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以科学的历史观指导历史评价

以科学的历史观指导历史评价

以科学的历史观指导历史评价
以科学的历史观指导历史评价

主义进行了分析和批评。但是,如果我们仅仅限于党史研究领域的分析,满足于单纯的立场坚持和表态,是远远不够的。历史虚无主义在近年来的思想文化界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虚无主义思潮在文艺领域已初现端倪。史学和文学之外的大众传媒,实际上也充斥大量非历史的观点。

总体来说,目前至少有三种历史虚无主义需要我们注意。第一种就是党史研究领域的“否定革命”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实际上并不可怕;第二种是对全部历史的虚无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后现代思潮的主张就是如此,长此以往,现实将因为历史的不堪回首而支离破碎;第三种是对历史教育的虚无主义,影视创作领域的“戏说”热和“空手道”、网络FLASH的“搞笑”和“无厘头”等等就是这种虚无主义的具体反映。[1] (pp. 2-4)针对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我们有必要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我党对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我们面临的历史情境和历史任务、需要澄清和批判的错误观点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从而在“重在建设”的意义上坚持科学历史观,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历史事实与历史著述

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否认历史的客观性。对此,我们应当有一个比较清醒的学理分析和切合实际的理解方式。党史研究领域出现的否定革命、随意臧否历史人物的虚无主义固然要批判,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历史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根本否认历史有所谓客观性真理,认定历史只是“文本”、“叙事”,甚至不过是一种“发明”。这样的“新历史主义”借口历史著述的主体性和价值渗透而完全否定任何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其实,即使在西方学术界,后现代主义也只是史学理论中的一家之言;有些历史哲学家,即使主张“历史本来没有意义,是我们给历史以意义”,也不主张历史事实是纯粹的臆造和构想。这里的关键之处是要说明:(1)历史事实本身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与人无涉的物理事实,而是始终包含着历史活动者主体性的价值事实;(2)历史著述能够间接而正确地反映历史事实。[2] (p. 27) 所谓的历史事实,既是客观事实,又是主体性的价值事实。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说,人类迄今为止所经历过的一切都可以被称为历史。这个历史与历史事实相重合,也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存在论角度的历史概念。但这个历史事实作为永远消逝的过去,并不是现在的人们直接面对的事实,人们也无法原封不动地将其复原。实际上,历史事实本身作为主体人追求真理、创造价值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同时又是一个价值性事实,内在地包含历史活动参与者的创造,依赖于著述者的认识和表达。“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 (pp. 118-119)关于这一点,历史学和历史学家的认识也经过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朴素到深刻的过程。经过了对客观主义、实证主义史学的扬弃,经过了自康德以来近现代哲学的洗礼,关于历史事实的价值内涵和主体性品格才逐步呈现出来。[4]

如果我们能接受历史事实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的价值事实,那么历史著述能够正确客观地反映历史事实也就不难理解了。著述作为人认识和评价历史的一种文本方式,当然不能直接作用于已经过去了的物理意义上的历史存在,所以简单地套用一般的认识论是行不通的。历史著述的对象已经不完整地存留于现在,但它们毕竟或者以遗迹文物的形式,或者以历史资料的形式,或者以二者兼而有之的形式存在于著述者面前,通过这些中介,著述者可以间接认识历史对象。所谓历史著述的客观性实际上就表现为对历史事实的正确的间接反映。

但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是:我们这里讨论的历史著述的客观性主要是指其反映内容的客观性,而不是一般文本意义上的客观性。只有在历史著述基本上受历史事实限制、间接如实地反映历史事实的意义上,这个客观性才是可能的。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的历史著述都天然地拥有客观性。历史著述的客观性有自己的辩证法。首先,这种客观性作为历史著述所追求的目标并不能一次性完成,而是要经过主客体之间的多次往复才能完成。其次,历史著述的客观性主要关注的是对历史现象整体性、全局性的大致正确的反映和把握,而不在于一味追逐细节上的正确。再次,历史著述的客观性是历史认识与客观历史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最后,历史著述的客观性不仅是著述与客观历史的符合,而且还是能动的符合,也就是说历史著述的主体性与客观性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客观性中就包含主体性。对于历史著述者来说,不发挥主体性,历史认识根本不可能产生,也就不存在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发挥得不当,反过来也会阻碍历史认识客观性的获得。

历史著述的主体性在历史学家具体的研究中表现为设定研究对象、接纳和整理历史活动所提供的信息以及理解和解释信息等方面。要描述在具体时间、空间条件下活动着的历史人物、事件及过程,历史学家常常运用形象和想象,而在描述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性格结构,描述社会习俗、社会心理以及历史过程的细节时,历史学家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就更为重要。它可以抓住历史认识对象的典型特征予以描绘,省略掉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可以求助于合理的想象和猜测去弥补材料之不足,以填补历史连贯链条中的空白环节;可以以头脑中原有的其他具体的历史形象与所要描述的对象相类比,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但是无论历史学家的形象思维的作用如何能动发挥,历史学家所描绘的画面还是要力求真实,必须在时空中有明确定位;必须用不断浮出地表的历史证据加以证实。历史著述者的主体性发挥因而必须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会把历史认识变成历史小说,变成纯粹的想象和虚构。

弄清楚了历史事实的主体性和历史著述实际上可能具有的客观性,也就从根本上弄清楚了后现代史学特别是新历史主义的“洞见”和“不见”。[5] (pp. 90-91)

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界和文学界的“新”的文学批评方法,一种对历史本文加以重新阐释和政治解读的方法。新历史主义对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方法加以批判,张扬“主体”和“意识形态”,注重历史文本的叙事特征。新历史主义的主将是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和海登·怀特(Hayden White)。前者注重文学史的重写,而后者则注重“元历史”的构架。

