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毛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毛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毛利润(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1、毛利润(主营业务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2、营业利润= 毛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其他收益

3、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4、净利润=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营业利润以外的收益。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利得、债务重组利得、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盘盈利得(一般指现金盘盈利得,存货盘盈冲减管理费用、固定资产盘盈属于前期差错)、捐赠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营业利润以外的支出。

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现金盘亏计入管理费用)等。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的区别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的区别 (2011-07-25 10:50:12) 转载▼ 标签: 分类:术-企业管理 管理 财务 会计 基本概念 营业利润 一、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期间费用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营业收入 = 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2、营业成本 = 主要业务成本 + 其他业务成本 3、期间费用 = 财务费用 +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二、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投资收益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三、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四、各种财务指标 1、成本费用利润率: . 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 . 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指标越高,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 这两项目数据来自于损益表。成本费用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三项期间费用 . 三项期间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经营费用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 标准值:。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流动负债合计 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标准值:1/ 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低于1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编辑] 二、资产管理比率 1、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标准值:3。 意义: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产品销售成本 标准值:120。

《初级会计实务》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

《初级会计实务》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 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返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 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售收入-其他销售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2、商业企业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汇总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国家补贴收入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及附加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率)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率=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计划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分析 1、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 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降低率-计划降低额 2、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 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 3、单位产品成本变动的影响 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 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材料成本分析 1、材料消耗量的变动,也就是实际消耗量与计划消耗量之间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消耗量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实际消耗量-计划消耗量)×计划单价] 2、材料单价的变动,其计算公式为: 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实际消耗量×(实际单价-计划单价)]

净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一、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期间费用-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营业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2、营业成本= 主要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3、期间费用= 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二、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三、净利润=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四、各种财务指标 1、成本费用利润率: . 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 . 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指标越高,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 这两项目数据来自于损益表。成本费用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三项期间费用 . 三项期间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经营费用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投资收益(或减投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减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支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所得税率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营业利润(operating income) 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营业收入和为实现这些营业收入所发生 的费用、成本比较计算的结果。它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业务成果,包括主营业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 主营业务利润,也称基本业务利润(在业企业则称为产品销售利润),指企业经营活动中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流转税额、销售费用后的余额。流转税是对从事商品生产、销售,以及提供劳务的企业,按营业收入计征的税金,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资源税等。 其他创业务利润,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利润,具体地说,指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支出的差额。其他业务支出包括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以及由其他业务负担的流转税。

如何区分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与净利润

如何区分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 (1)会计界关于利润的概念。 利润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会计理论中,对于利润的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利润即营业利润,只有那些由本期生产经营活动所带来的利润才属于本期利润,至于由非经营活动(如投资活动等)所带来的收益和前期的调整项目则单独列示,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另一种观点认为利润即全部利润,它是指根据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济交易所确认的企业资产净变动额作为该期间的利润额,它既包括企业由经营活动所带来的利润,也包括企业由非经营活动带来的利润和前期的调整项目,这是对利润概念广义的理解。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目前在会计实务中对利润的理解是广义上的。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收入抵减全部支出后的差额,它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成果,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终体现。企业利润的实质是物质生产部门为社会创造的一部分价值,以及企业职工从事生产性劳动为社会所创造的那部分价值的货币表现。 (2)利润的确认。 既然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收入抵减全部支出后的结果,那么利润的确认必然与收入、费用的确认密切相关,直接受到收入和费用的影响,因此,严格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合理确认收入和费用,是正确确认利润的前提条件。根据配比原则的要求,企业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必须与相关的费用相配比,形成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严格意义上说,利润的确认时问与收入、费用的确认时间应该是一致的,即在企业有了耗费并取得收入时确认利润的实现,但由于收入和与其相关的费用的确认时间(时点)往往是不一致的,加上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收支频繁,不便细分。基于此,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一定时期所形成的利润,通常是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时确认。 (3)利润的计量。 企业的利润,既包括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而实现的利润,也包括通过投资活动实现的投资收益,还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营业外收支差额。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的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差额四部分构成,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和补贴收入,

利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营业利润计算正确的是()。 A.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B.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C.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D.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以下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A.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 B.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C.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D.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 3.2013年5月1日,W企业开始研究开发一项微波新技术,当月共发生研发支出350万元,其中,费用化的金额15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金额200万元。5月末,研发活动尚未完成。该项目在2013年5月计入利润表的金额是()万元。 A.0 B.150 C.200 D.350 4.以下各项中,不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是()。 A.政府补助 B.捐赠利得 C.债务重组利得 D.固定资产盘盈 5.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A.无形资产处置损失 B.存货自然灾害损失 C.固定资产处置净损失 D.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失 6.W企业2012年度利润总额为600万元,其中本年度国债利息收入6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12年度所得税费用为()万元。 A.400 B.148.5 C.150 D.498 7.某企业2012年度利润总额为100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5万元。当年按税法核定的业务招待费为15万元,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为20万元。假定该企业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2012年所得税费用为()万元。 A.23.75 B.25 C.22.5 D.28.75 8.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职工福利支出,不超过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 A.5% B.10% C.14% D.25%

