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以太网通道概述

以太网通道概述

以太网通道概述
以太网通道概述

以太网通道概述

9.6 以太网通道基础

本节将介绍如何在Cisco Catalyst交换机的二层和三层端口上配置以太网通道(也就是说有二层以太网通道和三层以太网通道之分)。以太网通道可以为交换机、路由器和服务器间提供高速容错链路。可以用它来提高配线室和数据中心间的带宽,也可以在网络中任何认为有可能出现性能瓶颈的位置部署它。

以太网通道通过重新分配负载,在当前可用的链路上恢复失效的链路。如果一个链路失效了,以太网通道会自动重定向失效途径链路上的通信到正常工作的链路上。

9.6.1 以太网通道概述

如图9-8所示是由多个千兆以太网链路捆绑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单一逻辑链路的以太网通道的典型示例。

一个快速以太网通道最高可以在你的交换机和其他交换机或主机间提供800 Mb/s的全双工带宽(实际上是1.6Gb/s),而一个千兆以太网通道可以在你的交换机和其他交换机或主机间提供最高8Gb/s的全双工带宽(实际上是16Gb/s)。但要注意,以上所说的都是基于双绞线以太网端口的,因为光纤通道不支持全双工配置,所以最高支持的带宽也就在以上基础上减半了。

每个以太网通道可以包括最多8个适当配置的以太网端口,以太网通道中的所有端口都必须配置为二层或三层端口。交换机可以创建的以太网通道的数量因为系列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在Catalyst 3750及以前系列的Cisco 交换机中,以太网通道的数量限制为最多48个,而Catalyst 4500系列则允许最多配置64个以太网通道,Catalyst 6500系列则允许最多有128个以太网通道,具体参见相应产品的说明书。三层以太网通道端口是由可路由端口组成的。可路由端口是物理接口通过no switchport 接口配置命令配置成三层端口的。

可以手动配置以太网通道,也可以用以下两种协议来自动形成以太网通道:PAgP (Port Aggregation Protocol ,端口汇聚协议)、LACP (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 ,链路汇聚控制协议)。但是以太网通道中的两端必须是相同协议的。PAgP 是Cisco 专有的协议,而LACP 是在IEEE 802.3ad 标准中定义的。

PAgP 与LACP 相互不兼容,也就是说在一个以太网通道中不能同时存在这两种协议。当在PAgP 或LACP 模式下配置一端的以太网通道时,系统会自动与以太网通道的另一端协商,以决定激活哪个端口。通道中的其余端口被置于暂停状态。自Cisco IOS 12.2(35)SE 版本开始,取代挂起状态(

Suspended State ),本地端口被置于独立状态(Independent State ),可以继续承载数据通信,就像其他单一链路端口一样。通道中的这些端口配置没有改变,但它们不再参与到以太网通道中。

表9-13列出了用户可配置的以太网通道模式。 表9-13 以太网通道模式

续表

当在on模式下配置以太网通道时,不会发生协商,交换机强迫所有端口在以太网通道中成为活动模式。

可以在一个独立交换机、交换机堆叠中单一交换机、交换机堆叠中的多个交换机上创建以太网通道。如图9-9所示是通道端口都是在单一交换机上创建的以太网通道,而图9-10所示是通道端口跨越交换机堆叠中的多台交换机的以太网通道。

如果以太网通道中的一条链路失效,则原先这条链路上的流量会自动转移到以太网通道中其他正常工作的链路上。如果在交换机上启用了跟踪功能,则以太网通道会为链路失效发送一个trap信息,以标识这条链路失败的交换机、以太网通道和失效链路。在以太网通道中的一个链路上流入的广播和多播包是阻止再从以太网通道中的其他任何链路上返回的。

9.6.3 端口聚合协议(PAgP)

端口聚合协议(Port Aggregation Protocol,PAgP)是思科的专用协议,仅可以运行在Cisco交换机或支持PAgP的第三方交换机上。PAgP通过在以太网端口间交换PAgP包,可以使得以太网通道自动创建更加容易。仅可以在单一交换机的以太网通道中使用PAgP,而不能在跨越交换机堆叠的以太网通道中使用它。

通过使用PAgP,交换机或交换机堆叠会学习到每个伙伴端口对PAgP的支持以及性能。然后它动态地组合类似端口(如果是交换机堆叠,则仅限于同一台交换机上的端口)成为一个单一逻辑链路(也可以称为"逻辑通道"或"逻辑聚合端口")。相似配置端口的组合是基于硬件、管理属性和所包含的端口参数确定的。例如,PAgP组合具有相同速率、双工模式、本地VLAN、VLAN范围,以及中继状态和类型的端口。然后组合这些端口的链路成为一

个以太网通道,PAgP以单一交换端口方式把端口组添加到生成树中。

交换端口仅与配置为auto或desirable的相邻端口交换PAgP包。配置为on模式的端口不交换PAaP包。auto和desirable PAgP模式允许PAgP协议在LAN端口之间进行协商,例如端口速率,以决定它们是否可以形成一个以太网通道。对于二层以太网通道也要考虑中继状态和所属VLAN号。有关以太网端口的模式参见表9-13。

当LAN端口工作在不同的PAgP模式,且这些模式之间是兼容的时,可以形成一个以太网通道。例如:

一个工作于desirable模式的LAN端口就可以与另一个同样工作于desirable模式的LAN 端口成功形成一个以太网通道。

一个工作于desirable模式的LAN端口可以与另一个工作于auto模式的LAN端口形成一个以太网通道。

一个工作于auto模式的LAN端口不能与另一个工作于auto模式的LAN端口形成一个以太网通道,因为这两个工作于auto模式的端口都不能发起PAgP协商(因为auto PAgP模式只是能被动地与邻接接口协商)。

9.6.4 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

LACP是在IEEE 802.3ad标准中定义的,通过它Cisco交换机可以管理跨越多台支持IEEE 802.3ad标准的交换机的以太网通道。LACP通过在以太网端口间交换LACP包,使得自动创建以太网通道变得更加容易。

与PAgP一样,通过使用LACP协议,交换机或交换机堆叠可以学习到支持LACP伙伴的标识和每个端口的性能。然后动态地组合相似配置的端口,形成一个单一逻辑链路(或者称"逻辑通道"、"逻辑聚合端口")。相似配置的端口的识别是基于硬件、管理属性、包含的端口参数的。例如,LACP组合具有相同速率、双工模式、本地VLAN、VLAN范围,以及中继状态和类型的端口。然后组合这些端口的链路成为一个以太网通道,LACP以单一交换端口方式把端口组添加到生成树中。

active和passive LACP模式(参见表9-13)允许LACP协议在LAN端口之间进行协商,例如端口速率,以决定它们是否可以形成一个以太网通道。对于二层以太网通道也要考虑中继状态和所属VLAN号。

