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1)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1)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1)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1)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临床路径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ICD-10:M51.202)

行腰椎间盘突出经皮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80.5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体征提示。

2.影像学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方式: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2.手术途径:经皮穿刺。

(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M51.201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经简单

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糖、血型、凝血功能、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心电图、胸部X片;

(5)腰椎MRI、腰椎间盘CT、腰椎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腹部彩超、心脏彩超、血生化、血脂、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9〕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局麻常规用药。

(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

1. 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脱水、消炎镇痛等治疗。

2.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9〕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

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

2.体温正常。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2.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3.因手术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

4.患者拒绝微创手术,要求保守治疗。

二、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ICD-10:M51.202)

经皮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ICD-9-CM-3:80.590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天

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手术日)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下达医嘱、开检查单

□上级医师查房

□继续完善术前检查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完成术前小结、上级医

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

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提交手术申请单

□训练术前体位及床上大

小便

□手术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完成术后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

及术后注意事项

□下达手术医嘱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疼痛科常规护理

□三级护理

□普食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镇痛:奇曼丁50mg 口服

q12h;

□脱水:20%甘露醇250ml+

地塞米松5mg 静滴 qd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

□凝血四项、肝肾功能、血

糖(40岁以上加做血脂)

□艾滋病、梅毒、丙肝、乙肝

六项

□心电图、胸片、腰椎正侧

位片、腰椎CT、腰椎MRI

□消炎止痛药物

长期医嘱:

□疼痛科常规护理

□三级护理

□普食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镇痛:奇曼丁50mg 口服

q12h;

□脱水:20%甘露醇250ml+

地塞米松5mg 静滴 qd

临时医嘱

□消炎止痛药物

长期医嘱:

□疼痛科常规护理常规

□Ⅱ级护理

□普食

□绝对卧床休息

□镇痛:奇曼丁50mg 口服

q12h;

□脱水:20%甘露醇250ml+

地塞米松5mg 静滴 qd

临时医嘱:

□术前用药:氯雷他定10mg

po;50%葡萄糖20ml+地塞米

松5mg iv 术前30分钟;

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l+

注射用头孢唑啉钠 2.0g 静

滴(术前30分钟)

□术后用药:0.9%氯化钠注

射液 250ml+止血敏1.0g 静

滴 qd;

□术后绝对卧床24小时

□其他特殊医嘱

主要护理工作□病区环境介绍

□医院相关制度介绍

□医护人员介绍

□建立医护患关系

□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

□疾病知识宣教

□协助术前准备

□术前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减轻术前焦虑、

恐惧心理

□术前用药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健康教育

□协助使用腰围和便器

时间住院4日

(术后第1日)

住院5日

(术后第2日)

住院第6天

(术后第3日)

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

□指导患者起床

□观察起床后病情变化

□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病情变化

□完成病历书写

□医师查房

□观察病情变化

□完成病历书写

□复查血常规、血沉、CRP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疼痛科常规护理

□Ⅲ级护理

□普食

□镇痛:奇曼丁50mg 口服

q12h;

□脱水:20%甘露醇250ml+地

塞米松5mg 静滴 qd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消炎止痛药

□其它对症治疗

长期医嘱:

□疼痛科常规护理

□Ⅲ级护理

□普食

□镇痛:奇曼丁50mg 口服

q12h;

□脱水:20%甘露醇250ml+

地塞米松5mg 静滴 qd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消炎止痛药

□其它对症治疗

长期医嘱:

□疼痛科常规护理

□Ⅲ级护理

□普食

□镇痛:奇曼丁50mg 口服

q12h;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消炎止痛药

□其它对症治疗

□复查血常规、血沉、C-

反应蛋白

主要护理工作□术后健康教育

□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基础护理

□术后健康教育

□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基础护理

□术后健康教育

□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基础护理

时间住院7日

(术后第4日)

住院8日

(术后第5日)

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病情变化

□完成病历书写

□确定出院日期

□出院告知:

