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陆与香港物理教育比较 思敏博客

大陆与香港物理教育比较 思敏博客

大陆与香港物理教育比较 思敏博客
大陆与香港物理教育比较 思敏博客

香港与中国大陆中学物理教育的一些对比/博客日志/敏思博客您查询的关键词是:中国大陆与香港香港物理

香港与中国大陆中学物理教育的一些对比

作者:黄磊明来源:管理员

提要: 本文把香港与中国大陆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即发展历史和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及内容进行了对比, 得出了一些结论:大陆物理教材在编写的重点、教学大纲结构的严谨性和内容的详实性、教学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实验的编排、教学内容与新科技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以及教学的手段上都存在不足。据此, 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引言

随着香港在1997年7月的回归,香港与中国大陆的文化交流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中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在中国大陆近年来对教育制度及考试制度的改革呼声不断高涨的时候,遇上香港回归的春风,作为一名物理教育工作者应对香港的中学物理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对比并从中汲取有利于我国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我们看到, 不少比较教育的资料都把大量精力投放在教材分析上。但是, 由于教育本身的历史继承关系,以及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这对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则是课程内容的三种表现形式。所以, 香港与中国大陆的物理教育的对比,不应仅仅停留在教材这一层面上,而要从两地的教育历史、教育思想、两地的学科设置、教学大纲、课时,再到教材内容等多层次的较全面的横向对比。

二、香港与中国大陆中学物理教育的对比

1.两地教育的发展历史、教育思想的对比

香港与中国大陆两个地区的社会制度的不同,决定了两个地区教育的发展、教育思想是决然不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英国重返香港。在英国的统治下,香港的教育体制从属于英国的教育体制,它的中学、预科和大学学制和英国的主流学制一模一样。本来,香港部分大学学制还跟从美国的4年制,但港英政府1989年终于还是强行迫使这些大学改为与英国主流的3年制相同。1970年,香港确立了从某些所谓“贵族学校”或官立学校中挑选少数“精英”进入英式大学的做法。由英国教育专家拟写的一份报告书(Johns & Adams Report)描述了香港大学的培养目标:“香港大学……所教育的青年,将成为当地社会的领袖人物”;“香港高等教育研究委员会报告书”上说, “我们必须供应一些教学的设施,以制造大批够资格的候选者,并吸引其中最优秀的参加政府工作,这就是香港大学的首要职责”。香港大学扮演了教育金字塔的顶尖角色,反映了香港教育的精英主义。直到1978年,香港实现9年普及免费教育。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香港己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发展到普及教育上来,但在许多方面上仍存在精英教育的影子。中国大陆在1949年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大陆的教育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社会主义的色彩和烙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大陆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中,而当时只有前苏联和我国有良好的关系,而且两国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教育发展在建国后到1957年这一时期不可避免地向苏联学习。所有的教学体系都跟从前苏联的教育体制,从小学,中学,大学都完全按苏联的学制来制定,从教学大纲到教科书都全盘引用苏联的教材、教育思想。直至1962年,才结合自身的国情编写教材,但是其编写的体系、基本内容仍保持前苏联的教材的格式。1966年“十年动乱”开始,大陆教材的发展完全停顿甚至产生了倒退。直至1978年“十年动乱”结束,拨乱反正,大陆的教育才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上来。由于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在大陆的教育是使人们都接受基本的文化教育,在大陆

地区推广“九年义务教育”的对象是全国的适龄儿童,目的在于普及文化知识,与香港的精英教育主义不同。

2.香港与大陆中学学科设置的对比

在中国大陆,中学教学着眼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新时代的人才,突出基础教育的特点,保证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为升学和就业作好准备。大陆在中学的初中教学计划中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体育和劳动技术等14门必修课目,目的在了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高中的课程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部分组成,学科课程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必修课程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体育和劳动技术共11门课。选修课分两类,一种是单科性选修,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另一种为分科性选修分文科、理科、外语、艺术、体育、职业技术六类课程在高三年级开设,目的为学生日后的升学和就业做准备。

香港的中学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三年的初中阶段教育仍为香港所有儿童都必须接受免费、强迫、普及教育。因而在初中的核心课程中,为了确保课程平衡,任一个课程计划都要求包括下列五个科目组别:(Ⅰ)语文科目,(Ⅱ)数学及科目,(Ⅲ)人文及社会科目,(Ⅳ)文艺、实用及工艺科目,(Ⅴ)其他学习活动,包括跨越课程科目学习活动和时事专题。但鉴于香港不同类型学校的课程要求并(不相同,所以将文法中学、工业中学和职业先修中学的科目组别、选科和时间分配按学校类型按上述五个科目组别进行分配。对于工业中学,较为侧重数学和科学科目,数学和科学两科必须开设。在高中阶段,高中课程并没有硬性规定必修的科目,学校可以根据规定的政策和设施,应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制定灵活而多样化的课程,高中课程因受中六课程架构的影响倾向于学术化。在高中阶段由于语文和数学在课程中的重要性,所有中学都开设中国语文、英国语文和数学这三个科目给学生攻读,这三个科目配上其他不同的科目,构成了三个主要课程组合:

(Ⅰ)理科组:理科学生修读中国语文、英国语文和数学和若干理科科目,如物理、化学、生物,另加一两科人文及社会科目。

(Ⅱ)文科组:文科学生修读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和若干人文和社会科目如经济、中国历史地理,一般加上一个科学科目如生物或人类生物。

(Ⅲ)商科组,商科学生修读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和一些人文和社会科目及商科科目如中国历史、经济、商业打字及会计学原理等,一般还加上一个科学科目如生物或人类生物。香港高中课程分为上面三组,学生可按自己的意向和兴趣选读其中一组对应的科目,为升入大专院校做准备。由于两地在中学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课程设置的不同,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在大陆最起码经过4年物理教育,假如在高三选修理科就会接受五年物理教育;

在香港,假如选修文科组或商科组,在中学阶段就仅仅在初中阶段中的科学科中接触过物理的一些基本现象,并没有深入学习,只有修读理科组的学生才有进一步系统学习物理的可能性。这是两地对中学课程的在物理学科教育中的差异最大之处。

3.中港两地物理课程设置的对比

在香港,根据教学计划在初中阶段不开设专门的物理课,把物理、化学、生物综合为一门课,总称综合自然科。主要目的是在于提高学生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培养学生怎样运用科学方法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在中四至中五阶段开设物理课,让选择理科组的学生学习科学世界的不同层面,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和发展多方面的技能,同时让学生了解世界,增强对物质世界和自然世界的理解,增广见闻,科学化的探讨和学习活动直接帮助学生培养社交和人际关系的技巧,对环境事物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和自理能力。在中六阶段开设物理课,为选择确立一门专业知识的学生报考专上院校做准备,补充学生所修读的课程以符合专上院校或大学的要求。在中国大陆,在初中阶段从初二开始把物理开设为九年义务教育

制度下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并列入初中会考的科目之一。学生在物理课中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及其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一、高二开设物理课,这两年的物理课是必修课,是任何一个高中学生都要强制修读的,只有在高中会考中通过考试才有参加高考的资格。在高中阶段开设物理必修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要使学生全面地学到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在高三开设物理课,为分科性选修中选读物理的学生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做准备,注重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地的物理在课程上的差异,都是两个地区在社会制度上、教育制度,人才培养目标,考试制度上的差异性产生的。香港由于“香港公开考试”(中六会考)决定了学生将升读大学的机会和专业,这对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较大影响。大陆则因为“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考试科目设置上与香港的“中六会考”不一样,导致了物理课在两地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实验安排、教学方法上有较大的差异,而且两地的教育思想、流派区别也在教材的编写上体现出来。

