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乡村四月》古诗教案

《乡村四月》古诗教案

《乡村四月》古诗教案
《乡村四月》古诗教案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河南省漯河市漯河小学曹霞

教学目标:

1.学习《乡村四月》。

2.认识、会写《乡村四月》中生字“蚕”“桑”。

3.理解《乡村四月》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之美和劳动之美。

4.背诵古诗。

一、导课

同学们,第六单元里的文章表现的都是乡村的风景和乡下人家的生活,《乡下人家》这篇文章按照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交替描写,描写了乡下人家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中鸡觅食、河里鸭嬉戏、在夏天的傍晚吃晚饭、在秋天的夜晚伴着虫鸣入眠,展现出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这篇文章带领我们走进荷兰,欣赏碧草、牲畜、家禽在无垠的草原上悠闲地生长,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荷兰的牧场辽阔、静谧、肥沃;《麦哨》这篇文章写了乡村的孩子在田野里玩耍劳动,他们吹麦哨、割草、翻跟头、摔跤、吃茅茅针,乡村孩子的生活朴素却不缺乏童真和欢乐。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走进古代诗人的诗文,赏一赏诗人笔下的田园风情。

二、学习《乡村四月》

1.理解诗的题目

从这首古诗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

2.了解诗人

谁写的《乡村四月》呢?

翁卷,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淡雅。

你记下了多少关于诗人翁卷的信息?说一说。我们以后可以寻找南宋诗人翁卷的其他诗作赏析。

3.初读,读准字音,学习“卷”“了”“蚕”“桑”

4.借助注释,充分理解诗句中重点字词的意思,理解诗意

5.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带着这些理解,我们再来看这首诗: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诗的前两句,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山原、川、子规、雨)你能加上描写这些景物的颜色、形状、静态、动态的词,描绘出一幅画面吗?

这江南初夏的乡村,还有哪里是绿的呢?还有哪里是白茫茫的呢?我们听到了杜鹃鸟叫,还听到了什么鸟叫呢?这雨,如烟,还如什么呢?展开想象,加上你的联想,再描绘画面。(学生说话,描绘) 这是一派怎样的景象呢?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板书:欣欣向荣)

6.配乐朗读,感受诗情(范读、个别读、抽学号读、齐读)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7.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在这江南初夏的乡村,在这一派欣欣向荣的美景之中,还有人在劳动,我们来看诗的三、四句: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从这两句诗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从哪个字、哪个词里体会

到的?(板书:勤劳)

勤劳的乡下人家,除了采桑叶、养蚕、插田,还要干很多农活,他们还干些什么呢?

用“才……又……”说话,理解诗情

才了插田又蚕桑

才了喂猪又放羊

才了施肥又灌溉

才了种菜又运苗

采桑叶、养蚕、抽丝、织布,我们有衣服穿;插田、种粮食,我们有饭吃,这些都靠乡下人家辛勤地劳动,我们应该敬重劳动者。带着这种感情,我们再读读这两句诗。

8.反复朗读,再现诗情

将同学们刚才的回答稍作整理,成了这样一首现代诗,配乐朗读:江南乡村四月,

山陵原野碧绿,

菜园果园碧绿,

房前屋后碧绿,

一派生机盎然。

稻田映着天光,

小溪缓缓流淌,

河水泛着微波,

一片白茫茫。

杜鹃声声蹄叫,

燕群盘旋飞翔,

杨柳婆娑,

细雨蒙蒙,

如烟如雾如尘般飞扬。

乡下人家无暇赏景,

他们埋头弯腰,

采桑养蚕,

运苗插秧,

灌溉施肥,

放牛喂羊……

一派繁忙景象。

这首现代诗还可以这样用这种格式书写:

江南乡村四月,山陵原野碧绿,菜园果园碧绿,房前屋后碧绿,一派生机盎然。稻田映着天光,小溪缓缓流淌,河水泛着微波,一片白茫茫。

江南乡村四月,杜鹃声声蹄叫,燕群盘旋飞翔,杨柳婆娑,细雨

蒙蒙,如烟如雾如尘般飞扬。

乡下人家无暇赏景,农活多起来了,他们埋头弯腰,采桑养蚕,运苗插秧,施肥灌溉,放牛喂羊,一派繁忙景象。

把古诗改写成一篇短文,或者把古诗描绘成一幅幅画面,我们就可以这样写。

来,同学们,带着一种欣赏、一种赞美、一种向往,我们再来读读这首古诗。

三、总结学法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3.反复朗读,再现诗情

四、拍手朗诵《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课堂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古诗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乡村的美,劳动的美,人性的美。“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方塘就是书籍,这天光云影就是文字编织成的锦绣山河万千气象。同学们,爱上阅读,让我们不断地、不断地从文字中汲取阳光,汲取能量。

