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一.纵隔解剖、分区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欠称。

(一)位置:纵隔位于胸廓中央,下部偏向左侧。前缘短、后缘长,前后径从上向下逐渐增加,横径下部大于上部。

1.前壁:由胸骨和有关肋软骨。

2.后壁:由脊柱和有关肋骨。

3.两侧:由纵隔胸膜所围绕构成。

4.上端:直接和颈部相连。

5.下端:至横膈和腹腔相隔。

(二)组织、器官:主要有胸腺(幼儿)或胸腺遗迹(成人)、心包和心脏、大血管、神经、气管、胸导管、食管等到器官,以及它们周围的结缔组织。

(三)三个薄弱区:是纵隔疝好发部位。

1.前上纵隔:相当于第1---3或4前肋水平,前缘是胸骨,后缘是大血管构成胸骨后三角。

2.后上纵隔:在第3---5胸椎水平面,前缘是气管、食管、大血管,后缘是脊柱,构成主动脉上三角。

3.后下纵隔:前界是心脏,后界是脊柱及主动脉,构成心后间隙。(四).纵隔分区

各家不一,有三区分法、四区分法、五区分法、六区分法、七区分法、九区分法(三种分法)。最常用的是九区分法,介绍一种如下:

1.从前向后分为:

(1)前纵隔:位于胸骨之后,心脏、升主动脉和气管之前,呈倒置狭长三

角形区域。

(2)中纵隔:相当于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门所占据的位置。

(3)后纵隔:位于食管之后至胸椎旁沟区。

2.从上向下分为:

(1)上纵隔:自胸骨柄体交界点至第4胸椎体下缘之横线以上区域。

(2)中纵隔:横线以下至肺门下缘(或肺静脉处)水平线之间区域。

(3)下纵隔:肺门下缘水平线以下至横膈间区域。

3.二者将纵隔分为九个区域:

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

上纵隔胸腺、疏松结

缔组织、淋巴

组织等

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升部、无名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支气管动脉、气管、

胸导管、副半奇静脉、迷走神经、喉

返神经、膈神经、淋巴结等

食管、交感神经节等

中纵隔胸腺、疏松结

缔组织、淋巴

组织等

上腔静脉、升主动脉、气管、胸导管、

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心脏、心包、

迷走神经、喉返神经、膈神经、淋巴

结等

食管、交感神经节、降主动脉等

下纵隔疏松结缔组

织、淋巴组织

心脏、心包、下腔静脉、迷走神经、

膈神经等

食管、交感神经节、降主动脉、

奇静脉、半奇静脉、胸导管、迷

走神经、内脏大小神经、淋巴结

二.纵隔的X、C T、MRI表现:

(一)X线表现:

1.正位胸片:位于胸腔中部,右缘有两个弧形影,上为下腔静脉、下为右心房;左缘有四个弧形影,由上向下为主动脉弓、肺动脉、左心耳、左心室。中部向两侧延伸为肺门影。

2.侧位胸片:心脏影在前下方,其前方是胸骨后间隙;后方是心脏后间隙(有食管钡餐可示、支气管、胸主动脉);上方可示半透明的气管、主动脉弓、大血管影。

(二)C T表现:主要了解9个层面。

1.胸骨切迹层面:气管居中,其前和两侧有甲状腺、3对大血管(颈总动脉、颈内静脉、锁骨下动脉),和胸椎间有食管。

2.胸锁关节层面:气管前有粗大无名动脉、左为左颈总动脉、后为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前为左、右头臂静脉。

3.主动脉弓层面:气管左前方为主动脉弓、右前方为上腔静脉,其间有脂肪组织、1cm大淋巴结。

4.主动脉窗层面:气管隆突呈三角形,其前有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后有食管、降主动脉,二动脉间为主---肺动脉窗,右有奇静脉弓;有气管前间隙、血管前间隙。

5.左肺动脉层面:纵隔由前向后,左缘为升主动脉、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右上叶支气管、奇静脉、奇---食窝;右缘为肺总动脉、左肺动脉弓、左主支气管、食管、降主动脉。

