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精神提升研究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精神提升研究

目录

目 录

1 引言 (1)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选题意义 (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2.1 国外研究现状 (4)

1.2.2 国内研究现状 (6)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8)

1.3.1 研究思路 (8)

1.3.2 研究方法 (8)

2 相关概念界定 (11)

2.1公共服务 (11)

2.1.1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 (11)

2.1.2 公共服务内涵分析 (13)

2.1.3 公共服务之伦理本质 (15)

2.2公共服务精神 (16)

2.2.1 公共服务精神的内涵 (16)

2.2.2 公共服务精神的表现 (18)

2.2.3 公共服务精神的价值 (20)

2.3地方政府与公共服务 (21)

3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精神现状分析 (25)

3.1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精神的积极表现 (25)

3.1.1 服务型政府建设生机蓬勃 (25)

3.1.2 公共服务精神深入人心 (26)

3.2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精神缺失种种 (29)

1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2 3.2.1 服务理念陈旧 (30)

3.2.2 服务态度淡漠 (31)

3.2.3 服务规范虚置 (33)

3.2.4 服务效率低下 (35)

3.2.5 服务思维滞后 (36)

3.3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精神缺失成因剖析 (38)

3.3.1 传统行政文化的羁绊 (38)

3.3.2 公共服务基础的制约 (39)

3.3.3 政府体制的消极影响 (41)

3.3.4 工作人员自身的限制 (42)

4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精神之提升 (45)

4.1伦理原则与价值导向 (45)

4.1.1 人民至上的宗旨意识 (45)

4.1.2 公平正义的道德寻问 (47)

4.1.3 廉洁奉公的目标追求 (49)

4.2路径选择 (50)

4.2.1 更新公共服务理念 (50)

4.2.2 健全公共服务制度 (53)

4.2.3 完善监督评估机制 (56)

4.2.4 优化公共服务环境 (60)

4.2.5 培育和自主相结合 (62)

5 结语 (65)

致 谢 (67)

参考文献 (6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获奖励 (71)

引言

1引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全新时代;从政治学理发展的层面来看,政府行政体系与市场体系——它们已经日益成为了影响并控制着当今整个社会变化发展的两股最大的力量。根据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发现,在创造和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的过程之中,政府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体系越来越发挥着其他机制体制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发展的微观维度来看,还是从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维度来考察,一个民主公平的、人道正义的、有能力的、负责任的、高效透明廉洁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都是必不可少的,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客观要求的存在。

1887年,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一文中,他不仅倡导政治与行政的分离,还第一次明确地使用了“公共行政”这一专业术语,这标志着西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就此诞生了。在此后的百余年时间里,从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逐渐发展到新公共行政理论,再到新公共管理理论,最后发展到新公共服务理论,西方的政府公共行政理论范式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其主导范式的地位无论是在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还是实践中都越来越凸显。在新公关服务理论指导下的公共服务精神,是服务型政府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是政府工作人员在职能上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价值观,是政府工作人员行政理念的核心。鉴于此,本文故将“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精神提升”作为研究对象,是新时期我国地方政府治理面临的全新的时代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选题背景

现当代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全新的时代,与之伴随而来的不仅仅包括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还包括经济政治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扩大发展。面对新时代的新趋势,各政府组织面临的来自不同方面的社会压力也就不可避免地空前的增大了;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各政府组织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各种变化,并呈现出了复杂化、动态化与不确定性等新的时代特征。当然,全新的时代发展趋势、全新的时代特征也必然对政府组织提出了全新的时代要求,这其中就包括:政府组织必须在公共服务理念上进行根本的转变,政府组织面对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必须更加理性地回应,政府组织必须通过不断地创新其公共服务方式来适应新的变化发展,政府组织必须通过进一步提升其公共服务效率来优化其公共服务效果。政府组织要实现这些要求,就必须通过其工作人员的具体实践行动来完成。所以,政府工作人员自身的情况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实践活动效果的优劣,而贯穿政府工作人员自身实践活动完

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