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蜂蜜结晶是正常物理现象

蜂蜜结晶是正常物理现象

蜂蜜结晶是正常物理现象
蜂蜜结晶是正常物理现象

蜂蜜结晶是正常物理现象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且由于蜂蜜独特的天然功效,蜂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各种花种的蜂蜜如洋槐蜂蜜、枣花蜂蜜、荆花蜂蜜、椴树蜂蜜、油菜蜂蜜,甚至一些小品种的蜂蜜如苹果蜂蜜、枸杞蜂蜜以及一些南方蜜种如荔枝蜂蜜、龙眼蜂蜜等也在全国各地市场出现,人们能够吃到蜜蜂采集的不同植物花蜜,满足了对不同蜂蜜口味的需求,极大的繁荣了蜂蜜市场。

由于市场蜂蜜品种的增加,人们在享用不同蜂蜜的同时,也会感受到各种蜂蜜不同的气味、颜色和状态,但同时消费者在市场上也会看到许多结晶各异的蜂蜜产品,有整瓶结晶细腻的,有分层的,有部分半瓶或少量结晶的,虽然大家知道蜂蜜结晶是自身特有的物理现象,但结晶蜂蜜外观造成消费者的不认同甚至困惑,消费者的不认同也同样困扰着蜂产品加工企业。

要解释蜂蜜结晶的现象,还需先了解蜂蜜结晶的概念,蜂蜜的来源以及蜂蜜的有关成分等与结晶的关系。

一、蜂蜜结晶的概念、结晶形态

GB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对蜂蜜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并且对蜂蜜状态的描述为“在常温状态下呈粘稠流体状,或部分及全部结晶。”在GH/T18796《蜂蜜》行业标准附录中列出<常见单一花种蜂蜜的感官特性>,对不同蜂蜜的结晶状态做了描述,分为结晶、易结晶、极易结晶和不易结晶,比较客观的反映了蜂蜜发生结晶的事实,如“荆花蜂蜜:易结晶,结晶乳白细腻;荞麦蜂蜜:易结晶,结晶琥珀色,粒粗”等,大部分蜂蜜在适宜的条件下多少都会存在结晶现象,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完全不结晶的蜂蜜。

蜂蜜是一种含有多种糖的过饱和溶液。蜂蜜的结晶实际上是葡萄糖从蜂蜜中析出的物理现象。蜂蜜中的葡萄糖一般来说是无序的运动着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有部分葡萄糖开始有规则的运动,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个微小的结晶核,成为结晶的中心,这样更多的葡萄糖分子有规则的排列起来,逐渐形成较大的晶体,晶体从蜂蜜中分离出来,就形成了蜂蜜的结晶。

结晶蜂蜜仍保持蜜源植物的花香味,把结晶蜂蜜适量调入温开水中,饮上

一口,使味觉和嗅觉同时发挥作用,品味结晶蜂蜜,更易品出结晶蜜的花香味。

按照物理状态分类,蜂蜜在常温常压下,具有不同的物理状态,即液态、结晶态或半结晶态。一般情况下,刚分离出来的蜂蜜都是液态的,澄清透明流动性良好,经过一段时间放置以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能形成结晶。

蜂蜜结晶由于晶体的大小不同,可分为大粒结晶、小粒结晶和细状结晶,结晶颗粒直径大干0.5微米的为大粒结晶;颗粒直径小于0.5微米的为小粒结晶;结晶颗粒很小,看起来似乎同质的,称为细状结晶或油脂状结晶。

不同品种的蜂蜜结晶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但都不会影响其内在质量,只是物理状态不同。蜂蜜结晶的形态有油脂状、细粒状、粗粒状之分。若结晶核的数量多且密集,在形成结晶的过程中很快地全面铺开,就形成油脂状;若结晶核稍少,结晶又快,就形成细粒状;若结晶核的数量少,结晶又慢,每个结晶核都有足够的葡萄糖分子使其成长起来,这样就能形成粗粒状或块状结晶。

二、蜂蜜结晶的原因

结晶是蜂蜜的一个重要物理特性,在适宜的条件下,蜂蜜会形成结晶。影响蜂蜜结晶的因素很多,近年专家学者包括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归纳起来大致有下列因素对蜂蜜结晶影响较大。

1、蜂蜜成分对结晶的影响

影响蜂蜜成分的因素很多,如土壤、气候、植物肥料,尤其是植物种类和蜂蜜成熟度关系密切。蜂蜜的成分主要包括水分、单糖、双糖、多糖、蛋白质、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酶类、糊精、色素、芳香物质以及胶状物和混入少量的花粉等等。单糖占大部分,其中葡萄糖26~43%,果糖32~46%,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是引起蜂蜜结晶的主要因素。刚分离出来的蜂蜜看起来澄清透明,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发现其中有葡萄糖小晶体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极小的结晶核不停地运动,蜂蜜中的葡萄糖就围绕着结晶核,像滚雪球一样,不断运动逐渐长大,成为体积较大的晶体,从蜂蜜中析出来。通常情况下,蜂蜜中葡萄糖的含量越多,结晶核的数量也越多,结晶的速度就

