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安作文之西安古建筑考察报告

西安作文之西安古建筑考察报告

西安作文之西安古建筑考察报告
西安作文之西安古建筑考察报告

西安古建筑考察报告

【篇一: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考察目的:

为了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

能力也为了开拓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视野和提升我们环境艺术专业

的实践水平通过对中国地域特色浓厚的历史城镇、现代都市、各类

建成的优秀建筑进行考察,学习古代、现代的建筑思想,充实和扩

大了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能够亲身体验城市,感知建筑,加深对

大都市、小城镇、古建和现代建筑的感性认识,从而丰富我们的认

知体系,扩大知识面。

西安是一个拥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都。从建筑方面看,雄

伟古老的城市建筑风格,培养了西安浑厚的城市性格,“雄浑、厚重”可以提炼为“西安城市精神”在西安我们了解他的建筑风格,西安的

大规划是“新旧分制”。旧城区和重要文物古迹周围,建筑风格要发

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点,建筑的色彩以灰颜色为基调;新城区的建

筑风格要开朗,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但要体现地域特色,外立面

色彩风格很难统一,建筑设计创作可以“百花齐放”。我们对西安的

一些历史古迹、现代园林等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考察前我们对

将要考察的城市进行了资料的收集整理,按照既定的计划对西安市

部分建筑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主要的地点有世博园,大唐芙蓉园,

半坡遗址,华清池,兵马俑,陕西省博物馆,碑林,钟鼓楼,大雁

塔等,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去感受西安这个十三朝古都

所积淀下来的沉厚历史文化和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

考察时间:2013年4月26日——2013年4月29号

考察内容:

西安是我国最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较为完善的历史风貌,在现代建筑中融合了地域文化,做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作品,古建

筑与在它基础之上做出的现代建筑进行对比,激发我们去思考。我

们一共参观了10个景区:世博园、大唐芙蓉园、半坡遗址、华清池、兵马俑、陕西省博物馆,大雁塔,碑林、明长城,钟鼓楼。我觉得

大唐芙蓉园是最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在这里我将就西安大唐芙

蓉园内建筑和园林设计做主要的介绍。

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是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融合了唐代元素精心设计打造的,在现

代景观设计和园林设计上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次以此为重点考察项目,主要是

希望通过对大唐芙蓉园的考察,为我们在今后的景观设计上提供新思路和新题

材。

1、园林景观:大

唐芙蓉园景观主题:全

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

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

主题公园;结合原址性

(突出长安特色,以发

生在曲江周边的故事

为主)、通俗性、代表

性、知识性、趣味性和

参与性特征。

大唐芙蓉园景观

设计原则:大唐不夜的原则;科技含量第一的原则;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原

室外化原则;大气、大方、巨大原则;全部亲水原则;动物与人共生共存原则等。

大唐芙蓉园景观突出的文化特点是:大气磅礴,精致经营,巧借地形之利,

彰显帝王至尊,“皇家气象”,营造更具表现力的山水,富丽壮美,诗意盎然。

2、建筑规划:芙蓉园整体布局力求做到历史风貌,现状地形和旅游功能三

者的有机结合。

芙蓉园采取了南园北池的大格局。在山水布局上,南园坡陀起伏,北池曲水

萦回;在建筑布局上,

南依丘陵,北临湖泊,

东滨池岸,西望雁塔。

除因北池周围地市较

为平坦,与当年南池

芙蓉园山势高而回环

的地形条件不同,难

以再造相同的自然景

观外,其他方面力求创造条件,体现芙蓉园历史风貌。

根据场地地形地貌现状及周围景观环境,在山水布局的基础上,营构景观、

景区、景点,以满足两份概念创意策划所提出的各项功能要求。以湖为主,环水

布局,北岸景点适当分散,南园景区相对集中。疏密有致,虚实相应。

3、景观分区

中轴区:以全园标志性景观建筑紫云楼南北向轴线为主轴,自南而北设置南

门、九重天演艺区、山水组景、紫云楼南院机动演示区、紫云楼内唐乐舞演出厅

及唐代文化展厅和动感电影等现代手段之历史文化演示区、紫云楼北水幕电影及

其他传统水上活动观览区。

东翼区:全园最高最大的山峦位于中轴以东。设置唐诗林、“诗魂”雕塑群

和其他形式唐诗小品。山的南麓设置唐集市。在东区东侧较宽敞的场地上为唐民

间游艺活动场。西翼区:全区为大型餐饮中心性质的御宴宫。其东侧配有传统景

观“曲水流饮”。环湖区:湖滨岸线共计2635m长。环湖根据不同的方位和地形

设置有24个景观。流线系统:园内有主路、支路、小路三级园路构成,园路线

性设计,结合景区、景点布置,以游人的行为规律为依据与地形、水体、植物、

建筑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空间的游览线路。

4、绿化景观

首先选择历史记载中曲江一带多用之品种,如柳、桃、梅、杏、枫、竹、芙

蓉、莆、菰、牡丹、草等。适当配置了现代喜闻乐见的品种,如玫

瑰等。

全局注重大效果,成片、成

带、成群栽植,在主要建筑及景

点内外,绿化配置要格外体现不

同的诗情画意,档次要高,质量

要精。

5、雕塑配置:室外主题雕

塑以大唐风格为主,以黄红色调

为主。如大唐芙蓉园的印章等。

6、建筑风格及色彩

全园建筑均采用唐风。建筑

色彩多以灰、白、赭、茶为主,如青瓦顶、青砖墙、白粉墙、赭红

或茶色木构系

统,石材台基等。

2013年4月28日,老师安排是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当我们看到了

博物馆的外景,那叫一个兴奋,只见它巍峨雄峙在古城西安的大雁

塔西侧,是大型的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

面积55663平方米,1991年6月20日建成开馆。博物馆建筑吸取

了唐代建筑雄浑博大,冼练洒脱的特色,借鉴了中国传统宫殿“轴线

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规模宏大,典

雅凝重,古朴大方,体现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博物

馆分为基本陈列、临时陈列和专题陈列三大部分,展室面积11000

平方米,展线长1500米。陈列文物3000多件,都是从陕西出土的

几10万件文物中精选出来的,大多为稀世珍品。

等到中午出来之后老师说我们去看看西安标志性建筑!大雁塔!西

安大雁塔,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

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

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

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

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

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

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

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

安古城。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

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

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

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

古塔。由门口走进大雁塔墙

脚,大概有500米左右,大雁

塔正对面是人工的一个大型

水做的景观,两旁有是雕饰

品,有各种雕像和陈设饰品,

眼看雁塔,气势宏伟。有些紧

忙的感觉,想进入,毫不犹豫

的走进大雁塔,里面一进门,正对们的是大慈恩寺,这进雁塔,走完大雁塔,被

很种的唐朝文化所感染。

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佣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造。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佣装束千人千态,据了解最高1.96米,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色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在兵马俑的面部设计上,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特征,兵马佣大多数是单眼皮的,话说秦始皇是单眼皮的,所以他认为单眼皮的人就是好看,这也体现了当时朝代审美观,都是以皇帝为标准。侧面说明了王权的集中!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三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一号坑最大,二号坑: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三号成平面凹形。三号兵马俑坑陶马、陶俑三号兵马俑坑中部,出土木质战车一乘,车已朽,仅存残迹。车前驾有四匹陶马,车后有陶俑4件。前排的一件为军吏俑,后排的中间一件为御手俑,御手两侧的俑为车士。古代一乘车上有乘员三人,此为四人,颇为罕见。三号兵马俑坑陶马此组陶马位于三号俑坑中部,是车马。马身长2.1米,通首高

