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质灾害排查工作方案

地质灾害排查工作方案

地质灾害排查工作方案
地质灾害排查工作方案

安龙县国营龙山煤矿

安龙县国营龙山煤矿

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工作方案

2012年10月17日14时10许,龙山镇北乡村高寨组二屯岩(小地名)处发生岩体崩塌造成滑坡隐患,危及北乡村高寨组群众25户131人生命财产安全。我矿根据安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电:安府办发电【2012】4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成立此次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和大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和祥(矿办公室主任)

副组长:罗明春(矿井区地面负责人)

成员:汪忠成(矿调度主任)

罗文清(矿生产副科长)

韦明刚(矿保卫科科长)

黄尔清(矿安检科成员)

李观生(矿调度室成员)

罗立康(矿风井检身工)

陈选明(矿风井检身工)

梅祖超(矿风井检身工)

二、职责分工

组长李和祥全面负责此次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和大治理工作的安排指挥;

副组长罗明春负责牵头对我矿区地表范围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负责隐患治理所需物资的供应;

成员汪忠成、罗文清负责配合副组长罗明春对我矿区地表范围的地质灾害

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把排查出的隐患进行登记造册;

成员韦明刚、黄尔清、李观生、罗立康、黄显明、梅祖超6人分三组,按照8小时班次全天24小时对查出的隐患进行监测,特别是对北乡村高寨组二屯岩(小地名)处岩体进行紧密监测,要在垮塌山体下方道路两头设卡拦人,防止不明情况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一旦发现山体有崩塌迹象,必须及时发出预警(喇叭喊话或打锣)。监测时,如发现危险区域内有人员活动,也必须发出预警,劝或强制其离开危险区域,同时把情况向组长汇报。监测组必须进行现场交接班,上班必须把存在问题向下班交接清楚,下班后填写好当班监测情况。

三、排查范围

1、矿区东翼(原雄鹰煤矿)至西翼七十二步梯(鑫发煤矿)矿界范围山体。

2、地面工业广场、办公区、宿舍楼。

3、矿区运输公路沿线、桥粱。

四、排查内容

1、排查矿部办公区、主副井口、员工宿舍上方是否出现岩石松动、地表裂缝、塌陷等现象。

2、排查办公楼、宿舍房前屋后是否有墙体变形、基础下沉、地面裂纹等迹象。

3、排查地面工业广场、矸石山、污水处理池等是否出现移动、下陷等隐患。

4、排查桥梁是否出现新鲜裂缝、公路堡坎下滑等隐患。

五、排查时间安排

从2012年10月18日起,每天安排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小组3人对矿区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横到边纵到底的拉网式排查,每天排查情况必须登记造册,对存在隐患要制定防治措施,隐患地点要安排人员进行全天候监测,直到隐患得到治理为止。10月24日把排查结果进行汇总,写出此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

结、地质灾害隐患防治责任情况登记表和防灾措施落实情况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安龙县国营龙山煤矿

2012年10月18日

安龙县国营龙山煤矿

安龙县国营龙山煤矿

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工作总结

2012年10月17日14时10许,龙山镇北乡村高寨组二屯岩(小地名)处发生岩体崩塌造成滑坡隐患,危及北乡村高寨组群众25户131人生命财产安全。我矿根据安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电:《安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的紧急通知》-安府办发电【2012】41号文件要求,从2012年10月18日开始对我矿区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全面大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排查的基本情况

(一)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情况

按照我矿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工作方案,我矿成立了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对矿区东翼(原雄鹰煤矿)至西翼七十二步梯(鑫发煤矿)矿界范围山体、地面工业广场、办公区、宿舍楼、矿区运输公路沿线、桥粱等范围进行了详细排查,确保了不遗漏、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特别是从我矿区风井至西翼七十二步梯(鑫发煤矿)矿界范围山体段,2012年10月17日14时10许龙山镇北乡村高寨组二屯岩(小地名)处发生的岩体崩塌造成滑坡就是处于该地段内,经过全面排查,划定从我矿区风井至西翼七十二步梯(鑫发煤矿)矿界范围山体为危险区域,设立了监测点,确定了监测人员,并在危险区域公路两端设卡拦人和悬挂警示标志牌。

二、整改落实情况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

我矿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012年10月17日14时10许龙山镇北乡村高寨组二屯岩(小地名)处岩体及下方危险区域),迅速落实防灾责任,做到责任到人。

(二)明确目标,及时整改

政府督促,针对所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具体情况,按照“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一事一主体、一点一预案”的总体要求,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012年10月17日14时10许龙山镇北乡村高寨组二屯岩(小地名)处岩体及下方危险区域),制定了应急预案,落实了防范措施,明确了防范目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强防范,狠抓落实。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员工和附近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把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的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012年10月17日14时10许龙山镇北乡村高寨组二屯岩(小地名)处岩体及下方危险区域)的监测预警人员作了一次全面的地质灾害隐患监测与预警强化培训,组织开展了辖区内地质灾害防御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和各类地质灾害的典型特征及预防措施,增强广大员工和附近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的主动性。

