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少复习重点

儿少复习重点

儿少复习重点

绪论

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少卫生学研究对象是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范围为0~25岁。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群体,在此基础上向学龄前儿童和大学生群体延伸。这些群体合计占我国总人口的1/3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胎儿和婴幼儿期发育遵循“头尾发展律”(cephalo-caudal pattern)。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快,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可见小儿的头颅发育早于躯干,躯干早于四肢,以保证神经系统优先发展,保障言语和运动的加快发育。从动作发育来看,儿童会走路前必然先经过抬头、转头、翻身、直坐、爬行、站立等发育阶段。

儿童期、青春期发育遵循“向心律”(centripetal pattern)。身体各部的形态发育顺序是: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

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高峰。身长在胎儿4~6月增长约27.5cm,占正常新生儿身长的一半左右,是一生中生长最快的阶段。

以身高为例说明生长发育:

①从胎儿到成人,可分为四个时期,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

第一生长突增期:胎儿期,婴儿期(自胎儿4个月开始至出生后一年)

身长:胎儿中期4-6月

体重:胎儿后期7-9(高峰期)

第二生长突增期:青春期女:9-11岁至13-15岁男:11-13岁至15-17岁

②身高体重随年龄的增长中水平曲线男、女出现两次交叉

---第一次交叉:出现于10岁左右,原因:女生突增期已开始,男生还未开始

---第二次交叉:出现于14岁左右,原因:女生突增开始下降,男生突增开始

③生长渐止期突增后身高的生长速度再次减慢,女17-18岁,男19-20岁左右停止增长。

④PHV 身高突增高峰:是身高增长突增最大值。女:11-13岁,男:13-15,常作为一种标志青春期各种征象的发育顺序。

各系统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与同意协调性

(1)一般系统型:包括肌肉、骨骼、主要脏器和血流量等。特点:两次生长突增(胎-婴儿期和青春期)

(2)神经系统型:脑、脊髓、视觉器官和反映头颅大小的头围、头径等。特点:只有一次生长突增,先快后稳其快速增长阶段出现在胎儿期至6岁前。神经系统优先发育,对提高小儿的生存能力、保障其他器官、系统的有序发育有特殊重大意义。神经系统是中枢,发育最早,起协调作用。

(3)淋巴系统型:胸腺、淋巴结和间质性淋巴组织。特点:一次生长突增,有升有降

(4)生殖系统型:对个体最为重要的系统,最后发展

生长轨迹现象(canalization phenomenon):由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潜力及各系统发育的顺序受到遗传基因的控制,在外环境无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的发育过程通常稳定,呈鲜明的轨迹性。关键生长期(critical growth period):某些机能或技能的获得也存在关键期或敏感期,此时,适宜的刺激或训练即可获得该机能或技能,否则无法获得或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1.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小队幼稚的矛盾

2.自我意识迅猛增长与社会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

3.情感激荡释放与外部表露趋向内隐的矛盾

矮身材(short stature):系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其年龄相应标准的第3百分位数以下。

性早熟(sexual precocity):是一种以性成

熟提前出线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真性性

早熟,身高体重据超过同龄儿童,骨龄明

显提前,骨骺闭合较早,最终身高较矮。

第二章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种族影响(遗传)对个体的体型、去干和

四肢长度的比例等作用较大。

遗传度(hereditary)是人体性状或者疾病

由基因决定程度,一般用百分比表示。一

个性状的表现是受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

决定的。遗传度说明了两者作用的相对大

小,即从变异的角变,将遗传作用与环境

作用的相对重要性给以定量化。遗传度越

接近1,提示遗传的影响作用越大;越接近

0,说明环境的作用越大。

睡眠是各种能量物质的储备过程,生长激

素的脉冲性分泌高峰阶段。

“生长长期变化”(secular growth change):

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不同人群的生长发育

水平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所经历的系列性变

化,不单纯反映在体格大小上,同时也表

现在生理功能、体型、心理、行为、性成

熟等诸多方面。变化有明确的方向性,即

当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营养状

况得到明显改善是,表现为正向增长;当

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生活水平下降时,

表现为停滞甚至下降。生长长期变化首先

出现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

第三章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

对6岁以下(尤其3岁以下)小儿测量头

围。

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是在某一较短时间和一定

地区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对象,对某

几项指标进行一次大样本的调查。

目的:制定该地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

水平标准;与其他地区、人群的结果进行

比较,制定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了

解生长发育长期变化趋势

缺点:不能看到发育的连续过程和变化

的关键期

追踪性调查(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通过选择一定数量的对象,在较长一段时

间内进行的定期、连续多次的调查,观察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动态。

目的:制定生长速度正常值;了解生长

发育的规律性;探索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因

优点:反映发育规律准确,可观察生长

速度

缺点:费时长,人员和对象都容易流失

年龄计算:根据测试时的年月日和出生年

月日之差计算年龄。如:满8岁到差一天

满9岁一律记为8岁。

BMI指数(体重kg/身高cm2 *104)又称体

重指数。不仅能较敏感地反映身体的充实

度和体形胖瘦,且受身高的影响比Rohrer

指数小,与皮脂厚度、上臂围等反映体脂

累积指标的相关性高。指数均值在儿童期

和青春早期随年龄增大而上升,青春中后

期和成年期趋向稳定。18岁时该指数≥24

和≥28,可分别筛查为超重和肥胖。

Rohrer指数(体重kg/身高cm3 *107)引入

比重概念,通过肌肉、骨骼、脂肪、内脏

器官发育综合反映人体单位体积的充实程

度,可作为营养指数。均值曲线呈“V”字形,

7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能较敏感反映体

型,在营养评价中应用广泛,缺点是瘦身

材高矮的影响较大。

曲线图法优点:a 方法简单,结果直观,

使用方便

b 能描述儿童的发育水平等级

c 能追踪观察儿童某项指标的发育趋

势和速度

d 能比较个体和群体儿童的发育水平

缺点:不同性别的每一项指标都要做

一张图,也不能同时评价几项指标、分析

比较发育的匀称度

骨骼年龄(skeletal age):简称骨龄,是根

据儿童少年的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

发育标准进行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

身高别体重(weight for height):也称“身

高标准体重”。优点:使用方便,所评价的

营养水平较准确、灵敏和客观。用于小儿

的参考值课男女共用;但对3岁以上者应

使用分性别标准。以“标准体重”为100%;

