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诗经的采薇全文赏析

诗经的采薇全文赏析

诗经的采薇全文赏析
诗经的采薇全文赏析

诗经的采薇全文赏析 《采薇 》 一诗表达的是在保家卫国与成家立业之间激荡的“忧-恨-哀”的故园之思。 下面我们再一起作深入的赏析。 篇一:诗经 的采薇全文赏析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 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 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 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 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 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 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移,这种心情越发急切 难忍。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以这随 手拈来的起兴之句,虽是口头语、眼前景,却反映了戍边士卒生活的艰苦。边关 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仅艰 苦,而且漫长。(另还有一种说法,“比”将为比作戍边战士,暗喻战士生命的 流逝。)“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 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 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 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烈烈”。那 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 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 之故”。 《汉书·匈奴传》 说: “(周)懿王时, 王室遂衰, 戎狄交侵, 暴虐中国。 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这可视 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 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 人情感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 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只是思归的个人情绪和战斗的责任感, 在不同的章 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 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 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 子之车”, 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 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 “戎 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 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 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 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 练有素, 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 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 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 “岂 不日戒, 玁狁孔棘”, 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 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 《毛诗序》根据这两章对军旅生活的描写,认为《采薇》是“遣戍役”、劝将士 之诗。这与诗意不符。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看,这位戍卒既恋家也识大局,似 乎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因此, 在漫长的归途上追忆起昨日出生入死 的战斗生活,是极自然的。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 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 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 怎能不令“我心伤悲”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 是写景记时, 更是抒情伤怀。 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 而在“今”与“昔”、 “来” 与 “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 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绝世文情,千古常新。今人读 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 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 “行道迟迟”, 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 孥的担忧。“依依、霏霏、迟迟”,重言的运用,增强了节奏感,更增加了诗的 韵味和艺术感染力。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可知,当此回归 之际,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的忧惧心 理。然而,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 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 纵观全诗, 《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 情, 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 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 战场上分离出来, 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 忧心如焚的内心世 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篇二:诗经的采薇全文赏析 《采薇》一诗见于《诗经·小雅》,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一。一 般认为,此诗采用起兴、重章叠唱之法,表现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 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这里,我们 首先要注意,对一篇文章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可有不同层次,陆机在《文

赋》里说“言象意”三个层次,其实“意”又可裂变为表层之意和深层之意。表 层之意是“知其然”,而深层之意是“知其所以然”。上述对《采薇》的一般理 解,从表层之意来解读大体没错,但从深层之意来验证,却还有许多疑问未能通 释: 1、“采薇”乃是一种起兴之法,起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一种有规则的暗 示,为何独以“采薇”起兴而非其他,有没有深意? 2、我们知道在中国古典文学 中,“家”和“乡”是两个概念。“靡室靡家”和思念故乡等同吗? 3、“靡使归聘”“我行不来”,译为“没有办法让人探问家中”“无人慰 问”,战事如此紧急,成天还想着“探问家中”,这现实吗?“王事靡盬”,竟 然“无人慰问”?是想着家里人来慰问吗? 4、从“薇”到“华”,转而起兴,有何内在联系? 5、第一个“载饥载渴”尚可理解,篇末“载渴载饥”则令人莫名其妙了。 6、“杨柳依依”,一切景语皆情语,暗传什么情感? 7、首三章皆有“忧”,诗人“忧”什么呢,究竟是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 让诗人如此牵挂?篇末诗人回来了,又为什么说“莫知我哀”,快见着故乡了还 “哀”什么呢?以下笔者尝试言之。 篇三:诗经·采薇全文赏析 《诗·小雅·采薇》 是一首以远戍归来的士兵的口吻写下的追述征战生活的 诗篇。全诗共 6 章(每 8 句为 1 章),以采薇起兴,前 5 章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 艰苦和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 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情绪结束全 诗,悲苦之情感人至深。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 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意,不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篇记载: “近代谢公(安)因弟子聚集, 问 《毛诗》 何句最佳。 谢玄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谓此句偏有雅人深 致。”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人们对这 4 句如此推崇倍至呢?清王夫之认为:“昔我 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 哀乐。”(《薑斋诗话》卷上 4)他着眼于景情相反相成的关系来把握其独特的艺 术效果。这一观点得到有些学者的认同,如《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中说:“真 正探明此句之佳处的,当推王夫之。他在《薑斋诗话》中直指心源(按指以哀景 写乐云云)……一般说来,诗歌 创作情景交融的境界……而此诗相反。往伐,悲也;来归,愉也。往而咏杨 柳之依依,来而叹雨雪之霏霏。诗人正是抓住了情和景暂不和谐的矛盾,运用反 衬手法。深刻而有力地表现出戍边士兵的哀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4 页)但也有很多人认为此观点不足取。 常森在 《归乡情悲——<采薇>新释》

