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钻孔编录

钻孔编录

钻孔编录
钻孔编录

1.钻探工程地质编录

鉴发探矿工程定位,机械安装通知书,开钻前机台应准备好岩心箱,岩心隔板,岩心牌,毛笔,油漆,简易水文观测工具及各种必要的表格。地质编录人员会同有关人员共同检查钻机安装质量,校对钻孔位置,方位,倾角及其他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合格后,下发施工通知书,方准开钻。

钻孔开钻后,钻机各班记录员要进行岩心清洗整理,编号和简易水文观测记录,岩心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放入岩心箱中,回次间用岩心牌隔开,没有取得岩心的回次,也要填写岩心牌,专门捞取的岩心,因再填一个岩心牌,并在其背面加以说明,岩心牌用2H_4H铅笔填写,塑料岩心牌用刻字笔填写,对长度大于5和虽小于5,但较完整的岩矿心,均用油漆进行编号,编号格式为101/3,分式整数表示提取岩心的回次数,分母表示回次的总块数,分子表示岩心在总块数中自上而下的顺序号,岩心箱旁写上矿区名称,钻孔编号,其至深度,起止岩心编号及岩心箱的顺序号,最后一箱要写上“终孔”二字,地质编录人员在钻机现场进行编录。

根据钻探班报表,钻具记录参与校对孔深,定期丈量钻具验证孔深,测斜等。

检查岩矿心长度及编号是否准确无误,岩矿心是否颠倒混乱以及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情况等。若发现岩矿心有人为拉长现象,应重新测量,查明原因,并通知当班记录员修正。在此基础上,编录人员要进行岩矿心详细观察描述,为了避免重复,可按不同岩心,不同的矿层或矿石类型进行分层记录,逐项填入钻孔地质记录表中,并将回次岩矿心分层情况在备注栏中予以注记,格式为回上层岩矿心长及其代号

次号。_

下层岩矿心长及其代号

厚度大,单岩(矿)层必须进行系统观察,以免遗漏地质现象,可隔几个回次描述一次。

①岩矿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化特征,蚀变现象,接

关系,构造破碎情况及次生变化等。

②测量标志面(层面,片理面,裂隙面,条带,接触界线等)与岩心轴夹角。

③选择有地质意义且具代表性的岩矿心,作大比例尺素描图,以补充文字描述的不足。

岩心描述要做到繁简适度,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对矿(层)体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构造部位等重要地段详细描述。

按《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范及方法》对岩矿心进行劈样,记录装袋,标签,编号,称重,填表后应及时对矿心进行进一步观察,必要时应进行补充描述,以便充实地质记录的内容。及时送样岩心劈样后将保留的那一半岩心用油漆写上原编号。

根据所取得的实际资料,随时制作勘探线剖面草图和钻孔柱状图,并根据新增资料推测未钻的下端的地质情况,据此及时修改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勘探线剖面图,钻孔柱状图,指导施工。当遇到矿层以上的标志层或其它矿化特征预示即将钻到矿层时,地质编录人员要及时通知机长或当班班长,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钻探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及时检查机台是否在设计间距进行了弯曲度的测量,测的结果是否合乎要

求,探矿测斜人员和机长应将其测量结果及时填入规定的表格中,钻孔弯曲超出规定要求时,应及时提请分队,总工办协商解决。

计算岩心采取率,矿层(含矿层,矿化蚀变带)及其顶板(3m__5m)要计算回次采取率。分层岩心长

计算公式为:分层采取率×100℅

分层进尺(分层底板孔深-分层顶板孔深)

本回次岩心长+本回次残留岩心长(或-上回次残留岩心长)回次采取率= ×100℅

本回次进尺

在未进行残留岩心测量或残留岩心测量不准时,某个回次银有残留岩心使岩心长度大于进尺时,残留岩心处理方法可参照下面办法进行。

①在岩心完整时,以本回次岩心采取率为100﹪,将超出部分退到上回次计算,如继续超出,可继续上推,一般不能上推五个回次,如继续超出,应寻找原因,再次处理。如岩心破碎或为砂状,粉状和不痛一岩心中钻进用反循环取心工具采取的岩心,一般不能上推。

②允许同一岩性段五个回次之内进尺长度之和大于或等于相同回次岩心长度之和,然后计算回次平均采取率。

计算换层孔深

㈠在一个回次内岩层换层有下列情况

当回次采取率不足100﹪,计算公式为:

本回次上层岩心长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上回次残留岩心长+

本回次采取率当回次采取率为100﹪时,按下列公式:

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上回次残留岩心长+本回次上层岩心长

㈡两个回次间换层有下列情况者

⑴当换层回次采取率不足100﹪时,公式为:

上回次岩心长+上会次残留岩心长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上回次残留岩心长÷

上回次采取率

⑵当换层回次采取率为100﹪时,计算公式为:

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上回次残留岩心长

⑶空回次换层时,公式为:

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空回次进尺的二分之一(是否二分之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换层孔深的计算方法以及采用的公式目前较多,只要符合实际情况和计算准确,可采用其它计算公式和方法。

岩矿心经过镜下鉴定和化学分析之后,及时根据鉴定分析结果,对原地质记录进行必需的补充修正,重要的地质现象要进行大比例尺素描。

当矿体(层)或顶底板岩心采取率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地质编录人员填写补采岩矿心通知书通过地质组提出,经项目技术负责或总工批准后由机台执行。

钻孔结束后,根据钻孔地质记录编制钻孔柱状图,勘探线剖面图,比例尺的选择,以能清楚的表示主要地质现象为宜,一般为1:200――1:500。为

了减少图件的长度,对岩性简单的厚大岩层,采用缩减法处理,图件制作按有关规范执行。钻孔柱状图除必须有的地质内容外,还应有图名、钻孔编号、孔口坐标、钻孔倾角、钻孔方位、钻孔弯曲度测量结果表、责任栏等(还可根据任务增减其他内容)。

对钻孔设计目的、施工结果、钻孔质量评述、地质矿产特征,主要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编录地质小结。

单项探矿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地质情况与预期设计有出入或其他原因,需部分改变原设计时,地质编录人员通过地质组提出,经项目技术负责批准后,发出变更任务通知书。

探矿工程终止施工前,地质水文(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参加)探矿技术人员会同施工有关人员检查工程质量,如已达到设计的目的,所取得的资料齐全、数据无误、地质编录人员填写“探矿工程中之通知书。”钻孔工程经项目技术负责批准后终止施工。

钻孔工程完工后,经检查如未达到设计规定的质量标准或合同书约定的质量标准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决定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需要推倒重来的,由项目承担分队提出意见,报总工办批准。探矿工程未经验收钻孔不能封孔,施工设备一律不准拆迁。

在所有探矿工程的起点(或孔)井口。均要里桩或埋后,用红漆写上或刻上工程编号,并测量其坐标。

将完工后的探矿工程及时登记在探矿工程登记表内。

系统整理、校对、提交每个探矿工程结束后应完成的地质资料钻孔柱状图,勘探线剖面图(根据需要而定),装订好的钻孔地质记录表,钻孔结构、孔深校正、弯曲度测量登记表、钻孔各种采样登记表、各种鉴定、试验、分析报告、检疫水文地质观测资料、物化探测井资料封孔记录表、钻孔质量验收报告、钻孔地质小结(视具体情况编写),岩矿心标本等实物和资料照片等。

