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欧阳族谱

欧阳族谱

欧阳族谱
欧阳族谱

欧阳族谱

欧阳族谱

在华族的千千万万个姓氏当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个祖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如区、欧、欧阳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

姓氏:欧阳

始祖:勾践

分类:复姓

欧阳姓-家谱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这是许多家谱的序言中常常提到的话。欧阳氏家族的家谱,传到宋代欧阳修时,因欧阳修既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所以他也很重视家谱的编写。他编写了《欧阳氏谱图》,这个族谱与苏洵所编的苏氏族谱,被称作欧、苏二体,是中国私家修谱的先例。它们修谱的体例,成为后代家谱的基本定式,即家谱中有:谱序、谱例、世系图、世系录、先世考辨等。元明以后的家谱的谱例,在此基础上有所补充发展,形成一套成规:增谱论、像赞、族规、家训、恩荫录(受皇帝表彰的记录)、五服图、字辈排行、人物传记、文书契据、艺文著述等。

欧阳氏的家谱从欧阳修后,元、明、清及民国,各地都有修撰的,约有数十种。

欧阳修《谱图》

欧阳修所编的《欧阳氏图谱》第一部分是《序》。在《序》中,他记述了欧阳氏得姓于无疆的一个儿子蹄被封为欧阳亭侯。欧阳亭在湖州乌程欧余山之阳,以后子孙便以欧阳为氏。汉有为涿郡太守者,子孙便北迁,一支居青州千乘,一支居冀州之渤海。千乘绝后,以后欧阳一族便以渤海为系统下传,直到欧阳修这一系统。他主要记述了吉州庐陵县的欧阳宗族,并且指出:晋以后天下大乱,欧阳氏诸族,有欧阳举、欧阳纯、欧阳迹等,都带领其族南迁,散居于丹阳(今河南沈丘县)、吴郡(今浙江省湖州市)、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而欧阳质这一系居于长沙临湘。前面三支都不显名于世,传承无闻。欧阳质这一系从欧阳景达以后,逐步彰显。

自欧阳琮以后七世,旧谱佚亡。欧阳琮八世孙欧阳彪。欧阳彪的弟弟名欧阳万。欧阳万生某(名字失传),某生欧阳雅。

欧阳修的《谱图》还考证了历史记载上没有的人和其配偶。

欧阳修的《谱图》将他所搜集到的旧族谱作了对比,同时还收集

了旧谱中所列的魏司空清河崔林、南宋太保王弘齐、南宋太尉王俭、南梁御史中丞王僧孺、南梁尚书兵部马将臣、贾贽等人写的序。

欧阳修的《谱图》订出了以后修族谱的原则之一是“断自可见之世”。即世系较远的,应该疏之略之,近的要详细一些。五世以后,可以各支系另写家谱。各支族的家谱既各自独立成为一个体系,又互相联系,综合起来,既可以反映本族纵向的深远历史,又可以反映本族横向的发展状况。

欧阳姓-姓氏起源

关于欧阳一姓,《路史》“欧条”上记载说:“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而《唐书·宰相世系表》上也有类似说法,并提出欧阳一姓出自姬姓的观点。欧姓和欧阳氏一样,都是春秋时代越王勾践的后裔。

越王勾践于“卧薪尝胆,雪耻复国”之后,其次子蹄被封于乌程余山之阳,号称欧阳亭侯,不久,越王无疆在楚国的大军压境下失国,于是,蹄之后世子孙就以欧阳为氏,称为欧阳氏。而欧阳余山,据考证是在现在浙江省吴兴县的东方。得姓历史2300年左右。

欧阳姓-始祖勾践

不论在中国或海外华人当中,区、欧、欧阳三姓都是少数族群,相比之下,这三个姓氏的名人也就不如其它大姓的名人那么众多。不过,他们的始祖越王勾践在历史上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勾践是春秋末年(公元前497—前465年)越国的国君,他是越王允常的儿子,曾被吴国战败,勾践向吴王夫差称臣求和,亲自到吴国伺候夫差,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

得到夫差的信任。另一方面,任用范蠡、文种等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势转弱为强。

与此同时,范蠡派越国美女西施到吴国去,迷惑夫差,使夫差迷恋女色而对国事松弛下来,吴国由强转弱,最后勾践把吴国灭掉。接着,他又在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大会诸侯,成为霸主。

欧阳姓-郡望堂号

1、郡望

据《郡望百家姓》记载,欧阳氏望出渤海郡。

渤海郡:西汉时置郡,地点在今天的河北省沧县。

2、堂号

画荻堂:宋朝的欧阳修,三岁就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堂,但是母亲非常希望他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于是决定自己教他,买不起纸张,母亲就以沙地作纸,以荻当笔,教他识字。经过刻苦的学习,欧阳修终于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家和对朝廷有用的人。

六一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其后裔将家族的堂名称为“六一堂”。

渤海堂:欧阳氏望出渤海郡,故有此堂名。

此外,欧阳姓的主要堂号还有:“载德堂”等

欧阳姓-迁徙分布

欧阳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位列宋版《百家姓》复姓的第4席,其发祥地为渤海郡(今河北省沧县)。据《姓谱》载,越王勾践之后,支孙封于乌程欧阳亭(浙江湖州),其子孙以此地名为姓。

据《郡望百家姓》记载,欧阳氏望出渤海郡。西汉时置郡,地点在今天的河北省沧县。

当今,欧阳姓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吉安、永丰、万载,湖北省枝江、荆州、潜江,广东省广州、河源,河南省新郑,四川省绵阳、遂宁,安徽省阜阳、滁州,湖南省长沙、浏阳、隆回,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滕县等地。湖北省枝江欧阳氏族为欧阳修长子欧阳发的后裔。现在,江苏省欧阳氏宗人大都居住在丹阳西门外荻塘欧甲(司徒)、下坯欧甲(全州)。至2000年5月8日,全市在籍的欧阳姓族人有1450余人(余略)。

