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什么是企业现代化管理?

一,产权清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二,权责明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三,管理科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保证。

第一,产权关系明晰。

企业中的资产所有权按照股份划分,并吸纳员工与社会股东,形成社会化公司,财务、管理等重大事务透明,老板可以作为企业的出资者占大股东,形成企业管理的核心,从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真正的核心管理层团队。

第二,权责明确,制度健全。

企业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工艺流程等要清晰明确,制度健全,并且有监督考核体系;级别管理,充分发挥各级管理职能作用;老板不直接隔级管理。奖罚体系完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衡量标准明确,企业内部人事与机构是按照外部市场竞争规律而优胜劣汰;不能人为搞人事矛盾;

第三,管理科学、环境友好。

企业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企业内部关系融洽、外部关系友好;

(二)家庭式管理公司会带来什么影响

1.家族式管理制约了用人机制。企业内部的家族式管理和唯亲是用的用人机制,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企业的运作需要多方面的人才,而且人才的素质高低、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潜力。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建立在特定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如家族、朋友、亲属,这种人际关系对一些人群具有凝聚力,相对地,也意味着对另外一些人群的排斥力,而且,这种凝聚力并非以现代化、知识经济所需要的整合力为准则。企业的封闭性和不规范性,使得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引进具有排他性,那些具备管理与技术才能却游离于信任圈子以外的人无法被任用。

2.企业决策者素质不高。在民营企业初创阶段,企业处于小规模,客观上对企业主要决策者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产品技术含量的增大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复杂化,决策者仅靠对市场的感性了解和经验来驾驭企业必然会感到力不从心,由此导致经营决策“见识短浅”问题的凸现,这种见识短浅可能阻碍民营企业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甚至使企业破产。中华全国工商联合

会编写的首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披露,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85%在10年内消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年零9个月。

3.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企业不但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而且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由于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使民营企业中大多数人是业主的亲戚或其他合资者的亲戚,业主不好打破情面,不能依法办事,不能公事公办。企业里的各种管理制度对一般职工是可行的,但对于他们只不过是一纸空文,根本不起什么约束作用。他们在企业中漠视制度。直接影响业主决策的贯彻和执行。

4.职工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在民营企业中,本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而对违规事件的处理又是“人治”化成分居多,从而导致人员管理上的混乱。业主的家长作风,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严重损伤了职工的积极性。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以厂为家的主人翁意识模糊了,自觉参与、大胆创新的积极性削弱了,职工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难以体现。

5.缺乏高技术、高素质人员。民营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本科以下的学历,高科技人员严重缺乏。基本上,技术人员不具备高层次的理论知识,而是自学徒开始做起,向老技术人员学习各种经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就成为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小的方面可能胜任有余,但一遇到重要的技术难题就很可能束手无策。高技术、高素质人员的缺乏,首先是由于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和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使高技术人员和高素质人员害怕自己进入企业后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使自己的才能被埋没;其次,民营企业的工资、福利制度对高技术、高素质人员也没有吸引力:再次,企业老板简单地把职工当作是实现自己企业目标和赚钱的工具,普遍缺乏挖掘和培养企业自己人才的中长期计划。没有系统进行培养开发人才的工作。

6.企业决策者集三权于一身。民营企业的决策者集经营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于一身,经营者行为不受任何人监督,而对所雇职工有随意的处分权。经营权和监督权没有分离,使职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职工受到无理解雇时没有自己的机构为职工说理,职工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亦无法全心全意地为企业创造效益。

不利于长久发展

(三)怎么贯彻落实?

1制度:以法管事是科学)

1.1计划

1.1.1市场

1.1.2生产

1.1.3文化

1.2组织

1.2.1部门设置

将计划任务划分到部门

1.2.2岗位设置

将部门任务划分到岗位(流程、标准、资源、工具、技能)

1.3控制

1.3.1监测

1.3.2评审

1.3.3纠正

1.3.4纠正措施

1.3.5放行

2领导(以情)(管人)(是艺术)

2.1沟通

2.1.1了解员工处境、情感

2.1.2灌输企业文化

2.1.3反馈员工工作效果

2.2激励

2.2.1绩效管理(以企业发展角度为视角)2.2.1.1物质:工薪福利、奖金

2.2.1.2精神:名誉形象宣传、荣誉头衔

2.2.1.3权力:晋升积分,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2.2.2情感管理(以个人发展角度为视角)2.2.2.1个人职业性向分析

