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地理 中华民族大家庭(微课讲稿)

初中地理 中华民族大家庭(微课讲稿)

初中地理 中华民族大家庭(微课讲稿)
初中地理 中华民族大家庭(微课讲稿)

初中地理中华民族大家庭(微课讲稿)

部分预览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下面,让我们认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语言文字和传统节日。

先阅读这则文字材料,从中可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56个民族有80多种语言,约30种文字。其中,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除占总人口92% 的汉族使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也广泛使用汉语。并且各民族语言和文字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的自由。

语言文字是民族特征的重要方面,是民族的宝贵财富。这幅图是我国几种民族文字“我是中国人”的写法,其中,汉族文字有简体、繁体两种字体,繁体中文,现主要通用于港、澳、台地区。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生活中,我们使用的人民币上就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不信,你现在就可以拿出一张人民币查看比对。我就以这张一百元的人民币为例,在人民币背面右上角,有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比对右图,依次是蒙、藏、维、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就依次认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日。

这幅图中,能看到人们在相互泼水,甚是欢乐,这是傣族的泼水节。农历清明节后,人们互相泼水,被泼到的水越多,感觉越是吉祥、幸福、健康。节日期间,各地还举行赛龙舟、赶摆等活动。泼水节最初起源于印度,后传入缅甸,再传到泰国、老挝和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地区。

这幅图中,成千上万名男子头戴白色无沿小帽,面向清真寺朝觐叩拜,这是回族的开斋节。在伊斯兰历十月一日,家家户户早早打扫庭院巷道,换上喜爱的新衣,上午八点汇聚清真寺,面向圣地麦加礼拜。

这幅图中,牧民们聚集在草原上,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赛,以表达丰收的喜悦。它是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蒙古族人举行的那达慕节。“那达慕”源于古代“祭敖包”的仪式,现已成为欢庆丰收的娱乐节日。

这幅图中,人们在高山雪原上进行马术表演,这是藏族的雪顿节。每年八九月间,除马术表演外,还会举行展佛、赛牦牛、群众游园等活动。雪顿节是藏传佛教和藏族生活最重要的节日。图中还可以看到人们身着的藏袍宽体长身、大襟广袖,这是藏族人民的传统服饰。

这幅图中,人们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这是汉族的元宵节,也称为“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人们展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吃汤圆,共度元宵节。灯谜是一种文字游戏,谜语悬于灯上,供人猜

射,开始于南宋。

这幅图中人们载歌载舞,场面壮观,它是台湾高山族最隆重、规模最大的传统祭典和节庆,和汉族的春节地位相当。农历七八月秋收季节,高山族人身着民族服装,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感恩丰收。和其他祭拜一样,丰收节祭拜同样起源于祖先信仰和神灵信仰。

重点初中地理微课竞赛的个人感悟领会

重点初中地理微课竞赛的个人感悟领会通过这次微课比赛,我觉得自己真的收获很多,现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悟领会。 首先,选习题角度要准而小。微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微课。微者,短也,小也。微课对时间控制非常严,短到5分钟左右。在最初选习题的时候,对微课不太了解,选的课习题比较大,这样在5分钟的讲解下,只能是泛泛而谈,不能起到突破重难点的作用。所以设计时一定要选准课习题,尽量选择教学中的一个小知识点,而且最好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探究的片段,因为这样的微课才能让学生观看完后有很大启发,有很多收获。 第二,微课也是课。微课虽然时间短,但也是一个小小的课堂,所以微课的设计要体现一堂课的完整性。比如说对于一个知识点,要有讲解,有分析,有总结归纳,有练习,这也是成功突破重难点必须的步骤。而且,虽然没有学生在你面前,但是微课制作出来是要给学生看的,所以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眼前要有学生。 第三,课件设计要简而美。制作好的微课必须具备的是教师的声音和同步演示的PPT,所以PPT的制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时间有限,所以PPT最好用3—5张讲解知识点,一张小结,1—2张稳固练习。而且,微课的目的是突破重难点,所以相对于公开课的PPT,微课的PPT要尽量简单,不要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 最后,就是录制。千万别小看这个步骤,这可是一堂微课的压轴

