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词语表达作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部分的主要题型,其侧重考查的是考生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的基本能力。下面重点阐述言语理解与表达中词语表达题的解题技巧。

首先是选词填空,对待选词填空这类题,关键点在于应试者必须拥有大量的词汇储备,对常用词的词义、词的用法、词的结构、词的惯用句式应了如指掌。还应将每个词和句意环境联系起来,即在句子中分析、理解词义,这样才能对词义把握得更准确一些。除此之外,应试者应加强自己的语感练习,可通过多读、多写来达到这个目的,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即讲的是语感增强后,含义便会出来了。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一个词只有应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具有确切的意义。换句话说,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把一个词汇理解得准确、具体、透彻。因此,对付这种题型的一个关键是应试者头脑中应当拥有大量的词汇,而且对常用词汇的词义、用法等等都是比较熟悉的;关键之二是应试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整个语句试图表达的意思,也即应当有比较好的语感才行。解答选词填空,应试者一靠理解句义、词义,二靠语感,三靠尝试,即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将每个词都放在空里尝试一下,默念一番;看哪个更通顺、更自然,则选择该词;如果一个词放在空里看着别扭、读着绕口、生硬,便不能选择该词。这种逐一尝试的方法,也可称作排除法。

在这种题型的训练中,语感的强化主要是靠诵读来获得,也就是把每一个词汇放到句子中去,然后默默地诵读一遍或几遍,直到找到语感为止。这是解题的技巧之一。同样重要的是,对每个词汇的准确理解是准确答题的基本条件。如果连词汇的意义都把握不准,是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的。因为对词义的正确辨析必须建立在对每个词语的词义的理解基础上。当然,在本测验中,出现的词汇都将是一些主要的常用词,而不会出现偏僻的词汇。词汇量的增加与对词语的运用能力,尤其是语感,必须靠日常的训练和积累。

下面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选词填空这种题的解答思路

例题1:中国古塔的建造,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数量之多,在古代建筑中是( )的。

A.首屈一指B.屈指可数C.空前绝后D.史无前例

【解析】此题的题意指中国古塔各方面在古建筑中都是其他建筑无法比拟的。答案A“首屈一指”可说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其他三个答案都与题意不符

例题2:天山绵延几千里,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的____美景。

A.美丽B.奇丽C.艳丽D.绚丽

【解析】此题只有选择“奇丽”才能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完整、连贯。虽然美丽、绚丽、艳丽都可以用来形容自然景色或景观,但绚丽是灿烂美丽的意思,艳丽为鲜明美丽的意思,用于此处均不够贴切。若用美丽,则最后一句话就变成“处处有美丽的美景”,更不合适,所以只有“奇丽”最准确。

例题3:如果你不压抑自己的情绪,而____表现出得意洋洋的姿态,很容易引起旁人的嫉妒。

A.故意B.刻意C.决意D.有意

【解析】在所给四个选词中,似乎都可以填空,但仔细分析后会发现,A“故意”一词有些牵强,C“决意”并非一个常用词,D“有意”流于口语化,所以权衡的结果,应该用B,“刻意”一词。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的难度也不断地在加大,体现在片段阅读部分主要是有两个方面,一是选项设置的迷惑性更强,二是材料的解读难度增大。对于片段阅读题目关键是要把握住材料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找出关键句子,可材料难度的增大使得考生无法准确地把握住材料的主旨句子。下面给各位考生介绍快速读懂题面的一种简单题型:因果式题目。

【例题】

手机垃圾短信息有“骚扰型”,多为恶作剧、“黄段子”、小道消息;有“陷阱型”,多是骗取用户钱财;有广告短信。短信业务的确给运营商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有些短信正成为一种“信息公害”,让人不堪其扰。一些急于开发新客户的新企业群发不少短信广告,绝大多数的垃圾短信制造者是运营商、“三无”产品经营者、诈骗者。现在应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法规,先管住短信服务提供者,垃圾短信这颗毒瘤,迟早是会被根除的。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垃圾短信成为信息公害

B。垃圾短信为何屡禁不止

C。法律监管垃圾短信尚未到位

D。切实治理垃圾短信

【答案解析】这道题属于因果式,首先介绍了垃圾短信的危害,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现在应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法规……”,由此可以推断出文段的主旨就是最后这句话。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反映了主旨的意思,因此正确答案是C。

【小贴士】专家提示:这道题就属于因果式。这道题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因果式题目在文段中都会体现出因果关系来,比如简单的题目会有很明显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因此,于是等),如果出现这样的词语,大家就应该高度注意以下。当然,通过关联词直接指明材料的结构这样的题目是比较简单的,大部分的因果关系题目是没有直接表明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或者即使有了这些关联词,也仅仅是连接句子,不是表明结构的。目前考试大部分的文段都是没有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但考试可以在读文段的过程中分析出文段的结构来,比如例题,其虽没有因果关联词,但是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发现前面讲的手机垃圾短信的危害,目的就是为了引出最后的结论,因此主旨句子就是最后的结论。

通过这道题的讲解,主要是告诉大家,在读文段的过程中,不要单纯地去理解文段的主要意思或者不带分析读,那样就是浪费时间。应该是带着问题,带着分析的态度去解读文段,分析文段的结构,结构理清楚,一般情况下答案也就出来了。

