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注射用双黄连的体外抗菌活性

注射用双黄连的体外抗菌活性

注射用双黄连的体外抗菌活性
注射用双黄连的体外抗菌活性

白蔹抗菌活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生物工程 白蔹抗菌活性的研究 1 前言 微生物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严峻问题,由多重耐药菌和许多新的病原微生物引起 的感染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随着抗微生物药物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性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细菌感染在临床上也有逐年上升趋势[1]。微生物的耐药性产生速度,远远大于抗生素研制速度。与此同时,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滋补、抗菌等作用, 且毒副作用小、耐药性小, 也开始得到人们的关注。 白蔹为葡萄科植物自蔹 Ampelopsis japonica(Thunb)akino的干燥块根 ,又名白根 , 五爪藤 ,山地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性微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止痛之功效。用于痈肿疮疡、瘰疬、烫伤、扭挫伤;外用于痈、疖、蜂窝组织炎、淋巴结炎等。白蔹入药历史悠久,早在《名医别录》中已有记载 ,是历代医家治疗疔痈的重要药物[2]。 临床报道白蔹用于治疗化脓性皮肤感染、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疗效显著[3]。现代研究表明,白蔹含有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素、富马酸、没食子酸等多种抗细菌和抗真菌成分,与其临床应用相一致[4]。 2 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人类自从古代就记载了许多具有杀虫或控制害虫、抗菌或杀菌作用的植物, 如中国、印度等东南亚以及一些非洲国家的劳动人民积累了许多利用植物杀虫防病的经验。几个世纪前, 我国人民就已知道植物中含有抗菌物质, 在许多实例中,这些化合物能以天然的抗性或防御体系来抵抗微生物或其他病害。某些化合物具有特殊味道或气味, 已经在香料工业中使用, 使用药草和香料作为调味品或食品防腐剂, 许多文献已报道了它们的特性及活性成分[5~6]。 不同的抗菌、杀菌植物, 其有效成分分布在植物根、茎、叶、花、果、种子等不同部位, 如厚扑存在于叶中、苦瓜存在于果实中等。同种植物不同部位活性成分的含量亦存在差异, 黄梁绮龄等对香港地区四种红树植物的根、茎分别用95%乙醇浸取, 其浸取物对三种植物病菌抑制活性存在一定差异[7]。研究有效成分在植物中分布, 应针对具体的杀菌、抗菌植物, 分成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 采用生物测定法来分析活性成分在植株中的部位, 只有

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

实验五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药物的抗菌试验是为了检查药物的抗菌能力。该项试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新药研究和指导临床用药。如抗菌药物的筛选,提取过程的生物追踪、抗菌谱的测定、耐药谱的测定、药敏试验、药物血浓度测定等各个方面。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在实验室进行,优点是方法简便、需时短、用药量少,不需要活的动物、实验条件容易控制。因此,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已广泛应用各种测定了。 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是常用抗菌试验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用系列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 (一)稀释法(结果示教) 稀释法有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和固体稀释法(斜面法)两种。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测定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是指该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通常用μg∕ml或U/ml表示。 (二)琼脂扩散法 它是将抗菌药物加至接种试验菌的平板表面,抗菌药物在琼脂胶内向四周自由扩散,其浓度随扩散距离增大而降低,在药物一定的扩散距离内,由于药物的抗菌效应,试验菌不能生长,此无菌生长的范围称为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与药物的抑菌效应成正比。琼脂扩散法常有纸片法、管碟法、打洞法和挖沟法。 滤纸片法(K-B纸片法)-学生操作 滤纸片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新药的初筛试验(初步药物是否有抗菌作用)及临床的药敏试验(细菌药物第三性试验、以便选择用药)。滤纸片分湿、干两种,可以在试验时用无菌纸片沾取药物溶液放在含菌的平板表面,也以预先做成一定浓度的干燥纸片。一般来说预先做成的干燥纸片实用一些而且准确一些。 至于干燥纸片的制备方法:选用吸水力强而且质地均匀的滤纸,用打洞机制成6mm直径的圆纸片,120℃干燥灭菌2小时。然后把配制好的各种适宜浓度的抗生素溶液,每100张纸片加入0.5ml药液,使它均匀浸润,放在无菌平皿中,