之处。录制不好,将功败垂成。我在录制时就遇到了很多问习题,不是声音太杂就是图像太暗,所以在录制的时候最好使用扩音器,而且要去光线较好的地方录制。 以上是我在制作微课的时候的一些感悟领会,但是此次参加比赛,观看了很多同行的微课,觉得大受启发,对我来说是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时机 在此,感谢教研组长尹为志教师的支持和我的师傅兰晓春教师的指导和陪伴。

课题申报模板:微课的地理学科知识点体系设计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微课的地理学科知识点体系设计研究 课题名称:微课的地理学科知识点体系设计研究 关键词:个人申报 申报级别:佛山市华英学校 课题类别: 学科分类: 研究类型: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微课是当前全国最热门的研究。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老师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对于课程中的许多重点、难点知识没有落实到位,那是就产生一种这样的想法,如果网络上有这样一些针对性的资源,他们短小精悍,时间3~5分钟的视频,专门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突破,同时,作为教育一线的老师,我们自身也有很多的教学经验和点子,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让其他学校的老师可以共享。但是现状是这样的成熟的作品不多,正需要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自己的好经验、好点子分享给大家,同时也能得到其他学校老师的帮助,共同进步,作为《微课的地理学科知识点体系设计研究》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催生的一个研究项目。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微课的地理学科知识点体系设计研究》课题是由佛山市教育局微课始创人胡铁生老师主持的中央电化教育馆重点课题《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属下的子课题,主要的研究目标是针对初中地理4册数中的重点和难点突破,研究的内容是初中地理课程中总论和区域地理,以自然和人文两条主线,划分为“地理位置”、“气候”、“河流”、“地形”、“人口”、“经

基于 ADDIE 模型的初中地理微课设计与制作 ——以“我国土地资源的

基于 ADDIE 模型的初中地理微课设计与制作 ——以“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为例 发表时间:2019-12-27T09:24:58.3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作者:李新征 [导读] 本文采用适用于教学设计的ADDIE模型,以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有限的耕地资源”一节中“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这一知识点为例 摘要:本文采用适用于教学设计的ADDIE模型,以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有限的耕地资源”一节中“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这一知识点为例,阐述了微课设计与制作的过程,希望能给中小学教师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带来启发和帮助。 关键字:微课;ADDIE模型;案例分析 2012年,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我国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理念。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互联网+教育”是在该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微课等知识传播方式应运而生。本文以ADDIE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案例,希望能为中小学教师微课设计与制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一、ADDIE模型介绍 ADDIE模型是一款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研究中心为美国陆军设计和开发的培训模型,主要包括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价(Evaluation)五个部分。随后,Hannum和Hansen两位学者将该模型应用于教学设计方面,他们在分析了许多教学设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设计核心的五个过程,即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目前ADDIE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培训、课程教学设计和微课设计中。形成了适应不同应用领域的具体模型。本文采用的微课设计模型包括前期分析、微课设计、视频开发、微课实施、阶段评价五个部分,具体操作流程如表所示。 二、基于ADDIE模型的微课设计应用 本文选取晋教版(山西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有限的耕地资源一节中“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这一知识点,运用适用于教学设计的ADDIE模型,设计制作了一节微课。希望能借此案例,给初中地理教师开展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带来一定的启发。让初中地理教学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微课设计与制作前期分析 前期分析是微课设计的基础,主要包括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和学情分析。主要目的是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1)教材内容分析和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状况、基本特点及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现状,理解“什么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对学生进行有关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使学生树立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珍惜土地、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的意识[[ ]]。因此,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了解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运用资料,分析、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增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学情分析 初中地理在学校教学中长期处于较低地位,仅在七、八年级开设,每周两课时,一方面,与其他科目相比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较弱,另一方面,学生对新开设的地理课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反应较为敏捷这一心理特征。从知识储备方面来看,对城市的初中生来说,接触土地方面的知识较少,对土地资源的认识比较模糊、狭隘。大部分学生把土地和耕地混为一谈,意识不到建设用地也属于土地资源。因此,在微课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图片、图表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土地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 2.“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微课设计 微课的教学设计与备课的教学设计有所不同。微课的教学设计主要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行分析,确定讲解和演示步骤,力求用趣味性的演示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传递相关知识点。 3.“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微课制作 (1)编写微课视频脚本 根据教学内容分析,搜集整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材料、图表等教学资料。并用PowerPoint2007制作微课课件。

