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3月最新时评精选

2019年3月最新时评精选

光明时评:“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种横幅合适吗?

文 | 吴小陈

教育和高考关乎我们每个人,也一直都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在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小组讨论中表示,学校在教育行为中要发挥积极正向的价值导向作用。

比如,要求学生复习备考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去搞“杀气腾腾”的百日誓师动员大会;提倡学生发奋学习是对的,但不能让校园里充斥着“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种“血腥”标语;

我们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让教育坚守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真正把教育方针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考生和学校升学的压力不言而喻。无论是百日誓师还是张贴高考标语,学校的初心也许是希望能通过这些形式燃起学生的激情和热血,为他们打一针迎考备战的强心剂。

且不说学生誓师过后或看到标语时是否真的热血沸腾、充满希望,但“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单就这些标语来说,悲壮得近乎惨烈,但这与教育的本意并不相符。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学校不止教书,更要育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除了获得分数、习得答题技巧之外,也要教人知书明理、温文尔雅,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这个道理。

而这种“恶狠狠”的标语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恐怕未必。这些标语,还有壮观的誓师大会,也有它实用主义的意义,即给学生们打上一针鸡血。

当这样的话语与行为充斥校园,是怎样的一幅图景?恐怕也是教育的异化,将教育的丰富内涵抽空,仅仅留下干瘪的分数。而这个分数,也在这些标语与行为映衬之下,似乎变成了教育的全部目的。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正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教育是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校园中的一点一滴,不论是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还是路边的横幅标语,点点滴滴中蕴含着的教育,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价值追求。所以,“霸气十足”的标语,是不是可以少挂一点?“惊天动地”的誓师大会,是不是可以少办几场?

最后,距高考已不到百天。作为过来人,也与学子们分享一点经验。高考的优异成绩,更多的来自于长期的坚持与临场的淡定。将视野再放大一点,人生的踏实步履,也来自于信念的笃定,行为的自律,内心的沉静。无论是高考还是人生,都是长跑,一两管鸡血,未必能助你一路飞奔。

学子们,加油吧!

从“荧屏清流”到“潮流”,文化类综艺节目表现抢眼

光明日报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名单。此次入选的电视节目共13档,广播节目2档。在入选的电视节目中,文化类节目占比最高。包括《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国家宝藏(第二季)》《上新了·故宫》《一本好书》《戏码头》《声入人心》《时光的旋律》7档节目。

这两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次第涌现,受到观众的好评和追捧。《中国诗词大会》《国家

宝藏》《朗读者》《声临其境》等节目相继走红,被人们称为“清流综艺”。这类将传统文化内核与综艺化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文化类节目,为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并逐渐成为荧屏上的潮流。

爆款频出,现象级综艺不断延续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叮咯咙咚呛》《国家宝藏》《时尚大师》《声临其境》等文化类节目的先后播出,改变了以往娱乐综艺节目独霸荧屏的现象。高质量的文化类节目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文化类节目日渐成为潮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研究部编辑赵聪看来,文化类节目的持续火爆并不令人意外,“这是时代必然,也是价值回归。文化类节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中国的文化基因密码,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度”。

文化类节目不仅“一夜走红”,更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态势,成语、诗词、戏曲、文物等传统文化内容均成为文化类节目的重要素材库。《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社会对年轻人的审美是有一些偏见的,吸引年轻人的并不是‘傻白甜’,他们也非常喜欢有质感的东西。”

今年春节期间,电视荧屏上也有多档文化类节目与观众见面,《国家宝藏(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声临其境(第二季)》等“综N代”文化类节目更是表现抢眼。《国家宝藏(第二季)》融入音乐剧、舞剧、民族器乐剧等艺术手法,让国宝“活起来”的方式更为丰富。众多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喧嚣的综艺市场中“攻城略地”,得到一批忠实受众。《声临其境(第二季)》把从业人员不多,并且技艺面临失传的拟音师邀请至舞台,提升了节目的内容品质,而且通过聚焦拟音师的现状,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有助于一项技艺的复苏,更有助于“声音产业”的良性发展……这些综艺节目作为现象级文化节目的延续,成为2019年的第一道“文化大餐”。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魏鹏举认为:“文化类节目将高雅、传统的文化用一种通俗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使得高雅文化、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同时证明高雅文化也能吸引大众,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此外,文化类节目或挖掘文字、诗词、书信等文化符号及背后的内涵与价值,或注重普及传统文化艺术,对如何通过电视语言更好地唤醒受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一议题做出了成功的探索。“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歌颂,我们要以节目引领广大观众,在全社会形成文化升温而不是娱乐过热,这是电视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责任。”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高长力说。

