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

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

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
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

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经济成就可以说是冷战后国际关系上意义最为重大的事件。中国已经并正在对现有国际体系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这使得中国的一举一动都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和评论的焦点。在关于中国的各种话语中,既有赞叹肯定的声音,也不乏怀疑敌视的言论,后者又以“中国威胁论”为代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霸权话语的刻意渲染下,“中国威胁论”平而不息、周而复始,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恶化了中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有鉴于此,深入研究国际话语权在塑造中国国际形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探究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对中国实现在国际社会塑造负责任大国良好形象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话语权的概念与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著名的“语言转向”引发人文、社会科学诸多学科对语言

问题的关注与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话语”(Discourse)概念正式进入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建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并深受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ael Foucault)话语权力理论的影响。福柯的话语权理论的价值在于揭示了“话语”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所具有的建构功能和权力特征,为国际关系领域的“话语权”问题研究提供了三点重要启示:

首先,话语是一种社会实践。这种观点突破了传统观念中言、行的两分对立,为国际关系学将话语作为影响国际政治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以研究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第二,话语对现实具有建构功能。将话语视为一种社会实践,就承认话语具备“行事”(Performance)能力,而不仅仅将话语视为现实的镜子和表述的工具。建构性的话语观拓宽了国际关系学的研究视野,启发人们探究不同的话语

王 啸

[摘要] 一国的国际形象是别国对该国综合实力认知后形成的总体印象和看法。“话语”作为一种具有建构功能的社会实践,通过干预主体的认知过程进而影响认知结果。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凭借所掌握的话语霸权,制造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话语,而中国由于实力较弱,且话语权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身国际形象塑造的话语主导权。新世纪,中国能否在国际社会树立真实、可信的形象,有赖于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 国际话语权;话语霸权;国际形象;负责任大国

[中图分类号] D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489(2010)06-0058-08

(国防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0 年第 6 期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10 No.6

如何建构国际政治现实。

第三,话语体现了一种权力关系。福柯认为所谓的“真理”是知识凭借权力进入话语后形成的,正是权力决定了什么话语可以畅行无阻,什么话语被禁止。从话语与权力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人们注意到在国际社会中也存在的所谓的“真理”— 霸权话语,它们由掌握话语霸权的国家制造并在国际社会广为传播,而其他国家的话语则受到霸权话语的排斥和压制。

借鉴福柯话语权理论,结合国际关系学相关研究成果,本文把“国际话语权”定义为:主权国家通过正式外交、媒体传播、民间交流等渠道,将蕴含一定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话语渗透到国际社会中,使其他国家自愿接受并认同的能力。①值得注意的是,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无法改变国与国之间不平等的现实。这种不平等不仅体现在各国军事、经济实力的差别上,还体现在各国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对比上。总的来看,西方国家凭借强大实力在国际社会占据优势话语地位,美国甚至把持着话语霸权,从而可以制造出在国际社会中通行的“真理”—霸权话语。而非西方国家则明显处于从属和弱势话语地位,其话语要么附和霸权话语,要么微弱几不可闻。尽管国际社会中存在如话语霸权这样霸道的话语权,但即使“话语霸权的确立,也不能靠外在的强制力量来实现,只能在接受者同意或服从的基础上达到控制和影响对方的目的”。[1] (P.376)所以,国际话语权在本质上属于“软权力”范畴,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国际话语权以一国具有的文化、实行的国家政策和参与的国际制度作为权力资源要素。②首先,文化是国际话语权的深厚根基。国际话语权的说服力、渗透力和吸引力主要通过文化来展现。其二,国际制度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支撑。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展,其所享有的国际话语平台也愈加宽广。其三,国家政策是国际话语权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一国制定与实施的合理合法、互惠有效的内外政策,对于提升该国的国际话语权的效果最易显现,也是国家谋求国际话语权较易有所作为的领域。

第二,国际话语权的实施是非强制性的,以“言说者”的影响力和“倾听者”的主动接受为基本标志。作为一国软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话语权的实施固然离不开一国经济、军事力量提供的物质基础,但往往不能与经济、军事力量的增强同步提升,一国的国际话语权只有在该国充分利用各种话语权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对他国的影响力,使他国自愿接受并认同自己通过话语传递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等内容时,才会得到提升。

第三,国际话语权与话语霸权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非霸权的国际话语权与话语霸权同属软权力范畴,在资源要素、实施特点方面具有共性。同时,两者又有着重要区别:话语霸权由国际体系内的霸权国家掌握,是具有支配性和排他性的话语权;非霸权国际话语权则不具有排他性,其权力主体追求的是不同话语主体间平等的对话交流。

① 需要说明的是,主权国家并不是“国际话语权”的唯一主体,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在内的各种国际行为体都可以作为国际话语权的主体。但本文重点论述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国际话语权问题,而国家在整合各种资源、塑造自身形象的过程中无疑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本文着重分析和讨论的是以主权国家为行为主体的“国际话语权”。

② 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软权力主要有三个来源:文化、政治价值观以及对外政策。秦亚青在研究欧盟软权力时,提出文化、国际制度和国家的内外政策是一国软权力的三个资源要素(即来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经过认真思考,作者认为秦亚青提出的文化、国际制度和国家的内外政策也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三个最重要的资源要素。参见秦亚青主编:《文化、制度与政策——欧盟软权力研究》,第6-19页。

二、国际话语权与国际形象

塑造的契合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条件下,“形象与威望成为一个国家真实的战略资源”。[2]( P.627)与石油、天然气、矿藏等有形的战略资源不同,国际形象是一种无形的战略资源,各国对它的争夺通常不会直接以经济、军事等物质性权力竞争的方式展开,而是围绕国际形象塑造的主导权以话语博弈的方式进行。

目前,学界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界定一国的“国际形象”:一是从“本国”出发,将国家形象定义为:“一个国家留给他国公众的总体印象和评价”;[3](P.17)二是从“他国”出发,将国家形象定义为“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即别国对该国的总体印象和看法,主要包括三个层面:政府观点、学者评论和民间(包括非政府组织)印象”。[4](P.6)前一个角度强调“本国”在国际形象塑造中的自主性,后一个角度则侧重从“他国”视角考察一国国际形象的塑造是否成功。国际形象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应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科教、军事等七个范畴。[3](P.17)通过对国际形象的概念和构成要素的审视,本文认为国际形象塑造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这些特征说明了为什么国际形象塑造既是一国话语实践的过程,更是各国国际话语权相互博弈的过程。

首先,一国的国际形象是“本国形象”与“他国形象”的辩证统一。“本国形象”是本国政府、学者、媒介等对自己国家的综合认识与评价,而“他国形象”是他国政府、学者、媒介等对他国的总体印象与评价。“本国”与“他国”认知主体在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本国形象”与“他国形象”往往不能一致,有时甚至存在较大分歧。一国的国际形象需要“本国”的积极塑造,但更需要获得“他国”的理解认同。国际形象的这个特征,使话语成为联接“本国”与“他国”认知主体之间的桥梁。借助这个桥梁,表述“本国形象”的话语能够到达并影响“他国”的认知主体,参与建构“他国形象”。最终,一国的国际形象融合了“本国形象”与“他国形象”,在双方的话语交流与博弈中建构并传播开来。