2.2.2.2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2.2.2.3个人技能培训规划

2.2.2.4关心员工生活困难

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及奖励办法

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及奖励办法 (2016年1月修订) 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管理创新成果,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探索建立企业管理现代化体系,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并指导做好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审定工作,参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96号)和《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发布暂行办法》(国管审〔2009〕1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是指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在企业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手段等方面提出的具有改进、创新特征,对企业提高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明显作用和效果的办法和措施。其主要要求:一是具有创新性,即符合管理科学原理,能反映一定管理领域的客观规律,结构、功能明显优于原来采取的管理办法,并达到或超过北京先进水平的创造发明;应用国内已有的成果在实践中确有改进和发展的创新因素;国外先进管理技术与企业实际结合进行创造性应用。二是具有实践性,即符合国家经济技术政策、法规,体现国家指导企业工作的客观需要,具有导向性、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三是具有效益性,即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二、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切实加强企业科学管理的总体要求,结合企业所面临的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等经营环境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选择成果主题。 三、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创造单位,是在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工业、交通、建筑、商贸、农林、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各行业企业,包括国有及其控股、集体及其控股、股份合作、有限责任、股份有限、私营和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等各种类型的企业。中央在京企业以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也可作为创造单位申报。 四、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由企业自愿申报。由市国资委监管(双管)企事业单位、各区国资部门、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级社会团体、中央在京企业、行业和外

企业现代化管理论文

企业现代化管理论文 《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个人还是国有企业都如同雨后春笋般随着经济发展澎湃而出。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国民经济管理迫切需要现代化的更新。才能使经济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要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现代化就要先从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实现做起。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的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经营模式,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符合时代发展的管理模式都是最基本的条件。 一、企业管理模式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从实际意义上分析,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但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企业管理的模式和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手段,在这里暂时分开进行论述。 1.企业管理模式 (1)基本概念 什么是企业管理模式呢?企业管理模式就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为了实现经营目标所组织的资源和经营活动的框架和方式。目前我国企业在实际的运营中使用的比较有效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企业的资源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过程重组,生产技术的优化等。虽然这些管理模式在企业的经营当中较为常用且有实际性的效力。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效益的管理模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现今的发展趋势,显出疲态。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从原来单纯的盈利性组织向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企业发展。为了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的现代化革新,企业越来越需要创造适合自身特点的新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2)未来新型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在企业管理模式的更新过程中可以发现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①组织结构扁平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企业采用的都是科层组织的形式,这种科层组织跟金字塔类似。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 这种科层组织凸显出了其优势效果。特别是在大规模生产环境下, 这种管理组织帮助企业降低了自身的成本,同时提高了产量。但是,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大规模生产已经不再占据市场主导。在这样 的背景下,企业的组织结构开始向团队型扁平化过渡。管理的扁平化,其意义在于减少管理层次,使管理方式更为系统。 ②竞争模式合作化。企业竞争模式化是有共同目标的多个企业,为了更好的发挥效益和开创市场而进行的一种合作的运作模式。多 个企业的共同合作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各个企业在充分发挥 自身优势的同时,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伙伴关系来达到共享资源, 提高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等目的,合作化在现今的经济型社会中已 经成为一种大的趋势。它能让企业在合作竞争中找到新的契机。企 业之间的友好的战略合作作为一种新的竞争方式,是有利于中国企 业发展的很好选择。 ③组织结构柔性化。所谓组织结构的柔性化主要指的是企业组织结构的柔性。有柔性的组织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内部的集团化和 分权化的分歧。 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基础 在对现今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发展趋势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后我们来谈谈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的问题。 1.基本概念 2.企业现代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跟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有关。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管理思想上相对 落后,观念陈旧,营销机制不健全,缺乏市场开拓精神和意识。管 理不严,纪律松弛等等。许多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工作本就薄弱,

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什么是企业现代化管理? 一,产权清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二,权责明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三,管理科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保证。 第一,产权关系明晰。 企业中的资产所有权按照股份划分,并吸纳员工与社会股东,形成社会化公司,财务、管理等重大事务透明,老板可以作为企业的出资者占大股东,形成企业管理的核心,从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真正的核心管理层团队。 第二,权责明确,制度健全。 企业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工艺流程等要清晰明确,制度健全,并且有监督考核体系;级别管理,充分发挥各级管理职能作用;老板不直接隔级管理。奖罚体系完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衡量标准明确,企业内部人事与机构是按照外部市场竞争规律而优胜劣汰;不能人为搞人事矛盾; 第三,管理科学、环境友好。 企业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企业内部关系融洽、外部关系友好; (二)家庭式管理公司会带来什么影响 1.家族式管理制约了用人机制。企业内部的家族式管理和唯亲是用的用人机制,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企业的运作需要多方面的人才,而且人才的素质高低、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潜力。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建立在特定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如家族、朋友、亲属,这种人际关系对一些人群具有凝聚力,相对地,也意味着对另外一些人群的排斥力,而且,这种凝聚力并非以现代化、知识经济所需要的整合力为准则。企业的封闭性和不规范性,使得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引进具有排他性,那些具备管理与技术才能却游离于信任圈子以外的人无法被任用。 2.企业决策者素质不高。在民营企业初创阶段,企业处于小规模,客观上对企业主要决策者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产品技术含量的增大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复杂化,决策者仅靠对市场的感性了解和经验来驾驭企业必然会感到力不从心,由此导致经营决策“见识短浅”问题的凸现,这种见识短浅可能阻碍民营企业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甚至使企业破产。中华全国工商联合