热度难续,静水深流才是最佳状态

被称为“清流”的文化类节目在观众口碑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豆瓣评分《朗读者(第二季)》9.2分,《国家宝藏(第二季)》9.4分,但文化类综艺节目第二季热度及声量普遍不及首季,也是不争的事实。豆瓣评分一路走高,评分人数却持续凋零,侧面反映出文化类综艺节目“叫好不叫座”“热度难续”的尴尬现状。

“文化类节目确实是一股‘清流’,但要想成为主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赵聪对记者说。事实上,这与文化类节目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扎堆的文化节目中,我们不难发现,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节目内容的同类益智、竞技电视节目在各电视台不断涌现,这些节目的模式设定离不开答题竞赛,并且竞技的内容总是聚焦在汉语字词、传统诗词、成语典故上,甚至嘉宾点评的风格也大多趋于雷同,缺乏独特性。此外,文化类节目的制作者为了在文化价值和市场规律中、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中寻求一个平衡点,而采用娱乐外壳与文化内核相结合的形式,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文化类节目

也遇到了如何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难题。除少数精品节目外,大多数文化类节目仍面临着收视压力,导致一些应景之作的出现,竞技PK的形式、流量明星的参与往往使节目的娱乐看点成分大于文化传播效果、形式大于内容,个别节目甚至鱼目混珠,打着文化的旗号行选秀娱乐之实,极大降低了节目真正的文化品质。

因此,文化类节目要想一直“热”下去,就要避免陷入广受诟病的同质化和过度娱乐化的窠臼。赵聪说:“创作者需要挖掘更广泛的题材类型和更多元的创意思路,加强对主旨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推陈出新,为观众带来静水深流的好作品。”

守正创新,坚守品质才能赢得掌声

“过去,我们面对文物,满怀敬畏、顶礼膜拜;今天,我们用《国家宝藏》探索了一种对文化的新意表达,用‘文博+文化+文艺’的表现手法,让沉睡已久的文物与鲜活的人物故事结合,展现文物在国家民族命运交会处的历史光芒,从而焕发出一个节目的全新面貌。”《国家宝藏》总制片人吕逸涛对记者说。文化类节目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拥有比以往更坚实的受众基础,但要想将其转化为文化类节目发展更强劲的内在动力,就要坚持守正创新,坚守文化内核的高品质,以文艺的方式表达文艺,以文化的方式传播文化,创作出有思考、有深度、有温暖的高品质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首次增加传统诗词在现实生活场景中的应用题,生动地展现经典活在当下的魅力。《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就在保留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主持人和鉴赏团的设置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外拍短片和第二现场,也将经典作品的范畴由中国古典诗词扩展到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读诗成曲”这一融媒体互动手段更是将歌声合成、语音识别等前沿AI科技引入其中,让广大观众更乐于重温经典、传承文化、成为传唱者。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杨洪涛对记者说:“文化类节目主要是要把握传统文化的根脉,它的兴盛是文化自觉意识的集中体现和文化自信的充分彰显。因此,作为文化名片,文化类节目是中国电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主流媒体应当坚守价值底线,在纷繁复杂的电视业态中,坚守文化内涵、拓展题材样式、综合运用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将展现中华文明根与魂的好作品带给观众。”

在行业生态和社会环境中,文化类节目的出现无疑是一股“清流”,随着文化类节目的不断守正创新与发展,这股“清流”必将成为注入电视市场中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一场甘露。从“清流”到“潮流”,文化类节目变的是外化的形式,不变的是要秉持初心、笃定恒心,为观众献上彰显文化自信和自主创新的高品质内容。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用“教育思维”管好校园手机(重点阅读)

赵婀娜

新学期即将开始,然而刚刚过去的假期,却让不少沉迷手机和电脑的孩子尝到了苦头。据报道,儿童成为春节后医院眼科的就诊“主力”,某三甲医院眼科就诊人群中,超65%

为儿童,原因多为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的用眼过度。在这一背景下,要不要在校园禁用手机,再次引发讨论。

