×2

n -1

[a 4=a 1q 3=3×23=24,a n =a 1q

n -1

=3×2

n -1

.]

3.在等比数列{a n }中,a 5=4,a 7=6,则a 9=________.

【导学号:91432203】

9 [因为a 7=a 5q 2

, 所以q 2

=32

.

所以a 9=a 5q 4=a 5(q 2)2

=4×94

=9.]

4.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7a 12=5,则a 8a 9a 10a 11的值为________. 25 [因为a 7a 12=a 8a 11=a 9a 10=5,所以a 8a 9a 10a 11=25.]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灵活设项求解等比数列

已知4个数成等比数列,其乘积为1,第2项与第3项之和为-3

2

,则此4个数为

________.

8,-2,12,-18或-18,12,-2,8 [设此4个数为a ,aq ,aq 2,aq 3

.

则a 4q 6

=1,aq (1+q )=-32

,①

所以a 2q 3=±1,当a 2q 3=1时,q >0,代入①式化简可得q 2

-14q +1=0,此方程无解;

当a 2q 3=-1时,q <0,代入①式化简可得q 2

+174q +1=0,解得q =-4或q =-14.

当q =-4时,a =-1

8;

当q =-1

4

时,a =8.

所以这4个数为8,-2,12,-18或-18,1

2,-2,8.]

1.有四个实数,前三个数依次成等比数列,它们的积是-8,后三个数依次成等差数列,它们的积为-80,求出这四个数.

【导学号:91432204】

[解] 由题意设此四个数为b q

,b ,bq ,a ,

则有????

? b 3

=-8,2bq =a +b ,

ab 2q =-80,

解得????

?

a =10,

b =-2,

q =-2,

或???

??

a =-8,

b =-2,q =52

.

所以这四个数为1,-2,4,10或-4

5

,-2,-5,-8.

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已知{a n }为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a n }满足a 2a 4=12,求a 1a 2

3a 5;

(2)若a n >0,a 2a 4+2a 3a 5+a 4a 6=25,求a 3+a 5;

(3)若a n >0,a 5a 6=9,求log 3a 1+log 3a 2+…+log 3a 10的值.

思路探究: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若m +n =p +q ,则a m ·a n =a p ·a q 求解. [解] (1)等比数列{a n }中,因为a 2a 4=12,所以a 23=a 1a 5=a 2a 4=12,所以a 1a 2

3a 5=14.

(2)由等比中项,化简条件得

a 23+2a 3a 5+a 25=25,即(a 3+a 5)2

=25,

∵a n >0,∴a 3+a 5=5.

(3)由等比数列的性质知a 5a 6=a 1a 10=a 2a 9=a 3a 8=a 4a 7=9, ∴log 3a 1+log 3a 2+…+log 3a 10=log 3(a 1a 2…a 10) =log 3[(a 1a 10)(a 2a 9)(a 3a 8)(a 4a 7)(a 5a 6)] =log 395

=10.

2.(1)已知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a 3=3,a 11=27,求a 7. (2)已知{a n }为等比数列,a 2·a 8=36,a 3+a 7=15,求公比q .

【导学号:91432205】

[解] (1)法一:?????

a 1q 2

=3,

a 1q 10

=27

相除得q 8

=9.

所以q 4

=3,所以a 7=a 3·q 4

=9.

法二:因为a 2

7=a 3a 11=81,所以a 7=±9, 又a 7=a 3q 4

=3q 4>0,所以a 7=9.

(2)因为a 2·a 8=36=a 3·a 7,而a 3+a 7=15, 所以a 3=3,a 7=12或a 3=12,a 7=3.

所以q 4

=a 7a 3=4或14,所以q =±2或q =±22

.

由递推公式转化为等比数列求通项

[探究问题]

1.如果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2a n +1,(n ∈N *

),你能判断出{a n }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吗?

提示:由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递推关系,可知数列{a n }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2.在探究1中,若将a n +1=2a n +1两边都加1,再观察等式的特点,你能构造出一个等比数列吗?

提示:在a n +1=2a n +1两边都加1得

a n +1+1=2(a n +1),显然数列{a n +1}是以a 1+1=2为首项,以q =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3.在探究1中,若将a n +1=2a n +1改为a n +1=3a n +5,又应如何构造出一个等比数列?你能求出a n 吗?

提示:设将a n +1=3a n +5变形为a n +1+x =3(a n +x ).将该式整理为a n +1=3a n +2x 与a n +1=3a n

+5对比可知2x =5,即x =52;所以在a n +1=3a n +5两边都加5

2,可构造出等比数列?

