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生物问答题

微生物问答题

.问答题:

1.简述微生物的种类。

①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质,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②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质内细胞器完整

③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简述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①球菌:圆球形或近似球形 1微米左右

②杆菌:圆柱形大〔3-10微米〕中〔2-3微米〕小〔0.6-1.5微米〕

③螺形菌:弯曲状弧菌〔2-3微米〕螺菌〔3-6微米〕螺杆菌

3.分析G+菌、G-菌细胞壁结构与组成特点及其医学意义。

G+菌:肽聚糖(厚,层数多)——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磷壁酸

G-菌:肽聚糖(薄,层数少)——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LPS,即内毒素,包含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

医学意义:两类细菌在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及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很大。

4.分析溶菌酶、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的杀菌机制。

溶菌酶:能切断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连接,破坏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

青霉素:干扰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之间的连接,使革兰阳性菌不能合成完整的细胞壁,导致细菌裂解死亡。

链霉素: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红霉素:不可逆的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靶位上,选择性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5.表达细菌的特别结构及其医学意义。

①荚膜: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②鞭毛:是细胞的运动器官;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抗原性,可以用来

鉴定细菌

③菌毛:一般菌毛有粘附的能力,与致病性相关;性菌毛传递遗传物质

④芽胞:以杀死芽胞作为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芽胞侵入可致感染;依据芽胞

的特征有助于鉴别细菌。

6.分析细菌芽胞抵抗力强的原因。

①芽胞含水少,减弱了热对蛋白的变性损伤作用

②芽胞被膜厚而致密,无通透性,能对抗有害物质及紫外线进入,并预防进一步脱水。

③芽胞特有成分吡啶二羧酸〔DPA〕,具有爱护和稳定蛋白质等生命物质的作用。

7.简述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

①充分的营养物质

③适宜的温度:37度

④适宜的气体环境:专性需氧菌〔结核分枝杆菌〕;微需氧菌〔幽门螺杆菌〕;兼性厌氧菌〔大多数〕;专性厌氧菌〔破伤风梭菌〕

8.分析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

①毒素〔内毒素和外毒素〕和侵袭性酶:致病性有关

②热原质〔也成致热原〕

③色素:有助于鉴别细菌

④抗生素:能杀死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

⑤细菌素:主要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检查

⑥维生素

9.分析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①在液体培养基中:混浊生长;沉淀生长;外表生长

②在固体培养基中:光滑型菌落;粗糙型菌落;黏液型菌落

③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有鞭毛的细菌能向穿刺线周围扩散生长呈羽毛状或云雾状。无鞭毛的细菌只能沿穿刺线生长呈明显粗线条状。

10. 列举细菌常见的质粒。

①致育质粒〔F质粒〕

②耐药质粒〔R质粒〕

③毒力质粒〔Vi质粒〕

④细菌素养粒

⑤代谢质粒

11. 分析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法〔转化、接合、转导〕。

转化:供体菌裂解后游离出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并获得新的性状。

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并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①F质粒的接合②R质粒的接合

转导:以和气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并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包含一般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

12.简述湿热灭菌效果大于干热灭菌的原因。

①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

②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③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

13.比拟〔方法、效果、使用物品〕常用的三种消毒灭菌方法〔煮沸法、高压法、

①促进细菌蛋白质的变性和凝固

②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

③损伤细菌的细胞膜

15.简述影响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温度;酸碱度;有机物16. 简述正常菌群及其生理意义。

正常菌群:存在于正常人体,但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群。

生理意义:生物拮抗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

17. 举例说明正常菌群成为时机致病菌的致病条件。

寄居部位改变;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菌群失衡

18. 详细分析细菌的毒力,并举例说明。

毒力:是指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常以LD50或ID50表示

侵袭力:

荚膜、微荚膜等抗吞噬结构

粘附素:菌毛;非菌毛粘附素

侵袭性物质

形成细菌生物膜

毒素

外毒素

内毒素

毒血症——白喉棒状杆菌

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菌

菌血症——伤寒沙门菌感染早期

败血症——炭疽芽孢杆菌

脓毒血症——金黄色葡萄球菌

21. 分析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即OT试验,用PPD替代旧结核菌素作皮内注射,阳性受试者受过结核杆菌感染,阴性反之

临床意义:①用于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及免疫效果的检测

②诊断婴幼儿结核病的参考

③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检查。

④测定肿瘤细胞患者等人的细胞免疫水平

22. 简述肠道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G-中等大小的杆菌,无芽胞,多数有周鞭毛及菌毛。

2.培养:兼性厌氧,一般琼脂平板培养,肠道SS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别离

培养,

结果如下:肠道非致病菌:红色大菌落,

肠道致病菌:无色透明小菌落。

3.生化反响:生动,分解多种糖类、蛋白质。乳糖发酵试验初步鉴别肠道致病

菌与非致病菌。

肠道非致病菌乳糖〔⊕〕

肠道致病菌乳糖〔 - 〕

23. 分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

肠道外感染:移位侵入肠外组织,常见化脓性炎症。

肠道感染:某些血清引起腹泻,与食入污染的食品及饮水有关,为外源性感染。

24. 设计一个肠道杆菌别离培养和鉴定程序。

别离培养:粪便直接别离接种于选择鉴别培养基。其他标本除血液外,均需作涂片染色检查。血液需先经肉汤培养增菌;尿液及其他液体先须经低速离心,再取沉淀物作涂片、培养等检查。

鉴定程序:别离培养后挑取可疑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再做生化反响、血清学分型。

25. 简述SPA及其医学意义。

葡萄球菌A蛋白:是存在于菌细胞壁的一种外表蛋白,与细胞壁粘肽共价结合,能和人IgG1、IgG2、IgG4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从而产生多种作用。

医学意义:协同凝集试验应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检查

激活补体、促细胞分裂、引起超敏反响、损伤血小板

26. 表达金葡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致病物质: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脱落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凝固酶;耐热核酸酶

所致疾病:

化脓性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各种器官化脓性感染;全身感染

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毒素休克综合征

27. 分析金葡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特点,为什么?

28. 简述假膜性肠炎。〔菌群失调症〕

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杀死肠道敏感的大肠杆菌,而肠道耐药菌〔主要为困难梭菌、金葡菌为伴随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疾病,其病症:腹泻,肠黏膜被一层炎性假膜〔坏死组织〕覆盖。

29. 表达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致病物质:细胞壁成分;侵袭性酶类;毒素

所致疾病:化脓性炎症;链球菌感染后超敏反响〔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毒素性疾病〔猩红热〕

30. 简述抗O试验。

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是体外毒素与抗毒素的中和试验。用SLO检测血清中的ASO,常用于风湿热或肾小球肾炎。

31. 如何预防破伤风?