抗菌肽体外抑菌实验方法

微量肉汤稀释法(borth microdilution method) 实验方法: 1.用无菌蒸馏水在聚丙烯离心管中将抗菌肽和抗生素溶解制成1280 g/L的储 备液,然后用等量无菌的0.02%乙酸(含0.4% BSA)稀释,在用0.01%乙酸(含0.2% BSA)溶液对等量稀释后的溶液在进行一系列的双倍稀释,得到质量浓度为640,320,160……1.25 mg/L的共10个梯度的系列稀释液, 4 ?C下保存备用。 2.将待测细菌在灭菌MH肉汤琼脂平板上过夜培养,挑取菌落接种于灭菌试管 中的MH肉汤,37 ?C,180 r/min过夜培养。将培养后的菌液稀释至2*10^5-7*10^5 CFU/mL,向无菌的96孔平板中的1-11孔各加入100 μL的菌液,12孔不加入菌液而加入100 μLMH肉汤,然后从1~10孔逐一加入相应的待测抗菌肽,11孔作为扫描对照组不加肽。37 ?C,90 r/min培养18-24 h,这样待测抗菌肽的终质量浓度分别为64,32,16,……0.125 mg/L。(不知道待测抗菌肽添加量是多少,最终抗菌肽的终浓度怎么缩小了10倍) 3.最小抑菌浓度MIC(minin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就是能阻止50%以 上细菌生长的最小肽浓度。用酶标仪在490 nm下对平板进行扫描,肽的MIC 的确定按照比对照孔(11孔)的浑浊程度低50%以上的最小质量浓度计算。 4.最小杀菌浓度MBC(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就是能抑制任何残 余菌落生长的肽的最低浓度。从没有细菌生长的平板孔中的内容物中取10 μL涂布到MH琼脂平板上,37 ?C培养18 h,以此来确定肽的MBC。 参考文献: 【1】汪以真,抗菌肽与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效果比较[J].中国兽医学报,2004,24(3):270-273. 抗菌肽的体外抑菌实验(平板法) 1.稀释:将一定效价的抗菌肽做6个浓度的稀释,将抗生素按正常使用剂量同 样做6个浓度的稀释 2.指示菌:指示菌用液体LB培养基培养24 h后稀释至10^6 CFU/mL

广西一点红总生物碱的提取和抗菌活性研究(一)

广西一点红总生物碱的提取和抗菌活性研究(一) 作者:周吴萍韦媛媛李军生阎柳娟赖雪芬 【摘要】目的考察广西一点红总生物碱的分离提纯及其抗菌活性。方法通过95%乙醇回流提取一点红药材中的生物碱类物质,利用酸水提取法及有机溶剂萃取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同时用化学检识法与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一点红生物碱类物质的抗菌活性。结果一点红生物碱浓度在600~800 m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枯草杆菌中度敏感,随着药物(生物碱)浓度的增大,抗菌作用越明显。结论说明一点红生物碱类物质对供试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关键词】一点红总生物碱提取分离抗菌活性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method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the alkaloids in Emilia sonchifolia from Guangxi.MethodsThe alkaloids in Emilia sonchifolia were reflux extracted by 95% alcohol, and separated by acid water extraction and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was performed by the chemical methods and th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methods. To study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the alkaloids in Emilia sonchifolia by filter paper method. Results The result showed it was medium sensitive to Escherichia coli, Bacillus subtilis and Staphylococus aureus wh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alkaloids were in the range of 600~800 mg/ml. The antibacterial function was more remarkable with the medicine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ConclusionThe alkaloids of Emilia sonchifolia has certain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the selected microbes. Key words:Emilia sonchifolia; Total alkaloids; Extraction-Separatio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 (Linn.) DC属菊科植物一点红的干燥全草,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江西,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阑尾炎、传染性肝炎、痢疾、尿路感染等疾病〔1〕。一点红是妇科临床常用药广西特产中成药花红片的主要原料药〔2〕,其主要含有黄酮类〔3〕,生物碱类〔1〕,甾醇类〔4〕等化学成分。据文献报道,一点红提取物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5,6〕,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痢疾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1〕。国内外仅对一点红的种植和临床应用方面有少量研究,对活性成分抗菌性能未见有相关报道,而生物碱常常是很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菌的药理作用。故实验分离提纯一点红

