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中风病-中经络(气虚血瘀)病历

患者,男性,?岁,因"左侧肢体乏力?天"由门诊拟"中医:中风病;西医:脑梗塞恢复期"于2013年02月24日14:05:00时轮椅入院。 病例特点: 1、患者,男性,?岁,因"左侧肢体乏力?天"入院。既往? 2、入院时症见:神清,精神一般,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出,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饮食稍呛咳,左侧肢体乏力,偏身麻木,无法站立行走,无恶心呕吐或四肢抽搐,胃纳可,二便调,睡眠欠佳,无寒热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3、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两侧额纹对称,闭目有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歪斜,两耳听力正常,两软腭上抬有力,悬壅垂居中,吞咽稍发呛,咽反射减弱,转颈、耸肩有力,伸舌稍偏?,未见舌肌萎缩及舌肌震颤。左侧颜面部及上、下肢肢体浅、深感觉较对侧减弱,左侧肢体肌张力稍高,上肢近端肌力?级,远端肌力?级,下肢近端肌力?级,远端肌力?级,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左侧肢体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桡骨膜及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活跃,右侧肢体腱反射正常,左侧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及?征阳性,右侧肢体病理征未引出。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左上肢?级,左手?级,左下肢?级。ADL评分:40分。 4、实验室检查:待返。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 气虚血瘀 西医诊断:脑梗塞恢复期 四诊摘要: 患者?性,?岁,神清,精神一般,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左侧肢体乏力,偏身麻木,胃纳可,二便调,睡眠欠佳,无寒热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辨病依据: 患者以"左侧肢体乏力"为主诉,无神昏现象,四诊合参,属于中医"中风病-中经络"的范畴。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故证属“气虚血瘀”。 辩证依据: 患者年老体弱,体内正气不足,血行不畅,瘀滞脑脉,上扰清窍,故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正气不足,经络不畅,肢体失养,故见肢体乏力。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属"气虚血瘀"之证。 本病病因为年老体弱,气虚血瘀;病机为正气不足,血行不畅,瘀滞脑脉,阻滞经络;病位在脑,病性属虚;因起病以口舌歪斜、言语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故病位浅,经治疗预后尚可,但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中医鉴别诊断:"中经络"须与"中脏腑"鉴别,根据患者有无神志昏蒙可资鉴别。中风病须与痫证、厥证、口僻、痿病相鉴别: ①痫证:以发作性神昏、肢体抽搐为主要表现,神昏时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发出异样叫声、醒后一如常人。中风病神昏者常伴有半身不遂,神志转清后多留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等; ②厥证:以突然神昏、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移时苏醒为主要表现,醒后无半身不遂等症,与中风病之神昏而半身不遂不同。 ③口僻:口僻以口眼歪斜为主症,主要表现为病侧额纹消失、闭目不能、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患者发病前可有同侧耳后疼痛,但不伴胡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症。部分中风病患者也可出现口眼歪斜,但多伴有眩晕、偏身麻木或肢体力弱等症状。 ④痿病:痿病以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为主要特征,多发病缓慢,渐进加重;少数患

血瘀:病从瘀中来 也从瘀中祛—污秽之血

血瘀:病从瘀中来也从瘀中祛—污秽之血 内结之血史老总结历代医家经典、阐发了血瘀证的三种形成途径,其中一种是内结之血为瘀血。1血瘀证瘀滞内结是指血液在脉道中运行迟缓、阻滞、凝聚,是中医对血瘀的最基本认识。属于内结之血为瘀血的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史老曾经救治过一个冠心病的患者,这个患者装了8个支架但是仍然反反复复不见好。史老告诉我们,支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意义非常大,但是也只是权宜之计。因为支架只能放在比较大的血管中,对于一些细小的血管堵塞是没办法装支架的,而供应心脏血液的90%全来自于小血管和微小血管。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血瘀的现象,请大家对照以下症状,有两条或者以上就要提高警惕。【血瘀证常见症状】1.舌质紫黯或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曲张瘀血2.面部、唇、齿龈及眼周紫黑者3.肌肤甲错或静脉曲张、毛细血管扩张4.固定性疼痛或刺痛、绞痛5.出血后引起的瘀血、黑粪、皮下瘀斑6.月经紊乱、痛经、色黑有块7.肢体麻木或偏瘫8.精神、神志异常9.腹腔脏器肿大或包块冠心病的病人放了支架并不能一劳永逸,虽然冠心病大血管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很多微循环还存在着堵塞,从心肌层面上来看可能并没有改善供血。所以史老根据古代医家关于瘀血的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提出了瘀血阻络的观点,并形