?????a n +52.利用

等比数列求出a n +5

2

即可求出a n .

已知S n 是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且S n =2a n +n -4. (1)求a 1的值.

(2)若b n =a n -1,试证明数列{b n }为等比数列.

思路探究:(1)由n =1代入S n =2a n +n -4求得;(2)先由S n =2a n +n -4,利用S n 和a n 的关系得{a n }的递推关系,然后构造出数列{a n -1}利用定义证明.

[解] (1)因为S n =2a n +n -4,

所以当n =1时,S 1=2a 1+1-4,解得a 1=3. (2)证明:因为S n =2a n +n -4, 所以当n ≥2时,

S n -1=2a n -1+(n -1)-4,

S n -S n -1=(2a n +n -4)-(2a n -1+n -5),即a n =2a n -1-1,

所以a n -1=2(a n -1-1), 又b n =a n -1,所以b n =2b n -1, 且b 1=a 1-1=2≠0,

所以数列{b n }是以b 1=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母题探究:1.将本例条件“S n =2a n +n -4”改为“a 1=1,S n +1=4a n +2”,“b n =a n -1”改为“b n =a n +1-2a n ”,试证明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并求{b n }的通项公式.

[证明] a n +2=S n +2-S n +1=4a n +1+2-4a n -2 =4a n +1-4a n .

b n +1b n =a n +2-2a n +1

a n +1-2a n

a n +1-4a n -2a n +1a n +1-2a n =2a n +1-4a n

a n +1-2a n

=2.

所以数列{b n }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首项为a 2-2a 1.

因为S 2=a 1+a 2=4a 1+2, 所以a 2=5,所以b 1=a 2-2a 1=3. 所以b n =3·2

n -1

.

2.将本例条件“S n =2a n +n -4”改为“a 1=1,a 2

n +1=2a 2

n +a n a n +1”,试证明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并求{a n }的通项公式.

[解] 由已知得a 2

n +1-a n a n +1-2a 2

n =0,所以(a n +1-2a n )(a n +1+a n )=0. 所以a n +1-2a n =0或a n +1+a n =0, (1)当a n +1-2a n =0时,

a n +1

a n

=2.又a 1=1, 所以数列{a n }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以a n =2n -1

.

(2)当a n +1+a n =0时,a n +1

a n

=-1,又a 1=1,所以数列{a n }是首项为1,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

所以a n =1×(-1)n -1

=(-1)

n -1

.

综上:a n =2

n -1

或(-1)n -1

.

1.在等比数列{a n }中,a 2=4,a 7=1

16,则a 3a 6+a 4a 5的值是( )

A .1

B .2 C.12 D.1

4

C [a 3a 6=a 4a 5=a 2a 7=4×116=1

4,

∴a 3a 6+a 4a 5=1

2

.]

2.在正项等比数列{a n }中,3a 1,12a 3,2a 2成等差数列,则a 2 016-a 2 017

a 2 014-a 2 015

等于( )

【导学号:91432206】

A .3或-1

B .9或1

C .1

D .9

D [由3a 1,12a 3,2a 2成等差数列可得a 3=3a 1+2a 2,即a 1q 2

=3a 1+2a 1q ,

∵a 1≠0,∴q 2

-2q -3=0. 解得q =3或q =-1(舍). ∴

a 2 016-a 2 017a 2 014-a 2 015=

a 2 016

-q a 2 014-q =a 2 016a 2 014

=q 2

=9.] 3.已知数列:4,a,12,b 中,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则b 等于( ) A .20 B .18 C .16 D .14

B [由题意可得2a =4+12=16?a =8,又122

=8b ?b =18.]

4.在1

2和8之间插入3个数,使它们与这两个数依次构成等比数列,则这3个数的积为

________.

8 [设插入的3个数依次为a ,b ,c ,即1

2,a ,b ,c,8成等比数列,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

b 2=a

c =12×8=4,因为a 2=12

b >0,∴b =2(舍负).所以这3个数的积为ab

c =4×2=8.]

5.已知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

(1)若a 1+a 2+a 3=21,a 1a 2a 3=216,求a n ; (2)若a 3a 5=18,a 4a 8=72,求公比q .

【导学号:91432207】

[解] (1)∵a 1a 2a 3=a 3

2=216,∴a 2=6,∴a 1a 3=36. 又∵a 1+a 3=21-a 2=15,

∴a 1,a 3是方程x 2

-15x +36=0的两根3和12. 当a 1=3时,q =a 2a 1

=2,a n =3·2

n -1

当a 1=12时,q =12,a n =12·? ????12n -1

.

