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实验心理学笔记整理

一、绪论(考1道单选,1道多选,2题共3分)

1.什么是实验心理学

广义(实验的心理学):应用实验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即科学心理学的代名词)。

狭义(心理实验学):研究如何进行心理实验的一门心理学学科,包括实验的基本理论、技能以及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实验研究成果。

2.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目的

用以说明和解释人在完成某项任务时的心理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即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来推断心理活动的方式),进而达到“控制”行为。

3.实验法的优点(与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容易出多选)

1、可以创造实验条件使事件产生。

2、可以重复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验证。

3、可以系统变化实验条件来考察事件的变化。

4、可以得出因果关系。

强调对各种变量的严格控制

4.实验法的局限性

1、有些复杂心理活动还难以使用实验法

2、有些特定心理现象(如违背伦理道德)不能使用实验法。

3、实验条件的人为性等因素导致实验结果缺乏实用性。

5.心理实验研究的程序

发现问题、查阅文献、理论思考、提出假设、实验设计、

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统计、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理论进行讨论、

撰写实验报告、发现新问题

6.几个重要的人以及其贡献

费希纳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1、用量化思想联系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费希纳定律),表明可以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

2、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

3、对现代实验心理学具有深远影响。

奠定了心理测量学的基础。

后人为弥补传统心理物理法的缺陷而发展出信号检测论。

冯特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1、倡导以心理现象(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而非“灵魂”。

2、提出必须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并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3、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促进科学心理学在国际内传播。

艾宾浩斯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1、证明实验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记忆),预示所有心理现象都可以用实验法来研究。

2、从根本上变革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发明无意义音节)。

3、为实验心理学提供新的变量测定方法,解决高级心理过程的量化问题(发明节省法来测定记忆效果)。

4、通过实验建立第一个和高级心理过程有关的函数关系——遗忘曲线。

二、心理实验的设计(考3道名解,8道单选,2道是非,2道多选,1道应用,共52分,重中之重!)

1.名词解释

自变量:由研究者选定的,在实验中由主试所操纵的,预计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因变量:依据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现象变化的变量,需要选择适宜的反应指标对其变化表现出来。

相关变量:凡是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无关变量:凡是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额外变量:在相关变量中,实验者用以研究的变量为自变量,不用来研究的为额外相关变量。

内部效度: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外部效度: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交互作用(交互效应):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组合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即一个自变量的各水平在因变量上的差异需结合其他自变量的水平不同而有表现出不一致。)

*2x2实验设计:即实验有两个自变量,每个各2个水平,共4个处理。(实验设计的名词解释AxB设计,几个相乘几个自变量,自变量水平即字母代表的数字,AxB个实验处理,如2x3就有一个变量2个水平,一个3个水平,6个水平。) 主效应: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由单个自变量(不同水平的改变)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实验设计中有N个自变量就对应有N个主效应。)

简单效应(单纯主效应):[交互作用显著时,则需考虑] 一个自变量各水平在另一个自变量每个水平上的因变量的变化。(MxN两因素实验设计有M+N个简单效应)

被试间设计:是指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对另一被试(组)进行另一种自变量水平处理的实验设计。

被试内设计:是指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

混合设计:既有被试间设计,也有被试内设计的实验设计。

举个例子,2x3被试间:即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其中一个自变量有2个水平,另一个自变量有3个水平,共6个处理,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对另一被试(组)进行另一种自变量水平处理的实验设计。

自变量混淆现象:当额外变量没有控制使得它与自变量共同作用于因变量,这种结果不一定由自变量引起的实验结果不真实、失败的现象叫做自变量混淆现象。(课堂上老师口头补充的)

2.单选,多选,是非题知识点整理

1、指标无效特例

天花板/地板效应:由于任务过于简单,各组被试的成绩都非常高/低,不能真实反应出因变量的变化,这种反应指标不敏感的现象叫做天花板/地板效应。

2、对额外变量的控制

1)排除法: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缺点:缺乏推论的普遍性;适用面较窄。

2)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固定不变。

缺点:结论不能推广到额外变量的其他水平上去。

以上两种属实验操作/环境控制的方法

3)抵消平衡法:采用某些综合平衡的方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中的效果互相抵消。主要作用是控制序列效应。

缺点:适用面有限制;对于较复杂的实验其实施可行性较差(处理次数随自变量水平的增加呈几何级别增长)

4)随机化法:根据概率原理,把被试随机地分派到各组中。

缺点:根据概率原理,仍有机率使得各组不同质而干扰实验。

5)匹配法:对于前测并配对,使各组被试的特点相等。

缺点:理论可取,但实际难度较大,并不常用。

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在部分简单匹配(如男女比例相当、年级人数相当等)的条件下,进行随机化。

以上三种属实验设计/程序控制的方法。

6)统计控制法:实验过程中容许额外变量的存在,事后用统计技术来达到控制该额外变量。(即对额外变量进行前测,在事后统计中作为协变量,运用协方差分析等方法来加以控制,属于实验分析/统计控制)

缺点:要学好更多的心理统计学知识。

3、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的关系(是非题)

内部效度低,外部效度必定低;外部效度低,内部效度不一定低

4、真实验的特点

(1)研究者能够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

(2)研究者能够对额外变量进行严格控制。

(3)研究者能够操纵自变量的不同水平。

5、单因素实验设计与多因素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设计中根据自变量水平的多少区分为:双组设计、多组设计。

根据各被试组的类型不同区分为:独立组设计、相关组设计(包括配对设计、被试内设计);对应于随机化设计与区组设计。

多因素实验设计中根据各自变量的相应类型区分为:被试间设计(默认为独立组设计)、被试内设计与混合设计。

6、多因素实验设计优于单因素实验设计的地方(多选题)

a. 实验效率高;

b. 能考察交互作用;

c. 更有利于干扰变量的控制;

d. 更接近于现实情形。

7、随机分配(独立组设计)

优点:a. 被试接受实验的时间短,减少其厌烦或疲劳;b. 避免了序列效应;c. 相对设计与操作简易。

缺点:a. 各组被试整体上仍有小的可能会存在差异;b. 被试利用率低,实验需要更多被试;c. 统计效率不高。

8、(等组)匹配:①人为配对;②自然配对

优点:a. 可控制某些干扰变量,使各组尽量同质;b. 避免了序列效应; c. 被试接受实验的时间短,减少其厌烦或疲劳;d. 从组内效应中区分出区组效应,统计效率高。

缺点:a. 前测与匹配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b. 被试利用率低,并且有些匹配不上,实验需要更多被试;c. 前测过程可能会引起练习效应;d. 有些变量无法进行前测,因此也无法使用匹配设计。

9、重复测定(被试内设计)。

前两种设计被试只接受某一种处理,而重复测定则要求被试接受该自变量所有水平的实验处理。

优点:a. 确保各组被试(在特征上)同质;b. 被试利用率高,节省被试;c. 从组内效应中区分出被试效应,统计效率高。

缺点:a. 被试接受多个实验处理,时间长,易导致其厌烦或疲劳;b. 序列效应的存在导致有些实验不能采用重复测定(顺序的不可逆)。

“匹配”与“重复测定”均属于相关组/区组设计

10、关系图

独立样本相关样本

随机分配匹配设计重复测量

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

11、有关概念的辨析

1.随机抽取/选择被试;随机分配/分派被试(随机分组)

