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钻井工程异常事件解释

钻井工程异常事件解释

钻井工程异常事件解释

1、解释原则:从实时监测到某一个或数个钻井参数、钻井液参数入手,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判断,解释参数异常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报告,最后与实际情况验证。

2、解释依据:

(1)、溢流、井涌:出口流量增加,停泵后井口钻井液外溢,钻井液罐液面上升,起钻钻井液灌入困难或灌入量小于起出的钻具体积,电导率、氯离子含量有变化。

(2)、井漏:入口流量无变化,钻井液出口流量减小,钻井液体积减小量大于等于1m3,立管压力降低,能有放空现象。

(3)、溜钻:钻压突然增大,大钩负荷突然减小,大钩高度下降速度瞬时加快,钻时骤减。

(4)、顿钻:大钩负荷突然减小,大钩高度下降速度瞬时加快。

(5

)、卡钻:扭矩增大或大幅度波动,上提时大钩负荷增大,下放时大钩负荷增小,立管压力可能上升。

3、钻头故障:

(1)、掉牙轮:扭矩增加,大钩负荷出现异常波动。

(2)、堵水眼:立管压力、钻时增大。

(3)、掉谁眼:立管压力突然呈台阶式减小后稳定,扭矩、钻时相对增加。

(4)、泥包:扭矩减小、钻时增大。

(5)、钻头寿命终结:扭矩增大或大幅度波动,钻头成本曲线由逐渐下降变为逐渐升高,岩屑变细。

4、井塌:扭矩增大,振动筛上岩屑增多,岩屑多呈大块状,泵压上升。

5、钻具故障:

(1)、刺漏:立管压力逐渐下降,钻时、扭矩增加。

(2)、断钻具:大钩负荷呈台阶式减小,流量不变,立管压力突然呈台阶式下降,扭矩减小。

6、井下落物:扭矩出现异常波动,岩屑中可能有金属碎屑。

录井解释

1、地层岩性剖面的建立:根据随钻录取的钻时、岩屑、岩心、井壁取心,结合测井等资料,建立地层岩性剖面。

2、油气水解释:

(1)、解释原则:利用气体、钻时、岩心、岩屑、地化、荧光、核磁共振、钻井液、槽罐液面显示及测井等资料划分异常层段,确定储集层,判断流体性质,解释油汽水层。

(2)、解释依据:在有本地区的解释标准时,以本地取解释标准为依据。无本地区解释标准时,以下列一般显示特征为基本解释依据(注意区分气体检测后效和单根峰)。

3、油层:

(1)、钻时相对减小,全烃含量增大。

(2)、烃组份均有显示,甲烷相对含量在60%~90%之间,乙烷、丙烷、异丁烷和正丁烷含量明显增高。

(3)、各种资料解释图版解释为油层。

(4)、岩心或岩屑含油级别在油浸级以上,槽罐液面观察有油花,或少量气泡,气样可燃。

(5)、岩心或岩屑荧光显示明显,发光产状均匀—较均匀,系列对比不低于6级。

(6)、出口钻井液密度下降,粘度相对增大,温度上升,电导率降低,出口流量相对增大和钻井液总池体积增大。

4、气层:

(1)、钻时相对减小,全烃含量增大。

(2)、甲烷相对含量在90%以上。

(3)、各种资料解释图版解释为气层。

(4)、槽罐液面观察有气泡,气样可燃。

(5)、岩心、岩屑荧光照射有弱显示或无显示。

(6)、出口钻井液密度下降,温度上升,电导率降低,出口流量相对增大,粘度增大,钻井液总池体积增大。

5、油水同层:

(1)、钻时相对减小,全烃含量增大。

(2)、各组份均有显示,甲烷相对含量在50%~90%之间,重烃组份明显增高。

(3)、各种资料解释图版解释为油水同层。

(4)、槽面观察无显示或少量油花。

(5)、岩心、岩屑有显示。

(6)、出口钻井液密度下降,温度、电导率、出口流量有变化。

5、水层(含有溶解气或残余气):

(1)、钻时相对减小,全烃含量有变化。

(2)、甲烷含量异常显示,无重烃组份或只有极少量的乙烷,非烃含量明显增高。

(3)、各种资料解释图版解释水层。

(4)、岩心、岩屑荧光照射无显示或显示较差,滴水实验具亲水特征。

(5)、出口钻井液密度、粘度下降,温度有变化,电导率增高,出口流量和钻井液总池体积相对增大。

6、干层:

(1)、气体录井无显示或甲烷含量异常。

(2)、各种资料解释图版解释为干层。

(3)、岩心、岩屑无显示或显示较差。

摘自《中国石油地质监督规范》

7、异常压力地层解释:

(1)、解释原则:以钻时、dc指数、()值、泥(页)岩密度及岩性为主,参考钻井液出口温度、气体显示及钻井液出口流量变化,确定异常地层压力段及地层压力梯度。

(2)、解释依据:在钻进泥(页)岩地层时,钻时逐渐降低,气体检测资料有异常显示,特别是钻开或即将钻开异常高压层时更明显。

(3)、泥(页)岩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趋势性减小。

(4)、泥(页)岩井段dc指数或()值在一定范围内呈趋势性减小。

(5)、出口钻井液温度明显升高。

(6)、出口钻井液密度相对减小,出口流量相对增大。

(7)、出口电导率有明显变化。

摘自《中国石油地质监督规范》

异常事件判断解释及异常预报

1、钻井异常事件从其引发机理及后果,可分为三类异常事件: (1)地质异常事件:由地质因素引起,主要是地层岩石和油气水显示信息的反映,有:快钻时、放空、气浸、油浸、水浸等。 (2)地质~工程异常事件:由地质因素引起,继而可能引发井内恶性事故的异常事件,有:井涌、井喷预兆、井漏、溢流、后效井涌、后效井喷等。 (3)工程异常事件:由作业不当或钻井工具疲劳和质量问题引发的钻井异常事件,有:刺钻具、断钻具、刺泵、掉水眼、水眼堵、掉牙轮、溜钻、顿钻和卡钻等。 2、钻井异常事件按异常参数类型可分为: (1)、钻井液参数异常:包括油浸、气浸、淡水浸、盐水浸、溢流、井涌、井漏、井喷、地温异常等。 (2)、钻井工程参数异常:包括刺钻具、刺泵、水眼堵、掉水眼、遇阻、卡钻、溜钻、顿钻、断钻具、快钻时、钻头后期、井壁垮塌等。 (3)、地层压力检测参数异常:地层压力异常、井喷预兆等。 四、异常显示的判别标准 异常显示的判别标准是发现和识别异常事件的基础。凡任意一项参数和资料符合下列情况,则视为异常显示。 a)、钻时突然增大、减小,或呈趋势性增大、减小。 b)、钻压大幅度波动或突然增大100KN以上或钻压突然减小并伴有井深跳变。 c)、除去钻压改变的影响,大钩负荷突然增大或减小100~200KN。 d)、转盘扭矩呈趋势性增大10%~20%,或大幅度波动。 e)、转盘转速无规则大幅度波动,或突然减小甚至不转,或人工监测发现打倒转。