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瘀血形成的三个途径内结之血、污秽之血、离经之血2气虚血瘀史老告诉我们冠心病的病机,大多数都是气虚血瘀。气虚以后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液容易缓慢停滞甚至凝结。也就是中医当中的“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大气下陷↓无力擎血↓循环受阻↓血瘀气虚血瘀证的主要的表现在血瘀的症状基础上,还有气短,乏力,易汗出,心胸隐痛,动则加重。临床上,史老会给气虚血瘀的冠心病患者用一个名方。【升陷祛瘀汤】生黄芪升麻柴胡知母桔梗山萸肉党参益母草三棱莪术提示:气虚血瘀患者在服用这个之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对方子做出调整。专家表示,内结之血不是一个单一的因素,与中医的“气”也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气有升有降,升降是人体的基本活动的规律。在解决瘀血的时候,也要从整体上重视协调全身的气血关系以及其他的夹杂因素。芪花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症状不是特别严重,只是想进行调理,史老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办法,就是芪花饮。【用料】生黄芪9克,三七花9克【用法】泡水喝,这对于调理气虚血瘀很有帮助。【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此茶。3寒凝血瘀心绞痛、冠心病也有很多人的情况属于寒凝血瘀。在血瘀的症状基础上,出现猝然胸痛、遇寒加重、形寒肢冷、面色苍白等情况,说明我们体内很有可能有寒凝血瘀的现象。泡脚方▼对于夹杂着寒的血瘀,史老告诉我们要采取温阳活血的办

益气活血解毒汤对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症候体征的影响

益气活血解毒汤对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症候体征 的影响 患者编号: 患者姓名: 患者病案号 开始时间:年月日 结束时间:年月日

一.纳入标准 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2.符合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3.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愿意接受治疗和问卷调查 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老年人年龄界定以及我国的通用标准男女患者必须大于60岁。 (四)胸痹气虚血瘀证单项评分标准 (I)胸痛: ①发作次数:0分:基本上不发作。 2分:每周发作2-6次。 4分:每周发作7-14次。 6分:每周发作15次以上。 ②持续时间:0分:无。 2分:每次疼痛时间持续<5分钟。 4分;每次疼痛时间持续5分钟一10分钟。 6分:每次疼痛时间持续>10分钟。 ③疼痛程度:0分:无。 2分:发作时经休息即缓解,不影响正常活动。 4分:发作时需药物治疗,缓解后不影响基本正常生活。 6分:发作频繁,影响正常生活活动(如穿衣、进食、大便、

散步均可诱发),发作时需服药。 ④硝酸甘油用量:0分:无。 2分:每周服1-5片。 4分:每周服6-10片。 6分:每周服11片以上。 ⑤发作与活动关系:0分:重体力劳动不发作。 2分:重体力劳动发作。 4分:日常活动可发作。 6分:不活动即发作。 (2)胸闷:0分:无。 2分:偶有胸闷,可自行缓解。 4分:胸闷发作较频繁,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6分:胸闷持续不解,影响生活和工作。 (3)憋气:0分:无。 2分:偶感憋气,可自行缓解。 4分:憋气较重,服药后可缓解。 6分:憋气,服药后不能彻底缓解。 (4)心悸:0分:无。 2分:偶发心悸,可自行缓解。 4分:心悸发作频繁,但能坚持汇作。 6分:心悸持续不解,影响生活和工作。

中风的气虚血瘀理论

1从中医角度探讨急性脑梗死的病因病机 1.1病名沿革 急性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病”范畴。《内经》中虽无“中风”的病名,但类似中风病的记载较多,如“仆击”、“大厥”、“薄厥”、“偏风”、“偏枯”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首创“中风”病名,明确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明代·楼英《医学纲目》则首用“卒中”之名,清·张锡纯将中风病分为脑充血与脑贫血。但对于中风病名的规范化认识,则源于近年,1986年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中风学组统一本病的名称为“中风病”,又名“卒中”,1992年全国脑病急症会议上又统一以“中风病”作为病证名,CCD编码中西医名称一致。通常按其有无出血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 1.2关于“气虚血瘀”是脑梗死主要病机之一的理论探讨 1.2.1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的理论依据 (1)中风病病位在脑 《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言“血之与气,并而走上,则为大厥”。王冰注云:“厥为气逆也,气逆上而不已,则变为上巅之疾也”,明确指出中风部位在脑。张山雷指出:“凡猝倒昏瞀,痰气上壅之中风,皆有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冲犯脑,震扰神经”。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证明中风病的部位在脑[13]。 (2)脑与气血关系密切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血之间相互对立与统一,气属阳,血属阴,两者之间相互对立,但又互根互用。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指人体脏腑、经络、五官九窍的生理功能,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中风病位在脑,脑为元神之府、诸阳之会,脑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气血津液的充养,《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通达经络朝会于此。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走于鼻而为臭,其浊气

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的五大症状

气虚血瘀气虚血瘀的五大症状 --> 气虚血瘀是我们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状况,主要是因为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到引起的。那气虚血瘀患者有什么症状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同时小编还会告诉大家血瘀体质的人应该如何进行调理的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气虚血瘀症状 对于很多人来说,气虚血瘀是什么都不知道,那肯定更不会知道气虚血瘀有什么症状了。不过没关系,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气虚血瘀的症状。 1、说话语声低怯,气息轻浅 更不用说胸腔共鸣和腹式呼吸了。所以我们说,语声低怯,气息轻浅,这是肺气虚的表现。 2、肺主皮毛 肺气虚相对来也容易引起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3、脾气虚,脾胃之气不足 主要表现为饮食没有食欲,而且在饮食之后会出现腹胀,大便困难的情况。 4、四肢无力