作为一种虚无主义思潮,新历史主义否认历史的客观性,干脆不承认有所谓最后的实在,将历史直接归结为文本和叙事。文本不取决于历史事实本身,而取决于叙述它、解读它的人,取决于这些人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意图、认识乃至偏见。其中有误会、误解,也不排除有严重的意识形态的扭曲。所有这些又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特定的权力话语联系在一起。于是历史始终是被人写下来的历史,不存在客观所指的历史,一切均是人为的编造。任何历史只是当代史,都被“当代”的权力话语所驱使,有的自觉和明显,有的不自觉、不明显。新历史主义突出并竭力推演的这一极端观念,在戳穿绝对的理性主义历史观所宣扬的价值中立、科学研究的虚伪方面有一定作用。[6] 它的洞见也正体现在对历史文本的高度警惕上。[5] (pp. 90-91)文本不是玻璃,不同的书写描述不同的过去,将构成不同的历史图像。书写的章节、资料的选择、叙述的角度和逻辑、所用的语词等发生变化时,历史的图像随之而变。在这个意义上,写法或历史叙述本身,确实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即使如此,我们并不能认同新历史主义的观点。

对真实存在的“过去”和书写出来的“历史”持漠视的态度,无论从学理还是实践的层面都是说不过去的。新历史主义完全否认任何真相和客观性,认为一切都是文本游戏,所谓历史不过是不同文本之间的竞争和选择,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人类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并非虚构,也非文本。历史的主要部分就是那些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的记录和记述,为保存经验,巩固群体,传之后代,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衣食住行。尽管世代存留的实物、遗迹会被不断解释和解说,但毕竟不可能被文本全部淹没,即使是想象和虚构也不可能随意飞翔。相反,各种文本总是围绕着特定的历史实物进行科学的、伦理的、审美的、意识形态的描述和解说。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留下来的鞋子、头发、假牙毕竟不是否认纳粹大屠杀的文本所能推翻的。这些劫后遗存恰恰说明:历史并非文本,文本无法取代史实。一个曾经存在的过去,毕竟制约和规定着历史叙述的边界。我们不能一概抹杀这个隐隐约约始终存在的制约。过去存在的遗迹、文献、传说、故事等等,始终提醒我们正视历史的真相。历史正因为如此不可能是文学意义上的散文。

要对历史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叙述,事实上也不能缺少韦伯所说的“理想类型”,不能少了理性的秩序和框架。历史原本的存在,完全可能是散漫的、杂乱无章的,但叙述不可能是一笔糊涂账,“拆碎七宝楼台,不成片断”。新历史主义确实发现了一些历史的漏洞,也一度使人招架乏力,但最后的结果又如何?恐怕除了自己把自己拆碎之外别无其他结局。从这个意义上看,盲目肯定和追随后现代史学的“洞见”将是一条不归路。

三、历史规律与历史责任

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主要观点是否认历史有所谓的规律。无论是党史研究领域的虚无主义还是一般意义上的后现代“碎片”理论都拒斥“规律”和“必然性”。而这个观点又往往被当作怀疑甚至否定共产主

义理想的一个论据。但是,理论和现实表明,如果我们不把历史规律看作是对于历史过程的细节的机械规定的话,那么,否定历史规律,就像肯定历史细节都受历史规律决定一样,也是站不住脚的。

我国近代史研究中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割裂了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认为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是由少数革命家“制造”出来的,根本无所谓规律。这显然不符合历史实情。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两大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由于反动统治势力不可能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前一个任务只能通过革命的手段来完成。这个任务完不成,要完成后一任务所存在的制度障碍就无法扫清,国家繁荣和人民富强就成为空中楼阁。这也就是为什么近代以来的有识之士抛家舍业,流血牺牲,把最主要的精力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去的原因。中国人民选择革命,完全是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逻辑。其间有着不以任何人的意愿为转移的内在规律。历史虚无主义却无视这一事实,坚决否认历史有“规律”,从而否认历史有必然性。在他们看来,历史即使并非文本,但毕竟由人创造,因此不可能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对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意义,语言学家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和考证,但我们理解的历史规律是指:人类总体上存在着不依照人的主观意愿、欲求、计划却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现象或趋向。历史现象有偶然性,但不影响规律的普遍性。这是客观必然性和规律的基本内涵。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与发展,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也有一定的客观性,但由于它们与衣食住行的关系远了,间接了,这种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形态、样式就变得相当复杂了,也远不及经济领域和生产工具领域那么确定、明显。也就是说必然性看起来不那么“必然”。

当然,在理解历史规律性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历史现象、人物和事件,在多大程度上受制于时空、条件和环境,还要考虑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是偶然的,是由于个人主观的思想、品格、信仰、意志和情感等原因造成的。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很值得研究。比如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影响其发生的具体因素分别是什么?它如何产生?如何展现?它们今天是否还存在?作为该事件的必然因素在当时和今后怎样?是否可以有不同的引导方向?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必然与偶然”这一历史课题进行探讨以获取经验和认识,在此我们不能停留和满足于“宏大叙事”。恰恰相反,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它们在结构中的地位,才是问题的关键,才是历史研究的主题和核心,而所有这些都包含在历史唯物论的范围之中。

人类历史总体上的规律性与历史参与者应当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并不矛盾。追求和服从真理,简单说就是人必须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和尺度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创造价值,则是人作为主体的权力和责任,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可见真理和价值本身就是人类实践、劳动的内在尺度,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作为实践和劳动的基本内涵就存在于人类的活动中,而不是在它之外或之后的某个附加产品。人类历史已经向我们表明:在人类健康正常的活动和发展中,真理与价值之间必须而且能够实现统一。事实上,正是通过它们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不断发展,才有今天的人类文明和未来的人类解放。因此,我们不能以历史规律为借口而放弃价值选择和责任承担。人一方面被历史规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主动创造历史。有客观根据的美好理想要变成美好现实,离不开我们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因势利导。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处在关键时期,强调“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充分表明我们党是一个成熟的党、负责任的党,其水准和境界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无法理解的。

中国古代史学家把“直笔”的品性和“实录”的风格视作最理想的目标。其实,“直笔”、“实录”是与史学家独立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联系在一起的。真挚、良知是“直笔”和“实录”的基础。而勇气是实践真挚和良知的保障。在选择、加工、解释历史事实上,在揭示历史本质、叙述客观历史方面,史学家的笔底波澜中应深深凝聚对家园的真挚之爱,对人类的正义之感,对人民的热情歌唱,通过对人民生命活动的一次又一次感受、一次又一次提炼、一次又一次升华,展示历史所具有的人性力量。