90%-110%“标准体重”为正常;<90%“标准

体重”为轻度营养不良;<80%“标准体重”

为中度营养不良;<70%“标准体重”为重度

营养不良;>110%“标准体重”为超

重;>120%“标准体重”为肥胖。

第四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儿少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发展正常

(2)情绪反应适度

(3)心理行为特点符合年龄

(4)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

(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6)个性的稳健和健全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儿童多

动症”,指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与年龄不

相符的注意障碍、冲动、活动过度,并伴

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力低下的一组儿童

行为异常症候群。

心理咨询的原则:1.保密原则 2.限时原则

3.自愿原则

4.情感自限原则

5.延期决定原

则6.伦理规范

第五章儿童少年检测与常见病预防

学生健康监测(students’ health

surveillance),指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确

定的检测点学校和目标人群进行生长发

育、健康状况等长期的动态观察。

儿少患病率特点: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

并和集体生活、学习条件密切相关。

调节紧张性近视:儿童习惯于近距离的读

写方式而得不到纠正,加之学习持续时间

过长、光照条件不良等因素,可使眼经常

处在高度的调节紧张状态,以致晶状体凸

度增大,屈折力过强,使来自远处物体的

影像落在视网膜前,使物体的形象模糊不

清,形成近视。这种因过度近视工作而形

成的近视,称调节紧张性近视

近视矫治的原则:安全、可靠、简便、易

弱视(amblyopia):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

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引起的远视力

≤0.8,且通过屈光矫正仍达不到正常的视

力不良,称为弱视。

肥胖的易感阶段:①孕后期②婴儿期(尤

其生后9个月内)③青春早期④青春后期

加强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是预防肥胖发

生的最主要措施。

第六章教育过程卫生

体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条件:①循序渐

进②全面锻炼③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④运动与休息适当交替

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征及其卫生意义

(1)优势法则:指从大量刺激中,选择

少量刺激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灶,大

脑皮层的其他部位处于抑制状态。

(2)始动调节:工作开始时,工作能力

较低,以后逐渐提高。始动调节在学日、

学周、学年开始时均可见到。

(3)动力定型:当儿童身体内外的条件

刺激按一定顺序多次重复后,在大脑皮层

上的兴奋、抑制过程及与此相关的神经环

路即相固定下来,形成动力定型。

(4)镶嵌式活动:学习中的大脑皮层表

现为一种兴奋区和抑制区,工作区和休息

区互相镶嵌的活动方式。

(5)保护性抑制:大脑皮层的活动超过

其功能限度时,反馈性地进入抑制状态。

简述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

(1)学日变化:第I型表现为学日开始

后工作能力逐步提高,约两小时后达到高

峰,然后逐渐下降;午休后回升,随后又

逐渐下降;学习日末时下降到学日开市水

平。第II型的表现与第一种类似,不同的

是在学习日末时,由于对即将到来的休息

性活动引起的前驱性兴奋增高,使工作能

力略有回升,称“终末激发”。第III型表

现为工作能力从学习日开始兴奋性持续性

升高;第IV型表现为兴奋性很早就迅速下

降。第Ⅰ、Ⅱ型符合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的

特征,学习末工作能力吧无严重下降,短

时休息后即可恢复,是理想的神经类型。

Ⅲ、Ⅳ型都属不良情况

(2)学周变化:开始因始动调节需要,

星期一工作能力一般,星期二才逐渐升高,

至星期三、星期四达到并维持于高峰;星

期五工作能力下降或出现终末爆发;周末

经休息后工作能力逐渐恢复。

(3)学期变化:第一学期开始时脑力工

作能力较低,中段工作能力出现高峰并维

持较高水平,期末工作能力下降或出现终

末激发;第二学期工作能力也出现高峰,

但比第一学期相对低;第二学期末的工作

能力为全学年最低。

如何区分疲劳疲倦过劳:疲劳是在过强、

过猛的刺激,或刺激强度虽不大但持续长

时间的作用下,是大脑皮层细胞的功能消

耗超过限度,所产生的保护性抑制。疲劳

是一种生理现象,出现早期疲劳是学习生

理负荷达到临界限度的指标。疲倦与疲劳

不同,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疲劳是客观

的生理现象,可直接测定;疲倦是人的主

观感觉。两者的生理机制均与皮层的保护

性抑制有关。因此,疲劳时常感觉疲倦,

而疲倦时也常伴有疲劳指征。过劳是过度

疲劳的简称,指因长期学习负荷过重引起

的慢性疲劳。它是一种病例状况,短时间

休息后仍不能恢复,故不能作为学习负荷

卫生标准的依据。

生理—教育心理结合法:最常用计量作业

试验和语言强化运动条件反射法

生活制度:中学生每节课45分钟,大学生

每天睡眠时间8小时

第七章儿童青少年伤害与健康危害行为

健康促进行为(health promoting

behaviors)是个人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

上有利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是对

环境适应的表现。

青少年健康危害星期的干预措施

(一)以学校为基础的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

2.同伴教育

3.生活技能教育

(二)家庭与社区的参与

(三)综合干预体系的形成

第八章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

教室前排桌(前缘)至黑板应有2m或以

上距离

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教学辅助房

和教室办公室的允许噪声级应小于50dB

教室自然采光的卫生要求:满足采光标准,

课桌面和黑板上有足够照度;照度分布均

匀;单侧采光的光线应自学生座位左侧射

入,双侧采光也应将主要采光窗设在左侧;

