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海岸新区城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西海岸新区城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西海岸新区城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西海岸新区城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西海岸新区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2016-2035年)》公示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城乡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推进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及《关于印发青岛市黄岛区规划管理改革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青西新管办发(2014)25号)的有关规定,对《西海岸新区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6-2035年)》规划内容进行社会公示。

一、公示内容

1.为加强西海岸新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科学合理有序的规划设施建设时序、提高西海岸新区防灾减灾能力,依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国家法规政策、规范标准,编制《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2.编制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

知》-201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2013〕23号;

2)《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办发〔2013〕23号

文件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通知》-2013年6月,山东省

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15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中华人民共

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四号;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建设部令第146号;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

文发布;

6)其他有关主管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等。

3.参考规划

1)《青岛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2013-2035年)》;

2)《青岛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4-2025)》;

3)其他正在编制中的有关控规及发展规划成果。

4.采用的规范、标准

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

3)《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2016;

4)《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2013年6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5)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其他有关防洪治涝的规定、规范、规

程等。

5.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35年。

近期:2016-2020年;

远期:2021-2035年。

6.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2013-2030 年)》中的西海岸新区行政辖区范围,重点研究区域为城市建设用地。7.规划目标

逐步建成完善的防涝系统,近期至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30%的区域满足50年一遇防涝标准;远期至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满足50年一遇防涝标准,其余区域满足相应的防涝要求,实现全域范围内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8.规划原则

统筹兼顾原则。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环境、恢复水生态、营造水文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以城市排水防涝为主,兼顾城市初期雨水的面源污染治理。

系统性协调性原则。系统考虑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雨水控制和管理,与道路、绿地、竖向、水系、景观、防洪等相关专项规划充分衔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城市排水防涝规划应与其同步调整。

先进性原则。突出理念和技术的先进性,因地制宜,采取蓄、滞、渗、净、用、排结合,实现生态排水,综合排水。

结合实际原则。充分吸取和承袭德式排水设计理念,突出与西海岸新区区域发展的结合,合理进行规划,合理确定各类设施布局。

9.规划内容

根据《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要求,本次

规划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暴雨强度公式修编

2)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3)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4)雨水管网系统规划

5)防涝系统规划

6)信息化建设

7)管理规划

8)近远期实施计划

10.本规划涉及到的地域名词界定及注释

1)城市规划区: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第三条

的规定,在西海岸新区行政区划范围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2)城市建成区:指西海岸新区城市规划区内具有一定规模的连片

城市建设地区,义同于“西海岸新区内城市建成区”,简称“城区”。

3)城市建设用地:为城市建成区的范围扣除其内部不可建设用地

之余,反映城市规划建设的实际用地规模。

11.本规划是指导西海岸新区城区完善城市防涝系统的纲领性文件。在上述范围内进行各项排水设施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依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条的规定,按本规划执行。

12.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图纸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图纸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3. 规划标准

1)暴雨强度公式

西海岸新区采用修编后的暴雨强度公式作为雨水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技术依据,公式如下:

0.534

902.934(10.919lg )

( 4.160)P q t ?+=

+

式中:

P —设计重现期(年);

q —设计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t —降雨历时(分钟)。 2)防涝标准

西海岸新区城市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共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的防涝标准为50年一遇。

建议西海岸新区镇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其他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防涝标准为20年一遇。

3)西海岸新区城市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共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发生以下情况时,即可认为发生内涝:

发生50年一遇的降雨时,在降雨停止30min 后道路中一条车行道的积水深度超过15cm ,积水面积超过150m2;

发生50年一遇的降雨时,在降雨停止30min 后道路中心积水,且积水面积超过150m2;

发生50年一遇的降雨时,在降雨过程中或者降雨停止后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物的底层进水。

4)西海岸新区镇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其他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发生超过27cm深度积水、积水时间超过1h,且积水面积超过200m2时,即可认为发生内涝。

5)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

西海岸新区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的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广场、干道、厂区、居住区)、地形特点等因素确定。根据《青岛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2013—2030年)》,重现期一般采用2年,重要道路、广场采用5年,立交排水采用5年,个别重要地区、封闭洼地采用10、20年,截洪沟采用10~20年。

14.规划要求

1)内涝风险评估要求

西海岸新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超过2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开发建设时应对待建区进行内涝风险评估,评估方法采用情景模拟评估法。

2)防涝设施规划、设计及建设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需协调区域规划竖向高程与河道排涝水面线高程关系,如有绝对低点,需在绝对低点处规划预留强排设施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应确定本规划中防涝设施的选址;对本规划中防涝设施进行调整时,需进行详细地论证并通过专家评审。

防涝设施的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应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除临时设施外,防涝设施的使用期限至少应到2030年。

3)低影响开发设施规划、设计及建设要求

西海岸新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地块整体改造或开发建设时,对于相同的设计重现期,改建后的径流量不得超过原有径流量,且不得超过采用城市综合径流系数ψ=0.5计算得出的径流量;其他区域内地块整体改造或开发建设时,对于相同的设计重现期,改建后的径流量不得超过原有径流量,且不得超过采用综合径流系数ψ=0.45计算得出的径流量。

加强区域雨水径流控制,2020年新建和改造区域的可渗透地面面积不应低于40%,2030年全区可渗透地面面积不应低于40%;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合流制管渠溢流污染,2020年完成合流制管渠的全部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实现初期雨水的截流净化,初期雨水面源污染控制按SS计,2020年削减率达到50%以上,2030年削减率达到65%以上。

4)自然水体保护要求

西海岸新区地块开发建设时,应对自然水体(河道、明渠、截洪沟、自然冲沟、塘坝、湖泊、水库等)进行保护,不得侵占、填埋、覆盖自然水体。

西海岸新区建成区进行改造时,根据地块实际情况,对已经覆盖或填埋自然水体(河道、明渠、截洪沟、自然冲沟、塘坝、湖泊、水库等)进行恢复。

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对城市河湖水系岸线进行生态恢复,达到蓝线控制要求,恢复其生态功能。

