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结肠癌病人最好使用哪种手术

结肠癌病人最好使用哪种手术

结肠癌病人最好使用哪种手术
结肠癌病人最好使用哪种手术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手术是结肠癌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法,那么结肠癌病人最好是使用哪种手术好呢?

手术往往是结肠癌病人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可以起到快速切除病灶,减少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的作用。但是手术也分为很多种,结肠癌病人最好使用哪种手术?具体选择哪一种也是根据病灶大小,是否转移,患者的体质,年龄等决定的,因此不可以盲目跟风治疗。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

1、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降结肠、结肠脾曲部癌肿。

切除范围:横结肠左半、降结肠、部分或全部乙状结肠,连同所届系膜及淋巴结。切除后结肠与结肠或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

2、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直肠、开结肠及结肠肝曲部的癌肿。

切除范围:回肠末端15—20cm、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肋右半,连同所属系膜及淋巴结。肝曲的癌肿尚需切除横结肠大部及胃网膜有动脉组的淋巴结。切除后作回、结肠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缝闭结肠断端)。

3、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癌肿。切除范围:横结肠及其肝曲、脾曲。切除后作升、降结肠端端吻合。若吻合张力过大,可加做右半结肠切除,作回、结肠吻合。

4、乙状结肠癌肿的根治切除:根据癌肿的具体部位,除切除乙状结肠外,或做降结肠切除或部分盲肠切除。作结肠结肠或结肠直肠吻合。

5、伴有肠梗阻病人的手术原则:术前作肠道准备后如肠内容物明显减少,病人情况允许,可作一期切除吻合,但术中要采取保护措施,尽量减少污染。如肠道充盈,病人情况差,可先作肿瘤近侧的结肠造口术,待病人情况好转后再行二期根治性切除术。

手术虽然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患者也要明白,手术无法完全清除癌细胞,残留的癌细胞具有极高的复发几率,且手术会给患者机体带去创伤,造成患者元气大伤,术后形成诸多并发症。因此手术治疗之后一定要注重巩固治疗,如放化疗和中医药治疗,由于放化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常会选择温和的中医药,不仅可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还能全面调理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提高治愈率。

临床上,手术并不是万能的,很多结肠癌患者在发现病情的时候都是晚期,晚期多已经出现了局部扩散和转移,此时手术治疗效果欠佳,放化疗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因此中医治疗就比较普遍。

中医药治疗不只是局限在缩小肿块、消灭肿瘤细胞本身,更是从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相协调的全身情况来考虑。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去除了肿瘤发生的土壤环境,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提高机体免疲功能,达到强身壮体、祛除病邪、抑制肿瘤发展、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如在临床上口碑较好的中医药三联平衡疗法,该疗法从根本出发,抓住肿瘤患者的病因、病理、病机、病症,局部攻邪,整体扶正的治疗方向,通过“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实现有的放矢、调整机体内环境,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延长生存期、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那些年龄大,体质弱的患者,或者是晚期已经出现转移的患者,更加适合通过中医来治疗。

结肠癌病人最好使用哪种手术?这也是根据病人病灶大小,转移范围,患者的体质,年龄等决定的,手术虽然能控制病情,但是术后也要注重巩固治疗,提

高患者的治愈率,延长生存期。

早期结肠癌治愈率可达%

早期结肠癌治愈率可达%

————————————————————————————————作者:————————————————————————————————日期:

早期结肠癌治愈率可达95% 访谈全文 InterView 结肠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第二 好大夫在线:汤教授您好,在讲解治疗之前请汤教授讲解一下什么是结肠癌。 汤坚强医生:结肠癌老百姓又称大肠癌,是指大肠粘膜在环境或遗传作用下发生大肠黏膜的恶性转化。现在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渐呈增高的趋势,大概每年新增的大肠癌病例有40万,年增长率5%,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比如北京、上海,大肠癌已超过了胃癌成为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在整个恶性肿瘤里排名第二,仅次于肺癌。

在讲大肠癌之前,大家先了解一下肠道结构。如上图所示,中间的部分是小肠,外头一圈像一个门字形的结构是大肠,小肠末端的回肠通过回盲瓣开始连接大肠,大肠的结构包括阑尾、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最后通过齿状线连接肛门。 好大夫在线:是不是结肠癌在所有的大肠部位都会发生呢? 汤坚强医生:是。如果这个肿瘤长在盲肠的部位,就叫做盲肠癌;如果肿瘤长在升结肠部位就叫升结肠癌;长在横结肠部位就叫横结肠癌;依此类推还有降结肠癌、乙状结肠癌。 结肠癌怎么治:肿瘤分期说了算

好大夫在线:我们知道肿瘤在医学上是有分期的,那么结肠癌是怎么分期的呢? 汤坚强医生:现在的肿瘤分期多参照国际的分期标准,结肠癌的分期主要分为四期。分类的依据是肿瘤的侵润程度,有没有淋巴结转移或者远处转移。 结肠分四层结构,从里到外分别是黏膜、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如果肿瘤长在肠管里,侵犯了黏膜、黏膜下层或者肌层,但没有穿透整个肠壁,就叫一期结肠癌。如果肿瘤侵犯了肠壁的全层或者突破了浆膜,但是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这就是二期。三期指的是无论肿瘤侵犯到哪个深度,只要发生了淋巴结转移这就是肿瘤的三期。四期就是老百姓了解的晚期,即肿瘤发生了肝转移、肺转移或骨转移等,也就是说肿瘤已经扩散了,发生了远处转移,这就叫四期。 好大夫在线:是不是不同分期的肿瘤治疗方式也不一样?

