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docx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docx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docx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docx

实验 1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改善呼吸功能,避免缺氧。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用于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和异物时,无绝对禁忌证。

三、实验主要设备和材料吸痰器、化痰药、温开水、测量生命体征设备等。

四、操作步骤

1.湿化痰液适用于痰液粘稠而不易咳出者。保持体液平衡是最有效的祛痰措施。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1500ml 以上,同时注意湿润空气,使痰液湿化,便于排出。

2.配合药物治疗

(1)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糜蛋白酶加生理盐水,必要时酌情加入抗生素。也可单纯超声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湿化痰液。为避免超声雾化吸入降低吸入氧浓度的副作用,可使用氧气驱动的射流雾化吸入器辅助吸入液体及药物。

(2)气管内滴入。可将糜蛋白酶、生理盐水、抗生素混合溶液从气管切开处适量滴入。

(3)注射、口服药物。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化痰药及抗生素,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3 ?翻身、叩背每1?2h改变体位1次,便于痰液引流。必要时用手或“自动扣击器”在胸廓肺区处进行叩击。使痰液松动,利于咳出。此法尤其适用于长期卧床、久病体弱、排痰无力的病人。

4.指导有效咳嗽、咳痰

(1 )咳出中央气管内痰液:协助病人坐于床上,膝盖弓起,双手抱膝,上身前倾(图2-1-6 ),或在腹部置一枕头,用双上肢夹紧(图2-1-7),指导

病人深吸气后屏气3秒钟,两手挤压支持物(腿或枕头)的同时,用力将痰咳出;也可以让

病人坐在椅上,曲膝,腹部与膝之间垫枕,上身前倾,指导病人深吸气后屏气3秒钟,双

上肢挤压腹部处枕头的同时,用力将痰咳出(图

2-1-

8 )。

图2-1-6 抱膝咳痰图2-1-7抱枕咳痰图2-1-8 坐位咳痰

(2)咳出周边细支气管内痰液:指导病人深吸气后,于呼气时连续做3?4次小力气的咳嗽,直到感觉肺内已无空气为止。

(3)协助卧床不起病人咳痰:协助病人将上身、头部抬高,同时鼓励病人咳痰。

(4)协助腹肌无力病人咳痰:协助病人上身前倾,一手置于病人腹部,于病人用力咳嗽时用手挤压腹部并向上推。

5?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因而又称重力引流。适用于痰量较多、呼吸功能尚好者如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等疾病。

6?机械吸痰适用于痰量较多、排痰困难、咳嗽反射弱的病人,尤其是昏迷或已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病人。

7?环境舒适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维持适宜的室温(180?20°C)和湿度(50%?60% ,既要避免寒冷刺激咳嗽,又要避免高温、干燥使痰液干结。

8、窒息抢救护理

(1)大咯血有窒息征兆时:立即取头低足高45°俯卧位,托起头部向背屈,轻拍背

部,嘱病人尽量将气管内存留的积血咯出。必要时用粗管道吸引血块,也可以直接刺激咽

喉,咳出血块,或用手指裹上纱布清除口、咽、喉、

鼻部血块,或行气管插管或在气管镜直视下吸取血块

(2)应用脑垂体后叶素(血管加压素):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先选用脑垂体后

叶素5?IOu加入50%葡萄糖40ml中,15?20min内缓慢静脉注射,然后将一条静脉专门用

于脑垂体后叶素10?20u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 缓慢静脉滴注。

(3)镇静:守护并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使之有安全感。对极度紧张、咳嗽剧烈者,可遵医嘱给予小剂量镇静剂、止咳剂,如地西泮5?10mg 肌注或10%水合氯醛10?15ml 保留灌肠。

(4)观察:观察咯血的量、颜色、性质及出血的速度,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状态等方面的变化。观察有无窒息征象,发现窒息立即抢救。

(5)其他处理:若咯血量过多,尽快配血、输血。可少量多次地给病人输新鲜血,但不宜用库存血,因其血小板破坏较多,凝血因子相对较少,不利于止血。大量咯血不止者,还可经纤支镜局部注射凝血酶或行气囊压迫止血措施。

五、注意事项

1、糜蛋白酶有分解肽键作用,可使粘稠的痰液稀化,便于咳出,但要现配现用。注射溴己新时,要慎与其他药物混合配制,若注射药变为白色混浊物,禁用。

2、体位引流时,协助病人采取痰液易于流出的位置,即病灶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的体位。引流前湿化痰液,引流时辅以叩背,有利于痰液引流。具体护理措施见“体位引流的护理” 。

3、大咯血时,告诉病人不能屏气,以免诱发喉头痉挛,血液引流不畅形成血块,加重窒息。

4、脑垂体后叶素通过收缩小动脉,减少肺血流量,从而减轻咯血,但它还能引起子宫、肠道平滑肌收缩和冠状动脉收缩,故冠心病、高血压病人及孕妇忌用,用药同时要密切观察有无恶心、腹痛、便意、面色苍白、血压升高、心悸、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不良情况发生。在严密监护下使用脑垂体后叶素。

5、大咯血时,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大咯血伴剧烈咳嗽时

可使用可待因。但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要慎用镇静剂及强镇咳药,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和呼吸中枢,使血块不能咯出而发生窒息。

