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网络社交平台实名制

网络社交平台实名制

网络社交平台实名制
网络社交平台实名制

网络社交平台实名制利大于弊一辩稿

谢谢主席,尊敬的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在座各位作为21世纪新新人类,相信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日益离不开互联网的帮助,

今天我们的辩题是网络社交平台实名制利大于弊抑或弊大于利。网络社交平台即社交网络即我们常说的SNS,社会性网络服务。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及应用。实名制大家应该都有了解,我就不再赘述了。但请对方辩友注意,是网络社交平台实名,非网络实名。

凡事有利就有弊,在我方看来,利远于大于弊下面请允许我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我方观点。

前有阮玲玉,迈克尔杰克逊,今有韩星崔真实,舒淇,他们不同的遭遇说明了同样四个字,人言可畏!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网上数以百万计的无名氏水军,如若当时实行了实名制,这一切还会发生吗?!必须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就中国日益成长的国际地位而言,互联网还远未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足够的积极作用。究其根本,是网络诚信和社会责任的缺失,造成了巨大社会成本。脸谱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最著名的一句话是:“给自己维持两个身份是缺乏正直诚实的体现。”我深以为然,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实名化的网民会更加理性地为自身言行负责,避免匿名化状态下的种种弊端。

此外,数据显示,中国网民的数量超过3亿,超过美国全体国民人口的总和。如此巨大的“网络社会”并不虚拟。其中更是藏污纳垢,网络这层面纱成了犯罪分子的保护伞,色情暴力血腥反动,极具煽动力,网民看到这些,怎可能不受影响,必然的会影响到现实社会的和谐,现实社会就要为网络上不负责言行买单,所有这些都在呼唤我们对网络社交平台进行基本的社会管理。实名制是网络与公安联网,这有效地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净化了网络环境。有人也许会说这限制了言论自由,但我想说互联网早已不仅是一个“个人媒体”,而是一个“网络社会”这里有“公共空间”如博客空间、社交空间;也有“私人空间”如个人电子邮件。是的,个人空间不受限制,而公共空间需要立法。而且,没有无限制的自由,人肯定是社会的人,自由是相互给予的。

还有,网络社交平台实名制的推广于我们自身也有着莫大的好处,比如人人网脸谱网,它为我们排除了不可信陌生的人,使我们的交友环境更加透明可信,让用户踏实地分享各自见闻,拓宽了交友范围,加深了现有关系。

95后年轻人的网络社交图谱

95后年轻人的网络社交图谱 如题,来看腾讯科技的研究结论: 1.95后是伴随中国互联网“一起长大”的一代人。很多对大众而言是新兴事物的互联网应用比如网络社交,对95后而言是天然存在。95后对社交平台的接受度高,网络社交是他们的日常必需品。 2.95后乐于在不同社交应用上分配时间,他们大多活跃造多个社交平台上,进行社交网络全平台生存。 3.不同社交网络为95后提供了不同的社交需求实现。年轻人会有意识的将不同平台区分开来,在其中进行不同的社交行为。 4.95后进行网络社交的一大驱动力是兴趣,他们也有很强的意愿去结识新朋友。他们在社交平台上更愿意主动发言,对社交网络的依赖度也更高。对创业者而言,这意味着机会。 数据--年轻人玩空间,成年人玩微信 聊QQ、微信、发空间、刷微博、逛贴吧、潜水豆瓣、玩陌陌,这一套社交网络行为基本涵盖了当下互联网最主要的社交应用(包括即时通讯软件及社交平台),而95后,正是这套“社交网络组合玩法”最活跃的实践者。

腾讯科技近日完成了一项“95后,晒晒我们的社交圈”调查,对海量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QQ成为95后最常用的通讯工具,QQ空间以40.82%绝对优势为95后最常用的社交平台,整体而言,虽然QQ、微信、QQ空间的得票率远远领先于其他社交应用,但微博、贴吧、陌陌、Instagram以及豆瓣等其他社交平台的使用率并不低。 对于95后和95前人群在微信与QQ空间上表现出的显著差异性,一位95后采访对象的表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表示,QQ空间更适合年轻人“无拘束的分享各种无厘头东西”,而微信则更成熟和严谨——自己在微信上的分享要“认真想一下再决定”。这位1997年出生的男孩表示,如果有一天自己的更多时间从空间转向微信,那或许就代表自己“长大了”。 结合调查数据及相应结果对比可见,95后在QQ、微博、微信、豆瓣以外的社交平台活跃度比95前更高,面对众多的社交应用,95后选择了社交网络“全平台生存”。 声音--差异化使用与主动式分享 一个95年出生的女生这样介绍自己的网络社交圈:“QQ上是一些比较早的朋友,早到那时候还没有微信这些朋友;微信的好友会更亲密,大都是联系较密切的人,生活工作各种需要交涉的人,而且会定期清理无关人员;陌陌主要是为了好玩,纯粹是为了逗一些奇怪的人;微博上的好友较少,一些自己的心情会发到微博上,不会发到朋友圈,因为觉得在别人面前矫情没什么意义。以前很喜欢玩豆瓣小组,但现在不怎么玩了,因为豆瓣太小清新了,一些帖子又太玛丽苏。偶尔也会去看一下https://www.wendangku.net/doc/9614749326.html,,想谈个小恋爱还是很方便的,既然人家是婚恋交友网站,不是限定就只能征婚,对吧?”

