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模拟火山的形成实验报告单

模拟火山的形成实验报告单

模拟火山的形成实验报告单

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演示实验)班级:六年级日期:

《地震》教案(1)

19《地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地震的成因及引起的危害。 2能根据实验方法进行地层皱褶和折断的模拟实验,并能根据实验现象推想地震的成因。 3能收集和整理地震灾害的资料。 4能与小组同学分工合作进行学习,并把自己的收获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地震的成因。 教学难点:对地震的成因进行推理、想象。 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 1.有关地震的文字、图片资料。 2.毛巾(每组三条)、长30厘米直径0.5厘米、1厘米的干木棍、薄木片。 教师准备: 1.地震的视频资料(现象)、课件资料(地震成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地震吗?老师搜集了一个地震发生时的资料片,我们一起来开一看。同学们在观看时注意地震发生时有什么现象。 播放录像片 提问:谈一谈伴随着地震发生时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总结(声音、地面出现裂缝、大地震动)

师:那是什么力量使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动倒塌(李老师,建筑物晃动倒塌就能说明大地在震动,我能这么表述吗?)甚至使大地出现裂缝呢?(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 师: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看课件(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是有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 二、用模拟实验模拟地震成因 猜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猜测 师:大家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做实验) 师:对,实验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地震这种自然现象我们看不到,我们只能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模拟地震的成因。 出示实验要求:1把几条颜色不同的毛巾叠放在桌上,当做水平的岩石层。两手按在“岩层”上,把它慢慢向中间挤压,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汇报 师引导:如果毛巾是地壳的岩层,同学们想象会发生什么现象? 同学们在前面猜测到岩层断裂会形成地震,那岩层为什么会断裂呢?下面我们接着做实验 2用手握住木棍(直径0.5厘米干木棍、直径1厘米的干木棍、薄木片。)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继续用力压,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三、分析现象,认识地震的成因

火山爆发小实验

火山爆发小实验 时间:2019-09-24 12:24:35 | 作者:宁俊杰 一次,美术课上,老师带着我们做了一项生动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火山爆发”。 首先,老师拿出一个名为“恐龙时代”的实验作品,讲解了恐龙时代火山爆发时的情景。之后,老师让我们自己在脑海里勾画出一幅原始森林火山爆发时的景象。 老师给了我们一些工具,有硬纸板、超轻黏土、矿泉水瓶、小苏打、白醋、剪刀、红颜料等。 看到这些,我脑海里瞬间出现了一个美丽的森林王国,双手情不自禁动起来。首先,我用超轻黏土捏出了各种小动物,如:恐龙,狮子、小兔、小鸟、猴子等,将它们一一摆放在纸盒上。这样一副热闹的森林王国就出现了,现在就需要一座合适的“火山”了。 接着,我用剪刀将矿泉水瓶剪下一半,留瓶口上半截。我用一团棕色的黏土捏出一些像岩石一样的纹理,这样一座上宽下窄的人造山体就成型了。 因为这座火山比较高,我需要储备更多的“岩浆”。我先往瓶里倒入小苏打,尽量多一些。再加入红颜料。 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我忐忑地向平口内倒入一些白醋,屏住呼吸,等待火山爆发的景象。可是等了几秒钟,好像没有反应,里面只流出一点点小气泡。我心想:“为什么不成功呢?是不是白醋加少了?”于是我又加入了一些白醋进去。这一次,越来越多的气泡咕噜咕噜地从“火山口”疯狂的冒出来,“滚烫”的岩浆喷薄,顺着火山体一落而下。 这真是让人激动的一刻,我想像现实的火山比模拟实验要大千几辈,那样的场面该多令人震撼啊。可想而知真正的火山爆发是多么可怕啊! 这次实验很成功,为什么这些身边常见的小东西居然可以模拟出那么大的力量呢?最后,岳老师告诉我们,因为苏打粉里面碳酸氢根和白醋里的氢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形成气泡。这些气泡混合着液体就争先恐后的从瓶口跑出来了。 自然界有很多有趣又神秘的现象,有些离我们很遥远,并不能轻易看到,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去了解它们,通过思考去走近它们,通过动手实验去见证它们,多酷的体验!

地震记录簿数值模拟的褶积模型法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数值模型模拟 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名称勘测技术与工程 学生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熊高君 实验地点5417 实验成绩 2015年5月

理工大学 《地震数值模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地震记录数值模拟的褶积模型法 二、实验目的: 掌握褶积模型基本理论、实现方法与程序编制,由褶积模型初步分析地震信号的分辨率问题。 三、原理公式 1、褶积原理 地震勘探的震源往往是带宽很宽的脉冲,在地下传播、反射、绕射到测线,传播经过中高频衰减,能量被吸收。吸收过程可以看成滤波的过程,滤波可以用褶积完成。在滤波中,反射系数与震源强弱关联,吸收作用与子波关联。最简单的地震记录数值模拟,可以看成反射系数与子波的褶积。通常,反射系数是脉冲,子波取雷克子波。 (1)雷克子波: wave(t)=cos(2ft)* (2)反射系数: (3)褶积公式: 数值模拟地震记录trace(t): trace(t) =rflct(t)*wave(t); 反射系数的参数由 z 变成了 t,怎么实现?在简单水平层介质,分垂直和非垂直入射两种实现,分别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图1 图2 1)垂直入射: t=2h/v; 2)非垂直入射: t= 2、褶积方法 (1)离散化(数值化) 计算机数值模拟要求首先必须针对连续信号离散化处理。反射系数在空间模型中存在,不同深度反射系数不同,是深度的函数。子波是在时间记录上一延续定时间的信号,是时间的概念。在离散化时,通过深度采样完成反射系数的离散化,通过时间采样完成子波的离散化。如果记录是 Trace(t),则记录是时间的函数,以时间采样离散化。时间采样间距以Δt 表示,深度采样间距以Δz 表示。在做多道的数值模拟时,还有横向Δx 的概念,横向采样间隔以Δx 表示。 离散化的实现:t=It×Δt;x=Ix×Δx;z=Iz×Δz; 或:It=t/Δt; Ix=x/Δx; Iz=z/Δz (2)离散序列的褶积 trace(It)= 四、实验容 1、垂直入射地震记录数值模拟的褶积模型; 2、非垂直入射地震记录数值模拟的褶积模型。 五、方法路线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 地震实验报告 姓名:沈 班级:班 学号: 时间: 2015年05月 指导老师:张