越快。据试验证实,一般情况下葡萄糖:果糖=1:1.04~1:1.3的蜂蜜较易结晶,而葡萄糖:果糖高于1.3的不易结晶。

2、不同花种对蜂蜜结晶的影响

由于大部分的蜂蜜是蜜蜂采集自然界植物的花蜜所得,所以植物的花蜜成分对蜜蜂采集并酿造后的蜂蜜成分有直接的关联。一般葡萄糖和松三糖含量高的蜂蜜容易结晶,如油菜蜂蜜、棉花蜂蜜、葵花蜂蜜等等。而含果糖、麦芽糖、糊精和胶状物质较多的蜂蜜不易结晶,如洋槐蜂蜜、枣花蜂蜜、党参蜂蜜等等。

3、温度对蜂蜜结晶的影响

蜂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葡萄糖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的,在葡萄糖的饱和溶液中,温度越低越容易结晶。蜂蜜在13~14℃时,最容易结晶,若低于此温度时,虽然葡萄糖的过饱和程度增加,但是由于蜂蜜中果糖、麦芽糖、糊精和胶状体物质等在低温下的粘滞度和密度却大大提高,从而降低了结晶核的运动和扩散作用,结晶反而迟缓。若高于此温度,蜂蜜的粘滞度虽然降低了,但是葡萄糖的溶解度却提高了,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使结晶变慢,甚至使结晶融化。据报道,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5~27℃),不断的改变温度值,可加快蜂蜜的结晶。冬春季节室温一般在此范围内,家庭购买的蜂蜜在放置过程中出现结晶与此关联较大。

4、影响蜂蜜结晶的其他因素

蜂蜜中的含水量、蜂蜜的加工工艺、蜂蜜包装等也会影响蜂蜜的结晶,

三、蜂蜜的“解晶”

蜂蜜一旦结晶,其自然融化的过程就会很漫长。一般不能完全融化,特别是油菜蜜等极易结晶的蜜种,会保持常年结晶状态,仅在夏季变得细软一些,表层可能出现一些融化的液态蜜。

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蜂蜜大多数都会结晶,要提高蜂蜜的感官性和货架期液态稳定性,蜂蜜在加工过程中为防止蜂蜜结晶,可采取加温、超声波、过滤去除杂质等各种办法破坏原有的结晶核,都可起到延缓或抑制蜂蜜结晶的作用。家庭中,可将装蜂蜜的容器放在温度为50~60 ℃热水中,通过热传递让蜂蜜慢慢液化。

总之,蜂蜜结晶是正常现象,影响蜂蜜结晶的因素也多种多样,结晶的状态也各不一样,消费者也应正确看待蜂蜜结晶的问题,结晶蜜没有任何内在品质上的改变,但食用上多少会有不便之处,蜂蜜结晶就像是水变成冰一样,是一种物质的两种不同物理状态,我们应该相信科学尊重自然,客观看待蜂蜜结晶的问题。

蜂蜜结晶是什么原因呢-

蜂蜜结晶是什么原因呢? 蜂蜜是许多朋友爱吃的一种食品,因为蜂蜜具有的好处是有很多的的,但是有部分朋友对蜂蜜的属性不了解,有时候并不能理解蜂蜜出现结晶是什么情况,以为蜂蜜出现变质的情况。其实蜂蜜出现洁净,是因为葡萄糖的含量高于果糖,并且在一定的温度下就会出现结晶。 ★结晶原因 蜂蜜为什么会结晶?首先要了解蜂蜜的基本成份,蜂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糖份约占总物质80%,其中果糖和葡萄糖过饱和溶液占总糖量85-95%,蔗糖占5%左右。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特性,因此分离出来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0-14度)

放置一段时间,葡萄糖就会逐渐结晶,所以蜂蜜结晶实际上是蜂蜜中葡萄糖引起的,这主要取决于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不易结晶)之间的比例,即葡萄糖占还原糖的百分比例。一般来说,当葡萄糖与果糖含量相等 1:1 结晶缓慢;当比例为 1:2 时,一般不出现结晶;当比例为1:0.9时,即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含量时,温度适宜时结晶就很快现。如槐花蜜葡萄糖与果糖的比例约为 2:3 就不容易结晶;油菜蜜约为18:17 结晶的速度则很快。 ★影响因素 蜂蜜结晶的速度与其所含葡萄糖结晶核、温度、水分和蜜源有关。蜂蜜中葡萄糖结晶核非常细小,还有存在于蜂蜜中过的花粉粒,在一定条件下,蜂蜜中的葡萄糖就围绕这些细

小的晶核长大结晶。蜂蜜中含有的结晶核越多,结晶的速度就越快。蜂蜜结晶速度的快慢还受温度的影响,在13-14℃时最容易结晶。若低于此温度,由于蜂蜜的黏稠度提高,致使蜂蜜结晶迟缓;若高于此温度,由于提高了糖的溶解度,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使结晶变慢。此外,全部结晶的蜂蜜,一般含水量较低,含水量多的未成熟蜂蜜,由于溶液的过饱和程度降低,结晶速度也会变慢或不能全部结晶。蜂蜜的种类不同,结晶也不同,如紫云英蜜、刺槐蜜、枣花蜜、党参蜜等少数则不易结晶;而油菜蜜、野坝子蜜、棉花蜜等就很容易结晶。 假蜜是不结晶的。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在贮藏过程中大部分都会有结晶析出,产生分层或成固体,从而影响蜂蜜的感官性状及商品货架性能。商家就投消费者所好,对蜂蜜进行加工(破晶核工艺),通常用200目以上的滤网滤除大量的蜂蜜结晶核,通过77度以上的加热温度使之融化以去除,使之不结晶或少结晶。还有的不良厂家在蜂蜜中直接掺入麦芽糖浆