欧阳姓-辈分排列

以下是湖南欧阳氏辈分排列表,现已进入第27代“伦”字辈。

元梦应祖子添永秀文才思颜承德正

道积享荣华洪范征恩锡彝伦叙典常

信余贻厚泽安符绍辉光钧学儒林圣

功名世焕彰酬图开甲第寿富起休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东篱”与“南山” 探究式诗歌赏析教学实录教案 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东篱”与“南山”探究式诗歌赏析教学实录教案人 教版 教学目标: 赏析陶渊明的著名诗句,并以此为例,理解诗歌的意象。 教学方法: 讨论式,在老师引导下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探究式,深入探讨古诗内蕴,理解意象的丰富性。 一、问题的提出 师: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之一。他不与腐朽的东晋统治者同流合污,宁可穷困潦倒,也不为五斗米折腰,保持了一个正直文人的高风亮节;他弃官而不弃世,归隐田园而不归隐山野,走出了一条独善其身、洁身自好的隐士道路;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梁代钟嵘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颇有见地地表明了陶渊明的人和诗。江西九江县陶渊明纪念馆有对联一幅:“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这幅对联,不仅高度概括了其一生经历,而且将陶公的艺术成就画龙点睛地凸显而出。朱自清也说过:“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他们的诗集,版本最多,注家也不少。”由此可见,陶诗在我国诗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学过他的诗《归园田居》、《饮酒》等等,其中印象最深、写得最好的是哪一组名句? 生:(异口同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可见“英雄所见略同”。不过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两句好,好在哪里呢?一会儿分组发言。要求语言尽可能简练。 二、探究过程 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官场、热爱田园的志趣。 生: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隐居山野、悠然自得的神态。 生: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物我两忘、融入自然的心境。 师:那么再问一句,在这两句中,你认为最传神的是哪一个字? 生:(互相交流之后,在一次异口同声)“见”字。 师:为什么呢?据我所知,有的版本作“望”字,哪一个更好? 生:“见”比“望”自然,写出了诗人不经意中看见南山的情景,而“望”还要有意识地去看,失之有意。

魏姓男孩女孩起名大全-魏姓氏名字大全-魏姓宝宝起名大全

魏姓男孩女孩起名大全-魏姓氏名字大全-魏 姓宝宝起名大全 关于魏姓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功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外姓改姓魏。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魏 [简体笔画]17 [部首] 鬼 [姓名学] 笔划:18; 五行:木[繁体笔划] (魏:18 ) 以下名字由系统自动生成,并非全吉名字,因个人喜好、文化、及审美观不同,不一定能够符合您的要求,更多的是为您提供一些起名方面的思路和参考; 魏姓男孩宝宝名字: 魏咏顺魏皖帅魏亮彬魏泽麒魏栋杰魏强皇魏文淇魏帝贞魏皑兴魏晓聪魏胜阳魏开丰 魏玟森魏育贺魏润建魏道乾魏珮昱魏赤谦魏钦先魏

