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话说《潜伏》

话说《潜伏》

很早前就想写写《潜伏》,但看过太多相关的东西,所以反而不知该如何下笔(或者说,如何按键盘)。我看完后(完整的大概两遍,个别几集不知有多少遍),最大的感触是——我以后再也不打算看电视剧了。因为我不认为有什么电视剧能超越《潜伏》。当然,不看电视剧是不可能的,否则漫长的后高考岁月如何度过?比如我又看了《人间正道是沧桑》(引用了毛诗,这部电视剧想表达的就一个意思——共丨产党是怎样始终走在正道上,他们夺取政权而国丨民党失去政权是怎样的历史必然。剧中多次直接通过演员的台词表达这个意思),感觉它把一些情感处理得太深奥、复杂,甚至有些哲学,比如杨立青第一次见到刚出狱的瞿霞,当发现瞿霞伤痕累累的手臂时那有些失控甚至癫狂的嚎叫。但即便《人间正道是沧桑》似乎更深刻,《潜伏》被一些人鉴定为“客厅娱乐”,《南方周末》在《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专题上则写到:“在瞿恩牺牲的那一刹那,《人间》的精神高度超越了《潜伏》.。”意即只有在这一刻,《人间》的精神高度才可与《潜伏》匹敌。

很多人认为《潜伏》的成功在于一种更真实的视角,我也赞同这一点。比如共丨产党员并不都是高大全形象,也有普通人的平凡和缺点。比如翠萍在刚开始表现出来的粗俗,她的一些大大咧咧的语言让习惯了说教式台词的观众不禁在大跌眼镜的同时暗暗叫好。比如国丨民党特务不再是一贯的猥琐狡诈(想到一笑话,以前的电视剧共丨产党员接头暗号都是“长江长江我是黄河”,而国丨民党则是“烂泥烂泥我是臭虾”,褒贬色彩十分强烈),电视剧会告诉我们他们有些曾经也是有志于革命、爱好点哲学的优秀青年,但后来为形势所迫慢慢腐化堕落;他们其中有讲究人情味的上司,有始终忠于“党国”、把“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当作奋斗目标的义士……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电视剧中,人类最高尚的情感——信仰,有了更饱满、真实的表达,从而使之不再流于说教。但《潜伏》打动我的还有很多。这并不是正式的文章,我就想到什么说什么吧。

1、最震撼的场景——秋掌柜受刑。剧中的旁白是一大特色,在很多场景中对表现人物心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文还会提及。在这集中,地下党员秋季被捕,在审讯室受刑。而他的下线——余则成,就坐在他的对面。此时的余则成是相当紧张的。因为他刚刚才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对于共丨产党员对信仰的坚定性还没有过亲身体会(他只听说过钱壮飞),假如秋掌柜受不了严刑逼供而指认了他,那么他的一切都将终结。

孙红雷的表演也很丝丝入扣,他的眼神看似直视实则漂移,很好地表现了其紧张。这时秋掌柜开始了一番短短的“演讲”,谁会知道那将是他最后能说的话,谁会想到他此时已做好了怎么死的打算。在一句“我永远不会背叛我的战士”后,他狠狠地咬下了自己的舌头。我无法表达我看到这个场景时的感受。我只感到脊背一阵发麻,一股热血涌上头顶,然后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就像剧中的其他人一样。想必没人能禁受这样的震撼(从此我再也不敢看这一集)。站长沉默地解开了衬衫的第一颗纽扣,那是因为他被这沉重和信仰的力量压得喘不过气;又沉默地扣上了那颗纽扣,那是对一个有信仰的战士、尽管他们信仰着不同的主义,所表示的尊重和敬仰。余则成满面通红、热泪盈眶,喉结不停地颤抖(突然发现男演员有喉结真好,可以用来表达情感)——那是一种巨大的压抑。因为除此之外他不能做任何事。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他不能崩溃,不能发作,只能呆呆站立,否则下一秒他的眼泪就会流出来。当他回到家后,旁白响起——“秋掌柜的话向他传递了两个信息。一、他并没有被暴露 二、他永远不会背叛他的信仰”。如果说余则成最初从一名国丨民党军统特务变成共丨产党情报人员是因为对国丨民党失去信心,更因为想追随心爱的左蓝,并没有多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那么他的坚定信仰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一个个优秀的共丨产党员用言行和鲜血向他灌输了这一切。这其实也解释了《人间正道是沧桑》一直想解释的问题——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2楼
2009-8-10 01:10 回复


