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特点及矫治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特点及矫治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特点及矫治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特点及矫治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特点及矫治对策

编者按:强戒所的心理咨询师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不断总结和提高咨询技能,逐步形成自己独到的咨询风格。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认知行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等疗法,及时解决强戒人员各类心理问题,为他们成功戒毒提供心理支持。

随着《禁毒法》的实施,我国禁毒工作进一步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强制隔离戒毒也随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开展心理戒毒将成为今后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一项重要职责和使命。为此,笔者结合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工作实践就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特点及矫治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特点

(一)思维的不合理性。强戒人员特别是长期受毒品控制和折磨者,不仅生理机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和破坏,而且认知思维过程也出现明显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偏概全。即以一件或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好象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断这本书内容的好坏一样。例如,一些强戒人员面对教育治疗中遇到一次或几次挫折,便牢骚满腹,灰心丧气,接受矫治的积极性骤然下降。如果将这种灰色评价转向他人,就会一味求全责备,同时伴随着愤怒和敌意,甚至发生不应有的矛盾冲突。他们将事物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等同于绝对性,极易导致心态的失衡和心理问题的产生。

2、消极关注。不少强戒人员看问题片面、消极,评价民警及民警的执法行为往往只盯消极面,忽视积极面,并以消极特征对事物进行定性。如:因个别民警工作中出现执法不规范行为,便对民警本人予以全面否定,而对民警的无私奉献,尽职尽责甚至以往对其给予的关爱和关怀照顾等闪光点则闭口不谈。特别是一些因常年吸毒而患病的强戒人员,他们把自己病情得不到好转的原因全部归结为场所不重视,民警不负责,而对自己吸毒的违法性、身份的特殊性以及由于长期吸食毒品对身体脏器的损伤危害性和自身形成对药物的抗药性等却忽略回避。在他们看来,强戒场所的各方面工作都不如其意,他现在的不良处境全是场所的过错,即只要不符合自己意愿和想法,就是完全错误和糟糕的。正是这种消极信息的选择倾向,使这部分人员在特殊情境中只让消极观念过滤,从而给自己带来诸多烦恼和困惑。

3、归因偏离。不少强戒人员对事物进行归因时,往往偏离正常范围。他们多将行为原因归结为外部条件,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与困难,总是向外推卸责任,从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一名被多次劳教戒毒的强戒人员给父亲写信,大骂其父用劳教、强戒等手段对其进行"迫害",将自己多次被劳教的结果,归结为法律的不严格,父母管理失职等外部因素,对自身主观过错却从不深刻反思和检讨,外因永远成为其自我开脱和辩解的最佳借口。

(二)意志的薄弱性。一是自暴自弃,缺乏信心。特别是一些年龄在四十岁以上,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多进宫"吸毒人员,自感年过半生,前途渺茫,加之多次戒毒屡遭失败的心理阴影挥之不去,更坚定了其混混噩噩度余生的信念。日常行为多表现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最终沦为落后人员。二是意志消沉,逃避现实。吸毒人员是吸毒带来的快感与毒瘾发作时的痛苦以及被劳教强戒的经历交织在一起的综合体,他们既想痛下决心远离毒品,又对出所后的社会环境心有余悸,不敢去想,但又不得不去想,不想去吸,但又难以抵挡毒品带来的心理诱惑,既矛盾又痛苦,压抑与反抗长期交织在一起,面对社会、家庭、道义的强大压力,只好选择复吸,在精神麻醉中获得短暂的意志逃避。

(三)情感的变异性。一是道德感的缺失。绝大多数吸毒人员往往不按社会常模或习惯来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而将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对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漠不关心,处处以我为主,表现极为狭隘和自私。二是美感的错位。为了满足他们自身仇视、自私、空虚的心理需求,他们对很多事物的评价经常是美丑不分,黑白颠倒。如,他们将狡诈视为高明,将善良视为软弱,将公正视为死板,将吸毒视为享受,将鲁莽视为英雄等等。在这样的审美观念支配下,其行为势必与社会道德规范相背离,从而被社会所拒绝和排斥。三是理智感的减退。不少强戒人员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探求欲明显下降,情感中缺少应有的丰富内容,抵御毒品诱惑的能力弱化到最低点,出现涉毒突发事件时,理智往往难以战胜畸形心理需求,最终只能陷入毒品泥潭,无法自拔,被毒品俘虏。

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吸毒心理诱因分析

(一)解决问题失败之道--盲目。我们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当初步入吸毒违法之路的原因进行了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类情形:一是出于好奇,欲探寻吸毒后异样的身心体验而误入歧途。二是追求"时尚",看到身边个别人以吸毒为"时尚",为了不落伍,便不加辨别加入其中,以体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越地位。三是生活遇到挫折时,未采取恰当合理的解决办法,而是通过吸食毒品来获得暂时的精神逃避。四是被涉毒分子逼迫吸毒、同流合污或设局诱惑、布阵挖井,陷入毒涡。第四类情形属于本人主观不可抗力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存在,但较少。而前三类情形则占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吸毒心理诱因的绝大多数,我们在此一

一讨论。生活是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吸毒人员因固守人格中形成已久的不正确的图示或经验,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往往会选择自认为正确却违背常规的处理模式。例如,对毒品好奇这一诱因,也许未吸食过毒品者,均有此方面的探求欲,但为何敢于尝试者却寥寥无几呢?只因为我们在处理"好奇"时进行了全面思考,并采取了恰当的方法。猎奇心和探求欲是人的本能,但探索和尝试的真正意义应在于未知领域是否对人类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贡献,而毒品已一再被证明对人的身心有极强的破坏性,面对不争的事实,强戒人员还要以身拭毒,如此心态只能用对自己、家庭甚至人类的发展不负责作解释了。对于追求"时尚"心态的吸毒人员,无非是内心深处缺少自信和安全,为了与个别"时髦者"保持一致和认同,他们不惜损害自己的身心去获取所谓的优越感,自我认知发生严重扭曲和膨胀。至于当初生活中遇到挫折而去借毒消愁的强戒人员,吸毒是其逃避和掩盖责任的唯一有效工具。他们把问题排除在意识之外,换得片刻解脱,好像将自己麻醉后问题会自然消失或有人帮解决一样,殊不知问题仍会像山一样横在他们面前,丝毫未动。自己不去解决,永远会困扰和存在。这三方面原因中的共同点和关键便是--解决问题的失败之道。如果他们早些明白,也许不至于走入吸毒违法之路。

(二)解决问题懦弱与退缩--懒惰。人在本质上都是懒惰的,因为懒惰可以使我们免于付出更多的辛劳和努力。但强戒人员的懒惰程度已超出了常人的范围。他们不仅擅长伪装和欺骗,还会想方设法让懒惰变得合情合理。我们不妨还以好奇和遇到挫折而去吸毒为例。即使当初出于好奇,如果他们对毒品的种类、吸毒后的生理反应、对人体机能的损伤等进行认真细致地调查研究后再作决定,结果绝不会如此糟糕。只因他们懒惰,缺乏深入思考研究的耐心和信心,才选择了以身拭毒这条"捷径",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身陷毒渊,悔之不及。遇到挫折去借助毒品逃避现实也是如此。如果他们当初报有"这是我的问题,最终还要由我来解决"这样的信念,他们不但不会染上毒品,反而会成长一大步。但是让他们做出新的承诺,发展新的关系,付出更大的努力,经受更大的风险,他们便需要改变。可是他们对改变恐惧得要命,因为他们害怕改变会吃各种苦头。就此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其实是害怕失去当前的地位或社会角色,害怕改变现状而失去拥有的一切,他们只想不惜代价地享受舒适,逃避痛苦,宁愿为此付出停滞乃至退化的代价。这也许是为什么吸毒人员屡戒屡吸的心理动因吧!