14 - 校园社交网络平台

校园社交网络平台 业务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内容急速增长,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知识创新频率不断加快。传统的图书传播载体和阅读记忆获取模式已经不能应对 知识激增的状况,必须采用新的信息技术,革新知识的生成、传播、呈现 和利用方式。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管理,移动互联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知识已经可以就在手边,在大脑之外,每个人都可以简单获得外部的海量 存储的知识,关键是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知识的构建模式和组织模式的变化:知识载体从单一的书本形式转化为多媒体知识包,组织形式从单一线性到超文本模式,知识存储从大脑到外脑 (在线知识库)。 解决方案概述 解决方案名称:校园社交网络平台(Campus Connections)。其基础功能是包含了个人档案(Profiles)、社区(Communities)、活动(Activities)、文 件(Files)、博客(Blogs)、维基(Wikis)和社会书签(Bookmarks)等八 个应用组件的Web2.0协作平台。 校园社交网络平台是学生、老师、团队、学校的知识中心、社交中心和活动中心。 校园社交网络平台以校园实名制为基础,依托校园内固定社交关系,充分利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带来的数据优势,整合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文 化生活和社会服务相关信息资源,挖掘师生之间潜在的各种合作、交流关 系。让学校师生能够便捷地在网络中建立起社交圈子,进行资料、知识等 的分享,提高有效沟通的手段与能力,并通过与校外社交网络的互联互通 实现更广泛的交流与协作。

业务价值/项目收益 建立一个学术的网络平台:整合各种资源、关系,支持跨学科研究,为参与学术研究的教师、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协作提供平台。在社交网络的推动下,知识的传播、知识的积累、创新的速度、师生获取知识资源的效率都得到量级的提高。 建立一个有机的网络平台:学生、教师在校内的文化生活、教务、教学、研究活动依赖该平台,同时也协助该平台建设成为一个有机成长的生命体。这些校内活动使得网络中的校园成为一个更加活跃的存在。 在学校的引导和维护下,学校的所有成员参与到平台的内容建设体系中,使得知识、创新等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和积累,成为学校珍贵的知识文化财富。技术亮点 提供基于云计算的架构,面向移动互联和智能终端的云服务。校园社交网络平台可以支持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支持主流的移动平台。 基于Web 2.0的多项技术,如AJAX、Tags、RSS、OpenSocical、Mashups、Feed、社会化网络、社会化计算等。 IBM Connections提供metrics功能,采集平台中的所有数据,并与业务智能解决方案结合,可以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 开放的平台设计和优秀的API开发接口可以让第三方参与到平台建设中来。 这对于社交网站来说,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基于HTTP、REST-式 API、 XML、Javascript以及 HTML 形式的输出。 支持所有平台, API功能向所有用户开放, 基于开放标准: XML、 HTTP、JavaScript、atom+APP feeds、Opensocial、Gadget。

中国社交网络发展历程的四种阶段教案资料

中国社交网络发展历程的四种阶段 “六度空间”理论的再度提出,打开了互联网世界的另一扇大门,将早期社交性网络的概念引入互联网,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SNS。目前,社交网络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成为投资圈最为炙手可热的追捧领域。回首SNS的发展,回首SNS 的发展,从国外的MySpace、Facebook、Twitter到中国的开心网、人人网等泛娱乐SNS 应用,再到目前中国大行其道的微博、米聊(微博)、微信,乃至垂直类SNS的应用形态,社交网络服务的概念深入互联网精髓。 一定意义上来看,社交网络其实是源于网络社交的需要,基于此种思路,清科研究中心认为,中国社交网络的发展历程主要呈现四种阶段,如下图所示: 中国社交网络的发展历程主要呈现四种阶段一些事 (一)早期社交网络雏形BBS时代 从社交网络的深层演变来看,社交网络应该是从WEB1.0时代的BBS层面逐渐演进。相比于E-mail形态,BBS把社交网络向前推进了一步,将点对点形式演变为点对面,降低

交流成本。此外,相比于即时通信和博客等轻社交工具,BBS淡化个体意识将信息多节点化,并实现了分散信息的聚合。此时,天涯、猫扑、西祠胡同等产品都是BBS时代的典型企业。从VC/PE关注度来看,2006年年以前,资本主要关注BBS及博客形态的社交网络产品,但是后期来看,这类企业的发展多不尽人意。 (二)娱乐化社交网络时代 经历了早期概念化的六度分隔理论时代,社交网络凭借娱乐化概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外社交产品推动了社交网络的深度发展。2002年,LinkedIn成立;2003年,运用丰富的多媒体个性化空间吸引注意力的Myspace成立;2004年,复制线下真实人际关系来到线上低成本管理的Facebook成立,这些优秀的社交网络产品或服务形态,一直遵循社交网络的“低成本替代”原则,降低人们社交的时间与成本,取得了长足发展。 纵观中国,国外社交网络如火如荼发展之际,中国社交网络产品相继出现,如2005年成立的人人网、2008年成立的开心网,乃至2009年推出的搜狐白社会等,拉开中国社交网络大幕。这段时间大体跨越了2006-2008年三余年,VC/PE在此间经历了大幅投入之后,2008年进入缓步投入阶段。 (三)微信息社交网络时代 新浪微博的推出,拉开了中国微信息社交网络时代的大幕。2009年8月,新浪推出微博产品,140字的及时表达,及根据用户价值取向及兴趣所向等多维度划分用户群体,用户通过推介及自行搜索等方式构建自己的朋友圈,这种产品迅速聚合了海量的用户群,当然也吸引了众多业者(如腾讯、网易、盛大)的追随。这种模式也再次将广义社交网络推向投资人视野。

