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政策与法规复习题

农业政策与法规复习题

农业政策与法规复习题
农业政策与法规复习题

名词解释1:

农业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内农业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规定的各种重大措施和行动准则。

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政策目标:政策目标是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

政策手段:是指实现政策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政策对象:政策对象是指政策所要调动或约束的力量。农业政策目标:农业政策目标是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

农业政策手段:农业政策手段是实现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工具,常用的主要的农业政策手段有:价格和收入政策手段、农业发展或结构政策手段等。

农业政策执行:农业政策执行是农业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政策执行者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通过建立组织机构,采取宣传、解释、实施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农村政策评估:农村政策评估是根据某些工公认的标准,运用合适的方法,对农业政策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检查、衡量和评价,以判断具体的农业政策是否有价值或价值的程度如何。

农业结构:指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产品等的构成及其比例,是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农业领域的分配比例。狭义指农业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的构成及其所占比例,种养业中各种产品的构成及比例以及每一个品种中的品质构成及比例。广义指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农业的区域布局,农业中的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储藏、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构成及比例。

农业结构政策: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用以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内部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构成及其比例的手段及措施。

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立的不得占有的土地。

农业土地:农业土地即农用地,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土地产权:一组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权利组成的权利束,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

人力资源: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力的能力,即已经投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活动和尚未投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人口的能力。

农村就业政策: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制度,从农村劳动力供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出发,专门做出的一系列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指导、管理和规范的制度、法规和具体措施。

农业科技政策:是一个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为保证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规定的指导方针和行动准则。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和农业技术推广两方面。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部过程的活动。

价格政策:是指那些能够直接影响到农产品价格水平高低的各种政策措施,包括国内价格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

市场结构政策:是指那些制约着农产品市场参与者各方的竞争关系和竞争状态,促进市场均衡价格的顺利形成,影响着市场透明度,关系到市场的组织与基础设施建设,旨在提高整个农产品市场宏观运行效率的各种措施。农业财政政策:农业财政政策是为实现农业的发展目标而调整农业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相应措施。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农业财政政策包括农业税收政策和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拨款和投资政策,狭义的指财政对农业的拨款和投资政策。

农业金融政策:农业金融政策,是指国家运用金融手段控制、调节农业经济活动所遵循的准则和方略。

农业投入机制:广义,指农业资源的配置,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即由市场对土地、资金、劳动、技术的配置起基础作用。政府通过完备的经济法规和政策,保证经济运行的法制化,并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对市场运行实行导向和监控,弥补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和缺陷,保证农业资源的有效投入和正常运作。

狭义,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不同投入主体通过筹集和运用资金,并供给农业生产所需投入的运作机制。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依法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提供安全保障的行为、机制和制度的总称。

贫困:贫困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生存状态,贫困是由于资源的匮乏而使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这里所说的资源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文化的和社会的。其二是发展状态,贫困是制约人们摆脱贫困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等诸种因素的动态过程,是缺乏发展的手段、能力和机会。

“绿箱”政策: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计划。“黄箱”政策:是指与生产直接有关、对贸易产生扭曲作用、造成不平等竞争的支持措施。

“蓝箱”政策:是指在实行价格补贴时,以农民控制生产面积、牲畜头数和产品产量为前提。

名词解释2

“绿色证书”制度是指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把农民从业的技术资格要求、培训、考核、

发证等规定下来,并制定配套政策,成为农民从业和培训的规程,确保从业

人员的业务素质。

家庭承包经营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以一个农户家庭全体成员为一个承包单

位,承包农民集体所有或者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等农业用地的承包方式。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

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农产品集贸市场是主要进行农副产品零售交易的场所,是农民直接进入流通,销售农产

品的主要渠道。

农产品进口预警制度是指为了保护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所事先确定的预警线,以推

进政府相关部门的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指将来自各产地市场的农产品进一步集中起来,经过加工、储藏与包

装,通过销售商分散销往全国各地。该类市场多设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如公

路、铁路交汇处。

农产品行业协会是指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

定,根据各行业经营范围和特点,所成立的具有民办性、广泛性、自律性、

服务性的行业组织,如苹果协会、茶叶协会、畜牧协会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以集体所有的土地、农业设施和其他公共财产为基础,自然村或居

住区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济组织。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是我国农

业的主体。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是指归集体所有的全部土地,其中主要有农业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宅

基地、四荒地等。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是

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农民自愿组成的,连接农业生产经营者,服务于农

业和农村并从中获取利润的合作性组织。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包括公司企业、合作经

济组织、专业化市场、产学研联合组织等)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

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供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

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善的产业系统。

农业法是指调整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特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广义的农业法包括已制定和颁布的《农业法》、《农业技

术推广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水法》等,狭义的农业法

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

良种繁育、施用肥料、病虫害防治、栽培和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保鲜、

贮运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和农用航空技术,农田水利、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

技术,农村供水、农村能源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气象技术以及农

业经营管理技术等。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主体及其组织系统。

农业企业是指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外的其他具有企业

法人资格的农业经济组织,包括股份合作、私营、合伙、中外合资以及外商

独资等不同形式的多种所有制的企业。

农业社会化服务就是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提供综合配套的服务,包括

生产资料供应的服务,生产技术的服务,资金、信息、经营管理的服务,农

产品加工和销售的服务等。

农业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

养殖水面等。

土地登记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将土地的权属、用途、面积等情况登记在专

门的簿册上,同时向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颁发土地证书以确认土地所有权和

使用权的一种法律制度。

土地使用权是指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依法交由其使用

的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以及依法处分的权利。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

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

1、农业:农业是人们培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农业政策:农业政策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和原则,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在一定时间内为实现在农业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制定的具有激励或约束其经济活动的各种行动的准则。

3、农业政策目标: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任何一项农业政策,都要有具体的目标。

4、农业法律:农业法律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在农业经济活动领域的行为规则的总称。狭义的农业法律只指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有关农业的法律;广义的农业法律既包括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农业法律,又包括其他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有关农业法律规范。

5、农业政策制定:指党和国家根据一定时期内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农业问题所作的决策过程。

6、农业政策实施:又称农业政策执行,是指农业政策制定出来后,把政策规定的内容转变为现实行动的过程。

7、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管理相对一方当事人的申请,经审查依法赋予其从事某种行为的权利和资格(也即颁发许可证)的行为。

8、行政处罚:是指主管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予以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一种行政执法行为。

9、土地使用权:是指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及其他组织或者公民个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依法交由它使用的国有土地或者集体所有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土地使用权具有以下特征:1、

土地使用权是由法律特别设定的,以登记为要件。2、派生于国家和农民集体对土地的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源于土地所有权,又与土地所有权相分离而独立存在。

10、土地承包经营权:指本集团经济组织内的成员在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对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权利:一是占有权,二是使用权,三是收益权。

11、基本农田: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12、土地开发:指通过一定的技术经济手段,扩大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范围,提高对土地的利用深度,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土地开发分为农用地开发和建设用地开发两类。

13、土地复垦: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14、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按照法定标准和程序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5、农业信贷政策:是指国家运用信贷手段控制、调节农业经济活动所遵循的准则和方略,农业信贷政策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资金的回笼与投放,调节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产品的供给。

16、农业科学技术:是指揭示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在生产中应用成果的总称。

17、农业科学技术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为保证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使科技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规定的指导方针和行为准则,其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科技体制政策、农业科学研究政策、农业技术政策。

18、农业科技体制政策:是指党和国家关于农业科技活动机构的设置、管理方式以及运行机制的行动准则。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机构设置,二是管理方式,三是运行机制。

19、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良种繁殖、施用肥料、病虫害防治、栽培和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和农业航空技术,农田水利、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农村供水、农村能源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气象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

20、农业生产结构:是指农业生产的构成状态,包括农业生产的各产业、各品种生产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具体讲有三个方面:一是指广义农业所包括的农、林、牧、渔各业之间的结构比例;二是指农业各产业内部各业之间及其产品的构成比例;三是指农业生产区域结构。

21、种子经营许可制度:指种子经营者应当向当地县级以上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凭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营业执照。

22、兽药管理:是指依据兽药管理法规的规定,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兽药的生产、经营、使用进行监督、检查、检验、审核等,保证兽药生产质量和使用安全的活动。

23、植物检疫:指对种植的植物、调运植物和植物产品的检疫,检疫的目的是为防止有害植物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护农、林业的生产安全。

24、农产品比价体系:指农业部门内部和农业部门同其他部门所生产的不同商品的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指粮食作物同经济作物之间的比价,如粮棉比价、粮麻比价等,以及粮食作物同工业部门生产的农业生产资料之间的工农比价,如粮肥比价、粮药比价等。