近些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体中迅速普及,并由此引发了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干扰课堂秩序等一系列问题,加之青少年近视率的居高不下,使很多人将目光聚焦到手机上。是全面封禁还是合理引导,是刚性约束还是柔性管理?围绕权利与秩序、规定与情理、被动或自觉,小小的手机引出困扰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大课题。在国际上,尽管包括英国、法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已进行立法尝试,但并未完全达成共识。是因势利导还是一禁了之,成为考验学校和教师

理念与智慧的考题。

应该看到,数字化、智能化是时代的大势所趋。但心智尚未成熟、自制能力仍相对较差的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利弊参半。其利,一目了然。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学生借由智能手机可便捷地获取各类资讯。教、学、评、测等环节均可基于实时反馈和数据分析及时完成,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推动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其弊,也清晰可见。部分学生沉迷于手机不能自拔,成了校园里的“低头族”,分散了注意力、干扰了教学秩序、影响了视力和身心健康。更为严重的,还有部分学生因沉迷网络世界导致心理疾患,或受不健康内容的诱导误入歧途。

正是因为看到了智能手机带来的“另一面”,去年8月,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山东等地也出台相关规定,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种种举措,都是为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所做的努力。与此同时,如何更好地兴利除弊,还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进行柔性引导。

一方面,学校和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制定使用规范等,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与自我管理的内生动力。同时,积极使用各种互联网平台和应用程序进行教学组织与教学反馈,主动引导学生的碎片化学习并给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化关注,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中“抢”回来。另一方面,家长应身体力行,既要做合理、适度使用智能手机的垂范者,也要在家庭教育中多陪伴、不缺位,做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与性格养成的良师益友。同时,广大APP开发者和互联网平台也要以最大的责任心提供优质内容,让学习软件与程序更有趣、更有益。

教育之难,难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以教育的维度来思考校园中的智能手机问题,需要在局部禁止的基础上,多些关怀的温度和智慧的力量,让未来一代在拥抱未来智能化数字世界的同时,也能拥有明亮的双眼和美好的心灵。

《5岁小朋友“逆天”简历:别被焦虑营销蒙蔽双眼》

2018-11-02 17:57:27 这两天,一个5岁小朋友的简历火了。据称,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毕业于复旦大学,都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高层主管。这份图文并茂的简历介绍,这名小朋友每周写三篇英语日记,做过20多本思维书,通过实验了解浮力、密度、磁力、重力,四岁开始学钢琴,三岁开始学游泳,学了四个月围棋,已经11级了,幼儿园小班到中班年阅读量从100本上升至500本……很多网友感慨,终于明白什么叫“输在了起跑线上”。

这名5岁小朋友的简历,或许会刺激更多家长,致力于把孩子打造为“超级儿童”。每每有媒体对这类超前教育进行报道,都会被一些家长作为经验进行学习,为自己孩子的超前教育加码。这也是中国式幼儿教育的一部分,在整体教育竞技化的背景下,教育不但是孩子间的比拼,也是父母间的比拼。与此同时,一些媒体平台还与培训机构携手,炒作焦虑,最终所有家庭陷入严重的教育焦虑之中。

要消除家庭的教育焦虑,一方面需要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另一方面则需要教育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识别能力,不要成为焦虑营销的对象。

究竟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学前教育,这个问题已经谈过不止一次。国家也已经发文禁止幼儿园和早教机构进行小学化教育。可是,在“不输在起跑线”的刺激下,很多家长都选择让孩子早学、多学,以便在同龄人中具有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家长们更多地考虑眼下自己孩子会不会落后,而非未来的长远发展:幼儿教育看6岁时进小学的识字量,小学看毕业后能否进好的初中,初中看中考是不是考进重点高中,高中看高考能否考进重点大学,进大学后则陷入迷茫。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没有赢家,也偏离了教育育人的本质。

如何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从根本上扭转教育的竞技化趋势。在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中,教育变为竞技教育,而正是教育竞技化,催生了所谓的“起跑线”一说。因此,理当不断对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而与此同时,还需要意识到,一些自媒体平台和培训机构正在携手进行焦虑营销,要教育家长识别这种焦虑营销手段。毋庸否认,我国义务教育依旧存在不均衡问题,但国各地的校际差异还是在明显缩小,为什么择校焦虑却越来越严重呢?这和择校焦虑的炒作密切相关。包括眼下这个五岁小朋友的简历,也难逃进行焦虑营销之嫌,可以预计,其会成为一些早教机构进行招生的宣传工具。