《乡村四月》教学反思

关于古诗的常态教学,一般都是背诵、结合课下注释,结合译文,理解每一句古诗的意思,继而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以及古诗表达的思想

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熟练背诵和积累。

这是一节示范课,在设计这节课的日日夜夜里,我想打破这种教学常规。如何打破这种教学常规,从而有所创新呢?

首先,在导课的时候,引领学生再加深对本单元几篇文章在写法上的学习,就是“抓住景物,描写景物的颜色、形状、静态、动态等,表达自然的美和人性的美,这种总结对学生的认知以及写作是有益的。

其次,在教学中,反复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读古诗,引导学生抓住诗句里的景物“山原”“川”“子规声”“如烟雨”以及乡村人家忙于劳动的场景来理解这些景物呈现出来的颜色、形状、静态、动态,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来这首古诗表现的画面、意境,理解这首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接着,打出一张制作的配有画面和文字的课件,告诉学生:这就是刚刚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创作的现代诗,这首现代诗就是这首古诗表达的内容。鼓励学生配乐朗读,在朗读和倾听之中,全班学生再一次感受这首古诗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再打出一张制作的配有画面和文字的课件,告诉学生:这就是刚刚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创作的散文诗,这首散文诗就是这首古诗表达的内容。鼓励学生配乐朗读,在朗读和倾听之中,全班学生再一次感受这首古诗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无论是散文诗的出现,还是现代诗的出现,都是对这首古诗一般意义上的译文的补充和再创作,只是,这首古诗表达的内容以及思想

感情没有先给学生,是学生经过品读、思考、感悟、联想、表达之后的呈现,这一点,是古诗创新教学的一点自我体现。

另外一点创新,就是在学生反复配乐背诵之后,引导我们班学生拍手、击掌诵诗,孩子们非常乐于用这种形式读诗、诵诗,从而达到沉淀与积累,作为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值得强调的是:整节课,制作的课件、播放的古典音乐,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的认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于语文学习的热爱。师生沉浸其中,不亦乐乎,当然,美好的感觉也激发了所有听课老师愉悦的情感。

河南省漯河市漯河小学曹霞

2016年5月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乡村四月》

(广州市越秀区环市路小学丁少萍)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乡村四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结合画面、音乐、想象、情境诵读,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结合本单元主题,学习描写乡村田园风光。 [教学重点] 1.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作者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赞美之情。 2.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诗歌的魅力,同时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学难点]:结合本单元主题,学习描写乡村田园风光。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体验乡村美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乡村,你觉得乡村美吗?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组图片,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2.师生交流:同学们,欣赏了刚才几组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 师:但见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还有那小桥流水人家,真是令人陶醉!从古到今,多少文人写下了描写乡村美景的不朽诗文,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一篇七百多年前的一位诗人写的《乡村四月》这首诗。 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四月即春末夏初的季节,正是农忙季节。)(生齐读课题) 3.介绍作者资料。(这首诗的作者是翁卷,南宋诗人,字灵舒。生卒年不详。永嘉(今为浙江省温州市)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由于一生未参加科举考试,所以他没有做过官。他一生为了诗歌游走四方,擅长写山水诗,也创作出了一些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的诗作。曾经隐居在一个深山村里,在那里搭了三四间小茅屋,种了些高粱和树木,安心自闲地写诗。六十岁左右去世) 二、初读古诗,读出诗韵 1.把古诗自由地读两到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听老师范读,议一议,要读出怎样的节奏。 3.指句读,生自行评议,正音。相机指导读准“了”“蚕”“桑”三个字,并了解多音字“了”的读音,应根据它的意思判断,读liǎo的时候,表示结束。 4.男女生合作读(前四后三)。 5.师生合作读诗。(生读每句诗后,教师重复诗句后三个字。) 6.学生配乐齐读全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品读赏句,想象悟情 (一)整体把握,感知古诗 师:咱们反反复复读了这么多遍,但好诗不厌百回读。现在请同学们把你看 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在诗中圈出来。

