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施生态建设四大工程推进生态与产业

实施生态建设四大工程推进生态与产业

实施生态建设“四大工程”推进生态与

产业

融合发展

——黔西南州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的辩证思考

岑大明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出:“强调发展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是对的,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放弃发展就绝对化了,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是贵州要写好的一篇大文章。”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守好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生态底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走“守着绿水青山苦熬”的穷路,决不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歪路,坚定不移走百姓富、生态美两者有机统一的新路。为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文章,2017年州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青山蓄财、碧水纳财、蓝天添财、净土生财四大生态工程(以下简称“四大工程”),推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的发展思路;2018年州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项目化推进生态建设“四大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产业。这一思路充满着唯物辩证法与时俱进的理论光芒,贯穿着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一、“四大工程”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智慧

黔西南州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发展,实施青山蓄财、碧水纳财、蓝天添财、净土生财四大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这是对唯物辩证法的自觉运用,是科学处理发展与生态矛盾作出的战略思考和适应供给侧结构性的战略抉择。

(一)实施“四大工程”,是辩证推进绿色发展的实践创新。绿色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内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思想,把世界看做是“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深刻揭示了“万物相联、包容共生,平衡相安、和谐共融,平等相宜、价值共享,永续相生、真善美圣”的生态文化思想精髓,重点回答了生态系统的有机创造性和内在联系性。黔西南州实施青山蓄财、碧水纳财、蓝天添财、净土生财四大工程,是以构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气爽地洁的生态环境为基础,更加注重生态产业发展,将生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统筹实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是自觉运用辩证思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的实践创新。

(二)实施“四大工程”,是处理发展与生态矛盾的科学方法。黑格尔说过,既对立又统一,这就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构成的,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

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作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称为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就是一对矛盾体,既存在对立性也有统一性,共处于自然界这个统一体中。许多人有这么一个观点,加快经济发展就会破坏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会影响经济发展。这一观点只看到矛盾的斗争性,未看到矛盾的同一性。黔西南州实施“四大工程”,就是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点,生态建设与生态产业、水生态保护与涉水产业、空气保护与康养产业、耕地保护与优质农业这些都可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同发展,这是科学处理发展与生态矛盾的有效方法。

(三)实施“四大工程”,是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提高发展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手段,提高有效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黔西南州实施“四大工程”,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既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措施,又能实现改革的最终目标。青山蓄财工程,在加强生态建设中,优化林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林木、水果、干果,提高优质林果产业的有效供给;碧水纳财工程,在加强水资源治理和保护中,发挥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涉水产业,提高优质水产品有效供给;蓝天添财工程,在蓝天保卫中,发挥优质空气优势,

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提高优质健康产品的有效供给;净土生财工程,在加强土地污染治理和保护中,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二、发挥生态优势,构建山地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按照人们的常规思维,加快经济发展,必然增加生态环境的负荷,甚至牺牲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要求贵州“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实际上就是要求贵州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式,既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要保护生态环境。要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发展,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结合点,着力构建山地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在经济发展中厚植生态优势,在生态建设中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推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一)实施“青山蓄财”工程,推进生态建设与林果产业融合发展,把“青山”变成“金山”。黔西南遍地是山,资源在山,出路在山,生态弱点也在山。黔西南的山有三个特点:海拔差距大,最底海拔275米,最高海拔2207.2米;山高坡地多,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大、石漠化程度深。要充分利用黔西南州地处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的地理优势,抢抓国家加大珠江上游生态建设投入的机遇,转变生态建设思路,跳出“就生态搞生态、就治理搞治理”的传统思维模式,找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