(2)∵a 4a 8=a 3q ·a 5q 3

=a 3a 5q 4

=18q 4

=72, ∴q 4

=4,∴q =± 2.

全国高中数学说课大赛获奖优秀说课稿汇编

全国高中数学说课大赛获奖优秀说课稿汇编 一、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笔者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 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

高中数学-等差等比数列经典例题以及详细答案

等差等比数列综合应用 【典型例题】 [例1] 一个等比数列共有三项,如果把第二项加上4所得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如果再把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项加上32所得三个数成等比数列,求原来的三个数。 解:等差数列为d a a d a +-,, ∴ ?????=++--=+?-2 2 )32)(()4()()(a d a d a a d a d a ∴ ?????=-+-+-=-) 2()(32)()1(168222222a d a d a a a d a ∴ 2 23232168a d a a =-++- 0432=-+d a 代入(1) 16)24(3 1 82+-?-=-d d 0643232=+-d d 0)8)(83(=--d d ① 8=d 10=a ② 38=d 9 26=a ∴ 此三数为2、16、18或92、910-、9 50 [例2] 等差数列}{n a 中,3931-=a ,76832-=+a a ,}{n b 是等比数列,)1,0(∈q ,21=b ,}{n b 所有项和为20,求: (1)求n n b a , (2)解不等式 2211601 b m a a m m -≤++++Λ 解:(1)∵ 768321-=+d a ∴ 6=d ∴ 3996-=n a n 2011=-q b 10 9 =q ∴ 1 )10 9( 2-?=n n b 不等式10 921601) (21 21??-≤++?+m a a m m m

)1(1816)399123936(2 1 +??-≤-+-? m m m m 0)1(181639692≤+??+-m m m 032122≤+-m m 0)8)(4(≤--m m }8,7,6,5,4{∈m [例3] }{n a 等差,}{n b 等比,011>=b a ,022>=b a ,21a a ≠,求证:)3(≥ ),1(+∞∈q 01>-q 01>-n q ∴ 0*> ∴ N n ∈ 3≥n 时,n n a b > [例4] (1)求n T ;(2)n n T T T S +++=Λ21,求n S 。 解:???=-=????=+++-=+++221 04811598 7654d a a a a a a a a Λ n T 中共12-n 个数,依次成等差数列 11~-n T T 共有数1222112-=+++--n n Λ项 ∴ n T 的第一个为2)12(211 21?-+-=--n n a ∴ 2)12()2(2 1 )232(2 111 ?-?+-?=---n n n n n T 122112222232-----+?-=n n n n 2222323+-?-?=n n

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教案

3.4.1等比数列教案 临澧一中高一数学组 颜干清 课题 :3.4.1等比数列(一)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知识点 1、 等比数列的定义.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 能力训练要求 1、 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 2、 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 (三) 德育渗透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2、 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 比较式教学法 采用比较式教学法,从而使学生抓住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各自的特点,以便理解、掌握与应用. 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 前面几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等差数列,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等差数列的主要内容 1、等差数列定义:a n -a n-1=d (n ≥2)(d 为常数) 2、等差数列性质: ①若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②若m+n=p +q ,则,a m + a n = a p + a q , ③S k ,S 2k - S 3k ,S 2k …成等差数列. 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d n n na a a n s n 2 )1(2)(21-+=+= Ⅱ新课讲授 下面我们来看这样几个数列,有何时共特点? 1,2,4,8,16,…,263 ;① a +b 2

5,25,125,625,…; ② 1,- , ,- ,…; ③ 仔细观察数列,寻其共同特点: 数列①:)2(2;21 1≥==--n a a a n n n n ; 数列②: )2(5;51 ≥==-n a a a n n n n 数列③: )2(2 1;21 )1(111≥-=?-=---n a a a n n n n n 共同特点:从第二项起,第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也就是说,这些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式都具有“相等”的特点) 1、定义 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q ≠0),即:a n :a n-1= q (q ≠0) 数列①②③都是等比数列,它们的公比依次是2,5,- ,与等差数列比较,仅一字之差。 总之,若一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差”这常数,则为等差数列,之“比”这常数,则为等比数列,此常数称为“公差”或“公比”. 注意公差①“d ”可为0,②公比“q ”不可为0.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请同学们想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试着推一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法一:由定义式可得 a 2=a 1q a 3=a 2q =( a 1q )q = a 1q 2 a 4=a 3q =( a 2q )q =((a 1q )q )q = a 1q 3 …… a n =a n-1q = a 1q n-1(a 4,q ≠0),n=1时,等式也成立,即对一切n ∈N *成立. 解法二:由定义式可得:(n-1)个等式 1 2 1 8 1 2 1 4 a 2 a 1 = q a 3 a 2 = q ① ②