硕骐魏歆盛魏豫斌魏楠凯魏喻泰 魏韩都魏陆骏魏卓翱魏赋贤魏舜咏魏然皖魏峰亮魏行泽魏学栋魏皓强魏利文魏惇帝 魏翔行魏旭致魏源宸魏敬珀魏均政魏宣锦魏今章魏翱楠魏明海魏如钓魏亦歌魏弟瀚 魏季楚魏德昊魏玮少魏聪竣魏居墉魏欧奇魏雨州魏品玙魏高史魏奎潼魏玹宗魏赋远 魏军仲魏奥常魏皓修魏纲思魏席柯魏清郝魏珝益魏琛剀魏钧扬魏汇弈魏骏尧魏浩睿 魏钢懿魏衡曦魏奉智魏仕宝魏箫麒魏坚清魏榕翎魏其峰魏齐涵魏彬加魏岚良魏铭刚 魏郅皖魏珮凯魏煜正魏豫强魏义晃魏江玹魏业皑魏栋磊魏筠尉魏圳卫魏敬育魏烨享 魏暄钊魏讯赋魏竹将魏歆杭魏崴锐魏洋海魏莫逵魏洪珝魏骅志魏陆孟魏哲锦魏起钢 魏桤英魏烨洛魏贺洋魏绮海魏豪元魏庭士魏竣任魏懿陆魏倡骏魏赤玮魏翱弟魏享峰 魏济永魏知伯魏尚宣魏茗权魏煜虹魏尧其魏诚理魏迎钢魏喧恺魏钦舜魏轩哥魏常健 魏罡珂魏士启魏江崇魏坤弛魏晓瀚魏义柯魏琰哲魏百兴魏友语魏明衡魏玟箫魏万淇 魏行普魏季雨魏少亘魏烨宝魏辰栋魏普辰魏宸威魏加玉魏震锐魏旺祺魏珽常魏联川 魏柯道魏郅恺魏珮正魏允温魏秦讯魏骏皓魏锌骅魏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魏晋:陶渊明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译文 未再踏上这片地,岁月层层已堆积。 早晨傍晚看山川,事事没变如往昔。 微雨洗尘林木爽,疾风吹鸟更高飞。 顾念山川万物茂,风雨适时不相违。 我今不知是为何,勤苦从事这差役? 身体好似受拘束,怀抱志向不可移。 日日梦想回田园,哪能如此久分离? 最终仍将归故里,霜中松柏自挺立。 注释 乙巳岁:即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建威参军:建威将军参军。建威将军为刘敬宣,时任江州刺史。 践:踏,经由。斯境:这个地方。 好已积:即“已好积”。好:甚。已积:已经很久。积:多。 悉:都。如昔:如同昔日。 飙(biāo):疾风,暴风。矫:举起。这里指高飞。云翮(hé):云中的鸟儿。翮:鸟的翅膀,这里代指鸟。 眷(juàn):眷顾,顾念。品物:指万类庶物。 义风:适宜的风,犹“和风”。未隔:无所阻隔。谓风雨适时,万物并茂,无所阻隔。 伊:语助词,无意义。何为:为何,为什么。 勉励:这里有勤苦努力的意思。兹役:这种差事。 一形:一身,诗人自指。形:身体。制:限制,约束。 素襟(jīn):平素的志向。襟:胸襟。易:改变。 日:每天。 离析:分开。 归舟:逯本作“壑舟”。壑(hè)舟:深谷激流中的小舟,喻流逝不停的时间。 谅哉:确实如此的意思。谅:诚。哉:句中语气助词。宜:应该做。霜柏:霜中的松柏。比喻坚贞的品行、节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四十一岁。义熙元年(405年)三月,刘敬宣上表晋安帝自请辞职。陶渊明大概就是为刘敬宣上表辞职之事奉命出使京都,出使途中经钱溪(今安徽省贵池县梅根港)时,写下这首诗。 赏析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开头他就说不到此地已是很久了,说明他很久以前曾到过钱溪。关于他到钱溪的时间,江西宜丰陶氏族谱中有这样一条:“乙巳三月,公使都,经钱溪,复邦族……”说明他以前曾来钱溪,与这里的陶氏宗族有过应酬的事。不过这条记载是否可靠,与此诗关系不大,反正他过去来过此地就是了。关键是,旧地重游,他却说出“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这样的句子。这见出他多么喜爱这个地方,似乎看不够;当他将眼前所见与往日的印象进行对照时,又会感到多么亲切。因为前年岁暮桓玄篡位,去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现在战争基本结束。两三年的短暂时间里,世间发生这样剧烈的变化,而自然界的山川景物却“事事悉如昔”。话说得很平淡,但“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已经寄寓其中了。“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这是他看山川时的一个突出印象,写得清新、细致。“微雨”、“清飙”,透出春天美好的气息,高林经微雨一洗润,会越发青绿可爱,空中鸟的翅膀在清风的举托下,会盘旋得更加自如。这两句历来被看作是陶诗中触景生情,寓情于景,而达到情景交融境地的写景佳句。潘德舆说它“体物之妙,畴非化工兼画工都”?因此,诸如“从胸中自然流出”,“不烦绳削而自合”,“直写胸中天”等赞语也相次而出,不言陶诗有雕琢事。其实,“有时析之以炼字炼章,斯陶之手眼出矣”(黄文焕《陶诗析义自序》)。用这观点来赏析这两句诗,倒是非常恰切的。陶诗有许多写雨写风写园林写飞鸟的句子,但在陶渊明的笔下,无不赋有“为仁”的思想,因而在美的想象中便出现一个天机和畅,万物得所的境界,这些自然景色同当时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后,能对现实社会起到批判作用。可以这样说:陶诗中这些兴象,是诗人艺术的化身,在一些天机和畅、静气流溢的描绘中,仿佛隐隐约约有一个陶渊明在,这两句也是如此。陶渊明是暮春三月经过钱溪的,这里的微雨,即“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的“微雨”;也即后来杜甫所写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好雨”。这种雨能起到滋润万物的作用。故句中的“洗”,不仅含有“洗净”的内含,而且兼有“润物细无声”,“夜雨瞒人去润花”的“润”的内含。这个“洗”字用得非常精当,实即后来诗评家所谓的“诗眼”。飙,一般解作暴风。在陶渊明的笔下的“飙”,却没有凶猛的气势,而有和畅的内涵,如《和郭主簿二首》中的“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自南来,回飙开我襟”的“回飙”就是,“清飙”与此同义。矫,也不宜解作“勇猛”,而 有舒展自如的意思,如“矫若游龙”,并不取勇猛义。“云翮”,这里虽指飞鸟,但实有影射自己的意思。如《杂诗》的“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即同此意。故这句的意思是:“空中的鸟儿,也将因受到清爽的春风的鼓翼,而飞翔得更为舒展。”作者抓住在眼前呈现的天机和畅的自然景色,尤其把风、雨、林、鸟组合在一起,予以集中表现,就更能体现陶渊明的思想境界,故此两句无论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方面讲,都是不容忽视的两句。历来对“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两句有不同的解释和体会。有的把“品物”解作“景物”,“义风”解作“适宜的风”,认为这两句是说:“想到这些依然存在,和风没有同他们相隔”。有的把“品物”作“人品事物”讲;“义风”,解作“正义风尚”,认为两句是说:“喜爱此地人品事物还存在,正义风尚没有改变”。有的则认为“品物”,同于《易经·乾卦》中所说的“品物流形”。“品,众庶也”,见《说文·品部》。《说文解字注笺》补充说:“庶物谓之品物,引申之义也”。关于“流形”,与文天祥《正气歌》“杂然赋流形”同义。所以“品物”,有现在所谓的“生物”的含义。关于“义风”,

常见的族谱格式

一、常见的族谱格式 广东兴宁石卓欣辛卯年 欧式:又称瓜藤式、垂珠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优点:亲疏易辨。 缺点:无法提供个人详细信息;空白过多,纸张浪费大。 苏式:又称雁行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苏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优点:长幼易辨。 缺点:亲疏难别。 欧式苏式 ▲另外,通常修谱时采用苏式的,还会同时用上欧式。比如兴宁石氏四修谱即是前面采用苏式,后面还用了欧式。

欧苏混合式:此谱式采用世代分格,五世一表,直系长辈居上方,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具体记述,介绍该人生殁葬、功名职位、重大事件、配氏等。 优点:既容易辨别亲疏,又能同时方便地查看某人的详细资料。 缺点:十分浪费纸张。 流水式:此谱式不分格,不划线,对于某一上祖来说,先记述其本人的具体信息如生殁葬、配氏、功绩事业、子嗣等,接着记述其长子(长子无嗣则次子,类推)的具体信息,再接着是记述长子的长子……直至嫡长世系记载到某一特定的世代(如五代或十代),再换行记载长子的次子信息至前述的特定世代。如此类推。 优点:节约纸张。 缺点:世代不划一,体系不整齐;而且很多时候,某上祖的名讳要多次出现,给人一种比较啰嗦的感觉。 欧苏混合式流水式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 优点: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 缺点: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比较凌乱的感 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 优点:世系固定,依次分明;且较节约纸张。 缺点:上下代之间查找不太方便。 宝塔式 牒记式

