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畜禽种业发展现状

畜禽种业发展现状

畜禽种业发展现状

当前畜禽种业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业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畜禽种业正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大规模养殖需要大规模配种,种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我国畜禽种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种鸡、种鸭、种鹅、种猪等各类种禽的养殖都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二、品种丰富度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畜禽种业品种越来越丰富,品质也越来越高。我国种禽品种已经有包括良种鸡、鸭、鹅、猪等在内的2200多个系谱,这些系谱有着较为稳定的品质,具有高产、高效、抗病等优良性状。

三、技术投入增加

畜禽种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撑。当前,我国的种禽工业正处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历史机遇期,技术设备不断升级,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投入不断增加,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在不断加大对种禽业的扶持和投入,为种禽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四、市场需求逐步扩大

种禽业不仅为畜禽养殖业提供原种,而且对农业、工业、食品等领域均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市场也在逐渐扩大。当前,由于餐饮行业、超市、速冻食品企业等多个终端市场的推动,畜禽种业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步扩大。

总的来说,畜禽种业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化和高效化。在推动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同时,种禽业也要不断更新换代,实现从传统的手工养殖向科技化养殖、从人工养殖向数字养殖的转变,提高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养殖的效益和质量,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畜牧业是我国内蒙古地区的主要支柱产业,前连种植业,后连加工业,是大农业的主要角色,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合理发展畜牧业,对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目前有些地方畜牧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还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1.养殖模式滞后 目前有些地方畜牧业还是以传统的养殖方式为养殖主体,主要是以农户为基础的个体养殖和较小的养殖场养殖。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养殖场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建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 2.养殖品种老化,养殖技术滞后 养殖品种老化,畜群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是有些地方牲畜业发展的又一原因。良种引进不足,种畜禽供种能力不足,大量从境外购买的仔畜仔禽,也给畜牧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养殖技术滞后,重存栏,轻出栏,对畜禽饲料的营养搭配不当,严重影响生产效益;不注重畜禽疾病的防治,对病死的畜禽随意处理,对畜禽的养殖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3.规模养殖的标准不高,缺乏政府管理和支持 大部分养殖场规模小,政府不介入审批和管理,由养殖户随意建场饲养,没有合理的场地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等体系。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联动机制,政府、畜牧业管理部门在项目建设中,往往表现为重扶持、轻管理。这种项目后期管理不足或管理不到位现象,是严重缺少部门之间协调联动机制的典型表现,会直接致使畜牧业项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严重影响了畜牧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畜牧养殖面临“四低” (1)山区农民的文化水平低,对科技知识的接受程度低,他们只关心短期内的经济效益,大多沿袭传统落后的饲养习惯,严重制约了畜牧科技推广进程。 (2)乡镇畜牧科技队伍待遇较低,极大地挫伤了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引起高度关注。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是人们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产业。改革开放40多年来,畜牧业的发展经历了快速恢复阶段、产量扩充阶段、转型发展阶段和生态健康养殖阶段,在实现畜牧产业体量扩大,扭转畜产品供给不足局面的同时,推动了产能、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了质量的显著提升。畜牧业在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下,将逐步由数量增长转向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并重的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做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能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引言 助推畜牧业发展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阿坝州各地的发展水平不一,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现代化畜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有效路径,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经之路。 1.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目标 现阶段,畜牧业已取得良好的发展,产业化是未来的主要趋势,而在畜牧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应以下面几点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1)规模化。规模化可以在根本上实现畜牧业创新生产方式,扩大发展格局。将现阶段的畜牧养殖进行科学管理,促使其分散化养殖转变为规模化发展,同时,相关部门应对大型养殖场与规模化养殖的个人,给予更好的支持。养殖过程中应定期对养殖人员开展技术管理与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分析畜牧业最新的市场情况,进而让规模化畜牧养殖更好地保障市场需求,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基础。2)科技化。任何领域中科学技术都是重要的生产基础,在畜牧业的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结合现阶段的养殖需求,适当应用或研发出全新的养殖技术与相关设备,并将其应用在日常的畜牧养殖中,进而降低人工养殖的工作任务量,提升养殖效果,增加疫病的防