(三)解决问题自私、畸形享受--获益。获益是指维持某种行为虽然感到痛苦,但同时也从中获得益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吸毒行为(特别是复吸者)填补了吸毒人员某些心理需求空白。不少强戒人员在谈到毒品的危害时无不痛心疾首,他们可以用无数事例证明毒品给自己、家庭及社会带来的种种恶果,却对自己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避而不谈。原因是如果他们真正戒掉毒瘾,就必须去面对工作、生活、家庭及重塑人格形象等诸多现实压力,而且需要付出巨大的毅力,承受难以想象的考验。在彻底重生面前,他们一般都选择了放弃和逃避,因为这样更舒适。他们惯用的内心独白是:"不是我不为家庭负责,而是我因吸毒没有精力去负责,如果我不吸毒,我做的会比别人更好。"二是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这一点

在复吸者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反复吸毒不过是为了掩盖其难以解脱的心理矛盾。例如,事业上的失败,婚姻中的不幸等等。他们的状态好像个酒鬼--始终不愿清醒过来,因为清醒就意味着去面对和解决眼前的困难和烦恼,所以只好选择用毒品来麻醉自己,在半梦半醒中获得心理逃避。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更为贴切,"高山上的一根棍,好活一阵是一阵。"

三、矫治对策

(一)团体心理咨询。前面我们说过,凡吸毒者均对社会、他人、事业及家庭失去了应有的兴趣,他们缺少适应社会、融入群体的信心和勇气,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被毒品麻醉后的幻觉体验。因此,运用团体心理治疗这一手段,还原社会情境,使其重新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强戒人员合作之道,可以说是寻根溯源的矫治策略。而且,团体心理咨询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情境,为参加者提供了良好的社交机会。成员在团体中的言行往往是他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复制品。在充满信任的良好团体氛围中,通过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参加者可以尝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践的结果往往容易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强戒人员中建立"心理戒毒沙龙",筛选有戒毒意愿的强戒人员组成同质团体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为此,关键要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要对参与人员进行认真甄别。可以通过个别面谈、调查了解及心理测试等方法收集有关强戒人员的基础资料,然后决定其是否适合参加团体咨询。一般条件应为,有改变自我、发展自我和戒除毒瘾的强烈愿望,愿与他人交流,并具有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敢于暴露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和在团体交流活动中的感受,自律性较高。那些性格极端内向,羞怯孤僻,自我封闭和有严重心理障碍者,自恋狂、有攻击性,做事霸道以及精神病患者则不宜参加团体心理咨询。二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书并实施。这一环节是咨询中的重点。应将能够引发强戒人员复吸的各种因素、情境、感受以及没有勇气去面对的各类困难、问题全部纳入咨询内容,分阶段进行讨论、分析和澄清。计划书中至少应包括:吸毒前的生活思想状况、导致吸毒的诱因、吸毒后的心理和人际交往变化、吸毒后的主要心理冲突,回归社会后可能遇到的情形--遇到他人歧视怎么办?遇上原来的毒友拉拢蛊惑怎么办?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家庭困难,妻子提出离婚怎么办等等。咨询民警(团体领导者)可以运用游戏互动、角色扮演、演讲、绘画、学唱歌曲、表演小品等多种形式将上述问题纳入咨询治疗中进行集体讨论。三是要做好评估总结和跟踪调查工作。"戒毒沙龙"结束后,要从多个层面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着重评价参与者的戒毒信心是否增强,不良情绪和人际关系是否明显改善,不合理信念是否得到纠正等,并对解除戒毒期限已经回归社会的团体参与人员进行跟踪调查,掌握相关信息,全面评价咨询效果。

(二)催眠疗法。荣格曾说过,我们的精神世界有如一座冰山,但我们所能意识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而绝大部分被埋在水下,即潜意识里。可见,潜意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向的决定性作用。也可以说,我

们越接近潜意识,就越了解自己,越能够控制和发展自己。在管教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强戒人员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体验无不清晰、深刻,但戒毒却屡屡失败。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认识只停留于意识层面,而潜意识中的本我却一直未拒绝毒品的诱惑,好像有个声音仍在不停地驱使强戒人员,"你去吸毒吧!你快去吸毒吧!"这便是戒毒失败的根源所在。因为我们没有彻底唤醒潜意识,只有唤醒潜意识并要求他朝着健康的方向去行动,戒毒才会成为可能。实践证明,催眠是开启潜意识大门的金钥匙。在催眠状态下,我们可以与潜意识直接对话,并引导它接受我们的指导和暗示。因此,运用催眠戒毒可做如下尝试:将适合做催眠治疗的强戒人员导入中度催眠状态后,当其出现幻觉时开始实施。首先,催眠师发出暗示指导语,告诉受术强戒人员,"现在,你已经进入中度催眠状态,你的身心已完全放松,你的感觉也十分灵敏。为此,你感到特别轻松和愉快……其次,让其在头脑中想象正在吸毒时的情形,然后对其进行暗示:现在你正在吸食海洛因,和往常一样体验到了吸毒后快感,如果你体验到了,你的脸上就会露出笑容……然后,再对其暗示,现在你又在吸食海洛因,不过这次和刚才不同,毒品的味道很呛,你感到非常难受。……你仍在继续吸,这次更难受了,你感觉到自己的内脏和其他器官都要被毒品腐蚀掉,甚至威胁到你的生命。现在你扔掉了毒品,心情特别好。今后,你再也不吸了,并且一想起这回事,就会有作呕的感觉,而且身体被毒品腐蚀的那一幕便会浮现你面前……最后,再对其进行有关毒品危害的健康指导,目的是将毒品有损健康的信念根植于潜意识中。运用催眠实施戒毒治疗,应注意两点,一是实术者必须是受过专门学习培训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催眠师,二是如果催眠戒毒显现出效果,应及时再通过催眠进行巩固强化,防止出现松懈和反弹。