早发白帝城公开课教案

9 古诗二首—早发白帝城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字词。 2、领会诗的规律,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并会背诵。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对于诗歌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加深对祖国大好山河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提高对诗歌的鉴赏力。 教学准备 1、有关三峡景色的音像资料,挂图等。 2、有关李白的资料。 3、准备生字卡片。 4、适合诗歌朗诵的音乐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观察诱情。由情入文,老师利用音像资料或挂图将三峡美景展现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观景时产生赞叹之情,再由情入文,小朋友们,你们现在看到就是我国著名的“三峡”,这里的景色美不美,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又怎样呢?我国唐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李白,也到过三峡,当时他的心情也和你们一样,轻松而愉快,在这样的情绪中他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你们想学一学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早发白帝城》。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轻声朗诵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看书上注释,通过上下文猜字,借助字典等方法)自己解决。 2、正音,指名读古诗,尤其注意多音字的读法。发,朝,还,重。 3、互检,读给同桌听一听。 (二)识字 1、你认识了哪些字,找出来带大家读一读并组词。

2、游戏巩固。 (1)开火车读字组词。 (2)读一读,找一找,利用字卡,你读我找。 (三)写字 1、观察。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你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导。对学生认为的难写的字进行范写指导,其他的字学生照书自行书写。 3、交流评价,(自评、同桌评、小组评)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有条件的还可采用大范围评价,如全班评。 (四)练习 1、读读我们写过的字。 2、这些词语应该怎样读,试着讲一讲它们什么时候怎么读。 重量重复重要重叠 归还还是还有还原 出发发现理发发明 “重“在形容词前读zhòng,表重复读chóng,还在副词时读hái,作动词用读huán,发在名词中读fà,在动词中读fā(学生可从词的角度意思来认识,不必讲解语法知识,可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理解,让学生说句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早发白帝城》,谁能把它读一读,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 (一)解题 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原名紫阳城,城居高山,地势险要。 (二)交流

23《古诗词三首之乡村四月》教案

《古诗词三首之乡村四月》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写“蚕、桑”两个生字。 2.借助注释、插图等资源,发挥想象,理解诗意。 3.感受乡村田园风光的美丽,劳动生活的紧张繁忙,培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插图等资源,发挥想象,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感受乡村田园风光的美丽,劳动生活的紧张繁忙,培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意象铺展,切入主题 (出示:读一组词语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杨柳依依清风徐徐 鸡鸣犬吠袅袅炊烟瓜果飘香牛羊成群) 1.走进田园,就像走进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诗人笔下的乡村又是怎样的?(课件出示)齐读。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约客》宋·赵师秀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宋·杨万里 2.我们跟随着宋代诗人翁卷一起领略江南的乡村四月。(板书) 齐读课题。 3.谁来说说你对翁卷的了解?学生交流。(课件出示诗人简介:翁卷,字灵舒,永嘉人(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徐玑、赵师秀四人合称“永嘉四灵”。) 二、通读全诗,感受诗的节奏美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课件出示古诗)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自由地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字音,相机纠正。 3.学习生字:(课件出示)了解多音字“了”; (课件出示)指导“蚕”的书写;(蚕,天虫也。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田格里练写两个。 4.(出示课件)再读诗句,读准节奏。 5. (出示课件)借助注视,大体了解意思。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的语言美 人们常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读着读着,你眼前会出现画面。(课件出示) (一)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读到“绿遍山原”这个词,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绿”的颜色只有一种吗?(嫩绿的、深绿的、淡绿的……) 2.这样的绿在哪里可以见到?(在屋前屋后、小溪边……)

(完整版)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多媒体,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诗文,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他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李白)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大家已经学过了他的不少诗篇,同学们能背诵出来吗? (学生有表情地背诵《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静夜思》《赠汪伦》) 二、揭题释题,指导方法。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早发白帝城》也是李白的著名诗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早发白帝城”是什么意思? 3.你们想知道白帝城是什么样的吗?老师这里有张白帝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图片) 4.一大早,诗人李白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一路上,他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指导自学 三、自学要求: .自学生字词,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阅网站,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2.正确、流利朗读本诗,体会诗中诗人的心情; 四、小组合作学习 .汇报各组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登陆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查阅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用自己喜欢方式诵读古诗,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汇报自学情况 .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四年级下册语文《乡村四月》教案