佩戴腰围1月

2周后开始锻炼要背肌

休息2月

6月后复诊

□相关检查告知及健康教

□晚间护理

□晨晚间护理□嘱大量饮水,预防尿潴留

□协助生活护理

□基础护理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疼痛科常规护理

□Ⅱ级护理

□普食

□绝对卧床休息

□镇痛:奇曼丁50mg 口服

q12h;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今日出院

主要护理工作□术后健康教育

□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基础护理

□出院指导

□告知办理出院手续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配合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 1、麻醉方式 局麻+神经安定。 2、手术体位 患侧向上全侧卧位、腰部抬高。 3、手术用物 (1)器械:椎体成形+椎间孔镜器械。 (2)布类:LP辅料+LP夹单。 (3)特殊用物 2%利多卡因*2+罗哌卡因*1+20ml生理盐水、10ml注射器;尖刀片、光纤、镜头、椎间孔镜射频刀头、脑科薄膜、 C臂机套、长无菌保护套、3000ml 盐水数袋、冲洗管、8*24角针、1#丝线。 4、手术步骤与配合 (1).患者于全侧卧位、腰部抬高,常规消毒铺巾,贴脑科薄膜尾部先卷起,不要将其放下至手术床下。 (2).便面局部注射麻醉药。 (3).用长针头在C臂定位,确定节段。 (4).用尖刀切开皮肤,逐层扩大软组织通道。 (5).置入细导丝作引导作用,使用插入针(1-3)在C臂下定位病变节段后外侧安全三角入路(椎间孔途径)。 (6).再次利用导针引导骨钻扩大工作通道≤6mm的骨钻使用细导针;≥6mm的骨钻使用粗导针。 (7).扩大工作通道后置入工作套筒。 (8).连接椎间孔镜及射频消融刀,连接冲洗液体。 (9).摘除突出髓核,必要时做直腿抬高试验,神经根减压后,彻底止血。(10).再次置入扩张器彻底引流出通道内冲洗液后缝合皮肤。 5、护理要点 (1).正确核对患者,准确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2).安全、正确摆置手术体位,体位安置舒适、合理,防止体位并发症:患者全侧卧位、腰部抬高。 (3).正确摆置手术仪器,一般主刀站患者背侧,C臂机及腔镜系统放患者腹侧。

(4).洗手护士用物准备充分,提前20min洗手摆台。(5).熟悉手术器械及手术步骤,安全快速配合手术(6).妥善保管标本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赵学军, 左玲, 傅志俭, 宋文阁, ZHAO Xue-Jun, ZUO Ling, FU Zhi-Jian, SONG Wen-Ge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疼痛科,济南,250021 刊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年,卷(期):2013,19(1)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7条) 1.宋文阁;傅志俭疼痛诊断治疗图解 2000 2.Yeung AT Minimally invasive disc surgery with the Yeung endoscopic spine system (YESS) 1999 3.Hoogland T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with foraminoplasty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2003 4.宋文阁;傅志俭;马玲硬膜外腔侧隐窝穿刺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8(4) 5.宋文阁;傅志俭疼痛诊断治疗手册 2003 6.MacNab I Negative disc exploration: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nerve root involvement in 68 patients 1971 7.Wang M;Zhou Y;Wang J A 10-year followup study on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s of lumbar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2012 引证文献(2条) 1.李再宝经皮椎间孔镜下突出物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期刊论文]-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5) 2.张兆振.杨豪.郭会卿.李沛.郑福增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10580276.html,/Periodical_zgttyxzz201301004.aspx

最新全部步骤(椎间孔镜)手术

STORZ椎间孔镜技术操作步骤 概念 德国STORZ 的TESSYS?椎间孔镜技术是一种“由外向内( outside-in)”技术。使用由德国STORZ公司专利的、独特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手术器械,从病人身体侧方或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工作套管放在硬膜外腔,神经根的下部,因此,可以避免损伤神经根。工作套管不放在椎间隙,从椎间盘纤维环之外使用STORZ独特设计的一套完整 的手术器械,在内窥镜直视下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后,使用美国ellman公司独特设计的、可控制长度和弯曲角度的双频射频机专用的Trigger-Flex双极技术消融残余组织、止血、和利用局部热收缩的原理,封闭破损的纤维环。手术时,病人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医生和病人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实施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整个手术过程可以不到1小时,病人在手术后当天就可以出院。手术可以在门诊手术室完成。与目前其它的脊柱微创髓核摘除技术相比,STORZ椎间孔镜技术适应症更广、更微创、损伤更小、效果更明显、恢复更快。 TESSYS?椎间孔镜技术原理图示 安全三角区用椎间孔镜和相应配套器械在安全三角区摘除突出的髓核手术入路侧面观手术入路背面观手术入路轴向观手术前L5-S1左侧尾端突出髓核随碎片解压后的神经根手术后L5-S1左侧尾端

手术前L3-L4外侧向椎间盘突 突出的髓核碎片解压后的神经根手术后出 标准配置器械和设备 椎间孔镜 STORZ提供两个系列的椎间孔镜。一个是独特设计的专门配 合其光电一体机的椎间孔镜,另一个是可以与其它光源和摄 像系统兼容的椎间孔镜。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最大可以达到 3.7 mm。 手术器械 STORZ 提供一整套完整的手术器械。既可以实施椎间孔镜下手术,也 可以实施经皮穿刺手术。 环钻 STORZ专门为扩大椎间孔设计的环钻可以安全有效地扩大椎间孔,不 会损伤到神经和其它软组织。 射频机: 脊柱外科专用的Ellman(Elliquence) 4.0/1.7 MHz双频射频机。专门 为髓核消融和纤维环收缩设计的两档双极功能(双极消融和加力双 极消融)。专利的独特设计的可伸缩、可弯曲双极射频电极可以通 过椎间孔镜的工作腔达到工作部位,根据手术的需要任意改变工作 方向。 选配件 治疗椎管狭窄器械 STORZ专门为治疗椎管狭窄独特设计的一套完整手术器械可以通过 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治疗椎管狭窄。 光源摄像一体机 STORZ专门为脊柱微创手术独特设计的光源摄像一体机。

