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文化专题题目:私家园林

系(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年月日

目录

引言 (1)

一、苏州园林的历史 (2)

(一)苏州园林的简介 (2)

(二)苏州园林的形成过程 (3)

二、古代园林形成的背景分析 (3)

(一)我国古代园林形成的原因 (4)

1.不同朝代园林的特点 (4)

2.园林形成的原因 (5)

3.园林形成后对生活的影响 (5)

三、苏州园林在现代对苏州的影响 (6)

(一)旅游业飞速发展 (7)

(二)进一步带动苏州经济的发展 (8)

(三)使人们很好的领略苏州的人文 (9)

(四)优化旅游方式,让游客能更好的了解魅力苏州 (10)

结论 (11)

题目:苏州园林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基本迈入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要求,在精神层次更有所追求,所以在假期多数人都会选择带着家人出去旅行,魅力苏州就是不错的选择,苏州园林可以带你从喧闹的社会回到生活中的那种恬静。

一、苏州园林的历史

(一)苏州园林的简介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吴王阖闾时期,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苏州园林主要有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

(二)苏州园林形成过程

从宋代起经元、明、清的千余年来,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独树一帜的私家园林。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们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二、古代园林形成的背景分析

1.不同朝代的园林的特点:中国园林发展的甚早,始于西周,自周初建灵囿

至晚清,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历朝历代,都有各自的特色,随着历史的发展,一点点的进步着,完善着。这种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技术上,也体现在人文意境中。它的发展和延续更能符合人的精神需求,这种完善主要体现在艺术意境及园林的造景手法上。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时期是“物之汇聚”的阶段。从周文王时代起,至东汉末年,大约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这段时间。最早的造园,也就是周文王游赏狩猎的园圃——灵台。其形态是置一处地方,将四面围起来, 里面有自然的山水林木,还有动物,供帝王狩猎游乐。到了秦汉时代,园林建造有所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皇家宫苑,如上林苑、阿房宫和建章宫等。不但规模宏伟,而且其中景物无奇不有。到汉朝时,已出现了历史记载最早的私家园林。第二个时期时从三国到南北朝,大约在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这段时间。这一时期的园林建造着重在池山形态的表述, 是中国园林建造发展史的转折期。西晋的告亡,东晋王朝的建立,使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当时文人士大夫到了江南,发现这里的自然山水美不胜收, 于是就以人工加设来表现自然,形成了以山水为主的园林造景形态。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是谢玄的始宁墅。在这一时期园林状态也有了具体的分化,由原来的皇家园林衍生出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大类型。并由大规模转化成小规模。从原本的单纯再现自然景观到基于自然基础再加以人工表现。园林中也修筑了各式各样的小品建筑。第三个时期是隋唐时期。在公元589年到公元960年,是中国园林建造发展史的全盛期。这一时期的园林建造已不是纯粹模仿于自然,而是开始讲究起园林本身的艺术形式了。最为风行的有以儒学为主的儒、道、释三种艺术形式。且这一时期的山水、园林文学及山水画的发展日益兴盛,园林建造也渐渐注重于诗情画意的描绘,讲求“诗画互渗”,园林的诗画情趣开始形成,已经蕴含朦胧,文人参与造园,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当时既有自然山水园,