关于社交网络的理论研究

关于社交网络的理论研究 社交的逻辑 社交网络的理论研究是一个很久就开始的事情了,以下列出4个基础论断,作为后续产品论述的前提(其实很多在产品中体现的还很不好)。 关系对人的影响在于,六度分隔所描述的是弱连接,通过弱连接,我们可以传递消息,创造合作机会;但如果关注人们之间是如何互相产生影响的,就必须关注强连接,尼古拉斯?克里斯塔斯基将称为“三度影响力原则”(人类行为深受三度以内朋友的影响),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既包括行为习惯上的影响,也包括观念上的影响。 群体对人的影响,主要是极化,即群体愚蠢或群体智慧。理论上,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分工互补,就可形成紧密的群。《乌合之众》里讲到,群体对于个体有着极端放大和缩小的能力,可以没有责任的暴虐成为暴民,也可以用高尚情感使之舍生赴死(领袖们打动群众需要言之凿凿,信誓旦旦的重复和强大意志的感染)。情绪化、简单化和跟随成本大大降低,是群对个人行为带来的影响。新浪微博的运营,就是典型的时尚流行话题带动,名人引导,最后完成群体讨论和活跃的。 另一方面,群体是可以产生超越个体的群体智能的,《失控》里称之为“涌现”(整体才具有,孤立部分及其总合不具有的性质)。这个在人类社会尚无很好的范例,亚马逊的相关商

品精准推荐,可能算群体预测吧,但在自然界涌现有很多范例,比如水分子朝一个方向运动会形成漩涡,白蚁可以构筑相当于人类数千层楼高的蚁巢,且通风卫生情况良好。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李晓明教授为《大连接》一书所写的推荐语:“社会网络”不仅是‘网络’更是‘社会’,深合我心。互联网的社交产品,就是要遵循规则,帮助用户使用、经营、扩展其社交关系,将整个社交网络经营成良好运转的虚拟社会。 社交的产品 社交产品主要论述四个部分:关系社交产品、内容社交产品、服务社交产品和社交产品的运营。 关系社交产品 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市前公开信中写道:“人际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人们分享得越多——即便只是与密友或家人分享——文化就越开放,对于他人的生活和观点的理解也就越深。我们认为,它能够创造更多、更强的人际关系,并帮助人们接触到更多不同观点。”这就是平台型的关系社交产品的主要思路。 实名动态(FEED)、好友关系(推荐)、个人主页(Profile)是关系社交产品的基本构成,持续不断的优化FEED的聚合和展现形态,进而激励更多的分享(含评论转发),不断基于标签推荐用户添加好友,不断引导用户浏览好友的个人空间,以此完成关系链的活跃和建设,其中相册、日志、活动和投票,是关系社交产品的基础分享应用和UGC内容来源。

社交网络(SNS)发展现状与趋势

社交网络(SNS)发展现状与趋势
移动互联网创新
社交网站在全球范围内的轰动效应始于美国校园网站 Facebook,Compete 公司公开 数据显示,截止 09 年 1 月,由 Mark Zuckerberg 于 2004 年创建的社交网站仅美国国内 用户访问数达到 6850 万,全球用户人数已达 1.5 亿,全球活跃用户量已突破 1.75 亿。 在我国,国内第一个校园交友网站校内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率已超过 90%,51 网在 15~25 岁年轻人中也有较高的覆盖率,08 年迅速成长的开心网则成为年轻白领娱乐休闲 和打发时间的新宠,短短半年多时间就发展了约 1500 万注册用户。 研究员:
社交业务经过短短 5 年的发展,已成为覆盖用户最广、传播影响最大、商业价值最 高的 Web 2.0 业务。虽然全球社交网站存在个人隐私安全漏洞、业务应用雷同、用户流 失率高等诸多问题,但服务商正积极通过调整安全机制以及依靠平台开放来解决业务运 营问题。未来, “社交”的理念将逐步渗透、融合至更多的互联网业务当中,社交网站也 定将成为继搜索引擎业务之后又一改变互联网、改变网民生活的互联网业务。 我国电信行业重组的完成以及 3G 牌照的发放后,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激烈市场竞 争所导致的用户流失现象日益加剧。为增强用户粘性,我国电信运营商纷纷投身社交网 站的阵营当中,在电信运营商业务发展日益纵深的趋势下,社交网站定将成为未来黏住 用户、推广新业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研究员:王亮
2009 年 8 月