f)、立管压力逐渐减小0.5~1Mpa,或突然增大或减小2Mpa以上。 g)、钻井液总池体积相对变化量超过1~2m3。 h)、钻井液出口密度突然减小0.04g/cm3以上,或呈趋势性减小或增大。 i)、钻井液出口温度突然增大或减小,或出、入口温度差逐渐增大。 j)、钻井液出口流量明显大于或小于入口流量。 k)、钻井液出口电导率或电阻率突然增大或减小。 l)、气体总烃含量高于背景值2倍以上,且绝对值大于0.2%以上。 m)、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大。 n)、硫化氢含量超过报警值。 o)、实时钻进中的钻头成本呈增大趋势。 p)、dc指数或Sigma值呈趋势性减小。 q)、泥(页)岩密度呈趋势性下降。 r)、碳酸盐含量明显变化。 s)、岩性明显改变或岩屑中有金属微粒。 t)、岩屑照射有荧光显示。 五、异常显示解释 发现和确认某一项参数或数个参数和资料是异常显示后,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对比分析和判断,尽快做出解释。各类异常显示的解释原因和非解释原因见下表。 表1 异常显示的解释原因及非解释原因

井下复杂情况及事故处理

井下复杂情况及事故处理 一、异常高压地层解释 1、钻进泥(页)岩地层时,钻进逐渐降低,气测资料有异常显示,特别是在钻开或即 将钻开异常高压层时更加明显。 2、泥(页)岩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趋势性减小 3、泥(页)岩井段指数或sigma值在一定范围内呈趋势性减少并偏离正常趋势线。 4、地温梯度不正常,出口钻井液温度明显升高,梯度下降,并有明显升高且持续30米以上。 5、计算机处理孔隙度呈趋势性增大。 6、出口钻井液密度相对减少,出口流量相对增大。 7、出口电阻率或电导率有明显变化。 8、可能有井壁坍塌及蹩钻卡钻现象。 二、钻井工程施工异常事件解释 1、井深跳变——放空、钻遇裂缝孔洞发育地层或高孔隙地层;溜钻、顿钻,深度系统 出问题,冲井深。 2、钻时显著减小——钻遇油气水层,欠压实地层,盐岩层。 3、钻时显著增大——钻头磨损,地层变化。 4、大钩负荷增大,钻压减小——井涌,井漏。 5、大钩负荷减小,钻压增大——溜钻,顿钻。 6、大钩负荷突然减小——钻具断落。 7、转盘扭矩突然增大——井内复杂情况,卡钻预兆,地层变化。 8、转盘扭矩逐渐增大——钻头轴承或牙轮磨损。 9、转盘扭矩大幅度波动——掉牙轮,转盘机械故障。 10、转盘转速大幅度波动——掉牙轮。 11、立管压力下降很快然后上升——钻井液密度增大。 12、立管压力缓慢下降——刺泵,刺钻具,钻井液密度变化。 13、立管压力突然下降——掉水眼,井涌,断钻具。 14、立管压力缓慢升高——钻井液粘度增大。 15、立管压力突然增高——水眼堵。 16、立管压力先升后降,起伏跳跃——井涌。

17、钻头时间成本增大——掉牙轮,掉水眼,水眼堵。 18、钻头时间成本减少——溜钻。 19、指数、sigma指数减小偏离正常趋势线——钻遇欠压实地层。 20、入口流量稳定,出口流量逐渐减小——气侵、油侵、水侵,刺钻具。 21、入口流量稳定,出口流量起伏跳跃增大——井涌,井喷预兆。 22、入口流量稳定,出口流量逐渐减小——微井涌。 23、泵冲正常,出口流量逐渐减小——刺泵 24、入口流量稳定,出口流量大幅度下降或突然降为零——严重井漏。 25、钻进中池体积缓慢增加——微气侵,油侵或水侵。 26、钻进中池体积迅速增加1~3方——油侵,气侵或水侵。 27、钻进中池体积迅速增3方以上——严重气侵,井涌、井喷预兆。 28、钻进中池体积缓慢减少——微井漏,井眼容积正常增大。 29、钻进中池体积迅速减少——严重井漏或完全井涌。 30、钻进中池体积无变化——机械钻速很慢。 31、接单根后恢复钻进时,池体积增加但稳定在一定数值——提钻时的抽吸作用。 32、接单根后池体积减少,但稳定一定值——由于正压差钻井液漏入地层。 33、起钻时池体积增加——由于压差或抽吸作用导致井涌,井漏。 34、下钻时,池体积减少——在激动压力下,地层漏失。 35、出口密度突然减小——气侵、油侵、水侵、井涌。 36、电导率增大——钻遇盐水层,盐水侵入。 37、电导率减小——淡水侵入,油侵,气侵。 38、出口温度梯度增大——钻遇欠压实地层,油气层。 39、岩屑中有金属颗粒——钻头磨损或钻具磨损或套管磨损。 三、工程异常事件 1刺钻具 立管压力下降,泵冲增大;出口流量增大;钻头时间成本增大。 2断钻具 立管压力缓慢持续下降;后突然降低;大钩负荷突然减小;转盘扭矩减小;泵冲增大;出口流量增大。 3刺泵

钻探事故分析报告

钻探生产事故分析报告 一、事故经过 2018年6月21日晚11点40分,公司钻井二队在施工瓦斯抽采井的过程中发生了钻铤丝扣断裂事故,造成空气潜孔锤钻头遗落井内,处理井内钻头耗时2天。该井设计井深632m,二开井径215.9mm,使用空气潜孔锤钻头钻进至604.22m时,当班班长察觉井内潜孔锤工作不正常,立即向井队队长报告。井队队长查看了车载钻机各类仪表,仪表均显示正常,空压机管线二级压力正常,但无锤头工作钻进振动感。井队队长判断锤体或锤头脱落,立即安排当班作业人员上杆检查钻具,当时井内钻具组合为63根Φ114钻杆+变径接头+3根Φ159钻铤+双母变径接头+Φ215.9潜孔锤钻头(总长606.22m),机上余尺0.8m。6月22日凌晨4点上完杆后发现,最下面一根钻铤的下接手断裂,双母变径接头+Φ215.9潜孔锤钻头(总长2.2m)遗落孔内。 图一事故钻具接头断裂情况 事故发生后,井队队长向钻探工程部和安全部上报了井内事故情