病例分析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分级:轻度FEV1 ≥80%中度50%≤FEV1<80%重度30%50%极重度30% 老年人+咳、痰、喘=慢性支气管炎 桶状胸+过清音=肺气肿 老年患者+咳、痰、喘+桶状胸+过清音+肺功能=COPD 慢性呼吸系统病史+右心衰体征=肺心病 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2.支气管扩张 进一步检查:1.肺功能检查2.胸部影像学检查3.血气分析4.痰培养 治疗原则:1.控制性氧疗,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引起CO2潴留(2)抗生素:β内酰胺类等(3)支气管舒张剂:抗胆碱药和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4)短期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 (二)肺炎 青壮年+受凉+高热+湿哆音+铁锈色样痰=大叶性肺炎 婴幼儿+咳、喘+呼吸困难体征(鼻翼扇动+三凹征)=支气管肺炎 发绀+鼻扇征(+)、三凹征(+ )+两肺可闻及喘鸣音及湿罗音+呼吸快、心率快=左心衰 肝大+双下肢水肿=右心衰 儿童+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头痛及胸骨下疼痛+关节疼(肺外并发症)=支原体肺炎 鉴别诊断:(1)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2)急性肺脓肿(3)肺癌 进一步检查:(1)X线胸片(2)胸部CT(3)痰培养+药敏试验(4)痰找癌细胞(5)痰找结核杆菌(6)必要时行纤维气管镜检查 治疗原则:1.抗感染使用抗生素2.对症治疗退热、祛痰等 (三)支气管哮喘 青少年+过敏性鼻炎+发作性喘憋+满肺哮鸣音=支气管哮喘 鉴别诊断:1.心源性哮喘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进一步检查:1.动脉血气2.胸部X线检查3.肺功能检查 治疗原则:1.吸氧2.可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3.支气管舒张剂4.急性发作控制后综合防治 (四)肺癌 中老年人+吸烟史+刺激性咳嗽(or痰中带血)+毛刺(边缘不整齐)=肺癌鉴别诊断:1.肺炎2.慢性支气管炎3.肺结核 进一步检查:1.胸部CT 2.纤维支气管镜及活检3.痰脱落细胞检查,或CEA检测4.腹部B超 治疗原则:1.手术切除2.化疗、放疗配合 (五)呼吸衰竭 老年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病史+紫绀+血气=呼吸衰竭 1型呼衰PaO2 < 60 mmHg 2型呼衰PaO2 < 60 mmHg + PaCO2 > 50 mmHg pH < 7 . 35酸中毒 pH > 7 . 35碱中毒 慢性呼吸系统病史+意识障碍=肺性脑病

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

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一、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行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ICD-9-CM-3:45.73-45.79,45.8)。 2.可R0切除的结肠癌(Ⅰ期、Ⅱ期和部分III期)。 3.对诊断为多原发并多部位的结肠癌(ICD-10:C18),结肠息肉病(如FAP、HNPCC)和炎性肠病合并癌变的患者,直肠无病变者,可考虑行全结肠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和NCCN 《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症状:便血,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腹部肿块等。 2.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评价:体力状况评分、是否有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2)腹部检查:是否看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及肿块、叩及鼓音、听到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 (3)直肠指诊:是否有指套血染。 3.实验室检查:粪常规+粪潜血;血清肿瘤标记物CEA 和CA19-9,必要时可查CA242、CA72-4、AFP和CA125。 4.辅助检查:术前肿瘤定性及TNM分期,指导选择正确的术式。 (1)结肠镜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组织类型(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分化程度(高、中、低);排除同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必要时全结肠直肠气钡双重造影,确定肿瘤位置。 (2)胸部X线检查或胸部平扫CT排除肿瘤肺转移。全腹部强化CT或超声,排除其他脏器转移。 5.鉴别诊断: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炎性肠疾病、淋巴瘤、肠结核、阑尾炎、寄生虫感染、息肉等常见的结肠

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

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2012年版) 一、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行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ICD-9-CM-3:45.73-45.79,45.8)。 2.可R0切除的结肠癌(Ⅰ期、Ⅱ期和部分III期)。 3.对诊断为多原发并多部位的结肠癌(ICD-10:C18),结肠息肉病(如FAP、HNPCC)和炎性肠病合并癌变的患者,直肠无病变者,可考虑行全结肠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和NCCN 《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症状:便血,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腹部肿块等。 2.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评价:体力状况评分、是否有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2)腹部检查:是否看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及肿块、叩及鼓音、听到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 (3)直肠指诊:是否有指套血染。 3.实验室检查:粪常规+粪潜血;血清肿瘤标记物CEA 和CA19-9,必要时可查CA242、CA72-4、AFP和CA125。 4.辅助检查:术前肿瘤定性及TNM分期,指导选择正确的术式。 (1)结肠镜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组织类型(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分化程度(高、中、低);排除同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必要时全结肠直肠气钡双重造影,确定肿瘤位置。 (2)胸部X线检查或胸部平扫CT排除肿瘤肺转移。全腹部强化CT或超声,排除其他脏器转移。 5.鉴别诊断: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炎性肠疾病、淋巴瘤、肠结核、阑尾炎、寄生虫感染、息肉等常见的结肠

技能考试病例分析例题

1.病例分析 男性,45岁,右上腹胀痛伴乏力半年。 患者于半年前开始出现右上腹胀痛,向背部放射,伴乏力,下午及劳累后明显。食欲尚可,吴发热、厌油腻食物症状,体重变化不大。有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未规范治疗。 查体:T36.8℃P 82次/分R19次/分BP135/8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查体无异常。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软。肝肋下可触及边缘,质硬。边缘不规则,触痛(+),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脾肋下2CM。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20g/L,WBC 4.0X109/L,PIT 1100X109/L,ATP637ng/ml,CEA 2.5ng/ml。 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写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2.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女性,55岁,上腹痛2天。 2天前进食后1小时上腹正中隐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向腰背部放射,仰卧,咳嗽或活动时加重,伴低热、恶心、频繁呕吐,吐出食物、胃液和胆汁,吐后腹痛无减轻,多次使用止痛药无效。发病以来无咳嗽、胸痛、腹泻及排尿异常。既往有胆石症多年,但无慢性上腹痛史。无反酸、黑便史,无明确心、肺、肝肾病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39C, P104次|分,R19次)分,BP130MMHB.急性病容,侧卧卷曲位,皮肤干燥,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上腹部轻度肌