当LAN端口工作在不同的LACP模式,且这些模式之间是兼容的时,可以形成一个以太网通道。例如:

一个工作于active模式的LAN端口就可以与另一个同样工作于active或passive模式的LAN端口成功形成一个以太网通道。

一个工作于passive模式的LAN端口不能与另一个工作于passive模式的LAN端口形成一个以太网通道,因为这两个工作于passive模式的端口都不能发起LACP协商(因为passive LACP模式只是能被动地与邻接接口协商)。

9.6.5 负载均衡和转发方法

以太网通道可以均衡穿过通道中链路的负载流量。可以采用的均衡方案有多种:可以基于MAC地址或IP地址,也可以基于源地址或目的地址,或者基于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两者。选择的方案将应用到交换机上的所有配置的以太网通道上。可以使用port-channel

load-balance全局配置命令配置负载均衡和转发方法。

基于源MAC地址

以基于源MAC地址为标准转发到达以太网通道中的数据包。数据包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源MAC地址分配在各以太网通道端口进行转发的。这样一来,来自不同主机的数据包将在以太网通道中的不同端口上进行转发,但是来自同一个MAC地址主机的数据包采用相同的端口进行转发,以此来实现负载均衡。

基于目的MAC地址

以基于目的MAC地址为标准转发到达以太网通道中的数据包。数据包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目的主机MAC地址分配在各以太网通道端口进行转发的。这样一来,到达同一个MAC地址的数据包将在以太网通道中的同一个端口上进行转发,不同目的MAC地址的数据包采用不同的端口进行转发,以此来实现负载均衡。

基于源和目的MAC地址

以基于源和目的MAC地址为标准转发到达以太网通道中的数据包。数据包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源和目的MAC地址分配在各以太网通道端口进行转发的。这种转发方法是一种结合源和目的MAC地址进行负载分配的转发方法。这在不清楚在特定交换机上是采用基于源MAC地址进行转发还是采用基于目的MAC地址进行转发更适合时可以采用。在这种基于源和目的MAC地址的均衡方法中,从主机A到达主机B、主机A到达主机C,以及主机C到达主机B的数据包可以使用通道中不同的端口进行转发。

基于源IP地址

以基于源IP地址为标准转发到达以太网通道中的数据包。数据包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分配在各以太网通道端口进行转发的。这样一来,来自不同IP地址的数据包将在以太网通道中的不同端口上进行转发,以此来实现负载均衡。但是来自同一个源地址但目的地址不一样的数据包总是在通道的同一个端口上发送。

基于目的IP地址

以基于目的IP地址为标准转发到达以太网通道中的数据包。数据包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分配在各以太网通道端口进行转发的。这样一来,来自同一个源地址而要发送到不同目的IP地址的数据包将在通道中不同的端口上发送,以此来实现负载均衡。但是来自不同源地址但目的地址一样的数据包总是在通道的同一个端口上发送。

基于源和目的IP地址

以基于源和目的IP地址为标准转发到达以太网通道中的数据包。数据包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源和目的IP地址分配在各以太网通道端口进行转发的。这种转发方法是一种结合源和目的IP地址进行负载分配的转发方法。这在不清楚在特定交换机上是采用基于源IP地址转发还是采用基于目的IP地址进行转发更适合时可以采用。在这种基于源和目的IP 地址的均衡方法中,从IP地址A到达IP地址B、IP地址A到达IP地址C,以及IP地址C 到达IP地址B的数据包可以使用通道中不同的端口进行转发。

不同的负载均衡方法各具优势,选择具体的均衡方法要依据交换机在网络中的位置以及所要均衡的负载流量类型。在图9-12中,在以太网通道中,负载流量是4台工作站与一个路由器之间的聚合通信。因为路由器是单一MAC地址设备,在交换机以太网通道中采用基于源MAC地址或IP地址的负载均衡方法,可以确保交换机充分利用到路由器的带宽,而在路由器的以太网通道中则可以采用基于目的MAC地址或IP地址的均衡方法,可以确保从路由器发出的流量能均衡地分配到所连接的4台工作站上。

通过以上几种可选的均衡方案,可以提供灵活的方案选择。例如,如果在一个通道中的流量是仅到一个单一MAC(如路由器),如果选用基于目的MAC地址均衡方案,则流量总是会在同一个链路中传输,达不到均衡的目的。此时选用基于源或目的IP地址的均衡方案可能会更好。

9.7.2 配置二层以太网通道

可以通过使用channel-group接口配置命令分配端口到通道组来配置二层以太网通道。这个命令会自动创建端口通道逻辑接口。

如果在端口上启用PAgP协议为auto或desirable模式,则必须在添加端口到交叉堆叠以太网通道前重新配置它要么运行于on模式,要么运行于LACP模式。在交叉堆叠以太网通道中,不支持PAgP协议模式。

按照表9-14所示的步骤分配二层以太网端口到二层以太网通道中(自特权模式开始)。

表9-14 配置二层以太网通道的步骤

续表

要从以太网通道中删除一个端口,可以使用no channel-group接口配置命令。

以下示例显示了如何在Catalyst 3750系列交换机堆叠的单一交换机上配置以太网通道。示例中以PAgP desirable模式分配VLAN 10中的两个静态访问端口(假设为Catalyst 3750的1~2号千兆端口)到通道5中。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 interface range gigabitethernet2/0/1 -2

Switch(config-if-range)#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range)#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itch(config-if-range)# channel-group 5 mode desirable non-silent

Switch(config-if-range)# end

以下示例显示了如何在Catalyst 3750系列交换机堆叠的单一交换机上配置以太网通道。示例中以LACP active模式分配VLAN 10中的两个静态访问端口(假设为Catalyst 3750的1~2号千兆端口)到通道5中。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 interface range gigabitethernet2/0/1 -2

Switch(config-if-range)#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range)#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itch(config-if-range)# channel-group 5 mode active

Switch(config-if-range)# end

以下示例显示了如何在Catalyst 3750系列交换机堆叠的单一交换机上配置以太网通道。示例中以LACP passive模式分配作为VLAN 10中堆叠成员2中的两个静态访问端口(假设为Catalyst 3750的4~5号千兆端口)和堆叠成员3中的一个静态访问端口(假设为Catalyst 3750的3号千兆端口)到通道5中。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 interface range gigabitethernet2/0/4 -5

Switch(config-if-range)#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range)#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itch(config-if-range)# channel-group 5 mode active

