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详细说明书及重点

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详细说明书及重点

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详细说明书及重点
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详细说明书及重点

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

药理作用

本品为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可与TNFα的可溶形式和透膜形式以高亲和力结合,抑制TNFα与受体结合,从而使TNF失去物活性。TNFβ(淋巴毒素α)是一种与TNFα利用相同受体的细胞因子,但本品并不抑制TNF β的活性。

TNFα的生物活性包括:致炎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和白介素-6(IL) ;增加内皮层通透性和内皮细胞及白细胞表达粘附分子以增强白细胞迁移;活化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活性;诱生急性期反应物和其他肝脏蛋白质以及诱导滑膜细胞和/或软骨细胞产生组织降解酶。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表达透膜TNFα的细胞与本品结合后可被溶解。在利用人体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嗜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进行的多项体外生物检测中,本品均可抑制TNFα的功能活性。抗TNFα的抗体可降低小绢猴结肠炎模型的疾病活动性。在用鼠类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进行的试验中,抗TNFα抗体还可减轻滑膜炎和关节侵蚀。对由人体TNFα表达所致的多关节炎的转基因小鼠,本品可预防该疾病的发生,且对已患病的小鼠,在给药后可使被炎症侵蚀的关节恢复。在体

内试验中,本品可与人体TNFα迅速形成稳定复合物,从而使TNFα失去生物活性。

在类风湿关节炎、克罗恩病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相关组织和体液中可测出高浓度的TNFα。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本品可减少炎性细胞向关节炎症部位的浸润;减少介导细胞粘附的分子[内皮细胞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减少化学诱导作用[白介素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组织降解作用[基质金属白酶(MMP)1和3]。克罗恩病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本品治疗后,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降低。经本品治疗的患者,其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在数量上或对促有丝分裂作用的增生反应(体外试验)上,较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并无显著降低。经本品治疗的银屑病型关节炎患者中,其T细胞和滑膜内血管的数量下降,银屑病皮肤病变和滑膜内巨噬细胞的数量下降。

首次给药后,在基线期、第3天、第10周时,对损伤皮肤进行的活组织检查表明本品会改变斑块型银屑病组织病理学特征。本品能降低皮肤厚度和炎症细胞的渗入,下调淋巴细胞抗原(CLA)阳性的表皮活化炎症细胞的表达,包括CD3-、CD4-、CD8-阳性的淋巴细胞,下调CD1阳性的表皮黑素细胞的表达。

对使用本品4周后结肠的组织学研究显示了TNFα检出浓度较使用前有显著降低。克罗恩病患者使用本品治疗后,也可观察到炎症反应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血清浓度的显著降低。使用本品后,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数量趋向正常,对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影响极小。相对未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使用本品治疗后,患者体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因刺激而增生的反应并未减少,且应激后的PBMC在产生细胞因子方面无显著变化。对肠粘膜固有层的活体组织分析显示本品可减少能表达TNFα和γ-干扰素的单核细胞数量。其他组织学研究表明本品可减少炎性细胞向肠内病变部位的浸润以及这些部位炎症标记物的量。

对使用本品的中重度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给药前、第8、30周进行的结肠活组织检查表明本品可促使组织学上的粘膜愈合和粘蛋白表达下降。粘蛋白是组织损害的标志。使用本品治疗8周后炎症因子HLA-DR、CD3+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联合明胶酶B、髓过氧化酶水平下调。

首次使用本品治疗后最初的2周内,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致炎细胞因子IL-2R、IL-6、IL-8和ICAM

水平降低了。这种作用会普遍存在于首次使用本品治疗后的第8-30周。

适应症

类风湿关节炎

本品是疾病控制性抗风湿药物。对于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本品与甲氨蝶呤合用可用于:·减轻症状和体征;

·改善身体机能,预防患者残疾。

克罗恩病

对于接受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本品可用于:

·减轻症状和体征;

·达到并维持临床疗效;