抗菌活性研究

【作者】王立波;邵萌;高慧媛;吴斌;吴立军; 【Author】WANG Li-bo,SHAO Meng,GAO Hui-yuan,et al.(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16,China) 【机构】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16;辽宁沈阳110016;辽宁沈阳110016; 【摘要】目的探讨金荞麦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的萃取部分(待测样品)的抑菌作用,并对此部分进行分离纯化以研究其抗菌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与复方板蓝根颗粒做对比,采用平皿稀释法及动物实验对待测样品进行体外及体内实验,测定其对各试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和对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并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此部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果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待测样品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内抑菌实验表明此部分对肺炎球菌菌株所致的小鼠感染有保护作用;从该活性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为:反式对羟基桂皮酸甲酯(trans-p-hydroxy c innam ic m ethy l ester,I),3,4-二羟基苯甲酰胺(3,4-d ihydroxybenzam ide,II),原儿茶酸(protocatechu ic ac id,III),原儿茶酸甲酯(protocatechu ic ac id m ethy l ester,IV),木犀草素(lu teo lin,V),槲皮素(querc itrin,V I),芸香苷(ru tin,V II),(-)-表儿茶素[(-)-ep icate... 更多还原

抗菌药物血清杀菌活性研究的临床意义分析

抗菌药物血清杀菌活性研究的临床意义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抗菌类药物血清杀菌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6名健康男性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三组,每组各计12人。以抗菌类药物头孢哌酮及其复合制剂(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其进行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按照头孢哌酮1.5g剂量、头孢哌酮/他唑巴坦2.25g剂量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3.0g剂量进行滴注),选取静脉滴注后0.5h以及7h为监测点,对36名健康男性前后在接受这几种抗菌类药物静脉滴注前后体内血清杀菌活性(SBA)相关指标参数进行临床观察与监测。结果:抗菌类药物头孢哌酮复合制剂(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的SBA 血清杀菌活性较单纯意义上的头孢哌酮高出2~4倍左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菌类药物头孢哌酮及其复合制剂(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针对临床常见致病病菌而言有着良好的SBA血清杀菌活性,抗菌类药物复合制剂对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的SBA血清杀菌活性明显优于单一式的抗菌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抗菌药物;头孢哌酮;复合制剂;血清杀菌活性;β—内酰胺酶 头孢哌酮以及良好的抗菌活性在临床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但其针对各种细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稳定。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头孢哌酮的复合制剂,其针对各种细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着高效、广谱且不可逆的特性,对阴性细菌以及革兰阳性细菌生成的β—内酰胺酶有着良好的抑制作用[1]。本文选取36名健康男性为研究对象,对头孢哌酮、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SBA血清杀菌活性进行对比,研究抗菌药物血清杀菌活性的临床意义,所取得成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36名健康男性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三组,每组各计12人。研究对象年龄为20~31岁,平均年龄为(25±1.8)岁,体重为58~73kg,平均体重为(63±2.1)kg。所选对象经调查测定均无药物过敏史[2],签署同意书自愿参与实验。1.2 方法所选取的36名健康男性以随机顺序先后给予包括头孢哌酮、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在内的抗菌药物(其中,头孢哌酮取剂量为1.5g、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含1.5g头孢哌酮以及0.75g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含1.5g头孢哌酮以及1.5g舒巴坦),晨起空腹状态下进行静脉滴注,并在静脉滴注后0.5h以及7h两个时间点采取观测者静脉血,制备血清标本(每类药物给药间隔时间为7d)。1.3统计学处理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经t检验并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抗菌类药物头孢哌酮复合制剂(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的SBA血清杀菌活性较单纯意义上的头孢哌酮高出2~4倍左右(p<

