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俗学在线作业

民俗学在线作业

民俗学在线作业
民俗学在线作业

民俗学在线作业

单选 1.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 A )、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分值:4 A. 饮食 B. 言语禁忌 C. 婚礼习俗 D. 生养习俗 2.英国的詹姆斯,乔治·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在著名的( A )书中谈到禁忌的原则。分值:4 A. 《金枝》 B. 《民俗学概论》

C. 《什么是民俗》

D. 《原始文化》

3.中国现存最伟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中国古建筑艺术最典型的代表是( D ) 分值:4 A. 长城 B. 颐和园 C. 圆明园 D. 故宫

4.中国十二生肖的出现,是( C )的一种表现。分值:4 A. 天地崇祀 B. 水火崇祀 C. 动物崇祀 D. 鬼神崇祀

5.有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恋爱节”,或可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分值:4 A. 腊八节 B. 乞巧节 C. 端午节

D. 春游 6.民俗内容变异的规律不包括。分值:4 A. 累积沉淀 B. 实存形亡 C. 化旧立新 D. 形存实亡7.史诗,叙事诗如《诗经》中的《生民》《公刘》,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史诗《江格尔》,苗族史诗《古歌》等凭借传播。分值:4 A. 口承载体 B. 心意载体 C. 心意载体 D. 多种载体结合8.我国早期婚俗中,普遍实行族外婚姻。分值:4 A. 神农时代 B. 炎帝时代 C. 远古时期 D. 黄帝时代9. 八大菜系中粤菜是以广州、( B )、东江三种地方菜为主体的菜系。分值:4 A. 汕头 B. 潮州 C. 东莞 D. 佛山10.《菊花与刀》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写的一部研究日本国民性和日本民族文化的书分值:4 A. 弗罗伊德 B. 本尼迪克特 C. 利奇 D. 泰勒11.先民囿于物质条件和社会生产的限制和初民唯有的野性思维能力,最初持万物与人一样有灵的观念,把自然力加以

形象化,并借助想象,企图支配、征服自然万物,此而萌发了中国先民童年阶段的最早的民俗——分值:4 A. 神话、巫术 B. 崇拜 C. 图腾 D. 禁忌12.( A )是华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样式: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其建筑样式,与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民众心态是十分协调和一致的。分值:4 A. 干拦式建筑 B. 四合院 C. 木屋 D. 堂房13.民俗的载体包括口承的、心意的和的载体分值:4 A. 历史典籍 B. 文字 C. 艺术符号 D. 行为14.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在中国当代民俗学研究重整旗鼓之际,敏锐地指出,当前我们的民俗学研究“不能固守英国民俗学早期的旧框框”,要“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并首先提出了“民众的‘生活相’”的新概念。分值:4 A. 钟敬文 B. 邬丙安 C. 顾颉刚 D. 何思敬为民俗学国际通用术语,民俗学开创者

率先提出,它本是Folk与lore合成的。Lore为知识,研究之义,Folk意为没有文化,土里土气的乡下民众。分值:4 A. 汤姆斯(Thomas) B. 马林诺夫斯基C. 列维·斯特劳斯 D. 盖塔·霍克斯简答 1.解释民俗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分值:20 答:民风民俗是贴身的“老棉袄”,外国人来中国最喜欢搜罗那些民风民俗的残迹和余物,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久远的民族个性。随着时光流逝,我们保留下来的民风民俗逐渐减少了。但是每年在特定的日子,它们会大规模卷土重来,这些日子主要是指传统的节日,尤以春节最为重要。如今民风民俗仍在,但也许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它在于我们重新找回自己的身份证明,重新体验一种“回老家”的感觉,或者在这个年关的时候怀念那些已经过完了的岁岁年年。在许多地方,比如在浙江青田,进矿挖煤,不可说“洞”字,而老鼠却成了矿工们的吉祥物。他们认为“老鼠”代表着安全。而民

间向来有老鼠娶亲的吉祥画。这里面也许有科学依据,因为在矿井下,如果有很多老鼠,也许能证明这里有通向外面的孔穴,因此有利于安全。此看来,许多民俗其实具有着某种科学的成分,但是这种科学的成分是以非科学的包装而出现的,因此它就远离了科学的本性了。而有些民族禁忌,则有着某种心理学的解释。有些禁忌是古老的信仰,人们信仰万物有灵论。人们认为我们身边的每个东西都有生命,有自己的想法,不仅仅是动植物,就是茶杯、茶壶等也有自己的生命,所以它们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所以好多人制造了一些禁忌,比如茶壶的嘴不能对着自己的客人,因为茶壶的谐音是“茶虎”,如果对着客人自然就是冒犯他了。再如客人第一次来你家,你可不能让他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滚烫的滑溜的,吃饺子难道是让客人快点滚不成?今天看来,这些鸡零狗碎的细节,其实也是一种交流感情的方式,比如一个拙于言语的人不能向自己

的客人用话语表示亲近和好感,他就可以利用这些小细节来让客人体会到主人对他的尊重。这不也给平凡的生活添加了很多神秘的乐趣吗? 2.为什么说民俗不仅仅是“文化遗留物”?分值:20 答:它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当地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当地文明的一部分。托姆斯在他的民俗概念和民俗研究中吸收了海德?D格林的把民俗定义为民族遗留物的观点,但它也受到了“泰勒的科学”的进化观的影响。1871年爱德华?莫莱特?泰勒在他的作品《原始文化》中声称文化是泛人类野蛮过去的结果,文化的发展可以一些“遗留物”?D?D风俗和思想的事实来证明,这些风俗和思想只有在它们产生的原始环境下才有意义,环境很大程度上与现代野蛮部落的条件是一致的。尽管泰勒相信人类心理的一致性和文明归功于野蛮祖先,对民俗学家来说,野蛮和文明却被认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野蛮和文明的区分被看作是遗传的

