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保国先进事迹典型材料

李保国先进事迹典型材料

李保国先进事迹典型材料
李保国先进事迹典型材料

李保国先进事迹典型材料

李保国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技特派员、燕赵楷模、省管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

李保国真的走了?!跟邢台市南和县?中国树莓谷?产业园负责人通完最后一个电话,他只睡了两个小时——就再没醒来。

他的手机还是响铃不断——那些还想向他咨询果树种植技术的太行山老乡们不知道,那热情又利落的声音,他们已再也不能听见。

他的电脑里,还有没写完的论文;他的办公桌上,没完成的农业项目规划和正在批改的学生作业依然静静摊开——然而,它们都等不到了,等不到那个见缝插针的人了,等不到那个字斟句酌的人了,等不到那个出了名严格的人再来了……

一定是他太累了,想歇歇。

是的,他是该歇一歇了。他来不及告别,就把一身疲惫和劳累抛却,匆匆而去,未曾留下半句话。

2016年4月10日凌晨,阳光依然灿烂,春风依然和煦,姹紫嫣红的春花依旧,而李保国却悄悄地走了。他又去看他难以割舍的太行山了,他又去看那漫山遍野的果园了,他又去看他相濡以沫的老区乡亲们了……

走遍太行山的旮旮旯旯,随手指向一片果园,他都能脱口说出是谁家的。

从邢台县前南峪村到内丘县岗底村,从临城县凤凰岭再到平山县葫芦峪,每道沟沟坎坎都留下他的足迹。

绵延80公里的燕赵太行山区,成千上万的农民兄弟都是他的朋友。

有人把他誉为百姓心中的?科技财神?,引领大家摘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有人把他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愣是把世代寸草不生的荒山秃岭改造成了硕果累累的林果基地。

在大学校园里,在各地讲台上,他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可到了太行山区的村庄里,他就成了地地道道备受尊敬的?农民教授??土专家?。尘土飞扬的荒坡秃岭、田间地头,就是他30多年最为珍视的课堂。

他30多年如一日,扎根山区,为农民举办各种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先后完成28项山区开发研究成果,直接帮扶100余个村庄,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超过35亿元,使贫瘠山沟里的10多万名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和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巍巍太行山上!

他生就一副朴实之相,纵使光环满身,脚踩的依然是太行沙石和燕赵故土,手拿的依然是钢锯和剪刀。

?你用科技的力量,把荒山秃岭丢进历史,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你用责任和担当,让贫穷困苦成为过去,让富裕文明变成现实。?

2015年12月16日晚,?燕赵楷模发布厅?节目在河北电视台现场录制,主持人采访李保国的先进事迹后,用充满深情的声音,宣读了以上颁奖词。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田向利登台为他献花并颁奖。台下观众被他的事迹感动,掌声雷鸣般响彻演播大厅。

现场熟悉李保国的人却有点诧异:?李保国咋变了模样??

原来,一向穿着随意、不注重打扮的李保国,今天却像?大姑娘上轿?一样好好打扮了一番。他刮净胡子,理了发,还穿着一件崭新的白衬衣,那是录像前一天晚上妻子郭素萍临时给他买的。这么多年,李保国身上常穿的都是劳保迷彩服和那件破旧的深灰色大袄,最好的衣服也只是一件红色运动服。

李保国诙谐地说:?俺本来脸就黑,再穿件白衬衣,岂不显得脸更黑!?导演为了追求录制效果,希望李保国最好能系上一条领带,被他拒绝了:?系那玩意儿干啥?束缚得很,纯属多余!?他坚持还是不

系为好,自然而然。导演终是拗不过他。

在日常生活中,李保国就是这样一位不注重仪表,甚至偶尔显得有些邋遢的人。

可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他却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走在农业科技的最前沿,引领着农业林业发展的最新潮流。

正是这两点颇具意味的反差,让大家几乎异口同声称呼他?农民教授?。

1981年,李保国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响应学校号召,离开校园一头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承担起山区开发与经济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从此,李保国便与大山结下不解之缘。

初到邢台县前南峪村,乡亲们见到李保国不由惊讶起来:?这个人真土,咋看咋不像个大学教师哩!??以前来咱们村里讲授技术的,可都是头发梳得溜光,皮鞋擦得锃亮,穿西装,打领带,这个人咋这么土哩??在村民们的一片疑惑声中,李保国走进他们中间,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治山富山之路。

李保国深知,农民兄弟与他这样的大学老师之间必然存在某些隔阂。只有首先消除这些隔阂,真正走进他们心里,才能更好开展工作。他认为自己长得又黑又土气,反倒容易跟乡亲们拉近距离。

但光靠形象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还不够。还要靠真本事,那就是教会农民靠科技手段管理好自家的果树和林木,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增收、致富,这才是令老百姓真正信服的?砝码?。老百姓服气,才会全力支持自己,太行山区全面脱贫的宏伟计划才会逐步实现。

李保国总结:?迎着农民的需求找课题,农业科研才有生命力。?他常对河北农大课题组同事说:?让农民亲近科技、掌握科技,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要学会当农民。?

前南峪村一带多是光秃的石头山,就连野生灌木也因缺少水土滋养,生长得低矮瘦小。这里的山体现了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

为了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白天跑遍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点着油灯彻夜研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一度成了他的生活常态。有时,他还把乡亲邀到自己的临时住所里,促膝长谈,虚心请教。制约山区经济果林业发展的瓶颈逐渐露出水面,让树木存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厚土层。可土又从何而来?如何保证加厚的土层不被雨水冲蚀?随之而来的一个个难题又摆在面前。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在白天的翻山越岭中,在夜晚的油灯下,他的思索没有停止过。

时间不长,李保国根据当地实际,联想外地治山经验和教训,大胆提出了?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治山方略。就是自山脚底部沿坡而上每隔四五米跨度左右各开挖一条沟,一下雨,山上的水就会顺坡而下流到沟里;再把山体表层的土统一收集到沟里面,这样就达到了有土、有水的目的。

通过?双聚?措施,前南峪村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90%。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村的沟沟壑壑呈现?洋槐头、果树腰?,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1996年,50年一遇的大暴雨重创了邢台西部山区,前南峪村却丝毫未受影响,一草一木皆无恙。如今的前南峪村,林木覆盖率高达90.7%,获?全球生态环境建设500佳?提名奖,当地百姓人均年收入达1.06万元。

邢台市临城县凤凰岭地处干旱的太行山丘陵地区,鹅卵石密布,干旱缺水,开发难度大。这里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种树,种了死,死了种,再种再死。