(三)培养健康兴趣与合作之道。对于戒毒我们习惯于采取各种手段去防止人们吸毒。正如我们将香烟拿走防止小孩去吸烟,将赌场关掉防止人们去赌博一样,效果不很明显。这样做只是中断了诱惑源,但他们对毒品的欲望丝毫没有减弱。即便是实以严刑峻法,严格管束,对他们来讲也不会有太大意义。因为,他们吸毒的根源在于对生活兴趣的丧失和合作之道的失败。无论你怎样严格管理约束,最终结果只不过是为他们钻制度和法律的空子,逃避民警处罚提供了一次机会和可能,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这才是最大的优越和满足。因此,我们应转变传统的管理教育模式,着眼于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变堵为疏,逐渐培养其良好的习性和健康人格,引导其逐步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层面。例如,我们应掌握所有强戒人员的真正兴趣和爱好,然后根据他们的喜好分别成立音乐、美术、体育、机械、手工艺、文学等兴趣活动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到两名指导老师负责有关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具体活动的组织学习。这样,我们便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强戒人员组织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和训练,通过集体合作,促进其自我价值感的提升和人生信念的重塑。此时,他们将注意力大多集中于积极的兴趣和爱好之上,对毒品的兴趣和依赖自然会减弱。因为,他们从中会体验到社会和群体的认可,重新感受到健康需求的萌生。最终,选择积极生活而抛弃毒品也将成为可能。

(四)做好心理咨询与治疗基础工作。心理戒毒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程,我们不能奢望运用一种疗法,一门技巧,便可达到彻底戒毒的目的,需要软硬件协调配合共同作用,方可收到一定效果。一方面,要配套完善诸如心理咨询室、宣泄室、团体活动室等相关功能室和相应的治疗仪器,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完备的硬件条件。另一方面,强戒所的心理咨询师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不断总结和提高咨询技能,逐步形成自己独到的咨询风格。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认知行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等疗法,及时解决强戒人员各类心理问题,为他们成功戒毒提供心理支持。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面临的管理难题和对策研究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面临的管理难题和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禁毒法》的颁布实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对传统戒毒管理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核心是针对原有戒毒制度的缺陷,建立起集生理脱毒期、康复训练期、回归巩固期于一体的戒毒康复“361”新模式。它集中体现了新的教育矫治模式,关系到规范文明管理和有效控制学员复吸矫治目标的实现。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强制隔离戒毒“361”戒毒模式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管理理念不清、管理实践弱化,并提出着眼在人,以“361”的眼光重新探索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方法。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管理难题管理对策大文明 管理是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的因素,人类文明的有利保证。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是强制隔离戒毒所内稳定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戒毒矫治目标实现的有利保证。强戒人员这一管理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与以往惯用的劳教管理工作相比,目的上更加明确,方法上更加文明,内容上更加科学。 一、目前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实践的难点 禁毒法颁布实施以来,强制隔离戒毒所相继挂牌,也开始收容强戒人员,但是目前国务院的《戒毒条例》尚在讨论修改中,司法部的《强制隔离人员管理办法》也未正式出台,这样就给基层的强制隔离管理所实际工作造成了困难,管理的观念不清,生搬套用以往的管理经验,其管理弊端在不断的显现。1、管理方法仍徘徊于以往的劳教戒毒。 在实际工作运转中,许多民警认为强制隔离戒毒是劳教戒毒的翻版,两者换汤不换药,套用劳教工作模式,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当成劳教人员进行管理教育,在管理方法方式上,基本都沿用劳教工作的老一套,造成了强制隔离

戒毒变成了二劳教。 2、管理对象交杂,混于一室一舍。 “一所两制”甚至“一队两制”的管理模式,造成了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对象非常复杂,既有吸毒劳教人员,也有其他罪错人员。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对应有不同的等级处遇,混合管理既不利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身心康复,也不利于其他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更违法了《禁毒法》规定的分开管理原则,管理制度上无法区别对待。 3、诊断评估依据未能体现强制隔离戒毒矫治工作的最终目的。 对强制隔离戒毒的效果评估仍旧延用百分制考核,生产计量考核、日常量化考核等等。而只能直接的体现学员在所内的规范意识,习艺劳动,参加文体活动等积极性等,这与强制隔离戒毒满一年后实施评估,可以报决定机关给予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不一。同时对衡量学员戒毒矫治的效果缺乏应有的科学依据,更不能作为权威的考核标准。 4、倡导文明管理,又缺乏有力的强制措施。 强制隔离戒毒是一种强制性行政措施,国家将戒毒人员集中进行戒毒,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的体现,就是在强制戒毒所内的强制性管理。但目前已收治的强制隔离所却难以有效实施。一是管理人员要按照戒毒规律的要求,组织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戒毒教育、行为矫治、心理康复、身体锻炼、劳动锻炼等各项工作,必须采取强势管理。二是由于戒毒人员被强制戒毒本身就有一种抵制和仇视心理,再加上他们大多是人格有缺陷,对社会认知存在偏见;自控力不强,易冲动,常有违规违纪;极端自私,常为一点小事不惜争吵打架,有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惜暴力对抗管理,而戒毒法理只对可能发生自伤、自残等情形的戒毒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保护性约束措施,给隔离戒毒管理工作带来了难题。

康复阶段戒毒人员的心理特征

康复阶段戒毒人员的心理变化 生理脱毒后,处在康复阶段的戒毒人员的心理大致可分为“情绪消沉阶段”、“心理矛盾阶段”、“自我承诺阶段”和“重塑自我阶段”四个阶段。心理工作者可以根据心理戒毒规律,针对不同戒毒人员的具体情况,把每一个阶段每个心理戒毒人员的心理戒毒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 (1)情绪消沉阶段的心理治疗 处在这一阶段的戒毒人员总是以失败者自居,觉得愧对家人、愧对社会,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信心,因而总是处在绝望、悲观的心境与情绪中。对此戒毒者家属或心理工作人员应进行有效的榜样激励,荣辱观、光明前途等教育,使其学有榜样,树立信心,看到前途,帮助其闯过情绪消沉这一难关。 (2)心理矛盾阶段的心理治疗 当戒毒人员能够初步认识到自己因吸毒而造成的不幸、危害和失败,同时又想从此洗心革面,不再做毒品的俘虏时,会产生一种茫然若失,不知何去何从的感觉。对此,心理工作者应给以及时的沟通、引导,对其进行战胜挫折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等,使其认识到戒毒也是一种人生考验,只有正视过去,面对现实,才能经受挫折,克服矛盾心理状态,进一步增强戒毒的决心和信心。 (3)自我承诺阶段的心理治疗 经历过情绪消沉和心理矛盾两个阶段后,戒毒人员对自己能够摆脱毒瘾的信心和决心明显增强,并能较好地服从戒毒机构、戒毒者家属或心理工作人员的管理与指导,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对此,应不失时机地利用集体教育的优势,鼓励戒毒人员制定个人心理戒毒计划,开展群体互相帮助和互相监督,互相感受彼此的鼓励、信任和支持;争取并接受家人的关心和爱护;学习有关心理学知识,学会如何排解心理忧烦,学会理解自我、理解他人和彼此心理沟通的基本要领,做好回归社会后正确对待可能碰到的种种现实问题的充分思想准备,包括认清复吸毒品的极端危害性,树立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永远与毒品划清界限。对处在求职状态的戒毒人员,还须学习一定的求职技能和就业技能,以加快回归社会后融人并自立于社会的速度。 (4)重塑自我阶段的心理治疗 在这一阶段的戒毒人员,已经或即将回归社会。此时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律意识,同时也希望家人、亲友、同事、邻居、社会等能真正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对此,帮教工作人员或其所在单位的领导及有关人员、家庭成员等,应抱十分关心、爱护、理解和支持的态