第二,一国的国际形象是主、客观共同建构的结果。一国国际形象的构成要素颇多,既有物质性的要素如经济、军事和科教,又有非物质性的要素如政治、文化、外交和社会,它们共同构成了国家形象的客观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认知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客观要素进行话语诠释,从而建构起一国的国际形象。面对相同的客观基础,一国如果有较强的国际话语权,能将自己的话语有效渗透到国际社会中,并获得其他主体的认同,就能对本国国际形象塑造产生较大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一国的国际形象体现了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首先,一国的国际形象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国际形象的客观基础如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总量、军事实力、文化习俗等,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另一方面,认知主体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对认知行为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也是相对稳定的。同时,一国的国家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因在于:其一,国际形象的客观基础如经济总量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其二,认知主体的主观认识也会受到突发事件和渐进事件的影响。国际形象具有的稳定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的特征,决定了围绕国际形象塑造展开的话语博弈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

三、透过形象演变看中国

国际话语权的发展

几个世纪以来,随着西方作为一个整体逐渐成长为国际体系中的主导性力量并掌握了全球话语霸权,西方创造的中国形象“就以某种似是而非的真理性左右着人们关于中国的‘看法’与

‘说法’”,“它不仅塑造现代中国的自我意识,也多少决定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国形象”。[5](P.12-13)从中国国际形象的历史演变中,可以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国际话语权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无话语权意识时期。西方人关于中国的最初印象或想象与一种神奇的织物——丝绸有关。作为丝绸的原产地,位于遥远东方的中国曾引起西方人无限的遐想。公元13世纪,蒙古骑兵打通了欧亚大陆。此后的200年间,有更多来自西方的商人、旅行者和传教士得以亲眼目睹中国这个传说中盛产丝绸的神奇之地。由他们撰写的多部游记、小说和诗歌中,描绘了中国地大物博、繁荣富庶的形象,并使其在中世纪的西方广为流传。16世纪的到来揭开西方历史的新篇章。在经历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后,西欧进行了一场空前和彻底的变革。在文艺复兴和海外扩张的合力作用下,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力量逐渐壮大。到18世纪末,欧洲的传教士取代商人成为中国形象在西方的主要塑造者和传播者。凭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熟知,传教士笔下描绘的中国形象具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使这一时期的欧洲人在欣赏和感受中国瓷器、丝绸、漆器和中式庭院带来的异国情调和美感的同时,也意识到中国不仅地域广大、国家富庶,而且还拥有不逊于基督教文明的伟大文明。

直到18世纪末,从“地理中国”、“财富中国”到“文化中国”,在数个世纪里,中国庞大、富庶与文明的帝国形象通过旅行者、商人和传教士撰写的书籍和信件被制造出来并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应该说,这一阶段中国的形象总体而言是积极的和正面的,但这个形象是西方单方面话语诠释的产物,中国在这个过程中缺乏话语实践,基本处于“无语”状态。原因在于:首先,涵盖全球的国际体系尚未形成,中西方之间缺乏话语交流的渠道;第二,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受“天朝上国心态、中国中心主义心理”[6](P.7)的影响,不关心其他国家如何看待自己,缺乏话语权意识,更不可能主动运用话语权塑造国际形象。

近、现代中国:国际话语权被剥夺时期。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是以英国为中心的西方建立起全球霸权的时期,也是中国经历“百年屈辱”的时期,西方的强势崛起与中国的相对衰落使西方从仰慕中国转而鄙视中国。经过思想启蒙洗礼和产业革命提升后的西方,不再赞叹并希望效仿中国的“开明君主制”,而是将其斥为“恶的典范”的东方专制政体。认为专制政体造成中国的一致与僵化、保守与神秘、懒散与顺从,使中国失去发展的动力,陷于停滞而后走向衰败。这恰恰与近代西方通过彻底变革,冲破神权禁锢、推翻王权专治、获得空前发展、建立世界霸权的历程背道而驰。在西方的“先进”面前,中国大大的落后了,这种落后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①但在“东方主义”殖民话语体系中,中国的落后被刻意塑造成绝对的,以反衬西方文明的先进性,证明西方扩张的正当性。这一时期,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被动进入当时英国主导下的国际体系。“中国在这个体系内处于屈辱、从属和孤立的地位”,[7](P.36)国家主权被侵蚀,话语权被剥夺。此时的中国已不再是不屑于与西方对话,而是在西方霸权话语的强势言说中“失语”,被迫成为“沉默的他者”,目睹中国形象从正面走向负面,甚至被歪曲丑化而又无可奈何。

当代中国:话语权意识觉醒与国际话语权博弈时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的终结。

① 1913年,中国的GDP占世界GDP总量的8.9%,美国占19.1%,德国占8.8%,英国占8.3%;但中国GDP的增速仅为0.56%,美国为3.94%,德国为2.83%,英国为1.90%。资料引自[英]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译:《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0-261页表格中的数据。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和独立的国家,以崭新的面貌登上国际舞台。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是其中的分水岭,中国形象的演变也以此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前的30年。在这30年间,中国基本游离于国际体系之外,“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体系外国家”是中国的基本形象。这一时期,在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话语的渲染下,中国的国际形象与“独裁”(Authoritarian)、“好战”(Militant)、“输出革命”等词语联系在一起而总体趋向负面。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稳步提升,逐步融入现有国际体系,成为“体系内国家”。冷战结束后,中国逐渐意识到国际话语权对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意义,开始主动提升自己的国际话语权。30年来,中国在话语实践方面,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突出理性务实精神,主动塑造“和平发展”与“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时,针对国际社会上歪曲、丑化甚至妖魔化中国形象的“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言论,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力争掌握中国国际形象塑造的话语主导权。

四、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

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的途径

进入新世纪,中国为营造和平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须走出“威胁”的阴影,在国际社会树立真实、可信的形象,这有赖于掌握较强的国际话语权。目前,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仍要面临并妥善解决以下矛盾:

一是西方话语霸权与中国国际话语权之间压制与反压制的矛盾将长期存在。随着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终结,“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国家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不同国家之间分享着越来越多的共同话语。随着中国全面融入现有国际体系,对话与合作取代对立与对抗成为中国与西方关系的基调,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与西方享有平等的话语权。事实上,西方凭借所掌握的话语霸权压制中国的话语表达,这种状况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

