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中国经济规模预测

2020年中国经济规模预测

2020年中国经济规模预测
2020年中国经济规模预测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预测情况

一、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情况预测 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中国将持续8%增长率20年。中国的增长速度一直被西方社会称为“奇迹”,但这种8%以上的惊人速度到底还能保持多久呢?对此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倒是非常乐观。在2011年3月23日香港的活动上,他放言:中国还能以8%的年增长率发展20年,直到发展成两倍于美国的经济体。林先生指出,用所谓的“相对购买力指标”计算,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很有可能在20年的时间内发展到美国的两倍。考虑上市场汇率,中美也很可能势均力敌,他补充说。中国在过去十年里以超过10%的年均增长率高速发展,已经赶超了日本、德国、英国以及法国。林指出,中国的发展速度得益于“起点低的优势”,因而“有可能能在未来20年保持8%的增长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表示,未来一二十年中国经济增长轨迹将是一条比较平稳的曲线,但是由于2020年左右的基数较大,整体来说,曲线会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他说“根据我的预测分析,中国经济年均8%左右的高增长,应该还能够持续20年,即一直持续到2030年。”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对未来20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前景表示乐观。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四大“利好”:劳动力存在长期比较优势、巨大市场规模、制度

改革仍存空间、国际环境趋向优化。这四个有利条件决定中国未来20年仍有希望以平均6%-10%的速度继续增长。他表示,市场规模在当代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日本等东亚经济体在高速增长后进入了缓慢发展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缺乏一个国内大市场。而中国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前30年主要依赖国际市场推动经济起飞之后,未来的二、三十年里,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自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国际经验表明,大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支撑。改革开放30年来,投资、出口和重工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转向国内需求拉动。2008年,美国、印度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分别为92%、88%。而同年中国这一比重仅为72.8%,空间和潜力巨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连城和该院博士生韩蓓2009年通过HP滤波平滑参数的选择及应用方法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了分析。根据其测算,1978年至2007年中国平均潜在经济增长率为9.6%,适度增长区间为[9%,10%]。自2000年以来经济在波动的位势上持续多年适度高位运行,经济周期由过去起伏剧烈、峰谷落差极大的波动轨迹,转变为起伏平缓、峰谷落差较小的波动轨迹。2009年由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需要萎缩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较大,实际经济增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随着制度变迁作用的继续发挥,人力资本不断提高,管理和技术创新的

中国未来九大预测

中国大趋势:中国未来十年的九大预测 2012-03-05 字号:小中大 日前,由笔者撰写的《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上市,书中提出了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九大预测: 1、世界将从“海洋时代”回归到“陆地时代” 大家不要再预测第四次科技革命,因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来临,高铁就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主力,中国在第四次革命上已经占据先机,这点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领袖人物已经看的非常清楚,由于政治原因,他们很难对中国进行赶超,因为高铁是公共产品,没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是不可能建设成高铁的。在未来十年世界将掀起一股国家间修建高铁的热潮,这将标志着世界将由海洋时代回归到陆地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国是具有先机的,到时候亚欧大陆将结合的更加紧密,欧洲、亚洲、阿拉伯世界的地缘政治将重新改写,阿拉伯世界的重要性将被重新凸显出来。目前中国正在与17个国家协商关于建设亚欧高速铁路网络事宜,计划在十年内修建三条高铁线路贯穿南北,连通欧亚。届时,乘坐时速超过200英里的火车,从伦敦到北京只需要两天时间。这三条计划线路分别为,一条向北延伸经俄罗斯到德国,与欧洲铁路系统会合;一条向南延展连接越南、泰国、缅甸以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另有一条线路将连接中国与英国、新加坡、印度及巴基斯坦。目前,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正就铺设高铁线与中国谈判,而东南亚方向的线路已经先期在云南省开工。在工程标准方面,中国希望所有线路规格与国内高铁保持一致,越南方面已表示同意,其他国家还在协商中。这项伟大的工程在未来十年将成为现实。 2、中国将面临最后一个“黄金十年” 很多人在看空中国的人很多,既有海外的,也有中国的,但是中国的发展大潮并不会因为这些人而消退,中国民众也不能听信这些带有政治性的忽悠,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仍然是“黄金十年”,当然这黄金十年,笔者主要指的是经济,而不包含民生,因为经济是经济学者可以预测的,而民生是政治,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如果我们,特别是商业人士过度恐惧,就会错判机遇,以至于丧失机遇。未来十年的机遇中国以前没有,今后也不会有。与之前相比,将来十年中国经济增加的优势首要表现在量上,中国人均GDP从十几美圆增加到4000美圆,用了六十多年,可是再增加4000美圆,或许只需几年时间,从这个角度讲,将来十年的经济增加将远远超过以前几十年的增加;假如与今后比照,将来十年中国经济增加的优势则表现在速度上,这或许是中国继续经济高速增加的最后十年。中国人均GDP到达15000美圆今后也将进入一个低速增加期。从这两个方面本人们就能够看出,将来十年是一个何等的黄金时期,这必将是中国经济“从质变到质变”的十年。 3、世界将上演“日本行情” 日本自经济泡沫破裂后,在近20年的时间内除了在1997年前后实行适度从紧的政策外,日本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实行的低利率、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这是因为政府拥有大量的财政赤字,政府负债的同时,日本企业也背负了巨大债务,导致日本不能加息,因为一加息,政府和企业的还贷负担就会大大加重,从而导致经济恶化,萧条重新回归。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面临着较高的偿债任务,而从技术上看,日本、美国以及欧盟的不少国家都已经财政破产,他们要摆脱高额的债务,除了不断的平衡预算之外,就是开动印钞机稀释债务,这都会导致这些国家将长期处于极低的利率水平,而这些国家将会出现这些资本大出逃,将逃向高利率国家进行资本套利。 4、中国将“拯救式”崛起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崛起必然对其他国家构成挑战,但历史并不是这样的,因为除了“挑战式崛起”之外,还有一种崛起方式为“拯救式崛起”,同样美国的崛起也不是通过“挑战式崛起”实现的,