2015年行政能力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详细笔记整理

行测考试绪论 考试类型及特点:国考/联考/省考 题量大,时间短分值要求高 考试目标要求:行测总分在65-70之间 国考联考各模块题量分布 国考春秀季联考常识判断20 20 言语理解40 30-40 数量关系15 10-15 判断推理40 30-35 资料分析20 15-20 模块汇总135 120-125 2012-2014年国考、联考各模块分值分布 考试类别2014国考2013国考2013春季 联考辽宁2012春季 联考辽宁 2012春季 联考福建 常识判断0.7 0.7 0.9 0.9 0.8 言语理解0.8 0.8 0.8 0.8 0.9 数量关系0.7 0.7 0.9 0.9 0.8 图形常规0.7 0.7 0.7 0.7 0.8 图形分组0.8 0.8 0.7 0.7 0.8 逻辑判断0.7 0.7 0.7 0.7 0.8

定义判断0.7 0.7 0.7 0.7 0.8 类比推理0.8 0.8 0.7 0.7 0.8 资料分析0.7 0.7 1 1 0.8 【行测命题技术点拨】 1.统卷思路:概览性命题模式 【作答原则】从易到难 【作答策略】题量:10+X+10=120-135 时间:110+10=120 【行政答题策略概述】 【取舍策略】49秒/题-55秒/题(扣除10分钟涂卡) 一题都不放——必死无疑时间并非平均分配 难度有取舍——笑到最后 (130-15)X(100/130)X75%=66.35——易+中 15X(100、130)X25%=2.88——难 66.35+2.88=69.23——总分 1.考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2.考查题型及题量:逻辑填空——20题 阅读理解(片段阅读)——约15题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六大答题技巧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六大答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作为公务员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已成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中最稳定的考试题型。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这部分的题量为40道,是行测五大模块中题量最多的一个模块,所占的分值相对较高。把握好这一部分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 接下来给考生介绍解答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的几项重要技巧。 一、意义匹配法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中,尤其是选词填空题,要注意重点分析词语的意义,包括词语本身的意义,语境意义以及搭配意义。 例题:在当前的涨价风潮中,有的商品确系成本增加而导致的终端消费价格上涨,但是也有不少商品却属于无须涨价之列,只不过看到其他产品涨价,便想搭上涨价的顺风车,为自己私利。这种跟风涨价的势头,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牟取遏制 B. 谋取遏制 C. 牟取遏止 D. 谋取遏止 技巧分析:浏览题干,看到第一空,“为自己私利”,根据这句话的感情色彩应该选用一个贬义词,所以第一个空应填“牟取”。再看到第二空,“遏制”指制止并加以控制。“遏止”指用力阻止根据词语本身的意义,“遏制”更合适,而且,“遏制势头”是固定搭配。故答案为A。 二、选项排除法 排除法关键在于分析选项,由选项本身的正误来确定正确答案。此方法可以在分析题干后仍得不出相应结论的情况下适用。 1、利用常识排除 2、排除表述太绝对或以偏概全选项 3、排除无中生有的选项 4、排除混淆概念的选项:在细节判断题中,选项会常出现混淆时间、混淆数量,混淆范围、混淆逻辑关系等表述。 5、慎重选择推论过度选项:在言语理解的选项当中,许多选项都是从文段当中做出的推论,常见的有,“所以我们不得不”,“因此我们必须”,“我们要”,“人们应该”这样一些说法很明显就是从材料当中得出的一个推论,是来迷惑考生的,这种推论往往是基于考生习惯的一种思维,但他不一定是作者的一个思路,所以选项中凡是推论都要慎重分析。 6、根据感情色彩来排除

言语理解笔记

前提性说明: 主旨做题顺序:看问题定题型——扫描文段靠标志找重点句——看选项找核心语义相同 一、主旨题的实质: 1、选择主要意思作答案,次要的不选; 2、不要对选项抱有任何希望,选择核心语义作答案,求同存异(语义相同即可,可以有不同的表达)。 二、判别方式 “这段话主要讲述”、“对这段文字概括准确的是”、“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文字支持这样一种观点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最能准确概括这段文字核心内容的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注意:“意在说明、表明、强调...”都是主旨题 黄金十六条(独孤十六剑): 一、二大原则: 1、汉语核心语义后置原则:重点在后 2、从形式出发靠标志解题:相当于路标、指示牌——数字、关联词、引号 二、十条核心:解题核心方法 (一)递进的前项不重要,后项是答案 1、不但A 而且B 甚至C :B重要——“甚至”表示程度之深(有夸张意味)c不是答案。 2、不但——替换:不仅、不仅仅、仅仅、仅、除了、不只不独不光不单 而且——替换:也、还、更、重要的、主要的、尤其、特别、依然、仍然关键的核心的(引导答案) (二)假设的不重要,正面论述是答案 代表词:如果、假如、否则、若、倘若 补充:1、A如果B,A要成为答案的条件:A必须是一句完整的结论,如果不是,通过假 设的内容转化成正面的论述是答案。