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地球的自转》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方案 江西省宜丰县第二中学蒋卫烈 一、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讲的是地球的自转的基本特征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地球的静到动,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重要一课。 二、学情分析: 1、在七年级上册中学生学习了地球仪知识,在本节教学中充分利用GoogleEarth“谷歌地球”软件,巩固所学地球仪的知识,同时也创造了让学生展示所学知识的一个好机会。让学生能够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且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地球的自转运动。 2、本节内容很多是学生日常能观察和体验到的自然现象,教师要在教学中将学生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内容不宜将其复杂化,不要将知识引导得太深,应回避一些难懂的概念,如黄赤交角等,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和产生现象的简单原因就可以。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定义、方向、周期。 了解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方向、周期)。 学会通过读图、演示、观察等方法分析地球的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的公转运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难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确定依据: 由于地球自转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概念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因此把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确定为重点,地理意义确定为难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节课充分应用课件及GoogleEarth“谷歌地球”软件直观形象的展示地球的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很多优势。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微课教学时间短,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微课教学内容少而精,主要是以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为主。微课程的教学形式是以视频或者是音频的形式为主进行存储,所占内存也不大,可以使得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方便快捷。微课教学使得教学内容相对完整,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把握。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可以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形成补充,有利于学生快速学习和成长。 标签:初中;地理;微课;教学;应用 初中地理作为一门对人物、动物以及各种微地理乃至这些物种共同生活的环境进行综合研究的自然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积极利用“微课”的便捷性和直观性进行地理知识的讲授,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当关键。本文主要阐述几点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精心制作地理微课,发挥微课教学价值 制作地理微课过程中,对初中地理课程中的知识点及重点、难点需要进行分析,把握住初中地理的核心关键点,才能对初中地理微课进行科学的制作。老师需要全面的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筛选,把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有针对性的微课制作,提高教学质量。在微课设计中,老师需要提前把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学生学习难度大或者是学习环节薄弱的地方,进行专门课题设计。在微课设计时,需要注意设计的内容更加直接形象,视频音频图文并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好的掌握核心知识点。微课制作要新颖有趣,画面清晰,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促使学生掌握知识。 “微课”运用教学视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应用,学生也可以在课外通过视频反复观看,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也可以通过视频向学生进行辅助性训练,因为它是短小的视频教学,老师的授课重点突出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能够促进之后的课堂气氛调动,使学生愿意学习地理,更愿意跟老师探讨并深入的学习和研究。通过“微课”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学到研究成果并加以利用。学生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观看“微课”视频内容,对自己不会的问题可以进行反复研究并自主进行学习。这样也减轻了老师的教学压力,会更客观、更认真的对学生传播地理知识,使学生学习地理更有信心。 二、利用微课进行预习,培养主观能动意识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先导程序,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少,理解力不成熟,再加上预习过程枯燥无味,很多学生往往对课前预习环节没有兴趣。“微课”可以解决学生课前预习的这一大难题。老师可以通过“微课”,讲解课本上学生从

初中地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微课讲稿)

初中地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微课讲 稿) 部分展示气象灾害是由大气的异常变化引起的。 如果长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就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人类活动,造成旱灾。干旱灾害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的特点,同时因为缺少水,往往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导致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由于降水异常偏少,XX年6月淮河江苏段水位降至历史最低,一些渔船停在干涸的河床上,当地的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形成旱灾。 但是我国西北内陆的荒漠地区,常年干旱,有的地区甚至一年也不下一场雨,但这只是一种干旱的自然现象,不能称为旱灾。因为当地基本没有农业生产,荒无人烟,干旱没有造成损失,所以不能称为旱灾。 洪涝灾害是由于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形成的,具有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的特点,洪水淹没农田、城市,冲毁桥梁、道路,阻塞交通,造成人员伤亡等,危害巨大。