“东篱”与“南山”探究式诗歌赏析课堂纪实

“东篱”与“南山”——探究式诗歌赏析课堂 纪实 教学班级:邯郸市一中高二年级理科实验班 教学目标:赏析陶渊明的著名诗句,并以此为例,理解诗歌的意象。 教学方法:讨论式,在老师引导下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探究式,深入探讨古诗内蕴,理解意象的丰富性。 一、问题的提出 师: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之一。他不与腐朽的东晋统治者同流合污,宁可穷困潦倒,也不为五斗米折腰,保持了一个正直文人的高风亮节;他弃官而不弃世,归隐田园而不归隐山野,走出了一条独善其身、洁身自好的隐士道路;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梁代钟嵘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颇有见地地表明了陶渊明的人和诗。江西九江县陶渊明纪念馆有对联一幅:“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这幅对联,不仅高度概括了其一生经历,而且将陶公的艺术成就画龙点睛地凸显而出。朱自清也说过:“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他们的诗集,版本最多,注家也不少。”由此可见,陶诗在我国诗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学过他的诗《归园田居》、《饮酒》等等,其中印象最深、写得最好的是哪一组

名句? 生:(异口同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可见“英雄所见略同”。不过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两句好,好在哪里呢?一会儿分组发言。要求语言尽可能简练。 二、探究过程 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官场、热爱田园的志趣。 生: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隐居山野、悠然自得的神态。 生: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物我两忘、融入自然的心境。 师:那么再问一句,在这两句中,你认为最传神的是哪一个字? 生:(互相交流之后,在一次异口同声)“见”字。 师:为什么呢?据我所知,有的版本作“望”字,哪一个更好?生:“见”比“望”自然,写出了诗人不经意中看见南山的情景,而“望”还要有意识地去看,失之有意。 生:“见”比“望”显得近,“望”有了较远的距离感。 生:“见”字可以使人想象出南山的青翠山色、花草树木,而“望”字只能让人想象出灰暗的轮廓。 生:“见”字使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则把诗人游离于自然之外。 生:“见”字写出了诗人远离官场,以田园为乐,悠然自得的心境。 师:历史上还有一位诗人,也远离了官场,但对于朝廷始终

家谱管理系统1(1)

《软件综合设计》 家谱管理系统 院系: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二系 班级:计11 – 2班 姓名:刘文秀(15) 合作者:姜雪(05) 、岳奉宜(33) 指导教师:薛曼玲 2013 年 12 月 01 日

《软件综合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家谱管理系统 二、设计要求 (1)刘文秀(组长)、姜雪和岳奉宜组成课程设计小组。 (2)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要求每个成员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模块,,同时要了解其他组员完成的内容。 (3)查阅相关资料,自学具体课题中涉及到的新知识。 (4)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设计,功能要完善,界面美观。 (5)所设计的系统应有菜单、动画和音乐。 (6)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并于设计结束后1周内提交。其主要内容包括:封皮、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与成绩、目录、概述、软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程序的调试与测试、总结与体会、结束语、程序清单(带中文注释)、参考文献等。报告一律用A4纸打印,正文的中文字体为宋体,西文字体用Time New Roma,一律用小四号字,行距采用“固定值”18磅,首行缩进2字符。1级标题中文字体为黑体,西文字体为Time New Roma,采用三号字;段落为居中、段前18磅、段后12磅、行距采用“固定值”18磅,首行缩进:无,段中不分页,与下段同页。仅一级标题上目录。 三、课程设计工作量 由于是设计小组团结协作完成设计任务,一般每人的程序量在400行有效程序行以上,不得抄袭。 四、课程设计工作计划 2013年12月2日,指导教师讲课,学生根据题目准备资料,需求分析; 2013年12月3日,设计小组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和任务分工; 2013年12月4日~2013年12月10日,每人完成自己承担的程序模块并通过独立编译; 2013年12月11日~12日,将各模块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并录入足够的数据进行调试运行; 2013年12月13日,验收、开始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2013年12月18日前,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和软件。 指导教师签章: 教研室主任签章

族谱横排世系图

世代(字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祁锦春梅奕会珍云照轩伍秉文裕简 (图一) 雪耀 会珍辉 标云照轩伍文 祁锦春梅奕菁端 积秉与裕(见图二) 儒简 (见图三) 世代(字辈): 15 16 17 18 19 20 简时任济青太 (图二) 任 端杰升敬宗叔胜 佾姜孟 恭宗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简时任济青太玉章祥纶永芳 (图三) 淡玉润章质善信 简时英典书太常章文永益芳明(见图四) 济青杨太德玉成章斐祥瑞纶康暄太 太定章宪经康益民 祥昭 维康 晋康 世代(字辈):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芳湘崇荣德希诚皓光为恭克 希贤 (图四)德良光廷为成恭安克己湘湖忠良希圣诚恭皓光朝(见图五)芳明崇仁材良光国 湘灵崇德荣宝 崇道修良 善良 明良

世代(字辈):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克用卷建宫可守武进宏仁格 (图五)宏佐 宏伸 雍宏妙 宏益 宏肇 可祥宏广 建极宫宏崇 敬之卷达可奕守禄武兴道宏德 克己承伦宏义 用之宏韬 秀宏政 书奇宏秀格(见图六) 明洪宏亮仁京 宏福彬 宏仁 宏赛 宏俭 世代(字辈):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格安仕处德巽伦正义明仲 (图六)鸿泰容鸿德 宽明跃鸿程 宠龚鸿文 宝处善德甫旗鸿鸣格宁处尧德常奠鸿圣宦仕黎处高德裔典正卿鸿湛 定应徽处荣异伦章正荀义仕明荣鸿贵 安处英翼陈出正通鸿富 宣铎清巽义益鸿羡 铎渝出综鸿奇(见图七) 珍尹仲清 明卿仲奇 仲德(见图八)