物理小常识

物理常识问答 1跳远运动员都是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这是为什么? 答:利用惯性,跳起后身体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大跳远的距离,所以运动员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2,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为什么? 答: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是为了使它们的齿或刀锋利而减小受力面积,使用时用同样的力可增大压强。 3,把塑料衣钩紧贴在光滑的墙壁面上就能用它来挂衣服或书包。这是什么道理? 答: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墙面上时,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壁上。挂衣服或书包后,塑料吸盘与墙壁产生的磨擦力以平衡衣服或书包的重力,所以能挂住衣服或书包。 4,为什么发条拧得紧些,钟表走的时间长些? 答:发条拧得紧些,它的形变就大些,因此具有的弹性势能就多些,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就多些,就能推动钟表的齿轮做较多的功,使钟表走的时间长些。 5,钢笔吸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几下,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是什么原因? 答:按下弹簧片时,橡皮内的一部分空气被挤出,放手后因橡皮管要恢复原状使管内空气压强低于管外大气压强,墨水被管外大气压强压进水管内。 6,用高压锅煮饭菜比用普通锅煮饭菜熟得快,为什么? 答;因为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煮饭菜时高压锅的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所以水沸腾时高压锅内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温度越高,饭菜越快熟。 7,你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会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什么问题? 答: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就会感到凉,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从身体吸收了热量,使皮肤的温度降低感到凉。

8,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发黑,为什么? 答:因为钨丝受热产生升华现象,然后钨的气体又在灯泡壁上凝华的缘故,所以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发黑。 9,冬天,人在感觉手冷的时候,可以用搓手的办法使手变热,也可以把手插进裤袋里使手变热,这两种办法各是通过什么方式使手得到热量的? 答:搓手通过做功得到热;手插进裤袋用体温把手暧热,这是通过热传递得到热。 10, 试用分子运动论的知识解释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答:在任何温度下,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液体分子中总有一些分子的速度大到能克服液面其他分子的吸引跑到液体外面去,成为气体分子,液体变成气体。 11, 喝开水时,如果感到热开水烫口,一般都向水面吹气,这是什么缘故? 答:这是因为液体蒸发时温度会降低,也就是说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向水面吹气,可以加快水面上的空气流动,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也就越快,这将就会加快水温度降,使热开水不会烫口。 12, 冬天人们从外面进屋后,总喜欢用口对着双手哈气,,同时还爱两手相互摩擦,这是为什么? 答:冬天室外很冷,人的双手总是裸露,而人口呼出的气温近于人的体温,对手哈气,可使手吸收口中呼出的气的热量;双手互相摩擦,摩擦力做功,增加手的内能,都可以使手变得温暖。 13, 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室内后,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为什么? 答:冬天,眼镜片在室外是冷的,进入暖和的屋子里后,屋子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后液化(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 14, 手分子运动论的理论解释: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有很厚的一层土层都是黑的。 答:因为煤是黑色的,煤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土层变黑就是因为煤分子扩散进去的结果; 15, 安装照明电路时,如果装保险丝时拧得不紧,往往容易熔断。为什么?

物理现象解释.

物理现象解释 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常涉及到现象解释题的考查,考查中涉及到的知识有光现象、物态变化、惯性现象、安全用电、能量的相互转化等方面。这类试题通常会围绕某个物理现象或通过一段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并分析其中的物理知识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合理选择信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例1.(2012年泰安)如图1所示是物理教材中的一幅插图--《鱼在哪里?》,“划船叉鱼”的过程中,用到许多物理知识。请你找出两个“划船叉鱼”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填在下表中,写出相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理知识的应用,解此类情境开放题,只要所描述的情境能合理地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均正确,但一定要将情境与物理知识对应。 物理现象物理知识 1水中的倒影光的反射 2看见水中的鱼变浅光的折射 3船桨杠杆 4船桨向后划水船前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船运动状态改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鱼叉尖锐压强 7船浮在水面浮力 例2.(2012年绥化)如图2所示,结合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对水壶的了解,就水壶的结构或使用过程等提出两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水壶应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从水壶的把手、能量的转化、白气等方面进行分析。 (1)问题:水开时,壶盖为什么会跳起?回答:水蒸气对壶盖做功。 (2)问题:水开时,壶盖周围为什么会有“白气”?回答: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 (3)问题:为什么把手上有花纹?回答:为了增大摩擦力。 例3.(2012年防城港)小明制了一些肥皂液,他用吸管沿着水平方向在太阳光下向空气中吹肥皂泡时,发现大部分肥皂泡先上升后下降,且他在一些肥皂泡上看到了“小彩虹”,你能帮助小明解释这些现象吗? 解析:用吸管吹出肥皂泡时,吹进去的热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肥皂泡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上升;肥皂泡上升的过程中,里面的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变小,肥皂泡受到的浮力变小,当浮力小于重力后,肥皂泡开始下降。肥皂泡上看见的“小彩虹”是太阳光照射到肥皂泡上产生的。 例4.(2012年河北)如图3所示是运动员在空中降落时的图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蜂蜜多少度会结晶