现代化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现代化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为实施现代化企业管理,增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团队意识,提升企业文化内涵,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节本公司正式聘用的员工及试用期间的新员工,以下均称员工。 第三节凡本公司的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执行本制度及公司其它的管理制度(除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招聘与录用 一、本公司对员工采用聘用制管理。基本政策是:根据每年人力资源规划,保证人员选聘和录用工作的质量,为本公司选拔出合适、优秀的人才。 二、员工招聘程序 1、制定招聘计划:由公司各部门经理提出招聘计划,经总经办审批,由行政向合适的招聘中介发出招聘通知。 2、查核应聘人员资料:参加面试的应聘人员应提交真实的个人资料及填写相关表格。公司保留调查核实应聘人员个人资料真实性的权利。 3、初试:部门经理对应聘人员资料进行初步审查,对符合公司用人条件者进行初次面试。初试主持人应对应聘人员的情况做全面了解、核查有效证件、介绍公司情况、并在审批表的初试意见栏填写个人意见并签名。

4、复试:经初试筛选后通知复试。复试主持人主要对应聘人员进行个人品质、业务能力、管理才能的深入考核。复试结束后,复试主持人要在审批表的复试意见栏填写个人意见并签名。 5、报请审批:应聘人员经复试合格后,报总经办审批生效。 6、重要职务考核:对于重要职位的招聘需由总经办作最终的面试考核。考核由以下几项内容组成:1仪表、修养、谈吐、品质;2求职动机和工作愿景;3责任心和协作精神;4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5相关工作经验;6综合素质测评;7必要时增加笔试。 三、员工入职 1、行政负责通知受聘人员报到时间、地点;办理受聘人员入职上岗手续;建立人事档案;安排座位;办理员工卡、考勤卡,发放文具等。 2、经核准试用的应聘人员办理入职时,须提供身份证、学历证明、个人简历和免冠近照2张;试用期第7个工作日到第10个工作日内办理工资卡(本地农行);并亲笔填写《员工资料登记表》。在认真学习完公司规章制度及相关部门管理制度后在员工签名页上签名。上述资料不齐者,不予办理入职手续,因特殊原因需延迟提交者,报总经办批准后,在入职2周内必须补齐资料,否则不予留用。 3、受聘财务、客服、工程的员工必须出具当地户口或者有当地户口个人担保。由担保人填写《入职担保书》并将其户口簿及身份证复印件留公司存档。 4、每位员工的人事档案应包含:员工资料登记表、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明复印件、劳动合同、入职担保书及其他相关资料。 5、员工报到后,公司将组织入职培训,培训合格后进入试用期。 6、试用期为3个月。因表现突出可申请提前结束试用期。如果新员工感到

大力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

大力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在中央企业管理创新暨全面风险管理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 (2011年2月28日)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国资委党委提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背景下,召开这次企业管理创新暨全面风险管理经验交流会,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给大家印发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典型经验材料,这些经验都是中央企业自己创造、实践的成果,操作性非常好,值得深入地学习和借鉴。这次会议的中心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十一五”期间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管理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交流管理创新及全面风险管理经验,探讨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体系,研究部署在“十二五”期间推进国有企业管理再上新台阶的具体措施。今天上午和下午,听了四个典型经验介绍和麦肯锡专家所作国际化专题讲座,感到深受启发。就今天会议主题,我讲三点意见。 一、国有企业管理工作实现了重大转型和升级,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洗礼,特别是前几年全球金融风暴的磨炼,国有企业的管理工作已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国内竞争到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国外管理方法的学习模仿到消化吸收、融合提炼、自我创新的重大转变。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经营管理理念发生深刻变化。绝大多数企业牢固树立起市场、效益、质量、成本、品牌、营销、全球化、以人为本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理念和社会责任意识。二是极大地丰富、拓展了企业管理的领域。战略管控、购并整合、流程再造、精益生产、虚拟联盟、扁平化组织、供应链管理等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组织已经进入企业管理的视野和范畴。前些年我们还在引进这些概念,现在不少企业已经比较深入地在实践了。三是越来越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被广大企业所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计分卡、六西格玛、5S管理等国际流行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都在国有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四是经营管理人员与职工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批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职工使命感、归属感不断增强。五是“软实力”培育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通过构建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知识管理、推进管理创新、实施名牌战略、履行社会责任、塑造企业形象等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努力保持竞争优势。 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转变,对国有企业来讲意义重大而深远。国有企业这几年发展状态较好,应该说与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直接关系,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对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外部人士可能很难理解,国有企业怎么会在几年之间突然就变好了?除改革的因素之外,如果深入到企业管理领域就会发现,国有企业一直在学习、在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管理水平。所以,国有企业现在状态好不是偶然的,有着内在的原因。