8、钻孔质量要求

要求金刚石钻进最终孔径不得小于6㎜。

⑴岩矿心采取率:要求岩性分层采取率不低于65﹪,矿层及顶底板3—5。00m内的矿心平均采取率不低于75﹪,其中采取率低于75﹪的连续长度不得超过5。00m,否则须采取补求措施

⑵钻机弯曲度:钻机均需系统测量弯曲度,每钻进50m测量一次见矿和终孔时需要加测,测量结果及时提交编录人员要求斜孔每100m进尺不超过3°,直孔每100m进尺不超过2°,可累计计算,钻孔方位最大误差终孔时偏离勘探线不超过10m。

⑶孔深校正:要求每100校正一次,穿过矿体,下管前和终孔时必须校正孔深,允许误差为千分之一,若超差要及时查明原因,进行消除,查不出原因时,在超差孔段进行消差,报表以配赋后的孔深进行改正。

⑷封孔:要求用水泥封孔,孔口竖立水泥桩固定、标记,注明线、孔号。

⑸简易水文观测:要求钻孔进行水位和冲洗液消耗观测,每次提钻后和下钻前各观测一次,停钻超过4小时,每小时观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下钻到底和提钻前关水泵时各观测一次冲洗液消耗量,观测按会次连续进行,冲洗液循环系统严禁漏水,不得用泥浆池代替水源箱及成沉淀箱,钻进过程中遇到涌水、漏水、坍塌掉块、溶洞及钻具陷落等现象,应准确记录其位置。

⑹原始报表:原始报表包括班报表,水文报表,岩性牌、岩心和岩性箱

编号等,要求真实反映生产情况,做到及时、准确、详细、整洁。

11.2 钻孔地质编录

钻孔编录工作,应随钻孔施工进度在钻探施工现场及时进行,在预计见矿井段,编录人

员要跟综指导,确保钻探质量。

11.2.1 检查整理岩矿心

11.2.1.1 检查钻孔施工记录

在编录前,编录人员应详细检查钻探班报表、包括“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见

附录B中表B.7)“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见附录B中表B.8)中记录的回次进尺、井

深、有关水文观测数据等是否齐全、准确。

11.2.1.2 检查整理岩矿心

在施工现场,将岩心箱依井深顺序排列。仔细检查岩心长度及编号是否正确,岩矿心摆放有无拉长现象,发现岩矿心顺序有颠倒的,应予以调整,发现破碎的岩矿心有人为拉长现象时,应恢复到正常长度后重新丈量,并通知机场当班记录员更正班报表。

11.2.1.3 检查岩矿心样品签

确保岩矿心样品签(见附录B表B.11 )的孔深、进尺、岩心长度、回次号等数据准确无

误。

11.2.1.4 岩矿芯编号

将>10cm 的岩心及>5cm 的矿心编号,用红油漆(或防水符号笔)写在岩心或矿心上。

岩心编号用代分数表示:分数前面的整数代表回次号,分母为本回次中有编号的岩心总块数,分子为本回次中第几块编号的岩心。

3

例:某孔中第5回次,有7块编号的岩心,其中第3块编号为5 。

7

11.2.1.5 岩矿心拍照

在检查、整理岩矿心后,应将每箱岩矿心依次用数码相机拍照存档。

11.2.2 观察记录

11.2.2.1 分层

尽可能对全孔或较长井段的岩矿心进行综合观察分析,按矿区厘定的分层标准进行岩矿

心分层。例如:某钙芒硝矿区ZK402孔中,按不同的岩性、矿石类型划分出:第四系冲洪积

层、紫红色泥质白云岩、紫红色白云质粉砂岩、中—细晶钙芒硝矿石、紫红色构造角砾岩、粗晶钙芒硝矿石、紫红色粉砂质粘土岩、紫红色白云质泥岩等8种岩性的17个分层。

在第一分层结束后放入一个分层标签(见附录B中表B.10 )或分层隔板,如遇分层界线

刚好在某一段完整的岩心中时,则用钉锤或劈样机自分层处将岩心劈开后放入分层标签,见图35。

图35 完整岩心分层示意图

11.2.2.2 记录回次数据

34

----------------------- Page 41-----------------------

a)填表。由浅入深,依次将每一个回次的编号、起止孔深、岩心长度、残留岩心、进

尺、采取率等记录与附录B 中表B.9 “钻孔回次记录表”的相应栏目内。其中:“止孔深”

应为经过校正的孔深;“岩心长”应为经过编录人员检查、整理并认可的实际岩心长度。

b )残留岩心的处理。残留岩心的长度一般以施工人员测量为准,当未进行残留岩心测量或残留岩心测量不准,使其岩心长度大于进尺时,残留岩心可按下面办法由编录人员进行处理。见图36。

图36 残留岩心处理图

①在岩心完整时,以本回次岩心采取率为100%计,将超出部分推到上回次计算,如继续超出可继续上推,最多只能上推三个回次。

例:第9回次进尺4m,岩心长4.9m,大于该回次进尺0.9m的岩心作为残留向上推到第8

回次(第9回次采取率现为100%)。

第8回次原进尺4.5m,岩心长4.2m,现加上第9回次上推的0.9m残留岩心,则岩心长为

4.2+0.9=

5.1m,超过进尺0.6m继续上推至第7回次,则第8回次采取率现为100% (该回次原

采取率93%应更正为100%)。

第7回次原进尺4m,岩心长2.9m,采取率73%,现加第8回次上推的0.6m残留岩心,则

岩心长为2.9+0.6=3.5m,采取率为88%,岩心长度小于进尺,无残留上推,至此,第9回次

残留岩心处理完毕(第7回次原采取率73%,应更正为88%)。如残留岩心处理中,上推三

个回次后继续超出,应寻找原因,再作处理。

②如岩心破碎为砂状、粉状和不在同一岩性中钻进而用反循环采心工具采取的岩心,一般不准上推。

c)回次采取率计算

①当同一岩性段内,连续五个回次的总进尺大于或等于该岩性段岩心总长度时,要计算

五个回次平均采取率(“进尺”为本回次止孔深减上一回次止孔深,如本回次止孔深89.63m,上回次止孔深为85.24m,则本回次进尺为89.63-85.24=4.39m)。

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矿层(包括含矿层、矿化蚀变带)及其顶板3~5m要求计算

回次采取率,方法如下:

本回次岩心长

回次“采取率”=×100%

本回次进尺

11.2.2.3 记录分层数据

按附录B中表B.12 “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的要求填写分层数据。

分层数据应对应于表中左侧的回次位置填写。

如在第2回次中分层,则对应于2回次横格中填写序号:为本分层的顺序编号。

回次岩心长:为本分层所处回次内属该分层的岩心长度。

35

----------------------- Page 42-----------------------

如图37中第2分层底界在第7回次的7 2 至7 3 岩心之间岩心长为1.3+1.2=2.5m 。

4 4

在一块岩心内部分层也如此处理。

图37 回次岩心计算图

11.2.2.4 换层孔深计算

从一个分层变换为下一个分层时称为“换层”,换层时所处钻孔深度称为换层孔深。根

据换层所处位置不同,分为:回次内换层、回次间换层及空回次换层三种情况计算换层孔深。

本回次上层岩心长a)某一回次内换层时,换层孔深=上回次止孔深+

本回次采取率

如图38。

图38 5 回次内换层孔深计算示意图

b )2回次间换层时,换层孔深=上回次止孔深,如图39。图中,在5回次,6回次之间换

层5回次无残留岩心时,换层孔深=5回次终止孔深=25m。5回次有残留岩心时,

换层孔深=5回次终止孔深-5回次残留岩心长=25-0.2=24.8m。

图39 两个回次间换层孔深计算示意图

36

----------------------- Page 43-----------------------

c)空回次换层时,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空回次进尺的二分之一,也可根据上

下层岩石的相对硬度、破碎情况确定合适比例,如图40。

图40 空回次中换层孔深计算示意图

分层厚度=本分层底板的换层井深-前一分层底板的换层井深。

图41 中7 层厚度=135.43-128=7.43m

分层岩心长

分层采取率=×100%。

分层进尺

5.8

图41 中7 层采取率=×100%=78%。

7.43

图41 分层采取率计算图

分层计算结束后,将有关数据填入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的有关栏目中,同时将换层孔深

填入“岩矿心分层标签”见附录B 表B.10。

11.2.3 地质描述

应在仔细观察岩矿心的基础上进行。主要观察岩矿心中的矿层(矿化层)及顶底板,矿

化蚀变带、构造部位及分层界线等,并将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测量的数据等记录于附录B 中

表B.12 “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中。

11.2.3.1 岩矿石定名

地质描述前,首先应给岩矿石定名。定名一般以一个分层为单位,名称应能反映出岩矿

石的颜色、构造、结构、矿物成份及矿化等基本特征。定名时,要根据分层中岩矿石种类、

主次及分布特点定名,有以下几种情况:

a)分层岩性基本上只有一种,可单一定名。

例:深灰色中粒条带状斜长辉石岩型稠浸状钒钛磁铁矿。

b )分层中出现两种以上岩石呈互层状产出,可复合定名。

例:深灰色中粒条带状斜长辉石岩型稠浸状钒钛磁铁矿与灰色中细粒流状辉长岩型稀浸

状钒钛磁铁矿互层。

c)分层中出现次要岩石夹层,复合定名。

37

----------------------- Page 44-----------------------

例:深灰色中粒条带状斜长辉石岩型稠浸状钒钛磁铁矿夹(也可为“间夹”、“偶夹”)灰色中细粒流状辉长岩型稀浸状钒钛磁铁矿。

11.2.3.2 观察及描述的主要内容

a)岩石特征。岩石颜色(原生及风化颜色)、构造(层状、片状、板状、流纹状、流

状、条带状)、结构、矿物成份、风化特征(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带)及其它物理性质(光泽、断口、硬度、比重)等。

b )蚀变特征。蚀变岩石类型、蚀变带内蚀变矿物的变化、蚀变带与矿化或矿体的相互

位置、空间关系等。

c)矿化特征。矿化的种类、矿石特征、矿层、矿层与顶底板接触关系,产状(测量矿层顶底板介面轴夹角,测量矿石原生构造的轴夹角等)等。

d)次生构造。断裂、褶皱、节理、劈理、破碎带的特征、类型、产状及后沉积作用构造,如结核、瘤块,裂隙充填形成的岩墙等。

e)古生物及遗迹化石。观察和收集古生物、古生物遗迹化石产出层位、化石种类及分布特征等。在观察岩心时,对一些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要作大比例尺素描图或照相、录像。

f )测量标志面与岩心轴夹角

岩心轴夹角是了解地层、矿层(体)、岩(矿)脉,地质构造的倾角,编制地质剖面图、

计算地层和矿层(体)厚度的基础数据。通常用量角器法测量,步骤如下:

首先找出要测量的标志面在岩心上的总体方向,找出标志面在岩心上的最高与最低点。(可用红、蓝铅笔划一条线),如图中AB;

将岩心柱面(图中CD)紧靠岩心隔板;

将量角器的零度边(图中ab)与标志面(AB)平行,同时将量角器的0点与标志面(AB)

同岩心柱面(CD)的交点(0)重合;读出岩心柱面在量角器上的读数(70°)即为轴角。

见图42。

图42 测量轴夹角示意图

11.3 钻孔资料整理

11.3.1 文、图、实物资料整理

a)对野外记录的数据、素描图上墨。

b )检查文字记录中,是否有错字、漏字、专业用语是否准确,修正其错误。

c)核实各种数据,计算、整理样品、标本,包括编号、登记、包装、填写送样单等。

11.3.2 编制钻孔柱状图

38

----------------------- Page 45-----------------------

在资料整理的同时,根据编录的地质资料,包括岩性、分层、断层、矿化、蚀变、轴夹角,钻孔方位及倾角等,绘制钻孔柱状图。

钻孔柱状图按图A.7图式及内容制作。

钻孔柱状图采用矿区统一图例。

比例尺各矿种要求不一,一般采用1 ∶100~1 ∶500。

若钻孔中某一岩性段过大时,可以采用压缩法绘图。即这一段的岩性花纹可不按实际井深或

厚度绘制,在岩性花纹中用两条断开线表示缩减,两条线之间为4cm,见图43。

11.3.3 编制原始地质编录小结

图43 压缩钻孔柱状图绘图法

11.4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

a)音像记录表

b )坑道、钻孔概况表

c)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

d)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

e)钻孔采样登记表(见附录B 表B.13 )

f )标本登记表(见附录B 表B.18)

g)鉴定及测试成果

h )钻孔柱状图

i )岩矿心音像记录载体

j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小结

39

----------------------- Page 46-----------------------

k )钻孔质量验收报告(见附录B 表B.14 )l )孔位坐标定测成果

水文地质钻孔编录表格[全套]

钻孔施工报告 项目名称: 孔号: 位置: 坐标: 孔口标高: 施工单位: 机长: 现场技术人员: 钻探时间:自:年月日 至:年月日

目录 1、设计书 2、地质技术予设 3、开孔通知书 4、岩心编录 5、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6、抽水试验结构记录 7、抽水前静止水位观测 8、钻孔抽水试验观测记录 9、钻孔抽水试验恢复水位观测记录 10、钻孔(井)下管记录 11、钻孔(井)下泵记录 12、计算数据及成果 13、钻孔(井)验收书 14、施工小结

设计书 一、施工目的: 二、设计依据: 三、施工现场附近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简况: 四、水文地质钻探技术要求: 五、抽水试验要求: 六、其它: 如出现设计外的其他情况,将由现场指挥部技术组研究相应的处理方案。设计:审核:技术负责:

地质技术予设

开孔通知书 号机台: 根据施工安排,你已移机至号钻孔位置上,该孔设计孔深为米,经现场技术人员核查,钻机施工位置符合要求,现准许开钻,钻进中请按相关要求施工,并接受技术人员的质量管理,在到达设计孔深后及时报请验收人员进行终孔。 特此通知。 (本通知书一式两份,机台一份,存档一份。) 现场技术人员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 机台负责人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 号孔拆装线 开孔通知书 号机台: 根据施工安排,你已移机至号钻孔位置上,该孔设计孔深为米,经现场技术人员核查,钻机施工位置符合要求,现准许开钻,钻进中请按相关要求施工,并接受技术人员的质量管理,在到达设计孔深后及时报请验收人员进行终孔。 特此通知。 (本通知书一式两份,机台一份,存档一份。) 现场技术人员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 机台负责人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

钻孔地质编录详细介绍

钻孔地质编录细则

《新疆哈密市突出山铁矿普查》项目组 二○○五年八月

钻孔地质编录细则 一、目的、布设原则 钻孔施工目的是为查明地表矿(化)体的产状、形态、厚度、矿石组合及品位等地质特征向深部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控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远景,并为储量计算提供依据。其部署本着由已知到未知,由浅部向深部,对地表出露较好、具有一定规模,且对应有明显激电异常的矿(化)体首先部署此项工作。 本细则根据《地质矿产勘查标准汇编》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制度汇编》并结合以往钻探工作综合编写。 二、开孔前的准备工作 1.编录人员首先应认真学习设计,明确所要施工钻孔的目的、任务及对钻孔的各项要求,熟悉已有地质资料,了解钻孔施工处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等地质情况,为编录工作打下基础,并认真编制和填写设计勘探线剖面图、《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设计柱状图)》。 2.钻孔开钻前,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提前10—15天到实地根据钻孔设计的孔位用罗盘和皮尺结合GPS、工程后方交汇或者地形图确定钻孔定位。布孔后孔位用木桩作标记,木桩上用油漆标注钻孔号,以便机台及时平整机场。孔位后不得擅自移动,在平整机场后再次用后方交汇法验证孔口位置,确保孔位未移动。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向机台下达《钻孔定位通知书》。格式见表2。 3.机台将钻塔、钻机安装完毕,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到现场

进行安装验收。验收项目主要有:钻孔位置是否移动、检查和校正钻孔水平程度(罗盘测量)、钻孔立轴、钻孔天顶角及岩心收集装置(岩心箱,岩心牌等)。验收合格后,签发《钻孔安装验收书》。 4.钻孔安装验收合格后,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填发《钻孔开孔通知书》,并应向施工人员详细介绍钻孔施工目的,地质情况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严格保证钻孔质量,确保六大指标的实施。岩心的清洗整理至编号等一整套工作应由钻机各班记录员承担。 ZK××地质设计书 表1 设计孔深钻孔类别 设计方位角施工机号 设计倾角钻机类型 钻孔定位、安装通知书 表2 No 批准(技术负责、分队长签名)

钻孔编录描述

钻孔编录描述 (2010-09-28 17:15:54) 分类:地质 标签: 杂谈 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 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粘土:灰黄,褐黄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一、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钻探编录

11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是对钻探取得的岩矿心(包括岩屑、岩粉)进行观察,并对观察过程及所揭示的地质现象进行真实、准确的记录。 11.1准备工作 11.1.1 技术准备 编录人员应熟悉矿区的基本地质特征,包括地层及分布状况、岩性组合特征、矿产种类及矿层(体)赋存状态、褶皱、断裂、矿带分布及特征、矿区岩矿层划分单元等;了解和熟练掌握原始编录的有关规定、程序、要求、方法等;了解钻孔施工设计。 编录人员一般一台钻机1人。 11.1.2 编写钻孔设计书 编录人员应会同探矿人员,在矿区钻孔位置确定后,编写钻孔设计书。钻孔设计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钻孔编号、设计孔深、钻孔方位(斜孔)、钻孔倾角。 b)岩矿层分层起止井深(由上至下) c)岩矿层分层柱状图、分层岩石名称、断层、破碎带井深。 d)各分层岩心、矿心、矿层顶底板岩心等的采取率要求(以矿区设计为准)。 e)孔深校正及要求(一般直孔每100m校正一次,斜孔50m校正一次,误差±1‰)。 f )钻孔结构及钻进方法等。

11.2钻孔地质编录 钻孔编录工作,应随钻孔施工进度在钻探施工现场及时进行,在预计见矿井段,编录人员要跟综指导,确保钻探质量。 11.2.1 检查整理岩矿心 11.2.1.1 检查钻孔施工记录 在编录前,编录人员应详细检查钻探班报表、包括“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见 附录B 误。 将>10cm 的岩心及>5cm 的矿心编号,用红油漆(或防水符号笔)写在岩心或矿心上。 岩心编号用代分数表示:分数前面的整数代表回次号,分母为本回次中有编号的岩心总块数,分子为本回次中第几块编号的岩心。 例:某孔中第5回次,有7块编号的岩心,其中第3块编号为53。 7 11.2.1.5 岩矿心拍照 在检查、整理岩矿心后,应将每箱岩矿心依次用数码相机拍照存档。 11.2.2 观察记录 11.2.2.1 分层 尽可能对全孔或较长井段的岩矿心进行综合观察分析,按矿区厘定的分层标准进行岩矿 心分层。例如:某钙芒硝矿区ZK402孔中,按不同的岩性、矿石类型划分出:第四系冲洪积层、紫红色泥质白云岩、紫红色白云质粉砂岩、中—细晶钙芒硝矿石、紫红色构造角砾岩、粗晶钙芒硝矿石、紫红色粉砂质粘土岩、紫红色白云质泥岩等8种岩性的17个分层。 在第一分层结束后放入一个分层标签(见附录B中表B.10)或分层隔板,如遇分层界线 刚好在某一段完整的岩心中时,则用钉锤或劈样机自分层处将岩心劈开后放入分层标签,见图35。 图35完整岩心分层示意图 记录回次数据