1.72米。中间的两匹是挽车的服马,两侧为骖马。马的造型准确,比例合度。膘肥臀圆,四肢劲健。中间的两匹服马举颈昂首作嘶鸣

状,两匹骖马的颈部微向外侧扭转,异常神骏。1975年开始挖掘,

并建造展览大厅,每天吸引着近万名中外游人,被誉为“世界

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共

有4个,其中佣皆仿真人、

真马制成。从服饰、排列

位置可以分为将军、军吏、

材官、射士、骁士、伍卒

等,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

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雄

伟军容。此外,陵旁还出

土两组铜车马佣,雕镂精

致,金壁辉煌。1976

年在一号坑的遗址上修建了博物馆,馆内复原了兵马俑坑

【篇二: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

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

中华名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

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此次西安考察之行,我们一路参观游历了:秦兵马俑、大雁塔、小

雁塔、城墙、陕西博物馆、碑林博物馆、大唐芙蓉园、秦始皇地宫、法门寺等。其间虽有劳顿奔波之苦,但仍被西安古都之古之博之奇,古都文化的历史渊源之久所深深吸引,所以暗暗惊叹。但其中最让

我印象深刻的是西安的古建筑。建筑是随着它们所属时代、地域、

名族或宗教的不同,根据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形态各异的。下面我将

就中国建筑和此次西安之行所见到和了解的一些代表性建筑园林设

计做下简单的阐述和介绍。

1 中国建筑体系

中国建筑以中国为中心,以汉族传统文化建筑为主流,在漫长的发

展过程中,始终完整保持了体系的基本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以分

出几个大的发展段落,如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

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可历魏晋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

宋的成就就更为辉煌,是第二次高潮,可认为是中国建筑的高峰;

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盛清以前是发展的第三次高潮。

可以看出,每一次高潮的出现,都相应地伴有国家的统一、长期安

定和文化交流等社会背景。可以认为。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和文化

交流,式建筑艺术得意发展的契机。

中国传统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中国人皇权至

上的政治伦理观,中国的政治伦理观,影响了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明显者如祭祀性建筑坛庙和帝王陵墓等。

中国盛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的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的影

响的同时,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

文化性格,满了宁静、平和而内向的氛围,与西方宗教建筑的外向、暴露、气氛动荡不安明显不同。

基于与自然高度协调,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中国文化精神,中国

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与其他建筑体系

更强调人工与自然的对比有所不同。正在园林中有突出的表现,中

国园林属于自然式,与欧洲或伊斯兰的几何式园林有别。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

图方式,也有自由组合方式。不管哪种,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而与

欧洲及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外向性格,强调体形体量

的强烈变化等有明显不同。

中国建筑与世界其他所有建筑体系都以石或砖结构为主不同,是唯

一的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独具风姿。

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建筑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整体风貌,其中成

就最大、特点鲜明的有藏族、维吾尔族、傣族和西南其他少数民族等。这些民族的建筑艺术作品,像闪在天空的点点明星,与汉族建

筑一起,汇成中华建筑的灿烂星空。

中国建筑曾广泛影响朝鲜半岛、日本等广大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

国建筑为核心的东亚建筑。

2 西安建筑

西安是我国最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较为完善的历史风貌,在现代建筑中融合了地域文化,做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作品,古建

筑与在它基础之上做出的现代建筑进行对比,激发我们去思考。在

这里我将就西安大唐芙蓉园内建筑和园林设计做下简单的介绍。

2.1 大唐芙蓉园

做西安建筑,张锦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

成功的例子,不但是黄帝陵还有陕西博物馆

等等肯定能够流传后世的,新建的大唐芙蓉

园更是让人觉得仙境一般,张锦秋最擅长从

唐代的风格中提取设计元素,真正地从地域

特色出发,不只简单地追求形似,而是做到

真正的神似。为了大唐芙蓉园景观设计在原

来国内顶级水平的基础上和国际接轨,聘请大唐芙蓉园

日本国宝级景观大师、日本tam地域环境研(照片来源于:自拍)究所董事长秋山宽先生担纲设计,秋山宽先生曾包揽日本造园学会奖、日本造园顾问协会奖、日本庭园设计顾问协会奖等众多奖项。

主要作品有东京迪士尼乐园、东京都临海部公园等。

2.11 园林景观

大唐芙蓉园景观主题: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

主题公园;营造处处感受盛唐历史与富于变化的景观空间;盛唐文

化博大精深、光辉灿烂、个性突出;结合原址性(突出长安特色,

以发生在曲江周边的故事为主)、通俗性、代表性、知识性、趣味

性和参与性特征。

与人共生共存原则等。

大唐芙蓉园景观需突出的文化特点:大气磅礴,精致经营,巧借地

形之利,彰显帝王至尊,“皇家气象”。营造更具表现力的山水,富

丽壮美,诗意盎然。曲江园林文化区是唐都长安建筑特区,建筑、

园林、文化三者应和谐统一,在形式和内容上应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着重突出以下特点:

1、“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

2、崇尚开放、追求创新的思想境界。

3、崇尚精英、文化至上的思维模式。

4、个性解放与享受生活的自由思想。

5、唐诗、唐风贯穿全园景观文化始末。

6、景观要有文化性(突出长安特色,尤其突出曲江文化)、通俗性、代表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六大特征。

2.12 建筑规划

芙蓉园整体布局力求做到历史风貌,现状地形和旅游功能三者的有

机结合。芙蓉园采取了南园北池的大格局。在山水布局上,南园坡

陀起伏,北池曲水萦回;在建筑布局上,南依丘陵,北临湖泊,东

滨池岸,西望雁塔。除因北池周围地市较为平坦,与当年南池芙蓉

园山势高而回环的地形条件不同,难以再造相同的自然景观外,其

他方面力求创造条件,体现芙蓉园历

史风貌。

根据场地地形地貌现状及周围景观环境,在山水布局的基础上,营

构景观、景区、景点,以满足两份概念创意策划所提出的各项功能

要求。以湖为主,环水布局,北岸景点适当分散,南园景区相对集中。疏密有致,虚实相应。

2.13 功能既景观分区

中轴区:以全园标志性景观建筑紫云楼南北向轴线为主轴,自南而

北设置南门、九重天演艺区、山水组景、紫云楼南院机动演示区、

紫云楼内唐乐舞演出厅及唐代文化展厅和动感电影等现代手段之历

史文化演示区、紫云楼北水幕电影及其他传统水上活动观览区。

东翼区:全园最高最大的山峦位于中轴以东。设置唐诗林、“诗魂”

雕塑群和其他形式唐诗小品。山的南麓设置唐集市。在东区东侧较

宽敞的场地上为唐民间游艺活动场。

西翼区:全区为大型餐饮中心性质的御宴宫。其东侧配有传统景观“曲水流饮”。

环湖区:湖滨岸线共计2635m长。环湖根据不同的方位和地形设置有24个景观。

流线系统:园内有主路、支路、小路三级园路构成,园路线性设计,结合

景区、景点布置,以游人的行为规律为依据与地形、水体、植物、

建筑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空间

的游览线路。

2.14 山水格局

水局:以2002年以蓄水成形的湖面为主要水体,另在园之东南角

规划了将来与曲江南池相卸接的水体,通过芳林桥其水叠落而下;