我们知道脾主肌肉,脾主四肢。如果脾气虚的话,则肌肉松软,没有力量。四肢也容易没有力量的,整个形体比较松弛,没有张力,女性会造成乳房下垂,尤其是气虚体质的女性怀孕发胖,生完小孩以后,腹部肌肉会严重松弛。完全一点弹力和张力都没用。还有臀部下垂,整个人的体型很松懈,不挺拔,这就是气虚没有提升的作用。 5、头晕、血压低 因为气虚,清阳不能上升,不能提升,所以会有头晕,血压偏低,基础血压低。比如有的人血压平常都是低压40多,50多,60多,高压不会超过100。 血瘀体质如何调理 1、人体的血瘀体质,首先应该明白这样的状况是怎么来的?血液粘稠,使血液的活性降低,流动性功能变差,从而是体内的血液流动失去输送氧气和血液体内其他营养物质等人体必需的成分,同时血液中的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增强,是血液在向体外排除二氧化氮等其他无用物质的能力降低。 2、血瘀体质应该如何调理?首先我们要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以及有木有其他疾病病史,之后在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3、了解本人的身体状况,包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或者有家族史类等。 4、根据情况应该在医院的全面体检和接受医生的正确指导和在健康恢复心理反射,在心理和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不是所谓态度或者可用可无的对待。

_金匮要略_对妇科血瘀证证治述要

文章编号:1009-5276(2003)10-1727-02 中图分类号:R25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2-08-10 《金匮要略》对妇科血瘀证证治述要 许丽绵 宋 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510405,广东广州//第一作者女,1961年生,副主任医师)关 键 词:金匮要略; 妇科血证; 证治 妇女以血为本,经孕胎产乳均以血为用。气血充盈,血脉流通,则经孕产乳均可正常。任何原因引起冲任气血不畅,胞宫血脉瘀阻,致使经隧不通,或血不归经,或壅聚成症,均可发生经孕产乳诸杂证,临床表现有腹痛、经水不利、闭经、出血、发热、肌肤甲错、两目暗黑、唇口干燥、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涩不利等,故活血化瘀法乃妇科常用之法。《金匮要略》妇人三篇系统地论述了血瘀证的成因、脉证、治疗,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1 瘀血的成因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1条曰:“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虚是气血虚少,积冷是寒邪冷凝结,结气是气机郁结。因气血贵乎充盈,气机贵乎调达,血脉贵乎温通,若三者一有所患,日久必然导致血气凝结,胞门闭塞,经络阻滞,从而发生妇科疾病。 气滞血瘀 血的运行全赖气的推动,气为血之帅。七情内伤,气机失利,气滞而致血瘀。特别在经期、孕期、产后,若因七情内伤,情绪抑郁不畅,气滞血瘀,而导致经行不畅、痛经、妊娠腹痛、产后腹痛等病证。如《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10条曰:“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即为气滞血瘀之证。 寒凝血瘀 寒为阴邪,血得寒则凝。经期产后,血室正开,若感受寒邪,或过食生冷,或冒雨涉水,均可导致血为寒凝而成瘀。《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1条曰:“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即说明寒入胞宫所致的血瘀证。 热灼血瘀 热邪煎熬,耗律灼血,致血液凝滞。多因感受火热之邪,或经孕产后过食辛热助阳之品,热伏冲任血海,灼血为瘀。《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条曰:“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即说明热邪煎熬,热与血结而成瘀。 出血成瘀 各种出血都有形成瘀血的因素,离经之血,留而不去,久而成瘀,瘀血阻滞经脉,新血不得归经,又可导致异常出血。出血与瘀血互为因果。如《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4条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均说明有瘀血的存在。 2 瘀血的脉证 腹 痛 瘀血阻滞,不通则痛。如痛经、妊娠腹痛、产后腹痛。其腹痛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按之有块,血块排出痛减为特点。如《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10条曰:“…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为瘀血阻滞痛经;《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5、6、7条则为瘀血停留所致的产后腹痛。 经水不利、闭经 瘀血阻滞,经隧不通,血行不畅,则月经量少,甚则经闭不行。如《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6条曰:“…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以及《妇人杂病脉 证并治》第10、13、14条皆为瘀血所致的月经不调、闭经。 出 血 瘀血阻脉,血不归经,新血妄行。离经之血既可为血瘀的原因,也是血瘀的结果。包括月经过多、崩漏、胎漏、产后恶露不绝等病证。《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9条:“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裹急,腹满,…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乃冲任虚寒兼有瘀血而引起的崩漏。《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2条曰:“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为妇人素有症疾,复又妊娠,瘀血在内影响胎儿发育而出血。 发 热 瘀血引起失血,出血导致瘀血,久而伤阴,阴虚生内热,则可出现发热。如《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9条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裹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躁”,以及《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7条:“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不尽,不大便,烦燥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暮即发热和日晡潮热,均是瘀血耗伤津血,阴津亏耗所致。 望诊及舌脉象 肌肤甲错、两目暗黑、唇口干燥,乃因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津液失调,肌肤失其营养,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如《金匮要略血痹辨虚劳病脉证并治》第18条和《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9条。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涩不利。 3 瘀血的治疗 依病情之轻重,病程之长短,体质之虚实而有活血化瘀、活血消症、攻逐瘀血之不同。又因瘀血的成因有气滞、寒凝、热灼之不同,因而相应有行气活血、温经活血、清热活血等不同。 活血化瘀 用于瘀血壅阻者,证见腹中刺痛拒按,经行不畅,经来有血块,甚或经闭,舌质紫暗,脉沉涩。《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15条曰:“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气血刺痛,红蓝花酒主之。”妇人经后和产后,风邪最易侵入腹中,与血气相搏,以致气血瘀滞,宜红蓝花酒活血化瘀,利气止痛。瘀血滞留,气血不畅,故少腹疼痛,经行不畅,用土瓜根散以活血调经。方中以土瓜根、 虫活血行瘀;桂枝、芍药和营血,通血脉。 活血消 用于血瘀郁结凝聚积症包块。如《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2条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妊娠合并症瘕下血证。方中桂枝辛散行滞,通脉化瘀,桃仁、丹皮活血化瘀消症,茯苓、白芍健脾养血,取扶正祛邪之意,用蜜为丸,取其缓攻,服量取递增方法,达到症去而不伤胎。此乃治本之法,即“有故无殒,也无殒也”。但当“衰其大半而止”。桂枝茯苓丸除治症病下血外,临床还用于瘀血痛经、产后恶露不绝、胞衣不下、异位妊娠、胎死不下等证。(下转第1775页)  中医药学刊 2003年10月第21卷第10期 古医籍博览