2009 年 8 月
社交网络(SNS)发展现状与趋势


前言 ............................................................... 1 一、全球社交网站业务发展特点概述 ................................... 3 1.1 全球 SNS 业务蓬勃发展,网站流量进一步攀升 ......................3 1.2 全球社交网站产业价值 271 亿美元,商务社交网站逆市增长 ..........4 1.3 Facebook 用户规模赶超 MySpace,巴西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比重最高 ..6 1.4 激烈竞争环境下,社交网站平台化特征明显 ........................8 1.5 政府及官方媒体入驻社交网站,业务影响程度日益扩大 ..............9 二、我国社交网站业务发展现状及特点 ................................ 11 2.1 市场快速增长,竞争进一步加剧 .................................12 2.1.1 用户规模达 1.6 亿,三类社交应用发展迅速....................12 2.1.2 社交网站业务市场将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14 2.2 开放平台成趋势,插件应用层出不穷 .............................16 2.2.1 大型社交服务提供商开放平台应对激烈竞争....................16 2.2.2 插件式社交游戏应用层出不穷................................17 2.2.3 平台开放促成多方参与的新型运营模式........................18 2.3 盈利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19 2.3.1 业务盈利能力有限,网络广告依然是首选......................19 2.3.2 继续探索新型商业模式,联合运营有望成趋势..................21 三、社交网站业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22 3.1 信息安全制约社交网站良性发展 .................................22 3.1.1 不良及不法信息内容亟待规范................................22 3.1.2 用户个人隐私保护还需加强..................................22 3.2 同质化竞争严重,业务盈利模式较为单一 .........................24 四、社交网站发展趋势及对电信运营商的启示 .......................... 26 4.1.社交网站产业链正在进行深刻的变化 .............................26
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 52 号 TEL 62304136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通信信息研究所
第 1 页
版权所有

社交网络用户的心理需求分析

社交网络用户的心理需求分析 用户在社交网络里的行为逻辑是用户个人的真实写照,在社交网络里的自我个性特点,也反映了用户的真实个性,如果能准确把握用户的行为逻辑,那么将有助于你做出符合大众用户的社交功能。一款社交产品的成功必须能够准确把握用户在其中的心理变化,哪些莫名火爆的应用背后到底是什么? 笔者不才,就几个简单的用户行为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在我简述几个行为的同时,看看你自己有没有同感? 1、不同社交应用的不同社会角色 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下,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即会有不同的表现,这是一种社会效应,即使映射到社交网络,无论在你微博、微信、QQ、人人上,你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留意一下你自己的各种不同社交应用,每次你打开它一定是不同的意图,继而获取信息和产生内容的初衷也会有所不同。有人会说,我有的好友在不同的社交应用里同时更新一样的内容作何解释?不要忘了,获取社交信息和用户产生内容是两种行为,可能他在获取的阶段是不同的社交初衷。 这就是我为年轻人高呼“爸妈来了,这个应用我不用了”的现象做出的解释,除了青春期遗留下来的逆反心里,企图标新立异有意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得到

社会认同之外,单一的大众性社交应用将现实社会不同场景下的社会关系高度重合在一个社交场景里,难免让人感到“隐私”没了,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的时候自然就有不同的语言行为规范,一个父母面前温顺可人的角色怎么能容忍客串成在朋友当中破粗口胡吃海喝的角色。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些老牌的社交应用里,即使我们经常登录,也再也不会更新内容的现象,因为像 QQ 这样的社交应用,根基太早,从家庭朋友社交场景到工作关系场景,社交关系太过臃肿,不是一个很好的展现自我的平台,还是应该将它着重定位在即时通讯吧。随着微信将手机通讯录和 QQ 好友关系链都移植到了自己的社交关系里,即使在朋友圈里更新可以设置可见范围分组,比起这种在下游手动添加范围,我宁愿有个从始至终都是一个社会场景的应用。 还有两个相对成型的特定社交分类,即职业社交与婚恋交友,用户其实都是在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婚恋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9614749326.html,的邵光荣曾表示,社交本身并不是需求,而是手段,不同的社交都是有着不同的目的,一旦某个平台的社交功能无法达到用户的目的,用户也就会沉默或离开,社交其实也就不存在了。意思无外乎也是说用户需要扮演角色来达到某种目的。 2、自我“隐私”保护和窥探他人“隐私” 为什么要在隐私上加引号?因为在社交网络我们自主公开的生活隐私不能纯粹意义上算隐私。先说说第一种行为,你的好友会经常直播自己的生活或者一天上传几十张自拍照,人类是群居动物,群居本能分两级:第一级寻求群体认可,心理学上认为,“爱向别人炫”是一

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员工及销售从业人员在外部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发布信息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促进依法合规经营,防范相关经营风险和公司声誉风险,根据对外信息发布管理及声誉风险管理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销售从业人员。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是指公司员工、销售从业人员以及与公司合作的第三方机构及从业人员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及朋友圈等各类网络工具及平台发布或转载跟公司有关的信息。 第四条总公司办公司牵头负责对外部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的统筹管理,具体职责如下: (一)负责建立和修订公司对外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的管理制度。 (二)牵头负责设立、运作和日常维护外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并按照国家法规取得相应的认证和行政许可。 (三)按照公司对外信息发布的管理制度审核在公司官方网络、微信公众号及外部合作的第三方机构等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