25、工农产品比价:指同一时间、同一市场工业品零售价格同农产品收购价格之间的比价。它有两种比较方法,一是综合比价,二是单项比价。

26、市场透明度:是指市场活动参加者对市场行情,即对供求数量、质量和价格的了解程度,也可理解为市场行情对各类市场参与者的明了程度。

27、持续农业:是指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能接受的农业。

28、绝对贫困:是指缺乏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条件,甚至连简单再生产也不能维持或者只能进行萎缩再生产,个人和家庭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

29、农村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由于各种原因而失去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以保证农村社会安定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的总称。

30、农村社会医疗保险:是指当农村社会成员患病时,为其提供医疗服务或者提供医疗费用,并保证其基本生活来源的一种社会保险措施。

31、农村社会福利:是指由国家制定的,通过国家或者社会团体提供各种津贴、设施或者服务的方式,来使农村社会成员的生活达到一定水平,以提高其物质文化质量的一种社会保障措施。

简答题

1. 现阶段,我国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保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实现农产品供求的基本平衡,是农业政策的重要目标。②保证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的同步增长,是农业政策的根本目标。③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④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政策的长期目标。

2.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农业政策干预手段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几种:面向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农业信贷服务政策;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农业教育和科技服务政策;土地资源和环境政策;农产品储备制度和政策;食物分配计划。

1. 简述政策的基本特征。

政策的基本特征包括:相关性;超前性;时效性;广泛性;主观性;鲜明的政治性;有坚定的原则性和灵活的变通性;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正效应与负效应的统一。

2. 简述政策的基本要素。

政策的结构性要素包括:政策对象,政策目标以及目标实现手段三方面。二、简答题:

1. 什么是农业政策问题?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制定农业政策就是发现农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但只有那些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全局的关键的重大问题和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问题才能构成农业政策问题。它有以下特征:客观性与主观性并存;动态性与阶段性并存;历史性与现实性并存;政策问题间存在普遍联系。

2. 构建农业政策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边界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假设分析法。

1. 简述浴盆模型及其启示。

该模型分三个阶段描述了政策执行的失效模式:首先,执行初期遭遇传统抵制而造成的“早期失效”;其次,执行中期一切进入正规时不常出现的“偶然失效”;最后,执行末期由原有客观条件变化导致的“耗损失效”。浴盆模型提醒人们不要为早期失效率一时较大的现象所迷惑,而应注重于失效质的分析,切忌轻易地改变政策,造成政策不稳定。在偶然失效时,要不断采取追踪检查,提出新措施,修正方案,尽可能延长这一时期。在耗损失效阶段,要抓紧做好政策创新,及时制定出新政策取代原来以及失效的政策。

2. 简述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

首先,明确指导思想。以实现政策目标为中心、结合客观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其次,制定执行计划,留有余地,制定短、中、长三种计划。然后,进行政策试验,开展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最后,通过专门机构、上下级间、同级间、群众监督、社会舆论来加强执行督察。

1. 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有哪些?

主要有:①农业政策方案评估,包括考察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②农业政策实施评估,包括实施过程行为评估、政策运行的信息收集及处理,政策实施前景的预测。③农业政策结果评估,包括农业政策效果评估和农业政策效率评估两方面。

2. 简述政策控制的基本原则。

主要概括为:反馈原则,封闭原则,能级原则。

1. 调整农业结构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①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遵循价值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全面发展、合理开发、充分利用;产量更高、品种更优、效益更好;使农业充满生机活力,具有自我发展能力。

②实现对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变不合理的农业结构(农产品质量、对市场需求变化适应性的变化、农业区域结构、农产品加工程度);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提高加工转化水平。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需求;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渔业,扩大农民增收的领域,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步伐,使之成为大支柱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2. 怎样判断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性?

是否满足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否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发挥当地优势,协调发展;是否取得了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促进农业生态平衡良性发展。

1. 简述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的四次重大变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

①第一次是解放初期,把延续几个世纪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私有的土地制度,即土地改革。

②第二是过早过急地把土地的农民私有制改革为人民私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第三次是不切实际地把农民私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又改革为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

④第四次是把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改革为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

2. 《土地承包法》对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作了那些具体规定?

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对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作了具体的规定。(1)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2)耕地的承包期限和承包合同。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进行土地承包时,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合同。(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为了稳定农户对土地的承包关系,土地承包法规定: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4)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5)其他方式的承包。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6)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1. 简述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形势。

①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存在大量的潜在农业富余劳动力。②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将排放出更多剩余劳动力。③依靠传统乡镇企业不足以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④农业富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向城市转移。

2. 简述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是:必须全面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提高城镇化水平,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多渠道分流,全方位开拓就业门路,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

①加大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的力度。

②乡镇企业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

③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④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制度保障。

1.简述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

分两方面:一是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农业科技机构和服务体系和建立新的农业科技发展运行机制;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农业科技保障体系,包括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资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和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组织领导。

2.简述我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思路。

(1)深刻拓展现代农业技术的内涵;(2)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3)优化农业推广运行机制,增强农业推广工作能力。

三、论述题:

1.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的内涵发生了哪些变化?

(1)从物化技术的推广向同时重视农民智力开发和信息咨询服务角度拓展;

(2)科技推广从农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推广机构向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科院系、群众性科技组织拓展;

(3)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从产前科技推广向一体化、全方位、大范围、多投入机制模式转变。

1. 简述农产品流通政策的主要手段。

根据政策所调控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可分为:国内价格政策手段,其中包括价格管制、补贴、数量管制;对外贸易政策手段,其中包括出口鼓励、进口限制、出口限制与进口鼓励;市场结构政策手段,其中包括市场管制、提高市场透明度,形成均衡价格、改善基础设施等。

2. 简述农产品市场结构的主要类型并举例说明。

空间结构(地方市场、区域市场、全国市场、国际市场);时间结构(现货、信用、期货交易市场);层次结构(产地市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竞争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市场);品种结构(小麦市场、大米市场、玉米市场、蔬菜市场)。

1. 简述农业投资来源渠道有哪些?

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用于农业的各种信贷资本;农村集体投入积累;乡镇企业对农业的支持;农户自有资金的投入;吸收各方面的直接投资。

2.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由哪些组成?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民间借贷。

1. 对可持续农业已形成的三大共识和“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计划(SARD)”的三大目标是什么?

三大共识:①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权益作为取得当今发展的代价;②可持续农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种目标或模式;③要求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大目标:①持续增产、消灭饥饿;②增加收入,消除贫困;③保护资源环境,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

2. 可持续农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主要特征:①投入的合理性;②系统的协调性;③发展的持续性和综合性。

3. 简述可持续农业发展所遵循的四大原则。

四大原则:概括地讲,就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四个方面。①整体性原则。整体是指生态系统结构的整体性。②协调性原则。协调讲生物进化与生态演替的总趋势。③循环性原则,循环是生态系统最本质的功能,是在有限的资源空间条件下生命发展的必由之路。④再生性原则。再生是生命与资源的增殖与更新,是新陈代谢、周而复始的再生产过程。

4. 简述我国为实现人口、农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而实施的政策?

①保护耕地;②保护基本农田;③实行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④实行退耕还林(草);⑤实施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⑥保护森林资源;⑦保护草原。

1. 简述我国扶贫经历的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①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以特定贫困区域扶贫为主;②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开始将扶贫工作与开发当地资源相结合,强调培育贫困地区、贫困户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③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1994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力争在1994-2000年的7年时间里,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基本解决当时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 简述四种不同的贫困类型发生的基本原因。

(1)区域性贫困,成因是不利的地理位置,脆弱的生态环境。贫瘠的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落后的基础设施,低下的教育水平和过速增长的人口数量。

(2)制度性贫困,是由非自然的制度性因素导致的。

(3)政策性贫困,是由于政策的失误使社会中某一群体或某些区域处于不利地位而导致的。

(4)能力性贫困,是个人或家庭因体力或智力不足导致的低生产力和低收入水平。

1. 简述WTO《农业协议》包含的主要内容。

WTO《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农产品市场准入规则、国内支持规则、农产品出口补贴规则、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条款和特殊保障措施条款等方面。

2. 简述我国加入WTO在开放农产品市场方面的主要承诺。

对所有农产品的关税均实行上限约束;到执行末期,我国的农产品关税率将保持在0%~65%范围之间;对粮、油、棉、糖等敏感商品,实施关税配额制度;关税配额管理的规定;对进口农产品的病虫害检疫和质量检验将采取符合国际规范的做法;放弃了在过渡期内使用特殊保障措施的权力。

简答题2

农业生产的具体特点主要有哪些?

答:1、土地在农业中处于特殊地位2、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3、农业的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不一致特别明显4、农产品的供求弹性远比一般工业品小5、农业生产社会效益大,竞争力差

2、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和农业政策

答: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所有制的基本形式2、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3、农业人口多,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的科技文化水平低4、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且差异性较大5、农业生产受市场需求制约日益明显

3、农业政策目标的确定原则有哪些?