一文中指出:“其实,‘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一句虽然可以说是以乐景写离家 出征时的哀伤,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却绝对不是‘以哀景写乐’。诗歌写 主人公归来时,明明说:‘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何乐 之有呢?又哪里谈得上以哀景写乐?只要我们完整地把握诗人提供的各种要素, 就 可以发现‘雨雪霏霏’毋宁说是‘以哀景写哀’。” 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呢?我们还得回到对王夫之《薑斋诗话》原文的 理解上来。我认为,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 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段话可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 “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的评述与前面的 4 句景物描写“昔我 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存在对应关系,即“杨柳依依”是“乐 景”,用以写征人离乡之哀;“雨雪霏霏”是“哀景”,用以写久戍返乡之乐, 从而起到“倍增哀乐”的艺术表达效果。 一种是, “以哀景写乐”是指诗歌创作中的情景反衬手法, 这种手法具有独 特的艺术表现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乐”。《采薇》诗中“昔我往矣,杨柳 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 句运用了这种手法,但并不具有对应关系。 如果按第一种理解, 诗义确有牵强附会之感。 这首诗前 3 章反复抒发久戍之 卒思归而不得归的忧伤, 四五章文笔虽稍有转折, 叙述戍守和战争的紧急与辛苦, 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 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 思归之忧仍悄然蕴含 其中。 末章除此 4 句外, 也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心境是“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哀伤之情,溢于言表。整体上看,找不到“雨雪霏霏”是“以哀景写乐”的任何 迹象。 按第二种理解,以上矛盾似乎便迎刃而解了。往伐,悲也;来归,愉也。此 乃人之常情,然而返乡时,因“雨雪霏霏”而产生的忧虑(或家园不再,或亲人 离散),应“愉”而不能“愉”,恰是“哀”之本因,这同样是“反衬”,正是 这种情和景不和谐的矛盾,表现哀怨才更深刻有力,正所谓“倍增其哀乐”了。 在这里,“哀乐”是偏义复词,语义偏重于“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 “乐景写哀”,可倍增其哀;“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哀景写哀,而这种哀是 本应 “乐”却无法“乐”而产生的哀,其效果更能加倍,综合这 4 句的效果, 恰是“倍增其哀”了。王夫之在《诗广传》卷 3 中又说:“善用其情者,不敛天 物之荣凋以益己之悲愉而已。 ”这句话指出诗歌写景的目的在于抒情, 达到抒情 的目的后, 景物本身便不再重要了。 这恰如“言之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一样, “景之所以在情,得情而忘景”吧! 《采薇》诗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这种情感主要是通过前 3 章重章 迭词反复申义的方式和末章的特殊表现力来体现的;而末章的特殊表现力恰是使 《采薇》成为千古佳作的主要原因: 一、情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 当然, 这种反衬不是指上文所提到的第一种理解: “杨柳依依”是“以乐景 写哀”,“雨雪霏霏”是“以哀景写乐”而产生的“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

而是用“杨柳依依”之乐景反衬离乡远戍之哀, 这是戍卒的悲哀之始。 回乡时本 应有的欢愉却被因久戍在外、家人两不知而生发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 人”(唐李频《渡汉江》)的忧虑之情所代替,加之“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的回 乡经历和“雨雪霏霏”的自然景色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冲击, 因此产生的“我心 伤悲, 莫知我哀”的悲哀之情。 相对于本应有的“欢愉”而言, 这也是一种反衬。 这种现实与人之常情的反衬, 在抒情主人公内心深处产生的冲击更大, 从“增其 哀乐”的效果上看表现更为突出。《采薇》诗抒情的本义是表现士卒久戍难归、 忧心如焚的内心情感,这种情感概括为一个字就是“哀”,哀情贯穿《采薇》诗 的始末。 正是这种彻骨之哀使得该诗的抒情从简单的思乡之痛上升为个体生命在 “今”与“昔”、 “来”与“往”、 “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 所体验到的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和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上来,使《采薇》 成为绝世文情,千古常新。否则,只论前 5 章,诗就成了对以往战争生活的简 单追忆和平常的怀乡之思了,诗歌艺术的震撼力便无从说起。正如清方玉润《诗 经原始》中所说:“不然凯奏生乐矣,何哀之有耶?”并指出该诗“别有深意, 不可言喻”。他所说的“深意”,恰恰在此吧! 二、意象捕捉上的高度审美水平 “人类审美心理的三个阶段可以概括为感兴、意象和境界。人类审美经验 始之于“感兴”,继之以“意象”,终之于“境界”(薛富兴《感兴·意 象·境界——试论美感的三阶段、三次第》,《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5 年 1 月)。《采薇》诗前 5 章均为感兴之笔,借采薇起兴,写久戍士卒 怀乡乡之感;末章仅 32 个字,运用“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两个典型意象, 营造了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表现出深刻的审美意蕴。 在写作领域, 意象一般解释为在感知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创作主体主观感受 的客观事物在观念中的感性影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要开始一种“不 遑起居”的生活, 主人公心情的凄凉自然是不可言喻的。 那“依依”的“杨柳” 虽代表着温柔的乡情,但“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幸福即将不再,这“杨 柳”也见证了抒情主人公哀婉凄切的别离,寄托着主人公魂牵梦绕的乡愁 和与亲人相会无期的感伤。 客体之景与主体之情相反相成, 衬托出一幅离家 远戍的悲苦画面。 依恋、 留别内涵的“杨柳”意象遂成为后代作品中描写离别的 专有名词, 到唐代还发展成为一种“折柳赠别”的习俗。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这不合时宜的“雨雪”取代了主人公即将归乡本应有的欢愉, 凝聚了在回乡时刻 回味一生所体会到的人生无常的悲伤和世事苍茫的感怀, 这“欲说还休”、 “欲 罢不能”的愁绪使得他只能“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了。 漫长的道路, 痛苦的煎熬, 心中充满不尽的哀伤。 道路向前延伸,哀伤也将继续, 又有谁能理解这不尽的哀伤呢?整个诗章充满人生感伤的情调,这是戍边士兵的 痛苦生活酿造出来的满腔真情。它熏染到依依的杨柳上,凝结在霏霏的雪花里,

