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模式地创新与实践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模式地创新与实践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模式地创新与实践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模式地创新与实践

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为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设备维修人员从生产出来,实现了专业化管理并步入了设备“点检定修制”之路。

将设备维修队伍从主体厂分离出来,成立了设备维护检修中心。

3 维修管理模式确立及实施

3.1 方案确定

在集团公司确定的“点检定修”体制下,建立责、权、利考核方式,确保为企业争利创效和实现人员思想和设备运行“两个稳定”。

依据主体厂生产工艺及设备维护检修方式的不同需求,把维修人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与工作对象之间的关系,从空间和时间上有效组织起来,充分利用人力和物力资源,建立一个适应重组后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3.2方案实施

3.2.1责权利考核方式的确定与实施

责权利考核容包含服务质量、维修质量、检修计划执行等指标,并将维修工作和所服务主体厂的产量、质量及设备运行指标一同挂钩。建立责权利对等考核方式并体现效力。

3.2.2维护检修模式的形成

一个中心

即把对分公司分散性管理,集中于中心统一管理。包括:维检工程组织、资材供应等都集中统一。

一个体系

为满足集团公司各主体厂对设备事故故障停机时间越来越少的要求。本着提高夜班及节假日维护人员处理事故故障的快速反应能力,尽可能减少接人,并使设备事故故障停机在最短时间修复,

第一维护区域化组合

根据维护工作就是要快速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地缩短设备停机时间,最好是“零”停机率运行的性质,本着维护人员对设备“必熟”而须相对稳定,维护故障事故处理到位率“必快”而须服务半径要小的原则,形成了完整的区域设备维护组合。

经过维护区域化组合的各个分公司,每个维护单元不再是“单打”、“独奏”仅为某一台套设备维护,形成了一个单元承担若干台套设备或车间的设备维护,充分利用了每个单元的维护力量。

第二检修专业化组合

根据各主体厂设备检修性质、特点及实际需要,建立适应集团公司需求的各种专业化检修队伍,专业化检修队伍必须具备下述基本条件:必须具有绝技、绝活,有专业特长,并可发挥其专业特长来完成公司外部各单位的特殊检修任务;必须具备机动性,可根据各主体厂需求随时调动出来参与厂际之间、分公司之间联合检修、应急抢修。

3.2.2维护检修运行机制的建立

维检中心三年来在实践和探索维护检修模式的同时,深化了“点检定修制”运行机制,具有成效和代表四种机制为:

维护巡检责任追究机制

为弥补主体厂点检不到位及漏检等现象,相续建立了维护人员区域、机台巡检专责制。并确立了部量化考核容,包括反应速度,巡检频次,维护质量等。

检修跨区域作业机制

根据项目专业性质,技术难易程度,工程量大小等来确定相应分公司专业检修队伍;

第三针对跨厂应急检修项目时间、工作量大、作业环境差、技术较复杂等情况,采取集中抽调优势兵力速战速决。

检修工时机制

设备维修工效低下是国有企业突出的共性矛盾,为解决职工中人与人之间劳动攀比现象,挖掘维修人员的技术潜能和工作积极性,依据自编的《检修工时定额》进行考核。

检修工时机制主要特征:就是把职工在设备维修过程中不规则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都进行量化,用工时工票记载劳动效果,再把量化后的工时与奖金挂靠分配。通过按劳取酬的利益分配形式来驱动职工工作潜能。

兼工种作业机制

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特性和基本点出发,把挖掘人的潜能置于企业管理首位,提出了必须提高职工“单兵”作战能力,培养职工“一专多能”、“多面手”,走维检作业兼职化道路。

兼工种作业机制的操作重点为:

第一、实施岗位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

第二、实施优化劳动组织。为提高每个班组独立作战能力,实现兼工种作业化,培养“一专多能”的“多面手”,是在工种之间调剂劳动力余缺,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化班组工种设置,就是根据维检需要,正确处理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和改善劳动者分工协作的组织形式,以充分利用劳动时间,提高工效。

4 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创新的效果

4.1 创新管理机制实现了企业流程再造

面对组建时管理上众多深层次矛盾和人员极端松散情况,通过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和深化运行机制,使重组仅三年的企业步入正规,成功的实践也为冶金企业设备维护管理积累了经验,

4.2 实现了人力资源优化和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经过三年砺炼,维修队伍经住了考验,不仅实现了人员稳定,而且企业凝聚力倍增。设备不但稳定,且实现了经济运行

4.3维修工效显著提高,维修成本显著降低

设备的维修与管理的地位愈来愈显得重要,维修理念和方式的研究与探索。设备的周检制和以可靠性为中新的维修理念应运而生。

一、设备周检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概念

所谓周检是基于状态维修方式中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精密点检的三检基础上

所谓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

一种用于确定某一设备在其运行环境下,是否需要维修的一种方法,RCM方法要不断地对设备提出和回答以下问题:①在现行环境下,设备的功能、标准是什么?②什么情况下,设备无法实现其功能?③引起功能故障的原因是什么?④故障的后果是什么?⑤什么后果的故障最重要?⑥做什么才能预防故障?⑦做这种预防的故障值不值得。

二、推行设备周检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的目的和意义

做为费用总承包运作的维修企业,设备的长周期运行、合理的项修、避免故障的发生或有效降低故障对设备的损坏程度是效益的主要源泉。我们现行的定期维修(计划检修、轮修)管理体制是一种典型的三级保养大修制,它以磨损补偿原理为依据,用浴盆曲线描述故障率变化,在一套定额标准的基础上,按固定的间隔期进行设备维修。这种维修管理体制的优点是计划性强、可有效地预防设备在长周期的运行中由于磨损、腐蚀等原因造成的设备故障;

而且,计划检修往往存在超量维修或维修不足,出现“小病大治,无病亦治”的盲目维修的现象,从而造成的劳动力的无谓投入和资金的无效支出,而且还常常产生负效应。

维修管理工作的关键是确定维修时机、维修围及维修级别。

故障的检修周期等四个方面来确定采用那种维修模式。

在我们现行的维修模式下,要实现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推行设备周检制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设备周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周检是实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的暂定措施之一和基础,周检不仅使维修的重心下移到日常维护保养上,而且是管理活动中各种决策活动数据的来源和依据,也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系统的启动点。