中国水禽种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水禽种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水禽(鸭和鹅)饲养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公认的水禽驯养时间最早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水禽生产第一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数据显示,最近五年内(2016—2020 年)我国鸭年平均存栏量为7.21亿只,屠宰量为23.82亿只,产肉量为331.36万吨,分别占世界存栏量、屠宰量、产肉量的61.89%、75.09%和68.99%;鹅年平均存栏量为3.09 亿只,屠宰量为6.69亿只,产肉量为262.43万吨,分别占世界存栏量、屠宰量、产肉量的86.07%、94.36%和95.44%。水禽产业既是我国的一种特色产业更是畜牧业的重要部分,对于满足畜禽产品有效供给和多元化市场需求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并不是水禽生产强国,水禽种业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如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性品种;育种技术相对落后,关键育种技术长期未能取得突破,育种效率低;品种更新满足不了区域性多元化市场的需求等。因此,本文主要从我国水禽种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水禽种业现状 1、遗传资源丰富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极其复杂,在经度、纬度和海拔三个纬度内具有世界上少有的、独特的生态地理环境。长期以来,通过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水禽遗传资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地方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肉鸭、蛋鸭、肉蛋兼用型鸭品种资源齐全,大型、中型、小型鹅品种分布于全国多省。2006—2009年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当时我国

畜禽资源状况,出版了《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2011年),收录了32个地方鸭品种(兼用型17个,蛋用型13个,肉用型2个)和30 个地方鹅品种(大型1个,中型18个,小型11个)。2021 年初,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整理、汇编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收录了37个地方鸭品种和30个地方鹅品种。在《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2011年)的基础上,地方鸭品种增加了6个(枞阳媒鸭、缙云麻鸭、马踏湖鸭、娄门鸭、于田麻鸭、润州凤头白鸭),将山麻鸭更名为龙岩山麻鸭并删除了中国番鸭。2021年底,奉化水鸭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498 号),至此,我国水禽遗传资源共68个(鸭38个:兼用型20个,蛋用型16个,肉用型2个;鹅30个:大型1个,中型18个,小型11个)(见表1和表2)。

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畜牧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已经指明,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的健康型畜牧业;建设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型畜牧业。 一、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 2021年我国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887万吨,比上年增长16.3%。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生猪出栏量达67128万头(如图1),比2020年大幅增长了近1.5亿头,涨幅27.4%,基本与2018年非洲猪瘟暴发前持平。2021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4922万头(如图2),比2020年末增长10.5%;能繁殖母猪存栏比2020年末增长4.0%。 如图1 2011-2021年全国生猪出栏量(单位:万头)