三、中港两地教学大纲的对比

1.教学大纲的编写

教学大纲作为教学的根本,在中港两地在教学大纲的编写制度都相差不大,教学大纲都是由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进行编写。但是在组织人员的代表层面上,香港的教学大纲编写组的组成人员的代表更为广泛。香港的教学大纲称为课程纲要(以下简称为课程纲要), 是由课程发展议会为香港中学的课程编写的;课程发展议会及属下各科目委员会,由香港教育界有代表性的人士组成,成员包括中学校长、政府学校及非政府学校的在职教师、大专院校及教育学院的讲师、香港考试局与教育署课程发展处、辅导视学署及该署的有关部门的人员,甚至还包括学生家长。这样的编写委员会代表了教育界所涉及的各方面人士,能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在职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参与,能更广泛地听取学生的意见,体现香港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体现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而大陆的教学大纲则是由国家教育委员会(现为教育部)制订,以国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的要求为出发点编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不够,未能更广泛地听取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声音,特别是学生的意见。

2.课程宗旨

在教学目标的描述和要求上,两地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的不同,对教学目标的描述也不相同。香港由于受英国教育思想和西方教学理论的影响,在教学目标的描述和要求上,香港的教学目标的描述对象都是学生,出发点放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学生的个人兴趣发展为本。例如,中四中五物理课程的宗旨:使学生获得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动机和成就感;获得本课程所包括的物理定律、原理、概念和物理学应用在日常生活的知识;获得从事科学探究及知识交流所需的技能和态度;明白各定律和原理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应用所获得的知识以解决问题;体会物理对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影响。又如, 高级补充程度的课程宗旨为:为学生将来的进修提供一个均衡的课程,同时让学生有机会鉴赏物理学的本质和它在日常生活上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引起学习物理的动机和产生成就感;培养学生鉴赏物理学的发展,认识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以及物理学在工程和科技应用方面所担当的角色;为物理学建立一个概念架构;并使学生了解学习物理学的方法;鼓励学生在研习物理学时必须理论与实验并重;发展与物理学应用方面有关的技巧,例如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解决问题、数学分析,批判评鉴和传意等的技巧。大陆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的描述受前苏联和历次政治运动的影响,带有浓重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色彩,注重学生的能力,但忽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及实际知识的运用。例如在高中教学大纲(试行版)中,教学宗旨是:使学生比较系统掌握学习现代技术和从事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

3.教学内容

中港两地在教学内容划分的依据不同,引起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结构不相同。香港中学物理教材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力学、光学、热学、波动学、电磁学及电子学、原子物理学六个部分, 区分的主要依据是物理现象的宏观表现。例如在香港教材中,根据波动性这种宏观表现的一致性把“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和“光的本性”同时纳入波动学部分。大陆的中学物理教材则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五个部分, 主要按物理现象的微观机理来划分。例如把“光的本性”划入光学部分,而把“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划归力学部分。这是两地教学内容的重要区别之一。两地中学物理教材中另一显著区别在于电子学部分的知识。香港物理教材根据教学宗旨把电子学的一些较新的发展成果也编进了教学内容当中,例如要求学生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各种电子元器件与逻辑门作用及简单的应用。而在大陆教材中,则完全没有有关电子学的教学内容。本文后面将主要就这两个主要区别作更详细的讨论。

4.课时安排

在课时安排上,按年级对应的关系,香港的中四及中五、高级补充程度分别对应于内地的高一及高二、高三。按两地大纲安排的相应课时列于下表

从上表可见,两地的课时差别不大。而香港的高级程度课程为期二年, 相当于大学预科,总课时为370节, 每周课时为8节; 其中的第一年即为上面的高级补充程度课程。

四、教材内容的对比

在教材内容的编排方面, 香港中学物理教材把所有有关波动的知识点编排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波动学,大陆教材则把波动学知识分散编排到力学、光学、电学中去;香港教材中电子学的内容详细,大陆教材这一部分的内容则大致空白。由于两地教材在波动学和电子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故本文着重选取这两部分的内容进行对比。

1.教材的选取:

香港物理教材版本众多,许多出版社都根据《香港物理科课程纲要》各自出版不同的物理教材供学校选用。导师出版社发行的《物理学世界》自1995年出版以来受到师生欢迎,为许多学校选用,因此把《物理学世界》这套教材用作比较对象(以下简称香港教材)。比较对象的另一半是当前我国广泛采用的高级中学物理课本(必修)第一、二册(以下简称大陆教材)。

2.波动学内容的比较

(1)课时比重的对比

为了方便比较,我们把大陆教材在高一高二中关于波动学部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光的波动本性)的课时抽取出来, 与香港教材中的中四至中五程度教材的波动学部分课时同列入下表中。

在波动学课时的安排和比重上来看,香港的教材中波动学的比重要比在大陆的教材中占的比例小。由于香港在教学中强调对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在讲授的课时上会呈现比重稍小的现象。但是香港教材把波动学放在与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与电子学、原子物理学同等的位置上,列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其地位并不比在大陆教材中的地位低。

(2)教学内容的对比

在课程结构上,香港教材根据波动性这一相同时宏观表现, 将所有有关波动的知识点都统一归纳到波动学部分中,把波动学知识建构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迁移。例如在波的干涉中归纳了波的干涉产生相长或相消干涉的条件分别是两列相干波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或半整数倍,

这两个条件对任何波产生干涉现象都适用。由于光波具有波动性, 所以在讲授光的干涉时就不必再讨论产生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的条件了,因为这是学习过波动的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而且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光具有波动性。大陆物理教材在波动方面的教学内容安排上,是按照波产生的微观机理来划分的。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产生机理是属于力学的范畴,所以把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放在力学的部分; 电磁波和电磁振荡是由电子的运动产生的,因而归入电磁学的部分; 光的波动性则是由光频电磁波引起的,故划入光学部分。这样的教学内容编排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各种波动的产生机理,但不利于学生对各种波共通的知识进行连贯的运用,有可能使波动学的知识点分裂在相互独立的不同知识体系中。

(3)在波动学教材的教法上,两地存在很大的差异。

香港在物理教学上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波动学的教学上,香港教材中充分地应用演示实验,要求学生通过细心观察,从中发现要学习的知识。例如,在“波的干涉”的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水波干涉仪产生的两个圆形波产生的干涉图形,观察圆形波是如何扩散然后交叠,要求学生从中找出那些相长干涉的地方可以连成一系列的线——极大线(腹线);在影响干涉的因素的教学中,通过学生比较两圆心间距很小的干涉图形和两圆心间距较大时的干涉图形,从中找出两个点源之间的间距大小会对干涉图形产生什么影响,再观察不同波长的干涉图形,找出波长对干涉图形的影响,从而归纳出影响干涉的因素是波长和两点源间的间距。虽然大陆在波动学的教学中也有运用演示实验教学,但更多是在理论上推导或者在图片上找寻规律。例如在讲授“波的干涉图形中的极大线”时,就运用两个波源发出的波的叠加示意图,在图上画出相长干涉的点,用线连接起来形成极大线;在讲授“什么是噪声”,更是直接告诉学生噪声就是由声源作无规则的非周期性振动产生的,或者是由不同频率或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听起来有嘈杂、刺耳的感觉。然而, 大陆的教学方法并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如果大陆在“噪声”的教学中运用香港的演示教学,应用示波器演示各种噪声和乐音的波形,要求学生从中归纳出什么是噪声,会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4)在知识的实际应用方面,两地教材在内容上有着天壤之别。

香港在物理教材的内容中非常强调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尖端科技中的应用,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在电磁频谱的教学内容中,在介绍了电磁波谱中的各种频率的谱线后,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各种谱线的应用。红外线可以应用在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应用在卫星侦察,目标跟踪导弹,热敏成像法用于医生作医疗诊断。紫外线可以用在验钞机上进伪钞的鉴别,还可用于饮用水消毒,刑事侦察工作等等。并用大量的实物图片来说明,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了解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同前节分析, 大陆教材在教学内容上较为欠缺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电磁波谱的教学内容中仅仅是用文字几句话就带过了各种谱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较缺少感性认识,教学内容也缺少说服力。这与香港教材在这方面有着天渊之别。