一、实验目的 实验一: 1、浅层地震装备的基本组成; 2、认识GEODE96浅层地震仪的主要结构,并学会该类仪器的操作方法; 3、地震波认识。 实验二: 1、掌握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仪器介绍 1、仪器简介 全套美国GEOMETRICS公司生产的Geode96浅层地震仪(相当于四套独立的24道浅层地震仪)该仪器能满足折、反射地震勘探、井间勘探、面波调查等地震监测需要,应用Crystal公司的A/D转换器和高速过采样技术达到了24位地震仪的精度。频带从1.75Hz到20,000Hz,使得采样间隔可以从20毫秒到16微秒。采样到的数据叠加到32位的叠加器中,然后传回到主机的硬盘或其它介质上。内置预触发器,每道有16K的内存。用硬件相关器对震源信号进行实时相关运算。Geode包装坚固、防水、防震,有提手,重4.1公斤,用12V的外接电池可以连续工作10个小时。(如下图)

2、主要操作功能键及快捷键 注释: 1锁定与解锁;2清除界面;4检测噪声;7保存 3、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每个GEODE用数传线按规定串联,通过数传盒与笔记本电脑的USB口连 接。 2、每个GEODE接上12V电源。 3、开关接到与笔记本相连的第一个GEODE上。 4、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UP处。 5、采集控制程序,并按工作需要设置好各项参数,然后进行正常数据采集工作。 6、出采集控制程序之前,应将数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DOWN处。 7、卸下各连接线并清理整齐。 8、注意的是: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任何时候移动数传线与GEODE的连接头时,必须退出采集控制程序。另外Y型头上有红色标记的与GEODE的前12道相连接。而且采集控制软件运行的语言环境必须是英语(美国)。

模拟地震

【探究缘由】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域地震并引发的海啸,让全世界为之震惊。面对这样的自然灾害,人类的力量实在渺小。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先让我们进行一次地震模拟实验吧!【活动目的】地震是一种常见的、突发的自然灾害。在学习有关专题后,我们用实验模拟地震,以正确理解震级和烈度的关系,强化学生防灾减灾自我救护的意识。【知识整合】结合物理学中有关机械波的知识。【活动准备】地震模拟实验所需的基本材料有:一个高大中空的讲台、一把榔头、一堆木制积木、一堆乐高(有咬合口)积木等。【活动过程】1.在讲台上用普通的木制积木搭建一建筑物(表示建筑物抗震性能一般),榔头敲击讲台四周,模拟地震的发生。2.改变敲击力度,模拟震级升高,烈度加大,建筑物毁坏。3.改变震中距、震源深浅等地震要素,烈度随之改变。4.在讲台上用普通的木制积木搭建两个不同结构的建筑物,使之位于不同位置(如一位于桌角,另一位于桌中央),敲击讲台,观察结果。5.采用乐高积木(表示建筑物抗震性能良好)继续重复上述步骤,模拟实验。(填写表格略)【分析结论】改变震级、震中距、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貌特点、地面建筑物的结构等要素,可理解地震、烈度与灾度的区别与联系,即每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不同的烈度。【拓展建议】1.能否设计出更精准的实验敲击力度,使实验更具有可观测性和比较性。2.能否将两种积木结合,尝试搭建框架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继续实验。【知识链接】震级·烈度·灾度一个地方发生了地震,它的强度有多大?破坏程度如何?灾损如何?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衡量和界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震级”“烈度”和“灾度”。“震级”指的是地震的强度,它跟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释放能量相同的地震,它们的震级相同。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也越大。震级是根据台、站地震图上记录的最大振幅的地动位移及与之相应的周期,并考虑到地震波按震中距离而产生的衰减,按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地震与所释放的地震波能量有固定的函数关系。震级每增大1级,其释放能量约增30~32倍。按震级定义和计算公式,震级没有上限。不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记录可查的最大地震,是1933年3月2日的日本大地震和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其震级为8.9级。[!--empirenews.page--]“烈度”是用来反映地震中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个概念。是用以表达地震强度的一种方式,是衡量地震在一定地域产生或可能造成的破坏程度的一种“尺度”。烈度的大小,主要是根据在一定地点地震对地面建筑物和地形的破坏程度,以及人的直觉反应等等来界定的。我国和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把地震烈度划为12度:1度最轻,12度最强烈。●小于3度:人无感受,仅仪器能记录到;●3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6~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9~10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10~12度:毁灭性的破坏。一次地震,震级只能是一个,但烈度则会因地而异。因为烈度不仅与震级的强弱有关,而且还与震源的深浅、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地段的“介质条件”等有关。一般地说,如果震级相同,震源浅的地震往往要比震源深的地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大,烈度也高。“灾度”是指地震区所受到的灾害严重程度。不仅包括地表形态和地貌的被扭曲、断裂、陷落和崩塌程度,同时也包括各种建筑物、人员及经济的损害程度。灾度的大小不仅取决于震级的大小和烈度的高低,而且还与发震区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此外,与地震发生的时刻(白昼和黑夜),以及防灾救灾的具体措施是否得当等,也有很大的关系。