高中数学23《等比数列》教案苏教版必修

第 10课时:§2.3 等比数列(4)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综合运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式、通项公式、性质及前n 项求和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能力。理解这种数列的模型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公式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渗透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应用数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勇于探索,积极进取,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刻苦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的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数学建模).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 2. 教学用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首先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1.等比数列的定义:n n a a 1+=q (+∈N n ,0≠q )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0(111≠??=-q a q a a n n , 3.性质:①b G a ,,成等比数列?G 2 =ab (0≠ab ) ②在等比数列中,若m n p q +=+(,,,)m n q p N +∈,则q p n m a a a a ?=? 4.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当1≠q 时,q q a S n n --=1)1(1① 或q q a a S n n --=11② 当1=q 时,1na S n =,当已知1a ,q ,n 时用公式①;当已知1a ,q ,n a 时,用公式②. 5.)1(11==n S a ,)2(1≥-=-n S S a n n n 6.n S 是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 ①当1-=q 且k 为偶数时,k k k k k S S S S S 232,,--不是等比数列. ②当1-≠q 或k 为奇数时,k k k k k S S S S S 232,,-- 仍成等比数列

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下午好! 我的抽签序号是___,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______》第__课时。 我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评价分析四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熟练掌握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的知识经验较丰富,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学生思维活泼,积极性高,已初步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 (4)学生层次参次不齐,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二、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该以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线,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把这两者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新课标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目标的制定和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__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应实现如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教案)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够用公式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2、掌握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出的相关结论。 二、教学重点、难点各种结论的推导、理解、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复习等比数列的定义: 通项公式: 用归纳猜测的方法得到,用累积法证明 2、新知探索例1 在等比数列中,(1)已知;(2)已知、,分析(1)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2)可以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得所以问:上面的第(2)题中,可以不求而只需求得q就得到吗?分析在归纳猜测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有这样一系列式子:注意观察等式右边各项的下标与q的次方的和,可以发现,的表达式中,始终满足结论1 数列是等比数列,则有。再来看一下例1中(2)的另一种解法:,所以q=2,所以习题2、3(1) 2、在等比数列中,(1)已知;(2)已知、分析(1)可以根据定义和结论1给出两种解法。方法一方法二,所以q=3,所以。(2),所以例2 在243和3中间插入3个数,使这5个数

成等比数列。分析设此三个数为,公比为q,则由题意得243,,3成等比数列;,所以得故插入的三个数为81,27,9或-81,27,-9、问:观察一下例2中,当时,这5个数分别为243,-81,27,-9,3,可以发现什么规律?答:在等比数列中,当公比小于零时,数列中的奇数项同号,偶数项同号。习题2、3(1) 6、在等比数列中,,,求的值。分析得,同理得例3 已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求首项和公比q、分析在例3中,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是一个常数与指数式的乘积,因为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故表示这个数列的各点均在函数的图像上。问:如果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其中,都是不为零的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比数列吗?分析,,所以是等比数列。一般可以看作是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变形,,其中结论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均可写成(,为不等于零的常数)的形式。反之成立。习题2、3(1) 5、在等比数列中,(1)是否成立?是否成立?(2) (n>2)是否成立?(3)你能得到更一般的结论吗?分析 (1),所以成立。(2),所以成立。(3)从(1)(2)可以看出,等式两边各项的下表和相等,左边是同一项的平方,如果把左边换成两个不同项的乘积呢?同时,类比等差数列中的一个结论:在等差数列中,当m+n=p+q(m,n,p,q都是正整数)时,有,可以猜测:在等比数列中,当m+n=p+q(m,n,p,q都是正整数)时,有、证,所以、结论3 在等比数列中,当m+n=p+q(m,n,p,q都是

高考数学复习专题 等比数列性质(含等差等比数列综合题)