最具代表性的是王维的辋川别墅,还有杜甫的浣花溪草堂(杜甫草堂)、白居易的卢山草堂,又有城市私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德裕的平泉别墅,还有白居易的履道坊宅院。处处体现了梁架与斗拱技术的发明。并出现了最早的城市规划——长安城的规划。在园艺方面, 出现了嫁接法与催花法。山水文学之勃兴, 也有助于园林建造艺术的发展。文人墨士可以对风景区进行开发,使造园的技艺、手法不断提高,还出现了再景物上属文字的习气,并形成了完整的园林体系。隋朝时的西苑,唐时称为东都苑,仅次于西汉时最大的园林,是一座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园林建造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国园林建造发展全盛期的标志。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至清初。约在公元960年到公元1736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园林建造发展史的成熟期。这时的人们不但造园而且有人专门研究建造园林的手法。最著名的有宋时李格非所撰写的《洛阳名园记》,不仅是记述了当时园林建造的手法,也兼有对此时种种建造手法的理论性研究。这一时期造园之风广大盛行。北宋的汴梁,不但有金明池等大型皇家园林,更有无数的中小型园林。艮岳是一座大型的人工筑成的山水园,以假山的美丽著称。它在造山理水自然园景方面,手法灵活多样,以假山之形,意象出真山真水之气质。“引江水、凿池沼、沼中有洲,洲上设亭, 并把水流注山间”,其撰山理水的造园手法已经相当完美。就连园中的建筑造型及布局,也十分妥帖。在江南,有沈园与梦溪园。到南宋时,更形成了著名的“西湖十景”。其特点是:建筑与山石池水,分区组中国园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简析中国园林各时期造园特点:中国古代园林,种花植木, 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取于自然, 顺其自然”。千百年来, 人们就顺着这种自然观来欣赏这些审美对象。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山石、池水以及道路、桥梁等, 也皆从自然出发。发展至今, 经过岁月的洗礼与外来思想的冲击, 却从未改变其自然之风, 生机勃勃的园林艺术。利用人工之手, 修饰自然, 将大自然的秀美之色显现出来。苏州狮子林以叠石取胜,假山、池水,形同山水画。这一时期的造园内容形式趋于定型,达到园林史上登峰造极的境界。最后一个时期是清中、末期。约在公园 1736年至公园1911年,是中国园林建造的成熟期。这时的中国园林建造发展到了顶峰,达到可炉火纯青的境界,并开始有衰落的趋势。此时园林重点在求“意”“, 意”比“神”有更高的境界。园林之“意”表达的是人与园、或人与自然的内在哲理。此时的园林不仅是大自然的艺术再现,更是人与自然的深层关系上或者是人的自我价值上作演绎。这一时期还形成了三大造园中心:江南、北方以及岭南。此时的江南私家园林最具代表性。有杭州西湖,苏州“四名园”:留园、拙政园、狮子林和网师园,以及南京的瞻园、随园,还有扬州园林素有“名园以叠石胜”之称。另外北京的恭王府后花园也是一处著名私家园林。宫苑以及寺观园林中的许多构园手法,多效法于此。在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既师法于无锡的寄畅园。

2. 园林形成的原因: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

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雨惊诗梦留蕉叶”,这是对苏州园林生动的写照;“风裁书声出藕花”,这是对园林意境最好的描摩。一面面古典之窗,一道道岁月之门,引领着我们走进“苏州园林”。在这种背景下,苏州园林应运而生!

3. 园林形成后对生活的影响: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

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是伟大的历史建筑物!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三、苏州园林在现代对苏州的影响

(一)旅游业飞速发展:随着苏州旅游业总产出水平的快速提高,旅游业在

苏州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2013年,全市接待旅游入境人数达到219万次,接待国内游客528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734.55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3.06倍、3.53倍和5.18倍,旅游总体绩效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大中城市第七位。苏州市旅游业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占服务业附加值15%以上。

(二)进一步带动苏州经济的发展:大力加强旅游项目建设,坚持政府主

导,建立市级层面的旅游项目推进工作组织机构,领导和审核旅游大项目建设,确保资源、政策向重点项目倾斜;设立国有公司直接投资与旅游开发有关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和龙头型旅游项目;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跟踪项目进程,实现项目顺利落地和按时运营。坚持旅游项目建设与全市整体工作相协调,配合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三)优化旅游方式,让游客能更好的了解魅力苏州:推动旅游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加强道路交通、车站、停车场(尤其是旅游景区点周边)、码头等公共交通建设,合理优化古城区交通组织;开设连接城乡旅游专线车和城市旅游观光车线路,将城市公交服务网络延伸到周边主要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

点,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公共厕所升级改造工程;优先考虑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完善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分中心和重点旅游企业咨询点三级服务网络,优化旅游目的地网站服务功能,建立旅游呼叫中心;通讯、金融等单位要积极支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依托各级政府应急机制和城市公共安全、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全市旅游安全救助系统。

营造城市旅游氛围,提升旅游发展环境质量。按照“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推进“苏州市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加强舆论宣传,以“做可爱的苏州人”为主题,动员和号召广大市民做苏州旅游的友好使者,构建旅游志愿服务体系,强化公共意识,突出文明礼仪,创造人文环境,提升居民好客度;以“最干净城市”为目标,提高市容市貌品质,打造苏州清洁、清静、绿色、无视觉污染的城市环境形象。通过节能减排、污水处理、水源地保护、噪声控制、优化植被、水质改善等具体措施,倡导低碳旅游方式,五年内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降低20%。加强旅游执法,结合旅游市场综合整治,不断规范市场秩序。畅通投诉渠道,建立综合投诉快速反应程序,健全旅游消费维权机制,不断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结论: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憩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园林是一门环境艺术,人类的理想家园。苏州园林作为人类的居住地的典范,它的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是取之不尽的宝库。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眼光投向园林,去追寻理想的家园,园林文化正在更宽广范围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园林城市、园林小区、园林工厂、园林村落、甚或餐饮茶肆、家居庭院……立峰叠石,栽树引泉,巧夺天工,美化环境,陶冶性情,正成为人们追求生活品位的一种文化时尚,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关注、热爱园林的人群在不断扩大。这一切都显示着园林文化研究正凸现出当代价值。社会文明的发展趋势,几乎都与园林文化有直接关系,可以概括地说,园林文化既是生活方式,又是精神载体,两者互相渗透,表现出社会文明的高低程度。因此,如何适应“人居、环境、理想”现代生活的需求,是园林文化研究的新课题。