5)雨水资源化利用要求

对山洪水、内涝水进行充分利用,加强居住区、学校、场馆、企事业单位、道路等区域、设施的雨水集蓄利用,充分开发湿地、水塘、绿地、公园进行雨水集蓄利用,结合道路广场、雨水资源化利用率2020年达到5%以上,2030年达到8%以上。

15.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以西海岸新区最新暴雨强度公式为基准,进行不同汇水面积下的加权平均统计,西海岸新区现有雨水管道设计能力不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要求。

16.现状河道防洪能力评估

满足防洪要求的河道包括丁家河、戴戈庄河、风河。局部段护岸不满足防洪要求的河道包括山王河、龙泉河、张戈庄河、镰湾河、南辛安河、岔河、张家村河、大卢河、长安河、石沟河(汶河)、溧水河、青草河、海崖河(顾家崖头河)、台子沟河、龙门顶河。其余河道现状护岸均不满足防洪需求。

17.现状防涝能力评估

虽然西海岸新区已经对区内积水点进行整治,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防涝设施建设系统性规划,防涝基本依托河道和雨水管网,无系统性规划。随着西海岸新区城区建设发展,尤其是在西海岸新区成立后,西海岸新区规划人口、用地性质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区域重要性程度提高,现有的防涝设施体系已经不满足西海岸新区防涝工作的需求。

18.内涝风险评估

西海岸新区全域采用指标体系评估法进行内涝风险评估、建成区采用情景模拟评估法进行内涝风险评估。

1)指标体系评估结果

按照规划区域内主要山头、河道、道路、铁路线等标志性界限并且考虑用地性质,将西海岸新区划分为30个评估分区。

各评估分区内涝综合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全区内涝综合风险指数平均值为低风险。

2)情景模拟评估结果

通过模型分析,50年一遇降雨条件下,西区积水点共38处,总积水量22.10万立方米,总积水面积约41.6公顷;东区积水点共47处,总积水量26.18万立方米,总积水面积约54.1公顷;董家口城区积水点共32处,总积水量20.39万立方米,总积水面积约36.2公顷。

3)评估结论

综合分析历年来的积水记录、地形地势和管网情况和情景模拟法评估结果,确定西海岸新区积水点62处。

19.西海岸新区雨水径流控制规划

西海岸新区雨水径流控制设施以绿色生态设施为主,主要包括具有调蓄空间的景观水体、洼地、入渗设施和雨水调蓄池。雨水调蓄池以可重复利用的模块设施为主,混凝土设施为辅。

西海岸新区径流污染削减以控制面源污染为主,控制设施以生态湿地、初期雨水收集池为主。

西海岸新区雨水利用遵循低影响开发理念、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建设理念,选择适用于西海岸新区的雨水渗蓄技术、雨水集蓄利用系统、雨水调蓄技术、雨水净化技术、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等,实现雨水资源的控制与利用。

20.重要设施排水规划

1)铁路排水

西海岸新区新建铁路时,应尽量避免出现绝对低点,如必需采用下穿通道时,应同步建设雨水泵站,并采用满足铁路相关设计要求的排水措施,保证铁路区域内排水安全。

2)高架桥排水

西海岸新区新建高架桥排水采用桥面特制雨水口收集桥面雨水,沿桥梁箱体外侧按照一定的坡度布置雨水口连接管至梁柱相接处,再沿桥柱外设排水立管下行至地面集水井或地面雨水口内,然后就近接入市政雨水管线或收集利用。新建高架桥严禁采用内置式排水立管排放雨水,已建成高架桥需在现状积水处加设排水设施,保证高架桥及时排水。

3)立交排水

西海岸新区新建立交桥排水采用重力流排水,汇集至设计低点处由雨水泵站提升,采用压力流将雨水排放。

4)地铁车站、下穿通道排水

西海岸新区建设地铁车站、下穿通道时,应综合分析上游汇水情况,采用合理的分流方案对上游汇水进行分流,保证地铁车站、

下穿通道处雨水管道为通道专用雨水管道,不承担转输上游雨水作用。新建地铁车站、下穿通道应在低点处建设雨水泵站。地铁车站、人行过街通道出入口标高应高于周边地面高程0.45m或以上,并预备应急沙袋等设备,保证降雨时地面雨水不灌入地铁车站、人行过街通道。西海岸新区已建下穿通道应在低点处增设雨水泵站,并制定该处下穿通道防涝应急预案。对已建人行过街通道出入口标高进行调整,使出入口标高高于周边地面高程0.45米或以上。

21.涝水量计算

防涝设施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涝水量计算结果确定。

建议通过模型模拟对待建地区的内涝风险进行评估,对涝水量进行合理预测,确保防涝设施设计规模满足50年一遇防涝设计标准。

如无条件进行模型分析的地区,可采用经验公式法对涝水量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块雨水利用等措施确定防涝设施建设规模。

22.空间与竖向控制

对规划范围内地面高程低于河道排涝高程的区域进行竖向调整,调整后的地面高程应满足区域排水需求。

对现有道路交叉口竖向进行优化,保证道路交叉口能够顺利排水。

新建道路需同步实施交叉口竖向设计,避免交叉口处新增积水点。

23.雨水行泄通道

1)河道行泄通道建设

本规划中结合现有水系分布,对区内河道上游、支流、自然冲沟等水系进行整治,作为区域的行泄通道。规划建设河道行泄通道43条,建设总长76.3公里,行泄通道宽度为5-25米。

2)雨水明渠建设

西海岸新区新建、改造区域时,应对待开发、改造区域内现有明沟进行保留,并区域开发对明沟进行整治。明沟整治应结合景观同步建设,宜改造为景观排水沟或者暗渠,但在改造过程中,现有明沟的排水能力不得减少。

规划对区内10条明沟进行保留,并对下游进行打通,保证区域排水安全。明沟规划断面尺寸为2×2米~15×2米,规划建设总长为16.8公里。

3)雨水暗渠建设

结合明安路积水点改造,规划新建2条暗渠,保证区域排水安全。暗渠规划断面尺寸为2×2米~3×2米,规划建设总长为1公里。

4)超标雨水行泄通道建设

西海岸新区规划道路行泄通道作为超50年一遇雨水的行泄通道,当发生50年一遇以上降雨时,启用道路行泄通道,保证行泄通道周边重要区域设施安全。道路行泄通道为井冈山路、现状和规划河道管理路。