地震记录数值模拟的褶积模型法

实验课程数值模型模拟 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名称勘测技术与工程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熊高君 实验地点 5417 实验成绩 2015年5月

成都理工大学 地震数值模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地震记录数值模拟的褶积模型法 二、实验目的: 掌握褶积模型基本理论、实现方法与程序编制,由褶积模型初步分析地震信号的分辨率问题。 三、原理公式 1、褶积原理 地震勘探的震源往往是带宽很宽的脉冲,在地下传播、反射、绕射到测线,传播经过中高频衰减,能量被吸收。吸收过程可以看成滤波的过程,滤波可以用褶积完成。在滤波中,反射系数与震源强弱关联,吸收作用与子波关联。最简单的地震记录数值模拟,可以看成反射系数与子波的褶积。通常,反射系数是脉冲,子波取雷克子波。 (1)雷克子波: wave(t)=cos(2 ft)* (2)反射系数: (3)褶积公式: 数值模拟地震记录trace(t): trace(t) =rflct(t)*wave(t); 反射系数的参数由 z 变成了 t,怎么实现?在简单水平层介质,分垂直和非垂直

图1 图 2 1) 垂直入射: t=2h/v ; 2)非垂直入射: t= 2 、褶积方法 (1) 离散化(数值化) 计算机数值模拟要求首先必须针对连续信号离散化处理。反射系数在空间模 型中存在,不同深度反射系数不同,是深度的函数。子波是在时间记录上一延续 定时间的信号,是时间的概念。在离散化时,通过深度采样完成反射系数的离散 化,通过时间采样完成子波的离散化。如果记录是 Trace (t ),则记录是时间的 函数,以时间采样离散化。时间采样间距以Δt 表示,深度采样间距以Δz 表示。 在做多道的数值模拟时,还有横向Δx 的概念,横向采样间隔以Δx 表示。 离散化的实现:t=It×Δt;x=Ix×Δx;z=Iz×Δz; 或:I t=t/Δt; Ix=x/Δx; Iz=z/Δz (2) 离散序列的褶积 trace(It)=

地震灾害模拟体验实验报告

地震灾害模拟体验实验报告 吴丽红人文学院历本101班 10020126 一、实验目的 了解地震灾害的成因、分类、危害以及地震的防灾措施等。 二、实验内容 体验模拟地震的震动状况、观看关于地震的影片,了解地震灾害的特征、危害、分布等基本知识以及防灾减灾的对策。 三、实验原理简述 当今人类面临着地震灾害的严重威胁,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估计的生命与财产的巨大损失。目前,预防地震灾害,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与此同时,认识了解地震灾害发生以及发展的规律,对地震灾害进行科学的评估,以期有朝一日对地震灾害进行准确的预报,制定减轻地震灾害的防御对策等已成为广大科学家们重要的研究课题。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a8205525.html,/i?word=%B5%D8%D5%F0%B4%F8&opt-image=on&cl=2& lm=-1&ct=201326592&ie=gbk) 1、地震灾害的相关概念 大地或地壳的突然震动就是地震。震源是地球内部直接发生震动的地方,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垂直投影。震源深度是指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震中距是在地面上从震中到任一点的距离。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

的。中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多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越大,震级的数字越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2倍。地震按震级大小四类: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称为弱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且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震级大于4.5级且小于6级的地震称为中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称为强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地震又可称为巨大地震。 烈度表示地面受到地震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它用“度”来表示。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高。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一样的地方烈度就不一样。 2、地震波的传播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地球内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基干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氛围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又称为P波,它使地面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千米/秒,又称为S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为L波,是由纵波与横伯伯哦字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波长大,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原因。 3、地震的成因及分类 地震的成因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但是地震的发生大致可以分为人为和自然两方面,其中绝大多数的地震是由自然引起的,成为天然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又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策划能够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塌陷地震是由于地下溶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影响范围小,不会造成大的破坏。认为地震可分为人工地震和诱发地震两种。人工地震是由于某些人为的原因,如工业爆破,矿山开采,核爆炸等,也能引起地面剧烈振动,但是影响范围小,不会造成大的破坏。 4、地震的分布 世界地震带分布主要包括四个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全世界地震释放总能量的80%来自这个带,大约80%的浅源地震和90%的中深源地震都集中在这个地区。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这个带以浅源地震为主,多位于大陆部分,分布范围较广。 大洋中脊带:地震活动性较弱,均为浅源地震。 东非裂谷带:地震活动较强,均为浅源地震。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记录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 地震实验报告 姓名:沈 班级:班 学号: 时间: 2015年05月 指导老师:张