2.无特别说明时,“被试间设计”(即“组间设计”)又可默认为“独立组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被试内设计”(即“组内设计”、“重复测定设计”)又可默认为“相关组设计” / “随机区组设计”(而“匹配设计”属于“被试间设计”、“相关组设计”)

3.“随机区组设计”(即“相关组设计”)可包括“匹配设计”与“重复测定设计”

*12、五道改错题例子与答案(改错的措施需结合题目具体设计)

1.有位心理学家提出一个理论:随着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了解程度的加深,小组的工作效率会逐渐提高;当工作效率达到一个临界点时,会开始轻微下降。这一下降(“蜜月期结束”)会发生在小组成员停止高度合作行为,而开始争夺权力的时候。为了检验这一理论,他选取了素不相识的被试组成小组,让他们完成一系列任务。研究使用了五个任务,每个任务需要35分钟完成,两个任务之间有5分钟的休息时间。结果显示,小组的工作效率在第五个任务之前一直上升,但在第五个任务上出现明显的下降。据此研究者宣称他的理论得到了支持。

错误:也有可能是先练习效应,后疲劳效应导致

改错:设置对照组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

2.有个研究者选取了20位相信占星术的被试,根据占星术推算各个被试前一天的遭遇,让他们在一个6点量表上评定这一推算的准确程度,6点量表的范围从“极其准确”到“极不准确”。所有20位被试都报告这一占星术推测有一定程度的准确性。因此该研究者得出结论,认为占星术是准确的。

错误:选择被试不应只选取相信占星术的

有可能是一般事件的基线概率,不能证明为占星术

改错:选取一般被试、设置对照组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

3、最近报导称“凉烟糖影响孩子”,还认为买过凉烟糖的孩子比没有买过的孩子更有可能学会吸烟。这个调查指出,在七年级的学生中,买过至少两次凉烟糖的学生要比那些从没买过的学生更可能去尝试真正的香烟。这个清晰的研究结果让很多学校希望能够禁止这种凉烟糖的销售,他们担心这种凉烟糖会引起青少年的吸烟行为。该调查还指出,如果父母亲至少有一方在家抽烟,孩子就会更倾向去购买凉烟糖,并且会在某些场合尝试吸烟。

错误:因果关系不正确,导致儿童吸烟的真正原因是父母吸烟

改错: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方法:独立样本卡方检验

4、研究已证实,当动物被剥夺食物后,食丸作为强化物的作用显著增加。研究者希望了解,对儿童进行社会剥夺与社会强化时,是否也会出现相同结果。被试是6岁儿童,随机分配。

社会强化的作用是通过一种弹珠游戏进行测量。游戏使用一种有2个孔的箱子,被试每次往其中的一个孔投入弹珠。在开始的4分钟里,主试只观看儿童游戏;随后的10分钟,当儿童将弹珠投入前4分钟里比较少用的那个孔里时,主试给予口头强化,如“好”、“真棒”等。实验的因变量是从前4分钟到后10分钟两个区间儿童投入研究者预期的孔中的弹珠增量。

自变量为三个水平:①社会剥夺组,被试在游戏之前先与主试相处20分钟不交流;②对照组,立即开始游戏;③社会满足组,被试在游戏之前20分钟既有玩具耍,又与主试有交流。

结果显示,社会剥夺组的增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对照组的增量也高于社会满足组。据此,研究者支持了事先假设成立。

错误:除自变量外还有其他干扰变量,实验组多给了玩具耍

改错: 都给玩具或者都不给方法:独立样本方差分析

5、有个研究者假设海马与复杂的思维加工有关,而与简单思维加工无关。他切除了20只随机取样的大鼠的海马结构,让其中的10只学习一个非常简单的迷津,让另外10只学习一个非常复杂的迷津。第一组大鼠通过10次尝试就都学会了走迷津,而第二组大鼠则需要至少30次实验才成功。根据这些实验结果,他认为该研究假设得到了证实,切除海马的大鼠在学习复杂任务时比学习简单任务更困难。

错误:实验设计错误,简单任务完成次数原本就比复杂任务少,不能因此就认为是海马体的作用。

改错:设置没切除海马体的对照组方法:两因素方差分析

*13、交互效应与主效应的关系

当交互效应与主效应都显著时,优先考虑交互效应

14、准实验设计

1.单组设计(实验中只有一个被试组,即实验组)

⑴单组前后测设计:实验组只接受一次实验处理,但有一个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通过检验两成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来解释其处理效应。

例:为验证某种训练方法能扩大儿童的词汇量。

优点:前测与后测具有可比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处理效应。(即将前测作为控制组的成绩)

缺点:未能控制干扰变量,如成熟、历史、测验练习、回归现象等。

2.单组时间序列设计:实验组只接受一次实验处理,但有多个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且前测和后测次数相等、时间间隔相等。先从一系列观测值中剔除成熟效应,再检验前测、后测成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例:为验证某种训练方法能扩大儿童的词汇量。

优点:(进一步)控制了成熟等干扰变量。

缺点:①多次测验的干扰作用;②仍不能控制某些干扰变量,如历史。

15、非实验

1.(广义的)观察法,又称描述法。

⑴(狭义的)观察法

⑵档案法

⑶调查法

⑷测验法

三、传统的心理物理学方法(3道单选,1道多选,1道应用,共12分)

1、单选多选题知识点整合

1.定义:研究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科学。

物理量——对身体各感官的刺激。

心理量——各种感觉或主观印象。

2.心理物理学的发展

1860年,费希纳著《心理物理学纲要》,标志心理物理学的诞生。(传统心理物理学)

主要工作:①感觉阈限的测定;②阈上感觉的量化。

20世纪中叶,史蒂文斯定律和信号检测论的同时诞生,标志心理物理学的发展进入新阶段。(现代心理物理学)

3.阈限(操作定义重点)

绝对阈限: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阈限:那种刚刚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又称“最小可觉差”)绝对阈限(操作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积极反应的那个刺激量。

差别阈限(操作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差别量。

4.阈限测定实验的三个明显特点:

1)选择好刺激系列。[涉及“自变量”]

2)要尽量简化被试对刺激所作的反应。[涉及“因变量”]

3)测定的次数要多些。

*5.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其中差别阈限和绝对阈限测定是课件上的)

1.极限法又叫最小变化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等,是阈限测定的直接方法。

特点: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是否觉察)的瞬时转折点(即阈限的位置)

2.绝对阈限的测定(极限法运用)

⑴刺激系列,分为递增和递减两种,按ABBA设计交替呈现。

递增时,刺激要从阈限以下的某个强度开始。“-”→“+”

递减时,刺激要从大于阈限的某个强度开始。“+”→“-”