地质钻孔及编录要点集

钻孔地质(钻孔柱状图) 2010-04-06 10:46 钻孔地质编录细则 一、目的、布设原则 钻孔施工目的是为查明地表矿(化)体的产状、形态、厚度、矿石组合及品位等地质特征向深部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控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远景,并为储量计算提供依据。其部署本着由已知到未知,由浅部向深部,对地表出露较好、具有一定规模,且对应有明显激电异常的矿(化)体首先部署此项工作。 本细则根据《地质矿产勘查标准汇编》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制度汇编》并结合以往钻探工作综合编写。 二、开孔前的准备工作 1.编录人员首先应认真学习设计,明确所要施工钻孔的目的、任务及对钻孔的各项要求,熟悉已有地质资料,了解钻孔施工处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等地质情况,为编录工作打下基础,并认真编制和填写设计勘探线剖面图、《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设计柱状图)》。 2.钻孔开钻前,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提前10—15天到实地根据钻孔设计的孔位用罗盘和皮尺结合GPS、工程后方交汇或者地形图确定钻孔定位。布孔后孔位用木桩作标记,木桩上用油漆标注钻孔号,以便机台及时平整机场。孔位后不得擅自移动,在平整机场后再次用后方交汇法验证孔口位置,确保孔位未移动。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向机台下达《钻孔定位通知书》。格式见表2。 3.机台将钻塔、钻机安装完毕,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到现场进行安装验收。验收项目主要有:钻孔位置是否移动、检查和校正钻孔水平程度(罗盘测量)、钻孔立轴、钻孔天顶角及岩心收集装置(岩心箱,岩心牌等)。验收合格后,签发《钻孔安装验收书》。 4.钻孔安装验收合格后,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填发《钻孔开孔通知书》,并应向施工人员详细介绍钻孔施工目的,地质情况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严格保证钻孔质量,确保六大指标的实施。岩心的清洗整理至编号等一整套工作应由钻机各班记录员承担。

钻孔编录模板

钻孔编录模板 1、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2、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 3、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4、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5、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6、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7、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8、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9、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10、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11、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12、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13、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14、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15、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 16、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17、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18、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19、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20、粘土:灰黄,褐黄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21、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22、粉质粘土夹粉土:浅灰色,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30cm厚薄层粉土,湿,中密~密实。 23、碎石土:浅黄色,灰黄色,中密~密实,碎石含量50%~70%棱角形,次棱角形,一般直径20~40mm最大粒径120mm

钻孔地质编录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黄与能 二○○八年四月

钻孔原始编录重点提示 1.注意开孔及终孔验收。 2.编录前检查钻探班报表,整理岩矿心并照相。 3.残留岩心处理。 (1)认定:回次岩心长>回次进尺。 (2)处理:该回次采取率按100%计,超出部分岩心依次上推,并重新计算影响到的回次采取率。 (3)砂、粉状及不同岩性的反循环岩心不准上推。 4.观察分层:每一分层界线处都应放入分层隔板。 5.换层井深计算: (1)回次内换层:孔深=上回次孔深+本回次进尺(岩心长÷采取率)。 (2)两回次间换层:孔深=上回次止孔深。 (3)空回次换层:孔深=上回次止孔深+空回次进尺的一半。 6.分层采取率分层井深是重要计算、记录数据。 7.布样原则:遵守“五不”原则,即同一件样不跨孔径、不跨不同的矿种、矿层,不跨矿石类型及品级、样品厚度不超过可采厚度,不跨采取率相差大的回次。 8.每件样都应在岩心箱内放入采样隔板,计算样品井深(同于分层井深计算)。 9.注意钻孔六大质量指标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钻进及采心工艺有无造成风氧化矿石的贫化问题。 10.采样质量检查:布、采井深吻合性,重量误差。 11.钻孔柱状图:据编录资料、用计算机成图(非素描图)。

目 录 1 钻孔布置及编制钻孔设计书 (1) 1.1钻孔布置 (1) 1.1.1 不同阶段钻孔布置 (1) 1.1.2 矿体产出的形态特征与布钻的关系 (1) 1.1.3 地形与布钻关系 (2) 1.1.4 钻坑结合施工 (2) 1.1.5 钻孔控矿间距的确定 (2) 1.1.6 取样钻的布置 (3) 1.2钻孔设计书编写 (3) 2开孔及终孔验收 (4) 2.1开钻前检查验收 (4) 2.2终孔验收 (4) 3.钻孔编录准备工作 (9) 3.1业务准备 (9) 3.2工具、材料、表格准备 (9) 3.2.1 工具、材料: (9) 3.2.2 表格及标签: (9) 4.检查钻探班报表,整理检查岩矿心 (9) 4.1现场指导 (9) 4.2检查钻孔班报表 (10) 5.检查处理“残留岩心” (11) 5.1残留岩心认定 (11) 5.2残留岩心处理原则 (11) 5.3回次记录 (12) 钻孔回次记录表 (12) 6.观察分层 (13) 6.1岩心照像 (13) 6.2记录回次数据 (14) 6.2.1 记录回次数据 (14) 6.2.2 计算回次采取率 (14) 6.3地质观察 (14)

钻孔表格大全解读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0七地质队犍为县犍乐煤田寿保矿区南部煤矿普查项目 ZK41-7号钻孔设计书

矿区钻孔定位和钻机安装通知书 207队钻探公司: 按照地质设计于41 勘探线上布置了ZK41-7 孔,设计1110 米,方位角0 度,倾角90 度。 其它要求: 见钻孔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质_______________ 探矿_______________ 水文地质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 测量_______________ 2014年月日

ZK41-7 钻孔开孔检收单 号钻机年月日验收

安全交底单项目名称:犍为县犍乐煤田寿保矿区南部煤矿普查

犍为县犍乐煤田寿保矿区南部煤矿普查矿区 钻孔开钻通知书 __________钻机: 按照设计于41 勘探线上布置的ZK41-7 孔,现已安装完毕,设计孔深1110 米,开孔直径150毫米,方位角度,倾角90度。 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各项,经我们检查,符合要求,同意执行开钻。 附:钻孔设计柱状图 地质_______________ 探矿_______________ 水文地质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 测量_______________ 2014年月日

钻孔灌注桩资料表格(全套)

. 施工放样现场记录表 承包人:合同号: 监理单位:编号:浙路(JS)101单位工程分项工程施工日期 分部工程桩号、部位检测、记录日期 施工放样示意图: 承包人自检说明:监理检评: 现场监理日期施工负责 人 日期 质检员 日期 施工员 日期 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桩基础回旋钻孔原始记录(一) 承包人:监理单位:合同号: 结构物名称:工程编号:浙路(JS)606墩号桩号 设计桩径 (m) 设计桩底标高开钻日期 施工前准备情况 地面标高水位标高护筒顶面 标高 护筒底面标高钻孔平台标高 钻盘顶面 标高 基准面 位置 护筒型式护筒埋深护筒内水 位标高 钻机型号 钻头型式及直 径 钻头高度 方钻杆 长度 起止接钻杆 情况 钻进深度(m)地质情况泥浆情况 工作内容 日时:分日时:分 时间 时:分节 数 长度 基准面 至方钻 杆读数本次累计 孔底 标高 钻渣 情况 设计地 质 实际 地质 比重粘度 砂 率 记事 填表说明:1、此表按桩基填写,开钻阶段使用;2、应详细填写施工过程;不同地质交界面应明确填写,交界面的标高应经设计、监理认可。 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施工员:现场监理: 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 .