也渗透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 境由象生,意象组合产生意境。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 有境界。”境界又称为意境。《采薇》末章融情于景,景中含情,情景两浑,天 衣无缝,创造出一个完美的审美意境。从中,我们关照着人生的画面,领略着人 生的哀伤, 汲取着艺术的养分。 这种意境使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盼归不得归的怀 乡之痛, 更重要的是从这种哀伤中还可以体悟到对生命本体的留恋与关照, 对宇 宙人生的升华与感伤。这才是《采薇》成为“绝世文情”,能够“千古常新”的 根源所在吧! 三、语言技巧的综合运用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生动传神的艺术语言能更好地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进入具体可感的形象世界。《采薇》末章的语言运用奇妙传神,穷形尽意,也是 感染读者的重要因素。 诗章运用铺陈的表现手法, 把不同时空的景象统摄到一幅画面中来。 写景为 “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叙事为“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言情为“我 心伤悲,莫知我哀”,直言其事,明白晓畅,自然得体。自然的景,人生的事, 生命的情,就像小溪一样在诗中自然流淌,引发读者心灵的共鸣。 运用对比的方式。 将时序之“今——昔”, 物候之“柳——雪”, 人生之“往 ——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 4 句诗,看似平淡,娓娓 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一个“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条 路, 却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 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 的人生变化中生成。刘勰有云:“情以物牵,词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 足引心。”(《文心雕龙·物色》)诗章在对比中容纳了人生的深沉感慨,从而把 我们带进更高的审美境界, 去体验人生的奥义。 这种以今昔不同景象来体现时空 变换的表达方式被后人广泛追摩,曹植:“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昔我 初迁,朱华为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飞”;杜甫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朴素生动的语言是构成《采薇》末章意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依依”状弱柳 随风轻拂之态,“霏霏”拟白雪纷纷飘洒之形,“迟迟”言道路漫长、内心愁苦 之情。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创造出一幅具体可感的图画,给读者以亲切的感受。“杨柳”对“雨雪”, “依依”对“霏霏”, 读来风致嫣然, 昔往今来的物态人情在这对偶中鲜明地表 现了出来。 后人除了沿用“依依”“霏霏”来描写杨柳雨雪外, 还进一步拓展了 其表现范围,如《孔雀东南飞》:“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陶渊明 《归园田居

》其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屈原《九章·涉江》:“霰雪纷其 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杜甫《望兜率寺》:“霏霏云气重,闪闪浪花翻。” 可见,自然生动的艺术语言、铺陈对比的表现手法是构成《采薇》末章艺术 魅力的又一重要因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 句所开 创的善摩物态、寓情于景的写法,为后世诗歌语言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沾溉 后世,功莫大焉!




诗经小雅鸳鸯赏析

诗经小雅鸳鸯赏析 导读:鸳鸯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 宜其遐福。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译文 鸳鸯双双轻飞翔,遭遇大小罗与网。好人万年寿而康,福禄一同来安享。 鸳鸯相偎在鱼梁,喙儿插进左翅膀。好人万年寿而康,一生幸福绵绵长。 拉车辕马在马房,每天喂草喂杂粮。好人万年寿而康,福禄把他来滋养。 拉车辕马在马槽,每天喂粮喂饲草。好人万年寿而康,福禄齐享永相保。 赏析 此诗出于《诗经·小雅·甫田之什》。对此诗旨义的解释历代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以《毛诗序》为代表,以为“刺幽王也。思古明王交于万物有道,自奉养有节焉。”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说:“前二章鸳鸯为兴,言交于万物有道奉一物以例余也。后二章又以刍秣之式兴奉养有节。”一是以明代人何楷为代表,谓“以《白华》之诗证之,