戒毒人员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 毒品——这一令人心惊胆颤的词汇,在人类交流语言中出现的那一刻起,就给整个世界和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伤害。无数个家庭,乃至每一个吸毒者都经受着它所带来的种种不幸,心理和生理上受到了巨大摧残。 “一朝吸毒,终生戒毒”,这是吸毒人员的共识。屡戒屡吸,周而复始,使戒毒人员痛苦、悲观、迷茫……。因为吸毒,很多吸毒人员可谓是众叛亲离,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朋友,因而戒毒人员往往把戒毒所当作是自已的新家,把管教民警当作是老师,是朋友。因而我们民警不能抛弃,不能放弃她们,我们要用真情去感化,用真意去复苏,用真爱去关怀……。 XXX,汉族,41岁,文盲,家住XXX县XXX乡XX村XXX 组X号。因吸毒被XX县公安局决定强制隔离戒毒2年。她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不爱言谈,勤劳,文化素质较低且法律观念淡薄;家庭不幸福,丈夫曾劳教过三次,多年没回过家如今已了无音讯,有一子一女,女儿在外打工至今仍没取得联系。她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给该员造成了吸毒的客观因素。 从入所以来该员的表现一直比较不错,积极参加习艺劳动,安心戒毒。大队民警按照矫治目标和不同阶段要求,采取因人而异的思想道德教化和心理疏导。承认并尊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个

体差异,在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突出针对性和灵活性,做到因人施教。根据她的思想意识、法律基础、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和心理健康状况,在不同阶段,因势利导,加之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因而戒毒效果显著。 然而家庭的又一次变故使她戒毒矫治生活得到巨大冲击。该员打电话回家,得知其儿子和女朋友谈恋爱因感情纠纷闹分手,而其儿子觉得女方谈恋爱期间花了自己不少钱于是要求退还,女方不依,双方达不到共识遂男方将女方告上法庭。打官司结果法官判决男方败诉,其认为法院判决不公,于是一气之下杀死了法官并被判处死刑。 得知这一情况后该员心灵受到重大创伤,对于她来说儿子就是她的希望她的未来是她心灵的寄托和安慰,而如今儿子已经在死亡边缘徘徊。这导致她情绪异常激动,思想包袱很重,整日忧心忡忡,寝食难安,担心其儿子目前的状况希望见到儿子最后一面,这种状态极其影响改造生活,如果不得到及时的解决以前的矫治成果也将化为泡影。面对这种状况,大队民警多次和她进行谈话,对她进行关心和鼓励希望她坚强,勇敢面对生活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 针对出现的此种情况,大队召开了队务会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价值和需求,尊重其人格和尊严,维护其合法权益,希望能够集思广益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运用心理学的专业方法和技巧,了解该员真实的思想状态,

2016禁毒知识考试试卷(含答案)

禁毒知识考试试卷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每年的6月26日是( B )。 A、世界禁毒日 B、国际禁毒日 C、联合国禁毒日 D、全球禁毒日 2、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 C ) A进行劝导 B进行批评、教育 C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D 对其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3、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的( A )意识 A、识毒、防毒、拒毒 B、不吸毒 C、不贩毒 4、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 A )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 A、罂粟植物 B、大麻植物 C、古柯植物 D、麻黄草 5、利用未成年人运输毒品的按照《刑法》规定如何处罚( C ) A、以教唆罪论处 B、以运输毒品罪处罚 C、以运输毒品罪从重处罚 6、毒瘾是可以戒除的,关键在于个人的( B ) A、意志 B、决心 C、财力 D、年龄 7、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什么时间( A ) A、1839年6月 B、1839年7月 C、1828年12月 D、1828年11月8、毒品“可乐”主要成分是下列哪种物质( B ) A、咖啡因 B、可卡因 C、摇头丸 C、大麻 9、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 A )。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合法性 10、发现吸贩毒情况,想向公安机关举报应拨打电话号码( C )。 A、114 B、119 C、110 D、120 11、非法持有海洛因( B )克以上的,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A、5 B、10 C、 15 D、 20 12、按照《禁毒法》的规定,下面表述正确、完整的是:( A ) A、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B、禁毒是人民政府的责任 C、禁毒是公安机关的责任 D、禁毒是公民自身的责任 13、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 A )。 A、负刑事责任 B、从轻或减轻处罚 C、不予刑事处罚 D、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14、《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 C )吸毒人员。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A、打击处理 B、依法惩治 C、教育和挽救 D、收容看管 15、下列属于新型毒品的是( C ) A 大麻 B 海洛因 C 摇头丸 D 鸦片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制定《禁毒法》的指导原则是( ABC )

2017禁毒专职人员考试试题与答案解析

2016年禁毒专职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6-09-29 1.经营乙醚应当自经营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经营的品种、数量、主要流向等情况,向所在的 什么管理部门备案? A.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当地派出所 正确答案为:A. 2.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那么黄樟油可以用于以下哪一项? A. 制毒的化学配剂; B. 制造违禁药品; C. 制造危险品 D. 制毒的主要原料; 正确答案为:D. 3.易制毒化学品中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下列几种化学品,购买前需申请购买许可证的是? A. 乙醚; B. 醋酸酐; C. 胡椒醛; D. 硫酸 正确答案为:C. 4.有人说常见的戒毒方法有自然戒断法、药物戒断法、替代戒断法、强制戒断法、间接戒断法、非药物戒断法、其中只有三项是正确的那是以下哪个选项? A.强制戒断法;自然戒断法;间接戒断法 B.间接戒断法;强制戒断法;药物戒断法 C.非药物戒断法;药物戒断法;替代戒断法 D.自然戒断法;药物戒断法;强制戒断法 正确答案为:D. 5.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不应当对以下哪类人员进行戒毒治疗? A.被依法拘留、逮捕的吸毒人员; B.被收监执行刑罚的制毒人员; C.被收监执行刑罚的吸毒人员; D.被依法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吸毒人员; 正确答案为:B. 6.戒毒人员应当在什么地方接受社区戒毒? A. 户籍所在地 B. 暂住地; C. 抓获地; D. 案发地 正确答案为:A. 7.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怎样做? A. 对其进行反复耐心的劝导; B. 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情况; C. 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D. 对其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措施; 正确答案为:B.