. 桩基础回旋钻孔原始记录(二) 承 包 人: 监理单位: 合 同 号: 结构物名称: 工程编号: 浙路(JS )606-1 墩号 桩号 设计桩径 (m )设计桩底标高 开钻日期起 止 接钻杆情况钻进深度(m) 地质情况泥浆情况 工作内容 日 时:分 日 时:分时间时: 分 节数 长度 基准面至方钻杆读数 本次 累计 孔底标高 钻渣情况 设计地质 实际地质 比重粘度 砂率 记事 辅助生产时间(h ) 非生产停钻时间(h )纯钻时间 清孔 检孔 检查 机具 其它 小计 孔内事故 机械事故 待料 停电 其它 小计 合计时 间 (h ) 监理终孔 意见: 时间统计

钻探编录全部表格

黑水沟金矿ZK20′-1钻孔质量验收报告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天水矿产勘查院黑水沟项目黑水沟金矿区 钻孔单项工程设计书 No 一、孔号:ZK48′-3 二、孔位:剖面号48′孔口设计坐标:X: 3774945.534 Y:610250.746 Z:1760.578 孔口与附近地物或相邻工程距离: 三、钻孔目的:控制①号矿体深部延伸情况。 四、设计井深:160米,五、开孔方位角: 310°六、开孔倾角:87° 七、开孔/终孔口径:开孔:φ110,终孔: φ75。 八、地质其他要求: 方位角/顶角每50 米测一次,顶角允许弯曲系数为每100米≤2° 岩心采取率平均≥80 %,回次≥80%。 矿心采取率平均≥85 %,回次≥85 %。 近矿围岩及在矿体中钻进时的提升间隔 深度验证间隔100 米误差不得大于1‰ 其他要求:矿体上下盘围岩3-5m岩芯采取率≥85% 九、其他认真做好班报表及简易水文观测,要求字体清晰,不许涂改。 十、理想岩石层序表及钻进中应注意的地质情况

十一、台月效率 十二、要求本工程的完成不晚于年月日地质物化探水文地质探矿 计划地质负责人年月日分队批准者:大队批准者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三份。分队、机场及大队各一份。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天水矿产勘查院黑水沟项目 黑水沟金矿区 钻孔定位和钻机安装通知书 No 批准者:分队长 按地质设计于48′勘探线,坐标为X: 3774945.534 Y:610250.746 Z:1760.578 布置了ZK48′—3孔。设计孔深160 米,开孔方位角310°,开孔倾角87°。 其他要求:机塔必须安装避雷设施 。 请于年月日前,定位安装完毕,以便按时施工。

钻孔编录注意事项

钻孔编录注意事项 钻孔地质编录细则 一、目的、布设原则 钻孔施工目的是为查明地表矿(化)体的产状、形态、厚度、矿石组合及品位等地质特征向深部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控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远景,并为储量计算提供依据。其部署本着由已知到未知,由浅部向深部,对地表出露较好、具有一定规模,且对应有明显激电异常的矿(化)体首先部署此项工作。 本细则根据《地质矿产勘查标准汇编》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制度汇编》并结合以往钻探工作综合编写。 二、开孔前的准备工作 1.编录人员首先应认真学习设计,明确所要施工钻孔的目的、任务及对钻孔的各项要求,熟悉已有地质资料,了解钻孔施工处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等地质情况,为编录工作打下基础,并认真编制和填写设计勘探线剖面图、《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设计柱状图)》。2.钻孔开钻前,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提前10­—15天到实地根据钻孔设计的孔位用罗盘和皮尺结合GPS、工程后方交汇或者地形图确定钻孔定位。布孔后孔位用木桩作标记,木桩上用油漆标注钻孔号,以便机台及时平整机场。孔位后不得擅自移动,在平整机场后再次用后方交汇法验证孔口位置,确保孔位未移动。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向机台下达《钻孔定位通知书》。格式见表2。 3.机台将钻塔、钻机安装完毕,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到现场进行安装验收。验收项目主要有:钻孔位置是否移动、检查和校正钻孔水平程度(罗盘测量)、钻孔立轴、钻孔天顶角及岩心收集装置(岩心箱,岩心牌等)。验收合格后,签发《钻孔安装验收书》。 4.钻孔安装验收合格后,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填发《钻孔开孔通知书》,并应向施工人员详细介绍钻孔施工目的,地质情况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严格保证钻孔质量,确保六大指标的实施。岩心的清洗整理至编号等一整套工作应由钻机各班记录员承担。 三、钻孔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1.岩心管理 (1)岩(矿)心排放入箱 岩(矿)心经整理后,按先后次序排好(最后取出的岩(矿)心先装,最早取出来的岩(矿)心后装),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一排排放入岩心箱中。 (2)岩(矿)心编号 岩(矿)心放入岩心箱后,对长度大于5厘米和虽小于5厘米但较完整的岩(矿)心用油漆进行编号,如:4,其中整数“4”表示提取岩(矿)心的回次是第四回次;分母“3”表示本回次提取岩(矿)心的总块数是3块;分子“2”表示岩(矿)心为本回次中的第二块。 (3)岩心牌 在每回次提取的最下一块岩(矿)心和下一回次第一块岩(矿)心之间,放置一块用铅笔填

地质钻孔及编录制图快速入门

钻孔编录及制图 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 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钻孔灌注桩全套资料样表

钻孔灌注桩全套资料样表

监表5 检验申请批复单 施工单位:合同号: 监理单位:编号: 工程路基工程(1-13米小桥) 施工 工程钢筋加工及桩号K16+819 0#-1桩检验受力筋间距、箍筋间距、钢筋骨架尺寸、要求到现场检验时间:年月日 施工单位递交日期、时间和签字:分部项目经理监理收件日期、时间和签字:监理员签字年监理意见: 经抽检,符合设计及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现场监理:监理员日期:

本项目可以继续进行 下道质量证明附件: 1、通施15表钢筋加工及安装检查 监理工程师签字: 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收到时间签字: 分部项目经

钢筋加工及安装检查表 合同段: 起讫桩号 第 页 共 页 通用施15表 工程名称 路基工程1-13米小桥) 桩号及部位 K16+819 0#-1桩基 施工日期 检测日期 项次 检测项目 设计值 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检测值 1 受力钢筋间距mm 两排以上排距 ±5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灌注桩 ±2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10 3 钢筋骨架 尺寸mm 长 ±10 宽、高或直径 ±5 4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5 保护层厚度mm 柱、梁、拱肋 ±5 基础、墩台、锚碇 ±10 板 ±3 钢筋接头 最大比例(%) 50 接头方式 接长(cm )

外观检查 钢筋表面无铁锈及焊渣 检查 施工员1 记录 施工员2 复核 质检部长 施工单位意见: 经自检,符合设计及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签名:分部经理年月日 监理工程师意见: 经抽检,符合设计及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签名:专监年月日