大池之西南辟芙蓉池,“曲水流觞”之水入住其中;在“紫云楼”与“九

重天”之间增辟池面,该池西接“曲水流觞”,东有蜿蜒溪流与“芳林桥”以北湖面相连。如此形成了全园一个完整的水系。

山形:整理东区山形,一是使其轮廓与远处南山相呼应,二是丰富

其本身地貌,略施沟豁,为“唐诗林”提供造景条件;中心区紫云楼东、南、西三面“群山”环抱,山势东高西低和湖北面岗峦起伏有如

屏障的山形总态势。

2.15 绿化景观

材料选择:首先选择历史记载中曲江一带多用之品种,如柳、桃、梅、杏、枫、竹、芙蓉、莆、菰、牡丹、草等。适当配置现代喜闻

乐见的品种,如玫瑰等。布局:全局注重大效果,成片、成带、成

群栽植,在主要建筑及景点内外,绿化配置要格外体现不同的诗情

画意,档次要高,质量要精。

2.16 雕塑配置

室外主题雕塑:建议选择三个题材:诗魂、丽人行、儿童智乐。其

他装饰性雕塑可在设计深化时随机配置。

2.16 建筑风格及色彩

全园建筑均采用唐风。建筑色彩多以灰、白、赭、茶为主,如青瓦顶、青砖墙、白粉墙、赭红或茶色木构系统,石材台基等。在紫云

楼等少量标志性建筑的鸱尾,屋脊局部重点部位可施以金色,增添

几分皇家气氛。

2 结语

西安,公认的十三朝古都。特有的古城气息,给我留下深刻而美好

的回忆。这次西安之行,长了不少见识,无论是在政治、文化、经

济等方面都了解和认识了很多新知识,尤其是在园林设计规划上更

是受益良多。

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简历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科学基础上

的应用学科,在造园艺术,是筑设计,城市规划等的基础上,对人

地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它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

工程设计等学科都有密切联系,它的存在与发展一直与人类的发展

息息相关。

此次的西安之行,让我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建筑、城市规划、园

林设计等都有所了解,我相信这为我今后更好地学习景观设计这们

课程和以后的设计中都

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萧默.世界建筑艺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2】唐廷强.陈孟琰.费飞.王石墩.景观规划设计与实训【m】上海:东方出版

社2008.6

【篇三:山西古建筑考察报告】

摘要:中国早期古建筑主要集中在山西省,该省大量的遗构很大程

度上反映了我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笔者从芮城到大同,经月余考

察了山西三十余古建筑(群),在此基础上写就此报告。以学界前

辈的研究成果为思路,以所考察过的建筑为实例,阐述中国从唐代

到元代的古建筑发展历程,侧重分析历代建筑史略、建筑技术、时

代特征,并以所考察过的建筑作例证加以分析。

关键词:山西古建筑;建筑史略;建筑技术;时代特征

引言

中国古建筑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木构架房屋为主,采用在

平面上拓展的院落式布局的独特建筑体系,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建

筑体系,其间经历了萌芽(新石器时代)、初步成型(夏商周)、

基本定型(秦汉魏晋南北朝)、成熟兴盛(隋唐五代宋辽金)、持

续发展后逐渐衰落(元明清)的过程。1[①]其中唐代到元代中国古

建筑技术上出现了许多突破性的发展,为建筑技术史上一个较为重

要的时期。

1. 唐

1.1发展史略

隋(581-618)立国之初和秦朝一样用民力过急,导致迅速覆亡,其建筑形态在短短四十余年内不可能产生大变化,故可归入唐论。

唐(618-907)是继汉以后中国建筑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促使南北文化交融,北方吸收南方较先进的建筑技术,为历史上第一次南方建筑技术北传。1[②] 初唐时的含元殿仍用部分

承重墙,次年的麟德殿只两山用墙,表现出发展的趋势,到武则天

建明堂已经是全木结构。自高宗,武后(650-705)之后,唐木构基

本定型,厅堂殿堂两种构架形成,斗拱与柱头枋结合形成铺作层,

以材为祖的设计方法也已经基本定型。以后的盛唐、中唐、晚唐主

要是踵事增华,更加完善、精密。1[③]

国内留存至今的唐木构只有四座,全部在山西,其中平顺天台庵和

芮城五龙庙均有不同程度改建,只有五台佛光寺和南禅寺较好地保

持了唐貌,故研究价值较大。而四座唐构中又只有南禅寺为中唐建筑,其余均为晚唐。初唐和盛唐建筑无存,只能靠其他间接材料作

研究。

1.2建筑技术

唐代建筑技术的最突出成就是铺作层的形成和基于此的殿堂式构架

的成型。

斗拱在前代很大程度上只是挑檐构件,到了唐代终于发展成为成熟

的纵架横架的有机结合点,成为梁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横架中的

梁与斗拱发生关系,梁头甚至成为斗拱的华栱或者耍头,而顺身拱

同时与柱头枋、罗汉枋、阑额一齐组成纵架,横纵架通过斗拱十字

相交咬合在一起。层层叠上的枋栱也组成了一个围合的木框,成为

真正意义上的铺作层,利于连接柱网,使之聚合,意义类似于现代

的圈梁。

殿堂式建筑的三个水平层结构正是基于铺作层的形成,柱网、铺作层、屋架依次水平叠加形成整体的构架(图 1)。同时在此基础出现了

各种平面分槽形式。

1.3实例分析

1.3.1佛光寺东大殿

唐大中11年,公元857年,山西五台,七开间单檐庑殿

图 1 唐佛光寺构架分层示意图

佛光寺东大殿虽不是年代最古的建筑,但因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非常直接地体现了晚唐中型殿堂的形制而被称为“亚洲佛光”。

佛光寺毁于会昌灭发,但灭法后不久便原址重建。虽处五台之外,

但却为当时名刹,远在千里之外的敦煌唐代壁画亦对其有所反映。

但随着时势变迁,寺院渐渐冷落,于深山中几无人问津,与台内众

多佛院香火旺盛形成鲜明对比。但正因其香火稀少无人问津,无力

大规模修缮,才保得住唐代原构,五台诸寺,已都是明清遗物,相

比之下价值不可同日而言。

图 2 佛光寺东大殿构架示意图

图 3佛光寺东大殿柱头、补间铺作

照片 1佛光寺东大殿

2. 五代、辽

2.1发展史略

五代时期(906-960)中国再度分裂,战事频繁,建筑基本继承唐代。北方五代建筑以平遥镇国寺万佛殿为代表,其建筑留有浓厚的唐风。而南方十国时期(891-979)建筑自成体系,

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现的宁波保国寺大殿(1013)和福州华林寺大殿(964),还有肇庆梅庵大雄宝殿(996),虽然都是北宋初期建筑,但是其成熟的建筑手法不会是短时期能形成的,所以他们应该可以

代表南方五代十国乃至晚唐时期的建筑样式。

辽(947-1125)与北宋对峙南北,该辖区为唐安史故地,军事区域,唐中后发展较慢,在文化包括建筑上保存中唐以前传统较多,且辽

为后进部落,故辽建筑保留更多的唐代传统。从释迦塔和独乐寺的

立面设计模数可以证明。到辽末期,建筑上才出现一些受北宋影响

的迹象1[⑥],例证是已经毁去的易县开元寺观音殿。

2.2建筑技术

五代建筑基本沿袭唐制,但五代建筑留存也极少,时关于建筑文献

记载也匮乏,能从建筑实例中看到的五代建筑的变化最明显之处是

平梁上除了叉手外还使用了侏儒柱。

图 4应县木塔结构层的斜撑

辽代留存下来的建筑一般都较为宏大,如奉国寺、释迦塔、善化寺、华严寺等,这可能与契丹民族性格有关1[⑦]。辽代建筑风格接近唐,但更显粗矿,异于同时期北宋趋向精巧的特征。随着建筑技术和对