Switch(config-if-range)# exit

Switch(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3/0/3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itch(config-if)# channel-group 5 mode active

Switch(config-if)# exit

9.7.3 配置三层以太网通道(1)

在三层以太网通道配置方面,不同的Catalyst交换机系列中,具体的配置步骤有所不同。主要是以Catalyst 3750系列为分界线,在该系列以前(包括该系列)要配置三层太网通道,需要创建端口通道逻辑接口,然后把以太网端口添加到这个端口通道中;而在这个系列以后(不包括该系列)则没有分两步进行,只需要在一个过程中完成。

1.在Catalyst 3750及以前系列中创建端口通道逻辑接口

在Catalyst 3750及以前系列中配置三层以太网通道时,应当首先使用interface

port-channel全局配置命令手动创建这个端口的通道逻辑接口,然后使用channel-group接口配置命令把逻辑接口添加到通道组中。

【注意】要从一个物理端口移动一个IP地址到以太网通道,必须在配置端口通道接口以前从物理端口中删除这个IP地址。

按照表9-15中所示的步骤为三层以太网通道创建一个端口通道接口(自特权模式开始)。

表9-15 在Catalyst 3750及以前系列中创建三层以太网通道的步骤

要删除端口通道,可以使用no interface port-channel port-channel-number全局配置命令。

以下示例显示了如何创建逻辑端口通道5,并分配IP地址为172.10.20.10。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 interface port-channel 5

Switch(config-if)# no switchport

Switch(config-if)# ip address 172.10.20.10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 end

2.在Catalyst 3750及以前系列中配置物理接口

按照表9-16所示的步骤分配在Catalyst 3750及以前系列中的以太网端口到三层以太网通道中(自特权模式开始)。

表9-16 在Catalyst 3750及以前系列中分配以太网端口到三层以太网通道的步骤

续表

以下示例显示了如何配置一个三层以太网通道。示例中是以LACP active模式分配两个端口(假设为Catalyst 3750型号堆叠成员2的1~2号千兆端口)到通道5中。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 interface range gigabitethernet2/0/1 -2

Switch(config-if-range)# no ip address

Switch(config-if-range)# no switchport

Switch(config-if-range)# channel-group 5 mode active

Switch(config-if-range)# end

以下示例显示了如何配置三层以太网通道。示例中是以LACP active模式分配堆叠成员2中的两个端口(假设为Catalyst 3750的4~5号千兆端口)和堆叠成员3的一个端口(假设为Catalyst 3750的3号千兆端口)到通道7中。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 interface range gigabitethernet2/0/4 -5

Switch(config-if-range)# no ip address

Switch(config-if-range)# no switchport

Switch(config-if-range)# channel-group 7 mode active

Switch(config-if-range)# exit

Switch(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3/0/3

Switch(config-if)# no ip address

Switch(config-if)# no switchport

Switch(config-if)# channel-group 7 mode active

Switch(config-if)# exit

9.7.3 配置三层以太网通道(2)

3.把Catalyst 4000及以后系列物理接口配置为三层以太网通道

在Catalyst 4000及以后系列中,配置物理接口作为以太网通道端口成员的方法要简单一些,可以在一个过程中完成,但总体配置思路还是与以前系列类似,具体如表9-17所示。

表9-17 配置物理接口为三层以太网通道的步骤

续表

计算机网络第五章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五章答案 【篇一:计算机网络第五章课后答案】 说明运输层在协议栈中的地位和作用,运输层的通信和网络层的通信有什么重要区别?为什么运输层是必不可少的? 答:运输层处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服务 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但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面向主机,承担路由功能,即主机寻址及有效的分组交换)。 各种应用进程之间通信需要“ 可靠或尽力而为” 的两类服务质量,必须由运输层以复用和分用的形式加载到网络层。 5—02 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对上面的运输层有何影响?答: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不影响上面的运输层的运行机制。但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5—03 当应用程序使用面向连接的tcp 和无连接的ip 时,这种传输是面向连接的还是面向无连接的? 答:都是。这要在不同层次来看,在运输层是面向连接的,在网络层则是无连接的。 5—04 试用画图解释运输层的复用。画图说明许多个运输用户复用到一条运输连接上,而这条运输连接有复用到ip 数据报上。 5—05 试举例说明有些应用程序愿意采用不可靠的udp ,而不用采用可靠的tcp 。 答:voip:由于语音信息具有一定的冗余度,人耳对voip 数据报损失由一定的承受度,但对传输时延的变化较敏感。有差错的udp 数据报在接收端被直接抛弃,tcp 数据报出错则会引起重传,可能带来较大的时延扰动。因此voip宁可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愿意采用可靠的 tcp 。 5—06 接收方收到有差错的udp用户数据报时应如何处理?答:丢弃 5—07 如果应用程序愿意使用udp 来完成可靠的传输,这可能吗?请说明理由 答:可能,但应用程序中必须额外提供与tcp 相同的功能。 5—08 为什么说udp 是面向报文的,而tcp 是面向字节流的?

工业以太网专业术语

工业以太网专业术语 一、拓扑结构 拓扑是网络中电缆的布置。众所周知,EIA-485或CAN 采用总线型拓扑。但在工业以太网中,由于普遍使用集线器或交换机,拓扑结构为星型或分散星型。 二、接线 工业以太网专题">工业以太网使用的电缆有屏蔽双绞线(STP)、非屏蔽双绞线(UTP)、多模或单模光缆。10Mbps 的速率对双绞线没有过高的要求,而在100Mbps 速率下,推荐使用五类或超五类线。 光纤链接时需要一对,常用的多模光纤波长为62.5/125μm 或50/125μm。与多模光纤的内芯相比,单模光纤的内芯很细,只有10μm 左右。通常,10Mbps 使用多模光纤,100Mbps下,单模、多模光纤都适用。 三、接头和连接 双绞线接头中RJ-45 较常见,共两对线,一对用于发送,另一对用于接收。在媒介相关接口(MDI)的定义中,这四个信号分别标识为RD+,RD-,TD+,TD-。 一条通信链路由DTE(数据终端设备,如工作站)和DCE(数据通讯设备,如中继器或交换机)组成。集线器端口标识为MDI-X 端口表明DTE 和DCE 可以使用直通电缆相连。假如是两个DTE或两个DCE相连?可以采用电缆交叉的方法或直接利用集线器提供的上连端口(电缆不要交叉)。 光纤接头有两种,ST 接头用于10Mbps 或100Mbps;SC接头专用于100Mbps。单模纤通常使用SC接头。DTE 与DCE 之间的连接只需依照端口的TX、RX 标识即可。 四、工业以太网与普通商用以太网产品 什么是工业以太网?技术上,它与IEEE802.3 兼容,但设计和包装兼顾工业和商业应用的要求。工业现场的设计者希望采用市场上可以找到的以太网芯片和媒介,兼顾考虑工业现场的特殊要求。首先考虑的是高温、潮湿、震动。第二看是否能方便地安装在工业现场控制柜内。第三是电源要求。许多控制柜内提供的电源都是低压交流或直流。墙装式电源装置有时不能适应。电磁兼容性(EMC)的要求随工业环境对EMI(工业抗干扰)和ESD (工业抗震)要求的不同而变化。现场的安全标准与办公室的完全不同。有时需要的是恶劣环境的额定值。工厂里采用的可能是工业控制柜标准而楼宇系统采用的往往是烟雾标准。显然低价的商用以太网集线器和交换机无法达到这些要求。 五、速度和距离 讨论共享型以太网的距离,不能忽略碰撞域(Collision Domain)的概念。 共享型以太网或半双工以太网的媒体访问是由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CSMA/CD)确定的。在半双工的通讯方式下,发送和接收不能同时进行,否则数据会发生碰撞。站点发送前,首先要看是否有空闲的信道。发送时,站点还会在一段时间内收听,确保在这一时间内没有其它站点在进行同步传送,最终本站发送成功。反之,发生碰撞,