蜂蜜多少度会结晶 蜂蜜结晶是很正常的现象,即使是品质上乘的蜂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之后,仍然会有结晶情况的产生。蜂蜜结晶之后并不是变质,我们仍然可以正常服用,而且此时的蜂蜜作用效果仍然和新鲜蜂蜜是相同的。那么,蜂蜜为什么会结晶呢?蜂蜜在多少度的时候会有结晶情况的产生? 1、原理:蜂蜜中葡萄糖析出的现象 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而葡萄糖有易结晶的特性,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葡萄糖的溶解度也会降低,无法被溶解的葡萄糖便会从蜂蜜中析出来,因此蜂蜜结晶实质上是葡萄糖结晶,也就是说任何天然成熟蜜都会发生结晶现象,完全不结晶的蜂蜜一定不是纯天然成熟蜜。 2、蜜种:蜜种不同结晶难易度不同 蜂蜜不结晶的原因可能是蜜种差异,事实上有些蜜种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出现结晶现象,原因是蜂蜜结晶的难易度其实取决于蜂蜜中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比例越大的蜜种越容易结晶例如油菜花蜜、椴树蜜、荆条蜜等,反之比例越小的蜜种则越不容易结晶例如枣花蜜、龙眼蜜、槐花蜜等。 3、温度:低温环境下蜂蜜容易结晶 蜂蜜结晶的难易程度会受温度的影响,原因是温度会改变葡

萄糖的溶解度,温度越高葡萄糖的溶解度也越大,反之葡萄糖的溶解度也越小,也就是说温度较高时蜂蜜不容易发生结晶现象,温度较低时蜂蜜则比较容易结晶,这也是为什么夏天蜂蜜不易结晶而存放在冰箱中的蜂蜜容易结晶的原因。 4、水分:含水量多的蜂蜜不易结晶 蜂蜜结晶的难易程度会受含水量的影响,原因是含水量多的蜂蜜过饱和程度也非常低(自然成熟蜜中水分的含水量大约在17~25%左右,未成熟蜜的含水量甚至可达50%以上),从而导致即便在低温环境下葡萄糖很难从蜂蜜中析出来,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这种蜂蜜结晶的速度非常慢甚至可能不结晶。

物理化学生活现象的解释

过热液体的形成 过热液体:是指液体的温度超过其沸腾温度而没有沸腾的情况,此时若加入可以引起液体沸腾的多孔物质或金属,可导致液体爆沸,若液体温度高过其沸腾温度过多,可能导致爆炸。用微波炉加热用不会引起沸腾的玻璃容器盛装的水会出现过热液体。 形成原因:液体沸腾时,液体内部有大量的气泡形成,使汽液分界面大大增加,于是整个液体剧烈汽化。在一般情况下,液体中容有空气。以这些既有的空气泡作核而形成的气泡具有足够大的半径,接近于分界面为平面的情形,只要气泡中的蒸汽压等于液体的压强,即发生沸腾。如果液体中没有现存的空气泡作核,最初气泡的形成,其半径必然极小,泡内饱和蒸气压必然远小于外压力,因此在外压力压迫之下,小气泡难于形成,致使液体不易沸腾,从而成为过热液体。当达到正常沸点的温度,即饱和蒸汽压P等于液体的压强p,力学平衡条件要求气泡内的蒸汽压强大于液体的压强,而相变平衡条件又要求气泡内的蒸汽压强小于液体的压强。因此在正常沸点的温度,不能同时满足力学平衡条件和相变平衡条件。除非液体的温度高于正常的沸点,使相应的饱和蒸汽压大于液体压强。故此,形成了过热液体。 高压锅的工作原理 为了节约时间,人们已经习惯用高压锅来煮饭菜。其实它并非是现代生活中的发明,早在300多年前,法国物理学家帕平就用它做过“大餐”。 一次,帕平在做实验时,由于不小心,被从加热容器中喷出来的蒸汽烫伤了手,伤势十分严重。帕平就向波意耳请教这次的蒸汽格外热的原因。波意耳的解释是,在高压下水的沸点升高,所以它的蒸汽特别烫。实验中水是在密闭容器里加热的,沸腾后的水蒸气使容器上方的空气密度加大,从而使气压升高。反之,在低压情况下,沸点降低的水蒸气就不烫手了。 受到启发之后的帕平设计并且制作了一个密闭的容器,然后把容器内的水加热,容器里的压力随着水温的升高越来越大,因而水的沸点也升高,食物也就熟得快了。他从此得出结论,气压的高低与水的沸点温度成正比。帕平制造了第一只高压锅,然后,他用高压锅做了牛肉等各种食物,举办了一个名为“加压大餐”的宴会,大家吃过以后都啧啧称奇。就这样,高压锅开始走入千家万户

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

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50个) 1.人走路时的摩擦力 2.长跑比赛的终点计时员是以看到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 3.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4.粘水后的玻璃不易分开 5.热水冒白烟 6.彩虹 7.冬天窗户上出现一层"冰花" 8. B超 9.水沸腾现象 11.樟脑丸用久了会变小 12.超声波洗碗机 13.发光的灯泡 14.谚"霜前冷,雪后寒" 15.用高压锅煮饭快 16.向热汤碗里吹气降温 17.吹电风扇时会感到凉爽 18.游泳上岸后会感到冷 19.向手上哈气取暖 20.电视机上总是沾着一层灰 1)夏天从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瓶子上。(2)冬天窗户上结冰花:水蒸气凝华。 (3)早上睡醒觉看见大雾: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现象。 (4)冬天被冻住的衣服会变干:冰的升华。 (5)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水的沸点不同:大气压的差异。 (6)水只能把饺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饺子炸成黄色的: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7)海市蜃楼现象:光由于遇到不均匀大气而发生了偏折。 (8)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线传播。 (9)平面镜能成像:光的反射。 (10)伸入水的筷子弯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质而发生了折射现象。 (11)太阳光被三棱镜折射后成为七种颜色:光的色散。 (12)日食现象:光的直线传播。 (14)月球上没有声音: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13)凸透镜能成像:光的折射。 (14)月球上没有声音: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15)先看到闪电,后看到雷:光在地球上比声音在地球上的传播速度快的多。(16)我们能用普通杆秤测量物体重量:杠杆原理 (17)用吸管“喝”汽水:大气压的挤压 (18)将菜放在锅里炒能熟:热传导现象 (19)人和车能在地面行走: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20)人体肌肉运动:杠杆原理