一、实验目的 实验一: 1、浅层地震装备的基本组成; 2、认识GEODE96浅层地震仪的主要结构,并学会该类仪器的操作方法; 3、地震波认识。 实验二: 1、掌握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仪器介绍 1、仪器简介 全套美国GEOMETRICS公司生产的Geode96浅层地震仪(相当于四套独立的24道浅层地震仪)该仪器能满足折、反射地震勘探、井间勘探、面波调查等地震监测需要,应用Crystal公司的A/D转换器和高速过采样技术达到了24位地震仪的精度。频带从1.75Hz到20,000Hz,使得采样间隔可以从20毫秒到16微秒。采样到的数据叠加到32位的叠加器中,然后传回到主机的硬盘或其它介质上。内置预触发器,每道有16K的内存。用硬件相关器对震源信号进行实时相关运算。Geode包装坚固、防水、防震,有提手,重4.1公斤,用12V的外接电池可以连续工作10个小时。(如下图)

2、主要操作功能键及快捷键 注释: 1锁定与解锁;2清除界面;4检测噪声;7保存 3、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每个GEODE用数传线按规定串联,通过数传盒与笔记本电脑的USB 口连接。 2、每个GEODE接上12V电源。 3、开关接到与笔记本相连的第一个GEODE上。 4、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UP处。 5、采集控制程序,并按工作需要设置好各项参数,然后进行正常数据采集工作。 6、出采集控制程序之前,应将数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DOWN处。 7、卸下各连接线并清理整齐。 8、注意的是: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任何时候移动数传线与GEODE的连接头时,必须退出采集控制程序。另外Y型头上有红色标记的与GEODE的前12道相连接。而且采集控制软件运行的语言环境必须是英语(美国)。

折射波勘探实验报告全解

《浅层折射波勘探》实验报告

《浅层折射波勘探》实验成绩评定表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名称:浅层折射波勘探 二、实验目的 加深对地震勘探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数字地震仪的使用和仪器工作参数的选择;了解地震勘探人工震源激发,检波器的安置条件;地震折射波法野外资料的采集技术及方法,并进行资料的整理与解释;了解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施工的过程以及组织管理工作。 三、实验原理 1、折射波法基本原理 以水平界面的两层介质进行简要的说明,假设地下深度为h ,有一个水平的速度分界面R ,上、下两层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且V 2>V 1。 如图1所示。从激发点O 至地面某一接收点D 的距离为X ,折射波旅行的路程为OK 、KE 、ED 之和,则它的旅行时t 为: 图1 水平两层介质折射波时距曲线 1 21V ED V KE V OK t ++= 式1 为了简便起见,先作如下证明:从O ,D 两点分别作界面R 的垂线,则OA =DG =h ,再自A 、G 分别作OK ,ED 的垂线,几何上不难证明∠BAK =∠EGF =i ,因

已知2 1 sin V V i = ,所以: 2 1 V V EG EF AK BK == 式2 即 21V AK V BK = 和 2 1V EG V EF = 式3 上式说明,波以速度V 1旅行BK (或EF )路程与以速度V 2旅行AK (或EC )路程所需的时间是相等的。将式3的关系和式1作等效置换,并经变换后可得: 2 121222122cos 2V V V V h V x V i h V x t -+=+= 式4 这就是水平两层介质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它表示时距曲线是一条直线,若令x =0,则可得时距曲线的截距时间t 0(时距曲线延长与t 轴相交处的时间值) 2 12122102cos 2V V V V h V i h t -== 式5 式5表示出界面深度h 和截距时间t0之间的关系,当已知V 1和V 2时,可以求出界面的深度h 。 2、折射波分层解释的t 0法 折射波t 0解释法是常用的地震折射波解释方法,它是针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采集发展起来的解释方法。 t 0法解释的主要原理与方法如下: t 0法又称为t 0差数时距曲线法,是解释折射波相遇时距曲线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当折射界面的曲率半径比其埋深大得很多的情况下,t 0法通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且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 如图2所示,设有折射波相遇的时距曲线S 1和S 2,两者的激发点分别是O 1 和O 2,

幼儿园亲子科学《火山喷发》实验教案

幼儿园亲子科学《火山喷发》实验教案 大家好!我是琦琦,我有一个好朋友新新,今天我邀请新新来家里作客。妈妈和阿姨在厨房做饭,我们俩好奇地跟进去东张西望,发现厨房里有好多神奇的东西,有咸咸的盐,酸酸的醋,鲜味的鸡精,还有甜甜的白糖……妈妈和阿姨真了不起,可以用这些神奇的材料做出美味的饭菜。 这时,妈妈看到我们好奇的神情,笑眯眯地走过来告诉我们,厨房里有些材料可以表演“火山喷发”的奇幻现象。不会吧?我和新新一点都不相信。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过,火山喷发的时候有许多红色的东西向天空喷射,很高很高的,还有红色的东西像水一样顺着山坡流下来。在家里能看到火山喷发?不可能吧? 妈妈说只要找到小苏打、白醋和洗涤灵,就可以做出“火山喷发”。太神奇了,我们决定动手试一试,看看妈妈说的是不是真的。 1.妈妈为我们准备材料:白醋、洗涤灵、小苏打、杯子。 2.先在杯子里倒入小苏打。 3.然后再倒入洗涤灵。 4.最后把白醋倒入装有小苏打和洗涤灵的杯子里,你们觉得我们会做出“火山喷发”的奇幻现象吗(图5)? 5.看!“火山喷发”成功了,是不是很神奇! 小朋友们,你们也可以试一试哦!妈妈悄悄地告诉我们“火山喷发”的秘密呢:因为小苏打里有碳酸氢钠,白醋里有较多的醋酸,两者放在一起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了像火山喷发一样的现象。