·促进粘膜愈合;

·改善生活质量;

·使患者减少皮质激素用量或停止使用皮质激素。

瘘管性克罗恩病

对于瘘管性克罗恩病患者,本品可用于:

·减少肠-皮肤瘘管和直肠-阴道瘘管的数量,促进并维持瘘管愈合;

·减轻症状和体征;

·改善生活质量。

强直性脊柱炎

对于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本品可用于:

·减轻症状和体征,包括增加活动幅度;

·改善身体机能;

·改善生活质量。

银屑病

对于银屑病患者,本品可用于:需系统治疗且对环孢霉素、甲氨蝶呤或光化学疗法等其它系统治疗无效、禁忌或耐受的慢性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成年患者。本品仅用于能在医师的密切监测下进行治疗并由医生进行定期随访的患者。

不良反应

安全性资料来源于5159名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试验,其中类风湿关节炎1304名,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117名,克罗恩病1224名(包括成人1085名和儿童139名),强直性脊柱炎347名,银屑病型关节炎293名,斑块状银屑病1373名,溃疡性结肠炎484名,其它疾病17名。试验中的不良反应列于表1。除溃疡性结肠炎、儿童克罗恩病和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外,输液反应(如呼吸困难、面色潮红、头痛和皮疹)是患者停药的主要原因。

输液反应:在临床试验中,输液中和输液结束后的2小时内,安慰剂组患者中有10%发生与输液相关的反应,本品组患者中有20%发生该反应。其中约有3%出现发热或寒战等非特异性症状,低于1%出现瘙痒或荨麻疹,1%出现心肺反应(主要表现为胸痛、低血压、高血压或呼吸困难)或瘙痒、荨麻疹和心肺反应的合并症状。约有低于1%的患者出现了包括过敏、惊厥、红斑和低血压在内的严重输液反应。约3%的患者因与输液相关的反应而中断治疗。所有发生上述反应的患者无论接受治疗与否,均全部恢复。

再次给药后的迟发性过敏/迟发性反应:根据国外文献,在一项临床研究中,41名克罗恩病患者中有37名在停用本品2至4年后,再次接受本品的治疗,有10名患者在输液后3-12天内发生不良事件,其中6名较严重。症状和体征包括:肌肉痛和/或关节痛伴有发热和/或皮疹,一些患者还出现瘙痒;面部、手部和唇部浮肿;吞咽困难;荨麻疹;咽喉痛;头痛。发生这些不良事件的患者在首次接受本品治疗时未发生过与输液有关的不良事件。在这37名患者中,以前使用过英夫利西单抗液体制剂的23名患者中有9名(39%)发生了不良事件;在以前使用过英夫利西单抗冻干粉剂的14名患者中仅1名(7%)发生了不良事件。尚无足够的临床证据表明这些反应的发生是由于剂型不同而引起。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经过治疗均得到改善和消除。由于停药1-2年的患者资料不足,无法确定此类不良事

件的发生率。在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监察中,用药间隔少于1年的患者罕有发生此类不良事件。3项银屑病试验中,1%(15/1373)的患者出现关节痛、血清病、肌痛、发热和皮疹,但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本品使用后的初期。在多数病例中停止使用本品和/或使用其他疗法后症状和体征可改善或消退。

免疫原性:对本品产生抗体的患者发生与输液相关反应的可能性较大(约为2-3倍),合用免疫抑制剂可降低产生本品抗体以及与输液相关反应的发生率。给药3次后继续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中,约有10%产生了本品的抗体。在停药期大于16周后使用本品的克罗恩病患者本品抗体的产生率较高。一项3期银屑病型关节炎试验中,无论合用甲氨蝶呤与否,接受本品5 mg/kg的患者中15%出现了本品的抗体。2项银屑病3期临床试验中,给予本品进行诱导治疗及其后的维持治疗且未合用免疫抑制剂。在以上试验中,在每隔8周接受一次本品5 mg/kg且持续治疗1年的患者中,近25-30%的患者出现了本品的抗体,高于(至1.6倍)其他治疗方案(每隔8周给予本品3 mg/kg,必要时给予本品3 mg/kg,必要时给予本品5 mg/kg)的该比率。尽管出现自身抗体的比例增加了,但在这2项3期银屑病试验中,给予本品5 mg/kg,随后每隔8周给药维持治疗1年的患者中,输液反应发生率(14.1%-23.0%)和严重输液反应发生率([1%)与在其他试验人群中观察到的相似。