雨水行泄道路在无降雨日可作为正常的车行、人行道路,当西

海岸新区存在发生内涝可能或行泄通道积水达到27毫米时,在上述行泄道路前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严禁车辆、人员通行,并设置临时排水泵,将周边积水点雨水强排至上述路段,使雨水沿路面或雨水管排河或海域。降雨结束后,待行泄道路通行条件恢复后撤除警示标志,恢复通行。

24.排水旱溪

结合积水点改造,建设排水旱溪,降雨过程中蓄积雨水,雨停后错峰排放或进一步进行雨水利用,满足城市雨水管理基础设施功能。规划建设东岳东路排水旱溪,断面尺寸为3×0.5米~5×0.5米,建设长度为0.85公里。

25.挡潮闸及强排设施

西海岸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西海岸新区极易遭受海水倒灌,为减少海水顶托和风暴潮对排水的影响,规划在海崖河、小辛河、西冯河、镰湾河上游、南辛安河、辛安前河、辛安后河、于家河等河道设置挡潮闸。

规划在海港路暗渠、太行山路暗渠、井冈山路暗渠、黄河路暗渠、通河路暗渠排海口或排河处设置水闸并建设排涝泵站,保证暗渠能够及时排水,避免潮水顶托。

26.应急通道

根据西海岸新区道路竖向及道路空间布局,将现状快速路和主干道规划为城市救援疏散的应急通道。

主要包含青兰高速公路—胶州湾跨海大桥、疏港高速公路、胶

州湾隧道—嘉陵江路—前湾港东路—海西路、世纪大道、古镇口内环三路、昆仑山路快速路、胶州湾高速公路—江山路快速路、疏港高架、G204快速路、琅琊北路、滨海公路—港城大道、子良山路、疏港二路、滨海大道、珠海路、薛泰路—人民路、灵海路—泰山路、前湾港东路—临港十路、黄河路规划高架、规划三号疏港路、黄张路、团结路、太行山路、江山路南段、昆仑山路南段、奋进路、珠宋路、大夼一号路、朝阳山纵二路、朝阳山纵三路、两河路、北京路、琅琊台路、G204、古镇口横三路、古镇口内环一路、贡北路、子信路、琅琊东路、港城大道、港润大道、疏港二路南段。

在内涝发生时,为确保人员财产安全,保障西海岸新区对外交通连通,规划应急通道作为紧急疏散道路。在内涝发生时,应急通道需保证至少双向两车道通行。

27.信息化建设

1)建立排水管网动态规划系统和实时监控系统。

2)建设城市排水泵站及附属设施信息化系统。

3)建立一个防涝系统监控中心,对西海岸新区积水深度可能超过30cm的积水隐患点设置监控系统。

4)建立一个城区河道水文监控中心,对西海岸新区城区重点河道断面进行实时监测。

5)在排水管网动态规划系统平台上搭建防涝水力模型分析系统。

6)搭建西海岸新区防涝信息化平台,实现城市排水系统、防涝

系统、河道水系的有效衔接、合理调度,实现城市水务的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28.管理规划

1)管理体制

结合西海岸新区行政部门职能分工,西海岸新区城市防涝工作由西海岸新区城区防汛指挥部总负责、总协调。防涝设施规划审批由区规划局负责、防涝设施建设由区建设局负责、防涝设施养护管理由区城市管理局负责,实施专人负责制,由局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确保防涝设施合理规划、有序建设、正常使用,保证城市防涝安全。

2)建设管理规划

加强部门协作、加强舆论宣传、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工作考核。

3)防涝设施维护与管理规划

为加强排涝设施的维修养护工作,提高维修养护工作水平,确保排涝设施正常运行,促进维修养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应加强防涝设施的检查、管理与养护维护,设施管理运营部门需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29.应急管理

对积水点深度可能超过100cm以上积水点每处积水点配置一套应急装备,应急装备包括临时泵、移动泵车、柴油发电机、警示标志牌等;对其他积水点设置警示标志。应急装备存放在积水点所属

责任部门,相关责任部门成立各积水点应急小组。在紧急情况下联合其他部门设置警示区,排涝抢险。

二、设计单位、组织编制单位

1.设计单位: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2.组织编制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局。

三、公示时间、地点及方式

1.公示时间:2018年3月28日至2018年4月28日(30天)

2.现场公示: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局

3.网上公示: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

网址:

四、意见收集与反馈

1.意见反馈

公示意见及电子邮箱:ywfzzx@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4529540.html,

2.咨询电话

86167898

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局

2018年3月27日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 区位条件 2. 地形地貌 3. 地质水文 4. 经济社会概况 5. 上位规划概要 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2. 问题及成因分析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二)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1. 排水系统总体评估 2. 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规划总论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期限 (五)规划目标 (六)规划标准 7.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8.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 9.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七)系统方案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一)径流量控制 (二)径流污染控制 (三)雨水资源化利用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一)排水体制 (二)排水分区 (三)排水管渠 (四)排水泵站及其他附属设施 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一)平面与竖向控制 (二)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

(三)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10.城市涝水行泄通道 11.城市雨水调蓄设施 (四)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 七、近期建设规划 八、管理规划 (一)体制机制 (二)信息化建设 (三)应急管理 九、保障措施 (一)建设用地 (二)资金筹措 (三)其他 十、附件 (一)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 (二)规划附图要求 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3.区位条件 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12.地形地貌 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13.地质水文 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和地质等基本情况。 14.经济社会概况 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15.上位规划概要 (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1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 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 排水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4.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1)城市水系 城市内河(不承担流域性防洪功能的河流)、湖泊、坑塘、 湿地等水体的几何特征、标高、设计水位及城市雨水排放口 分布等基本情况。 城市区域内承担流域防洪功能的受纳水体的几何特征、设计 水(潮)位和流量等基本情况。 (2)城市雨水排水分区 城市排水分区情况,每个排水分区的面积,最终排水出路等。(3)道路竖向 城市主次干道的道路控制点标高。 (4)历史内涝 描述近10年城市积水情况,积水深度、范围等,以及灾害造 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间接经济损失。 (5)城市排水设施 城市现有排水管渠长度,管材,管径,管内底标高,流向, 建设年限,设计标准,雨水管道和合流制管网情况及城市雨 水管渠的运行情况。 城市排水泵站位置,设计流量,设计标准,服务范围、建设 年限及运行情况。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 区位条件 2. 地形地貌 3. 地质水文 4. 经济社会概况 5. 上位规划概要 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2. 问题及成因分析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二)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1. 排水系统总体评估 2. 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规划总论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期限 (五)规划目标 (六)规划标准 1. 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2. 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 3. 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七)系统方案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一)径流量控制 (二)径流污染控制 (三)雨水资源化利用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一)排水体制 (二)排水分区 (三)排水管渠 (四)排水泵站及其他附属设施 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一)平面与竖向控制 (二)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