髋关节置换问题

全髋置换手术,查了些资料,提些问题 1. 关节选择何种手术入路? 2. 关节手术前X片拍摄的要求是什么? 3. 髋关节二次手术的入路与以前手术入路的关系如何,如何选择二次手术的入路? 4. 髋臼拉勾的安放位置? 5. 术中怎样使髋关节脱位? 6. 股骨截骨时如何确定截骨线? 7. 髋臼显露困难主要原因有那些? 8. 在锉髋臼之前如何清理髋臼? 9. 髋臼显露时是否需要切除关节盂唇?是否需要切除关节盂唇上的骨赘? 10. 是否需要切除髋臼的横韧带? 11. 使用髋臼锉时,一般从多大型号开始? 12. 使用髋臼锉的时候,是要求保持什么样的角度? 13. 臼杯螺钉是否能打到对侧皮质? 14. 上臼杯螺钉时,为什么有的螺钉旋入时比较紧而有的螺钉旋入比较松? 15. 外杯与外植入器杆连接以后,有时远端螺纹杆会长出外杯口扣,这时怎么办? 16. 装髋臼假体时候,资料上说要比髋臼锉大一号,但这时发现打入假体的时候非常困难,何原因? 17. 打髋臼螺钉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8. 内外杯都打进去后,这时发现不满意,我们能不能内杯不取,直接调整角度? 19. 内杯植入后是否还能取出? 20. 暴露不好时,如何放置内杯? 21. 臼杯放后,如果前倾角度偏大,是否可以通过改变股骨柄假体的前倾角来补救? 22. 如何充分显露股骨截骨面? 23. 如何保护坐骨神经?防止坐骨神经的牵拉? 24. 切断外旋肌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5. 是不是一定要用开口器? 26. 髓腔锉打入困难,或者是髓腔锉打入顺利,但是假体植入困难,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27. 大转子螺钉一定要用吗? 28. 术中发生股骨近端劈裂骨折如何处理? 29. 术中发生股骨近端较复杂骨折如何处理? 30. 术中髋关节假体试模安装完毕后,如何判断关节松紧,如何判断假体安放后位置良好? 31. 如果术中关节紧张,关节无法复位,是否可以切断髂腰肌? 32. 术后脱位如何处理? 33. 术后非骨水泥假体患者何时下地活动? 34. 术后臀部疼痛原因何在? 35. 术前X线片评估对术者有哪些帮助? 36.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常见原因? 37. 如何预防术后关节脱位? ------------------------------------------------------------------------------------------------------ 答案发上来供大家参考 1关节选择何种手术入路? 前外侧入路:切口起自髂棘中段,沿髂棘向前至髂前上棘,然后转向髌骨外缘方向延伸10—12CM,切口的下端略向外侧后方弯曲3-5CM。后外侧入路:切口起自髂后上棘外下方约6CM处,沿臀大肌纤维方向至股骨大转子后缘,继转向股骨干方向,向下延伸约5CM。外侧入路:切口起自股骨大转子下方8CM,沿股骨外侧缘向上经大转子顶端转向后上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ICD-10:M51.202) 行腰椎间盘突出经皮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80.5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 1.症状、体征提示。 2.影像学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 1.手术方式:经椎间孔入路脊柱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2.手术途径:经皮穿刺。 (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M51.201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经简单

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糖、血型、凝血功能、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心电图、胸部X片; (5)腰椎MRI、腰椎间盘CT、腰椎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腹部彩超、心脏彩超、血生化、血脂、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9〕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局麻常规用药。 (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 1. 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脱水、消炎镇痛等治疗。 2.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9〕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

3例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失败原因及对策分析

3例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失败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失败的原因,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5年8月,我科实施的80例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病例资料,其中有3例失败,中转为开放性手术的患者,通过分析其失败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手术失败原因分别为:出血、疼痛及硬膜外高压。结论:通过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微创的手术方法,由于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优良等特点【1-3】,目前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及患者的关注。同时因为术野暴露小,操作空间有限,该手术方式对术者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良好的立体空间思维,学习曲线陡峭【4】,临床中亦不乏手术失败,中转为开放性手术的实例。通过分析失败原因及制定相应对策,将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自2012年11月-2015年8月,我院共计开展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其中有三例镜下手术失败,中转为开放手术,现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借鉴。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2年11月-2015年8月在我院由同一