四、历史价值与历史评价

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观点就是否定历史的连续性,把历史看成是一个可以分割的片断,并对片断作出符合自己当下需要的评价。事实上,历史事件既是在一个同时态的情境中发生的,也构成了历时态长链的

一环;只有在这种纵横关联中,我们才能确定一个历史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不是“古为今用”意义上的工具价值,而是目的性的,指向历史活动本身。而古为今用、鉴往知来曾经是绝大多数史学家研究历史的目的,至今仍然是历史的主要功能之一。以古证今者有之,以古鉴今者有之,以古喻今者有之,以古启今者有之,以古讽今者也有之。历史知识成为获取现实之果的大网,往昔的成败是今日成败的直接参照。这种做法,曾经出现在西方史学的古典时代,尤其成为中国古代史学传统中一条被加重加粗的脉络。司马迁、班固、刘知几、司马光、王夫之、顾炎武、章学诚等人就是坚定的“古为今用派”。但是仅仅侧重于“今”还是不够的。生活在今天的史学家,作为历史评价的主体,需要摒除的是简单化的借鉴意识,需要培养的是深沉的珍惜历史的意识。这里,有必要澄清历史本身的价值和我们对历史的评价之间的关系。

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部分学者对历史价值和历史评价的关系问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他们认为历史本身无所谓价值,只有在现代人的评价中历史才有意义。而历史评价只能以当下的社会现实和时代的要求为标准。因为历史评价需要回答当代人的难题,回答他们的困惑、焦虑和渴望。人们之所以要不断努力去认识历史,并不是要去穷尽所有细节,而是力图去追随、去认识不断变化着的现实。我们的现实来自于历史,而历史本身又恰是现实的不断累积,现实的不断变化把历史总体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把历史对现实的各种制约和影响逐渐显示出来。变化着的现实之所以要求人们不断重新认识和评价历史,原因概在于此。事实上,在史学研究中,史学家的现代意识确实影响到研究对象的选择和资料取舍,这种选择和取舍使史学家获得一个广泛而鲜活的现实文化基点。只要这种自主性是以尊重历史为基础的,而非一味迎合现实需要,那么它就不会瓦解历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否定历史进程和历史活动的必然性,否定具体历史情境的客观性,完全以今天的需要和条件来评价历史。对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评价,只能根据这个事件多方面的客观联系和在更大坐标轴中的位置来确认。在这个问题上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任由今人想当然,而应当有一个客观的价值标准。

历史虚无主义提出否定革命、“告别革命”的主张,认为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把一切革命斗争说成是“疯狂和幼稚”的。为了否定近代史上的革命斗争,一些人还故意把革命与现代化对立起来,宣称要用“现代化史观”代替“革命史观”。而经过这样所谓“范式”的转换,近代史上的改革和革命便成了制造社会动荡、破坏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的消极力量。这些主张的最大错误就是割裂了历史的连续性,否定了历史进程的客观性。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丧失了独立性。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拯救民族的危亡,解放民众于水火之中,曾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历史。但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没能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改良使中国资本主义化,但以“流血”而宣告失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也是昙花一现。其他人所倡导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同样都以失败而告终。

显然,中国需要一个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国情和周围的世界理论,需要一个对历史和现状的透彻解释。这时候,1919年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而1919年的五四运动则使中国的工人阶级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它们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7] (p. 3)严峻的历史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因此,以革命的手段完成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便成为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当然,今天的学者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的领域也相当广泛。但由于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刚刚起步,无产阶级的力量非常薄弱,以及中国革命的任务,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开始就是作为指导当前行动的直接指南而被接受、理解和运用的。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点,以及真正进入接受者头脑和心灵并直接影响其行动的,更多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尤其是阶级斗争学说。而李大钊、陈独秀所接受的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

学说又与列宁坚决反对第二国际的议会道路直接联系在一起。不走社会民主党的和平道路,而走俄国布尔什维克的暴力革命道路,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现实斗争道路的自然又必然的选择。而这也决定了他们所接受和理解的唯物史观总是与激烈的阶级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用李大钊的话来说,马克思关于过去(历史观)、现在(经济学)、未来(社会主义)的理论,都由阶级斗争这一条金线联络起来。[8] (p. 177)总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主要是以其唯物史观中的阶级斗争学说为主要内容的,它也是这样被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接受、理解和奉行的。“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9] (p. 1487)这样斩钉截铁的论断如果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史联系起来思考,就不会觉得不能理解了。我们应当正视这样的历史事实。这些话虽然不能充分概括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全部看法,因为阶级斗争并不直接等于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也远不只是阶级斗争,但阶级斗争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数十年中对中国的革命知识分子来说确实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当时,共产主义作为唯物史观的未来图景,提供的只是革命的理想和信念,阶级斗争作为唯物史观的现实描述,才既是革命的依据,又是革命的手段和途径,于是它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过程中最根本的理论学说和观念。

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背景下建立的。紧张的政治局势和严峻的民族救亡斗争使得早年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主客观上很少能有足够的条件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只能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必要的斗争实践中。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革命性在当时的具体体现。在日益紧张的社会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在日益加剧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状况和政治斗争的分析论证,具有比其他理论学说更有说服力的深刻性。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即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来研究实际生活的结果。由此看来,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的道路和命运确实并非偶然,它并不完全取决于个别人的意志和倾向。

明确了这一点,了解马克思主义早年传播中的实际条件限制和客观形势,我们就不会像历史虚无主义那样否定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对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的考察,不能离开“我们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党”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鉴往知来和珍惜历史应该有机地统一起来。

五、历史实践与历史教育

各种不同层次的虚无主义还否认历史的实践性问题。我们既是历史的认识者,也是历史的实践者。除了在理论上弄清楚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本质外,我们还必须认真反思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客观地说,对大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宣传,教育部门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拆解中心、拒绝规律、游戏化和无主体化的倾向,在青少年生活中还是大量存在。反映在价值观上就是一种“什么都行”的态度和立场。作家梁晓声就“无厘头”文化对中国大陆尤其对大学校园的影响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评价,他说在香港,周星驰的电影看过就看过了,回过头来年轻人还是接受大学文化。但是为什么在中国大陆,校园里呈现一片“无厘头”文化呢?这才是大家感到极为困惑的,而且扭转这一点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无厘头”现象与手机短信、网上聊天的俏皮、娱乐一起构成一种文化泡沫。

