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轼卜算子课件

苏轼卜算子课件

苏轼卜算子课件
苏轼卜算子课件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苏轼的四个儿子

王弗为苏轼生了长子苏迈王闰之为苏轼生了次子苏迨与三子苏过这三个儿子都由王闰之一手抚养成人公元1083年秋朝云生下了第四子苏遁可惜不久就夭折了文学寓意梧桐在古诗词中常有多种意像及寓意1高洁品格的意象及寓意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再如垂柳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暗喻自己品格的美好庄子在《秋水》中也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鹓鶵是古书上说的凤凰一类的鸟它生在南海而要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是它的栖身之处这里的梧桐也是高洁的象征因此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2 忠贞爱情的意象及寓意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如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唐孟郊《烈女操》又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诗中用松柏梧桐的枝叶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对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的夫妻生前被迫分离死后合葬九

泉难道不震撼人心吗 3 孤独忧愁的意象及寓意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重门深锁顾影徘徊只有清冷的月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好不凄凉过去是居万民之上的君主而今已成阶下囚万千愁绪满腔幽愤尽在其中亡国之恨何时了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深秋孤夜夜雨滴打着梧桐和芭蕉每一声都引起相思之人的阵阵秋思和缕缕愁绪这既是一首雨夜相思曲又是一幅凄风苦雨的秋夜图面对此景相思之苦便从词人心底涌起作者对雨打梧桐和芭蕉的描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凄婉惶惑意境深远 4 离情别绪的意象及寓意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唐明皇回宫后目睹旧物触景生情昔日的美人何在诗人以春秋两季景物相对比暗讽了这位重色轻国的君主与美人儿缠绵缱绻带来的终生悔恨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秋夜三更冷雨滴在梧桐叶上一位独处秋闺的女子脆弱敏感的心已无法承载离情别绪的痛苦缠绵悱恻幽怨伤怀彻夜不眠其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再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丈夫去世独守空房的李清照遭受国破家亡的痛苦此时女词人独立窗前雨打梧桐声声凄

凉孤独无助的她在深切地怀念着自己的丈夫这哀痛欲绝的词句催人泪下堪称写愁之绝唱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苏轼和他生命中的四个红颜结发之妻王弗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第三任妻子王朝云王弗苏轼第一任妻子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王弗与苏轼生活十一之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年苏轼四十岁刚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不久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诗人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王闰之苏轼第二任妻子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

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痛断肝肠给王闰之写祭文苏轼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王朝云苏轼的侍妾___第三任妻子苏轼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亡妻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朝云墓如今已成为海南名胜之地王朝云墓苏东坡晚年流放在外遭贬岭南惠州始终随侍其左右的便是朝云朝云曾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遁儿在生下三天时苏大诗人写了一首《洗儿诗》用以自嘲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可惜此婴儿仅活了十个月就不幸夭折了朝云三十四岁时染病身亡东坡遵照朝云的遗愿将她安葬在惠州城

西丰湖边的一座小山丘上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当时东坡为她写了墓志铭称她敏而好义忠敬如一不久后又写了两首词来悼念朝云自此东坡一直鳏居未娶那年苏东坡六十岁

苏轼与妓女马盼盼有一段不了情名妓马盼盼敢在太守兼大诗人面前班门弄斧足见她天性活泼俏皮说明苏轼与马盼盼关系非同一般而马盼盼摹仿苏轼的笔迹几可以假乱真除了她的书法天赋以外还可以看出她学苏轼的字不是一天两天了

马盼盼和苏轼虽一个仰慕一个喜爱却只能一直保持红粉知己的暧昧关系苏轼走后马盼盼不久就去世了苏轼对词的贡献很突出描绘山川景色农村风光以至谈论哲理等题材都进入了词中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与意境为宋词的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在风格上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苏词在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为词的的开拓了新天地苏轼以其奔放的才情将词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怀古记游写景咏物亲情友谊田园风光等等苏轼有意突破诗庄词媚的界限以自由挥洒的文笔定了大量风格豪放之作开一代新词风他以诗境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