二是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与国际话语权提升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有不少专家预测,到2012年中国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一直无法摆脱国际社会中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的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相对缓慢的事实。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意识形态仍是制约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基本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全面融入国际社会,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不能否认“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政治因素仍然是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中的基本因素,是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的矛盾焦点,是‘中国威胁论’的主要依据之一”。[6](P.44)第二,国家利益冲突是制约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核心因素。经济快速增长使中国对海外原材料、资源和市场的需求加大,与其他国家在这些领域发生利益冲突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这些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将中国视为威胁。第三,话语权意识薄弱是制约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中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但缺乏依托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充分将各种话语权资源转化为国际影响力的意识和手段。特别是“经济决定论”仍在中国国内拥有较大的影响力,这种理论认为只要中国的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包括国际话语权在内的国家的软权力也会自然而然地获得提升。

三是大量引进西方话语与创建“中国话语”不足的矛盾。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寻求全面融入国际体系,在各个领域大量引进和使用西方话语。这既是出于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成果的自觉,也是迫

于西方主导话语施加的软性压力而采取的应对之举。目前,中国在大量引进西方话语的同时,缺乏创建“自己的话语”的意识和能力,“极少输出自己原创而富有影响力的概念和话语”。[8](P.82)导致中国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常常陷入“人云亦云”的尴尬局面。

中国要妥善解决以上矛盾,切实提升国际话语权,树立负责任大国良好形象,需从充实话语内容、扩展对话平台、区分话语对象等几方面入手:

一要弘扬中华文化精髓,充实有吸引力的话语内容。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不仅对东亚地区的国家拥有巨大的感召力,对十七八世纪的西方文明也产生过重要影响。历史上,西方对古代中国形象的美化和认同,主要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和向往之上。因此,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在国际社会推而广之,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塑造良好国际形象具有积极作用。当前,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可资借鉴的传统文化资源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和”,讲究“和而不同”,主张平等相待、诚信合作、互利互惠,以此化解人与人、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和平共处与和谐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提出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就是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借鉴与升华。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包容性。“天生的文化优势、长期的文化中心主义熏陶赋予中国一种积极开放的文化心态,即勇于接受外来新鲜事物和异国文化。”[9](P.22)历史上,中外文化有过多次交融,中国从不同文化吸收营养,实现了文化上的“兼容并蓄”。这样开放包容的心态,对于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相处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中国积极主张和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反对西方制造的“文明的冲突”的理论。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道德的意识。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道德的养成,在政治上表现为具有鲜明的“德性政治”传统,反映在对外交往中就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德性外交”传统。历史上,“德性政治”与“德性外交”使中国对周边弱小国家更多的是采取“以德怀远”的怀柔政策,一般不采取强权、武力的方式,使这些国家能够主动倾心向化,同时为中国自身政权的道德合法性提供一种外部认同。这种注重自身道德形象的心理赋予中国在新世纪对外交往中以更多的自律性和理想主义风格。在国际关系中,中国主张大国、强国、富国应当道德地行使权力,更多地承担国际义务,在自觉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促进世界的发展,特别是要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等道德色彩较浓的观念有助于中国承担起‘负责任大国’这一角色”,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二要强化国际制度参与能力,扩大国际对话交流平台。19世纪中叶,中国被西方以炮舰外交强行纳入其主导的国际体系,150多年来,中国与国际制度的关系“经历了从拒绝到承认、从观望到参与、从扮演一般性角色到力争重要发言权的过程”,[10](P.39)这个过程是艰难而曲折的。今天,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且还在不断向前发展,标志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体系外国家”到“体系内国家”的转变,正处于从“体系内国家”向“体系内重要国家”转变的过程中。进入新世纪,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制度因其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更多的参与主体和更多样的合作与对话形式等特点,成为中国向国际社会进一步阐明自己的外交方针和原则立场的重要渠道。借助这一渠道,一方面,中国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一个不断发展走向强大的中国会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产生

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作用,从而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相互信任,消除或缓解他国的疑虑;另一方面,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更顺畅地进行协商对话,化解分歧,增信释疑,及时驳斥敌视、曲解中国的各种攻击和“中国威胁论”。因此,强化国际制度参与能力,争取在国际制度中发挥建设性主导作用,是当前和今后中国努力的方向,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在国际社会塑造“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完善“中国模式”,构建“和谐世界”,增强对不同对象的话语感召力。国家政策是一国国际话语权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宣示和阐述国家政策的话语对他国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快捷。与国际话语权的前两个资源要素相比,国家政策的政治性含义最高,同时也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其效果最易显现,也是一国谋求国际话语权最容易有所作为的领域。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国际话语权重要来源的国家政策涵盖内政、外交两个方面,而不仅仅指一国的外交政策。因为,尽管国际话语权的最终结果体现为一国话语对他国的说服力、渗透力和吸引力,但国际话语权的运用不是一个单纯的对外关系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和国内两个舞台上塑造、展示自己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问题,这不仅要求一国把自己的外交理念传递到世界上,争取他国的理解和认同,还强调一国在国内实施“善治”,以自身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取信于国际社会。

回顾新中国60年的历史,在内政方面,中国自1978年以来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无疑对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和国际形象的改善起到巨大作用。中国以渐进式改革和全面开放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超越“华盛顿共识”的发展路径,中国的成功经验对这些国家产生了越来越强大的感召力。随着中国改革向纵深推进,如何有效克服环境污染、发展失衡、社会问题增多的发展“副产品”,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实现生态环境的健康运转、实现社会民生的不断改善,将是检验中国模式能否克服既有缺陷,不断完善并在国际社会发挥更积极效应的关键。

与内政相比,中国一贯重视通过向国际社会积极宣示自己的外交政策和传播自己的外交理念,提升本国的国际话语权,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与认同,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整体布局,强调“和平发展”是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提出建立“和谐世界”这一更加理性和带有大国责任意识的主张。中国积极在各个领域展开多边外交活动,主动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全球节能减排、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方面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使世界各国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看到中国的善意和行动,对于塑造良好国际形象也有重要意义。

通过探讨“国际话语权”与“国际形象塑造”的相关理论,并考察在国际形象塑造中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演变过程,本文认为,中国要实现在国际社会中塑造“负责任大国”良好形象的目标,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国际话语权。自冷战结束以来,尽管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意识不断增强,但中国要真正提升自己的国际话语权,仍面临着三个主要矛盾:一是西方话语霸权与中国国际话语权之间压制与反压制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中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与国际话语权提升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大量引进西方话语与创建“中国话语”不足之间的矛盾。

进入新世纪,中国将在国际社会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作为外交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将有助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推广自身的“国际责任”标准、化解损害中国形象的“中国威胁论”并避免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可能给中国形象带来的某种损害,对中国成功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提升国际话语权是一

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中国在不断增强国家硬权力的基础上,夯实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基础;在不断提高国际话语权意识的同时,深入发掘和充分利用各种国际话语权资源。具体讲,中国要在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在强化对国际制度的参与能力的同时,力争在国际制度中发挥建设性主导作用;在不断完善“中国模式”的同时,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总之,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大国,中国要真正提升自己的国际话语权,实现在国际社会中塑造负责任大国良好形象的目标,还需要经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 参考文献 ]

[ 1 ] 马丽蓉 . 西方霸权语境中的阿拉伯-伊斯兰问题研究[M]. 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 2 ] Sheng Ding. Digital Diaspora and National Image Building [J], Pacific Affairs, (Vol. 80, No. 4), Winter

2007-2008.