探讨中医对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型的治疗

探讨中医对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型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5-10-30T09:26:19.9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作者:张东芳[导读]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人民解放军211医院慢性心衰在辨证分型中以气虚血瘀型居多,多表现为心悸、胸闷(痛)、气短、乏力等,可在活动后加重。我们临床治疗时以益气活血为基本大法,以益气为首要任务。张东芳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人民解放军211医院 150050 摘要:慢性心衰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为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其发病机制和研发新的治疗方案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祖国传统医学在治疗慢性心衰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文献,总结专业学者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经验,从病因病机出发,以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型为主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从而观察益气活血治法对慢性心衰气 虚血瘀证型的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关键词:慢性心衰;气虚血瘀;益气活血法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果,是临床上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疾病。祖国传统医学对慢性心衰的研究近年来也趋于热化,传统中医中并没有"慢性心衰"这一病名,一般根据临床症状的特征把慢性心衰归属于中医"心悸,喘证,胸痹,水肿"等病名的范畴[1]。本文查阅近年中医药对慢性心衰研究的相关文献,在前期学者研究的经验中探讨慢性心衰的证型和治法。1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病名的认识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灵枢?胀论》:"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素问?五脏生成论》:"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日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日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早期中医著作《内经》已经涉及心衰相关病名,从其临床表现来看,"心胀""心痹"可归入心力衰竭范畴,这与现在我们临床所见的慢性心衰临床表现相似。张仲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心水"的病名。并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指出:"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这些都与心衰证候相吻合,进一步明确了"心水"这一病名与慢性心衰临床症状相近。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心脏门》中首次直接提出"心衰"这一病名;宋?赵估《圣济总录?心脏门》有云:"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2]。可见"心胀、心痹、心水、心衰"是古代中医对慢性心衰病名早期的认识。从这些病名我们可以发现中医药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开始早,且研究日趋完善。2中医对慢性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慢性心衰的发生病因主要是外邪反复侵袭、饮食偏嗜、情志所伤、年老体衰等因素导致的[3,4]。经过不断研究和总结,现代的医家对慢性心衰的病机普遍认为是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以心气阳虚为本,血脉淤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为标。心主血脉,而血脉运行全赖心中阳气的推动,如若因外邪久稽,内舍于心,或因七情内伤,气血违和,心失所养,均可引发心病,使心之气阳耗损,鼓动无力,血行滞缓,血脉瘀阻,从而出现心衰的症状。众多学者认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是心衰最主要的病机,心气虚、心阳虚是其病理基础,血脉瘀滞为其中心致病环节。 2.1气虚是慢性心衰发病的根本因素《金匮要略》曰:"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明代刘纯在《伤寒治例》中曾说:"气虚停饮,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悸也",明确地阐述了心气虚是心衰病机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心气虚导致心阳虚,进而发病为慢性心衰。中医认为心气虚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始动因素,气虚无以濡养心脉,故见心慌气短,神疲乏力等症状。这说明了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心气(动力)的作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于周身,使各个组织器官获得必要的荣养,才能发挥其各自的生理功能。所以说心气虚衰是慢性心衰发病的根本因素,临床观察心气虚是慢性心力衰竭正虚的最基本证候,且贯穿于疾病发展的整个过程。 2.2瘀血是慢性心衰的中心环节在传统中医学中,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血瘀证是伴随心气虚的最常见的标实证。"气"与"血"的关系十分密切,"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在心衰发展过程中先有心气不足,日久气虚血运无力出现血瘀、痰阻、水饮标实之候。若心之气阳耗损,鼓动无力,则血行滞缓,血脉淤阻,从而出现心衰症状。《医林改错》中指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如果一旦心气虚衰,缺乏动力则帅血无力血行不畅,瘀阻经络就会影响到各个脏腑的正常功能,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心衰症状。中医认为心力衰竭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心气虚为主,标实则以心血瘀阻、痰饮内停为主,"瘀血乃一身之大敌",故瘀血是慢性心衰中心环节,是伴随整个心衰过程的症状。3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辩证目前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尚不统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其分为7型,即心肺气虚型、气阴两亏型、心肾阳虚型、气虚血瘀型、阳虚水泛型、痰饮阻肺型、阴竭阳脱型。现代多数医家认为,气虚血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心气虚衰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基础,心气不足则运血无力,血运不畅导致瘀血内阻,形成血瘀。所以气虚血瘀在心气虚的前提下贯穿于慢性心衰的全过程,为主要病理表现,以心悸、喘息、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不能平卧、少尿水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4中医药对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的治法中医认为,慢性心衰的主要病机属本虚标实,心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故益气活血法可针对心衰发病之病机气虚为本,血瘀为标而应用。 张艳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心气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日久成瘀,阻塞脉道。所以我们临床治疗气虚血瘀证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大法,以益气为首要任务。5结论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治疗