蜂蜜有白色结晶是怎么回事【新知识】

蜂蜜有白色结晶是怎么回事 文章导读 很多人会发现购买回来的蜂蜜会出现结晶的现象,其实蜂蜜结晶是正常的一 种现象,特别是随着时间的延长以及气温变化之后,就会出现结晶的状态,但是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蜂蜜中掺杂了白糖而造成的,只是蜂蜜的自然变化,而结晶的速度则与葡萄糖结晶核温度水分等这些成分有关。 1、蜂蜜结晶是在食用蜂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延长及气温的变化,往往蜂蜜会从液态变为结晶状态,颜色由深变浅。蜂蜜的这种变化常常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认为这是由于蜂蜜掺入白糖而造成的。其实这是蜂蜜的自然变化,不是掺糖的结果。 2、蜂蜜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葡萄糖、果糖过饱和溶液。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 的特性,因此分离出来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葡萄糖就会逐渐结晶。 其结晶的速度与其含有的葡萄糖结晶核、温度、水分蜜源有关。 3、蜂蜜中的葡萄糖结晶核非常细小,存在于花蜜中和贮存过蜂蜜旧巢脾中。在一定条 件下,蜂蜜中的葡萄糖就围绕这些细小的晶核长大结晶。蜂蜜内含有结晶核越多,结晶的 速度就越快。 4、蜂蜜结晶速度的快慢也受到温度的影响,在13——14℃时最容易结晶。若低于此 温度,由于蜂蜜的粘稠度提高,致使蜂蜜结晶迟缓;若高于此温度,由于提高了糖的溶解度,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使结晶变慢。因此在保存蜂蜜的过程中,就要控制 好温度以延缓蜂蜜结晶的过程。 5、蜂蜜的结晶还与蜂蜜的种类、含水量有关。如紫云英蜜、刺槐蜜、枣花蜜则不易 结晶;而油菜花蜜、野坝子蜜、棉花蜜、向日葵蜜就易于结晶。全部结晶的蜂蜜,一般 含水量较低,宜长期保存不易变质。含水量多的未成熟蜂蜜由于溶液的过饱和程度降低,

怎样讲解物理概念

怎样讲解物理概念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认识能力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其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又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基础。因此,物理概念的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本讲主要阐述物理概念教学中的特点和过程。 一、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概念是一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一方面,物理概念反映着人类对物理世界漫长而艰难的智力活动历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它又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物理世界中,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成为物理思维的基本单位和有力工具。借助于这种简约、概括的思维形式,人们找到了支配复杂的物理世界的简单规律,建立了假说、模型和测量方法体系,从而筑起了规模宏大的物理学理论大厦。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物理学基本概念是物理学理论的根基和精髓,是物理学大厦的砖石。没有精确、严密的物理概念,也就没有定量的物理学。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是首要的任务,是进一步进行物理规律、物理理论教学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起一系列清晰、准确的物理概念,不能理解特定的词所代表的物理概念的含义,就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可见,建立起科学的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物理概念教学的复杂性 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使学生建立牢固、清晰的物理概念。即要求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外延,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熟练、准确地运用概念。②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但是,由于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等组成的复杂的系统过程,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系统中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物理概念教学过程十分复杂,给物理概念教学任务的完成造成了许多困难。下面分别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学习心理和教学过程的实际等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一)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形形色色的联系中,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有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非本质的联系常常是丰富多彩的,而本质的联系往往是单一的、内在的。内在的东西往往不能直接感知,容易被纷繁复杂的现象所掩盖,使之变得模糊不清,造成人们掌握事物本质的困难。当主体与环境发生作用时,客观事物和过程总是作为一个综合性刺激物出现,且在很多情况下,本质特征的刺激并不是最强烈的,而非本质特征的刺激不仅是形形色色的,而且还是很强烈的,在这种情况下,非本质特征的强刺激往往掩盖了本质特征的弱刺激,导致人们形成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 例如,在“用力推桌子则桌子移动,停止用力则桌子也停止运动”这类现象中,强烈的表面联系的刺激��“力使物体运动”掩盖了“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些本质联系的刺激,在“高速行驶的汽车比慢行的汽车难刹车”这一现象中,“速度大则惯性大”这种非本质联系的刺激掩盖了“惯性是物体的客观属性,与速度无关”这种本质特征的弱刺激。正是由于物理现象的复杂性和物理概念的深刻性、抽象性,在人类对物理世界的探索历程中,物理概念的形成往往要经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二)从学习心理的角度分析 由学习心理可知,学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意义学习,一类是机械学习。当一些词、符号出现时,学生头脑中唤起了其代表的认知内容,这些符号对学生而言获得了心理意义。反之若未能理解符号代表的意义,而只是强记内容的学习是机械学习。