陶渊明与岑参的仕宦经历_山水田园诗风格比较

第10卷 第4期2008年12月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 π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 on )Vol 110 No 14 Dec .2008 收稿日期:2008209226 作者简介:马得禹(19752),男,甘肃靖远人,讲师。 陶渊明与岑参的仕宦经历、山水 田园诗风格比较 马得禹 (甘肃联合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摘 要: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及诗文创作对唐宋两代文人的影响深远,尤其对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影响更为显著。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岑参的山水田园诗也深受他的影响,尤其在岑参早期的生活与创作受其影响最大。陶渊明与岑参在家庭出身与仕宦经历方面有着很多的相似性,二人的仕宦经历都体现了仕与隐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都是通过山水田园诗表现出来的。对二人的诗歌风格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岑参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不但深受陶诗之影响,而且在艺术表现上较陶诗更为成熟,二人的山水田园诗分别体现了不同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陶渊明;岑参;山水田园诗;仕与隐 中图分类号:I 2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248(2008)0420094206 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大多与他们的仕宦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宦海沉浮的独特感受寄托于他们的诗文创作。随着文学的自觉,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多的作家用诗文展现他们在仕途上的各种坎坷经历。钟嵘在《诗品》中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 宗”[1] 的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近代著名学者王国 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 千古”[2]。王国维认为,古代诗人中对后世产生最 大影响的是这四位诗人,陶渊明位居其二。当然王国维评价的标准侧重于人格,文学与人格的结合也非四人莫属。陶渊明的诗文在当时并未产生足够的影响,只有到了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才开始重点关注他。后来他的影响逐渐扩大,受其影响最深的是唐宋两代的诗人。他的影响不仅在于田园诗方面,更多的在于他的处世态度和人格魅力。在唐代诗人中,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受其影响较多,历来研究者 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被称为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岑参也深受他的影响,关于这一点研究者关注较少。通过阅读陶渊明与岑参的诗文创作,可以发现二人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性。陶渊明一生在思想和仕宦经历中充满了仕与隐的矛盾,而这一矛盾也体现在岑参的思想与仕途之中,因此二人在思想与仕宦经历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通过比较二人的诗文创作,可以明显看出岑参早年隐居时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受到陶诗的影响较深,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陶渊明与岑参在仕与隐之矛盾中的相似性、陶诗对岑参创作的影响以及二人山水田园诗所呈现出的不同风格。 一、陶渊明、岑参仕与隐 矛盾比较 陶渊明与岑参在家庭出身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相

乡土文化之旅(岁月风尘

乡土文化之旅(岁月风尘 在人类社会中,人口流迁是通常的社会现象之一。一个国家即使是在和平安定时期,人口的多方位性流动也是不可避免的,就拿我们国家来说吧,解放初大批北方干部随军南下,而大部都留籍江南,60年代广大知识青年下乡扎根农村,多批量的支边人员,属于全国和区域性分配的历年大(中)专毕业生,还有在外地落户的打工仔(妹),在“出国热”中涌出国门的数十万留学生和定居海外的侨民,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更是频繁不已。总之,群体性的和分散性的、官方指派和民间自发的人口流迁都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石城50年代初期的人口数在10万左右,属清末以前来邑定居的姓氏约100姓。石城属客家常住县之一,这些客家子民的祖先几乎全是古代的中原汉人。远至秦末起,石城地域就开始有南迁的中原汉人居住,此后经过晋唐以后的历代移民终至形成石城的居民格局。1991年以来,为了追溯客家源流这一历史课题,我走访了全县15个乡镇,发现县内尚存74姓谱牒,另有五姓族谱因“文革”、“破四旧”而焚毁。这74姓的现有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95%左右。这些谱牒多数肇修于宋明二代,少数初修于唐季,它对于研究古代移民的客家史无疑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石城是客家民系的

摇篮地之一,石邑客家姓氏的流迁史也正是古代中原汉人南迁的缩影。缘此,特作如下札记文字,浅谈古代中原汉人之南迁。 大迁移的起因 人口流迁虽属通常的社会现象,但作为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就应有其特殊的引发缘由。秦始皇曾派尉屠睢率领50万大军镇守岭南,还有任嚣、赵佗率领的四五万楼船水师都是最早进入南国的中原汉人,其中大部分留籍赣粤,诚然,这些仅仅是官方“移民”,其后裔也不能算“客家先民”,真正的大规模人口迁徙是从东晋初年开始的。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惠帝期间,内部发生“八王之乱”,使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怀帝永嘉五年,汉国刘聪遣石勒歼东晋军十余万人,刘曜率兵破洛阳,俘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此“永嘉之乱”,促使晋室南迁,也牵动了广大士民的大规模迁徙。这次中原汉人南迁之规模和持续时间之久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族谱中对于这段时期先祖的南迁起因载为: “晋怀帝五年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迁奔吴,避居豫章西山龙园梅井坪。”“先世闻晋变,由莱州高密南渡。”《石城井溪村郑氏六修族谱》“五胡乱华,东晋定鼎,诸钜姓世家南迁江左。吾姓自阳夏流寓会稽而家焉。”

家谱版式体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10993923.html,/cpz/proview.asp?id=51 版式体例 传统版式:欧阳修、苏询从谱学理论上进行探讨,提出了编修族谱的方法与体例,并编出自家内容全面、形制科学的族谱,成为后人修编的规范。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欧式、苏式两种基本格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图),用起来非常方便。欧式中,每人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最大优点是父子兄弟世系关系清晰。 样式组合:欧式(单页/筒子页)—(有/无)照片——(有/无另提)共12种 欧式单页无世系线有照片行传欧式单页有世系线有照片行传 欧式筒子页无世系线有照片行传欧式筒子页有世系线有照片行传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询创立。苏氏行传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以行号排序,由右向左排列,主要强调宗法关系。最大优点是同一代人之间大小关系清晰。苏式行传家谱必配世系图,于是也有人将世系图称为欧式,后来就有欧苏同体的说法,也就是欧式和苏式同在一套家谱中,不过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样式组合:(单页/筒子业)——(有/无)照片——(单栏/双栏)——(有/无承前项)共16种 苏式单页双栏无承前项行传苏式单页有照片行传 苏式筒子页有照片行传苏式筒子页有照片行传 ●宝塔式:宝塔式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其特点是将