的结合点,实施“青山蓄财”工程。一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立体林果产业基地。结合“十三五”期间,全州计划实施400万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工程,充分利用海拔和气候差异,大力发展山地特色优质高效的经果林、经济林,在“两江一河”低海拔河谷(海拔800米以下区域)重点发展澳洲坚果、芒果两大产业,在中海拔山区(海拔800米至1250米区域)重点发展油茶、板栗、核桃三大产业,在高海拔山区(海拔1250米以上区域)重点发展茶叶产业,打造高、中、低三条优质林果产业带,实现“坡地退下来,产业搞上去”。二是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发展石漠化特色产业。黔西南州是全省石漠化最为集中连片的地区,全州8县市均处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核心区,石漠化治理任务艰巨,结合“十三五”期间全州计划实施的870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工程,切实推广“顶坛模式”,将石漠化治理与培育特色生态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花椒、金银花等石漠化特色产业,实现“石漠化减少,产业化扩大”。三是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设优质种草养畜基地。黔西南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与广西丘陵山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结合“十三五”期间全州计划实施15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大力推广晴隆“种草养畜模式”,发展既有水土保持效果又有经济价值的皇竹草、苣菌草、构树等畜草产业,配套发展草地畜牧业,打造优质种草养畜基地。总之,在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中,将林果产业、石漠化特色产业、草地畜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让一座

座“青山”蓄积绿色财富。

(二)实施“碧水纳财”工程,推进水源保护与涉水产业融合发展,把“水源”变成“财源”。水,是黔西南州的宝贵财富、重要资源。州境内共有长度10公里以上的河流144条,分别与南盘江、北盘江和红水河构成3个区域水系,均属珠江流域,地处珠江上游。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源保护的综合措施未能完全同步跟上,水源污染日益加重。加强水源保护,既是共建珠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历史责任,又是培育黔西南州后发优势的时代使命。应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实施“碧水纳财”工程,推进水源保护与涉水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治理江河污染,大力发展水旅游产业。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是黔西南州的三大水系、重要江河,“两江一河”流域旅游资源丰富,聚集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特色风物等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应全力推进“两江一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在水污染治理上,实施污水、洪水、涝水、供水、节水“五水共治”,强力推进“两江一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特别是要铁腕整治南盘江、红水河网箱养鱼,切实提高江河的水质,还江河以清澈绿碧。在旅游业发展上,以“两江一河”水体为主线,加快流域各类旅游资源开发,丰富以“玩水”为主题的旅游业态,打造“绿水青山”为底色的“两江一河”千里精品旅游线。二是加强溪水保护,大力发展水疗养产业。黔西南山多、溪流多,一个山弯便有一条溪流,形成山环绕、

水环抱的生态环境,为发展水疗养产业提供了优越条件。但是,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滞后,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的现象极为严重,溪水污染、溪水枯竭日益加剧,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削弱了发展优势,应全域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扎实开展农村全域卫生环境整治,切实解决“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的问题,全力保护好溪水,同时利用山水相融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水疗养、水保健等产业,让溪水增值创富。三是加强地下水保护,大力发展矿泉水产业。黔西南州山高水长,地下水、泉水丰富,含有多种矿物质,为发展水产品提供优质的生产资料。一方面,应加快推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城乡垃圾污染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切实保护地下水、山泉水不受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下水、山泉水资源,大力发展矿泉水、饮水用产业,培育壮大一批矿泉水、饮用水企业,打造特色矿泉水、优质饮用水品牌,将矿泉水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总之,在推进水生态建设中,通过大力发展水体旅游、水疗养、水保健、矿泉水、饮用水等涉水产业,让黔山秀水吸纳八方财富,成为源源不断的财源。

(三)实施“蓝天添财”工程,推进空气治理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把“空气”变成“福气”。抬头看到蓝天白云,张口吸到清新空气,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求。与工业化城市相比,黔西南州空气质量相对优良,这是工业发展滞后给我们的补偿,必须高度重视“保卫蓝天”,持之以恒厚植空气优势,并充分利用空