如图所示,洪涝灾害常常会淹没房屋、农田等,摧毁我们的家园,带来巨大的财产和人员伤亡。 台风具有持续时间短,季节性强(7-11月)的特点,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等天气,给我们带来灾害。强烈的台风能拔树倒屋,掀翻万吨巨轮,损坏建筑物和通信设施;还会破坏海堤,造成河堤决口、水库崩溃,导致洪水泛滥;台风引发的强降雨还会导致洪涝灾害,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危害极大。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7-9月常受到台风的侵袭,从这两幅图上可以看到被台风摧毁的大树和农田,给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寒潮是大规模强冷空气快速入侵造成大范围强降温的天气过程,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具有影响范围广、有明显的路径、季节性强的特点。 寒潮发生时,会导致气温骤降,出现大风、雨雪、霜冻、暴风雪、沙尘暴等天气现象,造成农作物冻害,危害农田和牧场;强降雪或暴雨也会对交通、电力造成巨大危害。 左图是寒潮过后,人们在抢救牲畜。右图是受寒潮带来的冻雨的影响,电力设施倒塌。

初中地理微课地图方向的教案

地图方向的判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判读不同地图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判读不图地图的方向,建立起学生读懂地图的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地图的方向判读 【教学难点】:经纬网地图方向的判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能不能通过学校的平面地图上来描述学校的食堂楼位于教学楼的什么方向呢?想要正确的判断地理事物的方向我们必须要学习地图的另为一个重要的要素——方向 【讲解新课】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地图,(插入ppt)在这个地图中我们能够看到有一个方向标,这种有方向标的地图,我们要依据方向标来确定方向,方向标的箭头指示正北方【活动】完成学习卡第一题 【讲解新课】下面我们再来看这样的一张地图,(插入ppt )在这个地图中我们没有看到方向标而是看到有经纬网,这样的地图我们怎样来确定方向呢?前面的章节我们了解到了经纬线是可以指示方向的,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所以有经纬网的地图了我们要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来确定该地图的方向。 【活动】完成学习卡第二题 【难点知识的处理】注意如果经纬网是倾斜时候的处理 【新课讲解】如果同学们拿到的地图既没有方向表也没有经纬网,就像我们现在看到这幅地图,(插入ppt)我们怎样来确定方向呢?在这种情况下呢,我们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插入ppt)进一步我们可以确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活动】完成学习卡第三题 【总结】地图方向的判读,我们就讲完了。我们来小结一下刚才讲的知识点 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定方向 既无指向标有无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教学效果的预计】:我想通过简单地图来描述几种确定地图方向的方法。学习每一种判读方法的时候,插入练习题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点把握。最后的总结可以再一次加起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 【教学反思】

地理微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微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要求 基本内容:根据指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即通过针对某一个具体知识点或独立的学习内容来进行的相对环节完整的“微课堂”教学设计,从目标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三个板块进行教学架构(说明:实际课堂教学用时应不超过15分钟)。借助网络教学资源,教师现场独立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文字输入、排版,完成教学设计的电子文档。 基本要求:“微课堂”教学设计要坚持“目标、教学过程、评价”一致性原则。 1.目标设计 (1)目标制定要符合课标要求; (2)结合学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合理定位; (3)目标语言描述要规范、准确。 2.过程设计 (1)整合有效资源:整体环节设计科学,准确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根据需要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2)教学方式科学:灵活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 (3)结构和模式符合学生特点和内容要求,时间分配合理; (4)重视问题设计,强化思维和方法训练,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和反思; (5)学生活动设计有层次性,拓展延伸符合课标要求。 3.评价设计 (1)评价贯穿始终,形式灵活; (2)评价手段科学,不繁琐、可操作。

“微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评价标准 1.验收内容 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师根据指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通过针对某一个具体知识点或独立的学习内容来进行的相对环节完整的“微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根据给定的知识点或学习内容,从目标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三个板块进行教学架构。 教学设计最终以完成教学设计的电子文档来呈现、教师需要独立完成内容设计、文字输入、排版和提交等任务。 说明:验收人员要根据教学设计的情况,对各项评价指标逐项评定,先定性后量化,在相应得分栏中逐项打分,然后统计各项得分之和,计入“评价总分”,并在“评价等级”栏内注明“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初中地理微课堂设计模板(下附)