2.周检过程获取信息,为下一步的维修决策作依据;

3.推行周检制,将维修系统分为周检和维修两个分支,周检方居于设备管理的中心和主导地位,履行管理方面的职能;而修理方则在周检方的计划指导下,完成周检方提出的各种维修任务,双方的共同目标是保证设备可靠、及时得到维修,他们是互相监督、相互配合的关系。

三、推行设备周检制的具体做法

(一)完善组织机构。由车间主任、副主任带队,车间技术、施工、质量、技师、各班班长等管理人员组成周检小组,每周一上午对车间维护的9套装置1426台转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和完好状况,12点以前下发设备整改任务单;

(二)班组每日上午8:30、下午2:00对自己维护区域的设备进行逐项检查(即日检),主动维护、主动维修,确保所辖区域设备平稳运行;

(三)班组按周检小组下发的检修、整改项目与装置积极协调,进行全面彻底的整改,周五下午4点整改结束并报整改反馈单。

(四)周检、日检工作纳入车间月经济责任制考核。对车间开展的周检、日检工作,在每月的经济责任制考核中真考核、硬兑现。同时,通过设立“设备周检奖”和评选“下班放心小组”,调动职工参与和支持周检、日检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从7个月检查的问题来看,设备周检、日检工作较好的预防了设备事故的发生,真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就可能造成大的设备事故。

(三)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双休日、夜间故障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设备故障率追求零目标。

(四)无效劳动减少,加强了技术管理,促进了技术培训。在周检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预防性等维修,较好地避免了设备故障恶化后造成的大修,日常维修工作量明显减少,有利于车间的技术管理和职工技术培训。(五)维修费用大幅度下降。由于对设备隐患的及时处理,有效地减少了设备故障对设备的损坏程度,把综合费用(维修费用+生产损失)降到最低,1—10月份车间可控费用(维修配件费、机物料、低值易耗)较年初计划降。

五、影响全面推行设备周检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几个因素

(一)推行设备周检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必须改变现在仅仅依靠听、闻、看、摸等传统的经验方法。要实现经验判断与先进仪器判断的结合,其起初投入资本大、成本高、对技术人员要求高。现在维修车间配备有红外线测温仪、便携式测振仪;

(三)国有企业管理层、员工的习惯和素养,对周检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认识不够,服务用户的理念和意识不强,习惯于等、干计划、讲理由、找客观。主动维护、主动维修工作开展深度不够,依赖性强。此外,企业现行的激励机制、用工体制也有很大的制约因素。

]建立适应企业实际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企业的设备维修工作对生产乃至整个企业效益都有重要影响。如何进行设备维修管理体制的改革,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科学地组织管理好维修人员,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一直是各企业关心的课题。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要根据本企业实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一、维修人员集中管理、分散作业

以前我们曾推行过区域维修,但由于维修人员较少、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遇到复杂故障或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的维修,区域维修人员往往难以处理。后又实行过集中维修,将维修人员全部集中管理,这样对排除大型故障虽然有利,但对占故障比例多的一般故障而言,会产生维修不及时现象。

针对以上情况,1998年我们将全厂维修人员进行了重新配置与分工,设置了维修工段,由工段长负责管理全厂维修人员。同时将全厂设备划分为三大作业区,根据各区的设备善配置适当数量、适当技术水平的维修人员,组成三个区域维修小组。整个维修工段除三个区域维修小组外,还包括一个综合小组及一个巡查小组。各小组职责如下:

1.区域维修小组:负责本区域设备的故障排除,指导、监督操作者正确使用设备及按规定对设备进行日常、定期保养。

2.综合小组:负责执行厂的各项设备修理计划,设备的安装、移装、调试、改造等,以及一些临时性工作。

3.巡查小组:实际上由维修工段长和一名技术比较全面的维修人员组成,二人技术上互补,能熟练解决机械、电气等方面的故障。由于各区域小组人员数量本着尽可能少的原则配置,所以当某一区域设备突发故障集中时,维修人员可能忙不过来,或者较复杂的故障本区人员解决有困难时,巡查小组就协助解决,以增加该区维修力量,弥补技术上的不足,平衡全厂各区域的设备维修。

通过这种集中管理分散维修的模式,明确了各小组任务,提高了工作效率,维修人员得以优化组合,同时又解决了高技术维修人员数量少的矛盾,较好地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对维修人员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过去考核维修人员的量化指标有: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设备可利用率、设备利用率及万元产值维修费用等,实际操作起来非常烦琐,真实性也常打折扣。我们在制定考核指标时,经过对以往各项量化指标进行仔细分析,决定在综合各指标意义的基础上,力求指标简化,便于操作,针对性强,鉴于此,制定了对各小组的考核方法。