(三)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1. 城市涝水行泄通道 2. 城市雨水调蓄设施 (四)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 七、近期建设规划 八、管理规划 (一)体制机制 (二)信息化建设 (三)应急管理 九、保障措施 (一)建设用地 (二)资金筹措 (三)其他 十、附件 (一)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 (二)规划附图要求 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 区位条件

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2. 地形地貌 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3. 地质水文 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和地质等基本情况。 4. 经济社会概况 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5. 上位规划概要 (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排水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1)城市水系 城市内河(不承担流域性防洪功能的河流)、湖泊、坑塘、湿地等水体的几何特征、标高、设计水位及城市雨水排放口分布等基本情况。 城市区域内承担流域防洪功能的受纳水体的几何特征、设计水(潮)位和流量等基本情况。 (2)城市雨水排水分区 城市排水分区情况,每个排水分区的面积,最终排水出路等。 (3)道路竖向 城市主次干道的道路控制点标高。 (4)历史内涝 描述近10年城市积水情况,积水深度、范围等,以及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间接经济损失。 (5)城市排水设施 城市现有排水管渠长度,管材,管径,管内底标高,流向,建设年限,设计标准,雨水管道和合流制管网情况及城市雨水管渠的运行情况。

青岛西海岸新区简介

附件一: 青岛西海岸新区简介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的新区,是青岛市建设全国海洋经济领军城市、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的重要支撑,也是青岛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主力军。 新区规划范围为青岛市黄岛区全域,陆域面积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总人口171万,海洋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发展空间广阔,交通条件便捷,是山东半岛国家级园区数量最多、功能最全和政策最集中的区域,培育形成了港口、石油化工、家电电子、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及零部件、机械等优势产业集群,综合经济实力和区域发展竞争力强劲。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8.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902亿元,实际到帐外资13.4亿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3.1亿美元。 秉持“陆海统筹、东西统筹、城乡统筹”,新区着力构建“一核、两港、五区”总体发展格局: 一核:中央商务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以高端商务、科技创智、会展旅游为主导,打造东北亚国际金融、航运与数据中心,建设创新高效、低碳生态的智慧新城。 两港:前湾港和董家口港,使新区实现“港口裂变、产业聚变”。前湾港以国际集装箱中转为主业;董家口港以国家能源资源储备、大宗货物交易为特色,形成两港联动、梯次升级之势。 五区:国家级前湾保税港区,海关监管区面积11.74平方公里,拓展区面积53平方公里。在前湾港、董家口两港均有布局,叠加口岸功能与保税功能,国家已批准汽车整车进口保税业务,并正在向自贸区试验区挺进。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478平方公里。着眼蓝色、高端、新兴,引领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海洋经济转型发展,建有中德生态园、中日、中韩创新产业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生态智慧城,全方位打造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 新区中心区,规划面积501平方公里。整合两处省级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规划建设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灵山湾旅游度假区,陆海统筹打造蓝色新城。

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治理分析

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治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24T09:50:06.3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许可[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但是在这种大环境的背景下衍生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城市内的排水以及内涝问题。宜水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但是在这种大环境的背景下衍生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城市内的排水以及内涝问题。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洪涝灾害在不断发生,这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威 胁,与此同时这对于整个城市的安全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对于城市内部的排水和防涝工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经过专业人员的研究和多年工作的经验我们得知造成这种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多是排涝管渠及泵站设施不完善。关键词: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治理 1项目背景 项目范围为昆山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范围内的吴淞片区和城南片区,面积合计4.96平方公里,是吴淞圩和城南圩北部区域的一小部分,现状主要为老城区、将拆迁地块、部分未开发地块和村庄。 2降雨分析 2.1降雨特征 昆山市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133.3毫米,年际差异较大,最多年降水量达1522.4毫米(1991年),最少年降水量为826.1毫米(1992年),统计年降水量大于1200毫米的有十年,占三分之一,有五年的年降水量在900毫米以下。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04.9毫米,出现在1985年8月1日。统计全年暴雨日数(日降水量≥50毫米)平均为2.9天,以6-8月出现次数最多。统计全年总降水日数,历年平均为124天,最高年份1980年达144天,最少1995年仅99天。月降水日数最多的为6月份,1月为最少。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各年变化差异不大,最大84%(1984年),最小69%(2005年),日最小相对湿度极值为6%(1986年3月5日)。相对湿度的日变化正好与温度反,一天中清晨气温出现最低时,往往是相对湿度最大时,反之亦然。 2.2修订后暴雨强度公式 目前,昆山市排水设计一直借用的城市暴雨强度公式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编制的苏州市暴雨强度公式,样本系列为1959~1979年21年的降雨资料,且选样采用了年多个样法。该公式编制时间较早,至今已有30余年。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给许多地方带来了内涝灾害。同时,由于苏州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区范围的扩大,旧暴雨强度公式已不能够代表现状及未来一段时间的苏州地区实际的暴雨特性。公式适用范围为除苏州中心城区(602km2)、常熟市、太仓市以外的苏州市域范围。就暴雨强度公式本身而言,无论从编制年代上、编制的技术方法上及适用范围,均不符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及适用性、合理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全省城市排涝设施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20号文件),于2011年底前,经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昆山市开展了“昆山市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和设计雨型研究”项目。修订后的暴雨强度公式如下: 式中:i——设计暴雨强度(mm/min); t——降雨历时(min); ——设计重现期(年)。 短历时设计暴雨雨型 根据《昆山市暴雨强度公式和设计暴雨雨型研究报告》中相关研究结果,采用K.C法对昆山雨量站1980-2015年共36场次降雨数据统计分析。根据36场次暴雨统计,雨峰出现在各降雨时段的比例确定120min雨峰位于第11位,雨峰时段雨量占总雨量的19.70%,r=0.438,120min降雨时程分配如下所示。 昆山市短历时设计降雨雨量时辰分配情况表 根据《昆山市暴雨强度公式和设计暴雨雨型研究报告》中相关研究结果,昆山市288*5min设计雨型如下图所示。288*5mi雨型中雨峰时段发生在第214位,r为0.741,雨峰时段雨量占总雨量的7.46%,288×5min雨型中按1h滑动的最大小时降雨量占总雨量的29.83%。 3内涝风险评估 平原河网地区的内涝风险主要有二种成因,一是城区局部短历时暴雨,此时河网水位基本维持常水位;二是由于区域性长历时降雨,河网水位抬高导致管网排水不畅,低洼地区积水。成熟城区有可能受上述二种风险因素之一,或者组合遭遇影响。短历时暴雨内涝风险 ①常水位1年一遇两小时设计暴雨下内涝风险