二是夯实基础,加强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在已建立的群测群防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切实落实基层的防灾责任。

三是科学防灾,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我矿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小组及时对矿区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通知广大员工和附近村民,做好应急预防措施,确保防灾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常抓不懈,落实地质灾害防灾的各项制度。我矿认真落实值班观测、险情巡查、灾情及时上报、应急现场调查等地质灾害防灾制度措施。

四、下一步工作

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彻底治理,继续保持对矿区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工作,对新出现的地质灾害隐患做好登记建档,制定相应的措施,落实相关人员在地质灾害隐患防治方面的责任,扎扎实实做好我矿区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的防治工作,给矿区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安龙县国营龙山煤矿

2012年10月25日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细则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细则 第一章调查要点 1、不稳定斜坡 调查的内容包括:构成斜坡的地层岩性、风化程度、厚度、软弱夹层岩性及产状;断裂、节理、裂隙发育特征及产状;风化残坡积层岩性、厚度;山坡坡型、坡度、坡向和坡高;岩土体中结构面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不稳定斜坡与建筑物的平面关系(如:房屋与高陡边坡的距离)。调查斜坡周围,特别是斜坡上部暴雨、地表水渗入或地下水对斜坡稳定的影响、人为工程活动对斜坡的破坏情况等。对可能构成崩塌、滑坡的结构面的边界条件、坡体异常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以此判断斜坡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可能的影响范围。斜坡稳定性调查表中有关栏目填写要求如表1。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该斜坡具备失稳条件: (1)各种类型的危岩体; (2)斜坡岩体中有倾向坡外、倾角小于坡角的结构面存在; (3)斜坡被两组或两组以上结构面切割,形成不稳定棱体,其底棱线倾向坡外,且倾角小于斜坡坡角; (4)斜坡后缘已产生拉裂缝; (5)顺坡走向卸荷裂隙发育的高陡斜坡或凹腔深度大于裂隙带; (6)岸边裂隙发育、表层岩体已发生蠕动或变形的斜坡; (7)坡足或坡基存在缓倾的软弱层; (8)位于库岸或河岸水位变动带,渠道沿线或地下水溢出带附近,工程建成后可能经常处于浸湿状态的软质岩石或第四系沉积物组成的斜坡; (9)其它根据地貌、地质特征分析或用图解法初步判定为可能失稳的斜坡。

2、滑坡 (1)调查的范围应包括滑坡区及其邻近稳定地段,一般包括滑坡后壁外一定距离(滑坡滑动会影响和危害的区域),滑坡体两侧自然沟谷和滑坡舌前缘一定距离或江、河、湖水边; (2)注意查明滑坡的发生与地层结构、岩性、断裂构造(岩体滑坡尤为重要)、地貌及其演变、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和人为活动因素的关系,找出引起滑坡或滑坡复活的主导因素; (3)调查滑坡体上各种裂缝的分布特征,发生的先后顺序、切割和组合关系,分清裂缝的力学属性,如拉张、剪切、鼓胀裂缝等,藉以作为滑坡体平面上分块、分条和纵剖面分段的依据,分析滑坡的形成机制; (4)通过裂缝的调查,藉以分析判断滑动面的深度和倾角大小。滑坡体上裂缝纵横,往往是滑动面埋藏不深的反映;裂缝单一或仅见边界裂缝,则滑动面埋深可能较大;如果基础埋深不大的挡土墙开裂,则滑动面往往不会很深;如果斜坡已有明显位移,而挡土墙等依然完好,则滑动面埋深较深;滑坡壁上的平缓擦痕的倾角,与该处滑动面倾角接近一致;滑坡体的差速裂缝两壁也会出现缓倾角擦痕,同样是下部滑动面倾角的反映; (5)对岩体滑坡应注意调查缓倾角的层理面、层间错动面、不整合面、假整合面、断层面、节理面和片理面等,若这些结构面的倾向与坡向一致,且其倾角小于斜坡前缘临空面倾角,则很可能发展成为滑动面。对土体滑坡,则首先应注意土层与岩层的接触面构成的滑带形态特征及控制因素,其次应注意土体内部岩性差异界面; (6)调查滑动体上或其邻近的建、构筑物(包括支挡和排水构筑物)的裂缝,但应注意区分滑坡引起的裂缝与施工裂缝、填方基础不均匀沉降裂缝、自重与非自重黄土湿陷裂缝、膨胀土裂缝、温度裂缝和冻胀裂缝的差异,避免误判; (7)调查滑带水和地下水情况,泉水出露地点及流量,地表水自然排泄沟渠的分布和断面,湿地的分布和变迁情况等; (8)围绕判断是首次滑动的新生滑坡还是再次滑动的古(老)滑坡进行调查。 表2 古(老)滑坡的识别标志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矿街道发〔2011〕号 兰州市红古区矿区街道办事处 关于二〇一一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 通知 各村、机关各部室: 为了做好我街道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兰州市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度的通知》和《红古区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现结合我街道地质灾害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街道地质灾害以降雨诱发突发性的滑坡、泥石流和沉陷区地面塌陷为主。从灾害发生原因上分析,人为因素占据重要作用,而灾害的诱发因素均与降雨密切相关,特别是突发性地质灾害,直接与降雨有关。辖区滑坡、泥石流预防地段为省道301线峡口至大湾段、山根截路沟社、红沟至炭洞沟个体煤场地带;地面塌陷主要预防地带为滩子村、截路沟及复垦区一带;人为危险点预防地段为滩子村村委会对面一带及铁路以西原陶瓷厂至国税局段,形成原因为村民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建房。 二、地质灾害重点预防期 我区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是地质灾害主要防范汛期,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预防期,如短期出现强降雨,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沉陷区地面塌陷等突发性灾害发生。各村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预防状态,加强对各隐患点的巡查,实时监测预防,认真执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制度,确保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汛期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辖区滑坡、泥石流预防地段为省道301线峡口至大湾段、山根截路沟社、红沟至炭洞沟个体煤场段;地面塌陷主要预防地带为滩子村、截路沟及复垦区一带;人为危险点预防地段为滩子村村委会对面一带及铁路以西原陶瓷厂至国税局段。上述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方案