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2016年中国经济预测 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6%至6.8%,主要考虑是:第一,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在加快,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第二,全球贸易低速增长,外部需求疲弱态势仍将持续;国内投资基数已经十分巨大,投资增速将回归常态;消费总体仍将保持平稳。第三,国内将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力度,将加强稳健货币政策实施的灵活性和前瞻性。 总之,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二、把“稳增长、增效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积极扩大国内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和通货紧缩压力持续。在此形势下,2016年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十分必要。应把“稳增长、增效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方面的直接作用;适当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基建投资方面的先导作用和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加快构建新的地方税体系,适度扩大地方财政税源;做好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工作,认真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财政收入增速创新低,积极财政政策面临新挑战。 2015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速继续下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并非是一种短期、暂时的现象,而是同我国经济进入转型阶段有密切的关系。在历经30多年的长足发展后,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生态对发展的约束性空前加大,以往粗放式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必然。而中国庞大而复杂的经济要实现转型必然付出巨大的转型成本,财政收入增长受到较大影响是难以避免的。

在当前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客观上对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迫切性进一步加强。财政收入增速显著下降,意味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难度在增加,因此积极财政政策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2、把“稳增长、增效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方面的直接作用。 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的形势下,如何实现“稳增长”是关键性的问题。要把“稳增长、增效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方面的直接作用。 要实现稳增长,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扩大内需。以“营改增”为主要核心内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是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重点之一,“营改增”具有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活力及增加员工收入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这些效应主要体现在供给方面。未来一段时期,为了稳增长、增效益、防风险,需要把供给侧管理与需求侧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特别要进一步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方面的直接作用。 为了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方面的作用,重点可放在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对投资、收入和消费等领域的影响,以引导、启动和扩大相关的市场需求。在投资领域,加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公共产品投资。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镇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远没有完成,因此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是巨大的。这些需求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潜力。在收入领域,重点要加强财政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重要作用。 3、适当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基建投资方面的先导作用和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

中国未来十年的九大预测

中国未来十年的九大预测 作者:高连奎时间:2012-03-05 日前,由笔者撰写的《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上市,书中提出了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九大预测: 1、世界将从"海洋时代"回归到"陆地时代" 大家不要再预测第四次科技革命,因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来临,高铁就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主力,中国在第四次革命上已经占据先机,这点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领袖人物已经看的非常清楚,由于政治原因,他们很难对中国进行赶超,因为高铁是公共产品,没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是不可能建设成高铁的。在未来十年世界将掀起一股国家间修建高铁的热潮,这将标志着世界将由海洋时代回归到陆地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国是具有先机的,到时候亚欧大陆将结合的更加紧密,欧洲、亚洲、阿拉伯世界的地缘政治将重新改写,阿拉伯世界的重要性将被重新凸显出来。目前中国正在与17个国家协商关于建设亚欧高速铁路网络事宜,计划在十年内修建三条高铁线路贯穿南北,连通欧亚。届时,乘坐时速超过200英里的火车,从伦敦到北京只需要两天时间。这三条计划线路分别为,一