[ 3 ] 冯惠玲,胡百精 . 北京奥运会与文化中国国家形象构建[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

[ 4 ] 李安山 . 为中国正名:中国的非洲战略与国家形象[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4).

[ 5 ] 周宁. 世界之中国:域外中国形象研究[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6 ] 楚树龙,金威. 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M] .北京:实事出版社,2008.

[ 7 ] 牛军. 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外交[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8 ] 张志洲.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困局与出路[J],绿叶,2009(5).

[ 9 ] 门洪华. 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J]. 国际观察,2007(2).

[10] 门洪华. 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下)[J]. 国际观察,

2007(3).

(责任编辑 如月)

·学术信息·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三次重要转折

甘钧先在《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载《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的安全报告,主要目的是分析美面临的安全环境并提出应对战略。美从1989年开始发表这类战略报告,克林顿政府时期共发表了7次,即1994-2000年每年一次;小布什政府时期共发表了2次,分别在2002年和2006年。从历次报告内容分析,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出现过三次重要转折,第一次是老布什政府1991年从冷战中对苏联的“遏制”战略转变为建立“世界新秩序”战略;第二次是小布什政府从克林顿时期的“民主扩展”战略转向打击恐怖主义的“先发制人”战略;第三次是2010年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安全战略的反思。前两次转折是发生了重大事件后的改变,此次转变则是美陷入安全困境后作出的调整。促使美反思并调整其安全战略的因素是美金融危机爆发、失业率居高不下和实体经济难以有效复苏,以及国际上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伊朝核问题久拖不决。

(田甲方)

《谈谈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现状及看法》

2016-2017-2《形势与政策》作业 学院:贝尔英才学院 专业:理工科强化 姓名:李堃羽 课程号:B0900181C 学号:Q16010313 任课老师:王从烈 2017年6月10日

谈谈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现状及看法 当今世界发展迅速,格局多变,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时期。而要抓住并利用好这个重大机遇期,增大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环境的建设力度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使中国声音“走出去”,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的根本目的,是要向国际社会传达中国的真实声音。这样才能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所谓‘话语权’,顾名思义,就是说话的权利。中国国际话语权,通俗地讲,就是中国在国际上说话的权利。这里所说的说话权利,并非讲讲话、发发言那么简单,而是我们说话的被重视程度,有多少人真正地听我们说话,尊重我们的说话,重视我们的说话,公众合理地把我们的说话进行传播发散。而我们自己说话的覆盖面、受众群体的多寡、受众者是否接受我们的说话、尊重我们的说话、客观公正地对待我们的说话,都是我们研究与提高我们的话语权的重要内涵。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硬实力得到了空前提升,从而使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总体上也得到了空前提升。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声音已成为世界上谁也不能忽视的大国之音。但同时,我们必须客观冷静地分析认识当今中国在国际上所拥有的话语权的实际情况,这是有针对性地加强话语权建设、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基本前提。 在当前的国际外交领域与国际事务中,中国的国际地位虽然在不断地得以提高,话语权也在不断的增大,但实际国际地位依然还未与中国的大国的身份相符合。我们在看到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国际话语权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国际话语权的根基依然坚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分量依然有限,中国在国际主流舆论中的形象依然负面。比如说,中国GDP第二的身份,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就是第二,中国的经济话语权有限。世界上主要的经济规则话语权、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知识产权话语权、证券市场话语权、期货市场话语权、金融机构话语权、货币话语权、信誉评级机构话语权,等等,基本都是西方国家在主导。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普遍采以敌视的态度,甚至不惜诬蔑与栽赃。西方国家凭借其话语体系优势,对中国进行抨击:抛出“普世价值”,说中国反对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普世价值”,把中国妖魔化为

国家形象与话语权研究

国家形象与话语权研究 A study of national image and discourse power 叶淑兰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专题形式探讨中国的国家形象与话语权问题,旨在推动同学们了解中国形象与话语权的前沿研究,批判性思考中国形象与话语权构建存在的问题与战略,引导同学们撰写一篇较高水平的课程论文。 课程内容主要由理论历史篇、现实专题篇和借鉴反思篇三部分组成。理论历史篇讲授国家形象理论、话语权理论、中国外交话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以及中国形象与话语权的历史变迁;现实专题篇分别讲授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与话语权,探讨战略性外交话语,中国形象话语互动、南海话语权、公共事件话语权等议题;借鉴反思篇讲授美日等国家形象与话语权构建的启示以及中国形象与话语权构建的反思与战略。 This course explores China's national image and discourse rights in a thematic form. It aims to promot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frontier of Chinese image and discourse. From this study, students can critically consider the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image and discourse right.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guide students to write one high level of thesi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study.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oretical history, realistic topics and reference to reflection. The history of the theory teaches the theory of national image, the theory of discourse right, the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of China's Diplomatic Discourse, and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Chinese image and discourse power; The topic of the special respectively teaches the Chinese image and discourse right in the eyes of foreigners, discusses the strategic Diplomatic Discourse, the interaction of Chinese image discourse, the right to speak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right to speak of public events and so on; Drawing lessons from introspection give a

中国缺乏国际话语权需增强软实力(精)

中国缺乏国际话语权需增强软实力当代,在解决国际争端、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中,仅仅依靠军事和经 济等硬实力,不仅要付出巨大的资源代价,还容易受到国际社会的指责。相比 之下,国家形象、发展模式、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等以感召为主的软实力,却 在展现国家魅力、提高国际地位、化解争端等方面,有着硬实力无可比拟的优势。软实力处在各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注重提高软实力成为大势所趋。 增强对国际社会的感召力 提升“软实力”,就是要向世界展现蓬勃发展的经济形象、透明公正的政 治形象、和谐融合的文化形象、温和诚信的民族形象等,充分发挥国际影响 力,以对世界和平发展的高度负责赢得各国的尊崇。 我国正在将和平发展的承诺付诸实际行动,以开明开放的心态,展现我国 亲和友善、富于合作的战略气度。同时,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深邃内涵和现实 价值,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吸引力,搭建起世界文明交流的桥梁,推动国 际文化互动交流,向世界展现我国独特的人文魅力,使国际社会从全新的视角 了解中国,消释对我国实力增长的恐慌和担忧,为我国和平发展注入“润滑剂”。为此,我们应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在重大国际和地 区问题上主持正义,维护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国际友好 关系;自觉适应全球化时代变革的需要,开创国际关系新理念,充分展现中华民族“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民族文化理念;积极关心全人类的福祉,在国际社会遭受洪灾、海啸、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时,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及时提供 救援,并加强与国际社会在维和、反恐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展示我国的政治道 德操守。 在重构国际秩序中发挥作用 国家崛起的标志之一是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当前,由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 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影响力与大国身份不完全匹配,经济的发展及政治主张 的诉求还处在别国制定的“游戏规则”之中。 我国发展“软实力”,要着眼于本国战略利益,不断提高国际事务的参与 能力,扩大国家利益在全球利益框架内的权重,以大国的责任和义务参与国际 规则的调整设置。此外,应加深对区域性国际制度的理解和认识,以前瞻的眼 光推进制度化合作,将战略目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繁荣有机融合起来, 构筑起和平发展的战略依托。 探索完善“中国模式”