我们不是简单地否定文化的娱乐功能,而是要分析娱乐中民族文化和意识的提升问题。语重心长的交流如何不被鄙夷为陈词滥调?过来人的现身说法如何才能不被误解为摆资格、端架子?民族文化中宝贵的真知灼见如何才能不被轻易地搁置一旁?这些问题都呼唤历史教育方法的更新。我们可以在历史材料的取舍上开阔视野;可以兼顾受教育者今天对历史的期待和需求;可以从经济史、科技史、文化史、社会史、民族史乃至口述的各种历史入手,把“宏大叙事”与“精细节目”结合起来;还可以在语言表达上多下工夫。中国古代史书不仅记录史实,而且也是文学上的范本。司马迁放弃对单纯叙事的执着,具有开创意义的全新体例的纪传体形式,达到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境界。西方史学界有许多著名学者甚至不惜笔墨和精力进行历史通识教育,语言优美,赏心悦目。如果不重视表达,不重视历史叙述的通俗化,停留在三段论式的背景、事件、结论的模式上,结果只能使历史变得苍白、无力,使历史著述不忍卒读。

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也需要自问:我们的历史研究中是否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在历史的继承性研究和阐述上,我们需要摒弃“一根筋”思维和简单化逻辑,防止“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幼稚病。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认真思考我们自己是如何从事历史实践活动并记录这一活动的。如果我们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客观地对待历史,实际上就把一个又一个解释真实历史的机会拱手相让,给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话柄和空间,更无力阻止历史虚无主义与和平演变交相作用、相互裹挟。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既是一项理论任务,更是一项迫切的实践任务。

目前,中小学的教科书由于各种原因,其实历史教育的地位受到较大影响。教育部门一定要认识到历史教育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从落实教材的高度作出具体规划。而在大中学生中间,则可以从手机短信、网上聊天入手,认真开展珍惜历史的教育。增强青少年对历史、对祖先、对前人的敬仰与敬畏之心。此外,还应对大众传媒领域的历史意识教育进行认真规划,真正落实正确舆论的引导功能。

课堂上如何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老王庄小学 培养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课堂上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途径。语文是门工具性学科,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习得语言,并能在自己的日常交际活动中运用。这也是衡量学生是否掌握这个语言工具性的标志之一,而不是看他对这种工具的理解有多少。就是说,要让学生能够听得懂、说得好、读得懂、写得好,能用这种工具交际。新课标准也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长期以来,教学的重点都放在了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力与对课文的理解上,而忽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小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的大致过程是: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表达,理解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但会用是第二次飞跃,理解与运用也是有联系的,会用这种语言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使理解不停留在表层,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当今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现状,可以说仍有很多欠缺。如在考试、作文中,别字泛滥,成语误用,病句连篇,标点、修辞乱用,且常常用到很多网络用语。

因此,在课堂教学上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一个重要途径。 一、挖掘好文本中的关键点、激发点 教师首先在课前要充分备好课,仔细研读教材,重点放在挖掘课文中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激发点,从此处着手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只有找好关键点、激发点,才能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有所依托、附藉。文素能够拥有一双发现文本中关键点、激发点的能力是语文教师一生努力追求的目标,也与教师一生的努力分不开。 如在《乡下人家》的执教中,老师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能很好的挖掘到关键点、激发点。 (一)在字词教学方面,可以将字词分为三行,第一行是一般的认读的重点字词;第二行是多音字;第三行是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这样分梯度地呈现字词,不仅清晰而且一目了然,学生能通过这种清晰而且一目了然的方式在以后字词的运用中,更加好地提醒自己注意这些字词的运用。 (二)在文本的执教方面,老师应抓住“别有风趣”一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如何别有风趣,让学生仔细读读,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老师可用自己的语言给学生描绘瓜架上的情景“闭上眼睛,春天到了,一定开出了——,长出了——;夏天到了,瓜架上,结出了——;秋天到了,瓜架

科学历史观

科学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是人们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观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观点和方法,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等等。自1949 年新中国成立起,我国高校就逐步建立了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制度。我国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基本途径有两种,即关于唯物史观原理的教育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知识体系教育。从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明确我国高校关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基本方针,到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这64 个年头里,我国高校关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工作大致上经历了建国初年(1949——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改革开放以来(1978——)这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科学历史观教育虽然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积累了经验,而且形成了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所没有的较健全的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实践环节,积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强调了课堂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的主阵地,并提出了高校应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以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徐国利在“论高校历史教育中的唯物史观教育”一文中认为唯物史观教育改革的途径是:一、要坚持唯物史观在高校历史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二、要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从事唯物史观教育的教师队伍。三、利用网络进行唯物史观及其史学的教育。突出强调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中要坚持唯物史观,并提出了高校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工作和利用网平台开展教育工作等建设性的意见。5问题和不足也日益暴露,其地位和影响实际上受到严重的削弱。大学生的某些负面行为举动日益彰显,在社会上反应强烈,实用主义、虚无主义的倾向越发严重。在此种情况下,高校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顾晓静、黄方红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与唯物史观培养”一文中认为:以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教学中不断提高青年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能力是增强高校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向守俊的文章提到“一些大学生认为理想信念抽象、虚无,谈理想信念太遥远,太不切合个人的实际利益,因而对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这实际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最大误解,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 ①”。 2.高校唯物史观教育的价值。王柏文、李红在“唯物史观:高校哲学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理论”一文中提到唯物史观教育在高校哲学通识教育中的价值:“第一,引导大学生理解人的本质,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二,引导大学生理解世界的本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三,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意识,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3.高校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途径。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观来感知社会和评辨是非,是大学生未来成才和发展的关键。苏久青在“浅谈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一文中提到:培养大学生历史观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发挥好课堂主渠道的积极作用,二是加强社会①向守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石油教育,2009 年第二期.当前关于我国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不多,其中大部分文章是对高校历史观教育的内容体系(主要是针对当前高校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研究或者是对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理论认识即思想观念体系进行研究,直接针对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现状研究及对策的研究应该说很少。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学者们主要围绕下面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高校唯物史观教育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在我国的思想文化教育中处于主导作用,我国的高校也建立起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教育体系,这对广泛和深入传播