第50炼 等比数列性质 一、基础知识 1、定义:数列{}n a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前一项的比值为同一个常数()0q q ≠,则称{}n a 为等比数列,这个常数q 称为数列的公比 注:非零常数列既可视为等差数列,也可视为1q =的等比数列,而常数列0,0,0,L 只是等差数列 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11n n a a q -=?,也可以为:n m n m a a q -=? 3、等比中项:若,,a b c 成等比数列,则b 称为,a c 的等比中项 (1)若b 为,a c 的等比中项,则有 2a b b a c b c =?= (2)若{}n a 为等比数列,则n N * ?∈,1n a +均为2,n n a a +的等比中项 (3)若{}n a 为等比数列,则有m n p q m n p q a a a a +=+?= 4、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当1q =时,则{}n a 为常数列,所以1n S na = 当1q ≠时,则()111n n a q S q -= - 可变形为:()1111111 n n n a q a a S q q q q -= = ----,设11a k q =-,可得:n n S k q k =?- 5、由等比数列生成的新等比数列 (1)在等比数列{}n a 中,等间距的抽取一些项组成的新数列仍为等比数列 (2)已知等比数列{}{},n n a b ,则有 ① 数列{}n ka (k 为常数)为等比数列 ② 数列{}n a λ (λ为常数)为等比数列,特别的,当1λ=-时,即1n a ?? ???? 为等比数列 ③ 数列{}n n a b 为等比数列 ④ 数列{} n a 为等比数列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教案(完整版).doc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人教A版数学必修5第48-52页 2.4等比数列 理学院数学0801 刘瑞平

等比数列教案 一、 课题:等比数列 二、 课型:新授课 三、 教材分析 等比数列的学习在本章中占很大的比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的像存款利息等问题,都需要用有关等比数列的知识来解决。本节内容可以类比等差数列进行教学。 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已经有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储备和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完等差数列的基础上,也已经具有了必要的与数列相关的知识。因此,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然后,再类比等差通项的迭加思想引导学生用迭乘的思想推导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这样,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五、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学会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判断一个 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利用通向公式求项。 2) 能力目标: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普遍联系,培养学生类比的思想方法, 掌握迭乘的思想,调动学生积极观察思考。 3)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提高 学生数学思维的情趣。 4)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通项的推导,有关等比数列的证明。 六、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设问激疑 设问激疑 引出课题 巩固定义 严谨思维 类比等差 推导通项 证明等比 揭示内涵 设问思考 积极探索 反思小结 培养能力

师:上课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一张报纸(厚度大约为0.1mm ),将它对折50次会有多厚?如果拿它做云梯能到哪? (师生互动,一起来分析这道题目)报纸厚度为 初始 0.1mm 折叠1次 0.1?2 = 0.1?21 折叠2次 0.1?2?2 = 0.1?22 折叠3次 0.1?2?2?2 = 0.1?23 折叠4次 0.1?2?2?2?2 = 0.1?24 …… 可以猜想得出 ,折叠50次之后,报纸厚度为 0.1?250 。lg 250 ≈15.05 ,也就是说250 是一个15位整数,2 50 ?0.1mm=1000 10001 .0250??km ,这个数字我们不 知道他确切的值是多少,但可以知道它是一个八位数。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仅有 385400km (六位数)。(让学生感受事实与想象之间的差距) 2、新课引入 回过头来,再次分析报纸的折叠问题。将报纸每次折叠后的厚度,看成是一个数列。 初始 0.1mm 折叠1次 0.1?2 = 0.1?21 折叠2次 0.1?2?2 = 0.1?22 折叠3次 0.1?2?2?2 = 0.1?23 折叠4次 0.1?2?2?2?2 = 0.1?24 ……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性质练习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性 质练习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性质 1.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98,公比为23,3 1 n a ,则该数列的项数为( ) A .3 B .4 C .5 D .6 2.在等比数列{a n }中,a 2 010=8a 2 007,则公比q 的值为( ) A .2 B .3 C .4 D .8 3.已知等比数列{a n }满足a 1+a 2=3,a 2+a 3=6,则a 7=( ) A .64 B .81 C .128 D .243 4.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正数,且a 3·a 9=2a 25,a 2=1,则a 1等于( ) D .2 5.已知等比数列{a n },a 4=7,a 6=21,则a 8等于( ) A .35 B .63 C .21 3 D .±21 3 6.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1,公比|q |≠1,若a m =a 1a 2a 3a 4a 5,则m =( ) A .9 B .10 C .11 D .12 7.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a 1a 2a 3=5,a 7a 8a 9=10,则a 4a 5a 6=( ) A .5 2 B .7 C .6 D .4 2 8.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公比为q ,若q 2=4,则a 3+a 4a 4+a 5 的值为( ) B .±12 C .2 D .±2 9.(2012·新课标全国卷)已知{a n }为等比数列,a 4+a 7=2,a 5a 6=-8,则a 1+a 10=( ) A .7 B .5 C .-5 D .-7 10.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有a 3a 11=4a 7,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且b 7=a 7,则b 5+b 9等于 ( ) A .2 B .4 C .8 D .16