6.右肺动脉层面:右肺动脉分出向右后行,上腔静脉和中间支气管入右肺门;左肺动脉向下为左下肺动脉。

7.左心房层面:中央为升主动脉根部,其前有肺动脉干,右有右心房,后有左心房、食管、降主动脉。

8.心室层面:左右心室、室间沟、脂肪层、心包;增强示室间隔。

9.膈脚后层面:左右膈脚、其间为降主动脉;前有食管,后有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6mm淋巴结。

注意:纵隔淋巴结、气管、食管、胸腺、奇静脉系统、膈神经、心包上隐窝、纵隔线、胸导管、脊柱旁线、下肺韧带。

(三)MRI表现:

1.横轴位:9个层面和C T层面解剖结构相一致,不再复述。

2.冠状位:从前向后选择6个标准层面:

(1)右心室层面:右心室、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干、左心室、前纵隔线。

(2)升主动脉层面:右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左头臂静脉、无名动脉、右头臂静脉、肺动脉干。

(3)上腔静脉层面:上腔静脉、右心房、升主动脉、左心室、左颈总动脉、肺动脉干。

(4)右肺动脉层面:主动脉结、左锁骨下动脉、左肺动脉、左心房、奇静脉、右肺动脉。

(5)支气管分叉层面:气管、双侧主支气管、左心房、左右肺静脉、右心房、下腔静脉、隆突下间隙。

(6)降主动脉层面:降主动脉、奇静脉、脊椎等。

3.矢状位:4个代表层面。

(1)上腔静脉层面: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肺动脉、左心房、气管等。

(2)升主动脉层面:升主动脉、无名动脉、左右心房、房间隔、右肺动脉。

(3)肺动脉干层面:右心室、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干、左肺动脉、左心室、主动脉弓、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左主支气管等。

(4)降主动脉层面:左右心室、肺动脉干、左主支气管、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三.纵隔肿瘤的病因

(一)胚胎学说:胎儿生长,各组织器官又转移至一定的解剖位置,遗留于纵隔内的残存胚芽,是形成肿瘤的病因之一。如畸胎类肿瘤。

(二)组织迷走学说:纵隔外的组织异位、种植于纵隔内,异常生长而发生肿瘤。如异位甲状腺瘤。

(三)组织突变学说:纵隔内组织类型繁多,在一定促成突变条件下,某一组织增生瘤变,形成相应肿瘤。如淋巴类肿瘤、神经源性肿瘤、间质性肿瘤等。

四.纵隔肿瘤的组织学类型

(一)类型:包括纵隔肿瘤和肿瘤样疾病。按来源分为:

1.来源于神经组织: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交感神经节瘤、副交感神经节瘤等。

2.来源于生殖细胞的肿瘤:畸胎瘤、皮样囊肿、精原细胞瘤、绒毛膜上皮癌、内胚窦瘤(卵黄囊瘤)、胚胎性癌。

3.重复囊肿(属胚胎发育异常):气管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心包囊肿、神经肠囊肿。

4.来源于胸腺:胸腺瘤、胸腺囊肿、胸腺脂肪瘤、胸腺肉瘤、胸腺类癌等。

5.来源于甲状腺: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瘤、胸内甲状腺肿、甲状旁腺腺瘤等。

6.来源于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脂肪瘤、脂肪肉瘤、纤维瘤、软骨瘤、血管瘤、淋巴管瘤等。

7.来源于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病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巨淋巴结增生症。