紧张,压痛明显,可疑反跳痛,未触及肿块,Murphy征阳性,肝肾区无明显叩痛,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肠鸣音稍弱,双下肢不肿。 实验室检查:血HB120g)L, wbc22*109)l, N86%, L14%, PLT110*109)L.尿蛋白(+-)RBC2-3)高倍,尿淀粉酶32U(WINSLOW法),腹平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和液平,肠管稍扩张,血清BUN7.0mmol)L. 时间15分钟总分22分 3. 病例分析 病史摘要: 女性,38岁,腹胀、乏力、消瘦3个月。 患者3个月前开始出现腹胀、乏力,近2个月来偶有右侧腹部隐痛。发病以来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无鲜血便,但有时大便色黑,小便正常,体重下降约5kg,既往体健,月经规律,量正常。无烟酒嗜好,无遗传病家族史。 查体:T39℃,P88次/分,BP120/70mmhg。贫血貌,睑结膜和口唇略苍白。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侧腹部扪及一5.5cm*3cm纵行肿块,无压痛,活动度小,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诊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90g/L,RBC3.5*1012/L,WBC4.5*109/L,N0.68,Plt210*109/L。大便隐血阳性。尿常规(-)。 时间:15分钟 一、初步诊断: 4分 结肠癌(4分) 二、诊断依据: 4分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包括:诊断及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项目、治疗原则(15分钟 22分) 病种 75种: 1、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肺癌、呼吸衰竭、血胸和气胸、肋骨骨折) 2、心血管系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脏瓣膜病、结核性心包炎) 3、消化系统(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癌、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穿孔、胃癌、肝硬化、 肝癌、胆石病、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梗阻、结、直肠癌、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肛管、直肠良性病变、腹外疝、腹部闭合性损伤) 4、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慢性肾衰竭 5、女性生殖系统(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子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癌、卵巢囊肿蒂扭转) 6、血液系统(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单纯性甲状腺肿、糖尿病) 8、神经系统(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硬膜外血肿) 9、运动系统(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大关节脱位)

10、风湿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11、儿科疾病(小儿肺炎、小儿腹泻、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 12、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炎、艾滋病) 13、其他(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乳腺炎、乳腺癌、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病例分析 1、病例分析与医疗查房相似,每份病例分析题均提供病例摘要,应试者根据摘要内容进行分析、判断(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诊治意见(进一步诊治方法)。 2、要得出正确答案,首先要有基本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但要在15分钟内用书面方式作出回答,还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即应用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按以下步骤,做出初步诊断和鉴别,提出诊治方案。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1、初步诊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项。 循序阅读、思考分析。注意病例的四个部分: (1)主诉:是浓缩的病历(性别、年龄和主要临床表现及时间)读完主诉应对病人患的是哪一类疾病有初步的了解和一个大致的范围。(2)病史:对主诉的进一步描述和说明使可疑诊断范围缩小。(3)查体:是有重点进行的,(右上腹痛伴发热、黄疸,体检: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Murrphy征阳性)。 (4)辅助检查:是诊断和鉴别的客观指标。

结肠癌切除标准化手术

结肠癌切除标准化手术——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2013-01-10 11:26 来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作者:李国新等编辑:雨声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目前已经成为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标准化术式。随着TME 的实施,直肠癌的生存率在丹麦等几个国家已经超过了结肠癌。进一步改善结肠癌的预后已经成为结直肠外科医生新的挑战。为了将结肠癌切除术标准化,提高手术的质量和疗效,学者们提出了全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的概念。 一、CME的概念 与直肠周围存在的解剖平面相似,在结肠周围也存在由胚胎发育形成的明确的解剖学平面。脏层腹膜由直肠向上延伸,覆盖左侧的乙状结肠和降结肠,直至胰腺的后方,包被十二指肠、胰头、盲肠、升结肠及右侧肠系膜根。基于以上解剖学特点.Hohenberger等于2009年首次提出CME的概念,即在直视下连续锐性分离,将脏层筋膜层从壁层分离.获得被脏层筋膜层完全包被的整个结肠系膜,保证安全地暴露并结扎供血动脉起始部。手术范围由肿瘤的位置和潜在淋巴转移模式确定。 二、CME的手术要点 1.分离脏壁层筋膜:肿瘤位于右半结肠时,手术由右侧向中央方向进行,游离胰头、十二指肠(Kocher手法)和肠系膜直至肠系膜上动脉的根部,充分暴露供养血管。分离覆盖在十二指肠和胰腺钩突上的肠系膜,充分暴露肠系膜上静脉及其后的肠系膜上动脉。肿瘤位于左半结肠时,需游离至结肠脾曲.将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系膜从后腹膜平面完整游离,保留后腹膜(肾前筋膜)覆盖的肾前脂肪、输尿管、卵巢及其血管。切除大网膜,完全暴露小网膜囊和横结肠的两层系膜,在胰腺下缘分离横结肠两层系膜。如此可严格地保护结肠系膜的完整性。 2.结扎供养血管:(1)右半结肠和横结肠癌:完全游离右半结肠系膜和肠系膜根之后,顺时针方向扭转肠管.可以轻松暴露肠系膜上动脉和静脉。依次从肠系膜上动静脉的根部结扎回结肠及右结肠(如果存在)血管。对于盲肠和升结肠癌,仅从根部结扎中结肠动脉的右支。对于包括“肝曲和脾曲”在内的横结肠癌,其淋巴结转移具有多样性,需由根部结扎中结肠动静脉和胃网膜右动静脉。结肠肝区癌需要在接近脾处横断横结肠。肿瘤位于横结肠包括脾曲时,可保留升结肠近端,游离结肠及系膜至近乙状结肠处。游离覆盖在肠系膜上静脉的肠系膜,在已经暴露的肠系膜上静脉的右前方暴露肠系膜上动脉。当判断位于胰头区域的淋巴结可能被浸润时,需要根部结扎胃网膜右血管。常规保护胰十二指肠上动脉。(2)降结肠癌:对于降结肠癌,由根部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和位于胰腺下方的肠系膜下静脉。根据肿瘤的位置,在横结肠远端和降结肠近端之间横断近端肠管,远端横断端通常位于直肠的上1/3。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