始祖置于上方正中位置,后世子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一父辈必置于子辈的上方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但宝塔式的缺点是,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不整齐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 一个相关的简介。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宝塔式牒记式 传统版世系图:

魏姓来源

魏姓总说: 巍巍魏氏天下为高历史钩沉2009-05-23 18:19:46 阅读219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魏姓是中华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当今魏姓族人约有570万,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四十四位,是很有影响的中华大姓之一。 一、魏姓图腾解说 汉语言文字“魏”字从字形上来看,由“禾”、“女”、“鬼”三部分组成,由魏姓的姓氏图腾“”发展而来。 魏姓最早的一支是以委蛇肥遗龙为图腾的炎帝支系隗姓的苗裔,其始祖是共工氏与蚩尤氏,两族为世代郎舅亲,共同以肥遗龙(一头双身龙)为图腾。魏姓图腾由三部分组成,左边是一委蛇般的女子,象征炎帝支隗氏的母系任姒,右边的一头双身龙象征炎帝氏族,中间的禾代表他们的农业发明。 在西北隗姓氏族中,为了祈求神明保佑五谷丰登,一群女巫头顶一串禾草扎成的高帽子,在巫师的指挥下狂跳起舞,全部落族人也一起参与,这种习俗,称为“魏”,这种舞女所戴的头饰也称“魏”,后来高大建筑的大门,也叫做“魏”,由此引申出“高大”之意。如字书《玉篇·鬼部》:“魏,象魏,阙也。”魏即指阙宫门之台观。《文选·班固<典引)》:“是以来仪羽集于观魏。”张铣注:“来仪,凤也……观、魏,皆阙也。”综合汉语言文字“魏”的各种词书释义,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魏,即指“形态高大,性能良好,捷行,惠礼”。 二、姓氏源流 魏(Wèi)姓源出有四: 1、出自隗姓。夏商时期,炎帝部落的后裔,西北隗姓鬼方部落中居住于魏地的一支,最终发展成为了国家,即最早的“魏”国,大约在今山西兴平西的马嵬坡一带。商末周文王灭隗姓魏国,其子孙以国为氏。由于隗姓魏国国小势弱,这支隗姓魏氏的影响也不大,后来事实上湮没于姬姓魏氏之中。这支隗姓魏氏的历史至少已有4000多年。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裔孙毕万之后,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史记·魏世家》、《通志·氏族略》等有关资料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军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和部分国民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姬姓魏氏尊黄帝为远祖,毕公高为血缘始祖,毕万为得姓始祖,魏文侯魏斯为肇兴始祖,至少已有3100年的历史。

全国各省季氏辈分收集

季氏家谱字辈派语汇编 浙江省 浙江太顺县雅阳镇季氏 茂怀肇良德大元国正兆文明帮家庆永昌维仁乃作浙江省兰溪市马涧镇季宅村五修(1939)《灵泉季氏宗谱》 漠经常昭伟烈敏达 彰圣范毅刚起俊杰 浙江庆元县竹口镇黄坛村季氏宗谱 承礼智闰存惠胜辉 佐廷大长奇世应必 □以学加日文昌盛 远达显宗仁孝积祥 浙江台州路桥石曲村季氏字辈 周宏世卜尧秉中天 圣朝宝善进士达贤 浙江台州黄岩季氏字辈 敬兴宗子洪成国如锡熙兆沫主恩 俊秀登祟韬略显治平□□□干元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横下街季氏 天曾高崇万千百进 宝庆演仁璇玑云衡 聪明俊杰恺悌淳良

忠贞孝敬慎谨端祥 勤俭宏毅谦厚恭庄 英贤韵美义显克昌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季宅乡季宅村季氏字辈 坎坤震巽益干兑艮离恒 萃复升观泰咸临豫鼎丰 浙江青田坑外季氏字辈 (阳行字辈) 国以忠良定家从孝敬兴 适逢熙明景永久庆看宁 有善为人乐科学致富长 文装开世界共创大华章 (阴行字辈第25世起) 春游祖德长慈惠衍蕃昌 冠裳承世美礼乐绍书香 远鸟晚归林天涯莫忘报 家村松竹翠历辈汗渍深 浙江乐清县左源山季氏字辈 福宗思仕广文启公之宁 朝廷邦哲(演千)崇庆衍家声 一乡助国典祯太统元真 化行从有道登翰宰群英 应昌承圣训交会萃贤臣 浙江庆元山徐季氏字辈 克承仁爱萃毓英美其景自增安守 丰裕振立朝廷作为元师光宗耀祖浙江庆元松源季氏字辈 承礼智闰存惠胜辉佐廷大长奇世应必 □以学加日文昌盛远达显宗仁孝积祥浙江龙泉北河季氏字辈

舜仲汝日永长有文礼广仁盛世继嘉增经通纬 达国颖荣华英毅耀祖杰武雄师启学必辉奇章浙江龙泉龙渊季氏字辈 子尙光明正大汝为忠孝贤良 资秉清纯健懿仪昭肃穆文章 履安保泰如尹体志承颜若香 伦纪克从学植家世彩凤征祥 浙江省龙泉市屏南镇何山头村 舜仲汝日永长有文礼广仁盛世继 嘉增经通纬达国颖荣华英毅耀祖 杰武雄师启学必辉奇章 浙江省龙泉市龙渊镇宫头村季氏字辈 文公良端佛元成国正长 和顺春廷茂明傅必胜先 朝光开学士永作世其祥 浙江省龙泉市安仁镇季山头村排行字辈 小日贞自长仁义礼智信 老棠兰戊杨管郎东世士 承尙长有永 正大光明立志向上 以孝为先。 浙江省松阳县玉岩镇交塘村季氏字辈 远存能仁敬志仲德一时 发达万世承树善百福增 国家永隆庆士民显懋昌 浙江省松阳县枫坪乡粗砻村季氏字辈 国泰时长玉以邦光 允培敦笃承家克昌 浙江永康季氏字辈 干天安康泰进盛茂文明俊杰