况。经分析后决定,采用下Φ89细丝公锥处理孔内潜孔锤,经过两天处理,6月23日晚8点顺利将孔内事故钻具(双母变径接头+Φ215.9潜孔锤钻头)处理上来。 二、事故原因 1、由于今年工程量多,现场钻具使用时间长,抗疲劳强度降低,钻井队未加强对现场钻具的检查力度; 2、公司未建立钻具使用管理制度,未明确各类型钻具的使用时长及维修、保养、淘汰标准,部分质量已不满足施工要求的钻具仍在现场使用。 三、事故定损 本次事故共造成一根钻铤损坏,需重新车丝扣,加工费及运输费约1000元;处理事故共耗时两天,多消耗1吨柴油,费用约6000元;处理事故期间人员工资约3000元。因此该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共计10000余元。 四、防范措施 1、加大钻具的检查力度,严格落实金源煤层气公司《钻探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中钻具检查制度“四检查、三不准、两准备”,并做好检查记录; 2、建立钻具使用管理制度,明确各类钻具的使用要求;制定各类钻具使用时长及维修、保养、淘汰标准,施工现场的钻具使用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3、聘请专业机构对公司现有钻具进行整体评估,对已不能满足

5分钟事故警示经验分享(钻井)

事故警示经验分享 案例1 刹把击中头部致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 某年1月12日0:13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接单根作业,当班学习副司钻罗某操作刹把,上提方钻杆过程中将大方瓦带出,罗某即下放钻具,由于下放速度过快,猛压刹把,同时强挂低速离合器,刹把弹起击中罗某右面部太阳穴,罗倒地死亡。 二、事故原因: 1、罗某的安全意识差,操作刹把姿势违反SY5974-94《钻井作业安全规程》要求操作刹把时身体直立,距刹把0.3米的规定。 2、井队执行制度不严,管理不到位,司钻擅离岗位,学习副司钻操作刹把时未在场监护。 3、井队设备管理混乱,大方瓦未上锁销,绞车平衡梁中心销子磨损严重。 三、教训和防范措施: 1、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增强员工执行各项制度的自觉性。 2、严格执行《钻井作业安全规程》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3、不断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从本质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案例2 违章移动清洗机造成触电死亡 一、事故经过: 某年7月10:05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正常钻进时,当班外钳工黄某和张某一同在振动筛处搞卫生。黄某先将移动式水压清洗机从一号泥浆泵尾部的地面上拉至钻机水柜外的地面处,然后用水枪冲洗振动筛,张某用棉纱擦洗振动筛,并由钻工胡某在双联泵处负责开关电源及监护。黄某在冲洗设备过程中,为便于冲洗振动筛的各个部位,手握水枪,反复拉动高压水管线以便移动水压清洗机,导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左橡胶轮掉落,胶轮外侧铁夹板正好压住移动式水压清洗机电源线(中型橡套移动电缆)。在清洗过程中,因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在工作运转中不停抖动,致使该滚轮外侧铁夹板外缘与电源线形成抖动切割状态,进而磨破电源线的防护层和绝缘层产生漏电,电源经过铁夹板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至高压水管线金属网传输至水枪,黄某被触电击倒。监护人胡某见状立即急跑到配电房关闭电源,黄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1、违章操作:使用过程中未停机移动水压清洗机,而用拉动高压水管线来移动水压清洗机。

钻井工程异常事件解释

钻井工程异常事件解释 1、解释原则:从实时监测到某一个或数个钻井参数、钻井液参数入手,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判断,解释参数异常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报告,最后与实际情况验证。 2、解释依据: (1)、溢流、井涌:出口流量增加,停泵后井口钻井液外溢,钻井液罐液面上升,起钻钻井液灌入困难或灌入量小于起出的钻具体积,电导率、氯离子含量有变化。 (2)、井漏:入口流量无变化,钻井液出口流量减小,钻井液体积减小量大于等于1m3,立管压力降低,能有放空现象。 (3)、溜钻:钻压突然增大,大钩负荷突然减小,大钩高度下降速度瞬时加快,钻时骤减。 (4)、顿钻:大钩负荷突然减小,大钩高度下降速度瞬时加快。 (5 )、卡钻:扭矩增大或大幅度波动,上提时大钩负荷增大,下放时大钩负荷增小,立管压力可能上升。 3、钻头故障: (1)、掉牙轮:扭矩增加,大钩负荷出现异常波动。 (2)、堵水眼:立管压力、钻时增大。 (3)、掉谁眼:立管压力突然呈台阶式减小后稳定,扭矩、钻时相对增加。 (4)、泥包:扭矩减小、钻时增大。 (5)、钻头寿命终结:扭矩增大或大幅度波动,钻头成本曲线由逐渐下降变为逐渐升高,岩屑变细。 4、井塌:扭矩增大,振动筛上岩屑增多,岩屑多呈大块状,泵压上升。 5、钻具故障: (1)、刺漏:立管压力逐渐下降,钻时、扭矩增加。 (2)、断钻具:大钩负荷呈台阶式减小,流量不变,立管压力突然呈台阶式下降,扭矩减小。 6、井下落物:扭矩出现异常波动,岩屑中可能有金属碎屑。

录井解释 1、地层岩性剖面的建立:根据随钻录取的钻时、岩屑、岩心、井壁取心,结合测井等资料,建立地层岩性剖面。 2、油气水解释: (1)、解释原则:利用气体、钻时、岩心、岩屑、地化、荧光、核磁共振、钻井液、槽罐液面显示及测井等资料划分异常层段,确定储集层,判断流体性质,解释油汽水层。 (2)、解释依据:在有本地区的解释标准时,以本地取解释标准为依据。无本地区解释标准时,以下列一般显示特征为基本解释依据(注意区分气体检测后效和单根峰)。 3、油层: (1)、钻时相对减小,全烃含量增大。 (2)、烃组份均有显示,甲烷相对含量在60%~90%之间,乙烷、丙烷、异丁烷和正丁烷含量明显增高。 (3)、各种资料解释图版解释为油层。 (4)、岩心或岩屑含油级别在油浸级以上,槽罐液面观察有油花,或少量气泡,气样可燃。 (5)、岩心或岩屑荧光显示明显,发光产状均匀—较均匀,系列对比不低于6级。 (6)、出口钻井液密度下降,粘度相对增大,温度上升,电导率降低,出口流量相对增大和钻井液总池体积增大。 4、气层: (1)、钻时相对减小,全烃含量增大。 (2)、甲烷相对含量在90%以上。 (3)、各种资料解释图版解释为气层。 (4)、槽罐液面观察有气泡,气样可燃。 (5)、岩心、岩屑荧光照射有弱显示或无显示。