说明:在绝对阈限测定中,“+”正反应是指与事实相符的反应,“-”负反应是指与事实不符的反应。

⑵为了避免被试形成定势,每次呈现刺激的起点不能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随机变化。

⑶为了使测定的阈限准确,一般递增和递减刺激系列要分别测定50次左右,刺激由主试操纵。

3.差别阈限的测定(极限法运用)

⑴以口头报告方式表达,一般用三类反应。

被试感觉比较刺激大于标准刺激,主试记录为“+”。

被试感觉比较刺激等于标准刺激,主试记录为“=”。

被试感觉比较刺激小于标准刺激,主试记录为“-”。

当被试在这三类判断中“说不准”时,主试可记录为“?”。(计算时按“=”来处理)

每个系列的测试中都要记录到被试的“+”和“-”报告,且反应比较稳定时(递增中连续出现两个“+”,递减中连续出现两个“-”)才能终止该系列,进行下一系列。

*4.阈限计算的步骤(必考,下面会有应用题的例子示范)

⑴求出每系列的上限T+、下限T-。

在递增系列中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非“+”到连续两次“+”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

在递减系列中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非“-”到连续两次“-”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即每系列的两处转折点)

⑵求出上限、下限的总平均数。

⑶在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距离为不肯定间距IU。

⑷取不肯定间距的一半为差别阈限DL。

⑸不肯定间距的中点是主观相等点PSE。在理论上主观相等点应与标准刺激St 相等,但实际上两者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称为常误CE。

⑹按韦伯定律的含义,差别阈限DL除以标准刺激St即为韦伯分数K。

*5.计算公式(背下来,试卷不给公式)

IU = T+ – T- ;

DL = IU / 2;

PSE =(T+ + T-)/2;

CE = PSE – St ;

K = DL/St

5.常误及其控制

⑴常误(constant error):在测定阈限的过程中经常起作用,以致使测定结果产生一定倾向的误差

在“差别阈限”测定中,常误的计算:CE = PSE – St,即主观相等点与标准刺激之差。

习惯误差或期望误差:极限法所特有的误差。

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实验进行多次易产生的误差。

空间误差或时序误差:测“差别阈限”对两刺激进行比较时存在的误差。

动作误差:平均差误法(调整法)易产生的误差。

误差及其控制

提醒:采用ABBA法设计既平衡了习惯或期望误差对总阈限测定的影响,也平衡了在检验是否存在明显的习惯或期望误差时练习和疲劳效应的影响。但并非平衡

了练习和疲劳误差对总阈限测定的影响。

其实,AB法设计就可以平衡习惯或期望误差,但不能平衡在检验习惯或期望误差时练习和疲劳误差的影响。

注意:抵消平衡法是通过某种平衡设计的手段来抵消某干扰变量对整个实验结果的影响,而不是将某干扰变量排除出实验(如,该实验中对习惯或期望误差的平衡)。

6.平均误差法又叫调整法、均等法、再造法等,是最古老且基本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之一。最适用于测定差别阈限,将就也可测定绝对阈限。(不做计算要求)特点:

⑴呈现标准刺激,被试调整比较刺激,要求被试判断什么时候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相等。反应指标为被试调整的等值。

⑵被试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

⑶调整的比较刺激是连续变化的。

⑷接近阈限时被试可反复调整,直至满意。

7.误差及其控制

动作误差:因被试动作方式不同(如,从长调整到短与从短调整到长)而过高或过低估计比较刺激的反应倾向。

各种常误(如,空间误差、动作误差等)及其控制同“极限法”。(实际上,平均差误法中的动作误差及疲劳/练习误差对阈限测定结果的影响是不能够用多层AB法或ABBA法来抵消平衡的)

8.恒定刺激法又叫次数法、常定刺激差别法、正误示例法等,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

极限法易受习惯或期望误差的影响,且数据利用率低。

平均差误法不适于难以连续调整的刺激,易产生动作误差,且计算的是阈限估计值。

恒定刺激法则不存在这些缺点。(但它有其他缺点)

特点:

⑴通常由处于感觉过渡地带的5-7个刺激组成,这些刺激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⑵此法在统计结果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引起某种反应(+、-或=)的次数(进而计算百分数)。

9.绝对阈限的测定(恒定刺激法的应用,计算必考,下面应用有举例子)

阈限的计算

先计算被试对每个刺激报告“有”或“无”的次数,并求出百分数。(可只计算一种反应的) P58表2-5(最好结合着书本来看)

方法一:S-P法(作图P59图2-4或直线内插)

注:由于只使用了两个点,其他点均被忽略,不免有误差。改进方法是采用25%、50%、75%三点的刺激值的平均数来作为阈限(即“平均法”,P68表2-10)。

方法二:S-Z法(平均Z分数法)P63表2-7(作图P63图2-5或直线内插)

两点为“最低一半S值的均数、相应的P→Z值的均数”,“最高一半S值的均数、相应的P→Z值的均数”;通过两点画一线。其后的计算同“方法一”

10.差别阈限的测定(恒定刺激法的应用)

1、自变量

标准刺激为能被感觉到的某一刺激强度;比较刺激可在标准刺激上下一段距离内确定,一般从几乎完全没被感觉出差别到几乎完全感觉出差别的范围内选定5到7个刺激强度作为比较刺激。

2、因变量(反应变量)

要求被试以口头报告方式表达。

两类反应(+、-)

三类反应(+、=、-)

3-1 ( + & - 两类反应)阈限(代替值)的计算 P69

50%正反应的那个刺激值不是差别阈,而是主观相等点M(可理解为与标准刺激比较完全没感到差别)。因此,不能以50%引起感觉差别的刺激增量作为差别阈限,而取50%和100%正反应这二者的中点(即75%点)作为差别阈(上限)的代替值。

75%差别阈限:对于正负两类反应差别阈限的计算,采用75%点与50%点的刺激强度的差别作为其差别阈限

具体计算过程同“此法测定绝对阈限”(S-P,S-Z)。

3-2 (三类反应)阈限的计算 P70

不肯定间距的上限T+定为被试做出50%次大于标准刺激反应的比较刺激值,下限T-定为50%次小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值。

P71图2-8为S-P作图法,P73图2-10为S-Z作图法。

有了上限和下限,之后的计算过程同“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

*11.测定阈限的三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极限法的实验程序和计算过程都符合阈限的操作定义;但易产生习惯或期望误差,并且实验次数多,数据利用率低。另外,在测定差别阈限(用三类反应)时易受被试态度等主观心理指标的影响。

平均差误法是让被试主动调整刺激、易引起兴趣,并且实验进程快;但不适用于测定难以连续变化的刺激,并且易产生动作误差。另外,虽然它的数据利用率高,但所测定的结果均为阈限的估计值。[实际上它也易受主观心理的影响] 恒定刺激法的实验程序和计算符合阈限的操作定义,误差控制得较好,实验进程较快,其结果可应用各种数学方法加以处理,数据利用率高,因而精确性高、应用面广;但在测定差别阈限(用三类反应)时易受被试态度等主观心理指标的影响。

2、应用(分别为极限法与恒定刺激法应用,必考,来自课堂小测)

1.用最小变化法测得的长度差别阈限记录如下表所示。实验中标准刺激St=50mm 。试计算:差别阈限DL 、常误CE 和韦伯比率K.