设备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设备的管理工作一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车间设备档案不健全,对设备的运行周期不能及时了解,设备维修计划不能及时实施,其二是设备故障的诊断不及时,造成设备得不到预防修理,以上原因是导致设备使用周期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过度运行设备,维修水平不过关,粗暴对待设备等等都是导致设备运行周期达不到预期的原因。 设备管理的新潮流——全系统,全效率,全员参与 全系统是指:设备寿命周期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与管理,做到智能化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生命周期,加强设备的使用率。全效率是指:设备的综合效率。全员参与:设备管理有关的人员和部门都要参与,加强设备定期管理意识 实现设备的全系统管理推荐:设备管理系统 重庆六业科技根据长期的市场调研,总结各大工厂、国企、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设备管理出现的问题,自主研发的设备管理系统,具有设备文档的管理,设备缺陷分析及事故管理,维修计划排程和成本核算,预防性维修以及统计报表等功能,是目前企事业设备管理最好的帮手。 设备管理系统有什么功能: 设备资产及技术管理:建立设备信息库,实现设备前期的选型、采购、安装测试、转固;设备转固后的移装、封存、启封、闲置、租赁、转让、报废,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维护、保养、润滑情况记录。 设备文档管理:设备相关档案的登录、整理以及与设备的挂接。 设备缺陷及事故管理:设备缺陷报告、跟踪、统计,设备紧急事故处理。 预防性维修:以可靠性技术为基础的定期维修、维护,维修计划分解,自动生成预防性维修工作单。 维修计划排程:根据日程表中设备运行记录和维修人员工作记录,编制整体维修、维护任务进度的安排计划,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维修人员工种情况来确定维修工人。工单的生成与跟踪:对自动生成的预防性、预测性维修工单和手工录入的请求工单,进行人员、备件、工具、工作步骤、工作进度等的计划、审批、执行、检查、完工报告,跟踪工单状态。 备品、备件管理:建立备件台帐,编制备件计划,处理备件日常库存事务(接受、发料、移动、盘点等),根据备件最小库存量或备件重订货点自动生成采购计划,跟踪备件与设备的关系。 维修成本核算:凭借工作单上人员时间、所耗物料、工具和服务等信息,汇总维修、维护任务成本,进行实际成本与预算的分析比较。

最新设备工程师述职报告

最新设备工程师述职报告 设备工程师述职报告1 各位领导、各位伙伴,大家好! 20xx年即将过去,为能在下一年度更好工作、总结经验、坚持优点、改正不足,按公司要求特总结述职如下: 上半年,我按照部门领导安排,同维修班各个成员奋战于生产一线,根据现场情况,在各位领导的正确指引下,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分配维修班日常生产任务,工作中加强与各单位之间的联系,坚持到各个伙伴的施工现场去,在了解工作进度的同时,针对现场遇到的难题积极出主意。下半年,由于工作需要,工作重心由日常维修任务的制定转移到设备检修计划的制定和备品备件的需求计划提报上,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作为一名机械技术人员,只有在工作生产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不足,才能使自己取得更快的进步,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一、从实践中提升自身 在维修班期间,主要参与了设备的技术改造、本部的设备大小修以及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在11年检修期间,经历了石灰石堆、取料机的系统改造,通过技改,保证了以后两条熟料生产线的石灰石需求的供应。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需要丰富的现场维修经验,而这正是我所欠缺的。通过这次改造,使得我对侧式悬臂堆料机及桥式取料机的工作原理及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丰富了自己的生产工作经验。 在设备的大小修及日常维护中,积极参与,为了能顺利完成车间生产任务需要,经常加班加点。尤其是在年初进行的系统大修中,由于检修项目多,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多次讨论,伙伴们积极的提出意见,保证了大修过程中检修与现场清理同步,以及检修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检修期间,学到了很多东西,提升了自己,历练了自己,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现场的日常维护工作,掌握了一定的设备运行数据及设备各部件型号及参数,使得在提报材料计划时各数据跟全面准确,从而保证重要备品备件能够及时准确的加工制作,减少因缺少备件而造成大量损失的可能性。 在工作中,首先是对自己要求严,不允许职工办的事,自己坚决不干,为现场职工做好表率。在执行贯彻规程措施上,严格现场对号,措施不对号的工作一项

医疗设备维修维护服务模式与质量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19855781.html, 医疗设备维修维护服务模式与质量管理 作者:鲍秀峰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6期 摘要:医疗设备的维修是控制医疗设备质量的基础,把医疗设备的维修各种模式与质量 控制结合起来,树立质量控制的管理观念,医疗机构在日常运作中以保养、维护医疗设备为主,尤其是对极为重要的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这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医疗设备稳定运行的水平,保证了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和临床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维护;服务模式;质量管理 1维修、维护模式现状 目前,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模式主要分为三大类:医疗设备维修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原厂(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OEM)维修、医院医学工程人员(In-house)自行维修、第三方服务机构(IndependentServiceOrganization,ISO)维修。三种模式对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各有利弊,简析如下: 1.1原厂保修 医疗设备,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作为一个高度专业化和国际化的产品,产品技术含量相当高,一些较为高端的诊断设备,仅有几家企业垄断竞争市场。这些大型医疗设备集成化程度和技术含量高,厂家对所持技术把控严格,市场上很难找到合适的维修和维护器材及配件。同时,医院中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学历普遍不高,他们具备的维修知识和经验基本上来自于学校的课本和自己从实践中的积累,掌握的技术和方式较为落后和单一。视野和思维的局限性,导致重大设备出现故障时,思考方式陈旧,思维转换能力较差,难以及时修复;而且这类设备基本无备用机,一旦停机对使用单位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来说损失都是巨大的,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质量。虽然原厂维修价格较高,维修成本较大,但是其技术水平最高,响应时间也较快,服务质量优,开机率有保证。因此,大型医疗设备,特别是高值的大型设备的维修维护目前仍以原厂保修为主。 1.2自行维修 一直以来各医疗机构的医工部门承担着全院设备的维修维护及管理工作,是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力量。但多年来,医工学科发展缓慢,医疗机构多数又是重临床轻医工、重采购轻管理,对临床医疗科室的重视程度较高,对于工程科室的重视度较低,使得现有维修人员往往缺乏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且对于新出现的医疗设备维修存在较大的盲区、缺乏系统化的维修体系、缺乏及时发现小问题与有效修复大问题的能力,同时医院在医疗设备维修的技术人才储备上存在缺失。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的主要表现为相关维修技术人员学习能力较弱,无法较