苏州园林教学文档

《苏州园林》测试题 【基础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轩榭()重峦()叠嶂()丘壑()嶙峋()称心() 池沼()斟酌()镂空()蔷薇()着眼()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寂寞映衬镂空玲珑自出新裁 B、标本赞叹池沼蔷薇因地治宜 C、轩榭雷同鉴赏嶙峋重峦叠嶂 D、藤萝依傍琢摩芭蕉任其自然 3.解释有误的一项() A、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B、嶙峋:高大的样子。 C、轩榭: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室;榭,建筑在台上的小屋。 D、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追求()配合()玲珑()赞叹() 单调()斟酌()忽略()自出心裁() 5.选词填空: (1)谁如果要()我国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玩赏欣赏鉴赏观赏)(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而不仅是()。(技术艺术)(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建筑是()画,而不是()画。(美术图案)(4)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依赖依靠依傍)(5)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另外一点。(忽略忽视) (6)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者注意()美。(图画图案) (7)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的感觉。(闲适舒适)(8)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美。(图案图画) 6.按照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假如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 (2)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阅历:。(3)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的照片。斟酌:。(4)那些门和窗尽量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也别具匠心。。 7.填空: (1)《苏州园林》是现代作家写的一篇文,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用高 度的语言,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又用生动而具体的语言,从各个方面出一幅幅画面。 (2)苏州园林源远流长,近的四五百年,远的上千年,全国,满世界,现存园林近二百处。苏州园林的和匠师们将大的景物,根据他们的艺术和对美的追求,概括、提,创造出富有诗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艺术品。

浅析苏州园林建筑设计

浅析苏州园林建筑设计 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一块瑰宝,聚集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粹。它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与园林的造园手法和造园思想是分不开的,而园林的布局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两个实例—如园和青浦夏雨幼儿园入手,来分析苏州园林的布局原则和方式方法,更深层地了解苏州园林的魅力。 我们常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是我国古典园林的萌发地之一,聚集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粹,具有悠久的历史,造园技艺精湛。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更是将将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园林之所以在世界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是与它独特的造园手法和造园思想分不开的。童寯老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中提到,为园有三境界,评定其难易高下,亦以此次第焉。第一、疏密得宜;第二、曲折尽致;第三,眼前对景。这些都在园林空间中反映出来,而园林空间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对空间进行分隔与联系的不同处理所造成的。例如一个大的空间,如不加分隔,就不会有层次变化,但完全隔绝也不会有渗透现象发生。只有在分隔之后又使之有适当的连通,才能使人的视线从一个空间穿透到另一个空间,从而使两个空间互相渗透,显现出空间的层次变化,达到分而不隔的效果。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于如园和青浦幼儿在运用园林思想进行设计方面的观点。 1. 关于整体布局

如园的整体布局方式属于向心式。这是一种传统的背朝外面向内的布局方式,它给人一种向心、内聚的感觉。它的特点是园中心设池,建筑物沿池周边布置,形成一个相对集中、开阔的庭院空间。而如园又对这种布局进行了延伸,它在水平方向做了三个不同的园子,分别为盘古、方池和一丈台。三个园子之间用楼梯和走道隔开,并且在适当的地方设置实墙,这与园林思想中的“障景”手法如出一辙。使人在行走的过程中,稳步异景,并且由于实墙的阻隔作用,人的心理会随之发生变化,渴望看到实墙背后更多的景观,从而起到加强景深的作用。在作为“主景”的三个园子之外,穿插着一些体量较小的院子,这也为人的游览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意想不到的关注点。同时,园子面积虽小,但由于空间的深度和丰富性,使人完全不会察觉。相比而言,青浦夏雨幼儿园则属于带状布局。这种布局方式或以一泓清池,或以峻山秀峰展开布景,根据特有的山势水形而形成画卷式的带状园林风景。把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各种景物集中在同一画幅中,游人可以按照一定的观赏路前进,随着视线的转移,景物不断变幻,如一幅幅美的画卷次第展开,在动态的观赏中,获得一种连绵不绝的景观印象。在这里,我们注意到青浦夏雨幼儿园的西侧和北侧是一条小河,为了与小河取得呼应,15个班级的教室群主体建筑采用了弯曲曲折的态势,沿小河方向顺次展开。在二层类似园林的路径穿行时,建筑作为为一个个的点出现,有“对景”“步移景异”的特征。在这样的体验中,建筑的主体地位是得到强调的。路径的变化,事实上是为了得到对建筑多角度的观察,进而体现景观的变化。而办公和专用教室