泪水龙吟宋苏轼赏析这首咏物词以物拟人写得缠绵悱恻构思精妙笔力卓绝这是苏词婉约风格的代表作词中细腻地描绘了杨花飘落的情状也借杨花自花自落的寂寞传递出感时伤春的幽怨之情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东坡的结发妻子王弗是眉山青神人十六岁时与比他大三岁的苏东坡成婚婚后两人恩爱生有一子苏迈东坡《亡妻墓志铭》写道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颇有红袖添香夜伴读的味道有道是恩爱夫妻不到头他的这位贤娇妻贤内助竞于二十七岁上不幸病逝于京师十年后的一个夜晚苏轼在密州作了一个梦梦见与亡妻住日的缠绵醒来不禁泪下作了这首有名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追念亡妻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苏轼自幼才华横溢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踌躇满志的时期但在激烈的新旧党争中却遭到了悲剧式的厄运他因为不满王安石新法在执行过程中的某些过头做法被排挤出京城供杭州湖州刺使等职元丰三年1079又因为一语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

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的话酿成千古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被指斥为谤讪朝廷在经历了一番残酷折磨后贬作黄州团练副使的闲职在不断经历了宦海浮沉直到徽宗即位后才得以蒙赦北归结束漫长的游宦生涯苏轼这个时期尽管已把释道作为自己险恶政治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企图用一种豁达的气度来实现对自我的超越然而在远离朝廷的异地政治的失意思想的苦闷在他的诗文中不可避免的有较明显的流露他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的超然物外的背后常常隐含着凄婉的淡淡的哀愁他去黄州时也有过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梅花其二的话但这不过是无可奈何的强颜欢笑而已而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在黄州寒食二首才正是他深感仕途险恶进退维艰壮志难酬的拊膺长叹《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就是他此时落寞孤寂悲凉心境的真实写照词中所写的孤鸿正是他自己的写照这首咏物词句句写雁但同时又象征着某种高洁的人格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上片第一句写环境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树顶滴漏声断了显得一片寂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缈高飞的孤雁的身影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起笔两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深秋寒夜图这两句看起来似乎信笔娓娓而来的句子可以说是既交代了时间描写了央夜凄清景色更重要的是为后文作了感情上的铺垫试想残月疏桐漏断人静该是多么冷清寂寥和令游子伤怀的时辰啊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里有了人但象在暗夜朦胧中只有一个线条

和轮廓一样使人难以辨识总之那是一个残月下的独步者他徘徊踯躅孑然一身幽灵般夜游着无人知晓只有那被惊动的未栖的孤鸿或许可以借凄清夜月黯淡辉光瞥见他这个寂寞孤独的幽人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此词的上阕只有22个字然状物言情熔铸一炉景为情设晴随景生有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之妙把整个上阕合起来看那个中夜不寐独步凉月的幽人寂寞怅惘愁绪盈怀的形象也就活脱脱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人是什么样的人呢也许是一言难尽吧索性不说他了吧可是上阕说的孤鸿就不能不用些笔墨如果说上阕还有一个影恣绰约的人的话那么到了下阕人就完全象朦胧的月光一样淡去了作者把笔墨从那幽人身上宕开全部用到了鸿身上至于人如何作者完全把他付诸读者的想象这是一种不写的艺术

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下片接着写鸿雁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苏轼《卜算子·感旧》译文及鉴赏

苏轼《卜算子·感旧》译文及鉴赏 本文是关于苏轼《卜算子·感旧》译文及鉴赏,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卜算子·感旧》这首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下片想象归后同游共饮的情景。全词表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今是昨非的一种感叹。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卜算子·感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卜算子·感旧》 宋代: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卜算子·感旧》译文 蜀地的人去过江南后,就会常常想起江南的美好。自古以来蜀地和江南风光景致都同样被人称赞,要游览就要及早去。 还是与去年的友人一起又来到了西湖边上,一同坐在西湖边的草地上。尽情饮酒行乐,仔细端详,发现只有我们变老了。 《卜算子·感旧》注释 蜀客:词人自称,蜀,四川的简称。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客居江南。 吴山:在杭州。吴,在此泛指今江浙一带。 风流:此指风光景致美妙。同:此指同样被人称道。 藉(jiè):坐卧其上。 莫惜尊前:指尽情饮酒行乐。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卜算子·感旧》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下片想象归后同游共饮的情景。全词表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今是昨非的一种感叹。 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 开端从自身宦游的行踪说起,并倾注了对杭州的怀念之情:“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蜀客”,表明了客籍的身份。“江南”、“吴山”,借指杭州,