读之品之想象之 ——古诗《乡村四月》课堂实录及反思 下冶一小高杰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三首》。 所用班级:黄小四年级。 总课时:三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本诗,熟练背诵本诗。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叙说诗歌的意象。 反思:《古诗词三首》我参考教参设置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乡村四月》,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感悟、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以往诗歌学习的经验和本节课的再次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学习诗歌的经验。第二课时通过第一课时的经验来学习第二首诗歌。第三课时学习第三首诗歌并复习三首古诗词。四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诗歌学习能力,但仍然需要加强培养和训练,所以本节课我从小处着笔,就围绕语文学习基本的“读、品、谈”三个教学目标来设置,“读”的终极目标是读出感情和背会,“品”的终极目标是学习作者精练的语言,能深切体会作者翁卷表达的思想感情,“谈”的终极目标是训练学生的想象、联想和表达能力。 课堂实录及反思: 一、走进单元提示。 1、同学们,单元提示里有几句话非常优美,谁能读一下? 2、学生1站起来朗读。 3、恭喜你,这位中学找的非常正确,但是读得有点欠缺,谁能站起来再读一下。(让学生先自己试读,学生2站起来朗读,读得比第一个好许多) 4、教师范读前半句让学生自然补读后半句,给学生示范引领的作用,然后教师让学生齐读,最后教师让学生背诵,挑学生起来背诵。 5、挑一位学生读单元的学习要求。

反思:因为这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学生需要了解单元的提示和要求。而单元提示前三句话描写农村环境的实在美极了,所以三句话不惜花时间让学生去读、去积累,语文朗读的指导和积累我感觉应无处不在,又因为本节课学习一首诗歌,任务相对较轻,所以花费了一部分时间去学习单元提示,一方面积累了,另一方面也了解了单元提示,做到有的放矢,这样的时间耽误我认为是值得的。 二、导入本课,撷取题目信息。 1、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农村题材的诗歌《乡村四月》(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工整的写出课题,教师巡视查看同学们的书写并指导要工整。) 2、同学们从题目知道哪些信息?有什么疑问? 学生1回答:我知道了本首诗歌讲述的是乡村四月的风景 学生2回答:我知道了这首诗歌讲述的是季节是四月 学生3回答:乡村四月是什么样的? 3、同学们,我们从题目知道了很多信息,并产生了很多疑问,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乡村四月,看看乡村四月是怎么样的? 反思:语文是教学细微的工作,让学生自己写题目一方面想培养学生工整书写的习惯,另一方面想让学生加深对题目的记忆。接着我本着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来进行的,就课堂效果来看是比较良好的,但学习诗歌题目能不能这样进行值得商榷。另外这首七言绝句应该给学生简单讲述一下,这方面当时考虑到了,但讲课的时候没有讲到。 三、同学们,你们从幼儿园学习到现在一定学习了很多诗歌,那么根据以往的经验,你是怎么学习诗歌?或者学习诗歌需要学习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谈谈。 学生1、2谈:应该知道诗句的意思就是会翻译。 学生3谈:会背,记住里面的好词语 反思:这一过程是调动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去总结以往经验并发言,在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应该再总结一下,比如应该学习诗歌的停顿,学习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等,这一点教师补充不到位。。 四、初读,解决生字词 1、同学们我们学习语文、学习诗歌最先应该去读,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看那些生字词需要解决、记忆。

《乡村四月》古诗教案讲课讲稿

《乡村四月》古诗教 案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河南省漯河市漯河小学曹霞 教学目标: 1.学习《乡村四月》。 2.认识、会写《乡村四月》中生字“蚕”“桑”。 3.理解《乡村四月》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之美和劳动之美。 4.背诵古诗。 一、导课 同学们,第六单元里的文章表现的都是乡村的风景和乡下人家的生活,《乡下人家》这篇文章按照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交替描写,描写了乡下人家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中鸡觅食、河里鸭嬉戏、在夏天的傍晚吃晚饭、在秋天的夜晚伴着虫鸣入眠,展现出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这篇文章带领我们走进荷兰,欣赏碧草、牲畜、家禽在无垠的草原上悠闲地生长,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荷兰的牧场辽阔、静谧、肥沃;《麦哨》这篇文章写了乡村的孩子在田野里玩耍劳动,他们吹麦哨、割草、翻跟头、摔跤、吃茅茅针,乡村孩子的生活朴素却不缺乏童真和欢乐。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走进古代诗人的诗文,赏一赏诗人笔下的田园风情。 二、学习《乡村四月》