综述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治疗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摄食热量的增加及运动的减少,使我国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脂肪性肝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积极的控制高脂血症的发病,预防心梗、脑梗等致死性疾病,降低总体死亡率有积极的意义。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医对高脂血症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现将近年来中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进行总结。 1.血脂与痰浊的关系 高脂血症是血液中的脂质超过正常而出现的疾病。中医古代文献无“血脂”之说,但很早就有关于“膏脂”“脂”“膏”的论述。《灵枢?五癃津液别》云:“五谷之滓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灵枢?卫气失常篇》云:“人有脂、有膏、有肉。”并指出各自的特点:“黄帝曰:其肥瘦大小奈何?伯高曰: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瘦小。黄帝曰:三者之气血多少何如?伯高曰: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肉者,多血则充形,充形则平。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后世医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张景岳《类经》亦云:“精液和合而为膏,以填补骨空之中,则为脑为髓,为精为血。”张志聪《灵枢集注》:“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脂丰满。” 这些论述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血脂和膏脂等的关系,但又不尽全面。正常人血液中亦有脂质,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以上所述应当是血脂的一种正常状态。而对于血脂的异常状态,古代医家在论述在论述膏脂之时往往会提到“肥人”、“气虚之人”,和肥人及气虚之人关系最大的是痰湿。东垣云:“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也。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也。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伤也。”从脾实的角度论述肥人之

中医内科学病证歌诀大全

中医内科学病证歌诀大全! 肺系病证 一、感冒 病证歌诀 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 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 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 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常人感冒 1.风寒束表证—荆防败毒散、荆防达表汤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加减 虚体感冒 4.气虚感冒证——参苏饮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病证歌诀 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 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 二陈三子法痰湿,内伤痰热清金方, 肝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 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 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证——二陈汤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5.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证——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 7.肺阴亏耗证——沙参麦冬汤三、哮病 病证歌诀 哮证发作痰鸣喘,宿根新邪肺不宣, 邪实正虚辨标本,寒哮寒痰射麻专, 定喘汤方主热哮,三子养亲化风痰, 青龙石膏寒包热,虚哮固本最相关, 肺脾肾虚有主次,六君生脉金水煎。 发作期 1.冷哮证——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2.热哮证——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寒包热哮证——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加减 5.虚哮证——平喘固本汤加减 缓解期 6.肺脾气虚证——六君子汤加减 7.肺肾两虚证——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四、喘证 病证歌诀 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 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 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痹五磨专, 生脉补肺脱参附,肾虚不纳参蛤散。 实喘 1.风寒壅肺证——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2.表寒肺热证——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热郁肺证——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证——五磨饮子 虚喘 1.肺气虚耗证——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证—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3.正虚喘脱证—参附汤合黑锡丹加蛤蚧粉

面瘫病(气虚血瘀证)临床路径

面瘫病(面神经炎)住院病人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瘫病(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病(TCD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IO编码:G51.8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 风寒袭络证: 2. 风热袭络证: 3.风痰阻络证: 4.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

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病(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病(TCD编码:BNV120)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颅脑损伤者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颅脑手术治疗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脑CT、MRI检查正常。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风湿系列。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血瘀证的病因