发布的信息。 (四)按照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制度牵头开展舆情监测、处置等声誉风险管理工作。 (五)负责指导总公司其他部门及分支机构开展外部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信息技术部配合总公司办公室设立外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第六条总公司内控合规部及审计部应将信息发布管理纳入公司监督检查及审计工作事项内,定期按照相应程序开展检查和审计,对发现的管理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督促问题单位开展整改。 第七条总公司纪检监察部根据舆情监测、监督检查和审计及举报投诉发现的违反国家法规、公司对外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及本办法的线索,应按照公司相关制度开展调查及责任追究。 第八条各级销售部门应加强对销售从业人员及外部第三方合作机构社交网络工具及平台的信息发布管理与沟通,在相应的协议中应规定信息发布的相关要求,对销售从业人员及外部第三方合作机构需要在非我公司直接控制的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社交网络工具及平台发布信息的,应将所需发布的信息平台、时间、内容、方式等按照对外信息发布管理制度提交办公室及相应部门和管理层级进行审核。 第九条各部门及分支机构应严格执行公司对外信息发布管

社交网络平台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一、电子商务与社交网络的简介 什么是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中文译为社交网络服务。社交网络含义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及应用,由于四字构成的词组更符合中国人的构词习惯,因此人们习惯上用社交网络来代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 社交网络的主要作用是为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创建的在线社区。这类服务往往是基于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各种联系、交流的交互通路,如电子邮件、实时消息服务等。 此类网站通常通过朋友,一传十十传百地把网络展延开去,非常类似树叶的脉络。多数社交网络会提供多种让用户交互起来的方式,可以为聊天、寄信、影音、文件分享、博客、讨论组群等。 2008年后,社交网络的发展引人注目。截至2013年4月,约有一半以上的中国网民通过社交网络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社交网络已成为覆盖用户最广、传播影响最大、商业价值最高的web2.0业务。

社交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对人们的信息获得、思考和生活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社交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展现自我、营销推广的窗口。 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二.SNS网站与的电子商务融合的必然性 传统电子商务系统的不足 1.中国的电子商务在近几年得到迅猛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传统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都比较单一,基本上都仅仅是网上商店的概念,是商业公司把线下模式搬到网上实现,只是现实商务模式的电子化、网络化,也就是为顾客提供浏览和选购商品的网络环境。 2.很多企业只是简单地依靠网络提供的便利来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缺乏中大创新和突破; 3.很多企业的经营理念还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以网络为中心”,即由厂商判断客户需要什么,再生产、销售什么,而不是“以

社交网络欲罢不能_韩峰

电脑报/2011年/12月/12日/第F01版 网络软件 社交网络欲罢不能 社交网络2011年度盘点 特约作者韩峰 无人不微博,无人不社交,在这个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的今天,社交网络的出现完全将你我的生活与一张张大网编织在了一起。信息获取、交友婚恋、吃饭穿衣、求租问售……试问,如今,哪一样生活诉求不可通过社交网络完成。可以说社交网络的出现,让原本有些虚浮的网络越发真实、可依赖。就是这一张张大网,在2011年如此铺天盖地的向我们撒来,让我们与它一起体验、感受、进化。 2011年,精彩的社交网络年,值得我们留存记忆的一年。 习惯被改变:调动新资源为我所用 社交网站的出现,为我们创造出了坐在屏幕前的“社会生物学”。 社交圈过小,曾是很多常年坐在电脑屏幕面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难觅偶”的最大原因。但在2011年初,在一场场婚恋秀电视节目的“演示”下,一个个婚庆网站渐渐崛起,成为改变上班族“猎偶圈”的秘密武器,而这场粉红色的风暴,也揭开了2011年社交新格局的序幕。 实际上在2011年中,国内网民数量已达到5亿,而在这一数字背后,接近50%的用户手里至少拥有一个社交网站的账号,他们中30%的人会每天登录一次社交网站。在这一年中,社交网站帮助“不花钱找不到人”的雇主,有机会接触到人才真实的一面。在社交的影响下,雇主们改变着他们的招聘轨迹。一项针对全球194家大型企业的调查显示,61%的雇主开始利用社交媒体招员工。 而在法国,一家名为Atos的科技公司,甚至禁止公司员工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与客户及合作伙伴交流,他们更愿意员工转用类似Facebook用户界面的企业社交工具进行沟通。通过跟踪测试,他们发现社交工具,将会大大减少使用电子邮箱时出现的垃圾邮件数量,而让员工更加专注于交流更多具有“实用价值”的内容。 另一方面,社交平台也在改变着新闻发布的传播速度。可能很多朋友的手机微博中,还曾经转发过这样一条微博——随手拍照解救××××。这条最早源于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教授所发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点燃了网友们传播的热情,并成为2011年度影响最大的微博话题之一。利用社交平台发布新闻内容,能大大提升新闻的“流通”能力。 社交网站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白领群体获取信息、分享信息的轨迹,甚至还催生了新的“影响力”。据一份NM Incite的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超过6成的社交用户,会对产品和服务发表评论,而这些评论更将成为选择商品时的重要依据。 交际不单一:泛社交体验更真实 当社交与生活“结盟”,将会创建出问答社交、餐饮社交、业界社交等有实际转化能力的“泛社交”关系。 诚然,Facebook给我们带来了社交的“好友概念”,而Twitter则为我们带来了“45度仰角”的微博好友关系,但未来,真正将广泛融入我们生活的,会是不那么以社交为主的“泛社交”网站。 目前,“泛社交”网站在商业拓展性、商业变现潜质等方面,被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网站所看好,它们正在尝试在自己的产品中融入各种社交关系,打造出具有商业味的商品。Facebook创