和不可克服的,“农民和未受教育的”不能被归为文明的另一面。泰勒在过去只注意到“英国农民和非洲黑人之间的微小差异”。但对民俗学家来说,这不是随意的类比而是基本原理。泰勒的进化论改变了过去话语的性质。第一、以前认为民俗作为遗留物是野蛮人类的远古过去,不仅仅是民族学定义的民俗的古昔时代。第二、民俗是文明发展中被遗忘而不是被珍惜或挽救的东西。最后,海德和格林兄弟对民族的最初定义和区分是血统路线决定的?D?D也就是,沿着民族之线?D?D而英国的遗留物民族学家则沿着“等级”之线。一个农民作为个体出现;他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况是如此不同超乎人们的想象9。民俗学家想要掌握游离于文化之外的这个阶层的心理状况,他们的知识是口头相传,他们的风俗是地域性的、丰富的,不是上面强加的。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 ?一、准备工作 ?二、调查方法 ?三、整理资料 一、准备工作 ?1、案头准备 ?2、选点 ?3、物质准备 1、案头准备 ?(1)阅读文献 ?(2)田野作业选题 ?(3)形成假设 ?(4)撰写论证计划 ?(5)编制日程表 1、案头准备 ?(1)阅读文献 –民族志档案资料 ?历代民族志、民俗志,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等 –地方文献书目 ?地方志、历代笔记等 ?《新疆图志》 –考虑调查方向 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 ?1979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会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有关文艺家协会陆续发起“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 的编纂工作。 ?首批启动的是《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 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时称“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规划共300卷(每省、自治区、直辖市各10卷)、450 册,约5亿字。 1、案头准备 ?(2)田野作业选题 –尽可能完整地对他者文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集中注意力,对他者文化中的某些行为进行探讨 –将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1、案头准备 ?(3)形成假设 –可进一步更改 1、案头准备 ?(4)撰写论证计划 –选题题目

–内容 –价值 –研究基础 1、案头准备 ?(5)编制日程表 –出发时间、集结地点、旅行方式、进入方式 –食宿安排 –调查分工 –地方联系人与工作步骤 –搜集资料的方法、访谈对象与地点 –阶段性离开的时间和标志 2、选点 ?在原调查地开辟新点 ?回访选点 ?通过阅读文献选点 ?通过实地考察选点 ?根据对象要求选点 ?根据课题随意选点 3、物质准备 ?经费、票证、 ?资料(地图、计划、日程表、相关文献资料等)?书写工具(红蓝笔等) ?技术设备(拍摄、录音、录像) ?食宿用品 ?礼品 ?通讯设备 ?办公设备 3、物质准备 ?红头文件 ?盖章介绍信 ?联系人 ?见面礼 ?办一件对方认为重要的事 ?跟领导打招呼 ?秘密认同 ?恢复旧关系 ?勿犯旧错误 二、调查方法 ?1、与地方信息提供者合作 ?2、参与观察 ?3、现场访谈 ?4、绘图与照相 ?5、转写技术(括号) ?6、答谢原则

吉大17春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一

吉大17春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1. 生命降生仪式称为()。 A. 洗三 B. 满月 C. 周岁 D. 抓周 正确答案: 2. ()是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期。 A. 秦代 B. 汉代 C. 宋代 D. 清代 正确答案: 3. 元宵节燃放灯火之俗始于()。 A. 祀蚕神 B. 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 C. 祭祀紫姑神 D. 汉武帝祀太乙神 正确答案: 4. 民间歌谣中数量最多的是()。 A. 情歌 B. 时政歌 C. 仪礼歌 D. 生活歌 正确答案: 5. 影响最大的民间宗教秘密组织是()。 A. 天师道 B. 太平道 C. 白莲教 D. 十姊妹 正确答案:

吉大17春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从组织行为来看,社会组织民俗可以分为()。 A. 组织的角色民俗 B. 组织的观念民俗 C. 接纳组织成员的民俗 D. 组织的活动民俗 正确答案: 2. 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A. 类型性 B. 地域性 C. 季节性 D. 功能性 E. 科学性 正确答案: 3. 属于中国古代居民住房风格的是()。 A. 半穴居 B. 井干式 C. 石室 D. 干栏式 E. 竹木结构的草房 正确答案: 4. 下列属于宗教组织结构民俗的是()。 A. 分家 B. 立族 C. 入族 D. 合谱 正确答案: 5. 术士主要包括()。 A. 山 B. 医 C. 命 D. 卜 正确答案: 6. 民间服饰主要包括()。 A. 衣着 B. 各种附加的装饰物 C. 对人体自身的装饰

中外民俗学作业

中 外 民 俗 学 作 业 任课老师:李长林 电子信息学院 电气105班 201000474519 许建强

●.家乡(县域)风俗的主要内容 ●家乡风俗与外地风俗的区别 ●家乡风俗的陋习 ●家乡风俗的评价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的一个农村,汤阴因位于汤河之南而得名,不仅是周文王被拘处所——羑里城的所在地,也是抗金英雄岳飞的故乡。历史文化氛围浓厚,保持着淳朴的民风民俗,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们县城的一些民俗民风。 先说一下节日民俗,汤阴帏子舞是活跃在豫北区域的一种古老舞蹈表演,俗称跑帷子。跑帷子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由古代战争衍生出的是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大型民间舞蹈活动,起源于春秋,成形于秦汉,盛于宋、元、明、清各代和民国初年并延续至今,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军事价值、艺术价值和民俗价值。目前,跑帷子仅存于河南省汤阴县古贤、白营两个乡。当地群众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十六以及农闲时期,都要自制帏子表演帏子舞。 据传跑帷子是春秋战国时代将士为纪念齐桓公的爱妃长卫女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这一王室祭祀活动继而演变为模仿行兵布阵的娱乐活动,后发展为宽泛的乡民求神拜庙、欢庆节日的娱乐性活动。 帏子舞具有古代战争和民间祭祀活动的双重特点,帏子舞从古代战争中演变而来,与其他舞蹈相比,它的舞步、阵式、道具、配乐等都别具一格,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帏子舞是一种独特的