苏州古典园林之植物

苏州古典园林之植物 花木是组成园景不可缺少的因素。苏州古典园林的花木配植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置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我国传统的山水画得到启示。花木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故与山石、水面、房屋有机结合,形成了江南园林独特的风格。在大片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混合配植中,常利用各种树形的大小,树叶的疏密,色调的明暗,构成富于变化的景色,在形成自然山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拙政园中部二岛,用较多的落叶树配以适当的常绿树,与土坡上茂密的竹丛和池边的芦苇相组合,掩映于宽阔的水面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花木既是园中造景的素材,也往往是观赏的主题,园林中许多建筑物常以周围花木命名,以描述景的特点,如拙政园的远香堂、倚玉轩、雪香云蔚亭、待霜亭、梧竹幽居亭、松风亭,柳阴路曲等等,其他各园此类名称也数见不鲜。 利用花木的季节性,构成四季不同的景色,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习用的一种手法。例如各园厅堂前的玉兰与花台上的牡丹,侧重春景;怡园内群植的紫薇,拙政园与狮子林等的荷蕖,主要供夏季观赏;留园西部土山上的枫林,以及各园的桂花与菊花,构成秋景;拙政园西部十八曼陀罗花馆前的山茶,以及各园小院内栽植的天竹、蜡梅,则为冬景。不仅如此,园林中对花木混合布置的方法更为重视,如网师园小山丛桂轩前院和留园冠云峰庭院,都配有四季分别可观赏的花木,花期衔接交替,形成四时景色的变化。 苏州园林花木的栽植,大都根据地形,朝向和干湿情况,结合花木本身的生长习性配植。例如桂花、山茶、黄杨,天竹、枸骨、女贞等耐阴,多植于墙阴屋隅;松、柏、榆,枣、丝兰等耐旱,则多植于山上;垂柳、枫杨、石榴等喜湿,多布置在池畔。但并不机械地为其习性所拘束,而是根据花木的姿态、线条、构图、色香等特点,与周围环境作有机的配植。 “远香”原由荷花引伸而来(见宋周敦颐《爱莲说》),远香堂面临荷池,故名。“倚玉”,据明文征明拙政园诗:“倚楹碧玉万竿长”,轩前原有竹。“雪香”意为梅花,“云蔚”指山间树木茂密。“待霜”指霜降桔始红,亭旁种桔树。梧竹幽居亭旁有梧有竹。松风亭前有松。柳阴路曲廊前植柳。 充分利用和发挥原有大树在园林中的作用,也是一种传统的手法。由于某些园林历史悠久,往往遗留若干百年至数百年的古树,后人重建新园,并不因其妨碍修建而加以砍伐,相反地却视为珍品,充分利用这些古树,与山,池、房屋巧妙地组合起来。如网师园看松读画轩南的柏树与罗汉松,拙政园中部的几株大枫杨,留园中部的银杏与朴树,狮子林问梅阁前的银杏,都是利用古树的较好例子。 (一) 种类选择 苏州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有大量温带常见的树木、花卉和藤萝,可供四季观赏。当地大型园林的花木约在百种以上,中小型园林亦有二,三十种至六、七十种左右。- 花木选用方面,主要利用当地传统的观赏植物,发挥地方性的特色。故园林中的树木,多半以落叶树为主,配合若干常绿树,再辅以藤萝、竹类、芭蕉,草花,构成植物配置的基调。 过去苏州古典园林对花木种类的选用,和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与艺术标准,以及园主们的喜好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对于花木讲究近玩细赏,因而比较重视枝叶扶疏,体态潇洒,色香清雅的花木;对树木的选择常以“古”、“奇”、“雅”为追求的对象。封建迷信思想,在花木种类选择上也有许多反映,例如认为栽植紫薇、榉树象征高官厚禄,玉兰,牡丹谐音玉堂富贵,石榴取其多子,萱草可以忘忧等,因此就