第1题是计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没啥说

1,某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2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100万元、资本公积20万元、盈余公积50万元,未分配利润30万元。当年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30万元,当年实现净利润100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万元,向投资者分配利润50万元。该企业年末留存收益为() 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50-30+10=30未分配利润=30+100-10-50=70 留存收益=30+70=100 2,嘉华公司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2008年3月该基本生产车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请据以编制会计分录,并登记制造费用明细账: (1)8日,车间领用一般性消耗材料3 400元。 借:制造费用 3 400 贷:原材料 3 400 (2)20日,为进行车间管理发生零星支出1 200元,款项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借:制造费用 1 200 贷:银行存款 1 200 (3)31日,结算本月工资,其中生产工人工资20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5 000元,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工资30 000元。 借:制造费用 15 000 生产成本 200 000 管理费用 3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45 000 (4)31日,计提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5 000元。 借:制造费用 5 000 贷:累计折旧 5 000 (5)31日,结转本月制造费用,其中甲产品应负担60%,乙产品应负担4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4 760 (3 400+1 200+15 000+5 000)*6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9 840 (3 400+1 200+15 000+5 000)*40% 贷:制造费用 24 600 制造费用明细分类账 明细科目:制造费用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和 净利润的区别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区别 吴祥凯利润是什么? 王洋利润也称净利润或净收益。 从狭义的收入、费用来讲,利润包括收入和费用的差额,以及其他直接计入损益的利得、损失。从广义的收入、费用来讲,利润是收入和费用的差额。利润按其形成过程,分为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税前利润也称利润总额;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费用,即为税后利润,也称净利润。 岳佳彬利润如何产生? 温粤鹏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汇兑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奚睿哲注意三者的区别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可供分配的利润=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可供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提取公益金-应付利润(或应付股利) 王洋哦利润如何分配呢? 吴祥凯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2)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3)公司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4)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应按股东持股或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温粤鹏具体如下1、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将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利润为正数(即本年累计盈利),则进行后续分配。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在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的前提下,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或转增资本金。但转增资本金后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净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率。 利润总额 是一家公司在营业收入中扣除成本消耗及营业税后的剩余,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盈利,它与营业收入间的关系为: 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它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其内容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扣除期间费用之后的余额。其中主营业务利润等于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应负担的流转税,通常也称为毛利。其他业务利润是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支出后的差额。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企业的所得税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税率愈高,净利润就愈少。我国现在有两种所得税率,一是一般企业33%的所得税率,即利润总额中的33%要作为税收上交国家财政;另外就是对三资企业和部分高科技企业采用的优惠税率,所得税率为15%。当企业的经营条件相当时,所得税率较低企业的经营效益就要好一些。

净利润现金含量 指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该指标也越大越好,表明销售回款能力较强,成本费用低,财务压力小。 净利润现金比率 该指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之比。利润表提供的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以及币值不变为前提确认的,由于受判断和估计的准确度影响,加之通货膨胀和一定会计期间资本性支出、存货周转速度以及商业信用的存在,使净利润和现金流量之间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形成了不同水平的"净收益品质"。现金流量高,净利润很低,说明企业经营保守,没能把握好投资机会,企业现金流量品质较差;如果净利润高,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很低,企业会因现金不足而面临困境,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这说明企业净收益品质很差。2.销售净现率。该指标是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本期销售收入之比。计算分析该指标,可以衡量企业销售收入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销售收入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越强。但是,这并不是说销售净现率越高越好,因为过高的销售净现率可能是由于企业信用政策、付款条件过于苛刻所致,这样会限制企业销售量的扩大,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评价企业销售净现率的合理水平,应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水平、各地商业往来惯例和企业信用政策进行综合考虑。 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1、净利润(收益)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是通过现金预算的编制进行的,现金预算是保证现金收支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中净损益调整法是现金预算编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以预计损益表中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净收益作为现金编制的出发点,通过逐笔调整处理各项影响损益和现金余额的会计事项,把本期的净收益调整为现金净流量的方法。

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

《初级会计实务》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 2010-7-27 15:2中华会计网校论坛【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 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返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 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售收入-其他销售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2、商业企业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汇总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国家补贴收入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及附加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率)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率=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计划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分析 1、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 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降低率-计划降低额 2、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 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 3、单位产品成本变动的影响 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 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材料成本分析 1、材料消耗量的变动,也就是实际消耗量与计划消耗量之间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消耗量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实际消耗量-计划消耗量)×计划单价] 2、材料单价的变动,其计算公式为: 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实际消耗量×(实际单价-计划单价)] 制造费用分析 生产工时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小时费用分配率 费用分配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小时×(实际小时费用分配率-计划小时费用分配率) 技术经济指标对产品成本影响分析 1、材料利用率对成本的影响 材料利用率变动对单位产品材料成本降低率影响=1-(计划材料利用率/实际材料利用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