气优势,加快发展健康养生产业,让蓝天添财。一是提升城市空气质量,加快城市康养产业发展。康养产业是大旅游业态之一,城市是聚集人口的重要载体,也是康养产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各县市应立足县城的优势特色,加快建设个性鲜明的旅游康养城市,严格治理污染物排放,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项目准入,以优质的空气、优越的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外来人口的功能。以城市为依托,大力发展医疗保健、健康管理、新型健康、健身美容、美食养生、养老地产等健康养生产业。特别是作为全州旅游发展龙头的兴义市,应严格依法整治宜化、兴化污染问题,为打造国际山地旅游城市、休闲养生城市创造优越的空气条件。二是利用城镇空气质量,加快特色康养小镇建设。小城镇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节点,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黔西南州绝大多数的乡镇属于农业乡镇,工业尚是一块空白,工业污染物排放几乎为零,应充分利用城镇优良空气,以特色康养产业为核心,以地域文化为灵魂,以主题旅游为主线,精心打造一批以医疗产品、保健产品、营养产品、生态休闲、医疗养生等健康养生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推进健康养生产业品牌化、集群化、连锁化、系统化发展。三是利用乡村清新空气,加快自然养生产业发展。空气清新是全州农村的共性优势,优越的空气条件为发展自然养生产业奠定了基础。应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产业发展,在依山傍水、有山有水、田原风光秀美的村寨着力发展农耕养生、水疗养生、素食养生、空气养生、休闲度假等自然养生产业,推进

养生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总之,在推进空气治理中,通过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养老产业,用空气吸引人口、增强人气、增添财气,变为福气。

(四)实施“净土生财”工程,推进土地治理与优质高效农业融合发展,把“土地”变成“宝地”。全州共有耕地面积450.45千公顷,其中水田109.19千公顷,旱地341.26千公顷,这是黔西南州发展的主要资源。农业历来是全州的基础产业,面对二产不强、三产不活的实际,更应珍惜有限土地,全力整治土地污染,提高土壤质量,使“干净”的土地长出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作物,培育出优质的农产品。蔬菜、水果、大米是千家万户必不可少的农产品,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紧盯城市“菜篮子”“果盘子”“粮袋子”,充分利用优质土壤资源,大力发展有机蔬菜、精品水果、优质大米等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净土生财”。一是加快农田土壤改良,大力发展有机蔬菜。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垃圾、污水等污染源对土地污染不断加重,在加强治理和防治的同时,在靠近城镇、耕作条件较好的区域,规划建设全国有机蔬菜供应基地,根据有机蔬菜种植的土壤标准,对土地进行土壤改良,采取区域化布局、园区化推进、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蔬菜,打造盘江有机蔬菜品牌。二是加快损毁土地修复,大力发展精品水果。煤矿、金矿等矿产资源的开发,造成不少耕地污染损毁、肥力退化,应加大对污染损毁、退化耕地的修复和改良力度,同时调整农业产

业结构,充分利用海拔、气候等差异,在低海拔河谷地带加快发展芒果、火龙果、澳州坚果等亚热带精品水果,在中海拔丘陵地带大力发展红星猕猴桃、五星大枇杷、紫王葡萄等精品水果,打造全国精品水果供应基地,培育盘江绿色水果品牌。三是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优质大米。针对化肥、农膜使用不科学造成的土壤性状恶化、农业面源污染,应严格实施“坝长制”,加大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在主要产粮大坝,建设优质商品粮基地,实施标准化耕作、集约化经营等现代农业措施,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大米,全面提高粮食品质,打造盘江绿色大米品牌。总之,结合土地污染治理,发展壮大有机蔬菜、精品水果、优质大米三大产业,实现“净土生财”,推动山地特色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三、推进“四大工程”实现“四变”的路径建议

“四大工程”是黔西南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落实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大生态战略行动”的创举,不仅需要干部群众发展理念更新、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作方法的创新,而且需要全州统一布局、统筹推进等保障措施,才能有效推进“四大工程”的实施,实现“青山”变“金山”、“水源”变“财源”、“空气”变“福气”、“土地”变“宝地”。

(一)转变发展理念,增强发展动力。长期以来,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把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割裂开来,先经济后生态、重经

济轻生态、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理念根深蒂固。“四大工程”是黔西南州探索同时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创新之举,只有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有效地推动“四大工程”的实施。一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自觉地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既要自觉守住生态底线,又要从环境保护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将维系生态健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自觉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自觉把绿色、循环、低碳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二是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发展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需要各方面、各环节、各因素协调联动,各级各部门要树立产业与生态、产业与产业、城市与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理念,使推进产业协调、城乡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共进,成为各级干部推动发展的基本方法和自觉行动。三是坚持互动发展理念。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才能相得益彰。要坚持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自觉转变发展方式,走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之路,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用经济优势厚植生态优势,在经济发展中推进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