解:T+ =(55+49+53+51)/4=52 T- =(45+49+49+45)/4=46.5 IU=T+ - T-=52-46.5=5.5mm DL=IU/2=5/2=2.75

PSE=(T++T-)/2=49.25mm CE=PSE-S=49.5-50=-0.75mm K=DL/St=2.5、75/50=2.75/50

2、用恒定刺激法测得的重量差别阈限(三类反应)记录如下表所示。实验中标准刺激St=200g 。试计算:差别阈限DL 、常误CE 、韦伯分数K 。

解:205-T+/110-100=205-195/110-30得T+=203.5

T- - 195/100-120=205-195/20-120得T-=197

IU=203.5-197=6.75

PSE=(203.5+197)/2=200.375

CE=200.237-200=0.0375

DL=6.75/2=3.375

K=3.375/2

*5.计算公式(再给一遍,真的要记住,很重要)

IU = T+ – T- ;

DL = IU / 2;

PSE =(T+ + T-)/2;

CE = PSE – St ;

K = DL/St

比较刺激 长度mm 1 2 3 4 60 + 58 + + 56 + + + 54 ? + + 52 = + = + 50 - + + = 48 = - = - 46 = - - = 44 - - - - 42 - - - 40 -

55 49 53 51 45 49 47 45 比较刺激(g ) 185 195 205 215 “+”反应(次数) 10 30 110 170 “=”反应(次数) 10 50 70 20 “-”反应(次数) 180 120 20 10

四、心理物理量表法(2道单选,1道多选,1道是非,共5分,重点不多,但内容不少,实验报告用的多,考上的话,掌握重点,其他知道就行)

1、为何心理量不能用物理量表进行测量?

⑴心理量的变化不一定和物理量的变化一一对等。

⑵有些心理量很难确定相应合适的物理量连续体。

2、一个量表可具有以下四个测量属性:差别、强度、等距、绝对零点。

从量表有无相等单位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心理量表可分为等级量表

(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比例量表、ratio scale)三类。

还有一类:称名量表。

3、等级量表制作方法

1.等级排列法是一种制作等级量表的直接方法。

步骤: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者按照一定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这样,就能求出每一刺激的各自平均等级,最后,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级进行排列所得的顺序就是一个顺序量表。

2.用等级排列法建立顺序量表的注意事项:

⑴由于最终的顺序排列取决于所有被试的平均等级,因而要求被试的抽样能够代表实验试图研究的人群总体。

⑵由于每一个被试只进行一次排序,所以等级排列法对被试的利用率不高,且难以排除被试在唯一一次排序中的各种随机误差

3.对偶比较法,过程类似于恒定刺激法。

步骤: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两两配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两个刺激中哪个刺激的该特性更明显。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所以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如,共10个刺激则可配成45对)。最后依它们各自更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等级得分或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顺序量表。

4.用对偶比较法建立顺序量表的注意事项:

⑴对空间误差或时序误差的控制。

如果各对样品同时呈现,则存在空间误差。

控制方法:若第一轮以AB形式呈现,则第二轮以BA形式呈现即左右颠倒。

如果是相继呈现,则存在时序误差。

控制方法:若第一轮以先A后B次序相继呈现,则第二轮以先B后A次序相继呈现。

提醒:相应的计算在细节上要变。

⑵在被试利用率上优于等级排列法,但仅由单个被试测得的量表,不能直接推广到更大群体。

4、等距量表的制作方法

1.差别阈限法是一种制作等距量表的间接方法。

步骤:用(任何一种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出)感觉的绝对阈限为量表的起点;然后

以绝对阈限为标准刺激,确定第一个差别阈限;再以绝对阈限加上第一个差别阈限的刺激强度为基准,再测量第二个差别阈限……于是,我们可以以刺激强度为横坐标,以绝对阈限以上的最小可觉差的数目为纵坐标,画出的心理物理关系图就是等距量表。

2.即以绝对阈限为相对零点,以最小可觉差(心理量)为测量单位。

(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内可利用韦伯定律来简化制作过程)

差别阈限与最小可觉差的差别

前者是物理量,每个差别阈限会存在不同;后者是心理量,费希纳认为,每个最小可觉差均相等

3.感觉等距法

要制作一个等距量表,最直接的方法是采用感觉等距法它是通过将一个感觉分成主观上相等距离来制作。最简单常用的是二分法

二分法的步骤:将某两个刺激所引起的感觉连续体分成两等份,即指出某一点将感觉分成相等的距离。(主观感觉上等距,但引起等感觉的物理刺激强度之间的差异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把相等感觉单位作为纵坐标,以刺激物理量作为横坐标画图,就可得一个等距量表。

4.评价量表

当引起心理量变化的物理刺激变化不连续或难以确定时,可以通过评价量表的方法来建立心理量表。但困难之处在于各评定等级保持等距。

5、等比量表的制作方法

1.感觉比例法

感觉比例法又称分段法是一种制作等比量表的最直接方法。其方法是通过把一个感觉量加倍或减半或取任何其他比例来建立心理量表。

2.步骤1:呈现一个固定的阈上刺激作为标准,让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它所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的一定比例(如2倍、1/2)。实验只选定同一比例。与一个标准刺激比较若干次后,再换另外几个标准刺激进行比较。比较完所有标准刺激后,便可用与各标准刺激(横坐标)在感觉上成一定比例的比较刺激(纵坐标)制图(双对数)。

步骤2:先规定某物理量为多少心理量,然后根据双对数图,建立心理物理比例量表。

3.数量估计法

数量估计法也是制作等比量表的一种直接方法。

步骤:主试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如某一重量),并赋予它一个感觉上的主观值(如10),接着让被试以这个主观值为标准,将其他比较刺激的主观强度用数据表示(如感觉比较刺激的重量估计为标准刺激的2/5,则赋值为4)。然后计算被试对各个比较刺激量估计的几何平均数或中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即可制成等比量表。

由感觉比例法和数量估计法所得的比例量表,其心物关系符合史蒂文森定律,表现为心理量的对数与物理量的对数呈直线正比关系。

6、制作等比量表的注意事项:

⑴被试正确使用数字是有效制作等比量表的前提;

⑵在比例判断中被试易受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如动机、环境干扰等),难以保证量表的等比性质。

7、心理物理函数(重点,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1.韦伯定律

重要作用:它使得比较不同感觉通道及不同条件下的感受性成为可能。

对其有效性的实验检验。

对韦伯定律的修正: K =ΔR /(R + a)。

只要a的量选择合适,修正后的韦伯定律就可以在刺激强度很弱的情况下其韦伯分数仍趋于一致。

2.费希纳的对数定律

S = K lgR (S-感觉量、R-物理量、K-常数)