(5)在实验安排方面,教学内容中的实验分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种。现就波动学方面的实验,将大陆教材中散布在力学、电磁学、光学中的波动实验抽取进行统计与香港教材相类比如下表:根据上表,可以明显地看出, 在波动学方面,大陆教材中的实验总数和学生实验都远少于香港的教材,学生实验在实验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也低于香港教材。香港教材于此安排较多的实验,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亦有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大陆教材中实验安排较少,不利于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对抽象物理概念的感性认识,妨碍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6)实验的题材: 如果细致比较一下两地实验的题材,大陆的实验着眼点主要放在一些经典实验上,像弹簧振子的振动、单摆等。香港教材则在经典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更加现代化、更切合当前生活实际的内容,例如微波实验、可见光谱与红外光辐射实验等。香港教材实验题材的安排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的意向,立志在物理上取得成就。而大陆教材实验题材主要偏重于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实验所阐明的物理观点(结论),在现代化、趣味性及实际性方面则考虑不足。这一方面是由于实验题材是配合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内容而设置的,

另外也可能是由于国内教育经费不足,影响了实验方面的投入;

希望随着今后教学大纲的改进以及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对实验题材的选取有较大改观。

3.电子学内容的对比

近20年来,电子学的飞速发展,现在电子学发展的成果已深入社会生活的每一部分。香港教材的编写十分注重新知识的补充,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已把电子学的部分编入; 而这一部分则是大陆教材中基本空白的一部分。电子学在香港物理教学(中四至中五程度)中用了23节课时,占总课时的6.22%。其教学主要要求是:

让学生了解各种电子元器件及仪器的作用,学会其使用方法,而不必详细掌握它们的结构和工作机理。例如在示波器的教学中只要求掌握示波器的使用,让学生知道示波器用作测量仪器,如把示波器用作直流和交流伏特计,及用以显示波形,应用示波器的时基量度频率。示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在教学的范围内,重点在于应用示波器进行测量。各种电子元器件的教学内容也与此类似。诸如半导体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器、簧片开关和簧片继电器、热敏电阻器等的教学,都是把各种电子元器件当作“黑盒子”来处理,只讨论它们的作用以及在实际电路中应用实例,而不考察其内部结构和工作机理。香港教材电子学部分还介绍了逻辑门的知识,教学重点在于各种逻辑门的符号、真值表及其应用。在应用方面特别强调学生应学会用逻辑门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实用的电路设计;

例如应用“非门”设计制作简单的火警报警器,应用“与门”设计制作热水器的安全恒温器,应用“或门”设计制作简单的车门警告系统,等等。这些都反映了香港教材特别强调知识在日常生活、社会各个层面中的应用,而不是对知识死记硬背。

4.教材内容新颖性和地区局限性的比较

当今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学教材应当跟上这种形势的发展,让青少年尽早触及时代的脉搏。这样做,可以扩大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用学到的知识解释自己身边出现的各种新事物,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方面香港教材优于大陆教材。香港教材在体现现代化气息方面切实地贯彻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了香港的教育思想,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而大陆教材的现代化气息较淡薄,导致这种结果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按照大陆的教学大纲及教材教学参考书的说明,教材编者是负有向高中学生介绍世界(包括我国)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趋势的任务, 然而教学大纲仅把这方面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为反映我国在现代科学技术上的新成就。正是这一指导思想束缚了教材编者的思想和目光,当然也使他们编制的教材无法跟上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步调。经过对两地教材的对比可以看出,香港与大陆的教材都较好地贯彻了各自的教学大纲、学科建设的要求,体现了两地在教学思想、培养人才的目标的差距,也体现了两地在经费上投入的差异。在1994年,香港的教育经费达289.3亿元,占香港GDP 3.0%,而中国大陆的教育经费占大陆GDP 2.3%。从数字上可以看出两地在经费上投入的差别。香港教材的编写根据本地区学校的硬件设施,编排了许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同时在教学大纲中列出了50部电影教学片和39部录像教学片。但是,在大陆除了一些中心城市的重点中学条件较好外,绝大多数中学的基本教学设备就只有投影仪。这些大陆的国情也制约了大陆教材的编写。

五、一些建议

通过对香港教材和大陆教材的对比和分析,香港教材的一些优点、特点值得我们的教材编写工作人员参考。

1.应明确教材的对象是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活动围绕的中心都应该是学生。香港教材的编写的重点对象放在了学生身上,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上都应用了“学生能够干什么?”的模式,具体目标的描述达到了可以测量的程度。例如把“学生的实验技巧目标”描述为:

学生应能够:

①遵守安全措施。

②操作实验室中普通的仪器及物品。

③准确地及控制得宜地进行普通实验。

④准确地观察和报告结果。

⑤准确地量度和记取读数。

⑥设计实验和选择适当的仪器。

2.教学大纲应该结构严谨, 内容详细。

大陆物理教学大纲分为5个部分:(1)教学目的;(2)教学要求;(3)教学原则;(4)教学中应注意的要点;(5)教学内容。

香港物理教学大纲分11个部分,按先后顺序分为(1)宗旨;(2)目标;(3)课程纲要摘要;(4)课时分配;(5)教学程序;(6)教学要点;(7)实验要点;(8)单位要点及常用电路符号;(9)课程;(10)评核要点;(11)影片及录像带。这11个部分按学科教学的逻辑顺序编写,

而且内容详细。例如把教学中的要点分为3个:教学要点,实验要点,单位要点及电路符号。把在教学、实验中容易产生混乱的问题一一列出,有利于教师进行备课,不会忽略容易引起混淆的地方。

3.教学内容按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建构。

这种建构方式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构成一个逻辑知识网,以利于学生应用知识,会进行知识的迁移。这一点在香港教材波动学中水波的干涉和光波的干涉就很明显地体现出按逻辑关系建构知识的优越性。

4.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实验。

香港物理教学充分运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主动地从实验中探究物理现象和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5.教学内容与科技进步、日常生活应用紧密相连。

适当地把基本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编排在教学内容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例如在电磁波谱的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各种频谱成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无线电波在雷达探测,卫星通讯中的应用;红外线应用在火场中找寻生存者,也可用于军事技术;X射线可以用于医疗检查,也可用于古董分析和刑事侦查工作,等等。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来分析身边所见到的现象,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材中编进科技发展的成果。例如香港在教材中把电子学在近20年来的一些成果编入教学内容,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对物理学发展的前景的向往,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热门研究论题和研究成果,帮助学生树立自身的学习目标和研究方向。

6、教材还应包括影视教材。

香港教材不仅有文字、图片、实验,还编排有丰富的影视教材。香港教材中列出了50部教学电影片(总放映时间763.5分钟),39部教学录像片(总放映时间822分钟)的题目。教

师在上课时可以用各种手段辅助教学,丰富教学的方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这一点与大陆教学大纲中仅有“教学演示的内容除了演示实验外,还包括演示挂图和模型,观看幻灯片、教学电影和录象等”一句话的要求有着根本的区别。

以上六点建议,仅仅是在香港与中国大陆物理教材对比后得出的一小部分建议,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大陆的国情。中国大陆的物理教材仍存在很多的不足,在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为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广大青少年介绍科技发展的趋势,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此,向国家教育部有关部门,教材设计及制作者提供一点建议,在中学物理教材编写方面作一些考虑和进一步修改工作。

参考文献:

[1]物理学世界(下册),KeithJohnson、麦子彬、郑爱莲、肖志新编著,周显光译,导师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

[2]高级物理学(下册),Tom Duncan编著,周显光、刘一贯译,导师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

[3]物理学世界实验手册(下册)肖志新、麦子彬编著,周显光译,导师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