①一般措施:正确处理创口及时清创扩创

②人工自然免疫:注X制破伤风类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毒素

③人工被动免疫:紧急医治——马上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

特异医治——对破伤风患者,应早期、足量用TAT医治

32. 表达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

核心:核酸分子、少量功能性蛋白质。携带病毒全部信息,是病毒的基因组,操纵病毒的遗传变异、复制增殖及感染性。

衣壳:壳粒。〔1〕爱护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他理化因素的破坏〔2〕衣壳与易感细胞外表的受体结合,决定病毒感染细胞的种类(3)衣壳具有抗原性,可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即有抗病毒的免疫防备作用,又可引起病理性免疫,参与病毒的致病机制

包膜:多糖、脂类、蛋白质。〔1〕维护病毒结构的完整性〔2〕参与病毒的感染过程〔3〕具有抗原性

33. 简述病毒的增殖过程。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

34. 分析细菌与病毒的主要区别。

大小 um,光镜观察 nm,电镜观察

结构原核细胞非细胞结构

核酸 DNA + RNA DNA / RNA

生存方法人工培养基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增殖方法

二分裂复制

抗生素敏感不敏感

干扰素不敏感敏感

35. 分析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

1.溶细胞型感染: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导致细胞裂解和死亡,多见于无包膜病毒。

2. 稳定状态感染: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以出芽方法释放子代,不引起细胞裂解、死亡,但可发生宿主细胞变化,多见于包膜病毒。

3. 细胞凋亡:

细胞内基因操纵的细胞主动性死亡过程〔基因操纵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4. 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整合:病毒基因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

•转化:整合引起细胞遗传性状发生改变〔生长与分裂失控〕。

36. 分析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

IFN 机体组织细胞上IFN受体

活化组织细胞抗病毒基因

合成抗病毒蛋白 2`-5`-A合成酶:降解病毒mRNA

蛋白激酶:抑制病毒蛋白合成

磷酸二脂酶:抑制病毒肽链延长

和蛋白翻译

组织细胞处于抗病毒状态

抗病毒特点:种属的特异性、间接性、广谱性

37. 分析流感病毒的变异性与流行的关系。

A.抗原漂移

变异幅度小、量变新的变异株中小型流行

B.抗原转变

变异幅度大、质变新的亚型

世界性大流行

38. 分析逆转录病毒的主要特性。

1.球形、ф80~120nm、有包膜,

2. 2条单正链RNA,

3. 具有逆转录酶、整合酶,

4. 复制时有DNA中间体,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

39. 表达HIV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1. 传染源:

HIV无病症携带者、 AIDS病人。

2. 传播方法:

〔1〕性接触〔同性、异性〕

〔2〕血液

〔3〕母婴垂直

40. 分析HIV的复制特点、致病机制。

复制特点:

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DNA中间体。

致病机制:

① HIV感染CD4+T细胞

② HIV感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③ HIV感染脑小神经胶质细胞

41. 目前应如何预防艾滋病

〔1〕对献血、献器官、献精液者必须作HIV抗体检测。

〔2〕禁止共用注射器、牙刷、剃须刀等,对穿刺针、银针必须进行消毒灭菌。〔3〕提倡安全性生活,使用安全套。

〔4〕HIV抗体阳性妇女,应预防怀孕或用母乳喂养。

42. 比拟甲、乙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特异性预防。

甲肝:1. 传染源:病人、病毒携带者

2. 传染方法:粪-口

3、特异性预防:1. 减毒活疫苗H2株2. 紧急预防:丙球或胎球

乙肝:1. 传染源:

〔1〕病人〔2〕HBsAg携带者

2. 传播途径:

〔1〕血液、血制品等

〔2〕母婴垂直传播

3、特异性预防:

〔1〕主动免疫:

第—代疫苗:HBsAg血源疫苗

第二代疫苗:HBsAg基因工程疫苗

〔2〕被动免疫:

高效价抗-HBs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HBIG)

43. 分析乙肝抗原抗体系统、检测及其意义。

意义:1. 乙肝的诊断

2. 推断传染性

3. 推断预后:

4. 筛选献血员:

5. 流行病学调查:

44. 如何来预防狂犬病?被犬咬伤后应如哪里理?

预防:可防不可治

1. 主要措施:

〔1〕捕杀野犬

〔2〕强化家犬治理

〔3〕注射犬用狂犬疫苗

人被狂犬咬伤后的处理:

〔1〕伤口的处理

〔2〕被动免疫〔伤口严峻〕:联合使用高效价狂犬病免疫血清40U/kg对伤口作浸润注射及肌注。

〔3〕主动免疫〔暴露后预防接种〕:接种狂犬病死疫苗,在咬伤的第0、3、7、14、28d各肌注射1ml,共5次。

45.真菌的致病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致病性真菌感染:浅部真菌的外源性感染,皮肤藓菌

时机致病性真菌感染:内源性真菌感染,常发生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和菌群失调

超敏反响性疾病:哮喘

毒素中毒性疾病:真菌中毒症

医学微生物学问答题

1.简述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介绍其特点并举例说明 微生物:微生物是自然界中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要借助放大镜放大很高倍数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核,只有拟核,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 细菌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菌、放线菌,后五类与细菌结构相似,故将他们划入广义的细菌范畴。 (2)非细胞型微生物是最小的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殖,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真菌属于此类微生物。2、请介绍三位对微生物学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和他们的故事。 (1)列文虎克,出生于代尔夫特,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首先观察并描述了单细胞生物,同时也最早纪录观察肌纤维、细菌、精虫、微血管中血流等。 (2)路易·巴斯德,出生于法国东尔城,毕业于巴黎大学,法国微生物学学家、化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路易·巴斯德为笫一个创造狂犬病和炭疽病疫苗的科学家,常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其发明的巴氏消毒法直至现在仍被应用。 (3)亚历山大·弗莱明,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化学家,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于1923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首先发现了青霉素。青霉素的发现,使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结 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从此出现了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 新时代。 3.简述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新进展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 1.微生物学促进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突破为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微生物对生命科学研究技术做了重大贡献 3医学微生物室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习临床各科的感染性疾病,超敏反应疾病和肿瘤等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保障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微生物学问答题大全