使用空间要求的提高,辽出现减柱做法,最早的例子是奉国寺。值

得注意的是,在构架的发展上也出现一些进步,即混合式构架的出现:内外柱不等高但都有斗拱或多层木枋,组成高低不一的两层铺作,这较唐代等高的铺作层更有利于构架稳定,例如善化寺大雄宝殿。当然这种构架的出现可能是学习北宋的结果。详细分析见北宋

部分。另外,此时也出现了一种具有空间结构性质的木构体系。典

型代表为应县木塔、独乐寺观音阁。其中应用了大量斜撑,使木架

在弦向和径向都得到了加强。稳定性超越了一般的传统木构。(图4) 2.3实例分析

2.3.1镇国寺万佛殿

五代后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山西平遥,三开间单檐歇山

图 5镇国寺万佛殿横剖面、柱头铺作

(下图为笔者现场手绘)

古建筑参观调研报告

古建筑参观调研报 告

镇江金山寺古建筑调研 -------- 前段时间总是在纠结调研对象的问题,因为听说了可能之后的调研就是要去镇江,怕写的重复了,也担心写的过于单调。 镇江,在我看来算不上一个旅游发达的城市,但如果你去让一个镇江人向你推荐一处旅游之地时,得到的答案不外乎“三山一渡”。三山,即焦山、北固山、金山,一渡,即西津渡。如同每一个旅游景点一样,“三山一渡”的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故事,而这其中,也是我印象中最有名的可能也就是北固山和金山了。唐朝诗人王湾的一首《次北固山下》让人们从此记住了北固山,而关于金山,我想你一定听过白素贞和许仙的故事吧。就调研课题而言,因为是关于古建筑方面的,因此最后还是决定了写金山寺。 金山位于镇江市的西北部,临江而立,山不高不足百米,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寺庙建筑把金山山体包裹住,从远处看,只见寺院,不见山,因此,也就有了“金山寺裹山”之说,寺依山而建,慈寿塔高耸山巅,蔚为壮观。远处茂密的大树将低矮的建筑遮挡,树枝间隙中,隐约可见寺庙建筑的轮廓影像。近处,碧绿的湖面让人心情舒畅,倒影出树和建筑的景色,仿佛融为一体。湖边很有情调的休息小亭吸引了了大量人群来此湖边漫步,自是一种愉快的享受。

在金山寺门口,抬头仰望“江天禅寺”匾额,据说为清代康熙皇帝随太后来金山祈祷时亲笔题写的,抬头望去,方感自身的渺小。门的正前方是一个刻有江天禅寺的铜质香鼎,可能是一种香火旺盛的象征吧。江天寺即金山寺,自古就是一座中我闻名的禅宗古刹,始建于东晋年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初名泽心寺,南朝、唐朝初称为金山寺。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有和尚三千多人,僧侣数以万计。清代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庙。金山寺由于当时皇帝的信仰不同,曾两度由寺改观。一般寺庙的山门都是朝南开的,而金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据史料分析,当时的建筑师建筑朝西山门是有用意的。因古代金山屹立在扬子江心,游人透过朝西山门放眼望去,便见浩渺大江奔腾而下,正合“大江东去,群山西来”之诗意。这正可谓建筑师的独具匠心所在吧。由山门入天王殿,中供弥勒佛,人

艺术考察报告范文

艺术考察报告范文 篇一:艺术专业大学生考察报告(报告范文模板) 艺术专业考察报告艺术考察报告 一、实习地点: 1、北京 2、安徽(黟县) 3、浙江(乌镇) 二、实习时间: 20XX年06月16日——20XX年06月25日 三、实习内容: 1、课程实习总结报告; 2、考察展示设计。 四、艺术考察的意义和目的: 通过本次艺术考察,让我开阔了眼界,挖掘了创作潜力,加深了对本专业的认识。同时,为更好地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认识当今最为前沿的设计潮流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这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对艺术追求的热情!让我更加热爱艺术,在艺术中享受人生。 五、艺术考察的过程与体会

(一)20XX年06月18日——天安门、故宫、首都博物馆、王府井 1.天安门、故宫: 实习的第一个目的地便是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我们首先来到了这座城市中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方——天安门和故宫。在建筑布置上,它们都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通过它们,可以看出,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天安门的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是中国古代城门中最杰出的代表作。高大红漆巨柱、色彩斑斓与雕刻图案结合使其独具特色! 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色彩为红色、黄色,这是中国古建筑的一大特色!而蓝色、紫色、黑色、翠色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一言以蔽之,天安门、故宫可谓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2.王府井: 王府井可以说是密度最大、最集中的大型商场、宾馆与专卖店。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府井的小吃街。各个小吃摊位紧挨着门柱两边,依次展开,延伸至街的另一头,这种敞露的线性分布,使众多小吃很醒目地展现在过往行人的眼前。而小吃街装饰性的大门,其实也只是个空空的门框,比起商场透明

大雁塔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大雁塔考察报告 篇一:西安大雁塔调研报告 西安大雁塔、小雁塔(荐福寺)周边200m范围内环境的演变及建设现状 调研报告提纲 摘要:该文通过对纲领性的国内外文件中有关文化遗产周边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以及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从而理解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基本概念,明确调研方向,并对发达国家及国内相关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和对大小雁塔周边环境的演变及建设现状的实地调研,了解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中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总结大小雁塔周边环境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此次的调研结果将对今后文化遗产周边环境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提纲: 一:概述 二:西安城市规划的各种文献资料及法律法规 1:国内外基础文献资料

《威尼斯宪章》、《西安宣言》、《西安共识》等。 2:国内及西安本地法律法规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XX-2020》等。 三:总结西安历史名城保护的概况 1:保护历程 2:保护成果 四:大雁塔、小雁塔周围环境演变及建设现状实地调研1:大雁塔、小雁塔的历史渊源 1.1地理位置 1.2建造之因 1.3建筑特色 2:大雁塔、小雁塔的发展及周边环境的演变历程 3:大雁塔、小雁塔周围环境的建设现状 4:大雁塔、小雁塔周边环境未来的发展规划 5:大雁塔、小雁塔周边环境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 6:总结大雁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五:总结及感受 六:参考文献 杜鹏程20XX301618 梁枭20XX301629 刘敏20XX301605 篇二: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考察目的: 为了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能力也为了开拓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视野和提升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水平通过对中国地域特色浓厚的历史城镇、现代都市、各类建成的优秀建筑进行考察,学习古代、现代的建筑思想,充实和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能够亲身体验城市,感知建筑,加深对大都市、小城镇、古建和现代建筑的感性认识,从而丰富我们的认知体系,扩大知识面。 西安是一个拥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都。从建筑方面看,雄伟古老的城市建筑风格,培养了西安浑厚的城市性格,“雄浑、厚重”可以提炼为“西安城市精神”在西安我们了解他的建筑风格,西安的大规划是“新旧分制”。旧城区和重要文物古迹周围,建筑风格要发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点,建筑的色彩以灰颜色为基调;新城区的建筑风格要开朗,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但要体现地域特色,外立面色彩风格很难统一,建筑设计创作可以“百花齐放”。我们对西安的一些历史古迹、现代园林等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考察前我们对将要考察的城市进行了资料的收集整理,按照既定的计划对西安市部分建筑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主要的地点有世博园,大唐芙蓉园,半坡遗址,华清池,兵马俑,陕西

赴西安进行古城文物调研的考察报告简易版_1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赴西安进行古城文物调研的考察报告简易版