条向北延伸经俄罗斯到德国,与欧洲铁路系统会合;一条向南延展连接越南、泰国、缅甸以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另有一条线路将连接中国与英国、新加坡、印度及巴基斯坦。目前,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正就铺设高铁线与中国谈判,而东南亚方向的线路已经先期在云南省开工。在工程标准方面,中国希望所有线路规格与国内高铁保持一致,越南方面已表示同意,其他国家还在协商中。这项伟大的工程在未来十年将成为现实。 2、中国将面临最后一个"黄金十年" 很多人在看空中国的人很多,既有海外的,也有中国的,但是中国的发展大潮并不会因为这些人而消退,中国民众也不能听信这些带有政治性的忽悠,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仍然是"黄金十年",当然这黄金十年,笔者主要指的是经济,而不包含民生,因为经济是经济学者可以预测的,而民生是政治,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如果我们,特别是商业人士过度恐惧,就会错判机遇,以至于丧失机遇。未来十年的机遇中国以前没有,今后也不会有。与之前相比,将来十年中国经济增加的优势首要表现在量上,中国人均GDP从十几美圆增加到4000美圆,用了六十多年,可是再增加4000美圆,或许只需几年时间,从这个角度讲,将来十年的经济增加将远远超过以前几十年的增加;假如与今后比照,将来十年中国经济增加的优势则表现在速度上,这或许是中国继续

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预测

2017年中国经济总体平稳,但发展趋势会放缓 固定投资方面:房地产市场降温,加之国内多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投资会有所下降。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对房地产的调控,是长效机制,一年半载难以见效。长期来看,能促进房地产健康持续发展,而不是出现剧烈波动,我国房地产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趋势相对平稳:制造业投资会有小幅下降,如电力、化工等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抑制了制造业投资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基本稳定。 消费方面: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对消费有拉动作用;城镇化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人口结构变化使劳动力供给增长放缓,就业压力的增加抑制消费需求;但随着电商等网络购物模式、物流网络的完善,减少了消费成本,居民消费倾向会进一步提高。 外贸方面:2016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3万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下降0.9%。其中,出口13.8万亿元,下降1.9%;进口10.5万亿元,增长0.6%,扭转了2015年大幅下降的态势,预计17年发展趋势平稳;但国际政治局势动荡,对我国外贸形势严重不利。 货币方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平稳增加,短期来看,人民币有贬值压力,但中长期看没有贬值压力;2016年,央行不断通过降准、逆回购、MLF等货币政策工具弥补基础货币缺口,保证货币供给。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2017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

的货币政策。 物价水平;去产能政策以及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工业领域结构性通货紧缩缩得到明显缓解,工业企业盈利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的盈利大有改观;通货膨胀预期偏弱但会持续蔓延。 国际形势: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就任、韩国总统换届和“萨德事件”持续发酵、英国脱离欧盟等国外局势变动对我国影响巨大。 国内政策:“十三五”规划开局次年、习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亚投行战略。 综上所述,在世界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形势,认为:2017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平稳运行,但增速会有所放缓。

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 2018年春季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2018 年春季报告 今日,厦门大学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在京发布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2018 年春季报告。报告预测,今明两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6.5%以上的水平。展望未来,金融与非金融部门降杠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今后三年内中央政府各项宏观政策的核心内容。 报告指出,2017 年我国GDP 实际增长6.9%,增速比上年提高了0.2 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筑底企稳的态势持续巩固。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同时,工业生产继续企稳、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以及进出口增速的反弹,成为2017 年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 报告称,2017 年外部经济的同步复苏,有力地拉动了中国的进出口,一带一路的推进也带动了中西部省份对外贸易的强劲增长。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由负转正,达到9.1%的水平,比上年提高了15.9 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我国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质量不断提升,2017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特别是民间投资整体回暖向好,自3 月份起各月增速均比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全部投资增速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2017 年,民间投资381510 亿元,增长6%,增速比1-11 月份提高0.3 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2.8 个百分点。 报告也指出,民间投资增速快速反弹已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一是今明两年外部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会拉动中国私营企业出口的扩张,进而激励其投资的增长;二是因国有企业降杠杆而释放出的信贷资源以及调整信贷资源结构使其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等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民间投资扩张的资金需求;三是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将降低以往长期存在的对民营企业的

