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强项令

南朝宋范晔

1.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

2. ??后特征为洛阳令。

??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

3.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

4.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

5.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6. 主即还宫诉帝。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

7.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光武帝非常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

8.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

9. 帝曰:“欲何言?”

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

10.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11.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臣下我不需要鞭打,请求能够自杀。”

12.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13.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

14.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

15.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

16.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17.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于是命令道:“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给他三十万钱。

18. 宣悉以班诸吏。

董宣把钱全都分给了手下的众官吏。

19.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20. 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京城称董宣为“卧虎”。人们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

21. 在县五年。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

22. 年七十四,卒于官。

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

23.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

24.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光武帝知道后很伤心,说:“董宣廉洁,到他死我才知道。”

25.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因为董宣曾经做过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员,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并按照葬大夫的礼节安葬了他。

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王烈,字彦方”原文、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①事陈窆,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②,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日:“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选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注释】:①师:名词作状语,像对待老师那样。表示对人的态度。②(我)甘心受刑被杀【翻译】:【阅读训练】:

9.下列加点的“使与“安陵君因?唐雎使于秦中的“使”意思相同的是( )(1分)A.乞不?王彦方知也 B.烈闻而?人谢之10.解释下列带点的“遗”的不同含义(2分)①遗布一端( ) ②后有老父遗剑于路( )11.下列“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和意义相

同的一项是( )(2分)A.徒以有先生也 B.以义行称 C.故以此激之D.以事告烈12.翻译(2分)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王烈凭________________使盗牛者弃恶从善的。(1分)

【参考答案】:9、B10、①赠送②丢失11、B12、小偷怕我听到他的罪过,这说明有以作恶为羞耻的想法13、对人仗义的态度(道德感化)

张衡传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接交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籇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

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馋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少善属文属:写,撰写B.遂通五经,贯六义贯:贯通C.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拟:打算D.安帝雅闻衡善术雅:平常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C.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 D.宦官恐其毁己,皆共目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B.举孝廉不行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伺者因此觉知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因入京师,观太学因以讽谏B.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衡乃诡对而出C.因以讽谏以精铜铸成D.下有蟾蜍,张口承之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5.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B.饰以籇文山龟鸟兽之形C.验

之以事 D.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参考答案1.C2.B3.A4.D5.A附:文言文翻译: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

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

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奇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

寇恂传后汉书范晔阅读答案解析翻译译文

寇恂传后汉书X晔阅读答案翻译译文寇恂传后汉书X晔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恂初为郡功曹①,太守耿况甚重之。 王莽败,更始(X玄史称“更始皇帝”)立。使使者徇郡国,曰“先降者复爵位”。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况上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恂勒兵入见使者,就请之。使者不与,曰:“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恂曰:“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使君建节衔命②,以临四方,郡国莫不延颈倾耳,望风归命。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沮向化之心,生离畔之隙,将复何以号令它郡乎?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③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为使君计,莫若复之以安百姓。”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况至,恂进取印绶带况。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而归。 及王郎起,遣将徇上谷,急况发兵。恂与门下掾闵业共说况曰:“某拔起,难可信向。昔王莽时,所难独有X 伯升耳。今闻大司马X公,伯升母弟,尊贤下士,士多归之,可攀附也。”况曰:“某方盛,力不能独拒,如何?”恂对曰:“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 1 / 6

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某不足图也。”况然之,乃遣恂到渔阳,结谋彭宠。恂还,至昌平,袭击某使者,杀之,夺其军,遂与况子弇等俱南及光武于广阿。拜恂为偏将军,号承义侯,从破群贼。数与邓禹谋议,禹奇之,因奉牛酒共交欢。 光武南定河内,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无复西顾之忧,所以得专精某,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某。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光武谓恂曰:“河内完富,吾将因是而起。昔高祖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度而已。”恂移书属县,讲兵肄射,伐淇园④之竹,为矢百余万,养马二千匹,收租四百万斛,转以给军。 【注释】①功曹:汉代郡守有功曹史,简称功曹,除掌人事外,可以参与一郡事务。②建节:执持符节。衔命:接受使命。③造次:仓促,匆忙。④淇园:在淇县,原为卫国苑囿,多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离畔之隙畔:背离 2 / 6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