青岛产业发展以及青岛胶州和西海岸新区的产业发展特点与未来方向研究

11.4 青岛产业发展以及青岛胶州和西海岸新区的产业发展特点与未来方向研究 一、青岛的城市定位与产业发展特点-----青岛要成为区域性科技 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和国际先进的海洋科技发展中心。 对于青岛城市的未来定位,在国务院批复的青岛2011-2020城市总体规划中已明确,以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为目标,将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中心和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可以说是充分考虑到青岛自身的城市特点,量身打造的发展目标。 作者建议青岛要围绕高科技产业为核心,以海洋科技为重点,打造我国东部高科技城市。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青岛地处中日韩经济联系的前沿地带,与日韩隔海相望,距离比天津更近,且拥有天然优良的深水岸线和港口,未来可“变身”国际航运中心,是实施海上丝绸之路、履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枢纽型城市,在港口和区位上更具优势。 智能制造 近年来,物联网、机器人、三维打印、石墨烯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

工业总产值的20%。去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今年,青岛将推动300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滚动推进150个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培育壮大机器人、三维打印、虚拟现实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作为全国率先提出互联网工业的城市,青岛正加快以“互联网+”引领推动青岛全面转向“智造”的速度,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深度应用。全面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新型产业生态等四个方面的工作目标。 创新领域发展 过去五年,青岛围绕创新规划建设“三个千万平米”工程和“千帆计划”,青岛的国家级众创空间数量在副省级城市中列第二位。 青岛创新有4个支撑系,即“高校系、央企系、中科系、国际系”。和24所国内知名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在青岛建设研究院或研究生院。同时,“央企系”在青岛设立相关研究机构。“中科系”是指中国科学院的创新资源,目前在青岛形成“两所八基地一中心一园一城”格局。“国际系”,从而吸引世界知名研发机构向青岛聚集。这些创新力量,将为青岛未来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海洋科技 中国的海洋研究起步于青岛。上世纪20年代末,青岛建成了水族馆和海滨生物研究所,青岛观象台还专门设立了海洋科,成为当时中国最早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近年来,我们重点打造了以海洋科技创新为特色的“蓝谷”,吸引了海洋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 规划背景 1、区位条件 2、地形地貌 3、地质水文 4、经济社会概况 5、上位规划概要 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二)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2、问题及成因分析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一) 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二) 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1、排水系统总体评估 2、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三) 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规划总论 (一) 规划依据 (二) 规划原则 (三) 规划范围 (四) 规划期限 (五) 规划目标 (六) 规划标准 1、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2、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 3、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七) 系统方案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一) 径流量控制 (二) 径流污染控制 (三) 雨水资源化利用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 (一) 排水体制 (二) 排水分区 (三) 排水管渠 (四) 排水泵站及其她附属设施 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一) 平面与竖向控制 (二) 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 (三) 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1、城市涝水行泄通道 2、城市雨水调蓄设施 (四) 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 七、近期建设规划 八、管理规划 (一) 体制机制 (二) 信息化建设 (三) 应急管理 九、保障措施 (一) 建设用地 (二) 资金筹措 (三) 其她 十、附件 (一) 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 (二) 规划附图要求

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 规划背景 1、区位条件 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2、地形地貌 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3、地质水文 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与地质等基本情况。 4、经济社会概况 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5、上位规划概要 (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与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排水 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二)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 合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部分规划编 制大纲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区位条件 2.地形地貌 3.地质水文 4.经济社会概况 5.上位规划概要 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2.问题及成因分析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二)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1.排水系统总体评估

2.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规划总论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期限 (五)规划目标 (六)规划标准 1. 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2. 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 3.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七)系统方案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一)径流量控制 (二)径流污染控制 (三)雨水资源化利用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一)排水体制

)排水分区 (三)排水管渠 (四)排水泵站及其他附属设施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一)平面与竖向控制 (二)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三)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1. 城市涝水行泄通道 2. 城市雨水调蓄设施 (四)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 七、近期建设规划 八、管理规划 (一)体制机制 (二)信息化建设 (三)应急管理 九、保障措施 (一)建设用地 (二)资金筹措

三)其他十、附件 (一)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 (二)规划附图要求 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 区位条件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2. 地形地貌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3.地质水文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和地质等基本情况。 4.经济社会概况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5.上位规划概要 (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排水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1 )城市水系 城市内河(不承担流域性防洪功能的河流)、湖泊、坑塘、湿地等水体的几何特征、标高、设计水位及城市雨水排放口分布等基本情况。

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发展十大政策实施细则(试行)