2、如果A,那么B中,A是重点;如果说A,那么B则B是重点。 (三)引用的不重要,作者自己的论述是答案 1、引用:直接引用:;间接引用 2、也就是说、这就是说、换言之、意味着引导的是答案 (四)转折的前项不重要,后项是答案 代表词:但是、可是、却、不过、然而、事实上、实际上、不是...而是...其实当然只是,遗憾的是 例如:A但B:1、A 2、B 3、A和B 2、3均为答案,1不可作答案 有助于、有利于、推动了、牺牲了、扩大了、强化了、改善了、拓展了...这一类词语出现,我们可以概括为“意义重大”、“重要价值”“重要性” (五)关联词的连用,前面的不重要,最后一个是答案 例如:不但A,而且B,不过C,但是D,尤其E,实际F。——F是答案 (六)因果关系中,结论是答案(注意“结论”非“结果”) 1、区分结论与结果 结论:是论点、主要观点、主旨——人们主观上对客观事实的认识 结果:客观事实——客观上发生的事实 2、因果关系概括方式有三:(1)某某认为什么什么是因为.......(2)“解释”某某的原因;(3)结论词引导的是答案 表示结论的词语:认为、说明、由此可见、看来、总之、所以、因此 (七)举例的不重要,前面一句是答案 举例方式有四种: 1、专有名词举例:人名、地名、事物名称——例如渐学山庄、孔子、北京 2、数字举例:用数字说明问题的,数字本身不重要,用数字说明的论点才重要 3、“据”字结构举例:根据(=按照)、据说、据统计、据调查、据研究 4、普通举例:例如、比如、像、以...为例,...就是证明/例证 例子里面的关联词(但、却等),不重要

行测笔记(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定义、类比)

片段阅读 (一)归纳概括类:主旨概括类、意在说明类、关键词类。 解题方法:(1)关联词法:转折、因果、并列、假设 (2)关键符号:“——”:解释说明;(在副标题中)引申 “?”:提出问题,问号后面为解决问题 “;”:句子的两部分,并列关系 “:”:解释说明,阐明观点 (3)引导词法:“诸如此类”、“事实上”、“使得”、“由此看来”…… (4)反复强调的词:①帮助找中心句(反复强调的词出现在中心句中)②重点词汇 (二)细节类:注意关注:时态、概念、可能性与肯定性、内涵与外延; (三)排序类:①首先分析确定是一体类还是两体类 ②一体类: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首尾顺序排列 两体类:先找出拆分方法,然后对其拆分,再重新排列。 (四)语句、词语理解:遵循就近原则 ①代词:就近原则,即代词在上一句指代的实词 ②实词:结合词语本意看文中意 (五)补充类、标题类:做题方法与归纳概括类一致。 选词填空 (一)解题原则:(1)语境原则:在做题时要注意选择词要符合语境。 大语境:符合题干语境 小语境:某一句或者分句的语境 (2)轻重原则:灵活通过后面可以确定的词语选择前面的词语。 (二)解题要领:①重搭配:注意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固定搭配 ②看色彩: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语体色彩(口头色彩、书面色彩);形象色彩(视觉色彩、听觉色彩、味觉色彩、嗅觉色彩) ③辨词义:注重平时积累,特别是近义词和成语,以及其具体用法 (三)解题方法:片段阅读的解题方法在这里都适用。 演绎推理(逻辑) 题型分类:结论类、论证类 一、结论类:(一)显性结论类: 1.真假推理型:(1)看矛盾:“一真全假,一假全真”。找到各个命题中相矛盾的两项,假 设其中一个为真或为假,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真假。 (2)看反对:“有的……有的”必一真,“所有……所有”必一假。在各个命题中找出存在上反对关系的两项,这两项可以同时为真,不能同时为假,根据条件可以解出。 (3)看包容:“一真前假,一假后真”、“所有推某人,某人推有些”。找出存在包容关系的两个命题,存在包容关系的两项同真同假,由此来判断。

公务员 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归纳

一主旨概括题 主旨概括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进行概括、把握中心主旨。纵观近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可以发现主旨概括题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因此值得考生重点复习。 通常带有“主旨”、“主要”、“核心”、“主题”、“中心”、“概括”等提法的题目可以看做主旨概括题。 【提问方式】:“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对这段文字概括准确的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等。 对于主旨概括题的正确选项要: 一方面要能表达出文中的核心观点;另一方面又要兼顾其他语句的表述容,并进行高度概括总结。 主旨概括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寻找解题思路,即: 一通过行文结构寻找主旨句; 二通过文段容寻找关键词。 下面分别对其进行论述。 一、通过行文结构寻找主旨句 能够承载文段主要容并表明重点的核心语句,我们称之为主旨句。对于主旨概括题,有些我们可以从文段中寻找到主旨句,然后再从备选项中选出一项与主旨句意思最大程度上的匹配,就能得到这道题目的正确答

案。 文段的主旨句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主要有: (一)转折式 主旨句出现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但是”、“可是”、“只是”、“不过”、“然而”、“却”、“其实”、“事实上”、“实际上”等。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语言在表达的过程中是讲求策略的,通过转折这一方式引起对方注意恰好符合这种语用策略。因此考生只要在浏览文段的过程中迅速寻找到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进而找到主旨句即可准确作答。 (二)总分式 总分式通常有以下三种:总领式、总结式和总分总式。 第一种总领式,一般是主旨句出现在段落前面部分,起到总领本段容的作用。 第二种总结式,一般是出现在段尾部分,在一段话结束后都要用结论性的语句总结概括,从而达到重申重点的目的。通常用表示结论关系的关联词表达出来,如“因此”、“所以”、“因而”、“可见”、“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等。 第三种总分总式:这种结构是总领和总结的复合形式,即段首部分总起,中间部分进行分点论述,段尾再进行总结。在总结的位置出一般作为文段的主旨表述出来。考生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去寻找结论型的表述语句,这些语句往往就是该文段的主旨句。 (三)递进式