团体型、广场型的民间传统舞蹈,近 200 名舞者按照《易经》中的八卦阵法不断变换出 100 多种阵势,气势磅礴。 跑帷子规模宏大,场景壮观,内容丰富,形式完美,在民间舞蹈中实属罕见。演出伊始,在一阵震耳欲聋的土炮声中,两名衙皂打扮的开道者手提大筛锣鸣锣开道,伴着洪亮而浑厚的锣声,跑帷子活动便拉开了序幕。此后,两名身跨骏马手挥令旗的“报马”往来奔驰,开拓场地。接着,乐声四起,锣鼓笙笛合奏出节律铿锵的民间乐曲,或高亢激昂,或悠扬婉转。那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的乐曲烘托出了跑帷子特定的艺术氛围,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这时,两名手持龙头的帷子头带领由彩旗手和鼓手组成的乐队,在低沉、浑厚的打击乐中依次进场,分列两旁,伴随着乐曲节奏的变换,鼓手们跳起了粗犷欢快、热情奔放的民间舞蹈,那优美动人的舞姿,构成了一幅幅淳朴又美丽的民族风俗画。鼓乐队舞蹈结束后,分列两旁,继续击奏欢快奋进的乐曲。伴着锣鼓铿锵的节奏,一支由 72 名身披各色彩缎、手擎五彩缤纷的帷子的青年组成的庞大舞队在帷子头的带领下分两队如二龙 出水般奔腾着进入场地,然后,分三组轮番舞蹈,依照阵图排列成各种阵势和图案。每次舞蹈时,帷子手们踏着鼓点屈膝、微蹲作小步跑,富有节奏感地来回奔跑,每跑一步,帷子上的彩带铜铃就颤动一下,发出哗哗的响声。阳光之下,银光闪烁,彩带翻飞,舞影婆娑,其景象之美丽、场面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阵图跑成之后,帷子手们迅速按原线路收起排成原队形,准备再次组成新的阵势。伴随着帷子队伍进入场地的还有充满着皇家威严气势的全副銮驾以及衙皂簇拥下

民俗学教案

民俗学教案 【篇一: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 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 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 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 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 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 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 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 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 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 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 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 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 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

民俗学在线作业答案

民俗学作业一 1、物质生活民俗,包括( )、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饮食 2、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在中国当代民俗学研究重整旗鼓之际,敏锐地指出,当前我们的民俗学研究“不能固守英国民俗学早期的旧框框”,要“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并首先提出了“民众的…生活相?”的新概念。 八大菜系中粤菜是以广州、( )、东江三种地方菜为主体的菜系。潮州 3、中国现存最伟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中国古建筑艺术最典型的代表是( ) 故宫 4、中国十二生肖的出现,是( )的一种表现。动物崇祀 5、Folklore为民俗学国际通用术语,由民俗学开创者()率先提出,它本是Folk与lore合成的。Lore为知识,研究之义,Folk意为没有文化,土里土气的乡下民众。汤姆斯(Thomas 6、《菊花与刀》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写的一部研究日本国民性和日本民族文化的书本尼迪克特 7、英国的詹姆斯,乔治·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在著名的( )书中谈到禁忌的原则。《金枝》 8、有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恋爱节”,或可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游 9、我国早期婚俗中,()普遍实行族外婚姻。黄帝时代 10、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在中国当代民俗学研究重整旗鼓之际,敏锐地指出,当前我们的民俗学研究“不能固守英国民俗学早期的旧框框”,要“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并首先提出了“民众的‘生活相’”的新概念。邬丙安 12、民俗的载体包括口承的、心意的和()的载体历史典籍 13、先民囿于物质条件和社会生产的限制和初民唯有的野性思维能力,最初持万物与人一样有灵的观念,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并借助想象,企图支配、征服自然万物,由此而萌发了中国先民童年阶段的最早的民俗——(崇拜14、史诗,叙事诗如《诗经》中的《生民》《公刘》,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史诗《江格尔》,苗族史诗《古歌》等凭借()传播。多种载体结合 15、( )是华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样式: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其建筑样式,与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民众心态是十分协调和一致的。干拦式建筑 ( )是华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样式: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其建筑样式,与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民众心态是十分协调和一致的。干拦式建筑 解释民俗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民风民俗是贴身的“老棉袄”,外国人来中国最喜欢搜罗那些民风民俗的残迹和余物,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久远的民族个性。随着时光流逝,我们保留下来的民风民俗逐渐减少了。但是每年在特定的日子,它们会大规模卷土重来,这些日子主要是指传统的节日,尤以春节最为重要。如今民风民俗仍在,但也许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它在于我们重新找回自己的身份证明,重新体验一种“回老家”的感觉,或者在这个年关的时候怀念那些已经过完了的岁岁年年。 在许多地方,比如在浙江青田,进矿挖煤,不可说“洞”字,而老鼠却成了矿工们的吉祥物。他们认为“老鼠”代表着安全。而民间向来有老鼠娶亲的吉祥画。这里面也许有科学依据,因为在矿井下,如果有很多老鼠,也许能证明这里有通向外面的孔穴,因此有利于安全。 由此看来,许多民俗其实具有着某种科学的成分,但是这种科学的成分是以非科学的包装而出现的,因此它就远离了科学的本性了。而有些民族禁忌,则有着某种心理学的解释。有些禁忌是古老的信仰,人们信仰万物有灵论。人们认为我们身边的每个东西都有生命,有自己的想法,不仅仅是动植物,就是茶杯、茶壶等也有自己的生命,所以它们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所以好多人制造了一些禁忌,比如茶壶的嘴不能对着自己的客人,因为茶壶的谐音是“茶虎”,如果对着客人自然就是冒犯他了。再如客人第一次来你家,你可不能让他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滚烫的滑溜的,吃饺子难道是让客人快点滚不成?今天看来,这些鸡零狗碎的细节,其实也是一种交流感情的方式,比如一个拙于言语的人不能向自己的客人用话语表示亲近和好感,他就可以利用这些小细节来让客人体会到主人对他的尊重。这不也给平凡的生活添加了很多神秘的乐趣吗? 为什么说民俗不仅仅是“文化遗留物”? 它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当地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当地文明的一部分。 托姆斯(Thoms)在他的民俗概念和民俗研究中吸收了海德?D格林(Herder-Grimm)的把民俗定义为民族遗留物的观点,但它也受到了“泰勒的科学”的进化观的影响。1871年爱德华?莫莱特?泰勒(Edward Murnett Tylor)在他的作品《原始文化》中声称文化是泛人类野蛮过去的结果,文化的发展可以由一些“遗留物”?D?D风俗和思想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 ?一、准备工作 ?二、调查方法 ?三、整理资料 一、准备工作 ?1、案头准备 ?2、选点 ?3、物质准备 1、案头准备 ?(1)阅读文献 ?(2)田野作业选题 ?(3)形成假设 ?(4)撰写论证计划 ?(5)编制日程表 1、案头准备 ?(1)阅读文献 –民族志档案资料 ?历代民族志、民俗志,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等 –地方文献书目 ?地方志、历代笔记等 ?《新疆图志》 –考虑调查方向 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 ?1979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会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有关文艺家协会陆续发起“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 ?首批启动的是《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时称“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规划共300卷(每省、自治区、直辖市各10卷)、450册,约5亿字。 1、案头准备 ?(2)田野作业选题 –尽可能完整地对他者文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集中注意力,对他者文化中的某些行为进行探讨 –将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1、案头准备 ?(3)形成假设 –可进一步更改 1、案头准备 ?(4)撰写论证计划 –选题题目 –内容 –价值