苏州园林之植物

年03月15日 15:25 阅读(0) 评论(0) 分类:收藏soso权限: 公开?字体:中▼ o小 o中 o大 ?更多▼ o设置置顶 o权限设置 o推荐日志 o转为私密日志?删除 ?编辑 苏州园林之植物 花木是组成园景不可缺少的因素。苏州古典园林的花木配植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置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我国传统的山水画得到启示。花木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故与山石、水面、房屋有机结合,形成了江南园林独特的风格。在大片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混合配植中,常利用各种树形的大小,树叶的疏密,色调的明暗,构成富于变化的景色,在形成自然山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拙政园中部二岛,用较多的落叶树配以适当的常绿树,与土坡上茂密的竹丛和池边的芦苇相组合,掩映于宽阔的水面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花木既是园中造景的素材,也往往是观赏的主题,园林中许多建筑物常以周围花木命名,以描述景的特点,如拙政园的远香堂、倚玉轩、雪香云蔚亭、待霜亭、梧竹幽居亭、松风亭,柳阴路曲等等,其他各园此类名称也数见不鲜。 利用花木的季节性,构成四季不同的景色,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习用的一种手法。例如各园厅堂前的玉兰与花台上的牡丹,侧重春景;怡园内群植的紫薇,拙政园与狮子林等的荷蕖,主要供夏季观赏;留园西部土山上的枫林,以及各园的桂花与菊花,构成秋景;拙政园西部十八曼陀罗花馆前的山茶,以及各园小院内栽植的天竹、蜡梅,则为冬景。不仅如此,园林中对花木混合布置的方法更为重视,如网师园小山丛桂轩前院和留园冠云峰庭院,都配有四季分别可观赏的花木,花期衔接交替,形成四时景色的变化。 苏州园林花木的栽植,大都根据地形,朝向和干湿情况,结合花木本身的生长习性配植。例如桂花、山茶、黄杨,天竹、枸骨、女贞等耐阴,多植于墙阴屋隅;松、柏、榆,枣、丝兰等耐旱,则多植于山上;垂柳、枫杨、石榴等喜湿,多布置在池畔。但并不机械地为其习性所拘束,而是根据花木的姿态、线条、构图、色香等特点,与周围环境作有机的配植。 “远香”原由荷花引伸而来(见宋周敦颐《爱莲说》),远香堂面临荷池,故名。“倚玉”,据明文征明拙政园诗:“倚楹碧玉万竿长”,轩前原有竹。“雪香”意为梅花,“云蔚”指山间树木茂密。“待霜”指霜降桔

5-苏州园林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词积累: 标本:比喻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池沼zhǎo:这里指池塘。 重峦luán叠嶂zhàng: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 丘壑ha:本指作画的构思布局,这里指深远的思虑。 雷同:指不该相同而相同。 嶙lín峋xún:重叠高耸的样子。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轩xuān榭xia: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室;榭,建筑在台上的敞屋。 鉴赏: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败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地方。 镂lòu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叶圣陶(1894~1989),原名叶绍均,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出身贫寒,中学毕业后即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解放前当过小学、中学、大学老师。解放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人大常委会常委,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委员等职。1921年发起“文学研究会”,1928年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较早的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他还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创作并有出色成就的儿童文学作家。在语言教学和语言教材规范等方面他都有独特的建树和贡献。主要作品有《隔膜》、《稻草人》、《四三集》、《脚步集》、《小记十篇》、《古代英雄的石像》、《多收了三五斗》等。 2、相关知识: 关于苏州园林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丽,古典园林妩媚多姿,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称。1985年,苏州园林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苏州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被称为苏州四大古典园林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圆主王献臣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而命名。拙政园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中主体

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课文

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课文 苏州园林 作者:叶圣陶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中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人教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情感目标: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说明性文章的说明方法和结构2、难点:文章语言的特点。[教学法] 讲述和问答相结合[教学途径] 多媒体和黑板[教学时数] 两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入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的园林图片并伴随一些轻音乐,让学生第一感受园林的美。[ 微软中国1] 其次,引入本文,对作者进行再次的介绍: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 20 年代和30 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 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