洗涤灵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能够让产生的白色泡沫坚持一段时间。教育热点问题,结合园内活动,传播教育理念,如邀请家长参与的各类节庆活动等等。 2.谋求家园共情的家长会邀请方式新路。由幼儿设计邀请函,规范邀请方式及邀请礼仪,并由幼儿全程参与签到、成果展示等环节。如在邀请函上留出由孩子自己“书写”的图话,鼓励孩子用一定的邀请礼仪邀请家长,并请家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回馈等等。这样,家长会的邀请过程充满了亲子间的情感互动,也体现出幼儿园的用心,使家长对家长会充满了期待。 3.实践家园一体的家长会组织模式创新。让家长唱主角,变换家长会组织形式,引导家长从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发展情况,互相交流互动,共同探讨教子策略。 例一:教学汇报型——重点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活动中的真实表现。 在学期中、末,以公开课的形式,向家长汇报教学情况,展示孩子全面素质,多以主题展示、整合活动汇报的方式进行表现。 例二:专题讲座型——重点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特色课程等等。 在幼儿入园、毕业及主题活动开展时,按年级或班级召开家长会,邀请专家或家长就某一领域、某一主题传授知识,解疑答惑。 例三:成果展示型——重点让家长了解某一阶段内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地震勘探资料处理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基于 Vista 系统的地震资料处理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物探)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唐湘蓉 实验地点5417 实验成绩 2015年3月- 2015年5月

基于 Vista 系统的地震资料处理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认知熟悉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vista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其并熟练掌握vista软件运行的基本操作; 2)了解并掌握地震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掌握地震数据处理的流程和基本方法,选择合适的处理参数以提高地震数据处理的精度; 3)对比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的理论与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深入理解理论,并在理论指导下提高处理解释的水平、提高资料处理的质量; 4)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与编写实验报告或生产报告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总流程 图1 总流程图 1)加载数据 打开Vista软件后选择加入2D的SEG-Y格式的原始地震数据,本实验

所用数据为给定的SHOT-20。加载后的原始地震数据如图2: 图2 原始地震数据显示 2)道均衡 各个道由于炮检距的不同,导致的反射波的振幅的变化,因为在共反射点叠加中,要求每一个叠加道的振幅都应该相等,每一道对叠加所做的贡献是等价的,无特殊情况,一般就以记录图中间的振幅为基准,使近激发点的地震道振幅减少,增加远离激发点的地震道记录的振幅。道均衡流程模块如图3,道均衡结果如图4: 图3 道均衡流程模块

3)建立观测系统 图5 观测系统显示4)初至拾取 初至拾取结果显示如图6:

图6 初至拾取结果显示 5)初至切除 地震记录上的初至波包括直达波和浅层折射波,它们能量强且有一定延续时间,对紧接而来的浅层反射波有干涉和破坏作用。另外,动校正后会引起波形畸变,浅层尤其厉害。对这些强能量初至波和动校正畸变引起的处理办法是“切除”,即将这些波的采样值全部变为零值(充零)。初至切除流程模块如图7,初至切 除结果如图8: 图7 初至切除流程模块

叠加地震记录的相移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数值模拟实验共22页

《地震数值模拟》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叠加地震记录的相移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各向同性介质任意构造、水平层状速度结构地质模型的相移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基本理论 2.实现方法与程序编制 3.由正演记录初步分析地震信号的分辨率。 三、实验原理 1、地震波传播的波动方程 设(x,z)为空间坐标,t为时间,地震波传播速度为v(x,z),则二位介质中任意位置、任意时刻的地震波场为p(z,x,t):压缩波——纵波。则二维各向同性均匀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遵循声波方程为 2、傅里叶变换的微分性质 p(t)与其傅里叶变换的P(w)的关系: 3、地震波传播的相移外推公式 令速度v不随x变化,只随z变化,则利用傅里叶变换微分性质把波动方程(变换到频率-波数域,得: 4、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按照爆炸界面理论,反射界面震源在t=0时刻同时起爆,此时刻的波场就是震源。根据不同情况,可直接使用反射系数脉冲或子波作震源。如果直接使用反射系数作震源脉冲,则初始条件可表示为: 5、边界处理

(1)边界反射问题 把实际无穷空间区域中求解波场的问题化为有穷区域求解时,左右两边使用零边界条件。物理上假设探区距Xmin与Xmax两个端点很远,在两个端点上收到的反射波很弱。但是,上述条件在实际中不能成立,造成零边界条件反而成为绝对阻止波通过的强反射面。在正演模拟的剖面上出现了边界假反射干涉正常界面的反射。 (2)边界强反射的处理 镶边法、削波法、吸收边界都能有效消除边界强反射。 削波法就是在波场延拓过程中,没延拓一次,在其两侧均匀衰减到零,从而消除边界强反射的影响。假设横向总长度为NX,以两边Lx道吸波为例,有以下吸波公式: 四、实验内容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中国地 质大学 (武汉) 地空学 院 地震实 验报告 姓名:沈 班级:班 学号: 时间: 2015年05月 指导老师: 张