如图2 2011-2021年全国生猪寸栏量(单位:万头) 2021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8887万吨,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猪肉产量5296万吨,增长28.8%(如图3);牛肉产量698万吨,增长3.7%;羊肉产量514万吨,增长4.4%;禽肉产量2380万吨,增长0.8%(如图4)。牛奶产量3683万吨,增长7.1%;禽蛋产量3409万吨,下降1.7%(如图5)。 图3 2011年-2021年我国猪肉产量图(单位:万吨) 图4 2012年-2022年我国禽肉产量(单位:万吨) 图5 2012年-2022年我国禽蛋产量(单位:万吨)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对 策研究 摘要:畜禽遗传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农牧业生产的重大战略性种质资源。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现状;对策; 引言 畜禽种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是畜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稳定畜牧业生产和保障畜产品供给的关键。但目前,我国畜禽种业发展仍面临着诸多的难题和短板,畜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文旨在总结畜禽种业发展取得成效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畜禽种业的发展瓶颈,并基于当前发展现状提出相关建议,推进实现种业振兴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1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 1.1养殖基础发生改变 地方畜禽品种是当地百姓的主要养殖种类,也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农村鸡鸭成群,每家每户都养有本地牛耕田犁地,养有本地猪作为过年猪。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的普及使用,农村外出务工和创业人员的增加,农村劳动力流失,散养户逐渐减少,加上外来品种的引进和无保护的杂交改良利用,地方畜禽品种存栏数量急剧减少,有的品种甚至濒临灭绝。加上散养户组织化水平低和信息渠道有限,抵御价格波动和市场风险能力弱,不能及时适应市场和价格变化的要求,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养殖收益不稳定,养殖积极性受挫,饲养群体进一步减少。 1.2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饲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增长迅速,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维护成本增加, 导致部分育种场维持经费不断增加,因此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开展畜禽遗传资源 保护本身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低或者不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亟需财政资金支持。 相关工作也尚需进一步加强,如肉质风味测定、鹅饲料配方研究、高产型与快大 型鹅的选育等。 1.3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地方品种更多的是农村散户饲养,量小分散,对壮大畜牧产业规模,提 升畜牧业产值等经济指标贡献不大,很难作为重点产业培育发展,使得当地政府 对地方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重视程度不够。加上地方政府财力薄弱,难有专项 资金开展地方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1.4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畜禽遗传资源性状性能测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个别品种指标测定的数量质 量达不到要求,部分品种照片拍摄没有在最佳时间完成,没有凸显品种重要特性 特点。 2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2.1充分把握良好发展机遇,积极推动实现畜禽种业振兴 随着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开始,新冠肺炎疫情及局部地区冲突等导致国际 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化,世界经济恢复发展面临着多重压力,世界多边贸易、全球 产业链、价值链随时面临断裂风险。尤其是当前我国畜禽种业面临的“卡脖子” 问题,严重威胁我国畜产品稳定供应安全。当前正是推动实现畜禽种业振兴的良 好发展期,应积极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积极建设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整体跃升。 2.2强化政策支撑,点面结合推动地方品种发展 由于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杂交品种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优势明显,地方 品种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地方政府应该承担起保护本地畜禽品种的责任,加强

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与对策

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生猪价格多次暴涨暴跌,导致生猪产能增长或下降过快,生 猪养殖主体面临较大的风险和压力。产生此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生猪行业竞争 力不足。面对当前非洲猪瘟及国际市场冲击的双重压力,我国急需提高生猪产业 的稳定性与竞争力,花大力气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而稳定居民的“菜篮子”。 关键词: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对策 1当前生猪产业面临的困难 1.1产业体系不够健全 一是种业发展优势不足。虽然近年来建设了一批大型种猪场,但缺乏核心育 种场,生猪一、二级扩繁场数量少,生猪制种能力、扩繁水平不够,缺乏选育水 平高、知名度好、推广能力强的原种猪场。政府在生猪种业上的专项经费少,企 业在种猪选育上投入少,都制约了生猪种业的发展。三是人才队伍建设偏弱。由 于养殖场工作环境较差,规模化养殖对防疫要求很高,需要长时间的隔离,年轻 人不愿从事此行业,特别是中小养殖场难以招到专业技术人员。县、乡基层普遍 存在畜牧兽医机构不健全、推广职能缺失、专业人员缺乏、人员结构老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生猪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1.2发展瓶颈凸显 一是养殖用地紧缺。规模养殖企业选择非基本农田又适合发展生猪养殖的用 地较困难,同时由于近年来新建了一大批规模猪场,后续想从事生猪养殖的企业 已面临无地可选、无地建场的尴尬境地。二是养殖环保受限。农村人口密集,在 现有养殖技术水平条件下,难以完全去除养殖气味,导致养殖环保投诉时有发生。同时随着“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 境准入清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不断推进,生猪养殖面临的整改整治压