习。二、整体把握 1、解决生僻字词在黑板上写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让学生朗诵出来[ 微软中国2] ,如 轩(xu a n)榭(xie )丘壑(he)嶙峋(lin xun)镂空(lou ) 蔷薇 ( qiang wei ) 2、解决难理解字词先提问学生,然后再一起进行解释,如 ①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②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③嶙峋:枯瘦的样子。 ④广漆:一种天然漆。由熟漆或生漆和桐油调制而成的,色泽棕黑。 [ 微软中国3] 3、听录音在标准的语音中感受文章的美 4 让学生通读课文 5、讨论和提问学生[ 微软中国4] ①同学们,通读完整篇课文后,你们觉得苏州园林的总 体特征是什么呢? ②在对苏州园林进行说明过程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来进 行的? ③同学们复习课文后,你们觉得课文分成几大段? ④我们之前已经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过学习,有哪位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摘要:不论是观花、观果、观叶的植物,还是乔木、灌木,都具有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不同的植物各有所长。苏州园林中运用的植物的造景,展现的是造园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绿荫护夏,红叶迎秋,经霜雪而傲冬,抗寒冬以迎春。“以景寓情,感物吟志”的花木精神是把诗情画意写入了苏州园林。从“生境”到“画境”到“触景生情”,终于将情景相融推向了高潮,把“意境”的细细微微体现到淋漓尽致[1]。文章详尽系统地介绍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特色,配置原则,品种选择及具体配置方式等内容。以便为保护或修复苏式古典园林和营建仿古园林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孤植,丛植 1.植物造景定义及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苏州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为山水园,一般着重于山水,植物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能单独形成优美的纯植物景观,也可作为配景来衬托建筑山石。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植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都是以植物作为景观主题而命名的,有的是直接以植物素材为主题,有的则是借植物素材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或情趣。其植物造景形式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乎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传统的山水画中得到启示,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具体配植上讲究入画,讲究细玩近赏;注重花木造型、色彩、香味及季相等特征;对个体的选择常选用兼顾神形之美的植株,以"古""奇""雅"为追求的对象;追求植物的意境美[2]。 2.种类的选择 苏州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可用于造园的种类很多,温带常见的树木、花卉和藤本在此均有种植,当地大型园林的植物都在百种之上,中小型园林植物种类少的有

部编版八上《苏州园林》课文详解

部编版八上《苏州园林》课文详解 课前预习 一、作品梗概 本文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略有删节。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先生写一篇序文。当时这家出版社还没有把摄影集编好,于是叶圣陶就根据手边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写下了这篇序文。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后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 二、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一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他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严谨,风格朴实,语言精练,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知识重点 一、字音词义 映衬:映照,衬托。 败笔: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丘壑hè:山陵与溪谷,喻指深远的意境。 雷同:指随声附和,也指不该相同而相同。 嶙峋lín xún:枯瘦的样子。 依傍:依靠。 蔓màn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蔷qiáng薇:落叶或常绿灌木,种类很多,茎直立、攀缘或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有多种颜色,有芳香。 雕镂lòu:雕刻,刻镂。 斟酌zhēn zhuó: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明艳:鲜明艳丽。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重峦luán叠嶂zhàng:重重叠叠的山峰。 俯仰生姿: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二、主题概述

苏州园林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创业中学于荔 【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的说明方法; 2、学习本文围绕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3、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重点】 1、学习本文围绕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2、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作者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写得很有特色。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因地制宜轩榭(xuān xia)对称(chan)重峦(luán)叠嶂(zh àng)阅历胸中有丘壑(ha)嶙峋(línxún)镂(lòu)空俯仰生姿败笔明艳蔷薇自出心裁琢磨别具匠心斟酌(zhēnzhuó)诸如此类 2、观看苏州园林的图片、视频; 3、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 4、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三、理清结构 1、快速阅读2~6段, 2、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并列出提纲。 第2段:总说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第3段: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第4段: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第5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第6段: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3、这几段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第2段是从整体上概括,第3到第6段是局部的具体说明。 4、默读7~9段,看看重点写了哪些内容? 三段依次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图案美、颜色美。 四、掌握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的植物美

苏州园林的植物文化 一、植物在园林中的造景作用 “餐翠腹可饱,饮绿身须轻”。花木的神奇作用,人们总会有意无意中身受神领。 走进苏州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往往是充满生机的繁花芳草、嘉木修竹,顿感精神爽朗。与游园有异趣同感的还有观看古画时的心曲变化,欣赏古代山水画的人,都会被画面上或青翠、或葱茏、或婀娜飘逸、或亭亭玉立的各种花木景观所吸引,沁人心肺,神向往之。这就是花木的神奇作用。正如宋代大画家郭熙所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因此,园林有了植物,才会有生机,才会呈现出华滋之美。 一、植物在园林中的造景作用 植物是园林中重要的造景要素。凡是园林都离不开植物。 只要对“园林”一词稍作分析就能看出其中的文化含义。著名园林学家童寯曾有精辟解释:古字“園”,是一个非常象形的文字,直接告诉人们园的主要内容:“□”是围墙,“土”者形似屋宇平面,代表亭榭;“口”字居中为池;“衣”字似石似树,植物的造景作用已经在这个古字中表现出来。“林”字更说明花木是园林构成的重要因素。 苏州园林植物的造景作用是多方面的。作为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花木配植上或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统的山水画上得到启发,甚至直接运用绘画手法,花木造景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置为基本方式,与山石、水面、建筑有机结合,形成了江南园林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的显著特点是“处处如画”,成为人们欣赏、休息和起居生活的理想环境。