李保国通过采样分析发现,满山岗的乱石滩下都是强碱性的礓石层。乱石滩本来就不存水,礓石层又对植物根部破坏严重,树根本活不成。

在李保国的指导下,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带头在凤凰岭干旱丘陵岗地开辟了治理战场。他们?挖走鹅卵石、打破礓石层、开沟建立保水层、聚水节水保水?,通过一系列治理,成功种植了薄皮核桃,使历史上的荒岗披上了绿装。很快,这些技术成果被广大荒岗丘陵区的农民复制推广,仅邢台市薄皮核桃种植就发展到6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

2015年12月10日傍晚,常年在外奔波的李保国风尘仆仆回到家中,他兴奋地抱起小孙子亲吻时,却被一声?你是爷爷吗??的生分质疑击痛心房,这个硬汉落泪了。

想起孙子那皱起的眉头,紧绷的小脸,稚嫩的童声,李保国心里横竖不是滋味,双眸噙满愧疚。

?我最对不起的就是这个家。没有老伴和孩子们的理解和支持,我啥也干不成!?

当年从邢台山区回保定看望孩子和老人,至少要赶3个小时的汽车,再转乘7个小时的火车,经过10个小时的辗转颠簸才能到家。因路途遥远,工作太忙,李保国根本无暇顾及远在保定的家。

1983年李保国在前南峪村搞小流域治理时,儿子李东奇刚满一岁。在后来的日子里,前南峪人给李东奇起了个小名就叫?小流域?。小流域治理好了,可?小流域?却真的变成了这里地道的山里娃,一张嘴满口流利的山根话。

为了绿山富民,李保国为山区付出越多,亏欠家里的也就越来越多。

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也在河北农大工作,当年也是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每每谈到跟着李保国辗转迁居于山区各地的经历时,郭素萍总不免生出诸多感慨。她说当年最对不住的是自己的老母亲,母亲岁数大了,需要照顾,可李保国工作起来不要命,也同样需要照顾。不得已,她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让老母亲和?小流域?跟上自己,同李保国一起到山里居住。可这一住就是4年多。

郭素萍常常跟着李保国一起在山里奔波,每天忙碌不停,经常过午贪黑,错过饭点。疲劳和困倦常在此时结伴袭来,李保国走上车朝座椅上一靠,?呼噜?一觉,哪里还顾得吃东西。郭素萍有时也顾不得吃饭,但始终不曾忘记叮嘱丈夫吃药。

去年冬季,李保国再次来到前南峪村指导果农剪枝。午饭后,他来到一处高坡,指着山脚下那排破旧低矮的石板房说:?这是当年我们住的地方,这些房子过去都是村子里喂牲口的地方,老百姓都没住过。可我为了让乡亲们信任我,就住在这里。?李保国边说边凝望着坡底。

?你还别说,这些房子说不定以后还真成文物了呢!?

李保国呵呵地笑出声来,笑得很爽朗。风吹乱了他的头发,黝黑的脸庞显得格外清朗。

李保国近年常说:?国家给我发着工资,一个月八九千元,吃喝不愁——这么多年,名、利,我没追求过,到最后我都得到了。我相信,你只要干点事就行了,终究会有人认可。?

李保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淡泊名利,安于奉献;一心干事,别无杂念。

有人曾问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你们一年给李保国多少钱??杨双牛说:?许多人都问过我这同一个问题,都觉得我不给李老师钱,他就不会这么卖力地在村里搞服务。??其实,李老师根本不缺钱,但他又没钱!他在岗底搞技术服务,不仅有课题经费,还有项目经费,少则几万、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可这钱一分也不属于他个人,一分一厘都要用到科研课题和扶贫正道上。?杨双牛十分了解李保国,对于别人的误会和诘问,他感觉有些不解和气愤。

李保国与杨双牛也推心臵腹,无话不说,?我李保国在课题和项目资金上绝对是个‘铁公鸡’。钱经我手不假,我只是个‘过路财神’。凡经我手的课题费、项目费,谁要想打歪主意,没门!?事实就是如此,他无论在哪里搞服务,既不拿工资,也不占股份,不但自己不挣钱,有时还倒贴经费。

?不为钱来,农民才信你,才听你的。?李保国说。

当年在岗底村推广苹果套袋技术时,多数老百姓起初并不买账。?很好的苹果套个袋子,不透气不着光,烂了咋办??果农有顾虑,李保国不争辩,他赔着钱给技术打包票,自己拿出5万元买了30多万个苹果袋,开始在农民果园搞试验。他还许诺:?套袋减了产,赔了是我的,赚了是大家的。?秋后一比,农民信服了,套过袋的苹果一只能卖50元,当场就有果品商订购。套袋技术从此迅速推广开来。后来,依靠李保国独创的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岗底村的?富岗?苹果,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创造出一只苹果卖到100元的神话。

李保国活着的时候,前南峪村民把他奉为恩人,把他一心为民的事迹刻成碑文,矗立在村口;岗底村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展示厅里,一共五个部分的展板,四部分里有李保国的身影……

这种来自农民兄弟的热情、尊敬和爱戴,最打动李保国。

有一次,李保国行车至内丘县摩天岭村时遇上交通堵塞,进退不得。村民们听说他急着回保定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一位老乡喊道:?把我家院墙推倒,让李老师的车过去!?不容阻拦,几个人一拥而上,三下五除二将路边那个农家院完整的土坯墙扒开三米多宽的缺口,让李保国的车顺利通过。

?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中就涌起一股热流。为了这些农民兄弟的真情,我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和能量全部贡献出来。?李保国真诚地说,?做老百姓喜爱的‘农民教授’,我值了!?