2011年中国社交网络投资研究报告

2011年中国社交网络投资研究报告

报告概览 目前,社交网络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最热门应用,也是投资圈最为炙手可热的追捧领域。回首SNS的发展,从国外的Myspace、Facebook、Twitter到中国的开心网、人人网等泛娱乐SNS应用,再到目前中国大行其道的微博、米聊、微信,乃至垂直类SNS的应用形态,社交网络服务的概念深入互联网精髓。本报告从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及面临的挑战等主、客观因素入手,分析中国社交网络的商业模式及洞悉未来行业发展的六大趋势,并通过对中美典型社交网络服务分析与对比,加之垂直细分领域与社交网络结合应用模式分析,结合2005-2011年上半年中国社交网络行业投资情况跟踪,分析中国社交网络行业的投资机会与风险。 研究精华: 一定意义上来看,社交网络其实是源于网络社交的需要,而业界公认的网络社交的起点是电子邮件。我们在本报告中,基于社交网络的概念,将中国社交网络划分为早期社交网络雏形BBS时代、娱乐化社交网络时代、微信息社交网络时代、垂直社交网络应用时代四个发展阶段。 我们认为,中国社交网络发展趋势呈现六大方向:(一)中国社交网络开放平台成大势所趋;(二)工具型社交网络的发展快于娱乐型社交网络;(三)手机相片共享模式将成为发展较快的社交网络之一;(四)微博等微信息媒体的社交网络化特征不断显现;(五)中国社交网络行业将涌现系列资本运作;(六)社交网络将使得互联网信息更具针对性,时代将孕育自媒体营销模式。 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2005-2011年上半年,已经披露的中国社会网络行业的投资事件为106起,其中已经披露投资金额的投资案例为74起,披露的投资金额总额为10.98亿美金,平均投资金额为1484万美金。从已经披露的单笔投资金额来看,已经披露的投资金额的55.41%的投资案例集中在500万美金之下,相比其他行业而言,中国社交网络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中国社交网络行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融资阶段一般均处于企业发展前期。不过,也有5起披露金额。期间,中国社交网络行业的投资事件主要集中在北京及上海两地。 2010年伊始,社交网络的概念走向“大红大紫”,在这一“蓝红”交替的市场中,我们认为,中国社交网络行业的投资机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首先,从社交网络产业链构成情况来看,我们认为,资本应主要关注综合社交类平台服务提供商、移动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应用/内容服务提供商三大方向。其次,垂直社交网络市场孕育机会。我们认为,目前,垂直社交领域的投资可以重点关注游戏类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职业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婚恋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及旅游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四大垂直领域。再次,从社交网络面向的用户群体的自然属性(主要是指年龄)划分,我们认为,可以重点关注面向儿童、青少年群体的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 摘要:社交网络是近几年产生、发展、兴起的,给人们的现代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社交网络具有传统网络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其独特性,它是以人为中心建立的网络社 交。社交网站是互联网由分散的网络应用向以人为中心的网络应用平台转化的必由之路,是互联网发展由浅层向深入,由分散到集中,由以应用为核心到以人为核心的转变。 关键词:社交网络、社交网站、社交网站用户行为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5-0000-01 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2011年中国社交化电子商务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社交网络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7亿,较2010年增长17.6%,预计到2014年这一规模将达到5.1 亿人,社交化元素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中的基础性应用。从社交网络用户数据快速增长上来看,社交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使用社交网络,他的 用户行为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本文以文献综述法进行总结归纳研究。 1.社交网络和社交网站 1.1社交网络的定义 自社交网络诞生以来,有关学者和专家就对社交网络的概念定义和内涵解释存在不少争议,且国内外的学者对社交网络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其商业及社交价值,加之社交网络 这一存在还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学界对社交网络的定义更加模糊不清。 国外学者Antelman(2003)对社交网络的定义是:社交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个 人空间,用户在空间里上传个人资料,兴趣爱好,并且不断更新自我状态与信息,同时连接聚集到一 个或多个可信赖的朋友或同事群体中,使用社交网络提供的多种应用工具丰富充实空间里的信息资料,同时达到增进群体内部关系的目的。黄婷(2009)在总结社交网络特点 的基础上将社交网络服务定义为:社交网络服务(SNS)是以网站为载体,通过为用户提供各种交互功能,以帮助用户拓展社交圈为目的的服务类产品。 --!> 综合网络及国内外学者对社交网络的研究,本文将社交网络定义为:以社交软件(Social Network Software)为工具,以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为载体,通过一系列 网站应用为人们提供社会性网络服务,帮助人们建立网络社交关系的交往平台。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社交网站。 1.2 社交网站的特点