地理微课

附件4 微课教学设计及微课的准备 一、微课简介 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就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教学重点、一个教学难点进行的针对性讲解的课例。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10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微课不等于没有学生的微型课,也不等于一堂课的某一片断,而是完整地说明解决一个问题的视频课例。微课虽然内容短小,但必须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它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纠错归纳的讲解,也可以是方法传授、实验操作、经验总结等技能方面的展示,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 二、微课教学设计及微课准备 1、本次参加培训的教师需每人提前准备一份微课教学设计,复印45份,培训团队和参训教师人手一份。微课教学设计要求做到:目标明确,主题突出;短小精悍,结构完整;语言准确,提问简明;形象直观,活泼灵动。 2、根据微课教学设计相关内容准备10分钟的微课,不用提前录制,培训过程中逐人上台展示,培训团队和参训学员全员参与点评、指导。

3、培训期间,经过培训团队与参训教师的共同点评、指导、打磨,培训结束一周时间内经过个人后期修改、完善,正式录制不超过15分钟的微课,提交到本学科培训团队组建设的QQ群,供参训教师共享交流。培训团队按参训教师总数的10%评出优秀微课,形成精品课例,整个暑期培训结束后,市教育局发文表彰。 三、微课教学设计范例 微课教学设计可参考以下范例准备。 《地形图的判读—识别五种不同的山体部位》微课教学设计学校:曹家店中学设计者:白毅刚时间:2015年6月 微课基本信息 知识点名称地形图的判读—识别五种不同的山体部位学科类型及其对象操作中学地理七年级上册 上课时间长度15分钟 教学资源 与环境 电子白板、PPT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体部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等高线的特点。 (二)授课: 教师展示ppt,与同学一起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出示等高线地形图,让同学通过观察不同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弯曲规律,帮助学生得出规律,识别山谷、山脊;联系瀑布的形成,强调河流的形成部位。 设计理念与特色 运用电子白板形象的展示识别五种不同的山体部位的实景图和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直观形象的发现各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弯曲规律,掌握各地形部位在地形图上的识别。

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策略探讨

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策略探讨 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科技教学辅助工具进入教育领域,为教学课堂提供更多帮助。微课作为一种流行的教学工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微课课堂能够使教学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教学知识讲解方式更加多样,教学应用机会得到增多,从而开拓学生的眼界,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的知识实践。在学生初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微课提高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水平。 标签:初中地理;微课教学;丰富知识;深化理解;加强实践 地理作为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和加强学生对于地理的认识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受到抽象的地理知识的干扰,对地理学习效果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微课这一教学工具,加强地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学习效率。本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初中地理教学经验,对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策略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探讨,希望能够给广大师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丰富知识,开拓学生眼界 微课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优化教师的教学结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微课作为一种使学生的学习模式得到转变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加上我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除此之外,微课还能够对学生的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在微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摆脱教师和课本的束缚,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进而有效开拓了学生的地理视野。 例如,教师在教授“世界的居民”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利用微课在教学课堂中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的地理视野。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他们分布在不同的省市之中。那么在整个世界中又有多少民族呢?他们又居住在吗哪里呢?”接着,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并在讲解结束后向学生提出:“原来整个世界有这么多的民族。那我们接下来通过一段微课视频了解世界上各国人民的居住情况吧。”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有关各国人民居住情况的教学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对教材内容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够丰富自身的课外知识,加强自己的地理见解。 二、多样讲解,深度理解知识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被创造以及应用,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应该以学生的學习

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与进步,地理的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对教学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微课作为多媒体技术的一个重要体现方面在促进教学方式改变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教师教学由传统的口头、板书等课堂教授转变为利用微课技术进行课外教学或课内课外结合教学的教学方式。这一改变也对学生学习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微课教学具有众多优点,如微课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使教师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帮助学生的知识理解,丰富学生地理课外知识。教师运用微课进行教学也需要注意进行微课教学过程的诸多事项,因此如何合理的开展微课教学成为困扰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基于此种情况,笔者特结合多年地理教学经验,谈一谈微课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期望对广大地理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标签:微课;初中地理;教学 一、教学方式更加灵活 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同样具备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与及时性的特点,因此学生遇到学习问题时可求助于多媒体技术。而通过微课进行教学使学生更便利的接收了不同于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学习了更多的知识。这种形式的学习,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口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从而便于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另外,学生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获取丰富的课外知识与活动,增长见识,愉悦自我。网络技术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其他教师讲课的视频和众多的电影视频等,从而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方式,使教师教学方式更加灵活。 例如,在讲授《人口与人种》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这一章节内容主要讲授了世界人口和人种的分布和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微课播放不同人口的生活环境的视频以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自己观察本应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以往教师讲授这部分内容只是简单的口头表述,而通过微课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方式更加灵活。 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将复杂的内容进行分解与简化,然后采取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其传授给学生,这可便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微课教学由于其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讲授方式的直观性,有趣性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这要求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能擅长主动的将微课教学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同时,这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程度的加深,只有充分理解了教学内容,才可以对其简化或者变形,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