常见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一、胶质瘤 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室管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等。 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颅脑肿瘤的40%-50 %。 星形细胞瘤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占40%),占颅内肿瘤的17%。 成人多见于幕上,儿童多见于小脑。 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大脑半球白质区,传统的柯氏(Kernohan) 分类法将星形细胞瘤分为I-Ⅳ级: I 级呈良性;Ⅲ、Ⅳ级呈恶性;Ⅱ级是一种良恶交界性肿瘤。 另一种为三类法,即“良性”或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其中I、Ⅱ级相当于“良性”或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 Ⅲ级相当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Ⅳ级为胶质母细胞瘤。 “良性”或低度恶性及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各占星形细胞瘤的25%-3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青年人,成人好发于幕上,儿童好发于小脑。 胶质母细胞瘤占星形细胞瘤的40%-50%,好发于中老年人,多位于幕上。 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是本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神经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经常在后期。【影像学表现】 1.CT: (1)幕上I、Ⅱ级星形细胞瘤: 大多数表现为脑内低密度病灶,少数为混合密度灶,部分病人瘤内可见钙化。 肿瘤边界不清晰,瘤周水肿少见且较轻。 增强后扫描常无明显强化,少数表现为肿瘤或囊壁和囊内间隔的稍微强化,有的有壁结节甚至花环状强化。 (2)幕上Ⅲ、Ⅳ级星形细胞瘤: 病灶密度不均匀,以低密度或等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最多。 肿瘤内的高密度常为出血。低密度为肿瘤的坏死或囊变区。肿瘤多有脑水肿。 增强扫描几乎所有的肿瘤均有强化,可呈不规则的环状或者花环状强化,在环壁上还可见强化不一的瘤结节。若沿胼胝向对侧生长则呈蝶状强化,占位征象明显。 (3)小脑星形细胞瘤: 囊性者平扫为均匀水样低密度,边界清晰,囊壁可有钙化, 增强扫描囊壁结节不规则强化。壁结节较大,在1 cm 以上。 实性者平扫为以低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多数有坏死囊变区,肿瘤实性部分变化可有明显强化。 多有水肿,第四脑室受压移位、闭塞,上位脑室扩大,脑干受压前移,桥脑小脑角池闭塞。2.MRI: (1)幕上星形细胞瘤: T1WI 略低信号,T2WI 高信号。 肿瘤的信号常不均匀,与其坏死、出血、囊变、钙化和肿瘤血管有关。 肿瘤内出血多数在T1WI、T2WI 像上均为高信号。 钙化在T1WI、T2WI 像上均为低信号,但其敏感性不如CT。 Gd—DTPA增强扫描: 偏良性的肿瘤多无增强; 偏恶性的肿瘤多有增强,表现多种多样,可呈均匀一致性增强,亦可呈不均匀或花环状增强。 肿瘤四周水肿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因肿瘤强化明显,可区别水肿与肿瘤。 (2)小脑星形细胞瘤: 小脑毛细胞星形细胞瘤较多见(29床孙其豪),其囊变率高,水肿较轻,边界相对清晰。