分类号:B J624 云南日报/2000年/12月/01日/第B02版/ 科普 血瘀证的病因 上海中医药大学 沈施德 教授 这里说的血瘀证不光是人们想像中的外伤引起的血肿,而是泛指人体气、血、津液正常运行,受到气虚、气滞、寒凝、火热、外伤等原因,导致气滞、痰湿、血行不畅,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其临床表现为唇舌爪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疼痛而有定处,尤其为刺痛者,出现肿块、出血、肌肤甲错及温脉等特征者,由于瘀阻部位的不同,症状可以各异,如胸闷心痛(心)、咯血胸痛(肺)、呕血便血(胃)、胁下痞块(肝)等统称血瘀证,临床上可分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等。 血瘀证可由多种原因造成,而形成血瘀后又可以引发多种病变,中医对血瘀证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因于寒。寒凝血脉是血瘀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血“得温而行,逢寒则凝。”临床常见的内寒引起的血 瘀阻络,多见于心、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等。 二、因于热。热邪内蕴,煎熬血液,血脉凝结亦可成以瘀。临床上可分扑感邪热和内生邪热。临床可见肺部感染、急 性肾功能衰竭等。 三、因于气。临床可见气滞血瘀,是因气机失调,情志异常,肝郁等均能导致该病。还有气虚血瘀,气虚无力推运血 行,血管天气,必停留而瘀。 四、因于血。临床上有血虚血液、出血血痕、污秽血瘀之分。 血虚血瘀是指出血之源障碍,或慢性耗血而血虚脉道干湿,临床上常指不通则痛,血有虚而滞者。 “瘀血不会,新血难生”,故治疗上应采用祛瘀生新,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活血化瘀。 出血血瘀:指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形成的病理性瘀血,外伤性出血,脏器出血等。 污秽性血瘀:常见于指有外邪、内伤、自身代谢产物堆积体内不能排除,均可导致血瘀。《证治准绳》首倡“百病之源,来自血瘀”之说法。

促脉证

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阴两虚证:心中悸动,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短气,咽干,口干烦躁。舌红少苔。 (二)心虚胆怯证:心悸怔仲,善惊易恐,坐卧不安,恶闻声响,多梦易醒。舌质淡红,苔薄白。 (三)痰热内扰证:心悸,睡眠不安,心烦懊恼,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胸闷或胸痛。舌红苔黄腻。 (四)气虚血瘀证:心悸怔仲,气短乏力,胸闷心痛阵发,面色淡白,或面唇紫暗。舌质黯淡或有瘀斑。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心悸 1.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呼吸、面色、血压等变化。重症患者遵医嘱持续心电监护。患者出现呼吸不畅、面色苍白、大汗或自觉濒死感时,报告医师并留置静脉通路,遵医嘱予吸氧、药物治疗,配合做好急救工作。 2.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尽量减少搬动患者;病室保持安静,避免噪音干扰,减少探视。 3.遵医嘱中药泡洗。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关元、气海、膻中、足三里、太溪、复溜、内关、三阴交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肺、肾、神门、皮质下等穴;伴失眠者可配交感、内分泌等穴。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神门、心俞、肾俞、三阴交、内关等穴;伴汗出者可加合谷穴。 (二)胸闷胸痛 1.密切观察胸闷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遵医嘱监测心率、心律、脉搏、血压等变化。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出现异常或胸痛加剧、汗出肢冷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遵医嘱用药,并观察服药后症状缓解程度。 2.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心俞、膈俞、脾俞、肾俞、内关、膻中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神门、交感、内分泌、肾等穴。 4.病情稳定时可遵医嘱中药泡洗。

中医辨治心衰血瘀证经验

中医辨治心衰血瘀证经验 中医学古代文献中虽有心衰之名,但无专篇论述,心衰病名首见于宋·赵估编《圣济总录·心脏门》,其余论述多散见于“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心水”等病证。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云:“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水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尤在泾注云:“曰血分者,谓虽病于水。而实于血也。”明确指出血瘀可致水肿的形成。杨思进教授从医三十余载,得之“血不利则为水”这一著名论点,辨证论治心衰气虚血瘀、阳虚血瘀、痰瘀互结证型,每多获良效。 心衰瘀血证的致病因素 《血证论》曰:“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瘀而兼水也。”“水病而不离乎血,血病而不离乎水。”可见血水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之间存在互用、互化、相互为病的关系。心衰是一个缓慢的发生发展过程,归结瘀血致心衰为病的机制不外乎虚与实二端。即当血不利时,营气不能化生气血水谷精微,反而会使局部或全身血脉中的精液流溢于脉外,潴留于组织脏腑之间,形成水液。其次亦可由于血不利阻滞脉道而导致津液的输布失常,停留于局部或泛溢组织脏腑之间形成水液。因此无论何种原因而致的血不利,皆可阻塞脉络,形成瘀血,使局部组织因缺氧而出现变性、水肿、渗出等病理改变,

从而使患者出现心衰症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大多数心衰患者均可见:①血液流变性异常,即血液浓、黏、凝、聚的状态。②微循环障碍,即血流缓慢与瘀滞,微血管狭窄或闭塞等状态。③血流动力学异常,即心脏射血功能降低,血管阻力增加等。中医学认为,此即是瘀血。现代医学通过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药物对心衰患者具有以下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状态;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流动力学;调节免疫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治疗方法 《高注金匮要略》指出:“水在血分中,当以治血为本,治水为标。”拟从气虚血瘀、久病必瘀和痰瘀互结的基础上,创出以下治疗方法。 益气活血化瘀法:《素问》中有“血实者宜决之,气虚宜引之。”“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的理论,以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衰,补益中气,使元气得复,活血化瘀使血脉通畅,则气血调和,临床症状缓解。常用活血化瘀药物有丹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鸡血藤、牛膝等。 温阳活血化瘀法:患者久病,耗伤阳气,导致心阳虚衰,阳虚则不能温煦津液,水湿及血行受阻,津液流溢于脉外,潴留于组织脏腑之间,形成水液。心阳亏虚是心衰发病的关键,并贯穿于心衰的整个病理过程。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变脏腑由心而涉及脾、肾,多表现头