1 / 1 理解并 翻译文 言文 中的句 子 教学目标:明确句译要求,掌握句译方法,剖析句译误点,提高句译得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在语境 中串通语意,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到位。 教学内 容与步骤: 一、 导入课题,明确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方法。 1、由 考点直 接导 入课题 。 2、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或者说要符合什么样的基本要求呢?严复以?信??达??雅?三点作为衡量翻译外文好坏的标准,这也可以借用来作为衡量文言文句子翻译好坏的标准。?信??达??雅?这三点,说白了,就是?准??通??好?。 3、《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中 句子翻译示例: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一:(廉颇)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凭借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或译:在诸侯各 国出了名) 译二: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地受欺骗;想不给吧,就担心秦兵打过来。 从翻译 示例解读三字要求: 所谓?准?就是?句子?的每一个?构件? 、每一点有效信息都得翻译准确到位,不多余、不遗漏、不歪曲、不望文生义,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还有句子表达的形式也要求能准确体现,如疑问 、被动、判断等; 所谓?通?就是语意明白,结构规范,表达通顺,句内与句外、内容与形式都没有疙瘩,符合现代汉语 的表达习惯; 所谓?好?就是要讲究表达的效果, 如简 明、得 体、文笔优美之类。 ? 准?是最基本的要求,?准?了,?通?了,再求?好?。 4、再示例,对照句译要求,比较正误。 把文言 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2年高考题)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 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误译一:那是关于李将军的说法吗? 误译二 :到死的时候,天下知道和不知道的,都是很悲痛。 正译一: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译: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正译二 :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或译:都因为他的死而哀痛极了) 评析:(1)句一?……之谓也?是个固定结构且全句为动宾倒置句,?之?是提宾标志,即?谓李将军?(?调?);?其?并无指代义,是个副词,表揣度推测,委婉中流露颂赞(?串?)。(2)句二?天下知与不知?语意的串通是个难点,?知?是?熟知?,译为?知道?,不准确;?为?这个介词后面省掉宾语,不可漏译。(?串?好句内外) 5、探求句译 方法 。 在上面文句的翻译中,我们运用了一些常用的方法,可以几个字加以概括: 增(单音节词的扩展和成份的添加)如,?秦?译成秦国,句一中主语的添加,句二?欲予秦( 璧)? ; 删(为了简洁作必要的压缩)如秦兵之来; 留(主要是古汉语专有词和一些古今同义的 词)如 ,上 卿、诸 侯、 城; 改(古今异义的词和修辞)如,?拜?、?勇气??不可得?; 调(主要用于语序的调整)如闻于诸侯、秦城恐不可得、求人可使报秦者; 串(特别是上下句前后文的串通)如?拜为上卿?的被动句式(前后文)、句二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假设关系)。 提示:慎用?删?与?留?,重视?调?与?串?。 方法的运用是为了达成句子翻译的基本要求,方法多样,不一而论,更不可拘泥于方法技巧,因 为理解 才是 关键。 重点:?串?(1)句内结构(语法成份),(2)句外上下文(特别是非完整句), 一句话?词不离句 ,句不 离段 ?。 二、 研究下列考题,依照句译要求,演示句译方法,揭示句译误点。 1、高考题选项中的误译项。 下列各 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1年高考题)田单闻之,及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 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间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B 、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只怕他率领军队到来,即墨就不能保全了评析:?他?在文中是指?其他的、另外的?,?他将?是?其他的将领、别的将领?,B 项却误译成?他率领军队? 。究其 错误原因: ( 1)句内结构没能理顺,(2)忽略前文内容。 (20 00年高考题)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B 、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 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评析:?先其将归?是难点,?其将归?是谁将归?在阅读材料上下文中的意思是?在他将 要回去之前?,指胡质帐下都督想赶在胡威回家之前去迎候他。此句的关键是要串通上下文。 2、提示常见的错误点。 误点举要:(1)凭空想象(忽略语境),(2)丢三落四(信息遗漏),(3)只图大概(不求精确),(4)原封不动(该译不译)。 三、点评模拟训练题,剖析句译病例。 1、盐城市联考题 把文言 文阅读 材料 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其友人止之,文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至潮阳,见弘范……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 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误译一:所以我不自量力,愿意为国献身,天下的忠臣义士中将会有闻风而起的人。 误译二:文天祥思索了很久很久,才写下了《过零丁洋》一诗给了张弘范。 译一:所以(我)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而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人宣示,期望天下将要有一 听 到消 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 译二:(张弘范)固执地索要招降张世杰的书信,(文天祥)于是书写了《过零丁洋》一诗给了 他。 提示:先剖析误点,后对照正确译文,正误对照中,突出一个?串?。 2、第8周周练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人为大司农。为人淳厚,笃于故旧,…… 是时,张敞为胶东相,与邑书曰:?明主游心太古,广延茂士,此诚忠臣竭思之时也。…… 昔陈平虽贤,须魏征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 神爵元年卒,天子闵惜,下诏颂扬曰:?大司农……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朕甚闵之。 其赐邑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祭祀。? 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 以治行第一人为大司农 误译举例: (1)因为政治行为第一担任大司农(关键词误译,不?准?) (2)凭借治理品行最好的人担任大司农(句内不?通?) (3)任命政绩和品行第一的人为大司农(句外不?通?) (4)以治行第一人做上了大司农(留得不当,译得不透) 正译:凭借政绩和品行第一人的身份担任大司农 此诚忠臣竭思之时也 误译 举例: (1)这果真是忠臣们竭尽全力思考之时。 (2)这诚然是忠臣用尽心思充分发挥个人才干竭 尽其所能的时候。 (3)这实在是忠臣尽心尽力挽救国家的危急时刻。 正译:这实在是忠臣为国尽心尽力的时候。(或译:报效国家) (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 误译举例: ( 1 )怎奈 先有萧公而后才会有韩信 (2)但依赖了萧何然后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或:有所作为、成功成名) (3)但必须依赖萧何然后才能得到证实(或:被后世确认) (4)但必须依赖萧何然后才能信任推荐他 正译:(韩信虽然有奇才,)但必须依赖萧何然后才能被皇上信任。 其赐邑子黄金百斤 误译举例: 他(或:天子、皇上)就赐给了朱邑的儿子黄金一百斤 正译:(我)可要赐给朱邑的儿子黄金一百斤。(或译:我还是……吧、我该……) (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 误译举例: (1)他就被他的儿子埋葬 在桐乡的西郭外 (2)他的儿子将他埋葬在桐乡的西墙外(或:西村外) 正译:(等到朱邑死后,)他的儿子将他埋葬在桐乡西面的城外。 3、小结误点和译法: (1)补充误点:别字病句,语法不通。 (2)在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中,?串?是重点,?串?是关键。?串?就是要理解,理解是正确 翻译的前提,真正理解了,才能正确翻译。 (3)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四、 练习与交流 阅读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1—4段,翻译文中的句子: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译:士人无论是才能高的还是才能差的,他都不得能谦逊而礼貌地结交他们,不敢凭借自己的富贵(身 份)慢待士人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译:在这个时候,诸侯由于公子的贤能,又有很多门客,十几年不敢兴兵谋取 魏国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译:(宾客)就坐以后,公子带着车马,空出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生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译:故意使公子的车马久久地站立在街市中,借访问朋友来观察公子,公子的态度却愈加恭敬 ---本文来源: 我爱语文[ / ]欢迎光临最大的语文公益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15438670.html,/A rticle/Class14/Class 17/200605/10736.html

