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胃溃疡伴出血(ICD-10:K25.000),迪厄拉富瓦溃疡(ICD-10:K25.001),慢性胃溃疡伴有出血(ICD-10:K25.400),幽门溃疡伴出血(ICD-10:K25.4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亚太地区工作组关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共识意见:2018年更新》(Gut,2018,67(10):1757-1768.);《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年,南昌)》(中华消化杂志,2015,35(12):793-798.),《消化性溃疡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日本胃肠病学会,2015年)。

1.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疼痛。

2.有呕血和(或)黑便。

3.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合并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第15版),《消化性溃疡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日本胃肠病学会编著,2015年),《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华内科杂志,2017年)。

1.内科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避免应用诱发溃疡的药物等)。

2.药物治疗:

(1)抑酸治疗。

1)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出血。

2)对于出血量不大、病情相对平稳者,在无PPI的情况下可使用H2受体拮抗剂。

(2)营养药物治疗:包括肠内营养剂和肠外营养液。首选肠内营养剂。

3.对症支持治疗:液体补充(晶体、胶体),必要时输血支持,输血指征:

(1)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或心率>120次/分。

(2)血红蛋白<70g/L;高龄、有基础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等严重疾病者输血指征可适当放宽。

4.内科保守治疗24~72小时后评估病情,若仍有活动性出血,根据情况必要时复查胃镜,如需内镜下止血、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者,进入其他路径。

5.出血停止恢复饮食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予以根治,参见标准药物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K25.000/K25.001/K25.400/K25.401胃溃疡合并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及Rh因子。

(2)尿常规。

(3)便常规+潜血。

(4)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5)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6)凝血功能。

(7)胃镜检查、黏膜活检病理学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

(8)营养筛查与评估: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心电图。

(2)X线胸片及立位腹部X线平片。

(3)腹部超声或CT。

(4)血淀粉酶、脂肪酶。

(5)必要时复查胃镜检查及黏膜活检。

(6)肿瘤标志物筛查CEA、CA199等。

(七)选择用药

1.抑酸药物:总疗程6~8周。活动性出血期:PPI类药物,静

脉滴注bid或静脉泵入。出血停止后:PPI类药物,口服bid。

2.其他治疗:止血药、生长抑素、肾上腺素等。

3.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推荐铋剂四联方案(PPI+铋剂+2种抗菌药物),疗程10~14天。

4.黏膜保护剂。

5.营养治疗药物: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入院24~48小时内尽早启动肠内营养。肠内营养不能达到目标量60%时,可选全合一的方式实施肠外营养。

(八)出院标准

1.腹痛减轻或消失。

2.血红蛋白浓度稳定,大便隐血阴性。

3.营养摄入状况改善或营养状态稳定,基本恢复正常饮食。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消化道出血内科保守治疗无效,需内镜、介入或外科治疗。

2.活检病理证实恶变,转外科手术。

3.患者拒绝出院。

4.根据年龄、基础疾病、出血量、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估计病情严重程度。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休克、意识障碍、血红蛋白降至80g/L以下的高危患者,转入其他路径。

5.因消化道出血而诱发其他系统病变,例如吸入性肺炎、肾功能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等,建议进入相关疾病的临床路径。

6.收治胃溃疡出血的医院应具备:设施完备的内镜室和有经验的

内镜医师;可提供24小时服务的血库;掌握中心静脉插管和气管插管技术的急救人员。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精编版