–研究基础 1、案头准备 ?(5)编制日程表 –出发时间、集结地点、旅行方式、进入方式 –食宿安排 –调查分工 –地方联系人与工作步骤 –搜集资料的方法、访谈对象与地点 –阶段性离开的时间和标志 2、选点 ?在原调查地开辟新点 ?回访选点 ?通过阅读文献选点 ?通过实地考察选点 ?根据对象要求选点 ?根据课题随意选点 3、物质准备 ?经费、票证、 ?资料(地图、计划、日程表、相关文献资料等) ?书写工具(红蓝笔等) ?技术设备(拍摄、录音、录像) ?食宿用品 ?礼品 ?通讯设备 ?办公设备 3、物质准备 ?红头文件 ?盖章介绍信 ?联系人 ?见面礼 ?办一件对方认为重要的事 ?跟领导打招呼 ?秘密认同 ?恢复旧关系 ?勿犯旧错误 二、调查方法 ?1、与地方信息提供者合作 ?2、参与观察 ?3、现场访谈 ?4、绘图与照相 ?5、转写技术(括号) ?6、答谢原则 –不当审讯者、支配者、监视者和旁观者三、整理资料

民俗学在线作业答案

民俗作业二 1.阐述中西饮食习俗观念的差异。 答:中国人的饮食习俗: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因此古代有称在位者为"肉食者"。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至后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在食具方面,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许多欧美人看到东方人使用筷子,叹为观止,赞为一种艺术创造。实际上,东方各国使用筷子其源多出自中国。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筷子,确实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西式餐饮:法国,由于历代法国国王崇尚美食,使得当时的法国名厨辈出,烹怔菱也很我,奠定了法式菜在西餐中的重要地位。但目前法餐却趋于保守,发展较为缓慢。 意大利,意大利地处南欧的亚平宁半岛,优越的地理条件使意大利的受精和食品加工业都很发达,其以面条,奶酪,色拉米肉肠著称于世。时至今日,意大利菜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英国,英国的农业有发达,粮食每年主要靠进口,英国人也不像法国人那样崇尚美食,因此英式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英国人也常自嘲自己不善烹调。但英式菜的早餐却很丰盛,受到西方各国的普遍欢迎。 美国,由于在美国的英国移民较多,所以美式菜基本上是在英式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由于美国的历史短,传统、保守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美国人得当地丰富的农牧产品,结合欧洲其他移民和当地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惯,形成了独特的美国饮食文化。" 俄罗斯,俄式菜受法式菜影响较大,奥地利、匈牙利等国菜式的一些特点,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逐渐形成顾具特色的俄式菜。 德国,德国人喜爱运动,所以食量较大,他们保留了以肉食为主的日尔曼遗风,德式菜看以丰盛实惠、朴实无华而著称。 通过以上的论述,大家应该对中西方饮食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因此,在面对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饮食文化的时候,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取舍,不可一味追求味觉上的享受,从而摄入过多高热量的食品,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不可对这些新鲜事物盲目排斥,西方的饮食的确值得一尝,绝对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2.民俗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从根本上说,民俗文化的传播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纵向的传播,即按照历史的发展进程或人类生活的改善规律依序地由原始社会到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到现代社会到今天的现实生活进行传播。民俗文化的纵向传播仅仅是一种传播的形式,在纵向传播的形式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也可以把这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叫做模式。根据传播方式和介体的不同,把它分为链式传播模式、相互传播模式、根式传播模式三种模式。 另一种是横向传播,即由一个族群向另一个族群,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一个民族向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由近向远(或有时也存在跳跃式)的传播。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是民俗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表达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民俗文化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不同民俗文化之间存在的相互碰撞和交往以及吸收和保存。 3.为什么在流传过程中,民俗分向本土偏移? 答:当两种文化相遇的时候,相撞的时候,往往有一种文化,或者说一种比较强的文化,向他自己靠拢。碰撞的时候不是偏向他往往就是偏向他。很少有一种平等的,大家平起平手,这种叫做文化的偏移。文化的偏移就是向外偏移或者向内偏移。站着本土立场上,我们所指的本们偏移其他的一种文化,比如说外国的文化,江苏的文化到上海来了。比如说外地人来到上海,当他溶入了上海这个文化圈以后,形成了和当地文化的一种偏移。我们本为天性的,光说是没用的,还要看实际中的―――。在上海本位偏移的事情很多。上海你什么菜肴都可以吃到,但是你要吃某一个地方的正宗菜肴,或者说这种菜肴在上海真的要生根,要落脚,要有生意,它不得不发生本们偏移,这是最典型的事情。有