古文阅读理解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1.解释下列短语。(1)意气扬扬: (2)名显诸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 .....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有何标准。 答案:1.(1)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2)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3、晏子的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二) 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个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11.与文中“将法太子”的“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B.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12.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用“/”断句。(2分)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14.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 答案:8.(1)到、靠近(2)的 (2分。每小题1分) 9.(1)穷尽、完结(2)贫穷(穷困) (2分。每 小题1分) 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 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分) 11.C(2分) 12.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2 分。画对后3处得2分,画对后3处中的2处得1分,画对后3处中的1处不得分) 13.百姓认为(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有人敢移动(它)。(2分。全句连贯、顺畅得1 分,“怪”字翻译正确得1分) 14.取信于民。(1分。写“讲求诚信、违法必究、执法严明、效果明显”等均可) 观月(有删改) ◆张孝祥 ①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今余之游金沙堆(1),其具是四美者与? ②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 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2)童隶(3)而登焉。沙之色正黄(4),与月相夺;水如 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 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注释:(1)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2)尽却:全部 退去。(3)童隶:书僮仆役。(4)正黄:纯黄。 6.写出“天无纤云,月白如昼”的大意。 7.解释文中加点的“宜”和“是”的意思。 8.作者所说的“四美”具体指什么?请用第②段中的原话回答。 9.文中有一个四字词与“中秋”的意思完全相同,请写出这个词。 答案:6、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 7、宜:适合是:此、这 8、沙之色正黄, 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 9、八月之望 [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 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 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 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 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 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王充求学(范晔《后汉书王充传》)》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充求学(范晔《后汉书王充传》)》阅读训练附答案: 篇一: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答案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答案 (一)细柳营 答案:一. 1.C 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将军约定(规定),军中不得骑马奔驰。 4.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 5.示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1.①已经②刚才 2.①那里的将军必定会遭到袭击而被俘。②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3.①群臣对周亚夫接待文帝的方式和文帝对周亚夫的赞赏的态度感到吃惊。 ②表现了群臣对皇帝的敬畏和对周亚夫行为的不理解。 4.①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②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对周亚夫和霸上、棘门军作了评价,一褒一贬的对比出自皇上之口,不仅有着鲜明的艺术效果,也使人感到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权威性,从而加深了读者对周亚夫“真将军”风采的认识。 5.大敌当前,汉文帝亲自劳军,在细柳营中接连受到“非礼”,他不但没有发龙威,贬责周亚夫,反而“称善者久之”,足见汉文帝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爱才,识才,任才的君主。