答:1、突出主要目标原则2、合理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准确性原则5、协调性原则

4、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有哪些?

答:1、产量目标或称供给目标2、收入目标3、环境目标4、社会目标

5、农业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1、指导作用2、协调作用3、激励作用4、调控作用5约束作用

6、农业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政策方案本身2、政策实施所必须的条件3、政策实施者水平4、与农民的利益关系

7、农业政策实施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1、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2、执行与创造相结合3、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8、为什么要保障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

答:1、解决13亿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是我国的头等大事2、农产品是重要的主业原料来源3、农村是广阔的工业品市场4、农业是国家积累资金的重要源泉5、农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6、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才有可能稳定国家大局

9、市场经济的共性是什么?

答:1、承认个人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独立性,有它们自主地做出经济决策,独立地承担决策的经济风险

2、建立起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体系,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的作用。保证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

3、建立起有效地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对市场运行实行导向和监控,弥补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和缺陷。

4、必须有完备的经济法规,保证经济运行的法制化。

5、要遵守国际经济交往中通行的规则和惯例。

10、耕地占用补偿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土地管理法》第31条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

的耕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开垦耕地计划,监督占用耕地的单位按照计划开垦耕地或者按照计划组织开垦耕地,并进行验收。

11、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制度

答:1、土地用途法律认可制度,其中,《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原则和要求规定如下内容:(1)、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下列原则编制:A、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B、提高土地利用率C、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D、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E、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3)、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划分土地利用区,根据土地使用条件,明确土地用途(4)、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不占或尽量少占农用地。

2、土地用途改变的申请许可制度:(1)、农用地转用的批准权限(2)、国家征地农用地,农用地转用的审批办法(3)、乡村建设用地涉及的农用地转用问题

3、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惩罚制度

12、农业技术推广的原则

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法》第四条规定:农业技术推广应遵循下列原则:1、尊重劳动者意愿的原则2、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3、鼓励劳动者参与的原则4、农科教相结合的原则5、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6、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特点

1、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科研、教育相结合

2、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科技人员相结合,广泛参与技术推广服务活动

14、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成

答:1、农业技术推广机构2、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3、群众性科技组织4、农业科研单位或有关学校5、农民技术人员

15、农业技术推广的程序

答:《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三章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程序及农业技术应用各个方面有明确的规定:1、首先要确定农业技术推广项目2、对确定推广的农业技术项目在推广地区进行试验证明3、组织农业劳动者学历技术知识,并在技术应用中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4、组织落实,进行技术指导

16、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答:1、人力保障措施,人力保障就是要拥有一支稳定的、积极的、创新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2、物力保障措施,物力保障就是要有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如实验基地、生产资料等。3、财力保障措施。财力保障就是在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确保其充足的资金来源。

17、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原则

答:1、必须坚持面向市场2、必须坚持因地制宜3、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

18、可以经营农药的单位有哪些?

答:1、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2、植物保护站3、土壤肥料站4、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5、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6、农业生产企业7、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经营单位

经营的农药属于化学危险物品的,应当按照国家的而有关规定办理经营许可证。

19、国家禁止经营的动物和动物产品

答:1、封锁区内与所发生动物疫病有关的2、疫区内易感染的3、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4、染疫的5、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6、其他不符合国家有关动物防疫规定的

20、农产品市场与价格政策的目标

答:农产品市场与价格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保证粮食安全;稳定或维持生产者价格,保证农民收入;稳定或降低消费者的食品价格,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状

况;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农业生产;增加出口,缓解外汇供给不足;通过税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促进工业化等等。

21、产品限价政策的原理

答:限价政策即最高限价政策,其原理是:政府对实行这种措施的农产品规定一个最高价格,这一最高价格是能合法的向生产者提供的最高价格。实施最高限价政策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最高限价可能高于市场均衡价格,也可能低于市场均衡价格,具体视农民与非农人员的收入差异以及本国农产品生产情况而定,一般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计划经济国家最高限价都控制在市场均衡价格之下,而发达国家其最高限价一般高于均衡价格。

22、农产品支持价格政策的原理

答:支持价格政策又称为保证价格政策,其原理是:政府对实行这种措施的农产品规定一个政策价格,即支持价格或保证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这个政策价格,则政府对市场活动不加干预;如果市场价格降低到这个价格水平之下,则政府就出面以最终消费者的身份按保证价格实行敞开收购,从而使市场价格不会降低到这个价格之下。这个价格就称为保证价格或支持价格,这种收购称为干预性收购。

23、集贸市场的功能

答:1、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2、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3、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集镇建设

24、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

答:1、商品集散2、价格形成3、信息中心4、调节供求

25、提高市场透明度的措施有哪几方面?

答:1、质量分等分级标准化2、产品标记与广告规范化3、举办有组织的市场活动4、市场行情通报5、市场研究与预测

26、持续农业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答:1、积极增加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消除饥荒2、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贫困3、合理利用、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利于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利益4、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5、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与吸收现代高科技相结合。

27、持续农业的特征有哪些?

答1、经济可持续性,指在经济上可以利用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2、生产可持续性,农业生产是指高产出水平的长期维持,看眼于未来生产率和产量。3、生态可持续性,指农业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维护。4、社会可持续性,指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和农村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28、农业土地资源保护的意义

答:1、农业土地资源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体现在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离开了土地资源农业生产便无从进行。2、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3、土地过度利用、浪费、破坏的严重形势决定了对农地资源保护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29、水资源保护的政策有哪些?

答:1、严格控制水体污染2、坚持全面节水方针3、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4、采取重点保护和建设的方针

30、农业环境政策的目标有那几个方面?

答:1、实现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2、实现经济效益、生态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兼顾与统一。

3、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实现农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31、确定农村贫困线标准的依据有哪些?

答:1、维持农民基本生活的物质需要2、农村经济发展水平3、地方财政和村集体承受能力4、物价上涨指数

3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内容

答: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形式灵活多样2、正确确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法3、努力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工作4、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

补充:

1、保护耕地的主要措施

答:1、加强土地的宏观管理2、进一步严格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3、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4、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①要结合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定好村镇建设规划②农村居民的住宅建设要符合村镇建设规划;农村居民每户只能有一处不超过标准的宅基地③严禁耕地撂荒④积极推进殡葬改革,移风移俗,提倡火葬;土葬不得占用耕地⑤发展乡镇企业要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节约使用土地⑥除国家征用外,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不得用于经营性房地产开发,也不得转让、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⑦集体所有的各种荒地,不得以拍卖、租赁使用权等方式进行非农业建设4、加强对国有土地资产的管理5、加强土地管理的执法检查6、加强对土地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2、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

答:1、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2、提高动植物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3、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4、可发挥多种学科的综合优势,有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3、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

答:1、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2、积极发展畜牧水产品3、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4、政府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答:1、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2、推进农业科技进步3、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4、推广典型经验,进行示范引导

5、水土保持与防止水土流失制度

答:1、严禁在不合理坡度上和不合理部位上开荒:允许开荒的地方,开荒时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并要同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2、严禁滥伐林木,破坏水土保持,严禁在森林地进行不合理的耕作3、水利、交通、工矿、沙石、电力等工程建设,必须尽量减少破坏地貌和植被,工程同时必须有创面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4、禁止滥采林产品,破坏草皮,滥牧或过度放牧的各种生产经营方式5、禁止不合理的林间采矿、培养食用菌、烧炭、烧砖、开矿、采石等副业生产活动,必须符合生产规划,结合水土保持措施

6、农业环境政策具体目标

答:1、要基本控制农业环境污染,农业生态恶化的趋势要得到制止,重点农业区的环境质量要有所提高,农业环境总体状况要有所改善2、农产品质量要本着符合国家和国际上关于食品卫生标准的要求,要基本达到“安全食品”或者“绿色食品”的要求3、农业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要更为合理,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新型技术的推广应得到加强,生态农业的水平要有进一步的提高4、农业生态系统要基本进入良性循环,农业生产要基本走上持续、稳定、协调的轨道5、农业生产、生活环境要清洁、优美、安静,整个农村环境水平要有进一步的提高,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7、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措施

答:1、建立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2、引导农民从事农村开发性生产和扩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3、机械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4、把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顺序,进行农业深度开发,形成产业经营5、大力发展小城镇,实现农村劳动力的稳步转移

8、减轻农民负担的具体措施

答:1、制止一切强制性的服务收费和摊派2、宏观上逐步理顺城乡经济结构关系3、强化监管督查工作,保证政令畅通4、建立健全法规制度,规范农民负担行为5、大力发展农村社区经济,通过以工补农减轻农民负担,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增强负担承受能力6、加强机构改革力度,规范政府行为

9、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的目标

答:1、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2、促进社会稳定3、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4、保障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10、农村社会救济政策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1、科学确定贫困线2、正确确定社会救济对象3、合理筹集保障基金4、正确选用资金管理与保障方式

11、乡镇企业的支农义务

答:1、给乡镇企业投资农业创造条件2、通过扶持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乡镇企业发展,加大对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促进贸工农一体化3、继续按国家规定对乡镇企业实行税收扶持4、切实减轻乡镇企业负担

12、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的思路是什么

答: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长期稳定的基础上,建立起市场主体明确、产权关系清晰、要素配置合理的农村经济微观运行机构和组织机构,推动有生机的新的农村经济集体化和集约化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的产业化、社会化、现代化进程。

三、论述题:

试分析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之间的关系?