初中地理微课程学习资源的设计方案

初中地理微课程学习资源的设计-地理论文 初中地理微课程学习资源的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微课程的特点,结合初中物理“中东”一节课程内容,就如何制作微课程作了详细阐述,同时指出了微课教案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微课程中东初中地理 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案内容;是各种学科各种小知识点的课程统称。教师做成某知识点PPT后录制视频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1]。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地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积极探究[2]。通过运用微课程学习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一、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案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3],是一种适合学习者学习的“可移动”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微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1.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微课程是为了解决课堂教案中某个知识点,或反映课堂某个教案主题的学与教的活动,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主题更加突出。 2.短小精悍。微课程的片段一般控制在8-10分钟。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是不同的,时间越久,注意力越难保持,学习效果也就越差。微课程时间紧凑,短小精悍,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3.使用方便。学生可以利用电脑和各类手持设备随时观看微课程,从而实

现个性化移动学习,并且学生在观看过程中遇到疑难可以反复观看。 二、“中东”微课程学习资源的设计 中东一节主要介绍了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四大主要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和多元的文化。 根据教案内容的安排,笔者设计并制作了四个相应的微课程: 微课程设计流程: 1.通过红色区域的闪烁,让学生明确中东的位置。 2.通过读图,介绍中东连接的“两洋”、“三洲”、“五海”,并重点介绍里海。 3.通过读图,介绍“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 4.小结本节微课,并就微课内容,对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2.能说出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能说出重要的地理位置对中东地区的影响。 学生活动: 1.学生自学微课程,并在课本中适当位置记录重点内容。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到的重点内容。 3.在任务单的空白图中自主填写“两洋”、“三洲”、“五海”、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 4.通过投影仪展示完成的效果。 5.运用资料,小组讨论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的重要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微课设计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6332588.html, “地理信息系统(GIS)”微课设计初探 作者:秦鹏宗全利金凯刘春霞陈明利刘庆花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17期 [摘要]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快速发展,微课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教学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GIS课程特点和教学需求现状,GIS微课结构设计可大体按照问题引入、知识点讲解和软件实操三个部分进行,从选题、知识点划分、时间分配等方面统筹微课程库建设,为GIS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提供参考方案,目的在于促进地理信息系统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微课;微课设计 [基金项目] 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青岛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青岛农业大学实验技术研究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ZR2017BD030);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秦鹏(1984—),男,山东禹城人,博士,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城镇化与GIS技术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7-0258-03 ; ;[收稿日期] 2019-09-30 一、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技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为各行业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和手段。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也面临“重理论传授,轻实践应用”的问题。开设地理信息系统选修课程的专业逐渐增多,教学对选课学生的专业技能支撑效果不明显,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之后,很难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到今后专业学习中去,解决“学以致用”是当前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学习过程网络化和碎片化的特征愈加明显,微课等教学模式顺应时代特征,为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本文从GIS微课设计出发,综述当前GIS微课设计现状,对GIS微课设计模式进行探讨。 二、GIS微课设计研究现状 微课模式在MOOC基础上逐渐发展,最初由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LeRoy A.McGrew在1993年在化学教育中将概念、讲解和举例浓缩到60s的时间内,后来T.P.Kee和David Penrose