设备主管述职报告【实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XX,首先感谢XX、XX、XX及各位同事这一年来对我工作的关心、支持及帮助。光阴荏苒,XX年即将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过,回顾这6个月在XX的工作,我充分感受到这个充满活力的集体带给我的快乐和收获。结合这6个月来的工作,我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进行述职。 一、XX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XX项目 (一)XX年XX月中旬至XX月中旬在XX项目完成设备设施数量、技术参数、安装位置等统计工作,为做设备设施档案奠定基础; (二)认真学习公司企业文化及管理理念; (三)保质保量完成日常维修工作。 XX项目 (一)XX年XX月底至XX (二)及时将XX领导及项目部领导的主导思想和管理理念传递给大家,和员工谈心,充分调动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将员工的思想动态和看法汇报项目领导。 (三)对XX楼内强电、弱电、空调、综修、电器全楼五大系统XX台(套)设备逐一进行排查登记,共排查出问题XX个,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记录解决,对自己能处理的问题进行解决,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逐级向领导汇报,找出问题原因制定处理方案,做好部门领导的参谋。 (四)通过对办公楼内设备设施仔细摸排后,确定重点机房及区域,制定工程运行人员工作巡视流程。 (五)完善工程部各机房、各岗位所用的专项记录表格、岗位职责及规章制度。 (六)完成各机房管理规章制度及相应岗位职责的上墙工作。 (七)根据XX要求,完成XX设备设施档案18本(盒)、台账1本、设备卡片112个的制作工作。 (八)认真完成工程部月度采购计划、考勤记录、工程排班等文案类工作。 (九)完成工程部各项签报、周报、设备管理月报、月度工作总结、制定工程部工作计划及员工培训计划等工作。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06-19T15:11:47.62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作者:崔健杨浓 [导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与此同时,与机电设备有关的一些行业也在不断地“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 (沈阳飞驰电气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与此同时,与机电设备有关的一些行业也在不断地“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不可否认的是,机电设备是一些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容忽略的一部分。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模式更是重中之重。要想进一步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使之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就要对当前的机电设备条件进行改善,不断完善当前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存在的各种类型的缺陷,不断改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不同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发展趋势 1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现状 1.1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过程 1.1.1第一阶段 19世纪初,随着蒸汽机的出现,工厂车间渐渐出现了车床,也就出现了设备的维修问题。但是很长时间之后,才有了单独维修人员的出现。这个阶段,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都不是很高,维修人员也不是很专业,设备的维修管理一般属于事后维修制。事后维修的弊端在于停机时间长,影响生产。 1.1.2第二阶段 40年代,计划性的维修模式出现,也形成了一检查、计划修理、验收、核算成本为内容的一整套工作体制。并且提出了设备定期预防性检修的观点。计划性维修和预防性维修的出现是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一大进步。 1.1.3第三阶段 60年代后期,提出了需要对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的观点。 1.2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现状及不足之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设备越来越现代化,实际操作也越来越复杂,同时,投入到生产设备上的资金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套专业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目前,虽然有了对设备的整个活动周期进行监管的理论,企业管理人员也已经认识到了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但是无论是管理组织的健全、设备的维护保养、事故的处理还是设备管理人员的配备,都没有达到专业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制约生产。 2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将管理的方式进行改进 设备管理工作人员,要将设备工作的一生作为管理对象,从设备的规划,设计,安装,使用,维护,报废等全过程中进行管理工作。在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过程中,要对电气设备的故障的原因,故障产生点以及故障发生后对企业的工作影响进行相应的分析与研究,并且将所得结果仔细的记录下来。为了更好地维护电气设备。同时,应当设立一个维护系统,把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四个阶段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实现一个全面的有效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将每回对机电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工作的时间与维护时出现的故障进行记录,并在一定时间后,根据记录进行数据统计,然后根据的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维护,检修工作周期的修改以及维护方式的更新。特别要对电气设备的具薄弱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然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或者实施一些安全的措施,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机电设备的性能。设置日常维护规范,包括常规检查,维修,保养,员工轮流检查分配等。 2.2建立科学合理的机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我们应该制定一个管理计划,对于维修的机电设备,我们要了解机电设备的每一个构件,以便于我们能有效的制定一个完善的机电设备维护计划,依据机电设备的相关使用说明以及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制定最完善的检修计划。通过分析制定的检修计划,总结出最有效的一套机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机电设备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理解,制定出每月度,每季度和年度维护检修计划,维修计划制定是不断改变的,要做到对每份检修计划的档案记录进行深层次分析与总结,以达到与机电设备相同步。对于特殊的机电设备的维护,可以将定期检修与现场检修两种形式相结合。定期检修是确保机电设备正常工作的有效方法,可以做到对机电设备进行故障预测,以确保公司正常工作;现场维护即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维护机电设备,但是现场维护太被动,因此,将两种方式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3严格制定机电设备维修与更新的周期 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止机电生产设备因为故障而无法正常生产的情况发生。而对机电设备的选择、存放、安装、调试等都要进行严格的调查和跟踪,如果发现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地停止安装机械和电气设备,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的方法能够促使员工加强对机电设备质量的管理控制。同时,对于新安装的机械和电气设备要及时的进行严格地安装与调试,使机电设备能够完全按照生产的需要生产。为了适应机电设备发展的趋势,我们需要对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地改进,大力发展培养技术过硬的生产工作人员,由此才能跟上市场需求发展的步伐,保证机电设备永远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3对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3.1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体系的完善 我们要抛弃过去的维修方法,不要等到机电设备出现问题后再进行维修工作,而是要进行预防维修。所谓的预防维修是指在问题没有出现之前,对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对此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预防维修是一种主动的维修方法。这种预防措施是在发生问题之前进行的,它减少了我们投入的成本,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使之不会因为出现问题而造成损失。它打破了机电设备事后维修存在的缺陷,更好地延长了机电设备的使用年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使得我们的投入更少,回报更大,这种方法值得我们推荐,只有对问题的“防大于治”,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3.2不断更新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观念 与机电设备有关的产业是不断发展的,它的发展自然离不开机电设备的更新和机电设备维修观念的变革。只有不断地随着经济发展变