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 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下雪不冷,化雪冷 6、霜前冷雪后寒 二、厨房中的热现象 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么样形成的? 2、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 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变烧坏了? 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 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 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爆炸,为什么? 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 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 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为什么? 10、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滴入发热的锅里和滴入热得发红的锅里,结果发现滴入温度较低的发热的锅里,水反而先干,为什么? 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 1、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烟”的形成。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是怎么样形成的,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雨 露 雾 雹 冰 雪 霜 窗花(发生在窗户的表面) 雾淞 五、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中的“白气”的形成原因。 天冷时人嘴里呼出的“白气” 水壶嘴上冒出的“白气” 打开啤酒瓶时,酒瓶口部出现的“白气” 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附近出现的“白气”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糕周围的“白气”

10个有趣的生活中物理现象及解释

10个有趣的生活中物理现象及解释 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其实隐藏了很多物理知识,只要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相信你的物理学习会变得五彩缤纷! 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 9 ”的位置。 这是由于秒针在“ 9 ”的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 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4、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

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5、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 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6、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 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7、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只从喷口喷出。 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8、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9、吊扇在正常转动时,悬挂点受的拉力比未转动时要小,转速越大,拉力减小越多。 这是因为吊扇转动时空气对吊扇叶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转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从高处落下的薄纸片,即使无风,纸片下落的路线也曲折多变。 这是由于纸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状各异,因而在下落过程中,其表面各处的气流速度不同,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致使纸片上各处受空气作用力不均匀,且随纸片运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纸片不断翻滚,曲折下落。

2018中考物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2018中考物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 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下雪不冷,化雪冷 6、霜前冷雪后寒 二、厨房中的热现象 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么样形成的? 2、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 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变烧坏了? 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 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 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爆炸,为什么? 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 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 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为什么? 10、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滴入发热的锅里和滴入热得发红的锅里,结果发现滴入温度较低的发热的锅里,水反而先干,为什么? 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 1、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烟”的形成。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是怎么样形成的,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1.雨 2.露 3.雾 4.雹 5.冰

蜂蜜结晶怎么解释

蜂蜜结晶 概述 蜂蜜结晶是在食用蜂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延长及气温的变化,特别是冬季蜂蜜往往会从液态变为结晶状态,颜色由深变浅,大多蜜种结晶后呈乳白色或白色,细腻或粗糙的半透明晶体。蜂蜜的这种变化常常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认为这是由于蜂蜜掺入白糖而造成的。其实这是蜂蜜的自然物理变化,并不是掺糖的结果。 结晶的蜂蜜 蜂蜜结晶是一种物理变化现象,和水结冰一样的道理其化学成分、营养价值都未发生变化,不会影响蜂蜜的质量。结晶的晶体是葡萄糖,并非蜂蜜中掺入了白糖。其实,真正掺入白糖的蜂蜜不易发生结晶现象,易于结晶的蜂蜜才是纯正的蜂蜜。因此,我国蜂蜜质量标准规定蜂蜜的正常状态是“透明粘稠的液体或结晶体”。蜂蜜结晶是葡萄糖围绕结晶核形成颗粒,并在颗粒周围包上一层果糖、蔗糖或糊精的膜,逐渐聚结扩展,而使整个容器中的蜂蜜部分或全部形成松散的固态状,即蜂蜜结晶。因此,蜂蜜结晶是一种正常现象,对其营养成分和应用价值毫无影响,也不影响食用。蜂蜜结晶的自然属性对于感官鉴别真假和是否天然具有重要意义,但若要鉴别蜂蜜的不同品种,还需要借助其特有的香味才能作出判断。蜂蜜的香味包括气味和口味。 蜂蜜的气味是不同种蜂蜜各自带有的与该种蜜源植物花的气味相一致的气味。这种气味来自于花的芳香腺的分泌,主要成分包括醇、醇的氧化物、酯、醛、酮等类化合物和氨基酸类物质。这些物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形成了不同花种蜂蜜气味的质的差别,互不相同,各具特色,成为辨别蜂蜜品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感官指标。国标《蜂蜜》把蜂蜜的气味分为清香、略香、有香味、香味浓等几种。这仅仅在蜂蜜气味的浓淡上有所反应,忽略了蜂蜜气味质的差异。同样是清香,紫云英蜜的淡雅清香不同于苕子蜜的草味清香;同样是香味浓,椴树蜜的特有薄菏浓香与柑橘蜜沁人心脾的馥郁浓

八年级上物理现象解释素材

一、教材素材 1.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的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在屏幕内。为什么? 2.在用图1.4-1的方法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两次运动的平均速度v1、v2不一样,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列出两条可能的原因 3.在教室里讲话比在旷野里响亮,为什么? 4.某种昆虫烤翅振动发声,如果昆虫翅膀在2s内做了700次振动,人能听得到吗?为什么? 5.蝙蝠通常只在夜间活动,但他们从来不会撞到墙壁,并且以很高的精度确认目标。它们的“绝技”靠的是什么? 6.将放在常温的实验室中的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到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会升高为什么? 7.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往饮料中加几块冰,而不是直接加冷水为什么? 8.在探究固体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时,如果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 不能准确反映出这种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9.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请各举一个例子。 10.用光滑的厚纸做得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过一会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请简要说明纸锅不会燃烧的原因. 因为纸的燃点为183℃高于水的沸点100℃,并且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在纸锅里装一些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发现水会沸腾,而纸锅不会被烧坏. 1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12.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为什么? 13.在烧水做饭时,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为什么? 14.北方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眼镜上会蒙上一层水珠。请说明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5.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试着分析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