莱芜口镇文峰山麓山口村庆军

莱芜口镇文峰山麓山口村,自宋末至今,魏族世居此地,繁衍生息,绵泽流长。口镇魏氏为“夹谷魏氏”,山口魏氏是“古博魏氏”。据《莱芜山口魏氏族谱》记载,“古博”即嬴城城子县。在魏庆军先生的帮助和市图书馆的支持下,笔者参阅了新修的《莱芜山口魏氏族谱》,这是山口“古博魏氏”历史上第四次重修族谱,而魏庆军先生就是此次重新族谱的总联络人。 在这本族谱上,有一篇《魏氏先茔碑记》,是弘治庚戌春,时为征虏将军镇辽东总兵官的魏公杲,委托同僚下属,为先茔立碑记文,上面记录了魏公皋上推三代自其曾祖时,就世代累有战功的情况。下即为笔者对照族谱打出来,并将其句读的碑文。 《魏氏先茔碑记》 右军都督府署都督佥事总兵官李公杲,韬略过人,有古名将风,弘治庚戌春,挂征虏前将军印镇守辽东,未几予以山东按察司佥事分巡辽海,东宁道同事广宁晤语必曰,予先山东泰安州莱芜县马鞍山人,食指甚旅,坟上缺石,未推恩以仁,寒族视古人义田制漠如也,言竟(竖心+秋)然弗悦。越明年族人魏来镇,公欲遣指挥李祥同往以祀其先,且檄有司(益+蜀)徭役用分其庆索予文,归勒于贞珉以贻后焉,乃笔由曰,予曾祖考魏公讳得,赘于里人李杭州为婿,乃姓李姓族之姓如故。洪武元年腊,徐公达常公遇春二总兵编曾祖考入太原中卫伍,

善于骑射,勇于战,累以功陟西安后卫镇抚以殁。祖考讳(王+睿)荫之,横槊自恃,将欲折卫御侮,以膺显爵,不图命不酬志为士。下人考讳通荫之,调备榆林,英迈寡伍,都督吴公祯、杨公信在宁塞、狼山、青杨等处仗之以破劲敌,斩首夺旗,功累如也,升正千户,殁于官。予荫职,累以功举升指挥佥事同知,与使晋都指挥阶如之,成化乙巳充左参将,分守大同东路,弘治戊申春,大司马余公子俊生署都督佥事,挂征朔将军印,镇守宣府,明年腊(木+少)调镇辽东,庚戌春视事,予念先世积功累仁,庆衍于曾祖考祖,考予考而大发于予,原□其实以表其德,予志也。予惟木之自拱把,而至于凌霄可以栋大厦柱明堂者,以其本之固也;水之自沟,而至于江海可以撼雷霆浴日月者,以其源之深也;人之自布衣,而至于将相可以为干城为锁为监梅腹心者,以其祖之积也夫。木忘其本而枝悴,水忘其源而流涸,人思其祖而泽不竭,若总戎之唾手取贵显,盖当时不自以为能而归之先世,是不忘先世之德也。不忘先世之德于以树石以表其实,垂统以衍其庆,敦庸报称用有以培木之本,浚水之源,则枝弥茂,流弥长而庆弥远矣。将来为公为侯杰阁绘形汗史,纪德天下,后世称之曰某先世积德累仁、泽流于公者,固厚而公之名以张大,其祖宗之德者又无替矣,视彼殁世而名不显行(三点水+于)以忘其祖,与夫鬻墓田斩邱木者,其贤不肖何如也。为魏氏子孙者何可不知所自哉!为之铭。 泰山之麓,汶水之阳,瞻彼牛眠,松柏苍苍,下有哲人,钟灵毓祥,用昌厥后,流庆弥长,乃勒贞珉,[三点水+簪(去竹子头)]德以彰,

家谱标准格式

家谱标准格式 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 1.谱名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2.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4.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像赞、遗像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家法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

【张浚】张浚宗谱世系简表(完全版)

【张浚】张浚宗谱世系简表(完全版) 专题:张浚张浚宗谱世系简表浚┬栻┬焯┬明义┬铿,至元十九年仗义负文天祥骸骨归葬吉州,遂居焉,其后元末明初回迁湖南居│ │ ││宁乡、湘潭等处。见民国十三年张登愷沩宁水口先儒四益堂谱和清光绪二年│ │ ││张铣、张而昌《张氏通谱》。│ │ │┝翱—宣—文□,其后居浙江金华汤溪。见湖南祁阳、武冈、溆浦、沅陵诸谱。│ │ │┝翔,原籍吉州(一说洪州),其后回迁湖南居衡、邵、永、溆、辰、益诸县市及川、│ │ ││豫诸省。明河间王张玉、清宰相张鹏嗣即其裔也。见湖南祁阳谱。梁恭辰有│ │ ││五房六宰相之说,即张居正、张玉书、张英、张廷玉、张鹏翮、百菊溪同出│ │ ││一系,见《北东园笔录》。长沙阅田谱载张居正为张炳之后。│ │ │└千载,一说即铿,原籍吉州,与文天祥善,仗义负文天祥骸骨归葬吉州,其后迁│ │ │居湖南岳阳、邵阳等处。见张克刚《张氏南轩通谱》。江西吉安亦有其后,│ │ │但以南唐参政张敏为始祖。见万安固山横塘谱。│ │└明羲─镗┬惟孝,因父殉难,隐沩学道,居宁乡龙塘,其后居湖南宁乡、安化、新化、│ ││桃江等处。│ │└惟考,因父殉难,迁安化三洲,自号梅山处士。见《张氏通谱》。│ │ ┌明羲│ │└明义,字存理,号濲滨,自湖州蒹葭里迁兰溪桃花坞,其子文瓒字廷璋,号兰谷,行宗│ │ │六,入赘胡氏遂居汤溪沃里,张祖年即其