六、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本题分值:100分。

2、没有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本题按零分计。

3、有创新,能提高操作质量,加5分(且该创新处与操作评分标准不一致时不扣分)。

4、操作评分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

实验1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改善呼吸功能,避免缺氧。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用于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和异物时,无绝对禁忌证。 三、实验主要设备和材料 吸痰器、化痰药、温开水、测量生命体征设备等。 四、操作步骤 1.湿化痰液适用于痰液粘稠而不易咳出者。保持体液平衡是最有效的祛痰措施。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1500ml以上,同时注意湿润空气,使痰液湿化,便于排出。 2.配合药物治疗 (1)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糜蛋白酶加生理盐水,必要时酌情加入抗生素。也可单纯超声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湿化痰液。为避免超声雾化吸入降低吸入氧浓度的副作用,可使用氧气驱动的射流雾化吸入器辅助吸入液体及药物。 (2)气管内滴入。可将糜蛋白酶、生理盐水、抗生素混合溶液从气管切开处适量滴入。 (3)注射、口服药物。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化痰药及抗生素,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3.翻身、叩背每1~2h改变体位1次,便于痰液引流。必要时用手或“自动扣击器”在胸廓肺区处进行叩击。使痰液松动,利于咳出。此法尤其适用于长期卧床、久病体弱、排痰无力的病人。 4.指导有效咳嗽、咳痰 (1)咳出中央气管内痰液:协助病人坐于床上,膝盖弓起,双手抱膝,

上身前倾(图2-1-6),或在腹部置一枕头,用双上肢夹紧(图2-1-7),指导病人深吸气后屏气3秒钟,两手挤压支持物(腿或枕头)的同时,用力将痰咳出;也可以让病人坐在椅上,曲膝,腹部与膝之间垫枕,上身前倾,指导病人深吸气后屏气3秒钟,双上肢挤压腹部处枕头的同时,用力将痰咳出(图2-1-8)。 图2-1-6 抱膝咳痰图2-1-7 抱枕咳痰图2-1-8 坐位咳痰(2)咳出周边细支气管内痰液:指导病人深吸气后,于呼气时连续做3~4次小力气的咳嗽,直到感觉肺内已无空气为止。 (3)协助卧床不起病人咳痰:协助病人将上身、头部抬高,同时鼓励病人咳痰。 (4)协助腹肌无力病人咳痰:协助病人上身前倾,一手置于病人腹部,于病人用力咳嗽时用手挤压腹部并向上推。 5.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因而又称重力引流。适用于痰量较多、呼吸功能尚好者如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等疾病。 6.机械吸痰适用于痰量较多、排痰困难、咳嗽反射弱的病人,尤其是昏迷或已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病人。 7.环境舒适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维持适宜的室温(180~200C)和湿度(50%~60%),既要避免寒冷刺激咳嗽,又要避免高温、干燥使痰液干结。 8、窒息抢救护理 (1)大咯血有窒息征兆时:立即取头低足高450俯卧位,托起头部向背屈,轻拍背部,嘱病人尽量将气管内存留的积血咯出。必要时用粗管道吸引血块,也可以直接刺激咽喉,咳出血块,或用手指裹上纱布清除口、咽、喉、鼻部血块,或行气管插管或在气管镜直视下吸取血块。 (2)应用脑垂体后叶素(血管加压素):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先选

内科护理_学呼吸系统知识点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咳嗽与咳痰 1.概述:咳嗽本质上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但过于频繁且剧烈的咳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咳嗽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前者为无痰或者痰量甚少的咳嗽,见于咽炎 及急性支气管炎、早期肺癌等疾病;后者伴有咳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 扩症。 2.护理评估: A.病史:诱因;咳痰,主要为痰液的量、颜色、及性状;黄绿色脓痰提示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肺水肿,砖红色胶冻样痰或带血 液者常见于克雷伯杆菌肺炎,痰有恶臭味是厌氧菌感染的特征。 B.身体评估:主要看胸部:两肺呼吸运动的一致性,呼吸音是否异常,有无干、湿啰音。 C.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痰液检查,血气分析,X线胸片,纤支镜检查,肺功能检查。 3.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 4.护理措施: A.清理呼吸道无效:病情观察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记录痰液的颜色、量、性质。 B.环境与休息:室温18-20度,湿度50%-60%。 C.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给予充分水分,使每天饮水量达到1.5L-2L。 D.促进有效排痰:a. 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的病人,方法:病人采取坐位,腹式呼吸5-6次,屏气3-5秒,继而缩唇,缓慢呼气,再深吸一口气屏气3-5 秒,身体前倾,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如胸部有伤口可用双手或枕头轻 压伤口两侧,使伤口两侧的皮肤及软组织向伤口处皱起,避免牵拉疼痛。b. 胸 部叩击: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c. 胸部叩击:适用于久病 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d. 体位引流:适用于肺脓肿、支气管扩症等有 大量痰液排出不畅时。e. 机械吸痰:适用于痰液黏稠无力咳出、意识不清或建 立人工气道者。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1.概述:呼吸困难是呼吸时有异常的不舒服感,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可能有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体征。 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造成机体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 呼吸困难根据其临床特点分3类:A.吸气性呼吸困难:重者可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凹陷。B.呼气性呼吸困难C.混合性呼吸困难2.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 3.护理措施: A.气体交换受损:病情观察,判断呼吸困难程度类型并动态评估病人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环境与休息,哮喘病人室避免湿度过高及存在过敏原;保持呼吸道畅通;氧疗和机械通气的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 B.活动无耐力:保证充分的休息,采取舒适体位,使用枕头、靠背架或床边桌支撑物增加病人舒适度;呼吸训练;逐步提高活动耐力。