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两种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市场机制是有效且成本较低的手段。但是,市场机制存在着无法解决社会目标问题,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带有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因此,“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逻辑起点,也就是农业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接入社会经济生活,并不意味着要由政府完全取代市场,政策的应用也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消除市场机制的失灵。

农业自身特点和地位,决定了政府必须进行干预;但是,政府的干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力的问题,政府要积极主动采取政策措施。

1.何谓政策多变?政策“多变”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是什么?

所谓政策多变,是指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时,不能针对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制定政策,政策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和过渡,因此,造成政策的一种频繁变动,或剧烈变动的现象。造成这种政策多变的原因主要有基本路线和指导思想不稳定以及政策制定、政策执行等环节存在问题:制定和执行时忽视具体政策与总路线、总目标、总政策的联系;权力过分集中的政策决策机制;政策规划时缺乏对政策负作用的预先估计和相应的对策;政策制定违背了“补偿原则”;政策规划与政策执行中的缺陷;政策宣传多变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主要是应当加强政策目标的稳定性,有必要对有些政策采取加强稳定性的专门的具体措施,要处理好政策的灵活性与政策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怎样才能有效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

农业经营规模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营环境下,为了获得最佳的产出规模,尽可能投入适量的生产要素并使诸要素间保持协调。为了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必须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加强和鼓励农业科技的教育、科研与推广;建立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机制;在资金上给农业以扶持;加快和规范剩余劳动力转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试述中央为什么一直强调要稳定农村的土地承包关系。

这是因为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既坚持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又使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与劳动者紧密结合;既扩大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继承了以往合作化的积极成果,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这种经营体制把农民的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紧密挂起钩来,利益关系直接,方法简单明了,深受亿万农民群众的欢迎。

第一,家庭承包经营符合我国农村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现实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我国农业在绝大多数地区还是以手工劳动为主,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下,要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只有靠调节生产关系,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能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家庭这一经营实体中的成员,生产与消费合一,经营与家计合一,成本耗费与生活消费合一,大家齐心协力不需监督和计量,为了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而充分施展每一个人的能量。

第二,家庭承包经营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殊规律。这个特殊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的生产条件分布在广阔的空间,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使得农业生产只能依赖于劳动者的自觉。劳动者与经营者合一的家庭经营形式,便适应了农业生产的上述特点和要求。二是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生产过程也就是这些动植物的繁殖过程。这过程需要劳动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家庭经营最能激发劳动者的自觉性,调动劳动者的主动性。三是农业劳动的成果,大多数只能表现在最后的收成上,也就是表现为最终产品。而要精确计算数量和质量,衡量其劳动耗费,都极其困难。只在劳动者同时也是经营者、所有者时,多劳不多得,多产不多分的矛盾才能解决。

第三,家庭承包经营适应于先进的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化、信息化;结构的专业化、社会化、体系化;……它所表现出的上述特征,在家庭经营中完全可以得到实现。

总之,由于家庭经营既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挖掘农民的创造力,又能够容纳不断发展的先进的生产力,它不仅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因而始终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可或缺的微观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1)把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3)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4)实施农民工培训规划。(5)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6)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

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的内涵发生了哪些变化?

(1)从物化技术的推广向同时重视农民智力开发和信息咨询服务角度拓展;

(2)科技推广从农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推广机构向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科院系、群众性科技组织拓展;

(3)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从产前科技推广向一体化、全方位、大范围、多投入机制模式转变。

试述粮食流通的“四分开,一完善”政策。

1994年、1996年国家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致使95、96年粮食大丰收,农业丰收也带来了粮食库存大量增加,销售不畅,粮食企业亏损增加的问题。为了及时解决这一问题,1996年10月国务院在大连召开全国粮食工作座谈会,提出了粮食流通体制“四分开、一完善”的改革思路。转换粮食企业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粮食事权,全面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实行储备和经营分开;粮食企业新老财务挂账分开;建立和完善政府调控下市场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逐步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

第一,实行政企分开。即政府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与国有粮食企业分开。国有粮食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第二,实行国家粮食储备和粮食企业的经营周转储备粮分开。这是实现国有粮食企业政企分开的内容之一。既有利于对国家储备粮的管理、增强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物质基础,也有利于国有粮食企业搞活经营,提高效益。

第三,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粮食责任分开。实质内容是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方面的事权,形成粮食工作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体制。

第四,粮食企业新老财务挂帐分开。粮食企业老的财务挂帐要求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分别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粮食企业予以消化。由省级人民政府牵头,组织财政、粮食、银行、审计等部门进行一次认真彻底的清理,严格分清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消化方案。

第五,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即逐步放开粮食的定购价格,主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形成单一的市场价格。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要做到两条:一是这个价格必须由粮食市场供求状况形成,粮食市场又必须由各级政府管理和调控;二是必须有一个合理的价格。

以上便是“四分开,一完善”的主要内容与实质。

试析农业金融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产业政策贷款

1. 扶持第一产业的农业贷款政策

2. 发展第二产业的农村工业贷款政策

3.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贷款政策

(二)、农村区域贷款政策

1. 经济发达及开放地区的农业贷款政策

2. 对大中城市郊区的农业贷款政策

3. 对重点农业产区的贷款政策

4. 对农村贫困地区的贷款政策

(三)、农村贷款利率政策

1. 规定农村贷款利率水平

2. 实行差别利率

3. 实行浮动利率

4. 执行加息、罚息利率

5. 实行优惠利率

6. 积极发挥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引导市场利率的作用

试论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的政策展望。

我国农业资源中,耕地资源、水资源以及森林草地资源已明显对我国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约束,解决资源危机在于建立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管理保护体系、生产体系、布局体系和技术体系。

(1)完善资源法,建立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管理保护体系。①完善我国农业资源法律,具体对策是:a. 尽快完善和增补农业资源法律法规,制定资源综合管理法规。b.更新充实现有的法律法规内容;c. 改革农业资源管理体制。②依法对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完善农业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等。

(2)突破资源存量约束,建立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生产体系。利用农业资源的方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式利用方向转变,使大力发展节地农业和节水农业。

(3)摆脱资源布局约束,建立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布局体系。具体做法:粮食的“两中”布局、牧业的“两区”布局和林业的“东西”,布局、海洋业的“岸岛水”布局等。

粮食“两中”布局,即中产田和中部地带布局。中产田是粮食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块,投资改造边际效益高。中部地带是粮食发展的重点区域,因此,我国粮食生产应充分利用中部地区的中产田。

畜牧业“两区”布局,即农区和牧区布局,在农区应建立粮食、饲料、经济作物的三元结构,发展农牧结合型畜牧业。牧区应该进行适度改造,有选择地发展人工草地。林业“东西”布局,即东部和西部地区布局。东部地区应该加快发展速生丰产林工业;西部地区应重点建设长江、黄河上游和西北防护林体系。

海洋业“岸岛水”布局,即海岸带、海岛和海水布局。海岸带是具有海陆两类经济产为荟萃、资源丰富多样等优势,是发展的重点区域;海岛区域应搞好海岛基础设施建设,为其开发创造条件;海水资源的利用应进一步扩大近海养殖面积。

(4)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建立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重点发展以下农业技术:①良种技术;②施肥技术;③栽培技术和植保技术。在栽培技术上,要继续推广复种和间套作技术,地膜覆盖和模式化栽培技术,在植保技术上,扩大抗性品种的利用,加强良种推广的检疫,积极地开发新农药,加强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示范推广。④灌溉技术。首先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其次要采用暗管排水技术。

总之要充分认识到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保的重要性。

阐述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以及外部环境。

形势:①我国贫困人口群体很大,参考国际贫困标准,目前农村还存在大量贫困人口,其中处于温饱线以下的大约还有3000万。这些贫困人口没有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不具备自我发展能力,脱贫致富的难度很大。

②贫困人口分布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扶贫工作的重点区域是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牧区和革命老区。

外部环境:①宏观经济环境对扶贫开发的较有利。②农业发展新阶段为扶贫开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③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入世十年来,加入WTO对中国农业产生的现实影响。