钻井事故

1钻井事故:是指在钻进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钻具折断、井喷、卡钻、井下落物、井塌等事件。 2井下复杂情况:是指在钻井过程中由于地层、泥浆、井身质量等原因,造成井下井下遇阻、遇卡、憋跳、井漏、井涌等不能维持正常钻井和其他作业的现象。3钻柱事故:是指由于钻柱井下所受的复杂情况,以及检查不严格、操作不当等原因,使井内钻柱出现扣被倒开,螺纹损坏脱扣、滑扣、断扣、本体刺坏,以至扭断等事件。 4井下落物:是指段落在井内的钻杆、钻挺、钻头等,妨碍生产和施工的物体。5方入:是指打捞井下落物时所使用管柱上部的方钻杆进入转盘内的长度。 6卡钻:是指钻柱在井内不能自由活动的现象。 7卡点:是指被卡钻柱的最高点位置。 8井漏:是指在钻进过程中泥浆和水泥浆漏入地层的现象。 9井塌:是指在易吸水膨胀的泥岩、页岩层,地层胶结不好的,砾岩、砂岩层,地层破碎带,地应力过大,钻井液性能不好,操作不当,造成井壁垮塌的现象。10处理井下事故与复杂情况应遵守的原则:①安全的原则。②快速的原则。③灵活的的原则。④经济的原则。 11钻井复杂情况和事故处理的基本流程:①清楚,清楚井下事故的形状、位置、状态、大小、深度、性质、程度和时间等。②准确,依据掌握的井下事故情况,选择或设计适当的井下打捞或处理工具。③设计,依据上述调查了解编写处理施工设计和技术安全措施。④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备齐动力设备、处理工具、各种管材、物资、安全设施等。⑤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精心施工。 12井漏的条件:①存在能使钻井液流动的漏失通道。②井筒和地层之间存在能使钻井液流动的压差。③地层中存在能容纳一定钻井液体积的空间。 13井漏的原因:①地质因素,a,渗透层易产生渗透性漏失。b,天然裂缝、溶洞漏失。②人为因素,a,油田注水开发后,地层孔隙压力的分布与原始状态完全不同。b,注水之后地层破裂压力发生了变化。③施工不当,造成漏失。 14井漏的现象:地面钻井液灌液面下降,钻井液进多出少或只进不返,泵压下降。 15大漏的处理方法:①桥塞堵漏,是利用不同形状、尺寸的惰性材料,以不同的配方混合于钻井液中直接注入漏层的一种方法。②高失水浆液堵漏:堵漏浆到达漏层厚,在压差的作用水分迅速滤失,固体物质在孔道或缝隙内形成骨架结构,化学活性物质在温度,压力的作用下较快的发生化学反应,将骨架结构形成高强度的封堵层。③高炉矿渣钻井液堵漏。④水泥浆堵漏,有一般水泥浆堵漏,速凝水泥浆堵漏,胶质水泥浆堵漏。⑤化学剂堵漏。 16井塌的原因:①泥页岩所含粘土矿物②岩石性质③地层水平应力作用④地层的构造状态⑤高压油气层⑥地层毛细管作用。 17常见的井塌处理:①下钻过程中,应立即停止下钻作业,开泵循环,通井或划眼。②起钻过程中,应立即停止起钻作业,开泵循环钻井液。③钻进过程中,应立即停泵,改用单向阀,建立循环。④中途划眼,停止作业,建立循环。 18找老井眼的具体施工步骤:下钻遇阻应上提钻具循环钻井液,在转盘面划分八个方向依此试找,如八个方向都没有则要调整弯钻杆的弯曲角度,如已证明进入老井眼,要循环通井至老井眼井底。

钻井卡钻事故原因以及案例

浅析钻井卡钻事故原因以及处理实例 姓名: 班级:

学号: 序号: 指导教师:日期:

摘要钻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钻具陷在井内不能自由活动的现象,称为卡钻。主要有键槽卡钻、沉砂卡钻、井塌卡钻、压差卡钻、缩径卡钻、落物卡钻、砂桥卡钻、泥包卡钻及钻具脱落下顿卡钻等。地层构造情况、钻井液性能不良、操作不当等都可能造成卡钻,必须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有效的解卡。 一丶卡钻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措施 (1)键槽卡钻:多发生在硬地层中,井斜或方位变化大,形成了狗腿的地方。钻进时,钻柱紧靠狗腿段旋转,起下钻时钻柱在狗腿井段上下拉刮,在井壁上磨出一条键槽,起钻时钻头拉入键槽底部被卡住。 键槽卡钻特征是下钻不遇阻,钻进正常,泵压也正常,但起钻到狗腿处常遇卡。随着井深的增加而愈加严重;能下放但不能上提,严重时可能卡死。 预防键槽卡钻的发生,首先得确保井眼质量,避免出现大斜度狗腿段;起钻时或再次下钻时应在键槽井段反复划眼,及时破坏键槽,并在起钻到键槽井段时要低速慢起,平稳操作,严禁使用高速起钻。 (2)沉砂卡钻:在使用粘度小、切力小的钻井液钻进时,由于其悬浮携带岩屑的能力差,稍一停泵岩屑就会沉下来,停泵时间越长,沉砂就越多,严重时可能造成下沉的岩砂堵死环空,埋住钻头与部分钻柱,形成卡钻。此时若开泵过猛还会憋漏地层,或卡的更紧。 沉砂卡钻的表现是:重新开泵循环,泵压很高或憋泵;上提遇卡,下放遇阻且钻具的上提下放越来越困难,转动时阻力很大甚至不能转动。其表现是接单根

或起钻卸开立柱后,钻井液喷势很大。为了预防沉砂卡钻,应确保钻井液的性能满足清岩和悬浮岩屑的要求,随时做好设备和循环系统的检查维护,在因故停止钻进时,避免停止井内循环;缩短接单根时间,在发现泵压升高及岩屑返出量较小时要控制钻速,加大排量洗井,停泵前要将钻具提离井底并随时活动钻具。 (3)井塌卡钻:在吸水膨胀的泥、页岩,胶结不好的砾岩砂岩等地层,在钻进或划眼过程中发生较多。主要原因是由于钻井液的失水量较大,浸泡地层的时间较长;钻井液密度小,或起钻未及时灌钻井液以及抽吸作用使井壁产生坍塌而造成卡钻。 一般在严重井塌之前,先有大块泥饼和小块地层脱落,换钻头后下钻不能到底;有时在钻井液中携带出大块未切削的上部岩石;在钻进中突然发生憋钻,上提遇阻泵压上升,憋泵甚至钻具不能转动等现象,都说明可能是井塌卡钻。 预防井塌卡钻的主要措施有:使用低失水,高矿化度和适当粘度的防塌钻井液,在破碎易塌地层适当增大钻井液密度,随时保证钻井液柱的高度;避免钻头泥包和抽吸作用引起的井壁坍塌。在准格尔盆地南缘地区地层情况较为复杂,地层压力的分布因构造、地层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异,普遍存在异常高压,最大压力系数达到2.45,钻井过程中常常遇到井壁坍塌卡钻事故。 (4)压差卡钻(粘附卡钻):水平井钻井中井下钻具由重力作用靠近下井壁,在井下压差作用下,钻柱的一些部位会贴于井壁,钻柱与井壁泥饼粘合在一起,静止时间越长则钻具与泥饼的接触面积就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卡钻,称为压差卡钻。