心理量是物理量对数的函数(即,感觉量与物理量的对数呈正比/直线关系)。3.史蒂文森的幂定律

S = b Ra (S-感觉量、R-物理量、b-常数、a-幂指数)

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幂函数(即,感觉量的对数与物理量的对数呈正比/直线关系)。幂定律并不是完全否定对数定律,而是一种拓展)

五、信号检测论法(3道单选,1道是非,1道应用)

1、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理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阈限的理解(区分了“客观感受性”和“主观动机、反应偏好等”),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包括噪音N、信号S、信号+噪音SN及N分布、SN分布,四种反应

2、信号检测论的统计学原理

1.信号检测实验的基本程序

主试呈现刺激,有时只有“噪音”刺激(N),有时同时呈现“信号加噪音”刺激(SN),让被试对信号刺激(SN)做出反应。

在呈现刺激前,主试要先告诉被试N 和SN 各自出现的概率(这个概率称为先定概率或先验概率)和判定结果的奖惩办法,因为两者都将影响被试的判定标准,每次实验呈现的是N 还是SN 是随机安排的。主试在呈现刺激之前要先给被试一个预备信号。

四种反应:报准/击中,漏报,虚报,正确拒绝。

3、噪音与噪音分布:信号检测论中所说的噪音是指一切对信号侦察起干扰作用的背景刺激,其强度为干扰刺激的物理值;而心理学中的噪音分布是指噪音所引起主体的感觉强度的正态分布,即心理量的分布。同理,信号与信号分布也是。

4、信号检测实验的数据整理(先制成2×2“反应矩阵”再算各概率)

(1)报准:当信号出现时(SN ),被试报告为“有”,这称为报准(或击中),以y/SN 表示。我们把这个判定的概率称为击中的条件概率,以P (H )或P (y/SN )表示。

(2)虚报:当只有噪音出现时(N ),被试报告“有”,这称为虚报(或误报),以y/N 表示。我们把这个判定的概率称为虚惊条件概率,以P (FA )或P (y/N )表示。

(3)漏报:当有信号出现时,被试报告为“无”,这称为漏报(或失察),以n/SN 表示。把这种判定概率称为漏报条件概率,以P (M )或P (n/SN )表示。

(4)正确拒绝:当只有噪音出现时,被试报告为“无”,这称为正确拒绝(或正确拒否),以n/N 表示。我们把这个判定的条件概率称为正确拒绝的条件概率,以P (CR )或P (n/N )来表示。

由于P(y/SN)+P(n/SN)=1、P(y/N)+P(n/N)=1,所以我们通常只考察报准率P(y/SN) 和虚报率P(y/N)。

5、辨别指数d 1(计算题,下面有应用例题)

又称敏感性指标,用于衡量个体的感知能力。

在信号检测论中,辨别力的大小可以表现为N 分布和SN 分布之间的分离程度,公式表示为:N SN Z Z d -='其数值越大代表辨别能力越强。

*poz 转换注意:p 小于0.5取得z 为负值,大于0.5取得z 为正值

6、似然比值β(计算题)

含义为SN 引起的特定感觉的条件概率与N 引起的条件概率的比值,公式表示为: N SN O O =β文字说明为,其值越大,判断标准越严,偏向报告没有信号。

7、判断标准C :以刺激强度单位为单位的感受经验强度,其数学含义为判断标准截点处的物理强度

8、操作特征曲线

ROC 曲线是在以虚报率为横坐标、报准率为纵坐标的坐标图中,根据被试在特定刺激条件下(如改变先验概率或支付矩阵、采用评价法)由于采用不同判断标准而得出的不同结果所绘得的曲线。

由于该曲线上各点反映的都是相同的感受性,所以又叫等感受性曲线。

9、“理想”曲线与实际得到的曲线有差异,为何?

答:d ’、β在整个实验进程中的不稳定性。

10、检测论的应用方法:有无法、评价法、迫选法

11、信号检测论对心理物理法的重大突破:

1)把态度(主观心理指标)与辨别力(客观心理指标)区分开。

2)不仅考察被试对信号的反应,还考察被试对噪音的反应(并归纳出四种反应)。

12、信号检测论例题(应用必考,来自随堂练习)

一项运用信号检测论(有无法)的研究得到如下次数分布结果,请分别计算d 1和β。 附poz 转化表部分数据

p o z

0.10 0.39 0.25

0.13 0.38 0.33 0.17 0.36 0.44 0.20 0.35 0.52

解:P (y/SN )=140/200=0.7 P (y/N) =80/200=0.4

0.7-0.5=0.2

0.5-0.4=0.1

根据查表得Zs=0.52 Zn=0.25又因为Pn 小于0.5

所以Zn=-0.25

d 1=Zs-Zn=0.52-(-0.25)=0.77

根据查表得Osn=0.35 On=0.39

β=Osn/On=0.35/0.39=0.90

六、反应时法(1道名解,3道单选,1道是非,1道问答,共15分)

1、反应时的定义

反应时(又称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 ,简称RT )是指从刺激呈现到个体做出明显反应时所需要的时间(操作定义),因此又称作“反应的潜伏期”。

2、简单反应时/A 反应时/基线反应时: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要求他们只作单一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叫简单反应时。

复杂反应时:包括选择反应时和分辨反应时。

选择反应时/B 反应时:依次呈现多种刺激,要求被试对每种刺激均做出相应的反应,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分辨反应时/C 反应时:依次呈现多种刺激,要求被试只对某种刺激做出反应,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3、影响反应时的其他因素 [自习] P140

输入 SN N

判 段 有信号 140 80

无信号 60 120

除了反应时任务类型以及速度-准确性权衡这两个基本因素之外,反应时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1)刺激变量(如刺激强度、刺激复杂程度等)

2)机体/被试变量(如机体适应水平、动机、练习、个体差异等)

4、反应时技术:这是一门按严谨的逻辑思想,通过测定反应时来推断内部信息加工过程的技术。包括:减数法、加因素法、开窗实验等。

*5、减数法(必考)

基本逻辑思想:信息加工为系列加工。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举例说明:2、减数法的应用

(1)证明短时记忆存在视觉编码的实验

对实验结果的解释(重在理解)

①同时呈现时,RT Aa大于RT AA,说明前者作业中含有后者所没有的加工过程(即听觉编码)。表示为:RTAa= RT基线 + RT视觉编码 + RT听觉编码;

RTAA= RT基线 + RT视觉编码。

②随间隔时间加大(0.5-1s),两种作业的反应时接近了,推测对视觉材料的短时记忆中先有视觉编码,后以听觉编码为主;同时也推测视觉编码的存在不超过1s。

*6、加因素法(必考)

加因素法的原理

基本逻辑思想:信息加工为系列加工。如果两个自变量有交互作用,那么它们作用于同一个加工阶段;而如果两自变量不存在交互作用(图示),即相互独立,那么它们则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研究得出多少个相互独立的自变量,就推论出至少存在多少个独立的加工阶段。(通常为刺激任务类型的自变量)