关于发展畜禽产业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开展畜禽产业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1、草畜产业开展现状 1、全县畜牧业开展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芦溪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按照“开发草产业、提升猪产业、优化羊产业、推进牛产业、开展特种养殖业”的总体思路,以科技兴牧、提高综合效益为中心,调整优化产业构造,强化畜牧业根底设施建立,推广配套技术,大力开展规模养殖,建立健全社会化效劳体系,创新产业化经营机制,使草畜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开展态势,逐步成为全县的农业支柱产业。xx年底,全县天然草原面积有19.6万亩,已利用面积10万亩;年内生猪总饲养量25.01万头,出栏14.25万头,年未存栏10.76万头;牛总饲养量3.47万头,出栏0.36万头,年未存栏3.11万头,其中奶牛0.05万头;羊总饲养量4.2万头,出栏2.34万头,年未存栏1.86万头;鸡125.6万只,出栏70.99万只,年未存栏54.61万只;鸭总饲养量101.78万只,出栏57.53万只,年未存栏44.25万只;鹅总饲养量33.25万只,出栏18.73万只,存栏14.52万只。年内肉类总产量15458吨,蛋产量1241吨,牛奶产量2282吨、水产品产量3530吨。草畜产业产值达9122万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374.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6%。 2、畜牧业大户养殖情况 xx年涌现出总饲养量在50头以上的山羊养殖大户60户,总饲养量在1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大户10户,总饲养量在5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大户8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鸡大户20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鸭大户280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鹅大户80户。

3、畜牧业加工情况 目前我县的畜牧业收入以直接出售为主,仅有畜牧业加工企业5家,xx年完成畜牧业加工产值仅3000万元左右,且大多以加工猪肉为主,加工牛、羊、鹅、兔等草食畜禽产值仅100万元左右。二、草食畜禽开展的有利条件 综合分析,芦溪县大力开展草畜产业,具有良好地根底条件和市场潜力,主要表现在: (一)饲草资源充足。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场面积10万亩,人工牧草 1.2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30万吨。据测算,仅上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后,载畜量可达130万个羊单位。而目前全县草食畜存栏只有4 2.3万个羊单位。如按新增10万亩牧草计算,在现有根底上可净增50万个羊单位。考虑到现今畜禽育肥期缩短、利用配合饲料饲喂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等因素,全县草畜承载量可在目前水平上翻一番多。 (二)开展条件较好。多年来,经过全县广阔干部群众的艰辛探索,创出了"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经营模式,龙头企业芦溪县一村食品和源华食品,开展势头强劲,全县规模养殖、种草大户不断增多,占到全县总农户的16.5%。配混合饲料利用、秸秆青贮氨化、“五良”综合配套利用等技术正在稳步推广。黄牛冻配点、猪人工授精点、雏鸡孵化点等根底设施可根本满足畜禽品种改良的需要。草畜产业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率、覆盖率、奉献率到达了较高水平,这些都为我县草畜产业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底。 (三)比较效益明显。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种植业除设施农业外,水稻等大田作物的边际产出效益逐渐下降,挖潜空间十分有

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拥有广阔的农业发展空间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近年来,内蒙古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农业生产总体情况:内蒙古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导,同时种植业也在不断发展。内蒙古拥有大量的草原资源,适宜发展畜牧业,特别是肉牛、绵羊养殖。同时,内蒙古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种植也十分重要。 二、优势产业发展态势:内蒙古畜牧业是农业的支柱产业,养殖规模大,品种多样。尤其是肉牛养殖,内蒙古拥有良好的天然草场资源和丰富的饲料来源,肉牛养殖规模大、品种优质,产量居全国前列。同时,内蒙古还发展了奶牛养殖和绵羊养殖等畜牧业,产量和品质也有了显著提升。 三、农业科技进步:内蒙古近年来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通过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农民利用现代农业设备和技术在耕种、种植、施肥、灌溉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四、农业结构调整:内蒙古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逐步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降低传统种植业的比重,推广高效农作物和特色种植业。畜牧业也在不断优化调整,发展肉牛养殖、奶牛养殖、绵羊养殖等优势产业,提高畜牧业的附加值。 五、农业扶贫成效:内蒙古农业扶贫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发展