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微课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新兴的教学手段之一,对传统课堂教学形式造成 了巨大的冲击,微课被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 微课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地理课堂改革,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提 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探究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微课教学的有效应 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微课策略 微课作为现代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可以改变初中地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 固定性,为地理课堂增加活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地理学习的内容和 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强、灵活性强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每个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灵活地展开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 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一、掌握微课的重要性 1.微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作为近几年新兴的教学资源, 微课主要是指以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育过程,即围绕某个知识 点或者某一教学环节录制的精彩的教学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明确 要求教师必须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做智慧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 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现状展开课堂教学内容。微课教学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也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修养。 2.明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位置。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微课教学的 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而不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明显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通 过微课对地理知识重难点进行导入和复习,同时还可以渗透情感教育,不断提高 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思维。 二、在课堂中对微课的具体实践 微课教学可以帮助师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并 根据学生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首先,可以通过师生合作, 共同整理微课堂的教学内容。在课前可以根据对教材的理解整理出相应的关键词,通过初读地理知识,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思维导图,通过自己在教材中找到的中心词,向外延发散开,分出许多细小的分支,可以培养学生多样性的解题思路以及 发散性思维,也可以在微课堂中构建情境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理考题都是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而利用微课对重点区域 进行构建,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主要国家的地理自然特征、资源状况、 交通运输线路、城市人口工业发展状况等等。就像非洲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以及发展问题;以及中国沿海城市,尤其是海南省与我国边界南海, 西北,东北,西南等边陲地区。将这些化范围区域重点进行模块化教学,可以帮 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与此同时,可以在微课堂中向学生展示动 态图片和地理视频。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对于学生来说,动态的元素比起静态的 更能抓住学生的视线。一些视频或者记录片内容生动具有针对性,可以快速地被 学生接受,并且在一定时间内里留有较深的印象。我国拥有辽阔的疆土,优越的 地理位置,这些都是可以运用到课堂的素材。

初中地理 中华民族大家庭(微课讲稿)

初中地理中华民族大家庭(微课讲稿) 部分预览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下面,让我们认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语言文字和传统节日。 先阅读这则文字材料,从中可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56个民族有80多种语言,约30种文字。其中,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除占总人口92% 的汉族使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也广泛使用汉语。并且各民族语言和文字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的自由。 语言文字是民族特征的重要方面,是民族的宝贵财富。这幅图是我国几种民族文字“我是中国人”的写法,其中,汉族文字有简体、繁体两种字体,繁体中文,现主要通用于港、澳、台地区。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生活中,我们使用的人民币上就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不信,你现在就可以拿出一张人民币查看比对。我就以这张一百元的人民币为例,在人民币背面右上角,有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比对右图,依次是蒙、藏、维、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就依次认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日。

这幅图中,能看到人们在相互泼水,甚是欢乐,这是傣族的泼水节。农历清明节后,人们互相泼水,被泼到的水越多,感觉越是吉祥、幸福、健康。节日期间,各地还举行赛龙舟、赶摆等活动。泼水节最初起源于印度,后传入缅甸,再传到泰国、老挝和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地区。 这幅图中,成千上万名男子头戴白色无沿小帽,面向清真寺朝觐叩拜,这是回族的开斋节。在伊斯兰历十月一日,家家户户早早打扫庭院巷道,换上喜爱的新衣,上午八点汇聚清真寺,面向圣地麦加礼拜。 这幅图中,牧民们聚集在草原上,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赛,以表达丰收的喜悦。它是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蒙古族人举行的那达慕节。“那达慕”源于古代“祭敖包”的仪式,现已成为欢庆丰收的娱乐节日。 这幅图中,人们在高山雪原上进行马术表演,这是藏族的雪顿节。每年八九月间,除马术表演外,还会举行展佛、赛牦牛、群众游园等活动。雪顿节是藏传佛教和藏族生活最重要的节日。图中还可以看到人们身着的藏袍宽体长身、大襟广袖,这是藏族人民的传统服饰。 这幅图中,人们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这是汉族的元宵节,也称为“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人们展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吃汤圆,共度元宵节。灯谜是一种文字游戏,谜语悬于灯上,供人猜

初中地理教学微课利用探析

初中地理教学微课利用探析 概要:微课是新世纪教育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资源,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微课教学模式的诸多优势,全力以赴推进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促使地理学科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不断提高。 初中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时灵活运用微课,能够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质量的提高。在地理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观察与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选取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微课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微课在地理课堂中教与学创新应用,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确保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一、微课应用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第一,可使得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资源得到不断丰富。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教师主要根据地理教材内容来调整课程教学进度,但初中地理的综合性较强,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如果初中地理教师只是根据教材来展开教学,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会出现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网络媒介,借助网络媒介来获取地理学习资源,使得地理教学资源得到有效丰富。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对地理学习资源的需求,制定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微课教学,以此让课堂教学资源得到不断丰富。 第二,可使得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进一步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地理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较少,这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较少,甚至有部分学生会觉得地理知识枯燥无味而讨厌地理。然而教师在课堂中创造性运用微课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地理教学的生机活力。教师借助微课来进行课堂设计,以新的方式与学生开展课堂交流互动,在实际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在课堂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使得学生可以真正认识到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第三,可使得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针对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的特征,初中地理教师要将课堂教学内容和生活新鲜事物进行有效结合,尽可能引导学生参与到生活学习实践当中。教师按照教材内容,通过微课来开展地理教学,