(二)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答案:1.①?的样子。②为什么。③同意,赞同。④哪里,哪一点。 2.諠是 3.D(助词,的。其余皆为代词。) (三)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 答案:1、尝(曾经)术(方法)过(超过)疵(弊病) 2、(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代词此指欧阳修)(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代词此指文章) (3)多作自能见之(代词此指缺点)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勤奋读书加上多写文章”。 (四)墨池之上 答案:1.勉学劝善;利用“三余”勤读;评分说明:概括大意,每空1分,共2分;语言简洁、通顺1分。 2.(1)影响;穿着(或通“披”);(2)意思;情趣。 3.(1)答:教授王盛君担心墨池不够明显,于是写了“晋王右军墨池”悬挂在门前的楹柱之间来标明它。 (2)答:冬天是一年的空闲时间,夜晚是一天的空闲时间,阴雨的时候是农时的空闲时间。评分说明: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且译出加点词1分;语言通顺、完整、简洁l分。 4.答:要点:善于利用空闲时间来学习。(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如 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②董遇诲人不倦)评分说明:有启示1分;能结合启l示,言之成理地作一点分析1分;语言通顺、完整1分。 (五)铁杵磨针(《方舆胜览》) 答案:1.去:离开方:正欲:想要还:回去2.(1)代老妪(2)代以前学过的知识 3.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4.铁杵磨针。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

《后汉书。董宣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后汉书。董宣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 文) 《后汉书?董宣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堂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县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禽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