避免产生较强的眩光作用,常遭遇快、舒

适的学习环境。

窗透光面积与地面积之比(玻地面积比)

不应低于1:6

综合评价教室的采光状况,可用室内某一

工作面的天然光照度与同时室外开阔天空

散射光的水平照度比值(即采光系数,或

自然照度系数)为指标表示。

中小学教室各桌面采光系数的最低值应为

1.5%

教室课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150lx

桌椅高差为桌近缘高与椅高之差。在课桌

与课椅的配合上,桌椅高差是最重要因素,

对就座姿势影响最大。

第九章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生活技能教育的重要意义

1.提高心理社会能力

2.增强青少年自我意识

3.预防健康危险行为

4.促进青少年终身健康的有效途径

第十章学校卫生监督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我国学校卫生工

作的第一部正式法规,也是开展学校卫生

监督的基本依据。

运动解剖学考试重点

运动解剖学考试重点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运动解剖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运动解剖学:运动解剖是人体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运动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 2,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构成一个运动单位。运动单位是骨骼肌的基本机能单位。 3,肌节:在明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细线称z线。相邻的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呈肌节。肌节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 4,运动终板: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与肌纤维间的一种化学突触结构。 5,系统:是由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某些器官结合在一起,构成互相配合并完成连续性生理功能的器官群体。6,多关节肌的功能性“主动不足”:当多关节肌收缩发力时,对其中一个关节充分发挥作用后,对另一个关节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多关节肌的功能性“主动不足”。 7,多关节肌的功能性“被动不足”:当多关节肌被拉长伸展时,已在其中一个关节拉长后,在另一个关节就不能被

充分拉长,这种现象称为多关节肌的功能性“被动不足”。 8,滤过屏障:指血液流经血管球时,血浆内部分物质滤入肾小囊腔产生原尿所经过的结构。包括有孔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功能是选择性滤过血浆。 9,气血屏障:肺泡上皮外面和毛细血管外壁各有一层基膜,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必须透过由肺泡上皮,上皮基膜,血管内皮基膜和内皮细胞4层结构所构成的薄膜层,此薄膜层称为气血屏障。 10,复关节:是由两个或连个以上的单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其中的每个单关节都能单独活动,如肘关节。 11,本体感受器:指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内的感受器,感受身体在空间运动和位置的变更,向中枢提供信息。有的将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也列为本体感受器。 12: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长突起与包在其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共同构成,具有传到神经冲动的功能 13,内囊体:叶绿体基质中由单位膜围成的扁平囊。 14,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叫做器官。 二,填空 1,细胞的构成: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 2,组织的分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基础护理学重点内容(整理)63260

1.何谓环境?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 2.请说出环境的范围有哪些?内环境:指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3.请简述对健康有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劳动条件、人际关系。4.请简述护理人员在保护环境维持人类健康中所应承担的职责是什么?(1)帮助发现环境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和好的影响。(2)告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有害物质。(3)如何保护环境资源。(4)与卫生当局共同协作,提出住宅污染对健康的威胁。(5)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6)参加研究和提供措施,以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 5.护理的基本任务有哪些?护理的基本任务有: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病痛。 6.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什么?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 7.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哪些方面?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线、音响、装饰等。8.医院适宜的温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1)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保持在22~24℃。(2)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9.何谓湿度?湿度是指相对湿度指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汽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10.适宜的病室湿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11.为什么室内要保持通风?室内通风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12.通风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通风多少时间就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通风的效果与通风的时间、室内外温差的大小、气流的速度、通风面积有关。一般情况下通风时间为30分钟就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13.为什么说日光是维持人类健康的要素之一?自然的光照可使患者感觉舒适愉快,对康复有利;适量的日光照射可使局部温度升高,血流加快,改善皮肤和组织的营养状况,增加食欲;日光中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还可促进机体内生成维生素D。达到维持健康的目的。 14.何谓噪音?医院白天的噪音应维持在什么强度内?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0dB内。 15.病室为控制噪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哪“四轻”?病室为控制噪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16.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有:感觉障碍、目前健康状态、对环境的熟悉度、年龄、诊疗方法等。 17.请问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有哪些?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有(1)物理性损伤;(2)化学性损伤;(3)生物性损伤;(4)心理性损伤;(5)医源性损伤。 18.请问医院常见的物理性损伤有哪些?常见的物理性损伤有:机械性损伤;温度性损伤;压力性损伤;放射性损伤。 19.影响患者适应医院社会环境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患者适应医院社会环境的因素有护患关系、患者与其他人的关系、医院规则。 20.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辐射污染。 21.入院护理的目的是协助患者了解和熟悉环境、满足患者各种的合理需求、做好健康教育。 22.用红色钢笔将入院时间竖写在当日体温单相应时间的哪些横线之間? 40~42℃。