2015年,李保国57岁。有记者在随他进山的路上问他:?想过以后再做点什么,过什么样的日子吗???我已经习惯了山里的生活。到时候,也许就和老伴儿找个小山村住下,做太行山上一棵树。?李保国双手紧攥一下方向盘,轻踩一脚油门,车在山路上飞驰起来。窗外飘过的那流淌不息的绿色,才是他心底的挚爱。

?我的根,永远扎在这里。?李保国慨叹一声,黝黑的脸庞上浮出那熟悉的憨厚笑意,随着车子在山路上颠簸,荡漾着、荡漾着……

被誉为?黄金水果?的红树莓,果实为聚合浆果,柔嫩多汁,营养丰富,兼具止渴、祛痰、解毒等功效,可深加工为树莓酒、树莓饮料和口服液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014年,红树莓做?媒?,把李保国和南和县?中国树莓谷?产业园董事长周岱燕二人牵到了一起。

经过实地考察研究,李保国决定把红树莓列入他的课题组重点科技项目,给予全力技术支持,并作为健康产业实干一场。因此,红树莓项目也成了李保国生命中最后两年内投入精力最大的项目。

从结缘红树莓那天开始,直到他离世,这两年的时间里,不管多忙多累,李保国几乎每周都要独自驱车200多公里以上,从行踪不定的外地来到南和县红树莓基地,用自己的知识技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帮助搭建高水准红树莓技术平台,李保国热心且无偿地调动和提供了很多宝贵资源,帮助联系了一大批科研人才投入其中。短短两年时间,周岱燕与李保国结下了?亦师亦友亦兄弟?的深厚情谊。这两年红树莓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技术、每一个产品,都凝结了李保国的心血和智慧。

2016年4月10日,当周岱燕第一时间接到李保国助手传来的噩耗时,顿时泪雨滂沱,悲戚难耐。手机两端同闻哭声,同哀共泣,其情难言。二人只言片语地相互劝慰,也显得那样苍白无助,竟一时语咽,任凭电波在时空间绵延……

4月12日,周岱燕送完李保国最后一程,返回邢台时已近黄昏,他呼唤着老友的名字,仿佛和他一起回到他们的红树莓基地。夜深了,基地的灯还亮着,透过明净的玻璃窗,他分明看到,李保国和他的学生们又在埋头工作了……

如今,李保国生前最为关切的红树莓新品种研制攻关已进入冲刺阶段。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保国一号??保国二号?即将面世……

?清明小长假,李教授就没有休息,还在邢台谋划岗底的太行生态大花园、苹果深加工项目,没想到这才几天工夫,就再也见不到他了。我觉得,李教授他就是累死的!?杨双牛双眼噙满泪水,伤心不已。

?李老师用科技帮助前南峪脱贫致富,30多年扎根太行山,为前南峪人民作出的贡献,俺们永世不忘。?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党委书记郭天林语声里伴着啜泣。

岗底村的农民王海奎12日凌晨3时起床,带着病体乘大巴一路颠簸而来,就为送一程10多年来帮他致富的?邻居老李?。

杨双牛泣不成声:?李老师,我们还等着您的项目报告呢,说好了的事你还没办就走了。你可不是说话不算数的人,怎么这次食言了。?

云幕低垂,太行静默。

自4月10日凌晨李保国离世,许多人一早就自发从各地赶来,敬送来的花圈、花篮,从他家绵延到千米之外。12日上午10时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前来为他送别的干部群众达到上万名。

邢台、石家庄、保定,惊悉李保国去世消息的人们纷纷自发聚到一起,组织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缅怀这位以身报国的?太行新愚公?。

李保国先进事迹观后感

李保国先进事迹观后感 李保国同志是一名无私的共产党人。他是燕赵楷模,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扎根深山,开垦荒山种果树,带领当地人民脱贫致富。2016年4月10日凌晨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观看了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会议分别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 对待工作, 30多年来,他每年在农村工作200天以上,足迹遍布我省太行山所有山区县。在他的激励和带动下,河北农大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山区脱贫致富攻坚战,形成了坚实的“太行山道路”。李保国同志淡泊名利,只要是事业需要的事,只要是对山区扶贫开发有利的事,他都义无反顾地去做,从不考虑有什么回报,有时甚至还贴上自己的科研经费。对待自己的学生非常严厉,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农业方面的人才。 对待家庭,在会议上,他的妻子说道,他们有三个家。他与妻子生活俭朴,去考察的时候,条件艰苦经常睡在车里。他自己的孩子小时候和他在山里生活了几年,当有领导去慰问李保国临走时,他的孩子哭着喊着要回城市里的家。可见,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李保国同志宁愿牺牲家人的利益,也要坚持在山区做研究,舍小家为大家。 对待人民,李保国同志将百姓当做自己的亲人,成为百姓拥戴的“科技财神”,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当地人民生活的更幸福。他常说:“干成点有益于人民的事,什么时候想起来,也是值得骄傲的。山岭都绿起来,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 对待国家,李保国同志是时代楷模,对党忠诚,心系群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他的崇高境界和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表彰李保国同志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作出的卓越贡献,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带动作用,省委决定,追授李保国同志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从李保国同志身上,闪现出了太多的闪光点值得我学习。他爱党敬业,为人民服务,牺牲个人利益,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及经验应用于帮助人民脱贫致富。他还说要把所有的当地农民教成李保国,就是把自身的技术经验无偿的传授给他人,不求回报。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必须做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强大自身为他人做贡献。

党建先进事迹典型材料

党建先进事迹典型材料 祁连冰雪山麓寒,党旗飘飘映山红 ----记xx县xx镇党委 xx镇地处xx县南部,距县城xx公里,地处山区,为典型的 高寒半湿润地区。下辖16个行政村,近年来,镇党委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以抓自身建设为突破口,有力实现了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的目标。进一步强化核心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加强党委自身建设。 此外,镇党委极为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在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基础上,逐步完善了基层组织建设协调会议制度,坚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坚持镇党委“一把手”包村蹲点,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总结经验,指导全镇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通过帮资金、引路子、送信息、搞服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党支部一班人充分认识到,要想发展本镇经济,加快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步伐,关键是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因此,近年来xx镇镇党委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 战胜恶劣自然条件,致力改变落后贫穷面貌,使得xx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逐步走上平稳快速发展的道路。 第一,思路决定出路,凝聚产生力量。结合霍城实际,镇党委、镇政府充分酝酿,讨论提出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双带双推”

工程(以小城镇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集镇城市化进程;以能人返乡创业带动二、三产业发展,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龙头,突出发展抓项目,增收抓劳务,和谐抓稳定,保证抓党建四个支点,走好农业稳镇、劳务兴镇、草畜富民、商贸活镇、依法治镇的强镇富民路子,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本文来源:文秘114 全镇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凝聚了强大的建设合力,明确了建设目标,为xx镇建设蓝图的逐步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同时,在16个村党支部中全面实施了“双强型”村干部选配工程,先后有21名致富能人进了村班子,占到全镇村干部的40%。同时选派3名优秀机关干部担任村支部副书记。95%以上的村党支部成为优势互补、能力配套、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优秀团队。 第二,特色创出路、创新促发展。围绕落实富民工程, 一是挖潜力,优化传统产业促增收。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近年来培育的洋芋、油料、林果、草畜四大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xx镇成为全省大型商品粮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旱地油籽以其品质好,绿色无污染供不应求,远销全国各地。生产的优质杂果质优价廉,深受好评。建起了万头肉牛养殖基地,种草养畜已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 二是壮实力,延伸产业链条促增收。依托“xx”全粉、“xx”油脂、“xxx”肉制品等多家农业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开办了xx、