其第七章曰:‘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是诗亦有‘在梁’二语,词旨昭然。诗人追美其初昏(婚)。凡诗言‘于飞’者六,其以雌雄连言者,惟‘凤凰于飞’及此‘鸳鸯于飞’耳。《乘马》二章,皆咏亲迎之事而因以致其祷颂之意。《汉广》之诗曰:‘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亦同。”(《诗经世本古义》)清人姚际恒、方玉润也都赞同何说,认为是一首祝贺新婚的诗。相比而言,这一说法更为通达,因为鸳鸯作为匹鸟的文化底蕴与“交于万物有道”没有任何合理的关联。而解作贺婚诗,前二章赞美男女双方才貌匹配,爱情忠贞;后二章祝福其生活富足美满,更切近诗旨。 此诗一、二章以鸳鸯匹鸟兴夫妇爱慕之情。描绘了一对五彩缤纷的鸳鸯,拍动着羽毛绚丽的翅膀,双双飞翔在辽阔的天空,雌雄相伴,两情相依,情有独钟,心有所许,多么美妙的时刻,多么美好的图画!在遭到捕猎的危险时刻,仍然成双成对,忠贞不渝,并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从同甘到共苦两种境遇的.转变,进一步展现了鸳鸯高洁的品格,挖掘了鸳鸯的典型的独特的禀性,较好地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为后面对人物的抒写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第二章中,诗人抓住鸳鸯小憩时的一个细节,描摹入微,观察至细。芳草萋萋的小坝上,一对鸳鸯相依相偎,红艳的嘴巴插入左边的翅膀,闭目养神,恬静悠闲,如一幅明丽淡雅的江南水墨风景图,满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与无限追求。这二章一动一静,描摹毕肖,既是对今后婚姻生活的象征性写照,也是对婚姻的主观要求和美好希望。生活之中,欢乐与痛苦

《诗经·小雅·采薇》赏析

《诗经·小雅·采薇》赏析 《诗经》本命“诗”或“诗三百”,传说由孔子修订,为六经之一。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还有6篇笙诗(有题目无内容之诗)。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仍能够感受到千年前的人们所拥有的喜怒哀乐,仍然能够在其中找到与我们灵魂共鸣的思想。 对于305篇的诗经,其实并没有读过很多,还是选修了这门课才知道“诗经”起源于周易卜辞或上古歌谣,知道了“采诗说”、“献诗说”和“删诗说”。而在我读的为数不多的作品中,《采薇》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 先看题目《诗经·小雅·采薇》,“雅”是《诗经》分类的一种,依据音乐分为“风”“雅”“颂”三类。“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采薇》便是《小雅》中的一首,是典型的战争徭役诗。除此之外,祭祖颂歌、农事诗、宴飨诗、怨刺诗和婚恋诗都是《诗经》的主要题材内容。可以说十分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可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东汉何休)“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种子、茎、叶均可使用。《采薇》这个题目也可以说很具有代表性,以动植为题目名,又像《关雎》、《卷耳》,在读诗的同时也让我们“多次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可谓一举两得也。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首句便采用起兴的手法,“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这三段都以薇菜开头,而薇菜却分别是“薇亦作止”、“薇亦柔止”和“薇亦刚止”,从春到秋,薇菜从嫩到老,时光在无情

诗经小雅采薇全文赏析

诗经小雅采薇全文赏析 导读: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家靡室,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析: 薇:野豌豆苗,可食。 作:生,指初生。止,语末助词。 曰:言、说。一说为语首助词,无实意。 莫:即今“暮”字。 靡室靡家:无有家室生活。意指男旷女怨。 猃(xian,上声)狁(yun,上声):即北狄,匈奴。 不遑:不暇。启:跪、危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

故有危坐、安坐的.分别。无论危坐和安坐都是两膝着席,危坐(跪)时腰部伸直,臀部同足离开;安坐时则将臀部贴在足跟上。 柔:柔嫩。“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 烈烈:犹炽烈。 载饥载渴:则饥则渴;即又饥又渴。 戍:防守。定,止。 聘:问,谓问候。 刚:坚硬。 阳:十月为阳。今犹言“十月小阳春”。 靡(gu,上声),王引之释为无止息。 启处:犹言启居。 孔:甚,很。疚,病,苦痛。 常:常棣,既扶移,植物名。 路:假作“辂”,大车。斯何,犹言维何。 君子:指将帅。 戎车:兵车。 牡:雄马。业业,壮大貌。 定居:犹言安居。 捷:接。谓接战、交战。一说,捷,邪出,指改道行军。此句意谓,一月多次行军。 騤(kui,阳平):雄强,威武。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原文赏析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原文赏析 《南山有台》,《·小雅·南有嘉鱼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华夏族。全诗五章,每章六句。是一首颂德祝寿的宴饮诗。前人或以为“乐得贤”(《毛诗序》),或以为“颂天子”(姚际恒《诗经通论》),或以为“祝宾客”(方玉润《诗经原始》),这些说法未免各有所偏。就此诗与《小雅·鱼丽》、《小雅·南有嘉鱼》为燕享通用的乐歌来看,它应是贵族宴饮聚会时颂德祝寿的乐歌。 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北山有。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乐只君子,遐不黄。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译文 南山生柔莎,北山长嫩。君子很快乐,为国立根基。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期。 南山生绿桑,北山长白杨。君子很快乐,为国争荣光。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疆。 南山生枸杞,北山长李树。君子很快乐,人民好父母。君子真快乐,美名必永驻。 南山生鸭椿,北山长菩提。君子真快乐,高年寿眉齐。君子真快乐,美德充天地。 南山生,北山长苦。君子很快乐,那能不长寿。君子真快乐,子孙天保佑。 注释 ⑴台:通“”,莎草,又名蓑衣草,可制蓑衣。 ⑵莱:草,嫩叶可食。 ⑶只:语助词。