NCCN结肠癌指南

NCCN 结肠癌指南(2015.2 最新版) 作者:月下荷花 一.重要的更新内容: 1. 检测RAS 基因状态,包括KRAS 外显子2 和非外显子2 以及NRAS,还需检测BRAF 基因状态,不论是否有RAS 突变。 2. FOLFOX+Cetuximab 作为治疗选择时需注意如下注释:对潜在可切除肝转移疾病的治疗数据仍有争议。 3. 对可切除的转移性疾病,围手术期总的治疗时间不超过6 个月。 二.概述 美国的结直肠癌诊断位列第四,癌症导致死亡位列第二,数据显示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改善是癌症预防、早期诊断、更好治疗决定的。临床医生在使用指南时要明确以下几点:1. 指南中分期按TNM 分期;2. 除非有特别标注,所有推荐级别均为2A。 三.风险评估 大约20% 的结肠癌有家族聚集性,新诊断结直肠癌腺癌或腺瘤病人的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风险增高。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包括:明确定义的遗传综合征如林奇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样息肉增生。推荐所有结肠癌病人要询问家族史及风险评估。 1. 林奇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肠癌易感综合征,占所有结直肠癌2%-4%。由DNA 错配修复基因(MMR)突变所致,包括MLH1、MSH2、MSH6 和PMS2。目前检测林奇综合征的方法有免疫组化分析MMR 蛋白表达和分析微卫星不稳定性(MSI)。若免疫组化MLH1 蛋白缺失,还需检测BRAF 突变,后者可致MLH1 启动子甲基化影响蛋白表达。 NCCN 支持对所有小于70 岁病人或是大于70 岁、满足Bethesda 指南的病人进行MMR 检测。另外对II 期病人也要进行检查。 2. 结直肠癌的其它风险因素 炎症性肠病患者结直肠癌风险增加,其它可能风险因素包括吸烟、红肉和加工肉类的食用、

病例讨论

前言 在病理学实习中,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形态学印象,并加强与临床知识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网络课程适当安排临床病例讨论(CPC),为了做好临床病例讨论,请注意以下问题: 1、课前预习:课前应抽出一定时间预习病例,熟悉病例内容并了解讨论要求,温习有关理论知识,讨论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2、归纳分析:在详细阅读了病例资料后,应首先将有关资料按系统归纳分类,按病程划分阶段,明确病变在何系统,如患有多系统疾病应分清主次,看哪种疾病为主要疾病和原发性疾病,哪种疾病为继发性病变,哪种为合并症。对于复杂病例,需联系病理与临床、大体与镜下、经过与进展等多方面资料进行归纳、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3、初步诊断:经过上述归纳分析最后做出初步诊断。对于疾病的诊断,除确定疾病名称外,还应进一步分型,即确定疾病的类型、阶段,以提示病变的特征(类型)和进展(分期)。如患者已死亡,还应对死因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可将临床病例讨论方法归纳为“归系统、抓重点、找联系、看发展、细鉴定、定诊断”,最后还要听老师的讲解与分析,以修正和充实自已的认识,积累经验,为以后临床诊断打下良好的基础。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例讨论 病例1 A. 3171男性42岁 因骑车不慎跌倒,右小腿肿痛,急诊诊断为右小腿胫腓骨骨折,长靴形石膏固定后,回家卧床休息。此后小腿肿痛无明显缓解。于伤后2周右下肢肿痛明显加重,去医院复查,拆除原石膏并重新固定包扎,但肿胀仍进行性发展至大腿,因胀痛难忍,再次急诊,未得明确诊断。留察4天后坐起吃饭时突然高叫一声,当即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病例分析总结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总结 病例分析模板 1. 诊断 2. 诊断依据 3. 鉴别诊断 4. 进一步检查 5. 治疗原则 一、呼吸系统疾病 诊断公式: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老年人(吸烟史)+咳痰喘+桶状胸+肺功能检查,一秒率FEV1/FVC%小于70%,或FEV1大于80% (二)、肺炎: (1)大叶性肺炎=成人+受凉+高热+咳铁锈色痰 (2)克雷伯杆菌肺炎=咳砖红色痰+X线片空洞 (3)支原体肺炎=儿童+刺激性干咳+关节疼+抗生素无效 (4)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发热+呼吸困难症状(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 (5)金色葡萄球菌肺炎=高热+胸痛+脓血痰+X线片状影 (三)、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阵发性或周期性喘息+听诊哮鸣音+过敏史 (四)、结核病 (1)肺结核=青壮年+咯血+午后低热+夜间盗汗+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 (2)结核性胸膜炎=结核+胸膜积液体征(胸痛+语颤消失+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3)结核性腹膜炎=结核+腹部炎症(腹痛、腹泻、腹壁柔韧感) (五)、胸部闭合性损伤 (1)肋骨骨折=胸外伤史+骨擦音 (2)血胸=胸外伤史+气管偏移+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X线肋膈角消失,弧形高密度影(3)张力性气胸=胸外伤史+广泛皮下气肿(握雪感)+气管偏移+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 呼吸系统疾病检查项目: 1.胸部X片、胸部CT 2.PPD、血沉 3.痰培养+药敏实验、痰找结核杆菌 4.肺功能 5.肝肾功能 6.血气分析 7.纤维支气管镜 8.痰液脱落细胞检测 9.淋巴结活检 10.血常规、电解质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加强营养,预防感染/吸氧 2.对症治疗/药物治疗 (1)抗感染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 (2)抗结核治疗: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 (3)抗休克:扩容,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4)控制咯血:垂体后叶素 (5)解热、止咳、平喘、祛痰 (6)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3.肿瘤(肺癌) (1)手术治疗 (2)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二、心血管系统 诊断公式: (一)、高血压 按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正常140/90) 1级140-159或90-99 低于160/100 2级160-179或100-109 低于180/110 3级≥180或≥110 危险程度分层 低危:1级。改善生活方式。 中危:1级+2个因素;2级不伴或低于2个因素。药物治疗。 高危:1-2级+至少3个因素,靶器官损害。规则药物治疗。 极高危:3级; 1-2级+靶器官损害、有并发症。尽快强化治疗。 (二)、冠心病 冠心病=胸骨后压窄性疼痛 (1)心绞痛=胸骨后压窄性疼痛<30分钟,3-5分钟/次,+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能缓解+ECG:ST段水平下移 (2)心梗=胸骨后压窄性疼痛>30分钟,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大汗淋漓+濒死感+ECG:ST段弓背向上抬高 V1-6广泛前壁心梗 V1-3前间壁心梗 V3-5局限前壁心梗 V5-6前侧壁心梗 Ⅱ、Ⅲ、aVF下壁心梗 I、aVL高侧壁心梗 心功能Killip分级:用于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I级:无肺部啰音和第三心音 II级:肺部有啰音,但啰音的范围小于1/2肺野 III级:肺部啰音的范围大于1/2肺野(肺水肿) IV级:心源性休克