加因素实验侧重于证实不同加工阶段的存在。

举例说明:2、加因素法的应用: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

实验程序: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呈现一个数字(测试项目),请被试判定其是否为刚才识记过的,要求被试作出按键反应。计时从测试项目呈现为开始,作出反应为终止。

经过一系列实验,得出四个独立自变量:①测试项目的质量、②识记项目的数量、③反应类型、④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

由加因素法原理可知,根据这四个独立自变量,至少能够得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含有相对应的四个独立加工阶段。

7、反应时技术的新进展

1.内隐学习领域中的序列反应时法

序列反应时任务是以反应时作为反应指标,以序列规则下的操作成绩和随机序列下的操作成绩/反应时之差来表示内隐学习的学习量。

8.序列反应时法

序列反应时任务是以反应时作为反应指标,以序列规则下的操作成绩和随机序列下的操作成绩/反应时之差来表示内隐学习的学习量。

结果发现,尽管被试未意识其规则的存在,但反应时随着规则的重复而逐渐下降,其成绩显著大于随机序列下的练习效应。这表明发生了内隐学习。

这是对减数法逻辑思想的应用(必考单选,选择减数法)

9、内隐态度领域中的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是以反应时作为反应指标,以相容联合任务和不相容联合任务的操作成绩/反应时之差来表示内隐态度偏好。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实验心理学》(朱滢版)超详细知识点及重点笔记.

第一章实验方法 第一节各种变量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一、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 1 、刺激特点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 2 、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如此重要和无时不在,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 、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4 、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 二、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1 、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2 、效度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3 、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 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 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三、控制变量就是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困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 四、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 做一项有三个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三个实验的效率要高。第二,做一项实验比分别做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 三.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190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四.1913-1914年,他又将书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 的产生。提出了“学习个别差异理论” 五.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好奇心、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 六.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行为主义-教学控制、认知主义、构建主义 七.幼儿教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幼儿学习和有效教学的各种问题的学科 八.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九.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1700s-1940s/1950s 1.法国-卢梭《爱弥儿》——“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 2.德国-福禄贝尔——最早研究幼儿心理的先驱者之一;1840年第一所幼儿园;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 套玩具“恩物”;“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 3.意大利-蒙台梭利——“儿童之家”;《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教学法” (二)初创期1960s-1980s (选)★ 1.直接教学方案——贝雷特、英格曼(行为主义)——早期补偿教育 2.认知主义教育方案——“奥苏贝尔方案” 3.建构主义教育方案——凯米.德芙里斯、海伊.斯科普 (三)发展期1980s-现在 第二章学习理论 一、美国,华生《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 ....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二、斯金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第三章幼儿学习心理概述 一. 1.学习是由练习带来的经验而产生的 2.学习需要过程 3.幼儿行为的变化并非必然意味着学习的发生 二.使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 熟或是某种原因而导致的暂时性的改变 三.脑科学研究表明,有“学习关键期”。1岁儿童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2-3 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岁是儿童图像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6岁是儿童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四.脑功能的单侧优势可以影响儿童的个性和学习方式 五.美国的斯佩里提出:左半球是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中枢,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行了具体思维、形象 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中枢 六.幼儿的学习障碍:1.学习困难 2.多动症 七.学习困难:儿童智力正常,但因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引起学业失败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O.Harvey等(2004)用n-back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 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管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的任务,n-back任务是一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实验心理学重点名词及解释课稿

实验心理学重点名词及解释 注:完全自己总结 如果你4月份要参加实验的考试 那么 下一份,打印出来吧 平时多看几眼,总会有些帮助的 是吧? 本人希望与更多的心理学朋友多交流 lxguai@https://www.wendangku.net/doc/943674470.html, 第一章实验方法 1.主试: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发了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 2.被试: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3.自变量:即刺激变量,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4.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5.信度:即因变量的可靠性,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结果 6.效度:即因变量的有效性,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因素造成 7.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 并没有什么差别时,而实验出现高限效应 8.自变量的混淆: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 控制变量就是潜在的自变量 9.组间设计: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即把被试分 组,各组间结果对比 10.组内设计:使每个被试轮流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自变量上,即被试不变,先 后做不同几组测试,然后对比前后的结果,上组对下组有影响 11.匹配被试:对全部被试进行预备测验,测验的性质与正式实验的性质是类似的,或是说 相关的,然后按测验成绩均匀地形成组 12.完全平衡法:把所有可能的顺序都排出来进行实验 13.拉丁方方法:保证每个自变量都同等地出现在实验顺序的每一个位置 14.实验者效应:在实验过程中,若主试对被试的正确反应流露出赞许的神情或是对错误的 反应表示不快,这些主试的态度,是对实验的负面影响,要防止实验者效应 15.因素设计:关于两个或多个变量的一种实验设计,将实验中每一变量的各个水平都结合 起来进行实验 16.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情影中对行为所作的仔细观察,观察者必须为局外人不得干预实验 17.调查法:为确定人们对甘一特殊问题的感受,作用是澄清事实,招除充行的不实传闻 18.相关方法:可能为正可能为负,相关并不必然是原因 19.个案法:又称个案历史技术,对某一特殊人物的深入研究,强调个别差别 20.档案法:使用现有的资料去验证新的假设 第二章心理物理学方法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与内容 五要素三内容 五要素:学生(谁);教师(谁);教学内容(讲授什么);教学媒体(通过什么);教学环境(在…下)三要素:学习过程教学内容评价、反思过程 第二单元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裴斯泰洛齐(瑞士)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化”之思想。 2、赫尔巴特(德国)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此科学基础即心理学。 3、乌申斯基(俄国) 1868年《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 4、卡普捷列夫(俄国)1877年《教育心理学》——世界上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之著作5、桑代克(美国) 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该书扩为三卷本,所以,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年代-50年代末) 20年代-3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1908年代,房东岳翻译了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三、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末) 60年代: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人体主义思潮,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 70年代:奥苏伯(贝)尔(Ausubel)——有意义学习;加涅——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计算机辅助学习(CAI)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94年【美】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第三单元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和方法 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look):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或自然观察法。(例:出水香炉) (二)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实验室试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 自然实验:又称现场试验,试验在正常情况下进行。 (三)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四)调查法: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要求许多被调查者回答以对某一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书面调查:又称问卷法 口头调查:又称访谈法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单元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Life-span 生命全程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量变&质变) (1)胎儿期(-10个月~0岁) (2)新生儿(0岁~1个月) (3)乳儿期(1个月~1岁) (4)婴儿期(1-3岁) (5)幼儿期(3-6岁) (6)童年期(6-12岁) (7)少年期(12-15岁) (8)青年期(15-18岁) (9)成年期(18-25/35岁) (10)中年期(25/35-50/60岁) (11)老年期(50/60-入土)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可逆&不可逾越) ★③不平衡性(关键期-CP: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康拉德?洛(劳)伦兹(Konrad Lorenz)提出关键期(印刻印象) ④差异性(于予与何诛?) 第二单元心理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常出选择) 维果斯基的“最优发展区”(常出名词解释) 1、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或认知发展阶段论) 同化:质没变,量变 顺应:质变量也变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嘴的吮吸,手的抚弄】 ②前运算阶段(2~7岁)【泛灵论、不可逆性、我