初中物理 - 冬季常见的物理现象

初中物理 - 冬季常见的物理现象 一、冬天窗户上结冰花 形成冰花的这种情况叫做凝华,原因是冬天屋内的水蒸气温度比玻璃的温度要高一些,当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时,会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形成小冰晶,从而形成了冰花。 二、水结成冰 冬天,水流到屋檐下会凝固成冰锥,这是凝固现象。许多液体在凝固时会结晶,形成晶体。 三、雾凇 雾凇在严寒的天气里,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物体表面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或小冰粒。 四、霜 霜是地表面的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物体,直接凝华成固体。 五、冬天被冻住的衣服会变干 温度低于0℃,冰不能熔化,消失的原因是冰逐渐升华为水蒸气了。 六、从嘴中哈出“白气” 人嘴呼出的气体中有水蒸气,冬天外面的温度很低,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变为液态水,我们看到的白气就是这些小水滴。

冬天对着手哈气感觉到暖和,是口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这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手会感到暖和。 七、眼镜起雾 戴眼镜的人,冬天从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眼镜变得模糊不清,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片凝结成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属于液化现象。 八、在下雪的路面撒盐 下雪时撒盐是因为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的凝固点低,而且盐水的浓度越高,凝固点就越低,这样雪就可以更快地熔化掉,从而起到防滑的效果。这就好比海水的凝固点比纯水的凝固点更低,把盐撒到水中后使水密度变大,从而不易结冰。 【补充】物态变化知识点: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5)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6)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九、冬季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常在傍晚时向秧田里灌一些水,第二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简答题专题练习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简答题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 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下雪不冷,化雪冷 6、霜前冷雪后寒 二、厨房中的热现象 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么样形成的? 2、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 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变烧坏了? 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 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 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爆炸,为什么? 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 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 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为什么? 10、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滴入发热的锅里和滴入热得发红的锅里,结果发现滴入温度较低的发热的锅里,水反而先干,为什么? 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 1、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烟”的形成。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是怎么样形成的,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雨露雾雹冰 雪霜窗花(发生在窗户的表面)雾淞 五、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中的“白气”的形成原因。 天冷时人嘴里呼出的“白气” 水壶嘴上冒出的“白气” 打开啤酒瓶时,酒瓶口部出现的“白气” 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附近出现的“白气”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糕周围的“白气” 六、你身边的热现象 1、冰冻的衣服放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能变干

怎样辨别蜂蜜是否坏了

怎样辨别蜂蜜是否坏了 发酵的蜂蜜会在蜂蜜的表层上形成泡沫 蜂蜜的首要因素是葡萄糖,在13度时最易结晶,蜂蜜时刻久了天然会“糖化”,但不会因此变质,这种稠化只声名蜂蜜质量好。蜂蜜的光华也是多种多样的,从亮黄(洋槐色)到深棕色(荞麦色)不等,有的呈绿色;蜂蜜的光华、口胃和芬芳随收罗的时刻和所在的变革而差异。大抵说来,光华深暗的蜂蜜里所含的铁、铜等矿物质要比其余

的跨越几倍。 蜂蜜有诸多的功能,但却很轻易接收周围蜂蜜放久了会变质,示意为三个方面: 一是味道变得较酸; 二是变得很稀(正常蜂蜜很是浓厚,上等的桂花蜜乃至可以用干净的纸来包,而不是用桶或瓶来装,可见其浓厚水平)。蜂蜜变质首要是温度升高所致,因

此冰箱可以办理这一题目。 三是蜂蜜上面呈现许多灰色的泡泡,表白蜂蜜里某部门有机物解析,发酵冒泡,化为气体溢出,此时,纵然蜂蜜尚未变质,但营养代价已经低落。 吃了变质的蜂蜜,对身材虽然是有害处的. 保质期: 今朝国度划定瓶装蜂蜜保质期为18个月。但封盖成熟浓

度高的蜂也能保质多年。但吃蜂蜜奇怪为好,因奇怪蜜一样平常色、香、味口感较好。生涯好久的蜂蜜,只要未产生变质,是可以食用的,不会对身材有害。只是久置的蜂蜜与奇怪蜂蜜对比,营养代价略差些。 蜂蜜的贮存: 蜂蜜轻易接收气息,因此假如你把蜂蜜敞开与奶酪、鱼、淹黄瓜等放在一路贮存,过一段时刻蜂蜜就损失了原本的气息。储存蜂蜜最好的器皿是玻璃罐可能陶罐,无论怎样

不能用铁罐。假如要把结晶的蜂蜜融化开,可以把装蜂蜜的罐子放进开水锅里加热,不行把蜂蜜直接放到火上烧烤。值得留意的是,当蜂蜜被加热到37℃-40℃时,就会损失 它的治疗功能,因此留意不要热得偏激。有句谚语叫“恒久喝蜂蜜,不会染疾病”,僵持恒久食用蜂蜜,是祛病强 身的最佳选择。 不外此刻市面上的蜂蜜仿佛纯正的太少了,并且纯正的蜂 蜜与氛围打仗也是很轻易接收氛围中的水分导致发酵不

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很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答的,你知道吗?接下来为你推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一起看看吧! 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一) 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4、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5、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

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6、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7、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 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8、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9、吊扇在正常转动时悬挂点受的拉力比未转动时要小,转速越大,拉力减小越多.这是因为吊扇转动时空气对吊扇叶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转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电炉“燃烧”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需要氧气,氧气只能使电炉丝氧化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11、从高处落下的薄纸片,即使无风,纸片下落的路线也曲折多变.