前者从地理位置说,后者则从山水美景说。“长忆”,是就行役在外而言,一个“好”字则概括了对杭州的总体印象。 事实上,词人从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到杭州通判任开始,就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赞美“余杭自是山水窟”(《将之湖州戏赠莘老》),甚至说“故乡无此好湖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五),他拿起多彩多姿的诗笔,尽情地歌颂和描绘美丽的西湖风光,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一、《有美堂暴雨》等精美的诗篇。因此,词人说他“长忆吴山好”,完全是出于真诚,虽然年近不惑,而不失其赤子之心。他又把吴、蜀作了比较,表达了早归的愿望:“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所说的“归去”是指归杭州或是归故乡(蜀地),叙“自京口还钱塘道中”一语说得很清楚,当然是指眼前要去的目的地。既然“吴蜀风流自古同”,那么归吴(杭州)也就形同归蜀,与上文怀念杭州之意相承。 下片想象归后同游共饮的情景。 过片承上“归去”句,展开了与陈襄同游西湖的想象:“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两人坐在西湖边碧绿的草地上,共赏大自然美景,这是富有诗意的赏心乐事。妙在词人不作平平叙写,而是将温馨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想象“迭印”在一起,这就平添了诗的意蕴。两句既表达了友情,又扣住杭州美景来写,与上文“吴山好”、“吴蜀风流”相照应。篇末两句进而想象共饮的情景,要友人在宴会上仔细看一下,怕是自己容颜变得衰老了。这两句扣合着自身行役在外、数月未归的经历,流露出岁月流逝、羁旅劳苦的感慨。出语坦率而略带诙谐,这是真挚的友情一种自然的表露。 《卜算子·感旧》创作背景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三月,苏轼在从京口(今江苏镇江)返回钱塘的途中,创作了此词,寄给在杭州的同僚和诗友陈襄。 《卜算子·感旧》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赏析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赏析 驿外断 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 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①卜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一。《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②驿外:指荒僻之地驿: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③断桥:残破的桥。 ④无主:无人过问 ⑤著(zhuo):同“着”,这里是遭受的意思。 ⑥苦:尽

力,竭力 ⑦一任:任凭 ⑧零落:凋谢 ⑨碾:轧碎。 选自《剑南诗稿》(上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译文】 驿亭之 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背景 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 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

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 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 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 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陆游这首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教学文稿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鉴赏试 题答案及赏析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鉴赏试题答案及赏 析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这首词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词 人托意所在,试从塑造形象、传达心境的角度简要分析。 答案 (1)特点是寒落疏冷。作用是烘托了词人冷落孤 独的心境。

(2)此句塑造了一只寂寞孤独、心怀幽恨、傲岸不群的孤鸿形象。词人以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而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的孤鸿自比,表达词人幽居清冷的心境和不甘随俗的高洁品格。 赏析 这是苏轼的一首名词《卜算子》。现在通行的各个版本的词选中都有一个小序:“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3年(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又是一个多么孤寂的夜晚呀!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教案

单元选修(一)唐诗宋词——“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课题《卜算子》教案 教学目标1.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词内容,体悟诗词感情 2.真情出质文,体会文章表达的艺术 3.文学即人学,真情滋润心灵的绿洲。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一、导入我们曾经听过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其歌词给我们一种寂寞、伤感的感受,而这首歌词就是改编苏轼的《卜算子》。 二、诵读(一)一读诗歌,正字音(正读) 听录音,正字音 (二)二读诗歌,整体感知(意读) 1.解释词语: 2.根据此的特点,合理想象,理清全词大意: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思考1】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词?有何用意? 托物寓怀 【思考2】这首词在表达方式上是如何分工的? 上片写景(寓居定慧院时的寂静场景)——词人的孤独处境 下片写物(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不肯栖。 (三)三读诗歌,评品赏析 【鉴赏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怎样的氛围?有何深意? 选择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 营造出萧疏凄冷、幽冷寂寞的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 【鉴赏2】“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采用了何种手法?有何效果? 拟物(孤鸿是作者的自喻,本体是孤独的词人,喻体是高远隐约的孤鸿,一独一孤,同病相怜) 【鉴赏3】请结合全诗,从塑造形象、表现作者心境的角度,对下片作简要赏析。 本词托物言志(或托物寓人、以物写人),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从而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鉴赏4】“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恨的内容: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无人理解的忧愤。(2分) 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2分)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1分)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1分)。 总结这首词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总之诗人借孤鸿把自己当时不便也不好直言的心境形象贴切地表达出来。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 板书