(完整版)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词语表达作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部分的主要题型,其侧重考查的是考生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的基本能力。下面重点阐述言语理解与表达中词语表达题的解题技巧。 首先是选词填空,对待选词填空这类题,关键点在于应试者必须拥有大量的词汇储备,对常用词的词义、词的用法、词的结构、词的惯用句式应了如指掌。还应将每个词和句意环境联系起来,即在句子中分析、理解词义,这样才能对词义把握得更准确一些。除此之外,应试者应加强自己的语感练习,可通过多读、多写来达到这个目的,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即讲的是语感增强后,含义便会出来了。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一个词只有应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具有确切的意义。换句话说,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把一个词汇理解得准确、具体、透彻。因此,对付这种题型的一个关键是应试者头脑中应当拥有大量的词汇,而且对常用词汇的词义、用法等等都是比较熟悉的;关键之二是应试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整个语句试图表达的意思,也即应当有比较好的语感才行。解答选词填空,应试者一靠理解句义、词义,二靠语感,三靠尝试,即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将每个词都放在空里尝试一下,默念一番;看哪个更通顺、更自然,则选择该词;如果一个词放在空里看着别扭、读着绕口、生硬,便不能选择该词。这种逐一尝试的方法,也可称作排除法。 在这种题型的训练中,语感的强化主要是靠诵读来获得,也就是把每一个词汇放到句子中去,然后默默地诵读一遍或几遍,直到找到语感为止。这是解题的技巧之一。同样重要的是,对每个词汇的准确理解是准确答题的基本条件。如果连词汇的意义都把握不准,是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的。因为对词义的正确辨析必须建立在对每个词语的词义的理解基础上。当然,在本测验中,出现的词汇都将是一些主要的常用词,而不会出现偏僻的词汇。词汇量的增加与对词语的运用能力,尤其是语感,必须靠日常的训练和积累。

言语理解笔记整理

言语理解核心知识点系统总结 第一章片段阅读 第一节中心理解 一.提问方式 辨识标志:主旨、主要、主题、核心、中心、重在、强调、概括 意在、想、推出、告诉、意图 具体提问方式:这段话的主旨是 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强调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这段文字想表达的是 等等…… 二、解题思路 中心句匹配选项 中心句的特点: 1.表达观点——观点句 2.提出对策——对策句 原则:忠于原文,先判断话题,再纠结选项 三、解题技巧 关联词: 1.转折:典型格式:虽然A,但是B。 替换词语:虽然=虽是、尽管、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 答题要点: 1)转折之后是重点。 2)同一主体,不同时间段,强调前后转变。 3)引用+转折,注意把握前后话题。 2.因果:典型格式:因为A,所以B。 替换词语: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因而=故而=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

=照此看来 答题要点: 1)重点关注结论。 2)宏观指代词,有时同样具有总结作用 3. 条件关系 a.必要条件:典型格式:只有A,才B。 替换词语: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 答题要点:条件(对策)是重点 注意:关联词省略的情况 同义替换: 只有A才B = A是B的必要条件/ 必然要求 =A是B的前提/ 基础/ 保障/ 途径/ 方式/ 方法 =不A则不B b.周遍条件:典型格式:无论A,都B。 答题要点:“无论”对前文有总结作用,后边结果是重点 4.并列关系:显性并列: (1)单用:而=又=同样=同时=与此同时=另外=此外= 再说=并且=加上等。 (2)双用: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 有的……有的……;一方面……另一方面…… 隐性并列:标点符号、段落分层、相同句式 答题要点:不分主次、不可偏颇、全面概括 拓展一:引导对策的表述 1.直接引导对策:需要、应该、要求、亟需、应当、务必 2.间接引导对策:为了、如何 3.反面论证法引导对策 拓展二:主体排除法 1.主体:文段反复重现,着重论述的人、物、概念 2.话题:与主体相关的事件 3.答题要点:抓住主体/话题——匹配选项 行文脉络 1.总-分-总:总起-分说-总结/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中心句居首尾。中间为阐释。 (2)对策是重点 2.总-分:中心句+ 解释说明 中心句居首句,承载段落核心。 3.分-总:各种列举+ 总结 中心句居尾句。多为结论或对策。 4.分-总-分:各种列举+ 总结+ 解释说明 背景铺垫举例论证

粉笔学霸笔记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三讲言语理解与表达 理论部分(基础差的同学请先瞧易错题整理部分) 一、主旨概括题 (一) 提问方式: 1、主旨类:中心、主题、中心议题、关键词、核心、主要、重在(观点、介绍、讲述、 讨论、强调、说明) ; 2、概括类:概括、归纳、总结、复述。 (二)解题思路: 1、主旨类:中心思想即重点; 2、概括类:全面(重点+其她)。 (三)重点出现的位置: 1、微观: (1)关键词:①标志词:重要的就是,关键的就是,这使得,有趣的就是;②主题词:核心词。 (2)关联词: ①转折: a、典型格式:强转:虽然……但就是……;弱转: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就是、 当然。 b、替换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但就是:可就是,不过,然而,却。