临床微生物学问答题大全 1.试述科赫(Robert Koch)原则。 答:科赫(Robert koch)原则包括:1在同样的特殊疾病中发现同一种病原菌;2病原体能在体外获得纯培养;3将纯培养接种至易感动物能引起相同的疾病;4能从感染动物体内重新分离出这种病原菌的纯培养。 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任务有哪些? 答: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任务包括:1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2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3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4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控。 3.哪些环境因素可影晌细菌的形态? 答:影响细菌形态的环境因素包括:1培养温度、时间、培养基的成分、pH、离子浓度等;2机体内的生态环境;3环境中不利于细菌生长的物质,如药物、抗菌药物、抗体、过高的盐份等。 4.试述细菌的结构及其相应的功能。 答: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特殊结构包括:鞭毛、菌毛、舰、芽胞等。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肽聚糖是由多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外膜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由磷脂、脂蛋白、脂多糖三部分组成。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菌的固有外形,起保护菌体的作用。 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脂类、蛋白质及少量多糖,其结构为平行的脂质双层,大多为磷脂,其中镶嵌有多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在呈液态的脂质双层中流动变化。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1物质转运作用;2分泌作用;3呼吸作用;4生物合成作用。 细胞质是细菌新陈代谢的重要场所。核质包含有细菌的遗传物质。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还可增强细菌的侵袭力。菌毛存在于菌体表面,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其中前者为一种粘附结构,后者具有致育性,可传递毒力和耐药性。 荚膜的功能包括:1保护作用;2致病作用;3免疫原性;4鉴别与分型。芽胞是细菌的休眠体,可帮助细菌渡过不良的生存状况。 总之,不论是基本结构还是特殊结构,均有其各自的功能,共同维持细菌的存活及其整体功能。 5.细菌L型有哪些特点? 答:细菌L型有以下特点: (1)细胞壁肽聚糖结构被破坏,或合成受到抑制,造成细胞壁缺陷。 (2)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染色时不易着色,或着色不均匀。 (3)在含血清的高渗低琼脂培养基中能缓慢生长,一般2-7d后形成油煎蛋样小菌落(放大100倍左右才能看见)。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

1、细菌的四大基本结构和四大特殊结构及主要功能 基本结构 细胞壁:位于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的周围。 结构:G+,G- 共有成分肽聚糖 革兰阳性菌肽聚糖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革兰阴性菌肽聚糖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体磷壁酸,占菌干重50% 壁磷壁酸 膜磷壁酸 外膜: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 功能:1.保护细菌维持细菌形态,承受细胞内高渗透压 2.物质交换 3.与致病性有关 4.与耐药性有关 5.与静电性有关 6.其他,与血清型分类有关,增强非特异性抵抗力 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紧包着细胞质。 结构:脂质双层,蛋白质(无胆固醇) 功能:1.物质转运 2.呼吸和分泌 3.生物合成 4.参与细菌分裂(G+中介体) 细胞质(原生质):细胞膜包裹的溶胶状物资 结构:无色透明胶状物,由水、蛋白质、脂类、核酸及少量无机盐组成 功能:细菌新陈代谢的场所,含核糖体、质粒等重要结构。 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称为核质或拟核,集中于细胞质的某一区域,多在菌体中央,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 功能:细菌的遗传物质 特殊结构 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样物质;普通染色不易着色,光镜下见透明环。 结构:化学组成:多数细菌:多糖 少数细菌:多肽(炭疽杆菌)、透明质酸(链球菌) 荚膜的形成: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含糖、血清)有荚膜菌形成粘液型 (M)、光滑型(S)菌落,失去荚膜后菌落变为粗糙型(R)功能:1.抗吞噬作用: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 2.抗杀菌物质损伤:如溶酶体、补体 3.粘附作用:与致病性有关;形成生物膜 鞭毛:伸出菌体外的细长而弯曲的丝状物。染色特性:鞭毛染色法 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 功能:1.细菌的运动器官2.某些细菌鞭毛与致病有关3.细菌鉴定和分类

微生物问答题

.问答题: 1.简述微生物的种类。 ①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质,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②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质内细胞器完整 ③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简述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①球菌:圆球形或近似球形 1微米左右 ②杆菌:圆柱形大〔3-10微米〕中〔2-3微米〕小〔0.6-1.5微米〕 ③螺形菌:弯曲状弧菌〔2-3微米〕螺菌〔3-6微米〕螺杆菌 3.分析G+菌、G-菌细胞壁结构与组成特点及其医学意义。 G+菌:肽聚糖(厚,层数多)——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磷壁酸 G-菌:肽聚糖(薄,层数少)——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LPS,即内毒素,包含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 医学意义:两类细菌在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及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很大。 4.分析溶菌酶、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的杀菌机制。 溶菌酶:能切断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连接,破坏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 青霉素:干扰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之间的连接,使革兰阳性菌不能合成完整的细胞壁,导致细菌裂解死亡。 链霉素: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红霉素:不可逆的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靶位上,选择性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5.表达细菌的特别结构及其医学意义。 ①荚膜: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②鞭毛:是细胞的运动器官;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抗原性,可以用来 鉴定细菌 ③菌毛:一般菌毛有粘附的能力,与致病性相关;性菌毛传递遗传物质 ④芽胞:以杀死芽胞作为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芽胞侵入可致感染;依据芽胞 的特征有助于鉴别细菌。 6.分析细菌芽胞抵抗力强的原因。 ①芽胞含水少,减弱了热对蛋白的变性损伤作用 ②芽胞被膜厚而致密,无通透性,能对抗有害物质及紫外线进入,并预防进一步脱水。 ③芽胞特有成分吡啶二羧酸〔DPA〕,具有爱护和稳定蛋白质等生命物质的作用。 7.简述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 ①充分的营养物质 ② ③适宜的温度:37度

微生物问答题

一、微生物如何分类?有多少型、多少种类? 答: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的分化较低,仅有原始核,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DNA和RNA同时存在。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如真菌。 非细胞型微生物: 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核酸类型为DNA或RNA。如病毒。 二、G+菌和G-菌细胞壁的结构特点和医学意义。 答:革兰阳性 细胞壁由肽聚糖(立体网状)、磷壁酸组成,特殊成分为磷壁酸。 革兰阴性 细胞壁由肽聚糖(平面网状)、外膜组成,特殊成分为外膜。 二者比较阳性菌阴性菌 强度坚韧疏松 厚度20-80nm 10-15nm 肽聚糖立体网状,多达50层平面网状,1-3层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糖类物质含量45% 15-20% 脂类物质含量1-4% 11-22% 等电点PI 2-3 PI 4-5 医学意义 1.维持菌体固有形态 2.保护细菌,抵抗低渗透压环境,阻挡有害物 3.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 4.与细菌致病性、耐药性有关 5.有多种抗原表位,诱发机体免疫应答 6.作为鉴别细菌的依据 三、细菌L型的生物学特点和医学意义。 四、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功能和医学意义。 答: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其功能和医学意义有: (一)荚膜:①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抗干燥。②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③荚膜多糖具有免疫原性。④荚膜肿胀反应(Ag-Ab),鉴定细菌分型。⑤鉴别细菌的依据。 (二)鞭毛:①细菌的运动器官;②有化学趋向性;③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④鞭毛蛋白具有免疫原性(H抗原);⑤鞭毛的数量、分布可作为鉴别细菌的依据。