《卜算子.咏梅》赏析习题及答案

《卜算子.咏梅》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班级:姓名: 《卜算子.咏梅》陆游 【原诗】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习题】 1、对《卜算子.咏梅》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卜算子.咏梅》一词是托物言志之佳作,作者以梅花自喻,在梅花那种虽凋犹香的神韵中寄托了作者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而梅花那种寂寞凄凉,屡受摧残的遭遇,也正是作者政治上备受排挤的写照。 B、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 C、下阕,托梅寄志。梅花,它开得最早,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从侧面讽刺了群芳。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D、这首词,作者的目的是为了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 分析:D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 2、下面的词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驿外断桥边:驿,古代官办的交通站。这句是说,梅花开在驿站外面的断桥旁边。寂寞开无主:无主,没有主人,即无人过问。这句是说,冷冷清清,无人过问。 B. 无意苦争春:苦,竭力。无意,没有心思,不愿。这句是说,梅花不愿意竭力争夺春光。一任群芳妒:一任,完全听任。这句是说,百花要嫉妒,那就由它们去嫉妒吧。 C. 零落成泥碾作尘:零落,凋零落地。这句是说,梅花飘零凋落,被碾成泥尘。只有香如故:只有梅花的香气和故乡的梅花香气一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鉴赏 试题答案及赏析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这首词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词人托意所在,试从塑造形象、传达心境的角度简要分析。 答案 (1)特点是寒落疏冷。作用是烘托了词人冷落孤独的心境。 (2)此句塑造了一只寂寞孤独、心怀幽恨、傲岸不群的孤鸿形象。词人以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而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的孤鸿自比,表达词人幽居清冷的心境和不甘随俗的高洁品格。

赏析 这是苏轼的一首名词《卜算子》。现在通行的各个版本的词选中都有一个小序:“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3年(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又是一个多么孤寂的夜晚呀!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又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呢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堂实录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堂实录 1、教学特色 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对话沟通,促进发展。 2、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背了不少古诗,那么,你们知道哪个朝代的诗最有名气? 生:唐代的诗最有名气,因为唐代出现了许许多多著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 是唐代最杰出的三位诗人。 师:说的真好!那宋代什么与唐诗一样有名气呢? 生:宋代的词与唐代的诗一样有名气。 生:我知道李清照。苏轼是宋代最著名的词人。 师:既然宋词与唐诗一样有名气,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宋词,行吗? 生:〈兴致勃勃地〉行 师:〈板书课题〉这是南宋词人王观写的一首词,是我们本册古诗的第十首。 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地读一读,仔细地比一比,看看它与我们以前学过古诗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在认认真真地读,仔仔细细地比〉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有些同学可能已经有所发现了,老师相信大家再去细细地读一读,比一比,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学生又一次地读文比较〉 师:知道了吗?从举手的情况看,不少同学已经悟出来了。如果大家再去细细地揣摩一下,相信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会知道的。 〈又一次让学生读文比较〉 师:能把你的发现说给同学们听听吗?