组手术医生实施的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共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龄范围为22-64岁(平均42岁),病史从3月-10年不等。所有病例术前都行CT/MRI/X片确诊,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体征相一致,正规保守治疗3月无效,术前常规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 1.2手术器械:采用德国 Joimax 公司生产的THESSYS 脊柱椎间孔镜手术系统。 1.3 术前影像学检查:常规行CT/X/MRI检查,明确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确定椎间孔形态,椎间隙高度,排除合并严重狭窄及不稳,制定穿刺策略。 1.4手术方法:局部麻醉,健侧卧位,C臂机透视定位,穿刺成功后,扩张软组织,环锯扩大椎间孔,置入工作套管,接入内窥镜系统,取尽镜下所见突出物,充分松解神经根,松解范围:头端至出口根;尾端至侧隐窝。无明显出血后退镜,缝合切口。术后六小时后在腰围辅助下可适当下地活动,第二天开始功能锻炼。 二结果 手术成功77例,失败三例,病例一:70岁女性,L4/5椎间盘突出,病史14月,术中出血较多,热凝止血失败,导致血盲,改为后路开窗治疗,手术失败原因为出血。病例二:49岁男性,L5/S1突出,病史6月,置入工作通道过程中出现剧痛,无法继续手术,二期改开放手术治疗。失败原因考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后护理分析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后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19T13:21:31.74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作者:王满珍 [导读] 对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实施术后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江西吉安 343100 摘要:目的:对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实施术后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5年9月-2017年7月的45例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分析其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前、术后的疼痛评分。结果:护理后,45例患者均在术后3-7d下床活动,8-12d出院,无并发症的发生,且术后患者的疼痛感评分明显低于术前,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在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后护理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目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新型微创手术,其治疗后创伤效、出血少,患者恢复快,因此被临床广泛应用。而不论何种手术均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伤害,在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恢复。本文就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在术后实行相应的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将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自2015年9月-2017年7月的45例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5例,2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7.5±2.5)岁,病程2-8个月,平均病程(4.5±0.5)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且均采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手术指征,具有严重的外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的患者。分析两组的基础资料显示,资料数据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1.2护理方法 对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①体位护理:术后将患者安全送入病房,采取3人平托的方式将其放在病床上,然后去枕平卧6h,待患者呼吸、血压平稳后可翻身,在翻身过程中以及翻身后要保持脊柱在同一水平上,在脊背处垫较硬的枕头,防止发生旋转扭曲、推拉等。②病情观察:术后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每30min巡视一次,同时告知看护家属若患者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对其双下肢的感觉、肌力、神经根压迫等进行评估,若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密切观察其伤口,积极预防伤口感染和出血[1]。③功能锻炼:术后应视患者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功能锻炼,在初期,若患者活动受限,则应由护理人员进行被动训练,注意患者的耐受程度,待患者可以自行训练时,应指导其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训练,(1)直腿抬高运动:患者仰卧于床上,左右腿交替抬起,抬至最大限度后放下,再抬另外一只,交替进行,3-5次/d,每次5min,也可以手扶栏杆进行,能够有效防止神经粘连;(2)腰背肌运动:首先指导给患者进行五点支持训练,知指导患者取仰卧姿势,将双膝屈曲,将足跟、头部、双肘作为支撑点,将骨盆缓慢抬起,使得膝关节与腹部保持在同一平面,缓慢放下,1-2次/d,每次30min,在14d后进行飞燕式运动,避免久坐和剧烈运动[2]。④饮食指导:术后患者应注意饮食,多食用高蛋白、易消化、维生素和纤维丰富的食物,注意保持大小便通畅,少吃甜食、面食以及难以消化的食物,同时注意应营养搭配,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促进身体的恢复。 1.3观察指标 分析其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前、术后的疼痛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值检验,数据用SPSS19.0版软件进行计算,若P<0.05,则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护理后的并发症和治疗效果 结果45例患者均恢复,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在术后3-7d下床活动,8-12d出院,恢复较好。 2.2分析术前和术后疼痛评分 对术前、术后疼痛程度的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术前其VAS评分为(4.68±1.24)分,术后其VAS评分为(2.71±0.32)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t=10.319,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较多的工作性质使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其发病后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腰痛、腿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常常以手术治疗为主,而传统的手术治疗伤口较大,出血较多,患者术后容易发生感染,且引起较多的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而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则是一种微创手术,术后患者恢复快、效果好,但是手术均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应在术后实施相应的护理,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促进身体的恢复[3]。手术往往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则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减少伤口的感染等。通过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指导,使其处于舒适的体位下,然后继续接受治疗,提高其舒适度和满意度;然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对其饮食的指导,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积极预防便秘,同时配合药物治疗,促进身体的康复。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康复训练,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督促患者以正确的方式按时训练,有效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促进腰椎功能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预防畸形愈合。经文本研究显示,实施手术护理后患者均较好的康复,无并发症的发生,且疼痛程度有明显的减轻,表明实施相应的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患者给予术后护理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采纳。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1)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临床路径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ICD-10:M51.202) 行腰椎间盘突出经皮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80.5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体征提示。 2.影像学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方式: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2.手术途径:经皮穿刺。 (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M51.201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经简单