马云对中国经济未来的预测

马云对中国经济未来的预测 经常有人问我怎么看金融危机,很多人觉得突然。我个性比较敏感,2007年初,我花了两周时间专门写了一封信,本来是想写给全国中小企业的,因为我感觉从阿里巴巴数据来看,经济形势相当严峻,但当时大家都盯着奥运会,唱冷调好像不搭调。我就给内部员工写信,提醒大家准备过冬,而且这个冬天会比大家想像的寒冷。那时候我在公司内外都讲,阿里巴巴不考虑上市。 商业离开了本质的东西,人们追求金钱的欲望几近疯狂,这种疯狂一定会付出代价。我的直觉告诉我,所有人觉得好的时候,一定是灾难形成的时候,人们对2008年期望值太高了。 这没有理论根据,这只是商业判断,假如商业都由数据来说话的话,那么所有的MBA都会成为伟大的企业家,事实上MBA只能成为经理人,不可能成为领导者。我在2007年做了一个判断——2008年将会是坏年。 到纽约下飞机当天我接到摩根斯坦利CEO的电话,他说你们太成功了,他没见过一个中国互联网公司居然有1000多亿美元无底价定购,你们价格肯定会很高。他认定是20元左右。我特别感谢我们当时所做的决定:我问我的团队“来的时候最高期望值多少?”“——12元。”“但是现在可以卖22元,干不干?”我们的看法是我们稍微增加一点,增加到13.5元,如果不增加,我们愚蠢,加多了,把股东的钱骗到我们口袋里,我们不值那个价。 所以这13.5元赢得了投资者的尊重,我想当时做了一个很好的决定,永远不要欺骗投资者,永远不要欺骗股东,也永远不要欺骗自己。13.5元开盘,后来冲到40元,市场出现了疯狂。 后来股价从40元掉到3元多,事实上这一年来,我们越来越强大,但是股价越来越下滑,是谁出了问题?不是我们出了问题,是股票市场出了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预测 现在,我把眼光回到今天,看一看今年中国经济的一些主要方面的变化。 增长的问题 中国经济从增长的角度,从今年看未来,一个基本的结论是:有底,但是没有高度。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很可能就像人们说的,是一个“L”形的发展态势,不会是一个“V”形的发展态势,也不会是一个“U”形的发展态势,也不会是“W”形的发展态势,它就是一个“L”形的发展态势。它是一个有底部的增长态势,由底要往上走,在未来若干年都不是那么容易。 这个“底”在哪里?就是“十三五”提出来的“6.5%”左右,这是我们党提出来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的最基本的速度,也就是说今年也好、明后年也好,中国经济都将在 6.5%这个底线上面来增长。不会明显跌破6.5%,也不会明显高于6.5%,从趋势上看,从时点上看,会围绕着6.5%小幅度地波动。6.5%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最基本的目标,换句话说,是我们党和政府对全国人民的一种庄严的承诺,因此,政府网想方设法都要让这个“底”守住。 而中国又是一个相对独特的国家,它的独特性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它有一个很健全的行政组织体系,从中央到村一级,有一个很健全的行政组织体系,这在世界范围之内除了朝鲜都是少有的。因此,一声令下,能够快速地在全国形成一个巨大的行政推力,这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如果只有这样一个组织体系可能还不行。 第二,中国是一个政府还掌握着相当要素资源的国家,从土地、银行到矿产,甚至到人——比如说我们中国所有的聪明人、能人,大多数掌握在政府的手上,哪怕是民营企业家都挂上了各种的社会职务,他也纳入到政府的体系里面。所以,它能够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运用自身所掌握的要素资源,来实现短期的发展。这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所以它不会轻易地让GDP增速跌破6.5%这个底部。 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一些政策面上来看,我们同样能够看到中国经济在政策面上还是有一定的控制力。货币政策方面,虽然利率杠杆的使用是越来越接近天花板,但是在其他货币工具方面的使用还是有很大的空间,降准这是一个还有很大空间的工具,现在18%左右,你降到10%左右的正常水平还有8%,降到15%的安全线,稍微这里要宽松一点,也还有3%,每降1%就可以增加超过1万亿的商业银行的高能货币,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有货币政策灵活运用的一定的空间。 财政政策方面,尽管前面讲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但从整个中国政府的角度来看,目前的