感染:在多项临床研究中,本品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6%,安慰剂组患者的感染率为28%。在克罗恩病临床研究中,与安慰剂比较,未观察到本品可增加严重感染的风险。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试验中,在包括肺炎在内的严重感染发生率上,本品+甲氨蝶呤合用组高于甲氨蝶呤单用组,此现象尤其出现在剂量在6mg/kg或以上时。在银屑病试验中,接受本品患者(平均随访41.9周)的1.5%和接受安慰剂患者(平均随访18.1周)的0.6%发生了严重感染。根据药品上市后经验,曾观察到一些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及原虫)引起的感染病例,感染病灶涉及多个器官系统。这些感染患者或单独使用了本品,或合并使用了免疫抑制剂。

肝胆系统:在本品上市后经验中有非常罕见的黄疸和肝炎(其中一些具有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征)的病例报告。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了使用本品的患者出现中重度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但未导致严重肝损伤。ALT升高至正常范围上限(ULN)的5倍或以上(见表2)。本品组(单用或与其它免疫抑制剂合用)患者转氨酶(ALT 比AST更常见)升高比例高于对照组(见表2)。大多数转氨酶异常是一过性的,但少数患者转氨酶升高的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ALT和AST升高的患者均未出现症状,在继续使用本品、停用本品或调整合并用药后,该异常现象可

减轻或消除。

恶性肿瘤:在临床试验中,有本品组患者出现新生或复发恶性肿瘤的报告。淋巴瘤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的预期值。虽然对照组的发生率低于正常人群的预期值,但是本品组观察到的非-淋巴瘤的恶性肿瘤与正常人群的预期值相似。在一项探索性临床试验中,纳入了吸烟或已戒烟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本品组发生恶性肿瘤的病例报告多于对照组。尚未知TNF抑制剂对恶性肿瘤发生的潜在作用。

毒理研究

- 遗传毒性:

在小鼠体内微核试验或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突变(艾姆斯)试验中,未发现本品有致突变性。在利用人体淋巴细胞进行的试验中,也未观察到染色体畸变。尚不知这些发现对人体的意义。

- 生殖毒性:

cV1q是一种与本品类似的抗体,可以抑制小鼠体内TNFα的活性。采用cV1q进行的生殖毒性研究中,未观察到其对动物生殖能力的影响。

- 致癌性:

利用接受cV1q抗小鼠TNF抗体的小鼠进行的一项重复剂量毒理学研究对该抗体的致癌性进行了评价。试验中,将小鼠分为3组,每周分别接受对照品、cV1q 10 mg/kg或cV1q 40 mg/kg,持续6个月。每周10 mg/kg和40 mg/kg的小鼠剂量分别为克罗恩病患者用药剂量(5 mg/kg)的2倍和8倍。结果显示cV1q对小鼠未产生致癌性。

排名前十的单抗药(表)