有利影响

1. 改善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环境

2. 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

3. 促进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4. 使中国能够参与制定国际农产品贸易新规则

不利影响

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产生较大影响

增加了解决农村社会经济矛盾的难度

政府对农业特别使粮食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村政策法规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村政策法规》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农村政策法规》题库及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农业政策法规 2.农村土地 3.市场准入 4.农民专业合作社 5.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共八个小题,学生任选六道小题回答) 6.农业政策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7.农业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8.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9.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0.申请领取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条件有哪些? 1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方式有哪些? 12.根据《草原法》的规定,哪些草原应当划为基本草原? 13.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共四个小题,学生任选二道小题回答) 14.《农业法》规定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内容有哪些? 15.试述其他方式承包与家庭承包的区别。 16.土地管理法规定的确保耕地不减少的措施有哪些? 17.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法制化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农业政策法规,是农业法律、法规及国家在农业方面政策的总称。 2.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 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3.市场准入,是指政府为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端,对市场主体、产品、服务、资本等进入一个

农业政策与法规 作业

《农业政策与法规》 第一次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政策:是国家为改善农业运行和促进农业发展而进行的干预。 2.农业法规: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地方机关制定和颁布的,适用于农业 经济领域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农业政策目标:指解决一定的农业问题所要达到的某种状态或结果。 二、简答题 1.简述农业政策的特点。答:①农业政策占有基础地位和特殊性;②农业政策学也是比 较早成为一个独立分支,还是比较完整和成熟的一个分支。 2.简述农业政策的意义。答:①农业政策是保证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工具;②是保障 农民权益的重要手段;③是从宏观上干预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的基本工具;④农业政策指导并农业组织的发展;⑤是农业科技进步不可缺少的条件。 3.简述农业政策制定的过程。答:①发现和认定政策问题;②确定农业政策目标;③选 择农业政策措施和方案。 4.简述农业法规的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答:①农业法规的调整对象是指农业法规所调整 的社会关系。具体分为两类:农业经济管理关系,它是农业法的主要调整对象;农业经济协作关系。②农业法的调整范围包括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与农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其他活动。 5.简述农业法规的作用。答:①加强农业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农业 立法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③农业立法是实现政府依法治农,对农业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④农业立法是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⑤加强农业立法是我国农业走向世界的需要。 6.简述农业法规的基本原则。答:①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促进农业持续、 稳定、协调发展;②维护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③稳定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④科教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 7.简述农业政策与农业法规的关系。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辩证统一的 8.简述我国农业政策沿革中存在的缺陷及其改善的趋势。答:存在的缺陷:①农业政策的 调整对于频繁;②目标的确定缺少客观性;③措施不尽实在;④过程的科学性不足; ⑤上升为法律的程度和意识不强;改善的趋势:1> 大力开展和加强农业政策研究和科 学政策的建设;2> 努力形成完整的农业政策体系;3> 建立政策制定、执行、监督、评价的组织体系;4> 加强农业政策法制化建设;5> 加强农业政策信息建设。 9.简述我国农业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的方法途径。答:存在的问题:①农业法律 体系不完善;②农业立法质量不高;③农业执法和执法监督还较为薄弱。完善的方法途径:1> 完善农业法制体系;2> 提高立法质量;3> 建立科学、规范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和农业执法监督制度。

高分子物理试卷一

高分子物理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10分) (下面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右边的括号里,选对者得1分,不选,错选或者多选均不得分。) 1、在二氧六环中将锌粉与聚氯乙烯共煮,红外光谱表明产物中有环丙烷结构而无双键,则 反应前聚氯乙烯结构单元的键接顺序是()。 (a)头-尾键接(b)头-头键接(c)头-尾和头-头各占50% 2、某结晶性聚合物在偏光显微镜先呈现十字消光图案,则其结晶形态是()。 (a)单晶(b)串晶(c)球晶(d)片晶 3、比较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丙烯腈(PAN)之间的柔韧性,正确的顺序是()。 (a)PP>PE>PVC>PAN (b)PE>PP>PVC>PAN (c) PE>PP>PAN>PVC (d) PAN>PVC>PP>PE 4、加入含有成核剂的聚丙烯在等温结晶时生成球晶,则其Avrami指数n为()。 (a)2 (b) 3 (c) 4 (d) 5 5、聚甲醛的分子链在晶体中的构象是()。 (a)平面锯齿形(b)扭曲的锯齿链(c)螺旋链 6、大多数聚合物熔体都是属于()。 (a)牛顿流体(b)假塑性非牛顿流体(c)宾汉流体(d)胀塑性非牛顿流体 7、聚合物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会使玻璃化转变温度()。 (a) 升高(b)降低(c)不变 8、通常地,在常温下,下列聚合物溶解最困难的是()。 (a)非晶态非极性聚合物(b)非晶态极性聚合物 (c)晶态非极性聚合物(d)晶态极性聚合物 9、下列方法测定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数值最大的是()。 (a)膜渗透压法(b)沸点升高法(c)稀溶液粘度法(d)光散射法 10、Maxwell模型可以用来描述()。 (a)蠕变过程(b交联聚合物的应力松弛过程(c)线性高聚物的应力松弛 二、多项选择题(20分) (下面每个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所有的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写在括号里。全选对者得两分,选错一个扣一分,少选一个扣0.5分,但不做选择或所选答案全错者不得分。)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 (a)静电力(b)诱导力(c)色散力(d)氢键 2、用来描述聚合物非晶态结构的模型有()。 (a)樱状微束模型(b)无规线团模型(c)两相球粒模型(d)折叠链模型(e)插线板模型 3、下面哪些聚合物适合做弹性体()。 (a)聚异戊二烯(b)天然橡胶(c)聚丁二烯(d)聚氯乙烯 4、高分子的三级结构包括()。 (a)晶态结构(b)取向结构(c)多相结构(d)液晶态结构 5、支持插线板模型的实验依据是()。 (a)结晶PE均方回转半径与在熔体中的一致

农业政策与法规模拟试题

农业政策与法规试题 1.政策作用于对象后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是()。 A.政策背景B.政策目标 C .政策手段D.政策方案 2.政策的()特点是由经济基础性质所决定的。 A.阶级性B.原则性 C .实践性D.稳定性 3.马克思说:“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这充分说明()。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B .农业应该大力发展 C.要抓住粮食生产不放 D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4.“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 A.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B.关于农民自身的问题 C.关于农业、农村的问题 D.关于农民和工人关系的问题 5.为加快我国肉蛋奶基地建设,实行“菜篮子工程”是指()负责制。 A.县长 B .市长 C .政府D.书记 6.按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品种和林木良种由()级审定。 A.国家审定 B .省级审定 C .国家和省级 D .先省级审定后国家审定 7.当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最低保护价时,各收购单位应当按照()价格进行收购。 A.市场价格 B.原保护价格 C.低于原保护价格 D.高于原保护价格,低于市场价格 8.我国农业信贷投资主要由()银行负责。 A.中国人民银行负责 B .中国工商银行负责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负责 D .中国农业银行负责 9.《乡镇企业法》规定:乡镇企业依法实行()。 A.独立核算 B .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C.自主经营 D .自负盈亏

10.国家对集体所有土地征用办开发区,连续二年未使用的,其征用的土地应( )。 A.退回集体所有 B .退回给农民继续耕种

C.应允许农民继续耕种D .通过协商,实行全民与集体共同所 有 11.下列不属于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 )。 A.排除妨碍 B .返还财产 C.支付违约金D.没收财产 12.国家逐步建立以 ( )为中心的农产品购销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批发市场B.期货市场 C .农贸市场D.农村市场 13.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应坚持的扶贫形式是( )。 A.救济式B.开发式、开放式 C .对口式D.封闭式 14.建立种子贮备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保障种子质量,维护育种者合法权益 B.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用于发生灾害时的生产需要 C.维护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D.加大对种子产业的扶持力度 15.政策的灵活性,是指 ( ) 的灵活性,否则,就是违背政策的原则。 A.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 B. 客观条件变化所要求 C. 在界限内 D. 实施困难而自我调整 16.农业部门规章是指 ( )根据农业法律、农业行政法规授权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A.国务院 B. 国务院各部、委、办 C. 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17.法是以国家名义明确规定人们在一定关系中的行为规则,确定人们在一定关系中的 ( ) 。 A.义务和责任 B. 权利和义务 C. 权利和权力 D. 权、责和利 18.《农业法》第 10条第1款规定, ( ) 必须把农业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统一负