水城县化乐锦源煤矿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方案二〇一三年一月二十九日

水城县化乐锦源煤矿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矿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六盘水市政府《关于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井田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矿区位于贵州高原中部,地形切割中等,为中低山岩溶地貌。区内最高海拔1834m,最低1403m,相对高差431m,一般100-200m。 区内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2.7℃,年降水量1148.0mm,6-8份为丰水期,平均湿度82%。 二、地质灾害分布和防治区域 矿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无大的地表水体,但冲沟较发育。矿区范围内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但矿山井下开采活动,可能在地表引发山体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本矿区地形起伏较大,地层岩性较复杂,碎屑岩表层风化强烈。此外,可采煤层直接顶板为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强度较低。直接底板为泥岩、细砂岩。强度较低。煤层顶、底板稳定性一般,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如果支护不良,可能出现顶板跨塌、片帮、底鼓、支架下陷等工程地质问题。同时受以上因素的影响

局部地段可能会引发地表山体易产生崩塌、滑坡等矿山工程地质问题,其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差。 灾害性天气:本区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冰雹、凝冻等。 三、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防范重点 1、防治原则:坚持“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原则。 2、防范重点:根据我矿实际,重点防范矿区范围内的小煤窑。防范两处山体因受地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 三、防范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矿长对矿井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总负责,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明确到具体责任人。矿各科室、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通力合作确保防治工作落实的实处。 2、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对井田范围进行全面检查,对地表塌陷区、裂缝进行充填加固,对矿区排水沟进行彻底清理,保证泄洪畅通。 3、煤矿企业与国土、气象部门加强联系,通力合作及时掌握气象汛情、灾情。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4、落实预防措施,做好监测预报工作,矿地测科在上述的两处山坡上布置监测控制点,每周用全站仪测量一次监测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雨季时每三天测量一次。发现监测控制点有明显变化时及时向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汇报。 5、每天派专人巡查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做好巡查记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作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校舍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现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及法律法规,并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制订本预案。 一、灾害性质 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陷塌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应急分类 地质灾害应急分: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两类。 三、救灾机构及职责。 (一)、地质灾害防治、救灾工作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及班主任 领导组主要职责: 1、建立学校及周边地质、地貌档案,建立有效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作好日常监控工作。 2、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上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指挥和下达其它地质灾害防治救灾任务。

3、监督、检查、落实各部门地质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组织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的调查,预防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威胁,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和措施。 (二)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分组及职责 指挥组负责人:…… 警戒组负责人:…… 救护组负责人:…… 疏散组负责人:……及班主任 1、救灾注意事项: ①、当某处发生地质灾害时,全体人员应保持镇定,及时报警并迅速依据任务分工和组长的命令担负起抢救工作,不可袖手等待救灾人员前来抢救而延误时机。 ②、迅速切断配电箱总电源等。 ③、救灾人员抵达现场后,除参与抢救工作外,其余人员应从速远离现场,以免影响或妨碍抢救工作的进行。 ④、现场有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迅速搬离。 2、各组职责: 指挥组:(1)、熟悉学校建筑格局及道路情况;(2)、清楚学校地质灾害的地点、范围;(3)、了解学校内楼房装修材料的性质;(4)、了解电线铺设的线路;(5)、了解灾害的走势;(6)、确定逃生路线、避险场所、救护方案。 警戒组:(1)、了解学校建筑格局及道路情况;(2)、当某处发生灾害时,应迅速确定安全逃生的路线,避险场所,以便疏导他人逃生;(3)、在警戒线负责拦阻无关人员进入灾害现场。