常见骨肿瘤的影像诊断

常见骨肿瘤的影像诊断 发表时间:2011-09-01T10:05:45.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0期供稿作者:李东方[导读] 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常为单发,多发者具有遗传性。 李东方(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分局二九零农场职工医院156202)【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0188-02 【关键词】骨肿瘤诊断 (一)骨软骨瘤 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常为单发,多发者具有遗传性。 【影像学表现】 典型表现为起于干骺端,背离关节向外生长,以柄或骨皮松质与母骨相互移行。 X线:可显示肿瘤基底或骨柄,及软骨钙化带,宽基底与母骨相连。 CT:除X线显示的外,CT可观察到软骨帽及软组织情况。 MRI:在T1WI像上可显示中低信号的软骨帽,钙化带呈光滑或波浪分叶状低信号,在T2WI脂肪抑制像上,软骨帽呈高信号,对于软骨帽的观察可用于判断骨软骨瘤活跃程度,MRI还可显示相关合并症。 【鉴别诊断】 多不需要鉴别。 【影像检查优选评价】 X线为基本诊断手段。 (二)骨巨细胞瘤 70%发生于20~40岁,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根据肿瘤分化不同有良性、生长活跃与恶性之分。 【影像学表现】 X线:位于骨端的偏心性膨胀生长的囊状溶骨性破坏区,有光滑完整或中断的骨壳,其内可有或无纤细骨脊,无反应性骨硬化边及骨增生,骨壳局部膨出或肿瘤侵及骨壳外形成软组织肿块,在肿块表面再次形成骨壳者提示肿瘤活跃局部,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或表现为弥漫浸润性骨破坏者提示恶变。 CT:可显示骨端的囊性膨胀性骨破坏区,无钙化和骨化影,良性骨壳基本完整,外缘光滑,其内可见骨脊,生长活跃的骨巨细胞瘤和恶性骨巨细胞瘤骨壳不完整并常可见骨壳外的软组织肿块。 MRI:肿瘤在T1WI上呈均匀中等或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 DSA:可显示肿瘤血管,提示良恶性,血运丰富,循环加快,出现动静脉中断等现象提示生长活跃。 【鉴别诊断】 良性骨巨细胞瘤应与骨囊肿鉴别,恶性骨巨细胞瘤应与溶骨性成骨肉瘤鉴别,骨巨细胞瘤以其发病年龄,骨端的发病部位和膨胀性破坏为特征。 【影像检查优选评价】 首选X线。 (三)成骨肉瘤 好发于青少年,20岁以下占半数,男性多于女性,肿瘤多发生于骨端、干骺端,病程短,生长迅速,可产生剧烈疼痛。 【影像学表现】 X线: 1.骨肉瘤对骨的破坏在X线上不具特异性,可出现溶骨性,虫蚀性等多种形态;可破坏软骨。在儿童表现为先期钙化带中断、不连续;在成人表现为关节间隙增宽,骨性关节面破坏。 2.骨肉瘤多可见骨膜反应,形态多样,一般反应越厚提示生长越迅速。 3.肿瘤骨的形成是X线主要观察指标,一般分化好的肿瘤形成象牙质样瘤骨,较差的呈棉絮状;针状瘤骨是肿瘤突破骨皮质,在骨旁形成。骨肉瘤中,肿瘤骨成分越少,恶性度越高。 4.X线可显示软组织肿块,但其内出血,坏死显示不清,软组织内钙化可反应肿瘤分化程度,一般钙化越多,密度越高,表示分化越好。 CT:显示肿瘤区骨质破坏及骨内骨外肿块,密度不均,分界不清;可显示软组织肿块内液化坏死,出血及钙化;可显示肿瘤侵犯关节情况及髓内受侵范围,可更好显示不规则骨的骨肉瘤。 MRI:可清楚显示肿瘤边界,肿瘤骨,瘤软骨,钙化,坏死,水肿等在T1WI上均为低信号,与正常骨髓高信号呈鲜明对比,T2WI上肿瘤骨、瘤软骨一般为高信号,陈旧出血可为低信号,增强扫描时,生长活跃的肿瘤组织呈明显高信号。 【鉴别诊断】 骨肉瘤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软骨肉瘤:发病多在20~30岁之间,可见溶骨性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其内见钙化,不见瘤骨。 2.纤维肉瘤,发病年龄大(25~45岁),如发于骨干,呈溶骨性破坏,MRI上T1WI与T2WI均为等信号可用与鉴别。 3.骨巨细胞瘤:起病缓慢,症状轻,边界分明无骨膜反应恶性巨细胞瘤可见残存骨壳及皂泡样骨间隔。 4.骨转移瘤:无论成骨或溶骨,病灶多发,界限分明,骨膜反应少见。 5.早期骨肉瘤应与限局性骨髓炎鉴别,前者骨破坏周围新生骨,在骨硬化中无破坏,无死骨,无急性发病,无向全骨蔓延的倾向,后者发病较急,骨破坏周围有新生骨环绕,中心可见死骨。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一.纵隔解剖、分区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欠称。 (一)位置:纵隔位于胸廓中央,下部偏向左侧。前缘短、后缘长,前后径从上向下逐渐增加,横径下部大于上部。 1.前壁:由胸骨和有关肋软骨。 2.后壁:由脊柱和有关肋骨。 3.两侧:由纵隔胸膜所围绕构成。 4.上端:直接与颈部相连。 5.下端:至横膈与腹腔相隔。 (二)组织、器官:主要有胸腺(幼儿)或胸腺遗迹(成人)、心包和心脏、大血管、神经、气管、胸导管、食管等到器官,以及它们周围的结缔组织。 (三)三个薄弱区:是纵隔疝好发部位。 1.前上纵隔:相当于第1---3或4前肋水平,前缘是胸骨,后缘是大血管构成胸骨后三角。 2.后上纵隔:在第3---5胸椎水平面,前缘是气管、食管、大血管,后缘是脊柱,构成主动脉上三角。 3.后下纵隔:前界是心脏,后界是脊柱及主动脉,构成心后间隙。