7版卫生学重点总结

卫生学 绪论 卫生学 是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 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 第一篇环境与健康 第一章人类和环境 第一节人类的环境 环境的定义和分类 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 1,生物因素 2,化学因素 3,物理因素 4,社会心理因素 生物富集作用 环境污染物被生物体吸收后,通过酶的催化分解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一些有毒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大大高于环境的浓度,这种作用称

为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放大作用 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此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2,人与环境的适应性 3,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 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 公害 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 环境污染物 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1,生产性污染 2,生活性污染 3,其他污染 致死剂量 毒物使受试对象死亡所需的剂量,称致死剂量。包括:

管理学考试重点

《管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一、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 的计划、组织、引导、控制。以便完成组织的既定目标的过程。 二、管理的特征:1.动态性;2.科学性;3.艺术性;4.创造性;5.经 济性。 三、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四、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对管理中人的研究;2.对管理资源的研究;3. 管理的行为和职能;4.管理的组织和制度;5.管理中的若干关系;6.管理的文化和价值;7.对管理的评价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法约尔的一般管理——五个基本原则: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2.十四项原则;等级链与跳板的含义:这种跳板可以进行横向的信息交流,克服了由于指挥的统一性原则而产生的信息传递的延误,但只有在各方面都同意而上级又始终知情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二、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1、职工是“社会人”。 2、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三、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代表人物) 1、管理过程学派——哈罗德。孔茨 2、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 3、决策理论学派——赫伯特。西蒙 4、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约翰逊,卡斯特,罗森茨韦克 5、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和戴尔 四、1)学习型组织: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提出《第五项修炼》 1、系统思考——核心 2、自我超越——基础 3、改善心智模式 4、建立共同愿景 5、团队学习 2)自我管理的特点:1、管理范围的普遍性2、管理时间的全程性3、管理内容的复杂性4、管理方法的差异性5、管理理论的广延性 第三章计划与目标 一、计划的概念:计划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未来行动所做的综合的统筹安排,是未来组织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五WHY——H表示计划的内容 WHY——为什么做?原因与目标 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 WHO——谁去做?具体的执行者 WHEN——什么时间做?执行时间 WHERE——在什么地方做?执行地点 HOW——怎样做?执行手段和安排 二、计划的作用:1、计划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2、计划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3、是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方法4、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标准

解剖学考试重点100个

(骨头成对的有哪些,不成对的有哪些很重要) 解剖重点100个 1: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 2: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相连处形成微向前突的横脊,称为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真肋:第1-7肋的前端与胸骨相连接,称真肋 假肋:第8-12肋的前端部直接与胸骨相连接,称假肋 肋弓:第8-10肋的肋软骨一次连与上位肋软骨,共同形成一软骨性边缘,称肋弓 肋角:肋体后份急转弯处形成肋角 3:脑颅骨由成对的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组成。 4:面露骨包括:成对的鼻骨、泪骨、上颌骨、下鼻甲、灌骨,颚骨,和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和舌骨。 5:鼻旁窦4对:额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分前中后三群,前中群开口中鼻道,后群筛窦开口于上鼻道。上颌骨开口于中鼻道 6:翼点:颞窝内侧壁前部有颞,顶,额,蝶四骨相交形成H型的骨缝,称翼点。此处为颅腔侧壁的薄弱处,其内面恰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骨折极易损伤动脉 7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滑膜壁,关节唇。 8: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 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的前端和肋弓及剑突围成 胸廓下角:两侧肋弓在中线相交,形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角间夹有剑突 9:躯干骨的连接: 1椎骨的连接: 椎体间的连接: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椎弓间的连接: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韧带 椎骨间连接: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 滑膜关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椎间盘 韧带连接: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2肋的连接: 肋与胸椎连接: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考点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又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分。 考点2:会计按其报告期的对象不同,又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分。 财务会计:侧重对外、过去的信息管理会计:侧重对内、未来的信息 考点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考点4:会计核算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考点5: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全部;连续性:时间顺序依次;系统性:科学的方法。 考点6: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考点7: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过去的业务,还体现在业务发生过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考点8: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

功能。 考点9: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的过程。 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会计基础 考点10: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考点11: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如:独资企业、合伙 企业和企业集团等。 考点12: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意义在于:(1)界定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2)为分清结算账目、编制财务报告以及相关会计原则的使用奠定了理论与实务的基础。 考点13: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这一基本前提的意义在于:(1)确认了以货币为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2)同其他三项前提一起,为各项会计原则的确立奠定了基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 识记: (1)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 领会: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 (2)管理二重性:(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P3) 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4)管理者的角色:(P7) A、人际角色:a代表人b 领导者c联络者; B、信息角色:a监督人b传播者c发言人; C、决策角色:a企业家b冲突管理者c资源分配者d谈判者 (5)管理者的技能:(P8)a 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识记: (1)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学习型组织:(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系统解剖学考试重点完整版