中国未来十年(2008-2017)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未来十年(2008-2017)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CROS产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信息部副主任江伟华 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以经济发展为龙头,必将打破现有的行政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中央政府正试图破解由于行政区域管理模式给经济发展带 来的后遗症。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正在努力打破行政垄断造成的市场封闭性问题。早一天打破区域的封闭性,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后发动力将会显现。 每当中国经济遇到了难题,外源性增长不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时,我们又时常想起了内源性增长。中国庞大的消费人口,特别是农业人口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有效体现,其原因是: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经济。但农村经济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春节这一特定时段进行爆炸性放量。很显然,对经济的拉动我们都想到了他们,却无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1、多年来我们对农村是多取而少给予,虽然现在加大了对农村直接补助,但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搞平均主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农业作物的品质提高并未产生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有必要开始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既然是补助,这钱怎么补,如何才能补出效果。2、农村人口的外迁,特别是青年主力军全部集中在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他们的流失也

是县域经济发展难以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之一。没有了消费的生力军,谈经济发展有点不着边际。 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了严重的资源剥夺。如果说这是资源配置的结果,但我们为什么又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出发,对人口的流动进行限制,阻碍了第一要素(人)在经济区域中的自由流动呢? 城市群经济的出现,为探索人与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的合理布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很好的正面导向作用。毕竟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各个省份的领导并不是封疆大员,作为共和国的公仆,理应抛弃个人的官场得失,最为重要的是研究如何为区域经济的自由开放做出努力。利益之争是有的,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官员有没有更加开放的经济发展意识,这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 党的17大以来,从中央政府及十一五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来看,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即将上演。而其中如何重新划定各区域政府的权利与义务,从上海、重庆-成都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北部湾等规划批复来看,这一趋势已经开始逐步成为主流。 中国创造的力量正在逐步的形成,但壮大还需时日; 30年,中国制造业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30年后的今天,尽管我们在经济建设战线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时危机已经悄悄的向我们袭来。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预测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预测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预测 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由前几年的7%以上至8%以下,回升到8.3%,从而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周期可从2000年算起。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均为9.5%。2005年全年,预计为9%或略高。这样,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了三年9%~9.5%的适度高位平稳增长,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 我们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是:中国经济正按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运行。预期目的就是:适当地控速降温,使经济保持既较快又平稳的运行。进一步具体地说,中国经济正由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的局部过热和在适度增长区间(8%~10%)的上线区域运行(9.6%~9.9%),正在向适度增长区间的中线(9%左右)平稳地、合理地回归。从季度数据看,2003年第1季度到2004年第2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9%、6.7%、9.6%、9.9%、9.8%和9.6%。除去2003年第2季度抗击“非典”时为6.7%之外,其余均在9.6%~9.9% 之间,这是在适度增长区间(8%~10%)的上线区域运行。而2004年第3季度到2005年第2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1%、9.5%、9.4%和9.5%,这是在向适度增长区间的中线(9%左右)平稳地、合理地回归。 二对未来经济周期波动分析的理论起点 克服经济的大幅起落,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是人们一

直所盼望的。那么,在未来5~8年的中期内,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将会出现什么新特点呢?根据我们的研究,总的看法是:未来5~8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有可能出现两个新特点:一是在波动的位势上,有可能实现持续多年的适度高位运行,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在9%左右;二是在波动的幅度上,有可能实现进一步的平滑化,使经济波动保持在8%~10%的适度增长区间内。以上两个特点之所以说是“有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客观因素,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是因为未来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还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因此,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而要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 为展开分析未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态势,我们先确立分析的理论起点。 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在商品经济中,卖与买的脱节“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在马克思所说“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中,具有物质性和本源性的,是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把“经济周期”称为“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他指出:“现代工业这种独特的生活过程,我们在人类过去的任何时代都是看不到的,即使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幼年时期也不可能出现。”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133、694页。马克思分析说,所使用的固定资本的价值量和寿命,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每个特殊的投资部门的产业和产业资本的寿命,会发展为持续多年的寿命,“可以认为,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这个生命周期现在平均为十年。但是这里的问题不在于确定的数字。”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207页。马克思还说:“直到现在,这种周期的延续时间是十年