(完整版)呼吸困难的护理

第三节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呼吸时有异常的不舒适感,是患者主观上所经历的各种各样的呼吸不适感,它们的性质和强度可不同,受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呼吸困难只是临床术语,患者可用“气短”、“气不够用”、“胸部发闷、窒息感”、“胸部紧缩感”、“呼吸费力及呼吸闭塞感”等多种语言来描述。 【发病原因】 急性呼吸困难气道阻塞 肺泡出血 高通气综合征 吸入性肺损伤 气胸 肺栓塞 慢性呼吸困难气道阻塞性疾病 肺脏疾病 胸膜疾病 纵膈疾病 影响呼吸运动的疾病 心脏疾病 神经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 神经官能症 其他 【呼吸困难的特点】 1.呼吸困难的类型 (1)吸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喉、气管、大支气管管腔狭窄或不全性阻塞,常由炎症、水肿、痉挛、异物及肿瘤等引起。特点为吸气显著费力,吸气时间延长,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哮鸣音,重者吸气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称“三凹症”。 (2)呼气性呼吸困难:由肺组织弹性减退、小支气管痉挛或狭窄所致。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特点为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常伴有哮鸣音。 (3)混合性呼吸困难:由于广泛肺部病变或肺组织受压,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所致,见于重症肺炎、肺结核、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等。特点是吸气与呼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增快、变浅,常伴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2.呼吸困难的分度根据患者可耐受的运动量分为轻、中、重三度。 (1)轻度:能与同年龄的健康人同样行走,但不能登高或上台阶。 (2)中度:能在平地按自己的速度行走或步行中需要不断休息,不能与同年龄的健康人同样行走。 (3)重度:说话、脱衣时也感到呼吸困难,不能外出活动。

2021年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实验1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改善呼吸功能,避免缺氧。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用于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和异物时,无绝对禁忌证。 三、实验主要设备和材料 吸痰器、化痰药、温开水、测量生命体征设备等。 四、操作步骤 1.湿化痰液适用于痰液粘稠而不易咳出者。保持体液平衡是最有效的祛痰措施。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1500ml以上,同时注意湿润空气,使痰液湿化,便于排出。 2.配合药物治疗 (1)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糜蛋白酶加生理盐水,必要时酌情加入抗生素。也可单纯超声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湿化痰液。为避免超声雾化吸入降低吸入氧浓度的副作用,可使用氧气驱动的射流雾化吸入器辅助吸入液体及药物。 (2)气管内滴入。可将糜蛋白酶、生理盐水、抗生素混合溶液从气管切开处适量滴入。 (3)注射、口服药物。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化痰药及抗生素,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3.翻身、叩背每1~2h改变体位1次,便于痰液引流。必要时用手或“自动扣击器”在胸廓肺区处进行叩击。使痰液松动,利于咳出。此法尤其适用于长期卧床、久病体弱、排痰无力的病人。 4.指导有效咳嗽、咳痰

(1)咳出中央气管内痰液:协助病人坐于床上,膝盖弓起,双手抱膝,上身前倾(图2-1-6),或在腹部置一枕头,用双上肢夹紧(图2-1-7),指导病人深吸气后屏气3秒钟,两手挤压支持物(腿或枕头)的同时,用力将痰咳出;也可以让病人坐在椅上,曲膝,腹部与膝之间垫枕,上身前倾,指导病人深吸气后屏气3秒钟,双上肢挤压腹部处枕头的同时,用力将痰咳出(图2-1-8)。图2-1-6 抱膝咳痰图2-1-7 抱枕咳痰图2-1-8 坐位咳痰(2)咳出周边细支气管内痰液:指导病人深吸气后,于呼气时连续做3~4次小力气的咳嗽,直到感觉肺内已无空气为止。 (3)协助卧床不起病人咳痰:协助病人将上身、头部抬高,同时鼓励病人咳痰。 (4)协助腹肌无力病人咳痰:协助病人上身前倾,一手置于病人腹部,于病人用力咳嗽时用手挤压腹部并向上推。 5.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因而又称重力引流。适用于痰量较多、呼吸功能尚好者如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等疾病。 6.机械吸痰适用于痰量较多、排痰困难、咳嗽反射弱的病人,尤其是昏迷或已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病人。 7.环境舒适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维持适宜的室温(180~200C)和湿度(50%~60%),既要避免寒冷刺激咳嗽,又要避免高温、干燥使痰液干结。 8、窒息抢救护理 (1)大咯血有窒息征兆时:立即取头低足高450俯卧位,托起

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措施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出现阻塞,通过清理呼吸道仍然无效,仍然会出现呼吸功能的障碍导致呼吸困难,可以采取护理措施缓解这种症状,比如在继续吸氧过程中,供氧的湿化瓶可以放入30%左右的酒精,保证呼吸道的畅通,能够将肺泡表面的泡沫打破,使氧气更能紧密的接触肺组织。对于昏睡昏迷的病人,容易造成气道的堵塞,及早的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可以用吸痰器将分泌物随时吸出;并且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可以随时将其翻身拍背,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免导致阻塞。出现呼吸道的感染,要及早选择使用抗生素,比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哌酮等,防止呼吸道出现严重的气道炎性物质渗出,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 清理呼吸道最好的护理措施就是有效的排痰方法和雾化吸入,体位引流,最后不行就得机械吸痰了。术前可以教会患者有效的排痰方法:嘱患者深呼吸两次在深呼吸末屏气然后用力咳出。 术后可采取:体味引流,机械吸痰的方法。 【定义】 个体处于不能清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阻塞物以维持呼吸道通畅的状态. 【诊断依据】 呼吸音异常[罗音(捻发音),鼾音(笛音)]呼吸频率或深度的变化 *呼吸增块 *有效或无效的咳嗽和有痰或无痰的咳嗽,紫绀,呼吸困难 【相关因素】