常见钻井事故及预防措施

常见钻井事故及预防措施 一、常见的钻井事故 钻井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井下工程事故主要有:钻头事故(断刮刀片、掉牙轮和掉钻头等)、钻具事故钻具刺坏、断钻具等)、套管事故(卡套管、断套管等)、井下落物事故(小工具等落入井内)、卡钻事故(钻具在井内不能上下活动或转动)、测井事故(测井电缆遇卡、遇阻或测井仪器落井等)、注水泥事故(固井时水泥浆在钻具内未替出、水泥浆返高不够,或将水泥浆全部替出环形空间等)和井喷失控事故(不能人为控制的钻井井喷)等。 二、钻井事故发生的原因 1)地质因素 钻井的对象是地层,而地层结构有硬有软,压力系统有高有低,孔隙有大有小,如果对这些情况没有足够的了解,就难免要发生难以预料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设计井的地层孔隙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地层坍塌压力及一些特殊地层(盐膏、软泥岩)的蠕变应力,作为井身结构和钻井液设计的主要依据。一般地说,在同一个裸眼井段内不能让喷、漏层同时存在,不能让蠕变层与漏层同时存在。如果在井身结构上无法实现上述要求,而且高压层和蠕变层在漏层的下部,那就应对漏层进行预处理,不能盲目向深部钻进。如果高压层或蠕变层下部有低压层或漏失层,那就只好把高压层或蠕变层用套管封掉。 其次,对一些特殊地层如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蠕变的盐岩层、膏盐层、富含水的软泥岩层、吸水膨胀的泥岩层、裂缝发育容易坍塌剥落的泥岩层、煤层及某些火成岩侵入层都应有较详细的了解,因为这些地层是造成井下复杂的主要原因。 同时对一些地质现象如断层、裂缝、溶洞、特高渗透层的位置及硫化氢、二氧化碳的存在

和含量也应有所了解。 以上这些资料对打成一口井来说至关重要。但地质部门所提供的比较详细的资料是油气层资料,而对工程上所需要的重要资料则提供不多,或不够详细,甚至有些数据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即使是已经开发的油田,由于注水开发的结果,地下的压力系统变化很大,也很难以邻井的资料作为主要依据。这就使钻井过程往往不得不打遭遇战,因而复杂情且况屡屡发生。 2)工程因素 钻井作业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由于地质资料掌握不全不准,或者虽有可靠地质资料而未严格地按科学方法进行井身结构设计,使同一段裸眼中喷、漏层并存,治喷则漏,治漏则喷。虽然下了套管但不装并控设备,或者虽然装了井控设备但不讲求质量,一旦钻遇高压层,应急使用时,到处刺漏,甚至造成井喷失控。钻井液体系和性能与地层特性不相适应,甚至片面强调节约钻井液处理剂,使钻井液性能恶化,造成裸眼井段中某些地层的缩径或坍塌。 钻井液密度不合适,也会造成井喷、井漏或井塌。操作不适当,下钻速度过快会产生很大的激动压力,易将地层憋漏。起钻速度过快会产生很大的抽吸力,易将油气层抽喷或将结构松软的地层抽塌,特别是在钻头或扶正器泥包的情况下更为严重。 钻井设备发生故障,被迫停止钻具的活动或钻井液的循环,是发生井下事故的最普通最常见的因素。此外,管理工作薄弱,有章不循,有表(指重表、泵压表、扭矩表)不看,遇事不思,盲目决断,但求省力,不顾后果,起钻猛提,下钻猛压,遇卡硬转,遇漏硬憋,这是造成井下事故的常见原因。 三、常用处理方法 1)卡钻事故原因及处理

石油钻井工程事故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石油钻井工程事故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摘要:由于石油钻井工作相对较为复杂,钻井工作所需要的设备工具也相对较多,所以在进行钻井作业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各种类型的事故问题。针对钻井事故问题,本文对钻井事故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钻井事故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钻井工程;事故原因;应对策略 石油钻井工程具有投资高、所采用的施工技术要求高、对施工团队的专业能力要求高、突发状况多等特点,并且在整个钻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事故一旦发生会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本文将从事故出现的原因出发,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保障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一、石油钻井工程事故的原因分析 1、井涌以及井喷事故 在现场施工中发生井涌、井喷现象主要原因是:①钻井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在钻井前的准备工作中,如果钻井液密度选择不合理,此时井下会产生压差过大的问题,进而引起井喷事故;工作人员井控素质差,没有按合理要求处理事故,进而导致井喷发生。②仪器设备失效,当井喷发生时,压井材料和压井储备浆都能减少井喷带来的危害,但如果材料失效,不仅不能减缓事故而且会加重事故的严重程度。 2、钻井坍塌事故 钻井坍塌是石油钻井工程中危害最大的事故之一,引起钻井坍塌的原因有:①钻井前地质勘测时未找出地质发生变化的部分,导致在钻井时,地层应力发生变化,钻井坍塌;在定向井和斜井测点时,测点出现严重错误,此时的钻井作业会导致钻头轨迹发生变化,超出井筒承受能力,发生钻井坍塌。②钻井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碰井问题,导致井壁稳定性下降,井壁内外侧压力发生变化,并未及

时进行补救发生钻井坍塌;钻井时由于井筒长时间浸泡在钻井液中,钻井液进入 地层,导致地层压力与井底压力不平衡,发生钻井坍塌。③钻井坍塌与所处地层 有关,如果该地区存在岩盐层,随温度的变化岩盐层的位置发生变化,移动过程 中受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的作用,岩盐层的位置变化会进一步增加,从而导致钻 井坍塌事故。 3、钻具异常事故 钻井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复杂,钻具的异常会使整个钻井过程叫停,有时会放 弃一口井的开发,因此钻具异常事故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主要原因有:①在 钻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钻具在井内不能自由移动,发生卡钻。引起卡 钻的原因:砂卡、蜡卡、封隔器卡、水泥卡、套管卡等,其中砂卡是由于在钻井 过程中地层沙流入井内,受重力影响部分沙子沉积在井底,埋住管柱,引起卡钻;蜡卡是由于原油从井底流向井口,温度逐渐降低,原油中发生蜡凝结现象,如果 不及时清理会导致卡钻发生;对井下情况不清楚时,将钻头下降距离超过套管长 度就会发生卡钻现象。②钻井过程中钻具还易发生一种现象为钻具断落或井下落物,其中钻具断落包括钻杆折断、钻铤及井下钻具脱落;井下落物一般指小物件 脱落,包括刀片、牙轮、手持工具等,对于这类小物件无法进行打捞,只能沉入 井底,在钻头工作过程中遇到此类小物件会增大阻力,降低钻头钻井速度。③在 钻井施工过程中其他设备的损坏也会造成钻井工程发生事故,如扩孔器、锁接、 岩心管等。 二、石油钻井事故应对策略 1、井喷应对策略 在进行钻井作业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严重井喷问题,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针对井喷问题,油田单位需要采取三方面的应对措施:①对于现场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井控安全意识、增强井控素质、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管理人员应该严苛考核,对操作失误的人员加强培训,定期检查设备仪器。②对 于压井材料还有钻井过程中其他材料需要定期检查,超过使用期限的设备应立即 停止使用,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对材料的来源实行公开化、透明化,出现问题