以太网在传输网络中的应用

以太网在传输网络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以太网的发展,带宽从最初的2Mbps增长到目前的10Mbp,已经增长了千倍以上,对现有的SDH 网络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满足用户带宽和网络稳定性要求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阐述了基于SDH的以太网业务的传送方式、传送功能和组网方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各种组网方式。针对我公司发展现状,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以太网业务对我们在激烈的电信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以太网业务 SDH VCTRUNK 近年来,通信网络技术因与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而飞速发展,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电子商务、视频点播、网络生活等的需求不断地增长,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业务量迅猛增长,互联网的用户数呈现指数增长的规律,对带宽的需求永无止境。与此同时,作为基础传送网的SDH,其关键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新的SDH设备具有高集成度、对ADM 集成和灵活的业务调度能力、多业务传送能力、智能化管理的特点,它采用灵活可变的带宽来适应以太网业务的实际传送。SDH将在业务汇聚层起到协议透明传输和带宽管理的作用,很好地发挥现有网络的功能,配置和控制带宽,动态地从包交换和TDM业务中直接分配带宽,提供逐渐增长的数据带宽。 一、基于SDH的以太网业务传送 1.基于SDH的以太网业务传送方式 传统的SDH传送网络主要针对语音业务,缺乏面对指数型增长的带宽需求和以IP数据为主流的网络所需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同时,在可预见的未来,面向TDM业务的SDH传输体制将继续存在。但数据业务的增长使得业务提供商和运营商们正在寻求一种方案,从现有的静态TDM复用时代过渡到动态IP业务网时代。 基于下一代SDH的多业务传输平台灵活可变的带宽来适应以太网业务实际传送带宽变化范围大的需求通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ML-PPP,灵活捆绑多个VC-12/VC-3通道传送以太网帧;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多个VC-12/VC-3、VC-4级联或虚级联通道来传送。因为虚级联可以兼容传统的SDH网络,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2.基于SDH的以太网业务传送功能 1.1透明传输功能 以太网业务透明传送功能是指将来自以太网接口的信号不经过以太网交换,直接映射到SDH的虚荣器(VC)中,然后通过SDH设备进行点到点的传送。 基于SDH的具备以太网业务透明传送功能的业务传送设备必须具备以下功能: ⑴链路带宽可配置。 ⑵接收的正常数据帧必须能完整的映射到虚容器中,应保证以太网业务的透明性,包括以太网MAC帧、VLAN标记等的透明传送。 ⑶以太网数据帧的封装应采用PPP协议或者LAPS协议和GFP协议。 ⑷数据帧可以采用ML-PPP协议封装或采用VC通道的连续级联或虚级联映射来保证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以太网通道

以太网通道(EthernetChannel)(端口汇聚) 一、基本定义 将两台设备之间的多个物理以太网接口进行逻辑绑定,形成一条虚拟链路,以便增加带 宽。实现负载均衡、主备备份等的一种链路技术,必须是双数链路. 以太网通道必须遵循的一些规则 ●参与捆绑的端口必须都处于同一个VLAN。 ●如果端口配置的是中继模式,那么,应该在链路两端将通道中的所有端口配置成相同的中继模式。 ●所有参与捆绑的端口的物理参数设置必须相同。应该有同样的速度和全双工或者半双工模式设置。也就是说,参与捆绑的链路,速率必须相同。 二、配置 注意事项: Speed Duplex 要一致 相关特性要一致 具体配置: 配置2层以太网通道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config-if)#channel-group 5 mode ? active Enable LACP unconditionally auto Enable PAgP only if a PAgP device is detected desirable Enable PAgP unconditionally on Enable Etherchannel only passive Enable LACP only if a LACP device is detected Switch(config-if)#channel-group 5 mode auto Switch#show run 配置3层以太网通道 在3750及以前系列中应该首先通过全局命令手动创建一个端口通道逻辑接口 然后使用channel-group 接口配置命令把逻辑接口添加到通道组中 Switch(config-if)#interface port-channel 15 Switch(config-if)#no switchport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2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end Switch# 把物理接口添加到通道组中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Switch(config-if)#no ip address Switch(config-if)#no switchport

CCNA 5.0路由和交换:网络简介 第5章 以太网(练习和答案)

第5章以太网 1下列有关MAC 地址的说法中哪一项正确? MAC 地址由软件实施。 如果连接到WAN,网卡只需要MAC 地址。 前三个字节用于供应商分配的 OUI。 ISO负责MAC地址规范。 一个MAC地址包含6个字节。前3个字节用于供应商标识,最后3个字节必须在同一OUI中分配唯一的值。MAC地址在硬件中实施。网卡需要使用MAC地址来通过LAN通信。IEEE规范了MAC地址。 答案说明最高分值 correctness of response 2points for Option3 0points for any other option 2 2 下列哪项是争用访问方法的特征? 它比受控访问方法处理更多开销。 它具有跟踪介质访问次序的机制。