中国大趋势:未来十年九大预测

中国大趋势:未来十年九大预测 中国大趋势:未来十年九大预测 摘自最新财经力作高连奎著《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1、世界将从"海洋时代"回归到"陆地时代" 大家不要再预测第四次科技革命,因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来临,高铁就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主力,中国在第四次革命上已经占据先机,这点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领袖人物已经看的非常清楚,由于政治原因,他们很难对中国进行赶超,因为高铁是公共产品,没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是不可能建设成高铁的。在未来十年世界将掀起一股国家间修建高铁的热潮,这将标志着世界将由海洋时代回归到陆地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是具有先机的,到时候亚欧大陆将结合的更加紧密,欧洲、亚洲、阿拉伯世界的地缘政治将重新改写,阿拉伯世界的重要性将被重新凸显出来。目前中国正在与17个国家协商关于建设亚欧高速铁路网络事宜,计划在十年内修建三条高铁线路贯穿南北,连通欧亚。届时,乘坐时速超过200英里的火车,从伦敦到北京只需要两天时间。这三条计划线路分别为,一条向北延伸经俄罗斯到德国,与欧洲铁路系统会合;一条向南延展连接越南、泰国、缅甸以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另有一条线路将连接中国与英国、新加坡、印度及巴基斯坦。目前,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正就铺设高铁线与中国谈判,而东南亚方向的线路已经先期在云南省开工。在工程标准方面,中国希望所有线路规格与国内高铁保持一致,越南方面已表示同意,其他国家还在协商中。这项伟大的工程在未来十年将成为现实。 2、发达国家将成反全球化的主角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把全球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由于发达国家在全球大市场的竞争实力中占据优势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常常处于劣势,因而发展中国家对于全球化应该是持抵制态度的,事实上,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发达国家。但这一状况即将改变,因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劳动生产率,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高,其劳动力价格就高,同样的商品就不具备生产优势,随着全球化的深化,发达国家具备优势的产品将越来越少,最终对其实体经济产生重创,这将导致发达国家在国内民粹主义的压力下做出发全球化的举动,而且未来十年反全球化的主力不在是发展中国家,而将是发达国家。 3、中国将进入"黄金十年" 很多人在看空中国的人很多,既有海外的,也有中国的,但是中国的发展大潮并不会因为这些人而消退,中国民众也不能听信这些带有政治性的忽悠,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仍然是"黄金十年",当然这黄金十年,笔者主要指的是经济,而不包含民生,因为经济是经济学者可以预测的,而民生是政治,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如果我们,特别是商业人士过度恐惧,就会错判机遇,以至于丧失机遇。未来十年的机遇中国以前没有,今后也不会有。与之前相比,将来五年中国经济增加的优势首要表现在量上,中国人均GDP从十几美圆增加到4000美圆,用了六十多年,可是再增加4000美圆,或许只需几年时间,从这个角度讲,将来十年的经济增加将远远超过以前几十年的增加;假如与今后比照,将来十年中国经济增加的优势则表现在速度上,这或许是中国继续经济高速增加的最后十年。中国人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及预测

中国经济现状和展望——回归世界怀抱 多年的高增长主要依赖外贸、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的给力,但金融危机让外贸缩水,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减弱,我国应对外部环境危机采取的扩大内需政策让危机之年的中国依然高速增长,但这样做不是没有代价的,在中国本来就有些扭曲的经济环境当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后果就是,投资渠道拥堵,通胀压力居高不下。 如今,再次使用积极政策的可能性在短期内微乎其微,原因有二:首先经济因素考虑在于通胀压力,虽然部分地区再现一元菜价,CPI呈下行趋势,但电荒、油荒昭示着通胀压力并不轻松,继续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必将让本已有下行之意的CPI高悬。其次,政治因素考量在于政府即将在明年换届,给新领导班子留下更多的政策决策空间的考量会让政府在推出宽松政策的态度上谨慎又谨慎。总之,不发生大的突然变化,期待实施积极的政策的日期至少要等到明年后期。 现状 1、三驾马车齐减速 投资 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与前三季度增速持平。据预测,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为23.8%,与去年大体持平,但如果剔除显著升高的投资品价格因素,则实际增速至少回落了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6.9% 11月20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在深圳嘉实基金论坛上表示,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在“二次探底途”中,全国房地产投资1至5月增速为34.6%,10月则下降至31.1%,前10月铁路投资下降25%。 根据有关调查数据,目前铁路工程建设仅有三成正常施工,处于停工、半停工和进展缓慢的占70%。铁道部也大幅调整了“十二五”期间的建设规划,每年建成里程数已从8000公里下调至5000公里,甚至不排除铁道部再行降速或放缓铁路发展的可能。 另一个拉动基建投资的“重头戏”公路建设,全年资金到位率可能会比去年下降25个百分点,实际完成工程量可能会比计划下降20%左右。不仅如此,2011年上半年出台的建设保障房、万亿水利投资规划都有可能面临现实调整。 消费 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3%,同比下滑。 外贸 广东省和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月份分别回落到了10.1%和2.1%,低于全国13.2%的增速;这两地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分别仅增长3%和2%,大大低于全国27%的水平。 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高,对外依存度大,对市场需求变化更敏感。据了解,就在本月初闭幕的第110届广交会上,欧美市场成交锐减,实际成交量分别下降19%和24%。 2、通胀居高不下