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后汉书?董宣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为司徒侯霸所辟。辟:躲开,避免。 B.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交通:结交,勾结 C.使宣叩头谢主。谢:认错、道歉。 D.宣悉以班诸吏。班:分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和带答案双版)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篇) 一】晏子之御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 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解释下列短语。 1)意气扬扬: 2)名显诸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选出理解 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本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B.本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二】子鱼论战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宋人既.成列( 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 用这样的手法推荐 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 曰:“彼众我寡,及 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 “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 之,宋师败绩。 注释】( 1)泓:泓水 2)既:尽,完了 3)济:渡过 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 高长官,这里指子鱼。 5)陈:同“阵”,摆好阵势。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3.用原文语句答题。( 3 分)

范晔《四知》原文及译文

范晔《四知》原文及译文赏析 四知 范晔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 (1)举茂才() (2)道经昌邑() (3)故人知君() (4)后转涿郡太守() 2.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B.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C.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D.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3.根据内容填空。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中的“其”是指___________ (2)“以此遗之”中的“此”是指___________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个故事。 6.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杨震是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推举,选拔(2)取道(3)了解(4)调动 2.C 3.(1)杨震 (2)“清白吏子孙”(“清白吏子孙”的美名) 4.他(杨震)过去在荆州曾举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里,(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 5.(1)杨震拒金(贿)。(2)杨震拒绝“为开产业”。 6.贤明,刚直,清廉。 (译文)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 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 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

后汉书·张衡传(范晔)阅读答案附翻译(2)

后汉书·张衡传(范晔)阅读答案附翻译(2) 3.A 4.(1)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应召。(共3分,句意通顺1分,奇累各1分。) (2)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共3分,句意通顺1分,慕徒各1分。)(3)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实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来看,还不曾有这样(灵验)的仪器。(共4分,句意通顺1分,验之以事合契未之有各1分。) 【解析】 1.1】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D项,征:验证、证明。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A.却:①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②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B.乃:①副词,可译为才;②副词,可译为竟然,却。C.以:①②均

为介词,可译为用、拿。D.其:①代词,可译为它的;②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A项,他的著作也全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错,《二京赋》是文学作品。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文言文阅读秉承了人物传记的选文特点。前三道选择题较为简单,断句题可根据断句规则和一定的翻译能力即可选对。文言翻译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精确理解,加之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考查和对语句连贯的要求等。 所谓“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在理解文言句子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文言语句中的得分点,即评分的“采分点”。具体来看,主要包括:①关键的文言实词。这些实词大多是一词多义、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单音节词或古今异义、词义特殊的双音节词等。②关键的虚词。这些虚词多是一些有实义或在句子结构上起作用的词。 ③特殊句式。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以及省略句、倒装句等。④文意贯通。翻译时,要遵循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做到句子通顺。应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当发现直译不通顺时,一定要意译,避免硬译、漏译、误译。 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 史传文的主角一般是民族英雄、清官廉吏等,阅读文章时,应注意筛选以下信息: 一、人物:传主及其相关的人物;二、官职:所任官职,几度升黜改徙;三、事件:勤学、孝义、爱民、抗上、平乱等;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在原文标记。 事件发生的过程、事与事之间的连接往往通过时间、官职的变化、地点的变化、人物的变换体现出来。 翻译歌诀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名词术语,保留不译;关键虚词,结构语气。特殊句式,特殊翻译;判断被动,直接对译。 各类倒装,回归位置;遇有省略,小心补齐。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提防语病,切合原意;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一、典题引路 【例1】(2018·全国高考1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君兵为作屋五十间。 【例2】(2018·全国高考2卷)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例3】(2018·全国高考3卷)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2.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方法指津:解答此题,重要的是找准命题者所设置的采分点。一般来说,命题者常在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和词语活用等以及特殊句式方面设置采分点,翻译时一定要对这些词语加以特别注意。 二、解题锦囊 【知识储备】 1.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