蜂蜜有白色结晶是怎么回事

蜂蜜有白色结晶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会发现购买回来的蜂蜜会出现结晶的现象,其实蜂蜜结晶是正常的一种现象,特别是随着时间的延长以及气温变化之后,就会出现结晶的状态,但是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蜂蜜中掺杂了白糖而造成的,只是蜂蜜的自然变化,而结晶的速度则与葡萄糖结晶核温度水分等这些成分有关。 1、蜂蜜结晶是在食用蜂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延长及气温的变化,往往蜂蜜会从液态变为结晶状态,颜色由深变浅。蜂蜜的这种变化常常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认为这是由于蜂蜜掺入白糖而造成的。其实这是蜂蜜的自然变化,不是掺糖的结果。 2、蜂蜜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葡萄糖、果糖过饱和溶液。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特性,因此分离出来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葡萄糖就会逐渐结晶。其结晶的速度与其含有的葡萄糖结晶核、温度、水分蜜源有关。 3、蜂蜜中的葡萄糖结晶核非常细小,存在于花蜜中和贮存过蜂蜜旧巢脾中。在一定条件下,蜂蜜中的葡萄糖就围绕这些细

小的晶核长大结晶。蜂蜜内含有结晶核越多,结晶的速度就越快。 4、蜂蜜结晶速度的快慢也受到温度的影响,在13——14℃时最容易结晶。若低于此温度,由于蜂蜜的粘稠度提高,致使蜂蜜结晶迟缓;若高于此温度,由于提高了糖的溶解度,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使结晶变慢。因此在保存蜂蜜的过程中,就要控制好温度以延缓蜂蜜结晶的过程。 5、蜂蜜的结晶还与蜂蜜的种类、含水量有关。如紫云英蜜、刺槐蜜、枣花蜜则不易结晶;而油菜花蜜、野坝子蜜、棉花蜜、向日葵蜜就易于结晶。全部结晶的蜂蜜,一般含水量较低,宜长期保存不易变质。含水量多的未成熟蜂蜜由于溶液的过饱和程度降低,结晶速度也会变慢或不能全部结晶。使结晶的葡萄糖沉到底部,其它稀薄的蜂蜜浮在上层,这种半结晶的蜂蜜其营养成分也未发生变化,只是未结晶蜂蜜含水量相应增加,因此这种蜂蜜不宜长期保存。

蜂蜜为什么会结晶

蜂蜜为什么会结晶?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蜂蜜为什么会结晶?买的时候还没有,但是放一段时间就开始结晶了?蜂蜜结晶到底好还是不好? 接下来就一一为您解答: 1、蜂蜜为什么会结晶? 要弄清楚蜂蜜为什么会结晶,首先要从了解蜂蜜的基本成分开始。蜂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糖份约占总物质80%,其中果糖和葡萄糖过饱和溶液占总糖量 85-95%,蔗糖占5%左右。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特性,因此分离出来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就会逐渐结晶。实质上蜂蜜结晶是葡萄糖从中析出被分离的一种物理现象和过程,和水结成冰是一样的道理,其化学成分、营养价值都未发生变化,也不影响其品质。

2、蜂蜜结晶有哪些特点? 蜂蜜刚从蜂巢中取出的时候一般是呈黏稠的液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少则几天,多则一两个月,仅少数需要数月,这些蜂蜜会逐渐地凝固或板结,由液态到半流体直至变为固态,颜色也相应由深变浅,蜂蜜这一结晶特性具有如下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全面性即所有的蜂蜜都会结晶,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完全不结晶的蜂蜜; ●晶体性蜂蜜的结晶就是蜂蜜中的各种糖和非糖分子围绕结晶核按照一定规 律而形成的晶体。再结腻的结晶蜜的自然断面都是一目了然的颗粒感,均匀绵密的颗粒汇聚。那些毫无颗粒的细腻蜜和相间有液态的结晶体要多加注意; ●多样性结晶颗粒有软硬之分,用手捻,有的细软无渣易化,有的粗硬有沙 感。若用口尝,有绵密细糯,有粗硬糙口,但是无论哪种结晶体都入口即化且无渣; ●温限性蜂蜜的结晶一般都是在常温条件下自然形成的。气温较低时,所有 的蜂蜜都容易结晶;气温高,新生产的蜂蜜一般都不容易结晶,或结晶很浅。 蜂蜜结晶的温度范围是大于0℃和小于40℃,13-14℃是最适宜温度; ●物理性蜂蜜的结晶是蜂蜜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其组成分子有规律运动的一 种形式,仅在外部形态上有所变化,就像水变为冰一样是物理现象。除了温度,影响蜂蜜结晶的物理因素还有果葡比例和水分,果糖和葡萄糖的比例越小,水分越少越容易结晶。 3、蜂蜜结晶受哪些条件影响?

八年级物理透镜的常见知识点

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二、基本概念: 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图: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 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 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 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 四、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 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 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 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五、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 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 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 缩小的是凹透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