赴西安进行古城文物调研的考察报 告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我协会全体成员于9月29日在陕西省西安 市附近进行文物保护调查研究,先后调查了乾 陵博物馆、兵马俑博物馆和华清宫,10月5日 完成调查。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西安市附近地区。 在乾县,我们首先去参观了永泰公主墓。由于 乾陵并未被真正的开发过,所以大多数乾陵出 土的文物都出自于永泰公主墓及其附近几座太 子墓穴。文物主要有壁画,石雕,珍贵文物 (唐三彩)等,有很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是 我国珍贵的史料。初进入永泰公主墓,我们就

被周围的环境所震慑了。炎热的夏日,蝉鸣声不绝于耳,可墓中却格外的凉爽,周围的壁画线条流畅,颜色绚丽,虽然与我们有着历史的阻隔,却又好似触手可及,贴近历史的感觉使我们每个人都屏息凝视,叹为观止。慢慢走进墓中,周围有小的洞穴,存放着陪葬的陶俑,陶器,虽然灯光很灰暗,因为有关单位的开发保护,还是能很清晰地看到生动的人物表情和行为举止,使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最后走进的就是主墓穴,陈放着永泰公主的棺木。黑青色的石板,一块一块堆积成样式精美的棺木,上面的雕刻是他就像是崭新的近代工艺品,棺木保存良好,刻纹中的花鸟兽都非常的清晰可辨。房檐式的设计使棺木脱离了死板、沉寂的特点,反而有种家的归属感,灵

古建筑调查报告

古建筑调查报告 班级: 2011级建筑学 组员:纪冰曦李建岗 杨金辉陈晋 李健荣常洪强

古建筑测绘调查报告 ★龙尾关概况 龙尾城又名龙尾关、下关,位于下关西洱河北岸,西起天生桥,东至大关邑村,由苍山斜阳峰南坡向东延伸,城南有天然护城河——西洱河。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0.5公里,唐朝樊绰编写的《蛮书》有记载:“龙尾城,阁罗凤所筑。萦抱点苍南麓数里,城门临洱水下。河上桥长百余步。”初为边关哨所,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王阁罗凤将其拓建为龙尾城,龙尾城的历史已有1200多年。是南诏都城的南大门,为南诏国的一镇边关,筑城的目的是为了拱卫南诏的首都太和城。龙尾城的地势十分险要:“倚苍山斜阳峰麓,扼洱河之尾,负山阴水,为郡南屏蔽。”范围从天生桥(江风寺)起,到泰安桥附近,“以山为壁,以水为濠,内高外下,仰攻甚难也。”因此龙尾城又称“龙尾关”,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御敌于国门之外,是历史上著名的天宝之役的古战场。龙尾古城已列入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名册,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龙阁罗凤时代所筑的龙尾城,只有南边的一道土夯城墙,到黑龙桥口临河建了一座小城,城门向南,面临西洱河,派有重兵把守。此处是从南边进入大理的唯一通道,也是茶马古道北上的要冲。明军傅友德攻破大理后,在龙尾城的原址筑了一座砖土小城,周边两里,只有三道城门,无东门。现龙尾街、中丞街是这座城的中轴线,西门现名西门巷,南城门正对黑龙桥,城楼20世纪30年代初才被拆去。清道光、咸丰年间,曾三次对龙尾城加固修缮。 龙尾城清代划归太和县,民国时期为大理县玉洱乡。 时至今日,尾古城内已有全长一公里多的龙尾街(茶马古道与博南古道的交叉口),1200多年历史的蛇骨塔,江风寺、风伯雨师庙、三清宫、文昌宫、关圣殿、武庙、文庙、玉皇阁、普济寺、财神殿、弥陀寺、白马庙、将军洞、灵瑞庵等20余处古迹,著名的三眼井、鹭鸶塘、大井、二井、小井、七蛙井等一批优质苍山矿泉水名井、名泉,菜园巷的马家花园、西门巷的李家大院、红土坡一号的一颗印进士府第、小井巷的杨家大院、龙泉巷的苏氏名医世家宅第、明代赵雪屏翰林府第、清代马恩溥翰林府第等数座名士宅院,依然散发着南诏、大理两个王国的古貌遗风。 下关发展成为滇西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城市后,人口增加,市区扩大,现代建筑不断增多,但是龙尾城这一片区仍然保持着古城的轮廓和风貌。走过黑龙桥,进入龙尾街,多数铺面显得低矮、陈旧,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房子。1925年大理发生大地震,大理古城内的民居几乎全部夷为平地,下关龙尾城的民房却没有倒塌,街道宽窄、房屋的布局结构仍保持原貌。龙尾街是爬坡而上,坡陡度约20度左右。以前民间俗称“豆糠坡”,因卖粮食、豆糠集中在这段街上。地方人士

艺术考察报告格式

艺术考察报告格式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院系: 带队老师: 学号:班级: 姓名: 美术学院美术系沈锋20XX20343720XX级08班黄春平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一、考察地点: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西安大雁塔 咸阳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文化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山西芮城县永乐宫 二、考察时间:20XX年9月11日—20XX年9月16日 三、考察形式:实地考察 四、考察内容: 1、概述 20XX年9月11日早上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毛毛

细雨中我们美术系4个班,在沈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大巴车踏上了考察的路途,一路颠簸,无比的兴奋,过黄河,看到黄河的波澜壮阔,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沈老师在路上也给我们讲解了一些,终于到了晚上八点多来到著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在这次考察中听着导游和老师的讲解,对我国源远流长的传说故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对我国的文明叹为观止! 2、考察的基本情况: 第一站: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去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那样,不去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1974年3月在打井时发现,轰动全国,震撼世界,随后1976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和二号坑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项羽所为,三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最早是在1974年发现的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 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兵马俑发

西安历史考察报告

历史学专业考察报告 姓名:孔霞专业:历史学班级:20100251班学号:2010025146 2013年4月3日,我们一行27人从学校出发,在刘黎老师、冯伟娟老师和邱宇德老师的带领下,赴陕西西安学习考察。此次考察让我收获颇多,现将个人的学习体会报告作如下介绍: 一、简单介绍 陕西省西安市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古称“长安”,十三朝古都,周,秦,汉,唐等朝都定都于此,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在中国近代发展中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直至今天西安仍是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西安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于了解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深入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次西安考察之行,我们一路参观游历了:昭陵、碑林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西岳华山、华清池、骊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北广场。西安之行是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至今仍记忆犹新。 二、考察实录 4月3日中午我们从曲靖出发,坐火车到达昆明,随后转乘昆明直达西安的火车,4月5日早晨6点到达西安。在乘车到宾馆这段时间我们看到了悠远厚重的古城墙,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及防御思想。我们在宾馆休息了一天,4月6日正式开始西安之行。 (一)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位于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15号,原为陕西省博物馆,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11个展室,有7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陈列面积达到4900平米。 我们看到了《开成石经》,还有许多书法名碑,如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黄甫诞碑》、柳公权《玄秘塔碑》,颜真卿《颜家庙碑》等。我们欣赏到了宋至清代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的诗文书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还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种线刻画,其中宋刻《唐太极宫残图》,清刻《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值。另外西汉至唐代的圆雕、浮雕、线刻等石刻艺术品60余种,碑林博物馆把散存在陕西各地的大型石刻都集中于此。

西安历史遗迹考察报告之令狐文艳创作

西安历史遗迹考察报告 令狐文艳 2011年5月16日至22日,我们一行40人,在刘远军老师向德富老师卢川老师的带领下,赴陕西西安学习考察。收获不小,启发很大。现将个人的学习体会报告如下: 一、简要说明 陕西省西安市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历史文化名称,十三朝古都,周,秦,汉,唐纷纷定都于此,在中国近代发展中也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对于文明了解辉煌的中国古代文 明,深入理解中国近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考察实录 唯一的帝王合葬陵——乾陵 乾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与其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有“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乾陵,发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成为盛唐社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让人感受到它所体现的唐时代精神。