一、实验目的 实验一: 1、浅层地震装备的基本组成; 2、认识GEODE96浅层地震仪的主要结构,并学会该类仪器的操作方法; 3、地震波认识。 实验二: 1、掌握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仪器介绍 1、仪器简介 全套美国GEOMETRICS公司生产的Geode96浅层地震仪(相当于四套独立的24道浅层地震仪)该仪器能满足折、反射地震勘探、井间勘探、面波调查等地震监测需要,应用Crystal公司的A/D转换器与高速过采样技术达到了24位地震仪的精度。频带从1、75Hz到20,000Hz,使得采样间隔可以从20毫秒到16微秒。采样到的数据叠加到32位的叠加器中,然后传回到主机的硬盘或其它介质上。内置预触发器,每道有16K的内存。用硬件相关器对震源信号进行实时相关运算。Geode包装坚固、防水、防震,有提手,重4、1公斤,用12V的外接电池可以连续工作10个小时。(如下图) 2、主要操作功能键及快捷键

注释: 1锁定与解锁;2清除界面;4检测噪声;7保存 3、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每个GEODE用数传线按规定串联,通过数传盒与笔记本电脑的USB口连接。 2、每个GEODE接上12V电源。 3、开关接到与笔记本相连的第一个GEODE上。 4、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UP处。 5、采集控制程序,并按工作需要设置好各项参数,然后进行正常数据采集工作。 6、出采集控制程序之前,应将数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DOWN处。 7、卸下各连接线并清理整齐。 8、注意的就是: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任何时候移动数传线与GEODE的连接头时,必须退出采集控制程序。另外Y型头上有红色标记的与GEODE的前12道相连接。而且采集控制软件运行的语言环境必须就是英语(美国)。 三、实验内容 1、浅层地震装备认识及地震波认识:第一周上午主要就是老师介绍检波器、地震仪以及实验装备,认识设备后进行采集装置的连接,全班同学轮流当做指挥员与爆破员; 2、浅层地震数据采集实验:隔一周之后的上午全体同学使用地震仪进行浅层地震数据的采集及简单的分析,并对干扰波进行识别。

数值模拟实验一

数值模型模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地震记录数值模拟的褶积模型法实验学院:地球物理学院 学号:2010050603xx 教师:熊高军 姓名:Blackheart--Mike 日期:2010.6.13

实验一 一、实验题目 地震记录数值模拟的褶积模型法 二、实验目的 掌握褶积模型基本理论、实现方法与程序编制,由褶积模型初步分析地震信号的分辨率问题。 三、原理公式 1、褶积原理

地震勘探的震源往往是带宽很宽的脉冲,在地下传播、反射、绕射到测线,传播经过中高频衰减,能量被吸收。吸收过程可以看成滤波的过程,滤波可以用褶积完成。在滤波中,反射系数与震源强弱关联,吸收作用与子波关联。最简单的地震记录数值模拟,可以看成反射系数与子波的褶积。通常,反射系数是脉冲,子波取雷克子波。 (1)雷克子波 (2)反射系数: (3)褶积公式: 数值模拟地震记录trace(t): trace(t) =rflct(t)wave(t) 反射系数的参数由z变成了t,怎么实现?在简单水平层介质,分垂直和非垂直入射两种实现,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1)垂直入射:

2)非垂直入射: 2、褶积方法 (1)离散化(数值化) 计算机数值模拟要求首先必须针对连续信号离散化处理。反射系数在空间模型中存在,不同深度反射系数不同,是深度的函数。子波是在时间记录上一延续定时间的信号,是时间的概念。在离散化时,通过深度采样完成反射系数的离散化,通过时间采样完成子波的离散化。如果记录是Trace(t),则记录是时间的函数,以时间采样离散化。时间采样间距以 t表示,深度采样间距以 z表示。在做多道的数值模拟时,还有横向x的概念,横向采样间隔以 x表示。离散化的实现:t=It× t;x=Ix× x;z=Iz× z或:It=t/ t; Ix=x/ x; Iz=z/ z (2)离散序列的褶积

浅层地震勘探实验报告修订稿

浅层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XXXXXXX学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教学实验实习,目的是使同学对浅层地震勘探技术掌握,了解浅层地震仪器的使用和仪器工作参数的选择;了解浅层地震勘探激发条件的选择,检波器的安置条件;地震反射波法野外资料的采集技术及方法,并进行资料的整理与解释;了解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施工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 1、使用浅层物探设备对xx场地进行实验,掌握浅层地震物探技术方法 2、使用Geogiga软件对所采集数据的资料处理(反射波法) 三、实验原理 地球物理条件 地下介质内部存在波的阻抗差,波阻抗是介质的速度和密度的乘积。具有一定厚度的地层与相邻地层存在有波阻抗差异时,才具有开展浅层地震勘探的前提。只要波遇到弹性性质不同的分界面,就会有反射界面。表中分别列出了岩土介质中的波速、平均密度以及波阻抗的变化范围。 表几种岩石的波阻抗