实验心理学题目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双耳分听技术: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两个分离的相互独立的声音信息。 本质: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不同声音。 2. 追随耳实验: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实验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个耳朵听到的信息,并且忽略所有来自另一只耳朵的信息。分别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 3. 材料限制:指作业收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 4. 资源限制:指其作业收到所分配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进行。因此,两个同事进行的作业若对资源的总需求量超过中枢能量,就会干扰。此时两个作业水平受互补原则决定,即一个作业应用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个作业可得的资源减少多少。 5. 客体和特征特征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客体是一些特征的结合。 6. 错觉性结合实验。指在不注意的条件下,向被试呈现的不同客体的特征发生彼此交换的现象。 7. 任务定义注意: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某些刺激值或刺激维度而非其他刺激值或刺激维度的反应。 8. 加工定向注意:将注意看做一个把心理集中于多个感觉输入的一个的主动加工过程,注意提高了某些“被注意到”的任务或信息的加工质量。即为了改进加工的速度或准确性而把认知加工过程限制并集中在所有当前信息的某个子集上的过程。 9.(1)外围提示和符号提示。外围提示指提示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的位置,此类提示能自动引起注意,也被称为外源提示。 符号提示指提示只是指出注意应指向某个位置的一个符号。这种提示不会自动使注意指向被提示的位置,因此也被称为中间提示或内源提示。 (2)预言性提示和非预言性提示 预言性提示指对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多于无效试验次数的提示。(即目标更频繁地出现在被提示的位置上) 非预言性提示指在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与无效实验次数接近的提示。(即目标出现在被提示位置的次数并不比不被提示的位置多) 10.双任务范式:是在多个并行任务间注意的指向和调节作用。 11.警戒:持续性注意的一种形式,指个体在一定环境中为觉察特定的,难以预测而又较少出现的信号所保持的准备状态。(注意章节) 14.自下而上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而从上而下加工则指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 15.不可能图形:是一种无法获得整体知觉经验的图形,也可说是一种特殊的错觉。 16.主观轮廓:错觉现象,指人们在一片完全同质区域中知觉到的轮廓。 17.知觉恒常性: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过程。 18.暗适应:指在低亮度环境下感觉缓慢提高的过程。 19.视敏度: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 20.闪光融合:P369 21.视错觉:指单凭眼睛所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 22.接近法则:P372 23.听觉掩蔽: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 24.促声融合:来自双耳的声觉信息融合成了来自一个“中央耳”的信息。

实验心理学重点(来自2008级辅修班)

注:最近找到一个中文的‘实验心理学重点.doc'文档,这个文档来自2008级辅修实验心理学课堂,可能是某个同学或任课老师自己总结出来的提纲,我把它上传到2009辅修班的共享文件夹,供大家参考。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我的ppt文件中都有(会随着课程的深入逐步讲到),没有的东西不要求掌握,期末考试也不会考(期末考试的范围不出我的ppt文件)。 另,除了主要教科书外,本课程中文参考书可以选择: 舒华、张学民、韩在柱《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首选) 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 朱莹《实验心理学》2000版本 范老师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设计是重点 1.实验的含义 从观察发展的历史看来,实验实质上就是一种观察。只不过和自然观察不同,它是一种人为操纵和控制现象发生条件下的观察,能说明因果性关系。所以一般将广义的观察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而狭义的观察特指自然观察。 实验研究(操纵和控制) 非实验研究(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的定义) 2.自变量的操纵 (1)如何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依次取一些不同的点,然后观察在这些不同值的条件下,相应的因变量的值有没有差异。如果有差异就说明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即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差异就说明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没有影响。当然前提是对其它有关变量进行控制。 上述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一些不同的点就是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实验研究中在确定自变量之后,就应该进一步确定自变量的水平了。 (2)自变量水平的确定问题 自变量的水平可以是性质上的差别,也可以是数量程度上的差别。自变量至少有两个水平,以便研究者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如果实验者因特定的目的而选取自变量的几个特定的水平,这时候称之为固定水平。如果实验者因一般的目的而随机抽取自变量的一些水平,这时候称之为随机水平。心理学研究中大部分是前者。即使探讨自变量和因变量一般关系的时候,心理学家也通常采用固定水平的方法。所以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中,水平的选取基本上都是由实验者特定选取。 自变量的水平选取一般都是参考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目的来确定。如果没有资料,还应该通过预实验来确定。 (3)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是比较具体的,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比如一些刺激变量。但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却是比较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对于前者,我们可以方便的确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对于后者则比较困难。所以有必要对后者进行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就是将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可直接观察、测量的特征的过程。 3. 因变量的观测

教师考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内涵 研究对象&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 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三节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题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劳伦兹首先 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4. 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填空题 1.童年期。 2.少年期。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填空题 3.青年初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作者: ————————————————————————————————日期: ?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O.Harvey等(2004)用n-back 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管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设计是重点 1.实验的含义 从观察发展的历史看来,实验实质上就是一种观察。只不过和自然观察不同,它是一种人为操纵和控制现象发生条件下的观察,能说明因果性关系。所以一般将广义的观察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而狭义的观察特指自然观察。 实验研究(操纵和控制) 非实验研究(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的定义) 2.自变量的操纵 (1)如何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依次取一些不同的点,然后观察在这些不同值的条件下,相应的因变量的值有没有差异。如果有差异就说明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即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差异就说明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没有影响。当然前提是对其它有关变量进行控制。 上述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一些不同的点就是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实验研究中在确定自变量之后,就应该进一步确定自变量的水平了。 (2)自变量水平的确定问题 自变量的水平可以是性质上的差别,也可以是数量程度上的差别。自变量至少有两个水平,以便研究者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如果实验者因特定的目的而选取自变量的几个特定的水平,这时候称之为固定水平。如果实验者因一般的目的而随机抽取自变量的一些水平,这时候称之为随机水平。心理学研究中大部分是前者。即使探讨自变量和因变量一般关系的时候,心理学家也通常采用固定水平的方法。所以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中,水平的选取基本上都是由实验者特定选取。 自变量的水平选取一般都是参考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目的来确定。如果没有资料,还应该通过预实验来确定。 (3)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是比较具体的,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比如一些刺激变量。但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却是比较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对于前者,我们可以方便的确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对于后者则比较困难。所以有必要对后者进行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就是将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可直接观察、测量的特征的过程。 因变量的观测 (1)因变量指标的确定 实验研究探讨自变量不同水平下,因变量观测值之间是否有差异。因此,和自变量一样,对于某些比较抽象的因变量,也需要进行操作性定义,即用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特征来界定因变量。而因变量的这种操作性的定义也就是因变量的指标。 a指标的可靠性 因变量的指标应该是可靠的,即在不同场合和时间重复测试的条件下,观测值能够比较稳定和一致。如果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有时在因变量指标上得分高,有时得分低,那么这个指标就是不可靠的。 b指标的有效性 如果所选取的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该因变量的理论内涵或构想,那么就称该指标是有效的。这一点是与操作性定义的过程密切相关。 c指标的敏感性 因变量的指标不能太难或太容易,否则就会对自变量的变化不敏感。 天花板效应(ceiling effect)