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地位的变迁

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地位的变迁 中华上下五千年,漫漫历史,中国在世界发展中地位发生着变化。 秦朝兴盛时,罗马帝国尚未崛起,其可谓当时世界上领土人口第一大国。其为后世确立了封建基本制度。大概的确定了中国的版图。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但关于地位问题很难定义,教科书式的回答让人反胃,翻来覆去就两句话。应该说当时它对世界周边影响不大,除了跟临近的少数民族打打外,万国来朝的局面没能出现。所以其在中国历史地位非常重要。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文明,与同时期的贵霜,安息,大秦并称为“四大帝国”。丝绸之路在汉朝形成。这也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商道之一。华夏族人重新控制了“丝绸之路”,夺回了世界贸易的至高点,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叛乱。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 三国时期,当时,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已经强盛到顶点而衰败,罗马各地相即暴发了农民起义,罗马帝国的统治摇摇欲坠. 当时的罗马帝国还属奴隶制度,而中国早在前221年就演变为封建制度.美洲的文明帝国此时尚未建立,三国时期的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晋朝时期,历史却也并不平淡,它的政治制度由汉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三省制,这是隋唐三省六部的基础。此时经济南移,使得了大运河的出现,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也有进步。

汉朝至南北朝时期我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及地位,1、蔡侯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传入朝鲜、日本,以及中亚、北非和欧洲,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为印刷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2、地动仪。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可以准确地测定地震方位,欧洲知道18世纪才出现类似的地震仪。3、圆周率。南朝宋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人,这个数值早于欧洲1000多年,被称为“祖率”。4、“祖公理”。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之曾推算出计算球体积的公式,现代人称之为“祖公理”,直到17世纪,一位意大利数学家才重新推算出此公式。 隋唐文化灿烂辉煌,它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封建文化史上的高峰,而且处在世界发展的领先。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艺术、音乐等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如果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比作一个抛物线,唐朝无疑实在最高点,以后再也没有那个时期可以达到或超过。 宋朝时期,在政治上,由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增加了文官的职务;同时,削减的军队的数量已经军费开支。但造成了宋代军事力量的弱化和冗官,冗费的局面,这为后世朝代统治提供了借鉴。 经济上,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已达到了封建统治下经济发展的顶峰,打破了市坊界限,开放集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都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文化上,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宋朝思想非常活跃,尤其是以朱熹等人为首的理学思想家提出的抑制人的私欲和三纲五常等思想对后来封建专制统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自然空巢。由于有的老人终身未婚,有的老人虽已结婚,但未生育小孩,有的生育的 子女死亡,造成空巢。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20》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全球领先的市场调查及品牌咨询机构华通明略和Lightspeed GMI于18日在北京发布,发布显示:中 国形象国际认可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迄今为止,这已经是中国国家形 象调查平台开展的第三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本次调查在延续往年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领导人和大型活动的评价等,涵盖了中 国整体形象、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和科技的国际形象与传播,更加详实、立体 地呈现出国际社会对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2020年调查的主要发现如下: 1. 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可度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形势。相比2020年,中国整体形象得分高出0.8分(总分为10分)。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较大是海外受访 者对中国的主要印象。同时,国内治理被认为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2. 领导人形象成为新亮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拥有较高的国际认知度,其治国理 政能力受到广泛认可。在对受访9国领导人的认知调查中,习近平的认知度排在第四位; 在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能力方面,习近平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排在第二位,仅次于2020年新当选的印度总理莫迪。 2020年,高工LED通过对国内几百家主要LED照明企业的实地调查,结合对国内外LED照明行业领军人物的面对面采访,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本报告的编写提供了 坚实的基础依据。 本次调查广大市民和出租车司机对全市出租车行业发展共提出286条意见和建议,经 归纳整理,主要有如下几方面问题。 在整治的同时,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市农办每年争取国债资金1000万元,利用养殖 污水粪便建沼气池,,每家农户补助1200元,每年建设沼气池8000 余个。畜牧部门还在三年内争取到3600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于养猪小区的栏舍建设,2020年改进完善规模养 殖小区(场)76个,2020年再度改良小区(场)65个。 第三,过度迷恋网上交友,导致大部分中学生丧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同时, 中学生涉世未深,容易受骗,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不像他们想象那般美好,不乏存在一些居 心叵测之人,例如,网上聊天引发网恋,在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这样不仅伤害了他们脆弱的心灵,而且也耽误了学业。 3. 中国发展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对于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发展理念和国际 倡议,海外受访者有较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其中,“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依法治国”

_中国怎样赢得国际话语权

中国怎样赢得国际话语权 —读《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话语权,乃是一国发出声音对世界的影响能力,无疑,在当今的世界中,美国是话语权的最大拥有者,甚而可以说是话语霸权。它所发出的每一个声音,世界上都有许多双耳朵在认真倾听着,揣摩着。这种倾听的力量,在和平的年代,在日常的事务中,已经超越了军事力量,经济力量的相对间接影响,而形成日常影响力的最大构成者。当然,这种软性的影响力之源还是得基于军事.政治.经济.历史等综合国力因素。而就话语权本身,最大.最直接的促成者则是媒体。 话语权之兴起,兴盛缘至美国,那么我们就以美国为例来察看它的兴盛史,获知中国赢得话语权的灵感。 话语权,追究乃是政治的发言力,执行力。这种发言力的表达则是通过媒体。由最早的报刊,书刊到现在的电视,网络,它通过媒体的传播达到扩展范围,扩大受众。而传播知识构成影响能力的一层因素,更深层次的力量因素则有二:媒体的公信力和政治的权威性。这三者共同构成了话语权的力量之因。 而美国如今话语霸权的形成,则是三者逐步扩大,形成的共同影响力。而这也并不是说这三者是独立完成其发展的,恰恰相反,它们——媒体和政治正如一对亲兄弟,是有打有闹,有分有合的一路走来的。没有它们的打闹,完不成其各自的壮大.成长;没有它们的和解,更形不成话语权这个可怕的利器。 从美国的建国之初起,民主.自由观念便被高高树立,言论自由则被

