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哲学与人生》第十四课

《哲学与人生》第十四课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说教材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五单元的第二个课题。《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五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指导,创造人生价值”。《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这节课侧重点是“如何运用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相统一的观点,理解人的价值贵在奉献,要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因此,本节课在本章节和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本课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14--16岁,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对于如何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在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了解苦与乐、生与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通过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而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理解并学会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3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苦与乐、生与死,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以提升人生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2.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这是因为:人生价值问题是人生观的根本问题,理解和掌握人生的价值,对于人们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有重要指导作用,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苦乐观和生死观是人生观众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每一个人都要遇到的,但对于年轻的学生来说,认识并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并不容易。很多学生在幸福安逸中长大,平时娇生惯养,遇到挫折和困难又不知如何解决,容易怨天尤人,他们较难正确理解和认识苦与乐、生与死的关系,也较难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说教法学法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使学生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课知识对于处于中职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运用Flash动画、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设置情境。通过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积极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动获取知识,最优化达到教学目标。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为2个学时,今天我围绕第一个学时展开说课。下面我从教学过程上谈一谈。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阅读教材《丛飞的故事》,提出问题:“1.通过丛飞的感人事迹,谈一谈你对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理解。2.结合丛飞的人生经历,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学生分析讨论,引出人生价值的概念,(板书标题、导入学习)用这种情境讨论法展开新课,消除了上课伊始的紧张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讲授新课

新课内容1 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将从两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1.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个方面,两者辩证统一

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阅读案例“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的事例”,在阅读之前提出要求: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这样,采取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的时候,让学生明白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然后进行练习,让学生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分析材料《“瓷娃娃”王奕鸥》是如何实现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运用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对刚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个环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运用多媒体介绍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中武文斌和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的感人事迹。提出问题:“他们的事迹为什么会感动中国?他们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学生可能会说:“因为武文斌为了抗震救灾而捐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因为李桂林、陆建芬夫妇,18年如一日,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之所以感动中国,是因为他们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也正是他们人生价值实现的标志。

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让学生讨论“(1)享受的多少(2)占有金钱的多少(3)拥有职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4)占有知识的多少”能不能作为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贡献。

新课内容2 人生价值的实现

这一部分的教学我主要采用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将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

首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146页材料,将学生按照教材中的观点分成两组,每组选出2名代表陈述观点,并说出依据。教师进行及时的评价总结,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人生目标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既包括客观条件也包括个人的主观条件。

其次,多媒体课件显示一项调查结果:“企业对大学生应聘提出三大必备条件”请同学们谈谈这个调查结果对中职学生就业有什么启发?(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人的先天条件无法改变,因此后天的努力和奋斗就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主观因素。

最后,让学生阅读教材148页的材料,回答问题" “越是简单的事情,人们越不容易做到”,这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完成的,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还要有恒心、有毅力,有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

步骤三拓展延伸

请学生举出他们所了解的较好的体现了自己人生价值的例子。谈一谈他们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

步骤四小结及作业

课堂小结,可以把可痒传授的知识尽快的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布置课后作业可以巩固知识点,是学生

理解更加深刻。因此,在教学工作完成以后,我会采用板书的方式进行小结,然后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对教材第1152页的体验与探究进行思考和分析。

步骤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追求全面、简明、清晰、直观,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当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