民俗学问答题

二、问答题 1、影响民俗的因素?请本别论述 (1)经济因素: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象,它的产生总是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和要求,也就是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中国的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并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以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作为衡量标准的,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下会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这就使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 (2)政治因素:民俗事象本来是由民间创造并传承的,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当人类社会进入社会之后,民俗有不可避免地受到阶级和政治的影响。统治阶级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一方面利用落后民俗愚弄人民;另一方面用强制的手段,改变原有的民俗,以适应自己的需要。所以政治对民俗的影响有时是直接的,往往左右着民间的民俗活动; (3)地理因素: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山川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风俗和习惯。这表现出民俗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选择性。居住地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往往形成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传承的民俗也不同; (4)宗教因素:许多民俗事象的传承,是和宗教信仰有关的,有些民俗就是由原来的宗教仪式演变而来。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原始人的思维充满了直观和幻想的特点。他们认为世界上的每一种事物,都存在着“灵魂”,并对每一种事物都作人格的解释。这样就形成了各民族流传至今的丰富多彩的神话。另一方面,他们又采取某种方式,对自然物产生崇拜,靠行为和口头语言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便形成各民族一些独特的民俗事象; (5)语言因素: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民俗文化借以传承的工具。语言本身就是独特的民俗文化事象。从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今天各民族所使用的不同语言,无论是从语言系统和表达思想感情的独特方式——语法系统来看,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民俗正是靠口头语言,一代一代延续下来,并得到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 2、民俗的基本特征,请分别论述。 (1)社会性和集体性。民俗的社会性,是指民俗是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所形成和约定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既具有地域性,又具有民俗性。有时是一个村寨、数个村寨、一个民族,甚至普及全国。所以民俗的社会性,实际上是指群众性。 民俗的集体性,首先是指民俗事象的产生,是集体创造的结果。或者是由个人创造,经集体的响应、丰富发展起来。其次,集体性是指民俗的传承依靠集体的行为来完成。集体的创造和传承,是民俗在流传上的突出特点。 (2)类型性和模式性。民俗的类型性和模式性。是指民俗事象在其表现形式上的特点。也是指民俗事象中带支配力的主流部分。它为社会的成员所共同遵守,并且成为约束其行为的标准。 (3)变异性。民俗的变异性是指民俗事象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民俗是靠集体创作、靠口头和行为传承、传播的。这就直接决定了民俗事象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化状态之中。这种变动是大量的,必然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变异性,决定了民俗向前发展,成了民俗变革的驱动力,并由此造成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创造。所以,变异、再创造,是民俗形成和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4)传承性和播布性。民俗的传承性,主要表现为在传承过程中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许多的民俗事象,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经历十分复杂的变化,但就其核心和“母题”部分,却仍然顽固地保留着,而且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形式。民俗的播布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非常时期的民俗传播,如战争、灾荒、瘟疫流行等原因,迫使一个

民俗学在线作业三

论述 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作答,字数要求1000-3000字之间。 1.考察当地某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事象。方式:对当地的老年人进行访谈,了解这一民俗事象形成的原因;关注当地人对这一民俗事象的各种解释。观察当地人是如何完成这一民俗事象的。 2.讲述当地一种有特色的民俗事象。(侧重讲述过程和文化内涵)分值:100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自古以来,无论是公祭人文初祖,还是民祭已逝的亲人、祖先;无论是国家祀典,还是民间的扫墓上坟,都在庄重地对先人、先祖送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传承了中华文明“礼仪”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宗法文明传承史的国家。古人认