国家卫计委临床路径及其病种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 CP)是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治疗、护理、康复、检测等所制定的一个最适当的,能够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的照护计划。是既能降低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又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诊疗标准。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团队协作,增加了患者本人的参与,使医疗护理更加合理化、人性化,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医疗工具。 临床路径的定义 临床路径是指医生、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等多个相关学科研究者针对某个 ICD对应病种或手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预期的治疗效果和成本控制为目的, 制定的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诊疗计划,以规范医 疗服务行为、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路径病种: 卫生部于2009年末出台22个专业112个临床路径病种,随后于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又先后推出临床路径病种,截止2013年2月一共345个临床路径病种。 一、呼吸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1.肺血栓栓塞症 2.社区获得性肺炎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支气管扩张症 5.支气管哮喘 6.自发性气胸 7.肺脓肿 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9.结核性胸膜炎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1.慢性支气管炎 12.特发性肺纤维化 13.胸膜间皮瘤 14.原发性支气管肿瘤 15.原发性肺癌内科治疗 二、消化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1.肝硬化腹水 2.轻症急性胰腺炎 3.胆总管结石 4.胃十二指肠溃疡 5.大肠息肉

6.反流食管炎 7.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 8.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 9.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 10.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 11.溃疡性结肠炎(中度) 12.上消化道出血 1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14.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 15.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三、神经内科14个临床路径病种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脑出血 3.吉兰—巴雷综合征 4.多发性硬化 5.癫痫 6.重症肌无力 7.病毒性脑炎 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9.肌萎缩侧索硬化 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11.颈动脉狭窄 12.颅内静脉窦血栓 13.视神经脊髓炎 14.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四、心血管内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3.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4.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8.房性心动过速 9.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10.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11.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 12.主动脉夹层(内科) 13.肾血管性高血压 14.心房颤动介入治疗 1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

内科临床路径

目录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1)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 二、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表单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 (5)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5)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7) 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 (10) 一、支气管扩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0) 二、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表单 (12) 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 (14) 一、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4) 二、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表单 (17) 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 (20) 一、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20) 二、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表单 (23) 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 (26) 第一诊断为肺血栓栓塞症(ICD-10:I26.001/I26.901) (26) 二、肺血栓栓塞症(低危、中低危)临床路径表单 (28) 三、肺血栓栓塞症(中高危、高危)临床路径表单 (31) 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 (33) 一、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33)

二、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表单 (36)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39)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39)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表单 (42) 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 (44) 一、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4) 二、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表单 (47) 大肠息肉临床路径 (49) 一、大肠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9) 二、大肠息肉临床路径表单 (51) 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 (55) 一、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55) 二、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表单 (57)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 (60) 一、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60) 二、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表单 (63) 肝脓肿临床路径 (66) 一、肝脓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66) 二、临床路径表单 (68) 胃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73) 一、胃恶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73) 二、胃恶性肿瘤临床路径表单 (75)

胃溃疡合并出血临床路径

胃溃疡合并出血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2012年版) 一、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ICD-10:K25.0/K25.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疼痛。 2.有呕血和/或黑便。 3.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内科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 2.药物治疗:抑酸治疗。

(1)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出血。 (2)对于出血量不大、病情相对平稳者,可使用H2受体拮抗剂(H2RA)。 3.对症支持治疗:液体补充(晶体、胶体),必要时输血支持。 4.内科保守治疗24–72小时评估病情,仍有活动性出血,根据情况必要时复查胃镜,如需内镜下止血、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者,进入其他路径。 5.出血停止可恢复饮食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予以根治,参见标准药物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0/K25.4胃溃疡合并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消化科临床路径(2014)

慢性胃炎临床路径 一、慢性胃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K29.502)(无并发症患者)(二)诊断依据。 根据: 《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临床症状: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等。 2.胃镜或钡餐检查提示慢性胃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基本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刺激及辛辣药物等。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抑制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根除Hp药物、对症治疗药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胃炎(ICD-10:K29.502)(无并发症患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完成的检查: (1)血常规+CRP、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生化全项、血清常规、凝血常规、输血常规、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等); (3)心电图、胸正侧位片; (4)腹部超声;