[4]中一至中五课程指引,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处印行1993。

[5]中六课程指引,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处印行1993。

[6]物理(第一、二册)高级中学物理课本(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7]今日香港教育,黄浩炯、何景安编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8]物理教学参考书(第一、二册)高级中学(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9]物理科课程纲要,中学课程纲要(中四至中五适用),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香港政府印务局印行,1993。

[10]物理科课程纲要,中学课程纲要(高级程度适用),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香港政府印务局印行,1991。

[11]物理科课程纲要,中学课程纲要(高级补充程度适用),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香港政府印务局印行,1992。

香港交通对我国其他城市的借鉴

Open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交通技术, 2017, 6(3), 113-119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7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711212328.html,/journal/ojtt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9711212328.html,/10.12677/ojtt.2017.63015 Hong Kong Traffic Experience Reference to Other Cities in Our Country Zhaozhang Wu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Beijing Received: May 4th, 2017; accepted: May 18th, 2017; published: May 25th, 2017 Abstract At present, most of the urban road network in Chin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density, wide district and wide red line. Traffic conges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normal in large cities. But in Hong Kong, due to geographical reasons, as outward development is limited, the urban road net-work developed a large density, small blocks, and narrow red line road character. However, the efficiency of Hong Kong's traffic is very high, the road is very smooth, which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Hong Kong traffic facilities and traffic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recently had the pleasure of passing Hong Kong, experienced a narrow road, road network and its efficient traf-fic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hop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urban road traffic planning in Hong Kong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oad network and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Dense Road Network, Three-Dimensional City Traffic, Public Transit 香港交通对我国其他城市的借鉴 吴照章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7年5月4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18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25日 摘要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城市的道路网都呈现小密度、大街区、宽红线的特点。交通拥堵也逐渐在大城市形成文章引用: 吴照章. 香港交通对我国其他城市的借鉴[J]. 交通技术,2017, 6(3): 113-119.

香港税法与大陆税法的不同特点分析解析

香港回归祖国后,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持财政独立,中央人民政府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征税,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独立的税收制度,自行立法规定税种、税率、税收宽免及其它税收事务。因此,1997年7月1日后,我国形成了两种相对独立的税收法律制度并存的现状。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及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香港税法与大陆税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各自具有独特的税收地位。对香港税法和大陆税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不同特点,以求两种税法的相互协调,这对发展香港及大陆经济,加强和完善我国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香港税法与大陆税法的不同特点分析 (一香港与大陆行使不同的税收管辖权 税收管辖权是一国政府行使的征税权力,它是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中的体现。基于这种权力,一国政府可以决定对哪些人和对象征税,征何种税以及征多少税。在实践中,各国都是以纳税人或征税对象与国家主权存在的属人联系或属地联系作为行使税收管辖权的前提或依据,或者根据属人原则对本国居民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收入行使征税权;或者根据属地原则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收入行使管辖权。目前,大多数国家则同时行使双重税收管辖权,即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收入行使征税权,同时,对本国居民来源于境内和境外的收入行使征税权。 我国大陆借鉴各国的实践经验也是同时采用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收入来源管辖权。按照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构成我国税收居民的纳税人,无论其收入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境外,都需要按照中国的所得税法缴纳所得税;而我国的非居民纳税人也需要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收入缴纳所得税。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地理特点,香港始终以有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促进本地经济贸易发展为出发点,因此,香港税法体现出税制简单、征税面窄的特点。在税收管辖权的确立方面,香港与大多数国家不同,选择单一行使收入来源管辖权,即各种税收的征收仅限于来自香港地区的财产和收入,凡是来源于香港之外的财产和收入一概不征税。这样,投资者在香港进行投资经营将承担比其它国家和地区低的税收负担,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香港进行投资或经营。

浅谈香港保险业发展状况

浅谈近十年香港保险行业发展 曾贺莹丁晶晶 摘要:如今是香港回归17年,本文主要基于香港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与新加坡进行相关数据对比,对香港的保险业务展开研究调查,发现香港保险业务的优势、特色及相关法律、监督体系对该行业的支持,同时指出可能潜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行业前景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香港经济保险行业特色法律监督 目录 一、香港回归以来经济发展概况 (1) 二、香港保险业发展概况 (1) (一)现阶段概况 (1) (二)近十年保险业发展情况分析 (3) (三)香港保险公司 (7) (四)香港保险特色 (9) 三、香港与新加坡对比 (14) (一)背景 (14) (二)经济对比 (14) (三)保险业发展对比 (16) 四、存在问题 (18) 五、法律制度及监督 (22) (一)法律制度 (22) (二)监管体系 (26) 六、发展前景 (28)

七、参考文献及数据 (29) 一、香港回归以来经济发展概况 香港处于通往中国内地大门的有利位置,又位于跨越亚洲与欧洲之间的时区,这两个因素巩固了香港作为全球贸易、金融、商业和通讯中心的地位。香港目前是世界第十一大贸易实体,以吞吐量计算,香港的货柜港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以乘客量和国际货物处理量计算,香港的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以对外银行交易量计算,香港是世界第十四大银行中心;以成交额计算,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市值计算,香港的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二大市场。 香港是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具有方便营商的环境、法治体制、自由贸易制度、自由流通的资讯、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发展完备的金融网络、一流的运输及通讯基建网络以及高教育水平的劳动人口等。此外,香港还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可自由兑换的稳定货币、稳健的财政储备,以及低税率的简单税制。凭借这些优势,香港成为全球公认最自由和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系。 回归以来,香港经济增长近50%。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实际增长4%左右。由于回归之初的几年经济动荡,又受到亚洲金融危 机的影响,经济发展波动较大,因而十多年来年平均增长率被拉低。近几年香港经济维持强劲扩张势头,增长层面广阔。在贸易方面,香港贸易总额基本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二、香港保险业发展概况 (一)现阶段概况 香港是区内最发达的保险市场之一,人均保费支出维持在高水平,

香港保险公司排名前十

香港保险公司排名前十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亿元)前十 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xxxx保费规模排名保险公司保费规模排名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新华保险中意人寿泰康人寿中华保险中国太平友邦保险 中国人寿2中国平安3中国人保4太平洋保险5新华保险6泰康人寿7中华保险8中国太平9友邦保险10天安保险 保险公司xx 保费规模排名保险公司 xx 保费规模排名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泰康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平中华保险大地保险友邦保险

太平洋保险5泰康人寿6新华保险7中国太平8中华保险9大地保险10阳光保险 保险公司2016 保费规模排名保险公司 2016 保费规模排名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泰康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平中华保险阳光保险大地保险 中国人寿2中国人保3中国平安4太平洋保险5新华保险6泰康人寿7中国太平8阳光保险9中华保险10生命人寿 保险公司2016 保费规模排名保险公司 2016 保费规模排名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新华保险泰康人寿中国太平阳光保险生命人寿中华保险

太平洋保险5新华保险6中国太平7泰康人寿8阳光保险9中华保险10中邮人寿 保险公司2016 保费规模排名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新华保险中国太平泰康人寿阳光保险中华保险中邮人寿 香港各个保险公司产品对比 香港各个保险公司产品对比 本文将对香港保险公司之产品做一个简单的排名,我们一家之言,供读者做参考。本文由保倍网收集整理,主要对香港两大保险巨头之保险产品做点评及排名,其它中小保险公司产品,不做重点介绍。 一、香港人寿保险产品 1.英国保诚保险公司之理想人生计划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人寿保险产品,也香港最负盛名的人寿保险计划,几十年来广受客户。