它属于非确定性方法。 它在介质使用率高的情况下能够轻松扩展。 争用方法具有不确定性,没有受控访问方法中遇到的开销。因为设备不需要轮流访问介质,所以无需跟踪次序。争用方法在介质使用率高的情况下无法很好地扩展。 答案说明最高分值 correctness of response 2points for Option3 0points for any other option 2 3 下列哪两种说法正确描述了以太网标准中逻辑链路控制子层的特点或功能?(请选择两项。) 逻辑链路控制在软件中实现。 逻辑链路控制在IEEE802.3 标准中指定。 LLC 子层直接与网卡驱动程序软件进行交互。 数据链路层使用LLC 与协议簇的上层通信。 LLC子层负责定位和检索介质上和介质外的帧。 逻辑链路控制在软件中实施,能够让数据链路层与协议簇的上层协议通信。网卡驱动程序软件直接与网卡上的硬件交互,可在MAC子层和物理介质之间传输数据。逻辑链路控制在IEEE802.2标准中指定。IEEE802.3是定义不同以太网类型的一组标准。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负责定位和检索介质上和介质外的帧。

工业以太网简介

工业以太网简介: 工业以太网就是基于IEEE 802、3 (Ethernet)得强大得区域与单元网络。利用工业以太网,SIMATIC NET 提供了一个无缝集成到新得多媒体世界得途径。 企业内部互联网(Intranet),外部互联网(Extranet),以及国际互联网(Internet) 提供得广泛应用不但已经进入今天得办公室领域,而且还可以应用于生产与过程自动化。继10M波特率以太网成功运行之后,具有交换功能,全双工与自适应得100M波特率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符合IEEE 802、3u 得标准)也已成功运行多年。采用何种性能得以太网取决于用户得需要。通用得兼容性允许用户无缝升级到新技术。 为用户带来得利益 :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太网毫无疑问就是当今LAN(局域网)领域中首屈一指得网络。以太网优越得性能,为您得应用带来巨大得利益: 通过简单得连接方式快速装配。 通过不断得开发提供了持续得兼容性,因而保证了投资得安全。 通过交换技术提供实际上没有限制得通讯性能。 各种各样联网应用,例如办公室环境与生产应用环境得联网。 通过接入WAN(广域网)可实现公司之间得通讯,例如,ISDN 或Internet 得接入。 SIMATIC NET基于经过现场应用验证得技术,SIMATIC NET已供应多于400,000个节点,遍布世界各地,用于严酷得工业环境,包括有高强度电磁干扰得区域。 工业以太网络得构成 :一个典型得工业以太网络环境,有以下三类网络器件: ◆网络部件 连接部件: ?FC 快速连接插座 ?ELS(工业以太网电气交换机) ?ESM(工业以太网电气交换机) ?SM(工业以太网光纤交换机) ?MC TP11(工业以太网光纤电气转换模块) 通信介质:普通双绞线,工业屏蔽双绞线与光纤 ◆ SIMATIC PLC控制器上得工业以太网通讯外理器。用于将SIMATIC PLC连接到工 业以太网。 ◆ PG/PC 上得工业以太网通讯外理器。用于将PG/PC连接到工业以太网。 工业以太网重要性能:为了应用于严酷得工业环境,确保工业应用得安全可靠,SIMATIC NET 为以太网技术补充了不少重要得性能: ?工业以太网技术上与IEEE802、3/802、3u兼容,使用ISO与TCP/IP 通讯协议?10/100M 自适应传输速率 ?冗余24VDC 供电 ?简单得机柜导轨安装 ?方便得构成星型、线型与环型拓扑结构 ?高速冗余得安全网络,最大网络重构时间为0、3 秒 ?用于严酷环境得网络元件,通过EMC 测试 ?通过带有RJ45 技术、工业级得Sub-D 连接技术与安装专用屏蔽电缆得Fast Connect连接技术,确保现场电缆安装工作得快速进行 ?简单高效得信号装置不断地监视网络元件 ?符合SNMP(简单得网络管理协议) ?可使用基于web 得网络管理 ?使用VB/VC 或组态软件即可监控管理网络。 工业以太网冗余原理

以太网接口PCB设计经验分享

以太网口PCB布线经验分享 目前大部分32 位处理器都支持以太网口。从硬件的角度看,以太网接口电路主要由 MAC 控制器和物理层接口(Physical Layer ,PHY )两大部分构成,目前常见的以太网接口 芯片,如LXT971 、RTL8019 、RTL8201、RTL8039、CS8900、DM9008 等,其内部结构也 主要包含这两部分。 一般32 位处理器内部实际上已包含了以太网MAC 控制,但并未提供物理层接口,因此,需外接一片物理层芯片以提供以太网的接入通道。 常用的单口10M/100Mbps 高速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器件主要有RTL8201、LXT971 等,均提供MII 接口和传统7 线制网络接口,可方便的与CPU 接口。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器件主 要功能一般包括:物理编码子层、物理媒体附件、双绞线物理媒体子层、10BASE-TX 编码/ 解码器和双绞线媒体访问单元等。 下面以RTL8201 为例,详细描述以太网接口的有关布局布线问题。 一、布局 CPU M A RTL8201 TX ± 变 压 RJ45 网口 器 C RX± 1、RJ45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应当尽可能的缩短. 2、RTL8201的复位信号Rtset 信号(RTL8201 pin 28 )应当尽可能靠近RTL8021,并且,如果可能的话应当远离TX+/-,RX+/-, 和时钟信号。 3、RTL8201的晶体不应该放置在靠近I/O 端口、电路板边缘和其他的高频设备、走线或磁性 元件周围. 4、RTL8201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也应该尽可能的短。为了实际操作的方便,这一点经常被放弃。但是,保持Tx±, Rx±信号走线的对称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且RTL8201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需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最大约10~12cm。 5、Tx+ and Tx- (Rx+ and Rx-) 信号走线长度差应当保持在2cm之内。 二、布线 1、走线的长度不应当超过该信号的最高次谐波( 大约10th) 波长的1/20 。例如:25M的时钟走线不应该超过30cm,125M信号走线不应该超过12cm (Tx ±, Rx ±) 。 2、电源信号的走线( 退耦电容走线, 电源线, 地线) 应该保持短而宽。退耦电容上的过孔直径 最好稍大一点。 3、每一个电容都应当有一个独立的过孔到地。 4、退耦电容应当放在靠近IC的正端(电源),走线要短。每一个RTL8201 模拟电源端都需要退耦电容(pin 32, 36, 48). 每一个RTL8201 数字电源最好也配一个退耦电容。 5、Tx±, Rx ±布线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Tx+, Tx- 应当尽可能的等长,Rx+, Rx- s 应当尽可能的等长; (2) Tx±和Rx±走线之间的距离满足下图: (3) Rx±最好不要有过孔, Rx ±布线在元件侧等。