c、考点:转折就是重点;替换词语可以任意搭配;虽然这一部分可以省略。 ②递进: a、典型格式:不但……而且……;不但……而且……甚至/更/还……。 b、替换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只、不光、不独; 而且:并且、并、也、还、 甚至、更。 c、考点:递进后就是重点;替换词语可以任意搭配;不但这一部分可以省略。 ③因果: a、典型格式:因为……所以……;之所以……就是因为……。 b、替换词语:因为:由于;所以:因此、故而、总之、瞧来、由此可见、综上所 述、概而言之、总而言之、正因如此、有鉴于此。 c、考点:结论就是重点;倒装原因就是重点;替换词可以任意搭配;原因部分可以省 略。 ④必要条件: a、典型格式:只有……才……;除非……才……;应当、必须、应该、需要、 必要、必要条件就是。

b、替换词语: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 否则不……;如果不……那么不……。 c、考点:“才”前就是重点,即必要条件就是重点;“只有”、“除非”可以省略;解决问 题对策的标志词。 ⑤并列: a、典型格式:既……又……。 b、替换词语:就是……就是……;有的……有的……;一边……一边……;也…… 也……;不就是……而就是……;就是……不就是……。 c、考点:并列关系的符号如“;、。”;注意词语,如同时、同样、此外、另外、 与此同时、与、又、以及、及、而;注意杂糅在一起考;注意并列中的两个关系,一个就是并 存,如美貌与智慧,一个就是相对,如好与坏。 ⑥顺承: a、典型格式:首先……然后……;首先……其次……;先……接着……后来……; 先……随后……;……紧跟着……就……;……便……。 b、考点:主旨为A+B+C;与并列的区别在于有先后顺序。 ⑦充分条件:只要……就……;一旦……就……。

言语理解与表达做题技巧窍门

言语理解与表达(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题型 片段阅读和选词填空(国考) 篇章阅读和语句表达(省考) 一.片段阅读(重点) 1阅读顺序: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审设问——考官出题要点 通过这段文字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言外之意)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原文主要内容 读题干——寻找同义替换的选项(很重要) 2题型分类 第一类主旨概括题 1提问方式: A主旨类(找重点):主要强调和说明,核心意思,主要意思,观点,表明,说明,主要讨论谈论,主旨,主要含义,支持的观点,直接论述的观点,旨在说明 B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概括,复述,归纳,总结(主旨最准确的概括) 所谓重点就是解决问题的对策。 2做题原则:寻找文段中的重点(主题句),通常主题句是解决问题的对策,或者是核心的观点,在选项中找到重点的同义替换,不能是引申(一般意图推断类:提问应该是作者最想表达的观点) 3做题方法(两个方面) A从微观入手寻找关联词(标志) 考点一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递进强调后者),既又(并列无强调)不但而且甚至(两级递进强调最后项)a递进之后是重点 b不但=-不仅,不只,不单,不独,不光 而且=也,还,并且,还 更=尤其,特别,甚至,重要的是,核心的是,关键的是 c一级递进和二级递进同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d不但可以省略,而且不能省(因此要学会找到而且),有不但一定有而且,有而且不见得有不但。 反面论证(要强调否则前面的内容) a通过反面的论证来加强正面的内容,本身不重要(阅读时可以省略) b标志:否则,不然,如果不(直接可以往前看) 句子成分分析法——长难句找主谓宾 必须,只有,除非——通常引出解题的对策(同义替换,差异=多样性,必须=必不可少)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转折 考点二因果关系 a结论之后是重点 b因为和由于引导原因,问原因时才看,结论才是重点 c之所以,是因为是倒装,强调原因,原因是主旨重点 d导致,后面是结论,是重点 e所以=可见,看来,因而,因此 考点三举例(数据型,文字型)

粉笔学霸笔记言语理解表达

第三讲言语理解与表达 理论部分(基础差的同学请先看易错题整理部分) 一、主旨概括题 (一)提问方式: 1、主旨类:中心、主题、中心议题、关键词、核心、主要、重在(观点、介绍、讲述、 讨论、强调、说明); 2、概括类:概括、归纳、总结、复述。 (二)解题思路: 1、主旨类:中心思想即重点; 2、概括类:全面(重点+其他)。 (三)重点出现的位置: 1、微观: (1)关键词:①标志词:重要的是,关键的是,这使得,有趣的是;②主题词:核心词。 (2)关联词: ①转折: a、典型格式:强转:虽然……但是……;弱转: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 当然。 b、替换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c、考点:转折是重点;替换词语可以任意搭配;虽然这一部分可以省略。 ②递进: a、典型格式:不但……而且……;不但……而且……甚至/更/还……。 b、替换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只、不光、不独;而且:并且、并、也、还、 甚至、更。 c、考点:递进后是重点;替换词语可以任意搭配;不但这一部分可以省略。 ③因果: a、典型格式: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b、替换词语:因为:由于;所以:因此、故而、总之、看来、由此可见、综上所 述、概而言之、总而言之、正因如此、有鉴于此。 c、考点:结论是重点;倒装原因是重点;替换词可以任意搭配;原因部分可以省 略。 ④必要条件: a、典型格式:只有……才……;除非……才……;应当、必须、应该、需要、 必要、必要条件是。

b、替换词语: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 否则不……;如果不……那么不……。 c、考点:“才”前是重点,即必要条件是重点;“只有”、“除非”可以省略;解决问 题对策的标志词。 ⑤并列: a、典型格式:既……又……。 b、替换词语:是……是……;有的……有的……;一边……一边……;也…… 也……;不是……而是……;是……不是……。 c、考点:并列关系的符号如“;、。”;注意词语,如同时、同样、此外、另外、 与此同时、和、又、以及、及、而;注意杂糅在一起考;注意并列中的两个关系,一个是并 存,如美貌与智慧,一个是相对,如好与坏。 ⑥顺承: a、典型格式:首先……然后……;首先……其次……;先……接着……后来……; 先……随后……;……紧跟着……就……;……便……。 b、考点:主旨为 A+B+C;与并列的区别在于有先后顺序。 ⑦充分条件:只要……就……;一旦……就……。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片段阅读答题技巧