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情景预测法

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情景预测法 摘要 消费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分析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有利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生活消费品的提供,有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本次研究采用情景分析法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预测,观察散点图的趋势,利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模型,进行线性拟合并检验,从而得到方程,在三种情景分析下,分别对结果进行预测。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情景分析预测 一、前言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述 1.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这个定义包括六个方面的意思:(1)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2)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的价值;(3)国内生产总值指的仅仅是一个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一定时期内所出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4)国内生产总值仅仅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价值,故包含时间因素;(5)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是国民概念;(6)除少数例外,国内生产总值仅仅是指为市场而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非市场活动不包括在内。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是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本次研究采用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是按当年的价格计算的值。2.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1)生产法核算GDP

GDP 是经济中一定时期内增加值的加总。一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增加值定义为所有产出的价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 GDP=∑各部门增加值=∑-各部门的中间消耗)(各部门的总产出 (2)收入法核算GDP GDP 是经济中一定时期内收入之和。从收入方来看,增加值是间接税、劳动力收入和资本收入的总和。 GDP=∑+++生产税净额)折旧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 (3)支出法核算GDP 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进出口差额 本次研究中所用的公式为支出法核算的GDP 。 (二)情景预测法概述 1.定义 情景预测法是假定某种现象或某种趋势将持续到未来的前提下,对预测对象可能出现的情况或引起的后果作出预测的方法。通常用来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作出种种设想或预计,是一种直观的定性预测方法。情景预测法是对将来的情景做出预测,它把研究对象分为主题和环境,通过对环境的研究,识别影响主题发展的外部因素,模拟外部因素可能发生的多种交叉情景以预测主题发展的各种可能前景。情景分析即是通过构造对应的情景来实现对某问题的分析。国外学者Thomas J. Chermack 对情景分析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就情景分析的理论做了综述。我国学者宗蓓华教授提出了情景分析方法的5个本质特征。总而言之,情景分析是在对经济、产业或技术的重大演变提出各种关键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未来详细地、严密地推理和描述来构想未来各种可能方案的分析方法。 2.情景预测法的一般方法 常见的情景预测法有未来分析法、目标展开法、间隙分析法三种。 (1)未来分析法 未来分析法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未来分析法通常视未来为三种情景:无突变情景、悲观情景、乐观情景。一般而言,未来分析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预测论文

2010-2011学期市场预测与管 理决策结课论文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预测 学生姓名龚虹 学号 所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13-2班 指导教师朱哲 2011—04—18 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预测 摘要: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新起点上,世界都在瞩目中国的复兴之路。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 调研,对未来十年人民币国际化、能源产业、粮食安全等十方面经济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进程。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步伐、新能源汽车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物联网”把网络生活推向新阶段、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资本市场趋于国际化等趋势。 关键词:中国经济、国际化、预测、趋势 Abstract:Stand in new China and establish the new point of departure of 60 anniversaries up, world all focus attention the road of the renew of China Xinhua economic analysis teachers pass by extensively thorough of investigation, carried on an anticipation to future ten aspect swings, such as, 10-year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fuel industry, commissary safety display, the economies internationalizes, the domain high class turn, market the depth turn to pierce through China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quickly internationalizes step, new fuel autocar tape in China go into autocar big country and China will become alignment"financial department store" in the no 1 big fuel in world consumption country, bank, from spinning the big country head into to spin and weave big country, cultural creativity industry quickly rising, "thing allied net" push network life toward the new step, commissary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be placed in tight state of equilibrium, capital market Be tended to an internationalization. Key words:Chinese economies Internationalize Predict Trend 前言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31年里,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果,暂且不说中国在世界 上的地位,世界人民见证着我们的点滴成长是不争的事实。在日本发生里氏级地震之前,中国的GDP总量早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更得到了进一 步的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各国经济都在衰退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在增