Top 3 Monoclonal Antibodies 2008-2010
Generic Name Target Brand? FDA Companies Indication Approval J&J, Merck Mitsubishi Tanabe Roche Sales $ billion 2008 20092010 6.91 8.0
Infliximab c TNFα
Remicade 1998
CD, UC, AS 6.5 RA, Ps, PsA
Bevacizum VEGF ab hz
Avastin
2004
mBC, 4.7 mCRC, NSCLC, mRCC, gliobastoma CLL, NHL, RA 5.6
5.92 6.8
Rituximab CD20 c
Rituxan
1997
Roche
5.8
6.7
Table 1. Top Ten Monoclonal Antibodies 2009-2010
Generic Name Brands ?商 Companies 作用机理和 通用名 公司 靶点 品名 Indications 适应症 Sales $ billion 2009 2010 Infliximab
英夫利昔单抗
Remicade J&J, Merck, 人鼠嵌合性 RA, UC, CD, Ps, Mitsubishi 单克隆抗体, PsA, AS 结合 TNF-α, 类风湿性关节炎 Tanabe
阻止其与细 胞上的受体 结合,活化 T 细胞
6.91
8.0
Bevacizumab Avastin
贝伐单抗
Roche
阻断血管新 Colon cancer 生;是一种人 结肠癌 源化的单抗, 通过靶向结合 并抑制 VEGF-A (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 阻断新血管生 长 嵌合型单抗, 对抗 CD20 蛋
5.92
6.8
Rituximab 利妥昔单抗
Rituxan
Roche
NHL, RA 非霍奇金淋巴瘤,
5.80
6.7

类克是什么药

类克是什么药? 类克--- 药理 缓解病情抗风湿药, 抑制甲型肿瘤坏死因子的药物。 用途 克罗恩病,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牛皮癣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 剂量 3-5mg/kg 在接受过第一剂注射后,第二及第三剂注射将分别于之后第二及第六周进行。然后,每六-八周接受一次注射。医生会监察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并会视乎情况增加剂量或者缩短给药间隔(可每四周接受一次注射)。 3用药禁忌编辑 心脏衰竭的患者 对Infliximab (英夫利西)或任何成份(蔗糖、磷酸钠、聚山梨醇酯八十) 产生过敏者 对鼠蛋白质产生过敏 4副作用编辑 感染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易患结核病(是基线水平的2倍),而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可使结核病患病率进一步增加(是基线水平的4倍)。试验证明经过结核筛查和预防可以明显降低结核的发生率,国内的临床研究234例患者中仅有1例结核感染。因此,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应常规做抗结核菌素试验和拍胸片进行筛选。另外,少数患者有诱发感染加重的危险性,对于有严重感染或机会性感染者,包括脓毒性关节炎、感染假体、急性脓肿、骨髓炎、脓毒血症或全身真菌感染等,不应开始或继续用这类药,但感染控制后可恢复治疗。使用这类药的少数患者,乙型肝炎的症状和病毒血症加重,故这类药物不用于乙肝感染者。 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在数种肿瘤中起肿瘤监视作用,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在理论上可提高肿瘤发生危险性。临床研究的数据告诉我们,使用类克的患者发生实体瘤和肿瘤复发的几率没有比不使用的患者增加,针对淋巴瘤患者不建议使用类克,本身这类患者的淋巴瘤发病率就显著高于普通人。 充血性心力衰竭 大剂量英夫利昔似乎与充血性心衰和死亡相对危险高有关,尤其在心功能很差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因此建议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应尽量避免或慎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控制不 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详细说明书及重点

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 药理作用 本品为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可与TNFα的可溶形式和透膜形式以高亲和力结合,抑制TNFα与受体结合,从而使TNF失去物活性。TNFβ(淋巴毒素α)是一种与TNFα利用相同受体的细胞因子,但本品并不抑制TNF β的活性。 TNFα的生物活性包括:致炎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和白介素-6(IL) ;增加内皮层通透性和内皮细胞及白细胞表达粘附分子以增强白细胞迁移;活化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活性;诱生急性期反应物和其他肝脏蛋白质以及诱导滑膜细胞和/或软骨细胞产生组织降解酶。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表达透膜TNFα的细胞与本品结合后可被溶解。在利用人体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嗜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进行的多项体外生物检测中,本品均可抑制TNFα的功能活性。抗TNFα的抗体可降低小绢猴结肠炎模型的疾病活动性。在用鼠类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进行的试验中,抗TNFα抗体还可减轻滑膜炎和关节侵蚀。对由人体TNFα表达所致的多关节炎的转基因小鼠,本品可预防该疾病的发生,且对已患病的小鼠,在给药后可使被炎症侵蚀的关节恢复。在体