中国十五家顶级社交网络一览

中国十五家顶级社交网络一览 @ 2011-04-06 16:54:11 分类:行业观察 中国的社交网络展现出一片多样化而欣欣向荣的状态。没有一个参与者像Facebook在美国一样处于掌控者的地位,而且对于不同的用户(城市和农村),不同的目的(社交,约会和游戏)都有一长串社交网络为之服务。这些平分秋色的同质性社交网站在领域里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与其他竞争对手平分秋色呢?他们的定位和排名至少能说明一些问题。 中国SNS 7大社交网站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人人网和豆瓣网在一线城市中较为流行;朋友、QQ空间和https://www.wendangku.net/doc/9614749326.html,更倾向于二三线城市的普及,人人网和朋友在二线城市中也有一定的渗透率。 TechRice排出了中国社交网络中的前15名,这一数据使我们对这些社交网站有了更深层次的参考。

1.qq空间(Qzone)——基于6.37亿活跃QQ用户的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Qzone的问题不在于数量,而是这种基于昵称的社交图谱的质量。 2.人人网(Renren)——Renren是中国实名社交网站的领头羊,近期正打算IPO。它为中国的SNS设立了标准,但是仍然面对着其他社交网站的挑战,比如腾讯的朋友,Kaixin001。 3.朋友(pengyou)——腾讯最新推出的一个拥有大量用户的实名社交网络。但问题是,其社交图谱有多强大? 4.新浪微博(Sina Weibo)——新浪微博是现在当红的微博客服务,而且以其新的模式正在影响着中国的社交网络。微博客能否因为中国的流行而能够最终超越社交网络?现在的情况是新浪微博从多方面已经超越了Twitter,从评论,图片,视频,IM,和LBS。 5.Kaixin001——Kaixin001通过社交游戏和内容转发拥有很多白领用户。但是随着对社交游戏狂热感减退,以及新浪微博里的内容更具有转发的吸引力,Kaixin001现在处境很纠结。很多内部人士指出,用户正在急剧下跌。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614749326.html,——https://www.wendangku.net/doc/9614749326.html,曾今在农村用户里比较风靡,但现在也展现出一个螺旋下降的趋势。一份最近的报告指出,https://www.wendangku.net/doc/9614749326.html, 在最顶峰的时候只有700,000人同时在线,并对https://www.wendangku.net/doc/9614749326.html,所说的1.78亿注册用户表示怀疑。 7.豆瓣(douban)——豆瓣可能是中国社交网络中最强有力的社区。在中国,没有一个社区可以以这样爆炸性的增长,拥有如此之大的用户群。它吸引的是中国城市里的年轻人,喜欢一起看看电影,看看书,听听音乐,以及参与其他活动。是一个为潮人和创意人员办的社区。 8.淘米(Taomee)——淘米时一个社交网络和游戏网站(就像Disney的Club Penguin),在中国儿童(和他们的妈妈)中

基于数据挖掘的校园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数据挖掘的校园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毕业设计论文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社交网络,简称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在Web2.0浪潮中已发展为社会化媒体中一个主要平台。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15 日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同时报告显示,社交网络应用持续呈现增长趋势,截止2012年12月,国内社交网络用户总数已达2.75亿,占到了全部网民人数的48.8%,增速保持在10%以上。 与此同时在2010年之后社交网络又出现两大新增长点:其一微博用户持续增长,微博用户规模在2012年达到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虽然微博急速扩张的阶段已经结束,但年增幅仍能达到23.5%;其二用户逐渐移动化成为了社交网络用户增长的又一亮点,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较上年底增加约644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4.5%,随着手机智能化,相当一部分用户访问和发送微博的行为发生在手机终端上,为社交网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此外“社交化”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元素,正在全面融合到各类互联网应用中。一方面,2012年涌现出大批具备社交基因的新应用,包括图片社交、私密社交、购物分享等,尤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由于手机天生的通讯功能,2012年许多热门移动应用都具备社交功能;另一方面,搜索、网购、媒体等互联网应用正在融合社交因素,以丰富自身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创新服务和盈利模式。在整个互联网都走向社交化的大趋势下,传统的实名制社交网站也不断增加平台功能,在原

浅析国内社交网络发展(成稿)