TPM全面设备维修管理体制

TPM(TNPM)与企业其它管理体系的关系 摘要:本文对现代设备管理,TPM(全员生产维修)、TNPM(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TQM(全面质量管理)和IS09000认证体系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分析了其相互关系,并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情做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TPM ; TQM ; IS09000;设备;管理 笔者曾听到一些企业领导说“我们先实行了TQM,但效果不好,现在引进了更先进的IS09000,获得了国际贸易的通行证,设备管理运用了TPM (T NPM)…”,这些说法其实存在着严重的概念错误,同时也说明许多国内企业对TQM,IS09000和TPM (TNPM)缺乏本质的认知,这势必严重影响实施效果,本文就此作一些论述。 一、TPM与TNPM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设备工程师协会倡导“全面设备维护”(TPM)这样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和模式。TPM是以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设备时间、空间全系统为载体,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保养和维修体制。从设备管理角度看,TPM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功能,以零故障和零缺陷为追求的目标。 从实施过程看,TPM是以降低六大损失(设备故障、安装调整、空转短暂停机、速度降低、加工废品、初期未达产)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TPM 讲三个“全”,即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全效率又称设备综合效率,就是要追求最大的设备综合效率;全系统包括时序上(设备的一生)、空间上(设备从内到外,涉及每一个零部件)和功能上的全系统;“全员”即在设备管理上贯彻全员的思想。 开展“5S”活动是TPM的基础和精华;开展以点检为中心的设备管理方法是TPM的重要内容;维修部门的日程化维修与生产部门的自主维修小组活动协同配合是TPM的两大支柱。 全员参与设备维修的困难和问题是操作工人是否愿意;制度上是否允许;素质上是否可能。前两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要把企业文化、行为

设备维修策略简介

设备维修策略简介 视情维修也叫预测性维修(视情维修(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CBM;Predictive Maintenance,简称PdM)。是我们在中文翻译时对同一类型的维修工作的不同叫法。预测性维修基于装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故障(状态)预测、维修决策支持和维修活动于一体,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效果最佳的维修策略(后面统称预测性维修)。 预测性维修不仅在名字称呼上有不同,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也有出入,因此又有狭义和广义预测性维修两种概念。 狭义的预测性维修立足于“状态监测”,强调的是“故障诊断”,是指不定期或连续地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根据其结果,查明装备有无状态异常或故障趋势,再适时地安排维修。狭义的预测性维修不固定维修周期,仅仅通过监测和诊断到的结果来适时地安排维修计划,它强调的是监测、诊断和维修三位一体的过程,这种思想广泛适用于流程工业和大规模生产方式。 广义的预测性维修将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状态预测和维修决策多位合一体,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是基础,状态预测是重点,维修决策得出最终的维修活动要求。广义的预测性维修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将维修管理纳入了预测性维修的范畴,通盘考虑整个维修过程,直至得出与维修活动相关的内容。 有故障维修(Break-down Maintenance),是“有故障才维修(Failure Based)”的方式,它是以设备是否完好或是否能用为依据的维修,只在设备部分或全部故障后再恢复其原始状态,也就是用坏后再修理,属于非计划性维修。 预防性定时维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又称定时维修,是以时间为依据(Time Based)的维修,它根据生产计划和经验,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停机检查、解体、更换零部件,以预防损坏、继发性毁坏及生产损失。这种维修方法也就是目前所普遍采用的计划维修或定期维修,如年、半年、季、月保养等。 预测性情维修技术体系 预测性维修发展到现在,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体系,如图所示。 设备早期识别失效:P-F曲线图

企业计算机设备维护管理系统

企业计算机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实现的一种尝试 现代企业中的信息技术(IT)部门就对企业内部的计算机使用进行管理维护时假如没有行之有效的维护流程,就难免沦为救火队员.而且还会被用户抱怨。该文所描述的在线计算机设备维护管理系统,解决了计算机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流程标准化问题,并且完善了设备维护记录.使任何一次的设备维护都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查询,同时实现了用户满意度的在线统计。受到了使用单位的好评。 1背景 现代企业大量使用计算机设备来处理日常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由于计算机的使用者并不都是计算机维护的专门人员,因此在日常计算机设备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大量的问题。企业中的信息技术(IT)部门就需要对企业内部的计算机使用进行管理.并且对使用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维护。因此假如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及维护流程,信息技术人员就难免沦为救火队员。而且还费力不讨好,被用户抱怨。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开发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在线计算机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锯决了计算机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流程标准化问题,并且完善了设备维护记录,使任何一次的设备维护都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查询,同时实现了用户满意度的在线统计,受到了使用单位的好评。 2系统方案 2.1系统结构选择 2.1.1 C/S结构 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结构的应用由两部分组成,即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运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的机器,也称为应用服务器。客户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电脑上,当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任何操作时,客户程序就自动地寻找服务器程序,并向其发出请求,服务器程序根据预定的规则做出应答,送回结果。 C/S结构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由于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并且任何一台客户端电脑出问题,都需要进行维护,因此代价较高,效率偏低。 2.1.2B/S结构 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结构是指客户端的浏览器通过URL访问WEB服务器,WEB 服务器请求数据库服务器,并将获得的结果以HTML形式返回客户端浏览器。它由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在这种结构下,软件应用的业务逻辑完全在应用服务器端实现,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即可进行业务处理。B/S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文件共享及C/S模式的限制。实现了更大程度的信息共享,所有用户只要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数据库。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浅谈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浅谈 摘要:众所周知,机电设备是构成施工生产的重要因素,它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工艺、材料及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会慢慢被磨损,然后变形、断裂,最后将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导致设备的精度和功能降低。为了保持机电设备处于最佳状态,提高其利用率,必要的维修和管理措施是极其必要的。本文先分析传统机电设备维修的不足,进而指出如何更好地维修与管理机电设备的措施,因此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关键词:机电设备故障维修管理 1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与完善,整个工业生产对机电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机电设备对工业产品的质量、成本、环保和安全等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所以必须保证机电设备能在工作中有条不紊地运作,但由于种种因素所致,机电设备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故障,因此需要予以及时维修,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方能使其发挥最大的功能。本文先分析传统机电设备维修的不足,进而指出如何更好地维修与管理机电设备的措施,因此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 传统维修的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机电设备维修仍然采取以时间为基础的传统维修管理模式,由此导致机电设备维修时间长,开机率低,直接影响了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 具体而言,我国传统的机电设备维修工作,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计划