⑷杞(qǐ):枸杞。 ⑸德音:好名誉。 ⑹:树名,山,俗称鸭椿。 ⑺(nǐu):树名,树,俗称菩提树。 ⑻遐:何。眉寿:高寿。眉有秀毛,是长寿之相。 ⑼茂:美盛。 ⑽枸(jǔ):树名,即。 ⑾(yú):树名,即鼠梓,也叫苦。 ⑿黄(ɡǒu):毛传:“黄,黄发;,老。” ⒀保艾:保养。 鉴赏 全诗五章,章六句,每章开头均以南山、北山的草木起兴,民歌味十足。南山有台、有桑、有杞、有、有枸,北山有莱、有杨、有李、有、有,正如国家之拥有具备各种美德的君子贤人。兴中有比,富有象征意义。但是兴语的作用还有为章节起势和变化韵脚以求叶韵的作用。在此诗中,这两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直说“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等,则显得突兀和浅直,加上“南山有台,北山有莱”等后,诗顿时生色不少,含蓄而委婉,诗的韵律也由此而和谐自然。兴语之后,是表功祝寿。每章两次直呼“乐只君子”,可以见出祝者和被祝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前三章“邦家之基”、“邦家之光”、“民之父母”三句,言简意赅,以极节省的笔墨为被颂者画像,从大处落笔,字字千金,为祝寿张本。表功不仅是颂德祝寿之所本,而且本身也是其中的'必要部分。功表得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诗的主旨。正因为前面的功表得得体而成功,后面的祝寿才显得有理而有力。四、五两章用“遐不眉寿”、“遐不黄”两个反诘句表达祝愿:这样的君子怎能不长眉秀出大有寿相呢!这样的君子怎能不头无白发延年益寿呢!这又是以前三章的表功祝寿为基础的。末了,颂者仍不忘加“保艾尔后”一句。重子嗣,是国人的传统,由祝福先辈而连及其后裔,是诗歌的高潮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虽单纯,但结构安排相当精巧,五章首尾呼应,回环往复,语意间隔粘连,逐层递进,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与节奏感。选词用字,要言不烦,举重若轻,颇耐咀嚼,表现出歌词作者的匠心独运。作为宴享通用之乐歌,其娱乐、祝愿、歌颂、庆贺的综合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采薇诗经全文

采薇诗经全文 《采薇 》是《诗经 ·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 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为大家分享了 《采 薇》的全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采薇 作者:佚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 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 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 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 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 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 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 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 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

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 遮挡。 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 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 (指精良的装备) 。 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 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 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 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 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此诗就是三千年前这 样的一位久戍之卒, 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其类归 《小雅》 , 却颇似 《国风》 。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 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 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 忍。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以这随手 拈来的起兴之句, 是口头语眼前景, 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 边关士卒的“采 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 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 发芽, 到幼苗柔嫩, 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 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 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 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不能不“忧心烈烈”。后四句为 什么戍役难归的问题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 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 《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 被其苦, 诗人始作, 疾而歌之曰: ‘靡室靡家, 猃狁之故’云云。 ”这可视为 《采 薇》之作的时代背景。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 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 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 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 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 表现。 第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 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 四句一意, 可分四层读。 四章前四句, 诗人自问自答, 以“维常之华”, 兴起“君 子之车”, 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 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 “戎 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 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

《诗经 采薇》赏析

第一部分《诗经》介绍 一、《诗经》的产生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诗经》的创作,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它堪称中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千百年来,人们传咏它,研究它,历久不衰,代代相传。古往今来,关于《诗经》的文章著作,不可胜数,早已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这便是“诗经学”。 《诗经》本来只称为“诗”、“诗三百”或“三百篇”。汉武帝时独尊儒 术提倡读经,从此《诗经》便被奉为垂教万世的宝典,并改称为《诗经》。所谓“经”,即经典之义,也就是能称为典范的著作。至于现在仍使用 《诗经》这个名称,那是依照传统的习惯,便于同其它广义的诗区别开来。 《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风”包括“周南、召南、邶(bèi)、鄘(yōng)、卫、王、郑、齐、魏”等十五个地区的诗歌,合称十五 国风,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颂”包括周颂、 鲁颂、商颂,共40篇.。以上三大类的划分,在于音乐曲调的不同:“风”是地方乐调;“雅”为正乐之歌,即周王朝王都的歌曲;“颂”则是庙堂祭 祀所用的曲调缓慢的乐章。由此可见,“诗三百”最早都是配乐、歌咏的。后来,曲调失传,只剩下唱词,这便是后人所见到的《诗经》。 收入《诗经》的作品,从时间看,包括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这五百多年间的诗作;从地域上说,大部分产生于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地带,包括今天的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区,最南到湖北北部的长江流域。如国风中的周南、召南就产生于江汉流域。 收入《诗经》的作品,由于大多是民间口头流传而后采集编定的,所以具体写作年代和作者姓名都无从考证,但《诗经》的确反应了群众集体的艺术智慧。那些无名诗人虽然湮没无闻,但他们对中国文学作出的卓越