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糖、血型、凝血功能、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心电图、胸部X片; (5)腰椎MRI、腰椎间盘CT、腰椎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腹部彩超、心脏彩超、血生化、血脂、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9〕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局麻常规用药。 (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 1. 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脱水、消炎镇痛等治疗。 2.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9〕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1)上课讲义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 除(1)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临床路径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ICD-10:M51.202) 行腰椎间盘突出经皮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80.5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体征提示。 2.影像学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方式: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2.手术途径:经皮穿刺。 (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M51.201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经简单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糖、血型、凝血功能、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心电图、胸部X片; (5)腰椎MRI、腰椎间盘CT、腰椎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腹部彩超、心脏彩超、血生化、血脂、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9〕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局麻常规用药。 (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 1. 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脱水、消炎镇痛等治疗。

椎间孔镜手术优势

椎间孔镜手术优势 椎间孔镜手术是被行业专家公认的“脊柱微创手术”,手术在不开刀不破坏椎管稳定的情况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解除压迫,让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摆脱疼痛不再是梦。对于椎间孔镜手术的优势,椎间孔镜技术新技术培训基地临床专家团队整理如下。下面将详细介绍椎间孔镜手术优势--让腰突患者不开刀摆脱疼痛不再是梦。 椎间孔镜手术优势一: 镜下准确摘除突出髓核; 椎间孔镜手术优势二: 多角度双极射频电极能在低温下直接消融髓核、修复破裂的纤维环; 椎间孔镜手术优势三: 术后通过特制耐臭氧通道进行臭氧注射瞬间解除神经根的水肿和无菌性炎症,并有效预防了术后椎间盘感染; 椎间孔镜手术优势四:目标直接,目前椎间孔镜手术被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黄金标准。 椎间孔镜手术优势五: 患者创伤痛苦小、适应症广、远期疗效好、操作灵活.易学易用。能处理儿乎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区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钙化等骨性病变; 椎间孔镜手术优势六: 安全性高、手术风险小,局麻麻醉,术中能与病人互动,不伤及神经和血管;基本不出血,手术视野清晰,大大降低失误操作的风险; 椎间孔镜手术优势七: 康复快,术后次日可下地活动,平均3-6周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

椎间孔镜手术优势八: 病人满意度高,立即缓解疼痛,大小便自理,护理简单,可行门诊手术;皮肤切口仅7mm,符合美学观点; 椎间孔镜手术优势九: 扩展范围广,结合经皮固定技术,可微创方式完成脊柱滑脱与不稳的融合及固定。 椎间孔镜手术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让目前很多的业界同行争相开展学习,在为更多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解决病痛的同时,能大大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经皮内镜下经腰椎间孔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操作规范

经皮内镜下经腰椎间孔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操作规范 (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技术) 一、【适应症】: 1.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严重,腿痛重于腰痛,经严格的保守治疗6~8周无效或已造成急性神经功能障碍者,包括旁中央型、外侧型的突出、破裂、游离的椎间盘,最佳适应证为单节段的外侧型突出。 2.尽管保守治疗有效,但症状很快复发,且反复发作两次以上,发作时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病史超过半年以上者;或者虽然症状体征都不十分严重,但病史较长,诊断明确,患者有手术治疗要求者。 3.无论病史长短,一旦出现神经根麻痹损害者,如拇趾伸肌肌力Ⅳ级以下。 4.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合并马尾神经损害,如大小便功能障碍,CT 显示椎间盘或后纵韧带无明显钙化者。 5.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椎间盘突出。 6.突出物有钙化的椎间盘突出。 7.有神经根受压的阳性体征,如直腿抬高试验(+)、拇指伸屈试验(+)、膝或跟腱反射减弱等。 8.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体征相一致。 9.愿意接受椎间孔镜手术并承担穿刺失败需转行开放手术风险者。 二、【禁忌症】: 1.有脊柱畸形、肿瘤或曾行化学溶盘术以及腰椎滑脱等节段性不稳定表现者。 2.合并有严重内脏功能异常或其他身体状况异常不能承受手术者。 3.有严重肌力下降、足下垂或马尾综合征者。 4.出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或正使用抗凝药物者。