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发展十大政策实施细则(试行) 青西新管发〔2015〕52 号 第一条为科学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根据国务院批复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在改革创新中先行先试精神和省市支持新区加快发展意见,结合《关于印发<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发展十大政策>的通知》(青西新发〔2014〕11 号),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涉及的政策措施,主要涵盖产业基金助推发展、投资贸易便利服务、项目用地熟化供给、提供基础设施配套、支持产业项目融资、补助租购经营场所、扶持企业增资改造、实施人才特区政策、免费实施技能培训、重奖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在新区内依法注册、经营、纳税的法人经济实体。符合《新引进项目申报新区政策扶持范围及条件指南》的重点产业项目,新区内现有企业增资扩建和技术改造等项目,按照本细则规定执行相关扶持政策。 第四条对新引进项目申请新区产业政策扶持的,按照本细则规定程序办理。对其他项目,按照申请奖励或扶持所依据的相关政策规定办理。 第五条提出扶持申请 对申请新区产业政策扶持的新引进项目,由项目责任单位(项目引进单位或属地单位等,下同)负责根据本细则和新区其他产业政策规定,充分考虑项目区域贡献和新区实际情况,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与项目方洽谈协商提出政策扶持申请。 第六条分类提报研究 (一)对拟落户大功能区启动区(转型区)内的新引进申请扶持项目,符合本细则和新区其他产业政策规定的,由大功能区自主研究确定项目扶持意见,并报区领导小组备案;突破本细则和新区其他产业政策规定的,提报区领导小组研究。 (二)对拟落户大功能区启动区(转型区)外的新引进申请扶持项目,由项目责任单位负责将项目材料提交区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投资促进办”)负责结合项目准入选址评审,征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职能部门等相关政策实施单位的意见,并汇总提出项目扶持意见,提报区领导小组研究。

排水防涝规划中暴雨强度公式的评估选用

排水防涝规划中暴雨强度公式的评估选用 发表时间:2016-10-19T15:04:36.4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2期作者:吴付伟 [导读] 摘要:以T市为研究对象,根据《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查算参数分析比对与周边区域短历时、长历时暴雨特征。同时,对T市以往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与周边地区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T市建议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 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以T市为研究对象,根据《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查算参数分析比对与周边区域短历时、长历时暴雨特征。同时,对T市以往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与周边地区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T市建议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 关键词:排水防涝;暴雨强度公式;降雨规律;等值线图 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是现代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它对于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持城市安全运行和改善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现状排水防涝系统建设滞后、调蓄雨洪和应急能力不足等问题,T市启动了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的编制。规划按照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要求,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了评估选用。 1、降雨规律分析 1.1 T市降雨特征 T市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夏季盛吹南风,冬季盛吹北风,受海洋天气影响显著,夏季不酷热,冬季不严寒,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均降雨量2007.7毫米,年均暴雨日(日雨量>50毫米的天数)有10天。雨季正常始于4月上、中旬,结束于10月上旬,降雨集中在4~9月,占全年雨量的85%;冬春少雨,10月~次年3月雨量仅占全年15%。每年5~11月是台风影响季节,相对集中在7~9月,年均有3~4个台风影响T市。 1.2 与周边地区降雨特征比较 设计暴雨的推求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由实测暴雨资料推求,二是由广东省水文总站1991年版《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使用手册》(以下简称《使用手册》)与2003年版《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以下简称《等值线图》)推求。在进行降雨特征比较时,由于不同地区实测暴雨资料条件不同,且难以取得,因此较难通过实测暴雨资料进行推求比较。而2003年版《等值线图》的暴雨是在1991 年版的暴雨参数等值线图的基础上,增加了十几年资料系列,还增补了站点,经省水文局在时空上协调、平衡后的成果,已由省水利厅批准使用,是具有可靠性、合理性与权威性的一整套暴雨参数成果,因此本次采用《等值线图》的暴雨参数作为T市与周边地区降雨特征比较的基本依据。 在T市城区范围内的雨量站为T站。根据《使用手册》及《等值线图》,查得T站不同时段设计暴雨特征值,并求得不同时段不同频率的设计暴雨,同时列出周边的J站(位于T市所在地级市)、G站(位于T市所在省会城市)的查算设计暴雨作为比较,详见下列图表。 表1 T市与周边地区设计暴雨(按《等值线图》查算) 1h暴雨强度对比图 24h暴雨强度对比图 图1 T站与周边地区雨量站暴雨强度对比图 从以上图表比较来看,与周边的J站、G站暴雨强度相比,T站的暴雨强度按不同历时分为两种情况: 在短历时(2h及以内)情况下,T站的暴雨强度与G站基本接近,1h暴雨强度相当于G站约97%~104%,比J站约大20~31%,可见短历时条件下T市的降雨特征更接近于G市。 在长历时(2h以上)条件下,T站暴雨强度均高于J站、G站,24h暴雨强度相比J站约大6%~17%,比G站约大18%~28%,可见长历时条件下T市的降雨特征与J市、G市皆不同,长历时的内涝防洪压力较大。 2、暴雨强度公式评估 2.1 现状及以往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 (1)G市1993版暴雨强度公式 T市尚未编制本地自己的暴雨强度公式,其城区在2012年以前的排水规划及设计中大多参照原G市在1993年编制的暴雨强度公式: (2)G市2011年版暴雨强度公式 G市在2012年更新了暴雨强度公式,废止使用了1993年的G市暴雨强度公式。T市城区的排水规划及设计也大多采用了更新后的2011年版暴雨强度公式。 G市2011年版暴雨强度公式推荐采用单一重现期公式,具体如下表:

山西省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

山西省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一六年五月

目录 1 总论 (1) 1.1 规划目的 (1) 1.2 规划依据 (2) 1.3 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2) 1.4 规划范围 (3) 1.5 规划期限 (4) 2 规划背景 (4) 2.1 社会经济现状 (4) 2.2 城市发展现状 (5) 2.3 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6) 3 规划目标与任务 (7) 3.1 规划目标 (7) 3.2 主要建设任务 (7) 4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0) 4.1 资金保障 (10) 4.2 加强规划和计划指导 (11) 4.3 明确责任 (12) 4.4加强技术保障 (12)