认为在履行民主职能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美国奠基之人的华盛顿.杰斐逊,在位总统时遭受媒体的恶意诽谤,被迫接受不同程度的攻讦和谩骂,却从未利用其信誉和地位对报刊进行打压。虽然说政治此时并未从媒体获得正面的话语力量,单媒体却从兴起之时便生起敢于与政治叫板的力量,获得独立,批判的能力。这一阶段,媒体为其媒体,政治为其政治。 而自罗斯福总统开先,媒体与政治开始打起交道。总统借媒体打造形象,宣传政策,他的“炉边谈话”.“白宫咖啡”,在特殊的时刻以民众信心,又极好的宣传了施政政策。而媒体,,也借此与白宫的默契,逐步赢得公众的信任。再观我们所熟悉的事件,伊拉克战争中美媒的借势渲染,奥巴马选举的大力造势,中美汇率之争的焦点制造,白宫与美媒的并肩而立,获得了多大的眼球效应,话题论点。白宫抛出的话题,媒体借势发挥,各抒己见,各取所需,各赢所利。白宫掌握着“信息源”这个巨大的经济源头,由此控点,时而给媒体分几个胡萝卜,时而又挥舞一下这根关乎媒体利益的大棒,让媒体在报道时不得不考量利益。这并不意味着媒体丧失了独立地位,看看《纽约时报》的《五角大楼文件案》看看《华盛顿邮报》的水门事件弄得尼克松黯然退场,就可知媒体并不是那么安分,它们绝不可能丧失它们赖以稳固的公信力的基础,如若它们连批判力都丧失,它们还何以谈自由和独立。 反对与合作,最终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媒体既不可能因为受白宫去信息源的约束而与白宫步调一致丧失其独立地位,白宫也不可能因自由的原则而任媒体无肆的揭露与批判。它们双方在斗争,为赢得更大的

如何构建中国话语权

如何构建中国话语权 胡正荣李继东《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17日 11 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被各国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遭受着诸多质疑甚至责难。究其原因,在于目前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话语权与国际地位不相适应。话语权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我封赏的,更不是他国赠赐的,而需要精细塑造、培育和争取。特别是在当前,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信息获取手段快捷多样,信息内容规模丰富庞杂,更需要主动回应国际社会热点,高效处置突发事件,在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等方面主动设置议题,熔铸和传播中国的核心价值,展现中国视角、风格和气派,方能有效构建中国话语权。 从总体上看,当前国际话语的基本叙事结构仍然是以西方为中心,西方发达国家依然掌控着国际舆论的主导权,西方文明仍是核心话语,主导着整个世界,全球仍习惯于用西方价值和逻辑来评判是非,诠释国际和国内议题,国际话语体系仍处于不平衡、不平等、不公平的格局。特别是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新自由主义价值观席卷全球,世界信息传播格局很可能滑落到一种基于资本主义文明的新话语极权。 实际上,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新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间相互依存程度空前提高,世界权力结构也在调整、变化,国际话语权正在重新分配,新的信息传播秩序和格局正在形成,多极化趋势也日趋明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一种潮流和共识,可以说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过渡之中。这期间,快速发展的中国需要向世界解释自己“从何处来”与“向何处去”的疑惑,这不仅关乎通过解答这一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让世界更加全面、客观和理

性地认识、理解和评价中国,更影响到未来构建和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国际话语新体系和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 但当前,中国话语权构建存在着三大问题。首先,中国国际话语设置的统领性不强,尚未形成一个有机协调、高效运转的系统。一直以来,中国对外的声音多头、资源分散,在国际传播事务上涉及部门众多,形成了一种归口管理、层级分割的结构,这种多头行政层级化的模式导致沟通、协调难度增大,难以形成合力。其次,在国际传播中,中国媒体的议题设置能力不强,习惯于被动跟随国际强势媒体,特别是对一些重大国际问题常常保持沉默,抑或言辞隐晦、不温不火,对国际社会关切度不够明朗,也就无法像CNN、BBC和半岛电视台等国际一流媒体那样设置国际事务议程,进而难以影响、引导国际舆论。第三,话语传播模式创新性不够,表现在叙事方式不够成熟,话语传播体系不够完善,在国际交流中说教色彩过浓,空泛直白,简单僵硬;同时,对新媒体认识不够、研究不多进而重视不够。鉴于此,我们亟须强化顶层设计,主动设置议题,提炼中国核心价值,发挥多元主体积极性、能动性和联动功能,创新传播模式,以便更好地构建中国话语权。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对外传播资源,凝聚中国核心价值。在日益纷繁复杂的世界,话语权建设应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国际组织、政府、民间团体等多元主体,而且关系价值观、渠道和方式等多种因素、层次及其相互关系,这就需要在更广范围、更高层面,更有权威地对中国话语权建设进行总体设计、优化资源、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监督落实,并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唯其如此,方能逐步解决目前中国话语建设中统领性不强的问题。而更为关键的是要做好中国核心价值的顶层设计,在当前和未来的国际传播实务中,我们需要超越传统和现代价值,实现多价值内容凝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2019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XX》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全球领先的市场调查及品牌咨询机构华通明略和 lightspeed gmi于18日在北京发布,发布显示:中国形象国际认可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迄今为止,这已经是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开展的第三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本次调查在延续往年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领导人和大型活动的评价等,涵盖了中国整体形象、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和科技的国际形象与传播,更加详实、立体地呈现出国际社会对XX年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XX 年调查的主要发现如下: 1.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可度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形势。相比XX年,中国整体形象得分高出0.8分(总分为10分)。 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较大是海外受访者对中国的主要印象。同时,国内治理被认为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2.领导人形象成为新亮点,中国xxxx拥有较高的国际认知度,其治国理政能力受到广泛认可。在对受访9国领导人的认知调查中,xx的认知度排在第四位;在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能力方面,xx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排在第二位,仅次于XX年新当选的印度总理莫迪。 3.中国发展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对于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发展理念和国际倡议,海外受访者有较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其中,“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依法治国”是海外受访者最为熟知的 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被海外受访者接受的比例最高。 4.国际社会认可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当地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海外民众最熟悉的十大中国品牌依次为:联想、华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海尔、阿里巴巴、中兴、海信、tcl、中国银行和中国移动。对中国产品的整体评价相较XX年有所提升,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阻碍

论话语权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话语权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姓名:李款 学号:2014200512