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行动方案

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行动方案 为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的调查和防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组织开展“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行动”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9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主要采取基层组织自查、报告和专业地勘单位核查、指导的方式进行,尽最大努力减少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为创建和谐湖南提供安全地质环境保障。 在汛前排查基础上,结合汛情变化、气象预报等因素,对全省各类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一次全面再排查。通过排查,更新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健全群测群防体系。 二、排查范围 全省各县市区所有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是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城镇、乡村等居住集中地,学校、医院等重要场所、重要交通干线、重要基础设施,以及农村居民单独选址建房的区域等。 三、职责分工

(一)再排查行动由省厅统一组织,厅地质环境处负责日常联络、协调、实地指导和检查等工作。 (二)各市州国土资源局负责对本行政区的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并聘请有关地勘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核查工作。 (三)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对城镇、乡村、医院、学校、集市、矿区等人员集中地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四)铁路、交通、水利、建设等部门依法对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重要水利设施和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的隐患排查,相关国土资源部门应予以协调配合。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7月1日—7月10日):制定实施方案。各市州国土资源局要制定本地再排查实施方案,并报厅地质环境处。 第二阶段(7月11日—7月15日):宣传发动,组织队伍。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及时汇报,并做好宣传工作,组织好排查队伍。 第三阶段(7月16日—8月15日):有关单位和部门开展实地排查,同时落实各项防灾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我市地处X地区,中低山、丘陵及峰林、峰丛广布,全市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且雨量充沛,是X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之一。X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340起,其中崩塌118起,滑坡163起,泥石流37起,地面塌陷17起,地裂缝5起,直接经济损失达1179X万元,灾害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我市地质灾害总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地质灾害点分布面广;二是受强降雨影响,地质灾害发生时间相对集中;三是新增地质灾害点多;四是滑坡和危岩崩塌发生相对频繁;五是受气候和地域条件影响,地质灾害呈突发态势。为进一步做好我市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X〕20号)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X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一)X年汛期降水趋势预测 预计X年全市年总降雨量1500—2500毫米,与往年相比,比正常情况偏多1—3成。预计X年冬春季雨量偏少2成左右。前汛期(4—6月)雨量700—1300毫米,偏多2成左右,局部出现暴雨洪涝的可能性较高。后汛期(7—9月)雨量300—450毫米,偏少1成左右。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地质灾害发生与降雨关系密切,雨季开始后,地表岩土层含水逐渐增多以致饱和,在地质环境条件较差、岩石破碎、土层松散(破碎)、土层厚度大、坡度大、人类工程活动较多的山区,当降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秋冬季节雨量偏少,部分地区会出现干旱现象,在岩溶地区由于岩溶发育、土层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大量抽排地下水和剧烈震动等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地区可能会诱发岩溶地面塌陷。预计X年雨量较多的前汛期(4—6月)是滑坡、崩塌、泥石流高发的重要时段,其次由于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尤其台风带来的持续降雨及强降雨的阶段性、局部性,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因此,我市X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主要在4—9月。 二、X年汛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分布区域 根据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对全区地质灾害类型和重点预防区域的 划分,我市的X县东南部、X县西部中北部、X县西部、X县南部、X 县东北部、X县、X县、X县西北部、X县北部、X族自治县东北部和东南部、X区东南部属碎屑岩和花岗岩预防区,此类地区岩石风化作用强烈节理裂隙发育,覆盖层厚薄不一,山高坡陡,河流切割强烈,属地质灾害易发区。我市X县、X区和市城区属碳酸盐岩预防区,这些地区岩溶发育、土层较薄,危岩分布范围广,多分布于山体的中上部,相对高度高、稳定性差、监测困难,群测群防工作很难到位,一旦受到降雨、气候变化、震动等影响,就有可能成灾。具体情况如下:

地灾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地灾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安龙县国营龙山煤矿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工作方案安龙县国营龙山煤矿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工作方案安龙县国营龙山煤矿 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工作方案安龙县国营龙山煤矿开展地质灾 害隐患大排查工作方案xx年10月17日14时10许,龙山镇北乡村高寨组二屯岩(小地名)处发生岩体崩塌造成滑坡隐患,危及北乡村高寨组群众25户131人生命财产安全。 我矿根据安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电安府办发电【xx】4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成立此次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和大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和祥(矿办公室主任)副组长罗明春(矿井区地面负责人)成员汪忠成(矿调度主任)罗文清(矿生产副科长)韦明刚(矿保卫科科长)黄尔清(矿安检科成员)李观生(矿调度室成员)罗立康(矿风井检身工)陈选明(矿风井检身工)梅祖超(矿风井检身工) 二、职责分工组长李和祥全面负责此次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和大治理工作的安排指挥;副组长罗明春负责牵头对我矿区地表范围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负责隐患治理所需物资的供应;成员汪忠成、罗文清负责配合副组长罗明春对我矿区地表范围的地质灾害隐患进 行排查、治理,把排查出的隐患进行登记造册;成员韦明刚、黄尔清、李观生、罗立康、黄显明、梅祖超6人分三组,按照8小时班次全天24小时对查出的隐患进行监测,特别是对北乡村高寨组二屯岩(小