微生物学问答题

微生物学问答题 一细菌有哪些合成代谢产物?有何实际意义? 答:热原质、毒素和侵袭性酶是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细菌素、抗生素、维生素等为可供治疗用的代谢产物。色素对鉴别细菌有一定帮助。1.消毒: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芽胞的方法。2.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和芽胞的方法。3.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体的操作方法。4.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5.无菌: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的状态。什么是细菌的生长曲线有何意义?细菌生长曲线是专指单细胞微生物的。它是将少量的单细胞微生物接种纯种到一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以细胞增长数目的对数做纵坐标,以培养时间做横坐标,绘制一条如图所示的曲线,我们称这条曲线为细菌的生长曲线。细菌的生长曲线有4个时期: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它表示了细菌生长过程中各个过程的情况,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特定的优势微生物。你可以参照生长曲线,根据你的需要控制微生物的生长,来达到你需要的效果。什么叫正常菌群及其生理进程,在什么情况下转变为致病菌?正常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无害,成为正常菌群。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1.生物拮抗作用 2.刺激免疫应答 3.合成维生素 4.降解食物残渣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如:肺炎球菌、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等,在人体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也可以引起人发病,此时,它们则转变为致病菌。什么是病毒的复制周期?简单的说,就是病毒从吸附到宿主细胞开始,到生成新的病毒颗粒所需要的时间。由于病毒的构造很简单(相对于真核生物来说),主要就是由蛋白质和 DNA(或者RNA)组成,而所谓病毒的复制其实是指病毒的遗传物质--DNA或者RNA的复制,复制的过程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内完成,而且要利用人家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啊,酶啊等物质。什么叫质粒及其特点? 概念: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闭和环状的双链DNA. 特点:1.不是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可因自行丢失或经人工处理而消除。 2.携带的遗传信息能赋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学性状,有利于细菌在特定的环境下生存。干扰素的概念、功能及其机理特点? 1.干扰素(IFN)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2.作用机理: 病毒与细胞DNA中干扰素基因的“抑制物”结合,消除抑制作用,导致产生特异mRNA合成干扰素。干扰素被释放以后进入另一个细胞,与细胞“作用因子约束物”结合导致产生干扰素。干扰素的作用机制:干扰素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VP)发挥效应。干扰素首先作用于细胞的干扰素受体,经信号转导等一系列生休过程,激活细胞基因表达多种抗病毒蛋白,实现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抗病毒蛋白主要包括2′-5′A合成酶和蛋白激酶等。前者降解病毒mRNA、后者抑制病毒多肽链的合成,使病毒复制终止。干扰素的作用特点:①间接性: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等效应分子抑制病毒。②广谱性:抗病毒蛋白是一类酶类,作用无特异性。对多数病毒均有一定抑制作用。③种属特异性:一般在同种细胞中活性高,对异种细胞无活性。④发挥作用迅速:干扰素既能中断受染细胞的病毒感染又能限制病毒扩散。在感染的起始阶段,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生作用之前,干扰素发挥重要作用。zhikaoy带com 干扰素还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及抗肿瘤活性:包括激活巨噬细胞,活化NK 细胞,促进细胞MHC抗原的表达等;此外干扰素还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微生物 问答题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 一、微生物根据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哪三大类,有何特点,包括什么? 非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行为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二、机会致病群 正常菌群的寄居部位改变 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菌群失调 三、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肽聚糖、磷壁酸+、外膜-) 细胞膜 细胞质(核糖体、质粒、胞质颗粒) 核质 特殊结构 荚膜 鞭毛 菌毛 芽胞

四、试述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 生物拮抗 营养作用 免疫作用 抗衰老作用 五、细胞壁的主要功能及相关的医学意义保护细菌和维持细菌体形态保护抵抗低渗物质交换 与致病性有关 与耐药性有关 与静电性有关 其他 六、细胞膜的功能 物质转运 呼吸和分泌 生物合成 参与细菌分裂 七、细菌的分类

球菌、杆菌、螺形菌。 八、细菌在培养基的生长情况 光滑型菌落、粗糙型、粘液性。 九、细菌性疾病的传播途径 1、呼吸道,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 2、消化道,肠道埃希菌,沙门菌。 3、皮肤粘膜损伤,破伤风梭菌。 4、经节肢动物媒介,鼠疫耶尔森菌。 5、性传播,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 6、多途径传播,结核分枝杆菌,炭疽杆菌。 十、细菌的侵袭力 黏附素 荚膜 侵袭性酶类 侵袭素 细菌生物被膜 十一、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四个时期 迟缓期

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 十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四种方式 转化 接合 转导 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 十三、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上的意义 1、热原质致热原,引起发热反应 2、毒素与侵袭性酶外毒素与内毒素,在细菌致病作用中甚为重要 3、色素有助于鉴别细菌 4、抗生素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 5、细菌素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6、维生素营养意义。 十四、消毒术语 灭菌、消毒、防腐、清洁、无菌 十五、感染分类

微生物问答题

1.试述G+和G-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异同点及青霉素和溶菌酶的作用机制。 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G+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连桥组成,G-细菌没有五肽交连桥。另外,G+细菌还具有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G-细菌还具有外膜,外膜主要由脂多糖、脂质双层和脂蛋白三部分组成,脂多糖是细菌的内毒素成分,他则由脂质A、寡糖重复单位和O特异性多糖组成。 肽聚糖是保证细菌细胞壁机械强度十分坚韧的化学成分,凡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均能损伤细胞壁而使细菌变形或裂解。例如溶菌酶(lysozyme)能切断N-乙酰葡萄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键的分子链接,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细胞壁,也可导致细菌死亡。人与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也无肽聚糖结构,故溶菌酶和青霉素对人体细胞均无毒性作用。 2.简述革兰染色的主要步骤、结果及实际意义。 革兰染色的主要步骤包括:涂片、干燥、标本固定;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碘液煤染;95%乙醇脱色;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 结果:此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紫色为革兰阳性菌,被乙醇脱色染成红色为革兰阴性菌。 实际意义:有助于鉴别细菌;为细菌的致病性和选用抗菌药提供了依据。 3.简述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 4.简述噬菌体概念、分类及其主要应用。 噬菌体概念: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分类: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毒性噬菌体能在敏感的宿主菌内增殖并使其裂解,建立溶菌周期。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并不会立即增殖,而是噬菌体的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并随着细菌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随细菌的分裂传给子代,建立溶菌周期,但噬菌体基因组可脱离,并建立溶菌周期。 主要应用:噬菌体可用于未知细菌的鉴定分型;某些噬菌体可用于创口感染的辅助治疗;噬菌体可作为基因工程载体。 5. 试述外毒素和内毒素性质及其作用的不同点。 不同点:【1】来源:外毒素多见于革兰阳性菌及少数革兰阴性菌,内毒素只产生于革兰阴性菌;【2】性质:外毒素是蛋白质,内毒素是脂多糖。蛋白质性质不稳定,不耐热,可人工用化学方法处理脱毒成为类毒素。内毒素耐热,不易被破坏,不能用化学方法处理脱毒成为类毒素;【3】致病特点:外毒素毒性作用强烈,许多对组织具有选择性,引起特殊症状的临床疾病。内毒素毒性作用相对较弱,对组织无选择性,不同种的革兰