生:我发现这首词的题目与以前学的古诗不一样。“卜算子”与“送鲍浩然之浙东”之间空了一格。 师:你的观察力真强/那么,你知道“卜算子”与“送鲍浩然之浙东”之间为什么要空一格吗? 生:〈摇了摇头〉不知道。 师:不知道,没关系,老师告诉一你们。这里的“卜算子”是词牌名,它标明了词的调子。词牌的名称有很多,如:渔歌子。蝶恋花。菩萨蛮等等。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调子。请同学们课后去读一读宋词,你们会从那里知道更多的词牌名的。在这首词中“卜算子”这个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这首词的提题目。 生:我发现这首词的句子却不像古诗那样整齐,有的每行五个字,有的每行七个字。 师:〈翘起了大拇指〉你真棒/词的句子就是有长短的。词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文体,它的句子的长短是随调而变化的,所以,词又叫长短句。 生:我还发现这首词的前4行与4行之间空开了,而我们以前背过的一些8行的古诗,它们中间没有空开。 师:对,词一般是分片。我们把这首词的前4行称作为上片或上阅,后4行称作为下阅。 师:〈小结〉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读,自己悟,就能够弄明白词与古诗的一些区别。 师:人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能读懂“送鲍浩然之浙东”这个题目的意思吗? 生:诗人送朋有到江南去。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个题目,看看课文插图,猜一猜这首词会写些什么。 生:我猜想这首词会写作者送别友人时的心绪。 生:我猜想这首词会写一路的景色。因为诗人也常把景语变成情语。 师:他们谁猜得对呢?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这回读时一定要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学生自由读文〉 师:〈巡视〉周本浩同学真不错,老师发现他读了一遍之后又读一遍,他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值得称赞。 〈学生听了老师夸奖周本浩之后,又认真地读起课文来〉 师:刚才同学们都认真地读了好几遍课文,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愿意把

陆游《卜算子 咏梅》赏析

陆游《卜算子·咏梅》赏析 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 一、原文: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注释: ①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②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③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④寂寞:孤单冷清。 ⑤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⑥更:副词,又,再。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更著:又遭到。 ⑦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⑧苦:尽力,竭力。 ⑨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⑩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任:动词,任凭。?群芳:群花、百花。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妒(dù):嫉妒。 ?零落:凋谢,陨落。 ?碾(n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三、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四、赏析: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这首《卜算子》,也是明写梅花,暗写抱负。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 上片首二句说梅花开在驿外野地,不在金屋玉堂,不属达官贵人所有。后二句说梅花的遭遇:在凄风苦雨摧残中开放。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

《卜算子·咏梅》注音及解释整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ǔ卜suàn 算 zǐ 子· yǒnɡ 咏 méi 梅 lù 陆 yóu 游 yì驿wài 外 d uàn 断 q iáo 桥 b iān 边, jì 寂 mò 寞 kāi 开 wú 无 z hǔ 主。 yǐ已s hì 是 h uánɡ 黄 hūn 昏 dú 独 zì 自 c hóu 愁, ɡènɡ 更 z h uó 著 fēnɡ 风 hé 和 yǔ 雨。 wú无 yì 意 kǔ 苦 z hēnɡ 争 c hūn 春, yī 一 rèn 任 qún 群 fānɡ 芳 dù 妒。

lín g 零l uò 落 c hénɡ 成 ní 泥 n iǎn 碾 z uò 作 c hén 尘, z hǐ 只 yǒu 有 x iānɡ 香 rú 如 ɡù 故。 一、词句解释 ①卜(bǔ)算子·咏梅:“卜算子”是词牌名。 ②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③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 ④寂寞:孤单冷清。 ⑤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⑥更:副词,又,再。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更著:又遭到。 ⑦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⑧苦:尽力,竭力。 ⑨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⑩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任:动词,任凭。 ?群芳:群花、百花。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妒(dù):嫉妒。 ?零落:凋谢,陨落。 ?碾(n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轼《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鉴赏试题答 案及赏析 轼《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卜算子 定慧院寓居作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这首词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词人托意所在,试从塑造形象、传达心境的角度简要分析。 答案 (1)特点是寒落疏冷。作用是烘托了词人冷落孤独的心境。 (2)此句塑造了一只寂寞孤独、心怀幽恨、傲岸不群的孤鸿形象。词人以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

而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的孤鸿自比,表达词人幽居清冷的心境和不甘随俗的高洁品格。 赏析 这是轼的一首名词《卜算子》。现在通行的各个版本的词选中都有一个小序:“定慧院寓居作。”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3年(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定慧院在今天的黄岗县东南,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轼初贬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被贬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又是一个多么孤寂的夜晚呀!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