2018年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2篇

2018年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2篇 李保国事迹材料 李保国,男,1958年生,河北武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1年2月,毕业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2004年毕业于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农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保国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技特派员、燕赵楷模、省管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 2016年4月10日凌晨4时,李保国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8岁。 1981年2月,李保国毕业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正逢学校决定在太行山区建立产学研基地,李保国作为首批课题攻关组最年轻的成员走进了太行山。李保国跟课题组的同事们选择了极度贫困的邢台市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前南峪村在李保国的指导下开始爆破整地尝试。 1983年,他和妻子带着不满一周岁的儿子,离开大学校园走进太行山。 1986年,李保国随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太行山高效益造林绿化配套技术研究”,进入了人烟稀少的保定易县望隆村。结合易县望隆村与邢台县前南峪村的情况,为了解决太行山低山区土层雹土壤瘠雹干旱缺水、造林成活率低、年年造林

不见林的重大难题,李保国在望隆村和前南峪村进行了爆破整地技术研究。 1990年,整套石质山地爆破整地技术体系完成。 从1999年开始,在最难开发的太行山干旱丘陵岗地,李保国和课题组成员选取临城县的凤凰岭,确立了“聚土集水”的开发策略,选种薄皮核桃。李保国每天起早赶晚冒着隆冬寒冷的西北风,不顾满身寒霜、泥土和挂衣服的鬼针刺,踏遍没有道路、满地乱石、荆棘丛生的荒岗,调查十几万亩荒岗的植被、土壤、地质等情况,并制订了开发规划,完成“干旱丘陵岗地核桃高效栽植技术”、“优质薄皮核桃新品种——‘绿岭‘选育”等研究课题,创造“一年栽树,两年结果,三年有产,五年丰产,亩产500斤优质核桃,亩纯收益万元以上”的奇迹。 2009年开始,在平山县葫芦峪,李保国把山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技术做成了标准化模块,指导园区连片高规格治理荒山3万多亩,探索“大园区、小业主”的园区经营机制,创建了我省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样板。 ,在南和县,他开始了红树莓种植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红树莓组培中心。 扎根太行35年,李保国每年在山里“务农”的时间超过200天,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

李保国先进事迹观后感-奉献的力量

李保国先进事迹观后感 ——奉献的力量 “李保国教授走了,但‘太行新愚公’的形象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收看了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后,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学习他扎根基层、扎根人民的奉献精神,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让李保国精神在燕赵大地发扬光大的想法在我的脑海中生根了。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35年如一日,李保国始终把党和人民的需要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的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创新了太行山板栗、苹果、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李保国用扎根山区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奉献的一生践行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奉献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革命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出生入死,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好日子。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面对太行山区“旱、薄、蚀、穷、低”的艰险面貌,李保国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先辈们流血都不怕,咱们流点汗算什么”,便全身心的投入到太行山区的开发研究中。起早贪黑、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李保国带领团队用数年的时间创造了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使石质山地造林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过往的8000亩荒山秃岭变成“太行山最绿的地方”,获得联合国“全球生态五百佳”提名。 奉献就是时时刻刻将人民群众的需要摆在第一位。作为一名教授,李保国坚持将科研课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群众最需要、最受益的选题上,“老百姓需

事迹材料:最新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材料

最新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材料 为了学习典型,进一步激发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在当前创建群众满意科站所活动之际,公司办公室特收集摘录了一些先进人物和基层站所的先进事迹,这些先进人物和先进基层站所均来自我省、我市的不同战线,十分具有代表性。他们带给我们的是感动,是洗礼,更多的是激励,用感动鼓舞人心,用先进激励人生。希望我们从他们的事迹中有所收获。 客户心中的“一盏灯” -----记全国劳模左光满 “用电有困难,请呼左光满。”在鄂北明珠xx市,这句话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左光满,广水供电公司应山供电所营抄工。XX年来,他扎根在供电服务一线,忠实地践行着“光明使者,满意服务”的承诺,把光明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近年来,他相继获得“xx省劳动模范”、“全国电力行业服务明星”等荣誉称号,他所带领的“光满服务队”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并作为省电力公司优质服务模式享誉全省。今年,他又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我愿意像一盏白炽灯一样,使用时经得起考验,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这是左光满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一个普通营抄工十多年如一日竭诚为用户服务的真实写照。 “只有在基层我才干得踏实” xxxx年,左光满由部队转业到xx市供电公司工作。

作为一名有着20年军龄的老军人,左光满在部队表现优异,曾经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立三等功。然而在转业时,他却选择了最艰苦的基层变电站。他说:“经历战火洗礼和生死考验,我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有一份特殊的理解。我觉得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在何方,都应当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永远向着光明前行,活出人生的价值。” 为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年逾不惑的左光满主动拜一位二十多岁的毛头小伙为师,从最基本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现场运行规程》学起,并在短短的时间内通过了严格的上岗考试,完成了“左营长”向“左师傅”的转变。 ____年,由于他有扎实的思想工作经验,xx市供电公司党委把他调到行政办公室工作,成为让人羡慕的“白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几个月后,他主动申请到基层供电所当一名普通的抄表工。面对家人的劝说和同事的挽留,他憨厚地一笑:“我觉得只有在基层我才干得踏实。” 营抄工作对左光满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岗位。白天,他跟着师傅们学电力营抄和抢修知识;晚上,他一头扎进书本,计算电量、电费、线损。由于缺乏经验,他负责的台区一度线损超标。为此,他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对辖区2100户供电客户的超期表计进行测试登记和更换,逐一堵截用电跑冒滴漏……两个月后,他所管辖的台区线损降下来了。当年,他被评为xx市供电公司营销管理先进个人。 从事营抄和抢修工作,不仅要饱受风吹日晒之苦,还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一旦客户有用电困难就必须随叫随到。XX年高考那天凌晨4点,xx市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他负责管理的一条线路跳闸,导致____(省、市、区、县)停电。接到抢修任务后,左光满二话没说,骑着摩托车冲进雨夜中。经过4个小时的紧急排