浅析国内社交网络发展 作者:左恩臻、特日格乐、许彤、范慧博 摘要:社交网络”是近些年最受关注的互联网名词,随着互联网的渗透普及,社交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极为迅速,社交网站的热潮席卷全球,中国的社交网络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各类社交网站层出不穷,如今已发展成多家网络纷争的局面。但国内社交网络也存在诸多问题:过度沉溺其中,影响现实生活,创新性不足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小组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同时也对社交网络的未来发展做出了一些展望。 关键词:SNS 网络社区社交网络 目录 一、调研背景、目的及方法 (2) (一)调研背景 (2) (二)调研目的 (2) (三)调研方法 (2) 二、社交网络的起源与总体态势 (2) (一)六度分割原理及社交网络的兴起与发展 (2) (二)Facebook、Twitter、MySpace等外国知名社交网站的发展优势及覆盖率..3 (三)目前世界范围内社交网络的普及态势 (4) 三、国内社交网络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5) (一)中国社交网络的从无到有 (5) (二)各类社交网站层出不穷 (5) (三)现今多家网络纷争的局面 (7) (四)中国社交网络的总体态势 (8) 四、国内社交网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意见 (10) (一)存在问题 (10) (二)根本问题 (12) (三)解决意见 (13) 五、对国内社交网络的未来发展的展望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一、调研背景、目的及方法 (一)调研背景 2011年最热门的互联网业务不是网络电视,也不是盈利能力最强的网络游戏,而是SNS社交网络。截至2009年2月,中国网络社区业务月度覆盖用户规模达1.632 亿人次,比2008 年1 月份的1.188 亿网民覆盖规模增长了41.7%。同其他互联网业务相比,网络社区业务覆盖用户规模仅次于搜索引擎和电子邮箱等基础工具性业务所覆盖的用户规模,网络社区业务对用户的吸引度和黏度优势明显。而且经过三、四年的摸索和尝试,中国社交网络业务(SNS)市场雏形已基本形成。从市场发展的格局来看,2008 年三大类SNS网站发展非常迅速,成为目前带动SNS市场的主流力量。一是以休闲娱乐为主的SNS网站,如开心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9614749326.html,,这类网站在2008年发展非常迅速,并且在服务模式和盈利模式创新方面都有所突破;二是以服务校园学生为主的校园SNS 网站,如校内网、QQ校友和占座网等,这类网站起步最早,并以占据最具活力的大学生群体作为核心竞争优势;三是以商务沟通和交友为主的SNS网站,如联络家、XING网等,这类网站进入中国较晚,同誉满全球的一些知名海外SNS社交网站相比,国内本土的SNS 服务商更为成功。中国社交网站主要用户市场份额被中国本土开心网、校内网等所占据,全球最大的SNS服务商Facebook未能进中国前15大社交网站之列,聚友网的网站注册用户也刚超过1000万,同新闻集团确立的5 000万用户的目标相去甚远。 (二)调研目的 1.社交网络是当今最热门的网络业务,凭借大学生对事实的敏锐洞察力,深度 探索社交网络流行的根本原因。 2.通过调查研究,揭露社交网络的实质,让更多人了解社交网络,使用社交网 络。 3.对比国内外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寻找中国社交网络的发展方向。 (三)调研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收集整理网络、电视、报刊等资料;分析资料,发现问题;透过表象,发掘事物本质。 二、社交网络的起源与总体态势 (一)六度分割原理及社交网络的兴起与发展 有一个数学领域的猜想,名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中文翻译包括以下几种:六度分割理论或小世界理论等。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虚拟虽然是网络世界的一种优势,但是和商业社会所要求的实名、信用隔着一条鸿沟。通过熟人之间,通过“六度分割”产生的聚合,将产生一个可信任的网络,这其中的商业潜能的确是无可估量的。社会、网络、地域、商业、Blog、SNS,这些词汇你也许都听麻木了。然而一旦那些预见先机的人找到聚合它们的商业价值,被改变的绝不仅仅是网络世界。 “社交网络”是近些年最受关注的互联网名词,它的英文缩写是SNS,第一个S是Social社会化,第二个N代表Networking网络,第三个S是Services 服务。SNS的概念起源于社会网络研究者提出的“六度理论”,即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SNS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搬到了互联网上,让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能联络彼此。

网络社交调查报告

网络社交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我们都知道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现在大学校园中“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新的文化现象。有些学者曾夸张的说“网络文化”人类文化发展即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形成以及活字印刷的发明之后的第四里程碑。网络已经进入各个领域,无论在经济、政治、日常生活或者军事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已成为这个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现在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网络社交已经成为大学生们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网络社交已经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那么,网络交往究竟对大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学习小组以“大学生网络社交”为主题对潍坊学院的所有在校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社交利与弊,以及大学生如何正确利用网络交往 一、调查背景 如今是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网络已经进入各个领域,无论在经济、政治、日常生活或者军事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已成为这个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网络文化这一新兴文化正在我国迅速普及,由于其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迥异于以往所有的文化,这就必然会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现在,网络文化已经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那么,网络文化究竟对大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 本次调研我们学习小组采用的是随机问卷调查为主,访谈和文献研究为辅的方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生上网的动机和意向;二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冲击和变化;三是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看法。为了了解这一问题,我们三人组在针对我院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名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实收98份。回收率98%.此次问卷的目的,是了解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引起学校和大学生本人的重视。因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和利用网络。并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正面影响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了大学生共享与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都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 1、网络为大学生开凿了一个广阔的信息渠道。 计算机网络的逐步普及,使得大学生能够从各种网络上获得千变万化的时代信息和人文科技知识,汲取各种知识营养,来发展和壮大自我。如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你觉得网络使你的生活”的回答: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占52%;有更多的事可做,更充实占27%;浪费不少时间占7%。这一结果表明了网络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2、网络为大学生的学习打开了方便之门 如今网络上资源共享越来越多,信息的传播,文化的交流只在瞬息之间。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