物流与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创新.doc

物流与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创新1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物流与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本文在介绍了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的理论和作用之后,对工业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剖析,并根据物流优化的观点提出了我国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方向。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买方市场业已形成的条件下,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并提供满意的服务,减少库存积压,加速资金及商品的流通,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必要途径。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已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并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日益巨大的作用。 一、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 物流是指作为物资实体的商品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及信息处理等行业和部门。为了减少商品的停留与等待的时间,通过流通加工提升商品的价值和配送服务,使顾客达到满意的使用,这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新途径。企 业可以有效地整合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制造出各种产品,但经济实力有限的企业很难以整合企业外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息息相关的各种资源,实现原材料优化供应,产成品优化流通组织的目标。独立于生产企业组织之外的第三

方物流公司恰好可以完成这一使命,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掌握若干个企业群体的供需脉搏,有效地组合社会上的各种资源,适时、有序地为生产企业提供供应原材料和销售产成品的服务。第三方物流公司往往采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处理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了解大市场的供需情况,可以为生产企业提供适时、周到的流通组织服务,从而达到加速流通,减少库存积压,在较大的范围内有效地配置经济资源的目的。 第三方物流公司是以供应链的观念来实现物流过程的优化的。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群体,以一个制造企业或流通企业为核心,形成从原材料采集、加工成型到制成品进入市场,上游企业的产品恰好是下游企业加工制造的主要原料,每个企业生产、分配产品以及提供服务直至给最终消费者的全过程就是供应链的经济活动运作过程。每一种供应链都是以信息为导向,包括物资供应、产品生产、运输、仓储、搬运堆码、包装、流通加工及销售等功能,供应链同时包括了物品、信息和资金在供应链参与者之间的移动。 第三方物流是供应链整体化和系统化的基础,是由物流企业向供应链上各方提供专业化服务,其中不仅包括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流通 功能,还可以通过与各级企业实体的广泛接触和交流,从整个供应链的全局出发,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改进意见。第三方物流公司,从全局上把握着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供需跳动脉搏,从而实现生产与流通组织的优化,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更为可观。 二、工业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剖析 工业革命造就了大型工业企业及大批操作工人(马克思称之为生产者),企业内的结构是十分庞杂的。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原则是追求“大”而“全”,设置有原材料仓库及产成品仓库,各个车间还有在制品和备用品库存,企业最终产品所需各类零部件都希望自制自用,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制造业企业绩效改进考核管理制度

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制度(制造业)绩效改进考核管理制度 (F版) 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绩效改进考核管理制度 1. 目的 1.1 规范公司的各级绩效改进考核管理,牵引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特制订本制度。 1.2 科学合理的评价各级人员的绩效,为合理报酬提供依据。 1.3 通过绩效改进考核,及时发现与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1.4 改善各级人员工作表现,以达成各级KRA/KPI指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成就感。 2. 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参与绩效改进考核的人员。 3.术语与定义 无 4. 职责 4.1 董事会职责: a) 确定公司级KPI指标,传达并解释战略目标、经营重点和绩效衡量的标准; b) 对总裁进行绩效评价; c) 对总监、副总裁业绩考核情况进行审批。 4.2 总裁职责: a) 组织、指导和监督绩效考核过程; b) 对总监、副总裁进行绩效考核; c) 审批各部门考核结果。 4.3 人力资源部职责: a) 负责执行绩效考核制度; b) 负责绩效考核制度的培训; c) 组织、指导和监督绩效考核过程; d) 汇总、初审考核结果; e) 受理、处理绩效考核投诉; f) 统一组织中高层人员述职考核。 4.4 各级管理人员 a) 传达并解释公司战略目标和经营重点,确定所辖业务单元/部门的绩效衡量标准; b) 组织所辖业务单元/部门的考核工作,及时按照人力资源部的要求完成考核工作;

c) 审核和指导下属制定绩效计划,在工作过程中反馈下属的绩效状况,辅导下属提升工作绩效; d) 对下属进行一对一的绩效沟通,指导下属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并监控实施; e) 审核下级管理者对隔级下属考核的结果,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合理,符合规定要求。 4.5 一般员工 a) 制定和执行个人工作计划,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绩效; b)记录并保留有关于自己绩效结果的信息,与直接上级进行交流和沟通;c)制定和执行个人绩效改进计划。 5. 考核原则 5.1 目标基础原则:以目标和计划管理为基础,以目标和计划的完成程度为依据; 5.2 结果导向原则:评价的重点是工作的成果,而非能力、态度和品德; 5.3 尊重客观原则: 以KRA/KPI为考核的直接依据,强调以数据和事实说话; 5.4 “二八”原则:考核20%的重要工作内容,体现80%的绩效,不追求面面俱 到; 5.5 周边考核原则: 周边工作接口人的考核作为直接上级考核的有效补充;5.6 绩效改进原则:强调员工技能的提升和工作的不断改进。 5.7 “三公”原则 a) 公平:考核标准公平合理,人人都能平等竞争; b) 公开:考核实行公开监督,人人掌握考核办法; c) 公正:考核做到公正客观,考核结果必须准确。 5.8 “四严”原则 a) 严格考核标准:即考核指标的标准必须明确、具体、客观、合理; b) 严格考核方法:即考核的形式和方法必须符合科学、严谨的要求; c) 严格考核制度:即考核的流程和考核准则要严格,使考核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d) 严肃考核态度:即考核思想要端正,态度要认真,反对好人主义和不负责任的态度。 6. 指导思想 a) 倡导“责、权、绩、利充分相结合”; b) 强调“多贡献,必多回报;多贡献,才会多回报”; c) 体现“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的导向;