第四系覆盖层与基岩、砂与粘土、砾石层与粘土、砂层之间有明显的波阻抗差异和波速差异,各层具有一定的厚度时,均可形成反射界面;有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构造情况时,在断层面上会产生断面波、弯曲界面上会产生回旋波、在断点和尖灭点上会产生绕射波等,所以来自断层面或特殊地质构造面上的反射波会有明显异常;当疏松的覆盖层或风化带饱含地下水时,其波速将会明显地增大,对与P波来说,潜水面就是一个明显的波阻抗界面;一般基岩各风化层间从上到下通常具有速度和密度递增的趋势,多数情况下基岩风化层存在3~4个速度或波阻抗界面,这些界面常与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弱风化和微风化界面相一致或相接近;以上地质条件均为地震勘查提供了物理条件。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是地震勘探方法中的一种。在地表向下激发地震波,当地震波向下传播遇到弹性不同的分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地震勘探仪器记录这些反射地震波。由于反射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传播路径、振动强度和波形将随着通过介质的结构和弹性性质的不同而变化,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旅行时间和速度资料,就能推断解释地层结构和地质构造的形态,而根据反射波的振幅、频率、速度等参数,则可以推断地层或岩石的性质,从而达到地震勘探的目的。(图反射波法工作原理示意图)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院系: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2014年5月5日

地震勘探野外实验报告 一、基本任务 1.1 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按指导书要求完成,以便通过此次实验,达到巩固和加深对校内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具体要求如下: 1、初步实践野外地震勘探各种技术工作; 2、基本掌握野外数据采集方法技术和地震仪器装备的使用和操作; 3、学习地震记录的分析与评价; 4、学习地震资料几种常规处理方法; 5、学习反射波地震勘探资料的构造解释。 1.2 实验内容 实验主要内容为: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方法作业,简单的数据处理和室内资料的解释成图,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野外数据采集 ①工区地质、地球物理概况及地震地质条件的了解; ②测线布置依据和观测系统设计; ③排列的布设; ④仪器的学习及操作; ⑤仪器参数和观测系统参数的试验及正确设置; ⑥野外数据采集施工技术; 2、室内数据处理; 3、室内资料解释和成图 二、数据采集仪器 1、一台McSEIS-SX 48 XP地震仪(配件:一条电源线,一条大缆接受器,一个鼠标)(图一) 2、两根5m大缆 3、24个100Hz检波器 4、一块12V蓄电池 5、一条同步触发道 6、激发装置:一把18磅铁锤,一个铁块

7、测绳一根 9、罗盘一个 10、野外记录本 图一地震仪 图二部分实验仪器

三、野外地震勘探数据采集 3.1 测线的布置 测线布置的原则:主测线的方向,应尽可能地垂直地层或构造走向,并与设有地质钻井以及其他物探测线的方向重合,以利于各种勘探资料的对比分析和相互补充验证,主测线之间还应布置联络测线,以控制勘探精度。(图三) 图三测线布设 3.2 观测系统设计 反射波勘探一般采用多次覆盖系统。表示出共炮点线(含道号),共接收点线,共偏移距线,共CDP点线,并标出炮号、桩号、道号、道间距、覆盖次数和比例尺。(图四) 3.3 激发 实验采用锤击震源,采用18磅的铁锤以及15~25cm见方、重10~20kg的铁板作为锤击激发震源。激发点应平整、坚实、表层浮土应予清除,垫板要摆放平实。 3.4 接收 (1) 检波器的选择:根据勘探目的和勘探深度选择浅层反射波勘探100Hz的检波器。 (2) 检波器埋置:检波器要平稳、垂直(倾斜度应小于10o)、埋实在接收点位置上。检波器与电缆连接应正确,防止漏水造成的漏电和地面渍水造成的短路,也要防止极性接反和接触不良。(图五)

实验1 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实验1 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第2课火山) 实验材料:三脚架、小瓷盘、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 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把土豆泥放在小瓷盘中,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做成山的形状。 2、把小瓷盘放到铁架台上,隔石棉网加热,看到岩浆从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实验现象: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注意事项:1、土豆泥尽量摊得薄一些。 2、加热时间需要10多分钟,引导学生耐心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 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第3课地震) 实验材料:细木棍或竹筷、毛巾。 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用不同颜色的毛巾做地层,将毛巾叠成几层,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 2、用细木棍或竹筷做地壳,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1、用力挤压毛巾,毛巾会形成褶皱。 2、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岩层在收到外力时会发生变形,形成褶皱,当受到的外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断裂,形成地震。

注意事项:使用的筷子韧劲不要太大,注意安全。 实验3 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 (第4课做一块卵石) 实验材料:有盖的大玻璃瓶、水、碎砖块、 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碎石子或用砖头做河道中的石头,装水的大玻璃瓶做流水的河道。 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水变浑浊了,水中有一些砖屑;碎砖块变小了,棱角变光滑了。 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从而推想:卵石是在河道中不断受到水的冲击和相互碰撞形成的。 注意事项:1、砖块尽量要小一些,棱角鲜明一点。 2、要用比较长的时间。 实验4 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 (第4课做一块卵石) 实验材料:酒精灯、页岩、燃烧钳、水。 实验步骤: 1、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 2、加热岩石后把它放入水中。反复几次,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掉碎屑。 实验结果:岩石在温度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破碎现象。 注意事项: 1、岩石最好选择易碎的页岩。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的改进教案