微生物学问答题

1.巴斯德和科赫的贡献 巴斯德:1.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2.免疫学——预防接种。3.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4.其他贡献:发明巴斯德消毒法,解决法国家蚕软化病,葡萄酒变质等。 科赫的贡献:1.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a.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b.配置培养基c.流动蒸汽灭菌d.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 2.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突出的贡献:a.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b.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c.提出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科赫原则 2.微生物生长受那些营养及环境因子影响?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有六大类要素,即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能源. 主要环境因素:温度、PH、氧气 3.(烈性)噬菌体生活史 噬菌体的繁殖分为5个阶段:1.吸附是启动病毒感染的第一阶段,是病毒表面蛋白与细胞受体特异性的结合,导致病毒附着于细胞表面2.侵入头部的核酸迅即通过尾管及末端小孔注入宿主细胞,并将蛋白质躯壳留在壁外。 3.增殖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噬菌体的dsDNA进行早期转录和早期翻译,合成早期蛋白,利用早期蛋白合成晚期蛋白。4.成熟(装配)把已合成的各种部件进行装配。 5.裂解(释放)宿主细胞内的大量子代噬菌体成熟后,由于脂肪酶水解细胞膜和溶菌酶水解细胞壁的作用,促进了细胞的裂解,从而释放子代噬菌体。 4.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能引起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有转化、转导、接合和原生质融合。 转化是指受体菌接受供体菌的DNA片段,经过交换将它组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了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转化后的受菌体,称为转化子。特点:1.不需受体菌株和供体菌株的接触;2.供体DNA不需媒介的介导,处于感受态的受菌体直接吸收供体菌的DNA。转导是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转导又分为普通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两类。特点:1.不需受体菌株和供体菌株接触;2.供体DNA需要噬菌体的媒介作用 细菌接合是指通过供体菌和受体菌完整细胞间性菌毛的直接接触而传递大段DNA的过程。特点:1.需受体菌株和供体菌株接触;2.供体DNA通过接合管导人受体细胞 原生质体融合是指通过人为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并产生重组子的过程。特点:需受体菌株和供体菌株接触;2.需要通过化学因子诱导或电场诱导进行融合二亲原生质体。 5.设计实验,从自然界中筛选出高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菌株 基本原理自能够产生胞外蛋白酶的菌株在牛奶平板上生长后,其菌落周围可形成明显的蛋白水解圈。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常被作为判断该菌株蛋白酶产生能力的初筛依据。(要获得固氮菌株则换成无氮源培养基) 操作步骤 1. 牛奶平板制备 2. 土壤样品的处理 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做成菌悬液后置于80℃水浴中加热10~20分钟以杀死不能形成芽孢的菌体。 3. 稀释涂布分离法 (1)制备样品稀释液(2)称取10克土壤,制成10-1,10-2、10-3、10-4各种稀释度的土壤溶液。(3)涂布用三支无菌吸管分别从10-2、10-3、10-4二管面粉稀释液中各吸取0.2ml对号放入平板中均匀涂布。(4)培养将平皿倒置37℃培养30小时左右。 (5)观察菌落特征。 (6)纯化用平板划线法在牛奶平板上分离纯化挑选的菌株。观察菌落特征。 6.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实验原理酵母菌常见于含糖份比较高的环境中,如果园土、菜园土及果皮等的表面。多数酵母菌喜欢偏酸条件,最适pH为4.5-6.0.酵母菌生长迅速,容易分离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快,利用酸性条件则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因此常用酸性液体培养基获得酵母菌的加富培养,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纯化。 器材和用品 1、甘蔗、苹果皮、葡萄皮、果园土、菜园土等。 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实验方法 1、接种:取果皮(不需冲洗)或土壤,加入到无菌水中,用无菌吸管取1ml接入到9ml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培养24h。 2、加富培养:用无菌吸管取上述培养液1ml,注入另1管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培养24h。 3、镜检:用无菌操作法用接种环取少量菌液置于载玻片上,中央滴一滴美兰染液,混合均匀后制成水浸片,在高倍镜下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方式,并可根据菌体是否染色来区分酵母菌的死活细胞,因活细胞使美兰染液还原,故菌体不着色。 4、涂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溶化后制成平板,用无菌吸管取0.1ml加富培养液到平板中,用涂棒涂匀后培养24h。 5、分离纯化:用接种环挑取单个酵母菌菌落,在平板上四区划线,培养后分离得到单个菌落。 6、镜检:挑取单菌落,制片观察其形态。 7、菌种保藏:接种酵母菌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培养基上,长出菌苔后冰箱保藏。