地名)处岩体进行紧密监测,要在垮塌山体下方道路两头设卡拦人,防止不明情况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一旦发现山体有崩塌迹象,必须及时发出预警(喇叭喊话或打锣)。 监测时,如发现危险区域内有人员活动,也必须发出预警,劝或强制其离开危险区域,同时把情况向组长汇报。 监测组必须进行现场交接班,上班必须把存在问题向下班交接清楚,下班后填写好当班监测情况。 三、排查范围 1、矿区东翼(原雄鹰煤矿)至西翼七十二步梯(鑫发煤矿)矿界范围山体。 2、地面工业广场、办公区、宿舍楼。 3、矿区运输公路沿线、桥粱。 四、排查内容 1、排查矿部办公区、主副井口、员工宿舍上方是否出现岩石松动、地表裂缝、塌陷等现象。 2、排查办公楼、宿舍房前屋后是否有墙体变形、基础下沉、地面裂纹等迹象。 3、排查地面工业广场、矸石山、污水处理池等是否出现移动、下陷等隐患。 4、排查桥梁是否出现新鲜裂缝、公路堡坎下滑等隐患。 五、排查时间安排从xx年10月18日起,每天安排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小组3人对矿区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横到边纵到底的拉网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最新)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全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X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安全第一、常抓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和“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坚持从全区实际出发,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以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为手段,以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人与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搬迁避让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 3.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分类实施的原则。 4.坚持“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对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相关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负责治理。 5.坚持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协调稳定发

展。 二、全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区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境内沟壑纵横,谷深坡陡,地形破碎,植被稀疏,地表为黄土质粘土层,质地疏松,遇有暴雨或连阴雨天气,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一些土建工程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明显增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全区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56处,其中滑坡39处,崩塌16处,泥石流1处,危及173户、602人、591孔窑房、6.6公里公路(其中地方道路1.49公里,省道5.11公里)。 三、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点段 X—X—X—城区—X—X—X—X等区段梁峁交错,沟壑纵横,土质疏松,地质环境相对脆弱,切坡建窑比较普遍,黄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极易发生。 (二)可能发生重大地质灾害的城镇 城区、X镇、X镇、X镇、X镇、X镇等城镇,由于水蚀、深切作用强,山体相对高差和后缘压力较大,加之人口稠密,人类活动影响严重,引发重大地质灾害的机率较高。 (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矿山 重点是油区井场、砖厂和采石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取土不规

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doc

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安全连着社会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讲,抓安全就是抓发展,促稳定。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范文1 根据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迅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摸底的通知》(长政办发电[20XX]93号)精神,我县立即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摸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地质灾害现状 我县目前地质灾害包括人为地质灾害和自然地质灾害两大类,共有各类地质灾害2处,其中人为地质灾害64处:地裂缝46处,地面塌陷18处;自然地质灾害58处:滑坡19处,崩塌3处,不稳定斜坡36处。列为重大监测隐患45处:滑坡14处,不稳定斜坡18处,地面塌陷7处,地裂缝6处。 二、地质灾害防治情况 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群众的安居乐业。我县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视,建立了防灾抗灾长效机制。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我县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严格按照两个方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网络健全,监管到位

一是加强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和地质监测预警工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群防群测网络,在45个地质隐患设置警示牌,确定责任单位、责任人、监测人、联系电话、避灾信号、疏散路线,县政府每年拨付10 余万元监测经费,保证监测工作正常开展;二是联合气象局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三是加强巡查,在"防"上下功夫,绷紧安全弦,监测人员做到每周巡查一次,并做好监测记录,在汛期监测工作做到日查日报。 (三)制度完善责任到位 为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我县先后制定了《地灾预报制度》、《地灾速报制度》、《地灾巡查制度》、《地灾监测制度》等10余项工作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地灾防治中的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地灾防治工作机制。 三、地灾隐患排查情况 为汲取7月6日吕梁市方山县大武镇王家庄村黄土滑坡地质灾害教训,我县以乡镇为单位认真组织了各类地质灾害隐患摸底排查。经排查,我县未发现因近日连续降雨而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为有效防范因连续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以及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制定防范和迁移预案。对各类地质灾害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范文2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XX年度实施方案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XX年度实施方案为做好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作,编制本年度实施方案。 一、实施重点 xx年度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作重点有:实施地质灾害排查,落实全区群测群防体系,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加大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和科技支撑建设力度。 二、目标和任务 (一)工作目标 xx年度群测群防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区、镇两级应急能力明显增强。 (二)工作任务 1.调查评价 开展年度地质灾害排查工作。通过对全区范围内,特别是地质灾 害高发易发区域开展地质灾害排查,掌握已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发展变