钻孔地质编录细则

钻孔地质编录细则 一、目的、布设原则 钻孔施工目的是为查明地表矿(化)体的产状、形态、厚度、矿石组合及品位等地质特征向深部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控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远景,并为储量计算提供依据。其部署本着由已知到未知,由浅部向深部,对地表出露较好、具有一定规模,且对应有明显激电异常的矿(化)体首先部署此项工作。 本细则根据《地质矿产勘查标准汇编》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制度汇编》并结合以往钻探工作综合编写。 二、开孔前的准备工作 1.编录人员首先应认真学习设计,明确所要施工钻孔的目的、任务及对钻孔的各项要求,熟悉已有地质资料,了解钻孔施工处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等地质情况,为编录工作打下基础,并认真编制和填写设计勘探线剖面图、《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设计柱状图)》。2.钻孔开钻前,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提前10 —15天到实地根据钻孔设计的孔位用罗盘和皮尺结合GPS、工程后方交汇或者地形图确定钻孔定位。布孔后孔位用木桩作标记,木桩上用油漆标注钻孔号,以便机台及时平整机场。孔位后不得擅自移动,在平整机场后再次用后方交汇法验证孔口位置,确保孔位未移动。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向机台下达《钻孔定位通知书》。格式见表2。 3.机台将钻塔、钻机安装完毕,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到现场进行安装验收。验收项目主要有:钻孔位置是否移动、检查和校正钻孔水平程度(罗盘测量)、钻孔立轴、钻孔天顶角及岩心收集装置(岩心箱,岩心牌等)。验收合格后,签发《钻孔安装验收书》。 4.钻孔安装验收合格后,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填发《钻孔开孔通知书》,并应向施工人员详细介绍钻孔施工目的,地质情况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严格保证钻孔质量,确保六大指标的实施。岩心的清洗整理至编号等一整套工作应由钻机各班记录员承担。 三、钻孔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1.岩心管理 (1)岩(矿)心排放入箱 岩(矿)心经整理后,按先后次序排好(最后取出的岩(矿)心先装,最早取出来的岩(矿)心后装),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一排排放入岩心箱中。 (2)岩(矿)心编号 岩(矿)心放入岩心箱后,对长度大于5厘米和虽小于5厘米但较完整的岩(矿)心用油漆进行编号,如:4,其中整数“4”表示提取岩(矿)心的回次是第四回次;分母“3”表示本回次提取岩(矿)心的总块数是3块;分子“2”表示岩(矿)心为本回次中的第二块。(3)岩心牌 在每回次提取的最下一块岩(矿)心和下一回次第一块岩(矿)心之间,放置一块用铅笔填写的岩心牌,以隔开两次提取的岩(矿)心。没有取得岩(矿)心的回次也要填写岩心牌,并在岩心牌上注明,岩心牌用2H-4H铅笔填写,岩心牌见表3。 (4)岩心箱编号 岩心箱装满后,用油漆在每一箱的侧壁注明:矿区名称,钻孔编号,起止孔深,起止岩(矿)心编号及岩心箱顺序号,最后一箱要写上“终孔”二字。 (5)岩心长度丈量 编录前应先对岩(矿)心进行丈量:测量岩(矿)心的长度时,不论岩(矿)心磨损程度如何,都应将各段紧密连接,放平丈量。若发现岩(矿)心有人为拉长现象,则应重新测量,并通知当班记录员修正。采出的岩(矿)心,如果有沿纵柱劈裂为两块或数块的现象,就应先检查各块是否属于同一圆柱体,然后再连接丈量。

钻孔地质编录细则及规范

一、目的、布设原则 钻孔施工目的是为查明地表矿(化)体的产状、形态、厚度、矿石组合及品位等地质特征向深部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控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远景,并为储量计算提供依据。其部署本着由已知到未知,由浅部向深部,对地表出露较好、具有一定规模,且对应有明显激电异常的矿(化)体首先部署此项工作。 本细则根据《地质矿产勘查标准汇编》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制度汇编》并结合以往钻探工作综合编写。 二、开孔前的准备工作 1.编录人员首先应认真学习设计,明确所要施工钻孔的目的、任务及对钻孔的各项要求,熟悉已有地质资料,了解钻孔施工处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等地质情况,为编录工作打下基础,并认真编制和填写设计勘探线剖面图、《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设计柱状图)》。2.钻孔开钻前,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提前10—15天到实地根据钻孔设计的孔位用罗盘和皮尺结合GPS、工程后方交汇或者地形图确定钻孔定位。布孔后孔位用木桩作标记,木桩上用油漆标注钻孔号,以便机台及时平整机场。孔位后不得擅自移动,在平整机场后再次用后方交汇法验证孔口位置,确保孔位未移动。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向机台下达《钻孔定位通知书》。格式见表2。 3.机台将钻塔、钻机安装完毕,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到现场进行安装验收。验收项目主要有:钻孔位置是否移动、检查和校正钻孔水平程度(罗盘测量)、钻孔立轴、钻孔天顶角及岩心收集装置(岩心箱,岩心牌等)。验收合格后,签发《钻孔安装验收书》。 4.钻孔安装验收合格后,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填发《钻孔开孔通知书》,并应向施工人员详细介绍钻孔施工目的,地质情况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严格保证钻孔质量,确保六大指标的实施。岩心的清洗整理至编号等一整套工作应由钻机各班记录员承担。

钻孔编录

1.钻探工程地质编录 鉴发探矿工程定位,机械安装通知书,开钻前机台应准备好岩心箱,岩心隔板,岩心牌,毛笔,油漆,简易水文观测工具及各种必要的表格。地质编录人员会同有关人员共同检查钻机安装质量,校对钻孔位置,方位,倾角及其他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合格后,下发施工通知书,方准开钻。 钻孔开钻后,钻机各班记录员要进行岩心清洗整理,编号和简易水文观测记录,岩心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放入岩心箱中,回次间用岩心牌隔开,没有取得岩心的回次,也要填写岩心牌,专门捞取的岩心,因再填一个岩心牌,并在其背面加以说明,岩心牌用2H_4H铅笔填写,塑料岩心牌用刻字笔填写,对长度大于5和虽小于5,但较完整的岩矿心,均用油漆进行编号,编号格式为101/3,分式整数表示提取岩心的回次数,分母表示回次的总块数,分子表示岩心在总块数中自上而下的顺序号,岩心箱旁写上矿区名称,钻孔编号,其至深度,起止岩心编号及岩心箱的顺序号,最后一箱要写上“终孔”二字,地质编录人员在钻机现场进行编录。 根据钻探班报表,钻具记录参与校对孔深,定期丈量钻具验证孔深,测斜等。 检查岩矿心长度及编号是否准确无误,岩矿心是否颠倒混乱以及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情况等。若发现岩矿心有人为拉长现象,应重新测量,查明原因,并通知当班记录员修正。在此基础上,编录人员要进行岩矿心详细观察描述,为了避免重复,可按不同岩心,不同的矿层或矿石类型进行分层记录,逐项填入钻孔地质记录表中,并将回次岩矿心分层情况在备注栏中予以注记,格式为回上层岩矿心长及其代号 次号。_ 下层岩矿心长及其代号 厚度大,单岩(矿)层必须进行系统观察,以免遗漏地质现象,可隔几个回次描述一次。 ①岩矿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化特征,蚀变现象,接 触 关系,构造破碎情况及次生变化等。 ②测量标志面(层面,片理面,裂隙面,条带,接触界线等)与岩心轴夹角。 ③选择有地质意义且具代表性的岩矿心,作大比例尺素描图,以补充文字描述的不足。 岩心描述要做到繁简适度,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对矿(层)体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构造部位等重要地段详细描述。 按《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范及方法》对岩矿心进行劈样,记录装袋,标签,编号,称重,填表后应及时对矿心进行进一步观察,必要时应进行补充描述,以便充实地质记录的内容。及时送样岩心劈样后将保留的那一半岩心用油漆写上原编号。 根据所取得的实际资料,随时制作勘探线剖面草图和钻孔柱状图,并根据新增资料推测未钻的下端的地质情况,据此及时修改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勘探线剖面图,钻孔柱状图,指导施工。当遇到矿层以上的标志层或其它矿化特征预示即将钻到矿层时,地质编录人员要及时通知机长或当班班长,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钻探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及时检查机台是否在设计间距进行了弯曲度的测量,测的结果是否合乎要