卜算子苏轼

卜算子苏轼 卜算子苏轼年代:宋作者:苏轼——《卜算子》内容: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 漏断:谓夜已深。 土一抔。 正是——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简述下内容还是有点长,大概融进情感之事注定繁复。 而今,诛仙剑下,又是一段生命与爱情的演绎,一抹碧影,落入凡尘,此生为你,永不后悔。 碧若飞鸿,乃词中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在暗室的冰石之上,佳人双眸紧闭,而一旁喃喃的一道黑影,却又像梦一样温熟着往日以往的瞬间,难以追怀。 一滴泪,一抹笑,一首词,一段情,一场花落,一段回忆,一身浮尘,一地荒芜,惊鸿之恋,只剩追忆……卜算子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做诗诽谤朝廷罪被捕入狱百余天,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寓居定慧院。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是时,苏轼惊魂未定,心境孤寂,过着闭门却扫的幽居生活。 苏轼诗文多是感情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索。 钟嵘《诗品》有言闻之者心动,味之者无穷,这首词正是这样一篇佳作。 词的上片写的是幽居者在幽冷、孤寂气氛中惆怅寂寞的心情——幽人似孤鸿。 缺月指残月,未圆之月,疏桐是枝叶稀疏的梧桐树。 在名词残月和疏桐之间着一动词挂字,天然浑成,妙手偶得,将天与地景色连为一体,套用王静安公的话当是着一‘挂’字而境界全出。 这种境界景物萧条,环境凄凉,为全词奠定一种低沉、清冷的基调。 下句里漏断是说漏壶里的水滴尽了。 古人用壶漏滴水计时,漏断即为下半子时。 整个这两句意思是说,残月挂在枝叶稀疏的梧桐树上,漏壶中的水滴净了,此时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卜算子苏轼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环境里,词人在干什么呢?谁

陆游《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及赏析

陆游《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及赏析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试题】 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上下两阕,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的处境,下阕写梅花的品质。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 【参考答案】 1、艰难、恶劣的处境高洁坚贞的品质 2、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 阅读练习二: 1、《卜算子.咏梅》中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2、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梅花的哪些遭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独自开放无人欣赏,黄昏来临又被风吹雨打。 3.词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 性格孤高,绝不与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馋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4、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周敦颐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所表明的一样,作者也是以梅花自喻。 5、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艰难恶劣的处境,下阕写梅花高洁坚贞的品质。 6、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 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 7、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形象特点。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作者处境:仕途坎坷,屡受挫折。) 8、这首诗托物言志所言的志是什么? 阅读练习三 ⑴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⑵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寂寞、苦闷、凄清 表达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与高洁的报国志向。 【解析】 第小题考查对诗词所描写的意境的领悟。梅花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渲染了一种寂寞的氛围。已是黄昏独自愁描写的是苦闷而凄清的氛围。 第小题考查对词作言外之意的领悟。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写出孤傲、隐忍的品格和高洁的志向即可。

苏轼:卜算子

苏轼:卜算子 导读: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1、词题一本作“黄州定惠寺寓居作”。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今湖北省黄岗县东南。苏轼初贬黄州,寓居于此。 2、漏:指更漏而言,古人计时用的漏壶。这里“漏断”即指深夜。 3、“时”有版本用“谁”;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幽:《易·履卦》:“幽人贞吉”,其义为幽囚。引申为幽静、优雅。 4、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孤鸿:张九龄《感遇十二首》之四:“孤鸿海上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三十九:“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至换头但只说榴花。…“按两词均系泛咏,本未尝有”夜景“等题,多说鸿,多说石榴,既无所妨,亦未必因之而奇妙。胡评似未谛。 5、省(xǐng):理解,明白。“无人省“,犹言”无人识“。 6、或以为“拣尽寒枝“有语病。稗海本《野客丛书》:”观隋李

元操《鸿雁行》曰:‘夕宿寒枝上,朝飞空井旁。’坡语岂无自邪?“此言固是。寒枝意广泛,又说”不肯栖“,本属无碍。此句亦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杜甫《遣愁》:”择木知幽鸟。“ 7、沙洲:江河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末句一本作“枫落吴江冷“,全用唐人崔信明断句,且上下不接,恐非。 翻译: 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 漏尽夜深人声已静。 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 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 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 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 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写的。词中所写的孤鸿,正是他自己的写照。这首咏物词句句写雁,但同时又象征着某种高洁的人格。上片第一句写环境,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树顶,滴漏声断了,显得一片寂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缈高飞的孤雁的身影。下片接着写鸿雁。在江边沙洲,鸿雁刚刚睡去,却又惊醒,回头看看,并没有别的大雁来伴,它满怀幽怨,但无人能理解。为什么睡下了又