民俗学简史

民俗学简史 一、国外民俗学发展简史 民俗学发端于欧洲诸国,作为一门学科却是最早在英国建立。最早使用民俗学(F olklore)这个词语的是英国人古物学者汤姆斯,他在1846年提议以Folklore这个词代替过去对民俗文化的种种称呼。近代欧洲个国民俗学是伴随着民族主义的发展而兴起的,而它的发端多由搜集整理民间口头作品开始。18世纪后期之后,欧洲社会经历了一场剧烈的转型,不仅发生了诸如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剧烈社会政治变革,而且在精神文化领域也经历了一场大革命——民族主义思想开始崛起。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以国家为单位,强调一国民族性和排他性,希望建立统一的民族精神和独立的国家,统一的民族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国家独立和统一的政治诉求。语言是衡量民族性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文化载体,在国家被外来文化入侵的情况下,他们希望能够找到真正能够代表民族特色的东西,而那些在民间流传的、未被外来文化“入侵”的乡土中的民间口头传说就成了他们收集整理的第一选择。 民俗学首先产生于德国,德国的学者在浪漫主义者赫尔德(Johann Herder,17 44—1803)的影响下开始对民间口头传说进行搜集和整理。比较有影响的有德国民俗学奠基者、著名语言学家格林兄弟:雅格布?格林(Yacob Grimm,1785—1863),威廉?格林(Wilheim Grimm,1786—1859)出版的《儿童与家庭故事集》、《德国的传说》、《德国的神话》等影响极大的著作。以格林兄弟为代表的民俗研究方式后来发展成为民俗学研究的神话学派。此后,德国民俗学在本国民俗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继续发展,于1891年建立了德国第一个民俗学组织——柏林民俗学会,于190 4年成立了全德民俗学会联盟。 民俗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在英国建立,在格林兄弟的影响下,英国那些嗜好古物的学者开始了对民俗的研究。他们不但搜集口头传说,而且,一切年代久远的东西他们都感兴趣,包括搜集民间风俗习惯、信仰仪式等等。古物学家汤姆斯发明了一个自造的单词——Folklore来指称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并很快被多数学者接受。牛津大学的德裔教授谬勒以“语言疾病说”和“自然神话论”来对神话进行研究,而人类学之父泰勒则以“万物有灵论”和“遗留物说”对信仰习俗进行考察,认为民俗是应该加以改革的对象。以谬勒和泰勒的理论进行民俗学研究后来分别发展成为民俗学的语言学派和人类学派。 民俗学在北欧是和民族运动共同发展的,受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芬兰、丹麦、瑞典以及挪威民俗学都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北欧的民俗学发展历程大致相似,其中芬兰民俗学发展较早,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民族运动中,芬兰民俗学之父隆诺特对口传文学进行收集整理并且出版了芬兰史诗《卡勒瓦拉》,是芬兰民俗学发展的标志性著作。在科隆时代,以科隆父子为代表的芬兰民俗学家创造了芬兰历史地理方法,并使芬兰成为当时世界民俗学研究的中心。而同时期的阿尔奈将注意力转向故事结构的分析,出版了《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阿尔奈的弟子美国学者汤普森将其进一步增订后,成为民俗学的经典著作,AT分类法也成为研究民俗的学者必须掌握的分析工具。

民俗学在线作业三

论述 1.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作答,字数要求1000-3000字之间。1.考察当地某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事象。方式:对当地的老年人进行访谈,了解这一民俗事象形成的原因;关注当地人对这一民俗事象的各种解释。观察当地人是如何完成这一民俗事象的。2.讲述当地一种有特色的民俗事象。(侧重讲述过程和文化内涵)分值:100 剪纸艺术被喻为“母亲的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异之花,成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在湖南西部云贵高原东部末端的武陵山区,湘西苗族妇女用心灵和锉刀创造出具有湘西特色的剪纸品种,锉花艺术,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剪纸艺术,但是它和一般的汉族剪纸有着很大的区别。苗族锉花以独特的制作工艺,锉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纹样,传承着苗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一、湘西苗族锉花的功能分类 苗语称剪纸花样为“本”,剪纸称为“锉本”。分别用作衣裤花边、围裙、鞋花、帽花、帐檐花、枕头花等处的刺绣底样。湘西苗族剪纸按其实用性可分为服饰类纹样和日常物品类农村信息化服务网站纹样两大类。 二、湘西苗族锉花的主要纹样 湘西苗族锉花纹样概括起来有六种代表类型。 1.龙凤纹样 2.狮子纹样 3.蝴蝶纹样 4.花鸟组合纹样 5.动植物组合纹样 6.其它纹样 三、湘西苗族锉花的艺术风格 作为锉花艺术,苗族与汉族存在着较大的风格差异。一是工具及制作方式不同,汉族剪纸用剪刀“绞花”,“绞花”是拿在手上剪成的,作品一次只加工一张或三五张。苗族锉花是用特制的刻刀“锉”成的,“锉”花是在特制的蜡板上刻锉而成的,一般刻锉10层,最多可刻锉20层,所以生产是批量的。二是用途不同,汉族剪纸用于窗花和喜庆等装饰,以世俗生活为主体营造热闹气氛,必须用红纸或彩色纸。苗族锉花只用作刺绣底稿,只用白纸并且有刺绣针法提示。三是图案主要构成元素不同,汉族以人事生活为主体,苗族以动植物为主体。四是艺术风格不同,汉族剪纸注重写实,多取平面视角构图,苗族锉花注重写意,