内试验中,本品可与人体TNFα迅速形成稳定复合物,从而使TNFα失去生物活性。 在类风湿关节炎、克罗恩病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相关组织和体液中可测出高浓度的TNFα。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本品可减少炎性细胞向关节炎症部位的浸润;减少介导细胞粘附的分子[内皮细胞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减少化学诱导作用[白介素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组织降解作用[基质金属白酶(MMP)1和3]。克罗恩病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本品治疗后,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降低。经本品治疗的患者,其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在数量上或对促有丝分裂作用的增生反应(体外试验)上,较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并无显著降低。经本品治疗的银屑病型关节炎患者中,其T细胞和滑膜内血管的数量下降,银屑病皮肤病变和滑膜内巨噬细胞的数量下降。 首次给药后,在基线期、第3天、第10周时,对损伤皮肤进行的活组织检查表明本品会改变斑块型银屑病组织病理学特征。本品能降低皮肤厚度和炎症细胞的渗入,下调淋巴细胞抗原(CLA)阳性的表皮活化炎症细胞的表达,包括CD3-、CD4-、CD8-阳性的淋巴细胞,下调CD1阳性的表皮黑素细胞的表达。 对使用本品4周后结肠的组织学研究显示了TNFα检出浓度较使用前有显著降低。克罗恩病患者使用本品治疗后,也可观察到炎症反应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血清浓度的显著降低。使用本品后,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数量趋向正常,对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影响极小。相对未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使用本品治疗后,患者体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因刺激而增生的反应并未减少,且应激后的PBMC在产生细胞因子方面无显著变化。对肠粘膜固有层的活体组织分析显示本品可减少能表达TNFα和γ-干扰素的单核细胞数量。其他组织学研究表明本品可减少炎性细胞向肠内病变部位的浸润以及这些部位炎症标记物的量。 对使用本品的中重度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给药前、第8、30周进行的结肠活组织检查表明本品可促使组织学上的粘膜愈合和粘蛋白表达下降。粘蛋白是组织损害的标志。使用本品治疗8周后炎症因子HLA-DR、CD3+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联合明胶酶B、髓过氧化酶水平下调。 首次使用本品治疗后最初的2周内,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致炎细胞因子IL-2R、IL-6、IL-8和ICAM

类克详细说明书样本

商品名: 类克 通用名: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 【类克成份】 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 【类克性状】 类克辅料 : 蔗糖、吐温80、磷酸二氢钠( 或磷酸二氢钠-水合物) 、磷酸氢二钠( 或磷酸氢二钠-水合物) 。 类克为白色固体, 溶解后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泛乳白色光, 无异物。 【类克适应症】 类风湿关节炎 : 类克是疾病控制性抗风湿药物。对于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类克与甲氨蝶呤合用可用于 : 减轻症状和体征 ; 改进身体机能, 预防患者残疾。 克罗恩病 : 对于接受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 类克可用于 : 减轻症状和体征 ; 达到并维持临床疗效 ; 促进粘膜愈合 ; 改进生活质量 ; 使患者减少皮质激素用量或停止使用皮质激素。 痿管性克罗恩病 : 对于痿管性克罗恩病患者, 类克可用于 : 减少肠-皮肤痿管和直肠-阴道痿管的数量, 促进并维持痿管愈合 ; 减轻症状和体征 ; 改进生活质量。 强直性脊柱炎 : 对于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类克可用于 : 减轻症状和体征, 包括增加活动幅度 ; 改进身体机能 ; 改进生活质量。 【类克用法用量】 用法 : 静脉注射。 用量 : 类风湿关节炎 : 首次给予类克3 mg/kg, 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8周各给予1次相同剂量。类克应与甲氨蝶呤合用。对于疗效不佳的患者, 可考虑将剂量调整至10 mg/kg, 和/或将用药间隔调整为4周。