密招抗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片段阅读答题技巧 密招抗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片段阅读答题技巧 —— 2-1-3分步解题法 无论是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省市公务员考试,都对考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体现在试卷中就是题量大、时间短,要求每道题目的平均作答时间仅在40~50秒之间。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考生在处理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文段时切记一定要按照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解答,否则就可能造成误选或浪费时间。 一般一道题目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原文)——1 请问×××××××××××××××××××××××?(问题)——2 A.××× B. ××× C. ××× D. ×××——3 【纠错】很多考生都会按顺序阅读,即先看原文的内容,然后阅读一下问题,最后看完选项再回到原文中进行寻找、对比,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点睛】科学有效的阅读顺序应该是2-1-3分步解题。在时间有限,效率关键的前提下考生应该首先从“问题”入手,根据提问的方式确定考查题型与考查要点,之后有的放矢地阅读原文,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找提问的相关答案和语句所在,最后查看选项并进行对比,选择最大程度地吻合原文的选项为正确答案。这就是我们的2-1-3分步解题法。 ——同义替换法 很多考生在对比原文与选项时往往徘徊不定,并为选择错误的答案而苦恼不已。实际上这是因为考生没有揣摩到出题人的心理。作为公务员选拔的考试试题,必然要体现出考试的效度与难度,因此在设置选项时必定会出现迷惑性与干扰性,在此基础之上通常为了保持试题的难度,出题人会将原文中需要命题的语句用另外一种语言形式即同义替换的方式表达出

(完整版)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言语模块概述 1.各类考试中言语所占比重 2.言语模块总分 3.言语模块作答要求 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 1. 考查能力: 2. 考查题型及题量: 3. 时间管理: 4. 题型综述: 片段阅读 语句表达 1.主旨概括题 2.意图判断题 3.标题填入题 4.细节理解题 5.态度观点题 6.词语理解题 7.代词指代题 1.语句排序题 2.语句衔接题 3.结语推断题 逻辑填空 1.实词辨析题 2.成语辨析题 5. 考试学相关的命题原理: (1)题干的来源和选择 (2)提问方式的设置 (3)正确答案和干扰选项的设置 6. 做题顺序 (1)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明确题型分类)(寻找正确答案的标志) (2)正确答案的标志——精简压缩/同义替换 【原文 1】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 【选项 1】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原文 2】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

(3)干扰选项的设置 ① 无中生有 ② 概念混搭 ③ 曲解文意(各种偷换,如概念、主体、时态等等) 言语秒杀十五大技法 言语技法 TOP1:主体排除法 言语技法 TOP2:成分分析法 言语技法 TOP3:指代引导法 言语技法 TOP4:表达倾向法 言语技法 TOP5:标点符号法 言语技法 TOP6:分步解题法 言语技法 TOP7:替换压缩法

言语技法 TOP8:背景铺垫法言语技法 TOP9:援引观点法言语技法 TOP10:举例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1:反面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2:原因推断法言语技法 TOP13:选项差异法言语技法 TOP14:排同求异法言语技法 TOP15:相对绝对法一、逻辑填空