强制戒毒人员心理行为特点.docx

强制戒毒人员心理行为特点 众所周知,吸毒不仅危害家庭及社会,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的危害。毒品对吸毒者自身的危 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人体生理机能的损害;一个是对人体心理机能的损害。随着社会的重视,科学的发展,毒品对人体生理机能的损害,也就是毒品的生理依赖性通过政 府的强制戒毒,辅之以适当的药物和一定的戒治方式,较易戒断。而毒品对人体的心理损害, 即毒品的心理依赖性却是药物难以戒断的,即“心瘾”难除。 要探索对吸毒人员的心理矫治,必然要先搞清楚毒品对人体心理机能有哪些损害。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毒品对人体心理机能的破坏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情绪障碍。人一般具有两种智商:一种是智力智商,它与先天遗传基因有关;一种是 情绪智商,主要受后天的各种环境影响而形成。在这两种智商中,情绪智商对人一生所发生 的作用约占80%,它是人生事业大厦的基石。吸毒者吸食毒品后,毫无例外地会造成情绪 障碍,会改变正常的精神状态,变得极度兴奋、狂躁和暴烈;戒断时又变得异常低落沮丧多疑。在毒品的反复作用下,两种极端情绪交替出现,使人处于一种喜怒无常的无节制状态之 中,从而导致情绪智商规律的紊乱和功能失常。这也就是为什么“多进宫” 吸毒人员在戒毒所表现 出的对任何事都非常冷漠无兴趣,抱着一种得过且过混日子生活态度的原因。 二是智力障碍。吸食毒品还会造成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减弱,注意力分散,创造力和主 动性丧失,严重者会引起智力迟钝、知觉错误、偏执狂和暴力行为。在强制戒毒所主要表现 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是非观念混淆,喜欢打架斗殴,对管教干警采用敌对态度,抱有成见和偏见。 三是意志障碍。吸食毒品者都会变得好逸恶劳、好吃懒做。变得孤僻自私、爱说慌、好诡辩、 不知自尊自爱、意志消沉、失去责任感。平时很难从他们嘴里听到一句实话,为人处世 表现出极度的自私自利,凡事只考虑自己从不考虑别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基本上都是害得家庭 生活拮据,可是他们照样要求家属给钱给物,如果稍有不顺,他们就会变得极度失望沮丧,更 有甚者还会要挟家属。 (一)关于吸毒者的人格特征 与一般成人相比,吸毒者的基本人格特征主要表现倔强固执、自我中心、不关心他人;缺乏 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感觉迟钝;对他人抱有敌意,即使对亲友也如此;好进攻,即使是 喜爱的人;喜欢一些古怪的不平常的事情;不惧危险,喜欢恶作剧,总要捣乱;情绪不稳定,

对戒毒康复人员的心理分析

对戒毒康复人员的心理分析 吸毒人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心理出现了障碍或变异。在很多的国家,吸毒人员首先被视为精神戒毒人员,从这一角度上说,吸毒人员既给社会造成了危害,同时又是毒品的受害者。在毒品戒断期间,戒毒人员的身体初步得到了恢复,认知的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也比吸毒时有较大改善。但是,由于戒毒综合症的出现,再加上有些人多次戒毒失败,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综合来看,戒毒人员在心理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认知方面的方面: 戒毒期间是戒毒人员心理活动最复杂多变、心理矛盾和冲突最强烈的时期,这些内心矛盾使得戒毒人员常处于感情的漩涡中。我们常看到不少戒毒人员在戒毒初期很短时间内就戒断了生理上的毒瘾,当他们为自己取得成绩沾沾自喜、对前途充满信心时,却听到充斥于戒毒场所的“毒瘾易除、心瘾难戒”、“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等论调;看到“二进宫”、“三进宫”、“多进宫”吸毒人员的泛滥后,有很快陷入了沮丧、失落的情绪之中。正是因为戒毒人员缺乏正确的认知方式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不善于进行自我调控,对挫折和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和能力准备,从而容易对戒毒期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感到无能为力,以致进一步加深心理失衡及心理变异。 二、人格方面的特点

戒毒研究表明,大部分吸毒人员在吸毒前就已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与人格障碍,其人格特征表现为非积极进取,缺乏激情,缺乏社会交往和逃避现实。他们吸毒后,因受社会、家庭对戒毒人员负面评价的影响,在就业、交友、婚姻、经济等方面面临巨大的阻力,进而引发和加剧吸毒人员情绪、人格等方面的不良状况,刺激他们对毒品的渴求,并使他们借助毒品麻醉自己已暂时摆脱眼前的困境。当他们承受社会、家庭及周围环境的负面评价累计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从无奈、自卑、逃避、封闭的心理转化为对社会和家庭的不满、仇视、报复等心理,逐渐发展成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调查显示,吸毒人员都具有意志力薄弱、行为退缩、缺乏信心等回避型人格特征,其抑郁、焦虑等神经症状表现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吸毒人员性格孤僻、多疑、抱怨、自私,再加上其反社会型人格特点,使他们难以适应戒毒场所环境,难以与其他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吸毒人员遇事缺乏理智,易走极端,很难接受戒毒场所工作人员的教育,有时甚至强烈抵制和对抗。 三、情绪方面的特点 由于戒毒人员具有特殊的心理问题,其情绪、情感也不同于常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不稳定。戒毒人员入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理脱瘾及康复治疗,其吸毒初期的各种不适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基本消失。但由于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应,容易出现焦躁的情绪,个人情绪极不稳定。而且由于海洛因、鸦片等阿片类和大麻类毒品能够在一定