抗菌药物的体外抑菌及体内抗菌实验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平台》——《抗菌药物的体外抑菌及体内抗菌实验》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小组成员: 实验日期:5月27日-5月30日 微生物综合实验

抗菌药物的体外抑菌及体内抗菌实验 班级16级生物技术1、2班姓名 学号座位号 实验日程安排 日期开始时间实验内容备注 5月27日(周一)14:30-15:30 实验背景、原理、方法 讲解 15:30-18:00 分组准备试剂、培养基、 实验器具 5月28日(周二) 上午 8:00-8:30 体内抑菌实验细菌接 种、培养 8:30-10:30 体外抑菌实验:MIC法 10:30-11:40 固体培养基的配制、体 外抑菌实验:纸片法、 5月28日(周二) 下午12:30-13:30 体内抑菌实验:4小时 实验组稀释涂布 5月28日(周二) 晚上20:00-21:00 体内抑菌实验:12小时 实验组稀释涂布 5月29日(周三) 上午10:00-12:00 体内抑菌实验:24小时 实验组稀释涂布; 体外抑菌实验:纸片法、 MIC法结果观察,分析; 5月30日(周四) 上午8:30-12:00 体内抑菌实验:4小时、 12小时、24小时实验组 结果观察、分析; 所有实验结果的统计与 讨论 抗菌药物的体外抑菌及体内抗菌实验

一、实验原理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抑菌或杀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药物的体外抑菌实验,是指在体外测定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能力的实验。它是常用抗菌实验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有系列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 稀释法有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和固体稀释法(斜面法)两种,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测定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是指该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通常用ug/ml或U/ml表示。其结果判断方法为凡无肉眼可见细菌生长的药物最低浓度即为该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琼脂扩散法是将抗菌药物加至接种试验菌的平板表面,抗菌药物在琼脂胶内向四周自由扩散,其浓度随扩散距离增大而降低。在药物一定的扩散距离内,由于药物的抗菌效应,试验菌不能生长,此无菌生长的范围称为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与药物的抑菌效应成正比。琼脂扩散法常有纸片法、管碟法、打洞法和挖沟法。一般药敏实验常采用纸片法,我们可以根据抑菌圈的大小,来判断菌种对药物的敏感性,是敏感,中度敏感还是耐药。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评定标准,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根据抑菌圈的大小来判断,如: 复方新诺明(SXT)左氧氟沙 星(LEV) 庆大霉 素(CN) 苯唑西 林(OXA) 氯霉素 (CM) MIC ug/ml 敏感(S)≤2/38 ≤1 ≤4 ≤2 ≤8 中度敏感(I)-- 2 8 -- 16 耐药(R)≥4/76 ≥4 ≥16 ≥4 ≥32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常用的体外抑菌试验(连续稀释法、琼脂扩散法)。 .(二)熟悉杀菌试验(最低杀菌浓度、最低致死浓度的含义及测定的方法,活菌计数法,石碳酸系数测定法);联合抗菌试验(纸条试验、梯度平板纸条试验、棋盘格法),协同、拮抗、无关、累加的概念。 .(三)了解体外抗菌试验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常用的体外抑菌试验 一、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又称药敏试验,主要用于筛选抗菌药物或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最低抑菌浓度(MIC):指药物完全抑制某种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浓度。 .优点:方法简便、需时短、用药量少,不需要动物。 .缺点:不能根据体外试验结果肯定或否定一个药物的抗菌作用。试验菌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常用 .标准菌株:来自专门机构,我国是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菌种保藏中心提供。 .临床分离株:经形态、生化及血清学等方面鉴定。不得有杂菌污染,不宜用传代多次的菌种,最好是重新活化的。控制培养时间。 .接种菌量的多少的计算培养基 .根据试验菌的营养要求进行选择 .培养基质量控制供试药物 .药物的浓度和总量要精确配制 .供试药物用适宜溶剂溶解并稀释至所需浓度,难溶药物加助溶剂。 .中草药或某些生药原粉的样品,应先提取,再浓缩至所需浓度对照试验 .试验菌对照:在无药情况下,应能在培养基内正常生长 .已知药物对照:已知抗菌药对标准的敏感菌株应出现预期的抗菌效应,对已知的抗药菌应不出现抗菌效应。 .溶剂及稀释剂对照:抗菌药物配制时所用的溶剂及稀释剂应无抗菌作用 (一)连续稀释法 .方法:液体法和固体法。 .用于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 .抑菌:药物可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但不杀死它,在药物除去后,微生物又可恢复生长 .杀菌:药物能杀死微生物,当药物去除后,微生物不再继续生长。 1、液体培养基稀释法 .方法:两倍稀释法 .步骤: 液体培养基稀释药物成系列递减的浓度每 管加入一定量试验菌24-48小时后肉眼观察试管浑浊情况,记录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MIC)将未见细菌生长的各试管内的培养液(各吸取0.1ml)移种到新鲜的琼脂培养基上重新长出细菌的只具有抑菌作用,无菌生长(菌落数﹤5个)具有杀菌作用,记录最低杀菌浓度(MBC)。 液体稀释法图解 抗菌药物的浓度增加最低抑菌浓度移种平板