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与管理体制概况

1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概况 交通模式理论及最新进展反映了交通要素、交通结构及交通效率的主要特征。发达国家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相继制定出台了有关政策来引导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这些不同的交通发展政策形成了不同的交通模式,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依赖小汽车发展的城市,发达国家如美国,小汽车拥有率和使用率都很高,但是已经越来越受到能源短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如泰国,虽然人均小汽车拥有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不少,但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却不加任何限制,已大大超出路网及环境的承受能力。 第二类是小汽车与发达的轨道交通同步协调发展的城市,如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和大阪等,小汽车拥有率不低于北美城市,但是使用率很低,主要靠地铁来通勤。 第三类城市主要依赖公共交通,抑制小汽车增长和使用,以此来支持城市高密度发展,如新加坡、香港。 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交通模式。美国采取TOD模式和新都市主义,发挥交通先导的作用,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促进了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的协调。英国伦敦采取设置公交车道、创造优先区域、鼓励停车换乘和中心区拥挤收费等措施,形成了一套发展公共交通的有效模式。 日本东京大力实施以轨道交通为中心的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轨道交通成为绝大多数东京市民的首选,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挤现象。 中国的一些大城市,通过吸收和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倡导建设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等,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来缓解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问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成为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2 国内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由交通、城建、市政、公安等部门对城市交通实施交叉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二是由交通部门对城乡道路运输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三是“一城一交”综合交通管理模式。

国两制 香港与大陆的关系

一国两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为了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任务提出的科学构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二)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香港,澳门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三)高度自治。不同於中国其他一般省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实行高度自治,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除了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之外,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可以同外国签订商务、文化等协定,享有一定的外事权。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台湾各界的代表人士还可以出任国家政权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全国事务的管理。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是中国这个整体一个组成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 关系&区别 政治 香港实施和三权分立的模式,并制定由行政长官和行政会议领导的管治体制和架构。 行政主导是指以行政长官为首长的政府应该拥有较大的权力,行政机关在制定公共政策、立法议程和政府日常工作上起积极的主导作用。 代议政制是指机关的成员是由以选举形式选出,并代表其在议会中行使权力(代议),与之相反的是直接民主制。除了在选举中外,选民和被选者并无约束关系,即被选者在议会中的行为并无需要遵从选民的意愿 从中可以看到香港政治与大陆的的联系和区别。香港的代议政治其实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着相同之处。公民选出代表,代表在会议中行使权力。但是又有不同之处,全国人大代表必须代表选民的意愿,但香港则对这一点毫无要求。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是,由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根据《基本法》选举、并经委任产生。行政长官负责执行《基本法》、签署法案和财政预算案、颁布法例、决定政府政策以及发布行政命令,并由行政会议协助制定政策。 从这一段可以发现其中的关联在于行政长官在选举出后,要经由中央人民政府委任。这就体现出来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在拥有高度自治的同时,也是有所制约的。 经济 1、国际贸易收支: 中国大陆地区和香港两地的贸易关系十分密切,且中国对香港的收支是逆差,香港为顺差。香港地区保持中国最大服务贸易伙伴地位。香港是中国最大的服务出口目的地、进口来源地和顺差来源地,双边服务进出口总额占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 两岸的贸易对彼此的经济都有贡献,但相对于中国大陆,对香港的经济和金融推动更加明显。

保险案例分析及大陆与香港保险差异分析

Insur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Case Study

Draft 保险案例分析及大陆与香港保险差异分析

Glossary of Terms and Abbreviations 1The amount of indemnity--CASE491 2Insurable Interest---CASE517 3延展讨论-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12

Section1 The amount of indemnity--CASE49

Draft The insured's private car was seriously damaged at a traffic accident.The insurer's loss adjuster declared it to be beyond economic repairs and indicated that the pre-accident market value of the car was in the range of HK$155,000to HK$160,000. The insured disagreed with the assessment from the insurer's side and produced different estimations of the value of the damaged car by another loss adjuster and a car dealer which disclosed that the pre-accident market value of the car was approximately HK$180,000.The Complaints Panel weighed all conflicting evidence and finally requested the insurer to increase the settlement to HK$180,000. Case 49 Section 1–The amount of indemnity --CASE 49

香港文化与内地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产业、电影、文学、城市文化 ?摘要本文将通过论述香港文化产业的发展演变以及同内地的比较,阐述香港文化和内地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论点涉及电影事业、文学艺术以及民俗文化。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文化产业 ●内地文化产业 在电影文化方面,由于某些历史因素,内地电影的起源和发展还是没能赶上香港电影的进程,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内地电影起步于二十世纪初,《定军山》应为中国人自主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早期的内地电影多与外国电影公司或导演合作,多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叙事型影片,尚处于稚嫩的萌芽时期。 抗战胜利后,内地电影事业迎来了一个发展小高潮,《松花江上》、《小城之春》等耳熟能详的电影都诞生于这个时期,当时电影大部分渲染谋杀、间谍、侦探、心理变态或描写所谓家庭爱情纠葛等,虽不是积极向上为主,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逐渐打开了思路,为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林则徐》、《林家铺子》、《五朵金花》等一批思想上高度统一的影片接连面世,与那个时代的主流宣传思想相符,但在体裁上没有太大的进步。文化大革命是文化的黑洞,期间严重限制了内地电影事业的发展,致使内地电影界万马齐喑,停滞不前。政治环境逐渐好转后,电影界也开始复苏,除了红色电影之外,一批青年导演也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也颇有收获。 时至今日,中国的电影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但从特定角度来看也陷入了一个窘境,主流导演张艺谋、冯小刚等人对电影的诠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出现“叫好不叫座”和“叫座不叫好”的两种极端。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是导演们过于注重情节的表现,而忽视了电影的灵魂——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没有核心思想的电影只能是空壳,视觉效果永远比不上思想冲击恒久。想要走出这种尴尬境地,可以参考欧美等国以及香港电影的成功经验,走出禁锢思想的怪圈。 ●香港文化产业 东方有个好莱坞,她的名字叫香港。由于长期的殖民原因,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香港的文化产业也存在很多的特殊性,不仅仅收到外来文化、中西文化的影响,还和内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娱乐一直是香港最大的文化产业,电影,流行曲、时装、广告、粤剧等等均是商品。近百年来,这个城市的文化标签,注定与娱乐如影随行。凡有华人处,必有港片迷,香港电影的兴衰是香港文化产业回归十年的最好注脚。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块仅仅几百万人的弹丸之地,却坐拥全球数一数二的娱乐王国。在亚洲,商业电影一度只有唯一的标签:香港制造;粤语歌曲在东南亚华人地区处处一呼百应,红馆朝朝爆满;无线剧集成为华人观众最大的娱乐……“不管你是否是影迷,你都会为港片的基本吸引力打动。

浅谈香港保险业发展状况

浅谈香港保险业发展状 况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浅谈近十年香港保险行业发展 曾贺莹丁晶晶 摘要:如今是香港回归17年,本文主要基于香港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与新加坡进行相关数据对比,对香港的保险业务展开研究调查,发现香港保险业务的优势、特色及相关法律、监督体系对该行业的支持,同时指出可能潜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行业前景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香港经济保险行业特色法律监督 目录

一、香港回归以来经济发展概况 香港处于通往中国内地大门的有利位置,又位于跨越亚洲与欧洲之间的时区,这两个因素巩固了香港作为全球贸易、金融、商业和通讯中心的地位。香港目前是世界第十一大贸易实体,以吞吐量计算,香港的货柜港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以乘客量和国际货物处理量计算,香港的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以对外银行交易量计算,香港是世界第十四大银行中心;以成交额计算,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市值计算,香港的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二大市场。? 香港是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具有方便营商的环境、法治体制、自由贸易制度、自由流通的资讯、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发展完备的金融网络、一流的运输及通讯基建网络以及高教育水平的劳动人口等。此外,香港还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可自由兑换的稳定货币、稳健的财政储备,以及低税率的简单税制。凭借这些优势,香港成为全球公认最自由和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系。? 回归以来,香港经济增长近50%。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实际增长4%左右。由于回归之初的几年经济动荡,又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波动较大,因而十多年来年平均增长率被拉低。近几年香港经济维持强劲扩张势头,增长层面广阔。在贸易方面,香港贸易总额基本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30岁女性购买香港保诚保险经历