农村电商、农产品深加工、农业合作社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增加收入。同时,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升农民自身的发展能力,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总体来说,内蒙古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畜牧业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农业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内蒙古农业发展的现状是积极向好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十四五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十四五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加快建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业,实现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转变,全面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编制本发展规划。 一、省畜牧业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 积极克服双重不利影响,落实落细产业扶持政策,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畜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全省畜牧业总产值2315.4亿元,较"十二五"末翻一番,全国排名由第12位提升到第5位,畜牧业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末,全省肉类总产量417.41万吨,居全国第6位,较"十二五"末增10.3% ;禽蛋产量41.8万吨,较"十二五"末增60.7% ;奶产量67.3万吨,较"十二五"末增22.4%。生猪存栏3120.4万头、出栏3453.2万头,均居全国第4位;肉牛存栏810.4万头、出栏335.9万头,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4位;肉羊存栏1350.7万只、出栏1177.5万只,均居全国第8位;家禽存栏1.9亿羽、岀栏3.4亿羽。 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全省畜禽生产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州(市)生猪存栏占全省的比重由"十二五"末的49%提高到52% ,全省牛羊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十二五"末的23%提高到30%。规模养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省畜禽养殖综合规模化率达40% ,较"十二五"末提高18个百分点。畜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稳步提高,猪、黑山羊2个畜禽新品种通过审定。屠宰行业标准化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大型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数量由"十二五"末的10家增加到24家。

湖北县级种业情况汇报

湖北县级种业情况汇报 湖北省作为我国的重要农业大省,种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在县级层面,种业 的发展情况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直接关系到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下面,我将对湖北县级种业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从农作物的种植情况来看,近年来,湖北县级地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发 生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依然是主要种植品种,但随着市场需求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些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也逐渐受到农民的青睐,比如杂交水稻、优质小麦、甜玉米等。这些新品种的推广种植,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其次,畜禽养殖方面,湖北县级地区的畜禽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养殖技术也在 不断提高。养殖场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型畜禽养殖模式如生态养殖、循环养殖等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同时,畜禽养殖业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增加,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饲料营养等方面得到了更好的解决,为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另外,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湖北县级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设备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从耕种、施肥到收割等环节都得到了有效改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 最后,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也在加强。湖北县级地区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了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总的来说,湖北县级种业情况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着一些问 题和挑战。比如,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资源利用不合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仍然需要加强解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

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摘要 种业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时代,种业的发展也需要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地进行。本文将探讨种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对策。 现状分析 种业现状 种业是指农业种子生产和营销的过程。我国种业发展已经历了从“大而全”到“小而精”的转变。在过去,国内种业广泛地使用进口材料,而现在国内品种逐渐成熟,正在逐步替代进口种。但是,种业目前仍面临着以下问题: •假冒伪劣问题仍然普遍存在,给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种业机构与农户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种子价格过高,使农民难以承受; •种子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缺乏。 种业现有对策 为了解决种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国家在政策层面上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着力以创新发展引领农业现代化;

•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农业供给体系建设; •争取更多的科技支持,加强对种子技术的投入; •加强种业机构和农户之间的联系,降低种子价格; •加大对进口种子的审查和追究假冒伪劣行为的责任。 种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种业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种业已经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种业发展的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科技创新是种业发展的主题; •精准农业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绿色生产将是必然趋势; •国内品种将逐渐替代进口。 这些趋势旨在解决种业现有问题,使得种业在未来能够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地发展。 种业未来的发展对策 为了更好地推进种业的发展,应该突出下面的几点: •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种业发展的主题,要在技术创新中推进新品种的研发,造福于农民; •在推进精准农业的同时要提高种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服务水平,打破“中间环节”,直接面对农户,降低中间利润;