水循环微课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的水体以及陆地水体运动转化规律。 2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及其循环过程。 3.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水资源”的初步知识,了解了水圈知识,对本课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但这仅仅是感性认知,总结归纳能力也弱。因此,本节课应采取有效的方法给予辅助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3)重点难点 重点: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及其循环过程 难点:三种循环类型与实际的联系与应用。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白名篇《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在学习水循环的知识中寻找答案。 二、新课讲授 1、知识储备 (1)从存在形势看:认识地球上的水体分为固、液、气三态且能互相转化,并在转化过程中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从空间分布看:水体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最多。(3)陆地水又分为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生物水、冰川水。 2、水循环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水循环的三种类型(通过动画演示进行)生动直观 (1)海陆间大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其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海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其主要环节包括蒸发、凝结、降水。 (3)陆地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其主要环节有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 【课堂练习】

(1)请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入海不复回”。天上来”和“奔流入海”分别表示的是水循环中的()环节和()环节。不复回”的说法是()。(填正确的或错误的)因为黄河参与()循环。(2)据水循环示意简图回答问题:(图略) 水量最大的是(),水量最小的是()。海陆间大循环主要发生在我国的(),陆地内循环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地区。 三、水循环的意义 通过实例探讨揭示水循环的意义。归纳总结 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水的动态平衡 2.实现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3.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4.塑造地表形态 5.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四、小结 本次学习我们主要认识了一下三方面的内容 1、认识地球上的水体。 2、熟记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及其循环过程中的各环节。 3、水循环的意义。 五、课后作业 有人这样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来奔去不入海”,这反映了水资源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

地理微课《世界的气温分布》教学设计

微课程《世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 肥城市石横镇初级中学江芬 一、学习目标: 学会判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分析其分布规律。 二、学习过程: (一)旅游规划,明确学习任务。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下面总体按照3条旅游路线,让导游小精灵带领我们一起去探究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ppt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谈话氛围中,以旅游线路的规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判读地图,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师:首先小精灵带领我们按照线路1出发。(ppt出示课题问题) (设计意图:问题的出示主要实现两个目的,一是使学生的学习任务纲领化,清晰化,条理化,二是学习任务明确化,形象化。)

2、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观察:(ppt演示) 会发现:等温线向东西方向延伸,大致与纬线平行。表明世界年平均气温随着纬度变化。 (设计意图:采用形象的动画演示,观察得出结论,引起学生对地图的探究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3、师:我们观察等温线的数值变化?(ppt出示课题问题) 会发现:等温线数值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设计意图:通过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等温线的数值及排列,再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4、师: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规律?(ppt出示课题问题) 由此归纳规律一: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设计意图:教师先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结合纬度因素,使学生对气温随着纬度的变化的理解不断加深。) 5、师:下面小精灵带领我们按照线路2进行。(ppt出示课题问题)

(设计意图:问题的出示主要实现两个目的,一是使学生的学习任务 纲领化,清晰化,条理化,二是学习任务明确化,形象化。) 6、师:小精灵的重大发现:出现了低温中心,究其原因(ppt出示课题问题) 发现:同纬度青藏高原气温低,东西两侧气温高。 总结:规律二、同纬度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设计意图:教师先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结合地形地势因素,使学生对气温变化的理解不断加深。) 7、师: 下面小精灵带领我们按照线路3进行。(ppt出示课题问题) 发现:A、B海陆位置不同,气温不同。 归纳:规律三:同纬度陆地和海洋的气温不同 (设计意图:教师先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结合海陆因素,使学生对气温变化的理解不断加深。) 8、师: 下面小精灵和我们进行眼力竞赛。(ppt出示课题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