卡钻事故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综合分析、全面应对

卡钻事故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综合分析、全面应对 在钻井和采油/采气工程中,卡钻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情况。这可能会导致钻具损坏、井眼破坏、埋钻具风险、采油/采气工程延误、井筒完整性、环境污染、人员伤害和作业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和风险。因此,对于处理卡钻事故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需要全面考虑以下各个方面。 1.钻具损坏:卡钻事故可能会导致钻具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包括钻头磨损、 钻杆变形等。这不仅会影响钻井或采油/采气工程的进度,还可能需要采取维修或更换措施,增加工程成本。 2.井眼破坏:卡钻事故可能会导致井眼受到破坏,如井壁坍塌、砂堵等。这 需要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修井作业、地层处理等,以恢复井眼的完整性。 3.埋钻具风险:卡钻事故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钻具被埋,从而引发一系列风险, 如地面塌陷、钻具脱落等。为避免这些风险,需要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如使用专业设备进行解卡处理。 4.采油/采气工程延误:卡钻事故可能导致采油/采气工程被迫中断或延误, 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为减少损失,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恢复工程的正常进行。 5.井筒完整性:卡钻事故可能导致井筒完整性受到破坏,如套管破损、井口 泄漏等。这不仅会影响工程的安全性,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潜在危害。为确保井筒完整性,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处理工作。 6.环境污染:卡钻事故可能会导致井喷、原油泄漏等情况,从而对环境造成 严重污染。为保护环境,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封堵漏点、清理污染物等。 7.人员伤害:卡钻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如操作不当导致窒息、砸伤等。 为确保人员安全,需要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同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固井、录井、测井事故案例解读

固井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 1固井井喷事故 1)基础资料 (1)表层套管:φ339.7mm,下深60.28m。 (2)技术套管:φ244.5mm,下深1281.41m。 (3)裸眼:φ215.9mm钻头,钻深2264m。 (4)防喷装置:双闸板防喷器一套,只能封钻杆,不能封套管。 (5)钻井液性能:密度1.22g/cm3,粘度27s。 2)事故发生经过 胜利油田某年某月在GD-10-1井施工作业,完井后,下入φ139.7mm油层管至2252.66m,循环时将钻井液密度由1.22g/cm3降至1.15g/cm3。固井时,依次注入清水3m3,密度1.01g/cm3的平衡液10m3,密度1.25g/cm3的先导浆36m3,密度1.78 g/cm3的尾浆57.5 g/cm3。替钻井液时,排量30L/s,替入18 m3时,井口返出量明显减少,替入21 m3时,井口不返,坚持替完水泥浆碰压。候凝1h10min 后,井口涌出钻井液,接弟发生井喷,喷出物为油气,喷高20m多。 3)事故原因分析 (1)本井是因井漏环空液面下降到一定深度,失去压力平衡,再加上水泥失重的影响,诱发井喷。 (2)虽然装有防喷器,但防喷器闸板规范不配套,发生了井喷,依然用不上。所以在下套管以前,一定要把防喷器闸板换装成与所下套管外径规范相匹配的闸板。 (3)忽视了观察进口和向井内灌钻井液的工作。固井碰压后,一般井队都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但在井漏的情况下,绝不可疏忽大意,只要注意向井内灌钻井液,或许会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4)固井过程中,发生井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环空堵塞

而发生井漏,泵压一定要升高,环空液面也不会下降,此种情况,不会发生井喷。另一种情况是在水泥浆上返过程中,随着环空液注压力的增高,将低压层压漏,此时泵压不会上升,但井口液面要下降,遇到这种情况,必须观察井口动态,做好灌注钻井液的工作,必要时关井候凝。 4)防止固井后发生井喷事故的预防措施 (1)在高压油气层固井,要用膨胀水泥或在水泥中添加防气窜剂,维持水泥凝结时体积不变,不给油气上窜留下通道。 (2)控制水泥中的自由水,降低水泥浆失水量,不要使水泥浆在凝结时析出过多的水分。因为由于密度差的关系,这些水是要向上流动的,以致互相串通,可以形成水道。 (3)采用分段凝固的办法,即把水泥浆环分为缓凝段、常凝段和催凝段,当下部水泥凝结时,上部水泥浆仍保持液态,可以减轻失重现象,总的液柱压力要始终大于油气层压力,不让油气有活动的余地。设上段的水泥浆液柱压力为pcl,中段的水泥浆液柱压力为pc2,下段的水泥浆液柱压力为pc3,钻井的液柱压力为pm,地层压力为Pp,在水泥浆返至地面的情况下,如水泥浆不返至地面,环空还有一段钻井液,一般要大于地层压力10%,否则便有油气上窜的可能。 (4)采用分级注水泥的方法。其效果与分段凝固的办法相同。 (5)采用管外封隔器固井。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管外封隔器。 2 “4·21”较大交通事故 某石油管理局固井工程技术处长庆项目部庆阳项目组驾驶员张某驾驶冀J03667水泥车,于2003年4月21日9时30分,在陕西省宁县金村西北3公里处发生翻车,造成2人死亡、车辆严重损坏的较大交通事故。

探析钻井工程常见事故与处理对策

探析钻井工程常见事故与处理对策 钻井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又危险的任务,其中存在着许多的风险和隐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意外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因此,加强钻井工程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会针对钻井工程常见的事故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一、井喷事故 井喷是指在钻井作业中由于岩石断裂带通透性良好,导致地下高压水或石油气体突然自井口泉涌而出的一种危险事故。在钻井工程中,井喷是最常见的一种事故,也是最具威胁性的一种。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就有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如何预防和应对井喷事故是非常必要的。 处理对策: 1. 加强钻井安全管理,落实井喷预防措施 在钻井过程中,应把井喷安全作为钻井工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钻井安全管理,做好井喷预防措施。同时也可通过钻井前的地质勘查,掌握该地区地质特点,选址安全,减小井喷风险。 2.建立完善井喷事故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随时做好应急处理工作。预案应明确应急措施,采取科学合理的预警,组织有关人员对井口、钻井设备进行抢修,并制定相应的控制井喷流量的措施,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二、踩套事故 踩套事故又称卡套事故,是指由于钻井过程中的钻具、工具等与套管之间的间隙不当或者卡钻在套管中而导致套管损坏或者钻具卡住的一种情况。 1. 建立完善的套管及钻具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套管及钻具等工具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同时要制定完善的运用规范及操作规程,加强对钻具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 增加套管与孔壁间的距离,保证钻具的安全操作 避免踩套事故的根本是保证钻具的安全操作,增加套管与孔壁间的距离,并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对套管进行初压大的加固,保证钻井过程的安全。 三、钻柱断裂事故