海角天涯皆溢彩


2、《潜伏》很好地塑造了我党大智大勇的一面。现在谍战剧充斥荧屏,但其中的很多,我只能说,太小儿科。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我以后不再打算看电视剧的原因之一。因为看了《潜伏》后看别的电视剧都觉得太弱智,演技实在让人难以恭维。剧中借刀杀马奎可谓环环相扣,充分把握了马奎对站长的怀疑以及陆桥山想扳倒马奎的心理,设计得很精妙,就连国丨民党都承认共丨产党“他们有人才优势”。还有剧中谍报人员的一些日常习惯也让人耳目一新,可见编剧对那段历史的确有过负责任的研究。

3、有人说剧中晚秋完全是一个花瓶角色,可有可无,纯粹是为了靠感情戏吸引观众眼球。但一个场景让我始终难以忘怀。晚秋得不到余则成,对生活失去了希望,选择了自杀。被抢救过来后,余则成为挽救已得知他真实身份的晚秋(因为按原则,余则成应该除掉晚秋以防暴露身份)想把她送到西柏坡去——

也就是让她从此也走上与他和翠萍同样的道路。他对反对这样做的罗掌柜这样说:“值得。老罗,我问你,我们刚刚参加革命的时候,跟晚秋一样年轻,那个时候我们知道中国的未来是什么样吗,知道吗?不知道。你知道你战死沙场以后,坟墓上是鲜花还是狗屎,知道吗?不知道。战士都是百炼成钢的,她痛恨这个政丨府,痛恨这个时代,完全有可能成为一名战士,不值得吗?值得。”终于说服了罗掌柜。晚秋是娇生惯养却有思想的女孩,想说服她也不容易。于是,余则成说了下面这番话——“那有很多人都像我一样,那是另一个世界,好地方,好风光。你那么年轻,那么漂亮,可以选择的。你想想,晚秋,你站在一列雄壮的队伍里,迈着大步,高唱着战歌,去改变整个中国。那是什么气势?一个小小的余则成,就是路边的一个送行者,你看见了他,他看见了你,我们挥挥手就过去了,再往前就是更有意义的生活。沮丧嘛,无非就是一个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留恋它就是一种高度近视,有时候看的远一点,不就什么都有了吗?包括爱。”曾经看到过一个网友的评论,我觉得说的很好,在此引用一下——“余则成说的不只是晚秋,还是他自己,他在晚秋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从前的影子,也感受到了左蓝和老吕为转变自己所做的努力和牺牲,由此他要坚定将这种信仰传递下去,无论多危险。面对躺在病床上的晚秋,余则成感到此刻晚秋的视野是多么的狭小,和过去的自己是多么的相似。其实这是余则成和从前的自己做了一次正式告别,告别了过去的生活,告别了从前的自己,这是一次质变,一次脱胎换骨的质变。而晚秋这个被现实抛向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她必须做出选择,是抱住资产阶级的大腿,还是站到人民中去,没有别的选择,人生短短几十年,选择的机会并不多。送走晚秋的时候,余则成开始以一个新的自己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我认为即使就是为了这两段话,晚秋这个角色也完全值得。而且余则成的话真的应验了。看看晚秋后来的变化——她无疑也成长成了一名有信仰的战士。在革命根据地,她仍然写诗。但不再是过去的那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不再“忧伤”,写的是什么呢?——《要走大路好》(其实就是“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诗的通俗版)——“要走大路好,大路上风景好……要走大路好,大路上爱情好……”这个语气,这个气势,这还是当年那个深陷爱情泥潭的小女孩吗?后来,余则成来到香港,透过咖啡馆的玻璃去看那个组织上要求与他假结婚的女党员时,那个走下车的完全是一个不一样的晚秋—