1.理解诗的题目 从这首古诗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 2.了解诗人 谁写的《乡村四月》呢? 翁卷,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淡雅。 你记下了多少关于诗人翁卷的信息?说一说。我们以后可以寻 找南宋诗人翁卷的其他诗作赏析。 3.初读,读准字音,学习“卷”“了”“蚕”“桑” 4.借助注释,充分理解诗句中重点字词的意思,理解诗意 5.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带着这些理解,我们再来看这首诗: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诗的前两句,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山原、川、子规、雨) 你能加上描写这些景物的颜色、形状、静态、动态的词,描绘出一幅画面吗? 这江南初夏的乡村,还有哪里是绿的呢?还有哪里是白茫茫的呢?我们听到了杜鹃鸟叫,还听到了什么鸟叫呢?这雨,如烟,还如什么呢?展开想象,加上你的联想,再描绘画面。(学生说话,描绘) 这是一派怎样的景象呢?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板书:欣欣向荣) 6.配乐朗读,感受诗情(范读、个别读、抽学号读、齐读)

《早发白帝城》教案设计

《早发白帝城》教案设计 《早发白帝城》教案设计 《早发白帝城》教案设计 执教:八达小学李蓉晖 教学目标 1、学会五个生字, 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4、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方法 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 ⑴熟读古诗 ⑴理解诗意 ⑴想象意境 ⑴练习背诵 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二、学生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李白,教师加以补充。 三、解题 师: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谁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城东白帝山上,位于长江三峡一带。城居高山,地势险要。 四、指导自学 课件展示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自由朗读本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利用注释读懂本诗,体会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3、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查阅工具书,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五、小组合作学习 1、汇报各自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课前查阅的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六、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小学四年级语文:《乡村四月》公开课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乡村四月》公开课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lesson plan of "April Villag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乡村四月》公开课教案 【设计理念】 古诗的教学,是在课堂上与学生穿越时空去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巩固、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感悟古诗,只有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引领学生读出诗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前两首古诗词,并尝试背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三读”来体会诗歌的音韵、画面、情感,并尝试自学田园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描绘生动的画面 【课前准备】1.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今天咱们初次见面,我们玩个游戏怎么样?老师带来几幅画,看谁能够一看到画,就想到一句古诗,当然,越多越好!想挑战么?好吧!(出示图)有一句话是这样评价古诗的:(出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读这是田园诗最大的特点好了,我们上课吧!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习古诗的热情,并初步了解田园诗的特点] 一、上课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田园诗,感受一下田园生活,请看板书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2、以前学习诗歌,你有什么好方法呢?板书“读” 过渡:你看,这些都离不开读对于古诗学习,多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今天我们仍然用这个方法来学习田园诗(打开课本)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总结提炼出“读”的重要性,并为下一步的学习

古诗《乡村四月》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

古诗《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古诗《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思考:古诗的本色——“以言造像,立象尽意”如何显现?也就是古诗的文字理解、诗情、诗境如何来处理呢? 教材分析:《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蚕、桑”两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借助注释、插图等资源,自主学习,发挥想象,理解诗意。 4、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乡村田园风光的美丽,感受到劳动生活的紧张繁忙,培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5、感悟这首诗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诗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诗题 1、了解诗人 在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走进了乡村,领略了乡村风景的美,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乐与趣。其实很多诗人也都喜欢乡村田园生活,像南宋诗人翁卷就是其中一位。对比李白杜甫,翁卷很陌生,我们先简单地了解了解他。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很有才华,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一生不曾做官,喜欢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 2、揭示诗题 3、理解诗题 看到诗题,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农历四月,夏初;地点:江南的乡村。)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去感受江南乡村初夏的气息!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读到清爽、顺口了为止。 2、指名读,正音。 3、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再读读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三、品读,感受诗情 (一)景美 1、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诗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逐个交流 山原:读到“绿遍山原”时,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补充:“绿”的颜色只有一种吗?这样的绿在哪里可以见到? 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一个“绿”一个“遍”就把四月乡村那绿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把这美的画面通过你的诵读表达出来吧。 白满川:那平地上白茫茫的是什么呀?(图片助解) 一道道河渠纵横交错,是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那一口口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池塘也是白茫茫的。 镶嵌在绿色的山原上,真是美极了。 雨如烟:更美的是,山原、田野都笼罩在如烟似雾的雨中,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形容一下那是怎样的雨吗? 子归声:在这如画般的美景中,使人听到的是怎样的鸟叫声啊? 3、听着布谷鸟清脆的鸣声,淋浴着袅袅的雨雾,让我们深深地吸一口气,你呼吸到了什么?你闻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小学五年级《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五个生字, 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4、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方法: 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 (1)熟读古诗 (2)理解诗意 (3)想象意境 (4)练习背诵 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 ●二、学生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李白,教师加以补充 ●三、解题 师:这首诗的题目,谁知道它的意思?早:早上。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城东白帝山上,位于长江三峡一带。城居高山,地势险要。(课件展示地图) ●四、指导自学课件展示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自由朗读本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利用注释读懂本诗,体会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3、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查阅工具书,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五、小组合作学习 1、汇报各自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课前查阅的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六、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距离多远、需要多少时间?)复习“夸张”手法的运用。 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导朗读一、二行诗。 6、你对后两行诗是怎么理解的? 7、这两行诗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轻松、愉快) 8、指导朗读,学生试读。 ●七、体会诗人心情及诗歌意境 1、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交流:为什么诗人会觉得船行得特别快?(顺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2、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人在第一句就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为什么诗人说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间呢?(地势高;作者心情高兴。)