微生物全部问答题

1什么是用革兰氏染色法,并说明其染色体系。: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细菌学家ChristainGram创立。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染色,而经碘液媒染后,用 酒精脱色,在必定条件下有的细菌此色不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所以可把细菌分为两大类,前者叫做 革兰氏阳性菌(G+),后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革兰氏染色是原生质染色,染色后细胞内形成了 深紫色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而脱色与不然决定于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构成。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含量较少,而脂类含量高,当酒精脱色时,脂类物质溶解, 细胞壁透性增大,结晶紫碘复合物被洗脱出来,当用红色染料复染时,而被染上红色。因为G+细菌细 胞壁较厚,特别是肽聚糖含量较高,网格结构密切,含脂量又低,当他被酒精脱色时,引起细 胞壁肽聚糖层网状结构的孔径减小以致关闭,从而阻挡了不溶性结晶紫碘复体物的逸出,当用红色 染料复染时,而不易被染上红色,故菌体呈紫色。 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说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肽聚糖特色。:聚糖骨架是由两种氨基糖即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交替间隔摆列,经B-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四肽侧链连接在胞壁酸上, 其氨基酸挨次为L-丙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D-丙氨酸,第三位的L-赖氨酸经过五个甘氨酸 构成的交联桥连接到相邻聚糖骨架四肽侧链第四位的D-丙氨酸上,构成坚韧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 3芽孢为何拥有较强的抗逆性?细菌的芽孢有何实践重要性?:细菌芽孢抗逆性强的原由:a芽孢的含水量低,特别是自由水远低于营养细胞,使核酸和蛋白质不易变质。b芽孢的酶构成型与细 胞的酶构成型有差异,芽孢只含又少许酶,并处于不活跃状态。C含有2,6-吡啶二羧酸,与Ca+结合成大分子物质d芽孢壁厚e芽孢中含硫氨基酸高。细菌芽孢的实践意义:a芽孢的有无在细菌鉴 定中是一项重要的形态指标。B芽孢的有无利于这种菌种的挑选和收藏。C因为芽孢有很强的耐热 性和其余抗性,所以能否能杀灭一些代表菌的芽孢就成了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措施的主要指标。 4荚膜的成分和作用是什么?:荚膜的成分主要由多糖构成,有的也含有少许的蛋白质、脂类及由 他们构成的复合物,也有少量细菌的荚膜成分是多肽。荚膜的作用:a保护细胞免受干燥的影响b储藏 养料,以备营养缺少时的利用c对一些致病菌来说,则可保护它们免受宿主白细胞吞噬d表面附着作用,有益于病原菌的定位e细菌间的信息鉴别作用f积聚代谢废物。 5细胞鞭毛着生的方式有几类?试各举一例。在不用电子显微镜状况下,如何观察到细菌的鞭毛?: 细菌鞭毛着生方式有a单生:可分一端单鞭毛菌,如霍乱弧菌,二端单鞭毛菌,如鼠咬热螺旋体。 丛生:可分一端丛生鞭毛菌,如荧光假单胞菌,二端丛生鞭毛菌。周生:周生鞭毛,如大肠杆菌、枯 草杆菌。不用电子显微镜状况下,要观察细菌鞭毛:a可经过特别的鞭毛染色法,使鞭毛加粗后在光学 显微镜下可见,b在暗视线中观察悬滴标本中细菌运动状况。C在固体培育基中穿刺接种某一细菌,假 如在其穿刺线四周有浑浊的扩散区,说明该菌拥有扩散能力,即可推测其存在着鞭毛, 反之则无鞭毛。 6为何说放线菌是细菌而不是真菌?:放线菌是一类具丝状分枝细胞的细菌,依照:a有原核,核糖体 同为70S。b菌丝直径与细菌相仿,直径0.2-0.8um,长达600um左右。c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对溶菌酶敏感。d有的放线菌产生有鞭毛的孢子,其鞭毛种类与细菌的相同。e放线菌噬菌体的形状与 细菌的相似。F最适生长ph与多数细菌的生长ph周边,一般呈微碱性。G凡细菌所敏感的抗生素,放 线菌也相同敏感。H.DNA重组的方式与细菌的相同。 7比较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对浸透压拥有很强抗性的、能走 开活细胞而独立生活的最小的细胞生物体,拥有革兰氏阴性特色。立克次氏体是一类只好寄生在真核 细胞内的革兰氏阴性原核微生物。立克次氏体与支原体的主要不一样处是拥有细胞壁以及不可以进行 独立生活,而与衣原体的不一样处在于其细胞较大,无滤过性,合成能力较强,也不形成包涵体。 衣原体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的原核微生物,革兰氏阴性,不游动, 一般为球状,体积小,直径为0.2-0.7um,或可达1.5um,生活史包含原体和始体两种形态。 1何为真菌?它对人类有何作用?真菌是拥有细胞壁,无叶绿素,无根茎叶,靠寄生或腐生方式行汲取 式营养,以孢子进行生殖的单细胞和多细胞真核生物。真菌踊跃参加土壤有机物质的矿质化和腐质殖的 形成,是土壤肥力的必需的转变因子,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重要构成部分。真菌在酿造业发酵工业上被 广泛用来生产酒、酱、豆腐乳,用来生产抗生素、有机酸、酶制剂、维生素、甾体

《微生物》问答题

《微生物》问答题 一、微生物根据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哪三大类,有何特点,包括什么?非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行为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二、机会致病群 正常菌群的寄居部位改变 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菌群失调 三、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肽聚糖、磷壁酸+、外膜-) 细胞膜 细胞质(核糖体、质粒、胞质颗粒) 核质 特殊结构 荚膜 鞭毛 菌毛 芽胞 四、试述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 生物拮抗 营养作用 免疫作用 抗衰老作用 五、细胞壁的主要功能及相关的医学意义 保护细菌和维持细菌体形态保护抵抗低渗 物质交换 与致病性有关 与耐药性有关 与静电性有关 其他 六、细胞膜的功能 物质转运 呼吸和分泌 生物合成 参与细菌分裂

球菌、杆菌、螺形菌。 八、细菌在培养基的生长情况 光滑型菌落、粗糙型、粘液性。 九、细菌性疾病的传播途径 1、呼吸道,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 2、消化道,肠道埃希菌,沙门菌。 3、皮肤粘膜损伤,破伤风梭菌。 4、经节肢动物媒介,鼠疫耶尔森菌。 5、性传播,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 6、多途径传播,结核分枝杆菌,炭疽杆菌。 十、细菌的侵袭力 黏附素 荚膜 侵袭性酶类 侵袭素 细菌生物被膜 十一、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四个时期 迟缓期 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 十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四种方式 转化 接合 转导 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 十三、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上的意义 1、热原质致热原,引起发热反应 2、毒素与侵袭性酶外毒素与内毒素,在细菌致病作用中甚为重要 3、色素有助于鉴别细菌 4、抗生素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 5、细菌素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6、维生素营养意义。 十四、消毒术语 灭菌、消毒、防腐、清洁、无菌

微生物32道问答题及答案范文

1.微生物的分类(按大小、结构来分) 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2、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细胞壁有何差异 2. 青霉素++ + 溶菌酶++ + 3、何为细菌L型,它的成因和特点是怎样的 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特点:高度多形性,大小不一;大多为革兰阴性菌;有一定的致病力。 4、细菌特殊结构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意义如何 荚膜:抗吞噬作用,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抗杀菌物质损伤,如溶酶体、补体;粘附作用,与致病性有关;形成生物膜 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某些细菌鞭毛与致病有关;鞭毛蛋白有抗原性:H抗原 菌毛:普通菌毛粘附结构,性菌毛传递质粒 芽胞:有强大的抵抗力;致病性;芽胞的大小、形状、位置等随菌种而异,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5、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与否可把细菌分为哪几类;专性厌氧菌厌氧的原因(1)专性需氧菌(2)专性厌氧菌(3)兼性厌氧菌(4)微需氧菌 专性厌氧菌厌氧的原因: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利用氧以外的其他物质作为受氢体6、细菌个体及群体的繁殖规律 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二分裂繁殖;繁殖速度一般20~30分钟一代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绘制一条生长曲线。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7、生长曲线的分期及各期的应用 生长曲线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等)选对数期的细菌;细菌的芽胞、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大多在稳定期产生 8、IMViC试验是哪几个试验,典型的大肠埃希菌的试验结果是怎样的 I:吲哚试验M:甲基红试验Vi:VP试验C:枸橼酸盐于鉴定肠道杆菌,大肠埃希菌+ + - - 9、热原质的定义及特点 热原质: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内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大多数是G-菌的脂多糖。 热原质耐高温,高压蒸汽灭菌不能破坏(121℃,20 min),250℃高温干烤才能破坏。 10、消毒、灭菌、防腐、无菌的定义 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皮肤表面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无菌(asepsis)和无菌操作:无菌是无活菌的意思,多是灭菌的结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11、在同等温度下,湿热灭菌法为何优于干热法 原因:(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变性(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效应存在,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时放出潜热,可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 12、巴氏消毒法及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条件 巴氏消毒法条件:61.1~62.8摄氏度30min或71.7摄氏度15~30s 高压蒸汽灭菌法条件:103.4KPa 121.3摄氏度15~20min 13、紫外灭菌法的原理 240~300具有杀菌作用,以265~266最强。紫外线主要作用于DNA,使一条DNA链上的两个相邻的胸腺嘧啶以共价键结合,形成二聚体,干扰DNA的复制和转录,导致细菌的变异和死亡。 14、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的定义 毒性噬菌体:能在宿主菌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温和噬菌体或溶原性噬菌体:噬菌体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中,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也不引起细菌裂解,但噬菌体DNA随细菌基因组的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分配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前噬菌体: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溶原性细菌: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微生物问答题整理