㈡八路军西安办事处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位于西安北新街七贤庄,自1936—1946年间,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先后设立了秘密交通站、红军联络处和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内有接待室、救亡室、会客室、住房、库房、厨房、电台室、译电室、机要室和周恩来、朱德等重要领导人的办公室等旧址。馆内收藏有文物460多件、资料525件、回忆录623篇及照片3000张。这里记录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1936年到1946年间作为“红色桥梁”的历史。党中央领导人林伯渠、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先后都在办事处居住过。经念馆内还展出了当年的重要文件、手稿、书刊、照片和实物,再现了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的历史风貌。 ㈢张学良公馆 1935年9月13日,蒋介石为了"围剿"陕北红军,在西安成立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张学良为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之职。公馆大门开在北墙正东楼是机关楼,中楼是客厅、会议室,西楼是张学良居室。从1935年9月到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和夫人于凤至,秘书赵一荻小姐,以及儿子张闾琳及其其他随从人员在这里居住。西安事变的酝酿、策划、发生、和平解决也都在这里进行。1936年12月11日晚,张学良在西楼2楼会议室召集东北军高级将领王以哲、董英斌、黎天才等,宣布次日对蒋实行兵谏,布置其战略部

无锡古建筑考察总结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9073-34 无锡古建筑考察总结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无锡古建筑考察总结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无锡古建筑考察总结报告 当人们还在去周庄、乌镇、同里,去寻找江南水 乡的风貌时,我们不能忘记,无锡——至今也保留了 许多令人向往的江南古建筑。 所以,我们这次研究的课题,选择了无锡古建筑。 自泰伯东迁,来到无锡,无锡的历史进程就登上 一层台阶;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又让无锡成为繁荣的 焦点。 当人么开始忘记,忘记这些曾经的辉煌。我们开 始寻找,寻找这流淌在记忆中的美。希望通过这次的 调查,能了解水乡古宅的特点,倾听它们背后的故事。 江南水乡的古宅、古桥,因风雨侵蚀而斑驳的青 砖老墙,疏密有致的木制窗格,似乎还闻得到棠桂飘

香,听得见潇潇暮雨。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来到清名桥——江南水弄堂。临河而居,人们将信任托付于水。虽然很难再寻到“人家尽枕河”这幅水乡风貌,但走进小巷深处,依旧能找到一些零落在时空中的老宅、古窑。散落在星海,虽然百年沧桑,在扶手、屋檐、门廊,依然能够找到些许历史的痕迹。我们更愿和老宅的主人谈谈,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泰伯让贤奔吴、朱元璋大兴窑业、王萁勤建成筑墙……那些流落在岁月中的故事,一个个被唤醒。古运河水流,这就是无锡的母亲河,今天,母亲和退休了,她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故事待续的华彩乐章就是无锡今天的繁荣! 惠山古镇、祠堂、牌坊,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通过了解参观、摄影,在欣赏古宅的同时,了解它辉煌的历史。流年消逝,曾经的钟鸣鼎食之家,离我们越来越远。她的美丽,依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无锡人。 最后我们采取了个人行动,队员自己去家乡老街,寻找街头古宅。这锻炼了我们的独立性,交际能力,

西安写生考察报告

西安写生考察报告 篇一:西安写生考察报告 民俗采风感想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动画 班级:XX070602 姓名:侯宁 学号:1207185039 指导老师:关雪菲 西安写生考察报告 XX年11月7号至11月10号,我们美术学院在关雪菲等老师的带领下,在古城西安进行了历史遗迹实地考察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直至今天西安仍是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由于古都西安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因此,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7号早上到达西安,当天我们就来到了大雁塔——思古人初到西安这样的大城市,完全迷失于这城市的古韵之中,

当地人教会了我们简单的实识路方法,其中一个地理标志就是大雁塔。 该位于西安南郊雁塔路南端的慈恩寺内,只需要从火车站往南直走就可以找到了,对于初来咋到的我们,已经很明朗了。大雁塔是现存最著名的古塔,被视为古城的象征。其实大雁塔全称为“慈恩寺大雁塔”,是一座寺内塔,先有寺后有塔,那么就不得讲到慈恩寺了,据史记记载,慈恩寺始建于隋开皇9年(公元598年),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报答生母文德皇后的恩慈,奏请太宗重修而命名“慈恩寺”。 大雁塔是一座楼阁式砖塔,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米,塔身呈方形角锥体,外部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UPI螺旋木梯可盘登而上。相对比于泉州开元寺的镇国塔,它更高大,也更具有历史沧桑感。 随着木楼梯盘旋而上,在塔中随处可见古人的留诗题名。在唐代“雁塔题名”是学子们的梦想。每次科举考试之后,新科进士除了戴花骑马游遍长安之外,还要雁塔等高,象征由此步步升高,平步青云。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登上雁塔,写下了“慈恩塔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站到最高层,分别四个不同的角度往外看去,各拥有独特的风景,古长安的棋盘状的形状映入眼帘,不得感叹这是一座特别的

西安敦煌考察报告 (1500字)

考察报告 2011年10月17日,由江苏大学艺术学院装饰系老师组织带队开展的艺术系学生西安敦煌两地专业考察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整个活动为期11天,以陕西省西安市、甘肃的敦煌为主要考察地,27日结束考察。 10月18日第一天早上,经过一天一夜的火车到达兰州中转站,稍作休整后,我们继续乘火车,经过13个小时,我们怀着期待以久的憧憬,终于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敦煌。到达敦煌,老师给我们一下午的时间自己活动,梳理,休息。 第二天,我们到了莫高窟,莫高窟的神圣,敦煌飞天的繁荣,都给敦煌这个神秘的地方增添了新的色彩。与徽州学和藏学齐名,是中国的三大区域文化之一。我们来到丝路的咽喉—敦煌。敦煌市不是很大,虽然有很多游客,但是还是很安静、很干净,文化艺术氛围非常好。在敦煌的首个考察地方当属莫高窟,莫高窟是中国第一大石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簏的崖壁上,南北长约有1600米。莫高窟总共有492个石窟。但是为了保护文物,每批旅客只能参观10个窟。仅仅只有10个石窟,我们大家都要为它的宏伟所惊叹。敦煌飞天是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飞翔姿态也多种多样了。有的横游太空,有的振臂腾飞,有的合手下飞,气度豪迈大方。飞天中的反弹琵琶在敦煌的市中心为原形已经做成了雕塑,已经代表了敦煌的形象。说到这里,莫高窟最令人关注的就是它的第17窟,也称藏经洞。也正是莫高窟能够真正在全世界出名的原因。藏经洞虽然很小,但是藏了莫高窟里所有的经书。是旅客参观这里必须的一个窟。 在敦煌的第三天鸣沙山月牙泉,我们爬了沙山,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一步滑下半步,可是我们还是坚持爬上了两座最高的沙山,在沙山上看到的月牙泉就和真的一个月牙一样,碧绿的湖水,周围的类似茅草的房子,都让我们身心开阔,无比兴奋。 在23号,我们坐上了去陕西西安的火车,经过23个小时的舟车劳顿,我们到了13朝古都西安。和在敦煌一样,我们有一下午的时间休息和梳理。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懿德太子墓,乾陵,看到乾陵的宏大场面,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唯一让人遗憾的就是无法进入要乾陵的墓道里。 第三天上午的活动主要是在西安市内,首先去的是位于大雁塔旁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陕西省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曾是13个王朝的都城,历时达1100多年之久,被认为是中国历史的中心舞台,因此地面、地下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来到这个省级的博物馆,从上古的半坡时期起,历经夏、商、周、秦、汉、唐各大朝代,一直到明清和近现代的无数珍贵文物向我们完整地展示了西安历史文化的渊源和博大。下午去的是清真大寺,我们在地图的带路之下进入回民街转过好几条小巷,最后终于来到独处一隅的清真寺门前,这是一座伊斯兰教的礼拜寺庙,然而建筑风格却融合了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寺院内的一切布置却又严格按照伊斯兰教制度,中国传统建筑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如此巧合天工的结合,令人叹为观止。下午我们去参观了钟楼和鼓楼。 第四天,我们来到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博物馆。难得的首次谋面,所以大家都很兴奋。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二号坑、一号坑和三号坑,每个陈列室里人头攒动十分拥挤,大家争先恐后地要占据最佳位置以便能更好地观察这些2000年前烧制的秦时陶佣,有些同学专门察看每个陶俑的脸型样貌,更多的人还是啧啧称赞为兵马俑所展示的秦朝强大军事力量所折服。 时间在流逝,我们的考察是匆忙的,短暂的,但是我们收获到的知识确实无限的。在我们眼里是一个可以让你感受时光隧道的原始之地!最终,我们带着对敦煌的留恋,对时空的感慨,以及对重游月牙泉的美好憧憬返回了学校。路上,望着浩浩戈壁回想我们一行千里,追求艺术的领悟、追寻岁月的余韵。不觉回首凝望,正是一眼千年!此行之后,我们只能在