中考文言文《董宣执法》全文翻译

中考文言文《董宣执法》全文翻译导读:选自《后汉书》 [董宣]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宜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日,“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勅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注释】 1、《后汉书》——南朝刘宋时范哗编着,原有十纪八十列传,共九十卷。北宋时,把晋司马彪所着《续汉书》八志三十卷,合编成为现在流传的《后汉书》,两书合为一百二十卷。本篇选自《后汉书?董宜传》。 2、董宜——字少平,河南陈留人。东汉光武年间,曾任北海相,以打击豪强闻名,桩光武帝征为洛阳令。 3、洛阳令——后汉首都在洛阳。洛阳令即首都地方的行政长官。 4、湖阳公主——光武帝刘秀的胞姐。

5、苍头——奴仆的通称,是从秦代“黔首”演化而来的。因为劳动群众面黑,头戴青巾,故称苍头。 6、骖乘——即陪乘。古时乘车,向导居左,御者居中,另有一人居右陪乘,叫骖乘。骖音参(can),驾车的马。 7、数——音署(shu),列举、责备。 8、格杀——声杀。旧时代把行凶,拒捕或违犯禁令的人当场打死,称作格杀。对于上述行为,不以杀人论罪,故称“格杀勿论”。 9、箠——音垂(chui),鞭子。这里指杖刑,用木杖鞭打犯人。 10、楹——音盈(ying),殿堂前的明柱。 11、黄门——在宫内侍从皇帝、传达沼令的官贝,为首的称黄门恃朗。后汉时黄门多由宦官担任,以后通称宙官为黄门。小黄门,即小太监。 12、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13、白衣——古时未能取得功名,或者罢官归里的人,都叫白衣,相当于现代的老百姓。 14、勅——音翅(chi),皇帝的诏令。 15、强项——脖子硬,不肯随便向人低头。“强项今”是刘秀赐给董宣的称号。 16、悉——垒郎。 17、班——分发。 18、桴——音忱(fu),击鼓槌。 【译文】

《伤仲永》阅读附答案

《伤仲永》阅读附答案 一、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2分) 2.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4分) 3.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稍稍宾客其父: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4.《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2分) 参考答案: 1.他们小时都很聪明。(意思对即可给分) 2.回答要点:(1)后天努力的重要性;(2)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要性。以上两点,只要答对一点即可得满分,能从其它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1)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或:渐渐地以宾客之礼接待他父亲;或:渐渐地以他父亲为宾客。 (2)那诗的文字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3)这孩子要呕出心才会停止! 4.援笔辄就如素构。 二、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本)目录与人物谱系疏-推荐下载