项痹病(气虚血瘀证-保守治疗)临床路径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病人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 一、项痹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编码: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编码:M47.221+(G55.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缓解期 (3)康复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1. 风寒痹阻证: 2. 痰湿阻络证: 3.血瘀气滞证:

4. 气虚血瘀证: 5.气血亏虚证: 6.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编码:000、—10编码:M47.221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二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颈椎张口位、正侧位片;颈椎或。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风湿系列。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片。 (八)治疗方法 1.手法 (1)松解类手法 (2)整复类手法 2.针灸疗法 3.牵引疗法 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5.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高脂血症的从“肾”论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62381897.html, 高脂血症的从“肾”论治 作者:陈晨方显明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年第05期 [摘要]高脂血症是人体内的脂肪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一种或多种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成分含量的异常增高,高脂血症与心血管病有着密切关系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发病原因。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易感因素,改善或纠正脂质代谢异常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举措。中医认为,肾有“收藏、化精”调和气血的功能,而日久肾虚,则会形成血瘀和痰浊。此篇综述主要讨论近年高脂血症的从肾论治的治疗的进展。 [关键词]高脂血症;活血补肾;血瘀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1)09-0011-03 中医学并无高脂血症的名称,但多有关于“脂”和“膏”的论述,《灵枢》称“脂”是一种充盈身体的正常营养物质,而“膏”是过多的“脂”,血脂为水谷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属于津液,存于血中,与血液是互为化生的关系。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津液不规则血化,浊而生成脂及痰,浸淫脉道,以致气滞血瘀,痹阻脉络,形成高脂。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入中医的“眩晕”、“胸痹”、“中风”、“血瘀”、“痰湿”等病证范畴。 1、致病机理 1.1肾气不足导致气血不和,形成“血瘀”和“血痹” 《素问—调经纶第六十二》云:“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次成形。意志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髓,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可知肾虚就会导致骨髓的空虚,形成内在的气血不合,而长期的气血不行和血瘀就会形成血痹,肾的收藏旧血,生新血的功能就会下降。《素问一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中老年人脏腑之气渐衰,精气渐减。肾虚气化无力,导致痰浊、瘀血形成并瘀积体内,造成脂质代谢紊乱。尹方等认为,高脂血症与肾虚有重要关系。肾精亏虚,水谷精微难以化为“清血”,以致浊物内滞,最终形成痰瘀阻滞,血脉不畅发为本病。吴卫红认为年老体衰,肾虚精亏,膏脂不藏,化入血中均可致血脂异常。张吉正等认为本病为脏腑功能失司、膏脂生成、输化失常所致,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表现为脾肾阳气亏损,或肝肾阴血不足,标实主要为湿浊内蕴,久则兼挟瘀血,导致痰瘀互结为患,脏腑涉及