性定期维修,即强制性维修,不管机电设备是不是需要维修,到一定时间就进行一次维修,因此很难预防因随机因素而引起的故障;二是事后维修,即故障发生之后才采取处理对策,属于被动维修,由于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维修,所以难以做到彻底和完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维修管理方式越来越暴露出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机电设备制造过程与维修过程彼此独立,所以缺乏信息交流与反馈。如果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反映给设计、制造部门,使其不能有效改进设备性能。 其次是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是以保证生产为目的的,而不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所以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再次是传统的设备维修与管理将经济管理与技术管理分离开来,这与当前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体制相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机电设备的技术效能。 3 如何维修与管理机电设备 为了全面提高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当今设备维修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特点,以质量与效益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延长机电设备的寿命周期。 首先,加强机电设备使用与维护的管理. 从目前来看,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这给机电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带来了一定困难,如果对机电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不够规范,

设备维修经典案例分析

唐山分公司一厂设备部设备管理典型案例 一、案例正文和案例分析 1.一线篦冷机液压管路改造:原篦冷机液压管路使用已到寿命,经常发生液压主管路焊口裂缝漏油现象,2013年累计漏油3.5吨以上,停窑次数达到5次以上,增加较多油耗损失并严重影响窑运转率利用2013年底大修期间,进行一线篦冷机整体管路改造,将主管路改到风室外部,出现问题不用停机条件下可在外面操作修复,同时可避免二次污染;液压缸各支管路增加阀门,可快速有效排查工作异常液压缸;液压管路整体布局重新敷设,减少弯头数量,降低压力损失;泵站出口管路改为高压软管,较少液压冲击引起的振动。为了进一步避免一二线篦冷机液压油管坏后造成油箱大量跑油。将一二线篦冷机油箱液位控制改为模拟量带数显液位计,中控室上位画面添加液位显示,液位曲线与液位报警报警。原来为液位继电器控制,低位报警与低位停车相差100mm,高位报警与停车值相差450mm。改完后油位显示809mm。将高位报警设为815mm,低位报警设为790mm ,低位停车设为780mm,延时5秒停篦床改造后液位控制更加精确,液压油管漏油后跑油量由原来的10cm,变为2cm,每次减少跑油量300公斤。改造后运转良好,未出现漏油现象,管路整体振动较原先有明显好转。 2.二线水泥A磨1#选粉机变频器改造:电机型号TIM-FCKTW-FW-6 380V 90KW该电机型号老,水电阻调速落后,不节能启动有冲击,且滑环碳刷维护量大价格高。测速机故障较频繁,调速范围小,调速精度差调速不平滑。调节范围有限选粉细度对水泥质量有影响,更换变频器型号AB-ACS800。改造后效果:1、电耗大幅度下降,原电机额定电流为180A,现改造后电机实际运行电流平均为50A左右,电能利用率大幅提高。2、设备运行状况大为改善,调速

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系统____解决方案__需求分析_设计

长安电信客户维修管理系 统 初步提案 2013年4月8日

目录 一、需求分析················································································- 3 - 二、使用本系统的好处································································- 5 - 三、开发技术················································································- 6 - 四、系统特点及功能····································································- 7 -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个行业引进了大量先进的设备,这些设备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质量好,使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些设备随着使用年限增加,会造成一些零、部件的磨损或损坏,除自然磨损外,有些部件是因设备运行条件太差,加剧了部件的磨损或损坏,如果得不到正常维护、保养,会使设备的技术性能下降。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提高设备的完好率,降低维修费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针对这一紧迫的市场需求大力研发,及时推出了“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系统”等多个适用于各个行业信息化领域的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近代工业的特色之一,可说是机械化、自动化。但设备越迈向高度化,复杂的机械装置越难使人随心所欲地操作。因此,迈入机械化、自动化的工厂,大多烦脑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设备的润滑,维修和更新等。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认为开发一种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对于大部分企业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 随着现代制造设备的高科技化、结构复杂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设备维修的难度越来越大。设备的故障、微小停机、综合利用率低常常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克服技术难题,开发出了适合各企业需求的《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系统》。 一、需求分析 机械设备由于受施工条件、地质条件及使用过程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造成在使用过程中设备的过早损坏及报废,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如何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维修与保养,保证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是保障设备正常进行的基本手段。传统的评价考核中,侧重于机械完好率、利用率等指标,而常常忽视了经济指标,极不利于设备的技术进步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评价机械设备的维修质量中,重要的经济指标应该是机械的“寿命周期费用”,即设备的原始费用与使用费用的总和。

设备管理维修模式

设备管理维修模式 在不断发展的今天,创新成为国家各项事业的主题。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也需要创新。设备在使用、管理、保养及维修过程中,抓好设备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基础性工作。传统的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制度与思想观念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一、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机械设备的管、用、修等各项工作是是保持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状态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操作工人的主要责任人之一,是一项积极地预防工作。马克思就说\"机器必须经常擦洗,这里说的是一种追加劳动,没有这种追加劳动,机械就会变得不可使用\"。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养护是设备运行的客观要求,必须进行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的创新。 (二)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使用时自身的损耗,使得设备效率降低,产生安全问题;加上人为因素造成的损耗,例如松动干摩擦、腐蚀等,这些都是机械设备中的隐患,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设备的过早磨损,甚至形成严重事故。因此,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三)传统的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需要进一步改造,因为传统模式只是在形式上把维修队伍相对集中,实现了宏观上得专业管理,但是企业内部机制性和结构性深层次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和解决,管理障碍和设备使用率问题,仍困扰着设备应有作用和效果的发挥。 (四)机械设备维修不断走向市场化,设备维修走进市场,这是时代的需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的必然。设备维修队伍如何按市场经济运行,怎样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的设备管理模式与机制也需要研究和实践。 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的重要性: 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处理随时发生的各种问题,改善设备的运行条件,就能防患于未然,避免不应有的损失;在打破传统的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基础上,积极创新和改进;新时期下创新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能够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安全系数,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的改进 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工作事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人们的人身安全,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的各种状态下,保证设备利用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发挥创造性思维,坚持创新理念,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打破传统的维修模式和思想,建立新型模式 我国过去一直沿用设备管理的预防性维修,实际上这里隐患含着不少弊端。因为对于复杂的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其故障的产生具有随机性,定期维修对于排除随机故障无效。因此,开展了预防性维修、事后维修和状态维修三者结合的设备维修方法,使设备管理、设备