《乡村四月》教案

昌平第二实验小学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四年级语文学科教师:刘林洋编号: 课题:《23、乡村四月》 一、教材分析: 《乡村四月》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诗人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二、学情分析 根据四年级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通过读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理解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能力。根据诗的描述进行想象,在脑海里浮现画面。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可能对古诗的意境感悟需要老师点拨,因为诗人写诗的心境生无法理解,这需要师适当介绍诗人当时的背景,朗读方面可能没真正把诗人的心情溶入情境中,可能交流时有的学困生被冷落,教师重要的是要生通过反复读,想象画面,体会意境,弄懂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情。 三、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3个字,掌握1个多音字“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词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感受农家生活的闲适和劳动的快乐。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四、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体会劳动带给人们的快乐。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 五、教学难点:

《早发白帝城》教案

《早发白帝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通过反复诵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 、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有感情朗读,感受诗的意境美。 三、教学方法 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四、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与白帝城相关的课件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认同中的,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班级动态,加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一视同仁,多参与学生活动,共同分享体育带来的乐趣,以活动为载体,去触摸学生的喜怒哀乐,使学生认同体育课、认同教师。还可以及时倾听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和看法,有利于改进教学工作,使学生“信其道”,从而更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六、教学过程 (教师在舒缓凄婉的音乐中讲述这个故事,课始就让学生很快走进了课文的情境,感受到了悲伤的基调,为激发学生的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1、激趣导入新课 师: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 生:李白 师:你会背哪一首,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 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质疑:“早发白帝城”是什么意思?白帝城在哪里? 2、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 结合正音,认读诗中生字。 古诗(shī) 白帝(dì)城两岸(àn) (2) 学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 再读古诗,认识诗中的多音字及其表示的意思。 朝(zhāo):早晨。 还(huán):回到原来的地方。 重(chóng):座,一座座山连绵不断。 (4) 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古诗。 3、品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 出示古诗内容。 (2) 指名读前两行。 (3) 提问: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多远的路?要多长时间 到? 板书:白帝城——江陵 师:那么他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呢? 生:船 师:从诗中看出李白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6)指导朗读前两行诗。(试着用高兴的心情) (7)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回答) (8)指名读后两行诗 (9)你们对后两行是怎么题解的? (10)出示课件,同学们看到画面有什么感受? 这样的想象说话过程让学生在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让语言材料运转起来,从中理解了内容,增长了智慧,吸收了文本的语言素养。

《乡村四月》赏析_教案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赏析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①子规——布谷鸟。 ②才了——刚刚做完。 【译文】 一条小河中流淌在碧绿的山间, 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 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

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 《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教案