实验六、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效试验

实验六、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效试验 (药敏试验) 各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种细菌的不同菌株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有差异,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可筛选最有疗效的药物,用于临床对控制细菌性传染病的流行至关重要。此外,通过药物敏感试验可为新抗菌药物的筛选提供依据。药敏试验的方法很多,普遍使用的有滤纸片扩散试验(Kirby-Baueer Dice Diffusion);最低抑菌浓度试验(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试验(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目的要求] 1、熟悉体外抗菌试验操作技术。 2、掌握药物抗菌能力体外测定的常用方法及其用途。 [实验原理] 常用的体外测定药物抑菌能力的方法有两大类:琼脂渗透法与浓度系列稀释法。琼脂渗透法时利用药物能够渗透至琼脂培养基的性能,将实验菌混入琼脂培养基后倾注成平板;或将试验菌均匀涂于琼脂平板的表面,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将药物置于已含试验菌的琼脂平板上。根据加药的操作方法不同而有滤纸片法、打洞法、管碟法及挖沟法等。经适宜温度培养后观察药物的抑菌能力。浓度系列稀释法时把药物稀释成不同的系列浓度,混入培养基内,加入一定量的试验菌,经适宜温度培养后观察结果,求得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1、细菌:所用细菌应包括主要致病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与不产酶菌株)、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等。革兰氏阴性球菌如淋球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流感杆菌、肠杆菌科细菌8~10种,绿脓杆菌与其它假单孢菌属及不动杆菌属等,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对临床应用有代表性的菌株数量,创新药应不小于1000株。其它类新药根据新药抗菌谱宽窄可作200-500株。试验时应包括有国际公认质控菌株(如金葡菌ATCC25925,大肠杆菌ATCC25922和绿脓杆菌ATCC27853等)。 2、培养基:选MH(Muelkr-Hintop)培养基。链球菌、流感杆菌需接种到巧克力琼脂平板或加5%羊血。淋球菌接种到哥伦比亚培养基上。