论话语权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话语权作为国际社会中国家竞争的重要因素,对提升本国国际影响力和维护本国国家利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首先探析话语权的本质,从而通过英国、美国、中国三个国家来论述话语权在国际社会重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话语权;国际社会;地位;作用 一、话语权的本质探析 “话语权”包含“话语”和“权”两个部分。“话语”一词,“从文化语言学角度看,指的是一种思维符号和交际工具,包括语言、含义、符号等形式,人们借助于话语在言说者和受话人之间进行意义交流”1语言作为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不同文明孕育出多彩的语言,为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社会阶级或社会群体服务。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实践活动的丰富,由此而产生更多相关的话语和语言。而在当今时代,“话语”的产生就代表着特定的制度和价值体系,对人的约束和认识产生特定作用。而“权”包括两种含义,即权利(right)和权力(power)。权力是公民和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所以权利包含着权力和利益。而关于权力,美国学者朗认为“权力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2所以人们对于“话语权”究竟是一种“权利”还是一种“权力”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有些学者认为话语权是人们为了表达和进行言语交际而获得和拥有说话机会的权利。另一些学者认为“话语权”是指说话的权力,该权力能以非暴力、非强制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福柯曾经在其著作《话语的秩序》中提出“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力”的观点。因此话语并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维护自身说话的权利,更加是要追求自身话语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从而能够改变他人来实现自己的各方面利益要求。随着世界各国关系的加深和紧密,话语权已经从个人上升到国家层面,在 1陈正良.周婕.李包庚.国际话语权本质析论——兼论中国在提升国际话语权上的应有作为,浙江社会科学[J],2014.07 2【美】朗:《权力论》,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页

如何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如何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如何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衡量和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一是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评价一国国际地位的根本依据;二是外部世界。一国所面临的外部世界是影响该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外部因素,包括国际环境和外部联系。 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如何解读和把握这种变化的意义和启示? 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客观地讲,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变化一: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22%。 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

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为应对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 总的看,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世界的目光逐渐聚焦中国,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二、世界怎样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企业高管、商界领袖,人们在感叹中国奇迹的同时,都在关注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发展走向。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国内日益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美国人认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不是一般的大国,而是世界大国。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几乎都需要中国发挥作用,甚至是主导性的作用。在朝核、伊朗核等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都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可以说,解决当今世界的国际问题都需要中国的参与。 三、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话语权

国际话语权 中国争取自己的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方略,是新世纪中国提高自己软实力极其重要的步骤。 同时,海内外华语媒体的联手合作,也是发挥媒体之真正功效,即监督整个国际国内社会, 促使其能够朝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为我们提高自身国际话语权提供坚实的基础。所谓 ‘话语权’,顾名思义,就是说话的权利。争夺中国国际话语权,通俗地讲,就是要争取中国 在国际上说话的权利,在国际上取得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对称、相匹配的发言权与发言被重 视权。这里所说的说话权利,并非讲讲话、发发言那么简单,而是我们说话的被重视程度, 有多少人真正地听我们说话,尊重我们的说话,重视我们的说话,公众合理地把我们的说话 进行传播发散。而我们自己说话的覆盖面、受众群体的多寡、受众者是否接受我们的说话、 尊重我们的说话、客观公正地对待我们的说话,都是我们研究与提高我们的话语权的重要内 涵。 事实上,在当前的国际外交领域与国际事务中,中国的国际地位虽然在不断地得以提高,但

实际国际地位还很低。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普遍采以敌视、轻蔑、或鄙夷不懈的态度,甚至 不惜诬蔑与栽赃。 如果要了解真实的中国,当然包括她的过去和现在。在外国媒体,主要是西方媒体通过我们 的正面宣传,开始正面而真实报道中国的时候,我们的国际话语权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 当然,由于时间有限,我只是从另一角度较为粗浅地谈了谈自己的看法。中国国际话语权的 获得,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包括广大的海外华人华侨需较长时间努力奋斗的任务。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我们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还奢谈什么国际话语权之获得?!昔日上 海滩上,中国人连在自己土地上建起的公园都无法进入,‘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民族奇耻大 辱,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 广大的海外华裔同胞,总是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他们最了解自己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 他们最希望自己的祖国强大,他们最坚决地维护自己祖国的尊严!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获得,并非一言以蔽之之事! 如果我们还记得自己民族极其悲惨的近代史,我们的人民公务员,就不应该置人民利益于 不顾,贪污腐化,甚至内外勾结,携款外逃……

中国如何与美国争夺国际话语权

<<中国如何与美国争夺国际“话语霸权”?》 丁学良 标签:财经 《中国如何与美国争夺国际“话语霸权”?》 丁学良(应《南方周末》大参考版之邀,在“中国记者节”上的评论) 最近几年来,中国学界和传媒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推展中国的声音。众多国人深感,在当今世界,美国的“话语霸权”相对而言显得太强。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剖析一下为什么美国能够拥有那样的“话语霸权”?进而言之,刻意要在国际社会推展“中国之声”的个人或团体,能否从美国生成和保持其“话语霸权”的过程中,吸取一些启发?笔者希望在这几个问题上,与读者分享一些观察和反思。 换言之,中国要与美国争夺世界的“话语主导权”,该如何入手? 虽然美国的“话语霸权”这个概念经常出现在中文的讨论中,但我更愿意用“话语主导权”这个中性的提法。必须指出的是,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主导权,基本上不是通过“霸道”——即用强制性的力量或暴力威胁——的方式实施的。在当今国际舞台上要获得话语主导权,绝大多数时候只能通过辩论的、传播的方式,通过观念和言语的软的影响力,而不是通过强制力或暴力威胁来实现。 形形色色的观念和论点使美国在国际辩论中从不缺席 美国的话语主导权建立在本国肥厚的观念土壤里,我们很难在大问题上听到一个“统一的”美国声音。可以说,如果美国自始至终只有一种声音,它就不可能形成今天的话语主导力。 中国在推展“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的国际对话上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今天的国际社会上,当讨论中国实力的增长对世界次序的含义时,人们使用最多的概念,还是“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它是现任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任美国副国务卿时提出来的,是一个绝顶聪明的提法,它把很多美国人和西方人对中国发展和兴起的担忧、美国的基本国家利益、美国对世界秩序的基本目标取向,串连在一起。需要提醒的是,在佐利克提出这个观念的同时,在美国有许多“中国威胁论”的声音。比如,新保守主义的政策建议,经由当时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提出,主张美国应该动用一切力量,预防性地阻止地球上任何一个强国的兴起而挑战美国的地位。这两种观点之间差别巨大。有一点千万不要忘记,佐利克和沃尔福威茨都是小布什政府的高官。可见,在中国的兴起及如何应对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美国并不是只有一个声音。今天,“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这个理念逐渐被中国和其他国家所接受,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国际关系领域里的一个主流政策架构。 不仅是在这个问题上,在美国严肃的媒体上,对重大的国际和国内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是一个常态,美国稍好一点的大学也一定会有训练学生如何作尖锐而理性的辩论的常规资源(这与“愤青”式的骂街天壤之别)。一个国家的公民,特别是它的知识界,如果在本国没有持续的辩论空间,没有充分的训练和准备,又怎么可能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国家的人作理性论战?我记得有一位美国历史学