(5)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包括Hp检测); 2.诊断有疑问者可查: (1)血淀粉酶、血浆胃泌素水平、肿瘤标记物筛查; (2)13C-或14C-呼气试验; (3)立位腹平片、X线钡餐、上腹部CT或MRI。 (七)胃镜检查。 1.入院前未检出者,应尽早进行,对胃溃疡病灶常规作活检。 2.检查前禁食6-8小时。 3.如选择无痛内镜,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 4.胃镜检查2小时后再进食(大量活检者或容易出血者可延长禁食时间)。 (八)标准药物治疗方案。 1.合并Hp感染者进行根除Hp治疗: (1)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2种相关抗菌药物三联疗法,或加用铋剂的四联疗法,疗程为1-2周); (2)抗Hp治疗后继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抑酸治疗。 2.未合并Hp感染者根据症状及检查结果进行治疗。 3.症状无改善者可给予消化酶、益生菌以及镇静抗焦虑治疗。 (九)出院标准。 症状消失或减轻。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调整药物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合并其他疾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胃镜结果提示高级别瘤变、癌变等需要内镜下EMR、ESD 以及手术治疗,退出本路径,转入相应临床路径或外科手术治疗。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20210215012825)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346 个)、呼吸内科临床路径病种(15 个) 1. 肺血栓栓塞症 2. 社区获得性肺炎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 支气管扩张症 5. 支气管哮喘 6. 自发性气胸 7. 肺脓肿 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9. 结核性胸膜炎 1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1. 慢性支气管炎 12. 特发性肺纤维化 13. 胸膜间皮瘤 14. 原发性支气管肿瘤 15. 原发性肺癌内科治疗 、消化内科临床路径病种(15 个) 1. 肝硬化腹水 2.轻症急性胰腺炎

3. 胆总管结石 2.轻症急性胰腺炎

4.胃十二指肠溃疡 5. 大肠息肉 6. 反流食管炎 7. 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 8.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 9.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 10. 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 11.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 12. 上消化道出血 13.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14.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 15.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三、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病种(14 个)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 脑出血 3. 吉兰—巴雷综合征 4. 多发性硬化 5. 癫痫 6. 重症肌无力 7.病毒性脑炎 8. 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9. 肌萎缩侧索硬化 10.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11. 颈动脉狭窄 12. 颅内静脉窦血栓 13. 视神经脊髓炎 14.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15. 脑梗塞 四、心血管内科临床路径病种(16 个) 1.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2.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3. 急性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4.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6.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7. 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 8. 房性心动过速 9.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10.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11.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 12. 主动脉夹层(内科) 13.肾血管性高血压