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向前凸的角,其两侧接第二肋软骨, 是计数肋序数的体表标记。 2、翼点:颞窝内额、顶、颞、蝶四骨相交点,此处骨质最薄,内面有脑膜中动 脉前支通过,此处外伤骨折,易损伤该血管造成颅内出血。 3、椎间盘:位于椎体之间,由外部纤维环和内部的髓核构成,连接相邻椎体,并起缓冲减震作用。 4、足弓:由跗骨和跖骨借起连结而形成凸向上的弓,分为前后方向的内、外纵弓,左右方向的横弓。 足弓的存在,使足三点着地,增加足的弹性和稳定性。 5、盆骨:由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髋骨及其连结构成。 6、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通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的1/3 交点处,该点称麦氏点。 问答题 1、分别写出臂部前、后肌群和大腿前、后肌群及其主要功能。 答:臂部前肌群有: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主要功能是屈肘关节; 后群肌有:肱三头肌,功能:伸肘。 大腿前肌群有:缝匠肌,股四头肌,主要功能:缝匠肌屈髋关节,屈膝关节;股四头肌能伸膝关节。 大腿后肌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主要功能:伸髋关节;半腱肌、半膜肌能屈膝关节。 2、写出隔的位置、作用及主要裂孔名称。 答:膈肌为向上呈穹窿的扁薄阔肌,位于胸腹腔之间,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肌束起自胸廓下口的周缘和腰椎的前面。分部:胸骨部;肋部;腰部。位于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平第10胸椎前方有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平第8胸椎高度有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通过。膈肌收缩时胸腔容积扩大,助吸气,松弛时胸腔容积减小,助呼气。 3、试述肩关节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答:肩关节是上肢最大的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关节盂浅而小, 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盂唇,加深关节窝,肱骨头面积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其上部前、后、外侧有肌、肌腱和韧带加强;关节囊下部薄弱易形成肱骨头从下部脱位。肩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 4、颈、胸、腰椎的主要区别。 答:颈椎均具有横突孔。胸椎在椎体两侧的上、下和横突末端有小的关节面,即 肋凹。腰椎无上述特点。 第二部分内脏学 名词解释 1、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的咽峡,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2、齿状线:各肛柱下端与肛瓣附着缘共同围成齿状的环形线称齿状线。 3、肝蒂:肝门内有左右肝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淋巴管和 神经出入,这些出入肝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 4、肝门:肝的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三条沟,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脏面中央,有左、右肝管,肝固有动脉 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肝门。 5、肺根:肺门有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这些结构被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管理基础 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职能的基本内涵 1、计划职能---预测未来并制订行动方案。 2、组织职能---建立组织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 3、领导职能---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4、控制职能---保证组织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预先制订的计划。 管理者的概念 管理者是在组织中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带领其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的人。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联络者角色和领导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听者角色、发言人角色和传播者角色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处理混乱的角色、谈判者角色和资源分配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1、概念技能---管理者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2、人际技能---与人共事、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3、技术技能---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时所需运用的技术、方法和程序的知识及 其熟练程度。 管理者的层次 高层管理者---负责战略的制定与组织实施 中层管理者---直接负责或协助管理基层管理人员及其工作,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层管理者---负责管理作业人员及其工作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三种不同技能的要求各不相同。管理者的层次越高,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也越高;越是基层管理者,越需要掌握与业务有关的技术技能,而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也越少。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早期典型的管理思想 p14 1.劳动分工的观点 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 2.经济人观点 斯密认为,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是具有利已主义的“经济人”的活动所产生的。

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

人体解剖学备课笔记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 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生物学中形 态学的范畴。 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分类: 系统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系统,按各个系统进行形态结构等的 巨视解剖学叙述。 局部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部分,按部分来阐明每一个局部有关 广义解剖学诸器官结构的层次排列、局部位置及毗邻关系。 细胞学 微视解剖学组织学 胚胎学 其他门类:断层解剖学、比较解剖学、运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等。 三、人体结构概述: (一)细胞+间质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二)人体九大系统: 1、运动系统: 2、消化系统; 3、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 5、生殖系统; 6、脉管系统; 7、内分泌系统; 8、感觉器; 9、神经系统。

(三)分部: 1、头部:颅、面。 2、颈部:颈、项。 3、躯干部:胸部、腹部、盆部。 4、四肢左、右上肢:肩、臂、前臂、手; 左、右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上肢下垂于躯干两 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二)方位术语: 1、上(颅侧):近头者下(尾侧):近足者 2、前(腹侧):近腹者后(背侧):近背者 3、内侧:近正中面者外侧:远正中面者。 4、内与外:某结构与体腔或空腔脏器的相互位置关系,近腔者为内,远腔者为外。 5、浅、深:体内某点与体表间的距离,近皮肤者为浅,远者为深 近侧:靠近肢体附着者 6远侧:远离肢体附着者 内侧和外侧上肢:尺、桡 下肢:胫、腓 (三)轴和面 1、轴: 1)垂直轴:上、下方向走行; 2)矢状轴:前、后方向走行;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

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血液部分 红细胞计数(RBC):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计数方法】显微镜计数法: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一般200倍)后,滴入血细胞计数盘,然后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红细胞数,经过换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 计算: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5 ×10 ×200 ×10^6/L

【参考值】 成年男性:(4. 0~5. 5)×10^12/L,成年女性:(3. 5~5. 0)×10^12/L;新生儿:(6. 0~7. 0)×10^12/L 低于3.5×10^12/L可诊断为贫血,低于1.5×10^12/L应考虑输血。 【临床意义】 1、病理性增多 相对性增多:血浆水分丢失,有形成分相对增加,绝对值没有发生变化 绝对性增多:继发性(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某些肿瘤等);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病理性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障);造血原料缺乏(缺铁贫、巨幼贫);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贫);红细胞丢失过多 红细胞比积(HCT/PCV):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百分比。 【参考值】(温氏法) ①成年:男性0.40~0. 50,女性0.37~0. 48;②新生儿0.47~0.67;③儿童:0.33~0.42。【临床意义】 增高:1. 血液浓缩;2. 红细胞增多症;3. 新生儿。降低:1. 贫血;2. 其他原因的稀血症 应用:1. 疗效观察;2. 计算红细胞指数 血红蛋白(Hb):是在人体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含色素辅基的结合蛋白质,是红细胞内的运输蛋白。 【检测原理】 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种血红蛋白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Hi),Hi与氰化钾的氰根(CN-)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HiCN在540nm有吸收峰。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可测得吸光度并计算Hb(G/L)。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实验室的分光光度计达不到WHO规定的标准条件,所以利用Hb参考液制备标准曲线,换算出Hb(G/L)。 【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 g/L,成年女性:110-150 g/L;新生儿:170-200 g/L