裔也。见张祖年《道绎集》。│ │┝文吉,其后居浙江余姚、上虞、新昌、嵊县一带。见清光绪十年张谦、张震祥姚江历山│ │ │敦伦堂谱、嘉庆二十年张天成古虞孝友堂谱和嘉庆十二年张周才南明夏州萃英堂│ │ │谱。上虞、新昌诸谱载文吉为唐代人,魏公为文吉八世孙。余姚谱载魏公为唐彦│ │ │博公十世孙,与朱子《魏公行状》殊异。│ │ ┝王相,南宋嘉定间知平江府事遂居吴,其后居浙江平湖、上海华亭。见民国五年张元善平│ │ │湖张氏家乘和清光绪十三年张德刚松江华亭南塘张氏谱。谱载魏公为唐相张柬之裔。│ │┌锡,自潭州迁绍兴山阴余贵庄,其后居浙江嵊县。见清道光二十年张登洙剡北济美堂谱。│ │ └铴—义伦。同上。│ │┝伸,其后居河北定兴、浙江萧山。张弘范、葛云飞即其裔也。见张宪、张阳辉《张氏统│ │ │宗世谱》和萧山义门《张氏宗谱》、县前《徐氏宗谱》、山阴天乐《葛氏宗谱》。谱│ │ │载汝南王张柔为宣公六世孙,甚谬。│ │ ┝墀─镗,字孟声,子遗宋末迁福建永福,其后居永泰、福州等处,实业家张秋舫即其裔。││ │见清末张绍曾永泰清河张氏宗谱。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载张镗,字声甫,长邑人,│ │ │淳祐四年进士,新会簿。弟镇,字仲甫,绍定五年廷试第一,因父为考官,易为第│ │ │三,通判绍兴府,官至吏部尚书。父翀,字蜚卿,嘉定四年探花。孟声疑即声甫。│ │┝洽—镗┬源,字怀湘。因父殉难,避地潜隐,逃山东济宁城西疃里山之阳作地村(今嘉│ │ ││

解说词实例详解

解说词实例详解【 龙炎解说词篇-01 忽然觉得做片犹如给女孩子化妆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企业都是美女 但是我们可以研究一些方式方法去美化它 拍摄构图、解说词写作、剪辑手法、调色 每个环节讲究了,那么一个平淡的姑娘看起来就会相对漂亮 当然心里也跟着美起来那是莫大的欣慰。 关于解说词的写作之前也写过一些体会,现在就实际案例做以分析。 本意并非分享范本,而是交流写作的思路。 话不多说,入题。 这是我前年制作的片子《中国黟县》 概况:(用10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个县的整个旅游业) 1.黟县遍布古民居,其中以宏村、西递最为完整,此外还有若干个小村落 2.传说《桃花源记》原型就在此山水间,至今还有陶渊明的后裔居住。 3.历史上出过众多有影响力的人物,文人、商人、工匠等都名声显赫。 4.今天的黟县取得的成就(这在官方片里是必须的) 问题随之而来 1.如何开场 坚决废除老套的:“黟县在黄山脚下什么位置,占地多少.....” 那么如何快速的把观众带入一种情绪,且做简要说明呢? 2.众多的景点,零散分布,但又必须都要介绍。 如何取舍?如何自然串联使之有整体感? 3.从自然风光和表象的建筑美如何过渡到人文段落呢? 很常见的方式是出段落标题,然后介绍不同的内容。 通常他们会用古诗词作为一个小段落的引导,个人非常不喜欢这样的方式 因为片子太理性,12345如培训讲座,观看的情绪也会被中途打断。 从建筑到人文,从人文到现代旅游发展该如何自然过渡? 这种过渡尽量保持片子的文化格调以及观众的观看情绪的延续。 4.结尾如何简单有力,且有升华。(这也是ZF最爱听的,但马屁不能直拍,含蓄的拍有点难) 综合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尽量在说清楚的情况下说出点味道来,以下是原稿。 也希望各位朋友试着找出我们当时解决以上问题的语句和体会,以便做进一步的深度交流。如果真的可以给大家以启发,我们也将从交流中获得进步,会分享更多的关于写作的体会。 《中国黟县》解说词(版权归龙炎影视所有) 一.引导片段 这片土地有如世外桃园般的桑蚕丝竹,美舍田园。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仍旧保持着千百年来祖辈们遗留下来的淳朴民风和优良传统。 走进青石铺就的幽深古巷,我们仿佛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尘世见的繁华与喧嚣。 马头墙上的一株小草,抑或是屋檐下的一扇雕花木窗都不禁让人停下脚步,凝思许久。。。

家谱撰写格式方法范例计划等

通渭李家店青草湾车家家谱撰写计划 第一部分家谱通用格式简介 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 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 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 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下面的24项。 下面的这24项是家谱的基本格式。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 举例: 虞邑范氏族谱凡例 一、本谱总分五卷,共列内容十六章。历次谱序列于卷首,其一至四卷为 世系图,第五卷为世系考、旌表诰命、官秩与名宦、族礼、祭礼、祠堂、义田、传记、艺文、史料等综合卷。第一卷中列明本谱总目录,其余卷仅列本卷目录。 二、谱中世系图所载之世系支派,一律按世次排列,概不冠姓。妻室有姓 名者列入全名,无名者只称姓氏,列于夫男简历之内,不另记述。

三、旧谱记男不记女,本次续修于女均予入谱。女子简历记入父辈简历中,已婚子女列明夫男姓名。 四、遵旧谱惯例,仍以竖排从右至左阅之,每页列五世,起始世次族人标 明父辈名字,以便衔接。为方便阅谱,原谱中的繁体字、异体字,此次续谱时 均改为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的通行简化汉字。无简化字者,仍以原谱登之。 五、谱中文字凡出现族人姓名、名讳、字、号、官衔、封号者,皆加着重线,以便识别。现代文章中多未标注。外族人员与官衔等不在此例。 六、本族新增之传记、艺文、史料等,有出处的皆注明出处,明示作者, 以期族人核对。原实行、忠义、节烈贤孝被另外刊载的,亦予标明。 九、祠堂: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 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 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十、五服图:又称服制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 穿着的一种服饰。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同时又表明 与死者同有关系的生者与生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不仅在执行丧礼时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