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归纳法查经举例——马可福音10章46至52节马太福音26章36至46节

归纳法查经举例——马可福音10章46至52节马太福音26章36至46节

归纳法查经举例——马可福音10章46至52节马太福音26章36至46节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可:10:46—52. 平行:太20:29-34,路18:35-43

七何:

地点:耶利哥

人物:耶稣,讨饭的瞎子(两个主角)门徒,许多的人,底买。

时间:出耶利哥时。

何事:讨饭瞎子寻求耶稣得医治。

如何:启:耶稣出耶利哥时,瞎子听见耶稣的经过。

承:瞎子呼求其可怜,并在过程中遭遇责备却越发大声喊叫。

转:耶稣叫瞎子过来,并询问能为其做什么后,按着其信心让其得看见。

合:瞎子立即看见,并跟随主。

何因:不详。

何果:瞎子得看见,跟随主。

内容发展:

地点转移:到了耶利哥,出耶利哥。瞎子寻求帮助的场景----》耶稣站住时间转移:不详。

现场气氛:瞎子喊叫(心中急切盼望)----》被责备不许做声(受打击)---》越发大声喊叫(心中坚定,更加急切寻求) ----》耶稣叫其过

来(激动)---》耶稣询问(平稳)。

人物转移以及对话转移:耶稣---》瞎子---》许多人---》耶稣。

技巧:篇幅:瞎子呼喊需要可怜的描述。

重复:可怜( 2) ,大卫的子孙(2),喊着(2次)

可比之处:1. 面对瞎子的喊叫,众人的反应是责备和不许他作声VS 耶稣叫

他过来并询问能为他做什么。

其他特殊观察:瞎子是讨饭的,瞎子的系列动作。(拿撒勒)的耶稣

上一段概括:耶稣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教导门徒为大的要做小的。

下一段介绍:耶稣进耶路撒冷时所受的欢迎。

解释提问:

1.圣经有关瞎子的信息有多少思想一下作为一个瞎子会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2.

是个讨饭的,是底买的儿子。生活在黑暗和缺乏的困苦之中,被人瞧不起。

(V46,48 :呼喊时被人责骂)(上下文原则)

3.瞎子为什么呼喊?

听见拿撒勒的耶稣经过这里,他要抓住机会期望耶稣可怜他,帮助他。

(或许他在乞讨的过程中,听说过耶稣的很多事迹,故相信耶稣会有能力来医治他,然而因为是瞎子的缘故,行动不便,也没有人帮助他去寻找耶稣帮

忙,而此时,耶稣刚好经过这里,所以他极力的想要抓住这个机会。)(上下文,合理推理)

4.圣经为何形容耶稣时特别提到是拿撒勒的耶稣?

当时还有其他的人名字叫耶稣,故特别指向瞎子知道的这位耶稣是拿撒勒人。

(时代背景)

5.瞎子为何叫耶稣为大卫的子孙?

大卫是以色列历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君王,故其子孙有着上帝曾经的约定,可能瘫子在这里认可耶稣就是弥赛亚。(整本圣经和时代背景,合理推理)

6.瞎子在呼喊耶稣寻求可怜时遇到什么困难他是如何面对困难的

7.

许多人责备他,不许他出色。然而他却越发大声。(经文)

8.许多人为何责备,不许他做声呢?

9.

这些人可能认为太吵了,想向耶稣乞讨,影响耶稣的行程;并对瞎子没有什么怜悯的心。(合理推理)

10.当有人告诉瞎子,耶稣叫他过去时,他的反应是怎样的?(v50:丢下衣

服,跳,走)

11.耶稣是如何面对瞎子的需要?(v51询问其需要,表明其谦卑,接纳讨

饭的瞎子。)

12.为什么耶稣说是“瞎子的信”救了他自己?这种寻求耶稣并能带来帮助

的信心有何重要性?

瞎子确实只是听说耶稣的事迹,并从未看见,却如此相信耶稣有能力来医治他,并且在遇到拦阻的时候仍然坚持,体现其对耶稣的信心。(上下文合理推理)

重要性在于曾经虽未看见却能如此相信并不怕拦阻的去信,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13.瞎子能看见后,他是如何回应耶稣的医治的?

跟随耶稣。

应用性提问:

1.面对一个讨饭瞎子的祈求,耶稣的回应是询问他要耶稣为他做什么,从这里

你对耶稣的认识有哪些?如果是你,面对一个探访的瞎子寻求你的帮助时,你会怎样回应?

2、当瞎子寻求耶稣的可怜时,遇到了困难,发现他没有放弃,而是越大的勇敢寻求可怜。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期望去改变的,并且也立下计划,然而当你碰到困难时,你是如何来面对的?瞎子的故事,对你以后的生活会带来怎样的帮助?