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痿管性克罗恩病 : 首次给予类克5 mg/kg, 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8周各给予1次相同剂量。对于疗效不佳的患者, 可考虑将剂量调整至10 mg/kg。 强直性脊柱炎 : 首次给予类克5 mg/kg, 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6周各给予1次相同剂量。 使用指导 : 应进行无菌操作。 计算剂量, 确定类克的使用瓶数 : 类克每瓶含英夫利西单抗100 mg, 计算所需配制的类克溶液总量。 使用配有21号( 0.8 mm) 或更小针头的注射器, 将每瓶药品用10 mL无菌注射用水溶解 : 除去药品的翻盖, 用医用酒精棉签擦拭药瓶顶部, 将注射器针头插入药瓶胶盖, 注入无菌注射用水。如药瓶内的真空状态已被破坏, 则该瓶药品不能使用。轻轻旋转药瓶, 使药粉溶解。避免长时间或用力摇晃, 严禁振荡。溶药过程中可能出现泡沫, 放置5分钟后, 溶液应为无色或淡黄色, 泛乳白色光。由于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蛋白质, 溶液中可能会有一些半透明微粒。如果溶液中出现不透明颗粒、变色或其它物质, 则不能继续使用。 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类克的无菌注射用水溶液稀释至250 mL : 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瓶或袋中抽出与类克的无菌注射用水溶液相同的液体量, 将类克的无菌注射用水溶液全部注入该输液瓶或袋中, 轻轻混合。 输液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 输液装置上应配有一个内置的、无菌、无热源、低蛋白结合率的滤膜( 孔径≤1.2 m) 。未用完的输液不应再贮存使用。 未进行类克与其它药物合用的物理生化兼容性研究, 类克不应与其它药物同时进行输液。 经胃肠道外给药的产品在给药前应目检是否存在微粒物质或变色现象。如果发现存在不透明颗粒、变色或其它异物, 则该药品不可使用。 FDA妊娠分级 B级: 在动物繁殖研究中( 并未进行孕妇的对照研究) , 未见到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或

注射类克准备

目前国内已有4000多例患者使用过类克(严重输液反应发生率不到1%,输液反应发生率在9%—10%左右),且全球已有超过120万(2007年100多万)的患者使用类克,不用太担心。 注射类克前的准备: 排除结核(包括体外结核): 1、询问过去史和接触史 2、做PPD皮试及胸片,均阴性可使用(建议注射后6个月复查胸片一次),PPD阳性分情况如下: 结核筛查和预防:使用类克前,建议所有患者都进行PPD 皮试,并注意详细询问过去史和接触史,同时进行X 线胸片检查。根据PPD 皮试和X线结果综合判断结果。 目前中国正在制定使用TNF阻滞剂患者的结核筛查指南,以下建议是根据目前我国的临床操作常规和国外相应的指南作的简要说明,仅供内部参考,临床病例需医生根据患者的风险/效益进行综合评估。 1、PPD<10 mm a)、如果胸片正常,无肺外结核病史,可以使用TNF 阻滞剂,建议6 个月复查胸片一次。如果用药过程中有发热,盗汗等症状,需及时检查除外结核。 b)、如果患者胸片有陈旧结核证据或肺外结核病史,需有医生向患者交代TNF 阻滞剂有激活结核的可能,如果病情需要TNF 阻滞剂治疗,建议异烟肼(INH)或利福平(RPF)预防治疗的同时使用,并建议每1-3 个月(因为类克活结核多发生在首次用药90 天内)复查胸片一次。 c)、如果胸片有活动性肺结核,先正规抗结核治疗,暂不用TNF 阻滞剂。 2、10mm《PPD<19mm a)、如果胸片正常,无肺外结核病史,建议2 周后在对侧复查PPD。如果复查PPD<19mm,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用,建议使用过程中监测胸片,可以6个月复查一次。 b)、如果胸片有陈旧TB 证据或活动性结核,同第一条。 3、PPD》20 mm,或者任何直径,但是有水泡,不论胸片如何,均建议正规抗结核治疗后再用TNF 阻滞剂。 4、用药过程中一旦出现结核,需立即停药,并正规抗结核治疗。治疗是否能再用TNF 阻滞剂,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5、如果使用类克者的家庭成员或共居者患有结核,TB 患者必需接受抗结核治疗,欲使用类克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或预防治疗。 排除感染(最近有无感冒,有无发烧等) 查肝功:

类克-详细说明书

商品名:类克 通用名: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 【类克成份】 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 【类克性状】 类克辅料:蔗糖、吐温80、磷酸二氢钠(或磷酸二氢钠-水合物)、磷酸氢二钠(或磷酸氢二钠-水合物)。 类克为白色固体,溶解后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泛乳白色光,无异物。 【类克适应症】 类风湿关节炎:类克是疾病控制性抗风湿药物。对于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克与甲氨蝶呤合用可用于:减轻症状和体征;改善身体机能,预防患者残疾。 克罗恩病:对于接受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类克可用于:减轻症状和体征;达到并维持临床疗效;促进粘膜愈合;改善生活质量;使患者减少皮质激素用量或停止使用皮质激素。 痿管性克罗恩病:对于痿管性克罗恩病患者,类克可用于:减少肠-皮肤痿管和直肠-阴道痿管的数量,促进并维持痿管愈合;减轻症状和体征;改善生活质量。 强直性脊柱炎:对于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类克可用于:减轻症状和体征,包括增加活动幅度;改善身体机能;改善生活质量。 【类克用法用量】 用法:静脉注射。 用量: 类风湿关节炎:首次给予类克3 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8周各给予1次相同剂量。类克应与甲氨蝶呤合用。对于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将剂量调整至10 mg/kg,和/或将用药间隔调整为4周。 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痿管性克罗恩病:首次给予类克5 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8周各给予1次相同剂量。对于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将剂量调整至10 mg/kg。 强直性脊柱炎:首次给予类克5 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6周各给予1次相同剂量。 使用指导:应进行无菌操作。 计算剂量,确定类克的使用瓶数:类克每瓶含英夫利西单抗100 mg,计算所需配制的类克溶液总量。 使用配有21号(0.8 mm)或更小针头的注射器,将每瓶药品用10 mL无菌注射用水溶解:除去药品的翻盖,用医用酒精棉签擦拭药瓶顶部,将注射器针头插入药瓶胶盖,注入无菌注射用水。如药瓶内的真空状态已被破坏,则该瓶药品不能使用。轻轻旋转药瓶,使药粉溶解。避免长时间或用力摇晃,严禁振荡。溶药过程中可能出现泡沫,放置5分钟后,溶液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泛乳白色光。由于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蛋白质,溶液中可能会有一些半透明微粒。如果溶液中出现不透明颗粒、变色或其它物质,则不能继续使用。 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类克的无菌注射用水溶液稀释至250 mL :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瓶或袋中抽出与类克的无菌注射用水溶液相同的液体量,将类克的无菌注射用水溶液全部注入该输液瓶或袋中,轻轻混合。 输液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输液装置上应配有一个内置的、无菌、无热源、低蛋白结合率的滤膜(孔径≤1.2 m)。未用完的输液不应再贮存使用。未进行类克与其它药物合用的物理生化兼容性研究,类克不应与其它药物同时进行输液。 经胃肠道外给药的产品在给药前应目检是否存在微粒物质或变色现象。如果发现存在不透明颗粒、变色或其它异物,则该药品不可使用。 FDA妊娠分级 B级: 在动物繁殖研究中(并未进行孕妇的对照研究),未见到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或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发现药物有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并未在设对照的、妊娠首3个月的妇女中得到证实(也没有在其后6个月具有危害性的证据)。 【类克禁忌】 已知对鼠源蛋白或类克其它成份过敏的患者禁用。 对于患有中重度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III/IV级)的患者,给予类克10 mg/mL可能增加因心力衰竭加重引起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因此类克剂量高于5 mg/mL时禁用于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类克注意事项】 感染:在接受类克治疗的患者中曾发生细菌性感染(包括败血症和肺炎)、分枝杆菌感染[包括结核病(临床上多表现为播散性的或肺部以外的结核病)]、侵袭性真菌感染和其它条件性感染,其中某些感染可能导致死亡。 应检查患者是否有潜在的结核病菌感染。在使用类克之前,应对有结核病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 类克不应用于严重感染活动期的患者。伴有慢性感染或有反复感染病史的患者应慎用类克。应告知患者并使其尽可能避免处于可能引起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中。 充血性心力衰竭:对于患有中重度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III/IV级)的患者,未发现给予类克5 mg/kg会增加因心力衰竭加重引起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但是在5 mg/kg或以下剂量或对轻度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I/II级)患者,尤其在长期治疗中,不能排除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对心力衰竭患者,应在考虑其它治疗方法后,才能慎重使用类克,且剂量不应超过5 mg/kg。上市后经验显示,使用类克的患者(无论有无明显诱发因素)有心力衰竭加重的报告,罕见新发心力衰竭(包括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报告,其中一些患者的年龄在50岁以下。如果决定给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类克,应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心力衰竭的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心力衰竭症状,则应停用类克。