陕西历史博物馆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陕西历史博物馆考察报告 篇一: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调研报告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调 研 报 告 班级: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广告学1003班姓名:吴昌俊 学号:20XX020XX319 日期:20XX—4—3 调研方式:书籍、网络信息收集及实地考察 调研对象简介: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作为陕西省历史文化精髓,是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筹建于1983年,1991年落成开放,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陕西历史博物馆考察报告)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文物370000件,上至古人

类下至1840年社会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大100万年。作 为中国十三代王朝的建都之地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 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是第一座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属国家4A级旅游景点。 博物馆展示主题及分析:馆内展示从上至古人类初级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 皆在表达人类历史文化的悠久,展示一种文明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向人们展示一种智慧的结晶及古现代的一种完美结合,是一个提升自我修养内涵及放松心情和旅游度假的必去之地。如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速,人们紧跟时代步伐,人们忙碌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难以保证,为了站在时代的前沿而一直努力着。在这个急促的社会中人们不免会遗忘历史与发展的路程,为了能让人们更好的记住历史感受文化内涵,特此建成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以供人们欣赏,充实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延成中国古代文化并不断发扬光大。同时作为上班一族的人来说,更是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他们在一周的忙碌之后终于有一个放松心情的理想境地。每一个外省来游的人及外国友人来到西安,那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他们的必游之地。通过这里可以使他们更好刚深入的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建筑设计说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建筑面积55600平方

宏村徽派建筑考察报告

宏村徽派建筑考察报告 宏村徽派建筑考察报告 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古代文明的回望与借鉴。而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在从古到今扮演着重要角色。古建筑作为古代文明史中的完美篇章,它的保护和修缮是现代建筑工作者学习和研究的典范,是人人都应尽的责任。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古建筑特色以及其周边环境,开阔视野,深刻感受生态文化和文明在古建筑中的体现。5月18号下午,我们坐上了去往安徽宏村的大巴车,经过了5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宏村,这个拥有清新空气和美丽环境的仙境。一、安徽宏村古建筑资源概况宏村古建筑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是安徽南部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它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313年),现存明清时期建筑共137幢,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住宅多为二进院落,有些人家还将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水院,开辟了鱼池。比较典型的建筑有南湖书院、乐叙堂、承志堂、德义堂、松鹤堂、碧园等。由于这里地势较高,因此常常被云雾笼罩,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二、安徽宏村古建筑资源存在的问题随着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知名度逐渐的提高,使宏村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这一现象导致这里的生态和人文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所以,如何减少这一现象?保护宏村古建筑群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如何在不伤害原始风貌的情况下修补古建筑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我们将会失去这一宝贵的遗产。当前,古建筑资源的保护工作蛀牙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古建筑的墙面剥落情况严重。(二)、旅游业过度的开发使古建筑所处环境存在问题。(三)、古建筑建成历史悠久,保护工作存在难度。(四)、预计古建筑修复的周期长。(五)、古建筑修复对原住居民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六)、古建筑修复经费来源存在一定问题。三、关于宏村古建筑资源保护和发展的建议(一)、希望尽早制订《宏村古建筑资源保护办法》,并对这一现象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此对古建筑

书法艺术考察报告范文2篇

书法艺术考察报告范文2篇 Model text of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calligraphy art 编订:JinTai College

书法艺术考察报告范文2篇 小泰温馨提示:考察报告是指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本文档根据考察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书法艺术考察报告范文 2、篇章2:书法艺术考察报告范文 篇章1:书法艺术考察报告范文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艺术考察是实地观察、考证艺术形式、存在及其动态,从而获取关于艺术各方面的资料,并对它进行总结和辩证的一种研究艺术文

化的方法。(纯属个人言论,有待共议)通过实地考察中国的书法遗迹和人文景观,将课堂和课外、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达到拓宽视野、提高识见、提升素养的目的。 今秋九月,六日至二十一日,书法班师生近三十人,游东 岳泰山、焦山碑廊、龙门石窟、石门栈道,观三孔庙宇石碑、焦山摩崖石刻、西安碑林、千唐志斋等等,博览中国书法文化艺术之经典。这次考察的范围除历史名家名帖、名碑外还涉及与书法相关的古代石器、陶器、铜器,及其人文环境、地域环境、历史背景,让人领略和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无上妙谛。收集素材,体验创作,提高了文化艺术素养。下面从摩崖、碑刻、墨迹三个方面介绍这次考察: 一摩崖石刻 泰山《纪泰山铭》大唐开元十四年岁在景寅九月乙亥朔 十二日景戍建。刻石,又称唐摩崖,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在岱顶大观峰崖壁上。摩崖高12.3米,宽5.3米,碑 文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08字,字大16×25厘米,除“御制御书”4字和末行年、月、日为正书外,其他均为隶书。额高3.95米,隶书“纪泰山铭”2行4字,字大45×56厘米,书法遒劲婉润,端严雄浑,明代王世贞评说:“穹崖造天铭书,若鸾飞凤舞于烟云之表,为之色飞”。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一、考察地点: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半坡遗址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安大雁塔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城墙 二、考察时间:2013年11月4日——2013年11月10日 三、考察形式:实地考察 四、考察内容: 1、概述 如果中国是一颗参天大树,北京会是树冠,而西安则是这棵树深扎地下的根系。西安,古城长安,历史悠久。在这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与底蕴仍然静静地延续,文化、习俗、美德、传统、甚至糟粕都包括其中。“长安自古帝王都”,周秦汉唐的辉煌让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世界四大古都的西安透着一丝难掩的王城气概。这里遗留下太多太多的东西,随便一块地方,挖下去可能就会出现一堆秦砖汉瓦,几件国宝。一座座建筑和一堆堆墓冢其实并不能真正代表这座城,这里的空气充满了历史长河中远去的典故与传奇的味道,甚至一条小巷的名字都会来自汉武唐宗。走在街上,穿行在巍峨的城墙下,不经意间,游人便与古老厚重的历史有了奇异的交错感。 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衍变成了一个充满着时尚氛围的现代化大都市,古老与现代在这里结合出特别的风格。现代西安是中国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综合科技实力排名全国第三,是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是一个科技、工业、旅游三业并举的现代化城市。昔日西安的辉煌让人骄傲,今日西安的腾飞更让人惊叹。 中国建筑历史长久,所覆盖之范围又极为辽阔,其历代兴造之建筑不但类型众多,而且累计数量尤为宏巨。虽然目前还保存下来若干建筑遗构和建筑文献,但就中国建筑总的历史成就而言,它们不过是沧海一粟。这就使得我们对过去的历史发展与成就,难以作出全面与深入的剖析与评价。