初一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评价

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评价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不属于 ...地图的语言的是()A.方向 B.比例尺 C.图名 D.图例 2、下列不属于社区的是() A.村庄 B.邮局 C.小区 D.绍兴市 3、习惯上以和经线为界,划分东、西半球() A.0°,180° B.20°W,160°E C.20°E,160°W D.180°,本初子午线 4、绍兴解放路店铺林立,商品丰富、人流繁多,那么它属于() A.生活小区 B. 商业区 C.高科技园区 D.工业区 5、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形,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形。() A.平缓,陡峭 B.山坡,山谷 C.山谷,山坡 D.陡峭,平缓 6、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 ( ) A.意大利的罗马 B.中国的上海 C.东南亚的新加坡 D.俄罗斯的莫斯科7、在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确定方向是 ( ) A.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B.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C.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D.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8、王芳一家要到北京旅游,为了更详细的了解北京的旅游信息,她最好选择() A.中国旅游图 B.浙江省旅游图 C.北京市交通图 D.北京市旅游图 读A、B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9-10题。, 9.B地气温特点是 ( ) A、终年高温 B、夏季高温 C、四季如春 D、终年严寒 10.B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 ) A.4月 B.6月 C.8月 D.12月

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1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填出以下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A 、B 、C 、G 。(4分) (2)修建水库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有( )(2分) A.气候类型 B.海拔 C.太阳辐射强度D.坝区地质构造 (3)根据地形图,判断河流干流的流向,理由是 。(3分)(4)G处如果要发展农业,应如何发展?理由是什么?(3分) 1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结合图片,简述新疆该地区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河流等方面考虑)(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世界三大宗教,并回答新疆地区主要分布的是哪种宗教?(4分)

高考历史史观详解大全(含例题)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 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 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 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 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 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

(完整)低年级如何提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低年级如何提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个性化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经常会走入这样一个误区:即把“教语文”与“教课文”等同起来。这样一下子将语文的范围缩小了。语文课缺少了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限制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语文课应该是认知——实践——迁移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学要侧重于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读到写,层层递进。 关于“语言文字的运用”,我们容易将它理解为简单的“表达”,即强调的是写作能力的培养。其实不然,“语言文字的运用”,应该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根据小学生理解能力的特点,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指的是识字写字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小学的低年学段,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能力都比较薄弱,教学的重点在于识字、写字,这虽然是低年级教学的核心,但我们同样不能因为过度强度识字与写字教学,而忽略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二者并不矛盾,识字是基础,“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一种技能。我们关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自然就能关注低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教学了。语文是语言的学习,词不离字,句不离词,相依相存。如果在低年学段能合理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与培养,那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如何在低年级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与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展开: 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语言运用。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目标,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应以“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为目标。很长一段时间来,语文课的教学形态就是讲读课文,通过课文来达到理解思想内容、理解表达形式,教师把感悟思想内容、分析理解作为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必须改变这种侧重于教学内容为主的教学目标,应明确教学目标,提出需要完成的任务。叶圣陶先生曾说:课文只是个“例子”,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教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写作。低年学段处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启蒙阶段,能在这个时候就有意识培养学生“语用”的能力,对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的《荷叶圆圆》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全诗充满夏日的童趣,学生在诵读中能够充分体验夏天的美好,是深受低年级学生喜欢的课文。许多教师在

历史学科学习知识与教学方案计划能力(高级中学)

高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复习重点 1、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 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主要历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革命史观2、史学研究理论——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理论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2)阶级斗争理论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史学研究方法(1)基本方法:史料的搜集、考订和编次(考据法)(2)历史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历史比较方法、口述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心理史学方法、生态史学方法、社会史学方 4、论证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中学历史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 包括以下内容:要学会区分史料和史实,学会区分史实和结论,要懂得鉴别史料的基本方法,孤证不立由若干证据组成证据链方可成立,常常是史无定论 5、历史表述方法:长编法(创于北宋司马光)和类叙法(始于班固《汉书》) 1、教学设计: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2、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 (1)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传统备课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法,是为了教的流畅 (2)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风格和学习需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学习﹔传统备课往往从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出发以完成大纲相 关内容为目标 (3)教学设计以系统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依据,为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而进行系统规划﹔传统备课往往凭借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主观愿望进行 安排,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较低。 3、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学分析阶段、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阶段、教学设 计结果评价阶段)

传统的学业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1、传统的学业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第一,错误质量观导致“片面追求成绩”。传统教育质量观是培养了多少品学兼优的学生,特别是有多少人升入重点学校。这无疑造成了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苦海”现象。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和生活是极为不利的。 第二,奖励导向的错误,导致学生自我认识和追求的错误。奖励制度主要是三好学生的认定制度和学科优秀学生的认定制度,并认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才值得奖励。这样单一的观点将导致对学生学习过程、态度、习惯的忽视,以及对不同学生发展方向不同的忽视。 第三,学业评价不公平。将所有的学生置于同一标准下进行评价,以确定学生的等级,并认为这样的评价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的。而事实上由于遗传因素、教育环境、教学条件、学生的智力发展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 内容上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标准上过多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评价的方法上以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评价过多地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评价的功能有哪些根本性转变? 新课程要求评价学生要注重学习的过程,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的需要,要利于学生整体发展,即:“从精英的评价转向大众的评价;从阶段性评价转向终身性评价;从工具评价转向成长评价”。即: (1) 整体性原则。中学生要继续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学生获得其它方面发展的前提。中学生学业评价仍然要把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2) 教育性原则。评价是为了诊断和发展学生,即要实现学生发展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3) 差异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对普通中学的要求是使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反映在学生的学业上就是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爱好选择一定的适合自己的学业课程, (4) 动态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要想实现对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客观、公正,那种认为评价结果是由终结性测验得出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关注结果只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关注过程,即采取过程性评价。因为,客观、公正评价的做法不应该是单单给学生评分,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情况。