《卜算子-咏梅》(陆游)下阕【赏析】_古诗大全_格言网

《卜算子?咏梅》(陆游)下阕【赏析】_古诗大全_格 言网 托梅寄志。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说“争春”,是暗喻人事;“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另附整首诗词赏析: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作者是以梅花自喻。 “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 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驿外断桥、暮色、黄昏,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化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 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 下阕,托梅寄志。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说“争春”,是暗喻人事;“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辩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

苏轼卜算子课件

苏轼的四个儿子 王弗为苏轼生了长子苏迈王闰之为苏轼生了次子苏迨与三子苏过这三个儿子都由王闰之一手抚养成人公元1083年秋朝云生下了第四子苏遁可惜不久就夭折了文学寓意梧桐在古诗词中常有多种意像及寓意1高洁品格的意象及寓意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再如垂柳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暗喻自己品格的美好庄子在《秋水》中也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鹓鶵是古书上说的凤凰一类的鸟它生在南海而要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是它的栖身之处这里的梧桐也是高洁的象征因此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2 忠贞爱情的意象及寓意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如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唐孟郊《烈女操》又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诗中用松柏梧桐的枝叶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对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的夫妻生前被迫分离死后合葬九泉难道不震撼人心吗 3 孤独忧愁的意象及寓意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重门深锁顾影徘徊只有清冷的月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好不凄凉过去是居万民之上的君主而今已成阶下囚万千愁绪满腔幽愤尽在其中亡国之恨何时了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深秋孤夜夜雨滴打着梧桐和芭蕉每一声都引起相思之人的阵阵秋思和缕缕愁绪这既是一首雨夜相思曲又是一幅凄风苦雨的秋夜图面对此景相思之苦便从词人心底涌起作者对雨打梧桐和芭蕉的描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凄婉惶惑意境深远 4 离情别绪的意象及寓意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唐明皇回宫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译文2篇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译文2篇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译文2篇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译文1 原文阅读: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翻译译文或注释: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译文2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注释 ①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②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③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④寂寞:孤单冷清。 ⑤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⑥更:副词,又,再。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更著:又遭到。 ⑦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⑧苦:尽力,竭力。 ⑨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为及鉴赏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为及鉴赏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词作鉴赏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 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 “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 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 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 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 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 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 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驿外断桥、 暮色、 黄昏, 本已寂寞愁苦不堪, 但更添凄风冷雨, 孤苦之情更深一层。 “更著” 这两个字力重千钧, 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风和雨” 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 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 至此感情渲 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 南枝独有花” (道源) ; 它, “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 (杨维桢) 。 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 言自明。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

《卜算子咏梅》陆游赏析

《卜算子.咏梅》陆游赏析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 【原诗】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背景】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了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主题思想】 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赏析】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陆游一生酷爱梅花,

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这首《卜算子》,也是明写梅花,暗写抱负。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 上片首二句说梅花开在驿外野地,不在金屋玉堂,不属达官贵人所有。后二句说梅花的遭遇:在凄风苦雨摧残中开放。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说他不与群芳争春,任群芳猜忌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如果结合诗人一生累遭投降派的打击而报国之志不衰的情形来体会,真是“一树梅花一放翁”了。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注释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注释《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一起来看看为大家整理的:《卜算子·咏梅》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卜算子·咏梅 近代: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鉴赏 该词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 毛泽东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表明了创作契机。“陆游咏梅之词,全篇重一个“愁”字,毛泽东的咏梅词重点却在最后一字——“笑”。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两位作者经受的磨难,以及不同的面对和心境。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不同的胸襟与气魄。“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

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文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接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犹有花枝俏”。“悬崖”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百丈冰”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不仅描绘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以及不畏严寒的性格特点。作者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这和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合毛泽东这首词的写字背景看,作者如此地刻画梅花的形象,是有深刻的政治寓意的。那时正值中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原苏联领导人有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压力,内忧外困,此时的中国国力也不富强,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已是悬崖百丈冰”正是那时政治环境的象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就是那俏丽的“花枝”。 下片,作者把梅花喻为报春的使者,进一步热情礼赞。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唱到:“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严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报春的最早使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种无私无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