中医诊断学试题-气血津液辨证

中医诊断学试题-气血津液辨证 一、单选题 1.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应属( ) A.血虚证 B.阳虚证 C.阴虚证 D.亡阳证 E.气虚证 2.大出血后出现气短,心悸,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诊断为( ) A.气血两虚 B.气虚失血 C.气随血脱 D.气虚下陷 E.阴虚阳亢 3.阳虚证与气虚证的临床表现主要区别是( ) A.有无少气懒言 B.小便是否清长 C.有无神疲乏力 D.寒象是否明显 E.舌质是否淡嫩 4.气滞证的特征性症状是( ) A.头昏眼花 B.胀闷疼痛 C.嗳气恶心 D.腹部坠胀 E.手足发麻 5.临床中常见的气逆证,多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密切( ) A.脾肺肾 B.肺胃肾 C.肝肺胃 D.肝心肺 E.心肾肺 6.疼痛见于手足、肤色紫暗发凉,得温痛减,喜暖恶寒,月经衍期,经色暗紫,脉沉涩,属于( ) A.血瘀证 B.血寒证 C.气滞血瘀证 D.血虚证 E.气虚证 二、多选题 1.气不摄血与血热妄行鉴别要点为() A.病程的长短 B.血质淡薄与红稠 C.舌质的淡白与红绛 D.脉象的细弱与弦数E.出血的多少 2.瘀血所致出血的特点是() A.脉细涩 B.出血反复不止 C.血色紫暗,且有血块 D.唇舌甲青紫 E.皮下紫斑 3.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可有() A.刺痛 B.肿块 C.紫绀 D.出血 E.脉细涩 4.狭义痰饮证的临床表现是() A.胸胁支满 B.痰质粘稠 C.胃脘有振水音 D.关节肿痛 E.舌淡嫩、苔白滑、脉弦 5.水饮内停可表现为() A.脘腹痞胀,水声漉漉B.咳嗽气喘,痰多清稀 C.喉中痰鸣,喘息不得平卧D.泛吐清水,食欲减退E.舌淡嫩,苔白滑,脉弦 6.津液不足的临床表现是() A.咽干舌燥 B.皮肤干燥 C.大便秘结 D.口渴漱水不欲咽 E.小便短少而黄 三、填空题 1.气虚类证包括、、。 2.血虚类证包括、。 3. 气病实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四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阴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阳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试论气虚血瘀阴伤是高脂血症的终极病机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症之一,高脂血症是指:胆固醇(TC)≥6.5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1.54 mmol/L[1],由于大部分脂质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转全身,故高脂血症常表现为高脂蛋白血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事业的进步,我国疾病谱和致死致残病种发生了重大变化,45岁以上人群中血脂增高者达57%,60岁以上者17%[2]。 1 高脂血症的主要并发症高脂血症及其引起的并发症的危险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广泛的重视,也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高脂血症的潜在危险包括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及总死亡率等多种健康结局的评价。高脂血症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见于遗传性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继发性多见于未控制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脂肪肝、痛风等症。 2 体内参与脂蛋白代谢的主要因素载脂蛋白:主要的载脂蛋白有A、B、C、D、E、F等几十种。A又分为A Ⅰ、AⅡ、AⅢ、AⅣ等亚组,B又分为B48、B100,C又分为CⅠ、CⅡ、CⅢ亚组。细胞脂蛋白受体:有LDL受体或apoB、E受体,apoE受体或乳糜微粒残粒受体,β-VDLD受体或乙酰LDL受体,清道夫受体,HDL和乙酰HDL受体。脂蛋白代谢中主要的酶:脂蛋白脂酶(LPL)、肝脏三酰甘油酯酶(HL)、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换酶(LCAT)、脂质转运蛋白(LTP)或称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 3 中医古籍中关于高脂血症的描述中医虽无“高脂血症”这一病名,但与其相关的论述并不少见。《灵枢-卫气失常》中曾把肥人分为脂人、膏人、肉人。《灵枢》曰:“脂者,其血清,气滑少”。《灵枢-血络论》曰:“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其中“其血黑以浊”形象地说明了气血津液代谢失调,导致痰瘀胶结于血脉之中的状况,与现代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的概念非常相近。《生气通天论》中提出:“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提出了饮食不节,味过甘肥,损伤脾肾功能,影响肝胆疏泄,以致精汁不能泌输,而转化为痰浊,这与现代医学提出的高脂高糖饮食和脂代谢紊乱的病因学说是基本一致的。《证治准绳-蓄血》首论污血:“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汤本求真》中亦有“污秽之血”之云。后人将污血定义为瘀血、蓄血,指水谷不化之痰湿、过盛入脉之浊气及瘀滞之血在脉中结聚而成,并不单指瘀血,亦含有脂质代谢紊乱的病理产物。《素问-通评虚实论》说:“消瘅、仆击、偏桔……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顾松园《医镜》载:“消痹、扑击、偏枯痿厥、气逆喘满,肥贵人之膏梁之疾。” 4 高脂血症的中医病机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3]归纳、整理90年代以来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的65篇文章,把其基本病机概括为痰浊凝聚注入血脉;脾失健运,肾精亏虚是导致痰瘀形成高脂血症的内在原因;嗜食肥甘厚味是化生痰浊,促成高脂血症的外在条件;痰瘀互结,沉积血府,脉道失柔是高脂血症发展为心脑血管疾病和机体衰老的必然转归。[!--empirenews.page--] 丁氏等[4]认为高脂血症的病机主要与肝、脾、肾有关;主要病位在血脉;病灶为本虚标实,其本为肝、脾、肾三脏的虚弱,其标为痰浊、瘀血内生;诱因为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情绪失畅等。 5 高脂血症的终极病机是气虚阴伤血瘀高脂血症主要与肝、脾、肾三脏有关,病性为本虚标实。治疗上有理脾、疏肝、益气、化痰、利湿、祛瘀、温补脾肾、滋补肝肾等法。本病中后期出现气虚、血瘀、阴伤共同存在的情形居多。但通过大量文献检索,很少能发现系统阐释气虚、阴伤、血瘀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三者联合引起高脂血症的病机。同时也很少阐明益气、养阴、活血三法同用治疗高脂血症的原理。以下探讨高脂血症的病机殊途同归于气虚阴伤血瘀。 5.1 血瘀《诸病源候论·诸痰候》指出:“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明医杂著》言:“津液者,血之系,行乎脉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滞则凝聚而为痰。”本病的病位在血脉,而兼及其他脏腑。高脂血症多为痰、浊、瘀阻于脉络而成。痰瘀互结,沉积血府,脉道失柔是高脂血症演变为心脑血管疾患的必然转归。淡浊膏脂伏于脉道,积久不去,妨碍气机,血行不畅,滞而为瘀,痰浊瘀血混结为患。 5.2 气虚王清任《医林改错》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