微生物问答题整理 一、原核微生物 1、巴斯德关于自然发生说的实验对于微生物学的进步,对于微生物学的方法学的影响,对于生命起源的观点以及食物保存等都有着巨大作用。简要解释他的实验设计对以上 所列主题的影响。 2、简述微生物发酵途径及有益产品主要途径:EMP途径,产物:乳酸 HMP途径,产物:乳酸、乙醇、CO2 ED途径,产物: 3、为什么抗生素能抑制或杀死致病细菌而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却很小?举例说明答: 抗生素的作用主要干扰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从而起到抑菌或杀菌作用。 抗生素的作用原理大体可概括以下方式:(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2)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如多粘菌素);(3)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如氯霉素、四环素);(4)抑制细菌核酸合成(如灰黄霉素)。 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成分与人体的不同,格兰氏阳性菌细胞壁成 分是肽聚糖和磷壁酸,格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成分是类脂和蛋白,而人类则是磷脂,蛋白质(与菌类不同种类的)和多糖。抗生素是有针对性的。 所以不会杀死正常体细胞,而只会杀菌。 4、列表比较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特征 项目 1、革兰氏染色反应 2、肽聚糖层 3、磷壁酸 4、外膜 5、脂多糖(LPS) 6、 类脂和脂蛋白含量 7、鞭毛结构 8、对机械力的抗性革兰氏阳性菌能阻留结晶紫而染 成紫色厚,层次多多数含有无无革兰氏阴性菌可经脱色而复染成红色薄, 一般单层无有有低(仅抗酸性细菌含类脂)高基体上着生两个环强基体 上着生四个环弱 9、细胞壁抗溶菌酶 10、对青霉素和磺胺 11、产毒素 弱敏感以外毒素为主强不敏感以内毒素为主 5、简要说明革兰氏阳性菌和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异同。 6、青毒素的制菌机制如何?为何它对休止细胞无效?7、何谓革兰氏染色法?它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何重要意义? 革兰氏染色指C.Gram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鉴别不同类型细菌的染色方法。 二、真核微生物 1、试述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生活史 2、什么是单细胞蛋白? 为什么酵母菌是一种优良的单细胞蛋白?三、病毒

微生物问答题

微生物问答题 1.菌细胞壁的功能? 答:细胞壁坚韧有弹性,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菌固有的外形,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起到屏障作用。使细菌能承受强大的内渗透压并使细菌能在比菌体内渗透压低的环境中生长。细胞壁与细胞米一起参与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细胞壁上还带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决定菌体的抗原性。 2.简述肽聚糖的主要结构及青霉素、溶菌酶对其的影响 答:肽聚糖又称黏肽,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原核生物细胞所特有的物质。G-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G-菌肽聚糖仅有聚糖骨架苷键连接,交替间隔排列而成,而N-乙酰胞壁分子上连接四肽侧链,四肽侧链再由肽侧链的组成及其连接方式随菌种而异。溶菌酶能切断B-1,4键的分子连接,破坏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青霉素能干扰甘氨酸交联桥与四肽侧链上的D-丙氨酸之间的连接,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细胞壁,也可导致细菌死亡。 3.G+与G-的细胞壁比较 细胞壁/ G+菌(紫色)/ G-菌(红色) 强度/ 较坚韧/ 较疏松 厚度/ 厚,20-80nm/ 薄,10-15nm 肽聚糖层数/ 多,可达60层/ 少,1-3层 肽聚糖含量/ 多,占细胞壁干重50-80%/ 少,占10-20% 糖类含量/ 多,约45%/ 少,约15-20% 脂类含量/ 少,约1-4%/ 多,约11-22% 磷壁酸/ +/ - 脂蛋白/ -/ + 脂质双层/ -/ + 脂多糖/ -/ + 4.细菌的特殊结构和功能 答: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荚膜的功能:1.抗吞噬作用2.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3.黏附作用 鞭毛:1.是细菌的运动器官2.与致病性有关3.根据其免疫原性可用以鉴别细菌和进行细菌的分类 菌毛: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性菌毛是遗传物质转移的载体,也是某些吞噬体的受体。 芽胞:芽胞带有完整的核质、酶系统和合成菌体组分的结构能保存细菌全部生命活动的物质,1增加抵抗力2可发育为繁殖体具有致病性3有鉴别作用。 5.细菌的芽胞抵抗力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与其特殊的结构及组成有关,芽胞具有多层致密的膜结构,其通透性低,理化因素不易透入;含水量少,故蛋白质不易受热变性;核心的皮质中含有大量吡啶二羧酸,DPA与钙结合生成的盐能提高芽胞中各种酶的热稳定性。

微生物问答题

微生物问答题 1.含碳有机物分解转化特点 2.纤维素分解微生物有哪些 3.参与淀粉向乙醇转化中的微生物 4.木质素降解微生物主要类型 5.硝化、氨化、反硝化、固氮作用 6.硫化、反硫化作用 7.硫循环与水体黑臭、管道腐蚀的关系 8.自然界磷化氢形成机制 9.水管铁锈形成机制 10.甲基汞的形成机制 11.污水微生物处理的形式 12.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体组成,菌胶团细菌优势类型 13.活性污泥对有机物处理的3个步骤 14.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15.好氧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落类型及其功能 16.好氧生物膜对有机物的净化过程 17.有机物厌氧降解为甲烷的三价段四类群理论 18.污水生物脱氮及其类型 19.聚磷菌特性及污水生物除磷过程机制 1、含碳有机物分解转化特点 答:微生物对含碳有机物的分解转化特点 1纤维素、淀粉、脂肪等:易降解;分解微生物类型多样,自然界广泛存在;分解速率快,循环速率快 2木质素:较难降解;分解微生物类型以真菌为主;分解速率较慢,循环速率慢 3石油烃、芳香烃:难降解;分解微生物种类单一,需特别驯化;分解速率很慢,循环速率非常慢 2、纤维素分解微生物有哪些 答:1细菌: A、好氧纤维素分解菌中,黏细菌最多,有生孢食纤维菌、食纤维菌及堆囊黏菌;革兰氏阴性菌,生孢食纤维菌中的球形生孢食纤维菌和椭圆形生孢食纤维菌较常见; B、镰状纤维菌和纤维弧菌;; C、厌氧的有产纤维二糖芽孢梭菌Clostridium cellobioparum、无芽孢厌氧分解菌及嗜热纤维芽孢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是专性厌氧菌; 2真菌:青霉菌、曲霉、镰刀霉、木霉及毛霉; 3放线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3、参与淀粉向乙醇转化中的微生物 答:根霉和曲霉是糖化菌,先转化为葡萄糖,接着由酵母菌将葡萄糖发酵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4、木质素降解微生物主要类型 答:分解木质素的微生物主要是:

微生物问答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问答题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试比较G+和G—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和区别? 答: 2.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理学意义? 答:(1)荚膜:a,抗吞噬作用,荚膜具有保护细菌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的作用,增强细菌的侵袭力,因而荚膜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b.黏附作用c.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2)鞭毛: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鞭毛是其主要致病因素,根据细菌能否运动(有无动力),鞭毛的数量。部位和特异的抗原性,可用于鉴定细菌和进行细菌分类。 (3)菌毛: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密切关系,主要是细菌的黏附结构,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如淋球菌。性菌毛在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如R质粒。 (4)芽胞:细菌的芽胞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当进行消毒灭菌时,应以芽胞是否将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根据芽胞大小,位置和数目鉴别细菌。 3.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差异的生物学意义? 答:(1)与染色有关:G+菌的细胞壁致密、肽聚糖含量高,脂含量低,酒精不容易透入;G-菌的细胞壁疏松、肽聚糖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脂含量极高,酒精容易透入。细胞内结合染液中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容易被酒精溶解而脱色。 (2)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主要结构基础是肽聚糖。G+菌的细胞壁对青霉素、溶菌酶敏感,青霉素可抑制肽聚糖四肽侧链与甘氨酸5联桥之间的联结,而干扰肽聚糖的合成;溶菌酶杀菌机理是水解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G-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少,有外膜保护,对化学药物有抵抗力,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低,青霉素作用效果差。 (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G-菌的细胞壁含有磷酸脂多糖(LPS),其中的脂类A是其主要毒性成分。 (4)与抗原性有关:G-菌细胞壁磷酸脂多糖(LPS)中的特异性多糖具有抗原性,属于O 抗原,依其可对细菌进行分群、分型。

微生物学问答题大全

‎‎全 1.试述科赫(Rober‎t Koch)原则。 :科赫(Rober‎t koch)原则包括:1‎‎‎原菌;2 原 ‎‎纯培养;3 纯培养‎‎‎‎;4‎‎ ‎ 原菌 ‎纯培养。 2.‎‎务有哪些? : ‎‎务包括:1‎‎原 征:2‎ 原‎诊断;3‎ 菌 ‎;4‎‎。 3.哪些 ‎‎菌 形态? : 菌形‎态‎包括:1培养 ‎ 培养 ‎pH‎;2‎态 ;3‎ 菌 ‎长 质, 菌 ‎ 。 4.试述 菌 ‎‎ 功 。 : 菌 ‎包括: 质 ‎质 。 包‎括:鞭毛 菌毛 舰 芽 。 ‎‎聚糖, 聚糖 ‎聚糖 ‎‎‎‎。 ‎ 菌 ‎‎, 糖 ‎ 。 ‎ 功 ‎ 菌 ‎有形, 菌 ‎作 。 ‎‎ 质 ‎量 糖,‎ 质 ‎层,‎, 有‎ 质‎,些 质‎ 态‎ 质 层‎‎。‎功 有:1 质 ‎作;2 作 ‎;3 作 ‎;4‎作。 质 ‎菌‎‎。 质包 有‎菌 ‎质。 鞭毛 菌‎‎,‎菌‎。菌毛 ‎菌表面,‎菌毛 菌‎毛,‎‎, 有 ‎育,‎耐 。 功 ‎包括:1 作 ‎;2 作 ‎;3 原 ‎;4‎。芽 菌‎休眠 , 菌‎‎状况。 总之,‎‎, 有 ‎功,‎菌‎ 功 ‎。 5. 菌L 有‎哪些 点? : 菌L 有‎以下 点: (1) 聚‎糖‎坏,‎抑制,‎缺陷。 (2) 小 ,形态 异,‎着, 着 ‎匀。 (3)‎‎培养 ‎缓慢 长, 般2-7d 形 ‎ 小‎菌落(放 100‎ ‎看见)。

(4) 有 ‎‎, 培‎养 长‎,‎母菌 , 原 质 ‎ ‎培养 , 以 ‎ 母菌形‎态。 6.芽 ‎‎么? : 芽 ‎菌 ‎阳 菌, 有 ‎芽 菌 ‎ 芽 ‎菌 。芽 ‎:1‎‎, 些 ‎‎源;‎‎形 芽‎ 菌 ‎,‎‎灭菌;2‎‎,芽 ‎ 作‎ 断灭菌‎‎,‎ 灭菌‎‎根据;3 菌芽 ‎形状 小 菌‎异, 有 ‎值;4有些芽 ‎‎ 有 ‎质。 7.试述 菌 ‎‎ 养‎式。 : 菌 ‎‎‎,包括 质 糖 ‎‎, 有 ‎‎,: 聚糖 D‎ ‎‎。 菌 以‎下 式 ‎养:1‎;2‎;3‎。 8. 菌有哪些‎‎状? : 菌 ‎状包括:1‎:‎阳 菌 ‎ 菌 ‎ 菌 ‎‎础之 ,此 ,‎菌 ‎集,以 异‎‎集 抑‎菌 菌作‎ 有 ‎切关系;2表面 ‎,有‎ 质‎换;3 ‎压。 9.简述 菌 ‎ 培养 ‎‎ 培‎养 。 : 菌 ‎培养 ‎:( 菌量 ‎, 菌培养‎)根据培养 ‎, ‎培养 培养‎,35℃-37℃,18-24h 菌 ‎长情况, 菌‎落 ‎定。 根据 ‎求, 菌 ‎培养 ‎:1 培养‎( 菌 ‎菌): ‎即,‎菌;2 培养‎( 菌‎):‎‎培养;3‎培养( 菌 ‎‎菌 布鲁菌 肠 菌‎):5%-10%C02‎培养;4‎(仅 5%‎压‎ 长 ‎菌培养)。 10. 培养 ‎,菌 ‎量 么 ‎‎长? : 培养 ‎ 养 ‎断耗尽,‎渐 聚, 菌 ‎ 长‎繁殖 ,繁殖 ‎渐减慢, 菌 断‎加, 此, 培养 ‎, 菌 ‎量‎ 长。 11. 菌 长 ‎ 哪 ‎期? 期有哪些‎点? :以 长 ‎横坐 ,培养 ‎菌‎ 坐 ‎制, 长 ‎。 长‎以下 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