30岁女性购买香港保诚保险经历 刚开始不了解保险的时候,我是拒绝购买的。因为我曾经接到过许多个推销保险的电话,会有一些抵触保险的情绪。然而现在我的身边有许多的朋友、同事都购买了香港保险,她们说香港保险的保费相比大陆更低、回报却很丰厚,也有推荐我购买。而且我最近听闻身边有些女性得了乳腺癌,什么癌症的,听着都有些担惊受怕。我还想多享受一下自己的美好人生呢? 慢慢地我就去相关网上查询了一些与保险相关的资料,也向专业的理财顾问问了一些香港保险的问题。我现在30岁,手上也有一些存款,所以想购买一份既有保障功能又有储蓄功能的保险,他们就建议我可以先购买一份重疾险。新闻里面也经常报道,现在城市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比例愈来愈上升,实在是让人忧心忡忡。虽然这个病是可以治愈的,可是也得花十来万。我担心哪天自己生病后,花费许多医疗费用会降低自己目前的生活质量,所以准备为自己购买一份重疾险。 每个人买东西都会追求性价比更高的,我也不例外。然后我就货比了三家,看了一下太平洋的金佑人生保险,也参考了朋友介绍的保诚的危疾终身保。我今年三十岁,打算购买一份保额为五十万美金的保单,另外分二十年缴费。我就自己简单的对比了一下这两种保险产品,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金佑人生每年缴纳的保费是19550美元,而保诚的危疾终身保每年缴纳的保费是11785美元。当然我也不是说看哪个便宜就购买哪种,还是要看下哪个保险计划的性价比更加高。我了解到,危疾终身保可以保障52种严重疾病还加上7种早期疾病,金佑人生则保障60种重疾和12种轻症,虽然危疾终身保保障的疾病少了一些,但是万一发生该产品指定的重疾,危疾终身保会在首十年里赠送保额的35%~50%,这是金佑人生所没有的优惠。另外,保险顾问告诉我关于重大疾病的预支赔付比例也不同,危疾终身保的预支赔付比例是当时保额的25%,最多可以获得三次赔付,且一些指定重疾可以获得当时保额的20%的赔付;而金佑人生的预支赔付比例为20%,最多只能获得一次赔付。这两种计划到70岁的保额也不同,假如我购买了危疾终身保,我在70岁的时候可以获得现金价值及红利共73万美元,而金佑人生给你的现金价值及红利总共只有63万美元,这里整整少了10万美金啊! 总结来说,相比于金佑人生,危疾终身保会有首十年得重疾会赠送保额的35%~50%的优惠,而且对一些容易患的指定重疾可以获得当时保额的20%的赔付,这是金佑人生所不及的。另外,英国保诚的危疾终身保每年缴纳的保费也更加便宜,而到70岁还能拿到比金佑人生多10万美元的现金价值和红利。所以我最终还是选择了保诚的危疾终身保,另外去香港购买保险的同时,我还购买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化妆品,女人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享受更优质的生活。保了么顾

除非你是香港籍且常住香港,不然请别选择香港保险

除非你是香港籍且常住香港,不然请别选择 香港保险 形式出现重大变化! 除非你是香港籍 并且常住香港 不然请别盲目选择香港保险 现如今,保险已成为人们生活必备的一部分,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大陆的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产品,但我们最近注意到,部分内地人不远千里跑到香港或澳门买保险。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到香港买保险常常会忽略体制不同带来的几大风险。 汇率风险 从最新的数据统计,港币与人民币的1元兑换价,七年内从1.2元跌到0.8元,相当于本金40%的亏损。由此可以看到,香港保险长期看,投资收益未必高。 2016年2月,银联国际规定,每天每张保单的单次银联卡刷卡付款上限是5000美元,开始是不限次数。所以出现了,有人在保险公司连刷两百多次卡的事儿。后来限制次数,10月份索性叫停银联卡。于是,大家改刷visa、master。一度境内的visa、master也不能刷。好在很快解禁,每次可以

刷5000美元,但有次数限制。 自2017年1月1日起,换汇政策进一步收紧,国家加强对购汇意图的真实性审查。 这一政策执行的枪口是朝上,还是朝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你担心枪口朝下,那就考虑大陆的保险。 香港保险,只要保费不是很高,首期保费还是相对容易出境的,难得是后续的保费。考虑香港保险,必须开一张香港银行账户,在大陆就可以见证开户,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都可以。具体条件和流程,请咨询当地银行。香港银行账户,不仅用于续交保费,也用于万一出险,理赔款的入账。万一发生理赔,香港保险公司会出支票,以前大陆银行还可以托收,现在的政策下没有银行会这样了,只能入香港银行账户。 政策风险 大陆人在香港买保险,在两地均不受法律保护,因为香港规定非香港居民购买的保险纠纷不予受理。 法律风险 例如中国法律失踪两年可宣告死亡,而在香港却是规定:失踪七年才能宣告死亡,如果在大陆长期生活在香港需要重新请律师准备赔付法律证明,而在香港买的保险在中国不具备避税避债功能。 服务风险

香港文化与内地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产业、电影、文学、城市文化 摘要本文将通过论述香港文化产业的发展演变以及同内地的比较,阐述香港文化和内地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论点涉及电影事业、文学艺术以及民俗文化。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文化产业 ●内地文化产业 在电影文化方面,由于某些历史因素,内地电影的起源和发展还是没能赶上香港电影的进程,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内地电影起步于二十世纪初,《定军山》应为中国人自主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早期的内地电影多与外国电影公司或导演合作,多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叙事型影片,尚处于稚嫩的萌芽时期。 抗战胜利后,内地电影事业迎来了一个发展小高潮,《松花江上》、《小城之春》等耳熟能详的电影都诞生于这个时期,当时电影大部分渲染谋杀、间谍、侦探、心理变态或描写所谓家庭爱情纠葛等,虽不是积极向上为主,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逐渐打开了思路,为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林则徐》、《林家铺子》、《五朵金花》等一批思想上高度统一的影片接连面世,与那个时代的主流宣传思想相符,但在体裁上没有太大的进步。文化大革命是文化的黑洞,期间严重限制了内地电影事业的发展,致使内地电影界万马齐喑,停滞不前。政治环境逐渐好转后,电影界也开始复苏,除了红色电影之外,一批青年导演也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也颇有收获。 时至今日,中国的电影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但从特定角度来看也陷入了一个窘境,主流导演张艺谋、冯小刚等人对电影的诠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出现“叫好不叫座”和“叫座不叫好”的两种极端。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是导演们过于注重情节的表现,而忽视了电影的灵魂——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没有核心思想的电影只能是空壳,视觉效果永远比不上思想冲击恒久。想要走出这种尴尬境地,可以参考欧美等国以及香港电影的成功经验,走出禁锢思想的怪圈。 ●香港文化产业 东方有个好莱坞,她的名字叫香港。由于长期的殖民原因,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香港的文化产业也存在很多的特殊性,不仅仅收到外来文化、中西文化的影响,还和内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娱乐一直是香港最大的文化产业,电影,流行曲、时装、广告、粤剧等等均是商品。近百年来,这个城市的文化标签,注定与娱乐如影随行。凡有华人处,必有港片迷,香港电影的兴衰是香港文化产业回归十年的最好注脚。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块仅仅几百万人的弹丸之地,却坐拥全球数一数二的娱乐王国。在亚洲,商业电影一度只有唯一的标签:香港制造;粤语歌曲在东南亚华人地区处处一呼百应,红馆朝朝爆满;无线剧集成为华人观众最大的娱乐……“不管你是否是影迷,你都会为港片的基本吸引力打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香港文化普及的重要转折点,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香港电影朝着多元化和特色化的方向飞速前进,并随着电视的普及化扩大了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当时最具代