艺术设计西安考察报告

艺术设计西安考察报告 篇一: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一、考察地点: 西安古城墙 西安世博园 宝鸡法门寺 陕西凤翔泥塑 半坡文化遗址博物馆 华清池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大小雁塔 回民街 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二、考察时间:XX年11月1号--XX年11月7日 三、考察形势:实地考察

四、考察内容: 1 、概述 这是我们上大学以来第二次以班级为单位整体出去考察。也就是专业考察周。整个艺术设计系两个班一同出去考察。而这次考察的地方也是我期待已久一直想去的地方--西安。一想到最负盛名的兵马俑还有美味的陕西羊肉泡馍,就十分迫不及待想赶紧到达目的地。 听导游说原来的长安城其实只有这古城墙里那么点大、但是就这么小块方土地,成就了华夏大地上的13个王朝。不得不叫人肃然起敬!现代西安是中国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综合科技实力排名全国第三,是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是一个科技、工业、旅游三业并举的现代化城市。昔日西安的辉煌让人骄傲,今日西安的腾飞更让人惊叹。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 听着导游介绍了我们接下来的行程、感觉我们的行程还是蛮紧凑的,基本上都是早上7点多就要出门,不过呢会尽量让我们去最大限度的去领略到西安的美景,以及特色小吃。 2、考察基本情况 第一站:西安古城墙 、

这是来西安参观的第一个景点,仔细观察就能看到古城墙内基本看不到高楼建筑,最高的建筑也是不能超过城墙的建筑高度的。听导游介绍,西安城墙景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3.74公里。城墙有主城门四座:长了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数十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第二站:西安世博园 西安世园会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西安世园会会广运谭,位于史称“灞上”的浐灞之滨,是我国古代主要港口之一。盛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曾在此举办了大规模水运博览和商品交易会,展示了唐代商贸的发达和水运的畅通,创世界博览会之发端。 刚入园没走几步,园内便开始放音乐,然后正前方的水篇二:西安艺术考察报告模板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院系: 带队老师:

西安历史遗迹考察报告

西安历史遗迹考察报告 2011年5月16日至22日,我们一行40人,在刘远军老师向德富老师卢川老师的带领下,赴陕西西安学习考察。收获不小,启发很大。现将个人的学习体会报告如下: 一、简要说明 陕西省西安市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历史文化名称,十三朝古都,周,秦,汉,唐纷纷定都于此,在中国近代发展中也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对于文明了解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深入理解中国近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考察实录 ㈠唯一的帝王合葬陵——乾陵 乾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与其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有“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乾陵,发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成为盛唐社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让人感受到它所体现的唐时代精神。 ㈡八路军西安办事处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位于西安北新街七贤庄,自1936—1946年间,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先后设立了秘密交通站、红军联络处和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内有接待室、救亡室、会客室、住房、库房、厨房、电台室、译电室、机要室和周恩来、朱德等重要领导人的办公室等旧址。馆内收藏有文物460多件、资料525件、回忆录623篇及照片3000张。这里记录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1936年到1946年间作为“红色桥梁”的历史。党中央领导人林伯渠、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先后都在办事处居住过。经念馆内还展出了当年的重要文件、手稿、书刊、照片和实物,再现了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的历史风貌。 ㈢张学良公馆 1935年9月13日,蒋介石为了"围剿"陕北红军,在西安成立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张学良为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之职。公馆大门开在北墙正东楼是机关楼,中楼是客厅、会议室,西楼是张学良居室。从1935年9月到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和夫人于凤至,秘书赵一荻小姐,以及儿子张闾琳及其其他随从人员在这里居住。西安事变的酝酿、策划、发生、和平解决也都在这里进行。1936年12月11日晚,张学良在西楼2楼会议室召集东北军高级将领王以哲、董英斌、黎天才等,宣布次日对蒋实行兵谏,布置其战略部署,并草拟了八项抗日主张。12月23日--24日,南京政府、中共代表团和张杨又在此举行了三方会谈,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六项协议,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㈣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

山西古建筑考察报告

摘要:中国早期古建筑主要集中在山西省,该省大量的遗构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笔者从芮城到大同,经月余考察了山西三十余古建筑(群),在此基础上写就此报告。以学界前辈的研究成果为思路,以所考察过的建筑为实例,阐述中国从唐代到元代的古建筑发展历程,侧重分析历代建筑史略、建筑技术、时代特征,并以所考察过的建筑作例证加以分析。 关键词:山西古建筑;建筑史略;建筑技术;时代特征 引言 中国古建筑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木构架房屋为主,采用在平面上拓展的院落式布局的独特建筑体系,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建筑体系,其间经历了萌芽(新石器时代)、初步成型(夏商周)、基本定型(秦汉魏晋南北朝)、成熟兴盛(隋唐五代宋辽金)、持续发展后逐渐衰落(元明清)的过程。1[①]其中唐代到元代中国古建筑技术上出现了许多突破性的发展,为建筑技术史上一个较为重要的时期。 1. 唐 1.1发展史略 隋(581-618)立国之初和秦朝一样用民力过急,导致迅速覆亡,其建筑形态在短短四十余年内不可能产生大变化,故可归入唐论。 唐(618-907)是继汉以后中国建筑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促使南北文化交融,北方吸收南方较先进的建筑技术,为历史上第一次南方建筑技术北传。1[②] 初唐时的含元殿仍用部分承重墙,次年的麟德殿只两山用墙,表现出发展的趋势,到武则天建明堂已经是全木结构。自高宗,武后(650-705)之后,唐木构基本定型,厅堂殿堂两种构架形成,斗拱与柱头枋结合形成铺作层,以材为祖的设计方法也已经基本定型。以后的盛唐、中唐、晚唐主要是踵事增华,更加完善、精密。1[③] 国内留存至今的唐木构只有四座,全部在山西,其中平顺天台庵和芮城五龙庙均有不同程度改建,只有五台佛光寺和南禅寺较好地保持了唐貌,故研究价值较大。而四座唐构中又只有南禅寺为中唐建筑,其余均为晚唐。初唐和盛唐建筑无存,只能靠其他间接材料作研究。 1.2建筑技术 唐代建筑技术的最突出成就是铺作层的形成和基于此的殿堂式构架的成型。 斗拱在前代很大程度上只是挑檐构件,到了唐代终于发展成为成熟的纵架横架的有机结合点,成为梁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横架中的梁与斗拱发生关系,梁头甚至成为斗拱的华栱或者耍头,而顺身拱同时与柱头枋、罗汉枋、阑额一齐组成纵架,横纵架通过斗拱十字相交咬合在一起。层层叠上的枋栱也组成了一个围合的木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铺作层,利于连接柱网,使之聚合,意义类似于现代的圈梁。 殿堂式建筑的三个水平层结构正是基于铺作层的形成,柱网、铺作层、屋架依次水平叠加形成整体的构架(图1)。同时在此基础出现了各种平面分槽形式。 1.3实例分析 1.3.1佛光寺东大殿 唐大中11年,公元857年,山西五台,七开间单檐庑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