如何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如何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不仅是地区性的也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大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字:国际地位、挑战、机遇、力量 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衡量和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一是综合国力.二是外部世界。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1.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1)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 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 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22%。 (3)其他主要力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实力地位发生变化。美在伊战后国 际形象和软实力受损,其秘密监狱、虐待战俘等行径使美国“民主、自由、法治、人权”旗手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位和声誉下降。 2.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1)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 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美欧日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经济复苏。 (2)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积极姿态和果断行动。 3.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 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拉开序幕。。 4.“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 二、世界怎样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企业高管、商界领袖,人们在感叹中国奇迹的同时都在关注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发展走向,关注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1.美国: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当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不仅离不开中国,更需要中国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2.欧洲:欧盟“中国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接受中国“历史性的崛起”的同时,开始对中国“讲条件”。 3.周边国家: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中国在周边地区的积极作用,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大责任。 4.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模式”关注度日益上升,把中国发展当作自身新机遇,同时也担心竞争的一面。 三、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机遇与挑战 1.全面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复杂性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综合实力的稳步上升,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将日益扩大,中国对国际组织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多,同国际组织的关系也将会深入扩展。中国与国际组织之间关系的发展既反映了中国参与国际社会建设的程度,也表明了中国对国际社会各项事业的负责任态度,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形象的确立。对于今天中国来说,经济的飞速和持续发展正在改变中国的世界形象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一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应包含国家主体的自我认识和定位,以及国际社会对国家主体的外部认识和定位两个方面。就理论视角而言,如何认识中国在当前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对当前国际体系中的中国地位和作用的正确判断,有利于理解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本质与方式,有利于中国发展战略的设计与实施,同时也有利于中国更好地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国家力量、国家利益的追求、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等因素,是决定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与作用的主要因素。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力量和国家追求是有差异的,所以国家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是变化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自然资源方面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和资源占有量都很低。在经济基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起步晚,底子薄,规模小,效益差。从国内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仍很大。中国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

立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世界意义。 应该说,中国在当今国际舞台上有其特定的地位和身份,无论在现在还是可预见的未来,她都是多极化格局中的独立一极,是和其他大国、强国享有平等地位的一极,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一极,是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的一极,是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的社会主义的一极。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日益上升,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和定位。中国的国际形象,既是中国国内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教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延伸,也是中国国际地位的直接表现,所以,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建设有特色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之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也与当前国际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国国际地位与国际形象的最佳状态是主体的自我判断与外部的真实评价相一致,当前的中国对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的认识和判断已非常明确,重要的是在于认真地建设。而这种建设的最大挑战又来自外部少数国家对中国的恶意攻击或不信任。营造宽松的国际环境既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树立和发挥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的重要条件。为此,中国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快自身的发展,二是要加大对外宣传。抓住机遇,不断进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

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经济成就可以说是冷战后国际关系上意义最为重大的事件。中国已经并正在对现有国际体系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这使得中国的一举一动都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和评论的焦点。在关于中国的各种话语中,既有赞叹肯定的声音,也不乏怀疑敌视的言论,后者又以“中国威胁论”为代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霸权话语的刻意渲染下,“中国威胁论”平而不息、周而复始,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恶化了中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有鉴于此,深入研究国际话语权在塑造中国国际形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探究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对中国实现在国际社会塑造负责任大国良好形象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话语权的概念与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著名的“语言转向”引发人文、社会科学诸多学科对语言 问题的关注与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话语”(Discourse)概念正式进入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建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并深受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ael Foucault)话语权力理论的影响。福柯的话语权理论的价值在于揭示了“话语”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所具有的建构功能和权力特征,为国际关系领域的“话语权”问题研究提供了三点重要启示: 首先,话语是一种社会实践。这种观点突破了传统观念中言、行的两分对立,为国际关系学将话语作为影响国际政治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以研究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第二,话语对现实具有建构功能。将话语视为一种社会实践,就承认话语具备“行事”(Performance)能力,而不仅仅将话语视为现实的镜子和表述的工具。建构性的话语观拓宽了国际关系学的研究视野,启发人们探究不同的话语 王 啸 [摘要] 一国的国际形象是别国对该国综合实力认知后形成的总体印象和看法。“话语”作为一种具有建构功能的社会实践,通过干预主体的认知过程进而影响认知结果。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凭借所掌握的话语霸权,制造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话语,而中国由于实力较弱,且话语权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身国际形象塑造的话语主导权。新世纪,中国能否在国际社会树立真实、可信的形象,有赖于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 国际话语权;话语霸权;国际形象;负责任大国 [中图分类号] D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489(2010)06-0058-08 (国防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0 年第 6 期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10 No.6

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历史视角

时事报告 48 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历史视角 1820年,中国占世界 经济总量的25%;2008 年,这一数值约为7.25%;到2020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中国占世界经济的□ 黄仁伟 黄仁伟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破了清 朝“闭关锁国”和“天朝大国”的双 重角色。 2001年“9·11”事件到2008年 “9·15”金融海啸,中国已成为 国际体系的重要角色。 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中国对外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在联合国事务、国际经济金融改革、联合国维和、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打击海盗等方面的行动和表现,受到世界范围的肯定和认可。 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在持续上升,但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价值观等因素,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消极态势仍然没有改变。中国总体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声誉在西方主流舆论中没有根本改善,其基本面仍然是负面的,这在奥运会境外火炬传递、拉萨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中表现得非常清楚。他们认为,中国在世界的形象有两个:一个是强国,越来越强;另一个是“坏国”,批评我们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是世界的主流,没有民主、没有人权、没有自由、没有法制、没有信用。这是西方世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分量可能恢复到25%。也就是说,近200年的时间中国的发展历程呈U 型,这是一个值得回味的过程。具体来看,它有几个历史考察点。 第一,1840年鸦片战争。18世纪,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程度最高、实力强大的国家之一。1750年,中国经济规模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英、法、德、意、俄欧洲五强加在一起仅占7%。进入19世纪,西方如火如荼地进行工业革命,实力不断增强,对外扩张的势头也越来越猖獗,而此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和“天朝大国”的双重角色。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虽是战胜国,但被作为战败国来处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发生变化,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第三,冷战时期,中国成为打破雅尔塔体系、最先走出冷战格局的主角,中美建交打破了旧的中、美、苏战略格局。 第四,改革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从单项的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建设,再到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与世界接轨,这一时期是中国进入世界体系非常关键的阶段。 第五,2001年“9·11”事件到2008年“9·15”金融海啸,中国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角色。“9·11”之后,中美确定了新的战略共同利益,而且逐渐向更大的范围扩展。2008年“9·15”金融海啸,中美之间战略共同利益的结构性发生转变,从过去中国单方面地依赖美国,变成中美相互依赖,甚至在危机中美国要更多地依赖我们。 第六,如果还要延伸的话,2020年到2050年中国可能成为改变国际体系的主要角色之一。 以上对近200年的历史过程做了一个最简单的回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阶段在国际体系中,中国的国际地位都有性质的不同,都发生了性质的突变。另外,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国际竞争变化处于重大的历史机遇,要重视国际地位上升面临的障碍和挑战。很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