言语理解答题技巧

“朱沅算子法”主要是指依靠算子解题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算子,就是一些对语义起运算作用的词。包括副词、连词、时间名词、介词等等。有时还有一些实词。 朱沅算子法遵循两个基本原则,这就是 1.从形式出发,用标志解题 2.汉语的“核心语义后置”规律 例子: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言下之意则是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笔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它给美既赋予善的品格,又赋予真的品格,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概而言之,中国古典美学在对美的认识上,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 A 正确而不流行 B 流行而不正确 C 新颖而不流行 D 流行而不新颖 我们先看题目要求:“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这里不是问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而是评价型题目。如果?****鄣阈偷奶饽浚 饫锟隙ㄒ 庋 省巴ü 舛挝淖治颐强梢灾 溃 髡叩墓鄣闶恰薄U庋 幼盼颐蔷脱杆黉 浪母鲅∠睿 纯粗饕 窃谑裁绰塾蚰诘摹R豢矗 *****赜凇罢 贰⒘餍小倍 缘摹;赝罚 牢亩危 坝幸恢趾芰餍械摹 保 谝痪浠案嫠呶颐橇艘桓稣庋 男畔ⅲ 馐且坏馈靶榛我?****”型题目,“很流行”肯定是作者想要批判 的,回头看看选项,B、D与这个一致,马上排除!再回头看文段,“笔者认为,”快速向后浏览,发现直到最后都是作者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没有第三方来证明他的正确与否,因此,选C。 这里有一个问题,算子是什么?在这里,算子是“有一种”、“流行”、“笔者认为”。当然,在浏览文段时,有的同学可能很慢,告诉这些同学,浏览的时候,你不要细看文字,一扫而过即可。抓住最想要的东西就行了。 言语理解的杀手锏——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2673273.html,朱沅老师的“十不看” 强调“扫描式阅读”,“能省则省”,这一点大家都感到不好接受,恐怕自己遗漏了信息,不过,事实证明,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朱沅老师说:凡是见到以下的算子,后面的内容皆可不看! 1.“否则” 2.“假如”、“如果”、“好像”、“从表面看” 3.“人们认为” 4.“尽管”、“不可否认”、“虽然”、“似乎” 5.“不管……、还是……” 6.“能使” 7.“不仅仅”、“不仅” 8.“在”、“通过(表示手段、方法)” 9.“为了”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辨析-笔记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辨析-学习比较 (1)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2)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3)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4)不遗余力:指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5)分毫不差:形容没有一点差错。近义词:丝毫不差 (6)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不肯轻易出手。 (7)大势所趋: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8)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 (9)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不必要的事发生。 (10)万全之策: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 (11)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12)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13)齐心协力:指的是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14)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15)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是故步自封的同义词。 (16)渐入佳境: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风景、情趣等逐渐深入而达到美妙的境地。 (17)老调重弹: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 (18)稳操胜券:指有把握取得胜利。 (19)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20)循序渐进: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1)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22)稳扎稳打:也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 (23)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24)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25)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26)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27)回头是岸: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 (28)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29)遥遥无期:形容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实现的可能性很小。 (30)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31)遥不可及: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 (32)老生常谈: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33)多谋善断:很有智谋,又善于判断。 (34)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说法。 (35)经验之谈:言谈有实践作为根据,切实可靠。 (36)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37)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38)爱憎分明: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39)天方夜谭: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

10.言语理解类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总结

言语理解类试题解题技巧与规律总结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所给的文字材料较长,主要是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比较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言语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言语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这项考题的题型有四种。 其一,词语替换。先列出数个句子,随后在每个句子下面给出四个选项。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替换句中划线的部分,尽量使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 其二,选词填空。先列出数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的地方留出空格,要求考生从题后所给的4个词中选出一个填入空格中,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同义词或意义相近词的词义的辨析。词语替换与选词填空题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同义词和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做题时,切记一个基本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从整个句子中把握字义、词义。例如下面一道词语替换题:送货上门当然是促销的一个好办法,但如果我们送上门去的不是优质品,甚至是假冒货,又怎能受到客户的“欢迎”呢?此题要求从下面4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替换“欢迎”:A、垂青,B、青睐,C、表扬,D、好感。只有用“青睐”替换“欢迎”,最能保持句子的原意,故答案为B。又如另一道选词填空题:旅游胜地名泉多,但“天下第一泉”就有四处。而《神州名泉》一书列为天下第一的名泉竟达

十处。到底谁是第一,恐怕陆羽再世,也会感到_____的。四个答案“A、苦恼,B、怅惘,C、劳神,D、难断”中,只有“难断”最能准确地表达原意,故答案为D。 其三,词句表达。先给出四句话,其中只有一句是表达完全正确的,其余三句都是病句,要求考生选出正确的一句来;或者是先给出的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有歧义(既可以这样理解,又可以那样理解),其余三句都是正确的,要求考生选出有歧义的一句来;或者是对长句进行正确的理解,即先给出一个复杂的长句,然后针对长句的意思提出四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长句的意思在四个问题中选出其中正确的一句来。此类题注重考查考生对于语气、词序、语法结构等言语表达的理解程度。答题时,主要是用“紧缩法”,即用找句子主干的办法,把长句缩短简化,分出基本成分与连带成分,然后逐项检查其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恰当,次序是否合理,定语修饰的主体是否明确等。 有这样一例。找出下列四句话中有歧义的一句:A、他父亲最近到云南去考察工作;B、新来的老张的助手登台唱了一首歌;C、房管所的门外停着一辆大卡车;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一辆接着一辆驰过。选项B中“新来的老张的助手”中不知道“新来的”是修饰“老张”还是修饰“助手”的,即定语修饰的主体不明确,故正确答案为B。 其四,阅读理解。每道题包含一段短文,短文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考生要从所给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来,完成这一陈述。阅读理解重点考查考生对文字材料的准确理解和归纳、分析、提

言语理解与表达超全面知识点概括

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 【考查能力】 理解→片段阅读+ 篇章阅读 表达→选词填空+ 语句表达 【做题顺序】 审题干→读题面→看选项作对比 【正确答案的标志】 转换的两种模式: ▲同义替换 ▲精简压缩 片段阅读 知识点:主旨概括题 【辨别标志】 ▲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主要等)的是? 主旨类:找重点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重点是第一位的,其他其次,择优原则) 【做题原则】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文章结构 微观(关联词语)▲逻辑标志 知识点:递进复句 【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典型例句】 1)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总结】 ▲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技术链接】▲反面论证法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否则”,反面论证,起到再次强调先前论述的正确性,之前的内容也就是文章重点所在。} 知识点:成分紧缩法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标志词:的→定语(前置)(重点)地→状语(前置)得→补语(后置) 知识点:转折复句 【典型格式】虽然……,但是……(强转折)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弱转折) 【关联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总结】 ▲转折复句重点在转折之后。 ▲弱转折与强转折同现时,强转折是重点。 知识点:观点援引法 ▲援引目的:为了引出之后作者的观点,援引之后的语句很重要。 ▲援引类型:正向援引(如:正如) 反向援引(一家之言,如有一种看法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人认为、 人们认为、传统认为) 知识点:因果复句 【典型格式】因为……,所以…… 【关联词语】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因而=可见=看来=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 =概而论之 【特殊格式】之所以……是因为、导致、造成、使得、致使 【总结】 ▲正常语序下,原因为结论服务,结论之后是重点。 ▲“之所以……是因为”通过倒装的形式来强调原因,符合汉语核心语义置后的原则。 ▲注意不能因果倒置。 【技术链接】▲举例论证法 ▲例子的作用是证明前后出现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例子可以由数据、故事、事例等来充当。 ▲标志词:例如、比如、、、、为例、、、、就是一个例证等。 ▲围绕举例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知识点:必要条件复句 【典型格式】只有……,才…… 【关联词语】显性:只有=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除非=如何=怎样等 隐性:才{尤其要注意“才”,其实是隐含了“只有……才”这样的结构} 【典型例句】 1)传统相声艺术只有回到群众,回归生活,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