阅读中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阅读中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对2011版课标第三学段阅读目标的认识 长春东师中信实验学校梁晓松 自出台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后文简称“课标”)至今,笔者始终在“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热议话题中学习、思索。“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实实在在的语文学科“命题”,可真正求解时,又觉其包罗万象,答案实难穷尽。因此,笔者选取冰山一角,以“课标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作为研究起点,试图由此探寻小学阶段“阅读”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关系。期待自己的梳理总结能为更深入的研究“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打开一扇小窗。 一、“熟读背诵”,为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奠基 (一)要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熟读”是关键 第三学段阅读目标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且看目标中的几个关键词:“正确”“流利”“有一定速度”,它们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提示我们一线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熟”。这里想借用“熟”的不同词组的含义来诠释笔者对“目标”的理解。 1.熟悉。即学生要将接触的每一种语言风格、形式内化为自己所熟悉的语言文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日后的提取、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及课后作业布置中,应尽量通过朗读、默读等阅读方式,以大量的读来帮助学生实现这一内化过程。促使学生乐于吸收新的语言形式,创造条件给予他们新语言的不断强化刺激,完成学生言语的进化。 2.熟练。即学生要熟练地对语言材料进行义群解码。就“朗读”而言,朗读者要实现“正确、流利、有感情”,熟练地将词语分配到各个义群,熟练地使用抑扬顿挫是基本技能。那么,教师的指导要点就在于,通过方法的点拨,实现学生对“义群”的理解;通过恰当的练习,来促成学生对语言的熟练解码,即所谓“熟能生巧”。《现代汉语词典》里关于“熟”的第四种解释,也能帮助笔者来诠释此处,即“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 (二)要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背诵”是根基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是第三学段阅读目标直接指向阅读积累的表述。这里,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图示来明确阅读与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体来说,阐述了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个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其中,生产力问题是联系科学观、技术观与历史观的纽带。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技术观和历史观三者的统一,从而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一元论特征。从时代背景上来看,它又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高度理论概括。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科学技术提高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这不仅是基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而且也是有充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的。事实上,这个科学论断本身就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新发展。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点,开始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全部历史的基础)这三个概念结合在同一个命题中。今天,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生产力主要地归于科学技术的高度,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实质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技术观和历史观三者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本质是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并不是一种就事论事的肤浅理论,也不同于一般的西方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它不是把科学看成是单纯的“知识体系”,也不是把技术看成是单纯的“工具和规则的体系”,它从人对自然的关系这个人类历史的基本前提出发,把科学和技术都当作社会现象来考虑。认为作为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应当存在着相互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角度来说明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是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社会活动。人为什么要认识和改造自然?从根本的动机上来说,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需要。古代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例如,天文学是为了满足农牧业定季节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数学又是为了满足天文学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力学则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和城市手工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近代科学的产生也同样如此。“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末,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1)]尤其是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第一次达到使科学的应用成为可能和必要的那样一种规模”。于是,“搞科学的人为了探索科学的实际应用而互相竞争”。[(2)]这大大刺激了科学的发展,用恩格斯的话来说,那就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3)]。 其次,马克思主义又从科学技术对社会作用的角度来论证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恩格斯当年在马克思墓前曾这样阐述马克思的科学观:“他把科学首先看成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4)]马克思本人也曾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5)]。因为火药把封建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马克思还说,“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6)]对此,恩格斯举了奥地利的例子。在19世纪30年代前后,欧

关于当前历史课程、教学与学业评价的若干思考

关于当前历史课程、教学与学业评价的若干思考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张逸红 (丹江口市一中刘志远听课整理) 交流提要 高考综合改革下历史教学应有的坚守与改变 正在走来的新高考是与新课程相衔接的一项系统工程。一线教师和教研员,一方面,要深入正面解读改革方案,把握其精神,放大其有利因素;另一方面,要研究高校招生科目的要求,比较高考改革方案与现行课程计划和教学实践,哪些是一致的要求?如何做得更好、更扎实到位?哪些是高考改革倒逼下应该做的必要调整和改变?从而厘清未来教学中的坚守与改变。 一、高招专业导向对中学历史课程提出的要求 (一)高考方案与中学历史课程的相关点 2014 年9 月,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拉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帷幕。按照文件精神,“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它明确把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的轨道。为此,上海市和浙江省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分别出台的方案规定:“高中学业考试将分别采用合格和等级方式来呈现考试成绩,等级赋分的成绩既用于评定学业水平,又作为高考成绩的一部分。” 新高考方案中,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并以等级呈现。沪浙两个方案关于高校招生录取中选考科目的要求是一致的,“最多不超过3门。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高校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范围的,考生在报考时无科目限制。” (二)高校招生选考历史科目的统计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其招生是为大学挑选要培养的人。为此,高校制定选考科目主要依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下文以部分北京高校在浙江省招生的要求,并结合上海市的情况做一个简要的分析。2017年约1400所高校拟在浙江省招生,首次公布的选考科目范围涵盖2.37万余个专业(类)。其中,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不限选考科目占54%,设限选考科目占46%。各校提出选考科 由表格可知,在浙江省招生的高校中,历史科目在传统文综中涉及的专业最多。从上海各高校汇总的情况看,37所本科高校共设置专业(类)1096个,大部分高校对于选考科目较少限制,但仍有41个专业涉及历史科目,略低于地理47个,远高于政治26个。较改革之前的文理分科,选学历史的学生在专业上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发挥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和个体的发展。 (三)高校专业对历史科目的要求分析 1.历史学类专业 历史学是有明显单一科目属性的专业,对于考生史学方面的知识积累和思维水平等有较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信息终端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使信息的获取变得极度方便,但许多人在使用一些通讯软件,如:QQ、微信、手机信息、飞讯等聊天的时候,往往不注重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有夹杂着乱七八糟的词语、有“中西合璧”、有国粤胡乱搭配的“通假”等形式交谈。错别字泛滥,低俗当有趣。如:“欧巴”、“猴赛雷”等等,使新一代的小学生真假难辨,严重影响小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学习和掌握,更有甚着可能会对祖国语言文字造成极大的冲击。 近段时间以来,一些语文教育教学的有识之士针对这一现象发出呼吁:语文要姓“语”,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课不要“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语文课不仅要得“意”更要得“言”。语文味是什么?自己的园该种什么?语文的特质是什么?2011年版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修改,作出了明确、响亮的回答,那就是“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性质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多年对语文课程孜孜探索的结晶,是语文课程研究的重大成果,也是修订版课标最为亮丽的一笔。 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更要将这一目标贯彻到底,