高中数学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课件

第1讲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高考定位 1.等差、等比数列基本运算和性质的考查是高考热点,经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2.数列的通项也是高考热点,常在解答题中的第(1)问出现,难度中档以下. 真题感悟 1.(2019·全国Ⅰ卷)记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已知S4=0,a5=5,则() A.a n=2n-5 B.a n=3n-10 C.S n=2n2-8n D.S n=1 2n 2-2n

2.(2018·北京卷)“十二平均律”是通用的音律体系,明代朱载堉最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半音比例,为这个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音程分成十二份,依次得到十三个单音,从第二个单音起,每一个单音的频率与它的前一个单音的频率的比都等于 122.若第一个单音的频率为f ,则第八个单音 的频率为( ) A.32f B.3 22f C.1225f D.1227f 3.(2019·全国Ⅰ卷)记S n 为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1=1,S 3=34,则S 4= ________. 4.(2019·全国Ⅱ卷)已知{a n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1=2,a 3=2a 2+16.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设b n =log 2a n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 考 点 整 合 1.等差数列 (1)通项公式:a n =a 1+(n -1)d ; (2)求和公式:S n = n (a 1+a n )2=na 1+n (n -1)2 d ; (3)性质: ①若m ,n ,p ,q ∈N *,且m +n =p +q ,则a m +a n =a p +a q ; ②a n =a m +(n -m )d ; ③S m ,S 2m -S m ,S 3m -S 2m ,…成等差数列. 2.等比数列 (1)通项公式:a n =a 1q n -1(q ≠0); (2)求和公式:q =1,S n =na 1;q ≠1,S n =a 1(1-q n )1-q =a 1-a n q 1-q ; (3)性质: ①若m ,n ,p ,q ∈N *,且m +n =p +q ,则a m ·a n =a p ·a q ; ②a n =a m ·q n -m ; ③S m ,S 2m -S m ,S 3m -S 2m ,…(S m ≠0)成等比数列.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 答案:1458或128。 例2、正项等比数列{an}中,a6 a15+a9 a12=30,则log15a1a2a3 a20 =_ 10 ____. 例3、已知一个等差数列:2,4,6,8,10,12,14,16,,2n,,能否在这个数列中取出一些项组成一个新的数列{cn},使得{cn}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若能请指出{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几项? (本题为开放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如对于{cn}:2,4,8,16,,2n,,则ck=2k=2 2k-1,所以{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2k-1项。关键是对通项公式的理解)

1、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以及它的性质,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由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的过程。 2、作业: P129:1,2,3 思考题:在等差数列:2,4,6,8,10,12,14,16,,2n,,中取出一些项:6,12,24,48,,组成一个新的数列{cn},{cn}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请指出{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

第几项? 教学设计说明: 1、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首先作为等比数列的第一节课,对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性质是学生接下来学习等比数列的基础,是必须要落实的;其次,数学教学除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比数列是在等差数列之后学习的因此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必然要和等差数列结合起来,通过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类比学习,对培养学生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有利的。这也就成了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设计过程: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类比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基础测试

一、选择题: 1.在等比数列{a n }中,如果a 6=6,a 9=9,那么a 3等于 () A .4 B . 2 3 C . 9 16 D .2 2.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公比2q =,且30123302a a a a ????=L ,那么36930a a a a ????L 等于 A .102 B .202 C .162 D .152 二、填空题: 3.等比数列{an}中,a 1=2,a 9=32,则q=. 4.已知一个等比数列的第5项是 94,公比是-31 ,它的第1项是. 5.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1=2 3 ,a 4=12,则q =_________,a n =______. 6.在81和3中间插入2个数和,使这4个数成等比数列. 7.在等比数列{a n }中,a n >0,且a n +2=a n +a n +1,则该数列的公比q =____. 8.在等比数列{}n a 中,3620,160a a ==,则n a =. 9.等比数列中,首项为98,末项为13,公比为23 ,则项数n 等于. 10.在等比数列中,n a >0,且21n n n a a a ++=+,则该数列的公比q 等于. 11.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12324a a +=,3436a a +=,则56a a += 12.数列{a n }中,a 1,a 2-a 1,a 3-a 2,…,a n -a n -1…是首项为1、公比为3 1 的等比数列,则a n 等于。 三、解答题: 13.在等比数列{a n }中, (1)已知{}n a 是递增的等比数列,,4,2342=-=a a a 则{}n a 的公比q ,及通项公式n a (2)已知n a a a a a n 求,2 1 ,18,367463= =+=+ 14.已知数列满足a 1=1,a n +1=2a n +1(n ∈N*) (1) 求证数列{a n +1}是等比数列; (2) 求{a n }的通项公式. 15.一个等比数列{}n a 中,701333241=+=+a a a a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选择题 1.在数列55,34,21,,8,5,3,2,1,1x 中,x 等于()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高中数学 《等比数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提高数学建模能力;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定义式及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 n a -1-n a =d ,(n ≥2,n ∈N +) 等差数列是一类特殊的数列,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等差数列,我们还会遇到下面一类特殊的数列。 课本P41页的4个例子: ①1,2,4,8,16,… ②1,12,14,18,116 ,… ③1,20,220,320,420,… ④10000 1.0198?,210000 1.0198?,310000 1.0198?,410000 1.0198?,510000 1.0198?,…… 观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①、②、③、④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 共同特点:从第二项起,第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Ⅱ.讲授新课