胃溃疡临床路径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7/K26.7/K27.7)(无并发症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临床症状:反酸、慢性上腹疼痛等。 2.胃镜检查提示存在溃疡或X线钡餐检查提示龛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基本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降低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根除Hp药物、对症治疗药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7/K26.7/K27.7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完成的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RH 因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包括Hp检测); (4)心电图、胸片。 2.诊断有疑问者可查: (1)血淀粉酶、血浆胃泌素水平、肿瘤标记物筛查; (2)13C-或14C-呼气试验; (3)腹部超声、立位腹平片、X线钡餐、上腹部CT或MRI。 (七)胃镜检查。 1.入院前未检出者,应尽早进行,对胃溃疡病灶常规作活检。 2.检查前禁食6-8小时。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征求意见稿)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 K26)行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胃空肠吻合加迷走神经切断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节律性和周期性的上腹疼痛伴消化不良症状; 2.体征:上腹局限性轻压痛; 3.辅助检查:X线钡餐检查,内镜检查,HP检测试验。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手术适应证: 1.包括抗HP措施在内的严格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表现为溃疡不愈合或短期内复发; 2.胃溃疡巨大(直径>2.5cm)或高位溃疡; 3.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9-18 天。 (五)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K26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6 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试验、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2)心电图、胸部正位片; (3)胃镜(可门诊完成)、肝胆脾胰彩超检查、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必要时门诊完成)。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肺功能测定和超声心动图; (七)选择用药。 1.口服制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2.抗生素: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选用二代头孢+抗厌氧菌类,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天(手术前30分钟1次和术后再加用1次)。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7天(门诊已完成胃镜和/或X线钡餐检查)。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内固定物:无。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7/K26.7/K27.7)(无并发症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 《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临床症状:反酸、慢性上腹疼痛等。 2.胃镜检查提示存在溃疡或X线钡餐检查提示龛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基本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降低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根除Hp药物、对症治疗药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7/K26.7/K27.7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完成的检查: (1)血常规+CRP、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生化全项、血清常规、凝血常规、输血常规、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等); (3)心电图、胸正侧位片; (4)腹部超声; (5)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包括Hp检测); 2.诊断有疑问者可查: (1)血淀粉酶、血浆胃泌素水平、肿瘤标记物筛查; (2)13C-或14C-呼气试验; (3)立位腹平片、X线钡餐、上腹部CT或MRI。 (七)胃镜检查。 1.入院前未检出者,应尽早进行,对胃溃疡病灶常规作活检。 2.检查前禁食6-8小时。 3.如选择无痛内镜,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 4.胃镜检查2小时后再进食(大量活检者或容易出血者可延长禁食时间)。 (八)标准药物治疗方案。 1.合并Hp感染者进行根除Hp治疗: (1)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2种相关抗菌药物三联疗法,或加用铋剂的四联疗法,疗程为1-2周); (2)抗Hp治疗后继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抑酸治疗(疗程十二指肠溃疡4-6周,胃溃疡6-8周)。 2.未合并Hp感染者进行抑酸治疗(疗程同上)。 3.症状无改善者可给予胃粘膜保护剂治疗。 (九)出院标准。 反酸、腹痛消失或减轻。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调整药物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难治性或顽固性溃疡,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胃十二指肠溃疡出现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退出本路径,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

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 编辑:陈惠忠发布科室:科教科发布时间:11-11-01 摘要: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 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胆总管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结石、股骨干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凹陷性颅骨骨折、高血压脑出血等县医院外科10个常见病种的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乳腺良性肿瘤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乳腺良性肿瘤、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癌、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原发性肝细胞癌、肝门胆管癌、细菌性肝脓肿、胃癌、脾破裂、胰腺癌、胰腺假性囊肿、肠梗阻、小肠间质瘤、克罗恩病、肠外瘘、肛裂、肛周脓肿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大血管外科8个临床路径的通知 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升主动脉瘤、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心脏大血管外科8个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血液内科专业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血友病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血液内科6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眼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角膜裂伤、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等眼科8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胃穿孔临床路径

胃穿孔临床路径 一、胃穿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二)诊断依据。 1.症状:既往多有溃疡病史,穿孔时症状加重。突发剑突下或上腹部刀割样剧烈疼痛,疼痛可波及全腹,常伴恶心及呕吐。可伴休克症状。 2.体检:急性痛苦面容、脉搏快、血压下降,全腹肌紧张、板状腹、压痛、反跳痛明显,以右上腹为著。腹部叩诊可有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胃泡鼓音区缩小或消失。肠鸣音明显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分类常显著升高,血淀粉酶可升高。 4.影像学检查:影像学诊断首选CT,辅以腹部立位平片。若诊断仍可疑可行腹穿,可穿出黄色浑浊消化液或食物残渣可确诊。(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K25.151胃穿孔疾病编码。 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四)标准住院日。

≤7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尿常规、大便常规、大便潜血; (2)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相关检测; (3)腹部CT; (4)心电图、胸部X线。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腹部B超、腹部立位平片、腹穿及引流液淀粉酶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手术治疗: (1)禁食禁水、胃肠减压; (2)开放静脉通路; (3)补液、抗炎、抑酸; (4)手术:全麻下剖腹或腹腔镜探查、胃穿孔修补或远端胃大部切除; (5)术中留取病变或邻近组织送病理明确诊断。 (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治疗性常规应用抗生素:可先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根据培养药敏结果及时更换; 2.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胃溃疡伴出血(ICD-10:K25.000),迪厄拉富瓦溃疡(ICD-10:K25.001),慢性胃溃疡伴有出血(ICD-10:K25.400),幽门溃疡伴出血(ICD-10:K25.4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亚太地区工作组关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共识意见:2018年更新》(Gut,2018,67(10):1757-1768.);《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年,南昌)》(中华消化杂志,2015,35(12):793-798.),《消化性溃疡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日本胃肠病学会,2015年)。 1.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疼痛。 2.有呕血和(或)黑便。 3.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合并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第15版),《消化性溃疡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日本胃肠病学会编著,2015年),《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华内科杂志,2017年)。 1.内科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避免应用诱发溃疡的药物等)。