从一例结肠癌患者探讨西妥昔单抗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从一例结肠癌患者探讨西妥昔单抗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知识简介 四、讨论 (一)西妥西单抗的疗效机制 西妥西单抗是一种特异性靶向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分子靶向治疗的EGFRIs类重要药物,其在相应实体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受到广泛关注,它与EGFR有很强的亲和力,能阻止EGFR与其天然配体结合,封闭生长因子的天然位点,阻止配体诱导的受体活化和磷酸化,抑制酪氨酸激酶活化,阻断与肿瘤细胞增殖有关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内皮细胞增生与新生血管生成和转移,具有抑制癌细胞侵蚀、转移,增强细胞毒药物、电离辐射的抗癌作用。 (二)患者出现皮疹与西妥西单抗的相关性 经临床证实,EGFRIs类不引起细胞毒药物相关的传统不良反应,与传统化疗药物联用,亦少有毒性叠加作用。但该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反应,发生率96%~100%,其中尤以痤疮样皮疹最为多见,III级以上反应者须中断治疗,伴随的瘙痒、颜面潮红等症状也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因患者同时应用的亚叶酸钙、5-FU和奥沙利铂并无引起痤疮样皮疹的报道,而西妥西单抗致痤疮样皮疹最多见,并且该患者应用西妥西单抗3个周期后出现痤疮样皮疹,化疗药物停用后痤疮样皮疹未消失,继续使用西妥西单抗皮疹范围变大,故可以判断该患者的皮疹发生是由该药引起。 (三)西妥西单抗致皮疹的机制和疗效相关性 国内外研究显示,西妥西单抗治疗后皮肤反应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疗效有相关性,皮肤反应越重的患者,西妥西单抗治疗有效率越高,患者中位生存期越长,因此可将皮肤反应作为西妥西单抗疗效的指标,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有基础研究表明,HER1/EGFR在皮肤毛囊和角化细胞的正常分化和生长过程扮演者重要角色,抑制HER1/EGFR,可引起皮肤毒性。皮疹的出现一方面是有效的信号,另一方面也干扰正常治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使治疗中断。该患者出现II级皮疹的同时病灶缩小也很明显,也从临床实际病例中验证实了皮疹和疗效的相关性。 (四)西妥西单抗致皮疹的防治 西妥西单抗的说明书中指出“其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毒性反应,此患者用药期间应注意避光。轻到重度皮肤毒性反应无须调整剂量,发生严重皮肤毒性反应者,应酌情减量。出现皮肤破溃后的处理尚无统一的方法,可在皮疹破溃处均匀涂抹地塞米松,另将庆大霉素(8万U)和地塞米松(5mg)2支用生理盐水10ml稀释。将该药液湿润无菌纱布,覆盖于皮疹破溃处(湿敷面积应该大于创面),外层绷带轻裹固定。庆大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广谱抗生素,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地塞米松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作用,对药物、化学、机械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减轻炎症的渗出、水肿,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每天换药1次,必要时2~3次/天,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的使用剂量