中国种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中国种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最新版) 目录 一、中国种业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种业取得的主要成效 1.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种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3.种业企业竞争力增强 4.种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正文 【一、中国种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种业发展历经数十年,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种子生产和供应,到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改革,再到近年来的国家战略层面的布局,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种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种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为种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中国种业取得的主要成效】 1.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农作物和畜禽育种领域,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为种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我国在基因编辑、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未来种业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 2.种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近年来,我国种业产业结构得到了持续优化。一方面,农作物和畜禽

种业发展更加均衡,特别是特色作物和优质畜禽品种的培育得到了加强;另一方面,种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从品种研发、生产、加工到销售等环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3.种业企业竞争力增强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种业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竞争力不断增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种业企业脱颖而出,有的已成为国际市场的有力竞争者。这些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产业整合等手段,为我国种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种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种业服务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从品种审定、种子检验、质量监管、技术推广等方面,为种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种业服务的投入不断加大,种业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种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我国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企业竞争力增强,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但同时,也应看到种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知识产权保护、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浅谈畜牧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向及建议

浅谈畜牧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向及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消费能力不断增强,畜产品需求量快速 增长,我国畜牧业总产值持续增长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相对充足的供给。特别是 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产值再创新高,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方式。为了促使传统的畜牧业迅速向智能化、标准化、工业化、区域化的现代养殖 场转变,必须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融入畜牧产业全流程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互联网+畜牧”智慧养殖的良好生态。 关键词:畜牧业;互联网;智能化养殖 畜牧业是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撑的基础产业,一直受到 国家和政府的重视。近年来,国家和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赋能智慧农场发展,鼓励畜牧业、动物生产、屠宰、加工采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云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全产业链过程质量安全监测,发展智能牧场和智能养殖, 建设和完善智能化、网络化的畜牧生产经营服务体系。 一、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分析 肉羊养殖行业是整条肉羊产业链的主要环节。首先,要妥善制定肉羊养殖行 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升级现有养殖场所和肉羊养殖基础设施,通过科学管理模式,促进新技术革新且及时有效应用,提高肉羊的质量。根 据《国务院畜禽养殖管理条例》和《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管理条例实施条例》, 对现有养殖场进行检查修缮。尽早给有条件的养殖场颁发畜禽品种生产许可证, 建立良种登记制度,引进良种羊,丰富优良品种构成。加强羊场管理,定期审核 发放肉羊养殖生产经营许可证,确保肉羊质量。 二、畜牧业市场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餐饮行业的高速发展,对羊肉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与巨大的市场需求不相称的是肉羊供给的严重不足,由于我国羊肉产业基础差、

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模式

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模式 引言 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拥有广阔的草原资源和丰富的牲畜资源。畜牧业是内蒙古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促进农牧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其特点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现状 1.资源优势:内蒙古拥有广袤的草原资源,适宜畜牧业发展。草原面积占全国 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牛、羊等畜禽资源丰富。 2.产业规模:内蒙古畜牧业规模庞大,涉及牛、羊、马、骆驼等多个品种。畜 牧业在内蒙古地区的农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农牧民提供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3.产品供给:内蒙古畜牧业产品供给稳定,包括肉类、奶制品、皮毛等。这些 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阔的销售渠道。 4.技术水平:内蒙古畜牧业技术水平较高,包括畜禽养殖、饲料种植、疾病防 控等方面。一些现代化养殖场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二、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模式特点 1.草原放牧模式:内蒙古畜牧业以草原放牧为主要模式,利用广阔的草原资源 进行牧草生产和畜牧养殖。这种模式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特点,能够满足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需求。 2.畜禽养殖与种植业的结合: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模式中,畜禽养殖与种植业相 结合,形成了畜禽养殖和饲料种植的良性循环。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为畜禽养殖提供了充足的饲料供给。 3.科技创新驱动: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模式注重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 和管理模式,提高畜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同时,加强畜牧业科研力量,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产业链延伸: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模式通过产业链延伸,将畜牧业与加工、流 通、销售等环节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种模式能够增加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畜牧调研报告4篇.doc