企业管理现代化论文

一、企业管理模式管理现代化的辨析 (一)企业管理模式 从概念上来讲,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的运营管理中枢神经,对于企业经营工作起着全局性掌控作用。不同类型企业往往有着不同管理模式,通过优化企业管理,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综合效应,同时能够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很多企业因循守旧,企业管理带有很浓重的行政化色彩,带有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基于此,探索有效的企业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是提高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构建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要不断优化企业管理组织建设,推动信息化、科技化、系统化建设,这是提升企业总体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通过优化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企业职能的明确分配,同时界定好责任范围,通过对不同部门和不同人员的有效架构,形成科学化、立体化的管理模式。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企业活动得到了有效的释放。 (二)企业管理现代化 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层级,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一种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不是一个单一性质的工作,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强化提升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运用现代技术与现代理念开展企业管理工作,是现代企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优化组织模式,转变管理思维,构建现代综合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外部工作而言,开展现代化建设,可以便于企业与外界进行沟通联系,更好进行商贸往来。在企业内容,推动企业管理现代水平,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能,提升管理水平,构建企业内部现代化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综合发展实力,进而适应现代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需求。在企业现代化管理过程中,通过灵活的组织与资源配置,可以打通上下游全产业链条,不管是企业自主经营活动,还是与子公司、母公司及关联企业进行商事贸易行为,都能提升沟通联系的顺畅程度。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由于企业管理手段落后,往往存在着管理不善,或者是内耗过高的情况。构建现代高效的企业管理体系,是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是,适应现代社会竞争的必然需求。通过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可以激发企业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二、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与原则 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需要遵循一定的企业管理规律与原则。企业要想实现提档升级发展,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不管是创新管理模式还是完善管理手段,都必须服务于企业主营业务。通过强化企业管理基础性水平与能力,提升工作水平与工作活力。在创新企业管理模式过程中,要坚持“互联网+”思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企业内容人力、财力、物力的配置方式,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将企业效能提升到最大,权衡多方利益发展目标,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提升企业发展活力,进而实现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优化配置。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注重责任与权利的分配,构建权责一体化的现代管理体系,为企业现代化管理与管理模式创新提供基础制度保障。 三、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围绕企业发展中心,创新现代管理模式 优化企业现代化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围绕企业的发展中心。不同企业由于经营性质不同,需要不同的管理模式,“千篇一律”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经营管理需求,在开展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要遵循经营的一般规律,根据企业经营性质,围绕企业经营工作,充分借鉴和利用现代管理思维,提高企业发展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作为实体经济的中流砥柱,企业发展事关社会发展全局。创新企业发展模式,提升企业的现

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及其运作

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及其运作 企业是经济实体,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生产经营中,企业法人行使其生产资料、流动资本、信贷资金的支配和产品开发与营销等管理权,对供、产、销和人、财、物的管理具有独立性、自主性、灵活性和实效性。通过对产品、服务、营销、成本、利润等生产经营环节的系统化管理,形成自己独立的资金循环、周转、运作,实现经营目标。而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对个业的现代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企业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基本职能和目标 现代化管理体系是对自身的生产、技术、营销等经济活动进行决策、规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奖惩的系统化职能。这些综合性职能是由人们劳动的社会性、协作性、科学性和经济性所决定的,是企业管理职能的具体体现。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物质的生产与经营越现代化,企业对生产经营的组织就越需严密,管理工作就越复杂;现代化管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就越重要,管理的作用也就越重大。科学化的管理能给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条件,以获得最佳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管理体系是管理的核心;是实现经营目标的基础和保证。我国加入WTO后的企业现代化管理,关键是建立健全完整、配套、高效的科学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在生产经营中施行系统化管理,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维护经营目标与社会需求及企业能力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良性循环;实现目标效益。 2 企业现代化管理体系的组成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现代化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决策体系、指挥体系、营销体系、监督(核算)体系和开发体系。这5个体系的有机结合,组成一套完整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形成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脉络。 2.1 决策体系 决策体系是企业的神经中枢,它包括决策机构和决策者。根据企