古代造园家巧妙利用花木的姿态和线条,使园林景观用材不多,而顿生意气,古松而显苍劲,柳枝而露柔和,柏与花交植而呈刚柔相济。如网师园看松读画轩前的桧柏苍然耸立,白皮松满枝苍翠,古意盎然;拙政园中部池畔多植柳树,轻丝拂面,楼台掩映,柔情醉人;留园的古木交柯,为古柏与山茶交柯连理之景,构成一幅古朴典雅的画面,耐人寻味。 古代造园家还巧在大片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混合配植中,妙利用树形的大小、枝叶的疏密、色调的明暗,构成富于变化的景色,造成自然山林的效果。如拙政园中部二岛,用较多的落叶树配植适当的常绿树,与山坡上茂密的竹丛和池边的芦苇相结合,掩映于宽阔的水面上,颇有天然野趣;沧浪亭大假山上亦是落叶树与常绿树混植,箬竹披坡,花木点缀,横生崇阜山林之气。 古代造园家还利用花木的季节性,构成四季不同的景色。花木的季相可以增添园林中许多绚丽的色彩和美丽的形姿,使观赏性大大增强,是造景的常用手法。如国色天香的牡丹,含羞欲语的月季,临风婀娜法人丁香,灿若云霞的杜鹃,垂丝如金钟悬吊的海棠,贴梗夸夸如艳株的紫荆,等等,使园林四时景色不同,怡情悦目,百游不厌。如各园林中的玉兰和牡丹,侧重表现春景;紫薇、荷花,主要供夏天观赏;枫林、桂花、菊花,构成秋景;山茶、天竺、腊梅,则为冬景。 因此,花木既是园林中的造景素材,也常常是观赏的主题。苏州园林中许多建筑物常以周围花木命名,以表达景物的特点和寓意。如拙政园有远香堂、倚玉轩、雪香云蔚亭、待霜亭、梧竹幽居亭、松风亭、柳荫路曲等,留园有绿荫轩、闻木樨香轩;网师园有小山丛桂轩、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沧浪亭有闻妙香室、翠玲珑、藕花小榭;狮子林有暗香疏影楼、问梅阁、双香仙馆、修竹阁;艺圃有爱莲窝、渡香桥、香草居、耦园有藤花舫、储香馆;退思园有水香榭、菰雨生凉轩、桂花厅;怡园有锁绿轩、金粟(桂花别名)亭、藕香榭、碧梧栖凤,等等。这些以花木命名而别具匠心的景物,无不体现出园林主人高雅情趣,又都有极佳的观赏效果,因此成为人们游园时必到的景点。 二、园林中的古树名木 由于苏州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有大量温带常见的树木花卉和藤萝,可供四季观赏。一般较大的园林有花木约在百种以上,中小型

苏州园林介绍

苏州园林介绍 苏州园林,在汉族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古典园林建筑。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为第一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胜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诞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苏州主要园林有: 私家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艺圃、环秀山庄、耦园。 佛教园林:报恩寺(北寺塔)、西园、寒山寺、双塔、瑞光塔。 王家园林:虎丘(吴王阖闾墓)、灵岩山(吴王行宫)。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6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拙政园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园,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拙政园分为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主体建筑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着力讲究不对称美。园中“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鸳鸯厅”,而后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着入山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依水而建,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主体建筑远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相望。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拙政园中园的布局以荷花池为中心,远香堂为主体建筑,池中两岛为其主景,其他建筑大都临水并面向远香堂,

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课文

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课文苏州园林 作者:叶圣陶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中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苏州园林优质课一等奖教学实录

苏州园林优质课一等奖教学实录 ,附反思。相关课件已上传。仅供参考。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3347字 《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堂课作为第一课时,也是本单元第一篇说明文。设计的重点放在回顾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基础上理清说明顺序,辨析说明方法,明确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方法,并能实际运用。上课前我搜集了相关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设计“情景导入——整体感知——合作式解读——写作拓展”四大环节。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感、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完这一课,同学们都感到很满意,既掌握了很多说明文知识,又领略了本文丰富有趣的语言。 以下为课堂实录: 师:上课。(师生问好)同学们,常言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当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将苏州园林凝化为一幅古朴优美、自然典雅的水墨画,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风姿。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苏州园林》,来领略它的艺术风采。(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首先,我们来一睹苏州园林的风姿。(出示苏州园林图片,教师解说)苏州园林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以景取胜,景因园异,小中见大,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简直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 师:这样迷人的景观,叶老是怎样运用文字展现出来的呢?。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本节课,我们将从写作角度出发,深入阅读,揣摩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点文章结构的方法。 (一)整体感知请大家用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屏幕提示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读这样的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分析本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 4、体味文章语言的多样性,揣摩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著名作家叶圣陶去欣赏苏州园林的美。