1、无力或疲乏: 2、支气管感染、阻塞或分泌物增多;感知的或认知的损害:外伤; 【预期目标】 病人呼吸道保持通畅,表现为: 1、呼吸音清,呼吸正常。 2、皮肤颜色正常. 3、经治疗和深呼吸后能有效地咳山痰液。 【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5~20分钟,并注意保暖: 2、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在50%~60%; 3、经常检查并协助病人摆好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应注意避免病人翻身滑向床尾: 4、如果有痰鸣音,帮助病人咳嗽:①在操作前,必要时遵医嘱给止痛药. ②用绷带固定切口,伤口部位. ③指导病人如何有效的咳嗽。 ④利用恰当的咳嗽技巧,如拍背,有效的咳嗽. ⑤在病人咳嗽的全过程中进行指导. 5、排痰前可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拍背时要由下向上,由外向内: 6、向病人讲解排痰的意义,指导他有效的排痰技巧:

机械通气病人呼吸道的护理

机械通气病人呼吸道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存在许多并发症,其中呼吸道的感染特别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较常见的,导致临床治疗上的困难。因此,应加强机械通气病人呼吸道的护理。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通过采取多种方式的临床护理对我院ICU15例行呼吸机病人呼吸道的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5 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年龄39- 72岁,女性2例,年龄31—57岁。这些病例中,急性呼吸心跳骤停1例,自发性气胸1 例, 重症颅脑损伤3例,急性呼吸衰竭6例,脑血管意外4例。 2 护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机械通气病人病情重,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往往丧失咳嗽反射,因而造成呼吸道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分泌物淤积,形成痰栓,堵塞气道,导致窒息、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及时有效的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具体方法:当病人喉头部有痰鸣音,气

道压力较高,脉率血氧饱和度较低时应及时有效的吸痰。吸痰时应采 用一次性负压吸痰管,防止交叉感染,吸痰管外径不得超过气管套管口径的1/2,吸痰时动作应轻巧,由深向外旋转式提出,禁止盲插以避免插伤黏膜,单次负压吸痰时间不超过15s,负压保持在100-150mmHg[1。为了防止吸痰时患者缺氧,吸痰前后可给予1分钟的纯氧吸入,如吸痰管吸痰效果不佳或有痰痂形成时,可以使用纤维 支气管镜吸痰。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在直视下逐侧进行肺气道吸引、冲洗消除局部肺不张,对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检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还可以取出凝结成块的痰痂,提高效果。此外,在吸痰的同时配以翻身、拍背,每1-2小时一次,促使终末细支气管的痰液因震动而产生咳嗽反射将痰液咳出。 2.2气道湿化 可以在吸痰前滴入湿化液(常规:0.9%生理盐水250ml+庆大酶素8万单位+糜蛋白酶4000单位或遵医嘱),每次滴入3—5ml,从而使痰液稀释利于吸出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同时,要随时调整呼吸机恒温电热装置,将呼吸机湿化水温度控制在28?32C。此外,还可以配合进行超声雾化,每日2次。 2.3严格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感染。吸痰时应戴无菌手套和使用无菌镊子,吸痰管一次性使用,先吸气管造口后到口腔在到鼻孔。气管造口处换药每日2次,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敷料被污染时及时更换,气管套管一般选用一次性套管,使用金属套管时应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docx

实验 1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措施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改善呼吸功能,避免缺氧。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用于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和异物时,无绝对禁忌证。 三、实验主要设备和材料吸痰器、化痰药、温开水、测量生命体征设备等。 四、操作步骤 1.湿化痰液适用于痰液粘稠而不易咳出者。保持体液平衡是最有效的祛痰措施。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1500ml 以上,同时注意湿润空气,使痰液湿化,便于排出。 2.配合药物治疗 (1)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糜蛋白酶加生理盐水,必要时酌情加入抗生素。也可单纯超声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湿化痰液。为避免超声雾化吸入降低吸入氧浓度的副作用,可使用氧气驱动的射流雾化吸入器辅助吸入液体及药物。 (2)气管内滴入。可将糜蛋白酶、生理盐水、抗生素混合溶液从气管切开处适量滴入。 (3)注射、口服药物。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化痰药及抗生素,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3 ?翻身、叩背每1?2h改变体位1次,便于痰液引流。必要时用手或“自动扣击器”在胸廓肺区处进行叩击。使痰液松动,利于咳出。此法尤其适用于长期卧床、久病体弱、排痰无力的病人。 4.指导有效咳嗽、咳痰 (1 )咳出中央气管内痰液:协助病人坐于床上,膝盖弓起,双手抱膝,上身前倾(图2-1-6 ),或在腹部置一枕头,用双上肢夹紧(图2-1-7),指导