钻井井下工程事故常识

钻井井下工程事故常识 1、在钻井中常见的井下工程事故有哪几种? 1、答:有如下七种工程事故: 〔1〕、卡钻事故; 〔2〕、钻具事故; 〔3〕、钻头事故; 〔4〕、落物事故; 〔5〕、井喷及井喷失控事故; 〔6〕、顿钻事故; 〔7〕、卡电缆、卡仪器事故。 2、什么是卡钻事故? 2、答:钻柱在井内停止时间过久或其它原因造成不能上提、下放或 转动,有时甚至不能循环,这样的事故统称为卡钻事故。3、常见的卡钻事故有哪几种? 3、答:有如下八种卡钻事故: 〔1〕、粘吸卡钻; 〔2〕、落物卡钻; 〔3〕、井塌卡钻事故; 〔4〕、键槽卡钻事故; 〔5〕、短路循环、干钻卡钻事故; 〔6〕、沉砂卡钻事故; 〔7〕、泥包卡钻事故; 〔8〕、缩径卡钻事故; 4、什么是粘吸卡钻? 4、答:钻柱在钻井液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差的作用下,紧贴在井 壁上造成的卡钻,称粘吸卡钻〔也称压差卡钻或粘附卡钻〕5、粘吸卡钻何特点? 5、答:〔1〕、循环钻井液正常。 〔2〕、随时间的延长,卡钻面积不断增加,粘卡越严重,且卡点深度上移。 6、钻井液性能不好,失水量大,对粘吸卡钻有何影响? 6、答:钻井液性能不好,失水量大,在渗透性地层井壁上形成的泥 饼越厚,泥饼越虚,易发生粘吸卡钻。 7、钻井液中固相含量多,对发生粘吸卡钻有何影响? 7、答:钻井液中固相含量多,泥饼的粘滞系数越大,越容易发生粘

吸卡钻。 8、发生粘吸卡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8、答:〔1〕、钻具在井内静止时间长,活动钻具不及时或活动钻具 的方法不当。 〔2〕、泥浆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注:此话不严密,有出 路〕,泥浆液柱压力和地层孔隙压力的差值较大。〔此句改 为;泥浆液柱压力比地层孔隙压力大的较多〕。 (3 )、泥浆的失水大,泥饼厚,固控设备配备不齐或由于固 控设备坏使用少,造成固相含量急剧增加。 〔4〕、深井、定向井和复杂井等在钻井液中参加的润滑剂含 量少,泥饼摩组较大。 9、怎样预防粘吸卡钻? 9、答:〔1〕、停钻时按规定及时活动钻具,上提下放活动的幅度要 大。 〔2〕、钻井液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不严密〕。 〔3〕、加强设备的检查、维修及管理,保证在钻井过程中能 正常运转。如设备出故障不能活动钻具,钻具在井底应将全 部钻具重量的三分之二压在钻头上,使下部钻具弯曲与井壁 形成点接触,减少卡钻发生的可能性。 〔4〕、加强固控设备的配备与使用,固相含量一般要控制在 10恕内。 〔5〕、定向井、深井、复杂井等在钻井液中参加润滑剂降低 摩擦系数,定向井混油量保证在6~8%摩阻系数在定向井中控 制在0.1以内,直井控制在0.15以内。 〔6〕、在深井、定向井或特殊复杂井中,应用螺旋钻铤,加 重钻杆和随钻震击器,防止粘吸卡钻。 10、发生粘吸卡钻后如何处理? 10、答: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泡油或泡解卡剂,即在被卡钻柱井段注入 一定数量的原油、柴油或者解卡剂,浸泡一段时间,方可上 提下放钻具试图使其解卡。 11、处理卡钻事故泡原油、柴油时怎样泡为好? 11、答:最好按一定比例〔一般为2: 1或1:1〕泡混合油液,这样 泡的效果比拟好,容易解卡。当油液种类缺乏时,也可单独 使用,不过比混合油液效果差一些。 12、泡油或解卡剂能接除粘吸卡钻的机理是什么? 12、答:因原油和解卡剂都是很好的润滑剂和渗透剂〔适当混入柴油后 更好如在加一些QT快速渗透剂其效果为最正确〕。渗透到钻 井液中和泥饼内,并破坏泥饼结构,降低了钻井液的粘滞系

石油钻井工程事故的原因分析

石油钻井工程事故的原因分析 摘要:我国石油资源丰富,但石油钻井作业环境条件复杂,存在诸多安全影响因素,对石油钻井工程施工形成较大影响。在石油钻井作业中,人员因素、环境因素和机械设备因素,都是形成石油钻安全危险的重要因素,导致工程坍塌、油气泄露、井喷等安全事故,对石油钻井工程作业及工人安全形成了较大影响。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造成石油钻井工程事故的主要因素,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钻井工程;事故原因;优化策略 1引发石油钻井工程事故的原因分析 1.1环境因素 石油钻井为野外作业,受不稳定地质因素与随机天气因素影响巨大,而正是因为其环境因素的复杂性为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生产手册带来了难度,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地质原因,其被列人高危险性行业的原因就是因其复杂的地质地貌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对施工的过程提出了挑战。例如,高地层温度、高地层压力和高含硫化氢气体的层位都会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如果无法及时因地制宜、采取合理安全的施工手段,极易导致井喷、硫化氢泄露等重大事故;再或者,在钻井作业时,一旦地层的压力大于井筒液柱,溢流的现象就会产生,甚至若是地层压力超过一定安全范围,还会导致井漏现象的出现,这样不仅会对作业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危险,还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其导致的经济损失也是不可估计。其次不可忽视的还有随机天气带来的影响,如暴雨、狂风等。而钻井工程行业施工场所通常位于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地区,如沙漠、沼泽、戈壁等地点,多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是露天作业,受到天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极为显著。 1.2机械设备因素

在石油钻井工程中,所需机械设备种类多,使用频次高,这也是导致机械设备故障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石油钻井作业面对机械设备体量大、作业时间长,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运行,存在诸多的不稳定性因素,导致设备出现故障,进而引发工程作业事故;另一方面,机械设备在长时间运行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维护管理,机械设备故障时有发生,如压井泵故障可导致井喷事故等,这都表明需强调科学做好设备维护管理的必要性。因此,在石油钻井作业中,设备的科学维护管理,是降低设备故障问题,规避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 1.3人为因素 施工人员作为钻井过程当中的关键人物,基于人文因素下,直接决定了石油钻井工作动态化的特征,这也是实际工作过程中,各项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比如,井喷事故的出现,往往就是因为不合理开采计划以及工作违规操作引发的。除此之外,我国当前部分石油钻井工作人员,不仅没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而且在日常施工环节当中,也没有秉持极高的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感,这些都是增加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从中可以看出,人为因素影响石油钻井安全的重要方面,其带来的危害是很难避免的。 2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防范策略 2.1建立科学的工程事故预警系统 在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项目范围内还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建立有效的适合本项目使用的预警系统,建立专家预警系统可以运用到现代化的智能网络手段通过建立数据库的方式,对石油钻井工程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实时快速的分析,能够模拟专家思维算法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故障进行智能化的处置,给出解决方案。建立专家预警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对于一些基本问题可以实现高效率地解决。专家预警制度可以面向更加广阔的受众范围,具有公开性的特点,服务于大众,推动我国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预警的成熟化发展。在进行预警系统建设之时,可以从知识数据库、人才方法库以及综合数据库等等角度进行系统的建立,能够及时地对项目建设的具体化问题进行反映和分析,与目前时代发展潮流和背景相结合,不断更新数据库中的案例信息,发展科学的智能系统。