农业政策与法规

农业政策与法规复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农业政策除具有政策的一般特点外,从其本身性质出发,还具有如下特点:()。A内容上的纲领性B工作范围的广泛性C具体应用上的灵活性 D政策效力的有限性E应用的广泛性 2、《农业法》第2条第4款规定,本法所称农业,是指()。 A种植业B林业C畜牧业D渔业E副业 3、根据《农业法》有关规定,发包方的权利主要有()。 A对发包方的生产资料和其它财产依法拥有所有权 B对承包方的承包经营活动有指导和监督权 C按农业承包合同规定向承包方收取承包金或产品、统筹款 D按规定数量安排、调用承包方应投的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和合理的费用负担 E根据乡(镇)以上人民政府的决定和群众大会或群众代表大会决议,调整承包土地或其它生产资料 4、国家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扶持措施,主要体现在()。 A资金扶持B农业生产资料扶持C技术扶持D市场信息扶持E教育扶持 5、种子管理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A依法保护种质资源B建立健全品种审定制度C维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 D加大对种子产业的扶持力度E建立种子储备制度 6、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管制的主要措施()。 A进出口许可证制度B关税保护制度C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 D外汇管理制度E出口补贴制度 7、农业投入与其他经济投入行为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A农业投入效益的社会公共性 B农业投资的高风险性 C农业投资在经济上的低效性及其回收的滞后性

D农业投资的区域性 E农业投资具有适时性和不可替代性 8、农业政策的目标一般有:()。 A发展农业生产力B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C确保农产品安全供应 D稳定农产品价格E提高农民收入与增进农村社会福利 9、根据《农业法》有关规定,承包方的权利主要有()。 A对承包的土地或其它生产资料享有使用权和转让权 B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 C有权享受国家、集体提供的生产经营服务和公共福利 D对完成上交任务后的产品有支配权 E土地等生产资料终止承包时,有权获取相应的追加投入补偿费 10、根据《农业法》有关规定,农民享有的参与决策和管理权主要体现在()。 A有权选举和被选举为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人员或者村民自治组织的干部,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工作 B有权参加通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和表决集体经济组织的各项重大事务 C有权监督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人员或者村民自治组织干部,并可对其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质询 D有权监督集体经济组织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 E有权享受本组织为成员所提供的各项服务、收益分配和福利待遇 11、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原则()。 A农民接受服务实行自愿的原则B服务体系的发展实行量力而行的原则 C基本实行有偿服务原则D因地制宜原则E市场导向原则 12、根据《种子法》的有关规定,领取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包括()。 A具有繁殖种子的隔离和培育条件 B具有无检疫性病虫害的种子生产地点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采种林 C具有与种子生产相适应资金和生产、检验设施 D具有相应的专业种子生产和检验技术人员 E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 13、农业财政投入是指国家财政预算内计划用于农业的各项投资,主要包括:()。A农业、林业、水利、农业气象等部门的基本建设和事业费、流动资金、科技费用等专项拨

高分子物理试卷 及答案

高分子物理试卷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分) 1.全同聚乙烯醇的分子链所采取的构象是( A )。 (A )平面锯齿链 (B )扭曲的锯齿链 (C )螺旋链 2.下列聚合物找那个,熔点最高的是( C )。 (A )聚乙烯 (B )聚对二甲苯撑 (C )聚苯撑 3.聚合物分子链的刚性增大,则黏流温度( B )。 (A )降低 (B )升高 (C )基本不变 4.增加聚合物分子的极性,则黏流温度将( C )。 (A )降低 (B )基本不变 (C )升高 5.可以用来解释聚合物的零切黏度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是( B )。 (A )分子链取向 (B )分子链缠结 (C )链段协同运动 6.在下列情况下,交联聚合物在溶剂中的平衡溶胀比最大的是( C )。 (A )高度交联 (B )中度交联 (C )轻度交联 7.光散射的散射体积与θsin 成( B )。 (A )正比 (B )反比 (C )相等 (D )没关系 8.高分子的特性黏数随相对分子质量愈大而( A )。 (A )增大 (B )不变 (C )降低 (D )不确定 9.理想橡胶的泊松比为( C )。 (A )21 < (B )21 > (C ) 21 10.交联高聚物蠕变过程中的形变包括( B )。 (A )普弹形变、高弹形变和黏性流动 (B )普弹形变和高弹形变 (C )高弹形变和黏性流动 二、多项选择题(20分) 1.以下化合物,哪些是天然高分子( AC )。 (A )蛋白质 (B )酚醛树脂 (C )淀粉 (D )PS 2.柔顺性可以通过以下哪些参数定量表征( ABCD )。 (A )链段长度 (B )刚性因子 (C )无扰尺寸 (D )极限特征比 3.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测量晶体的生长速度( AB )。 (A )偏光显微镜 (B )小脚激光光散射 (C )光学解偏振法 (D )示差扫描量热法 4.有关聚合物的分子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CD )。 (A )运动单元具有多重性 (B )运动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C )热运动是一个松弛过程 (D )整个分子链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E )运动但愿的大小不同,但松弛时间一样 5.下列有关聚合物熔体流变性能的叙述,正确的有( ABDE )。 (A )大多数聚合物熔体在通常的剪切速率范围内表现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 (B )在极低的剪切速率范围内,表现为牛顿流体 (C )在通常的剪切速率范围内,黏度随剪切速率升高而增大 (D )黏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E )在无穷大剪切速率下,在恒定温度下的黏度为常数 6.下面有关聚合物黏流活化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D )。

村官考试农业政策与法规试题及答案

村官考试农业政策与法规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按照政策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所处的领域不同,政策可划分为( D) A.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B.对外政策和对内政策 C.一般政策和特别政策 D.阶级政策、政党政策、国家和政府政策 3.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基础是( A ) A.家庭承包经营B.集体经营 C.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D.国有农场经营 4.关于农业承包经营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可以转让,但不能转包B.可以转包,但不能转让C.既可以转让,也可以转包D.既不能转让,也不能转包5.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 B ) A.优势项目B.龙头企业 C.商品基地D.运行机制 6.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摆在首位的是(D ) A.提高农产品品质 B.合理调整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生产结构

C.使农业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布局 D.保证粮食总量平衡 7.对商品种子生产和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其实质是( C ) A.规范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行为 B.维护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C.确定种子市场的准入资格 D.维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 8.根据种子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种子有剩余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不能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 B.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但必须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C.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但必须经专家鉴定 D.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不需要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9.关于地方农产品最低保护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不得低于国家最低保护价B.不得高于国家最低保护价C.必须等于国家最低保护价D.可以低于国家最低保护价10.主要依靠农业经营者资金和劳动投入的是( C ) A.大江大河骨干工程治理B.农业生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C.农业生产D.气象基础设施建设 11.下列对乡镇企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乡镇企业投资的主体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为主 B.乡镇企业承担支援农业的义务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政策与法规试题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政 策与法规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实行“米袋子工程”是谁负责?() A.省长 B.市长 C.地方政府 D.书记 2.解决农业政策问题的根本性环节是() A.农业政策制定 B.农业政策实施 C.农业政策评估 D.农业政策调整 3.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 A.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B.关于农民自身的问题 C.关于农业、农村的问题 D.关于农民和工人关系的问题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从什么时候起施行?() A.2000年7月8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D.2000年1月1日 5.在第一轮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到期之际,中央规定在原

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多少年不变?() A.20 B.30 C.40 D.50 6.农业税以征收什么品种为主?() A.粮 B.棉 C.油 D.麻 7.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 A.选择项目 B.商品基地 C.运行机制 D.龙头企业 8.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始终要把什么摆在农业的首位?() A.粮食 B.饲料 C.水产品 D.棉花 9.申请领取授权品种的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应当征得哪方书面同意?() A.使用者 B.农民 C.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D.品种权人 10.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什么样的流通体制?() A.多渠道、多环节 B.多渠道、多环节 C.少渠道、少环节 D.少渠道、多环节 11.农业投入是指()

农业政策与法规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岀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政策能否有效实施,关键在于什么() A.是否有足够的物质资源 B.是否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能否增加实施对象的物质利益 D.能否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2.农业政策评估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A.政策效益 B.政策效率 C.政策运行费用 D.农业生产力 3.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的根本岀路在于什么() A.机械化 B.水利化 C.科技、教冇 D.政策、投入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谁的论断()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5.在第一轮农村集体上地承包到期之际,中央规左:在原泄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 延长多少年不变() 6.我国农村最主要、最基本的发包方是谁() A.国有农业企业 B.国家 C.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村民小组、村、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D.村和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 7.《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自何日起施行() 年7月8日年12月1日年1月1日年1月2日 &转基因植物品种和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品种实行哪级审立制度() A.国家 B.省级 C.国家和省级 D.国家或省级 9.对商品种子生产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苴实质是什么() A.规范生产者的经营行为 B.维护种子使用者的权益 C.确定种子市场的准入资格 D.维护冇种者的权益 20.哪些机关有权发放种子经营许可证() A.国务院 B.省政府 C.工商管理部门 D.县级以上农、林行政主管部门