1.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q ≠0),即:1 -n n a a =q (q ≠0) 1?“从第二项起”与“前一项”之比为常数(q) {n a }成等比数列?n n a a 1+=q (+∈N n ,q ≠0)2? 隐含:任一项00≠≠q a n 且 “n a ≠0”是数列{n a }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3? q= 1时,{a n }为常数。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 ) 0(111≠??=-q a q a a n n 由等比数列的定义,有: q a a 12=; 21123)(q a q q a q a a ===; 312134)(q a q q a q a a ===; … … … … … … … ) 0(1111≠??==--q a q a q a a n n n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 ) 0(11≠??=-q a q a a m m n 4.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 探究:课本P56页的探究活动——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等比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0(111≠??=-q a q a a n n ,它的图象是分布在曲线1x a y q q =(q>0)上的一些孤立的点。 当10a >,q >1时,等比数列{n a }是递增数列; 当10a <,01q <<,等比数列{n a }是递增数列;

最新高中数学优秀说课稿

精品文档 高中数学优秀说课稿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3.2本节课讲述的是人教版高一数学(上)§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b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同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二、教法分析 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 四、学法指导在引导分析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复习引入(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举例(四)反馈练习(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

高中数学必修5: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对比表

高中数学必修5: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比较一览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 n a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 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d,那么这个数列就叫 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d叫公差. 等差数列的单调性: 数列{} n a为等差数列,则 当公差0 d>,则为递增等差数列, 当公差0 d<,则为递减等差数列, 当公差0 d=,则为常数列.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 n a从第2项起,每一项 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q,那么这个数 列就叫等比数列.这个常数q叫公比. 等比数列的单调性: 数列{} n a为等比数列,则 当1 q>时,1 1 0{} 0{} {n n a a a a > < ,则为递增数列 ,则为递减数列; 当1 q< 0<时,1 1 0{} 0{} {n n a a a a > < ,则为递减数列 ,则为递增数列 当q=1时,该数列为常数列,也为等差数列; 当q<0时,该数列为摆动数列. 判定方法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若d a a n n = - -1 或 d a a n n = - +1 (常数* ∈N n)?{}n a是等差数列. (2)等差中项:数列{}n a是等差数列 )2 ( 2 1 1- ≥ + = ? + n a a a n n n2 1 2 + + + = ? n n n a a a (3)通项公式:b kn a n + =(b k,是常数) ?数列{}n a是等差数列 (4)前n项和公式:数列{}n a是等差数列 ?2 n S An Bn =+,(其中A、B是常数)。 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1)用定义:对任意n,都有 1 1 (0) n n n n n a a qa q q a a + + ==≠ 或为常数, ?{} n a为等比数列 (2)等比中项:2 11 n n n a a a +- =( 11 n n a a +- ≠0) ?{} n a为等比数列 (3)通项公式:()0 n n a A B A B =??≠ ?{} n a为等比数列 (4)前n项和公式: () '',,',' n n n n S A A B S A B A A B A B =-?=- 或为常数 ?{} n a为等比数列 证明方法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只能依据定义: 定义法:若d a a n n = - -1 或d a a n n = - +1 (常数* ∈N n)?{}n a是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的证明方法:只能依据定义: 若()()* 1 2, n n a q q n n N a - =≠≥∈ 0且或1 n n a qa + = ?{} n a为等比数列 递推关系① 121 n n a a a a + -=-(* n N ∈) ② 1 n n a a d + -=(* n N ∈) ③ 11 n n n n a a a a +- -=-(* 2, n n N ≥∈) ①12 1 n n a a a a +=( * n N ∈) ②1n n a q a +=(* 0, q n N ≠∈) ③1 1 n n n n a a a a + - =(* 2, n n N ≥∈) 通项公式① 11 (1) n a a n d dn a d =+-=+-=b kn+ 推广:()d m n a a m n - + =(m、* n N ∈) 特别的,当m=1时,便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此公式比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更具有一般性. m n a a d m n - - =, 1 1 - - = n a a d n,()d n a a n 1 1 - - = ② n a pn q =+(* ,, p q n N ∈ 为常数) 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d ③由 n S的定义, n a= ? ? ? ≥ - = - )2 ( )1 ( 1 1 n S S n S n n (* n N ∈) ①() 11 1 n n n n a a a q q A B A B q - ===??≠ 推广:m n m n q a a- ? =(m、* n N ∈) 特别的,当m=1时,便得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此公式比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更具有一般性. n m n m a q a -=, 1 1 a a q n n= -,n n q a a- ? =1 1 ②n n q p a? =(* ,,0,0, p q q p n N ≠≠∈ 是常数) ③由 n S的定义, () () ? ? ? ? ? ≥ = = - 2 1 1 1 n S S n S a n n n (* n N ∈)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2篇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2篇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ompulsory 5 "equal ratio series" tea ching plan 编订:JinTai College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2篇 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 2、篇章2: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 篇章1: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数学知识: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有关性质; 2、数学能力: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类比学习,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