诗经采薇节选的原文翻译

诗经采薇节选的原文翻译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同学,请看诗经采薇节选的原文翻译。诗经采薇节选的原文翻译 采薇(节选) 先秦:佚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注释 思:语气助词。 矣:语气助词。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昔:从前。 赏析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 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 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全诗分六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 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 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 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

诗经小雅黍苗的原文及译文

诗经小雅黍苗的原文及译文 《黍苗》,《诗经;小雅;鱼藻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五章,每章四句。是宣王时徒役赞美召穆公(即召伯)营治谢邑之功的作品,诗意自明。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诗经小雅黍苗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原文 芃芃①黍苗,阴雨膏之。悠悠②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辇③,我车我牛④。我行既集,盖⑤云归哉。 我徒我御⑥,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肃肃⑦谢功,召伯营之。烈烈⑧征师,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注释 ①芃芃(音蓬):长大貌。 ②悠悠:行貌。 ③任:负荷。辇:挽车。 ④车:将车。手扶车行。牛:牵牛以助车行。 ⑤集:成。盖:皆。一说同盍,何不。 ⑥徒:步行。御:驾驶。 ⑦肃肃:严正之貌。

⑧烈烈:威武貌。 译文 黍苗生长很茁壮,好雨及时来滋养。众人南行路途遥,召伯慰劳心舒畅。 我挽辇来你肩扛,我扶车来你牵牛。出行任务已完成,何不今日回家走。 我驾御车你步行,我身在师你在旅。出行任务已完成,何不今日回家去。 快速严整修谢邑,召伯苦心来经营。威武师旅去施工,召伯经心来组成。 高田低地已修平,井泉河流已疏清。召伯治谢大功成,宣王心里得安宁。 诗经小雅黍苗赏析本诗是纪实性作品,要对作品有较为深刻的理解,须知如下史实:宣王是在其父厉王出奔并死于彘(今山西霍县),整个周王朝处于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即位的,“宣王即位,二相辅之脩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史记;周本纪》)在其执政的四十七年中,宣王“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文武之境土”,史称中兴。作为一代中兴贤君,周宣王重用了一批贤能之人,如仲山甫、尹吉甫、方叔等,《黍苗》诗中所赞美的召穆公召虎也是当时一位文武双全的贤才。诗中所述召伯营谢邑的事发生在宣王鼎盛时期。为了有效地加强对南方各族的攻守控制,宣王便封其母舅申伯于谢(在今河南唐县,与湖北枣阳近),并命召伯虎带领徒役之众前往经营谢邑。

诗经小雅采薇带翻译

诗经小雅采薇带翻译 导语:《采薇 》一诗见于《诗经 ·小雅》,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诗 经小雅采薇带翻译,欢迎借鉴!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 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 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 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 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 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 悲,莫知我哀! 译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 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 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 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 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 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

诗经诗歌阅读5篇有赏析

诗经诗歌阅读5篇有赏析 《诗经·国风》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七月》中,可以看到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诗经·小雅——《鹿鸣》1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释】:大宴群臣宾客的诗篇。 《雅》是周秦旧都的乐歌,地域就在西周王朝的国都“镐京”,“丰京”,约相当于现在陕西的长安县一带。“雅”,古文字

写作“疋”,有记录书写的意思,古时发间又与“乌”相同,这正是秦地音乐的“乌乌”的特点,因为这是王朝故都,代表中原华夏的正统音乐,所以又被称为“夏”。“居楚而楚,居越而越、 居夏而”,夏与楚、越地区不同,音乐也与楚、越有别,这是久来的传统。谈政治的反映它引入国家政事,说是“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一共有105篇,分为《小雅》和《大雅》。 《小雅》与《大雅》相对而言,划分的标准有种种说法。《小雅》本来有八十篇,分为八组,每组十篇,但是其中有六篇佚诗,有题目,无歌词。现在实存七十四篇,每组以第一篇命名。《小雅》音乐的风格,古人的评价是“思而不贰,怨言不言,”反映了“周德之衰”,但还有“遣民之风”的特征。呦呦:音优,鹿鸣声。 苹:皤蒿,俗名艾蒿。一说萍。 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 承筐是将:古代用筐盛币帛送宾客。 示我周行:指我路途。 视:示也。 民:奴隶。一说自由民。 恌:音挑,佻,偷。 燕:一说通宴。

诗经小雅部分篇章

小雅 诗经·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马癸}{马癸}。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黄鸟 黄鸟黄鸟,无集于榖,无啄我粟。 此邦之人,不我肯毂。 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 此邦之人,莫可与明。 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 此邦之人,不可于处。 言旋言归,复我诸父。 雨无正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维曰予仕,孔棘且殆。云不何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节南山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憯莫惩嗟。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昊天不佣,降此鞠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届,俾民心阕。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既夷既怿,如相酬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诵,以究王訩。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孤,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诗经·采薇赏析

诗经·采薇赏析 是表现戍边感情的,比较完整地展现了征人由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感情历程。 篇一:·采薇赏析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移,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虽是口头语、眼前景,却反映了戍边士卒生活的艰苦。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另还有一种说法,“比”将为比作戍边战士,暗喻战士生命的流逝。)“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烈烈”。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感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绪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毛诗序》根据这两章对军旅生活的描写,认为