本来,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面对家长的择校焦虑,理性的方式应该是引导家长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但很多培训机构向家长强调,幼升小择校失败就注定今后的失败,从而刺激了家长的争先欲。在公办学校比较强的城市,择校主要是“拼爹”,买学区房;而在民办学校比较强的城市,择校主要是打造“牛娃”,既“拼爹”,又“拼娃”,比拼家长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程度与力度。

对此,需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提高家长的媒介素养。在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纷繁庞杂,需要让家长懂得分析信息,不被营销信息牵着鼻子走。当制造焦虑并不受欢迎时,相关机构才会转变经营策略。(熊丙奇)返回光明网首页

后IP时代到来,好演员的春天来了

2019-01-22 09:38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作者:于仰之人间世上,“不患无千里马,而患无伯乐”,过去的一年是影视行业“祛魅”的一年,IP神话、偶像光环,纷纷褪去光晕。喧嚣过后,影视行业也在逐渐回归内容本身。

近些年影视行业进入迅速发展期,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但其中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离不开互联网时代下,“流量偶像”逐渐代替了“演员”。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作为评委的徐峥说:“我觉得,好演员的春天到了。”然而纵观这两年华语影视圈的各家获奖名单,不少人都有疑问,好演员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前段时间,有段濮存昕的采访视频在网上引起了热议。话剧《哈姆雷特》演出结束后,濮存昕被问及未来的影视计划,他直接表示:“我没有机会的,影视作品也没有我的活,我演的东西没人看。”一个演员,无戏可演,流量为王,娱乐至死的年代,这位舞台上的“李尔王”注定是一场悲剧。

2018年对演员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微妙的转折点,最明显的一个现象,“流量失灵”一再被印证,流量小花们参演的影视剧先后遭遇收视低迷和票房失利,即使是带有转型态度的影视作品也没能达到预期效果,最终惨淡收场。

与此同时,一批演技派、实力派演员回归大众视线,凭借演技获得观众与市场认可,演员内心深处对演技的尊重是本能的,有些东西迟早会回来。作品与演员相互成就,编剧、导演、灯光、后期制作共同坚守对内容质量的精致追求,以匠心打造精品,在畸变的影视环境里仍有人在保持应有的良知与清醒。

2018年的爆款剧《延禧攻略》,开播之前本无人看好,但播出之后,该剧凭借精良的制作收获了满满的人气。这一年,任素汐、章宇、谭卓、赵立新等好演员,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认可。观众在回归理性,演技派大放异彩,明珠不再蒙尘,影视生态正悄然发生一些期待已久的变化。

好演员春天的到来,很重要的一点是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期望需求。流量鲜肉们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还是因为粉丝经济的巨大吸引力,市场逐利的本质不断制造着一批又一批的流量明星。随着实力派演员的走红和好作品的出现,观众早已不是表演领

域的外行,通过艺术普及,影视创作过程被去魅,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越来越高,对晦涩、小众的作品包容度更高,观众与演员的鸿沟逐渐被打破,观众眼里容不得沙子,就不会让任何一个有流量没演技的明星滥竽充数,也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好演员遭到埋没。

影视行业狂飙突进、野蛮生长的时期已经告一段落。各种泡沫相继破碎,投机者们陆续狼狈离场,整个行业和大众也逐渐意识到,只有尊重好作品,尊重创作出好作品的人,给好演员留有更多的价值空间,才能带来持久的繁荣和流量。

后IP时代已悄然来临,市场变了,游戏规则变了,唯一不变的是用户对内容质量的永恒追求。当内容为王、回归理性成为共识,“回归匠心”不再是一句停留在嘴边的口号,好演员的春天才真正到来。(于仰之)

诗词之妙,在于启迪人生

2019-02-26 15:26来源:光明网作者:胡慧中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诗书中华》《中华好诗词》等多档诗词类综艺节目热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菁华,古典诗词之所以流传千古,与其蕴含的细腻、美妙、深刻的人生感悟密切相关。短小精悍的诗词里,藏着浩如星海的人生奥妙。诗人们对人生的感悟与体察,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人生百味,于诗词中一一尝遍

人生在世,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个中况味十分丰富。灵心善感的诗人们,早已替我们尝遍了人生百味。中国古典诗词里,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无所不包。