学前卫生学重点复习笔记考试必备

第三章预防常见病1.出生缺陷、环境中的致畸因素 出生缺陷:新生儿刚出世就有疾病。包括两个方面:1.胚胎在母亲子宫内疚具有的疾病或损伤;2. 胎儿分娩时在产道中得到的疾病或损伤。 致畸因素:1 )病毒感染:病毒科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居室通风,空气新鲜最为重要。少去公共场所2 )药物3)放射线4 )烟酒5)环境污染2.婴儿抚触是指用双手对婴儿进行有顺序没有手法技巧的抚触,来达到保健的目的。能有效接触皮肤饥渴。注意事项:选择适合的时间,一般为喂奶后一小时左右;调节好室温;抚触者的准备;体现爱抚,以便抚触以便交流;抚触时间应视婴儿的月龄而定。3.婴幼儿患病一般会出现哪些生病迹象? 1)精神:不爱玩,没精神,烦躁不安,哭闹等。 2)表情:眼神呆滞,同时有尖叫啼哭的现象 3)脸色 4)吃喝:食欲不振伴有恶心呕吐,脸色苍白等;异嗜癖:小儿对食物以外的物品有不可自制的食欲;食欲亢进。 5)大小便异常 A.粪便表面有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同时小儿排便时哭闹--- 肛门裂。 B.脓便血:便次多,有排不干净大便的感觉,伴发烧,大便脓血样---细菌性痢疾 C.红果酱色:小儿阵阵腹痛,频频呕吐,大便呈红果酱样---肠套叠,2岁以下常见 D.白陶土样:同时尼色加深--- 黄疸型肝炎 E.柏油样:小儿流鼻血, 若将血咽下, 大便就会呈黑色柏油样. 若鼻血止后, 大便正常,则无需担心;若未留鼻血--- 消化道出血尿色异常:正常尿液为清晰透明,淡黄色 A.红色:像洗肉水,同时眼皮浮肿--- 急性肾炎 B.橘黄色:尿色加深呈橘黄色或棕绿色-- 肝胆疾病 C.乳白色:若因泌尿道感染,尿内有脓,可使尿呈乳白色,同时有尿频尿痛的现象。 排尿次数: A.明显减少,眼皮浮肿,常是肾病的表现,腹泻伴有尿量明显减少则是脱水的表现。 B.次数明显增多,一点儿尿液憋不住,常是泌尿道感染的症状。 6)睡眠:入睡困难或嗜睡;睡眠不安 7)囱门:前囱凹陷,可以因脱水而囱门松弛,凹陷。前囱鼓出:主要见于脑膜炎,脑炎等颅内压力增高的疾病。 8)体温4.佝偻病的症状及预防症状: 1)易激怒,烦躁,不活泼,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 2)睡眠不安常惊醒哭闹,多汗。 3)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4)出牙迟 5)头部软化,有乒乓球的感觉。 6)颅骨呈方形,头大脸小。 7)胸部呈串珠肋、肋膈沟或鸡胸,漏斗胸。 8)腕,踝部形成钝圆形隆起。 9)脊柱后凸或测弯。预防:预防先天性佝偻病:孕妇多晒太阳,饮食营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小儿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5.肥胖症:因过量的脂肪储存,使体

管理复习重点.doc

管理信息系统部分重点 (仅供参考) 1信息、--是対客观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意义,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2.信息系统一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计算机换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捉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3管理信息系统一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 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其特点:(1)数拯集中统一,采用数拯库(2)数学模型的应用 (3)有预测和控制能力(4)面向决策(5)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 4U\C矩阵一是用来表达过稈与数据两者Z间的关系。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过程,并以字母U (Use)和C (Create)来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牛。 5ERP-在MRPII的棊础上应用开放式系统平台、客八/服务器架构或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局域/广域网络、关系型数据库等创新的信息技术得以形成的企业信息系统。 6系统的生命周期-任何系统都有英发牛、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住命周期。 7数据模并卜-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化描述,是数据元索外部联系的逻辑结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具有结构的,按照数据的不同联系方式,可分为三种数拥模型:层次型、网络型和关系, 8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熨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儿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悄况。 9区间码一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码中数字的值和位直都代表一定的意义。 10供应链相互间通过提供原材料、零件和产品等的厂家、供应商等组成的网络,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等的过程。 11网络拓扑结构一网络的链路和节点在地理上的所形成的儿何图形。 121P一介入Internet计算机的由授权机构分配的号码。 13域名一通常用一个文字IP表示。 简答 1简要说明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及主要内容。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将在系统详细调査屮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屮到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 主要内容:业务和数据的流程是否通畅,是否合理;数据、业务过程和实现管理功能Z间的关系;老系统 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具仃可行性等。 2简述简述C/S的特点。 功能分离;位置透明;共享资源;服务封装;可扩展性; 3 MRPII的基本思想和特点是什么? 基本思想:将金业作为有机整体,从全局最优的角度出发,运用科学方法有效地计划、组织和控制金业 的各种制造资源,以及产、供、销、财等各个环节,使其协调发展并充分地发挥作川。 特点:遵循计划主导的管理模式。 还是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一确保资源共享。 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模拟器 包含了成本会计和财务功能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总结超级完整