以太网通道+VLAN+STP+HSRP+3层交换配置

以太网通道+VLAN+STP+HSRP+3层交换配置 由于水平有限,不对的地方还望高手指教,这里先谢过了。由于cisco的PACKET TRACER 5。2还不支持HSRP ,所以只写出了配置步骤。 1.先上拓扑图。 1.路由器RA的配置步骤,这里没有涉及到路由器的很多配置,都是很简单的基本配置,不在详细说明,直接上SHOW R RA#show s % Ambiguous command: "show s" RA#show r Building configuration... Current configuration : 838 bytes ! version 12.2 no service timestamps log datetime msec

no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datetime msec 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 hostname RA ! ! ! ! ! ! ! ! ! ! no ip domain-lookup ! ! ! ! !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duplex auto speed auto ! interface FastEthernet1/0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duplex auto speed auto ! interface Serial2/0 no ip address shutdown ! interface Serial3/0 no ip address shutdown ! interface FastEthernet4/0 no ip address shutdown ! interface FastEthernet5/0

第5章 以太网

第5章以太网 1.下列有关 MAC 地址的说法中哪一项正确? 前三个字节用于供应商分配的 OUI。 一个 MAC 地址包含 6 个字节。前 3 个字节用于供应商标识,最后 3 个字节必须在同一 OUI 中分配唯一的值。MAC 地址在硬件中实施。网卡需要使用 MAC 地址来通过 LAN 通信。IEEE 规范了 MAC 地址。 2.下列哪项是争用访问方法的特征? 它属于非确定性方法。 争用方法具有不确定性,没有受控访问方法中遇到的开销。因为设备不需要轮流访问介质,所以无需跟踪次序。争用方法在介质使用率高的情况下无法很好地扩展。 3.下列哪两种说法正确描述了以太网标准中逻辑链路控制子层的特点或功能?(请选择两项。) 逻辑链路控制在软件中实现。 数据链路层使用 LLC 与协议簇的上层通信。 逻辑链路控制在软件中实施,能够让数据链路层与协议簇的上层协议通信。网卡驱动程序软件直接与网卡上的硬件交互,可在 MAC 子层和物理介质之间传输数据。逻辑链路控制在 IEEE 802.2 标准中指定。IEEE 802.3 是定义不同以太网类型的一组标准。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负责定位和检索介质上和介质外的帧。 4.以太网帧中的前导码有何作用? 用于同步计时 5.与第 3 层 IPv4 组播地址 224.139.34.56 对应的第 2 层组播 MAC 地址是什么? 01-00-5E-0B-22-38 组播 MAC 地址是一个特殊的十六进制数值,以 01-00-5E 开头。然后将 IP 组播组地址的低 23 位换算成以太网地址中剩余的 6 个十六进制字符,作为组播MAC 地址的结尾。MAC 地址的剩余位始终为“0”。 在此例中: 224(十进制)=> 01-00-5E 139(十进制)= 10001011(二进制)==>(23 位)= 0001011(二进制)= 0B (十六进制) 34(十进制)= 00100010(二进制)= 22(十六进制) 56(十进制)= 00111000(二进制)= 38(十六进制) 综合结果:01:00:5E:0B:22:38 6.在不涉及 NAT 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下列有关 MAC 和 IP 地址的说法中哪两项是正确的?(请选择两项。)

以太网的技术

以太网的技术 1以太网的发展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组建于七十年代早期。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传输速率为10Mbps的常用局域网(LAN)标准。在以太网中,所有计算机被连接一条同轴电缆上,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感应多处访问(CSMA/CD)方法,采用竞争机制和总线拓朴结构。基本上,以太网由共享传输媒体,如双绞线电缆或同轴电缆和多端口集线器、网桥或交换机构成。在星型或总线型配置结构中,集线器/交换机/网桥通过电缆使得计算机、打印机和工作站彼此之间相互连接。由于其简单、成本低、可扩展性强、与IP网能够很好地结合等特点,以太网技术的应用正从企业内部网络向公用电信网领域迈进。以太网接入是指将以太网技术与综合布线相结合,作为公用电信网的接入网,直接向用户提供基于IP的多种业务的传送通道。以太网技术的实质是一种二层的媒质访问控制技术,可以在五类线上传送,也可以与其它接入媒质相结合,形成多种宽带接入技术。以太网与电话铜缆上的VDSL相结合,形成EoVDSL技术;与无源光网络相结合,产生EPON 技术;在无线环境中,发展为WLAN技术。 以太网技术作为数据链路层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技术,以其为核心,与其它物理层技术相结合,形成以太网技术接入体系。EoVDSL方式结合了以太网技术和VDSL技术的特点,与ADSL和(五类线上的)以太网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WLAN技术的应用不断推广,EPON技术的研究开发正取得积极进展。随着上述“可运营、可管理”相关关键技术问题的逐步解决,以太网技术接入体系将在宽带接入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同时,以太网技术的应用正在向城域网领域扩展。IEEE802.17RPR技术在保持以太网原有优点的基础上,引入或增强了自愈保护、优先级和公平算法、OAM等功能,是以太网技术的重要创新。对以太网传送的支持,成为新一代SDH设备(MSTP)的主要特征。10G以太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以太网技术在城域网范围内的广泛应用,WAN接口(10Gbase-W)的引入为其向骨干网领域扩展提供了可能。 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标准的以太网技术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数据流量速度需求。在1993年10月以前,对于要求10Mbps以上数据流量的LAN应用,只有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可供选择,但它是一种价格非常昂贵的、基于100Mbps光缆的LAN。1993年10月,Grand Junctio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快速以太网集线器Fastch10/100和网络接口卡FastNIC100,快速以太网技术正式得以应用。随后Intel、SynOptics、3COM、BayNetworks等公司亦相继推出自己的快速以太网装置。与此同时,IEEE802工程组亦对100Mbps以太网的各种标准,如100BASE-TX、100BASE-T4、MⅡ、中继器、全双工等标准进行了研究。1995年3月IEEE宣布了IEEE802.3u 100BASE-T快速以太网标准(Fast Ethernet),就这样开始了快速以太网的时代。 快速以太网与原来在100Mbps带宽下工作的FDDI相比它具有许多的优点,最主要体现在快速以太网技术可以有效的保障用户在布线基础实施上的投资,它支持3、4、5类双