最新学校禁毒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学校禁毒知识测试题 学校名称:班级:教师(学生)姓名: 一、单选题 1、《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阶段(),切实做到计划、教学材料、课时、师资“四到位”。使广大在校学生从小树立“珍爱生命,拒绝生命,拒绝毒品”意识,努力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目标。 A、开展禁毒教育 B、开设禁毒课程 C、开展禁毒宣传 2、根据相关规定,以下不属于毒品的是()。 A、海洛因 B、冰毒 C、砒霜 3、“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 A、泰国、老挝、缅甸 B、越南、老挝、柬埔寨 C、泰国、越南、缅甸 4、电视剧《永不瞑目》中陆毅所扮演的主角滥用的是什么毒品?( ) A、海洛因 B、大麻 C、氯胺酮 5、《禁毒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A、学校 B、中小学校 C、大专院校 6、由于吸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包括性病,造成后代先天性畸形、缺陷、注射毒品是传染()的主要途径。 A、痢疾 B、艾滋病 C、肺水肿 7、以下哪种行为是违法行为:( ) A、吸烟 B、喝酒 C、服食“摇头丸” 8、导致艾滋病的病毒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它的英文简称是()。 A、HTLV B、HIV C、HDNA 9、海洛因是吗啡的半合成品,也就是俗称的“白粉”。同吗啡相比,其成瘾性()。 A、更强 B、相当 C、更弱 10、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 A、1839年 B、1840年 C、1848年 11、“麻古”是泰语的音译,其主要成分是()。 A、甲基苯丙胺 B、二乙酰吗啡 C、大麻 12、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意识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工作办法(试行)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工作办法(试行) 第四章通信、通话 第十七条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来往邮件应当接受工作人员的检查,防止夹带毒品和其他违禁品。实施检查时,应当有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本人和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同时在场。 第十八条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来往邮件由大(中)队统一登记、收发。 第十九条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经所在大(中)队批准,可以使用强制隔离戒毒所指定电话与配偶、亲属电话。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与国外、境外配偶、亲属通话,须经强制隔离戒毒所批准。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不得持有或使用移动通讯设备。 第五章探访 第二十条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配偶、直系亲属和所在单位或就读学校的工作人员可以到强制隔离戒毒所探访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因特殊情况,其他人员要求探访的,须经强制隔离戒毒所批准。 第二十一条正在实施保护性约束措施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不予安排探访。因特殊情况确需探访的,须经强制隔离戒毒所批准。

正在接受审查或呈报逮捕的,禁止探访。 第二十二条探访在探访室或指定地点进行。探访室应当设置玻璃隔离设施。探访时应当有工作人员在场。 国外、境外的配偶、直系亲属探访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须经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省级主管机关批准。 第二十三条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配偶、直系亲属探访时,应当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护照)、户口本等证明本人与被探访人员关系的证件。所在单位或就读学校的工作人员探访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应当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和所在单位出具的介绍信。对没有证件或与证件不符的,禁止探访。 第二十四条探访人员送给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日常生活用品,应当在强制隔离戒毒所设置的商店购买。 探访人员送给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其他物品,须经强制隔离戒毒所批准,并由工作人员当面进行检查。 第二十五条探访人员应当遵守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探访规定。对违反规定的,终止探访。 第六章探视 第二十六条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经强制隔离戒毒所批准,可以探视其配偶、直系亲属。 第二十七条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探视应当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第117号 《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9月19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公安部部长孟建柱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管理,保障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国务院戒毒条例》以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强制隔离戒毒所是公安机关依法通过行政强制措施为戒毒人员提供科学规范的戒毒治疗、心理治疗、身体康复训练和卫生、道德、法制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场所。 第三条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坚持戒毒治疗与教育康复相结合的方针,遵循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的原则,实现管理规范化、治疗医院化、康复多样化、帮教社会化、建设标准化。 第四条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建立警务公开制度,依法接受监督。 第二章设置

第五条强制隔离戒毒所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臵。 强制隔离戒毒所由公安机关提出设臵意见,经本级人民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分别审核同意后,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公安部备案。 第六条强制隔离戒毒所机构名称为XX省(自治区、直辖市)、XX市(县、区、旗)强制隔离戒毒所。 同级人民政府设臵有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的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公安机关管理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名称为XX省(自治区、直辖市)、XX市(县、区、旗)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 第七条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建设规范。建设方案,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 第八条强制隔离戒毒所设所长一人,副所长二至四人,必要时可设臵政治委员或教导员。强制隔离戒毒所根据工作需要设臵相应的机构,配备相应数量的管教、监控、巡视、医护、技术、财会等民警和工勤人员,落实岗位责任。 强制隔离戒毒所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一定数量女民警。 公安机关可以聘用文职人员参与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治疗、劳动技能培训、法制教育等非执法工作,可以聘用工勤人员从事勤杂工作。 第九条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人员、医务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和职业保险。 第十条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基础建设经费、日常运行公用经费、办案(业务)经费、业务装备经费、戒毒人员监管给养经费,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应当会同本地财政部门每年度对戒毒人员伙食费、医疗费等戒毒人员经费标准进行核算。 第十一条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财物管理制度,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和审计。 第十二条强制隔离戒毒所按照收戒规模设臵相应的医疗机构,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强制隔离戒毒所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要求配备医务工作人员。 强制隔离戒毒所医务工作人员应当参加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和职称评定考核。

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及答案

2016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及答案 判断题(90题) 1、禁毒是国家的责任。(错,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照《禁毒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对) 3、禁毒工作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错,政府统一领导) 4、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错,广泛) 5、公安部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错,国务院) 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禁毒工作的需要,应当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禁毒工作。(错,可以) 7、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对) 8、国家鼓励对禁毒工作的社会捐赠,但不给予税收优惠。(错,依法给予) 9、国家组织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缉毒技术、装备和戒毒方法。(错,鼓励) 10、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对举报有功人员以及在禁毒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 11、国家鼓励公民参与禁毒宣传教育和戒毒社会服务工作。(错,志愿人员) 12、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错,教育、教学内容) 13、地方各级共青团组织应当对参与禁毒宣传教育和戒毒服务工作的志愿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错,人民政府) 14、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应当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错,人民政府) 15、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禁毒宣传教育。( 对) 16、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末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对)

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 对策 摘要: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是《禁毒法》实施后摆在禁毒前沿的新课题。其中,教育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关系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新生,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特别重要的是它直接关系到“人的问题”:戒毒人员是变成魔鬼,还是重新做人。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育理念不清、教育实践弱化,并提出着眼在人,以“大教育”的眼光重新考量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素质教育大教育社会稳定 教育作为一种对人施加深刻影响的活动,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动力。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是强制隔离戒毒所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进行的提高素质、戒断毒瘾、实现其再社会化的系统影响活动。强戒人员这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相比,在目的上要更具有明确性,在内容上要更具有针对性,在方式方法上要更具有科学性。 一、当前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教育理念的争辩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整体把握而形成的

一系列理性的基本观念,是对教育精神的理解和对教育价值的解读。 1、是强化管理还是着力教育。此前的戒毒制度(指《禁毒法》实施以前的劳教戒毒、公安强戒,主要指劳教戒毒),虽然理论上确立了“教育第一”的地位(“教育人是劳动教养的核心”、“教育是处在首要的位置上的”①),但在实际执行中,我们一再强调的是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文明管理,围绕管理做文章,围绕管理下工夫,教育居于从属的地位,起到的是一种辅助性的作用。这种重管理轻教育甚至以管代教的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视了教育工作的长效治本功能。 2、是强化行为养成教育还是着力素质教育。此前的戒毒制度希望通过对戒毒人员良好行为的培养,达到用“好行为”代替“坏行为”的目的。当我们审视劳教教育的目的时,会发现“劳动教养教育并不是一般社会教育和普通学校教育的养成式教育,而是具有特定目的、特定手段的矫正式教育②”这样的论断。也就是说,劳教戒毒教育在理论上其实已经否定了“养成式教育”(劳教戒毒教育是从属于劳教教育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用的还是这个被否定了的教育形式。究其原因,这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因为行为养成教育“看得见”——站有站的规矩,行有行的标准;“听得到”——凡事报告,礼节礼貌;“管得着”——违反了行为养成能够准确地予以评价,利于操作,便 “这样的行为”于考核。但行为养成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被教育者的心态, 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自愿表达,就不得而知了。因此准确地把握行为养成教育,应当把它归结到素质教育诸内容中所涵括的一个方面,而且