2.药物治疗: (1)抑酸治疗。 1)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出血。 2)对于出血量不大、病情相对平稳者,在无PPI的情况下可使用H2受体拮抗剂。 (2)营养药物治疗:包括肠内营养剂和肠外营养液。首选肠内营养剂。 3.对症支持治疗:液体补充(晶体、胶体),必要时输血支持,输血指征: (1)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或心率>120次/分。 (2)血红蛋白<70g/L;高龄、有基础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等严重疾病者输血指征可适当放宽。 4.内科保守治疗24~72小时后评估病情,若仍有活动性出血,根据情况必要时复查胃镜,如需内镜下止血、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者,进入其他路径。 5.出血停止恢复饮食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予以根治,参见标准药物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2016年版)

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疾病编码ICD–10:K25–K27)。 (二)诊断依据。 根据《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4版)诊断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1.有中上腹疼痛、反酸。 2.可有恶心、厌食、纳差、腹胀等表现。 3.胃镜检查或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4版)。 1.健康宣传教育,调整生活方式。 2.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胃黏膜保护剂;Hp根除治疗。 3.合并出血的患者,若有休克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可应用局部止血药及内镜下止血等治疗。 4.合并穿孔的患者,需外科治疗。 5.合并输出道梗阻的患者,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放置胃管、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不全性梗阻可应用促进胃动力药,器质性幽门梗阻需外科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9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消化性溃疡(疾病编码ICD–10:K25–K27)。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同级别医院近期内已查项目可自行决定是否取用): (1)血常规、便常规和潜血、尿常规; (2)肝功、肾功、血离子、凝血功能、血糖; (3)Hp感染相关检测; (4)胃镜或消化道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前做乙肝、丙肝等感染性疾病筛查); (5)心电图;

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消化科疾病临床路径 1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 2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3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 4大肠息肉临床路径 5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 6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 7贲门失弛缓症镜下气囊扩术临床路径(2011) 8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临床路径(2011) 9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出血(科治疗)临床路径(2011) 10经镜胆管支架置入术临床路径(2011) 11溃疡性结肠炎(中度)临床路径(2011) 12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2011) 1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2011) 14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2011) 15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2011) 1 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 (2009 年版) 一、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总管结石(ICD-10 :K80.3/K80.5 )行胆总管镜下取石术(ICD-9-CM-3 :51.88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科学(第12 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消化镜学(第2 版)》(科学)等国、外临床诊疗指南 1.胆绞痛、梗阻性黄疸、急性 胆管炎(即Charcot三联征:腹痛、黄疸、发热)或胆源性胰腺炎 2.辅助检查(超声、CT或MRCP )怀疑或提示胆总管结石。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消化镜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实用科学(第12 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消化镜学(第2 版)》(科学)等国、外临床诊疗指南 1. 急诊手术:急性胆管炎。 2. 择期手术:患者本人有微创治疗意愿;生命体征稳定;无重要脏器衰竭表现;能耐受ERCP 操作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 K80.3/K80.5 胆总管结石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2 天。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淀粉酶、血型、RH 因子、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腹部超声、心电图、胸片。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超声心动、腹部 CT 、MRCP "XT o (七)选择用药。 1.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 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2. 造影剂选择:碘过敏试验阴性者,选用泛影葡胺;碘过敏试验阳性者,选