川农大《农业政策与法规(专科)》19年3月在线作业

川农大《农业政策与法规(专科)》19年3月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A 2、B 3、C 4、C 5、D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V 1. 地方农产品最低保护价,()。 A. 不得低于国家最低保护价 B. 不得高于国家最低保护价 C. 必须等于国家最低保护价 D. 可以低于国家最低保护价 正确答案:A 2.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是()。 A. 集贸市场 B. 批发市场 C. 期货市场 D. 期权市场 正确答案:B 3. 根据种子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主要农作物品种和林木良种由()。 A. 国家审定 B. 省级审定 C. 国家或者省级审定 D. 先省级审定,后国家审定 正确答案:C 4. 根据《渔业法》,当事人被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作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间为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 A. 10日内 B. 15日内 C. 30日内 D. 60日内 正确答案:C 5. 由3户以上农民,按照协议,以资金、实物、技术、劳力等作为股份,以按劳分配为主,又有一定比例的股金分红,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乡镇企业是()。 A. 有限责任公司 B. 个人独资企业 C. 合伙企业 D. 股份合作企业 正确答案:D 6. 建立种子储备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保障种子质量,稳定农业生产 B. 加大对种子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长足发展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C. 维护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D.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用于发生灾害时的生产需要 正确答案:D 7. 赔偿损失属于()。 A. 行政处分

B. 民事责任形式 C. 刑事处罚 D. 行政处罚 正确答案:B 8. 下列对乡镇企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乡镇企业投资的主体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为主 B. 乡镇企业承担支援农业的义务 C. 乡镇企业是从事农业经营的企业 D. 乡镇企业是设在乡镇或所辖村的企业 正确答案:C 9. 主要依靠农业经营者资金和劳动投入的是()。 A. 大江大河骨干工程治理 B. 农业生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C. 农业生产 D. 气象基础设施建 正确答案:C 10. 下列处罚形式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 降级 B. 撤职 C. 罚款 D. 开除 正确答案:C 11. 农业最基本的资源是()。 A. 土地资源 B. 森林资源 C. 水资源 D. 光能资源 正确答案:A 12. 推动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农业教育 B. 农业科技 C. 农业物资 D. 农业基础设施 正确答案:B 1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A. 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B. 增加农业设施投入 C. 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D.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正确答案:A 14. 由国务院制定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属于()。 A. 农业法律 B. 农业行政法规

高分子物理试卷及答案ans2006A[1]

华东理工大学2005–2006学年第2学期 参考答案《高分子科学基础(下)》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A 2006.06 开课学院:材料学院 ,考试形式:闭卷,所需时间: 120 分钟 考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题序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10分) (下面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左边的括号里。选对者得1分,不选、选错或多选均不得分) (B)1.高分子链的构象属于聚合物结构层次中的: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 (D)高级结构 (D)2.下列聚合物中不具有旋光异构的是: (A)聚丙烯; (B)聚苯乙烯; (C)聚氯乙烯; (D)聚偏氯乙烯 (D)3.高分子链中C-C单键内旋转位能最低的状态是: (A)顺式;(B)左旁式;(C)右旁式;(D)反式 (C)4.下列高分子链中柔性最好的是: (A)聚苯撑; (B)聚丙烯; (C)1,4-聚异戊二烯; (D)聚苯乙烯 (D)5.下列聚合物内聚能密度最大的是: (A)1,4-聚丁二烯; (B) 聚苯乙烯;(C) 聚氯乙烯;(D)聚丙烯腈 (B)6.在下列情况下,聚合物滞后现象最为明显的是: (A)玻璃态; (B)玻璃化转变区; (C)高弹态; (D)不确定 (A)7.下列聚合物中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的是: (A)聚氯乙烯;(B)聚乙烯;(C)氯化聚乙烯;(D)聚二甲基硅氧烷 (D)8.高分子溶解在良溶剂中,则: (A)χ1>1/2, Δμ 1E>0; (B)χ 1 >1/2, Δμ 1 E<0; (C)χ1<1/2, Δμ 1E>0; (D)χ 1 <1/2, Δμ 1 E<0 (A)9.光散射法不可测量的是: (A)数均分子量;(B)重均分子量;(C)第二维利系数;(D)均方末端距(A)10.下列聚合物中综合性能最好(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的是: (A)ABS树脂;(B)聚丙烯腈;(C)聚丁二烯;(D)聚苯乙烯

农业政策与法规试题

农业与法规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政策的灵活性,是指( B )的灵活性,否则,就是违背政策的原则。 A.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 B.客观条件变化所要求 C.在界限内 D.实施困难而自我调整 2.农业部门规章是指( A )根据农业法律、农业行政法规的授权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A.国务院 B.国务院各部、委、办 C.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3.法是以国家的名义明确规定人们在一定关系中的行为规则,确定人们在一定关系中的( B ) A.义务和责任 B.权利和义务 C.权利和权力 D.权、责和利 4.《农业法》第10条第1款规定,( B )必须把农业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统一负责,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支持农业,做好发展农业和为发展农业各项工作。 A.国务院 B.各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主管农业的部门 D.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 5.《农业法》规定,承包期满,承包人对原承包的土地、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享有( C ) A.优先经营权 B.优先使用权 C.优先承包权 D.优先租赁权 6.农民直接向集体经济组织交纳的村提留和乡统筹费,不得超过上一年( C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

A.全县 B.全乡(镇) C.全 村 D.全组(社) 7.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承担的劳动积累工不得超过( C ) 个个个个 8.我国乡(镇)级农业推广机构推广农业技术所需的经费,由( C ) A.机构自筹解决 B.服务费收入解 决 C.政府财政拨给 D.银行贷款解决 9.申请领取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条件之一是( A ) A.具有繁殖种子的隔离和培育条件 B.具有种子生产基 地 C.具有相应的种子生产人员 D.具有与种子生产相适应的设备 10.农产品( A )是国家保证粮食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的供应、稳定市场而建立的一项重要制度。 A.储备调节制度 B.风险基金制 度 C.保护价收购制度 D.优质优价制度 11.《农业法》规定,国家( B )农产品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A.鼓励 B.支持 C.引 导 D.帮助 12.我国的农业信贷投资主要由( A )负责。 A.中国农业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 行 C.中国农业政策银行 D.中国银行 13.《农业法》规定,农业的生产投入和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应当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投入 ( D )。

农业政策与法规作业

《农业政策与法规》作业 第一次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政策 2.农业法规 3.农业政策目标 二、简答题 1.简述农业政策的特点。 2.简述农业政策的意义。 3.简述农业政策制定的过程。 4.简述农业法规的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 5.简述农业法规的作用。 6.简述农业法规的基本原则。 7.简述农业政策与农业法规的关系。 8.简述我国农业政策沿革中存在的缺陷及其改善的趋势。 9.简述我国农业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的方法途径。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农业用地所有权 2.农业用地使用权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原始取得 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受取得 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7.土地用途管制 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9.基本农田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农村国有土地的范围。 2.简述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3.简述农村土地承包时发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4.简述农村土地承包时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5.简述农村土地承包的原则。 6.简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征。 7.简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 8.简述土地用途管理的法律特征。 9.简述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 10.简述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范围。 11.简述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的政策。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 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农业产业化经营 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二、简答题 1.简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用。 2.简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原则。 3.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4.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5.简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 第二次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农业生产结构 2.农业综合开发 二、简答题 1.简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2.简述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 3.简述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目标。 4.简述种子管理政策的基本内容。 5.简述申请种子生产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 6.简述农药使用应遵守的规范。 7.简述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基本内容。

(全新整理)4月全国自考农业政策与法规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农业政策与法规试题 课程代码:025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政策作用于对象后希望其改变成的理想状态是( ) A.政策背景B.政策目标 C.政策手段D.政策方案 2.解决农业政策问题的根本性环节是农业政策的( ) A.实施B.制定 C.评估D.调整 3.农业政策评估的主要依据是( ) A.政策效益B.政策效率 C.政策运行费用D.农业生产力 4.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 ) A.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B.关于农民自身的问题 C.关于农业、农村的问题 D.关于农民和工人关系的问题 5.我国的经济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 ) A.城市B.国企 C.农民D.农村 6.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 ) A.机械化B.水利化 C.科技、教育D.政策、投入 7.我国农村最主要、最基本的发包方是( ) 1

A.国有农业企业 B.国家 C.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村民小组、村、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D.村和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 8.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 ) A.优势项目B.龙头企业 C.商品基地D.运行机制 9.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实行“米袋子工程”是实行谁负责制?( ) A.省长B.市长 C.地方政府D.书记 10.为加快我国肉蛋奶基地建设,实行“菜篮子工程”,是实行谁负责制?( ) A.县长B.市长 C.政府D.书记 11.按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品种和林木良种由哪级审定?( ) A.国家B.省级 C.国家和省级D.先省级审定后国家审定 12.转基因植物品种和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品种实行什么审定制度?( ) A.国家B.省级 C.国家和省级D.国家或省级 13.地方农产品最低保护价,与国家最低保护价相比,应当( ) A.等于B.低于 C.等于或高于D.等于或低于 14.当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最低保护价时,各收购单位应当按照( ) A.市场价格收购B.原保护价格收购 C.低于原保护价格收购D.高于原保护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收购15.农业投入是指( ) A.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投入 2