大国工匠李万君先进事迹材料

大国工匠李万君先进事迹材料 【大国工匠李万君先进事迹材料】焊工是最平凡的工匠。被誉为“没有翅膀的飞机”的高铁,却离不开他们非凡的双手。 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焊工李万君看来,工匠精神有两种。一种是创新发明开拓,攻克非凡的难题;另一种是始终如一日,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用世俗的眼光打量李培斌,是一个无解的方程。他让人在驱驱行役中,抽出心思,低头凝想,再举目远望。他让人意识到,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还有这样一种纯粹的活法:在金钱与声色之外,在付出与奉献之中。在日复一日的付出中,他已经拥有了无比的充实和满满的快乐。这快乐是那样醉人,那样纯粹,让他心甘抛却其他的一切欲望。也许,唯其纯粹,才这样无我,这般恒久。 每一天,工作了29年、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李万君,都在手握焊枪、踏踏实实地做着这两件事。 “入了党,就要发挥更大作用” 1987年初入职场,李万君披挂着厚重的帆布工作服,扣着封闭的焊帽,和工友们在电焊车间水箱工段的烟熏火燎中淬炼意志。

李培斌同志的大境界,体现在他淡泊名利、严于律己的道德情操上。"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保持品格和信念上一个"净"字是每一名党员干部时刻牢记的准则,因为只有在内心干干净净、坦坦荡荡,才能在对待名利、荣辱、是非上清清白白、清清楚楚。李培斌同志一生清贫:工作三十年来,他一直租房度日,而且租的还是窑洞,只为价格便宜;四年前,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下,李培斌才借了5万元盖起了四间砖房;上级给他配的一辆轿车,他不但自己很少用,"他的妻子唯一坐过一次他的小车,竟是从市里接他的骨灰盒"……李培斌同志正是用这些点滴小事、小节,树立了守纪律、讲规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这样的精神,正是全省上下值得学习倡导的精神。农业系统干部要学习姜仕坤同志议大事谋大事的工作方法,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多为百姓找出路,念好农字真经。” 的更加有尊严、更加幸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名服务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和责任。时刻与人名群众在一起,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局各项工作每年都有新发展和新局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开拓创新,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创造新经验,以观念更新促进国土管理各项工作的创新。目标是方向,制度是保障。局党支部出台了

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共20篇)

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共20篇) 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共20篇) 第1篇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一李保国,男,1958年生,河北武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1年2月,毕业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年毕业于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农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保国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技特派员.燕赵楷模.省管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 4月10日凌晨4时,李保国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8岁。 1981年2月,李保国毕业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正逢学校决定在太行山区建立产学研基地,李保国作为首批课题攻关组最年轻的成员走进了太行山。李保国跟课题组的同事们选择了极度贫困的邢台市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前南峪村在李保国的指导下开始爆破整地尝试。 1983年,他和妻子带着不满一周岁的儿子,离开大学校园走进太行山。1986年,李保国随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太行山高效益造林绿化配套技术研究”,进入了人烟稀少的保定易县望隆村。结合易县望隆村与邢台县前南峪村的情况,为了解决太行山低山区土层薄.土壤瘠薄.干旱缺水.造林成活率低.年年造林不见林的

重大难题,李保国在望隆村和前南峪村进行了爆破整地技术研究。1990年,整套石质山地爆破整地技术体系完成。从年开始,在最难开发的太行山干旱丘陵岗地,李保国和课题组成员选取临城县的凤凰岭,确立了“聚土集水”的开发策略,选种薄皮核桃。李保国每天起早赶晚冒着隆冬寒冷的西北风,不顾满身寒霜.泥土和挂衣服的鬼针刺,踏遍没有道路.满地乱石.荆棘丛生的荒岗,调查几万亩荒岗的植被.土壤.地质等情况,并制订了开发规划,完成“干旱丘陵岗地核桃高效栽植技术”.“优质薄皮核桃新品种绿岭选育”等研究课题,创造“一年栽树,两年结果,三年有产,五年丰产,亩产500斤优质核桃,亩纯收益万元以上”的奇迹。年开始,在平山县葫芦峪,李保国把山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技术做成了标准化模块,指导园区连片高规格治理荒山3万多亩,探索“大园区.小业主”的园区经营机制,创建了我省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样板。年,在南和县,他开始了红树莓种植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红树莓组培中心。 扎根太行35年,李保国每年在山里“务农”的时间超过200天,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推广总面积达到了1080万亩,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 35.3亿元,实现山区农民增收

先进典型事迹材料范文

先进典型事迹材料范文 作为先进的农村妇女主任,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更好的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引导妇女群众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下面是X 整理村妇女主任的范文,欢迎阅读! 村妇女主任篇一 ××同志,女,36 岁,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 镇妇联主席,是一位普通的基层妇联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了“ xxxx ”的重要思想,一心一意为妇女群众谋利益,甘当帮助妇女群众排忧解难的知心人,妇联干部优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为民、务实、清廉的新时期妇联干部的光辉篇章,生动体现了党的基层妇联干部的良好形象,集中展示了妇联干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时代风采。 一、一心为民公朴情。参加工作13 年,××一直视广大群众为亲人,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妇女,甘做人民的“孺子牛”。自xx 年接任镇妇联工作以来,她凭着一腔热血,无论是在寒风凛冽的严冬,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竭尽全力为媳妇群众办实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好事,把党的温暖撒向96 平方公里的××镇千家万户中,把妇联的关怀送进每一个困难妇女的心坎上,履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公朴的品格,谱写了一曲一心为民的动人篇

章。 ××村是个远近闻名的水库移民村,人多地少,发展资源不足。 通过走访了解,××认为该村妇女想致富,可利用近靠××公路的便利条件,在发展食用菌种植和特色养殖上做文章。于是她在该村召开了 全体妇女大会,选中妇女××、××等6 名妇女作榜样,进行示范带动,经过一年的努力,这六名妇女不仅全部收回了成本,而且有三名同志年收超过了8 千万。××在xx 年荣获了××市“双学双比女能手” 称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她们的带动下,该村先后有124 名妇女搞起了食用菌种植,现已成为拉动××镇经济增长的一大龙头产业。 二、群众冷暖挂心间。××同志最大的特点是平凡而伟大。她没 有轰轰烈烈的伟业,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做的实事好事,件件贴近老百姓,桩桩为了老百姓,把妇女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为民解困作为第一要事,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正是这看似平凡的小事,密切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了党的妇女干部在群众的良好形象,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以实际行动为××镇妇女干部树立了典范。 ××镇××村××夫妇长期关系紧张,几次闹离婚。×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介入,连续20 天蹲点××家,与他们夫妻同 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了两人离婚的内在原因,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辛有余,致富无路,事迹材料。为了忙使他们走上致富路,××同志认真帮他们分析了农村消费水平,和他们俩人的目前的优势项目,把他家发家致富的点子选在了养豆牙上。没有启动资金,××从自己家拿来