《诗经·小雅·采薇》赏析

《诗经·小雅·采薇》赏析 朝代:先秦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及注释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1)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称大巢菜,可食用。一说指野生的豌豆苗。 (2)作:生出,冒出地面,新长出来。止:语助词。 (3)曰:说,或谓乃语助词,无义。归:回家。 (4)莫:“暮”的本字。岁暮,一年将尽之时。 (5)靡:无。 (6)玁狁(xiǎnyǔn):亦作“猃狁”。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匈奴。 (7)不遑:没空。遑,闲暇。启:跪坐。居:安居。一说启是跪,居是坐,启居指休整。 (8)柔:柔弱,柔嫩。

诗经.小雅.采薇 带拼音 校正版

cǎi wēi 采薇 cǎi wēi cǎi wēi,wēi yìzuòzhǐ。采薇采薇,薇亦作止。yuēguīyuēguī,suìyìmòzhǐ。曰归曰归,岁亦莫止。míshìmíjiā,xiǎn yùn zhīgù。靡室靡家,玁狁之故。bùhuáng qǐjū,xiǎn yùn zhīgù。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cǎi wēi cǎi wēi,wēi yìróu z hǐ。采薇采薇,薇亦柔止。yuēguīyuēguī,xīn yìyōu zhǐ。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yōu xīn lièliè,zài jīzài kě。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wǒshùwèi dìng,míshǐguīpìn。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cǎi wēi cǎi wēi,wēi yìgāng zhǐ。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yuēguīyuēguī,suìyìyáng zhǐ。曰归曰归,岁亦阳止。wáng shìmígǔ,bùhuáng qǐchù。王事靡盬,不遑启处。yōu xīn kǒng jiù,wǒxíng bùlái!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bǐěr wéi hé?wéi cháng zhīhuá。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bǐlùsīhé?jūn zǐzhīchē。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róng chējìjià,sìmǔyèyè。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qǐgǎn dìng jū?yīyuèsān jié。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jiàbǐsìmǔ,sìmǔkuíkuí。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jūn zǐsuǒyī,xiǎo rén suǒféi。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sìmǔyìyì,xiàng mǐyúfú。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诗经采薇注释及赏析

诗经采薇注释及赏析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 》的艺术特色。诗经采薇 注释及赏析,我们来看看下文。 文章摘要: 《采薇》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 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 虽是口头语、 眼前景, 却反映了戍边士卒生活的艰苦。 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 仅艰苦,而且漫长。… 【编者按】 《采薇》是一首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 。这是一首战场上的生存体验的赞歌,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 征人的内心世界。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 用,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 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 盬,不遑启用。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 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局?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 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 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薇:野菜名,现在叫野豌豆苗。 作:指薇菜冒出地面。 止:句末助词。 曰:句首、句中助词,无实意。 莫:通“暮”,也读作“暮”。本文指年末。 靡(mǐ):室靡家,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无。室,与“家”义同。 不遑(huáng):不暇。遑,闲暇。 启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启,跪、跪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 而坐,两膝着席,危坐时腰部伸直,臀部与足离开;安坐时臀部贴在足跟上。

诗经采薇带拼音

诗经采薇带拼音 采薇 诗经 节选带拼音版,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 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 是思归的情愫, 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 一起学习一下采薇诗经节 选带拼音版,跟随小编去看看! 采薇诗经带拼音版 cǎi wēi 采薇 xī wǒ wǎng yǐ , yáng liǔ yī yī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jīn wǒ lái sī , yǔ xuě fēi fēi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xíng dào chí chí , zài jī zài kě 。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wǒ xīn shāng bēi , mò zhī wǒ āi 。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诗经节选翻译 回想当初我走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飘扬; 如今在我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扬。 这道路泥泞难以行走,又渴又饥疲劳又辛苦。 满心伤感满腔悲痛。可是我的哀痛谁能体会。 采薇诗经节选赏析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 的情怀。 全诗分六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 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 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此时是棠棣之花。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

饰之盛。此时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 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 的情愫。



《诗经》中关于感恩的最经典篇章,为人子女必看!