益赛普的空间:类克、益赛普和美罗华:生物制剂成为风湿疾病治疗主流药物

益赛普的空间:类克、益赛普和美罗华:生物制剂成为风湿 疾病治疗主流药物 【慧聪制药工业网】“生物制剂已经成为风湿病治疗的主流药物。”在3月5日西安杨森主办的第三届风湿高峰论坛上,全国100多位一线风湿病临床专家给出了上述观点,尤其肯定了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单克隆抗体在类风湿 关节炎(RA)及强直性脊柱炎(AS)治疗领域的作用和意义。 实际上,风湿类疾病一直是我国高发病之一。据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栗占国提供的数据,目前国内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达到1970万人左右,骨关节炎患者约有3000万人,其中类风湿性关 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已经成为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 的第二大病因。 有关研究显示,75%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在发病两年内即可出现骨破坏,高达80%的患者在患病20年后出现残疾;有工作能力患者中,有1/3的RA患者在发病之后2年内丧失劳动能力,而强直性脊椎炎(AS)患者的平均退休年龄为39.4岁。

目前在风湿病治疗领域,尤其是RA/AS尚无特效药能够完 全治愈。传统药物治疗中,患者需长期服药且不能中断,但其病情控制效果亦不甚理想。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上市,部分医疗水平较高的国家在风湿病领域的用药结构已经逐 渐改变,生物制剂成为治疗主流药物。但国内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仍以传统药物治疗为主。中国13亿人口和较高的 发病率,使得国内风湿病市场成为各跨国公司新目标,而国内众多企业也纷纷发力。 生物制剂迅猛发展 据了解,常见的药物治疗方案中,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糖皮质激素和其他缓解病情药物(DMARD)为主,可以实 现缓解患者疼痛和减轻各类症状的作用。但是临床观察发现,即使连续使用传统药物治疗5~10年,使得疾病的活动指标能够得到改善,其关节破坏仍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但是近年来,生物制剂的上市改变了这一状况。生物制剂是针对特定致病性靶分子的拮抗物,通过分子的靶向性来阻断疾病因子的发生和发展,与传统小分子化合物相比其靶向性高,治疗有明确目标。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各种疾病的生物制剂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