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

保国先进事迹材料(一) 保国,男,46岁,农业大学教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保国深知,为人师者,“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一缸”。他大学毕业20年后,为了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毅然放下教授的架子去读博士。他坚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他主持的科研项目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分别获得了国家、林业部、省的一系列奖项,如他主持的“太行山石质山地爆破整地造林技术”获原林业部“国家七五重大攻关成果荣誉奖”,“太行山高效益绿化配套技术研究”获原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中心试点的前南峪村获得“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五百佳”提名奖,并获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优质无公害红富士苹果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保国每年在艰苦的农村工作超过200天。他带领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县桨水试区,他们把一个穷山沟变成了花果山,成为太行山区最绿的地方,荣获联合国全球环境500佳提名奖。在丘县富岗村,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苹果生产中,生产出的优质苹果被评为A级绿色食品,创出了国著名的“富岗”苹果品牌,在99世博会上获得银奖,极品果卖到100元一个。大量的实践,使学生看到了学农也会大有作为;在与基层群众的接触中,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可喜变化,巩固了专业思想,坚定了“学农爱农”的决心和信心。 长期的科研工作,大量的科研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保国最了解学科的前沿、农村的需要、果农的期盼。他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充实到教学容中,把生产一线的信息作为自己调整教学容的信号,更新教材,更新讲授容。他先后主讲了《高级经济林栽培专题》等9门课程,每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主持完成了《北方经济林栽培

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

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一) 李保国,男,46岁,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李保国深知,为人师者,“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一缸”。他大学毕业20年后,为了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毅然放下教授的架子去读博士。他坚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他主持的科研项目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分别获得了国家、林业部、河北省的一系列奖项,如他主持的“太行山石质山地爆破整地造林技术”获原林业部“国家七五重大攻关成果荣誉奖”,“太行山高效益绿化配套技术研究”获原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中心试点的前南峪村获得“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五百佳”提名奖,并获得“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优质无公害红富士苹果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保国每年在艰苦的农村工作超过200天。他带领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邢台县桨水试区,他们把一个穷山沟变成了花果山,成为太行山区最绿的地方,荣获联合国全球环境500佳提名奖。在内丘县富岗村,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苹果生产中,生产出的优质苹果被评为A级绿色食品,创出了国内著名的“富岗”苹果品牌,在99昆明世博会上获得银奖,极品果卖到100元一个。大量的实践,使学生看到了学农也会大有作为;在与基层群众的接触中,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可喜变化,巩固了专业思想,坚定了“学农爱农”的决心和信心。 长期的科研工作,大量的科研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李保国最了解学科的前沿、农村的需要、果农的期盼。他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把生产一线的信息作为自己调整教学内容的信号,更新教材,更新讲授内容。他先后主讲了《高级经济林栽培专题》等9门课程,每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主持完成了《北方经济林栽培学总论》等9部教材的编写,在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教学研究成果先后获省级二等奖一项、校级一等奖二项。他的进取精神激励着学生。他教的毕业班,25%的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他带的硕士研究生,70%考上了博士研究生。 李保国讲:“我自己就是农民出身,农民的孩子上学不容易”。他自己出钱为贫困学生交学费。他主动和学习后进学生交朋友,使他们努力上进,完成学业。别人不愿意上的课他去上,别人不愿意管的班他去管,别人认为是“刺儿头”的学生,在他的帮助下,不仅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而且和他结下了深厚友谊。一些毕业十几年的学生,有了困难他仍然一如既往给予帮助。

先进个人典型事迹材料范文(通用5篇)

先进个人典型事迹材料范文(通用5篇) 先进个人典型事迹材料范文(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过事迹材料吧,根据范围@欢迎浏览科技东西知识店铺!的不同,事迹材料可分为集体事迹材料和个人事迹材料。一般事迹材料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先进个人典型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先进个人典型事迹材料1 万**,女,19xx年11月出生,是英语教育学生xx级(2)班学生,入校以来,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踏实,学习勤奋,自觉性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思想、学习、生活、个人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受到老师和领导的好评! —、思想积极要求上进,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在政治思想方面,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在不断加强自身素养的同时,做好各项工作,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二、认真学习,积极帮助同学 在学习上,做到认真踏实,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学好各项专业知识及相关基础知识,并不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入校以来,多次获得助学金,为了为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坚持参加学校社团娄山书画协会,以取得证书;为了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还加入了学生会,在班级工作中,担任课体育委员,积极配合老师的各项工作,在老师与同学之间起到纽带的作用,热心帮助同学们解决困难,不管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表现良好。 三、生活朴素,乐于助人 在班级里,我是一名优秀学生,和同学相处的十分融洽,互相关心,共同努力,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信任我。平时,养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不但能够真诚的指出同学的错误缺点,也能够正确的对待同学的批评和意见。面对同学的误解,我总是一笑而过,不会因为同学的误解和批评而耿耿于怀,而是诚恳的接受,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在生活上她也十分俭朴,从不铺张浪费,也从不乱花一分钱。但是,只要哪个同学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都会力尽所能的帮助解决,为了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曾加入学校的爱心理事会,去贫困地区去帮助贫困儿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个人实践方面