钻井施工过程中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钻井施工过程中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钻井事故制约了钻井速度的发展,而且增加了钻井液对地层的浸泡时间,使井下更加复杂,若油层已钻开,则会加重对油层的污染,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重大损失,多年来,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钻井事故,缩短钻井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每一个钻井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下面简要讲一下钻井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一:卡钻事故 卡钻是指钻具在井下失去活动能力的事故。它可分粘附卡钻、憋漏卡钻、沉砂卡钻、键槽卡钻、井塌卡钻、井下落物卡钻、干钻卡钻、缩径卡钻等。卡钻事故是在钻井工程事故中发生机率最高、最常见的事故,发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泥饼粘附卡钻 1、发生粘附卡钻的条件: 泥饼是造成粘附卡钻的前提条件. 凡是使用水基钻井液和有固相钻井液时,钻井液中的自由水在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这个压差的作用下,渗入地层,而钻井液的固相部分难以渗入地层,则糊在井壁上形成了一层泥饼.等钻具接触井壁时,在压差的作用下产生了一个推力,将钻具压向井壁并嵌入泥饼中。如果钻具与井壁泥饼所产生的摩阻力加钻具在钻井液中的重量之和大于钻机安全提升拉力时,则发生卡钻。通常称为泥饼粘附卡钻或压差卡钻。 凡是泥饼质量和井身质量差以及井内压差大时都容易发生粘卡。造成粘卡的原因是多反面的,它与泥饼摩阻系数、钻井液密度及钻具与井壁的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 钻井液因素:钻井液性能不好,失水量大,钻井液净化差,固相含量较高,加之地层渗透性好,便会在井壁上形成厚厚的泥饼。若遇漏失层,钻井液中加入了堵漏材料,同样会提高泥饼的厚度和摩阻力。 钻井液受浸污:如果钻遇水层或石膏层,钻井液受到盐水或钙

的浸污后性能变坏,失水和泥饼都会迅速增加,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造成卡钻的事故。 活动钻具不及时:因设备故障无法活动或钻具折断后靠在井壁上等原因,使钻具与泥饼接触的相对静止时间过长,都可能发生卡钻。 井身质量差:狗腿度过大,会使钻具的大部分贴在了井壁上,增加了粘卡的机会. 2、粘卡的现象: 发生粘卡后,钻具不能上提下放或转动,但开泵正常且泵压稳定;一般没有大量的沉砂返出,振动筛上比较干净;钻具的伸长随卡钻的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小(卡点上移). 3、采用近平衡压力钻井减小压差,为了防止粘卡,应尽量使用具有防卡性能的优质钻井液尽量降低泥饼的摩阻系数,降低失水量和增强泥饼的可压缩性;使用重钻井液时,混油或固相润滑剂,或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 4、粘卡后的处理: 卡钻后首先要保证正常循环钻井液,调整钻井液性能,加强净化工作,充分洗井,这是处理粘卡的前提条件。卡钻初期,在尚未彻底卡死的情况下(卡点低,被卡段少),可采用下砸的办法。目前所用钻杆大部分经过摩损,而无准确的使用记录,井队很难掌握抗拉及扭转的强度。实践证明,靠大力上拔解卡往往是失败的.如果卡点较高,被卡段很长,就采取泡油(或解卡剂)、泡酸(石灰岩地层)的办法解卡。在为处理卡钻事故之前应维持钻井液循环和防止卡点上移(采用压弯钻具等办法)。若无效,采用爆炸松扣、套铣倒扣。再无效,填井侧钻。 (二)开泵憋漏卡钻 在环形空间堵塞,井眼复杂的情况,连续强行开泵把井眼憋漏,钻井液大量漏失,井眼垮塌所造成的卡钻就叫开泵憋漏卡钻。 开泵憋漏卡钻的特点及发生原因 卡钻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沉砂、砂桥、井壁垮塌等因素造成了井

钻井事故及处理名词解释

钻井事故及处理名词解释 (Drilling accidents and treatments) 一、钻井井下事故(Downhole drilling accident):钻井作业在井内发生的各种事故的总称。 1、卡钻(pipe sicking):凡钻柱在井内不能上提、下放或转动叫做卡钻。 2、机械卡钻(mechanical sticking):除压差卡钻之外的卡钻统称为机械卡钻。 3、泥包卡钻(bailing-up sticking):钻入泥页岩底层不能及时清除井底岩屑,钻井液与岩屑混合紧紧抱住钻头或其他井下工具形成的卡钻。 4、砂桥卡钻(sand bridge sticking):岩屑在井径变化处集聚堆积造成的卡钻。 5、沉砂卡钻(solids setting sticking):岩屑在井底沉积造成的卡钻。 6、键槽卡钻(key seat sticking ;key slot sticking):钻井作业过程中,钻具在井壁形成的槽沟内被卡。 7、垮塌卡钻(sloughing hole sticking):由于井壁坍塌埋住钻具而发生卡钻。 8、压差卡钻(differential pressure sticking):即粘附卡钻,钻井液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孔隙压力使钻柱紧贴于井壁发生卡钻。 9、小井眼卡钻(undergauge hole sticking):当井眼直径小于使用钻头直径,在下钻时钻头压入该井段造成的卡钻。 10、缩径卡钻(formation swelling sicking,hole shrinking sticking):由各种因素一起井径缩小而造成的卡钻。 11、顿钻卡钻(drill string free-fall sticking):由于顿钻后钻具弯曲造成的卡钻。 12、落物卡钻(junk sticking):由于井内落物而造成的卡钻。 13、水泥卡钻(cement sticking):在挤、注水泥作业中造成的卡钻。 14、干钻卡钻(dry drilling sticking):在无钻井液到达钻头时钻进而发生的卡钻。 15、落物事故(junk accidents):指钻头、牙轮、滚珠、刮刀片、钳牙等井下或地面工具或物体掉入井内的事故。 二、钻具事故(drilling string accident):指钻杆、钻铤、各种工具接头及辅助工具在井下发生的断脱、刺穿等事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