5.妊娠妇女以及女性月经期间者。 6.术前感染者 (1)手术部位的感染:手术切口及附近(15cm内)有感染; (2)非手术部位的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常通过血运发生椎间盘炎及硬膜外感染; (3)潜在感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 (4)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7.有严重心理障碍、手术恐惧等心身性疾病者。 8.症状、体征表现与影像学检查不一致者。 9.期望值过高术前经过充分的交流沟通,患者及家属期望值仍过高者。 三、【操作方法】: 第一步:病人体位 如果采取侧卧位,则患侧朝上,背部朝向术者,在腰部放一个枕头或支架,髋关节和膝关节保持屈曲。如果采取腑卧位,则患侧朝向术者,在腹部、额部、膝部各放一支架,踝部垫一软枕,髋关节和膝关节保持微屈。 第二步:确定进针路线 首先沿着脊突标记正中线,然后标记髂脊。如果要进入L5/S1,进针点一般要旁开中线12-14cm。当C型臂放在侧位时,用一个长的器械,如抓钳,帮助确定进针路线。当达到突出的髓核时,画一条进针路线。然后在水平距离线上再画交叉点。此点即为进针点。 第三步:消毒、铺巾、连接(调试)椎间孔镜手术系统 严格按照外科手术消毒、铺巾规范进行。并连接(调试)椎间孔镜手术系统以备用。 第四步:麻醉、穿刺置管 (一)手术采用静脉镇静(镇痛)+局麻:在麻醉医生静脉镇静(镇痛)基础上,患者俯卧或侧卧位由手术医师行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再经穿刺点插入18G的穿刺针,穿刺路径上逐层注射0.5%利多

11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的手术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10580276.html, 11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刘锁梅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0期 【摘 ;要】目的:探讨局麻下侧后方经皮腰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分析42例经皮腰椎间孔镜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愈后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6±18)min,平均出血(15±5)ml,未发生硬脊膜破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符合生理功能的体位安置,熟练的手术配合及精心的护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损伤较小,手术的时间较短,出血量少,术后不易留疤,脊椎结构不受影响,术后恢复快且疗效显著[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127-01 腰椎间盘位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由髓核和纤维软骨环两部分组成,是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形状像个压扁的算盘珠。腰椎间盘突出主要症状为腰部钝痛,可以在几年中反复出现,大腿上部,小腿甚至足部和脚趾针刺感以及麻木感,抬腿有明显的引拉样放射性疼痛。 我院自2016年8月~2018年12月对42例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其中后路35例,侧路7例,效果良好。现进行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所选患者共42例,其中女15例,男27例,年龄23-76岁,平均54.5岁。突出节段均为L2/3或L5/Sl,均伴有不同程度单侧下肢放射痛及麻木感,直抬腿试验阳性。 2;术前准备 2.1术前访视术前l天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告诉患者禁食禁饮,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麻 醉方法,并指导患者练习手术体位等,让患者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 2.2物品准备

后路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后病人的护理

护理查房 后路镜腰4/5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后病人的护理 陈素华 2013.10.29 姓名罗翠姑性别女年龄45岁 病室907 床号18 住院号60888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腰腿痛 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情摘要 患者罗翠姑,女,45岁,因“反复腰痛4个月,左下肢麻痛5天”于2013年10月15日17:30时由门诊收入院,步行入院。患者自诉约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部酸胀痛,久站,久行及弯腰后症状加重,平躺及休息后症状缓解,当时无双下肢麻痛,无间歇性跛行,曾在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症状可改善,但反复发作;5天前自觉腰痛加重,床上翻身困难,伴左小腿外侧麻痛,放射至足背部,无右下肢放射痛,无间歇性跛行,为求治疗前往铺门镇卫生院就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住院治疗,但效果不佳,为求治疗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我科。入院症见:神清,精神可,自觉腰部酸胀痛,床上翻身困难,伴左小腿外侧麻痛,放射至足背部,无右下肢放射痛,无间歇性跛行,纳寐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腻,脉滑。入院后按医嘱予对症处理,完善相关检查。 10.19 12:00 术前插尿管保留,引出黄色尿液。15:15予术前针鲁米那0.1肌注后送手术室手术,18:20术毕回房清醒,T36.5℃,P70,R20,BP112/73mmHg,SPO299%,术口敷料干燥,保留尿管通畅,引出黄色尿液,引流管通畅,引出暗红色血液因麻醉作用,未能评测肌力。术后予吸氧心电监护各6小时,嘱其绝对卧床休息,轴样翻身。21:00患者诉术口疼痛难惹,遵嘱予氯诺昔康8mg+灭菌用水肌注后疼痛缓解。22:20患者双下肢活动自如肌力5级,双侧踝背伸踇背伸肌力4级右踇背伸肌力5级,皮肤感觉正常。37?h引流量70ml。 10.21 12:30按医嘱予拔尿管,后能自解小便。15:00医生予拔除引流管,敷料干燥。10.22 06:00患者诉腰部及左下肢疼痛难忍,遵尹医生医嘱予氯诺昔康8mg+灭菌用水肌注后疼痛缓解19:00测体38.2℃,嘱其多饮水。23:00体温37.2℃. 10.26 16:00遵嘱带患者下地并引导式试验,自述无不适。 10.29 10:00尚未到术口拆线时间,其要求出院,将此时出院的危害性,比如术口开裂及术口感染等情况告知患者本人及家属,其仍坚持要求出院,予签字结账出院。嘱其戴腰围三个月,避风寒,慎起居,畅情志;注意休息,加强腰部功能锻炼,卧硬板床,避免剧烈运动,定时到当地卫生院术口换药及拆线;如有不适请随诊。其表示理解并配合。 查血检 血常规 白细胞10.60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6.4 嗜酸性粒细胞0.67 肝功生化 总胆红素21.69 总胆汁酸22.1