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答题之关键词法

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答题之关键词法事业单位 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考生想要取得高分就要勤于练习,从练习中总结方法与技巧。今天中公教育团队给考生介绍下言语理解答题技巧中的关键词法,希望考生们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关键词是指句子或文段中存在的能够对理解其内容有重要作用,并对找出题目答案有帮助的字或词。 ①抓高频实词 要抓住在文段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也包括与它内涵相同的词,这样的词可能告诉我们该文段谈论的对象是什么,中公教育提醒大家在做片段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出现频率高的实词格外注意。 ②看副词 找通常在句子或文段中起强调、突出或转折作用的副词。遇到含有副词的句子或文段,中公教育提醒考生一定要重点关注。 ③锁定关联词语 关联词是在语句中起关联作用的词语。有关联词的地方往往是文意的重点所在。 其中包括: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语、表示因果的关联词、表示选择的关联词、表示假设的关联词语等。 【例题】美联储为了解决美国储蓄量不足的问题,维持美国经济运转,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大量发行美元。美国用这种方法来投资,维持很高的生活水平,但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美元发行过度导致美元贬值,贬值的损失由所有持有美元的国家来承担。然后再来做强美元,损失就实现了转嫁。美国的有识之士认为,美国的这种做法不仅会害了自己还会害了世界。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美联储为了维持美国经济运转而大量发行美元 B.美联储大量发行美元的措施将会导致美元贬值 C.美元的过量发行会造成流动性泛滥,影响世界经济

D.美国加大发行量来维护美元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 【中公教育技巧解说】“不仅……还”表示递进,强调后者。由此可知,本段材料主要讲的是美联储过量发行美元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故答案为C。

2016年国考省考言语理解与表达整理笔记(齐全)分析

2016年国考/省考笔记整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一) 一、常见的题型: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 (选词填空、语言表达、阅读理解) 二、试题的设计 (一)题目构成三要素: 1、提问 2、材料 3、选项 解题顺序:先看提问,再看材料,最后看选项。这样节省解题时间,解题时间建议是每题控制在50秒以内,甚至在40秒以内,遇上材料较长或较难题目可用1分钟,超出一分钟建议直接略过不要再停留。 (二)题型分类 1、阅读理解题:(1)主旨理解(2)细节理解(3)语句理解(4)接语选择 (5)标题选择(6)态度理解 2、逻辑填空:(1)实词(2)成语(3)虚词(4)混搭 3、语句表达:(1)语句排序(2)语句衔接(3)语句歧义句辨析 4、语文知识题型:如病句等 三、言语的地位 (1)题量:一般在25-50题之间,分国考、省考、事业单位都不一样,但是此部分算是整张试卷最重要的题型部分,如果此部分能够达到80%以上的正确率,这样几乎能够确保行测65分以上,其他部分再把握一下能够达到行测70分左右。 (2)分值:一般在于0.8分/题,一般40题省考题占到32分至少。 (3)难度分布,80%题型简单,10%中等,10%偏难,因此争取拿下80%简单题目。 第一节言语的思维 一、统领大意 二、定位关键词——引导词、暗示词 1、关键词:并列词、递进、条件、因果总结、转折、顺承 2、情态词:有趣的是,难道、有意思的是 3、援引词:即加双引号,“”内的词 4、语意重点呈现——顺理成章 某些关键形容词:重要、关键的是 三、掌握顺序 1、先看提问,再看材料,最后对应分析选项 2、思路顺序:先正向思考,再反向思考——先细节再排序最后多词选择 四、判断最佳 好——更好:语意吻合、选项间最佳(贴近要求) 坏——更坏 第二节言语的圈套 一、圈套的成因

2014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顾斐老师内部讲义精华版)

2014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顾斐)(内部讲义)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 【考查能力】 理解 片段阅读 + 篇章阅读 表达 选词填空 + 语句表达 【做题顺序】 审题干 读题面 看选项作对比 【正确答案的标志】 转换的两种模式: 同义替换 精简压缩 片段阅读 知识点:主旨概括题 【辨别标志】 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等)的是? 主旨类:找重点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重点是第一位的,其他其次,择优原则) 【做题原则】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 文章结构 微观(关联词语) 逻辑标志 知识点:递进复句 【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 【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典型例句】 1)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 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总结】 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技术链接】 反面论证法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知识点:成分紧缩法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