化情况,对新发现、新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应急调查,根据其危险性确定防治方案,开展应急处置。 2.监测预警 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布置简易监测、报警 设备,对群测群防员进行培训。利用会议和各种媒体、宣传栏、宣传册、挂图、光碟和发放明白卡等方式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做到进村、入户、到人。开展地质灾害知识、避险技能的宣传教育,进行简易监测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 3.应急能力建设 (1)开展区、镇应急能力建设,配备应急技术装备。 (2)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应急演练。 三、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金川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xx年度经费估算为16.39万元。其中群测群防费用1.39万元,占总经费的8.5%;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费用10万元,占总经费的61%;应急能力建设工程经费5万元,占总经费的30.5%。申请中央、省级财政支持,市、区配套。 四、实施进度 xx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包括灾害排查、监测预警、应急能力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根据项目的任务要求和建设特点,实施进度具体安排如下: (一)调查评价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年度地质灾害排查(xx年4月—xx年12月)。通过地质灾害发展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对新发现、新发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别纳入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中。 (二)监测预警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监测预警项目工作安排周期为1年(xx年4月—2018年4月),主要工作任务: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三)应急能力建设实施进度安排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实施细则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实施 细则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止或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根据分公司《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第四条分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各施工处项目部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自上而下逐级监管的原则。 第二章地质灾害分类及报告 第五条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 (一)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Ⅰ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二)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Ⅱ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10人

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三)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Ⅲ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四)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Ⅳ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小型地质灾害灾情。 本条所述数值,“以上”含本数值,“以下”不含。 第六条报告程序 (一)中、小型地质灾害发生后,受灾项目部应立即向灾害发生地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分局报告,分局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到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二)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发生后,受灾项目部应立即向灾害发生地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分局报告,分局接到报告后速报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三)中型及以上地质灾害,受灾项目执行24小时抢险救援日报制度; (四)建立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联系电话机制。项目部突发性地质灾害联系电话; 分局突发性地质灾害联系电话: 公司突发性地质灾害联系电话: 第七条速报内容

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实施方案

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完成我乡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工作,根据《XX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实施方案》和《XX县地质灾害和防汛安全隐患排查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的紧急通知》(XX地灾防排办发[XX]1号),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从即日起至7月31日,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乡范围内集中开展地质灾害、危旧房屋、水利工程、农村道路四个领域(以下统称四个领域)隐患应急排查工作。通过排查,全面掌握我乡四个领域隐患现状,并按处置措施建议,逐点落实防灾措施,把握防灾主动权,实现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机构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决有力完成这项重大任务。乡党委、政府决定成立XX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称领导小组),构成是: 略 三、工作内容 (一)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全覆盖排查。各村、社区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对辖区内四个领域安全隐患进行全域全覆盖排查,对重

点工程进行复核、对已排除的隐患点进行再核查、对所有的建设项目和已整治的隐患点进行回头看,开展准确评估。特别是对场镇、学校、医院、人口聚集区、地震灾后重建房、工矿企业、大型工程建设施工场所和生活区等进行重点排查,实现工作全覆盖。地质灾害、危旧房屋要逐村逐组逐户、水利工程要逐村逐组逐处、农村道路要逐村逐组逐段进行地毯式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处、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二)严格落实隐患防灾措施。排查单位要对排查出的隐患点,进行准确甑别、科学评估,并全面评价其类型、规模、成因及发展趋势,逐点登记造册,提出处置建议,落实防灾措施。对已实施整治的隐患点,重点调查其防灾减灾效果,提出优化整治的措施建议。对在建工程项目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工程建设活动,要对照危险性评估报告提出的防灾减灾建议意见,检查其防灾措施落实情况,对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三)同步开展防灾避险知识宣传培训。坚持“谁排查、谁宣讲”和“边排查、边宣讲”,同步推进各类型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工作。通过现场讲解手段,实现受灾害威胁人员宣传培训全覆盖,调动广大干部群众识灾防灾报灾避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开展适度规模防灾演练。各村要在7月15日前,(其中高庙山村在7月9日前)选择一处隐患点开展一次适度规模防灾应急演练,没有隐患点的,选择一处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开展。演练以有效、适用为原则,主要包括预警信号发布、群众逃生、现场救援、受灾群众安置等内容。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实施方案