香港公共交通简介

香港公共交通简介 一、香港基本情况 香港位处中国的东南端,由香港岛、大屿山、九龙半岛以及新界(包括262个离岛)组成,下设18个分区。土地面积1105平方公里(北京土地面积16807.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90.3平方公里,占38%。山区面积10417.5平方公里,占62%),人口超过700万(北京人口超过2000万)。2015年本地生产总值(GDP)增速较2014年略有放缓,至2.3%,按人民币计价约为1.79万亿元,位列全国上海、北京、广州之后,降至第四位(2015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686万亿元,同比增长6.9%)。

二、香港公交基本模式 香港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的特点是民有竞争性专营。即:政府允许公共交通领域发展有限的民有公共交通公司。让这些公司享有专营权,一起参与公共交通产品的提供。在政府的调控下,这几家公司互相竞争,既能推动服务质量的提高,又能推动公共产品供给的增加,加快公共交通领域的发展。 香港的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由铁路、电车、巴士、小巴、的士和渡轮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立体化、快速运输系统,日均客运量超过1250万人次,约占北京日均客运量的62%。 香港的城市公共交通各种运输方式和承担的客运量分别是:铁路:是香港公共运输系统的骨干,每日载客量占公共运输总载客量约41%,分为港铁、机场快线、轻铁。港铁共营运九条铁路线,网络覆盖香港岛、九龙及新界,网络全长约177公里,共设有85个车站,日均客运量465万人次;机场快线全长35.2公里,日均客运量43.1万人次;轻铁是一个区域性运输系统,全长约36.2公里,共设有68个车站,日均客运量48.3万人次。占全港公交客运量的 电车:拥有7条行车路线,166辆车,日均客运量18万人次。占全港公交客运量的 巴士:分为专营巴士和非专营巴士。专营巴士包括城巴、新巴、九巴、龙运、屿巴五家专营巴士公司,拥有行车线路519条、5824辆车,其中多为双层巴士和部分空调巴士,日均载客量388万人次,占全港公交客运量的31%。非专营巴士,是辅助集体运输工具,拥有车辆7044辆。

香港文化与内地的差异

梁文道:有一次在北大演讲,有读者问我台湾、香港和大陆在文化上的差别。当时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很详细地回答他。今天我想具体谈谈这个问题。 台湾是温情脉脉的 我(梁文道)觉得台湾给人的感觉是温情脉脉,不管是那里的人也好,还是那里出的唱片、CD也好。以前台湾的CD封套里面会有写着歌词的小册子,很奇怪的是那个小册子你可以拿出来,但却塞不回去。为什么呢?因为歌手会把他录制这首歌时的心情写下来,连同歌词一起印在小册子上,所以就会比较厚,拿出来以后很难再塞进去。 大陆人有信心、热情 而大陆给我的感觉是,年轻人都器宇轩昂,充满大志,让你联想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些话。我曾经接到过一张名片,上面印着“京城五大才子之一”。当时我就特别想问他,另外那四大才子是谁,当然最后我没有问。 我常常在大陆的论坛里看到很多人随便什么事都能写首诗,我每个星期都收到很多很厚的书,有一些我不知道的作者寄来书稿让我看,看完之后让我写评语或者在节目里进行推荐,甚至告诉我说这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结构,不看后悔。这种信心、这种热情是台湾和香港都没有的。 香港文人没有圈子 至于香港,相比较起来,它给人的感觉比较冷。香港的作家多数很低调,甚至可以说是自卑。他们不会把自己称为作家,而是说文字工作者,艺术家就自称为艺术工作者。把自己放到这样的位置以后,他们会感到安然、舒适。大陆的评论家在评论作品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样的字眼,比如某某某的作品达到了怎样的精神高度。这些话是我们不太敢讲的。 在大陆,作家和艺术家会有自己的圈子,大家在一起交流,但是香港没有。这些人是混迹在三教九流之中的。香港有一些没落的老工业区,比如大角咀,那里有一些茶餐厅,环境很脏、很吵,很市井的样子,里面有人围在电视机前看赌马的节目,有人低头吃一份盖浇饭,有人大声喧哗。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有一些人在写稿或者读书,丝毫不受打扰。 西西在马桶上写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到大陆的一些作家朋友家里去做客。去之前人家跟我说,我家里地方很小。我去了之后一看,哇,简直是豪宅啊!因为在香港,我们居住的地方很局促。局促到了什么地步呢?像香港最好的作家西西,她当年写《我城》的时候还在学校教书,

美国保险与国内和香港的对比优势

美国保险与国内和香港的对比优势 中国大陆保险公司很多,为什么很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还要跑到美国来买保险?香港保险也是近些年来越来越火,但很多富豪还是不得不选择美国保险?具体原因很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摆一摆。 最重要的因素包括: 第一,美国的保险公司重信誉. 人死了是一定会赔钱的(当然头两年自杀除外),美国从来没有发生过保险公司找借口不赔或是故意拖延理赔的,而在中国大陆买的保险到时是否

赔钱谁也不敢肯定,尤其是大额保单。特别是在发生吸毒致死、自然灾害、战乱、酒驾甚至不可抗力情况,都可以获得赔付。 第二,人寿保险业在美国是个成熟而发达的市场,保费在全世界来说也是最便宜的。有公司专门做过比较,发现在美、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买同样的保险,美国的保费只有中国大陛的五分之一,香港的三分之一、台湾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说,买同样的保险,在中国大陆所花费的钱是美国的5倍。 例如35岁的女性,每年只需要花费8000美金,连续缴费10年,即可获得高达100万美金的大额保单,10倍的高杠杆是国内保险,乃至香港保险不能达到的。 第三,美国的万能人寿保险可以快速帮助美国移民建立在美国的个人商业信誉(便于申请信用卡、贷款等)。而且保单本身是有价证券,还可以抵押从保险公司贷款。这个贷款手续要远远比银行贷款来的容易,并且是优惠贷款利率。 外国人够买美国保险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 第一,可用保险理赔来付遗产税。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美投资房地产,但他们可能不知道在持有房产的外国人过世后,其在美国的资产(主要指房地产)超过6万美元的就要付遗产税,税率40%,而且人过世后9个月就要填税表706NA,用现金先付清遗产税后方可继承财产。如果生前有购买了人寿保险就不用担心没有现金来付遗产税,可以直接用赔偿金先交付遗产税即可获得继承的房产,可以起到预防意外风险的作用。

香港: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优先体系背后的经济学和管理学

香港: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优先体系背后的经济学和管理学 引言 凡是到过香港的人,都可以轻易观察到那个典型的‘港式’城市形象:维多利亚港湾两旁高楼的层层叠叠、繁华商业区的熙熙攘攘、狭窄街道的车水马龙。不过,当有机会到香港郊野地区或者众多的岛屿一游的时候,这个城市又呈现出其完全不同的一面:宁静谐趣的绿色山野小径和一望无际的蔚蓝海岸其实就在离开每个家庭不到30分钟的路程内。这闹静相邻的景象恰恰反映出香港城市发展上的最大特色:在这个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经过100多年的城市化所形成的建成区面积仍然只占城市总面积的18%(对照深圳:25年的城市化形成了的占总面积40%的建成区)。690万人口集中居住和工作在不到200平方公里的空间,自然是‘立体发展’,楼挨着楼。而正是这种城市空间格局决定了她那同样独特的交通运输体系。 今天,香港有1100万人次每天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上学放学和上下班,占整个通勤人数的89%。这是世界最高的公交搭乘比例(比较:美国主要城市都在10%-20%左右,西欧城市在20%-40%,中国主要城市在20%-50%)。这个公交系统也是相当多元化的,它包括地铁和郊区铁路(占公交系统的36.5%),大型巴士(占35.1%),小型公共巴士(16座,占16%),居民巴士(占1.4%),轮渡(占1.6%),有轨电车、和小型出租车,(即的士,占8.6%)。 在香港可以看到很多漂亮干净的名牌高档小轿车,据称这里是世界城市中拥有显示身价的劳斯莱斯牌轿车最多的地方。但是,事实上香港是世界主要发达城市中人均汽车拥有量最低的三个城市之一(另外两个是纽约和新加坡)。到2005年底,香港注册的私人轿车为338311辆。以690万人口计算,平均每百人五辆私家车,或者百个家庭20辆(对比:美国目前每百人70辆)。可以说,如果把世界城市交通分为以私人小汽车为主和公交为主的两大基本体系,美国的洛杉矶和中国的香港可看作这两大阵营的极端代表者。图1列出了世界37个城市人均私人汽车使用量和城市人均产值的关系,显示香港在高收入水平上限制使用私人汽车的成功。 图1 世界37个城市人家产值与人均轿车使用量的关系(1990年数据)