(二)坚持统一布局,严格规划引领。“四大工程”是黔西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载体,工程重点目标是有效治理山、水、气、土四大生态任务,培育壮大林果产业、涉水产业、康养产业、优质农业四大生态产业。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

统,实施“四大工程”应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规划,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和新型的产业体系。一是综合规划“四治”生态工程。治山、治水、治气、治土是“四大工程”的基础工程,应坚持综合规划,按山脉规划“治山”工程,按水系规划“治水”工程,按镇域规划“治气”工程,按坝区规划“治土”工程,使山、水、气、土治理工程有机结合,形成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生态体系。二是合理布局“四大”生态产业。推进林果产业、涉水产业、康养产业、优质农业四大生态产业发展是实施“四大工程”的核心和目标,应充分利用海拔差异、立体气候、溪水河流、山坡田野等山地资源优势,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协调发展的原则,合理布局四大生态产业,编制详细的生态产业发展规划,构建绿色高效山地特色的新型生态产业体系。三是科学统筹生态与产业的关系。“四大工程”既是生态建设工程,又是产业发展工程,要科学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寻找实现生态与产业双赢的结合点,既要利用生态优势推进产业发展,又要在加快产业发展中厚植生态优势,最终实现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

(三)强化统筹配合,整合力量推进。“四大工程”是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系统工程,涉及林业、农业、水务、环保、工信等部门,各部门只有统筹配合,整合各方力量,才能有效推进,取得实效。一是统筹行动计划。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四大工程”推进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制定“四大工程”实施总体方案及

年度行动计划,坚持区域综合治理,制定年度行动计划的任务书、时间表、线路图,将青山蓄财工程、碧水纳财工程、蓝天添财工程、净土生财工程各项年度目标任务细化落实到版图上,挂图推进,挂图攻坚。二是统筹资金投入。建立资金集中使用机制,按照“四大工程”年度行动计划,将林业、农委、水务、环保等部门的生态建设项目集中安排在年度综合治理区域,使各部门的资金集中投向相同区域,形成各路项目资金向生态综合治理区域聚集效应,提高区域生态综合治理的成效。三是统筹人力保障。建立人力统一调度机制,根据完成“四大工程”年度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所需的人力保障需求,从项目涉及的部门、县市、乡镇、村组抽调人力及技术力量集中调配使用,根据工程实施的需要组建若干个工作推进组,形成合力,全力攻坚,确保年度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

(四)实施观摩倒逼,严格考核问效。任何一项工程,责任不明容易推诿,督促不紧容易拖延,考核不严容易流于形式。“四大工程”关系到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重要抓手,必须采取有效的推进措施,才能真正实现“四变”目标。一是实施分级落实机制。建立任务链,坚持任务目标化,将“四大工程”总体目标、年度目标分别分解到各县(市),各县(市)将目标任务细化到项目分解到乡镇,各乡镇将项目落实到地块。建立责任链,坚持责任到人,建立州直部门、县(市)、乡(镇)、村四级目标任务落实责任机制,增强各个层级在“四

大工程”建设中的责任感。二是实施观摩倒逼机制。建立“四大工程”观摩机制,坚持把“观摩倒逼”作为推进“四大工程”的基本方法,每年对各县市实施的“四大工程”进行两轮现场观摩,通过现场观摩、倒逼各地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推出成功经验和工程样版,促进“四大工程”建设项目加快成长。三是实施考核问效机制。完善“四大工程”考核评价体系,把体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融合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四大工程”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机制。

总之,实施“四大工程”是厚植生态优势,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融合,实现同时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实践创新,是开创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新路,只有切实抓好“四大工程”的落地落实,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同时发挥生态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构建山地生态产业体系,才能开创黔西南州科学发展的新境界。

(作者:岑大明,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