体外抑菌实验方案

体外抑菌实验方案 体外实验室是筛选抗菌药物或测试新药抗菌性能的重要环节。药物对细菌代谢的影响,可以使细胞呼吸量减低,或酶系统受到抑制等,因而出现细菌停止生长或部分抑制,借以判断药物对细菌有无抗菌作用或抗菌范围。体外实验是细菌与药物直接接触,没有机体诸因素参与,故体外和体内实验的结果不一定完全一致,需两方面综合分析进行评价。 一、体外实验的准备 (一)实验菌株的选择 一般使用实验室保存的典型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 (二)培养基的制备 选择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三)实验器皿的准备 抗菌实验的步骤需用无菌操作,应用的试管、平皿、吸管等与细菌接触的器皿,均需经过高压灭菌后应用。 (四)药物的准备 实验时称取一定量的药物,铵盐基折算成效价/mg,配成溶液或制成均匀的混悬液,pH调至中性。 (五)菌液制备 抗菌药物实验是针对细菌的作用,实验菌株不能含其他杂菌。 (六)细菌计数 将菌稀释至OD值为0.002(实验时1ml菌液加1ml药液OD值降为0.001)二、体外抗菌实验(试管稀释法) (一)1ml药液采用8个梯度:500、100、50、25、10、5、2.5、1.25(ug)。 配置方法: 每个药液浓度为1ml,8个梯度总共694ug,取整700ug。 (1)称取700ug待测物,溶解在1.4ml溶剂中得到500ug/ml的药液。 (2)从500mg/ml的药液中取0.4ml,加入1.6ml溶剂得到100ug/ml的药液。(3)从100mg/ml的药液中取1ml,加入1ml溶剂得到50ug/ml的药液。

(4)从50mg/ml的药液中取0.5ml,加入0.5ml溶剂得到25ug/ml的药液。(5)从50mg/ml的药液中取0.5ml,加入2ml溶剂得到10ug/ml的药液。 (6)从10mg/ml的药液中取1ml,加入1ml溶剂得到5ug/ml的药液。 (7)从5mg/ml的药液中取1ml,加入1ml溶剂得到2.5ug/ml的药液。 (8)从2.5mg/ml的药液中取1ml,加入1ml溶剂得到1.25ug/ml的药液。 (图示如下图) (二)1ml菌液采用OD值0.002的菌液 配置方法:菌悬液在600nm波长下测定其OD值,根据具体的OD值按10倍稀释使菌悬液的OD值接近0.002,在接近0.002后缩小稀释倍数使菌悬液OD 值为0.002。 (三)菌药混合培养 取稀释药液各1ml分装于小试管内(从稀到浓可不换吸管),做好标记,然后取经培养16-18h细菌培养液,每管1ml,每小试管总量为2ml,置37℃培养箱内培养16-18h,检查结果。 (四)结果分析 如加入细菌的药液管仍未澄清,即表明无细菌生长,则该管药物有抗菌作用;如为浑浊,即表明细菌已生长,该管药物无抗菌作用。以完全无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作为细菌对药物的敏感度,即为该药物最小抑菌浓度。

天然植物体外抑菌实验

天然植物体外抑菌实验 中国中学:陆思怡尹意添陈玺梁栋指导老师: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化学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不科学使用.很多弊端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植物源农药悄然兴起。因此,本课题开始研究天然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课题采用,苹果,姜,大蒜进行汁液提取,抗生素溶解,使用大肠杆菌作为样品进行实验。经数据研究分析,抗生素具有明显抑菌作用,且这四种提取物所表现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提高。但由于实验中出现的误差及实验材料的不完备,致使实验结果与预测有偏差。苹果,清水,蒜,姜均对大肠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蒜溶液的抑菌作用大于其他溶液,但相对于抗生素效果较弱。 关键词大肠杆菌抑菌试验天然植物提取液 前言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毋容置疑,农药、化肥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温饱问题和促进农业经济的腾飞功不可没。但是,随着化学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不科学使用.很多弊端突出,如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已成为当前应用农药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植物源农药悄然兴起,因其与环境兼容性好、高效、低毒、低残留,并且对有害生物的选择压力小.目前已成为农药研究开发领域的热门之一。因此,本课题探究的是天然植物源对于微生物的抑菌效果。为此,我们选用了清水,苹果,姜蒜和抗生素进行对大肠杆菌的抑菌试验。 研究方法和过程: 实验法:

1.实验材料 苹果、姜、蒜、大肠杆菌群落、清水、头孢药片 2.实验器材 培养皿、量筒、研钵、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滤纸、漏斗、移液管、酒精灯、涂布棒、镊子、接种环 实验步骤: 1.制作液体培养基(酵母菌提取物:0.50g 蛋白胨:1.06g 氯化钠:1.00g 水:100ml) 制作固体培养基(酵母菌提取物:0.55g 蛋白胨:1.00g 氯化钠:1.00g 琼脂:2.00g 水:100ml )并调节PH值(弱碱性) 2.将固体、液体培养基进行高温蒸汽灭菌(121.3摄氏度 1.05kg/cm^2 20分钟) 3.将固体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作培养基平板,静置16个小时 4.将接种环加热杀菌,待冷却后,用其刮取挂肠杆菌菌落,加入液体培养基内,放入恒温 摇床中,4小时 5.将苹果,蒜,姜放入研钵中进行研磨,获取苹果、姜、蒜汁液,并过滤。 6.将抗生素加水溶解,制成溶液,另取50ml清水。 7.制作抑菌纸片24片(圆形,直径8mm,滤纸),将抑菌纸片(12片)浸入过滤后的橙 皮橙肉溶液,将6片抑菌纸片浸入清水,同样6片浸入头孢溶液,静置1小时,后取出风干(斜置于干净培养皿中,不可直接粘贴在培养皿中) 8.将培养好的大肠杆菌液体培养基取出,带入无菌操作室中进行固体培养基大肠杆菌种 植,用移液管取1ml液体培养基加入培养基平板,涂布棒垂直均匀涂抹培养基平板。9.取已风干的完好的橙汁、橙皮、头孢溶液和清水的抑菌纸片(各3片),轻放于固体培 养基之上(每片抑菌纸片之间的间隔为2~3cm) 10.将已放入抑菌纸片的固体培养基放入人工气候箱(37摄氏度湿度24)培植大肠杆菌 静置16~24h 11.测量抑菌圈直径,并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六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效试验

实验六抗菌药物的体外 药效试验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实验六、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效试验 (药敏试验) 各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种细菌的不同菌株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有差异,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可筛选最有疗效的药物,用于临床对控制细菌性传染病的流行至关重要。此外,通过药物敏感试验可为新抗菌药物的筛选提供依据。药敏试验的方法很多,普遍使用的有滤纸片扩散试验(Kirby-Baueer Dice Diffusion);最低抑菌浓度试验(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试验(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目的要求] 1、熟悉体外抗菌试验操作技术。 2、掌握药物抗菌能力体外测定的常用方法及其用途。 [实验原理] 常用的体外测定药物抑菌能力的方法有两大类:琼脂渗透法与浓度系列稀释法。琼脂渗透法时利用药物能够渗透至琼脂培养基的性能,将实验菌混入琼脂培养基后倾注成平板;或将试验菌均匀涂于琼脂平板的表面,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将药物置于已含试验菌的琼脂平板上。根据加药的操作方法不同而有滤纸片法、打洞法、管碟法及挖沟法等。经适宜温度培养后观察药物的抑菌能力。浓度系列稀释法时把药物稀释成不同的系列浓度,混入培养基内,加入一定量的试验菌,经适宜温度培养后观察结果,求得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1、细菌:所用细菌应包括主要致病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与不产酶菌株)、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等。革兰氏阴性球菌如淋球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流感杆菌、肠杆菌科细菌8~10种,绿脓杆菌与其它假单孢菌属及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