新一轮产业革命下工业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新一轮产业革命下工业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要把产业的结构调整上升为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以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和产业间互动融合发展等一系列的举措都在表明,我国正在经历一场产业革命,这次产业革命涉及行业之多、波及企业数量之广前所未有。目前,河南正处于产业革命进行中的攻坚期,在这一关键时期,作为本轮产业革命的中坚力量,本土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水平滞后、运行效率低下,已经不能适应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在此大背景下,需要企业积极创新,创造出更加适应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保障本轮产业革命能够按照计划平稳、有序地实施完成。 一、河南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综述 产业革命在目前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它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的革新,还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型发展路径的形成等一系列会对产业发展形成重大深远影响的变革。当前,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剧烈、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以及产业间的趋同发展效应明显,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以先进制造业为首的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 产业革命的发生通常最先是以工业的技术革新为标志,作为传统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一般都是最先进行技术革命的,而先进制造业作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广泛的被制造业企业使用。先进制造业相对传统制造业而言,具有巨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信息化:先进制造业主要采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等设备第一时间接收外部最新产业发展方向和行业产品信息,反馈给设计研发中心,对产品的外观、功能、功耗等方面进行实时改进,将信息传输给生产线,实现产品及时的更新换代。 2.自动化:先进制造业的生产线大多采用自动生产机器人来辅助人力生产,生产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造船、航天等领域,生产自动化可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解决生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3.智能化:以智能机床和3D打印机为代表的智能化设备已经占据了制造企业厂房的重要位置,随着这些设备在生产当中的大规模普及,企业可以为消费者制造出他们想要的个性化产品,从而进一步扩大消费群体,取得更高的收益。

面向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创新方法的类型选择及建议

面向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创新方法的类型选择及建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经济水平显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高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又必须依托扎实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然而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需求的现状对我国制造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一方面,制造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管理方法的引进、管理方式的创新等同样成为关键,我国诸多制造企业面临着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方式僵硬等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相对成熟,而企业管理创新尤其是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创新方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制造企业缺乏必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文针对企业创新理论范畴中的制造企业管理创新方法这一议题进行了以下的研究:(1)创新理论、企业创新、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方法等系统的文献梳理。利用内容分析法、共词分析等情报学方法把我国10年来创新领域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把企业管理创新与研究相对成熟的技术创新领域进行对比分析;探寻管理创新方法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地位等。通过分析不仅讨论了管理创新的发展现状、热点、未来趋势,还对管理创新中的企业管理创新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文献分析,为下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针对理论界对企业创新构成定义不一的问题,本文从系统组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构成模型分析图,即从企业由人的属性、企业软实力、硬实力所组成的角度,把企业创新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三个大类和若干小类。 根据企业调研的案例研究结果并通过服务业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创新系统、侧重点、过程等特点的不同,基于生命周期视角对制造企业创新演化策略和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组成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内容,生产管理创新方法内含于管理创新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3)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创新方法类型选择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概念模型构建。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根据企业调研结果,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管理创新方法的调研数据依次进行开放式译码、轴向译码、选择性译码和案例间对比分析。得到了行业环境、团队创新精神、创新文化、企业战略选择的不同组合维度下对渐进式或突变式生产管理创新方法的类型选择模式及其作用机理,(4)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创新方法类型选择智能评价。

企业现代化管理体系

第一部分 建设工程社会保障费管理子系统

目录 前言 (4) 手册内容 (4) 技术支持 (4) 致谢 (4) 一、系统概述 (5) 1.1 概述 (5) 1.1.1 建设工程社保费管理子系统 (5) 1.1.2 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管理子系统 (5) 1.1.3 实名制管理子系统(另附说明) (5) 1.2 企业用户角色 (5) 1.3 角色功能对照 (6) 1.3.1 区内总包 (6) 1.3.2 区内专业承包 (6) 1.3.3 区内劳务分包 (6) 1.3.4 区外总包 (6) 1.3.5 区外专业承包 (7) 1.3.6 区外劳务分包 (7) 二、系统登录 (7) 2.1 系统登录说明 (7) 2.1.1 登陆IP地址 (7) 2.1.2 运行环境 (8) 2.1.3 登陆界面及登陆方式 (8) 2.1.3.1 登陆界面 (8) 2.1.3.2 登陆方式 (8) 2.2 数字证书使用说明 (13) 2.2.1 管理界面 (13) 2.2.2 操作说明 (14) 2.2.2.1 登陆证书管理工具 (14) 2.2.2.2 修改PIN码 (15) 2.2.2.3 修改USBKey名称 (15) 2.2.2.3 查看证书信息 (16) 2.2.3 丢失补办 (17) 三、系统使用说明 (17) 3.1 建设工程社保费管理子系统 (17) 3.1.1 企业管理模块 (17) 3.1.1.1 企业信息维护 (17) 3.1.1.2 人员信息维护 (20) 3.1.1.3 参保信息维护 (23) 3.1.1.4 临聘人员 (29) 3.1.2 工程项目管理模块 (30)