钻孔野外编录记录表格

野外钻探地质记录表 编号:ZY7.5.1-02-JL03-01 矿区:孔号:矿种: . 开始钻进:年月日 终止钻进:年月日 记录开始于:年月日 记录结束于:年月日 检查日期:年月日 项目负责人:编录人:

施工机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钻机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深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竣工深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位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倾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的 孔口座标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测的 钻孔实际结构

野外钻探地质记录表 矿区孔号共页第页 编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

钻孔地质编录模版

种植土:灰褐色,松散,含大量植物根系及腐殖物。 填筑土:杂色,松散,主要由砖块、混凝土及垃圾组成,系近期为修筑公路所填。 素填土:灰黄(褐)色,松散,主要由粉质黏土及少量碎石腐殖物组成。 粉质黏土:黄褐色,流塑/软塑/硬塑/坚硬,含约10%角砾,粒径为10~20mm,棱角状,成分主要为灰岩及砂岩,分布不均匀,中下部角砾含量约为30%,其中在0.5~0.6m夹粉砂。 黏土:褐黄色,5.3m以下为灰黄色,流塑/软塑/硬塑/坚硬,含约10%角砾,成分主要为灰岩及砂岩,粒径为12~25mm,棱角状,分布不均匀,其中4.2~4.6m角砾含量较多,粒径最大为40mm,黏性较好,可搓细条。 粉土:灰黄色,6.2~6.7m为灰白色,潮湿,稍密,手捏有砂感,不能搓条,含约5%细砂,局部夹黏土。 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灰白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砂粒成分为长石,石英,粒径为5~8mm,偶见卵石,粒径为10~50mm,其中7.0~7.3m夹粉质黏土。 角砾:灰褐色夹褐黄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尖棱状,成分为石英砂岩及灰岩,充填约20%粉质黏土。 圆砾:黄褐色夹紫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浑圆状和圆棱状,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充填约15%粉质黏土,中下部达30%。 (初见水位以下) 碎石:灰褐色夹灰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60~120mm,尖棱状,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及灰岩,充填约10%粉质黏土,下部可达25%。 卵石:青灰夹黄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卵石含量约65%,粒径一般60-120mm,最大为180mm,主要组成成分为砂岩及石英砂岩,充填约35%细粗砂及黏性土。 泥岩:棕红色,结构构造基本被破坏,全风化,岩芯呈土状。 泥岩:棕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强风化,泥质胶结,岩质较软,手掰易碎,岩芯破碎,多呈块状,块径一般为3㎝~8㎝,最大为11cm,少量短柱状。其中12.1~12.60m岩芯呈土状。 泥岩:棕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弱风化,泥质胶结,岩质较软,锤击易碎,脱水后易开裂,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节长一般为8~25㎝,最长为34cm,少量块状,块径为5~8cm,其中13.1~14.3m岩芯呈碎块状,RQD=60。 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泥质粉砂结构,层状构造,强风化,成分主要为石英,泥质胶结,岩质较软,手掰易断,岩芯较破碎,多呈块状,块径一般为3~8㎝,最大为10cm,少量短柱状,其中12.1~12.60m岩芯呈土状。 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泥质粉砂结构,层状构造,中风化,成分主要为石英,泥质胶结,岩质较软,锤击易碎,风干后易开裂,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节长一般为8~25㎝,最长为34cm,其中13.1~14.3m岩芯呈碎块状,RQD=78。砂岩:棕红色,全风化,结构构造基本被破坏,岩芯呈土夹砾砂状,砂土含量约为55%,砾石含量为45%,砾石成分为砂岩,粒径一般为1~3cm,最大为5cm,呈圆棱状,岩芯遇水易软化。 砂岩:紫红色,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强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多呈块状,块径一般3~5cm,少量呈短柱状。砂岩:紫红色,砂质结构,层状构造,中风化,泥质胶结,节理裂隙一般发育,岩芯较完整,多呈长柱状,一般节长10~15cm,最长达35cm,少量块状,块径5~8cm,RQD=70%。 玄武岩:深灰色,隐晶质/细粒/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结构,强风化,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多呈块状,块径3~5cm,少量呈角砾状,岩芯表面见少量气孔,岩石密度大, 玄武岩:深灰色,隐晶质/细粒/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结构,中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较完整,多呈长柱状,一般节长10~15cm,最长达35cm,少量块状,块径5~8cm,RQD=70%,岩石致密坚硬,锤击声脆,难断,岩石表面偶见气孔。 灰岩:灰白色,隐晶质结构,厚层状构造,弱风化,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呈不规则状,多为方解石脉充填,脉宽1~5㎜,少量泥质充填。在34.0m处可见一组裂隙,微张开,无充填,与轴向呈45°夹角,裂隙面见铁质浸染及溶蚀现象,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节长8~25㎝,最长为45cm,少量块状,其中 8.10~8.20m岩芯侧面可见蜂窝状溶蚀痕迹,RQD=65。

钻孔编录要点

钻孔编录要点 3.3.7 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均匀.不均匀)、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稍密.中密.密实)等; 2 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稍湿.湿.饱和)、密实度等。 3 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取一块土放在手心用另一直手敲打这只手背看土中水分是否出来。强.弱)、光泽反应、干强度(强.弱)韧性(高.低)等; 4 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5 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 6 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 3.3.4 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3.3.5 塑性指数大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粘性土。 粘性土应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粘土。 注:塑性指数应由相应于76g 圆锥仪沉入土中深度为10mm 时测定的液限计算而符。 3.3.6 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土的综合定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 2 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 3 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 4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 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 时,宜定为―夹层‖;夹层厚度比小于1/10 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5 当土层厚度大于0.5m 时,宜单独分层。 6.5.1 填土根据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可分为下列四类; 1 素填土:由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等一种或几种材料组成,不含杂物或含杂物很少; 2 杂填土:含有大量建筑垃圾、工业废料或生活垃圾等杂物; 3 冲填土:由水力冲填泥砂形成; 4 压实填土:按一定标准控制材料成分、密度、含水量、分层压实或夯实而成。 (一)根据钻探班报表检查孔深和进尺。 设钻具总长为L,机台高度为P,主动钻杆的机上余尺为c,则本回次孔深H2 H 2= L - P – c 本回次进尺L1为本回次孔深H1与上一回次孔深H2之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