李保国先进事迹汇报会侧记及感悟体会归纳篇

李保国先进事迹汇报会侧记及感悟体会归纳篇 2016年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及心得体会汇总篇苹果花开的季节,李保国走了,走得让人牵肠挂肚! 当了20多年的记者,采访了无数的典型人物,李保国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2016年4月12日,李保国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保定市殡仪馆举行。那天清晨,天公落泪,古城含悲,殡仪馆大厅内外聚满了人群;他曾帮扶过的邢台县浆水村的农民都要来参加告别仪式,村干部给大家做工作,最后选了近70名村民代表。他带过的60多位博士生、硕士生从各地赶来,跪倒在告别大厅,哭送这位情重如山的恩师…… 采访中,一个细节让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李保国去世后,他的手机还不时地传出老乡们的声音:“李老师啥时来村里作指导啊?” 山区百姓盼李保国,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李保国没有架子,是个“农民教授”,能和他们打成一片,手把手地教他们,从没有嫌麻烦。 内丘县岗底村有个农民叫杨会春,干活实在,就是脑子转得有点慢。教苹果套袋技术时,李保国教了一天多,他才学会。以后,再传授技术,李保国都会专门给他开“小灶”,为他重点讲解示范;李保国说一他不二,道道工序都能落实到位,后来,他成了行家,十里八乡的果农都请他当师傅。种苹果再加上技术服务,他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多场,培训人员9万多人次,创新推广了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 翻看李保国教授生前照片,背景大多是村庄和乡亲,而不是书斋、讲台。 在李保国的心里,农民的事儿比什么都重要!去年12月初,李保国在邢台市作课题研究,一天晚上,前南峪村的农民给他打电话咨询果树冬季剪枝问题,听说他在市里,就邀请他去村里做指导。本来时间安排得很紧,而且从市里到村里,打个来回儿得半天工夫,但面对邀请,他应了下来,说第二天上午挤时间去看看。可第二天一早,起了雾,高速路封了。随行人员都劝说:“高速路不知道啥时候开,别去了吧?”李保国说:“村里知道我今天上午过去,肯定都等着呢,还是绕道走吧!” 在他的指引下,三拐两拐,车子驶上一条窄窄的路,到村里的时候,比约定的时间晚了近一个小时。一下车,李保国就冲着果农大声说:“今天雾大,高速路封着,国道堵车,来晚了,实在对不起啊!”诚恳地道歉后,他才拿起工具,教大家怎么操作。 一个知名教授,对山里的农民这么谦逊和气,让我十分震撼! 在他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很多这样奇怪的名字:“井陉核桃”“曲阳核桃”“平山苹果”等等。原来,这些都是全国各地的农民给他打电话咨询事情,又没说清他们叫什么,所以李保国就先这么存了起来,方便随时指导。

李保国先进事迹

李保国先进事迹 时代楷模——追记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李保国 李保国同志是时代楷模,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 私奉献……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大力开展向李保国同志 学习的活动。 ——赵克志 羊肠险径上的探索,乱石荒坡旁的谋划,实验室里不灭的灯光,苹果树下耐心的身影……这些艰难也好,繁重也好,都刻印着一个 共产党员坚实的足迹。 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太行山片麻岩山地综合开发治理技术,富岗苹果,绿岭核桃……这些技术也好,品牌也好,都凝聚着一个 共产党员辛劳的汗水。 农民教授,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李疯子……这些赞誉也好,绰号也好,都是一个共产党员长留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5月19日,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河北会堂举行。两千 多名省会各界干部群众聆听报告。河北日报记者陈腾飞摄 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河北 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李保国—— 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一 “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就是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李保国说。

1981年2月26日,李保国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后并入河北农 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3月6日,他就响应学校号召走进太行山,来到邢台县前南峪村,投身到小流域立体开发项目中。原本农家子 弟出身的他苦读之后又回到农村,心中却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失落:“我学的东西,只有农村用的着啊。” 初到前南峪,这个900多口人的小山村竟然有100多条光棍汉,因为穷啊。这里的山地土层薄,不涵水,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 林不见林。初生牛犊不怕虎,李保国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 坎坎,记录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 上啃干粮”,这莫说比安静的校园生活,就是比入学前在老家武邑 县机电局的工作状态都艰难了许多。但他似乎没想过这些,天天精 神饱满,忙得团团转,村民们给他起了个外号:“李疯子”。 靠着这股疯劲儿,李保国和课题组摸透了山地的脾性,提出用爆破整地的方法聚土截流。当时,条件有限,开沟爆破的炸药需要自 己炒制,李保国主动接下了这个危险的工作,从原料配比、炒制、 爆破实验,样样亲自干。一次,他和课题组的同事们在一片土地安 装了几十眼实验炮。随着“嘭嘭”的闷响,炸点连续起爆,但细心 的李保国发现有一眼没响,“怎么回事?”李保国不禁起身走出掩体。“危险!”同事们见状着急地呼喊他回来,他只转头挥挥手,继续走 近哑炮,扒开土小心地拆掉了引信。此时,他已汗湿衣背,同事们 也惊出一身冷汗。 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李保国不断加深着对党的认识。1989年7月,在取得河北农业大学林学硕士学位的同时,他坚定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服从组织的意识,悄然升华为忠 诚组织的品格,个人的价值与意义,紧紧结合进了党和人民事业的 发展与进步。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李保国创造了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顺山势每隔4米开一条宽1.5—2米深1米 的条状沟,利用深眼闷炮技术疏松下方土后蓄水,把周围的土层充填 到沟里,下雨时,雨水也能汇进沟中得以保留,树木成活率由10% 提高到90%。这项技术,使石质山地造林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140

大学生观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感悟

大学生观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感悟 大学生观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感悟 名和利,我不追求,只要你做,总会有人认可的,干就完事了。李保国老师这种不追名逐利的品格值得我们敬佩,更是我们现在的青年人需要好好学习的。我们正处在最好的年华,所以我们需要好好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有实践技能,理论终究还是要落到实处,我们要将学以致用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向李老师致敬! 李保国同志作为时代楷模的典型,他的故事可亲可敬,更是可复制的。他见不得农民们受穷,他要让老百姓们过上好的生活。他与农民们,建立了如同亲人般感情基础。我们未来作为理工学科的从业者,虽然未必能够像他那样拥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坚守精神,不忘初心,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贡献力量。 在李保国同志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的艰苦奋斗精神,还看到了他自身上值得后人学习的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工作方法。为了治理太行山,三十五年如一日,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帮助农民一起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李保国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事业却不会停止,他的精神也从未远去。作为两学一做的楷模,青年党员们应当发扬李保国同志的精神,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认真、执着、亲力亲为是他的标志,牛人铁人凡人是他的标签,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是他的动力。年轻的他肯干脏活累活,处在高职位的他却是学院调课率最低的老师,一年中有二百多天待在乡下的他几乎踏遍了太行山所有的山区县。李保国同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愚公精神令人动容,苹果花开的季节我们失去了他,但他的精神在我们心中铭刻。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应该树立他这样的精神价值,锻炼自己的意志,积极学习李保国同志的品质作风。 以李保国为镜,自觉为民造福。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 这是李保国内心深处的呐喊。他一心一意为民,时时刻刻把群众利益挂心上,真心实意为群众干实事谋福利,一年里,行程4万公里,200多天扎在农村,让140万亩荒山换了绿装,带领10万农民脱了贫致了富。是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贫困群众不斩穷根、祛穷病,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当前,决胜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以学习李保国精神为契机,大力发扬敢挑重担、敢于担当的精神,激发迎难而上、攻城拔寨的勇气,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改善基本民生,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最触动我的还是李保国教授对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和说到做到的坚忍作风。李保国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活跃在太行山间的村庄里,和乡亲们同吃同住,戮力同心,把自己的技术和乡亲们的劳作结合在一起,几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对几个村庄的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让他们福起来,自己却分文不取,最终在田间地