管道输油气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体制的探讨

管道输油气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体制的探讨概述随着管道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输油气企业的设备管理与维修体制,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已成为企业领导共同关心的问题。那么探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设备管理制度,规范建立符合输油气企业特点的设备管理与维修体制,是有效保证输油气生产安全运行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管道输油气企业的设备管理与维修体制进行探讨。 国外发达国家的设备管理与维修体制简介国外发达国家的设备管理与维修体制,对我们的设备管理与维修体制的规范与完善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下面分别介绍主要发达国家在设备管理与维修体制方面的基本状况和基本管理方法。 前苏联在设备管理与维修体制方面,采用的是计划预修制度,其全称为:统一计划预防维修制度。制定依据是机械设备的磨损规律理论。具体实施根据设备的运行时间划分维修等级(如:大修、中修、小修等)。维修组织机构采取运行与维修分开。我国机械工业的设备管理与维修体制采用的就是前苏联的管理体制。 美国设备管理与维修体制采用的是预防维修和生产维修的管理体制。 预防维修体制基本上是以检查为基础的维修体制,其出发点改变过去的事后维修的维修做法,减少故障和停机损失。生产维修体制由 四种具体维修方式构成:一是维修预防,它提倡在制造阶段就认真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二是事后维修,它主要思想是设备出现故障再修,不坏不修。三是改善维修,主要是利用先进技术,对设备进行改造,改变设备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以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四是预防维修,它主要以检查为基础进行的维修,并包括两个方面:定期维修和预知维修。 英国采用的是设备综合工程学理论,进行设备管理与维修。它强调对设备一生的设置费和维持费做综合权衡,以寿命周期最经济为目标进行综合管理,并把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贯穿到设计、制造和使用全过程。在管理方面强调:技术是基础、管理是手段、经济是目的。 瑞典目前对设备管理维修采用的是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防维修体制。维修组织机构以社会化专业公司为主。

工厂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培训

工厂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培训 课程目标: 追求及时化生产的今天,向生产设备提出零事故、零非计划停机时间、零速度损失、零废品的要求。除了推行和贯彻全员生产维护(TPM)的思想外,"工厂设备维修"也日渐成为一种管理的技术而非操作技能对于一个优秀的设备维修工程师或主管,无疑,这将是一个全面和彻底的维修管理的训练课。在二天的时间,讲师将以近三十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向您提供完整的现代工厂设备维修管理的解决方案。整套课程以“理论与方法――范例精解――实例练习与指导”模式进行,使其先有总体思路与方法,继而通过范例形成感性认识,最后通过实例练习真正掌握。 参加人员:公司生产经理、维修主管、经理、及维修活动相关人员。 课程大纲: 一、维修的变革历史 * 当今维修的新概念 * 设备磨损原理及OEE * 维修的目标(三个零的概念) 二、TPM介绍 * 做OEE习题 * 介绍本单位的设备及管理情况 * TPM的启动 * 维修作为项目来进行管理 * TPM启动组织完成 * 做TPM习题 * 展开TPM讨论 * 介绍本单位是否执行了TPM 三、故障模态分析(FMECA) * FMECA分析的内容 * FMECA分析工具 四、设备关键性评估方法(PIEU) 下午13:30-17:00 五、设备抢修和故障排除 * 设备故障抢修的控制 * 抢修的组织 * 反故障措施 * 故障原因分析法 a) 鱼刺图 b) KT法 c) RE法 * 总结三种方法 * 介绍本单位的抢修情况 * 区别受训前和受训后对抢修的理解 六、预防性维修管理 * 预防性维修的实施及其流程图 * 定期预防性维修 * 条件式预防性维修 * 实施一套严密的信息处理程序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客户管理 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实习专题报告 题目: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客户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实习名称:专业实习 班级:XXXXXXX 学号:XXXXXXXX 学生姓名: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 X X X X X X 2012年9月6日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专业实习专题报告 摘要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进入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并且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当今世界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必须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控制和管理整个设备维修过程,以达到开源节流,减员增效的目的,从而推动企业向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针对在设备维修过程中的运营管理,我们开发这个设备维修管理系统。 本项目主要是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对电脑维修管理系统进行分配,数据库采用oracle作为支撑,用jdbc来连接数据库。在界面方面,采用的是dreamweaver来进行界面设计。该系统的开发主要包括前端的有关应用程序的开发以及后台的数据库的建立、维护两个方面的内容,系统的建立和维护有管理数据的系统性、规范性、自动性等特点。而用户界面简洁,友好;操作简单,快捷;报表大方,美观;能将维修的生产管理数据生成报表,实用性强。 本文主要介绍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中的客户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设备维修;客户管理;计算机技术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专业实习专题报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是一个设备维修行业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管理者和技术工人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和工人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进行管理和记录,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工作效率低、另外时间长,将浪费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结算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设备维修的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设备维修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因此,开发这样一套管理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 1功能性需求 1.1角色说明 此系统为完成设备维修的管理而开发,为更好地说明维修系统的功能,以下将系统的用户分为不同的角色,并对各个角色负责的工作内容进行简单说明: ①客服:负责接待客户,记录客户基本信息、报修相关信息(包括报修设备信息)。在维修结束后负责结算。 ②任务调度:负责将报修后的任务进行在技术工程师中进行分配。 ③技术工程师:负责检测维修报修设备,并记录检测维修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④库管:对备件的进出进行登记管理。 ⑤运营监督:负责监控报修、维修和结算各环节的工作情况。 1.2基本业务流程 1