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那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呢? 一、激发小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小学生在上小学以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的要求,这时候就必须要培养他们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兴趣,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良好时机。 在课堂上,我们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表达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欲望,要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表达自己的看法。这需要我们自己做好以下工作:1、会赏识学生,当我们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并且真诚的表扬孩子,能给孩子无穷的动力,而恶意的重伤和批评则会挫伤一个孩子表达和说的欲望。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学生的很多回答虽然会有和你预设的并不一样,但他们的回答非常地富有创造性,值得表扬和肯定。2、拥有孩子般的童

学业标准:让学业评价更加科学有效

学业标准:让学业评价更加科学有效 建立学业质量标准,是完善我国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重要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督制度”,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调高质量上来”。 2015年,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价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标准:研究与实践》正式出版。这是“首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标准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成果。这项课题以北京市十余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监测为基础,选取中学语文、中学数学、中学地理和小学品德与社会四个学科,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思维特征与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将国家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以学段为单位、相对模糊的内容标准,转化成以年级为单位、从学生学习结果呈现的学业标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便于理解又易于落实的学业水平评价指南。 一、为我国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建构奠定基础 学业标准作为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依据国家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在常规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对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学生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描述。基于学业标准的研究和教学改革,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有三十余

年历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指导整个教育系统的改革。纵观国内的教育改革和研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学业标准的研究与建构相对滞后,目前我国的教育质量标准主要体现为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等,不仅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的依据,也是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重要依据。但课程标准在内容上的概括性和普适性,远远满足不了科学、准确、全面地开展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实际需求。建立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的学业标准,是完善我国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基本保障。 本书围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学语文、中学数学、中学地理四个学科作为研究样本,建构了较为完善、操作性强的学业标准体系。这一成果不仅具有国际视野,而且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对于落实课程标准,改善评价方式,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二、为教师科学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提供操作指南 我国的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应学习的领域、主题及内容的描述,对于学生应达到的具体要求以及这种要求对应什么层次的认知水平,则缺乏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评价建议。因此,虽然许多教师在观念上认可新课改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等理念,但在实践中还是更多地倚重以考试成绩作为单一指标的考试型评价。本书结合学科教师的教学实际,在

新课标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能力训练十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专题能力训练十四名篇名句默写 1.(2017·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 说:“,,?” 2.(2017·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3.(2017·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诗句是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用荷缝衣来象征自己高洁品质的两句是 “,”。 (2)从李白《蜀道难》“,,”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是“,,”。 (2)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 (2)韩愈《师说》中的“,”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同,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观点。

我的历史观-易中天

我的历史观 (2006-07-27 11:36:55) 有一家媒体问我:你常说,历史也是可以酿酒的,这代表你的历史观吗?我回答说,不能代表。这样一句话,怎么可能就代表了历史观呢?但这话没错,历史确实可以酿酒。《三国演义》就是历史酿的酒。不过也有酿成醋的。而且,酿成醋的还不少,能把人的牙都酸掉。酒也有好几种。有甜酒,有苦酒,还有药酒,也有只做药不酿酒的。总之,历史就是让人说的东西。说的过程就是发酵的过程。至于酿成什么,一看目的,二看手艺,三看运气。媒体喜欢的是直截了当。所以这个问题也就只能这样回答。但他们也提醒了我,是得找机会谈谈历史观的问题。 正好,也是这家媒体,连续发表了一些批评我的文章。事实上,自从我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在《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尤其是今年开讲《品三国》以后,受到了很多观众朋友们的支持,也遭遇了一些批评。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其实我一直渴望着批评,尤其是那些有份量、能够击中要害、让我深思的公开的批评。人是要有支持的,也是要有批评的。支持让人振奋,批评使人进步,它们对于每个人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借此机会,我向所有支持和批评我的观众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是,我也要做一点说明。第一,我没有义务,也没有可能回应所有的批评。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有的批评都必须回应,那就太难为人了。第二,我希望批判者能够公开亮相,使用真名实姓或者常用笔名,这样比较公平,也显得光明磊落。起码,你不能明枪暗箭一起来,打一枪换一个名字,那就变成骚扰了。第三,我希望这种批评是与人为善、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至少也是负责任的。当然,一个电视节目播出之后,就变成了公共产品,观众也就有权来批评,来讨论,来品头论足说三道四。这是他们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你不能要求所有的批评都有道理,也不能要求所有的批评都负责任。而且,当他们的这个权利受到损害时,我们还应该出来帮助他。这就是西哲所谓“我坚决反对你的意见,但我宁愿牺牲生命也要捍卫你说出这意见的权利”。 不过,作为个人,作为公民,权利都是对等的。你有说(包括说和不说)的权利,我也有听(包括听和不听)的权利。我不能要求你说的都对,都有道理,都负责任,你也不能要求我都听,都同意,都接受,甚至不能要求我都回应。就说前面提到的那家媒体,发表了一篇批评我的文章,署名“老牛”。老牛先生认为,我的《品三国》不像是“平民立场,现代视角”,毋宁说是“曹操立场,古代视角”。因为我在讲曹操杀吕伯奢家人一案时,对曹操进行了“曲意回护”。这个批评,我倒是作了回应的。我说,我不否认在讲此案时确有为曹操辩护的意思。但我之所作,并非“无罪辩护”,而是认为《三国演义》夸大其词,后世评价“量刑不当”。这难道违背“现代精神”吗?我在节目里说得很清楚:“凄怆这两个字很重要”。凄怆这两个字,就是曹操“还保留了一部分善心”的证据。这怎么是“无耻小人”呢?这是

恩格斯自然历史观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恩格斯自然历史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及其主要内容 在共同创建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恩格斯系统地研究了自然科学,提出了自然辩证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历史观,也即辩证的唯物的自然历史观。 一、历史背景 恩格斯的自然历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两者都建立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存在于旧的自然观之中。 1.自然科学发展是恩格斯自然历史观产生的实践基础。 经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认知革命后,自然科学在收集整理资料和实验的基础上快速发展,达到某种程度的完善,促进了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的发展。但其总得观点却以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为中心。但康德的星云假说表明: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并消逝着。 与此同时,三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发现使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立足在完全不同的牢固基础上。能量的转化表明自然界中一切运动的统一,细胞的发现表明一切机体都是从它的繁殖和分化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达尔文的进化论为研究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其他还有地质学、胚胎学、有机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共同使整个自然界展现出种种联系和种种过程。自然科学发展到必须要对其进行辩证的综合。