李保国先进事迹总结

李保国先进事迹总结 李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技特派员、燕赵楷模、省管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xx年4月10日因心脏病去世,享年58岁。 1981年,李保国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响应学校号召,离开校园一头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承担起山区开发与经济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从此,李保国便与大山结下不解之缘。 走遍太行山的旮旮旯旯,随手指向一片果园,他都能脱口说出是谁家的。从邢台县前南峪村到内丘县岗底村,从临城县凤凰岭再到平山县葫芦峪,每道沟沟坎坎都留下他的足迹。绵延80公里的燕赵太行山区,成千上万的农民兄弟都是他的朋友。 有人把他誉为百姓心中的“科技财神”,引领大家摘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有人把他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愣是把世代寸草不生的荒山秃岭改造成了硕果累累的林果基地。在大学校园里,在各地讲台上,他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可到了太行山区的村庄里,他就成了地地道道备受尊敬的“农民教授”“土专家”。尘土飞扬的荒坡秃岭、田间地头,就是他30多年最为珍视的课堂。

他30多年如一日,扎根山区,为农民举办各种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先后完成28项山区开发研究成果,直接帮扶100余个村庄,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超过35亿元,使贫瘠山沟里的10多万名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___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___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和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xx年,他对苹果修剪技术进行更新。用不用新技术,农民犹豫不决。 "今年先试一根条子行不行?"在岗底村村民安小三家的一棵苹果 树上,李保国做起试验。一根两米多长的枝条拉下来,第二年结了76个大苹果,没一个小于半斤的。现场观摩后,农民对新技术心服口服。 "要让农民把技术落实到位,必须对农民死盯、盯死。"李保国说。 那一年,疏果的时节到了。李保国在岗底村搞培训,要求一条枝上每隔25厘米留一个苹果。村民杨海堂却打了一个小折扣,每10厘

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篇

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篇 前不久去看了一部电影《李保国》,该电影讲述了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打造了富岗绿岭等知名农产品品牌,带动10万多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两篇关于李保国事迹的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扎根基层,深入太行山区,三十年如一日的为山区林业发展、农民生产致富殚精竭虑,奉献毕生心血和汗水,最终积劳成疾,永远离我们而去了。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李保国的事迹对我触动很大,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之际,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更要向李保国教授看齐,要化悲痛为力量,弘扬他的高尚精神,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砥砺奋进。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务实的作风和质朴的品质,扎根基层不怕吃苦,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奉献精神。2013年以来,李保国教授到阜平指导核桃生产发展模式的创新改善和技术管理,7个乡镇的820多个自然村都留下他的脚印。李保国教授生前长年累月,风雨无阻,奔走于太行山区,播撒科学和知识的种子。李保国教授的身影常出现在田间地头,但人们总是不能一眼把他认出来。因为李教授一身质朴的服装和一名农民并无两样。李教授说,和农民朋友打交

道不能和教育研究生、博士生一样,我要穿的很体面如何让农民从一开始就接受我,从而接受我的科技方法,我又怎么和他们打成一片,带领他们走上科学致富的道路呢!李保国用最真挚的行动,最热烈的爱心感动着太行山区的人们! 学习李保国,就要学习他奋发作为,拼搏进取的创业精神。2009年以来,李保国教授指导平山县葫芦峪园区连篇高规格治理黄山,并探索出大园区、小业主的园区经营机制,创建了我国太行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典范。他指导创建的山区综合开发葫芦峪模式正在向保定等地的30多个县、100多个乡镇广泛推广。李保国用科技的力量,带领基层干部群众共同把荒山秃岭变成了青山绿水,他用责任和担当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奋斗,让山区人民走上了创业富裕的道路,带动了成千上万的人脱贫致富。他的务实实干、奋发作为的创业精神,正是当前我们调结构、促转型工作应该努力学习的精神。 学习李保国,就要学习他心系群众、亲民爱民的大爱情怀。李保国教授之所以受到果农和各地干部群众的爱戴和信任,是因为他心系果农,热爱事业,用实际行动为果农的成长、事业的发展点滴付出。内丘县岗地村村民梁国军1997年中学毕业后,就回村参加了劳动,从那时候起,李老师开始手把手地教他种果树。4月5日,因为果树叶的生长形状问题,他刚通过微信咨询了李老师,按照李老师教的方法刚治好了叶病,就在网络上看到了李保国教授去世的噩耗。李保国教授的模范事迹在网上引发了广大网友和基层干部群众的热议,余10万人浏览。8000余人转载了相关信息。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典型事迹)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典型事迹) 临清市科协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中,全体党员积极参加集中学习,保证了48小时的学习时间,每个人都撰写了15000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三篇(15000字),既学习了理论,又学习了市场经济科技知识、有关的政策法规,武装了头脑、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素质、振奋了精神。同时,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对照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按照“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对近年来的思想、工和作风等方面的情况作了全面认真地分析。领导班子还召开了党员专题民主生活会,对每个党员提出了评议意见,增增强了每位党员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在此,我单位认真组织开展了三项活动即“科普村村通”活动、“青年科技奖、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科技建议奖即三项评驯活动、“全国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这些活动是着眼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提高科技服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鼓励科技工作者多出成果,加速我市科科技事业的发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健康发展的三项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加快了我市经济和社会跨越发展的步伐,对农民、青少年、知识分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绩如下:sO100 一、构建农村科普的新平台——科普村村通工作

省科协、省财政厅科普村村通工作《实施意见》下发后,我单位及时向市委领导做了汇报,根据上级要求和我市实际,就如何开展科普村村通工作,如何整合利用科普资源,搞好农村科普工工作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思考。市科协本着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确定把畅通科普资料发放渠道、搞好科普宣传阵地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完善利用好现有科普宣传设施的基础上,提出了为全市每个行政村建设一处标准化科普宣传栏的工作目标,以便形成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科普宣传阵地网络,构建农村科普的崭新平台。我单位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现已制作科普宣传栏700个,4月20日开始村村安装工作,7月份施工完成,这些科普宣传栏为我市农村科普工作将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由此引发出许多科普工作的新课题。 二、我市科技人才健康成长,学术成果有新突破 为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奋发进取和科技人才健康成长,根据国家和盛市关于科技“三项评驯条例和办法,于XX 年3——4月份在我市开展了青年科技奖、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科技建议奖评选活动。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建言献策的热情,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科技工作者的才华脱颖而出——征收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论文83篇(农学会28篇、医学会24篇、林学会8篇、水利学会20篇、其他学会3篇),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