香港文化与内地的差异

香港文化与内地的差异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关键词文化产业、电影、文学、城市文化 摘要本文将通过论述香港文化产业的发展演变以及同内地的比较,阐述香港文化和 内地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论点涉及电影事业、文学艺术以及民俗文化。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文化产业 内地文化产业 在电影文化方面,由于某些历史因素,内地电影的起源和发展还是没能赶上香港电影的进程,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内地电影起步于二十世纪初,《定军山》应为中国人自主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早期的内地电影多与外国电影公司或导演合作,多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叙事型影片,尚处于稚嫩的萌芽时期。 抗战胜利后,内地电影事业迎来了一个发展小高潮,《松花江上》、《小城之春》等耳熟能详的电影都诞生于这个时期,当时电影大部分渲染谋杀、间谍、侦探、心理变态或描写所谓家庭爱情纠葛等,虽不是积极向上为主,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逐渐打开了思路,为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林则徐》、《林家铺子》、《五朵金花》等一批思想上高度统一的影片接连面世,与那个时代的主流宣传思想相符,但在体裁上没有太大的进步。文化大革命是文化的黑洞,期间严重限制了内地电影事业的发展,致使内地电影界万马齐喑,停滞不前。政治环境逐渐好转后,电影界也开始复苏,除了红色电影之外,一批青年导演也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也颇有收获。 时至今日,中国的电影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但从特定角度来看也陷入了一个窘境,主流导演张艺谋、冯小刚等人对电影的诠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出现“叫好不叫座”和“叫座不叫好”的两种极端。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是导演们过于注重情节的表现,而忽视了电影的灵魂——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没有核心思想的电影只能是空壳,视觉效果永远比不上思想冲击恒久。想要走出这种尴尬境地,可以参考欧美等国以及香港电影的成功经验,走出禁锢思想的怪圈。 香港文化产业 东方有个好莱坞,她的名字叫香港。由于长期的殖民原因,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香港的文化产业也存在很多的特殊性,不仅仅收到外来文化、中西文化的影响,还和内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娱乐一直是香港最大的文化产业,电影,流行曲、时装、广告、粤剧等等均是商品。近百年来,这个城市的文化标签,注定与娱乐如影随行。凡有华人处,必有港片迷,香港电影的兴衰是香港文化产业回归十年的最好注脚。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块仅仅几百万人的弹丸之地,却坐拥全球数一数二的娱乐王国。在亚洲,商业电影一度只有唯一的标签:香港制造;粤语歌曲在东南亚华人地区处处一呼百应,红馆朝朝爆满;无线剧集成为华人观众最大的娱乐……“不管你是否是影迷,你都会为港片的基本吸引力打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香港文化普及的重要转折点,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香港电影朝着多元化和特色化的方向飞速前进,并随着电视的普及化扩大了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电影明星莫过于李小龙,《精武门》以及《猛龙过江》将李小龙乃至香港电影带进了国际影坛,一度创造了武打片的神话。但终究这个成功的偶然性太大,随着李小龙的猝死,香港的武打片跌入了一个低谷之中,可喜的是成龙和洪金宝用另一种方式的诠释,将喜剧元素加入武打片中,为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香港与大陆该如何沟通与相处

香港与大陆该如何沟通与相处 【摘要】:近几年来,香港与大陆的矛盾似乎与日俱增,仅仅隔着一条维多利亚海峡都能闻到两岸同胞的火药味,那么这些矛盾和争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是因为大陆日益发展壮大,大陆人民的自信得到膨胀还是由于“港灿”(指从小在香港学习、成长,自以为学贯中西,见过世面,实则目光如豆;对殖民时代无线缅怀,却又自知曾被舍弃;不齿大陆暴发户的嘴脸之余,却又晓得自我安慰,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港人比起大陆人高一等,不屑说普通话)的现象增加,两岸人民的相处态度是否都是如此还是仅仅是个别?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又该如何正确的看待这样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和描述。 【关键词】大陆,香港,矛盾,网络,旅游 说到香港与大陆,首先需要介绍一下香港的发展背景和香港为什么会崛起。相信大部分的中国人都知道,早期的香港是内地和西方贸易的一个最佳中转站,这个条件在二十世纪下半叶达到最优,使得香港一跃成为国际级的大都市。在这样的时期中,香港涌现出了一大批优质的影视作品和大陆少见的外来商品,这种精神与物质上的共同影响,触发了大陆人的“崇港”心理,同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将子女送港留学的父母。 然而,大陆与香港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亦即一旦大陆对外开放程度加大,那么势必影响到香港这条贸易链,导致香港的“繁荣”消失。而这一现象在二十一世纪初得到印证,大陆在飞速地发展着,对外的开发程度越来越大,对外的贸易港口不断增加,如果能够直接将货物运送到大陆,为何还要走香港这条路呢?很多运送商将眼光直接对准上海、深圳、天津等等大型运输口岸,这不仅仅是一次运输,更多的是货物背后的快速消耗。之前很多货物运输到了香港,香港需要转运到大陆,甚至从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货物购买法律和出口的限制,并没有那么理想的消耗量,而直接到达大陆之后的结果就不一样了,大陆巨大的人口和经济市场,使得外来货物一经到达就快速被消耗,如此便捷以及轻松的方式,运送商何乐而不为呢? 从另一方面来讲,香港的经济和发展处于“缩水”状态,而香港的“港灿”却愈发壮大。随着互联网的发达,越来越的多的港灿试图通过网络发泄自己的情绪,并且加以夸张化和丑化。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之前我有一个朋友去香港旅游,由于对于产品不太了解,于是咨询了身边的售货员,而这位售货员听出了我朋友说的是普通话却以粤语回应,并且表情十分不耐烦,而讽刺的是,我朋友刚走就有一对白人夫妻前来咨询,售货员以标准的英语微笑的解释着。同样令我想到早前香港爆出大陆游客的小孩去香港旅游随地大小便,而相同的情况发生在外国人身上则并没有反应。那么我想并不是事件本身有多恶劣,而是香港部分群众对于大陆人民是有一定的排斥的,而这种排斥需要一个发泄的途径,那么这部分的港灿就靠着互联网将此类事实夸张化之后公布出去,黑化中港人民的关系,导致中港火药味渐浓。 而上述的人毕竟只是一部分,大部分的香港人对于大陆人还是非常友好的,之前就看到一个香港公众人物——TVB新旦梁烈唯录制了一段中港关系不应该在恶劣下去的视频,视频中列举了一些香港人与大陆人所谓矛盾来源的几件事情,比如大陆人疯狂购买香港药妆和游客随地大小便等,并解释香港人也曾去日本大肆扫购日本药妆店,被日本人称之为蝗虫,他表示,我们港陆同胞要连结在一起,不能被少数港灿黑化。 除了演艺界人士对大陆的频繁示好,很多大型的香港公司也转移到了内地,这也使得港灿滋生出了不平衡的心理,觉得大陆在过多的剥夺香港的原始积累和竞争机会。97年香港刚刚回归中国的时候,人均GDP与新加坡一样,而现在只有新加坡的一半,如果说是由于失去了贸易中转站的优势,但是反观新加坡也从来没有得到过类似的优势啊,香港为什么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