工业以太网技术全面解析

工业以太网技术全面解析 高性能、工厂设备和IT系统集成,以及工业物联网的需求驱动促进了工业以太网的增长。在实时工业以太网中,EPA、EtherCAT、RTEX、Ethernet Powerlink、PROFINET、Ethernet/IP、SERCOS III是主要的竞争者。下面对它们进行简单比较。Ethernet/IP Ethernet/IP是2000年3月由Control Net International和ODV A( Open DevicenetVendors Association共同开发的工业以太网标准。 实现实时性的方法 Ethernet/IP实现实时性的方法是在TCP/IP层之上增加了用于实时数据交换和运行实时应用的CIP协议(Common Industrial Protocol )。 Ethernet/IP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采用标准的以太网技术,在网络层和传输层使用IP协议和TCP、UDP协议来传输数据。UDP是一种非面向连接的协议,它能够工作在单播和多播的方式,只提供设备间发送数据报的能力。对于实时性很高的I/O数据、运动控制数据和功能行安全数据,使用UDP/IP协议来发送。而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对于实时性要求不是很高的数据(如参数设置、组态和诊断等)采用TCP/IP协议来发送。Ethernet/IP采用生产者/消费者数据交换模式。生产者向网络中发送有唯一标识符的数据包。消费者根据需要通过标识符从网络中接收需要的数据。这样数据源只需一次性地把数据传到网上,其它节点有选择地接收数据,这样提高了通信的效率。 Ethernet/IP是在CIP这个协议的控制下实现非实时数据和实时数据的传输。CIP是一个提供工业设备端到端的面向对象的协议,且独立于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这使得不同供应商提供的设备能够很好的交互。另外,为了获得更好的时钟同步性能,2003年ODV A将 IEEE 15888引入Ethernet/IP,并制定了CIPsync标准以提高Ethernet/IP的时钟同步精度。 EPA EPA是在“863”计划的支持下,由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浙江中控技术公司、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等单位联合制定,是用于工业测量和控制系统的实时以太网标准。

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

第五章计算机网络 一.填空题 1.网卡又称为它的英文简称为网卡拥有一个全球唯一的网卡地址,它是一个长度为位的二进制数,它为计算机提供了有效的地址,网卡实现OSI开放系统7层模型中的层功能,主要有对传输介质内信息传送方向的控制。 2.集线器是一种的设备,用集线器连接的网络称为共享式以太网。 3.交换机常用的交换技术有、、。 4.第3层交换就是在第2层交换的基础上把功能集成在交换机中,所以将第3层交换机又称为。 5、计算机之间通过公用电话网传输数据时,必须先将发送端的变换成能够在介质中传输的信号,经传输后,再在接收端将逆变换成对应的,实现这种转换的设备称做 6.路由表分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使用路由选择信息协议RIP来维护的路由表是路由表。 7.连接局域网的两个不同网段应该选用当有不同网络层地址的两个局域网相连时用。 8.集线器按扩展能力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独立集线器和。 9.虚拟网又称为,只有位于同一虚拟子网的用户可以互相通信,可以比较有效地避免。 10.采用电话拨号上网的远程访问服务系统,一般使用作为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协议。 11. 当通过ISDN传输数据时,必须配置一台,它的作用是。 12. 虚拟网的实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3. 路由器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互联,Internet就是由众多的路由器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组成。 14. 网络互联中常用的路由协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15. 集线器可以看做是_____________,其数据传输控制方式都是采用____________。 16. 交换机类似传统的桥接器,按每一个包中的______________相对简单地决策信息转发,一般不考虑包中隐藏的更深的其他信息。 17. 收发器的作用是完成______________之间的互联。 18.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点到点协议又称为_____________,它提供了一种点到点链路传输数据报文的方法。 20. ATM采用对网络帧进行分解,将其分解成固定长度____________的信元,因而便于用_____________实现,处理速度快。 二.选择题 1.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Modem时,它的功能是() A实现数字信号编码 B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交换机以太通道中继线路的配置

实验一 一.实验拓扑图 二.实验要求 1、在两台2950交换机上创立VLAN10、VLAN20、VLAN30和VLAN40。 2、把两个交换机上的interface f0/21 分配给VLAN10,interface f0/22 分配给VLAN20,interface f0/23 分配给VLAN30,interface f0/24 分配给VLAN40。 3、每台交换机的interface f0/5 配置为两台交换机的中继端口,实现VLAN数据传输。 4、配置两台交换机的interface f0/1 ,interface f0/2 的端口做以太通道中继线路。三.网络接口 2950A接口1<--→2950B接口1 2950A接口2<--→2950B接口2 2950A接口5<--→2950B接口5 四.实验配置 2950交换机的配置: Switch>en //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config t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hostname 2950A//设置主机名为2950A 2950A(config)#no ip do lo //关闭域名解析功能 2950A(config)#line con 0 //进入控制线0 2950A(config-line)#logg syn //光标同步 2950A(config-line)#exec-time 0 0 //对Console口进行空闲超时时间的配置2950A(config-line)#exit // 返回全局配置模式 2950A(config)#end //返回特权模式 2950A#vlan database //进入VLAN数据库 2950A(vlan)#vlan 10 //创建VLAN10 VLAN 10 added: Name: VLAN0010 2950A(vlan)#vlan 20 //创建VLAN20 VLAN 20 added: Name: VLAN0020 2950A(vlan)#vlan 30 //创建VLAN30 VLAN 30 added: Name: VLAN0030 2950A(vlan)#vlan 40 //创建VLAN40 VLAN 40 added: Name: VLAN0040

工业以太网的意义及其应用分析

以太网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及意义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企业网络不同层次间传送的数据信息己变得越来越复杂,工业网络在开放性、互连性、带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场总线技术适应了工业网络的发展趋势,用数字通信代替传统的模拟信号传输,大量地减少了仪表之间的连接电缆、接线端口等,降低了系统的硬件成本,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 现场总线的出现,对于实现面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现场总线这类专用实时通信网络具有成本高、速度低和支持应用有限等缺陷,以及总线通信协议的多样性使得不同总线产品不能直接互连、互用和互可操作等,无法达到全开放的要求,因此现场总线在工业网络中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限制。 随着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太网己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TCP/IP 的简单实用已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基于TCP/IP协议的以太网可以满足工业网络各个层次的需求。目前不仅在办公自动化领域内,而且在各个企业的上层网络也都广泛使用以太网技术。由于它技术成熟,连接电缆和接口设备价格较低,带宽也在飞速增加,特别是快速Ethernet与交换式Ethernet的出现,使人们转向希望以物美价廉的以太网设备取代工业网络中相对昂贵的专用总线设备。Ethernet通信机制 Ethernet是IEEE802. 3所支持的局域网标准,最早由Xerox开发,后经数字仪器公司、Intel公司和Xerox联合扩展,成为Ethernet标准。Ethernet采用星形或总线形结构,传输速率为10Mb/s,100 Mb/s,1000 Mb/s或是更高,传输介质可采用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等,网络机制从早期的共享式发展到目前盛行的交换式,工作方式从单工发展到全双工。 在OSI/ISO 7层协议中,Ethernet本身只定义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作为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它需要高层协议的支持。自从APARNET将TCP/IP和