高层智囊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高层智囊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林毅夫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学界一个传奇性人物,在献身经济学之前,他是一名上尉军官。改革开放初期,设法回到大陆,在北京大学攻读完经济学硕士之后,赴美留学,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80年代末,携妻再次回到内地,开始了漫长的中国经济发展专题研究,带着中国经济案例走上世界讲坛。曾是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是前任(前前任)总理倚重的经济决策智囊之一。 林毅夫: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北京大学教授 2019年11月演讲 转载来源:王璞(ID:wangpu1968) 文章内容不代表公众号观点和立场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够在创新工场10周年的时候,应邀来谈中美未来新的局势跟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前景。 今年对于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中美建交40周年,在开始今天的主题之前,我想先对新中国70年,尤其是中美建交以后的发展做一个回顾。了解了过去、现在,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 01 中国经济七十年:从贫穷到领先世界 70年前,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1949年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民富国强的愿望,中国政府和百姓都付出了很多努力。60年代,中国试爆原子弹;70年代,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些科技工业取得的成果标志着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在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的时候,中国还是非常贫穷的国家。按照世界银行的指标,当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56美元,这是什么概念?我们一般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1978年的时候,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平均人均GDP是490美元。当时中国的人均GDP连世界上最贫穷非洲国家的1/3都没有达到。当时中国经济的体量是2119亿美元,在全世界当中排名第9,只有美国GDP的9%。而且当时中国对外贸易非常少,每年只有206亿美元,对美国的贸易只有9.9亿美元。而且当时中国外汇储备非常少,1978年的时候,外汇储备仅有1.67亿美元。为了改变中国经济落后的面貌,1978年,邓小平开始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这40年间,中国每年经济增长达到9.4%。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以这么高的速度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增长。中国对外贸易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14.5%。在这个高速的GDP和贸易增长的基础上,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过日本,变成第二大经济体。同年中国的出口超过了德国,变成了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而且出口的产品当中,97%是工业制成品,所以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2013

未来5至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精)

一、国内外形势最终决定发展方向和定位 常言道“因势利导、因势而动、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就是强调形势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什么样的形势决定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金融危机前30年,在全球经济分工合作形势下,让中国选择了“国际代工”的发展道路,并得到了长足发展。20 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各国都在寻求救命稻草,连美国、欧洲这样的发达经济体都不得不反思传统的、公认的经济理论,并试图摸索新的经济模式,中国同样也面临激烈的调整。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老思维和旧理论去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的问题,犹如刻舟求剑。 归根结底一句话:国内外形势和自身状况才最终决定中国的发展道路。 二、国际形势——国际制裁将长期存在,国外市场大幅萎缩,国际资本跃跃欲试抄底中国 由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加剧,加速了虚拟经济衰退和实体经济的下滑,迫使欧美发达经济体就业和民生遭遇冷冬,也让欧美各国清楚地认识到发展完整经济体系(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同步发展的经济体系的重要性。于是,美国率先选择经济转型之路,开始摒弃一直标榜的“少而精”的国际化专业分工的 产业模式(即由美国专做设计和知识产权,由发展中国家做实体生产加工,转型发展“全而专”的本土全产业链经济,为此,奥巴马提出了打造“美国制造”的经济复兴计划,以发展独立的经济体系,摆脱受制于人(主要是中国的国外依赖。与此同时,欧洲各国也进一步提高“自给经济”依存度,大力保护本土制造业。而阻碍欧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的威胁却是欧美用30年时间亲自扶持起来的廉价的“中国制造”。从08年至今,美国和欧洲通过采取干预汇率、抬高国际物质价格、反倾销制裁、运作热钱、限制技术出口、军事威胁、领土争议政治化、人权环保政治化等手段直接或间接抵制和打击中国出口,其目的可谓一箭双雕:一是要为欧美的民族制造业振兴减少竞争,创造发展环境,争取宝贵时间。二是逼中国经济和民生下滑,逼迫中国开放国内市场,这样,欧美就可以依靠他们的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更多参与、主导和控制中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