病人深吸气后屏气3秒钟,两手挤压支持物(腿或枕头)的同时,用力将痰咳出;也可以让 病人坐在椅上,曲膝,腹部与膝之间垫枕,上身前倾,指导病人深吸气后屏气3秒钟,双 上肢挤压腹部处枕头的同时,用力将痰咳出(图 2-1- 8 )。 图2-1-6 抱膝咳痰图2-1-7抱枕咳痰图2-1-8 坐位咳痰 (2)咳出周边细支气管内痰液:指导病人深吸气后,于呼气时连续做3?4次小力气的咳嗽,直到感觉肺内已无空气为止。 (3)协助卧床不起病人咳痰:协助病人将上身、头部抬高,同时鼓励病人咳痰。 (4)协助腹肌无力病人咳痰:协助病人上身前倾,一手置于病人腹部,于病人用力咳嗽时用手挤压腹部并向上推。 5?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因而又称重力引流。适用于痰量较多、呼吸功能尚好者如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等疾病。 6?机械吸痰适用于痰量较多、排痰困难、咳嗽反射弱的病人,尤其是昏迷或已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病人。 7?环境舒适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维持适宜的室温(180?20°C)和湿度(50%?60% ,既要避免寒冷刺激咳嗽,又要避免高温、干燥使痰液干结。 8、窒息抢救护理 (1)大咯血有窒息征兆时:立即取头低足高45°俯卧位,托起头部向背屈,轻拍背 部,嘱病人尽量将气管内存留的积血咯出。必要时用粗管道吸引血块,也可以直接刺激咽 喉,咳出血块,或用手指裹上纱布清除口、咽、喉、 鼻部血块,或行气管插管或在气管镜直视下吸取血块 (2)应用脑垂体后叶素(血管加压素):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先选用脑垂体后 叶素5?IOu加入50%葡萄糖40ml中,15?20min内缓慢静脉注射,然后将一条静脉专门用 于脑垂体后叶素10?20u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 缓慢静脉滴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常规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如皋广慈医院——护理部 文件名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 修订者:李辉审核者:批准者: 修订时间:2017年08月审核时间:2017年08月批准时间:2017年08月 执行时间:2017年9月1日 【观察要点】 1.询问患者有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2.评估患者体温的变化和呼吸形态,是否有发热、呼吸困难。 3.评估患者有无头痛、耳呜、流脓涕等症状。 4.了解患者的胸部X线、病原学及外周血象等检查结果。 5.了解患者有无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反应。 【护理措施】 1.保证患者适当休息,病情较重或年老者应卧床休息。 2.鼓励患者多饮水。饮水量视患者的体温、出汗及气候情况而异。,给予清淡、易消化、丰富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 3。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体温>℃给予物理降温;高热时遵医嘱使用解热镇痛药,并及时观察降温的效果。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按医嘱用药,如鼻塞严重时,可先清除鼻腔分泌物后用%麻黄减液滴鼻,2~3次/日,每次1~2滴;咽部不适时,可给予润喉含片或雾化吸入。 5.对于出汉多的患者,及时更换衣物,做好皮肤护理。 6.患者出现寒战时,要注意保暖。 【健康指导】 1.注意呼吸道隔离,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预防交叉感染。 2.保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加强身体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忌烟。 3.保持环境清洁,定期开窗通风,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增减农服。 4.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疾病,如佝偻病、营养不良及贫血。 【参考文献】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四版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发表时间:2011-11-30T13:42:18.90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张伟[导读] 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为体质虚弱、疾病困扰又或是行动不便而被迫长期卧床。 张伟(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金山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呼吸道的护理。方法:通过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法以及翻身叩背、雾化吸入、吸痰等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这些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能够有效地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避免呼吸道感染。结论: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除了做好常规的基础护理之外,针对性的给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吸痰等这些物理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和避免呼吸道感染,提高了其生存质量及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呼吸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62-01 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为体质虚弱、疾病困扰又或是行动不便而被迫长期卧床。这就为这些人带来了众多的不利因素,例如褥疮、肌肉萎缩、肺部感染等等。老年人本身就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咳嗽无力,痰液积聚在呼吸道中很容易引发肺部感染,严重时痰液堵塞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因此维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对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就简单的总结一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1 基础护理 1.1环境: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病房,房间早晚各通风一次、每周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次30分钟。室内温度维持在22-24℃,湿度50%-60%。房间的空调定期的清洁消毒以除去驻留在空调积尘中的细菌。夏季使用空调时叮嘱患者适度,避免受凉;冬天做好保暖工作,及时添加被褥衣物。 1.2饮食护理:为患者提供规律的饮食,食物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主。进食前后做好口腔护理,不仅增进食欲也能够预防口腔驻留细菌引发感染。进食时最好协助患者去半坐位,嘱患者细嚼慢咽,进食后勿立即平卧以防止食物逆流入气道内而呛咳、窒息。与此同时建议患者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因为足够的的水分可保证呼吸道粘膜的湿润和病变粘膜的修复,利于痰液稀释和排除。[1] 2病情观察 2.1 密切监测患者的咳嗽、咳痰情况,及时详细记录痰液的色、量、质。 2.2 协助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收集时间一般选择清晨,若留取常规标本则清水漱口后深咳口谈置于痰盒中;若为痰培养标本则先漱口液漱口再清水漱口再留痰,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防止污染;对于无力咳痰者通过吸痰管留取。 3物理治疗 3.1翻身叩背:对于神志清醒可配合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可指导其深呼吸(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对于那些排痰无力者每2-3h协助其翻身一次,每日餐后2小时或餐前半小时叩背3-4次,叩击时注意将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手掌呈杯状以手腕力量自下而上由外向内的叩击胸壁。 3.2雾化吸入: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痰液粘稠,咳嗽无力,雾化吸入疗法既可以湿润气道稀释痰液,也能达到祛痰、消炎、止咳平喘的目的。进行该操作前,要向患者解释该操作的目的及流程已取得患者的配合;操作时要加大氧气流量;操作后帮助患者翻身叩背,及时排痰,而且要帮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 3.3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该方法对于高龄、极度虚弱患者是一禁忌,因此在进行此项操作前一定要重点评估一下患者的耐受力以避免发生危险;若可以进行,应注意选择在空腹时进行,每次15-30分钟;操作时观察患者的反应,若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应立即停止该项操作。 3.4机械吸痰:机械吸痰法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如恶心及疼痛,在实施此项操作前一定要向神智清醒的老年患者或家属解释吸痰的必要性,取得其配合;吸痰负压调节至40.0-53.3kpa,先吸口咽部的痰液,再吸气管深部的痰液,并且吸痰管插入气管深部同时阻断负压以避免将过度抽吸费内气体引起肺萎缩;操作时动作轻柔,每次时间少于15秒;操作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暂停吸痰,对症处理。[2] 4用药护理 4.1使用药物前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及不良反应病史,严格根据医嘱正确给予患者使用药物。 4.2当患者需要静脉用药时,因为老年患者的血管脆性大,应避免易活动的部位;滴速调至在40滴左右,若有心衰者应少于20滴。 4.3给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做好记录。 5心理护理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因长期不与外界接触,如果此时家人的关心不够,再加上疾病长期的困扰,患者很容易产生孤独、恐惧的心理,严重者拒绝治疗,放弃生命。身为医护人员的我们要密切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帮助他们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这样他们才能遵守医嘱,坚持治疗,恢复健康。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护理是一件长期的任务,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更是一件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做好它则能大大的降低了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死亡率。作为护理人员的我们应具备充足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8 [2]李小寒,尚少梅. 基础护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 2006.8