第一章头颈部 一、名词解释 1、头皮:颅顶的额顶枕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三层紧密附着,组成“头皮”。 2、面部“危险三角”: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此区的面静脉无静脉瓣,并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3、腮腺床:腮腺深面有起自茎突的诸肌、颈内动脉和静脉、第四—第七脑神经共同组成的腮腺床。 4、枕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内有副神经外支、淋巴结及颈丛皮支等。 5、下颌管:位于下颌体内,由下颌孔到颏孔的骨性管道,内有下牙槽动脉、静脉、神经。 6、颈动脉鞘:颈部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 7、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体下缘围成。三角内有下颌下腺、下颌下淋巴结、面血管、舌血管、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8、甲状腺假被膜:包裹甲状腺的气管前筋膜,即甲状腺鞘。 9、甲状腺悬韧带:在甲状腺两侧叶的内侧部和峡的后面甲状腺假被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喉返神经在其后方上行,手术时应该注意保护。 10、颈袢:上根:自舌下神经发出,为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的纤维,沿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下降。 下根:由颈丛的第2、3颈神经前支纤维组成,在颈内静脉内侧下行。 上下根在颈内静脉的后内侧或前外侧联合成颈袢。 11、肌三角:底为颈深筋膜深层,顶为颈深筋膜浅层。三角内含有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以及气管前筋膜和位于其深部的甲状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等结构。 12、气管前间隙: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形成气管前间隙。 13、颞下颌关节:由下颌窝、关节结节、下颌头、关节盘、关节囊及韧带组成。它是颌面部唯一既稳定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整理

地基基础部分 1.土由哪几部分组成? 土是由岩石风化生成的松散沉积物,一般而言,土是由固体颗粒、液态水和空隙中的气体等三部分组成。 2.什么是粒径级配?粒径级配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土中土粒组成,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粒径级配。 对于粒径小于或等于60mm、大于0.075的土可用筛分法,而对于粒径小于0.075的土可用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分析。 3.什么是自由水、重力水和毛细水? 自由水是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范围以外的水,它可以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重力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一下的土骨架空隙中,受重力作用而移动,传递水压力并产生浮力。毛细水则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孔隙中,土粒之间形成环状弯液面,弯液面与土粒接触处的表面张力反作用于土粒,成为毛细压力,这种力使土粒挤紧,因而具有微弱的粘聚力或称为毛细粘聚力。 4.什么是土的结构?土的主要结构型式有哪些? 土的结构主要是指土体中土粒的排列和联结形式,它主要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5.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哪些?哪些是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哪些是换算指标? P6 6.熟练掌握土的各个物理性质指标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相互换算。 P7-8 7.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物理特征是什么? 无粘性土一般指具有单粒结构的碎石土和砂土。天然状态下无粘性土具有不同的密实度。密实状态时,压缩小,强度高。疏松状态时,透水性高,强度低。 粘性土粒之间存在粘聚力而使土具有粘性。随含水率的变化可分别划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及流动状态。 8.什么是相对密度? P9 9.什么是界限含水量?什么是液限、塑限含水量? 界限含水率:粘性土由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率; 液限:由流动状态转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塑限:有可塑状态转为半固态的界限含水率; 缩限:由半固态转为固态的界限含水率。 10.什么是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他们各反映粘性土的什么性质? P10 11.粗粒土和细粒土各采用什么指标进行定名? 粗粒土:粒径级配 细粒土:塑性指数

学前儿童卫生学重点

学前儿童卫生学重点 绪言 1、学前儿童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6 岁儿童健康的一门学科。 2、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 适应良好的人,才能被称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人。 3、学前儿童健康的标志:生长发育、死亡率、患病率。 4、形态的指标有身高、体重、头围、胸围、臀围。 5、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有(1)环境因素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和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中还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例如化学物质的摄入量、交通事故、病毒感染、政治体制等。 (2)健康设施的易得性。例如妇幼机构、托幼机构的建立和它 们提供的卫生健康服务。(3)生物因素,例如遗传和细胞、组 织、器官和系统的机能以及在不同环境下机体各组成部分和整 体的反应(4)生活方式,消极的生活方式会对学前儿童的健康 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晚睡会使第二天的精神不足。 6、生理—心理—社会模式的提出人美国学者英格尔。 7、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行动 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8、遗传是指亲代的性状对子代的传递,使子代与亲代间在形态构造和生理功能特点上都很相似。

9、遗传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改变,从而使人所的疾病。 10、遗传的物质基础(1)体细胞中的染色体(2)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3)染色体—基因的载体 11、遗传病的种类及病因(1)单基因遗传病,由于染色体上某一对等位基因发生异常。(2)多基因遗传病;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发生异常,而引起的疾病。与环境有关(3)染色体遗传病;由于染色体的结构或数量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第二章 12、身体的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的增加,体现在全身各系统、器官、组织的大小、长短及重量的增加及形态变化,是量的变化。 13、身体的发育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分化完整和功能上的成熟的状态,是质的变化。 14、成熟是指生长发育到了比较完备的阶段,即个体在形态、生理等方面达到了成人的水平。 15、运动系统的特点:骨组织不断的钙化;骨富有弹性,易变性;关节、韧带较为松弛;肌肉力量差,易疲劳。 16、脊柱的特点出现生理性弯曲 17、在学前儿童运动时避免从高处往硬的地面上跳下,防止髋骨不正常愈合,特别是女性,会影响生育。 18、成人骨中有机盐与无机盐的比例为3:7