1 总论 1.1 规划目的 近年来,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我国城市内涝问题突显,城市正常运转和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内涝的防治。2013年3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明确要求各地区要在摸清现状基础上,编制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山西省政府也印发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3)82号),明确要求要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规划的编制,加快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排水设施维护,提高应急保障能力。2013年6月,住建部出台了《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指导各地开展《排(雨)水防涝设施综合规划》的编制。 为落实国务院部署,统一安排全省城镇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消除城市内涝威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住建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建计函[2014]185号)的要求,编制《山西省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排水防涝规划》)。 《排水防涝规划》以山西省各城市编制的《排(雨)水防涝设施综合规划》以基础,以提高山西省城市排(雨)水

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布局确定

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布局确定 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空间开发格局揭开面纱。今天下午,记者从青岛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将建设“一心五区”。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建平介绍,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是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明确建设的新区。新区规划范围包括黄岛区和胶南市全部区域,陆域面积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这里聚集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中德生态园等开放功能区,是我省国家级园区数量最多、功能最全和政策最集中的区域。 根据规划,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将构建“一心五区”空间开发格局。一心是新区中心区,包括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胶南经济开发区、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胶南市城区和黄岛区部分城区,延伸放大国家级开发区政策功能,形成新区中心区,规划面积约330平方公里,建设新区行政、金融、商务、文化、科教中心和西海岸中心城区。五区是五大经济功能区,培育支撑青岛未来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新一轮大开放格局。一是保税功能拓展区,构筑胶州湾片区、董家口片区两大保税功能拓展区,总面积约110平方公里。二是国际经济合作区,面积约19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中德生态园拓展区和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三是董家口经济区,包括胶南市泊里镇和琅琊镇全域,面积约23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区和旅游宜居区。四是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由海岛片区、大珠山生态片区、小珠山生态片区三部分组成,面积约190平方公里。五是古镇口服务保障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 在产业布局上,新区将构建“531”海洋特色产业体系,“5”即做强海洋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海洋高端石油化工产业、航空产业、海洋新兴产业等五大临港先进制造业,“3”即大力发展海洋运输物流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涉海金融服务业等三大海洋服务业,“1”即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 为了加快开发进度,青岛已经确定组建注册资本金100亿元的青岛西海岸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市直国有企业管理,委托新区管委会实施监管,主要承担西海岸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一级土地整理和开发、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金融及资本运作等新区具体开发建设任务。今年,公司到位注册资金不少于30亿元。 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大勇表示,新区管委会对辖区内的各行政区、经济功能区,将按照直管区、代管区、协管区等不同类别进行管理,逐步淡化行政区色彩,强化经济功能区色彩,最终争取实现行政区划调整,并报批国家级经济新区。 根据规划,预计到2015年,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5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00亿元,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00万标箱,港口吞吐量达到5亿吨,人口

城市排水防涝能力风险评估

3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3.1 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3.1.1 降雨规律分析 (1)、降雨特性 规划区域雨量站主要有安庆雨量站和枞阳闸站雨量站。根据雨量站雨量资料分析,流域内降雨年际变化很大,年内分布也不均匀。 安庆雨量站1954~2011年历年实测资料分析统计:安庆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03mm;年最大降雨量为1999年的2286mm、其次是1954年的2208 mm;年最小降雨量为1978年的755mm。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4~8月,占年雨量的65.9%,最大月平均雨量为6月份的254 mm,占年雨量的18.1%,最小月平均雨量为12月份的35 mm,占年雨量的2.5%。 枞阳闸站雨量站1951~2011年(缺96~98年)历年实测资料分析统计:枞阳闸站多年平均降雨量1355.6mm;年最大降雨量为1954年的2041mm、其次是1977年的1949.8mm;年最小降雨量为1978年的756.5mm。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4~8月,占年雨量的65.8%,最大月平均雨量为6月份的250.4mm,占年雨量的18.5%,最小月平均雨量为1月份的36.8mm,占年雨量的2.7%。 (2)、暴雨特性 破罡湖流域位于长江下游梅雨地区,每年的初夏(六月中旬)进入梅雨季节,阴雨连绵,受南北冷暖气流交锋的影响,暴雨集中,至七月中旬

梅雨结束。七月中旬进入盛夏后,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从沿海登陆的少量台风也影响本地区,台风中夹带大量水汽的气流形成大量降雨。 安庆雨量站具有1974~2011年共38年雨量资料、枞阳雨量站具有1964~2011年共48年雨量资料,以该两站作为参证站分析计算规划区的设计降雨。规划区各重现期降雨见表3-1。 安庆雨量站设计降雨成果表表3-1 图3-1 5分钟降雨量PIII拟合曲线

城市排水防涝信息化建设技术方案

城市排水防涝信息化建设技术方案 一、排水防涝管理现状分析 1.排水管网运行管理水平较低,排水设施的管理与查询仍为手工操作阶段,工作效率低下。 2.管网人工管理及养护难度大。 3.排水系统调度分析和布局优化相对滞后 4.缺乏有效的管网运行评估和监测手段 二、排水防涝信息化建设必要性 一、国家及部委相关文件及通知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13〕23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建城〔2013〕88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建城〔2013〕98号) 住建部《关于批准实施防汛排涝和雨雪灾害信息化监控系统项目建设的批复》 住建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城市排水防涝检查工作的通知》建办城函[2015]842号 二、城市排水防涝信息化建设为排水防涝管理单位解决的实际问题:1.可以科学管理排水管网运行数据,完善应用数据中心。 2.提高工作效率,辅助管理决策。 3.实现管网运行现状分析和评估 4.辅助进行管网规划设计 5.提高管网应急事件处置能力

6.为打造“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奠定基础 三、信息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在充分调研勘察的基础上,分析客户的实际需求和业务流程,以“水联网”理念,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水动力分析等技术为支持, 坚持“物联化排水防涝设施、互联化水务时空信息、模型化城市内涝 风险、协同化专业管理服务”的特点,排水防涝信息化总体架构由感 知层、传输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以及标准规范和运行保障体 系组成。 根据排水管理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监测数据分析模型,并对监 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展示。同时,实现与城市防汛视频监控系统、防汛预警决策支持系统、市长服务热线系统以及排水其他相关系统的 有机整合,为城市排水设施、城区河道、泵站的运行、调控等方面的 提供在线监视、监测、监控以及应急指挥调度的管理,实现排水管网 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系统整体架构 数据感知层主要为流量计、液位计、流速计、水质、视频、温湿度等 自动化的管网和设施监测设备。 1.进行排水管网及设施的实时感知