《民俗学》教学大纲

《民俗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授课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时数:36 学分: 2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旨在在于提高大学生素质,拓宽专业知识面; 同时也为有相关研究兴趣,毕业后准备继续在此方向深造或者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同学铺垫基础,培养他们的研究热情,引导他们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探索研究 2.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民俗学基本概念、主要理论方法,以及各种类型的民俗文化知识。 3.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本课程主要研究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民间文化现象,探讨民俗事象形成和演变的规律。 要求:掌握民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并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分析自己熟悉的民俗事象。从宏观上了解民俗特征、本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其社会功能,同时加深对民俗现象背后意义的理解。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1章概论(课堂讲授6学时) 使学生了解民俗学的定义、特征、性质、作用。 重点:讲解作为独立学科的民俗学的特征。 难点:理解当前对于民俗学学科性的争议。 第2章居住民俗(课堂讲授3学时) 使学生了解我国各地主要的民居类型、各民族村落传统附属建筑,掌握建房仪式、相关习俗以及居室文化。 重点:地域环境与民居建筑的关系。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建筑空间理解中国人的空间观念。 第3章服饰民俗(课堂讲授3学时) 使学生了解服饰民俗的内涵,服饰的功能,掌握服饰民俗的特点。 重点:介绍服饰民俗的特点。 难点:解析服饰民俗流行的特点。 第4章饮食民俗(课堂讲授3学时) 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饮食结构和各民族的饮食习俗,掌握饮食烹饪技术、饮食民俗观念、饮食民俗类型。 重点:节日饮食和仪式饮食。 难点:解析物质文化的象征符号意义。

民俗学在线作业

单选 1.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 A )、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分值:4 A. 饮食 B. 言语禁忌 C. 婚礼习俗 D. 生养习俗 2.英国的詹姆斯,乔治·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在著名的( A )书中谈到禁忌的原则。分值:4 A. 《金枝》 B. 《民俗学概论》 C. 《什么是民俗》 D. 《原始文化》 3.中国现存最伟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中国古建筑艺术最典型的代表是( D ) 分值:4 A. 长城 B. 颐和园 C. 圆明园 D. 故宫 4.中国十二生肖的出现,是( C )的一种表现。分值:4 A. 天地崇祀 B. 水火崇祀 C. 动物崇祀 D. 鬼神崇祀 5.有学者称(D )为中国古代的“恋爱节”,或可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分值:4 A. 腊八节 B. 乞巧节 C. 端午节 D. 春游 6.民俗内容变异的规律不包括(D )。分值:4 A. 累积沉淀 B. 实存形亡 C. 化旧立新 D. 形存实亡 7.史诗,叙事诗如《诗经》中的《生民》《公刘》,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史诗《江格尔》,苗族史诗《古歌》等凭借(D )传播。分值:4 A. 口承载体 B. 心意载体 C. 心意载体 D. 多种载体结合 8.我国早期婚俗中,(D )普遍实行族外婚姻。分值:4 A. 神农时代 B. 炎帝时代 C. 远古时期 D. 黄帝时代 9. 八大菜系中粤菜是以广州、( B )、东江三种地方菜为主体的菜系。分值:4 A. 汕头 B. 潮州 C. 东莞 D. 佛山 10.《菊花与刀》美国文化人类学家(B )写的一部研究日本国民性和日本民族文化的书分值:4 A. 弗罗伊德 B. 本尼迪克特 C. 利奇 D. 泰勒 11.先民囿于物质条件和社会生产的限制和初民唯有的野性思维能力,最初持万物与人一样有灵的观念,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并借助想象,企图支配、征服自然万物,由此而萌发了中国先民童年阶段的最早的民俗——(B )分值:4 A. 神话、巫术 B. 崇拜 C. 图腾 D. 禁忌 12.( A )是华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样式: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其建筑样式,与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民众心态是十分协调和一致的。分值:4 A. 干拦式建筑 B. 四合院 C. 木屋 D. 堂房 13.民俗的载体包括口承的、心意的和(A)的载体分值:4

民俗学在线作业答案

民俗学作业一 1、物质生活民俗,包括()、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饮食 2、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在中国当代民俗学研究重整旗鼓之际,敏锐地指出,当前我们的民俗学研究“不能固守英国民俗学早期的旧框框”,要“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并首先提出了“民众的…生活相?”的新概念。 八大菜系中粤菜是以广州、()、东江三种地方菜为主体的菜系。潮州 3、中国现存最伟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中国古建筑艺术最典型的代表是()故宫 4、中国十二生肖的出现,是()的一种表现。动物崇祀 5、Folklore为民俗学国际通用术语,由民俗学开创者()率先提出,它本是Folk与lore合成的。Lore为知识,研究之义,Folk意为没有文化,土里土气的乡下民众。汤姆斯(Thomas 6、《菊花与刀》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写的一部研究日本国民性和日本民族文化的书本尼迪克特 7、"英国的詹姆斯,乔治·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在著名的()书中谈到禁忌的原则。《金枝》 8、"有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恋爱节”,或可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游 9、我国早期婚俗中,()普遍实行族外婚姻。黄帝时代 10、"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在中国当代民俗学研究重整旗鼓之际,敏锐地指出,当前我们的民俗学研究“不能固守英国民俗学早期的旧框框”,要“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并首先提出了“民众的‘生活相’”的新概念。邬丙安 12、"民俗的载体包括口承的、心意的和()的载体历史典籍