椎间孔镜简介

椎间孔镜简介 椎间孔镜与脊柱内窥镜类似,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可以平可以斜的方式)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在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做手术,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除骨质、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纤维环。手术创伤小:皮肤切口仅7mm,如同一个黄豆粒大小,出血不到20ml,术后仅缝1针。是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的椎间盘突出微创疗法。 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原理 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在椎间孔安全三角区、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质来解除对神经根的压力,消除由于对神经压迫造成的疼痛。其手术方法是通过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脊柱微创手术器械、成像和图像处理系统、以及ellman双频射频机,共同组成的一个脊柱微创手术系统。在彻底切除突出或脱垂髓核的同时,清除骨质增生、治疗椎管狭窄、可以使用射频技术修补破损的纤维环等。使用椎间孔髓核切除术可以精确的对椎间盘进行手术而不触及健康组织。由于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是在纤维环之外做手术,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纤维环的完整性和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在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 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代表一种全新的记住微创手术概念。可以开展从颈椎到腰5骶1所有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椎间孔成型和纤维环修复。手术的满意疗效可以达到75%-90%。由于它的诸多优越性,目前国际脊柱外科领域已经公认椎间孔镜髓核切除术在将来会和发展完善的关节镜一样成为该领域的主导地位。 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的优越性 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是一套完善和成熟的技术,由着名的德国脊柱外科医生ThomasHoogland(汤姆.胡兰德)等人在实施超过千例成功的手术后才开始向全世界推广。

椎间孔镜手术配合

S T O R Z椎间孔镜技术操作步骤 岳梦楠 概念 德国STORZ 的TESSYS?椎间孔镜技术是一种“由外向内(outside-in)”技术。使用由德国STORZ 公司专利的、独特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手术器械,从病人身体侧方或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工作套管放在硬膜外腔,神经根的下部,因此,可以避免损伤神经根。工作套管不放在椎间隙,从椎间盘纤维环之外使用STORZ独特设计的一套完整的手术器械,在内窥镜直视下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后,使用美国ellman公司独特设计的、可控制长度和弯曲角度的双频射频机专用的Trigger-Flex双极技术消融残余组织、止血、和利用局部热收缩的原理,封闭破损的纤维环。手术时,病人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医生和病人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侧卧 选配件 治疗椎管狭窄器械 STORZ专门为治疗椎管狭窄独特设计的一套完整手术器械可以通过椎 间孔镜的工作通道治疗椎管狭窄。 光源摄像一体机 STORZ专门为脊柱微创手术独特设计的光源摄像一体机。 图像缩放旋转器 该产品可以连接到椎间孔镜观看和记录手术过 程。可以360度旋转图像、无级放大和缩小手 术视野,由脚踏开关控制,医生根据自己的需

要自行控制。 灌流泵 STORZ专门为脊柱微创手术独特设计的灌流泵可以精确调节速度、流 量、压力。 文件管理系统 STORZ独特的文件管理系统可以存储视频、图像、病人档案。可以通 过触摸屏或声控两种方式控制。 无线声控系统 STORZ独特的无线声控系统使手术中医生可以用声音遥控文件管理系 统。 脊柱手术专用手术床 STORZ独特设计的脊柱手术专用手术床通过液压技术,可以任意调节 。 局麻进针点(5ccXylocaine和肾上腺素)。插入一个18G的针到安全三角区,到达突出髓核的后外侧。在18G的针里插入一个21G或22G的针,到达突出的髓核。向椎间盘内注入2cc与青兰胭脂红(indigo carmine)混合的对比显影液。通常可以看到损伤的髓核。青兰胭脂红通常把髓核组织染成蓝色或蓝绿色。首先插入穿刺针确定位置,然后插入导丝到达预定位置。