诗词如同一个万花筒,折射出绚烂、璀璨的人生欢乐。“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代施肩吾的《幼女词》,写出了童年时无忧无虑的稚趣天真。少年读书,也有一番乐趣,更何况付出总有回报?“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的《登科后》,写的是他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的得意风采,也道出了今日莘莘学子一朝金榜题名的不胜欢喜。还有那“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般的亲情温暖,“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般的爱情甜蜜,“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般的友情慰藉,无不是人生中点点滴滴的可贵欢乐。

但是,人不可能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只活在安适惬意的环境里,总要经受风吹雨打、悲哀苦涩。这种艰难困苦,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物质上的,例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高适《别董大》里的“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精神上,岳飞《小重山》里的“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写的是壮志难酬之苦;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里的“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道出了离别相思之苦;朱淑真《减字木兰花》里的“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吐露了孤独寂寞之苦……千种愁怨,万般苦楚,皆令人感同身受。

宋代词人蒋捷,则以一首《虞美人?听雨》,将人生各个阶段的复杂感喟融于短短一词。从“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的恣意风流,到“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漂泊怅惘,再到“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的苍老孤寂,这种感受千古同一。阅尽红尘变幻,尝遍悲欢离合,我们或许才明白何为最珍贵,人生的境界亦得以提高。

人生短促,于诗词中探索价值

时间周流不息,人的生命也在不断流逝,从风华正茂到苍苍白发,仿佛只是弹指一瞬,只在倏忽之间。诗人们心惊逝川,感时伤逝,总能敏锐地体察到时光易逝与人生短暂。在《古诗十九首》中,诗人感慨“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

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没有人能逃脱生老病死的命运;在《赠卫八处士》中,杜甫哀叹“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瞬息之间,世事人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无所适从。

既知人生短促,便要怀着一颗珍惜之心面对人生。“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这首脍炙人口的《杂诗》,旨在勉励世人珍惜青春。晏殊《浣溪沙》起笔一句“一向年光有限身”,直面无限时空下渺小有限的个体人生;“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意为既然无法超越时空达成永恒,感伤亦是徒劳无益,不如珍惜当下的时光,将每分每秒的生活过得充实而自在。

既知人生短促,更要追逐梦想,实现人生价值。屈原《离骚》有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对理想坚贞不渝的追求,使得屈原的人格精神与日月山河同其不朽。纳兰性德《蝶恋花》写道“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他短暂的一生也因对爱情的执著怀恋而绵延千古。陆游《书愤五首》一句“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表明了有志不在年高,梦想并不会因岁月如流而覆满尘土。一腔热忱足以伴随生命的始终,令每一个瞬间都熠熠生辉。

诗词如花开千朵,朵朵灿烂,又各有异色,各有其妙处所在。每个人,都能从中品出几分属于自己的人生真谛,选择一种心仪的人生态度。从而,不再懵懵懂懂地虚度光阴,心灵世界亦不再空空如也。品读诗词,怡情养性,让我们的人生丰富、盛放!

“一本好书”需要实实在在的“阅读”

2019-01-11 14:39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作者:产娟娟从10月8日以《月亮与六便士》开场,到12月24日以《麦田里的守望者》收官,《一本好书》被誉为能够让书“活”起来的综艺节目,成为“大众精神”的“守望者”,第一期就在豆瓣拿下了9.3分,更是连续11周登陆豆瓣“国内口碑综艺榜”。

《一本好书》向大众推荐了12本经典著作,从追寻梦想的斯特里、窥见人性的万历皇帝,到爱书如命的海莲、为国牺牲的“秘密”英雄,再到大智若愚的“傻子”二少爷、守护纯真的霍顿……跨越了时间和空间,12本书为观众展示了12个不同的世界,走进了12段不同的人生。

此前,观众对读书节目的基本印象是“主持人+荐书嘉宾”组合,这类节目对“书”的呈现方式是抽象的、停留在口头讲述层面,书的内容再好,也很难吸引那些没有看过此书的观众。《一本好书》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状态,独创了一种“场景式读书模式”,每期推荐一本经典书籍,将一本书改编成约90分钟的舞台剧。360度沉浸式舞台场景表演形式,以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手段,最大程度忠于原著,赵立新、王劲松、王洛勇、潘虹等知名老戏骨将经典书目中最精彩、最动人、最发人深省的部分,一股脑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抓住细节,节目同时设置了“第二现场”,邀请蒋方舟、史航、梁文道等多位作家学者进行剧情点评、解读书中的内容,让观众在看完表演后有一个冷却的时间来消化内容,这样的“劳逸结合”也更符合节目以文化为本的理性。