1例肠结核误诊为结肠癌的病例分析

1例肠结核误诊为结肠癌的病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22T09:51:29.0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7期作者:李艳芳王燕 [导读] 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其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常与肠道其他疾病相混淆 李艳芳王燕 (1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贵阳 550004) (2贵州省肿瘤医院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其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常与肠道其他疾病相混淆,尤其是克罗恩病,有时还需与肠道肿瘤相鉴别。临床上为加强肠结核的诊断及减少误诊或漏诊的发生,需要对诊断具有指导价值的病例进行不断学习与总结。现将本院1例肠结核误诊为结肠癌病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肠结核;结肠癌;克罗恩病 【中图分类号】R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187-02 1.病史资料 患者男,31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下腹阵发性隐痛,无腹胀、粘液脓血便,无发热、盗汗等,就诊当地考虑为“肠炎”,经抗感染后好转出院。上述症状多次发作,未就诊。1周前再发腹痛,部位及性质同前,程度较前加重,不能忍受,伴呕吐胃内容物,自诉偶解少量黑色稀便,伴纳差、乏力不适,遂就诊。病来体重减轻约3Kg。1年前于当地行胸片考虑“肺结核”,未规范诊治。入院查体:生命征平稳,慢性病容,体型消瘦。双肺呼吸音清,左上肺呼吸音稍低。左上腹饱满,下腹腹壁稍紧张,左上腹及脐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辅查:血常规基本正常,大便隐血(+),可见少量白细胞及红细胞。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25 39.60U/ml。血生化、凝血功能、血淀粉酶未见异常。胸片:双上肺炎性改变,右侧胸膜增厚。全腹CT增强:升结肠病变,倾向恶性,并不全性肠梗阻;腹腔、腹膜后及双侧腹股沟区见多发淋巴结,部分肿大;肝右叶小斑片状强化密度减低影,转移?肠镜:升结肠新生物,考虑进展期癌。初步诊断:(1)升结肠癌并不全性肠梗阻?(2)肝右叶低密度影:转移?予调节肠道菌群、抗感染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完善血沉、CRP均升高,胸部CT考虑双上肺感染,左上肺炎性结节?肠镜下粘膜活检:“升结肠新生物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其中1块粘膜组织内见少量异型细胞浸润,疑为腺癌,建议再深取组织送诊,但患者拒绝。因升结肠癌并肠梗阻内科治疗效果欠佳,故转入外科,完善上腹部MRI增强排除肝转移后行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病检示:结肠回盲部肠壁部分区域见不典型裂隙样溃疡,肠壁各层见肉芽肿形成,部分肠壁见小脓肿,考虑克罗恩病,不除外结核;另回盲部脂肪组织找见淋巴结,少部分内见肉芽组织形成伴灶性凝固性坏死。患者术后5天并发吻合口瘘,经急诊行吻合口瘘修补+回肠袢式造瘘术后病情改善转入我科,完善TSPOT阳性。综合患者症状及临床相关资料,肠结核与克罗恩病均有可能,遂取得患者同意后予异烟肼0.3g po Qd,利福平0.45g po Qd,乙胺丁醇0.75g po Qd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治疗1周后患者腹痛缓解,出院继续抗痨治疗。随访:治疗2个月后未再发腹痛,复查血沉、CRP恢复正常。胸部CT:双上肺感染较前好转。肠镜:仅见吻合口炎,未见溃疡性病变。转归:经规律抗结核治疗共9个月后行回肠造瘘口还纳术,术后恢复可。 2.讨论 临床上肠结核可分为溃疡型、增生型及两者兼有的混合型,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表现。其中,溃疡型可出现长期不规则低热、盗汗、消瘦、贫血和乏力等结核毒血症表现;增生型可出现便秘、肠梗阻,触及腹部包块,需与克罗恩病及结肠癌鉴别:(1)结肠癌:发病年龄相对较大,一般无结核毒血症表现,确诊通过结肠镜及组织活检。(2)克罗恩病:a.临床表现,与肠结核相似,可出现腹痛、腹泻、腹部包块及便秘等。毛华等证明了两者的一般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但并发症方面,如克罗恩病合并肠瘘及肠结核合并肠外结核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因此,当临床症状不能鉴别两者时,若合并有肠外结核则考虑肠结核,合并肠瘘、外周关节病变、口腔溃疡等则倾向于克罗恩病。b.内镜下,克罗恩病以纵形溃疡、铺路石样改变、管腔狭窄为主,而肠结核以环形溃疡、鼠咬症为主要特征。c.组织病检,肠结核典型表现为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而克罗恩病则为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但发现率均不高,甚至有报道显示经外科手术取病理仍无法确诊。尽管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对两者鉴别起金标准作用,但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CT小肠造影、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及在患者粪便及肠粘膜组织中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例患者误诊原因:a.无典型肠外结核及结核毒血症表现;b.内镜取检受标本量和取材范围的限制,该例患者内镜下组织活检疑为腺癌,但患者拒绝再深取组织送诊;c.辅助科室医师未能综合患者病史资料,造成对结果判读的偏差;d.即使是手术大块病灶标本,因缺乏特征性表现,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也不能明确。 综上,对于肠结核的诊断,临床医师需要详细、综合分析患者病史、临床资料,对难以明确诊断者,应从简单、易治的肠结核着手,及时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治疗有效,即可确诊。 【参考文献】 [1]毛华,丘文丹.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3(1):75-76. [2] Dutta AK,Sahu MK,Gangadharan SK,et al. Distinguishing Crohn's disease from intestinal tuberculosis--a prospective study[J]. Trop Grastroenterol,2011,32(3):204-209. [3]张颖.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临床、结肠镜特征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7,2(19):133-135. [4] Chang YY,Qin Ouyang. An analysis of misdiagnosed Crohn's disease in China[J].Chin J Dig Endosc,2005,22(6):372-375.