青岛西海岸发展现状调研

青岛西海岸新区物流发展现状调研 2014年9月,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之后批准的我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设立国家级青岛西海岸新区,对全面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深化改革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深远海开发与陆海统筹发展,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加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物流服务需求、物流资源状况和社会发展状况三方面出发对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物流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 一、物流服务需求调研 上海浦东新区比青岛西海岸新区早了20年,现已进入了“二次创业”阶段,天津滨海新区比青岛西海岸新区早了10多年,现在经济总量已经和青岛全市相当,这充分说明新区设立的巨大发展潜力。截至2013年,全区港航物流企业达到2500家(含保税区),2011年实现港航物流业增加值161.4亿元,同比增长22.4%,占全市物流业增加值的28.3%。2012年上半年实现港航物流业增加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10.4%,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36.4%,占全区GDP的13.5%。青岛经济实力雄厚,对现代物流需求巨大。近年来,山东现代物流业得到较快发展,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提高,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设立,将会进一步提升山东物流业档次,进一步整合山东物流业资源,进一步促进山东物流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将使山东物流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会拉动山东物流经济在全国的位置更加提升。 二、物流资源状况调研 作为对外开放城市,青岛是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拥有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港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处于京津冀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紧密联系的中间地带,扼守京津海洋门户,

西海岸新区城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西海岸新区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2016-2035年)》公示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城乡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推进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及《关于印发青岛市黄岛区规划管理改革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青西新管办发(2014)25号)的有关规定,对《西海岸新区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6-2035年)》规划内容进行社会公示。 一、公示内容 1.为加强西海岸新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科学合理有序的规划设施建设时序、提高西海岸新区防灾减灾能力,依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国家法规政策、规范标准,编制《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2.编制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 知》-201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2013〕23号; 2)《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办发〔2013〕23号 文件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通知》-2013年6月,山东省 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15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中华人民共 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四号;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建设部令第146号;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 文发布; 6)其他有关主管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等。 3.参考规划 1)《青岛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2013-2035年)》; 2)《青岛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4-2025)》; 3)其他正在编制中的有关控规及发展规划成果。 4.采用的规范、标准 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 3)《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2016; 4)《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2013年6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5)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其他有关防洪治涝的规定、规范、规 程等。 5.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35年。 近期:2016-2020年; 远期:2021-2035年。

《杭州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公示)

到2020年主城防洪标准 达到至少“30年一遇” 商报讯 (实习生王晓婕记者汪琦)这两天,市规划局编制的《杭州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正在杭州市规划局(文三路15号)一楼大厅、杭州城市规划展览馆(市民中心裙楼L座)以及杭州市规划局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4529540.html,)公示,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在6月25日前去看看,提出自己的意见。 市规划设计院一位姓冯的工程师说,这次规划参考了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城市,属于历年来规划标准最高的一次,到2020年,将杭城的防洪排涝能力提高到能应付30-50年一遇暴雨标准。 杭州目前的排水系统,主要通过路面和绿地上雨水箅子流入窨井,再经由市政管网,排放到城市河道中。 马路边上的雨水箅子,不起眼,重要程度却不容忽视。下暴雨的时候,雨水箅子是排水的第一道关卡。可是杭州的很多雨水箅子并不达标。大部分雨水箅子规格为45厘米×30厘米,泄水量最小的仅2L/秒,最大的也不过7.8L/秒。而这次规划,决定给雨水箅子来个大升级,将规格改成75厘米×45厘米,每秒可排水20L-27L。 雨水进入窨井之后怎么排出去?规划中,杭州首次尝试划分排水分区的方式,将全市划分成382个子分区,其中主城区239个,余杭区113个,萧山区30个。 这样一来,可以确保雨水就近排放入河。主城区、余杭区、萧山区还将新建雨水管网,并对现有的80条雨水管进行提标改造。 冯工说,以前,杭州,转塘、滨江等地有很多农田,雨水可以不断下渗到田里。现在,高楼大厦平地起,农田消失后,这部分调蓄洪水能力也消失了。 规划中,今后将西湖、西溪湿地、仙林湿地、丁山湖、金沙湖、白马湖、湘湖等8个湿地湖泊作为调蓄设施,同时,《规划》还提出了建圩区、抬高地面、内河治理等防涝措施,重点整治骨干排涝河道106条,打通白石港、机场港和新开河等3条断头河。 目前,部分设施已经随着我市的“五水共治”行动开工建设,3年之后,杭州的防洪排涝系统将换“新颜”。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暂行办法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暂 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以下简称本专项)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拟申请或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的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各地方要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要求编制完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并确保有关项目通过专家技术审查,安排科学有序,符合规划要求,实施后易涝区段应得到有效整治并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第三条本专项原则上采用切块方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向有关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部门下达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提出年度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目标任务、工作原则、补助标准等计划安排要求,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将年度投资规模计划分解安排到具体项目,并按规定时限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二章支持范围和补助原则 第四条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专项支持范围如下: (一)地下排水管渠。对易涝点的雨水口和排水管渠进行改造,增设雨水篦,新建排水(雨水)管渠;结合地形坡度、管线路由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置大型排水(雨水)管渠。 (二)城市排涝除险设施。对易涝点的排水防涝泵站进行升级改造或增设机排能力,充分利用绿地、广场、立交桥区空间建设雨水调蓄设施,配套建设雨水泵站自动控制系统和遥测遥控及预警预报系统。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城市内河、次干道路、大型排水明渠干沟建设,建设雨洪行泄通道。根据应急预案,按需储备应急抢险移动泵车、发电机等设施设备。 (三)城市数字化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城市数字化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在易涝点布设雨量计、液位计、流量计等设备,加强数据实时采集与传输,满足日常管理、运行调度、灾情预判、预警预报和辅助决策等需要,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运行管理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可根据有关工作部署要求、专项投资规模等,对年度纳入专项投资支持范围的项目类型进行必要调整。 第五条补助原则为: (一)本专项用于支持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地市级及以下城市的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补助比例原则上按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不高于项目总投资(不包括征地拆迁费用)的45%、60%、60%控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