强制隔离戒毒知识考试

1、吸毒成瘾的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戒毒治疗不以营利为目的。 2、社区戒毒期限为3年。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住所地接受社区戒毒。 3、吸毒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a、拒绝接受社会戒毒的 b、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 c、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d、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4、劳动教养管理所设置教育机构,大中队设置教育干事和若干专职教员。 5、对劳动教养人员一次使用戒具的时间不得超过7天。 6、劳动教养期限,根据需要劳动教养的人员的违法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动机和危害程度,确定为一至三年。 7、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员,实行教育感化第一,劳动生产第二的教育方针。 8、人民检察院对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实行监督。 9、劳动教养是对于被劳动教养人员实行的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 10、劳教人员的档案应当实行分级管理。 11、对劳动教养人员要实行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奖励面要大,惩罚面要小。 12、对于劳动教养人员教育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每天不少于三个小时。 13、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经强制隔离戒毒所批准,可探视其配偶和直系亲属。 14、正在实施保护性约束措施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不予安排探访。因情况特殊需要探访的,须经强制隔离戒毒所批准。 15、劳动教养人员入所时,要进行认罪认错教育,所规纪律教育;出所前要进行遵纪守法和前途教育,并作出鉴定。 16、在劳动教养人员中,应经常开展劳动,学习,体育,卫生评比活动,定期评选劳动教养积极分子。 17、对女性劳动教养人员派女干部管理。 18、收容劳动教养人员时,必须凭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劳动教养决定书》、《劳动教养通知书》,对于没有上述文件或文件与事实不符的,不予收容。 19、劳动教养人员的现金、票据和贵重物品,由劳教所代为保管,解除劳教时归还。 20、强戒人员探视费用自理。 21、对于强戒人员一次单独管理的时间不得超过5日。 22、强戒期限为2年,最长可延长一年。 23、强戒人员的康复训练包括身体功能恢复性训练,体能训练和常用健身项目辅导。 24、对被单独管理的强戒人员应当按标准供应饭菜和开水,保持室内卫生,室外活动不少于1小时,对患有疾病的及时予以治疗。 25、强戒所不得体罚,虐待或侮辱戒毒人员。 26、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戒所应当及时发还代管财务,结清账目,办理出所手续。 27、强戒人员办理所外就医,须由指定地方县级以上医院出具诊断证明,亲属或原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同意担保。 28、对擅自离所的强戒人员,强戒所应在3日内书面通知原强戒决定机关。 29、强戒人员一次所外就医的期限为1到3个月。 30、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

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教育工作探讨

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教育工作探讨 摘要: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是《禁毒法》实施后摆在禁毒前沿的新课题。其中,管理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容,关系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新生,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本文结合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实践,探讨了关于管理模式、教育容、手段、评估等方面。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教育工作管理模式教育理 念教育容社会稳定 近年来,随着劳动教养场所职能的拓展和不断转变,传统的劳教管理模式和教育容已不能够完全适应场所发展的需要。如何借鉴劳教管理教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启发和带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教育矫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场所安全稳定无事故,已成为劳教场所需要探索和攻破的首要课题。笔者认为,对戒毒学员进行"人性化"管理教育,造意蕴丰富的"无声"教育,加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给戒毒人员更多的启迪和感悟,温暖他们麻木的心灵,真正帮助他们从生理上戒毒,心理上脱毒,身体上康复,就是我们开展管理及教育矫治工作的最终目标。通过工作实践,我就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管理模式和教育矫治容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执行主体与相关管理机制的关系 1、强制隔离戒毒法规和规章的缺失,是执行工作困难的重要因素。对强制隔离戒毒的管理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劳动教养规定,有别与劳动教养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工作细则应尽早出台。 2、民警执法理念、执法意识的不适应,是强制隔离戒毒执行工作困难的主观因素。民警长期从事劳教管理工作,熟知劳教法律、法规,但随着执法对象的改变,执法要求也随之变化,从重“管教”转变为重“治疗”。由此而在民警中产生了一些不理解情绪、不适应状况,容易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加强禁毒、戒毒法律法规学习,转变

禁毒知识大赛试题答案[1]

禁毒知识大赛试题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的性别、年 龄、患病等情况,对戒毒人员实行(D )。 A集中管理B统一管理C隔离管理D分别管理 2、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于需要延长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员,由(A)提出延长戒毒期限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 A强制隔离戒毒场所B办案单位C社区戒毒机构 D户籍地派出所 3、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B)。 A六个月B一年C一年半D二年 4、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绍买卖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B)。 A一千元以下罚款B三千元以下罚款C五千元以下罚 款D一万元以下罚款 5、1987年6月12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有138个国家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上确定每年(B)为“国际禁毒日”。

A.4月26日 B.6月26日 C.10月26日 D.12月26 日 6.《禁毒法》第一章第四条第一款明确了我国的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并举的方针。 A、行政、教育、文化、医疗 B、禁种、禁制、禁贩、 禁吸、 C、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 D、组织、协调、指导 7、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哪一年(A) A、1839 B、1840 C、1848 D、1842 8.1858年,英、法、美等国迫使清政府在上海签订了(C),使鸦片贸易在中国正式“合法化”。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中英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9、以下哪些是我国刑法所界定的毒品?(A) A、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 可卡因B、挥发性溶剂C、烟草、酒精 10、你认为“摇头丸”是毒品吗?(C ) A、不是毒品 B、是药品 C、是毒品,系致幻性兴奋剂