【毕业论文】论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的途径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论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的途径 ----以美特斯·邦威集团为例 学生姓名:袁伟波 学号:0905010323 专业班级: B09工商管理(创业管理)2班 指导教师:孙士伟 学院: 管理学院 2013年5月

论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的途径 ——以美特斯·邦威集团为例 摘要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我国经济重要主要部分的民营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可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原本适合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已日益显露出弊端。这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企业的管理需求,甚至将会阻碍到整过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在民营经济中起着主导地位的家族企业,则成为目前改革的重点。通过进一步地实地考察研究,合理解决经营权和所有权的产权问题,总结出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途径,从而改善家族企业的运营。本文将实实在在站在家族企业的角度分析,以美特斯·邦威集团为例,总结成功企业完成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的经验,探讨具有时代意义的先进途径。通过对家族式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突降的研究,本文将会为家族企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家族式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转变途径

ANALYSIS OF TRANSFORMATION OF FAMILY MANAGEMENT TO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APPROACH ——THE METERS/BONWE GROUP AS AN EXAMPLE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private economy,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economy of China , has rapidly developed.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al progress, the original economic management mode of development has increasingly exposed shortcomings. It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current requirements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even will hinder to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family enterprises which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private economy, will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reform. Through further investigation, solving reasonably the problem of property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we summar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family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 so as to improve the family business operation. This paper will really stand in the family enterprise perspective, taking Meters/bonwe Group as an example,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ways of family management to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which completed in the successful enterprises, and find the advanced way of meaning of the time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change from family type management mode to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 this paper will direc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family enterprises. Key words: family management;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ways of transition

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探讨

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探讨 发表时间:2017-11-02T10:16:43.2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作者:吴金全 [导读] 摘要: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居于重要位置。目前,力图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又将必然的承担起其历史重任。因而,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311 摘要: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居于重要位置。目前,力图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又将必然的承担起其历史重任。因而,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实现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持久竞争力,国内学者们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就现有的研究看,经济学家较多地关注于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本文分析了精益生产的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模式。 关键词:精益生产;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模式; 实际上,企业运营层面的研究视角更具有实践意义,因为,技术效率的决定有自然客观性难以人为改变,而管理效率则是对企业运营通盘的带有计划性的考量,可以更深刻地说明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也具有相对更强的操作层面的政策含义。 一、重要作用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管理的基础、效率和成本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最大资本,也是企业提升管理创新能力的基础,而精益生产正是支持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是现代IE 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对提升企业管理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 1.企业管理创新基础的改善与快速积累。精益生产通过对企业现场作业的规范和提升,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智慧和能力,塑造全员参与的文化,实现企业追求卓越的管理目标,也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基本前提。因为通过实施精益生产的各项活动,能够使企业全体员工意识到精益生产的重要性,并以主人公的心态投入到具体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使精益生产固化为企业的一种管理创新理念和文化,持续不断地推进企业管理创新。 2.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精益生产不只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管理思想体系,对提升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精益生产要求企业在生产现场、人员组织、系统结构、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不断规范、改善和提升,这种规范、改善和提升使整个企业得到系统的优化,在优化过程中所采用的精益工具和方法实际上就是企业管理方法的创新; 制定的作业标准和形成的制度体系实际就是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优化后的人员组织实际就是企业管理组织的创新; 所采用的拉动式生产方式在减少库存的基础上,着眼于市场,根据顾客的需求来制定生产计划,从而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实现了市场的创新; 所形成的新的商业模式实际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经过长期的实践所固化下的精益求精、以人为本等精益生产和精益文化理念,实际就是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的创新; 二是管理学中有句名言你想推动什么,就要考核什么,精益生产也不例外,其有效实施也需要一个有效的考核体系,精益生产要求绩效考核指标必须直接或间接承接企业整体目标与愿景,绩效考核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团队的考核而非仅仅着眼于个人,对精益生产实施情况的考核与创新绩效管理的目标相一致,实际也属于创新绩效考核的范畴。 二、精益生产的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模式 1.制造业商业模式。抛开行业区分单纯从创新角度分析,商业模式的创新正是源于企业为获取更有力的竞争优势而采取的行动,企业在寻求发展的一系列变革中,战略变革是企业的核心变革,它不仅是理念的转变,更是一种思想和认识的转变,企业要想把这种思想或认识变成企业系统性的运作模式,就要通过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及改革来完成,所以商业模式的确立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商业模式的调整也是企业战略变革的一个常态。对商业模式研究发现,无论商业模式的复杂程度如何,它都是由企业主体、合作伙伴及目标客户等几大部分构成的。以价值为导向的商业模式,每一个要素都有其明确的含义及作用力,它们是价值环节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和职能体,是企业利益和行为的具体走向,它们都遵循企业生存准则,即价值发现—价值锁定—价值交换—价值回收—价值分配。制造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及面对的客户群体是在一定的环境状态下而形成的,以环境适应为前提,一些研究学者认为企业的成长过程是通过在不断的市场定位和反复修正资源的中不断去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商业模式体系结构是商业运作过程中为创造价值而构建的企业布局,目的是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并获取产品利润。为此,商业模式是以价值获取、价值实现为活动主线,合理安排企业资源配置活动来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支撑整个企业活动,任何企业都是以商业模式设计成功为前提,进而逐步推进业务流程规范化、人员管理规范化、财务管理预算等相关运作和设计。 2.职能化管理模式和流程化管理模式。根据两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我们可以清晰的总结出两种管理模式之间的差异,大体可从这些个方面论述:一是关注对象不同。职能化管理模式关注重点主要是职能部门的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部门和部门之间为垂直化管理方式,部门只注重内部处理环节,忽视整体逻辑联系,最终缺乏有机的结合,导致目标不统一。而流程化管理模式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目标,把战略、顾客、市场看成一个整体,强调管理的一致性和全流通性,企业内部的设置是以流程进行规划、安排,企业各个环节目标都是实现最终战略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工作途径不同。职能化管理对工作的安排具有随意性,往往是该部门领导临时确定,缺乏统一时间安排,导致整体工作效率降低。而流程管理则相反,它强调工作的时间性、连续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它的时间点,整个流程过程中是以时间为基础,时间也是整个业务管理流程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三是内部改造形式不同。职能管理模式下内部改造对象为职能部门,每次改造过程是以人为基本单元,在实际执行时只能采取重新划分部门再进行职能结构调整、人员增减等方式,而无实质性的改变。但流程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根本性、革命性、彻底性的过程再造,它是对企业内外部整个环节的优化处理,以满足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现代企业的主要运营为基础,以提高顾客满意度等,它是对原有部门进行破坏性的改变。四是业务流程不同。职能管理模式中部门职能是相对独立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衔接一般由上级部门统一规划安排。而在流程化管理模式中,所有部门都是流程中的一个组成环节,他们需要完成的工作也是全流程中的一个阶段过程,在全流程中,他既是顾客,又同时是下一阶段的提供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衔接是按流程引导的,不需要专门的控制和协调机构。综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职能化管理模式所形成的是一套层次鲜明、等级严格的管理体系,企业内部管理呈金字塔结构,命令、控制和协调为整个体系的管理手段。趋于扁平化发展的流程化管理模式,是以企业目标为出发点,对原来业务流程和效率进行全面分析、改造,融入新技术,量化业绩,在高层管理者的推动下,企业开展全面的、彻底的、革命性的业务流程重造。 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模式,阐述的是一种促使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提升的思想和理念。模式存在着难以变通的局限性,对模式的具体应用需要结合企业实际选择合适的精益工具和方法,按照模式提供的思路进行实践。