—知性、成熟,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坚定、勇敢让他陌生。而电视剧最后一个镜头——余则成把他与晚秋的结婚照挂在墙上,晚秋抱着胸审视的表情会让你惊异那曾是一个对爱情多么狂热的女孩。

在《潜伏》这个故事中成长起来的不只是晚秋,还有翠萍。从最初的刚从太行山出来经常出现状况的游击队长,到后来真正的太太、战士,你会为她的成长欣慰。最有趣的是她在潜逃时被招工做女佣的场景——东家说会做女工的举手时所有人都举手了;说认字的举手时有一半人放下了手;说会打麻将的举手时只有她一个人还举着手——在不知不觉中,她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太太。每次看到姚晨演的翠萍穿着旗袍表情平静、自行,甚至说有些高贵地走在行动的路上,每次看到她最终要被转移而离开余则成时毅然决然头也不回地离开,每次看到她对一些地下及反间谍工作的熟练操作,你又会更深刻地理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丨产党间的关系。

3楼
2009-8-10 01:10 回复


海角天涯皆溢彩


4、令人印象深刻的死亡。左蓝死后,余则成去看视。旁白这样说:“翠萍回去看时,左蓝已经中枪,却仍然微笑着让她离开。这个女人的任何一点都值得去爱。让悲伤尽情地来吧,但要尽快过去……”然后导演别具匠心地让余则成在左蓝留下的《延安文集》中得到慰藉和精神上的升华。他一遍遍近乎疯狂地诵读着毛丨泽东类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语句,得出了“左蓝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的结论。左蓝用死亡坚定了爱人的信念。

站长说翠萍已死,余则成起初并不相信。但当他通过电报证实了这个消息时,他的反映让人动容——那种欲哭无泪让他恶心到干呕,一个男人竟然失去了站立的力量——他一次次试图站立却始终失败,终于无助地趟倒在地。那是因为他失去了一种重要的支撑——长久以来他已习惯了有翠萍的日子。如果说左蓝是他的革命引路人,那么翠萍才是他真正的革命伴侣。可“他只有一夜悲伤的权利”。因为第二天他还要面对更大的任务。那一夜,他又细心铺好了翠萍睡的地铺,细心摆好了两人的拖鞋。

“他早就准备着为中国革命而献身,可他没想到死亡的决定竟是在短短几秒钟之内作出的。”这是廖三民牺牲前的旁白。然后,他在下楼梯时突然抱住李崖一起坠下楼。两人的头颅重重地敲在地板上,开出了两朵鲜艳到残忍的玫瑰。对于余则成,“每当身边的一个人牺牲,他更加明白肩头承担的责任”。是的,别人死了,他要更好地活,因为他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与期冀。


5、最后召唤余则成撤退的明码呼叫十分感人。“儿子,你快回来吧!妈妈不再需要你的奔波。听到隆隆的炮声了吗?那是妈妈呼唤你的心跳。家里柴门为你打开,炕头的油灯为你点亮。全家的牵挂啊,是鲜红美丽的窗花。 妈妈为你守岁,为你祈祷。回来吧,我的儿子,妈妈等你回来,迎接1949年的春天!”这是党和战士间一种超越了组织关系的“亲情”。相比于大多数国丨民党特务不给钱就不干活,也许就是这种“亲情”保证了党员对党的绝对忠诚。

6、配角演出十分出色,有些台词相当经典。也许是剧中演员有许多曾演过话剧的缘故,感觉他们的演出很有张力。想必是要在话剧有限的空间和场景下表现剧情对演技有更高要求使这帮配角们练就了这样的技艺。值得一提的是,《潜伏》只拍摄了两个月,且是一部小成本作品,这应该让一些导演反思。并不是资金决定一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