水城县都格河边煤矿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实施方案 水城县都格河边煤矿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六盘水市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安全生产,组织实施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地质灾害的发生,现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排查治理地质灾害隐患,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排查、监测责任,完善地质灾害排查、巡查、监测、值班、报告制度,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坚决遏制重大人员伤亡事做的发生,确保人身、设备和电网安全。 2、工作目标:通过隐患排查及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要达到两个100%,即隐患排查率达到100%;重大隐患的监测(或治理)率达到100%。 二、组织机构 成立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组,领导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胡瑞华

副组长:王国忠、罗林本、朱志义、罗顺军 成员:惠泽顶、范存荣、胡洪锦、袁明海、吴正尧、廖天辉、陈尔迁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电话:外线:0858*******,内线:8000 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求 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工作由后勤科和安全科共同负责,有关部门参与配合。定期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排查治理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工作,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汇总、梳理、通报;负责上报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有关情况。 四、地质灾害分布和防治区域 我矿所处地势为南高北低,地表均为陡坡旱地,地质灾害点主要是黄泥村谢家寨组、黄泥村阿巩组、黄泥村河沟边组(地质灾害区卫星地图附后),其灾害主要类型为山体滑坡。 五、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防范重点 1、防治原则:坚持“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原则。 2、防范重点:根据地形地貌特征,主要地质灾害防范点为谢家寨组和阿巩组,防止两处山体因受地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 六、防范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矿长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渐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按照县政府办《关于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局职能及实际情况,制定县交通运输局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县关于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规定,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确保全县公路桥梁的安全畅通。 二、地质灾害事故突发处置领导小组 县交通运输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局交通建设管理科、局政策法规安全监督科、局办公室、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公路养护段为成员单位的灾害突发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公路养护段职工和交通执法人员为应急救援队伍。 三、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主要任务 (一)发生一般性垮塌方,影响交通但未发生伤亡的灾害事故

1.事故报告。公路养护人员发现管辖路段发生垮塌方或滑坡后,立即将发生的时间、地点、垮塌面积损害情况报告公路养护段,公路养护段在赶赴事发地的同时,立即报分管局长、局交通建设管理科、局政策法规安全监督科、交通行政执法大队。 2.赶赴事故现场。接到事故报告后,分管局长,局交通建设管理科、局政策法规安全监督科、交通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3.事故现场处置。公路养护段对垮塌滑坡现场要立即设置警示标志,交通行政执法大队立即组织执法人员维护现场交通秩序,疏导车辆和行人,不能通行车辆和行人时,要立即设立禁止车辆通行标志,安排值守人员;局交通建设管理科要立即组织机械、机具抢修道路,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二)发生大面积垮塌方,造成行人、车辆的伤害损失重大灾害事故 1.事故报告。公路养护段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将道路、人员、车辆受损垮塌方面积等情况及时报告交通局,局交通建设管理科将受损及灾害情况及时报市交委公路处,局政策法规科将事故基本情况及时报县应急办和市交委安全处。

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怎么写,以下是聘才网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根据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迅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摸底的通知》(长政办发电93 号)精神,我县立即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摸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地质灾害现状我县目前地质灾害包括人为地质灾害和自然地质灾害两大类,共有各类地质灾害122 处,其中人为地质灾害64 处:地裂缝46 处,地面塌陷18 处; 自然地质灾害58 处:滑坡19 处,崩塌3 处,不稳定斜坡36 处。列为重大监测隐患45 处:滑坡14处,不稳定斜坡18 处,地面塌陷7 处,地裂缝6 处。 二、地质灾害防治情况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群众的安居乐业。我县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视,建立了防灾抗灾长效机制。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我县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严格按照两个方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网络健全,监管到位一是加强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 和地质监测预警工作。 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群防群测网络,在45 个地质隐患设置警示

牌,确定责任单位、责任人、监测人、联系电话、避灾信号、疏散路线,县政府每年拨付10 余万元监测经费,保证监测工作正常开展; 二是联合气象局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 三是加强巡查,在“防”上下功夫,绷紧安全弦,监测人员做到每周巡查一次,并做好监测记录,在汛期监测工作做到日查日报。 (三)制度完善责任到位为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我县先后制定了《地灾预报制度》、《地灾速报制度》、《地灾巡查制度》、《地灾监测制度》等10 余项工作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地灾防治中的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地灾防治工作机制。 三、地灾隐患排查情况 为汲取7 月6 日吕梁市方山县大武镇王家庄村黄土滑坡地质灾害教训,我县以乡镇为单位认真组织了各类地质灾害隐患摸底排查。经排查,我县未发现因近日连续降雨而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为有效防范因连续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以及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制定防范和迁移预案。对各类地质灾害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本项目部自20XX年3月中旬进场以来,前期工作以驻地标准