“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的改进 南北镇中心学校教师张志军本实验改进的目的: 1、改进实验方式,使得实验所表达的内容更接近科学事实; 2、材料易得且制作过程简单,且制作好的装置可以重复利用; 3、通过本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促使学生自行探究。 本实验所用材料: 两个可乐瓶、25cm玻璃管1根、纯碱50g左右、醋、洗涤剂、红墨水、盘子(解剖盘盘、且可有可无)、废报纸 实验原理:醋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因有洗涤剂产生大量泡沫,并把泡沫压出瓶口,产生类似于火山喷发的效果。 实验过程解说: 一、导入课题:“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的改进 二、解说内容分四部分: 1、教材实验原型: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P74“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2、发现教材内容有两点不足: ①实验步骤5“慢慢地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变化。”中“慢慢地”倒入动作不好做。根据本人的实践,该实验反应非常快,一倒入醋和红墨水的混合液马上就有泡沫冒出。 ②倒入动作不可取。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强于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本人实践得知,倒入动作会让部分学生误以为火山喷发需要有水之类物质流进火山口这个条件。 3、对教材实验的改进: (1)观看视频,表明改进原因。 (2)展示及解说实验改进装置: 装置如图: ①下面瓶子中装着醋与红墨水的混合液,上面瓶子里装有50g 左右纯碱(苏打)或者小苏打以及几滴洗涤剂。 ②将下面瓶子里的溶液通过导管最大量挤压进上面瓶子里,上面瓶子里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泡沫,泡沫被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冲出瓶口,形成类似火山喷发的情景。 其中挤压动作可以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到是火山内部的压力致使火山喷发的,而不是有什么液体流入火山口才导致火山喷发的。 实验完毕,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您的指导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谢谢!祝您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地震物理模拟

一、地震声学实验室的物理模拟 John A. McDonald, G. H. F. Gardne 休斯敦大学地震声学实验室(SAL)是一个研究实验室,创建于1977年。这个实验室的研究宗旨是改进反射波地震技术。为此,它得到许多公司的联合资助,研究成果发表在半年刊的进展报告上。根据协议,成果首次发表后六个月内只限于资助者享用,六个月后。这些成果才可以在公开的出版物上发表。 我们相信,这个半年刊进展报告中的一些论述是值得广泛传播的,但是,这些论文的作者都是业务繁忙的职业地球物理专家,他们缺乏时间为有关刊物撰写论文,因此,我们 选出SAL最初四年(1977—1981)的一些论文,辑成本书。由此可以部分地反映出物理模型作为反射地震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各种研究上所能带来的许多好处。 地震声学实验室通过对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的研究,达到改善含烃岩石的三维声学图象的目的。为研究方便,实验室建立了一个地震模型模拟水槽,并发展了理论反演模型模拟技术和解释技术。通过这些论文,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利用物理模型模拟和数值模型模拟可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本书所选的七篇论文虽然内容各异,但仍然只能是对于各种 可能性的一种启发。 例如,Owusu 和Gardner证明,使用一种两步法的三维偏移技术可以对速度进行确定。这种方法不大受反射层几何形状的影响。在随后一篇论文中,Owusu和 Gardner把他们的分析加以引深,消除了垂直测线方向及沿测线方向的倾角和界面曲率的影响。Smith和Hilterman 讨论了引起共深度点(CDP)道集中波形畸变的绕射效应。在另一篇论文中,Smith 以模拟的油田研究了垂直地震剖面法的应用,并把它与地面地震数据进行了比较。Morgann 和Hilterman叙述了用频率域成像方法提取三维模型参数的方法。Chou和他的合作者引入了“照快像”的概念来观察被场。这一方法在地震模型实验室已成为Dan Kosloff指导下的一项持续研究项目。同时,在早期的一篇论文中,Duffy曾广泛地采用物理模型模拟方法以发展煤层勘探方法。 这些论文介绍了地震反射数据的物理和数值模型模拟方法的一些应用,除此之外更多的应用也是可能的,其它一些研究成果随后将陆续发表。 历史回顾用物理模型研究地震波几乎可以追溯到六十年以前。Terada和Tsuboi (1927)曾用琼脂,即一种胶冻作过一个模型。他们用电磁脉冲作震源,观察了诸如地震波随深度变化以及传播路线上断层和河道的影响等情况。在另一篇论文中(Tsuloi,1927),又利用一个二层模型对瑞利波的波散和传播路线上河道的进一步影响进行了研究。 五十年代,曾有一些物理模拟系统和实验陆续发表。大约最早的是Kauffman和Roever(1951),防后有Norhwood和Anderson(1953),Howes、Tejada-Folicaldi和Randoph(1953),Oliver、Press和Ewing(1954),Evans等(1954), Levin和Hibbard(1955),C1ay和McNeil(1955),Hall(1956),Carabell和Folicaldi(1957),Evans(1959)和Angona(1960)。 Kauffman和Roever(1951)曾经建立了一套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瞬变波的仪器。他们的结论反驳了一些人关于研究天然地震和原子爆炸数据的观察结果。同时,他们还利用一个简单的蜡质模型辨认了反射被、折射波和面波。 Northwood和Anderson (1953)、Howes、Tejada-Flores以及Randoph(1953)进一步采用了类似岩石的材料,例如一次是水泥,另一次是石灰岩,尽管他们用电火花作激发源,但仍象Kauffman和Roever、Howes, Tejada—Hores一样把他们的模型浸放在水槽里,用水作为传播介质。由于包活成本在内的种种原因,Oliver、Press和Ewing(1954)偏向于使用二维模型。他们当时研究的是面波,所以主要用盘状模型以满足实验的需要。Healy和Press(1960)发展了01iver、Press和Ewing 的模型,在他们的模型中速度和密度是随深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