强制戒毒人员心理行为特点

强制戒毒人员心理行为 特点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强制戒毒人员心理行为特点 众所周知,吸毒不仅危害家庭及社会,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的危害。毒品对吸毒者自身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人体生理机能的损害;一个是对人体心理机能的损害。随着社会的重视,科学的发展,毒品对人体生理机能的损害,也就是毒品的生理依赖性通过政府的强制戒毒,辅之以适当的药物和一定的戒治方式,较易戒断。而毒品对人体的心理损害,即毒品的心理依赖性却是药物难以戒断的,即“心瘾”难除。 要探索对吸毒人员的心理矫治,必然要先搞清楚毒品对人体心理机能有哪些损害。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毒品对人体心理机能的破坏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情绪障碍。人一般具有两种智商:一种是智力智商,它与先天遗传基因有关;一种是情绪智商,主要受后天的各种环境影响而形成。在这两种智商中,情绪智商对人一生所发生的作用约占80%,它是人生事业大厦的基石。吸毒者吸食毒品后,毫无例外地会造成情绪障碍,会改变正常的精神状态,变得极度兴奋、狂躁和暴烈;戒断时又变得异常低落沮丧多疑。在毒品的反复作用下,两种极端情绪交替出现,使人处于一种喜怒无常的无节制状态之中,从而导致情绪智商规律的紊乱和功能失常。这也就是为什么“多进宫”吸毒人员在戒毒所表现出的对任何事都非常冷漠无兴趣,抱着一种得过且过混日子生活态度的原因。 二是智力障碍。吸食毒品还会造成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减弱,注意力分散,创造力和主动性丧失,严重者会引起智力迟钝、知觉错误、和暴力行为。在强制戒毒所主要表现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是非观念混淆,喜欢打架斗殴,对管教干警采用敌对态度,抱有成见和偏见。 三是意志障碍。吸食毒品者都会变得好逸恶劳、好吃懒做。变得孤僻自私、爱说慌、好诡辩、不知自尊自爱、意志消沉、失去责任感。平时很难从他们嘴里听到一句实话,为人处

精品—戒毒人员心得体会总结

精品—戒毒人员心得体会总结 戒毒人员心得体会总结 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证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有所增加,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目前,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怕学生明白毒品。认为禁毒教育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冒险尝试;二是认为禁毒教育是公安部门的事,与学校无关。这些认识误区的一个前提,就是目前在校学生吸毒者罕见。事实上,毒品蔓延的速度相当快,若等到毒品在校园时再来教育,则为时已晚。由此可见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是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出路。 自1997年国家教委规定把禁毒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正式纳入中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大纲以来,六年来我校透过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青春期专题讲座、青年志愿者宣传队、赴禁毒教育基地参观等多条渠道对家长、学生、社区居民广泛开展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等宣传教育活动,还组织教师面向市、区专家开了一节美丽的罂粟花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学校对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有效性得到家长、社区及区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学校优良的校风带动着周边小区的精神礼貌建设,对所在社区的精神礼貌建设水平的提升具有明显推动作用。学校2001、20**年连续两次评为石泉社区教育先进学校、20**年被授予创精神礼貌特殊贡献奖。 至于如何搞好学校禁毒教育,还有待于大家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务必肯定,目前毒品虽尚未在学校出现,但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为好。加强毒品预防教育仍然是学校德育工作一个方面,今后学校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禁毒工作的实践探索: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开展预防毒品犯罪宣传教育工作。 把禁毒教育列为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中,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结合起来,要做到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二.领导到位,加强对学校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 1、成立毒品预防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任组长,政工教导任副组长,组员由年级组长、家长委员会代表、青保教师、校长助理等成员组成。 2、制定有关学校防毒、禁毒的制度和措施。领导小组指导学生开展禁毒知识宣传、自护教育、志愿帮教等工作,并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三.加强教育,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潜力。 1、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 (1)多层面、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学校领导、工会、共青团、少先队能够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开展远离毒品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主题班队会、演讲、征文等形式宣传毒品的种类、性能、危害以及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知识,使100%的中小学生都能深刻认识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自觉抵制、远离毒品,从而使广大青少年自觉增强防毒的意识和决心。 抓好国际禁毒日宣传。每年的国际禁毒日,学校能够透过升旗仪式,校班会课,及主题黑板报、电脑小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剧目,开展禁毒教育知识竞赛,禁毒教育有奖征文,阅读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禁毒卡-通连环画口袋书,参观禁毒教育图片展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禁毒宣传预,谢谢!防教育工作戒毒人员心得体会总结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赵某一般心理共9页文档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赵某一般心理 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 引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离开无毒环境(强制隔离戒毒所),重新回归社会时,大多数戒毒者对自己戒除毒瘾抱着很大希望和决心,小心翼翼保持着自己的戒毒操守。但是,吸毒者经常处于一个或大或小的“毒友”圈子,一般都会受到“毒友”的影响和刺激,产生“吸最后一口,以后永远不再吸了”的自我安慰想法,结果是又一次陷入“吸最后一次”的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使先前的努力在“毒友”的引诱下化为泡影。再次复吸给事业、家庭、亲人带来的伤害又使吸毒者陷入悔恨和自责的负性情绪中,以致自己不能解脱。 一、来访者基本信息:赵某,男,37岁,已婚,初中文化,汉族,二进宫学员,家中姐弟四人,其排行老四。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1993年开始吸食毒品(海洛因),1997年6月被决定劳动教养戒毒(在劳教四大队),2000年1月劳动教养期满解教出所。解教后巩固戒断毒瘾长达7年,2007年再次复吸,2011年5月投送我所强制隔离戒毒(在戒毒三大队)。 二、来访者主诉 一段时间以来入睡困难,白天情绪烦躁,听到其他学员大声说话烦躁情绪加重,不愿与人沟通,情绪郁闷,睡不着时总想以前发生的事情和出所后会遇到的难处。戒断毒瘾这几年家庭幸福、事业有成。岳父家的亲朋也接纳了我。现在我自由没有了,出所后一无所有,我没脸面对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岳父家的人,戒毒后他们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以

后他们都不会再信任我。我这次强戒除了妻子其他亲人没有一个来接见我。这样反复的想,想的很细,经常几个小时都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幻想中,自我感觉这样不好,主动去控制,可是一会儿又回到刚才想的问题上来,做事情注意力不能集中。感觉对许多事情提不起兴趣。三、咨询民警观察和分管民警反应 咨询民警观察:该来访者求助愿望强烈,交流时主动诉说,语速适中,表情达意恰到好处,穿着干净整齐,内心较有思想。 分管民警反映:该学员日常管理中能做到遵规守纪,服从教育矫治的安排,习艺劳动表现积极。近几日情绪变化大,处于一种低迷伤感,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的状态。 四、心理评估和诊断 赵某出现上述症状时间较短,为近期发生,自己能找到明显原因,内容尚未泛化。其情感反应是可以理解的,强度不大,对自身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等症状有充分的自知力,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是一致的,能够很现实的分析自己复吸的利弊,思维合乎逻辑,感到痛苦,希望得到帮助解决问题,属于一般性心理问题。具体原因是复吸引发趋避式冲突进而导致混合型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五、心理咨询目标 依据以上评估诊断,同来访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同来访者之间建立平等良好的咨询关系,帮助其澄清自身心理冲突,摆脱对自身现状的过分关注以及由此产生的将存在问题无限放大的心理暗示,鼓励其作出新的有效行为,树立信心,重新开始,并且掌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