二、检测预习 1、了解作者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 2、字音词义 ①、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轩榭()()丘壑()嶙峋()()镂空()蔷薇()()②辩明词义: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适当。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欣赏苏州园林图片,看看苏州园林美在什么?作为苏州人的叶圣陶认为苏州园林有一种怎样的美? 2、默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什么? 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

八年级上册 苏州园林(教案)

18 苏州园林 第1课时 1.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重点) 2.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重难点) 3.研读课文,理解文章难点。 一、导入新课 《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从桥上走下来,进入另一种建筑物——园林。在我国的园林中,苏州园林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地位,它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现在,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 提问1: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明确:标本。“标本”的意思是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它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提问2: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事物——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第二自然段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也是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 提问3: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 明确:四层内容: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三、讲究花草

树木的映衬;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提问4:分组讨论:课文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内容与第二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第二自然段是总说,第三、四、五、六自然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详细说明。 提问5:课文第七、八、九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些是局部介绍,属非重点,所以写得简略。 提问6:请总结一下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 明确:本文结构上的特点是先总后分。文章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总说、分说相结合,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楚,这种写法值得借鉴。 提问7:根据上面的分析,你能指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吗? 明确: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来组织全文的。 目标导学三:研读课文,理解文章难点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①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③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④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⑤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⑥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教师小结:①②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以中国的审美观为依据,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③④⑤句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相识的审美感觉。⑥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符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大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细处角落的构图美 门窗的图案美 建筑的色彩美标本 完美的图画 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论文

苏州园林论文 苏州园林就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有疏郎开明,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水廊逶迤,极具江南水乡风味的拙政园;有厅堂轩豁,廊宇周绕,奇石争雄,被成为“吴中第一名园”的留圆;有雅素精巧,曲径通幽,庭园紧凑的“园中瑰宝”网师圆;有石狮林立,迷宫探幽,变化无穷的狮子林等等,正如童巂教授所言:“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它将有限的空间集文字、书画、建筑、雕刻等多种艺术,并把山光、水声、月色融入其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将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一名园林专业的学生,四天的实习犹若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文化艺术的汪洋中,所到之处受时间之限,然仍可以窥见一斑,徜徉于这个为世人所赞叹的艺术的殿堂。 1、园林的立意 苏州园林的风格特色的根基 苏州的特色何在呢?有人说苏州的风格在于柔与,即吴语所谓“糯”。“糯”就是对苏州风格的简要概括,“糯”字包含柔美、温文尔雅、细腻、潇洒等等,同样苏州的园林也有着“春夏秋冬皆有景,阴晴雨雪都成趣”淡雅的风范,当然传统的存在也受到历史的影响,回避倾轧的官场就是苏州园林的起因;寻求返朴归真氛围,就是苏州园林的意境;折射文化的韵味,就是苏州园林的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构成苏州园林的基因;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染出苏州园林的基调。“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请”,而以园言志,以景寄情,也正体现了苏州园林浓郁的人文气息与诗情画意的意境。 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 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这就是画理,同样也就是造园之理。苏州的园林不仅就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就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古代的造园家在设计时力求园林中每个观赏点,瞧来都就是一幅幅含义深远而有不同层次的画。正所谓:“古人构园置景,以体扬立意为先”,名师巧匠们,对特定的人文自然环境,体察入微,心有所得,然后筹划布局,剪裁景物,开拓意境,形成园林特有的风貌。另外古人善于将宗教的事物动静变化的辨证关系应用于园林创作中,景物有动观静观之分,造园之前,首要考虑。所谓静观,就就是园中予游人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赏线。例如网师园园子较小就是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而拙政园面积较大,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廊引人随,移步换景,这就是动观。 江南淡青绿山水,每以赭石及草青为底色,轻抹石青石绿,建筑勾勒间架,衬以淡赭,清新悦目,正就是江南园林之粉本,故“立意在先,协调从之”。 2、苏州园林的写意 苏州园林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其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与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尤其就是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形成了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对后来的皇家园林在意境与创作思想上以及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苏州园林就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造园家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以“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山水花木呈现四季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苏州园林的布局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往往面积不大,但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曲径通幽,庭院深深,江南园林常以大小空间的巧妙组合,互相对比,产生深曲折的艺术效果,且使主要空间显得更加开阔,正如留园的入口欲扬先抑的空间组合就是佳例,而狮子林增添了大船与水面不相称,却就是败笔。 苏州园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为中心;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易影;色彩上粉

叶圣陶《苏州园林》原文阅读

叶圣陶《苏州园林》原文阅读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①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

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①,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②”,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③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