13、"先民囿于物质条件和社会生产的限制和初民唯有的野性思维能力,最初持万物与人一样有灵的观念,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并借助想象,企图支配、征服自然万物,由此而萌发了中国先民童年阶段的最早的民俗——(崇拜 14、"史诗,叙事诗如《诗经》中的《生民》《公刘》,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史诗《江格尔》,苗族史诗《古歌》等凭借()传播。多种载体结合 15、"()是xx的传统民居样式: 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其建筑样式,与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民众心态是十分协调和一致的。干拦式建筑 ()是xx的传统民居样式: 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其建筑样式,与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民众心态是十分协调和一致的。干拦式建筑 解释民俗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民风民俗是贴身的“老棉袄”,外国人来中国最喜欢搜罗那些民风民俗的残迹和余物,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久远的民族个性。随着时光流逝,我们保留下来的民风民俗逐渐减少了。但是每年在特定的日子,它们会大规模卷土重来,这些日子主要是指传统的节日,尤以春节最为重要。如今民风民俗仍在,但也许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它在于我们重新找回自己的身份证明,重新体验一种“回老家”的感觉,或者在这个年关的时候怀念那些已经过完了的岁岁年年。 在许多地方,比如在浙江青田,进矿挖煤,不可说“洞”字,而老鼠却成了矿工们的吉祥物。他们认为“老鼠”代表着安全。而民间向来有老鼠娶亲的吉祥画。这里面也许有科学依据,因为在矿井下,如果有很多老鼠,也许能证明这里有通向外面的孔穴,因此有利于安全。 由此看来,许多民俗其实具有着某种科学的成分,但是这种科学的成分是以非科学的包装而出现的,因此它就远离了科学的本性了。而有些民族禁忌,则有着某种心理学的解释。有些禁忌是古老的信仰,人们信仰万物有灵论。人们认为我们身边的每个东西都有生命,有自己的想法,不仅仅是动植物,就是

民俗学

第一章绪论【学习资料,收藏必备】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生活。 何为俗——民众的学问(研究对象) 1物质民俗,2社会民俗,3精神民俗,4语言民俗。 狭义的民俗理解 1.文化遗留说:古代人残存的原始观念,习惯遗留物。 2.精神文化说:意识形态。 3.民间文学说:侧重点为口头民俗。 4.传统文化说:排斥新民俗。 二、广义的民俗理解 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规模性,传承性的现象; 是以口耳相传,行为规范和人心理想的影响方式扩布和传承; 是与时俱进的。 三、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民俗学的任务 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项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展,发生、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帮助我们认

识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解释和改造现实生活。 第二节民俗的基本特征 一.民俗的本质特征 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民俗的产生离不开人的群体活动 2.民俗是一种群体之智慧的结晶,源远流长具有全民性 3.集体响应实施,不断加入新元素,是集体再加工的结果 民俗的集体性、全民性 1.民俗是一种集体再加工的结果 2.民俗一旦形成会成为集体的行为习惯 3.民俗的集体性源远流长 4.民俗是一种群体智慧结晶 5.民俗的集体性不排除个人因素 6.部分民俗由个人创造——集体响应传承 民俗的传承性 民俗文化强调时间上连续性和约定俗成。 伏羲女娲新疆阿斯塔那古墓汉代画像砖。 民俗文化的传承是由它的功能决定的,这种功能系统体现着教化的职能,传承只是一种现实和手段,一切教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民俗的扩布性 民俗文化在空间平面上的伸展,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心态语言和行为模式,有条件有选择地扩布。 扩布方式主要有正常和非正常两种。 扩步的步骤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讲课稿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 ?一、准备工作 ?二、调查方法 ?三、整理资料 一、准备工作 ?1、案头准备 ?2、选点 ?3、物质准备 1、案头准备 ?(1)阅读文献 ?(2)田野作业选题 ?(3)形成假设 ?(4)撰写论证计划 ?(5)编制日程表 1、案头准备 ?(1)阅读文献 –民族志档案资料 ?历代民族志、民俗志,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等–地方文献书目 ?地方志、历代笔记等 ?《新疆图志》 –考虑调查方向

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 ?1979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会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有关文艺家协会陆续发起“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 的编纂工作。 ?首批启动的是《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 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时称“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规划共300卷(每省、自治区、直辖市各10卷)、450 册,约5亿字。 1、案头准备 ?(2)田野作业选题 –尽可能完整地对他者文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集中注意力,对他者文化中的某些行为进行探讨 –将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1、案头准备 ?(3)形成假设 –可进一步更改 1、案头准备 ?(4)撰写论证计划 –选题题目 –内容

–价值 –研究基础 1、案头准备 ?(5)编制日程表 –出发时间、集结地点、旅行方式、进入方式 –食宿安排 –调查分工 –地方联系人与工作步骤 –搜集资料的方法、访谈对象与地点 –阶段性离开的时间和标志 2、选点 ?在原调查地开辟新点 ?回访选点 ?通过阅读文献选点 ?通过实地考察选点 ?根据对象要求选点 ?根据课题随意选点 3、物质准备 ?经费、票证、 ?资料(地图、计划、日程表、相关文献资料等)?书写工具(红蓝笔等) ?技术设备(拍摄、录音、录像)

民俗学作业考试卷

《中国民俗学》复习题 一、填空 1、主要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民俗学 2、创用“民俗学”名词Forklore概念是哪位学者汤姆斯(W·J.Thomas) 3、人民集体创作、集体传承的口头文学样式叫做民间文学 4、中秋节最恒定的主题是阖家团圆 5、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6、下列哪项与其它三项的题材不同 D A、《后羿射日》 B、《女娲造人》 C、《黄帝战蚩尤》 D、《鹿回头的传说》 7、下列不属于民间叙事长诗的是 C A、《嘎达梅林》 B、《阿诗玛》 C、《我的幺表妹》 D、《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8、中国三大英雄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 纳斯》 9、钟敬文奠定了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基础,素有“中国民俗学之父”之称。 10、周岁礼是诞生礼中的一项重要仪式,也是标志着小孩子进入人群、得到家族承认 的仪式。 11、我国南方天气炎热,潮湿多雨,故常采用干栏式的建筑方式。 12、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所举行的一切活动的恒定主题是为纪念屈原。 13、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性,被称之为民俗文化的历史延续特征。 14、唐代《酉阳杂俎》中的《叶限》属于灰姑娘类型的故事。 15、科学意义上的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五四时期,学术活动在北京大学发起, 后来扩展到杭州、广州等地。 二、名词解释: 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