设备维修工述职报告

设备维修工述职报告 设备维修工述职报告20xx年设备部的工作已经近尾声,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在部门经理和主管的指导帮助 下,我的业务技能突飞猛进,同时在经理和主管的直接领导 下,工作开展的也比较顺利,作为设备部的一个设备员首先 提高自身技能,才能更好的工作,为了使自己的技能更上一 个阶梯,现总结个人一年来的工作以便更好的开展明年的工 作。 一、每日巡检 面对24小时不停运转的设备,只有加强检查才能更好 的了解设备的健康状况,对将要发生的故障隐患提前清除, 以达到防患以未然。我每天上班开展工作前,都会巡视油漆 线的每台风机的运转情况,检查风机马达和机轴有无异响、 固定座和螺栓有无松动脱落;检查EN进风系统内热交换器有无裂痕漏水现象;检查冷水机工作有无报警;检查焚烧炉燃气压力、水压力、工作温度是否正常,马达有无噪音;检查脱水机压差是否在范围内,有无报警(如有报警根据故障解决);检查脱水区的电机是否运转正常(现脱水区一台电机运转有异常我一直在监控);检查链条线是否运行正常;检查空压房内的4台空压机和2台干燥机的压力、温度和工作运行 的情况;检查蒸汽房、软化水房内的水温、水压的运行情况 并查看电机水泵是否运转正常。经过整个喷涂线过程设备的

巡检让我时刻掌握每台设备的运行状况,并根据每台设备的 实际情况来开展维护保养工作,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降低生产维修成本,最终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效率。 二、设备运行和保养记录 除了对设备的检查外,我还提倡设备维护人员和生产操 作人员的良好互动,力求做到设备缺陷早期发现、及时检修,充分摸透每台设备的脾气和病灶,以利于快速、有预见性的 开展设备维护工作,并对易损易耗件重点跟踪和备件库存。 对设备的各个加油点周期性做润滑工作,这样就不会因为润 滑不好造成设备磨损而增加故障率。对于喷涂线各个喷房的 排风风机我不但每日检查而且还定期用红外测温仪监测风 机的机轴和电机马达的温度并形成记录。不仅如此,我对喷 涂线的所有轴承、皮带、水管管件、滤网虑棉、水泵密封等 常用的东西做好记录并跟踪库存,以便在维修更换时更加及 时、迅速。也配合部门领导制作了设备的作业指导书、保养 规程、设备运转、巡查维修保养记录等。 三设备维修保养 对于在公司正常生产时我发现的故障隐患如果能及时 解决的都已经及时排除,有些需要停线时解决的都先写下来 并在第一时间排除,解决不了的就向经理和主管请教,比如 年中的时候对我平时监测的喷房排风风机发生振动,在经理 的带领下全部风机做了校正平衡后故障隐患解决。对于反渗

炼铁部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炼铁部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一、炼铁部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二、炼铁部设备系统组织机构 三、炼铁部设备维修管理区域划分 四、炼铁部设备维修管理职责划分 五、炼铁部设备维修管理权利与义务 编制:审核:批准:

一、炼铁部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1、管理模式的总体思路 厂部设备维修主要采用点检定修的模式:即通过点检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制定检修计划,从而使设备状态得到恢复,同时辅以可靠性维修管理模式:即通过点检定修制订详细的设备检修周期,根据设备检修周期的不同进行改善,以达到提高相应设备可靠性,从而延长设备检修周期,具体如下: 1)维修单位选派精干技术人员、熟悉设备运行情况以及生产工艺流程,执行本部设备管理及规章制度,在总体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制定设备分包机制,包干包片责任到人。 2)采用国际先进“精益运行”设备检修管理模式,进行检修过程的全方位跟踪管理。改进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制定主控项目的网络计划,最大限度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厂部设备故障率,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3)推行预知维修,确保设备安全、顺行,实现厂部效益最大化。 4)推行“设备第一责任人负责制”,负责维修、检修及抢修,确保24小时设备正常运行。 5)推行并执行“四大标准”:设备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维修技术标准、维修作业标准。 6)严格标准化管理:检修施工管理标准化、施工作业标准化、检修现场标准化、现场设备材料定置化。 2、管理运行模式 根据设备维修计划性质的不同,采用两种管理运行模式。日修、定修为计划性维修管理运行模式,抢修为非计划性管理运行模式。具体如下: 2.1 计划性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定修工程管理模式方框图(较大检修项目主要依靠外委)

物业管理公司房屋设备维修管理案例分析

物业管理公司房屋设备维 修管理案例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物业管理公司房屋设备维修管理案例分析【案例】某物业管理公司为了加强设备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减少损耗,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与利用率,维护物业使用价值,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对设备管理和维修做了如下规定: ①物业项目内供配电、给排水、电梯、中央空调、消防、通信、弱电、公共照明、智 能化等系统设备由管理处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②各系统设备从管理处接管验收之日起建立设备资料期就设备的名称、型号、功率、 产地、编号、生产厂商、出厂时间、安装时间进行详细登记。 ③设备购买合同与安装协议、设备使用说明书、质量检验合格证、出厂证号、生产厂 商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原始技术资料由公司工程部统一收集归档管理。 ④物业项目内各系统设备,由公司工程部按规定统一进行编号挂牌,铭牌上标注设备 名称、型号、功率、厂名、产地、出厂日期、编号、管理人。 ⑤物业项目各系统设备实行年度、季度、月度检修计划工作制度,由公司工程部会同 管理处共同制定设备定期检修计划,维保班按计划实施。 ⑥检修维护重要大型设备时,应制定详细可行的方案,方案应送交公司相关领导审 批,并由工程部开展,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组织、指导、监督检修。 ⑦检修维护电气设备时,应由组织者采取相应的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实施前要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⑧检修维护电源干线、高低压、配电盘、配电箱等电气设备应安排专业电工进行,并 派专人监护,操作前必须拉闸并验电,悬挂警示标志牌,必要时须加装栅栏隔离。 ⑨检修维护设备工作结束后,必须经专业技术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拆除设置的安全 措施,在确定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方可试车并投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