《诗经》中关于感恩的最经典篇章,为人子女必看! 说到感恩,这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话题。《诗经》中有大量关于感恩的篇章,接下来我们看最经典的一篇《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⒀。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此诗六章,似是悼念父母的祭歌,分三层意思:首两章是第一层,写父母生养“我”辛苦劳累。头两句以比引出,诗人见蒿与蔚,却错当莪,于是心有所动,遂以为比。莪香美可食用,并且环根丛生,故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顺;而蒿与蔚,皆散生,蒿粗恶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结子,故称牡蒿,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尽孝。诗人有感于此,借以自责不成材又不能终养尽孝。后两句承此思言及父母养大自己不易,费心劳力,吃尽苦头。朱熹于此指出:“言昔谓之莪,而今非莪也,特蒿而已。以比父母生我以为美材,可赖以终其身,而今乃不得其养以死。于是乃言父母生我之劬劳而重自哀伤也。”(《诗集传》)中间两章是第二层,写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和父母对儿子的深爱。 第三章头两句以瓶喻父母,以罍喻子。因瓶从罍中汲水,瓶空是罍无储水可汲,所以为耻,用以比喻子无以赡养父母,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而感到羞耻。句中设喻是取瓶罍相资之意,非取大小之义。“鲜民”以下六句诉述失去父母后的孤身生活与感情折磨。汉乐府诗《孤儿行》说“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从地下黄泉”,那是受到兄嫂虐待产生的想法,而此诗悲叹孤苦伶仃,无所依傍,痛不欲生,完全是出于对父母的亲情。诗人与父母相依为命,失去父母,没有了家庭的温暖,以至于有家好像无家。曹粹中说:“以无怙恃,故谓之鲜民。孝子出必告,反必面,今出而无所告,故衔恤。上堂人室而不见,故靡至也。”(转引自戴震《毛诗补传》)理解颇有参考价值。 第四章前六句一一叙述父母对“我”的养育抚爱,这是把首两章说的“劬劳”、“劳瘁”具体化。诗人一连用了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和九个“我”字,语拙情真,言直意切,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声促调急,确如哭诉一般。如果借现代京剧唱词“声声泪,字字血”来形容,那是最恰切不过了。

诗经经典名诗赏析

诗经经典名诗赏析 1《芣苜》 采采芣苜,薄言采之。采采芣苜,薄言有之。 采采芣苜,薄言掇之。采采芣苜,薄言捋之。 采采芣苜,薄言袺之。采采芣苜,薄言襭之。 赏析: 芣苜:俗名车前草,药名,也可食用。本诗描写妇女采摘车前子的劳动过程,以开始的准备,到采摘动作和结果,描写细致,情景宛然。清人方玉润对此有形象的描绘“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狠忽断忽续,不知其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2《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赏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 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满着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诗经采薇最后一句翻译

诗经采薇最后一句翻译 《采薇 》是一首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老家的诗歌 。这是一首战场上的生存体验的赞歌,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 征人的内心世界。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诗经 采薇最后一句翻译的相关文章, 希望可以帮到您, 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 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采薇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 用,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 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 盬,不遑启用。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 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局?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 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 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薇:野菜名,现在叫野豌豆苗。 作:指薇菜冒出地面。 止:句末助词。 曰:句首、句中助词,无实意。 莫:通“暮”,也读作“暮”。本文指年末。 靡(mǐ):室靡家,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无。室,与“家”义同。 不遑(huáng):不暇。遑,闲暇。 启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启,跪、跪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 而坐,两膝着席,危坐时腰部伸直,臀部与足离开;安坐时臀部贴在足跟上。 玁(xiǎn)狁(yǔn):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柔:柔嫩。“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指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 烈烈:炽烈,形容忧心如焚。 载(zài)饥载渴:则饥则渴、又饥又渴。载……载……,即又……又……。

诗经与楚辞部分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专题(1)期末复习指导 诗经与楚辞部分名词解释 风骚传统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各以其自己思想、卓越的艺术成就和鲜明的特色,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典范,两面旗帜。故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后世诗人,一般说来,或主要接受了《诗经》的影响,或主要接受了《楚辞》的影响,使诗歌创作沿着《诗经》、《楚辞》所开辟的两条道路不断前进。因此而发展、形成的我国诗歌的两种不同的优良传统,习惯上,就称为“诗”、“骚”传统,亦称为“风”、“骚”传统。献诗说 献诗说是关于《诗经》作品来源的一种主要说法。先秦有公卿士大夫献诗的制度,献诗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诗歌进行讽谏或赞誉,表达对政治的评价,《诗经•大雅》、《小雅》、《国风》中的公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可能就是通过这条途径搜集起来的。 采诗说 采诗说也是关于《诗经》作品来源的一种主要说法。采诗制度先秦古籍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这种制度应该是存在的,因为在古代言语不通、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这种有目的的采集,《国风》、《小雅》中那些遍布黄河、长江流域的民歌才能够汇集到王廷中来。进行采诗的应该是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的乐官。 孔子删诗说 孔子删诗说是关于《诗经》的编辑的一种重要的说法。这种说法影响很大,但是教材认为已经有很多有力的论据证明孔子虽然对《诗经》的完善、传播和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未曾删诗。《诗经》的最后删选编订者应该是周朝的乐官。 四家诗 所谓的四家诗指的是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鲁诗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韩诗的创始人为燕人韩婴。鲁齐韩三家为今文经学,故又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毛诗晚出,创始人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是四家诗中唯一的古文经学。 今文三家(三家诗) 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齐韩三家为今文经学,在汉代立有博士,成为官学,故又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鲁诗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韩诗的创始人为燕人韩婴。 六义说 “六义”说源自《毛诗序》,《毛诗序》因承《周礼》“六诗”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毛诗序》的分法与《周礼》相同,只是把“六诗”叫做“六义”。 四始说 “四始”说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此四始是指《风》、《小雅》、《大雅》、《颂》四者的开始。 二南独立说(四诗说) “二南独立”说也称“四诗”说。北宋苏辙于其《诗集传》中首倡“二南独立”说,认为《诗经》应分《风》、《雅》、《颂》、《南》四类,即把《周南》、《召南》从《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教材认为“二南独立说”难以成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