2.德国古典哲学是恩格斯自然历史观产生的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扬弃德国古典哲学而创立的逻辑思维形式,更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自然科学家对自然的哲学问题可以选择忽视,哲学家们则需要做出回应。古希腊时,哲学家已经认识了自然现象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形成了朴素唯物主义,认识了一切都在流动,形成了辩证思维。中世纪后,黑格尔恢复了辩证法,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但黑格尔认为自然界只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因此,费尔巴哈抛弃他认为的绝对的、非物质的、自我满足的、由自身汲取素材的思辨,把思想建筑在只有借感官活动才能经常不断地获得的材料(对象)上面,从物质、实质、感觉中产生出思想。 在此基础上,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核,运用到自然的哲学问题研究之中,形成了恩格斯的自然历史观。 二、主要内容 (一)关于自然的物质性。1.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统一。为此,恩格斯说明,当我们说到存在,并且仅仅说到存在的时候,统一性只能在于:我们所说的一切对象是存在的、实有的。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恩格斯一方面总结了哲学发展的过程,以实践论为基础,解决

课程评价:从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业评价(一)

课程评价:从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业评价(一) 摘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传统课程评价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具有不合理性,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从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生学业评价,强调学业过程、学生发展和活动表现,让学生学业真正满足社会和个人未来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课程评价;学业成就评价;学业评价;价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关注并投身了这次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课程改革。由于课程评价的特殊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将课程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新课程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也把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提到课程理念的地位,强调“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意味着课程评价不仅是推进新课程的制度保障,本身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受传统科举考试的影响,我国课程评价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实际上是预先建立一个学生学业成就的社会评价标准,判断所谓学生学业成就的优劣。这种课程评价实际上是对学生属性和特征进行评价,过分强调了课程评价的选拔功能,并直接左右着基础教育活动。在以“升学”为“指挥棒”的教育模式中,升学率成为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硬杠子”,学生的考分成为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指标。考试由一种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课程评价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异化为教学双方片面追求的目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姑且不谈这种课程评价对学生、教师的伤害,我们也要追问:如果建立学生学业成就的社会评价标准的依据是对未来社会人才规格的预测,那么,能准确预测吗?显然,在文化、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对未来社会人才规格的预测的可信程度是值得怀疑的,因而学生学业成就的社会评价标准也是不可靠的。因此,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进行课程评价的意义不大,课程评价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业本身的评价。新课程从课程评价的本质和目的出发,重新审视课程评价活动,希望从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生学业评价。 一、课程评价本质 1.课程的双重价值主体 课程评价是根据一定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这里,“根据一定标准”并不仅仅意味着“社会评价标准”,也包括“学生个体的内省标准”。传统课程评价(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是以考试、测验为主要手段,以掌握知识多少为目标,强调课程评价的甄别功能。传统课程评价的根本问题是,仅仅以抽象的社会作为课程的价值主体,忽视学生自身的价值主体地位,以异化了的所谓社会需要(主要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状况的要求)为目标,并强调通过传统考试来选拔和淘汰学生。从某种程度上看,学业成就就是学生的属性,评价学生的属性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因此,传统课程评价把学生、学生学业和学生学业成就混为一谈。 根据价值哲学,从广义的价值主体来看,学生、学校(包括教师)、家庭、社会均是课程的价值主体,课程的价值体现在它对学生、学校(包括教师)、家庭、社会需要的满足。对学生而言,课程的终极价值是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即课程所具有的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课程或学业活动有没有价值,主要应该看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对社会而言,学校(包括教师)、家庭、社会则期望经过学业活动,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某些属性,即某些预期的学业成就。人们希望表现在学生身上的某些预期的学业成就,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满足学校(包括教师)实现其教育功能的需要,也“可能”满足家庭对子女的要求,还“可能”满足社会对未来人才规格的要求。因此,社会是通过学生的某些预期的学业成就来间接地对学生学业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但是,问题是,具有某些社会所预期的学业成就的学生在未来社会活动中能不能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预期的贡献?事实上,这一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 可见,课程的价值主体是多元的,其中最基本的是学生个人与社会这两个价值主体。课程或

建立正确的历史观

建立正确的历史观 老子如是说:【道德经】38章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这就是历史。私有制一步一步地瓦解了原始的共产主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再由礼治进入法治社会。这似乎是一个退步,然而原始的共产主义在经过私有制的洗礼之后,必将是一个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却又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太古时期】,以道治天下,无为时期---------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人与天同体,穴居时代, 与虎狼鸟兽共寝。 【上古时期】以德治天下,有为时期---------神农氏,轩辕氏,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村落时代 【中古时期】以仁治天下,石器时代,无我时期--------尧,舜,无私,,为公,禅让。

【近古时期】以义治天下,铁器时代,有我时期---------夏(禹)、商(汤)、周(文武周公)。知足,礼让。 古代简称为三皇五帝。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号称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号称五帝 【礼记·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份,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敝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为大同。” 以义治天下----------春秋战国时期。大同世界结束了。道、德没了,仁假了,留下了义和礼。大面积的原始共产主义逐步向刚刚形成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退缩。私有观念步步紧逼 以礼治天下----------秦皇汉武直至清末。道、德、仁没了,义假了,留下了礼。原始共产主义彻底瓦解,进入了家庭,全面进入私有制社会。 以法治天下---------辛亥革命以后。真正的道、德、仁、义全没了,礼假了。只留下法制。家庭在私有观念的进攻下变得愈来愈小。 经过战争的破坏毁灭之后,人类开始反思,又重新思念向往道德仁义。想往大同社会。新共产主义的萌芽开始产生, 怎样看历史?历史是善恶因果这个天道法则的演绎: 今天所遇到的善果必然有昨天的善因,今天所遇到的恶果也必然有昨天的恶因;今天种善因必然会有明天的善果,今天作恶因也必然会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