《3例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失败原因及对策分析》

《3例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失败原因及对 策分析》 目的总结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失败的原因,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回顾分析xx年6月-xx年8月,我科实施的80例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病例资料,其中有3例失败,中转为开放性手术的患者,通过分析其失败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手术失败原因分别为:出血、疼痛及硬膜外高压。结论:通过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微创的手术方法,由于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优良等特点【1-3】 ,目前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及患者的关注。同时因为术野暴露小,操作空间有限,该手术方式对术者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良好的立体空间思维,学习曲线陡峭【4】 ,临床中亦不乏手术失败,中转为开放性手术的实例。通过分析失败原因及制定相应对策,将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自xx年11月-xx 年8月,我院共计开展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其中有三例镜下手术失败,中转为开放手术,现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借鉴。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xx年11月-xx年8月在我院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实施的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共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龄范围为22-64岁(平均42岁),病史从3月-xx年不等。所有病例术

前都行ct/mri/x片确诊,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体征相一致,正规保守治疗3月无效,术前常规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 1.2手术器械。采用德国joimax公司生产的thessys脊柱椎间孔镜手术系统。 1.3术前影像学检查。常规行ct/x/mri检查,明确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确定椎间孔形态,椎间隙高度,排除合并严重狭窄及不稳,制定穿刺策略。 1.4手术方法:局部麻醉,健侧卧位,c臂机透视定位,穿刺成功后,扩张软组织,环锯扩大椎间孔,置入工作套管,接入内窥镜系统,取尽镜下所见突出物,充分松解神经根,松解范围:头端至出口根;尾端至侧隐窝。无明显出血后退镜,缝合切口。术后六小时后在腰围辅助下可适当下地活动,第二天开始功能锻炼。二结果手术成功77例,失败三例,病例一:70岁女性,l4/5椎间盘突出,病史14月,术中出血较多,热凝止血失败,导致血盲,改为后路开窗治疗,手术失败原因为出血。病例二:49岁男性,l5/s1突出,病史6月,置入工作通道过程中出现剧痛,无法继续手术,二期改开放手术治疗。失败原因考虑为疼痛。病例三:65岁女性,le4/5椎间盘突出,病史16月,术中出现颈痛,颈强直的颅内高压表现,对症治疗后无好转,二期改为开放性手术。失败原因考虑为持续硬膜外高压导致的颅内高压。以上病例经开放性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愈后满意。三讨论 3.1出血由于椎间孔镜下手术视野小,操作范围有限,一旦发生

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

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 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逐渐呈现微创化趋势,尤其是自从德国医生Hoogland发明TESSYS技术以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更是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我们引进该技术后,总结经验,逐渐取得了与Hoogland医生相似的疗效。同时,我们在镜下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表现分为多种,根据这种镜下分型指导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我们还拓展了TESSYS技术的适应证。 [Abstract] At present,there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trend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gradually,especially since the German doctor Hoogland invent the TESSYS technology,it brings a revolutionary progress in the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We gradually sum up experience and achieve similar effect as Dr.Hoogland after introducing the technology.At the same time,we find that there are multiple 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 of lumbar protrusion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it can achieve better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endoscopic classification. In addition,we also expand the indications of TESSYS technology. [Key words] Lumbar disc herniation;TESSYS;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眾所周知,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保守治疗有药物、理疗、牵引、按摩等;介入疗法有胶原酶溶解髓核、臭氧氧化髓核、半导体激光烧灼髓核以及等离子消融髓核等;手术治疗又分为传统开放术式和微创治疗。传统开放手术包括后路椎板间开窗减压、半椎板或全椎板切开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技术、Cage置入、人工髓核置入、人工椎间盘置换等;微创治疗包括经皮椎间盘切吸、椎间盘镜、椎间孔镜等。这么多的治疗方法,具体到每一个患者应当选择哪一种一定要具体分析,因为不同的患者病情不同,具体临床表现不同,选择治疗方法就要针对其病情进行,这其中还要把握三个原则:治疗能简单不复杂,能保守不手术,能微创不开放。 1 椎间孔镜手术的发展历史 大多数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的患者经历了保守治疗逐渐无效的失望过程,对手术治疗寄予厚望,然而传统开放手术潜在的风险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又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因此,疗效确 切,风险极低的微创治疗得到了患者的广泛青睐,其发展自然也是日新月异的。在经历了盲视下椎间盘切吸和X线透视下椎间盘切除的黑暗阶段后,显微镜的应用带来了微创治疗的新纪年,在光纤内镜的技术引入后,更是带来了微创治疗的革命性发展。在手术入路方面,也经历了从后路经椎板间到侧后路经椎间孔的革命性发展,经椎间孔入路完全不破坏脊柱后方结构,保证了脊柱的稳定性,同时还巧妙地避开了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等椎管内重要结构的干扰,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