但,把书“演”出来的心思,也同时带来了一股“虚火”,观众的注意力被演员的表现带跑,对节目的留言评论更多是“演技大赞特赞”“黄维德好帅”大家的关注点没有集中在书籍本身,而是在讨论演技,当演员将手指向月亮时,大家却在讨论的是“这手好不好看”?“热闹”的表象有了,但“思考”的内里还有待检验。

把书“演”出来,费尽心思创作一档网络文化综艺节目,创新形态的出发点从来不是娱乐狂欢,思考才是。导演关正文的创作初衷是:让大众阅读回归经典,引发大众自发的

阅读兴趣。用比较受欢迎的影视化方式吸引大家的关注,以达到推荐一本书的目的,但仅以观看综艺节目的方式,只停留在视听的表象层面是不够的,阅读的意义在于引导人们的思辨意识与批判意识,培养独立的思想。

尽管“好书”的推荐之路并非坦途,《一本好书》依然以匠心和初心为大众带来了12本精彩的经典著作。每一期的节目里只展示一本书的三分之一,或者是它的经典部分,在意犹未尽处戛然而止,引导着观众自己去书中探寻完整的故事。几乎每期节目结尾处,讲述者都有类似“你们去看书吧”这句台词,为的就是希望观众在看完节目后,“趁热打铁”赶紧去看书。

“阅读”是一件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事情,观众在看完节目以后也不应仅仅停留在短暂的精神洗礼,不是“想”读,而是实实在在的去读,亲自到书中领略人性善恶,也与未曾谋面的另一个自己不期而遇。(产娟娟)

“文物表情包”展现了严肃与娱乐的冲突美

来源:《光明日报》2019-03-25 作者:李思辉(媒体评论员)彩陶瓶上,脸部“伸出”了舌头,并配文“略略略”;猪面纹彩陶壶上,眼睛“转”了起来,配文“容我想想”……近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一组文物表情包在网上走红。博物馆负责人称,表情包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举措之一,希望通过此举让大家更了解文物。

彩陶瓶、三彩俑、铜博戏俑,这些历史久远的瓶瓶罐罐,与“小拳拳捶你胸口”等网络流行语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甘肃省博物馆推出文物表情包,将严肃的文物和大众娱乐“混搭”在一起,勾画出一种别致的画风,深受网民喜爱。这种看似“不着调”的搭配,实则非常用心,契合了文化审美上的冲突美。

在传统视角里,“冲突”两个字往往充满争议。一些人在艺术审美上过分强调匹配、协调、柔和,笼统地认为有冲突就不好。实际上,在一些主流美学学派中,“冲突美”一直备受推崇。尤其是现当代,“冲突美”在文学、绘画、电影等视觉艺术作品中非常常见。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断言:“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句话一度被人们看为“戏剧定律”。梳理研究我们会发现,包括《赵氏孤儿》《雷雨》在内的很多中国戏剧、小说都饱含着浓郁的冲突美。

包括“文物表情包”在内的文物宣传推广,有的虽算不上正儿八经的文艺创作,但其创意和设计也需遵从审美规律。否则,难免给人暮气沉沉之感,提不起公众的兴趣。“文物表情包”把庄重严肃的文物与俏皮的网络流行语“拉郎配”,二者在强烈的对冲中,达到了寓历史文化于网络流行语之中的“中和”。此前,网上很火爆的康熙“朕知道了”纸胶带、“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动态照片等,之所以迅速蹿红,也是因为“冲突”让静态的文物“活”了起来。

赞赏“文物表情包”的冲突美,并不意味着此类创意可以无的放矢。相反,它必须谨慎着手、小心为之。一是精心推敲文物与网络流行语的内在联系,确保二者实现顺畅融合,避免不搭调。二是拿捏好尺度,防止戏谑太过对文物的严肃性造成亵渎,产生违和感。文创作品可以活一些,但文物毕竟相对传统严肃,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把握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平衡,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

文物的生命在于融入大众生活。正如专家所言,让文物活起来,应有两个面向,一是面向博物馆自身,不断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让文化遗产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二是面向公众,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让文物的故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人心,融入百姓文化生活。以合适的方式把历史久远的书画古玩、瓶瓶罐罐,从尘封中请出来,请到网络上,为人们所用所喜,唤醒的是文物的青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