华为以太网通道配置

sys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Huawei]vlan batch 10 Info: This operation may take a few seconds. Please wait for a moment...done. [Huawei]port-group Apr 17 2015 14:54:30-08:00 Huawei DS/4/DATASYNC_CFGCHANGE:OID 1.3.6.1.4.1.2011.5. 25.191.3.1 configurations have been changed. The current change number is 4, the change loop count is 0, and the maximum number of records is 4095. ^ Error:Incomplete command found at '^' position. [Huawei]port-group group-member e 0/0/4 [Huawei-port-group] Apr 17 2015 14:55:00-08:00 Huawei DS/4/DATASYNC_CFGCHANGE:OID 1.3.6.1.4.1.2011.5. 25.191.3.1 configurations have been changed. The current change number is 5, the change loop count is 0, and the maximum number of records is 4095. [Huawei-port-group]port link-type access [Huawei-Ethernet0/0/4]port link-type access [Huawei-port-group] Apr 17 2015 14:55:20-08:00 Huawei DS/4/DATASYNC_CFGCHANGE:OID 1.3.6.1.4.1.2011.5. 25.191.3.1 configurations have been changed. The current change number is 6, the change loop count is 0, and the maximum number of records is 4095. [Huawei-port-group]port default vlan 10 [Huawei-Ethernet0/0/4]port default vlan 10 [Huawei-port-group] Apr 17 2015 14:55:40-08:00 Huawei DS/4/DATASYNC_CFGCHANGE:OID 1.3.6.1.4.1.2011.5. 25.191.3.1 configurations have been changed. The current change number is 7, the change loop count is 0, and the maximum number of records is 4095. [Huawei-port-group]q [Huawei]int eth-trunk 1 [Huawei-Eth-Trunk1]q [Huawei]int e 0/0/1 [Huawei-Ethernet0/0/1]eth-trunk 1 Info: This operation may take a few seconds. Please wait for a moment...done. [Huawei-Ethernet0/0/1]

配置以太网跨板链路聚合组

配置以太网跨板链路聚合组 跨板链路聚合组(DLAG)可以提高链路可靠性、减少保护倒换的影响面,并提高网络升级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配置了DLAG后,当主用单板检测到任一端口链路故障、单板离线、单板硬件故障时,设备的交叉单板会将主用单板上的发生故障的业务切换到备用单板,实现业务保护。 创建DLAG 设置两块相同单板上对应端口的主备用关系和恢复模式,实现端口的1+1保护。 前提条件 用户具有“网元操作员”及以上的网管用户权限。 背景信息 DLAG功能使用限制: ?配置DLAG的设备必须与运行LACP协议的设备对接。若配置了DLAG的两个设备之间存在中间节点,则该中间节点设备必须支持协议报文的透传。 ?只能在两个相同单板间形成主备保护关系,备用板的端口只能用于保护主用板的端口。 ?一个DLAG最多包括两个端口,且端口号必须一致。 ?备用板不能配置业务(包括以太网业务、LAG、交叉链接、LPT和VCTRUNK端口绑定通道)。 ?备用板所在槽位的带宽必须大于或等于主用板的带宽。 ?同一块以太网数据板上BPS、PPS和DLAG保护不能共存。 ?配置DLAG的端口必须是以太网外部物理端口,同一端口不能同时配置DLAG和LAG。 ?配置DLAG组时,备用端口属性会自动与主用端口保持一致。 ?禁止对需要配置DLAG的外部物理端口自环。 ?如果已创建了以太网业务,需要保证通道时隙的绑定级别和配置交叉业务的级别一致。 ?如果已创建了以太网业务,需要保证需配置DLAG的外部物理端口不能和其它外部物理端口共享同一VCTRUNK端口。 ?DLAG的一个外部物理端口可以对应多个VCTRUNK端口,而一个VCTRUNK端口只能对应DLAG的一个外部物理端口。不同DLAG的外部物理端口不能配置在同一个VB,因为这样会导致一个VCTRUNK端口对应多个外部物理端口。

第9章 以太网及其组网方案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9章以太网及其组网方案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 (1)什么是组网需求分析 ( 网络需求分析是网络工程必不可少的工作,实施网络工程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网络工程项目设计的是一个必须过程,需求分析是了解用户对网络需求,包括环境、业务、管理、安全的需求分析。 ) (2)简述网络需求分析的重点 ( 需求分析的重点是:考虑用户对网络的要求: ★对局域网技术的要求; ★对传输速率和传输介质的要求; ★对虚拟局域网VLAN的要求; ★对通信模式的要求; ★对网络互联设备的要求; ★对网络系统集成的要求; ★对网络安全的要求; ★对网络管理的要求; ★对存储技术、数据备份的要求; ★对云计算的要求; ★对数据中心的要求; ★对外部网络互联的要求; ★对原有网络业务的要求。 ) (3)简述网络设计原则 ( 网络的设计应遵循以下的设计原则: 1.开放性 2.安全性 3.可靠性 4.统一性 5.先进性 6.经济性 7.可扩展性 8.实用性: 9.可管理易维护性 10.标准化

) (4)简述网络工程设计的步骤 ( ★用户需求分析; ★了解地理布局; ★尽可能全面地获取工程相关的资料; ★系统结构设计; ★布线路由设计; ★安装设计; ★工程经费投资; ★可行性论证; ★绘制网络工程施工图; ★施工的材料设备清单; ★施工和验收。 ) (5)简述IEEE 802.3标准 (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遵循ISO/OSI参考模型的原则,为解决最低两层即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及与网络层的接口服务、网际互联有关的高层功能,把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使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中与硬件有关的部分和硬件无关的部分分开,降低了研制互联不同类型物理传输接口数据设备的费用。IEEE 802标准内容如表9-2所示。 表9-2 IEEE 802标准内容 IEEE 802标准系列标准内容 IEEE 802.1a 概述和系统结构 IEEE 802.1b 网络管理和网际互联 IEEE 802.2 逻辑链路控制 IEEE 802.3 CSMA/CD总线访问控制方法及物理层技术规 范 IEEE 802.4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法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5 令牌环网访问控制方法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6 城域网访问控制方法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标准系列标准内容 IEEE 802.7 宽带技术 IEEE 802.8 光纤技术 IEEE 802.9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技术 IEEE 802.10 局域网安全技术 IEEE 802.11 规范无线局域网的动作 IEEE 802.12 相关100VG-AnyLAN局域网标准的制定

相关文档