《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能默写。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德育目标 通过本诗的教学,让学生热爱富有情趣的乡村。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 教学过程 ●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谈话引入课题。孩子们,在四月的春天,我们的乡村,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下面我们来看看宋朝诗人翁卷是怎样来写乡村的四月的?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宋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学生初读,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激发学生对勤劳的乡村人民的热爱。同学们,乡村的人民这样勤劳,你们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4.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四背诵诗句,积累语言 五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古诗《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教案 授课人:朱锦晖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这首诗中的生字、词语; 2、指导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及意境; 3、背诵并默与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及意境:乡村四月浓浓春意和优美景色,人们忙于农事而心情愉快的境界。 教学方法 1、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理解重点词语,再理解诗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学生讨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朗读、背诵与默写相结合。 教学准备 1、电教版:教学课件、教学录音带 普通版: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古诗《乡村四月》的学习,原文如下: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2分钟):同学们以前学过哪些描写乡村景色 的古诗啊?谁来背一背。同学们知道的很多,背的也很好。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它是宋代翁卷写的“乡村四月”,看他是怎样写的。(板书诗题:乡村四月) 二、学习古诗: 1、出示小黑板,展示原文。指名朗读古诗。让同学评一 评读的好不好,有没有错误。(3分钟) 2、指名说说这首诗的节奏、语气,读诗应把握的感情。 (5分钟) 节奏:223 语气:轻松愉快 感情:读出古诗的优美、轻快、明朗 3、学习生字(2分钟): 了:读li巾,结束的意思。 蚕:读cm ,上下结构,由“天” “虫”两字合成。 蚕是蚕蛾的幼虫,能吐丝。 4、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个别词语可作补充解释(5分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 (补充:“白”在诗中指的是水。人们习惯上把透明物体叫 “白”,比如“白酒”、“白开水”等)“川”在诗中指灌满水准备插秧的稻田。) 子规:杜鹃鸟)(补充:也就是布谷鸟,大通农村所叫的“长高虫”。) 才了:才,刚刚。了,结束。 蚕桑:给蚕喂了桑叶。这里把名词当作动词来用) 5、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5分钟)6、体会这首诗的意境(8分钟) 提问: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 (生答:绿、山原、水、稻田、子规声、雨如烟) 提问:诗人用这些景物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现了什么? (生答:描写了“绿遍山原,水满平川;子规声声,雨丝 如烟”的景色,表现了乡村四月浓浓的春意和优美的景色))提问:后两句写了什么事情?表现了什么? (生答:忙于农事的事情)表现人们积极务农的劳动热情)) 师小结:说的很好。乡村四月人们很忙,但忙得有目标一“才了蚕桑又插田”;忙得有乐趣一乐在务农,人们都在田里, 说说笑笑,干活有劲。这就是这首诗意境的高妙之处。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哈尔滨市中山路小学校魏桂彬 《乡村四月》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组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的《古诗词三首》的一首古诗。诗人翁卷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末初夏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诗的节奏美、语言美、诗境美、诗情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生字“蚕桑”,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强化学法,自学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切入正题 出示乡村图片(2)张,这两幅图是描写乡村的美景,说说你眼中的乡村是社么样的?用词句概括一下。诗人笔下的乡村又是怎样的?让我们跟随着宋代诗人翁卷一起领略江南的乡村四月。(板书)齐读课题。 师:根据课前预习,你能说说对作者的了解吗? 翁卷,宋代人,字续古,一字灵舒。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永嘉(今为浙江省温州人);一身没有做过官,与赵师秀.徐照.等被称为"永嘉四灵",其中翁卷的年纪最大。由于一生未参加科举考试他,所以他只是以布衣终身。 翁卷,翁氏著有《西岩集》1卷,有《南宋群贤小集》本;《苇碧轩集》,有《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 师:这是我们初读古诗的方法:即解诗题、知作者。下面让我们一同来回顾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出示幻灯片。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乡村四月》教案

乡村四月 教学目标: 认读识记生字。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乡村四月》,理解意思,领悟感情。 2.指导背诵。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背诵《村居》 2.默写全诗。 二、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首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古诗。 2.解题,引导看图。诗题是《乡村四月》,四月正是农村农事最繁忙的时候。本诗就是描写乡 村四月的田园风光。 三、整体感知 作者是怎样描写乡村四月的田园风光的呢?请同学们看图画,说说画面上都有些什么。树木啊、草儿啊,到处一片绿油油。远远看去,小河的水,小河的水一片白茫茫。一个老农正挑着担秧苗,准备去插秧。杜鹃鸟儿在天空中边飞边鸣叫。 四、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畅。在文中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互读生字。 2.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3.检查、指导读课文,并了解诗的大意。 五、理解诗句,了解大意 1.词语理解。 山原:山冈和原野。川:河流。子规:杜鹃鸟。雨如烟:细雨濛濛,远看如烟雾。闲人:无事可做的人。插田:插秧。才了蚕桑:刚收了蚕丝。了:完结。 2.诗意理解 前两句的诗意是:山野一片绿油油的,河水映着天光白茫茫的,杜鹃鸟在如烟似雾的濛濛细雨