《百年孤独》目录与人物谱系疏 【版本信息】 [哥]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范晔译,海口:海南出版公司,2011年。 【目录】 1、梅尔基亚德斯……p1 2、马孔多/阿尔卡蒂奥(庇拉尔·特尔内拉)……p17 3、丽贝卡/里正(失忆症)……p33 4、克雷斯皮/蕾梅黛丝……p52 5、尼卡诺尔神甫/何塞·阿尔卡蒂奥……p71 6、乌尔苏拉……p92 7、奥雷里亚诺上校……p108 8、蒙达卡将军/阿尔卡蒂奥·何塞……p1269、马尔克斯上校……p14310、佩特娜?科特斯……p16111、费尔兰达?特里斯特……p16112、美人儿蕾梅黛丝……p19813、阿玛兰妲……p21614、梅梅……p235 15、阿尔卡蒂奥第二……p255 16、奥雷里亚诺第二(四年多的大雨)……p27317、乌尔苏拉逝世……p289 18、奥雷里亚诺(六代)/何塞·阿尔卡蒂奥(五代)……p30719、阿玛兰妲?乌尔苏拉……p32520、百年孤独的家族……p344 【说明】 译名主要采用范晔版本,附上原文名。名字前的数字编码,一般为2-3位,如只有一个数位则表示非该家族成员,仅表示该人物时代与布恩迪亚家族所属对应时期。各数位含义分别是:1-家族代数,2-长幼,3-配偶或情人。 如:3.1.1【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Santa Sof ía de la Piedad 表示“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是布恩地亚家族第三代人物,长子3.1【阿尔卡蒂奥】Arcadio 的妻子。 P.S.【何】为Jos é【何塞】的简写,【阿】为Arcadio 【阿尔卡蒂奥】的简写 1【第一代】First generation 1.1【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Jos é Arcadio Buend ía 家族族长,马孔多创建者,固执己见,对科学和神秘有浓厚兴趣,后被缚于栗子树下。 1.1.1【乌尔苏拉】úrsula Iguar án 1.1何?阿?布恩迪亚之妻,120岁后去世,家族中最智慧的人,以坚强的意志和努力维持着布恩迪亚家族的延续。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范晔《汉阴老父》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阴老父范晔 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桓帝延熹(1)中幸(2)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耶?’老父笑而不对。温下道百步,自与言。老父曰:?我野人()!不达斯.语。请问天下乱(3)而立天子邪?理(4)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5)天下邪?役(6)天下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7),而万人以宁。今天子之君,劳人自纵,逸(8)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注释】(1)延熹:汉桓帝的年号。(2)幸:皇帝驾临。(3)乱:混乱。(4)理:治理。(5)父:像君父那样(关爱)。(6)役:役使。(7)茅茨采椽:用茅草盖屋顶,用栎木作椽。(8)逸:放纵,放任。 6.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阴()异()斯()奉() 7.请将“耳”“乎”“也”三个语气助词准确还原到原文的括号内。(3分) A.不知何许人() B.我野人() C.子何忍欲人观之() 8.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桓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 10.请从文中选择相应的动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2分) 皇帝(幸),百姓()—?老父(耕),张溫()—?张溫(言),老父()—?张溫(惭),老父() 11.文中汉阴老父的哪句话集中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2分) 12.积累链接: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在野为民,我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大都秉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请默写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这种人生态度的句子。(2分)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纲述要】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理解文言文的一项重要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它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将个别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文言文翻译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除了考察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句式和句子间语意关系的掌握和领会的能力外,又能考察学生的古代文化常识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是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所给译句的特点: 1、句中有关键或难点实虚词。 2、句中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 3、句式与现代汉语有异。 4、句子的语气有特点。 【知识储备】 实词(《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 虚词(18个常见文言虚词) 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特殊固定句式) 【应试对策】 1.不可陈述大意,要讲求逐字直译,提高踩点意识,明确得分点,并且踩准“点”。 2.重点关注两种句式:倒装句和省略句式。 3.在文言文翻译中,有些部分常常要遵照原文的风格翻译,否则要么词不达意,要么损害文意。这就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尽可能将这些部分予以保留,做到“三个遵照”:遵照原文的语气,遵照原文语境,遵照原文习惯。 4.直译意译灵活掌握。直译求字字落实,意译求文从句顺。 【翻译标准】信、达、雅。 1信 所谓“信”,就是译文必须准确,必须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不能以翻译者本人的意思来改变或替代原文的意思。 这是古文今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为了做到“信”,必须正确地理解原文,真正读懂读通,搞清原文每一个字、词、句的含义和每一种语法现象。 例如: 2达 所谓“达”,就是译文必须通顺、晓畅,无语病,必须以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不能用似通非通、半文半白的语言表述。这也是古文今译的基本标准。为了做到“达”,必须在正确地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认真组织词句进行翻译。 3雅 所谓“雅”,就是在“信”、“达”的基础上,讲究修辞文采,使译文的语言典雅优美,并能反映原文的语体风格。“雅”是翻译的最高要求、最高标准,也是翻译工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信、达、雅”是翻译的标准。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努力做到“信” 和“达”;至于“雅”,则应作为一个目标,在不断提高古文水平和翻译技巧的过程中,逐步接近和达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