(四).纵隔分区 各家不一,有三区分法、四区分法、五区分法、六区分法、七区分法、九区分法(三种分法)。最常用的是九区分法,介绍一种如下: 1.从前向后分为: (1)前纵隔:位于胸骨之后,心脏、升主动脉和气管之前,呈倒置狭长三角形区域。 (2)中纵隔:相当于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门所占据的位置。 (3)后纵隔:位于食管之后至胸椎旁沟区。 2.从上向下分为: (1)上纵隔:自胸骨柄体交界点至第4胸椎体下缘之横线以上区域。 (2)中纵隔:横线以下至肺门下缘(或肺静脉处)水平线之间区域。 (3)下纵隔:肺门下缘水平线以下至横膈间区域。 3.二者将纵隔分为九个区域: 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 上纵隔胸腺、 疏松结 缔组 织、淋 巴组织 等 上腔静脉、主动脉 弓升部、无名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支 气管动脉、气管、 胸导管、副半奇静 脉、迷走神经、喉 食管、交感神经 节等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一.纵隔解剖、分区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欠称。 (一)位置:纵隔位于胸廓中央,下部偏向左侧。前缘短、后缘长,前后径从上向下逐渐增加,横径下部大于上部。 1.前壁:由胸骨和有关肋软骨。 2.后壁:由脊柱和有关肋骨。 3.两侧:由纵隔胸膜所围绕构成。 4.上端:直接和颈部相连。 5.下端:至横膈和腹腔相隔。 (二)组织、器官:主要有胸腺(幼儿)或胸腺遗迹(成人)、心包和心脏、大血管、神经、气管、胸导管、食管等到器官,以及它们周围的结缔组织。 (三)三个薄弱区:是纵隔疝好发部位。 1.前上纵隔:相当于第1---3或4前肋水平,前缘是胸骨,后缘是大血管构成胸骨后三角。 2.后上纵隔:在第3---5胸椎水平面,前缘是气管、食管、大血管,后缘是脊柱,构成主动脉上三角。 3.后下纵隔:前界是心脏,后界是脊柱及主动脉,构成心后间隙。(四).纵隔分区 各家不一,有三区分法、四区分法、五区分法、六区分法、七区分法、九区分法(三种分法)。最常用的是九区分法,介绍一种如下: 1.从前向后分为: (1)前纵隔:位于胸骨之后,心脏、升主动脉和气管之前,呈倒置狭长三

角形区域。 (2)中纵隔:相当于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门所占据的位置。 (3)后纵隔:位于食管之后至胸椎旁沟区。 2.从上向下分为: (1)上纵隔:自胸骨柄体交界点至第4胸椎体下缘之横线以上区域。 (2)中纵隔:横线以下至肺门下缘(或肺静脉处)水平线之间区域。 (3)下纵隔:肺门下缘水平线以下至横膈间区域。 3.二者将纵隔分为九个区域: 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 上纵隔胸腺、疏松结 缔组织、淋巴 组织等 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升部、无名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支气管动脉、气管、 胸导管、副半奇静脉、迷走神经、喉 返神经、膈神经、淋巴结等 食管、交感神经节等 中纵隔胸腺、疏松结 缔组织、淋巴 组织等 上腔静脉、升主动脉、气管、胸导管、 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心脏、心包、 迷走神经、喉返神经、膈神经、淋巴 结等 食管、交感神经节、降主动脉等 下纵隔疏松结缔组 织、淋巴组织 等 心脏、心包、下腔静脉、迷走神经、 膈神经等 食管、交感神经节、降主动脉、 奇静脉、半奇静脉、胸导管、迷 走神经、内脏大小神经、淋巴结 等 二.纵隔的X、C T、MRI表现: (一)X线表现: 1.正位胸片:位于胸腔中部,右缘有两个弧形影,上为下腔静脉、下为右心房;左缘有四个弧形影,由上向下为主动脉弓、肺动脉、左心耳、左心室。中部向两侧延伸为肺门影。 2.侧位胸片:心脏影在前下方,其前方是胸骨后间隙;后方是心脏后间隙(有食管钡餐可示、支气管、胸主动脉);上方可示半透明的气管、主动脉弓、大血管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