中边飞边叫。后两句的诗意是:乡村四月正是农事繁忙的时候,闲散人员几乎没有了,农民们刚刚收了蚕丝,又忙着开始栽秧了。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乡村四月的自然景色,后两句写了乡村四月的繁忙农事。景和物都切合初夏农村的实际,读来觉得真实而亲切。 六、指导朗读 朗读是低年级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学的重点。 1.播放课文录音。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七、指导书写。 川:中间一竖在田字格正中。规:“夫”的一捺收作点,右边是“见”。插:“扌”占田字格三分之一。

小学语文_乡村四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乡村四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三读”来体会诗歌的音韵、画面、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析单元导读: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93页,读读这段文字,思考:通过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单元主要内容;田园诗) 这就是本单元的单元导读,它像一根线,把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串联起来,所以牢牢把握住单元导读,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导入课题: 通过单元导读,我们知道本组课文主要介绍乡村生活,今天,让我们跟随诗人的步伐,穿越时空,去领略宋朝四月的乡村独特的美。 齐读课题 介绍作者 趣读古诗: (读准确读出节奏美读出音韵美)

师:1.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确字音。 借助注释读准确字音 指名读,齐读 2.读出古诗的节奏美,拍手读(443和23两种节奏) 3.师大家注意看,这首诗每一句末尾一个字有什么特点? (韵母都是an) 像这样,诗的末尾一个字运用相同或相似的韵母,叫做押韵。听老师来读 你感觉怎样?老师是怎样读出这种感觉的?你想不想试一试? 师生合作读 男女生合作读,男生:绿遍山原白满川女:白满川 4.欣赏吟诵版本 学生模仿吟诵 5.欣赏歌唱版本 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师:山坡上,田野里,枝繁叶茂,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光与日光交相辉映,一片白茫茫的景象,读绿遍山原白满川 师: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读:子规声里雨如烟 问:诗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 (山原白川子规雨) 让我们跟随朱自清的《春》,走进那绿绿的山原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23、《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执教者赵苗 一、品悟教材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二、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蚕桑、了”等字词。 2.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5.感悟这首诗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充分备课。

2.学生熟读《乡村四月》,读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大概意思。 3.学生整理资料介绍诗人。 4.学生复习学过的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五、教学过程 一、意象铺展,走近田园,了解作者。 1.诵读词语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杨柳依依清风徐徐 鸡鸣犬吠袅袅炊烟瓜果飘香牛羊成群 2.师: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同学们,我国是诗的王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诗篇,他们如同午夜的星河一样灿烂夺目。现在就请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古诗当中有哪些是描写田园风光的?(谁能大胆读)(《过古人庄》(唐)孟浩然、《游山西村》(宋)陆游) 今天让我们跟随着宋代诗人翁卷一起领略江南乡村田园风光,感受古诗的魅力,来学一首新诗。(板书:乡村四月)齐读课题。 师:齐读。再读,读准字音。读了这四个字,你的脑海里想到了什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古诗二首(早发白帝城、绝句) 语文S版(2016)

《古诗二首(早发白帝城、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7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学会多音字“还”。 2、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3、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创设的动画或图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背诵课外古诗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诗文,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他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 对,他就是李白。 你们会背他的哪些诗呢?想不想背给同学们听? (配上古筝的音乐) ●从本诗的作者导入新课,不仅对诗人李白作了介绍,而且给学生创设了展示自我的舞台。配着优雅、古典的音乐,学生吟诵出李白的许多首古诗,如《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古朗月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等,还有我们今天要学的《早发白帝城》。这些诗中有的在前三册语文书的“语文天地”中出示过,学生已经会背,有的是学生在幼儿园或学前班学过的,所以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要展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背古诗、学古诗的氛围。 (如果学生会背得太少,教师可以为学生有感情地吟诵几首,让学生欣赏,也可以把学生引入这种学习古诗的氛围中来。) (学生背古诗时,除了放音乐以外,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应的画面。如学生背诵《静夜思》时就出示三册语文书中11页的插图,背诵《赠汪伦》时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