畜牧调研报告4篇 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主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牧户经营为主体,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合作服务组织和专业市场为中介,把分散的农牧户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坚持分类指导,系列开发,确立和开发主导产品,发挥比较优势,建立教、研、推相结合的科技增长机制,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进而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 1、用产业理念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 用产业理念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和重要选择。畜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领头产业、同时又是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用产业理念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过程,当前应着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畜牧业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然,没有畜牧业,农业就构不成完整的农业。但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其不同之处在于农业中畜牧业的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现代农业的中间消费(投入物)中畜禽生产成为主要成分。例如畜牧业通过畜禽产品的中间消费,把植物产品加工转化为动物产品,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份额,从而使其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也相应大幅度提高。目前,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70%~80%,没有高比重的畜牧业就谈不上有现代化的农业。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国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其中在确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时,广大农区普遍选择了畜牧业。十余年的运行实践证明,畜牧业作为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通过对饲草饲料的旺盛需求,拉动了粮棉油菜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并将大量农副产品转化为肉蛋奶,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加快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又实现了生物转化增值。同时,带动了饲料、兽药、皮革、食品、储运和冷藏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尽管如此,如果仅仅是当畜牧业发展了,并且达到了一定发展水平,便认为现代农业已经近在咫尺,未免结论过早。严格地讲,它只能算是用产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中间阶段,而非最后的落脚点。因为畜牧业与种植业同属第一产业,畜牧业替代种植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市场风

农村发展畜禽养殖的调研报告(3篇)

农村发展畜禽养殖的调研报告(3篇) 农村发展畜禽养殖的调研报告1 一、状况分析 全村共45个村民小组,其中党员87人,村委成员9人,有一名大学生村官。 (一)经济状况 坪地营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农业收入为其主要来源,主要种植玉米、洋玉和烤烟,三产以种养殖增加部分收入,村内没有大中型企业,有数十个小型的酿酒作坊。*几年来,国家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每个村民小组实现了通路,大部分村民小组修建自来水管,农民思想__意识不断提高,但受生产条件和产业结构调整因素的制约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现有家庭养鸡、养猪、养牛规模小、产量低、产品结构单一,种植业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不高,人均收入偏低,医疗卫生设施不健全,严重制约着坪地营村的进一步发展。 (二)各行业发展情况 种植业仍是群众从事的主要行业,*之后,按照老店镇的发展思路,全村积极调整产业机构,由于林地面积较宽,畜牧业的重要地位逐步突显,其中以养猪、鸡、牛等几个传统的养殖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由于结构、布局不合理等因素制约,发

展速度较为迟缓。*应加强引导,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为了改变千家万户的畜禽散养、混养方式向专业场(户)规模化集中养殖转移,需加大养殖产业的建设力度,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引导农民早日致富,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在进一步的工作中,更要引导农民群众建立户增一头猪、户增二十只鸡的养殖产业,形成一定的规模。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在党委、*的领导和关怀下,全村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和发展,干净整洁的村室建成,远程教育设备逐渐完善,但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此,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今后一个很大、很重要的工作。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养殖户信息闭塞 该村散养户没有拓展外销渠道,畜禽产品主要依赖于本地的屠户收购,其价格完全由屠户掌控,致使其产品卖不起价钱,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积极性,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2、畜牧业生产结构单一 畜禽品质普遍退化,由于各养殖户长期高度分散经营,畜群*亲繁殖,种畜更替难,不能有效进行家畜品种改良。家畜品种单一,呈逐渐退化状态,直接影响着畜禽的个体生产性能、抗病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