结肠癌手术后扩散了怎么办

肠癌的类型有很多种,可以发生在多个部位,结肠癌就是属于其中之一。目前对于结肠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可以直接切除患者体内的肿块,短期内使病情得到控制,不过手术成功并不意味万事大吉了,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在术后出现了扩散的情况,给患者机体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治疗也更加棘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那结肠癌手术后扩散了怎么办呢? 结肠癌一旦扩散意味着病情加重,预后较差,致死率也较高,很多患者会觉得没救了、治不好了。现阶段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即使出现扩散的患者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病情能够得到控制,生存期也有所延长,不过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一定要慎重。结肠癌术后扩散再次手术的机会不大,患者可以选择放化疗和中医治疗,放化疗通过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抑杀,可以抑制原发灶和转移灶,控制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时间,不过放化疗是一把双刃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承受放化疗所带来的痛苦,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影响到生存时间。因此选择放化疗的患者需要有较强的免疫力和耐受力,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严格控制剂量和次数。 中医作为炎黄子孙相传了几千年的国粹,有着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目前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其抗癌功效也被日益认可。与放化疗相比,中医短期内缩小瘤体的速度没有那么明显,但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老体弱、广泛转移的患者也能使用。中医认为结肠癌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在治疗时从患者整体出发,实施辨证施治,通过扶正患者元气,调理气血、阴阳、脏腑平衡,逐步稳定癌环境,一方面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一方面增强患者体能,提高患者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另外中医还能联合放化疗,弥补其不足,达到增效减毒的功效,因此患者应尽早配合用药。 中医治疗结肠癌副作用小,整体观念强,注重标本兼治,能够将扶正与祛邪并行,应及时配合治疗,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是由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委员、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创办的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自成立以来,医院一直专注于恶性肿瘤的研究和治疗,以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指导用药,部分患者能够在短期内看到一定的疗效,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一些患者能够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自2004年以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已连续举办了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会上,来自全国二十个省、九十多个地区的数百位抗癌明星分享了自己的康复经历和经验。这些经历和经验不仅增强了肿瘤患者抗癌、治癌的信心和决心,也为从事中医治癌的医务人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临床案例,更为中医治疗肿瘤积累了详实可靠的资料。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平凤珍,结肠癌,河南安阳人 刚开始老人只是感觉胃不舒服一直当做胃病去看,直到2014年12月份的一天,疼的实在是受不了了,就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安阳市人民医院去做检查,医生建议做肠镜,检查出来是结肠癌,肿块已经是8cm*12cm,随即就做了手术,术后只做了一次化疗,像是进了鬼门关(化疗药刚输五分钟就开始胸闷、气短、浑身打颤、出了满身汗,后来输液加吸氧才缓解过来)。出院后在家休养期间老伴到处寻医问药,后了解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老两口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踏上了去希福医院寻医的路途,取了一星期的中药,因其儿子不同意用中医,平

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手术开始时间: 手术结束时间: 手术前诊断:乙状结肠ca;不全性肠梗阻;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手术后诊断: 病理诊断:- 手术名称: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手术者: 助手: 护士: 麻醉方式:全麻 麻醉者: 手术经过:麻醉成功后,病人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取下腹正中切口,依次切开入腹;术中所见同下。向下牵拉横结肠,展开大网膜包裹小肠,并用一大纱布垫将其于盆腔隔开,自动拉钩拉开腹壁,显露盆腔。提起乙状结肠,切开其左侧腹膜,显露腹膜后组织,分离、切除左髂总动、静脉前的脂肪淋巴组织。分离乙状结肠系膜后,提起乙状结肠系膜,切开降结肠外侧腹膜,并游离至脾曲,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清扫淋巴结,钳夹切断,近端缝合结扎,并双重结扎。提起乙状结肠及系膜,用长剪刀推开骶前间隙,并断扎骶正中动静脉,近端双重结扎。向下游离直肠至肿瘤下方5厘米。在乙状结肠近侧端(踞肿瘤以上肠管约15厘米)切断肠管,近侧端荷包钳缝荷包,内置吻合器底针座后收紧荷包,远侧距肿瘤下方5厘米用闭合器闭合切断直肠,用吻合器经肛门将远侧直肠与近侧乙状结肠端端吻合,间断浆肌层包埋吻合口。检查乙状结肠无扭转,张力适中,温注射用水冲洗创面,行5-氟尿嘧啶1.25泡洗腹腔。检查无活动出血后,盆底置引流管一根,于右下腹戳孔引出固定,清点纱布器械无误,依次关腹。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不多,术后病人安返病房。 手术所见:肝脏表面光滑,未扪及结节,胆胰脾未见异常,腹膜光滑,未见转移灶,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肿瘤位于乙状结肠下段,约4.5*4*4cm大小,侵及浆膜层,肿瘤至肠腔狭窄,肠系膜下动脉旁及乙状结肠系膜扪及数枚肿大淋巴结,大网膜与下腹壁少许粘连,腹腔无腹水,余探查未见明显异常。 引流或填塞物种类及数目:血浆管一根 纱布类及器械数目是否清点:是 记录者: 记录时间: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李敏 病例介绍: 普外科四病区35床黄**、男、60岁,住院号2582879。患者系“一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腹胀、腹泻、偶有便血,症状反复伴体重下降,纳差,四肢乏力”入院。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肠镜示乙状结肠癌。 应用解剖: 乙状结肠是位于降结肠与直肠之间的一段结肠,在盆腔内,起于降结肠下端,向下行于第三骶椎前方,中线两侧,止于直肠。乙状结肠的长度变化很大,短的13—15 cm,长的超过60cm,平均约25~ 40cm。过长的乙状结肠,特别是系膜的根部较窄时,易发生肠扭转。乙状结肠肠脂垂多而明显,腹膜包绕全部乙状结肠,并形成乙状结肠系膜,系膜在肠中部活动范围较大,向两端逐渐变短消失,故乙状结肠与降结肠和直肠相连处固定移动,中部活动范围较大,可降入盆腔,或高至肝下,也可移至右髂部。乙状结肠系膜呈扇形,系膜根附着于盆壁,呈“人”字形,由腰大肌内侧缘横过左侧输尿管及左髂外动脉,向上向内至正中线,然后在骶骨前方垂直向下,止于第三骶椎前面。乙状结肠平左髂嵴处接续降结肠,呈“乙”字形弯曲或“S”形弯曲,至第3骶椎前面移行为于直肠,正常人除腹壁过厚者外,在左下腹可以触及,呈光滑、稍硬的圆桶状,粗细如蜡烛,小儿因年龄的不同而粗细不等,无压痛。乙状结肠可发生炎症和肿瘤,小儿少见。不能触诊时,可做乙状结肠镜检查。功能结肠有吸收.分泌.细菌消化与协助排粪作用.。左半结肠的动脉由肠系膜下动膜而来,有结肠左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①结肠左动脉:在十二指肠下方,从肠系膜下动脉左侧发出,在腹膜后向上向外,横过精索或卵巢血管、左输尿管和腰大肌前方走向脾曲,分成升降两支。升支在左肾前方进入横结肠系膜,与中结肠动脉左支吻合,分布于脾曲、横结肠末端;降支下行与乙状结肠动脉吻合,沿途分支,分布于降结肠和脾曲。②乙状结肠动脉:发出后紧贴腹后壁在腹膜深面斜向左下方,进入乙状结肠系膜内分为升、降两支。升支与左结肠动脉的降支吻合,降支与直肠上动脉吻合,供给乙状结肠血液。分布在左半结肠的静脉有结肠左静脉、乙状结肠静脉和直肠上静脉共同汇入肠系膜下静脉,与肠系膜下动脉并行,经胰腺右方入脾静脉,最后流入门静脉。 手术适应症: 位于中部的乙状结肠癌。 手术相对禁忌症: 1.广泛的腹腔内粘连、合并易引起出血的基础疾病、重度肥胖等。 2.巨大肿瘤、晚期肿瘤尤其是严重侵犯周围组织、脏器的晚期肿瘤。 麻醉方式: 气管内麻醉。 手术体位: 改良截石位(左腿架起,右腿放平,臀部垫高)。 手术物品准备: 剖器、胸止、肠荷钳、LC、胃肠补充、保温杯、超声刀、手柄线、紫hem-o-lok 钳、灯罩、电刀、吸引器头、吸引器皮条、冲洗器、50ml注射器、小纱布*2包、22#、11#刀片、成人套针、无菌敷贴*5个、10#双套管*1、乳胶管*1、引流袋*3个、32#胸引管*1个(作肛管引流)、荷包线、EC60A、金钉*1-2个、28#管状吻合器。 手术配合:

结肠癌病人最好使用哪种手术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手术是结肠癌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法,那么结肠癌病人最好是使用哪种手术好呢? 手术往往是结肠癌病人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可以起到快速切除病灶,减少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的作用。但是手术也分为很多种,结肠癌病人最好使用哪种手术?具体选择哪一种也是根据病灶大小,是否转移,患者的体质,年龄等决定的,因此不可以盲目跟风治疗。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 1、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降结肠、结肠脾曲部癌肿。 切除范围:横结肠左半、降结肠、部分或全部乙状结肠,连同所届系膜及淋巴结。切除后结肠与结肠或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 2、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直肠、开结肠及结肠肝曲部的癌肿。 切除范围:回肠末端15—20cm、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肋右半,连同所属系膜及淋巴结。肝曲的癌肿尚需切除横结肠大部及胃网膜有动脉组的淋巴结。切除后作回、结肠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缝闭结肠断端)。 3、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癌肿。切除范围:横结肠及其肝曲、脾曲。切除后作升、降结肠端端吻合。若吻合张力过大,可加做右半结肠切除,作回、结肠吻合。 4、乙状结肠癌肿的根治切除:根据癌肿的具体部位,除切除乙状结肠外,或做降结肠切除或部分盲肠切除。作结肠结肠或结肠直肠吻合。 5、伴有肠梗阻病人的手术原则:术前作肠道准备后如肠内容物明显减少,病人情况允许,可作一期切除吻合,但术中要采取保护措施,尽量减少污染。如肠道充盈,病人情况差,可先作肿瘤近侧的结肠造口术,待病人情况好转后再行二期根治性切除术。 手术虽然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患者也要明白,手术无法完全清除癌细胞,残留的癌细胞具有极高的复发几率,且手术会给患者机体带去创伤,造成患者元气大伤,术后形成诸多并发症。因此手术治疗之后一定要注重巩固治疗,如放化疗和中医药治疗,由于放化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常会选择温和的中医药,不仅可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还能全面调理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提高治愈率。 临床上,手术并不是万能的,很多结肠癌患者在发现病情的时候都是晚期,晚期多已经出现了局部扩散和转移,此时手术治疗效果欠佳,放化疗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因此中医治疗就比较普遍。 中医药治疗不只是局限在缩小肿块、消灭肿瘤细胞本身,更是从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相协调的全身情况来考虑。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去除了肿瘤发生的土壤环境,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提高机体免疲功能,达到强身壮体、祛除病邪、抑制肿瘤发展、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如在临床上口碑较好的中医药三联平衡疗法,该疗法从根本出发,抓住肿瘤患者的病因、病理、病机、病症,局部攻邪,整体扶正的治疗方向,通过“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实现有的放矢、调整机体内环境,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延长生存期、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那些年龄大,体质弱的患者,或者是晚期已经出现转移的患者,更加适合通过中医来治疗。 结肠癌病人最好使用哪种手术?这也是根据病人病灶大小,转移范围,患者的体质,年龄等决定的,手术虽然能控制病情,但是术后也要注重巩固治疗,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