【国土方案】黄山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国土方案】黄山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黄山市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6年度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以及《黄山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黄山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根据2015年汛后核查和2016年汛前调查,全市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369处,涉及5951户2.03万人和7亿元财产安全。按地质灾害类型划分:崩塌352处,占25.7%,涉及373户1531人和0.5亿元财产安全;滑坡437处,占31.9%,涉及2959户1.0万人和2.7亿元财产安全;不稳定斜坡528处,占38.6%,涉及1658户0.6万人和1.9亿元财产安全;泥石流52处,占3.8%,涉及961户2870人和1.8亿元财产安全。 (一)地质灾害点分布。屯溪区24处,涉及29户171人;黄山区169处,涉及558户2172人;徽州区141处,涉及469户1307人;歙县290处,涉及3485户11063人;休宁县389处,涉及915户3495人;黟县175处,涉及198户774人;祁门县178处,涉及194户1296人;黄山风景区3处,涉及过往游客和车辆。 (二)重点防范区域。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数量、危险程度和人员财产受威胁情况,全市划分为黄山区太平湖—祁门县祁山等2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黄山区甘棠-徽州区潜口等3个中易发区(详见附件1)。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四县有地

质灾害隐患点1032处,占全市的75.4%,涉及4895户1.7万人,是全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县。全市有重点乡镇26个,涉及4035户1.3万人。 (三)威胁对象。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城镇及人口集中居住自然村庄和工矿企业,景区景点游客集中区,铁路、公路以及乡村道路车辆和行人,水利、电力等重要基础设施是主要受威胁对象。 二、2016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一)气象预测。2016年汛期(5~9月)总降水量较常年(963.6mm)偏多1-2成左右。预计今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梅雨量接近常年(395毫米)或略多。根据降雨趋势,预测5-8月为地质灾害高发期,其中梅雨季节在集中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影响下,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详见附件2)(二)地质灾害预测。受地质环境等条件影响,2016年全市仍以岩土位移形式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主要灾害种类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崩塌主要发生在公路沿线和山区建房的切坡地段;滑坡主要发生在歙县、休宁县、黟县、黄山区的深山区;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徽州区、休宁县、黟县北部、黄山区东部和歙县西部。由于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强度的不断加大,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作用将明显增强,人类工程建设成为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三、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防治工作责任。 1.黄山市防治地质灾害工作领导组负责全市地质灾害的组织、领导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市政府领导分片联系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安排执行。(详见附件3)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完整版)

方案编号:YT-FS-6225-38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完 整版) 备注:该方案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为认真贯彻落实达州市国土资源局,教育局《关于转发的通知》要求,确保全县中小学校安全,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贯彻实施意见,望遵照执行。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中小学校是未成年人集中场所,确保安全至关重要。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制约,全县不少学校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能力和措施相对薄弱,随时面临地质灾害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目前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 各中小学校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高度重视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四川省地

质环境管理条例》,把它作为执政为民,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具体行动,彻底排查隐患,落实防范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应急预案,坚决杜绝因地质灾害造成的学校重(特)大伤亡事故。 二、建立机构,全面普查 为贯彻落实部、省、市关于中小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精神,有效防止中小学校校区(舍)周边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经县国土资源局、县教育局会商决定:从十二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开展全县中小学校校区(舍)及周边地质环境普查工作,凡是存在(可能存在)地质灾害的学校都要分类登记造册,作为国土资源部门、教育部门和学校进行整治、加强监督的依据,作为进一步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勘查工作,向各级人民政府申报立项整治的依据。普查工作按照分片普查,逐校排查的原则,采取重点查和一般查相结合,彻底摸清辖区学校面临的地质灾害威胁,存在后地质灾害类型和危险程度。第一普查小组:由莫建全、吴世康、涉及乡镇分管国土、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根据上级部门及公司的相关工作部署和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工作要求,为了有效的防范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我矿及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排查治理地质灾害隐患,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排查、监测责任,完善地质灾害排查、巡查、监测、值班、报告制度,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坚决遏制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和集体财产安全。 二、组织机构 成立矿区及周边地质灾害排查治理工作机构,组成成员如下: 组长:xxx(矿长) 副组长:xxx(安全矿长) 成员:xxx 机构成员由每天值班人员组成日常巡查小组,当天值班领导任组长,巡查要做好记录,存档保存。

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工作由安全矿长负责,全体员工积极配合。矿长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排查治理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安全矿长组织隐患排查监督、检查工作,负责井下、矿区范围内及矿区周边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汇总、梳理、通报;负责上报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有关情况。 三、组织制度 1、成立矿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机构,对矿区及周边可能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地段进行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对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能治理的及时治理,不能治理的要上报公司及有关部门,并协同配合相关人员对隐患进行治理。 2、对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整治的地质灾害隐患,必须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整治。对暂时因各方面原因不能立即整治或一次彻底整治不完的,要制定整治计划和方案,按照计划和方案进行逐步整治。对已下达的整治任务,要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 3、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如遇险情时能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力争将损失降到最小。 4、通过安全例会、班前会等形式对职工进行地质灾害的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地质灾害辨识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对地质灾害进行群防群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