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评审和发布办法(doc5)(1)

附件三: 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评审和发布办法 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关于进一步组织做好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有关工作的通知》(国资改革函[2003]62号)精神、比照国家对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组织做好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有关工作的通知〉暨进一步组织做好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有关工作的通知》(京国资改发[2004]2号)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是指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在企业制度、管 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手段等方面提出的具有改进、创新因素,有明显作用和效果的办法和措施。其主要要求:一是具有创新性,即符合管理科学原理,能反映一定管理领域的客观规律,结构、功能明显优于原来采取的管理办法,并达到或超过北京市或国内先进水平的创造发明;应用北京市或国内已有的成果在实践中确有改进和发展的创新因素;国外先进管理技术与企业实际结合进行创造性应用。二是具有实践性,即符合国家和北京市技术政策、法规、体现国家和北京市指导企业工作的客观需要,具有导向性、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三是具有效益性,即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 二、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国务院和北京市 切实加强企业科学管理的总体要求,以及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部、委、办、局

提出的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的重点。同时要结合企业所面临的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等经营环境的变化;有针对性选择成果主题,突出重点和难点。例如: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展资源节约与生态型企业建设,实施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管理;加强技术创新管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战略管理、品牌管理;以市场导向,解决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难点、重点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安全生产管理等实行人本管理;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严格成本控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现代物流配送管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等。 三、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创造单位,是在我国和北京市工商行 政管理部门注册的工业、交通、建筑、商贸、农林、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各行业企业,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集体、联营、股份合作、有限责任、股份有限、私营和港澳台商、外商投资等各种类型的企业。中央企业、市属企业所属的分公司(或相同性质的生产企业)以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也可作为创造单位申报。 四、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由企业自愿申报,国家级的由北京市国 资委、北京企业联合会向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推荐。申报、推荐的成果要经过有专家参加的具有一定权威的鉴定组织确认。 五、企业申报的成果应经过一年以上的实际应用,所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数 据,必须经过推荐单位审核认可并盖公章。属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必须经过科学测定后填写其提高工效的数据。成果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计算,按全国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