川农《农业政策与法规(专科)》19年6月在线作业

(单选题)1: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组织是()。 A: 商业企业 B: 专业经济技术部门 C: 乡(镇)人民政府 D: 乡村集体或者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由3户以上农民,按照协议,以资金、实物、技术、劳力等作为股份,以按劳分配为主,又有一定比例的股金分红,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乡镇企业是()。 A: 有限责任公司 B: 个人独资企业 C: 合伙企业 D: 股份合作企业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下列处罚形式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 降级 B: 撤职 C: 罚款 D: 开除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A: 3-6倍 B: 4-6倍 C: 3-5倍 D: 6-10倍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地方农产品最低保护价,()。 A: 不得低于国家最低保护价 B: 不得高于国家最低保护价 C: 必须等于国家最低保护价 D: 可以低于国家最低保护价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目前我国农业承包合同的发包方,最主要、最基本的是()。 A: 国有农业企业 B: 国家 C: 村和村民小组 D: 乡(镇)政府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推动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农业教育 B: 农业科技 C: 农业物资 D: 农业基础设施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赔偿损失属于()。 A: 行政处分 B: 民事责任形式 C: 刑事处罚 D: 行政处罚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A: 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B: 增加农业设施投入 C: 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D: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基本农田征用由以下哪个单位批准()。 A: 省级人民政府 B: 县级人民政府 C: 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 D: 国务院 正确答案: (单选题)11: 我国农业方面的纲领性基础法典是()。 A: 《农业法》 B: 《种子法》 C: 《农业推广法》 D: 《土地承包法》 正确答案: (单选题)12: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是()。 A: 集贸市场 B: 批发市场 C: 期货市场 D: 期权市场 正确答案: (单选题)13: 建立种子储备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保障种子质量,稳定农业生产 B: 加大对种子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长足发展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高分子物理_课程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073高分子物理 课程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 1. 取向 取向是指非晶高聚物的分子链段或整个高分子链,结晶高聚物的晶带、晶片、晶粒等,在外力作用下,沿外力作用的方向进行有序排列的现象。 2. 柔顺性 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象的性质称为柔顺性。 3. 链段 由于分子内旋受阻而在高分子链中能够自由旋转的单元长度。是描述柔性的尺度。 4. 内聚能密度 把1mol 的液体或固体分子移到其分子引力范围之外所需要的能量为内聚能。单位体积的内聚能称为内聚能密度,一般用CED 表示。 5. 溶解度参数 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称为溶解度参数,一般用δ表示。 6. 等规度 等规度是高聚物中含有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总的百分数。 7. 结晶度 结晶度即高聚物试样中结晶部分所占的质量分数(质量结晶度)或者体积分数(体积结晶度)。 8. 液晶 在熔融状态下或溶液状态下,仍然部分保持着晶态物质分子的有序排列,且物理性质呈现各向异性,成为一种具有和晶体性质相似的液体,这种固液之间的中间态称为液态晶体,简称为液晶。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测量重均分子量可以选择以下哪种方法: D A .粘度法 B .端基滴定法 C .渗透压法 D .光散射法 2. 下列那种方法可以降低熔点: B 、 D 。 A. 主链上引入芳环; B. 降低结晶度; C. 提高分子量; D. 加入增塑剂。 3. 多分散高聚物下列平均分子量中最小的是 A A 、n M B 、w M C 、z M D 、M 4. 聚合物在溶液中通常呈 C 构象。 A .锯齿形 B .螺旋形 C .无规线团 D .梯形 5. 一般来说,那种材料需要较高程度的取向 B 。 A .塑料 B .纤维 C .橡胶 D .粘合剂 6. 测量数均分子量,不可以选择以下哪种方法: B 。

高分子物理试卷一

高分子物理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10分) (下面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就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右边的括号里,选对者得1分,不选,错选或者多选均不得分。) 1、在二氧六环中将锌粉与聚氯乙烯共煮,红外光谱表明产物中有环丙烷结构而无双键,则反 应前聚氯乙烯结构单元的键接顺序就是()。 (a) 头-尾键接(b)头-头键接(c)头-尾与头-头各占50% 2、某结晶性聚合物在偏光显微镜先呈现十字消光图案,则其结晶形态就是()。 (a)单晶(b) 串晶(c) 球晶(d)片晶 3、比较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丙烯腈(PAN)之间的柔韧性,正确的顺序就是()。 (a)PP>PE>PVC>PAN (b)PE>PP>PVC>PAN (c) PE>PP>PAN>PVC (d) PAN>PVC>PP>PE 4、加入含有成核剂的聚丙烯在等温结晶时生成球晶,则其Avrami指数n为()。 (a)2 (b) 3 (c) 4 (d) 5 5、聚甲醛的分子链在晶体中的构象就是()。 (a) 平面锯齿形(b) 扭曲的锯齿链(c) 螺旋链 6、大多数聚合物熔体都就是属于()。 (a)牛顿流体(b)假塑性非牛顿流体(c)宾汉流体(d)胀塑性非牛顿流体 7、聚合物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会使玻璃化转变温度()。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 8、通常地,在常温下,下列聚合物溶解最困难的就是()。 (a)非晶态非极性聚合物(b) 非晶态极性聚合物 (c)晶态非极性聚合物(d) 晶态极性聚合物 9、下列方法测定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数值最大的就是()。 (a)膜渗透压法(b) 沸点升高法(c)稀溶液粘度法(d) 光散射法 10、Maxwell模型可以用来描述()。 (a)蠕变过程(b交联聚合物的应力松弛过程(c)线性高聚物的应力松弛 二、多项选择题(20分) (下面每个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就是正确的,请将所有的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写在括号里。全选对者得两分,选错一个扣一分,少选一个扣0、5分,但不做选择或所选答案全错者不得分。) 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 (a)静电力(b)诱导力(c)色散力(d)氢键 2、用来描述聚合物非晶态结构的模型有()。 (a)樱状微束模型(b)无规线团模型(c)两相球粒模型(d)折叠链模型 (e)插线板模型 3、下面哪些聚合物适合做弹性体()。 (a)聚异戊二烯(b)天然橡胶(c)聚丁二烯(d)聚氯乙烯 4、高分子的三级结构包括()。 (a)晶态结构(b)取向结构(c)多相结构(d)液晶态结构 5、支持插线板模型的实验依据就是()。 (a)结晶PE均方回转半径与在熔体中的一致

农业政策与法规作业

《农业政策及法规》 第一次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政策:是国家为改善农业运行和促进农业发展而进行的干预。 2.农业法规: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地方机关制定和颁布的,适用于农业 经济领域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农业政策目标:指解决一定的农业问题所要达到的某种状态或结果。 二、简答题 1.简述农业政策的特点。答:①农业政策占有基础地位和特殊性;②农业政策学也是比 较早成为一个独立分支,还是比较完整和成熟的一个分支。 2.简述农业政策的意义.答:①农业政策是保证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工具;②是保障农民 权益的重要手段;③是从宏观上干预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的基本工具;④农业政策指导并农业组织的发展;⑤是农业科技进步不可缺少的条件. 3.简述农业政策制定的过程。答:①发现和认定政策问题;②确定农业政策目标;③选择 农业政策措施和方案。 4.简述农业法规的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答:①农业法规的调整对象是指农业法规所调整 的社会关系。具体分为两类:农业经济管理关系,它是农业法的主要调整对象;农业经济协作关系。②农业法的调整范围包括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及农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其他活动。 5.简述农业法规的作用。答:①加强农业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农业立 法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③农业立法是实现政府依法治农,对农业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④农业立法是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⑤加强农业立法是我国农业走向世界的需要。 6.简述农业法规的基本原则。答:①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促进农业持续、 稳定、协调发展;②维护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③稳定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④科教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 7.简述农业政策及农业法规的关系。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辩证统一的 8.简述我国农业政策沿革中存在的缺陷及其改善的趋势。答:存在的缺陷:①农业政策的调 整对于频繁;②目标的确定缺少客观性;③措施不尽实在;④过程的科学性不足;⑤上升为法律的程度和意识不强;改善的趋势:1〉大力开展和加强农业政策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建设;2〉努力形成完整的农业政策体系;3> 建立政策制定、执行、监督、评价的组织体系;4> 加强农业政策法制化建设;5> 加强农业政策信息建设. 9.简述我国农业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的方法途径.答:存在的问题:①农业法律体 系不完善;②农业立法质量不高;③农业执法和执法监督还较为薄弱。完善的方法途径: 1> 完善农业法制体系;2> 提高立法质量;3> 建立科学、规范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和农业 执法监督制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