归纳——猜想——证明的数学研究方法; 3、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类讨论,函数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如何通过类比利用等差数列学习等比数列; 难点:等比数列的性质的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一类特殊的数列——等差数列。 问题1:满足什么条件的数列是等差数列?如何确定一个等差数列? (学生口述,并投影):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要想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只要知道它的首项a1和公差d。

高中数学 数列 版块三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完整讲义(学生版)

学而思高中完整讲义:数列.版块三.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与求和.学生版 【例1】 在等比数列{}n a 中,22a =,5128a =,则它的公比q =_______,前n 项和 n S =_______. 【例2】 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53655-=S S ,则4=a . 【例3】 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 63 3S S =,则96=S S ( ) A .2 B . 7 3 C .83 D .3 【例4】 设{}n a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1>q ,令1(12)=+=L n n b a n ,,,若数列{}n b 有 连续四项在集合{}5323193782--, ,,,中,则6=q . 【例5】 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11a =-,前n 项和为n S ,公比1q ≠,若 105S S =3132 ,则105a a 等于 . 【例6】 等比数列{}n a 中,1512a =,公比1 2 q =-,用n ∏表示它前n 项的积:12...n n a a a ∏=, 则1∏,2∏,…,n ∏中最大的是_______. 【例7】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 (1)()3 N n n S a n *=-∈. ⑴求1a ,2a ,3a 的值; 典例分析

⑵求n a 的通项公式及10S . 【例8】 在等比数列{}n a 中,12327a a a ??=,2430a a += 试求:⑴1a 和公比q ;⑵前6项的和6S . 【例9】 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对任意正整数n ,有21n n S =-,则 222 12n a a a +++=L ________. 【例10】 求和:2(1)(2)(),(0)n a a a n a -+-++-≠L . 【例11】 在等比数列{}n a 中,423a = ,35209a a +=.若数列{}n a 的公比大于1,且3log 2 n n a b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S . 【例12】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b 中,若783b b ?=,则3132log log b b ++ (314) log b +等于( ) A .5 B .6 C .7 D .8 【例13】 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对任意自然数n ,=+?+++n a a a a 32121n -, 则222 12n a a a ++???+=( ) A .()221n - B .()1213n - C .41n - D .()1 413 n -

高中数学经典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高中数学经典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跟踪训练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总分36分) 1.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2=1,a 3=3,则S 4=( ) (A)12 (B)10 (C)8 (D)6 2.设数列{x n }满足log 2x n+1=1+log 2x n ,且x 1+x 2+x 3+…+x 10=10,则x 11+x 12+x 13+…+x 20的值为( ) (A)10×211 (B)10×210 (C)11×211 (D)11×210 3.已知正数组成的等差数列{a n },前20项和为100,则a 7·a 14的最大值是( ) (A)25 (B)50 (C)100 (D)不存在 4.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S n 是它的前n 项和。若2312a a a ?=, 且4a 与27a 的等差中项为5 4,则5S =( ) A .35 B.33 C.31 D.29 5. 设{}n a 是任意等比数列,它的前n 项和,前2n 项和与前3n 项和分别为,,X Y Z ,则下列等式中恒成立 的是( ) A 、2X Z Y += B 、()() Y Y X Z Z X -=- C 、2Y XZ = D 、()() Y Y X X Z X -=- 6.(2010·潍坊模拟)已知数列{a n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S n 是其前n 项和,且有S 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