呼吸系统护理试题及答案

呼吸系统护理试题及答案

呼吸系统护理试题及答案 【篇一:内科护理学题库-单选(答案已整理)】 > 章节:2.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a型题 (1).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特点:a.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布满哮鸣音b.端坐呼吸,双肺底水泡音 (2).呼吸衰竭的治疗主要在于: a.治疗原发病b.祛除诱因c.支持疗法 d.纠正缺氧和co2潴留e.纠正酸碱平衡失调c.呼气性呼吸困难,两肺散在干湿性罗音d.吸气性呼吸困难,呼吸音低e.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痰中带血 (3).肺炎时可减轻胸痛的最常用体位是:a.患侧卧位b.仰卧位c.坐位d.健侧卧位e.俯卧位 (4).在肺结核治疗和预防中,最常使用的药物是: a.链霉素b.异烟肼c.利福平d.乙胺丁醇 e.对氨基水杨酸 (5).肺炎球菌肺炎时产生的铁锈色痰最主要的原因是: a.痰内有大量红细胞b.痰内含大量脓细胞 c.白细胞破坏时所产生的溶蛋白酶d.红细胞破坏释放出含铁血黄素e.红细胞碎屑被巨噬细胞吞噬 (6).浸润型肺结核的病灶多位于:a.肺尖或肺上野b.肺门附近c.肺中部d.肺下野e.全肺各处

(7).异烟份用量过大会引起: a.眩晕、听力障碍b.末梢神经炎及肝损害c.胃肠道不适,尿酸血症d.粒细胞减少e.过敏反应 (8).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型是: a.单纯型、喘息型b.单纯型、喘息型、混合型 c.急性型、慢性迁延型d.急性型、慢性型、迁延型 e.急性型、慢性型、反复发作型 (9).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是: a.咳嗽b.咳痰c.咳血d.呼吸困难e.胸痛 (10).低浓度吸氧、氧流量为:a.5-6l/minb.2-3l/min c.l-2l/mind.1-2l/se.2-3l/s (11).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观察,下列哪项对发现肺性脑病先兆极为重要:a.皮肤及面部变化b.神志与精神变化c.呼吸变化d.心率与血压变化e.瞳孔变化 (12).肺癌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应考虑: a.压迫食管b.压迫颈交感神经c.压迫喉返神经 d.压迫肥神经e.压迫上腔静脉 (13).确诊肺结核的重要依据为:a.典型的症状、体征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c.贫血或红细胞沉降率加速d.痰中找到结核菌e.x线检查找到病灶 (14).哪项肺结核类型不相符: a.Ⅰ型——原发性肺结核b.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c.Ⅲ型——浸润型肺结核d.iv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e.v型——干酪性肺炎

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呼吸道的护理方式,防治呼吸道感染。方法:加强气道湿化,切口护理、吸痰、鼻饲管、拔管护理等措施。结果:102例气管切开患者,通过釆用以上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发生并发症。结论:气管切开后,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确保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措施。 标签:气管切开;切口护理;鼻胃管护理;拔管护理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抢救危重患者最常用的解除呼吸道梗阻,紧急有效的治疗措施[1]。若不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轻者通气功能和血氧饱和度下降,重者气道完全阻塞,造成窒息[2]。近3年来笔者对102例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护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5~78岁,平均50岁。高血压脑出血35例,重症颅脑外伤43例,肺性脑病1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8例,其他6例。 1.2 护理方法 1.2.1 病室要求 清洁、安静、安全,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30~60 min,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患者感到舒适,温度保持20~24℃,湿度保持70%~80%,必要时可地面洒水或用加湿器等措施调节室内湿度,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30~60 min,限制探视陪伴人员,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1.2.2 妥善固定气管套管 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定期检查气管套管位置防止意外脫管。由于气管切开患者大多意识不清,气管套管固定必须松紧适宜,以能容纳一指为宜,过紧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过松导致意外脫管。 1.2.3 切口护理 每日用碘伏消毒切口皮肤1~2次同时更换无菌敷料,以保持切口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切口感染。术后3 d内应经常检查切口周围皮肤有无气肿、血肿、气管套管绷带松紧是否适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者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仅有少数由细菌引起。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有事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苯丙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类型较多,人体感染各种病毒后产生较弱而短暂的免疫力,且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多次发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其中要包括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冰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细菌感染占20%~30%,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2.诱因各种可导致全身或者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过度紧张或疲劳等均可又发本病。 3.发病机制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降低时,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年老体弱者、儿童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易患本病。 【护理评估】 (一)将康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发生各种人群,注意评估患者年龄、既往身体健康状况,关注年老体弱、儿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二)身体状况 1.症状和体征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 (1)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俗称“伤风".成人多为鼻病毒所致,好发于冬春季节。起病较急,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初期出现咽痒、咽干咽痛,或伴有鼻塞、喷嚏、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如有咽鼓管炎可引起听力减退,伴有味觉迟钝、流泪、声嘶和少量粘液痰。全身症状较轻或无症状,可仅有低热、轻度畏寒、头痛不适感等.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等体征。如无并发症,经5~7天后痊愈. (2)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常由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多发生于冬春季节。表现为咽部发痒、不适合灼热感,咽痛短暂且轻,可伴有发热、乏力等。有咽部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和触痛等。出现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腺病毒感染时常合并结膜炎。 2)急性病毒性喉炎: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等所致.表现为声音嘶哑、说话困难、咳嗽时咽喉疼痛,可伴发热或咽炎。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肿大有触痛,可闻及喉部喘息声。 (3)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疱疹病毒A所致。好发于夏季,多见于儿童。表现为咽痛明显,常伴有发热,病程1周左右。体检可见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和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 (4)咽结膜热:常为腺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夏季好发,儿童多见,游泳传播为主. 病程4~6天,表现为咽痛、畏光、流泪、发热和咽、结膜明显充血。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又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次由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咽痛明显,伴畏寒、发热,提问超过39℃。可见咽部明