质量管理考试重点

质量管理考试重点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质量管理的对象:过程 过程的定义:过程是将人、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五项输入资源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转化为中间产品、半成品、零部件等输出的活动。 反馈系统:在过程中和过程输出处增加信息的收集,并利用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通过统计处理,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支出进一步应采取的行动,再反馈给过程的输入,调整过程的某些输入资源,以保证过程正常工作。 过程控制系统:一个过程增加了反馈系统就称为过程控制系统。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连续数据(计量数据):质量特性的取值可以是某个区间内任一值,且可通过某种量具或仪表测定的数据。 离散数据(计数数据/属性数据):质量特性的取值只能是有限个或可数个孤立值之一,且可通过计数方法获得的数据。 过程能力指数:评价一个过程质量水平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指数。 基本假设:1.过程稳定受控;2.过程的质量特性X服从某个正态分布;3.双边规范限LSL和USL能准确表达顾客要求。 过程能力:在过程稳定和质量特性X服从正态分布时,产生质量特性值x的%所散布的区间[μ±3σ]的长度6σ,称为该过程的过程能力。记为PC=6σ。 提高C CC的途径:1.减少偏离度k,即减少过程中心C与规范中心M的距离;2.减少标准差C;3.与顾客商议,能否扩大规范限T。 单位产品:是为实施抽样检验的需要而划分的产品的基本单位。 产品批:由同型号、同等级、同类、同尺寸、同成分,在基本相同的时段和一致条件下制造的产品的组成。

批量:一批产品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的个数。 接受质量限(AQL):在一个连续系列批被提交抽样检验时,可允许的最差过程评价质量水平。其是为了保护生产者利益而设置的。 极限质量(LQ):在一个孤立批抽样检验时所规定的不应该接收批质量的最小值。LQ是为了保护使用方利益而设置的。 任何一个方案统一的性质用接收概率进行描述。 调整型抽样方案:如果生产批是连续的,且验收也是连续进行的,则可依据验收情况随时调整抽样方案的严格度,这样就形成了调整型抽样方案。它是由一组严格度不同的抽样方案和一组转移规则组成的一个抽样计划。 接收概率曲线(抽样特性曲线,OC曲线):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横坐标为不合格品率P,纵坐标为接收概率L(P)。 调整型抽样方案的步骤:1.事先给定参数:AQL、检验水平(IL)、批量N、方案类型;2.根据批量与检验水平查得样本量字码;3.根据样本量字码、AQL、方案类型,确定检验方案。 制定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检方案:应事先给定四个值:生产方风险C,使用方风险C,双方可接受的合格质量水平(AQL)C0与极限质量水平(LQ)C1。按接收概率的要求,从下面两个式子中解出(n,Ac):L(C0)=1-C;L(C1)=C。 序贯抽检方案:每次只抽检一个产品,作一次判断,在接受、拒绝、再抽一个中确定一个。 控制图: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控制系统,其作用是利用控制图所提供的信息,把一个过程维持在受控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波动,就分析对质量的不利的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或减弱,使质量不断提高,并把一个过程从失控状态变为受控状态,以保持质量稳定。

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

《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 骶角:骶骨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空两侧有向下凸出的角(是第5骶椎的下关节突),临床上以此来确定骶管裂孔的位置 2.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连接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到,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3. 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通向咽的分界,也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部 4. 下消化道:消化管有口,咽,食管,胃,小肠(又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又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其中空肠以下称下消化道。 5.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在右髂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该点称麦氏点。 6. 齿状线:肛柱下端与肛瓣基部连成锯齿环行线,环绕肛管内面,叫齿状线。齿状线上、下方的来源,动脉供应、静脉和淋巴回流等均不同 7. 胸膜腔: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在左、右肺周围各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胸膜腔 8. 肋隔隐窝:是在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移行处形成的半环状腔隙,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9. 纵膈:纵膈是两侧纵膈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10. 肾门:为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结构出入肾的门户 11. 膀胱三角:膀胱底的粘膜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 12. 阴道穹:是围绕子宫颈阴道部的阴道上端的环形间隙,可分为前、后穹和两侧穷 13. 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走向周而复始的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14. 心包腔:心包腔是浆膜性心包脏、壁两层之间的腔隙,内含少量浆液,可减少心搏动时的摩擦 15. 动脉韧带:动脉韧带是连于肺动脉于分叉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的结缔组织索,是胎儿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 的遗迹 16.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内,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核 17.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内,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节 18.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称蛛网膜下隙。脊髓蛛网膜下隙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 19. 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之间的狭窄腔隙,称硬膜外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有脊神经根和锥内静脉丛通过,腔内呈负压,临床上硬膜外麻醉即将麻药注入此腔,阻滞神经根的传导。 二、填空题 1. 骨按形态分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 2. 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和滑膜襞和滑膜囊。3?椎间盘连接在相邻的椎体之间,中央为髓核,周围为纤维环。 4.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诵过,肩关节的关节囊下壁最薄弱,易发生脱位。 5?关节唇见于肩关节和髋关节关节。 6?胃是消化管最膨大部分:可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四部。 7?十二指肠是呈“ C”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隆、水平、升四部。 8?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即会阴曲和骶曲。 9. 肝外胆道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胆囊。 10.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其中下呼吸道包括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11. 鼻旁窦有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其中最大的是上颌窦。 12. 胸膜下界体表投影:锁骨中线平第8肋,腋中线平第10肋,肩胛线平第11肋,后正中线平第12胸椎棘突。 13. 肾冠状切面上,肾实质可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