239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详解

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 2016 年版) 、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K27 )。 二)诊断依据。 根据《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华消化杂志编 委会)、《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14 版)诊断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2. 可有恶心、厌食、纳差、腹胀等表现。 3. 胃镜检查或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且仅 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华消化杂志编 委会)、《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14 版)。 1. 健康宣传教育,调整生活方式。 2. 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 H2 受体拮抗剂; 护剂; Hp 根除治疗。 第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疾病编码 ICD - 10 : K25 - 胃黏膜保

3.合并出血的患者,若有休克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可应用局部止血药及内镜下止血等治疗。 4.合并穿孔的患者,需外科治疗。 5.合并输出道梗阻的患者,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放置胃管、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不全性梗阻可应用促进胃动力药,器质性幽门梗阻需外科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9 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消化性溃疡(疾病编码ICD - 10 : K25 -K27 ) o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同级别医院近期内已查项目可自行 决定是否取用): 1)血常规、便常规和潜血、尿常规; 肝功、肾功、血离子、凝血功能、血糖; Hp 感染相关检测;胃镜或消化道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前 做乙肝、丙 肝等感染性疾病筛查);

超实用的消化性溃疡临床实践用药指南

超实用的消化性溃疡临床实践用药指南 日本胃肠病学会(JSGE)于 2009 年制定了消化性溃疡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此 2015 年修订版指南包括了以下 7 项,即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治疗、非根除治疗、药物性溃疡、非 - 幽门螺杆菌性非 NSAIDs 性溃疡、手术治疗,以及穿孔和狭窄的保守治疗。 该学会制订了90 个临床问题(CQs),通过Medline、Cochrane 以及Igaku Chuo Zasshi 数据库在1983 年到2012 年 6 月间进行了 CQs 的文献检索,并逐一从循证医学角度给予推荐和解答。 推荐等级分为:1(强烈建议)、2(弱建议)。证据质量等级分为:A(高质量)、B(中等质量)、C(低质量)、D(极低质量)。该指南于 2016 年发表于 J Gastroenterol 杂志上。 下面为大家介绍指南具体内容。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1. 内镜治疗 (1)内镜治疗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是否有效? 在初步止血和再出血方面,内镜治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内镜治疗可减少手术次数以及死亡率(1 级,A)。(2)内镜下止血治疗适用于哪种类型的消化性溃疡出血? 活动性出血以及溃疡面可见非出血性血管均是治疗适应证(1 级,A)。 (3)需要再次行内镜检查来明确止血治疗是否成功吗? 再次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应再次行内镜检查来确认(1 级,A)。2. 非内镜治疗

(1)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治疗后,是否需要抗酸药物治疗? 强烈推荐应用抗酸药物治疗(1 级,A)。 (2)对于正在服用抗凝或者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出血,应该如何处理? 对于血栓栓塞高风险患者,强烈推荐继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1 级,A); 对于血栓栓塞高风险患者,确认出血停止后,建议改用肝素或者尽快重新开始原抗凝方案(2 级,C)。 (3)预防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再出血,是否需要根除 H.pylori?对于 H. pylori 感染的出血患者,强烈推荐通过药物保守治疗根除H. pylori(1 级,A)。 H. pylori 根除治疗 1. 初始治疗 (1)H. pylori 阳性的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除治疗后,是否需要继续 H. Pylori 根除治疗以及溃疡愈合的额外治疗? 对于 H.pylori 阳性的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将根除治疗作为初始治疗,因为成功根除H.pylori 促进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1 级,A); H.pylori 根除治疗后,推荐溃疡愈合的额外治疗(胃溃疡:1 级,A;十二指肠溃疡:2 级,C)。 2. 根除治疗 (1)对于一线 H.pylori 根除治疗,哪种方案是有效的? 包含质子泵抑制剂(PPIs)、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作为一线治疗是有效的(2 级,A); 大剂量 PPIs 增加三联疗法的有效性(2 级,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