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

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 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指呼吸道粘膜及组织的急性炎症。依感染部位的不同分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简称上感,是较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不分年龄、性别、地区及职业,且传染性较强。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病程有一定的自限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理化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常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发生,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而来,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 【病因及诱因】 1.病因主要由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另外,理化因素和过敏因素亦可导致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1)感染:常见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A、B、C)、腺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细菌以溶血性链球菌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偶可见到革兰氏阴性杆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以细菌感染为主,可由病毒、细菌直接感染所致,也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 (2)理、化因素:过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氯气等)吸入,刺激气管-支气管粘膜引起急性炎症。 (3)过敏反应:吸入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过敏原,或对感染的细菌蛋白质过敏等,均可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过敏性炎症反应。 2.诱因各种能引起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下降的因素,如受凉、淋雨、睡眠不足、过度劳累或紧张等均可诱发。 【身心反应】 (一)症状、体征 1.上呼吸道感染按病因和受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多由鼻病毒感染所致。起病急,早期有鼻、咽部干、痒、烧灼感,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d天后鼻涕变得粘稠,同时常伴有咽痛,部分患者可有流泪、听力减退、味觉迟钝、咳嗽、声音嘶哑等表现。一般病程5~7d,全身症状常较轻,可有低热、轻度畏寒及头痛。体检可见鼻粘膜充血、水肿,有炎性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等。 (2)病毒性咽、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急性病毒性咽炎以咽部发痒、灼烧感和疼痛为主要表现。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水肿、淋巴滤泡增生,少数患者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并伴触痛。合并急性病毒性咽鼓管炎症时,可出现暂时性听力减退。腺病毒感染时常合并眼结合膜炎;链球菌感染时多有吞咽疼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急性病毒性喉炎以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咽痛、咳嗽和发热为主要表现。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部分患者可闻及喘鸣音。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起病较急,发病前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全身症状较轻,可有轻度畏寒、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一般于3~5d降至正常。以咳嗽、咳痰为主要

小儿呼吸道的特点及护理

小儿呼吸道 一. 小儿呼吸的生理特点: 人体的呼吸道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组成,以喉下部的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和喉部的感染,而下呼吸道感染则被称作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组成小儿呼吸道的各器官分别有以下特点: (-)上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解剖特点: 1.鼻:婴幼儿时期头面部发育不足,鼻道相对短小、狭窄,初生儿儿乎无下鼻道。此后随着面部、颅骨及上颌骨的发育,鼻道逐渐加宽增长,直至4岁左右才开始形成。婴儿期缺少鼻毛,鼻粘膜柔嫩,极易于感染。粘膜富于血管组织, 感染时粘膜充血肿胀可使鼻腔更加狭窄,其至闭引起呼吸困难。粘膜下层缺乏海棉组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育,至青春发育期达高峰。因此婴儿很少发生鼻IW, 6-7岁后鼻1M较为多见。 2.鼻窦:婴幼儿鼻窦不发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蝶窦生后即存在, 3-5岁后方有生理功能。上颌窦2岁时出现,至12岁后才充分发育。额窦的炎症在6岁以后方可见到。婴幼儿期虽易患呼吸道感染,但不易发生鼻窦炎。 3.鼻咽部及咽部:由软腭分隔,在婴儿期相对狭窄、垂直,且富于集结的淋巴组织,包括鼻咽部扁桃体、舌及腭扁桃体,围绕咽部呈环状排列,这些淋巴组织肿胀时可引起气道部分阻塞。腭扁桃体为最大的集结淋巴组织,早期腺体及血管组织均不发达,至1岁末随着全身淋巴组织的发育而逐渐增大,4-10岁时发育达最高峰,至14-15岁时乂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是在1岁以内婴儿少见,多发生在学龄儿童。扁桃体具有生产、供应和贮存抗原反应前驱细胞的作用,有一定防御、免疫功能,对单纯性扁桃体肥大者主张勿须手术摘除,如果腺窝处有细菌隐伏形成慢性感染病灶,不易控制者,可考虑手术。 咽后壁间隙组织疏松,当其处淋巴组织感染后可发生咽后壁脓肿,临床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 4.耳咽管:婴儿的耳咽管宽直且短,呈水平位,上呼吸道感染时易患中耳炎。 5.鼻泪管:在婴幼儿期比较短,开口于眼的内眦部,瓣膜发育不全,婴幼儿患上呼吸道感染时易侵及眼结合膜,引起眼结合膜炎。 6.喉、小儿喉部相对地较成人长,为漏斗形,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易发生炎性肿胀。山于喉腔及声门部较狭小,轻度炎症或水肿时,容易发生呼吸困难。 生理特点:

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最新版本

常用护理诊断名称 知识缺乏心输出量减低活动无耐力有感染的危险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体温过高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组织灌注量改变便秘腹泻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疼痛潜在的误吸潜在的窒息潜在失用综合症有受伤的危险体液不足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体液过多吞咽障碍尿潴留口腔粘膜异常体温过低躯体移动障碍睡眠型态紊乱营养失调焦虑恐惧排尿异常功能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压迫性尿失禁紧迫性尿失禁完全性尿失禁舒适度改变语言沟通障碍 活动无耐力:个体在进行必需的或希望的日常活动时,处于生理上或心理上耐受能力降低的状态。 清理呼吸道无效:个体处于不能清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阻塞物以维持呼吸道通畅的状态。1)咳嗽无效或不咳嗽:2)无力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3)肺部有啰音或痰呼音;4)呼吸频率、深度异常;5)发绀。 (1和2为必要依据) 便秘:1)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2)排出干硬成型的粪便;3)排便时费力;4)肠蠕动减弱;5)肛诊可触及粪块。 【护理措施】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①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 ②按医嘱使用能够增加病人食欲的药物 ③根据病人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饮食计划 ④鼓励适当活动以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从而增加食欲

⑤防止餐前发生不愉快或痛苦的事件;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 2、体液不足 ①评价病人体液不足的原因和达到液体摄入量的方法。 ②记录出入量 ③监测血浆电解质水平、血尿素氮、尿和血浆渗透压、肌酐、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 ④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考虑是否呕吐、腹泻、高热、插管、引流管引起的液体丧失。 3、便秘 ①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及水果 ②鼓励每天至少喝1500~2000ml的液体(水、汤、饮料)。 ③鼓励病人适当的活动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④要强调避免排便时用力,以预防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头晕或出血。 ⑤病人排便期间,提供安全而隐蔽的环境,并避免干扰。 ⑥交待可能会引起便秘的药物。 ⑦指导病人进行腹部按摩辅助肠蠕动将促进最佳的排便型态。 ⑧向病人解释长期使用缓泻剂的后果。 ⑨记录大便的次数和颜色、形状。对儿童、孕妇、老年人,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 4、腹泻 ①评估记录大便次数、量、性状及致病因素。 ②根据致病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腹泻。 ③观察并记录病人肛门皮肤情况,有无里急后重感。 ④评估病人脱水体征。 ⑤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⑥提供饮食指导,逐渐增加进食量,以维持正常尿比重,注意摄入钾、钠的饮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篇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护理问题 疲乏,全身酸痛不适,与急性上口乎吸道感染有关。体温升高,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发热、出汗、饮水少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有关上感的保健知识。 语言沟通障碍,咽痛、声音嘶哑与急性病毒性喉炎有关二、护理措施: 注意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每天3次,尽量减少外出。 做好对症护理,督促病人多饮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咽痛、声音嘶哑、痰多黏稠时给予雾化吸入,有痰及时咳出,防止痰液淤积。 防止并发症。如听力减退、外耳道流脓或头痛加重、脓涕、鼻窦有压痛等,应警 惕中耳炎和鼻窦炎。发现有关症状应给予高度重视,以防延衰治疗转为慢性疾病。 感冒症状消退后,进行体育功能锻炼。吸烟者应忌烟,随季节变

换承时调整衣着, 适时注射流感疫苗,注意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焦虑情绪。症状明显时注意卧床休息。 三、健康教育 1、密切观察体温、神志、面色变化,避免并发症发生。 2、部分患儿在发病早期出现脐周阵痛,这种腹痛与反射性肠蠕动增强、蛔虫骚动或肠 系膜淋巴结炎有关,应注意与急腹症鉴别。 3、加强对本疾病的防治,加强体格锻炼,多到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 4、呼吸道感染高峰期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已感染的患儿避免接触其他儿童,防止交叉感染。 5、加强口腔护理,年长儿可予温盐水漱口。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护理问题: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感染、痰液粘稠有关。 气体交换受损:与过敏引起支气管痉挛有关。 疼痛:胸痛与气管炎症有关。 健康教育: 指导家长适当开展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增强抵抗力。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或过热。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营养。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管理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管理 目的研究对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提供临床急救与护理过程中重点加强呼吸道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5年6—12月间收治53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作为普通组,为患者提供急救处理及一般院内护理流程,于2016年1—7月间收治5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为患者提供急救及优质护理流程,重点做好呼吸道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普通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87%,研究组发生率为3.77%,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3.0±0.61)d,研究组为(1.5±0.50)d,研究组患者住院用时低于普通组(t=13.845,P<0.05)。结论为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提供临床急救治疗,同时做好呼吸道护理管理,大部分患者住院时间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标签: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呼吸道管理;并发症;满意度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病因为患者在短时间内饮入大量乙醇、酒精类饮料等,导致机体中枢神经发生过度兴奋后抑制表现,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主诉剧烈头痛、精神障碍,严重者甚至会陷入昏迷状态,四肢抽搐,需接受早期治疗[1-2]。酒精中毒大致可划分为3期表现,包括兴奋期、共济失调、昏迷,兴奋期患者表现为情绪激动、胡言乱语、易冲动、患者发生自伤及伤人事件可能性较大,而对于酒精中毒患者入院后存在安全隐患因素较多,导致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死亡主要因素包括呼吸衰竭,因此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注重做好呼吸道护理管理服务[3-4]。该文研究对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提供临床急救与护理过程中重点加强呼吸道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于2015年6—12月间收治53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包括男性患者38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22~56岁间,平均为(38.0±7.1)岁,患者酒精中毒后入院时间平均为(69.5±5.4)min;于2016年1—7月间收治53例患者,包括男性患者37例、女性16例,年龄在21~57岁间,平均为(39.0±6.9)岁,中毒后入院时间平均为(71.5±5.5)min。两组患者疾病基本资料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纳入标准[5]: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出现心率改变、意识状态改变、呈现昏迷状态、伴随机体瞳孔变化、患者称口腔分泌物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酒精中毒;该次研究已取得所有患者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 两组患者均接受急救处理,包括: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积极评估体征变化,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呼吸等,了解症状表现,询问家属及亲属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