实验心理学的相关实验设计

1.设计一个多因素实验,要求有一个自变量与语言有关,一个与自变量与语言无关,分别说明: (1)你研究的问题; (2)自变量; (3)因变量; (4)变量控制; (5)实验材料的处理; (6)实验过程; (7)数据的统计处理。 答:(1)我研究的问题是:年龄与文章主题熟悉度对小学儿童阅读理解的影响。 (2)自变量 ①年龄(被试间变量),分三个水平:8岁(小学一年级儿童)、10岁(小学三年级儿童)、12岁(小学五年级儿童); ②文章主题熟悉度(被试内变量),分两个水平:熟悉(和儿童生活紧密相关的文章,如描述游乐园的文章)、不熟悉(儿童很难接触领域的文章,如论述某个生僻物理原理)。 (3)因变量 因变量为阅读理解成绩,对被试回答文章后选择题的情况进行评分,每道题答对计1分,答错或未答计0分,共30 题,满分为30分。每位被试的得分即阅读理解成绩。 (4)变量控制 ①儿童性别,控制方法:在同一个年龄选择同样数量的男生、女生; ②儿童智力水平,控制方法:排除智力水平太高或太低的儿童(教师评定); ③文章字数,控制方法:全部选择字数在400左右的文章,字数变动在20字之内; ④生字水平,控制方法:将生字控制在5~10个,生字指超出小学语文大纲的汉字。 (5)实验材料 ①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的文章3篇,每篇400字左右,包含生字5~10个每

篇文章后有5道针对文章内容的选择题,四选一,由五位资深语文教师共同编制; ②儿童很难接触领域的文章3篇,每篇400字左右,包含生字5~10个每篇文章后有5道针对文章内容的选择题,四选一,由五位资深语文教师共同编制。 (6)被试选择、材料分配与实验过程 共60人。 每个被试均阅读全部的6篇文章,阅读完每篇文章都要完成文章后的选择题,共限时40分钟,文章呈现的顺序在被试间按照拉丁方进行平衡。 (7)数据的统计处理 ①数据整理:删除得分在平均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外的被试数据; ②描述统计分析:计算出6个处理水平结合下被试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③方差分析:使用SPSS软件分析主效应和交互作用。 如果因素一(年龄)主效应显著,再进行事后检验,判断差异主要存在于哪两个或三个因素之间。然后结合描述统计分析,得出显著大于或显著小于的结论。 如果因素二(文章主题熟悉度)主效应显著,则可结合描述统计分析,得出显著大于或显著小于的结论。 如果两因素交互作用显著,则分两个方向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在年龄三个水平上,分别对熟悉度两个水平之间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检验,考察在年龄的哪一个或哪几个水平上,熟悉度不同的文章差异显著;也可以在文章主题熟悉度的两个水平上,分别对年龄三个水平之间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检验,考察在主题熟悉度的哪一个或两个水平上,不同年龄个体的阅读理解成绩差异显著。 2.设计实验,说明咖啡是否对人的集中注意有影响? 答:(1)被试:北大在校大学生16名,年龄18~24岁,男女各8名,视力正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精编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整理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构造主义者认为心理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代表人物是冯特(实验法)。 3.机能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心理的功能、机能,代表人物:詹姆斯(意识 流)。 4.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S-R联结。 5.完形主义者(格式塔)认为心理是一个完形,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6.佛罗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 7.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科学的教育心理学诞生。 8.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形成的过程: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 段。 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去发展。 10.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1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 习、并列结合学习。 12.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13.知识学习的三个过程:知识获取、知识保持、提取和应用。 14.桑代克用“形状直觉”理论支持了相同元素说。 15.柯勒用“纸下觅食”实验支持了关系转换说,批判了相同元素说。 16.贾德用“水下打靶”实验支持了经验泛化说。 17.知识的分类:陈述性知识(表征方式为命题、命题网络、图式)和程 序性知识(表征方式为产生式)

18.知识的获得:知识的直观、知识的概括。 19.重复、抄写、画线、记笔记属于复述认知策略;口诀记忆法、谐音记 忆法、做笔记属于精细加工策略;列提纲、画图属于组织策略。 20.记忆按内容分为五种:形象、情景、语词逻辑、动作记忆;按时间长 短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 21.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 22.皮亚杰用“三山实验”说明了幼儿自我中心阶段。 23.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2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存——认同——内化。 25.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 26.刺激控制教学模式基于强化理论;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基于认知发展学 习理论;现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基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27.服从与从众的区别在于是否为压迫性的。 二、名词解释题 1.学习:就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凭借经验而形成的相对持久,稳定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 2.人格:又叫个性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4.从众: 在群体压力之下,个体放弃原有的观点和行为和群众保持一致的现象。 5.记忆: 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 6.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学科。

考研实验心理学知识点(6)

考研实验心理学知识点(6) 第六章知觉 知觉的定义 知觉(perception):是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官时产生的;是指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人类认知活动过程的开端。 一、知觉的基本问题 知觉不仅是对到达大脑特定区域的感觉系统中神经冲动的简单传递,而且也包括对外部刺激的内部表征和意识。 知觉是从到达我们感受器官的刺激中抽取意义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们把知觉看作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直接和间接知觉 直接知觉,以Gibson为代表,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间接知觉,以Gregory为代表,认为知觉是较为活跃的和主动的过程,是当前呈现的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 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间接加工过程具体体现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对立的过程。 自下而上过程(又称数据驱动过程)认为,知觉加工是从组成图形或事物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成分开始的。 自上而下过程(又称概念驱动过程)认为,知觉加工中较高级的、整体的和抽象的水平影响低级的操作和运行。 (二)意识和知觉 知觉过程中关于意识的关键问题是:对感觉经验赋予意义的过程是否是在自动地、没有言语意识参与下进行的? 对于盲视的研究为意识和知觉的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盲视是用来描述没有意识到知觉存在时盲区所产生的视觉能力。 盲视研究中最著名的神经心理学病例是对DB所做的研究。 二、知觉组织的高级过程 (一)图形与背景(知觉的对象性) 图形具有iexcl;事物iexcl;±的特性,边界形成轮廓。 图形看起来离观察者较近,在背景的前面。 图形看来更明显、更好记忆、更具深刻性。 对图形和背景的区分是知觉组织的最基本的环节。 (二)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知觉的整体性) 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接近性(proximityornearness)相似性(similarity)连续性(goodcontinuation)共同性(commonfate)对称性(symmetry)封闭性(closure)组织作用的测量 (三)形状知觉的拓扑学研究 拓扑学研究的是在拓扑变换下图形保持不变的性质和关系。 所谓拓扑变换是一对一的连续变换。在拓扑变换下图形保持不变的性质被称为拓扑性质。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