?经文内容(七何):

?1.主题、中心事件(what):

?耶稣在客西马尼祷告

?2.地点(where):客西马尼

?3.时间(when):晚上(逾越节主餐之后)

?4.人物(who):

? a.主角:耶稣、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

? b.配角:其它门徒

? 5.何因(why):未交代。

? 6.经过(How):

?启:耶稣带领门徒到客西马尼园,因心里忧愁,难过,请三门徒一起警醒祷告(v36-38)

?承:耶稣三次的祷告,门徒沉睡(v39-44)

?转:宣告人子被卖的时候到了并顺服接受(v45)

?合:迎向被卖的人(V46)

? 7.结果(wherefore):耶稣顺服并接受被卖(V46)

? 8.前段大意:逾越节主餐后,预言彼得不认主

?后段大意:耶稣被卖。

? 1.场景转移:

?耶稣祷告与门徒睡着间的场景转换。

?门徒(坐在这里)---》三门徒(那边)---》耶稣(稍往前走)

2.人物以及对话转移:

a. 门徒---》三个门徒---》耶稣单独

b.耶稣与天父祷告《---》耶稣与彼得等

三门徒的对话转移

3. 现场气氛:

忧愁,及其难过--》需要一同警醒--》俯伏--》门徒睡着--》三次的祷告--》

起来走吧。

(痛苦软弱---》挣扎无助--》顺服刚强有力)

?表达技巧(经文侧重点)

?比例(篇幅):

–除了37,43,44,其它都是对话或讲话。

–总共十一节经文,三节是描述他的祷告。

?重复

?“祷告”出现了5次(V36,39,41,42,44);“警醒”出现了3次(V38,

40,41);“睡”出现了3次,两次“睡着”(40,43),一次“睡

觉”(45)

?三次回来看门徒(V40,43,45),“这杯”出现3次(39,42)

?可比之处:

?耶稣警醒祷告,门徒沉睡(V38-39,V40,43,45)

心灵愿意,肉体软弱(V41)警醒祷告,入了迷惑(V41)

耶稣先前的软弱,祷告后的刚强祷告内容上前后对比

?文法用语

–关键性副词:甚是,几乎极其(V38)

–连词:倘若,然而,不要,只要(V39);固然,却(V41)

?特殊(有趣的)观察

?1.耶稣祷告的姿态:俯伏。(v39)

?2.11节经文,有5节是写耶稣与门徒的对话,却没有记载门徒的反

应,好像耶稣都在自言自语似的。

?3.耶稣特意带三个门徒出来却远离门徒一定距离独自一人向神祷告? 4. 三次的祷告内容是一样的。

解释:I.定义性问题:

1.客西马尼园在哪里?

答:“客西马尼”一名,意为“榨油器”,表示该处有橄榄园。希腊文的“地方”一

词,指到该园乃私家之地,耶稣和门徒却特别允准进入。(路

21:37)

虽然路加和约翰福音都没有提及“客西马尼”一名,但两书均记载耶稣被卖前饱受痛苦。路加说该地位于“橄榄山”上(路22:39)。约翰则形

容“过了汲沦溪”,可到该处(约18:1);只有约翰福音称那

地点为园子。从以上记述显见耶稣和门徒经常在客西马尼聚

集团契和祷告(路22:39;约18:2)。 [圣经百科]

2.片时是有多长(

40)警醒是什么意思(

38,40,41节)

答:片时:一个钟头(现代), “one hour”(NIV)

警醒:“Keep Watch”(NIV),“醒寤”(思高),是一种保持警觉的状态。[译本] 3.圣经是如何描述耶稣祷告前的状况?

答:忧愁起来,极其难过(V37), 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V38)[上下

文]

4.这杯(39)是指什么?

答:在圣经中杯,.喻指应得之分或参与其中。比如惩罚(诗十一6,七十五

8;赛五十一17、22;耶二十五15,四十九12;亚十二2;

启十四10,十六19,十八6)。在这里「这杯」指的是他要

上十字架的事情,从他的祷告看出他的人性,在面对他的

死,有极大的挣扎;但是对天父的顺服仍然战胜内心的挣

扎。由他三次这样的祷告,可看出他内心挣扎之大,而他透

过祷告,一次一次地让自己愈来愈顺服。[圣经百科、上下

文、合理推断]

5.入了迷惑是什么意思门徒要面对什么迷惑(41)

答:思高译本,译为“陷于诱惑”,新译本译为“陷入试探”。门徒当时要面对的

试探,是在耶稣被拿后是否只求自保而四散(V31)。彼得的

试探是三次不认主(26:34)[上下文、译本]

6.耶稣面对门徒再三不能警醒,有何反应?

答:可以揣摩耶稣当时的语气,但他指出门徒心灵愿意,肉体软弱,看来耶稣是忧愁多于责备。(V41) [上下文、合理推断]

7.“人子”是什么意思?

人子:耶稣的自称,表示自己是神所差来的拯救者,并强调他所处在卑微地位和将来要显现的荣耀。(整本圣经原则)

推理性问题:

1.为何耶稣之前如此忧愁,而祷告又是如何沉重?

答:因为他知道自己受难的时候将到,而在十字架上因罪恶而被神离弃令他最难受的(见26:15及27:46)[上下文,以经解经] 2.为何耶稣要带彼得、雅各、约翰同去?

答:在这痛苦忧伤的时刻,他希望他最亲密的门徒与他一同警醒

[上下文、合理推断]

3.为何耶稣独自祷告而且三次之多

答:福音书中多次记载耶稣独自祷告,在这被前的时刻,他选择单独亲近神不足为怪。三次重复同一个祷告,反映出他的恳切。

4.为何门徒不能警醒?

答:他们三人身体十分疲倦,可能是因为日间预备逾越节的筵席(26:19-

20),吃完之后,已是疲倦不堪。此外,他们根本没有意识

到时候已到,对耶稣的以预言自己要受死、复活,他们并不

十分明白,故在这重要时刻也不能与耶稣分忧、一同警醒。

(41)[上下文、合理推断]

5.圣经为何特别记载耶稣第一次回来时是对彼得说话不是三个门徒吗而接下来

是“对他们说”

答:可能是因为彼得刚说过“我就是与必须与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26:

35)与现在的不能警醒形成强烈对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